体系结构(共9篇)
体系结构 篇1
一、管道与过滤器
在管道与过滤器风格的软件体系结构中,每个构件,都有一组输入和输出,构件读输入的数据流,经过内部处理,然后产生输出数据流。这种风格的连接件就像是数据流传输的管道,将一个过滤器的输出传到另一过滤器的输入。这种风格特别重要的过滤器必须是独立的实体.它不能与其它的过滤器共享数据,而且一个过滤器不知道它上游和下游的标识。一个管道与过滤器网络输出的正确性并不依赖于过滤器进行增量计算过程的顺序。
管道与过滤器风格的软件体系结构具有许多很好的特点:
(1)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高内聚、低耦合的特点;
(2)允许设计者将整个系统的输入,输出行为看成是多个过滤器的行为的简单合成:
(3)支持软件重用。主要提供适合在两个过滤器之间传送的数据,任何两个过滤器都可被连接起来;
(4)系统维护和增强系统性能简单:
(5)允许对一些如吞吐量、死锁等属性的分析:
(6)支持并行执行
但是,这样的系统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1)通常导致进程成为批处理的结构:
(2)不适合处理交互的应用:
(3)因为在数据传输上没有通用的标准,每个过滤器都增加了解析和合成数据的工作,这样又导致了系统性能下降,并增加了编写过滤器的复杂性。(pass理由上已经诉过)
二、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的组织
这种风格建立在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的基础上,数据的表示方法和它们的相应操作被封装在一个抽象数据类型或对象中。这种风格的构件是一种对象,或者说是抽象数据类型的实例。对象是一种被称作管理者的构件,因为它负责保持资源的完整性。对象是通过函数和过程的调用来交互的。
面向对象的系统在编程时有两大优点:
(1)因为对象对其它对象隐藏它的表示,所以可以改变一个对象的表示,而不影响其它的对象。
(2)设计者可将一些数据存取操作的问题分解成一些交互的代理程序的集合。
但是,面向对象的系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为了使一个对象和另一个对象通过过程调用等方式进行交互,必须知道对象的标识。只要一个对象的标识改变了.就必须修改所有其他明确调用它的对象。
(2)必须修改所有显式调用它的其它对象,并消除由此带来的一些副作用。例如,如果A使用了对象B.c也使用了对象B,那么,c对B的使用所造成的对A的影响可能是料想不到的。(不适合,2个缺点)
三、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
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风格的思想:
构件不直接调用一个过程,而是触发或广播一个或多个事件。系统中的其它构件中的过程在一个或多个事件中注册,当一个事件被触发,系统自动调用在这个事件中注册的所有过程,这样,一个事件的触发就导致了另一模块中的过程的调用。
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风格的主要特点:
(1)事件的触发者并不知道哪些构件会被这些事件影响。这样不能假定构件的处理顺序,甚至不知道哪些过程会被调用,因此,许多隐式调用的系统也包含显式调用作为构件交互的补充形式。
(2)支持重用。在不改变系统中其他接口的情况之下,构件可以非常容易的被其他构件取代。
基于事件的隐式调用风格的主要缺点:
(1)构件放弃了自身对系统计算的控制。(哪些构件响应? 响应的顺序是怎么样的?)
(2)共享区域的数据交换。(正确性的验证)(可行但不适合)
四、层次系统
层次系统组织成一个层次结构,每一层为上层服务,并作为下层客户。在一些层次系统中,除了一些精心挑选的输出函数外,内部的层只对相邻的层可见。由于每一层最多只影响两层,同时只要给相邻层提供相同的接口,允许每层用不同的方法实现,同样为软件重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这一应用领域中.每一层提供一个抽象的功能,作为上层通信的基础。较低的层次定义低层的交互,最低层通常只定义硬件物理连接。
层次系统有许多可取的属性:
(1)支持基于抽象程度递增的系统设计,使设计者可以把一个复杂系统按递增的步骤进行分解:
(2)支持功能增强,因为每一层至多和相邻的上下层交互,因此功能的改变最多影响相邻的上下层:
(3)支持重用。
当然,层次系统也有其不足之处:
(1)并不是每个系统都可以很容易地划分为分层的模式,甚至即使一个系统的逻辑结构是层次化的,出于对系统性能的考虑,系统设计师不得不把一些低级或高级的功能综合起来:
(2)很难找到一个通行的、合适的、正确的层次抽象方法。(可行但有难度)
五、仓库风格
1、黑板系统
黑板系统的传统应用是信号处理领域,如语音和模式识别。另一应用是松耦合代理数据共享存取。黑板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知识源、黑板数据结构、控制。
2、三层c,s软件体系结构
C/S软件体系结构,即client/server(客户机/服务器)结构,是基于资源不对等,且为实现共享而提出来的,是20世纪90年代成熟起来的技术,c,s结构将应用系统一分二,服务器(后台)负责数据管理,客户机(前台)完成与用户的交互任务。c,s体系结构具有强大的数据操作和事务处理能力,模型思想简单,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但随着企业规模和应用范围的日益扩大,软件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传统的c/s结构存在以下几个局限:
(1)c/s只分两层结构是单一服务器且以局域网为中心的,所以难以扩展至大型企业广域网或Internet:
(2)软、硬件的组合及集成能力有限;
(3)客户机的负荷太重,难以管理大量的客户机,系统的性能容易变坏:
(4)数据安全性不好。
正是因为二层c/s有这么多缺点,因此,三层c/s结构应运而生。三层c层结构是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三个部分。
三层C/S的解决方案是:对这三层进行明确分割,并在逻辑上使其独立。原来的数据层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已经独立出来,所以,关键是要将表示层和功能层分离成各自独立的程序,并且还要使这两层问的接口简洁明了。与传统的二层结构相比,三层c/s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I)允许合理地划分三层结构的功能,使之在逻辑上保持相对独立性,从而使整个系统的逻辑结构更为清晰,能提高系统和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允许更灵活有效地选用相应的平台和硬件系统,使之在处理负荷能力上与处理特性上分别适应于结构清晰的三层;并且这些平台和各个组成部分可以具有良好的可升级性和开放性。
(3)三层c/s结构中.应用的各层可以并行开发,各层也可以选择各自最适合的开发语言。
(4)允许充分利用功能层有效地隔离开表示层与数据层,来授权的用户难以绕过功能层而利用数据库工具或黑客手段去非法地访问数据层,这就为严格的安全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整个系统的管理层次也更加合理和可控制。
3、B/S软件体系结构
B/S体系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结构,是随着如Internet的兴起,对c/s体系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B/S体系结构下。用户界面完全通过www浏览器实现,一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实现。
B/s体系结构主要是利用不断成熟的www浏览器技术,结合浏览器的多种脚本语言,用通用浏览器就实现了原来需要复杂的专用软件才能实现的强大功能,并节
约了开发成本.是一种全新的软件体系结构。基于B/S体系结构的软件,系统安装、修改和维护全在服务器端解决。用户在使用系统时.仅仅需要1个浏览器就可运行全部的模块,真正达到了“零客户端”的功能,很容易在运行时自动升级。B/s体系结构还提供了异种机、异种网、异种应用服务的联机、联网、统一服务的最现实的开放性基础。
但是,与c/s体系结构相比,B/s体系结构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
(1)早期B,s体系结构缺乏对动态页面的支持能力,(2)B,s体系结构的系统扩展能力差,安全性也难以控制。
(3)采用B/s体系结构的应用系统,在数据查询等响应速度上,要远远地低于C/S体系结构。
(4)B,s体系结构的数据提交一般以页面为单位,数据的动态交互性不强,不利于在线事务处理(OLTP)应用。
想法:
考虑到
体系结构 篇2
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教学方面, 许多大学已经开始研发各种基于软件和硬件模拟器来辅助课程教学和实验教学。[5]但在哈佛体系结构教学方面仍然缺乏有效的模拟器。[6]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介绍了我们基于开源软件包Multimedia Logic (MML) 所开发的用于哈佛体系结构教学的模拟器。
模拟器结构和指令
1.总体结构
哈佛体系结构具有程序与数据物理上分开存储的特点, 从而提供了较大的数据存储器带宽。哈佛体系结构的工作原理是:CPU控制器首先到程序指令存储器中读取程序指令内容, 根据指令中操作数的地址, 再到相应的数据存储器中读取数据, 并进行下一步的运算。
图1给出了我们所开发的哈佛体系结构模拟器框图。其中M1 (DataMem) 作为数据存储器, 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存放执行的中间结果和过程数据。M2 (ProgramMem) 作为程序存储器, 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存储程序指令。M3 (OpDecode) 作为指令译码器, 其主要功能是将操作码信号翻译成机器能够识别的控制信号。M4 (RI) 作为输入寄存器, 其主要功能是用于暂时存放数据存储器输出的数据。M5 (RO) 作为输出寄存器, 其主要功能是用于暂时存放运算结果。M6 (PC) 作为程序计数器, 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存放下一条指令所在单元的地址。ALU1和ALU2是算术逻辑单元, 其功能分别是控制程序计数器的地址和执行相关的逻辑运算。Display作为显示器, 其主要功能是输出相关的结果。
2.指令系统
在哈佛体系结构模拟器设计中涉及的指令有5条[7], 分别是加法指令、跳转指令、加载指令、存储指令和输出指令。这些指令的具体说明详见下页表1。在这些指令中, 涉及寻址方式有立即寻址和直接寻址。
1.数据寄存器设计
在哈佛体系结构模拟器设计中涉及的数据寄存器有输入寄存器M4和输出寄存器M5。
其中输入寄存器M4的数据输入端与数据存储器的输出端相连;地址输入端与低电平相连;将控制信号DC1和时钟信号作为与门的两个输入端, 再与输入寄存器的读写控制端相连; 将输入寄存器的输出端与ALU2的其中一个输入端相连。图2给出了输入寄存器的设计图。[8]
输出寄存器M5的数据输入端与ALU2的输出端相连;地址输入端与低电平相连;将控制信号DC2和时钟信号作为与门的两个输入端, 再与输入寄存器的读写控制端相连;电平相连;将控制信号DC2和时钟信号作为与门的两个输入端, 再与输入寄存器的读写控制端相连;将输出寄存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I-Mem与数据存储器的输入端相连。图3给出了输出寄存器的设计图。
将输出寄存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I-Mem与数据存储器的输入端相连。图3给出了输出寄存器的设计图。
2.存储器设计
在哈佛体系结构模拟器设计中涉及的存储器有数据存储器M1和程序存储器M2。
图4给出了数据存储器的设计图。数据存储器M1的数据输入端通过信号I-Mem与输出寄存器的输出端相连;地址输入端通过信号Imm与程序存储器的指令地址码 (由于程序存储器M2输出的地址码Imm只有五位, 故在其高位补零使其成为八位Imm) 相连;将控制信号DC5和时钟信号作为与门的两个输入端, 再与数据存储器的读写控制端相连;将数据存储器的输出端通过信号Mem与输入寄存器的输入端相连。
图5给出了程序存储器的设计图。程序存储器的数据输入端与低电平相连;地址输入端与程序计数器的输出端相连;将读写控制端直接与低电平相连;将程序存储器输出端的高三位作为指令译码器的操作码与指令译码器相连, 低五位作为地址码与数据存储器的地址输入端相连。
3.指令设计
哈佛体系结构模拟器采用的指令格式为:每条指令长度为11位, 其中操作码长度为三位, 地址码长度为八位。三位操作码在经过指令译码器之后, 可以形成8个八位的控制信号DC0~DC7。由于程序存储器M2的高位输出端有三位操作码, 低位输出端的地址码只有五位, 故在其高位补零使其成为八位地址码。表2给出各条指令的操作码和控制码分配方案。
应用
我们以计算y=x+1为例说明模拟器应用操作过程。在应用操作过程中, 程序存储器中存储的内容既和程序的操作码有关, 同时与地址码也有一定关系, 所以在设计程序存储器相关程序时, 要考虑到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在设计程序存储器时, 需要注意一点:由于程序存储器输出端只有3位操作码, 故在设置时, 当程序指令为“0*”时, 操作码指向指令译码器的第0位; 当程序指令为“2*”时, 操作码指向指令译码器的第1位;当程序指令为“4*”时, 操作码指向指令译码器的第2位; 当程序指令为“6*”时, 操作码指向指令译码器的第3位;余下几位, 以此类推。以上所用“*”表示指令的地址码。
在设计数据存储器时, 需要事先在数据存储器的地址端存入十六进制数“79, 3D, 78, 2B, 31, 0D, 78, 3D, 34, 0D, 79, 3D”, 其所对应的ASCII值为“y=x+1_x=4_y=”, 其中“_”代表回车。这样的数据安排, 能够使指令顺序执行, 使显示器依次输出想要的结果。十六进制数“34”所对应的ASCII码值为4, 其值可以修改为30~38中的任意值, 最终的输出结果也会随之改变。
在整个程序的执行过程中, 前12个周期是按照指令存储的顺序依次执行, 其功能是为了实现“y=x+1_ x=4_y=”, 其中“_”表示回车。第13个周期是一条跳转指令, 其功能是将第9条指令输出的数据取来, 也就是输出“4”;第14个周期是一条跳转指令, 其功能是将第4条指令输出的数据取来, 也就是输出“+”;第15个周期是采用立即寻址的方式, 通过指针PC指向程序存储器所在的位置, 使信号Imm成为00000001, 并通过信号Bin传输到ALU的输入端, 最终使显示器输出“1”;第16个周期是一条跳转指令, 其功能是将第2条指令输出的数据取来, 也就是输出“=”;接下来的几个周期, 使DC6为低电平, 使显示器无法输出, 将信号RIO中的内容与信号Bin中的内容相加, 并在经过两个周期后, 传输至信号Mem, 此时再将DC6设为高电平, 使下一个时钟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 将信号Mem中的内容输出至显示器。
结论
面向本科生“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教学的模拟器有很多, 但由于MML一方面具有软件的易动态运行、易修改、易二次开发的优点, 同时实现了硬件结构的逻辑门级映射, 弥补了其他计算机组成结构模拟器的不足之处, 因而, 本文推荐使用MML模拟器来进行教学活动。同时, 计算机体系结构主要有两类: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和哈佛体系结构。由于笔者近期已经提出了基于开源软件包Multimedia Logic (MML) ·冯诺依曼模拟器ARCH, 因而, 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另一种想法——用于计算机体系结构教学的哈佛体系结构模拟器。这样就弥补了MML模拟器在哈佛体系结构教学方面的不足, 从而使MML模拟器能够更好地用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教学工作。
通过本文设计的用于计算机体系结构教学的哈佛体系结构模拟器, 学生能够更加轻松且深刻地理解哈佛体系结构, 从而为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已有的计算机体系结构教学模拟器主要是面向冯诺依曼体系结构。针对缺乏面向哈佛体系结构模拟器这一问题, 本文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开源软件包Multimedia Logic (MML) [1]哈佛体系结构模拟器。该模拟器不仅具有软件的易动态运行、易修改、易二次开发的优点, 同时还实现了硬件结构的逻辑门级映射[2], 从而在课程教学和实验设计方面对哈佛体系结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关键词:模拟器,哈佛体系结构,MML
参考文献
[1]Multimedia Logic (Version 1.4) Emulator Program.http://www.softronix.comllogic.html.
[2]莫毓昌, 张前贤, 陈荣根.ARCH:用于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教学的模拟器[J].计算机教育, 2013 (10) :56-61.
[3]W.Stallings.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M].5th edition NJ:Prentice Hall, 2000:1-98.
[4]A.Tanenbaum.Structured Computer Organization[M].4th edition, NJ:Prentice Hall, 1999:1-320.
[5]C Yehezkel, W.Yurcik, M.Pearson, and D.Armstrong.Three Simulator Tools For Teaching Computer Architecture:EasyCPU, Little Man Computer, and RTLSim[J].Journal on Educational Resources in Computing, 2001, 1 (4) :60-80.
[6]D.Colton, G.Embrey, L.Fife, S.Mikolyski, D.Prigmore, and T.D.Stanley.From Architecture to Architecture:Undergraduate Students Design and Implement Computers Using the Multimedia Logic Emulator[J].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2007, 17 (2) :141-152.
[7]H.Oztekin, F.Temurtas1, A.Gulbag.BZK.SAU Implementing a Hardware and Software-based Computer Architecture Simulator for Educational Purpose[C].Proceedings of the 201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Design And Appliations (ICCDA 2010) , 2010:90-97.
新式软件体系结构初探 篇3
关键词: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正交软件体系结构;模型驱动体系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7-0000-01
The Reserch of New Software System Structure
Li Xuan
(Hebei Handan Polytechnic College,Handan056001,China)
Abstract:The paper compares the new tendency and rising system,and offers some ideas about new system.Also offer layer-level theroy which is the basic pricinple and modle is more advantages than language in big complex system.
Keywords:Software-system structure Style;Orthogonal software-system structure,Modle driving system structure
一、概述
软件体系结构在软件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对软件体系结构进行了刻画。但软件体系结构还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如何通过部件和部件之间的交互作用定义一个软件系统,或者说,就是如何从部件(模块)构造系统。
成熟和流行的经典风格有:最常用的c2风格。通过连接件绑定在一起的按照一组规则运作的并行构件网络;在管道/过滤器风格中,每个构件都有一组输入和输出,构件将输入的数据流,经过内部处理后产生输出数据流;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风格则建立在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的基础上,适宜于目前软件界已普遍转向使用面向对象系统这一大趋势。这是软件体系结构研究早期较为合适和理想的途径和模式。
二、新型软件体系结构
(一)正交软件体系结构
正交软件体系结构由组织层和线索的构件构成。层是由一组具有相同抽象级别的构件构成。线索则是子系统的特例,它是由完成不同层次功能的构件组成(通过相互调用来关联),每一条线索完成整个系统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功能。
(二)三层C/S软件体系结构
三层C/S结构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三个部分。表示层是应用的用户接口部分,负责用户与应用间的对话。功能层相当于应用的本体,处理所需的数据从表示层或数据层取得。表示层和功能层之间的数据交换要尽可能简洁。数据层就是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管理对数据库数据的读写。
三层C/S结构优点:1.允许合理地划分三层结构的功能,使之在逻辑上保持相对独立性,能提高系统和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2.允许更灵活有效地选用相应的平台和硬件系统,使之在处理负荷能力上与处理特性上分别适应于结构清晰的三层。3.各层可以并行开发,也可以选择各自最适合的开发语言,达到较高的性价比。4.可充分利用功能层有效地隔开表示层与数据层,未授权的用户难以绕过功能层非法访问数据层,系统的管理层次更加合理和可控制。
(三)C/S与B/S混合软件体系结构
B/S体系结构不足:1.对动态页面的支持能力不够,没有集成有效的数据库处理功能。2.系统扩展能力差,安全性难以控制。3.在数据查询等响应速度上,低于C/S体系结构。4.数据提交以页面为单位,数据的动态交互性不强,不利于在线事务处理(OLTP)应用。
解决方案是把B/S和C/S这两种软件体系结构进行有机的结合,扬长避短,有效发挥各自优势。在C/S与B/S混合软件体系结构中,内部用户通过局域网直接访问数据库服务器,外部用户则通过Intenet访问Web服务器,再通过Web服务器访问数据库服务器。
(四)模型驱动体系结构
模型驱动体系结构(Model Driven Architecture,MDA)是国际面向对象管理组织 OMG提出的新的软件开发思想体系。模型驱动体系的核心是引导和根据用户的需求特点建立管理模型,然后根据模型通过软件平台产生OA、ERP等管理应用软件。
三、几点思考
(一)层级理论是构建复杂软件体系的基本原则
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曾论述到:“要构造一门关于复杂系统的比较正规的理论,有条路就是求助于层级理论……我们可以期望,在整个复杂性必然是从简单性进化而来的世界中,复杂系统是层级结构的”。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道路上,软件的体系结构、软件开发的体系结构、软件开发工具的体系结构等,都呈现出层级的特征。
(二)一维语言之后是模型
现有的“程序设计语言”是单维的,它的基本语法以前后顺序为基础的。当系统的复杂程度提高时,用这样的语言精确描述复杂系统变得越发困难,可视化开发平台、代码管理工具(甚至某种意义上共享组件也可包括在内)等出现对此是一种补充,但仍然不是最终的解决方法。软件描述体系进化到这里,面临着突变,将有新的物种出现,这个新物种可能就是模型。模型与程序语言主要的区别不在于图形化,也不在于抽象的程度,而在于表达方式突破了“单一顺序”的限制,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二维表。模型可以更容易和直接地表达复杂的结构。
(三)模型和语言都是对系统的描述
传统的编程语言和模型都是一种表述的体系,前者适合表述顺序过程,后者适合表述复杂结构。模型的必要性可以通过下面这个例子看出来:为了精确地复现,一个人可以用语言精确地叙述一个立方体,甚至1O个立方体组合的形状,但他不会试图用语言描述一栋房子,适当的方式是用工程图纸。由此可见,对于建立企业应用系统的情形,企业系统要表述的,主要是复杂的结构,过程占的比重很小,因此,模型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四)模型的分析要素
模型的时效性(time—effectiveness of mode1):关于这一点最重要的区分是“运行期模型”(Run—Time Mode1),还是开发期模型?类似于解释语言和编译语言的区别,“运行期模型”揭示了模型驱动的本质。模型的进化性(Evolutionableness of mode1):是否可以在系统的应用过程中,持续地适应应用环境与需求的变化,不断地由应用者或自适应地对模型进行改进?这是对模型“性能”的一种度量。模型的层级性(hierarchy of mode1):正如语言有多个层次一样,没有理由认为模型只有一个层次,当系统足够复杂时,模型的层次划分将会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孙昌爱,金茂忠,刘超:软件体系结构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02,7
[2]王一宾,江唯青.软件体系结构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3]张海波,王小非,曹万华,黄友澎.新型软件体系结构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7,1
体系结构之设计基础 篇4
弥补详细设计机制的不足,将一组模块组合起来形成整个系统,进行整体结构设计,同时关注系统的质量属性。隐藏详细设计中的导入导出关系和单词匹配,设计带有质量属性的部件component,以及部件之间的关系连接件connector,
同时,体系结构也是一系列对系统设计所做的设计决策
2) 主要关注因素:
质量属性,比如可用性、可修改性、效率、安全性、可测试性;
项目环境,包括开发环境、业务环境、技术环境;业务目标。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要求体系结构满足简洁性、一致性、坚固性。
3) 主要方法与技术:
1. 方法:4+1 view、场景驱动、体系结构风格
2. 技术:模块的表示方法可以是box-line、formal language(ADL,架构描述 语言) UML(4+1 view模式使用UML技术实现)
4) 最终制品:
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 篇5
●什么是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
从硬件角度看,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是指将某项任务在两台或多台机器之间进行分配,其中客户机(Client)用来运行提供用户接口和前端处理的应用程序,服务器机(Server)提供客户机使用的各种资源和服务。
从软件角度看,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是把某项应用或软件系统按逻辑功能划分为客户软件部分和服务器软件部分,
客户软件部分一般负责数据的表示和应用,处理用户界面,用以接收用户的数据处理请求并将之转换为对服务器的请求,要求服务器为其提供数据的存储和检索服务;服务器端软件负责接收客户端软件发来的请求并提供相应服务。
客户/服务器融合了大型机的强大功能和中央控制以及PC机的低成本和较好的处理平衡。客户/服务器为任务的集中/局部分布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这种体系能够使用户对数据完整性、管理和安全性进行集中控制。在缓解网络交通和主机负荷以及满足用户需要方面,客户/服务器体系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刑事诉讼法学知识体系结构 篇6
基本理念: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诉讼效率
概说诉讼职能:控诉、辩护、审判职能
基本原则:具有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等等
专门机关+诉讼参与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管辖——立案管辖;审判管辖(地区、级别管辖);特殊管辖。
回避——适用人员;理由;程序等
总论诉讼制度辩护与代理——辩护人;辩护种类;代理。
证据制度——概念;种类;分类;证明对象、责任、标准。
强制措施——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赔偿范围;成立条件;审判程序
其他制度
期间、送达
1、立案程序:材料来源;立案条件;立案程序;立案监督。
2、侦查程序:基本原则;侦查行为(讯问;询问;勘验检查;搜
查;扣押;鉴定;辨认;通缉);侦查终结;侦查
羁押期限。
3、起诉程序:对案件的受理;审查起诉;作出起诉或不起诉决定(3种)。概述:审判原则;审级制度;审判组织
1)第一审程序:
分论a.种类:普通程序(包括被告人认罪程序)+简易程序
b.进程:庭前审查;开庭前准备;审理程序(5环节);
4、c.辅助制度:延期审理+中止审理+终止审理;法庭秩序;
2)第二审程序:上诉、抗诉主体;理由与途径;审判原则;
审理方式;审理结果
3)死刑复核程序:核准权;报请程序;复核结果;全面审查
4)审判监督程序:提起主体;申诉与受理;审判程序;
5、执行程序: 执行主体;各种判决的执行;执行变更程序;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篇7
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 也叫面向服务架构.是指为了解决在Internet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 通过连接能完成特定任务的独立功能实体实现的一种软件系统架构。SOA是一个组件模型, 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 (称为服务) 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 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对于面向同步和异步应用的、基于请求/响应模式的分布式计算来说, SOA是一场革命。一个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 (Business Logic) 或某些单独的功能被模块化并作为服务呈现给消费者或客户端。应用开发人员或者系统集成者可以通过组合一个或多个服务来构建应用而无须理解服务的底层实现。举例来说, 一个服务可以用.NET或J2EE来实现, 而使用该服务的应用程序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之上, 使用的语言也可以不同。
2 SOA的特征
在Internet这样松散的使用环境中, 任何访问请求都有可能出错, 因此任何企图通过Internet进行控制的结构都会面临严重的稳定性问题。SOA非常强调架构中提供服务的功能实体的完全独立自主的能力。传统的组件技术, 如EJB、COM或者CORBA, 都需要有一个宿主 (Host或者Server) 来存放和管理这些功能实体;当这些宿主运行结束时这些组件的寿命也随之结束。这样当宿主本身或者其它功能部分出现问题的时候, 在该宿主上运行的其它应用服务就会受到影响。
对于.NET Remoting、EJB或者XML-RPC这些传统的分布式计算模型而言, 他们的服务提供都是通过函数调用的方式进行的, 一个功能的完成往往需要通过客户端和服务器来回很多次函数调用才能完成。在Intranet的环境下, 这些调用给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带来的影响都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在Internet环境下这些因素往往是决定整个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因此SOA系统推荐采用大数据量的方式一次性进行信息交换。
由于Internet中大量异构系统的存在决定了SOA系统必须采用基于文本而非二进制的消息传递方式。在COM、CORBA这些传统的组件模型中, 从服务器端传往客户端的是一个二进制编码的对象, 在客户端通过调用这个对象的方法来完成某些功能;但是在Internet环境下, 不同语言, 不同平台对数据、甚至是一些基本数据类型定义不同, 给不同的服务之间传递对象带来很大困难。由于基于文本的消息本身是不包含任何处理逻辑和数据类型的, 因此服务间只传递文本, 对数据的处理依赖于接收端的方式可以帮忙绕过兼容性这个的大泥坑。
虽然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不是一个新鲜事物, 但它却是更传统的面向对象的模型的替代模型, 面向对象的模型是紧耦合的, 已经存在20多年了。虽然基于SOA的系统并不排除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来构建单个服务, 但其整体设计却是面向服务的。由于它考虑到了系统内的对象, 所以虽然SOA是基于对象的, 但是作为一个整体, 它却不是面向对象的。不同之处在于接口本身。SOA系统原型的一个典型例子是通用对象请求代理体
系结构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 CORBA) , 它已经出现很长时间了, 其定义的概念与SOA相似。
3 SOA的优势
(1) 编码灵活性:可基于模块化的底层服务, 采用不同组合方式创建高层服务, 从而实现重用。此外, 由于服务使用者不直接访问服务提供者, 这种服务实现方式本身也可以灵活使用。
(2) 明确开发人员角色:例如, 熟悉BES的开发人员可以集中精力在重用访问层, 协调层开发人员则无须特别了解BES的实现, 而将精力放在解决高价值的业务问题上。
(3) 支持多种客户类型:借助精确定义的服务接口和对XML、Web服务标准的支持, 可以支持多种客户类型, 包括PDA、手机等新型访问渠道。
(4) 更易维护:服务提供者和服务使用者的松散耦合关系及对开发标准的采用确保了该特性的实现。
(5) 更好的伸缩性:依靠服务设计, 开发和部署所采用的架构模型实现伸缩性, 服务提供者可以彼此独立调整, 以满足服务需求。
(6) 更高的可用性:该特性在服务提供者和服务使用者的松散耦合关系上得以体现。使用者无须了解提供者的实现细节, 这样服务提供者就可以在Web Logic集群环境中灵活部署, 使用者可以被转接到可以的例程上。
4 SOA的使用
对SOA的需要来源于需要使业务IT系统变得更加灵活, 以适应业务中的改变。通过允许强定义的关系和灵活的特定实现, IT系统既可以利用现有系统的功能, 又可以准备在以后做一些改变来满足系统之间交互的需要。下面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一个服装零售组织拥有500家国际连锁店, 它们常常需要更改设计来赶上时尚的潮流。如果零售商和制造商之间的系统不兼容, 那么从一个供应商到另一个供应商的更换可能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软件流程。通过利用WSDL接口在操作方面的灵活性, 每个公司都可以将它们的现有系统保持现状, 而仅仅匹配WSDL接口并制订新的服务级协定, 这样就不必完全重构它们的软件系统了。这是业务的水平改变, 也就是说, 它们改变的是合作伙伴, 而所有的业务操作基本上都保持不变。这里, 业务接口可以作少许改变, 而内部操作却不需要改变, 之所以这样做, 仅仅是为了能够与外部合作伙伴一起工作。
另一种形式是内部改变, 在这种改变中, 零售组织现在决定它还将把连锁零售商店内的一些地方出租给专卖流行衣服的小商店, 这可以看作是采用店中店 (Store-in-Store) 的业务模型。这里, 虽然公司的大多数业务操作都保持不变, 但是它们现在需要新的内部软件来处理这样的出租安排。在这种情况下, SOA模型保持原封不动, 而内部实现却发生了变化。虽然可以将新的方面添加到SOA模型中来加入新的出租安排的职责, 但是正常的零售管理系统则如往常一样。
5 结束语
SOA不同于现有的分布式技术之处在于大多数软件商接受它并有可以实现SOA的平台或应用程序。SOA伴随着无处不在的标准, 为企业的现有资产或投资带来了更好的重用性。SOA能够在最新的和现有的应用之上创建应用;SOA能够使客户或服务消费者免予服务实现的改变所带来的影响;SOA能够升级单个服务或服务消费者而无需重写整个应用, 也无需保留已经不再适用于新需求的现有系统。总而言之, SOA以借助现有的应用来组合产生新服务的敏捷方式, 提供给企业更好的灵活性来构建应用程序和业务流程。
参考文献
[1]王卫.SOA, 别忘记网络[J].IT时代周刊, 2007 (13) .
[2]徐涵.SOA十大原则[J].程序员, 2007 (5) .
[3]丁兆青, 董传良.基于SOA的分布式应用集成研究[J].计算机工程, 2007 (10) .
[4]李春旺.SOA标准规范体系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07 (5) .
论我国刑罚体系结构的改革 篇8
关键词:刑罚体系;刑罚结构;重刑主义; 改革
储槐植教授指出: 从过去到未来,刑罚结构可能有五种类型: 死刑在诸刑罚中占主导地位; 死刑和监禁共同在诸刑罚方法中为主导; 监禁在诸刑罚方法中占主导地位; 监禁和罚金共同在诸刑罚方法中为主导; 监禁替代措施占主导地位。第一种已成为历史的过去,第五种尚未到来,中间三种在当今世界中存在死刑和监禁占主导的可称重刑罚结构,监禁和罚金占主导的可称轻刑罚结构! 从《刑法修正案(八)》的具体调整来看,减少了死刑的罪名,社区矫正被正式纳入刑法,且加大了罚金刑的范围,表面上看我国的刑罚结构是朝着刑罚轻缓化的方向发展的,但实际情况却不然,在经过《刑法修正案( 八)》 调整之后,我国的刑罚结构所蕴含的实际刑罚量并非减少而是增加了,但是这种刑罚量的增加并非意味着此次刑罚结构调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虽然说刑罚结构的整体刑罚量降低,刑罚结构也向着轻刑化方向迈进,但在重刑结构基础上对其内部进行系统的优化整合,使其更为有效地发挥重刑结构所应有的机能,也不失为一种进步的表现。
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利亚指出:“刑罚的规模应该同本国的状况相适应。在刚刚摆脱野蛮状态的国家里,刑罚给予那些僵硬心灵的印象应该比较强烈和易感。为了打倒一头狂暴地扑向枪弹的狮子,必须使用闪击。但是,随着人的心灵在社会状态中柔化和感觉能力的增长,如果想保持客观与感受之间的稳定关系,就应该降低刑罚的强度。” 贝卡利亚这段话向我们表达了一个理念:刑罚的轻重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以时间与地点为转移,尤其是犯罪的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刑罚的规模和强度。正因为如此,刑罚结构,即刑罚的规模和强度应当根据社会环境和犯罪态势的变动而及时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就是一种选择:对刑罚规模与刑罚强度的选择。近些年,我国开始推行的社区矫正模式的行刑制度则是集中体现了当今以人为本的开放型行刑观念。虽然如此,在我国现行规定的五种主刑中,仍保留着死刑。在其余的四种自由刑中,有三种属于监禁刑,这样的刑罚结构,就仍有“重刑”之嫌,也会助长司法实践中出现重刑主义。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对现有刑罚体系结构进行改革和调整。
一、对死刑实行更加严格的复核制度,并最终废止死刑
贝卡利亚这样评价死刑:“死刑并不是一种权力,而是一场国家同一个公民的战争。体现公共意识的法律憎恶并惩罚谋杀行为,而自己却在做这种事情:它阻止公民做杀人犯,却安排一个公共的杀人犯”。从当今世界刑罚发展的趋势来看,死刑被废止将会成为必然。尽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文化的民族在对待死刑问题上会有不同的态度,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对待死刑存废这个问题上,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刑法的严厉程度。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犯罪的问题还是层出不穷的,立即废止死刑是不现实也是不可以的。但这并不等于说在废止死刑方面我们什么都不能做,至少可以表明我们的立场,可以逐步减少《刑法》中的有关适用死刑条款,可以实行更加严格的死刑复核制度,最终逐步实现废止死刑的目标。
二、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刑罚的的种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观念也不断进行更新,伴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提高,犯罪在形态、手段等方面不断翻新,使传统的刑罚措施在应对犯罪时出现了适用法律不准确甚至无法可用的僵局。针对目前这种不断变化的犯罪现状和刑罚出现僵局的现实,我们不得不对目前这种刑罚体系进行改革,改变其种类相对单调的状况。如此我们就必须关注两类重要的刑种,一个是劳务赔偿类的,通过强制犯罪人服一定时期的劳役,或从事一定的公益性劳动,以折抵其应当受到的经济处罚或赔偿,这样做一方面既解决刑罚中“赢了面子输了钱”的尴尬问题,也能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范围。另一类是经济方面的刑种,经济处罚不仅在管理领域中有效,在刑罚中适用也能收到不错的效果。应当增加经济处罚在刑罚中的适用范围;在未成年人犯罪、过失类犯罪及其它特定犯罪案件中,犯罪人在给于受害人物质赔偿,并取得受害人谅解的前提下,允许法院酌情从轻、减轻或免除其刑罚,从而促进我国刑罚结构向更加开放的自由刑和财产刑为中心转变。
三、完善量刑机制,使量刑更加准确统一
这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引起重视:一是只依据犯罪人的犯罪行为进行定性量刑是有瑕疵的,要高度重视服刑犯在狱中的表现。因此对犯罪人的量刑应将包括其人身危险性、恶习程度以及教育改造的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内,确立刑罚个别化原则。二是法定刑幅度过大,导致量刑难以把握。监狱在押犯中常常出现同法、同罪和近似的危害程度,但刑罚宣告结果却大相径庭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情况没有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是现有量刑机制不够完善的具体表现之一。我们应该在对犯罪的定性、定量方面设定更细的标准,更多的层次,而把量刑的幅度压到更小范围。
我国刑法体系结构尚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只有找出我国刑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对其积极进行改革,才能使其适合我国的国情发展,使其更好地打击犯罪,保护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从而使我国的刑罚体系成为与时俱进、的刑罚体系。
参考文献:
[1]储槐值 《论刑法学若干重大问题》 北京大学学报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认识 篇9
1、计算机网络是一个涉及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复杂系统。现在计算机网络在工业、商业、军事、政府、教育、家庭、等领域。网络中的各部分都必须遵照合理而严谨的结构话管理规则。这也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研究的内容
体系结构是研究系统各部分组成及相互关系的技术科学。所谓网络体系就是为了完成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合作,把每台计算几乎连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层次,并固定了同层次的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之间的接口及服务,将纸屑层次进程通讯的协议及相邻层的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2、网络体系结构中涉及到了:协议、实体、接口
计算机网络中实现通信就必须依靠网络通过协议。在20世纪70年代,各大计算机生产商的产品都拥有自己的网络通信协议。但是不同的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就难以连接,为了实现不同厂商生产的计算机系统之间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通信,国际标准话组织ISO(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即OSI/RM也称为ISO/OSI,该系统称为开放系统。
物理层是OSI/RM的最低层,物理层包括:1.通信接口与传输媒体的物理特性 2.物理层的数据交换单元为二进制比特 3.比特的同步 4.线路的连接 5.物理拓扑结构 6.传输方法
数据链路层是OSI/RM的第2层它包括:成帧、物理地址寻址、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接口控制
网络层是计算机通信子网的最高层,有:逻辑地址寻址、路由功能、流量控制、拥塞控制
其它层次: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计算机也拥有TCP/IP的体系结构即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TCP/IP包括TCP/IP的层次结构和协议集
OSIT与TCP/IP有着许多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14.综合布线的六个子系统
综合布线本身一种模块化、灵活极建筑物内或建筑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是智能建筑的“信息调整公路”,不仅能使语音、数据、图像设备和交换设备与其它信息管理彼此相连,也能使这些设备与外部相连接。它还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和通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有关的连接部件。综合布线的部件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气保护设备等,通过这些部件来构成布线系统中各种子系统,它们都有各自的具体用途,并且各种具体的接插件组成不仅易于实施,而且也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衡升级。
综合布线系统也具有开放式结构的特点,能支持电话及多种计算机、数据系统,还能支持会议电视等系统的需要,根据具体功能不同划分为以下六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与建筑群子系统。
解放南路20-1#地块是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建设的安置房,该地块总建筑面积为3万多平方米,是一座集商业、办公、休闲为一体的智能小区,主要由A、B幢两幢商住楼组成,地一室为车库,一层为管理用房与店面,二层办公区,三层以上为住宅,共计312户。下面根据该小区实际需求对综合布线系统的六个子系统进行分析:
工作区子系统
它是一个独立的需要放置终端的区域,即一个工作区,工作区系统由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该小区按每户为一个工作区来计算,在每户中设置四个终端,分别设置在主卧、客厅、书房中,从家居智能箱中引超五类线缆到各终端,终端采用IBDN压接式超五类模块与面板,便于语音与数据交换使用。
水平子系统
该子系统由工作区用的信息插座、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配线电缆、楼层配线设备和跳线等组成。在该小区内各户将采用二条超五类电缆从弱电井到家庭智能箱内,保证语音、数据分离,在家居智能箱内进行内外连接,内部从智能箱到终端点也采用超五类线缆,语音与数据线缆从户内智能箱到弱电井将分别采用110配线架与模块式配线架进行管理,以四层为一个集中点,即保证语音单独使用,又能使家庭的报警与三表远传通过数据端口进行联网传输。
干线(垂直)子系统
该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之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在确定干线子系统所需要的电缆总对数之前,必须确定电缆语音和数据信号的共享原则,选择干线电缆最短、最安全和最经济的路由,选择带门的封闭型通道敷设干线电缆,干电缆可采用点对点端接,也可采用分去递减端接以及电缆直接连接的方法。如果设备间与计算机机房处于不同的地点,而且需要语音与数据电缆多连接到计算机中心,则宜在设计中选取不同的干线电缆或干线电缆的不同部分来分别满足不同路由干线(垂直)子系统语音和数据的需要。在该小区中主干主要集中的弱电井的线缆,采用三类大对数作为语音主干使连接接入网与户语音线的桥梁、数据按几层为单元分布在弱电井通过多模光纤连接到设备间,由于该小区由
A、B幢组成,中心机房在A幢一层,语音主干线缆全部通过桥架到机房,与外部接入网连接,数据的主干反几层数据点用交换机进行管理再通过光纤收发器与光纤引到机房,并与接入网连接实现与Internet连网,并且保证小区家居三表传输,也达到家庭10M到户的要求。
设备间子系统
是设置设备进行网络管理以及管理人员值班的场所,设备间子系统由综合布线系统的建筑物进行线设备、电话、数据、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保安配线设备等组成。设备间内的所有进线终端应采用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设备间位置及大小根据设备的数量、规模,最佳网络中心等内容,综合考虑确定。该小区是个智能集中的小区,包括监控、可视对讲、家居智能等系统,在A幢一层设置一个中心机房把每个系统的设备都集中一起控制,为系统用各种不同线缆区别开来,综合布线系统全部语音和数据一缆集中在中心机房的机柜中,有、收发器设备与接入网连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安排,比如选择电信还是网通,让用户自己方便选择。即保证小区语音和数据顺利开能,又能保证小区智能家居系统的联网。
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设备设置在每层配线设备的房间内,管理子系统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管理子系统也可应用于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应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口,交接场的取决于工作区,综合布线系统规模和选用的硬件,在管理规模大、复杂、有二级交接间时,才放置双点管理双交接在管理点,根据应用环境用标记标入来标出各个端接场,对于交换间的配线设备宜采用色标区别种类用途的配线区。并且在交接场之间应留出空间,以便容纳未来扩充的交接硬件。在该小区中按几层为单元在弱电井内放置配线架和语音采用IBDN的BIX安装架进行汇总,将每户用不同的标记进行分开,数据为模块式配线架,通过交换机、连成一个局域网到设备间,水平线缆与垂直线缆用标准的跳线进行连接进行管理,全部集中在一个箱子里,只放置一个交接间,不使用二级交接。
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子系统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建筑物的语音/数据组成的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包括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线缆和配线设备。建筑群子系统宜采用地下管道敷设方式,管道内敷设的铜缆或光缆应遵循电话管道和入孔的各项设计规定。此外安装时至少应预留1-2个备用管孔,以供扩充之用,建筑群子系统采用直接沟内敷设时,如果在同一沟埋入了其他的图像监控电缆,应设立明显的共同。该小区外接线埋入3个ф100的套,用于电信进线使用,从地下室至该小区的控制中心采用200*100的桥架敷设,通过地下室到达中心机房管理中心,因为该小区由两幢楼组成,到控制室全部采用300*100的桥架,当中用档板隔开,用于其它系统线缆汇总。
以上主要是考虑综合布线的6个子系统情况,在该系统中必须考虑接地系统,如交流工作接地、保护工作接地和屏蔽接地。交流工作接地主要指的是中性线接(N线)接地,N线必使用铜芯绝缘线,保护工作接地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由接地体之间作可靠的金属连接,屏蔽接地要求屏蔽管路两端与PE线可靠连接。在该小区中采用一点接地,因为整个建筑都有本身的接地系统,弱电系统的接地接入总接地端子箱,并且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Ω。其钢管、电缆、桥架等做好可靠的接地连接,将机房内所有设备的外壳及有金属外壳的设备的机体与大地之间做良好连接,在机房静电地板下要求设镀锌扁钢以起到等电信连接作用,保证整个系统顺利接地。
综合上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尤其以电话业务为主的通信网通通连向综合业务数字网过渡,越来越重视能够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传输的集成通信网。该小区的综合布线系统综合考虑将来业务的发展,为信息时代的要求做好了准备。3.什么是IP地址?分为哪几类?判断某个IP地址属于哪一类
IP地址是TCP/IP网络中用来唯一标识每台主机或设备的地址,IP地址由32位(共四个八位组)的二进制组成,IP地址分为两部分,左边网络编号部分用来标识主机所在的网络;右边部分用来标识主机本身。连接到同一网络的主机必须拥有相同的网络编号。
通过IP地址的引导位(最高位)来区分不同类别的IP地址:
注:n为网络编号位,h为主机编号位
A类地址:0nnnnnnn.hhhhhhhh.hhhhhhhh.hhhhhhhh
A类地址具有7位网络编号,因此可定义125个A类网络{27-2(网络编号不能是全0或全
1)-1(127为环回地址)}每个网络可以拥有的主机数为16777214{224-2(主机位不能是全0或全1)}
十进制表示范围:1.0.0.1-126.255.255.254
B类地址:10nnnnnn.nnnnnnnn.hhhhhhhh.hhhhhhhh
B类地址具有14位网络编号,因此可定义16382个B类网络{214-2}
每个网络可以拥有的主机数为65534{216-2}
十进制表示范围:128.0.0.1-191.255.255.254
C类地址:110nnnnn.nnnnnnnn.nnnnnnnn.hhhhhhhh
C类地址具有21位网络编号,因此可定义2097152个C类地址{221-2}
每个网络可以拥有的主机数为254{28-2}
十进制表示范围:192.0.0.1-223.255.255.254
D类地址:1110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D类地址用于组播,前面4位1110引导,后面28位为组播地址ID。
十进制表示范围:224.0.0.0-239.255.255.255
E类地址:总是以1111四位引导
E类地址用于研究用
十进制表示范围:240-
一般我们常见的就是前三类。
5.简述CSMA/CD的工作原理?
CSMA/CD载波监听/冲突检测,属于计算机网络以太网的工作类型,即在总线上不段的发出信号去探测线路是否空闲,如果不空闲则随机等待一定时间,在继续探测。直到发出型号为止。CSMA/CD工作原理 :在Ethernet中,传送信息是以“包”为单位的,简称信包。在总线上如果某个工作站有信包要发送,它在向总线上发送信包之前,先检测一下总线是“忙”还是“空闲”,如果检测的结果是“忙”,则发送站会随机延迟一段时间,再次去检测总线,若这时检测总线是“空闲”,这时就可以发送信包了。而且在信包的发送过程中,发送站还要检测其发到总线上的信包是否与其它站点的信包产生了冲突,当发送站一旦检测到产生冲突,它就立即放弃本次发送,并向总线上发出一串干扰串(发出干扰串的目的是让那些可能参与碰撞但尚未感知到冲突的结点,能够明显的感知,也就相当于增强冲突信号),总线上的各站点收到此干扰串后,则放弃发送,并且所有发生冲突的结点都将按一种退避算法等待一段随机的时间,然后重新竞争发送。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CSMA/CD的工作原理可用四个字来表示:“边听边说”,即一边发送数据,一边检测是否产生冲突。CSMA/CD是英文“Carrier Sense Mutiple Access Collision detect”的缩写,中文的意思是“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其工作原理如下:
(1)若媒体空闲,则传输,否则转(2)。
(2)若媒体忙,一直监听直到信道空闲,然后立即传输。
(3)若在传输中监听到干扰,则发干扰信号通知所有站点。
. 等候一段时间,再次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