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结构体系

2024-10-06

课程结构体系(共12篇)

课程结构体系 篇1

一、引言

近年来,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很快, 全国有高职院校近1200所, 年招生人数300万人, 在校生800多万, 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办学规模上看, 在校生总数已经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在办学水平及办学条件上也有较大的提高, 显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前景, 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近5年来, 高职毕业生累计1400万人,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但在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不少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是两个, 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

本文认为, “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从实质上说, 就是课程体系如何设置的问题。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 每个专业的培养方向是不一样的, 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是不一样的, 课程体现了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最终体现在课程设置的差异上, 人才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各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 可以说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对高职院校而言, 既不能以理论为主, 走“压缩型本科”的路子, 又不能以实践为主, 套用技校的模式, 而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即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 应该自始至终的贯彻够用原则。

所谓够用原则是指,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来设置课程体系, 需要的就开设, 不需要的就不开设, 不考虑学科的系统性;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来确定各门课程的讲授内容, 需要的就讲授, 不需要的就不讲授, 不考虑理论的完整性;同时, 在教学中还不能削弱其相关理论的教学, 而必须保证相关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作为担负着培养生产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重要职责和任务的高职院校, 为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够用原则, 必须跳出“本科”与“技校”的非常成熟的办学框架而另辟蹊径, 进行必要的高职课程体系设置探索与研究。本文认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够用原则”, 需要充分考虑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和设置方式。

二、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做到基础理论知识适度, 技术应用能力强, 知识面较宽, 素质高;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就明确的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具体说, 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 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 其培养目标与本科有着很大的差异, 与技校有着本质的不同, 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考虑专业设置和毕业生的就业。

1、以就业岗位分析为导向的课程设置

要实现国家规划的“十一五”期间培养高职毕业生1100万人的目标, 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技能、要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国家建设不仅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 更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就业需要岗位作支撑。设置合理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 并不是坐在办公室中就能完成的, 这需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对就业岗位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论证;需要组织专门的机构及人员来完成就业岗位需求的工作内涵;需要面向社会进行岗位职业群调研, 并进而掌握整个社会对人才、岗位的需求状况。只有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才可能有的放矢做好新专业的开发及老专业的改造, 对拟开设的课程体系进行精挑细选, 跳出传统教育课程设置时只注重学科体系和理论完整的旧框架, 来设置理论上够用,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 从而使得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适应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市场需求, 培养出大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达到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的目的。

2、以就业服务为宗旨的专业设置

从本质上讲,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 使有业者乐业。”要实现这一目的, 专业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 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也是课程体系设计的基础。作为有别于本科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 在专业设置上, 经过市场需求的专业岗位群调研分析, 高职教育应该按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来设置专业, 依托于当地经济, 依托于行业, 特别是依托于市场, 这样可以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增强专业的针对性, 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一个学校, 其专业设置往往体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体现了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及综合能力, 同时也是用人单位在进人时首先考虑的因素。近几年来, 各高职院校均可明显的看到:一方面, 学生入学的总体报到率在下降, 但有的专业报到率仍可达90%以上, 而有的专业报到率却达不到达30%;另一方面, 有的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能找到工作, 顺利就业, 而有的专业毕业生则相反, 就业十分困难。因此, 从这一角度看, 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正确, 专业设置能否满足社会需要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所以, 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灵活设置高职专业, 使高职专业的设置成为服务于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需要。

三、课程体系设置的方式

作为高职院校, 一方面, 课程体系设计不能延续本科教育的理论体系, 不能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学科性, 否则将会成为“压缩型本科”, 不能体现高职特色, 不利于高职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 实践训练教学也不能照搬技校生的训练模式, 不能让学生只是动手、动手、再动手, 最后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这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成为熟练的“蓝领”, 但不能成为“灰领”。高职教育应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在掌握必要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 工学结合, 工学交替, 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1、按岗位群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

高职教育在设置了专业以后, 应进行深入、广泛的专业调研, 分析本专业范围内的技术活动项目。在了解专业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确定本专业应该开设的课程。高职专业是根据市场需求而设置的, 其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要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理论教学应以“必须、够用”为度, 以应用为目的;实践教学要体现针对性, 突出应用性, 凸显实用性。课程体系应能覆盖主要的专业岗位群, 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同时, 还要正确处理课程体系设置中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的关系。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 没有知识做为支撑, 是不可能形成能力和素质的。而知识的来源就是各门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 因此, 课程体系的设计, 就是对岗位群所需能力和素质的基础设计, 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能力是知识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要将知识转化成为能力, 进而上升为素质, 在这一过程中, 必须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实现,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所以, 在高职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并重, 既要设计其理论课程体系, 又要设计其实践教学体系;而素质是内隐的知识与能力, 是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达到一定程度以后的综合体现, 是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可以表现为, 知识新、能力强, 适应性好, 毕业就能顶岗的成品型人才, 培养高素质的“灰领”就是高职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人才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要求, 确定胜任职业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 结合行业、地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构建专业人才需要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 以此作为确定理论及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的总体框架。

在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的设计上, 要广泛征求企业的意见, 发挥企业的作用, 企业是人才的使用者, 在人才的培养上理应征求企业的意见。要注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才是高素质的学生, 才会受到企业的欢迎。课程体系设置要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实行“多证式”培养, 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 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要以应用能力为主线, 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

2、按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内容

在确定高职专业岗位群的基础上, 聘请技术专家分析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形成以 (理论知识+经验知识+动手能力) 技术学科体系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有人认为高职培养的是实践性人才, 因而实践要加强, 理论愈浅愈好。这其实是非常片面的、也是不正确的。应该看到, 高职人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必备的理论基础上的, 削弱了理论基础就是削弱了实践能力。不懂得汽车构造原理和相关的机械、电气、传感器等理论知识, 怎么谈得上汽车的维修、调度、维护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呢?当前, 在技术的发展向深度化、综合化开拓的新形势下, 应用型人才应有的理论水平必定需要不断的提升。这一需求应该在高职课程内容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要根据职业能力分析, 组成由教学专家、技术专家和骨干专业教师参加的教学分析小组, 按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所需的知识点、能力项和职业素质目标与要求, 明确各门理论课程的知识点、找出各门理论课程的知识点及其关联性, 确定设置哪些理论课程。明确各个实践环节的技能点, 分析各个技能点的相互关系, 确定设置哪些实践性课程。进而分析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 确定整体的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根据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设计教学单元;若干个相关的教学单元组成一门课程或一个环节, 确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构建满足能力培养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平行的、互为支撑的、横向有机联系、纵向衔接贯通的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够用”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满足专业课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二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 (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前提) 。所以, “够用”是在能够满足后续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基础上, 考虑大学专科层次必备的知识和学生可持续发展 (终身教育) 的需要。

实践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 一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增加实验实训的时间和内容, 在减少验证性实验的同时增开综合性、操作性实验;二要使实践内容的技术水平适应学生就业的岗位职业要求, 与生产现场技术水平同步, 并适当超前, 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3、按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学

形式上, 一要淡化“三段式”, 打破原有课程的学科界限, 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采用模块式教学, 重新组合课程内容, 按照“需要”来组织授课;二要有清晰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职业技能训练) 两个平行并列体系, 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置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都要围绕对合格社会人和职业人的培养, 并适当设置除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以外的一系列活动。内容上, 理论教学要体现高职教育属性, 注重理论的应用形态, 强调专业技术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以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具体的理论课程设置上, 除基本的公共课外, 课程设置可进行必要的整合, 打破学科性, 突出针对性、实用性, 增加新技术课程或在课程内容中安排生产现场应用的、成熟的新技术等。实践教学体系中, 技能训练项目的构成要针对各专业高职人才应具备的职业岗位技能, 精心设计由低到高、结构有序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系统地安排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注重训练项目的现代技术含量,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 为学生获得多种技能等级证书创造条件。

因此, 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完成上述一系列工作, 必须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贯彻够用原则, 高职院校才能实现“学校围着市场转, 专业围着产业转, 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坚持够用原则, 高职院校才能成为社会欢迎、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否则, 面面俱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是不可能实现高职教育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目的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 (教高[2006]16号) .

课程结构体系 篇2

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对于教学的实施十分重要.“软件体系结构与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本文在总结SEEK及专业规范对课程的.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 者:余颖 刘杰 李晓昀 作者单位: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湖南,衡阳,421001刊 名:计算机教育英文刊名:COMPUTER EDUCATION年,卷(期):“”(22)分类号:G642关键词:SEEK 软件体系结构 设计模式 教学模式

课程结构体系 篇3

关键词:行政管理学;课程名称;内容结构

《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科各专业的基本主干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但从我国各个高校教学实践来看,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课程的名称不统一,名称各异,版本多样;二是内容结构差别比较大,内容越来越多,教材越来越厚,造成了“《行政管理学》到底包括什么”的疑惑。

一、关于课程名称问题

从我国各高校使用的教材看,课程的名称大致上可分为四类:一类称为“行政管理学”,如:北京大学张国庆教授编著的《行政管理学概论》,中山大学夏书章教授主编的《行政管理学》,浙江大学郑国平教授主编的《行政管理学简明教程》,东北大学娄成武主编的《行政管理学》等;第二类称为“公共行政学”,如中国行政管理学会郭济主编的《中国公共行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张康之教授等编著的《公共行政学》,复旦大学竺乾威教授主编的《公共行政学》等;第三类称为“行政学”,如西北大学薛冰教授等编著的《行政学原理》,同济大学孙荣教授等编著的《行政学原理》等;第四类称为“公共行政管理学”,如中国人民大学彭和平教授编著的《公共行政管理》,南京师范大学金太军教授主编的《公共行政管理学新编》等。在这四类称呼中,“公共行政管理学”数量最少,“行政学”的数量也不多,“行政管理学”的数量最多,“公共行政学”次之。

“行政管理学”是我国传统的名称,一些开设此类课程较早的高校基本上都用此名称。如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但有些学者对这个名称提出疑义,认为“行政”一词本身就具有管理的含义,再加上管理二字,就等于“管理管理学”,这样的名称不伦不类,不科学,主张去掉“管理”二字,直接称为“行政学”或“公共行政学”。而赞同采用“行政管理学”的学者认为,“行政”与“管理”是有差别的,虽然“行政”具有“管理”的含义,但这是英文的解释,由英文翻译成中文必须遵循中文的习惯。在国外,这门学科最早的英文名称为“Administration”,翻译成中文可译为“行政学”,也可译为行政管理,而后者更符合中国的语言习惯。如果说“Administration”等于“行政”,那么“行政管理”要译成英文不是要译成“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吗?这显然是不对的。

“公共行政学”的名称直接来源于英文“Public Administration”,是比较西方化的一个称呼。在西方国家,“Administration”具体分为两方面。一个方面针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称为Public Administration;另一个方面针对企业和其他盈利性组织,称为Private Administration或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目前我过正处于改革开放时期,要与国际接轨,要学习西方有益的东西,因此应采用“公共行政学”的名称,这样也便于国际学术交流。这种看法也有学者提出疑问,因为Public Administration并不等于“公共行政”,译为“公共管理”更为妥当。因为根据我国的语言习惯,“管理”的内涵要比“行政”的内涵丰富,典型的例子就是与工商管理硕士(MBA)相对应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但是,从学科的角度讲,直接称其为“公共管理学”又不太准确,因为公共管理是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研究如何进行有效的国家治理,其中特别注重治理主体的非单一性,即治理国家的主体并非只有政府自己。而本学科研究的是政府如何管理好国家,即政府如何通过自身的建设和改进来管理好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其研究的重点在于政府自身。

“行政学”的称呼直接源自Administration,是最一般、最简单的名称。使用“行政学”虽然可以避免该课程在名称上的争议,但这个名称既不传统,又不新颖。特别是我国对“行政”一词还有两种其他认识:其一是把行政看作普遍存在的,与党务工作相对应的另一类工作,即一个组织中相对于党务工作而言的一般性管理工作。在实践中我们常常提到“某某单位党政领导”“企业党政机构”等就是这种认识的表现。其二是把行政看作一个组织中的后勤供应部门,如有些单位设立的“行政科”就是负责该单位日常用品采购供应、水电管理等工作的机构。后一种认识现在已不多见,前一种认识目前还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不要简单的称为“行政学”为好。

我们认为,该课程称为《行政管理学》比较恰当,理由如下:

(1)称为《行政管理学》与该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相吻合。从课程性质看,《行政管理学》是一门“政府管理学”,是研究政府如何管好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科学;从研究的内容看,基本围绕着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而展开。(2)称为《行政管理学》与我国现行的学科划分相吻合。按照1998年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在管理学门类下,设公共管理学科群,行政管理为公共管理學科群中的一个学科,《行政管理学》则为该学科的主干专业课。(3)称为《行政管理学》与我国的语言习惯相吻合。该学科的英文名称Public Administration可直译为“公共行政”,但按我国的语言习惯,意译为“行政管理”更为恰当,更容易接受。

二、关于结构体系问题

《行政管理学》的结构体系,也就是该课程的章节结构,它决定了该课程讲授的内容。根据我国普通高校的教学性质和时间需要,设计《行政管理学》结构体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紧紧把握课程性质,围绕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广泛参考国内相关教材,特别是高质量教材;与后续课程紧密衔接,但要避免过多重复;加强基础,力求精简,不要面面俱到,避免过深、过广。

如上所述,《行政管理学》是“政府管理学”,是研究政府如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科学。因此,《行政管理学》的内容应始终围绕着政府“做什么”“怎样做”展开。“做什么”指的是政府的职能,即行政职能,它决定着政府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范围和程度。而“怎样做”涉及面比较广,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政府自身的组织建设,即行政管理主体的建设和管理;二是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即从行政决策开始的整个行政过程;三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即政府在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凡是属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就应编成章节列入结构体系之中,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也是很广泛的,具体结构体系如何构成,则应参考国内外教材而定。

笔者收集了国内近期有代表性的30余本教材,对各自的章节结构体系进行了比较。经过比较发现,各个教材的章节结构有所差异,但还是有许多共同之处。首先,各教材都以概论、导论或绪论作为开篇,对行政管理的基本含义、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作了论述;其次,所有的教材都列有行政组织、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监督、人事行政等5章,绝大多数教材列有行政职能、行政环境、行政执行、行政法制(治)、财务行政、机关行政、行政效率或绩效等7章。因此,这13章构成了《行政管理学》的主体章节结构。在上述各章之外,各个教材还分别列有行政道德、行政伦理、行政文化、行政改革、行政发展、行政信息、行政原理、行政心理、行政责任、公共关系协调、行政方法、行政治理模式等章节,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通过对比分析,结合《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性质,我们认为,《行政管理学》的章节结构应由五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概述或绪论,用以阐述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内涵以及行政管理的基础理论;第二部分论述政府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环境两章;第三部分论述行政管理的主体,阐述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组织(政府)和个人(行政人员),包括行政组织、人事行政、机关管理三章;第四部分为行政活动过程,阐述行政管理的主要管理过程,包括行政领导、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四章;第五部分为行政管理的基本要求,用以阐述政府在整个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始终贯彻的准则,包括行政法治、行政绩效两章。

《行政管理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其后要接续若干门专业课程,因此,在结构体系中必须考虑与后续课程的内容重复问题。参考我国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主要后续课程有:《行政组织学》、《地方政府学》、《公务员管理学》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学》、《机关管理原理与方法》、《行政领导学》、《政策学》、《行政法学》、《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行政伦理学》、《决策学》等。我们认为,内容重复是不可避免的,但要处理得当,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起到基础的作用。在《行政管理学》中把相关后续课程的概貌交代清楚,使学生对后续课程有一个总体印象,知道后续课程要学些什么。二是要起到引导作用。交代清楚后续课程的研究范畴和主题内容,使学生对后续课程产生兴趣。三是要起到提炼的作用,把握好角度和重点,不要把重点放在后续课程的具体内容上,使学生明确总体要求即可,而不是掌握具体怎样做。例如,“行政法治”的后续课程《行政法学》,是围绕着“行政法的内涵、行政法的原则、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政司法”为主要内容构建体系的。而《行政管理学》中“行政法治”一章,则应围绕着“行政法治的内涵、行政法治的内容、实现行政法治的途径”为主要内容构建体系。再如,“行政组织”的后续课程《行政组织学》,除了研究行政组织的内涵等内容外,更要详尽地分析研究行政组织的主要理论,分析研究我国和其他国家的行政组织、行政组织文化建设、行政组织体制以及我国行政组织的改革和发展。而《行政管理学》中“行政组织”一章,则应主要介绍行政组织的内涵和类型,簡要阐述行政组织建设的基本原理、行政组织的编制管理,概述我国行政组织体制的现状和改革方向。

课程结构体系 篇4

关键词: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体系,模块化

0 引言

地震是威胁人类生存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频发, 从1976 年7. 8 级唐山大地震到2008 年8. 0 级汶川特大地震都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地震灾害归根结底为土木工程灾害, 建筑物的倒塌是产生地震灾害最直接的原因, 进行合理的结构抗震设计是目前防震减灾最有效的途径, 是土木工程师责无旁贷的任务。因此, 绝大部分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均开设了结构抗震设计课程[1,2]。

另一方面, 对于未来的土木工程师而言, 一级、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是国家层次对工程师的认可标准, 也是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导向, 同时也为学生未来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提升机会。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的专业测试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已具备按照国家法律及设计规范进行结构工程设计的能力, 结构抗震设计是最重要的考核内容, 它贯穿于所有的结构设计, 如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高层结构与高耸结构以及地基与基础设计等[3]。

作为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 其教学目的是使未来的土木工程师们能够了解地震工程基本知识及发展趋势, 掌握结构抗震基本原理, 能够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1 课程特点

目前大多数工科学校一般都将结构抗震设计课程安排在第7学期, 这一学期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 面临着多重压力。近几年国家的房地产行业低迷, 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学生就业压力大, 找工作竞争非常激烈, 常常需要参加多次招聘会才能成功, 考研、考公务员的学生常常也要奔波于多个辅导学习班, 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课堂学习时间。

结构抗震设计课程内容难度大、先行课多、综合性强、涉及学科门类广, 主要以结构动力学为基础并涉及地震学、地质学、高等数学、结构设计以及振动控制等领域的知识[4,5]。一般学校结构抗震设计课程只有30 学时左右, 所以要在短短的30 多学时内让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对于任课教师来说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作者从事十余年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的教学工作, 积极进行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尝试, 将结构抗震设计的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分为概念设计模块、分析计算模块和抗震设计模块, 在实际教学中采取模块化的教学体系,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模块化课程体系

2. 1 概念设计模块

通过对“5·12”汶川地震的震害分析, 我们越来越发现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虽然从目前的研究水平看, 我们可以对地震的作用及地震反应进行很多数值分析和计算, 但地震本身是随机发生的,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 在进行抗震设计时正确的概念设计比数值计算更重要。所谓的概念设计是在整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主要原则, 减少由于建筑结构自身带来地震作用及结构地震反应的复杂性而造成抗震计算的不准确。

本模块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 建筑结构所采用的结构体系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地震作用的合理传力途径, 结构布置时应避免部分结构和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承载能力, 对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考虑避免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强剪弱弯、避免柱子的破坏先于梁的破坏———强柱弱梁、避免节点的破坏先于构件的破坏、避免混凝土的压溃先于钢筋的屈服、避免钢筋的粘结锚固破坏先于构件破坏。国内外的大量震害资料表明, 采用特殊复杂的平面或立面、质量和刚度分布不均匀的结构即使在地面烈度不高的地震作用下也会发生破坏或倒塌, 因此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对建筑结构的平面规则性和竖向规则性做了细致的要求, 如表1 所示。

因此, 概念设计模块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深刻理解我国抗震设计的目标和方法的基础上, 能够在结构设计时进行合理的结构选型, 对结构的平面和立面布置能够按照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设计, 成为平面和立面规则的结构。

2. 2 分析计算模块

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位移及结构运动速度与加速度等统称为结构地震反应。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是指以结构动力学为基础, 计算和分析结构在地震输入下的地震反应, 为结构抗震设计提供指导和建议。大量的震害资料表明, 经过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并进行抗震设计的工程结构远比未经过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的工程结构优越, 这得到了工程界的广泛认同。

一般来说, 小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地震反应是弹性的, 可按弹性分析方法进行计算, 结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有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振型分解时程分析法。底部剪力法是把地震作用看作等效静力荷载, 计算结构最大地震反应。底部剪力法的特点是忽略结构高阶振型的影响, 假定结构的地震反应以基本振型为主, 将基本振型简化为倒三角形进行计算, 计算量较小。因此底部剪力法只适用于高度不超过40 m, 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利用振型分解的原理和反应谱理论进行结构最大地震反应分析。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一种拟动力分析方法, 计算精度较高适用于所有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计算。

大地震作用下, 结构地震反应是非弹性的, 应采用逐步积分时程分析进行结构地震反应计算。时程分析法是选用一定的地震波直接输入到所设计的结构, 然后对结构的运动微分方程进行逐步数值积分, 求得结构在整个地震时程范围内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法是一种完全的动力方法, 计算精度高, 只对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特殊设防类建筑和超限高层做补充计算。时程分析法计算以数值积分算法为主, 计算量大, 在土木工程专业本科阶段不要求学生掌握, 只作了解内容。

本模块教学难度相对较大, 理论推导较多, 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 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力学基础, 尤其是动力学知识。分析计算模块要求学生掌握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以及结构相关动力参数的计算。

2. 3 抗震设计模块

目前在土木工程领域广泛应用的结构类型, 从材料上可分为砌体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混合结构。

砌体房屋是我国建筑中最为普通的结构形式, 应用广泛, 数量众多。砌体结构房屋是指用各种块材用砂浆砌筑而成的房屋, 由于砌体材料的脆性性质, 其抗拉、抗弯和抗剪强度很低, 整体性差, 所以没有经过合理抗震设计的砌体结构抗震能力很差, 这在历次地震中, 破坏严重的砌体结构房屋可以得到证明。在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中除了要进行墙体的抗剪承载力验算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和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

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其优越的综合性能在土木工程领域应用最为广泛, 钢筋混凝土结构从结构体系上可分为框架结构、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历次震害经验表明, 与砌体结构相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只要采用合理的抗震设计和采取可靠的抗震构造措施, 在一般烈度区是可以保证安全的。对于框架结构, 应遵循“强柱弱梁”的原则, 调整柱端弯矩设计值; 遵循“强剪弱弯”的原则, 调整梁、柱剪力设计值; 遵循“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 对节点进行抗剪承载力验算。对于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时遵循“强墙弱梁、强剪弱弯”的原则调整墙肢和连梁的弯矩和剪力。

钢结构由于钢材具有轻质高强、延性好的特点, 因此使得钢结构受到的地震作用较小, 并具有较大的变形能力, 因此即使在很大的变形下也不至于倒塌, 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本设计模块的教学重点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 它在我国的《结构抗震设计规范》中也是篇幅最多的。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本模块内容, 教学中以工程案例教学为主, 结合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的考试内容, 逐条逐点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中也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

3 结语

结构抗震设计课程理论严谨、内容丰富、实用性强, 注重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重新整合该课程的教授内容, 提出三模块化课程体系, 概念设计模块重点讲授有关地震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 分析计算模块讲授地震作用的各种计算方法; 抗震设计模块讲授各种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 其重点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抗震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模块化课程体系从另一角度来看也涵盖了结构抗震设计的全部过程, 概念设计、抗震验算和构造措施, 因此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模块化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梳理与总结, 有助于对结构抗震设计过程的理解。

参考文献

[1]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2]翟长海, 李爽, 徐龙军, 等.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 (3) :88-90.

[3]郑妮娜, 杨溥, 刘立平, 等.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问题调研[J].高等建筑教育, 2014, 23 (3) :75-77.

[4]张大伟, 郭立英, 于学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概念设计[J].山西建筑, 2008, 34 (13) :77-78.

软件体系结构解读 篇5

1、工厂方法模式

工厂方法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i.Product:抽象产品 ii.ConcreteProduct:具体产品 iii.Factory:抽象工厂 iv.ConcreteFactory:具体工厂 结构图:

ProductFactory+factoryMethod(): Product...ConcreteProduct<>ConcreteFactory+factoryMethod(): Product...return new ConcreteProduct();时序图:

2、抽象工厂模式

抽象工厂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i.AbstractFactory:抽象工厂 ii.ConcreteFactory:具体工厂 iii.AbstractProduct:抽象产品 iv.Product:具体产品 结构图:

时序图:

3、单例模式

单例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i.Singleton:单例 结构图:

Singleton-instance: Singleton-Singleton()+getInstance(): Singleton...if(instance==null)instance=new Singleton();return instance;instance 时序图:

结构型模式

4、组合模式

组合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i.Component: 抽象构件 ii.Leaf: 叶子构件 iii.Composite: 容器构件 iv.Client: 客户类

结构图:

ComponentClient++++operation()add(Component c)remove(Component c)getChild(int i)...Leaf+operation()...for(Component child:children){ child.operation();}++++Compositeoperation()add(Component c)remove(Component c)getChild(int i)...children 时序图:

5、外观模式 外观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i.Facade: 外观角色 ii.SubSystem:子系统角色 结构图:

ClientFacadeSubSystemASubSystemBSubSystemC

时序图:

6、适配器模式

适配器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i.Target:目标抽象类 ii.Adapter:适配器类 iii.Adaptee:适配者类 iv.Client:客户类

结构图:类适配器

ClientTarget+request()...Adaptee+specificRequest()...Adapter+request()...specificRequest();对象适配器: ClientTarget+request()...Adaptee+specificRequest()...Adapter+request()...adapteeadaptee.specificRequest();时序图:

7、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i.Subject: 抽象主题角色 ii.Proxy: 代理主题角色 iii.RealSubject: 真实主题角色

结构图:

Subject+request()...ClientProxy-realSubject: RealSubject+preRequest()+request()+postRequest()...preRequest();realSubject.request();postRequest();RealSubjectrealSubject+request()...时序图:

行为型模式

8、迭代器模式

迭代器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i.Iterator: 抽象迭代器 ii.ConcreteIterator: 具体迭代器 iii.Aggregate: 抽象聚合类 iv.ConcreteAggregate: 具体聚合类 结构图:

IteratorAggregate+createIterator()++++first()next()hasNext()currentItem()ConcreteIteratorConcreteAggregate+createIterator()...++++first()next()hasNext()currentItem()时序图:

9、观察者模式

观察者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i.Subject: 目标 ii.ConcreteSubject: 具体目标 iii.Observer: 观察者 iv.ConcreteObserver: 具体观察者 结构图:

时序图:

10、命令模式 命令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i.Command: 抽象命令类 ii.ConcreteCommand: 具体命令类 iii.Invoker: 调用者 iv.Receiver: 接收者 v.Client:客户类

结构图:

InvokerCommand+execute()...ClientReceiver+action()...ConcreteCommandreceiver-state: +execute()...receiver.action();时序图:

11、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包含如下角色: i.Context: 环境类 ii.Strategy: 抽象策略类 iii.ConcreteStrategy: 具体策略类

结构图:

Context-strategy: Strategy+algorithm().........strategy.algorithm();......strategyStrategy{abstract} +algorithm()...ConcreteStrategyA+algorithm()...ConcreteStrategyB+algorithm()...时序图: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课程结构体系 篇6

关键词:计算机体系结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卓越工程师

作者简介:李旎(1978-),女,浙江温州人,湖南城市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吴宏斌(1964-),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湖南 益阳 413000)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1-0079-01

2010-2020年,中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用10年时间,培养百万高素质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人力资源优势。“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就第三点,以“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为例,提出了从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两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提高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一些探索。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和必修课程,覆盖了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结构、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路基础等方面的内容。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整机系统的概念,提高学生从总体结构的层次来理解和研究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计算机体系结构”不仅是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程之一,也是其他计算机类考试的必选内容。目前的计算机类考试主要是以下两种:软件水平考试,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IT认证考试。无论哪种考试都涉及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内容。比如,系统分析师考试大纲就要求学生了解各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特点与应用(SMP、MPP等),构成计算机的各类部件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实现性能计算(响应时间、吞吐量、TAT),性能设计(系统调整、Amdahl解决方案、响应特性、负载均衡)和性能指标(SPEC-Int、SPEC-Fp、TPC、Gibson mix、响应时间)。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计算机体系结构”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对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分析、计算和设计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发现这门课程存在内容抽象、语言枯燥、学生难以理解等问题,因此教学难度大,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为了做好“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培养出高素质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我们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从教学方式和课程内容两个方面来改进课程教学。

一、教学方式的改进

1.启发式课程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先给学生设置悬念,然后再讨论需要讲解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Nancy M.Dixon指出:我们能够记住所听到的10%,所看到的15%,边看边听的20%,做的10%,积极去做并得到响应的80%,给他人讲授的90%。所以,在常规教学中,学生能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需要创造情景,使学生积极地做并进行响应,若能转换成学生自己也能讲授的程度则更好。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自问:如果自己是老师,会怎么讲这些内容,并要求在学生之间互相扮演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讲述课程内容。如在讲述流水线技术的过程中,笔者先向学生提出:为什么要采用流水线技术,怎样实现流水线,它与工程上的流水线有何相关。课堂中,首先以经典的五段式流水线为例,和学生一起探讨这个问题;然后,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最后,由他们推出一位学生做总结性的发言。现场气氛活跃,课堂效果非常好。在期末考试中,关于流水线方面的知识,大部分学生均拿了满分。

2.量化分析教学

培养从总体、系统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计算机体系结构”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这一种能力。“计算机体系结构”一般安排在大学四年级开始,需要学生在学完主要的软硬件基础课程后,从整体系统、总体设计的角度来理解和研究计算机系统,学习如何根据各种实际应用的需要,综合考虑软硬件,设计和构建合理的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中多是抽象的概念和原理,这些内容不被学生理解,且有限的实验环境也限制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如果将研究对象转换成可以运算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是完全可行的,这就是量化分析方法。

前人对量化分析法的定义和特点阐述主要有:量化研究遵循的是实证主义,它应用量的方法以验证假设;量的研究是指研究者事先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使用某些检测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预定的假设。“计算机体系结构”是从整体上研究由处理系统、指令系统、存储系统、信息传输系统构成的有机系统,其目的是设法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对性能的分析主要就是采用量化分析法,将问题简化、精确化和客观化,使抽象的知识也变得形象起来。如在探讨计算机加速比S的过程中,以时间t为标准,比较计算机改进前与改进后的时间比值。实践证明,这样的效果非常好。

二、课程内容的改进

1.“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和“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这两门课程都讲授输入输出系统、存储部件、数据表示等,但“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为一门硬件课程主要强调其基本运行原理,而“计算机体系结构”强调性能优化方法;“计算机组成原理”强调其细节,而“计算机体系结构”则强调的是软硬件的分配,及对性能的影响。现在有些专业中,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涵盖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内容,有些专业则单独开设这两门课程。必须合理划分两门课的内容,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现在,“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主要讲述内容为流水线技术和存储技术,并对嵌入式系统方向的学生加强了存储技术中虚拟存储系统的讲授。

2.强调知识的更新和发展

计算机技术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影响最大的学科之一,“计算机体系结构”知识也在日新月异发展着。近年来多核技术、虚拟机、复杂存储系统和先进互联技术的发展使经典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内容有了很大的更新。怎样运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使这些复杂技术与经典体系结构知识点融合,是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任务。

同时,就是同一门课程,不同的作者所编著的教材的内容和侧重点都有很大的不同,如张晨曦所编著的《计算机系统结构》Catch部分,偏重于Catch性能的分析与优化,而李学干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则偏重于Catch系统的结构,且着重描述了虚拟存储器的结构和功能。

所以,教学中既不能照本宣科,也不能脱离书本,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有选择性地进行讲授,同时将一些新技术、新知识、新产品以及最新的发展动态,融入课堂教学中。

3.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实验是任何科学创新的源和本。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理论课和实验课是教学体系中两个互相有联系的独立环节,要重视实验,决不能把实验课看成是理论课的依附。

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应用型专业,需加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通过实验将课堂和实践结合,改善理论教学枯燥、单调的情况。现在“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实验学时仅8个学时,而很多著名的高等院校如同济大学的实验环节已增加到了24学时,很值得借鉴。

三、结束语

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能否培养出有优秀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最后的关键还要看是否有一个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探索说明,只有不断改进课程教学,才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实现我国的“卓越计划”。

参考文献:

[1]于永斌,徐洁,吴晓华,等.多核时代的“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J].计算机教育,2011,(6).

[2]张晨曦,刘依.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建设计算机系统结构精品课程[J].计算机教育,2007,(12).

[3]姜晶菲,肖侬,王志英,等.“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建设及改革思考[J].计算机教育,2009,(18).

[4]张伟香.量化研究——一笔不可缺少的教研资源[J].教学研究,

2008,(1).

课程结构体系 篇7

一、“亚竞技”理念的引入

(一) 现今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不切实因素分析

1、竞技运动项目本身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中有太多技术复杂的竞技体育项目, 但实际情况是体育教学的课时有限, 完成那么多技术教学几乎没有可能。究其原因就是竞技体育的教学要求过高, 项目内容枯燥单调、毫无趣味, 运动形式在体育行为表现上也很难有延续性。

2、正规竞技性项目学习成为学生体育活动的桎梏。

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惯性思维就是必须向学生传授竞技运动项目中的最先进的技术, 然而掌握高技术的竞技运动项目却仅有一小部分学生可以实现, 大部分学生从主观上、能力上都不愿意、也不喜欢不能够掌握该项运动技术。

3、竞技运动场地和器材的标准化与一般学生体能的差距。

有条件的大学在规划运动场地时都是以竞技运动项目的标准进行建设, 特别是在项目器材的配置上也采用最高标准。但是使用高标准的场地和器材之后, 学生虽有兴趣去参加某个运动项目, 但因无法活动而远离该项活动, 这就为开展该项运动设置了障碍。关于体育教学中场地及环境对学生心理、生理及运动技术形成影响的研究已经全面开展, 不足的是研究思维模式依然受竞技体育局限性的影响, 正确的思路是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场地和器材应与竞技体育的场地器材有所区别。

(二) “亚竞技”形态与学生实际与需求相适应

竞技运动突出人体的实践活动过程, 竞技体育则强调社会活动过程, 由此可以看出竞技运动不过是竞技体育的手段之一。理解了竞技运动的内涵就可以较深刻地认识亚竞技运动。亚竞技运动的内涵即包含: (1) 身体练习形式具有竞技运动特点; (2) 运动目的是增强个体的体质, 丰富业余文化生活; (3) 运动手段以简化了的竞技运动项目为主; (4) 学生和群众是参加活动的主体。

1、“亚竞技”运动的价值。

亚竞技运动既具备竞技运动的本质特征, 又具备大学体育的某些特点, 主旨是传递体育文化,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等。亚竞技运动将改变大学体育教学中重视传授技术、技能, 忽略对学生心理及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关注不够的状况, 把学生心理和社会需要放到重要位置上, 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强调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知识学习的目的是在掌握简单运动技能的前提下, 增加进行运动实践的机会, 帮助其实现身心健康。

2、“亚竞技”运动的特点。

亚竞技运动具有竞技运动的特点, 体现了竞技运动的竞争激烈、规则严谨、技艺高超、娱乐高尚等的时代特征。亚竞技运动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⑴技术、技能知识简单易学。⑵运动负荷轻松适宜。适宜的运动负荷是提高机体生理机能的重要手段。⑶以人为本, 人文精神的体现淋漓尽致。

二、以“亚竞技”理念为核心的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个性化构建

(一) 亚竞技运动项目的开发。

对正规的竞赛项目进行改造就形成了亚竞技运动项目。亚竞技运动包括“半正规”和“非正规”两个层次, “半正规”是修改正式的规则, 而“非正规”是自己制定规则。因此, 亚竞技运动项目只是在规则上提出不同要求, 还是可以保留竞技决定胜负的竞技特征。亚竞技运动在分类上可以和竞技运动相一致, 大学体育课程内容 (项目) 体系的“亚竞技结构”应该包括:⑴连续性强的普遍能从事的运动;⑵技术中包含提高体力的运动;⑶规则简单的运动;⑷能根据自己力量调节运动量的运动;⑸探索未知而取得乐趣的运动。

1、项目开发遵循的原则。

1) 趣味性、多样性、竞争性原则。项目内容要新颖、丰富有趣, 在适宜的条件下使学生能轻松愉快的进行练习, 充分体现知识性、多样性, 使学生乐于参加此项项目学习。2) 难度、负荷适宜性原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心承受能力, 进行项目内容、难度和负荷科学化的合理设计。运动技术的难度要适宜, 运动负荷要以中等强度为主,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3) 器材改进安全性原则。在最普及的田径运动项目的开发中, 器材的改进必须以为学生消除不安全感为目的, 包括器材材料的选用、场地距离的变化及各种器材的放置, 都要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练习。

2、个人运动项目的开发。

田径项目中如果场地不正规, 就可改变距离, 如短距离跑、往返跑等;也可改变路线, 如采用蛇行跑、障碍跑等。为安全起见, 投掷可用实心球、垒球、手球等代替铅球 (或铁饼) 。如果是跳跃, 就可采用助跑摸高、立定跳远、多级跳、交换跳等。这些项目虽不正规, 但是进行了自行设计同样可达到与健身效果一致的目的。对于竞技体操则可以减少项目、降低难度、改变规则, 也可以采用单个动作, 按单个动作完成的质量或次数来评分决定胜负。

3、双人运动项目的开发。

可以采用简化规则、完成单个技术动作比赛的形式, 设计各种双人对抗的比赛。

4、集体运动项目的开发。

球类运动千变万化, 能够设计的亚竞技项目很多。由于技术和规则进行了适宜的简化,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得到最大程度的调动。改变规则, 如篮球取消3秒、5秒、30秒;排球取消持球、3次过网等规定。改变人数, 如足球采用7人制或5人制小场地比赛, 甚至是采用3人制篮球场小足球赛等。单人动作比赛, 如足球射门、篮球投篮和排球的发球比赛, 按成功率决定胜负。

(二) 增加基础性目标的亚竞技运动内容。

基础性目标的内容是为了体现为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爱好和态度的良好具备的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基础性动力和基础性能力的学习活动内容。休闲内容就以其宽松、简易、趣味、和谐的活动特征, 能够引起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直接兴趣, 且易于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因此, 以休闲内容为主的学习活动内容应该成为基础性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为了促进基础性动力和基础性能力目标的有效实现, 还应当考虑安排一定的对于学生学习动力的培养有着独特激励作用的拓展性内容。

(三) 突出展宽性目标的亚竞技运动内容。

随着学生对于体育学习活动需求的进一步提升, 学习内容也需要进一步展宽, 一方面可以在原有的休闲内容和拓展内容基础上向着纵深发展, 另一方面则应该有重点地引入保健养生内容的学习。保健养生内容的学习活动有着较强的科学性要求, 也就是说, 有关保健养生的知识与技能、原理与方法的学习过程存在着内在的逻辑性。要学会科学运动, 就必然需要通过对保健养生运动内容的学习活动来掌握诊断和评价自身运动状况的方法, 学会制定适宜的学习计划或运动处方, 并且在身体练习实践中对进展过程不断进行合理的调节。

三、结束语

课程结构体系 篇8

为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满足企业和市场的要求, 进而能够在社会上立足, 高职高专土建类课程必须进行改革。我院在原有《建筑力学》的基础上将《结构力学》课程进行改革, 设立了《建筑结构体系受力分析与计算》课程。基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情况调查, 以及毕业生在施工企业工作情况回访的基础上, 探讨教学改革问题。该课程的教改主要按以下步骤进行:课程教学反思和企业调查→教学理念更新→教学设计研究→课程教学→学习成果考核→评价改进。

1 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建筑结构体系受力分析与计算》是建筑工程技术学生的必修课, 该类课程是后续《建筑结构》《建筑工程施工》等课程的基础。如果力学、结构知识掌握情况不佳, 往往会导致学生在施工企业的后续发展受限制。而力学类课程本身就比较枯燥、抽象, 学习难度大, 确实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1.1 教材更新速度较慢

高职高专的建筑力学教材一般都是在本科教材的基础上, 删减难度大的内容, 改编成难度适合专科层次的教材。总体上讲, 这类教材比较传统, 更新速度缓慢。传统教材更注重讲述纯理论知识、力学计算原理以及相关公式的推导, 忽略了把力学与日常生活和工程结构相结合, 也不注重基本概念的总结和分析方法的运用。由于传统教材很少将力学知识与建筑结构内容联系起来, 学生学到的仅是理论知识, 又不能活学活用, 专业实践能力很难从本质上得到提高。近几年不少高职院校开发的《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材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1]。这样的教材不利于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很难为后续结构、施工等课程起好专业铺垫的作用。

1.2 教师自身专业素质需要提高

部分教师的工程经验偏少, 教学经验明显不足。

一些教师直接从一名大学毕业生成为高校教师走上讲台。有的老师甚至从来没有完整地参与或跟踪过一个小型工程, 非常缺乏在实际工程中的锻炼, 工程实践经验严重不足。如果教师自己都很难将工程实践与理论课程结合起来, 仅能将纯理论的内容教给学生, 那么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必然不高。

少数教师授课缺乏教学经验, 在给不同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授课时, 不做有针对性的备课, 讲授的进度快慢不做调整。还有极少数老师一味追求多媒体教学方式, 讲授力学课程时全部采用PPT授课, 而不用黑板, 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学生的变化, 工程技术的更新, 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方法上都应该努力创新。

1.3 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

高职高专的入学门槛低, 学生基础普遍较差, 确实也存在一些学生到学校读书仅为混文凭的现象, 但是大部分学生是愿意学习的。一般来讲, 学生更愿意学习他们自己认为有用的, 在实践中能立竿见影的操作类课程。

在高职高专课程中, 专业理论课的难度较大, 部分学生的学习基础差, 又很难集中精力认真听每一节课, 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随着学习的深入, 知识越来越难, 学生很可能越听越吃力, 形成恶性循环, 学习热情下降, 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造成学习效果不理想。

2 课程教学改革内容

本课程教学改革主要调整《建筑结构体系受力分析与计算》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等, 让该课程的教学为学生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1 优化教材, 调整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模式

1) 优化传统教材。

查阅多种资料, 如力学教材、结构教材, 以及建筑施工等专业相关资料。从不同的教材等资料中寻找对本课程有帮助的内容, 将建筑结构、施工等课程, 以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工作中有关内容作为案例、习题, 融入《建筑结构体系受力分析与计算》课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结构和受力分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活学活用。

2) 更新课堂教学内容。

由于本课程通常在大一或大二上学期开设, 建筑结构、施工等课程在其后才开设, 所以在授课中最好尽可能地安排少量学时把学生带到工地和实训室进行观摩、了解, 并引导学生把所见的结构体系与结点、荷载、支座、梁、刚架等课程内容联系起来, 让学生对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尽量把学习内容与学生以后可能的工作内容联系起来。例如, 在讲授梁的弯矩和剪力计算时, 结合弯矩图、剪力图, 拓展讲梁纵向受力筋、箍筋以及构造钢筋的受力和作用。还可以将模板设计、脚手架钢管稳定性的计算作为案例给学生讲授。

3) 改革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 采用黑板板书、模具展示、视频资料和PPT投影等多种方式辅助教学,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2]。多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师作为引导人, 多提问, 多启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分析正确之处, 多给予肯定,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营造互动的教学氛围, 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

教师与学生多做学习方面的交流, 获得更多的教学反馈。鼓励学生从生活、工程实践活动中发现受力计算的问题, 锻炼学生分析荷载、约束、结点的类型, 将实际结构转化成力学模型并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在课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讲授自己已经解决的受力计算问题, 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和评价总结。通过这样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2.2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就业市场不只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实际上也给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教师必须增加知识的储备, 丰富施工、结构、设备方面的知识, 积累实际工程经验, 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特别是刚毕业参加工作缺乏工程历练和教学经验的教师, 不仅需要参加教学能力培训, 还应该到工程项目上实践锻炼, 努力成为合格的双师型教师。

2.3 开展技能竞赛, 激发学生潜能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校外相关的技能竞赛, 激发学生的潜能。我院近几年在校内开展了力学竞赛、纸材建筑模型大赛, 参与的学生较多, 取得的效果较好。在竞赛中, 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计算能力, 也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竞赛激发了学生对受力分析课程的兴趣, 更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本课程通过一系列的改革,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时间不长, 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后续的改革仍然主要以学生就业、工作后的继续发展、社会需要为参考和指导, 围绕课程, 从本质上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出适应岗位需求的高素质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

参考文献

[1]陶莉, 戴庆斌.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成人教育, 2012 (9) :105.

课程结构体系 篇9

关键词:计算机体系结构,教学建设,改进方法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昆明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一门重点专业基础课程, 也是计算机学科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同时是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各种目前常用的计算机结构进行分析, 从而对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面向各种实际应用需要, 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整体考虑, 构建和设计高效的计算机系统结构, 优化软件资源和硬件资源, 使计算机系统在整体上效率最高, 能够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思维和计算机裸机之间的鸿沟透明化, 帮助硕士研究生建立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概念, 为后续课程建立必要的专业基础。计算机系统是一个软、硬件综合体。计算机体系结构从组织和结构的角度上学习、领会计算机系统的课程。随着计算机软件的日趋复杂, 以及硬、器件在功能、性能、集成度、可靠性、价格上的不断改进, 针对不同的应用, 需要研究如何更好地对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进行功能分配, 如何更好、更合理地实现分配给硬件的那部分功能, 使系统有高的性能价格比, 这是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学习和研究的主要方面, 也是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硬件设计、高层次应用系统开发和系统软件开发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本知识。

一、教学团队、指导团队建设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一级学科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从课程设立到现在, 昆明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十分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按照“稳定、培养、引进、借智”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 以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中心, 以优化结构为重点, 重点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把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的基础。力争选派年轻教师到985大学进行深造和外出交流。使整个教学队伍的年龄老中青结构搭配合理、学缘结构优良、学术层次较高、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一定的考评机制, 进行考核奖励。

二、教学内容改革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教学提供丰富的内容, 重新调整课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 精选重组课堂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必然。教学中强调夯实基础, 注重综合应用, 减少重复。优化后的课程, 使基础理论、分析方法、与现代科技新技术应用得到有机结合, 突出反映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和前沿内容, 更具有实用性, 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担负着云南省和面向东南亚的计算机及其相关领域重点教学科研任务的承担单位, 昆明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取得了丰硕的计算机教学成果。同时, 昆工计算机系积极推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多层次引进吸收国内外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的先进成果, 不断将计算机体系结构主流教学思想和创新思想引入到我们的课堂中, 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形成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而且, 为使研究生能更好地理解课程的内容, 计算机系有意识地促进系内人才流动, 让具有丰富工程实践项目经验的教师直接走上讲台参与课堂教学, 将其在工程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带入课堂,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形成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正是通过这样的良性互动, 使“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内容紧跟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推动了课程的内容全面建设, 提升了课程的内在品质和生命力, 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先进性协调发展, 尽量缩小课堂教学与实际发展之间的差距, 实际上, 教材教参的更新对于课程组的授课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 所谓教学相长的道理就在于此。

三、教学方法改进

1.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要有一个转变:即对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课堂教学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内, 首先, 需要将授课教师的授课习惯进行转变, 要将CDIO工程教育精神灵活地贯穿在课堂教学中。从以前的以教师、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念, 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的新观念, 改变以往灌输式、照本宣科式的传统讲授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基于问题来解决问题的先进教学方法, 促进研究生主动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引入基本的概念和方法, 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提出问题的思考, 将计算机硬件性能设计分析应用贯穿于《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的课堂教学中, 增加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 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强概念学习。要改变教师的传统角色, 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教师通过积极参与的方式帮助学生调控好自己的学习, 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产生互动效果。将学生从“被动实践”引入到“主动实践”中去, 在“主动实践”中, 学生的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等素质都能得到培养, 个性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其次要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授课方式。多媒体课件授课的优点是信息量大, 缺点是学生懒得记笔记, 只要把课件拷贝就可以了。在投影的基础上, 结合黑板授课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有很多思考问题的时间, 有利于研究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计算机体系结构》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 研究生对一些部件的性能分析比较难以理解, 在采用黑板授课的同时引入计算机演示实验, 用投影仪展示实验的实物和实验的波形、结论, 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对性能分析的理解。再次,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 更好的阅读外文文献, 也为了让学生接触到国外一流教材, 我们适当引进一些国外的优秀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或教学辅助。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 实验课教学的改革。

首先将所有实验课的内容全部并入相关的课程章节。主讲教师既讲理论课又是该课的实验指导老师, 并主导实验内容、统筹安排全部课程的实验内容, 采用一边讲、一边实验、一边讨论的方式, 让研究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动者”。其次实验项目的设置。《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面对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学生。实验项目的设置以二级项目为主线安排丰富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内容, 让研究生亲自动手和全身心投入实验中, 把相关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和关联的知识群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二级项目以相关核心课程群和相关能力要求为基础。一级项目既是对相关课程群的综合, 也是对整个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补充, 主要培养研究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尤其是创新思维与终生学习的能力。技能训练一般以2~3个二级项目为载体, 加强本课程的学习与应用, 二级项目的设置结合计算机类专业的方向进行组织。对于《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的每一部分设置3~4个三级实验内容, 三级实验是课程单元内的项目。为研究生提供强大的基础知识背景和数学、科学的方法训练的基础上较好地实现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CDIO教学大纲的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

四、教材建设

多年来, 计算机系确立了“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稳定性和先进性相协调”和“自编与引进相结合”的教材使用原则。在本课程建设初期, 课程组结合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 将科研最新技术和成果与教材建设结合起来, 使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的教材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在教材建设过程中, 我们遵循以下三条指导思想。 (1) 知识结构具有通用性。 (2) 内容组织具有合理性。 (3) 教材内容具有实用性。教材内容主要是写给研究生看, 所以在编写时需要经常站在研究生的角度来进行考虑。要使研究生愿意看, 看得懂, 越看越有兴趣, 看后感觉有收获, 能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结合起来, 让研究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能运用于将来的工作中。另外, 一本教材的篇幅不宜太长, 有些在相关课程中学过的知识没有必要再作详细的论述, 教材力求“少而精”的原则。

五、网络平台建设

借助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呈贡新校区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的教学资料, 包括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课程实验所需软件等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共享, 并经常性保持更新。利用呈贡新校区数字化校园中的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络教学, 网络平台建成后, 可以进行同步教学、异步教学、教师引导学习、学生主动学习等多种模式。并通过该平台交流教学课件, 并通过该平台进行辅导答疑、提交/批改作业、模拟考试等。课题组结合昆明理工大学教育在线建设的“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网站, 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同时网站随时更新课堂上介绍的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新发展动向和技术等相关资料。通过几年的建设, 我们课程组将为《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建立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包括网络设施、软件和网络教学资源。

课程组根据实际的教学和实践, 总结了当前我校计算机体系结构理论教学和实验所采用方法的几点不足, 并结合当前的技术发展和课程本身发展的需要提出几点可行性措施, 为我校计算机体系结构的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方恺晴, 石琳, 林亚平.EDA技术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1, 18 (3) :45-47.

[2]周克峰, 杨军, 孙静, 等.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的仿真技术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13 (3) :236-240.

[3]宋万杰, 罗丰, 吴顺君.CPLD技术及其应用[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

[4]王玉华, 黄颂之.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室方案[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5, 22 (4) :73-75.

课程结构体系 篇10

关键词:软件设计,体系结构,CDIO,自主式,开源系统

0引言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课程是以软件设计思想为主线, 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全面、 深入理解在软件开发阶段设计软件体系结构的必要性,并能够运用其中的思想分析、解决软件系统设计相关的问题。 众所周知,如果要建造一座摩天大厦,首先必须给出设计蓝图, 然后在其指导下一步步地按照工程要求进行建造,绝不能随意施工。 与之相似,庞大、复杂的软体系统也需要进行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这样产生了软件体系结构理论。 好的体系结构是决定软件系统成败的重要因素, 软件体系结构已经成为国内外软件研究的热点。 随着当前软件系统规模变得越来越大, 软件体系结构的设计显得更加重要, 因而Perry和Wolf认为,“未来的时代将是研究软件体系结构的时代! ”

1CDIO理念概述

CDIO是近年来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最新成果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工程实践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效果显著。 CDIO代表构思 (Conceive)、设计 (Design)、实现 (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工程项目从研发到运行的整个生命周期为载体,通过项目设计将整个课程体系系统地、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参与到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强调课程学习要与项目设计相联系,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CDIO的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养、 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标准。 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 个人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4个层面,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4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我国高等工科教育的迫切任务是尽快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工程师,然而我国工科的教育实践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的培养等问题。 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和标准, 对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革新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

2课程特点与现状

我国各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已普遍开设了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课程, 为软件架构设计师的培养提供条件。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课程与其他专业课之间紧密联系,需要的先修课程包括软件工程、UML建模技术以及程序设计等方面知识。

目前高等院校在软件体系结构课程教学中, 大多主要讲授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简单分析软件体系结构风格的具体应用。 软件体系结构中的抽象理论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另外作为在校学生项目开发经验有限,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将软件体系结构的抽象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因此较难对这门课内容产生兴趣。 当前, 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编著出版了 《软件体系结构 》 教材 , 如张友生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齐治昌 ( 高等教育出版社)等。 总体来说,这些教材主要介绍了软件体系结构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践,反映了软件体系结构研究和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但大多数教材偏重于理论,实践性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对于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的学生来说非常必要。

3自主式开源系统案例教学

软件体系结构内容较抽象, 对于缺乏软件开发经验的学生来说难以理解,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本校在四年级上学期开设软件体系结构课程, 教学大纲中共安排32学时。 采用以教师布置相关案例的自主式学习作为引导,学生在课外通过相互讨论、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完成自主学习的过程, 这样可以适当解决学时有限的问题。 另外,由于开源软件的源代码是可以自由访问的, 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某个比较成熟的开源软件的结构,并鼓励其阅读源代码,研究一些新技术背景下的软件体系结构。

教师选择布置一些成熟的开源软件系统案 例进行分 析引导, 如在大规模集群上的分布式并行编程框架的云计算平台Hadoop、基于JAVA的可扩展开发平台Eclipse等,这样可以让学习与新技术、新思想接轨,了解学习最新的软件发展前沿知识, 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习的兴趣,也可能提供更广一些的就业方向。 下面以Hadoop为例介绍:

3.1云计算及Hadoop简介

云计算是一种新型的计算范型, 其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 它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 云计算是一种方便、低成本的IT服务能力的实现方法,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云计算的主要特点是数据密集型的计算方式, 同时还具有移动计算的特点,即移动计算到数据,而不是移动数据到计算, 因为CPU计算移动到数据的代价更小。 Hadoop就是一个实现了google云计算系统的开源系统 ,包括并行计算模型Map-Reduce, 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以及分布式数据库Hbase。 同时Hadoop的相关项 目也很丰 富 , 包括Zoo Keeper,Pig,Chukwa,Hbase, Mahout等, 这些项目都使得Hadoop成为一个很大的家族系统 。 Hadoop是一个分布式计算基础框架下的相关子项目的集合 。 其中,众所周知的HDFS和Map-Reduce属于中心成员,其他子项目为它们提供了配套的服务。

3.2自主学习Hadoop平台下的软件设计

通过对Hadoop框架的讲解, 演示Hadoop自带的简单实例 ( 如统计文 本文件中 单词个数 的程序Wordcount), 剖析基于Hadoop框架的软件设计过程 , 使学生能理解抽象的软件设计理论知识, 让学生对如何使用在该框架基础上进行应用程序设计工作感兴趣。

学生分组学习讨论有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一般将学生分成人数为5人左右的小组,并确定一名组长,便于组织交流。 首先组内讨论构建Hadoop框架中使用的软件体系结构风格、设计模式,以及遵循的设计原则等软件设计理论知识,引导学生通过查阅基于Hadoop应用的相关文档资料进行学习, 开始完成Hadoop云平台的搭建 ,经过组内讨论 ,选定一个规模合适的相关实践项目,给出其需求规格说明书,并讨论确定该项目需求;然后根据项目需求,分割各个子系统,每个成员分配确定任务,任务分配完成后,小组成员间讨论,修订完成软件设计计划;最后就是项目的实施,按照项目设计计划书开展完成相关设计工作。

对于考核评价, 按组进行项目答辩的形式汇报自己的设计工作完成情况,采取学生小组之间、小组内部互评,教师在学生汇报结束后作细致点评。 教师根据提交的工作计划书、设计说明文档、软件程序和答辩情况以及互评情况等,综合给出最终成绩评定。

4结语

道德逻辑体系的认知结构 篇11

摘 要: 道德逻辑体系的认知结构是由求真的道德真理逻辑、向善的道德价值逻辑和求善的道德选择逻辑构成的。三者之间也存在一种逻辑关系:其间,求真逻辑是认识前提,向善逻辑是推演方向,求善逻辑是判断环节。求善逻辑以认知结构的终点形式为道德实践逻辑奠定了一种逻辑前提,在根本上影响到道德实践逻辑的价值实现。

中图分类号: B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09)06062606

Cognitive Structure of Moral Logical System

QIAN Guangrong(Research Center of Marx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Key words: moral logical system; moral truth logic; moral value logic; moral choice logic; moral paradox

Abstract: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of moral logical system is composed of moral truth logic pursuing the truth, moral value logic aiming at the good, and moral choice logic pursuing the good. Logical relationship exists among the three parts, in which truth logic is the cognitive premise, value logic is the direction of deduction, and choice logic is the link of judgement. As the end of the cognitive structure, choice logic provides the logical premise for the logic of moral practice, thus essentially influencing the value realization of the moral practical logic.

面对当代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问题,逻辑学和伦理学应改变“自娱自乐”的老作风,为人类提供可应对挑战的精神食粮。然而,作为“思维科学”的逻辑学却不大关心人们的科学思维,作为“实践理性”的道德科学却不大愿认真指导社会的道德实践,反而津津乐道于日渐复杂的话语系统和经院式的表达方式,把简单的问题弄得很“学问”,让其他学人不易看得懂,更令普通民众望而怯步。

其实,逻辑学和伦理学这两门古老的科学都来自社会生活,都并不神秘或不应该神秘。从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到康德的先验逻辑,再从黑格尔的唯心论辩证逻辑到列宁的唯物论辩证逻辑,逻辑的对象和核心问题都是规律,凡有规律可寻之处就存在逻辑问题,合乎逻辑就是合乎规律,逻辑的意义就在于反映规律,逻辑学就是研究规律的学问。事物的逻辑就是事物的客观规律,思维的逻辑就是反映事物客观规律的思维规律(规则),而实践的逻辑就是反映“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规律,能够正确反映和表达这些规律就是合乎逻辑,反之就是不合逻辑。逻辑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发现、说明和把握主客观现象的规律,凡是有规律需要说明的地方逻辑学就应在场。逻辑悖论或悖论逻辑,是可以用“三要素”给予建构和说明的特殊逻辑,反映的本是客观事物的特殊规律,因而其“自相矛盾”是合乎逻辑的。道德悖论现象是道德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逻辑问题,其善与恶相对立的自相矛盾现象表明它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特殊规律,同样可以用“三要素”方法加以建构和说明,因而也是合乎逻辑的。伦理学的对象是道德(也有学者认为,伦理学的对象是伦理与道德及其相互关系)及其价值,道德的广泛渗透性特点使得道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社会和人的发展与进步不可一刻离开道德价值的引导和梳理,在社会处于变革时期尤其是这样,否则人们就会因“道德失范”而感到“困惑”,失却内在的精神动力。如果说逻辑学是指导和帮助社会和人思考如何“合规律”地生活,伦理学是指导和帮助社会和人思考如何“合目的”地生活,那么促使两者“相适应”和“并列”就是一个逻辑与正义相关联的逻辑问题。逻辑学和伦理学的学科人都应当具备有这样的“学理性冲动”。

笔者研究道德悖论现象以来,一直有人在运用逻辑悖论的方法质疑“道德悖论”的科学性及道德悖论研究的话语权,对此,笔者曾在相关文章中作过较为集中的应答。①

如果说那些文章言说的道理已经表现出某种逻辑力量的话,那也是“纠缠”于道德悖论现象研究的方法而没有真正立足于道德悖论现象研究的本身。笔者渐渐有了这样的觉悟:关于“道德悖论是不是逻辑悖论”或“是不是纯粹逻辑悖论”的争论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道德悖论现象研究在何种意义上与逻辑悖论研究“并行”和“相适应”,并在此前提之下寻找和拓展自己的“拐点”,延伸自己的生命线。有学者指出:“柏拉图、笛卡尔、康德、胡塞尔这样的大哲学家之所以有巨大的精神创造性,缘于他们能抓住常识问题中的破绽,他们有异乎寻常的辨别细微差异的能力。”他称这些大师对人类思维最大的启发性贡献就是寻找创造新理论的“拐点”。[1]此言甚是!我等与这些大师当然不可相提并论,但生逢变革与创新的年代,寻找“拐点”是一种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是学人需要具备的职业良心和责任。

基于这种觉悟和认识,笔者不打算再纠缠于“道德悖论是不是逻辑悖论”或“是不是纯粹逻辑悖论”的争论,开始立足道德自身的逻辑问题②

,在与逻辑学和伦理学“并行”和“相适应”的前提之下探究道德现象“常识问题中的破绽”,寻找和发展支撑道德悖论现象研究的“拐点”。

道德真理逻辑:求真

道德真理逻辑是道德逻辑体系的基础,其对象是道德与经济、政治、法制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揭示和叙述这类客观逻辑关系的真实面貌说明“道德是什么”。就是说,道德真理的逻辑方向或反映的规律是求真,其知识形式属于真理观范畴。因此,证明道德真理科学与否或科学水平如何,只能放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法制建设的实践中去检验,能够经得起经济、政治、法制建设的实践检验方可视为道德真理,反之则不是。用以检验的标准,形而上的抽象概念是“相适应”,即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法制建设的客观需要和要求相适应,不相适应就是不合逻辑,就不是道德真理;而形而下的实用形式则是“有助于”,即有助于维护和促进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法制建设。可见,道德真理逻辑的本质在于反映一定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客观规律,合规律性是其逻辑力量的根源和真谛所在。正因如此,在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道德真理逻辑都是那个时代的社会历史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那个时代的道德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的理论来源,属于观念的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道德真理逻辑的“真理性”所反映和体现的多是一定历史时代的统治者的道德意志。历史上道德真理逻辑的知识都是以伦理思想的文本记载的,内涵和形式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一般社会历史观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成果,叙述的是当时代的人们(在阶级社会则是统治者及其士阶层)对道德与经济、政治和法制等社会存在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认识。另一种是在第一种理论成果的指导之下,具体揭示和叙述特定社会里的道德与经济、政治和法制之间的逻辑关系,直接从道德上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后一种受到前一种的深刻影响,实际上是前一种合乎逻辑推演的结果。因此,从思维逻辑来看,要科学地建构道德真理逻辑,关键是要坚持和运用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诞生以前,道德真理逻辑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相对性(片面性)和有限性,不可能是彻底的,不可能真正揭示和说明道德与经济及“竖立其上”的上层建筑之间的逻辑关系,统治者及其士阶层为了提升道德真理知识的逻辑力量,惯于在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意义上做文章,把现实社会的道德现象根源推到彼岸世界或人自身,用先验的预设形式宣示道德理论“不证自明”的绝对真理性,使之具备毋庸置疑的逻辑力量。这种虚拟的道德真理逻辑,在中国封建社会主要表现为“天命”观、“天道”观、“天理”观以及与生俱来的“性善”论。在黑格尔那里,则是可以外化并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异在方式表现的“绝对观念”(他以“逻辑学”的范式,对这种“绝对观念”作了完整而精彩的唯心主义推演和论证)。这类形而上学的道德本体论,以其虚拟的方式掩饰了阶级社会里道德与经济及“竖立其上”的政治等上层建筑之间的客观关系,因此是不合逻辑的,但从主观逻辑来看,却反映了阶级社会里道德与经济及“竖立其上”的政治等上层建筑之间特定的“相适应”的客观关系,“有助于”阶级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又是合乎逻辑的。在阶级社会,私有制必然合乎逻辑地产生普遍的私有观念,而普遍的私有观念是不利于统治阶级集团维护其利益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的,这就在社会历史条件的意义上为虚拟和建构形而上学的道德本体论提供了“客观依据”。

实际上,道德作为“实践理性”,其根源和本质是无须用本体论加以证明的,更无须用先验的本体论加以证明,因为道德理论思维的对象和基础是现实社会的道德经验现象。它只是表明,在道德真理逻辑中建构和推崇先验的本体论只是阶级社会里的特有现象,并不具有永恒和普遍的意义。这样说,不是要否认人类在建构道德真理逻辑中需要运用形而上学的思辨方法。

道德真理逻辑的知识和学科形态是多以文本的形式建构和表达的伦理学。历史地看,伦理学的内容体系丰富多彩、五花八门,但其逻辑对象却无一不是社会的、历史的,所要回答的本质和规律问题都是“道德是什么”。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里,伦理学由史以来关于“道德是什么”的绝对真理的对象其实只有一个。伦理学的理论叙述方式乃至范畴形式可能会是个人的,但其对象和实质内涵必须是社会的、历史的,具有社会公认度和公信力。一个人可能会创建反映他“一家之言”的伦理学,但他的“一家之言”不应背离“道德是什么”的求真逻辑和绝对真理,而只能是围绕“道德是什么”丰富和发展求真逻辑和绝对真理的内涵,表达个人的叙述风格和个性特征,所谓“一家之言”的本质内涵必定是“大家之言”。不作如是观,“一家之言”就不可能合乎道德真理的建构逻辑,获得社会的公认度和公信力,无益于伦理学的学科建设。不要以为,花了许多年的工夫写就了关于道德的宏篇巨著,冠之以“伦理学原理”,它就是了。真正的伦理学原理不应当离开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路径,侈谈“道德是什么”。

当社会处于变革时期出现的道德价值多元化和“道德失范”时,人们需要道德真理给予合乎逻辑的解读,以排解“道德困惑”,因而需要发展道德真理逻辑,这样的解读和发展不可离开唯物史观的视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在赢得举世公认的成就包括人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出现诸多“道德问题”。很显然,这些问题的出现源于社会的经济关系发生了变革,以及随之引发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它们呼唤着伦理学的“原理”给予合乎逻辑的解读。在这种情势下,我们是到变革的实践中去寻找理论创新的逻辑力量,还是希冀“多元主义的解放”或“德性伦理”的回归,难道还需要太多的“见仁见智”的争论么?

道德价值逻辑:向善

道德价值是关于道德价值的观念和标准及践履道德价值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称,观念、标准、准则和规范是其基本范畴。道德价值的对象是人关于理想生活的意象和目标的价值祈求,即道德与理想生活之间的主观关系或“思想关系”。道德的广泛渗透性特点多体现在道德价值方面,一切社会关系包括家庭等“私人关系”和“私生活”领域,凡涉及到观念、标准、准则和规范问题,一般都包含这样的“思想关系”,具有道德价值,涉及到善恶评价的道义问题。

道德价值作为特定的观念、标准、准则和规范历来都是由社会提出并加以倡导的,即所谓“价值导向”,个人可以内化观念、恪守标准、遵从准则和规范,却不能提出和倡导观念、标准、准则和规范。社会提倡的道德价值无疑都是引导人们向善的,所以道德价值的本质和逻辑是向善,这是其逻辑建构的基本特性和要求。它通过叙述和诉诸主体实存状态与其希冀的理想之间的某种(或某些)价值联系,说明和告诉人们“道德应当是怎样的”,引导人们向善。

如果说,一切价值关系都具有假设(或预设)的特性,那么在道德价值关系中这种假设特性就更为明显,“假设-理想-实现”是道德价值逻辑最基本的推演形式。中国古代关于道德价值假设最为经典的记载,要数《礼记•礼运》的如下文字:“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种“大一统”的“封建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就是基于道德价值的假设而描绘的。假设是道德价值的本质特性,没有假设也就无所谓道德价值。这一本质特性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关于“道德应当是怎样的”的假设似乎可以由心而发,随心所欲,不存在什么规律和逻辑问题。其实不然。不论是社会还是个体,假设任何理想生活的意象和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某种(某些)实在的价值。虽然,在某种特殊的情境下人们假设某种“想当然”的向善目标或许是必要的,如同中国古人假设和追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目标那样,但是,这不应当是人类假设向善目标的普遍原则和真谛所在。如果“讲道德”的价值追求仅仅停留在“讲讲”的精神愉悦上面,不顾“讲”的结果是否真实地实现了道德价值,道德价值岂不成了一种装潢社会和人生的形式了吗?这样的向善导向其实是在误导社会和人生!如此看来,向善的合目的假设也是有其合规律性的特殊要求的,这就是“可望而可及”,或虽“可望而不可及”却有不可忽缺的意义。

道德价值逻辑的向善知识具有超验的特点,体现这一特点的语言命令形式就是人们常说的“应当”;道德价值逻辑的知识体系就是依照“应当”的命令建构的,抽去“应当”也就不合其逻辑了。不少年来,学界一直有人主张倡导“普世伦理”和“底线道德”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对此人们见仁见智。在我看来,重要的是其主张倡导的“普世伦理”和“底线道德”如果属于“应当”范畴,那还是应该引起关注的,反之就大可不必了,因为那样的“伦理”和“道德”已不属于道德价值逻辑范畴。

道德价值逻辑的“应当”表达和传播方式与道德真理逻辑有所不同。求真逻辑的知识一般是以文本方式表达和传播的,而向善逻辑的知识除了文本以外更多的则是以社会经验和风俗习惯的方式表达和传播的,形成一种广泛渗透、源远流长的民族传统。儒学伦理文化的道德价值观多是以文本方式记述和传承的,道德真理问题与道德价值问题混为一体,这造成了一种误导:以为读了儒家经典文本就掌握了道德真理和道德“真谛”,既可以做“智者”(“学问人”),又可以做“圣人”(“道德人”)。实际上,道德价值一旦成为文本知识,“读道德书”和“做道德人”就成了两码事。一位从未读过道德书的文盲村妇,不会因为贫穷而偷盗,因为向善逻辑的经验和习惯所建构的社会氛围已经使她成为“道德人”。而一个熟读经书的文化人虽可成为“智者”却也可能会同时成为伪君子,干出伤天害理的缺德事情来,原因就在于他只把道德经典当作“道德书”来读了,没有经过村妇那样的洗礼。须知,当“读道德书”的人只是把书中的向善逻辑知识当作求真的逻辑知识来追问的时候,他可能会成为“智者”(“学问人”),但不一定能够成为“圣人”(“道德人”),他可以去应对涉及道德知识的考职和说教,却难能担当社会和人生的责任;当一个社会形成这样的“读书风气”的时候,这个社会的“道德学问”可能会很发达,但这个社会的“道德风气”却恰恰可能会因此而低迷。中外伦理思想史上有一种现象:一些本属于道德价值逻辑的道德经验被当作了道德理论逻辑载入了道德文本,被当作道德真理教导着一代代新生人人类。

如《论语》记载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成人之镁,不成人之恶”,当代歌曲“如果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的奉献》)等。

事实证明这容易产生“道德教育误导”,使受教育者误以为只要我能够做到“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别人也就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了。这种误导所积累的效应必定是悖论性质的,即在培养真心实意“讲道德”的仁人君子同时,培养了假仁假义“讲道德”的伪善小人,而后者通常是以前者“讲道德”的成果为寄生条件的。

需要注意的是,向善只是道德价值的逻辑方向或趋向,并不就是道德价值的逻辑走向,更不是道德价值本身。“方向”和“趋向”反映一种“势”,表现的是道德价值的观念、标准、准则和规范可能成为实际的道德价值的“势”;“走向”展现一种“走路”的“方向”,表达的是道德价值付诸实现的路径。因此,向善不等于就走向善,走向善(路径)也不等于就获得善的结果。就是说,道德价值逻辑的向善只是一种道德价值的可能形式,并非就是一种道德价值的实际路径,更不就是道德价值事实本身。因此,以为有了道德价值的向善的逻辑体系就可以赢得社会和人的道德进步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如何理解和把握道德价值的向善逻辑以将道德价值的可能转变为道德价值的事实?这是另一个道德逻辑话题,此处暂不展开。

这里我们要分析的是,向善的道德价值逻辑的建构和评价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伦理学关于道德价值评价的标准大体是:将道德评价的标准等同于道德价值的观念、标准、准则和规范,与此相符就是合乎道德,反之就是不道德。这种“用尺子量尺子”的评价范式,缺失客观内容,掩盖了一种方法论的错误。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里,道德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向善的逻辑方向自然也是一种历史范畴,虽然人类社会由史以来一直传承着一些具有永恒意义的向善因子。

在一定社会里,道德价值总是一元主导和多元并存的统一体,这是道德价值的求善逻辑一个重要特征,片面强调道德价值的一元化或多元化都是不合逻辑的。而关于道德根源和本质的真理则只能是一个。人类面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感到最熟悉而又最复杂的问题是价值问题,面对道德价值问题的感觉更是这样。这主要是因为,对同一种价值的认同和选择,不仅不同时代的人们会“见仁见智”,而且同一时代的人们也会,甚至面对一个具体的伦理情境的道德价值选择,不同的人也完全可能会如此。

道德选择逻辑:求善

道德选择即道德行为选择。道德行为是指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有利于社会或他人的行为,因此,道德行为选择也就是关于道德价值的选择,逻辑指向是求善。以往的一些伦理学论著把有害于社会或他人的行为也列入道德行为,这是不合逻辑的。

作为道德逻辑体系内在结构的一个层次,求善的道德行为选择只受善良动机即“他人意识”、“集体(社会)意识”的道德认识和情感的支配,这是它的逻辑终点,也是道德逻辑体系的外在结构即道德实践逻辑的起点。然而,很多人对这个逻辑环节却不大关注,忽视它至少涉及到的两个重要的逻辑问题。

首先是求善选择与向善标准是否合乎逻辑的问题。道德行为选择的向善的道德价值标准,只有在一致或大体一致的情况下才可以建立起求善与向善之间逻辑关系,为求善的道德行为选择及价值实现奠定逻辑前提,选择才有道德意义。如果选择的动机是出于求善,而选择的价值标准却不是向善的,或虽是向善的却不适合所选行为的向善要求,那么这样的选择就是不合逻辑的,就会因失去求善的逻辑前提而使求善的行为合乎逻辑地同时走向“求恶”,最终演绎出道德悖论现象。浩然的小说《艳阳天》里有一位乐于助人的焦淑红,为帮助揭不开锅的懒汉把自家的粮食赠送给他,结果那懒汉因解决了肚子的问题反而变得更懒了。焦淑红求善的选择没有错,她的错在于选错了不合适的向善标准——仅是助人以物而没有助人以神。

其次是求善选择的自由与必然(责任)是否合乎逻辑的问题。自由与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也是伦理学涉论的一个基本问题。在道德选择中,自由与必然的问题亦即自由与责任的问题,两者的关系如何认识和对待涉及到主客体方面诸多具体的逻辑问题。比如:求善的选择自由是否存在责任问题?也就是说,只要出于善良动机是否就可以对行为选择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不负责任?中国传统伦理学的道德评价理论对此的回答倾向一贯是持肯定态度的,即使已构成法律上的“过失犯罪”也确认上是“情有可原”的,这就是所谓“动机论”。不能说这种传统的评价意见没有道理,因为“好心办坏事”的情况难以避免,如果因此而给予道德批评,那就会挫伤人们“讲道德”的积极性。但同时也应当看到,这种传统的评价意见毕竟是不符合求善逻辑的,因为它实际上否认了自由与责任之间互为依存条件的逻辑关系。

再比如:求善的选择自由属于思想自由还是行为自由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如果只属于思想的自由,那其实就否认了求善选择应当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思想总是绝对自由的,一个人持何种高尚的动机选择他的行为别人是管不着的,但从求善的结果反观之则不可这样看。分析和说明这当中的逻辑问题,涉及到主体求善的条件和环境。主体选择求善需要具备力可从心的条件,否则就会在初始的意义上种下产生“道德悖论现象基因”,在此后由求善到具体行善的过程中会同时“作恶”,最终演绎出善恶同在的道德悖论现象,致使求善的目的不能真正达到或基本不能达到。一个穷国无私地支援别国,却是以本国国民勒紧裤腰带为前提的,这种“高尚”的求善之举合乎道德逻辑吗?一个完全依靠农村父母种地收入(有的甚至变卖家产、卖血)资助其上学的大学生,为了助人为乐而时常慷慨解囊,此种善举是以花费父母的“血汗钱”为代价的,能够给予表扬和提倡吗?

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它涉及到求善的价值比较问题:按照一些人的观念,帮助他人是“公德”而体谅和孝敬父母属于“私德”,“公德”大于“私德”,因此这位农村大学生应当帮助他的困难同学,否则就是自私,他的行为是该表扬的,甚至是值得提倡的。然而我认为,这样的行为不该表扬的,更不能提倡;其道德价值比较也不存在所谓“大”与“小”的问题,即使在道德价值的评价上可以分出“大”与“小”,也表明它是一个道德悖论问题,需要的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从环境因素看,主体的求善选择总是要受到环境因素的保障和制约的。保障是有利的环境因素,制约是不利的环境因素,有利或不利的因素在主体求善的过程有的是可变的,这就在逻辑起点的意义上影响着求善是否为善的行为选择。由此看,求善的动机虽然是一种“思想自由”,但是却受到多种因素限制的,因此不能不考虑求善的动机是否合乎逻辑的问题。

诚然,求善必定完全为善的情况并不多见,相反,善恶同显同在的自相矛盾情况司空见惯,这本身就是合乎逻辑的,也是研究道德悖论现象之必要性和意义所在。因此,刻意要求人们求善选择必须最终完全为善并不是科学的态度,但是,若是因此而不追问求善选择是否合乎逻辑那就更不应该了。

由上可知,道德逻辑体系内在结构的三个层次,既不是纯粹的道德主观逻辑,也不是纯粹的道德客观逻辑,而是道德主客观逻辑在人的思维活动中建构的产物,它表明,道德逻辑体系的内在结构是关于道德真理、道德价值和道德选择相统一的逻辑体系,分析和建构这样的逻辑关系至关重要。

道德的求真、向善和求善逻辑的逻辑关系,大体上可以描述为:求真的真理逻辑是道德逻辑的认识前提,向善的价值标准逻辑是道德逻辑的推演方向,求善的选择逻辑是道德逻辑的判断环节,道德逻辑体系的内在结构经由这个判断环节而延伸到道德逻辑的外在结构,进入道德实践逻辑的演绎领域。由此可以看出,道德逻辑体系的内在结构是其向外推延和扩张的逻辑前提,其是否合乎逻辑在前提的意义上影响到道德实践中的逻辑建构问题,也就是说,在根本上影响到社会和人的道德进步。

参考文献:

[1] 埃德蒙德•胡塞尔.伦理学与价值论的基本问题[M].艾四林,安仕侗,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

[2] 尚杰.“外部的思想”与“横向的逻辑”[J].世界哲学,2009,(3).

课程结构体系 篇1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于1998年全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之后成立。信管专业的特色是将信息管理的理论、方法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从事信息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1)专业培养目标。

信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1]。

(2)专业培养要求。

信管专业的培养要求是:学生通过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随着信息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目前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广泛开设了这个专业,而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在专业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是讨论的焦点问题,这个专业的课程体系目前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设置才是合理的,应该如何进行优化,这些都是信管专业发展中的研究热点问题。

2. 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从文献调研和同行交流情况来看,许多高校的学者都对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

唐亚厉指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来源于基本素质+特长的培养方式[2]。

宋国琴认为可以利用精益制造的思想,将批量式教育变为个性化教育,通过课程模块的设置来丰富培养方向的多样性[3]。

姜灵敏提出了信管专业的8门专业核心课程:信息组织、存储与检索,信息管理学,信息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安全,系统分析与设计,数据挖掘,决策理论与方法,并指出专业基础课应当围绕这些课程来设置[4]。

赵志运认为信管专业的专业课应该分为三个方向:信息系统应用、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评价,主要包括5门课:信息系统导论、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ERP原理及应用、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经济学。专业基础课则由管理类、技术类课程构成[5]。

张沙清认为,信管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三类:信息管理学类课程、信息经济学类课程、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类课程,并将本专业需要的知识结构分为10个类别。即:管理创新、信息分析、信息系统开发、数据建模、综合管理、系统工程、高级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基础信息技术[6]。

赵峰认为,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分为4个模块:管理、信息技术、系统论和实践环节[7]。

魏玲认为,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分为三大类:应用类课程、系统开发类课程、综合应用及战略规划类课程[8]。

(2)信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情况来看,可以发现目前的课程体系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1) 管理与技术的结合问题。

多数学校都认识到企业管理和系统开发是信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两者的结合点,即信息系统的应用则重视的不够。这类课程在很多高校的信管专业中都不太多见。所以应当增设这类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在实际企业中如何应用的问题。

(2) 课程模块的结构问题。

多数学者都对于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的模块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且对于各模块应包含的课程给出了建议,但是这些模块的划分比较粗略,内部结构不够清晰,建议的主干课程也比较零散,实际的情况就是虽然很多高校的信管专业覆盖了这些主干课程,但是除此之外的课程则相互的关联性不强。所以需要在模块中区分方向,针对每个方向设置主干课程。

(3) 实验课程的配套问题。

多数学校都比较重视理论课程设置的研究,但是忽视了配套的实验/实践课程设置的研究,虽然理论课程中也有实验环节,但是仅仅依靠这种单一的形式,教学效果无法得到良好保障。所以应当把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体系和实验课程体系两大块,强调实验/实践教学的作用,确保学生在理论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能够在实验环节加以运用和验证。

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分析与改进

针对以上提出的三方面问题进行解决之后,建议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理论课程体系和实验/实践课程体系两大块,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

根据目前各高校专业信管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情况来看,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其中通识基础课层次各高校开设课程都比较类似,通常包括数学、物理、英语、思想政治、体育等类别的课程。

作为专业课程建设工作来说,主要关注的是后三个层次的课程设置问题。建议信管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1) 学科基础课层次。

这个层次通常设置一些管理学科必须的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三个方向:业管理类课程, 如管理学原理, 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经济学课程, 如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方法与工具, 如统计学、运筹学、技术经济学、预测与决策、office软件等。

前人研究成果中提到的企业管理类的课程放在这个层次比较合适。此外, 有些高校还根据自身的行业特色增设了一些课程。例如, 由于和通信行业关系密切, 南京邮电大学专门开设了现代通信技术和电信生产运营的课程。

(2) 专业基础课层次。

这个层次通常设置一些信管专业必须的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三个方向:企业信息化方向, 如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 如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开发方向, 如数据库原理, 计算机网络,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信息资源管理方向, 如信息资源管理,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利用;前人研究成果中提到的系统开发类的基础课应该放在这个层次中比较合适。

(3) 专业课层次。

这个层次通常针对信管专业在实际企业中的不同应用领域设置一些需要掌握的课程, 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 对于信管专业毕业生的两个主要知识需求方向分别是:信息系统开发方向, 如系统分析与设计, 网络编程技术,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方向, 如企业资源规划, 客户关系管理。

(2) 实验/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

以上虽然给出了理论课程体系结构的建议, 但是对于信管专业来说, 这些课程中蕴含的理论知识必须在实验、实践环节中加以运用才能彻底被学生掌握, 所以各高校的课程体系结构中目前都把实验/实践教学作为一个单独模块加以研究, 并且逐渐出现了纯实验性的课程。以往的做法是在每门课程中设置一定的实验课时, 但是这种实验形式比较单一, 效果有限, 建议实验/实践课程体系采取以下结构。

(1) 课内实验。

每门课程中的实验课时, 仅仅用于训练学生掌握本课程范围内的知识。

(2) 学期综合性实验。

从三年级开始, 建议每个学期结束时设置一次综合性实验, 要求学生使用某个方向的多门课程中涉及的知识来解决问题。例如针对管理方法与工具、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应用三个主题分别进行一次综合性实验。

(3) 校外实践。

保证学生每学期都有进入企业参观/实习的机会, 低年级以参观为主, 高年级以实践为主。实践的主要目标是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的结果是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发现的问题设计解决方案。

4. 总结

信管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结构中底层部分(如学科基础课层次)应当保持相对稳定,高层部分(如专业课层次)应随着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实验/实践部分的内容、形式、手段也需要有较大幅度的变革,这些内容依然是今后进行深入研究的方向和主题。

摘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应该分为理论课程体系与实验课程体系两大块, 理论课程体系可以分为通识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四个层次, 其中学科基础课应当包括管理、经济、管理方法与工具三个方向, 专业基础课应当包括企业信息化、信息系统开发、信息资源管理三个方向, 专业课应当包括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应用两个方向。实验课程体系应该包括课内实验、综合实验、校外实践三个层次。

关键词:信息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体系,理论课程,实验课程

参考文献

[1]张小川.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 2008 (8) :19-20.

[2]唐亚厉, 唐亚凌.独立学院办学特色探讨[J].云梦学刊, 2010 (4) :128-130.

[3]宋国琴.精益教育: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10 (4) :40-43, 96.

[4]姜灵敏.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 (2) :98-100.

[5]赵志运.基于系统结构研究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9 (16) :98-100.

[6]张沙清.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 2008 (1) :128-130.

[7]赵峰, 许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创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4) :124-125.

上一篇:区域可利用水资源下一篇:薄板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