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结构策略

2024-07-22

课程结构策略(共12篇)

课程结构策略 篇1

摘要:随着社会对艺术设计类人才需求的变化与发展, 艺术设计专业相应的开发出各类课程为人才培养服务, 但如何把这些课程科学有序的组织起来, 形成合理的课程结构, 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问题, 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策略

我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 开发出很多门各种类型的课程, 这些课程的开发和教学目的, 大体上都是为社会培养服务于经济发展的艺术专业人才, 由于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本的, 造成课程结构围绕某个具体项目进行, 而对学生的职业成长和发展未作考虑。在国家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 这种课程结构模式亟待进行优化, 使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更加符合时代发展, 能培育出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优化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 首先, 应该考虑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然后, 把课程的内在功能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结合, 进行整体性设计。最后, 基于生产流程环节, 局部调整课程结构。据此理论, 提出针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的具体优化策略。

一、确立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优化理念

课程的开设并非学校一厢情愿的课程简单排列, 而是应该与企业和学生结合, 根据学生的职业需求, 设计出合理的课程结构, 并注重高职学生“职业人”“社会人”基本素质的培养。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本, 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把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各类课程之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积极创造条件并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给予学生选择专业、专业方向、课程以及学习进程的自主权;切实将素质拓展内容落实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使学生既具备胜任职业岗位的素质, 又具有适应社会就业变化的能力;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优化理念及终身教育理论为指导, 根据高职毕业生对应的职业岗位, 针对中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面对的职业岗位, 围绕岗位、任务、能力等要素, 系统科学的安排公共基础课程、人文素质课程、基础文化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各类专业基础及核心课程等各类课程, 并提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与课程内在功能分析图。

应把艺术设计专业各类课程宏观上按层次进行分类, 第一, 把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课程, 归为公共基础课层次。第二, 把专业技能训练类课程, 归为大类基础课程层次。第三, 把提高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课程, 归为专业核心课程层次。第四, 把顶岗实习和专业实训类课程, 归为综合实践课程层次。并形成采用“工”字形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基本结构框架。

二、基于职业生涯规划, 优化专业核心课程结构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优化, 应该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为依据, 形成适合学生职业发展为目标的课程设置实践机制, 更好地为学生的职业选择加以导向, 为学生的课业提供多元选择, 为学生终生发展做好服务。

首先, 以“学生本位”、“企业需求”为出发点, 制定学生未来就业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 以规划本专业所要开设的课程, 并以学生学习的成绩或实际成效、就业满意度调查分析等信息, 作为适时调整修订课程规划、学生学习的参考依据。学生在三年的专业学习期间, 即能很简单、清楚地了解未来将从事的职业、需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或继续升学等所需的相关课程, 并适时地加以检验、预测及修正, 使学生能够做到适时调整, 真正培养企业所需核心能力的专业人才, 努力做到专业与就业的“零对接”。根据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应取得的职业技能证书, (见表1) 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其次, 明确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内涵和职业发展特点, 在课程设置上不走弯路, 为以后课程结构优化奠定基础。把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序化、图形化、科学化, 改变课程安排的盲目性, 进而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起到助推作用。制定本专业职业发展课程建制流程图: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制定专业发展进程路线图, 确定专业素养和核心能力, 制定课程对应能力及权重。可以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和倾向性选修课程, 如:设计造型基础、设计构成、设计素描等课程, 让学生尽早进入专业学习状态。

再次, 以职业资格认证的获取为依据, 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结构的调整。把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所需的有关知识融入到课程之中, 这样的课程结构设计, 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发展要求, 也能符合企业对不同层次的职业人才的需求。以此为指导, 构建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与职业规划对应图。

三、以生产流程环节为依据, 调整综合实践课程结构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 应以设计企业的岗位需要为指导。在课程设置和结构调整过程中, 应有设计类企业的实践专家参与, 共同确定艺术设计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课程, 并把这些课程按生产流程环节合理的排列出来。在综合实践课程结构过程中, 应该以强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提升为目的, 尤其是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目标,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实践课程一般以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的形式出现, 设置在整个课程体系的后端。此类课程应注重与企业实践结合, 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 可采用企业相关工作项目、职业技能鉴定考核项目的实施结构规律, 进行课程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1]马秀贤, 郑兴我.过程导向的课程结构优化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4 (7) :99.

[2]郑兴我.中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衔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46.

课程结构策略 篇2

楼梯间采用现浇混凝土楼盖,纵横向承重墙厚度均为190mm,采用单排孔混凝土小型砌块、双面粉刷,一层采用MU20砌块和Mb15砂浆,二至三层采用MU15砌块和Mb砂浆,层高3.3m一层墙从楼板顶面到基础顶面的距离为4.1m,窗洞均为1800mm×1500mm,门洞宽均为1000mm,在在纵横相交处和屋面或楼面大梁支撑处,均设有截面为190mm×250mm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沿墙长方向的宽度为250mm),图中虚线梁L1截面为250mm×600mm,两端伸入墙内190mm,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纵墙计算单元横墙计算单元

三毡四油铺小石子10.809009.90+油膏嵌实15mm厚水泥砂浆40mm厚水泥石灰焦渣砂浆3‰找坡 +100mm厚沥青膨胀珍珠岩120mm厚现浇混凝土板33006.60+3.3010mm厚水磨石地面面层 20mm厚水泥打底 120mm钢筋混凝土板33003300

1、荷载计算:

(1)屋面荷载:

防水层:三毡四油铺小石子 0.4kN/㎡ 找平层:15mm水泥砂浆 0.3kN/㎡

800++-0.00

找坡层:40mm厚水泥焦渣砂浆3‰找坡 0.56kN/㎡ 保温层:100mm厚沥青膨胀珍珠岩 0.8kN/㎡ 结构层:120mm厚现浇混凝土板 3.0kN/㎡ 抹灰层:10mm厚混合砂浆 0.17kN/㎡ 钢筋混凝土进深梁250mm×600mm 1.18 kN/㎡ 屋盖永久荷载标准值: ∑6.41kN/㎡ 屋盖可变荷载标准值 0.5kN/㎡ 由屋盖大梁给计算墙垛计算:

标准值:N1k =Gk+Qk=(6.41 kN/㎡+0.5 kN/㎡)×1/2×6.3m×3.6m=78.36 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N1=1.2Gk+1.4Qk=(1.2×6.41 kN/㎡+1.4×0.5 kN/㎡)×1/2×6.3m×3.6m=95.17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N1=1.35Gk+1.0Qk=(1.35×6.41 kN/㎡+1.0×0.5 kN/㎡)×1/2×6.3m×3.6m=103.80 kN(2)楼面荷载:

10mm厚水磨石地面面层 0.25 kN/㎡ 20mm厚水泥打底 0.40 kN/㎡ 结构层120mm钢筋混凝土板 3.0 kN/㎡ 抹灰层10mm厚 0.17 kN/㎡ 钢筋混凝土进深梁250mm×600mm 1.18 kN/㎡ 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5.0kN/㎡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1.95kN/㎡ 由楼面大梁传给计算墙垛的荷载:

标准值:N2k =Gk+Qk=(5.0 kN/㎡+1.95 kN/㎡)×1/2×6.3m×3.6m=78.81 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N2=1.2Gk+1.4Qk=(1.2×5.0kN/㎡+1.4×1.95 kN/㎡)×1/2×6.3m×3.6m=99.0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N2=1.35Gk+1.0Qk=(1.35×5.0 kN/㎡+1.0×1.95 kN/㎡)×1/2×6.3m×3.6m=98.66 kN(3)墙体自重:

女儿墙重(厚190mm,高900mm)计入两面抹灰40mm其标准值为:N3k =2.96 kN/㎡×3.6m×0.9m=9.59 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N3=9.59 kN×1.2=11.51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N3=9.59 kN×1.35=12.95 kN 女儿墙根部至计算截面高度范围内墙体厚190mm其自重标准为:2.96 kN/㎡×3.6m×0.6m=6.39 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N3=6.39 kN×1.2=7.67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N3=6.39 kN×1.35=8.63 kN 计算每层墙体自重,应扣除窗面积,对于2、3层墙体厚190mm,高3.3m自重为:(3.3m×3.6m-1.8m×1.5m)×2.96 kN/㎡+

1.8m×1.5×0.25 kN/㎡=27.85 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27.85 kN×1.2=33.42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27.85 kN×1.35=37.60 kN 对于1层墙体厚190mm计算高度4.1m其自重为:(3.5m×3.6m-1.8m×1.5m)×2.96 kN/㎡+1.8m×1.5×0.25 kN/㎡=29.98 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29.98 kN×1.2=35.97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29.98 kN×1.35=40.47 kN

2、内力计算:

楼盖、屋盖大梁截面b×h=250mm×600mm,梁端在外墙的支撑长度为190mm,下设由bb×ab×ta=190mm×500mm×180mm的刚

a01hf性垫块,则梁端上表面有效支撑长度采用墙偏心距e=h/2-0.4a0。h为支撑墙厚。,对于外由可变荷载控制下的梁端有效支撑长度计算表:

楼层 h/mm f /N/㎡

N /kN 600 4.02 11.51 600 4.02 140.1 0.41 600 5.68 272.52 0.80 0/N/mm2 0.034

1

0/mm

5.41 66.10

5.55 67.80

5.63 57.90 由永久荷载控制下的梁端有效支撑长度计算表:

楼层 h/mm f /N/㎡

N /kN 600 4.02 12.95 600 4.02 154.35 0.45 5.57 68.05 600 5.68 290.61 0.85 5.62 57.76 0/N/mm2 0.038

1

0/mm

5.41 66.10 外重墙的计算面积为窗间墙垛的面积A=1800mm×190mm墙体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计算模型与计算简图如下

纵向墙体的计算简图

各层I-I、IV-IV截面内力按可变荷载控制和永久变荷载控制组

合分别列于下表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纵向墙体内力计算表

截面上层传荷

楼层

Nu 3 2 1 /kN 11.51(7.67)147.77 280.19

本层楼盖荷载 Nl

/kN 95.17 99.0 99.0

截面I-I

IV-IV NⅥ

/kN 147.77 280.19 412.61

e2

/mm 0 0 0

e1

M NⅠ

/mm /(kN/m)/kN 68.56 6.52 114.35 67.88 6.72 246.77 71.84 7.11 379.19 表

NⅠ= Nu+ Nl M= Nu·e2+ Nl·e1 NⅥ=NⅠ+NW(墙重)由永久荷载控制的纵向墙体内力计算表

截面上层传荷

楼层

Nu 3 2 1 /kN 12.95(8.63)162.98 299.24

本层楼盖荷载 Nl

/kN 103.80 98.66 98.66

截面I-I

IV-IV NⅥ

/kN 162.98 299.24 435.5

e2

/mm 0 0 0

e1

M NⅠ

/mm /(kN/m)/kN 68.56 7.12 125.38 67.78 6.30 261.64 71.94 7.10 397.9

3、墙体承载力计算:

本建筑墙体的最大高厚

H04100mm21.58c20.81.0692624.46h190mm满足要求

承载力计算一般对I-I截面进行,但多层砖房的底部可能IV-IV截面更不利计算结果如下表

纵向墙体由可变荷载控制时的承载力计算表

计算项目

M/(kN·m)N/kN e/mm h/mm e/h

第2层

截面第3层

截面I-I 6.52 114.35 57.02 190 0.3 17.37 0.26 342000 15 10 4.02 357.46 >1

6.72 246.77 27.23 190 0.14 17.37 0.44 342000 15 10 4.02 604.93 >1

IV-IV

第1层

截面

截面I-I 7.11 379.19 18.75 190 0.099 18.42 0.45 342000 20 15 5.68 875.15 >1

IV-IV

0 280.19 0 190 0 17.37 0.69 342000 15 10 4.02 948.64 >1

0 412.61 0 190 0 18.42 0.63 342000 20 15 5.68 1223.81 >1 H0h

A/m㎡ 砌块MU 砂浆M f/(N/mm2)

Af/kN Af/N

纵向墙体由永久荷载控制时的承载力计算表 计算项目

M/(kN·m)N/kN e/mm h/mm e/h

第2层

截面第3层

截面I-I 7.12 125.38 56.78 190 0.30 17.37 0.26 342000 15 10 4.02 357.46 >1

6.30 255.98 24.61 190 0.14 17.37 0.44 342000 15 10 4.02 604.93 >1

第1层

截面

截面I-I 7.10 397.9 17.84 190 0.099 18.42 0.45 342000 20 15 5.68 875.15 >1

IV-IV IV-IV

0 435.5 0 190 0 18.42

0 293.58 0 190 0 17.37 0.69 342000 15 10 4.02 948.64 >1 H0h

A/m㎡ 砌块MU 砂浆M

0.63 342000 20 15 5.68 1223.81 >1 f/(N/mm2)

Af/kN Af/N

由上表可知砌体墙均能满足要求。

4、气体局部受压计算:

以上述窗间墙第一层为例,墙垛截面为190mm×1800mm,混凝土梁截面为250mm×600mm,支承长度a=190mm,根据规范要求在梁下设190mm×600mm×180mm(宽×长×厚)的混凝土垫块。根据内里计算,当由可变荷载控制时,本层梁的支座反力为Nl=99.0kN墙体的上部荷载Nu=280.19KN,当由永久荷载控制时,本层梁的支座反力为Nl=98.66kN,墙体的上部荷载Nu=299.24KN。墙体采用MU20空心砌体砖,M10混合砂浆砌筑。由a0=57.76mm A0=(b+2h)h=(600mm+2×190mm)×190mm=186200

190mm=324000mm2mm2<1800mm×

故取

A0=186200mm2

2垫块面积:Ab=bb×ab=190mm×600mm=114000mm

计算垫块上纵向的偏心距,取Nl作用点位于墙距内表面0.4 a0处,由可变荷载荷载控制组合下:

280190N11400093.40kN1800mm190mm 190mm99.0kN(0.457.76mm)2e37.0mm99.0kN93.40kN NU0Abe37.0mm0.195h190mm查表得=0.69 A0186200mm2r10.35110.3511.292rl0.8r0.81.291.032 Ab114000mm垫块下局压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N0NL99.0kN93.40kN192.4kN

rlAbf0.691.032114000mm25.68kN/mm2461.09kN

N0NLrlAbf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下

299240N11400099.75kN1800mm190mm 190mm98.66kN(0.457.76mm)2e35.75mm98.66kN99.75kN NU0Abe35.75mm0.188h190mm查表得=0.704 垫块下局压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

N0NL98.66kN99.75kN192.4kN

rlAbf0.7041.032114000mm25.68kN/mm2470.44kN

N0NLrlAbf

由此可见,在永久荷载控制下,局压承载能力能满足要求。

5、横墙荷载

(1)屋面荷载:

防水层:三毡四油铺小石子 0.4kN/㎡ 找平层:15mm水泥砂浆 0.3kN/㎡ 找坡层:40mm厚水泥焦渣砂浆3‰找坡 0.56kN/㎡ 保温层:100mm厚沥青膨胀珍珠岩 0.8kN/㎡ 结构层:120mm厚现浇混凝土板 3.0kN/㎡ 抹灰层:10mm厚混合砂浆 0.17kN/㎡ 屋盖永久荷载标准值: ∑5.23kN/㎡ 屋盖可变荷载标准值 0.5kN/㎡

标准值:N1k =Gk+Qk=(5.23 kN/㎡+0.5 kN/㎡)×1/2×1.0m×3.6m=10.31 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N1=1.2Gk+1.4Qk=(1.2×5.23 kN/㎡+1.4×0.5 kN/㎡)×1/2×1.0m×3.6m=12.56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N1=1.35Gk+1.0Qk=(1.35×5.23 kN/㎡+1.0×0.5 kN/㎡)×1/2×1.0m×3.6m=13.61 kN(2)楼面荷载:

10mm厚水磨石地面面层 0.25 kN/㎡ 20mm厚水泥打底 0.40 kN/㎡ 结构层120mm钢筋混凝土板 3.0 kN/㎡ 抹灰层10mm厚 0.17 kN/㎡ 楼面永久荷载标准值: ∑3.82kN/㎡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1.95kN/㎡ 由楼面大梁传给计算墙垛的荷载:

标准值:N2k =Gk+Qk=(3.82 kN/㎡+1.95 kN/㎡)×1/2×1.0m×3.6m=10.39 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N2=1.2Gk+1.4Qk=(1.2×5.0kN/㎡+1.4×1.95 kN/㎡)×1/2×1.0m×3.6m=13.17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N2=1.35Gk+1.0Qk=(1.35×5.0 kN/㎡+1.0×1.95 kN/㎡)×1/2×1.0m×3.6m=12.79 kN

横向墙体计算简图

(2)横墙自重承载力计算

对于2、3层墙体厚190mm,高3.3m自重为2.96 kN/㎡×3.3m×1.0m=9.768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9.768 kN×1.2=11.72 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9.768 kN×1.35=13.19kN 对于1层墙体厚190mm计算高度4.1m其自重为: 2.96 kN/㎡×3.3m×1.0m=12.14kN 设计值:

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12.14kN×1.2=14.57kN 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12.14 kN×1.35=16.39 kN 本建筑墙体高厚比

H04100mm21.5826h190mm满足要求。

横向墙体由可变荷载控制组合表 计算项目 第3层

N/kN h/mm H0/m

24.28 190 3.3 17.37 0.69 190000 15 10 4.02 527.02 >1

第2层 49.17 190 3.3 17.37 0.69 190000 15 10 4.02 527.02 >1

第1层 76.91 190 4.1 21.58 0.59 190000 20 15 5.68 636.73 >1 H0h

A/m㎡ 砖MU 砂浆M f/(N/mm2)

Af/kN Af/N

横向墙体由永久荷载控制组合表 计算项目 第3层

N/kN h/mm H0/m

26.8 190 3.3 17.37 0.69 190000 15 10 4.02 527.02 >1

第2层 52.78 190 3.3 17.37 0.69 190000 15 10 4.02 527.02 >1

第1层 81.96 190 4.1 21.58 0.59 190000 20 15 5.68 636.73 >1 H0h

A/m㎡ 砖MU 砂浆M f/(N/mm2)

Af/kN Af/N

课程结构策略 篇3

一是知识模块开设的次序方面的不适。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分四个模块,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人们认识事物应遵循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做到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就这四个模块的情况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离学生认知水平最近的应是文化生活。所以我认为所开科目的次序应该是:文化生活--经濟生活-哲学生活-政治生活。但在我们绝大多数地方所开课的次序都是按教材上是1、2、3、4来做。高一的第一学期开经济学,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尤其是课程的后半部分,学生对这块知识的生活感知基本上是空白。更为不适的是高一第二学期开设政治生活,对学生而言,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对政治方面的认识近乎盲点,我们也觉得这个时候开设政治生活有点荒唐。那现有的次序是谁安排的呢?能否变通一下呢?据有关专家介绍,新课程改革方案出台后,尤其是课程标准出来后,有关方面就组织人力编写教材,先编出了《经济生活》,于是当年的各学校就都先开《经济生活》。以后又陆续编辑出版了其他几本教材。由此可见,我们高中政治的四个模块是相互独立的四块,任意先开哪一块都行。没必要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地按教材上的次序来上,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认知水平合理地安排模块次序,使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能顺畅、舒服,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是知识点的编排方面的问题。

总体感觉是知识点太多、太乱,并且那些知识点的出现都是“蜻蜓点水”式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据说是体现了知识的“螺旋式上升”结构。所以好多地方都只是出现了概念或名词,再没有任何说明或注释,我们感觉教材的编写离学生实际有点远。另外,该套教材分正文与辅助文两块。正文没得说,辅助文设三个栏目:“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名词点击”。按照专家的说法,辅助文属于学生自学的部分。但在现实教学中,许多高考必考的重点、难点等正好都在辅助文中。比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及与价值量的关系等。这种知识,放在正文中尚且需要教师花大力气才能让学生有个大概的了解,更不要说是放在辅助文中了。我们感觉这一块的许多知识点根本不是学生能够自学解决的,高一的学习只是生吞活剥式地粗略认识,要适应高考的需要这是远远不够的。

三是部分章节的编排不符合认知秩序。

以前我们的课程章节一般是先讲共性,再讲个性。比如国家职能,就先讲国家的公共职能,再分说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新教材不再怎么说资本主义的事,重点说我们自己的事。这应该是适应我国外交政策转向的需要。但有些知识章节的编排欠妥,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让人感觉很别扭。比如《经济生活》第九课第一节——市场配置资源,通过比较计划和市场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学生自然会得出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所以我国由原先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块学生接受和理解都很顺畅,但刚说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接着讲市场秩序,说规范市场秩序要靠法律规则、道德、诚实守信等,叫学生感觉很别扭。如果把这一块放在后面,先讲市场的缺陷,再讲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手段,而后把规范市场秩序,除了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之外,还要靠道德、诚实信用等必要措施,这样就顺畅多了。

四是综合探究的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太远。

通过自主探究增强学生的获取知识和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的重要特色。新课每个单元后都安排了综合探究的内容,我们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但新课程后安排的探究内容根本就不符合学生实际。尤其的政治生活,第一课安排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第二课安排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这些题目每个都离学生实际甚远,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好在网上瞎找相关资料,严重影响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我们的意见是能不能安排些离学生实际生活近些的事例,比如就从班级管理的民主说起,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民主,什么叫有序民主,什么叫无序民主,它们各自带来的后果是什么。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实现由易到难的梯级式上升的目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双方总是相互依存的,有盾就有克盾的矛。按有关专家的说法,新课程所存在的这些问题,要靠我们聪明的一线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一一找到克服的办法。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确实针对那些问题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措施,也有些自己的体会:

一是教师观念要进一步转变。教科书不再是唯一的教学依据,课程标准才是依据,课本只是完成课标的载体之一。教师不仅是课本的应用者,更是教材的再造者,开发者。我们要善于在教学中利用身边的资源,用活身边的人和事。

二是进一步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是增强教师对教材的整合和重组能力。比如我在上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时,课本上是先讲完三个原则,而后讲巩固民族关系我们该怎么做,能做什么。我稍加整合,在讲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现状、存在问题后,直接引入巩固民族团结我们该怎做,一气呵成,学生和老师都感觉很顺畅,效果也很好。

三是要克服急躁冒进的做法。虽然一进入课改我们深刻的感受是时间不够,但由于有补课的时间介入,每学期的课都基本能轻松完成,所以没有必要慌慌张张地突击进步,而是要按部就班地依据教学计划顺利推进教学进度。

课程结构策略 篇4

一、选题指导课

1. 教学环节

(1) 创设情境, 确定主题

教学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课, 一般需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拓宽学生视野, 丰富话题信息, 开拓学生思维, 既使学生受到相关主题的正强化, 也直击其现有的实际困难或问题, 引起学生反思, 激发学生追根究底、寻求真理的热情、勇气和动力。

比如《家乡的淮扬菜》, 首先组织学生提取并交流生活经验。“淮扬菜是我们淮安的特色菜系, 你都知道些什么呢?”接着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方式展示淮扬菜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造型别致、风味独特等特点,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豪感。最后呈现一则新闻:“淮扬美食香天下”, 但是评选2011年中国餐饮十大影响力城市时淮安却名落孙山;即便是2011年中国特色餐饮50强品牌名单之中也未见淮安餐饮企业的身影。引导学生反思:“这是为什么呢?存在哪些问题呢?如何改进呢?”

(2) 分解主题, 生成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问题情境中的关键元素进行发散思维或头脑风暴, 将主题进行分解, 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最想研究的问题。

比如《家乡的淮扬菜》, 学生的提问有: (1) 淮扬菜有哪些种类? (2) 淮扬菜有什么特色? (3) 怎样烹饪平桥豆腐? (4) 如何开展好淮安美食文化节活动?等等。

(3) 整理问题, 表述课题

为了帮助学生拟定“感兴趣”、“可操作”、“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可以指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

通过“小组初选”、“全班复选”两个环节推选出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认为有价值、可操作的问题。

研究的课题一般有相对规范的表达方式, 教师可以列举范例, 帮助学生将问题转述为课题。

比如《家乡的淮扬菜》, 首先让学生提问题, 再将某组同学的问题展示在黑板上, 进行示范整理 (如分类、合并、删减、修改等) , 接着按小组分别整理, 讨论、推选出本组同学共同感兴趣的、认为有价值、可操作的1~2个问题。全班同学继续整理, 并将整理后的问题转述为课题。

(4) 选定专题, 编成小组

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研究实施条件及个人意愿、兴趣、性别、能力, 甚至居住区域等因素, 选择、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最想研究的、最适宜研究的课题。

比如研究《家乡的淮扬菜》, 首先, 要研究内容全覆盖。在师生共同确认的几个课题的基础上, 征集班级同学中因为名额限制被淘汰的好问题, 教师再根据专题分布情况酌情补充、推荐。其次, 重新选题, 对个别小组的人数通过重选或协商进行调整。再次, 要选好小组长。主要通过4种方式确定人选, 一是课题的原创者;二是同组推选;三是毛遂自荐;四是教师推荐。

2. 教学策略

选题指导课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整理问题, 讨论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有价值的、可操作的研究课题。其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重视情境创设。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丰富主题背景信息, 开拓学生思维。情境既可以是正面的、积极的, 也可以是反面的、消极的, 要能从与学生关联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入手, 激发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创设的情境应具有开放性, 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 不能“误导”学生。

(2) 凸显学生主体。研究的课题必须来源于学生的“真”问题, 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想研究的问题, 是基于学生视界的, 力避成人化、社会化倾向, 增强“儿童性”。课题的表述力求范围明确, 内容具体, 不必苛求“规范”。应充分尊重学生选题、选组的决定, 允许个别学生独立选题或另行选择其他的研究专题。

(3) 加强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提问, 问题要完整、通顺, 语意明白;学会整理问题, 将问题进行适当归类、合并、删减、修改;学会分析比较并推选问题, 能在小组或全班范围内陈述自己的见解, 评判问题的研究价值, 估测课题研究实施的可行性, 能正确评估自己的研究条件, 选取自己想要研究的课题。坚持以学生自愿结合编组为主, 教师适当调配为辅。

二、方案设计指导课

1. 教学环节

(1) 初步设计, 抓住重点

各组围绕本专题讨论、制定初步方案, 重点讨论、确定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活动成果的内容及形式等。

在全班范围内展示各组的初步设计情况, 教师和同学可提出意见及建议。

(2) 明确要求, 精细安排

提供1份《活动方案》范例, 组织学生归纳、总结关于活动方案的“小知识”, 了解一份规范、可行的活动方案要包括的主要结构及基本要素。

分组合作, 讨论、制定《活动方案》 (见表一) 。

教师巡视, 并适时提供咨询和指导。

(3) 交流展示, 师生点评

各组通过实物投影等方式分别展示汇报本组的活动设计。

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4) 修改完善, 总结提升

各组讨论、完善《活动方案》。

深化理解《活动方案》的主要结构和基本要素。

2. 教学策略

方案设计指导课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活动方案的主要结构和基本要素, 学会制定并论证活动方案, 提高研究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实效性及研究成果水平。学生设计的活动方案一旦通过就必须依照其执行, 因此教师必须组织力量对每份活动方案进行论证、把关。其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明确指导重点。一份活动方案的要素包括: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活动任务及内容、活动准备、研究方法、活动过程及注意事项和活动预期成果及其展示方式。在分组汇报时,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专题研究活动的任务及内容安排是否正确, 各种保障措施是否到位, 活动预期成果内容及形式是否明晰等。

(2) 注意吸纳意见。小组汇报时, 安排专门人员记录教师和同学提出的意见及建议, 对大家的质疑能给出合理的解释。设计活动方案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必须善于向教师和同学进行求助。整个“师生点评”环节须留有足够的时间。每组的最终方案可在班级公告栏张贴一份, 以便公开内容和完善动态。

(3) 强化保障措施。每份活动方案在具体落实时仍然有很多细节需要考虑,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有技术保障, 可以邀请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作指导, 或者是部分有特长的学生家长、社区干群, 以及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中的专业或专门人员;二是保安全底线, 学生毕竟尚未成年, 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 以及水、电、交通、器械操作等安全隐患缺乏认识, 学校必须采取防范措施, 严守安全底线, 做到“万无一失”;三是有时间保证, 除了有限的学校课堂教学时间, 还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校外闲暇时间, 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或者寒暑假时间开展活动。

三、方法指导课

学生开展研究活动、完成研究任务时必然会遇到方法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方法指导课就是针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方法问题”而设计的课型。

1. 教学环节

(1) 激疑导入, 明确任务

梳理各组选定的研究方法, 确定本节课重点学习、指导的方法。

比如《家乡的淮扬菜》, 各组方法选用情况汇总表 (见表二) 。

(2) 分组讨论, 初步构想

了解网络查询的基本步骤和网络资料的形式。

基本步骤: (1) 选择并打开搜索网站; (2) 确定并输入关键词搜索; (3) 浏览网页, 有选择地复制、下载; (4) 归类和整理网络资料。

资料形式: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各组结合专题, 讨论、确定网络查询资料的内容、形式, 如下表 (见表三) 。

分组展示, 师生点评。

(3) 分工协作, 网络查询

以小组为单位, 分工协作。

及时保存查询到的各种资料。

教师机显示少数学生的网络查询过程。

(4) 分组展示, 师生点评

分组展示并共享活动成果。学生在自己电脑上操作, 教师机、学生机同时显示该学生查询到的资料。

教师和其他同学主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讲感受, 说看法。

(5) 修改完善, 总结提升

吸纳教师和同学的意见及建议, 修改完善。

运用网络查询法继续学习各组选定的其他研究方法。

师生总结, 深化理解各种研究方法的定义、使用功能、适用范围、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2. 教学策略

对中小学生而言, 方法指导课教学是学生学习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最常用、最有效的形式之一。其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把握方法知识。在起始年级, 可安排一些单一方法的专门教学指导, 如观察法、调查法、采访法等, 适时给学生提供所选定研究方法的使用说明及应用举例。同时, 应将研究方法指导渗透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中。另外, 编印《综合实践活动备用手册·方法大全》作为辅助, 让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像“查字典”一样得到帮助与解答。

(2) 重视实践应用。“眼看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 强调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 强调在方法学习的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教师要预设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困难, 并进行跟踪指导, 确保获取预期研究成果。反对生搬硬套, 反对片面强调方法“知识”的学习。

(3) 控制标准尺度。中小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方法学习, 既遵循所学方法的规范性、技术性、专业性要求, 又不必将各种方法学习使用过分严格化、专业化。如资料收集结束时, 不一定写成文献综述, 可以谈一谈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个性感受;研究结束时不一定要提交专业报告, 可以写一写随笔文章。

四、成果展评课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课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链上的最后一个环节, 对于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目标达成, 包括合作学习、分享研究成果、提高表达与展示水平、培养评价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教学环节

(1) 谈话导入

简要回顾本主题前期活动情况 (包括学生学习、实践, 教师指导等) 。

提出本课时活动任务:展示研究成果, 并进行活动评价。

(2) 汇报提示

明确各组汇报的顺序、内容、方式。

提示其他同学的参与方式:谈感受, 作点评, 作采访, 提建议或意见等。

提出要求:学会倾听, 学会交流, 学会反思, 学会分享。

(3) 分组汇报

分组汇报展示专题研究成果, 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小抄报、实物等。

比如《家乡的淮扬菜》, 各组运用展板、橱窗展示自己专题研究的过程及成果。如淮扬菜的历史文化研究组印发了图文并茂的系列介绍材料, 播放了该组同学参观“中国淮扬菜文化博物馆”的视频;淮扬菜的特色研究组列举了几大菜系的对照表, 展示了大量的家乡名菜、特色菜图片及文字介绍;淮扬菜的烹饪制作研究组重点展示了自己拍摄的专业厨师制作淮安茶馓和平桥豆腐的视频, 收集、展示了全班所有同学在家人或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亲自动手学做一道淮扬菜的视频、图片等。

师生适时与汇报小组进行互动。

(4) 总结评价

对各组及组员参与、完成专题研究的情况进行总结、反思, 并作出适宜的评价。

组织评选“优秀研究小组”和“优秀小研究员”。

(5) 活动延伸

引导学生持续关注部分研究专题的动态发展情况。吸纳老师和同学的意见建议, 完善专题研究工作。研究、解决活动过程中现场生成的问题, 确立继续研究的新课题或专题。

2. 教学策略

成果展评课的任务主要是让学生将自己一段时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集中汇报展示, 对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和评价。其教学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突出体现“三性”。即成果汇报展示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 收集了大量的专题研究资料。这些资料内容丰富, 涉及了研究主题的各个方面;资料形式多样, 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实物……教师及时了解各组的资料收集情况和汇报展示方式, 提出最优化、最有针对性的展示建议。同时,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对资料的取舍、展示形式的选择和人员分工安排等。

(2) 共享研究成果。成果展评课应让学生全员参与, 全方位展示自己, 并共享各组的专题研究成果, 体验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苦与乐。也许, 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稚嫩, 但毕竟是亲历亲为, 就其活动过程本身而言已经具有了“成果”的意义。另外, 成果展评课可以邀请学校领导、家长、社区干群等人员参加, 或进行现场展示, 或将一些研究成果以书面的形式向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企业主等进行反馈, 谋求问题解决或成果共享。

(3) 组织活动评估。一是适时点评。教师及其他同学在其他组汇报展示研究成果的过程中进行适时采访、追问或点评, 便于深化理解, 总结反思, 吸取经验和教训。二是集中测评。在学生自我测评的基础上, 由同组成员、指导教师及学生家长乃至特邀专业人士共同完成;测评内容主要包括选题定题、研究任务担当及完成、研究成果水平及全程参与情况等。

我们研究建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样化课型, 主要目的是通过课堂集中地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提高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提高活动的科学性、实效性和安全性。同时,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形态非常丰富, 教师可以根据主题类型和学生实际有所选择、整合或变通性地应用。

参考文献

[1]薛大威, 杨金珍.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课型结构[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1 (12) .

[2]周洪妹.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型[J].中学课程辅导 (综合实践活动研究) , 2011 (8) .

[3]方凌雁.“课型”建构:探求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呈现形式[J].浙江教育科学, 2010 (1) .

水工结构专题课程总结 篇5

邵朋昊2008150106

水工结构专题是基于水工建筑物的深化。虽然我们之前没有对水工建筑物进行系统的学习,但是两年水利知识的耳濡目染,使我们对水工建筑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再经过本学期水工结构专题的学习,使原先的感性认识里带有了一些理性认识。现在回想起来整个课程,还是可以发现自己学到了不少知识,可能不精,但终究有用。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自己学到的知识做个总结。

整个课程分为6个章节,分别讲解了我国的水资源水能源概况及利用情况、三种坝型、边坡设计和监测设计。整个课程其实也是一个坝从设计到施工再到监测管理的过程。以下是我对这个过程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1.坝址及坝型的选择

建坝主要用于防洪发电,因而需要坝具有很高的滞洪蓄洪能力。因此,坝址通常选在狭窄河谷,使坝具有较大的库容、较长的库区,也可以减少工程量。但是,为了布置河床式溢洪道、坝后式水电厂房和通航船闸,有时也选择在比较宽的河谷建坝,如三峡大坝。

有三种坝型:重力坝、拱坝、土石坝,根据其剖面形状或内部构造的不同又可以细分。坝型依靠坝址的地理特点(岩层)选择。

① 重力坝由于坝体重量大,水平水压力大,一般应修建在坚硬完整、抗渗性能好、无难于处理的断层的基岩上。

② 拱坝由于其特殊的受力原理,要求坝址处的河谷狭窄、河谷左右两岸大致对称、河谷平面形状向下游收缩,同时要求坝肩岩体完整坚硬,没有大的断裂构造和软弱夹层,耐风化、渗透性小。

③ 土石坝一般是就地取材。高山峡谷覆盖层很厚时,宜修建土石坝。我国土石坝占所有已建坝总数的90%。

2.坝的设计

坝型确定后,需要进行坝的设计。坝的设计原则就是安全经济、施工方便。坝的设计最终要获得坝的具体尺寸,设计内容中应力计算、地基处理设计、稳定计算、监测设计尤为重要。

① 重力坝的应力分析。重力坝主要受到以下荷载。坝体及坝上永久设备的自重;上、下游坝面上的静水压力;扬压力;溢流坝反弧段上的动水压力;冰压力;浪压力;泥沙压力;地震荷载,包括地震惯性力、地震动水压力和地震动土压力;由于建筑材料的体积变形(由温度和干湿所引起的伸缩变形)受到约束所引起的荷载;其他荷载,包括风压力、雪压力、船舶的缆绳拉力和靠船撞击力、运输车辆、货物、起重机和人群等的临时荷载以及爆炸引起的气浪力等。

② 拱坝的地基处理,主要步骤如下。坝基开挖;固结灌浆、接触灌浆、防渗帷幕灌浆;坝基排水;断层破碎带和软弱夹层的处理;预应力锚固地基;岩溶处理。

③ 土石坝的防渗设计。主要是一些防渗体的应用,如土质心墙、土质斜墙、斜心墙、粘土铺盖、沥青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防渗体。

3.施工

边坡设计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① 重力坝坝体材料分析。由于各部分工作条件不同,对材料性能指标的要求也不同。为了节约和合理使用水泥,通常需要对坝体材料分区:

1区:上下游水位以上坝体表层混凝土,以抗冻性能控制。

2区:上下游水位变化区的坝体表层混凝土,以抗冻性能控制。

3区:上、下游最低水位以下坝体表层混凝土,以抗渗性能控制。

4区:坝基部位混凝土,以强度性能控制。

5区:坝体内部混凝土,以强度性能控制。

6区:有抗冲刷要求部位的混凝土(例如溢流面,泄水孔,导墙和闸墩等),以抗冲刷性能控制。

② 治坡先治水。边坡的渗流问题。地表排水:截水沟、坡面防渗、排水沟;地下排水:排水平洞、排水钻孔。数学模型:等效连续介质模型;裂隙网络模型;裂隙孔隙介质模型。

4.监测

监测是通过仪器监测或巡视检查对建筑物(如大坝、溢洪道、水闸、隧洞、地下洞室、电站建筑物、渡槽、桥梁等)主体结构、地基基础、两岸边坡、相关设施以及周围环境所作的测量及观察。

① 监测的作用

⑴ 监视工程安全可以及时获取第一手资料,评价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状况,实现对工程的在线、实时安全监控,为实施安全预警和制定应急预案提供基础。

⑵ 服务工程效益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工作性态,发现工程的异常迹象,制定工程的控制运行计划和维护改造措施,为充分发挥工程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服务和安全保障。

⑶ 检验设计、指导施工、研究机理可以认识监测效应量的变化规律,对基本理论、设计方法、计算参数等作出验证,对施工措施、材料性能、工程质量等作出验证,对破坏机理进行探索。

② 监测项目

⑴ 仪器监测是指在水工建筑物表面安装或内部埋设相关的监测设备或仪器,以获取监测数据。

⑵ 巡视检查是指通过目视或利用简单的仪器或工具,对水工建筑物进行的大范围检查。巡视检查分为日常巡视检查、巡视检查和特别巡视检查三类。

③ 监测技术

⑴ 变形监测。主要包括水平位移监测、垂直位移监测、接缝开合度监测、基岩变形监测、土体固结监测等。

⑵ 渗流监测。主要包括渗透压力监测和渗流量监测。

⑶ 应力监测。是对温度监测、应力应变监测、压应力监测、土压力监测、钢筋应力监测、荷载监测等与应力有关的监测项目的统称。

调整课程结构 适应市场需求 篇6

关键词:酒店专业 设置 调研 实践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6(c)-0245-01

1 课程设置的依据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从传统的学问导向转向实践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课程应以劳动过程和技术过程相结合为出发点,选择课程内容,并决定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以及教学方法。作为酒店从业人员,究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能力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站稳脚跟,为此,我们展开了对酒店行业实用性人才的岗位职业能力调查分析,分析得知,企业要求我们的学生并不需要具备很高深的专业知识,但需要我们的学生具有与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承受工作压力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心。

2 课程设置的情况

2.1 学生情况分析

从分析中我们得知,学生对现有主干专业课、专业基础课设置比较满意,包括学时安排和技能训练,83%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增加酒店沟通技巧学科,90%以上的学生希望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专业技能、职业素养;85%的学生希望提高自身的自理能力、求职导向能力;84.6%的学生希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60%以上的学生希望提高自身的社会能力和心理素质。说明学生已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到了议事日程,并希望得到学校的指导。他们还希望在校期间开设酒店英语、人际关系学、心理健康教育、音乐、户外考察、自由活动、微机、社会实践等课程。他们认为这些课程对今后工作最有利。

2.2 用工情况分析

从分析中我们得知,80%的用工单位对本校中职毕业生职业技能表示满意,这说明我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掌握情况较好,60%的用工单位对本校中职毕业生综合素质表示满意,80%的用工单位认为本校中职毕业生有较好的沟通能力、服务意识与协作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承受工作压力的能力,这说明我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好,课程设置能基本满足用工单位的需要。但明显看出,用工单位普遍不满意本校中职毕业生的英语会话的能力,这提醒我们要加强学生英语会话能力的学习和训练,以满足用工单位的需要。

3 课程设置的建议

3.1 对学校课程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建议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英语口语、饭店英语和职业道德课时量,新增一些对学生就业有帮助的实用型学科,如酒店沟通技巧、择业指南、心理健康教育、人际关系学等,也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兴趣活动,将调酒、咖啡、茶艺、插花、宴会菜单设计、艺术综合等作为学生兴趣活动的有力抓手,使学生能在活动中塑造人格,完善自我。

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充分考虑酒店行业对各种规格人才的需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酒店市场、学生学习的需要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调整和改革。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建议学校领导加大力度,继续关心和支持酒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留出更多的时间(利用每周一、二、三下午),结合学校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系列校本教材,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职业能力训练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2 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建议学校创造机会让专业课教师与酒店行业保持一定的联系,即使不能定期到行业参加实习,也应经常听取酒店从业人员的意见和看法,以便能够了解酒店行业最新的状况和趋势,并根据行业情况的变化来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同时学校还应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尽快改变观念,统一思想,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努力培养一大批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在加强项目课程设置研究、合理布置课程、加强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等方面下功夫,用模块式的项目课程教学极大地刺激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以便他们能够顺利熟练地掌握职业技能。建议学校以这次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探讨学科整合的有关事宜,结合市场调查问卷及用工单位的能力需求,积极开发适合酒店行业要求的素质拓展活动和学科整合项目,加快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的步伐,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极大地推动其他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将学校的发展上一新的台阶。

3.3 对校企合作的意见和建议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40%的用工单位认为在专业课设置中,理论和实践的比例最好是4∶6,40%的用工单位认为在专业课设置中,理论和实践的比例最好是5∶5。60%的用工单位对学生实践学习时间(包括实训课及其综合实习)的要求是600 h以上,40%的用工单位对学生实践学习时间(包括实训课及其综合实习)的要求是400~600 h。充分说明用工单位非常重视学生实训的学习,除此之外,用工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还包括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良好的积极心态、个人品质和心理素质,建议学校在教学阶段,尽量多让学生参与星级酒店的运作,通过短期实习,帮忙宴会等形式加强学生的锻炼,打开眼界,实训课程可以考虑在酒店实体进行,学生顶岗实习后返校进行技能强化后再进入社会工作。在教学形式上可以多样化,让企业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为学生上课,尽快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得到锻炼,并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前的培训。

中职学校要根据酒店行业的需要来设置学校的课程,这次新课程的改革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学校提出以上建议,这一建议符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改变了传统的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做法,把课堂放在车间、工厂、服务场所、田间,其关键包括两方面:即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这正是酒管专业课程设置和实践性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课程结构策略 篇7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IT类专业, 开设于上个世纪80年代, 其人才培养理念是以提升就业能力为主线, 帮助IT从业者合理规划职业发展方向, 打造符合中国国情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本土化IT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适应无锡地区经济发展的中高级应用型IT人才。具体而言, 就是要培养具备“宽泛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深入的技术技能+精准娴熟的工程经验”的人才, 即基础、技能、实践三个环节, 缺一不可。

学校理应积极应对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新型人才的需求, 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构、课程设置等入手, 提前谋划, 及早准备, 以迎接中国物联网春天的到来。

一、物联网简介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概念的基础上, 将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概念。从技术层面分析, 它是通过微纳传感器、RFID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GPS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 按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技术。而物联网产业就是指与其配套的相关产业, 如微纳传感器产业、RFID产业、物联网运营与服务产业等等。实践证明, 物联网可以被广泛地应用在城市智能交通、环境监控、智能电网、公共安全、健康监测等诸多领域。例如, 运用GPS定位技术, 在放流湖泊的鱼苗体内植入“芯片”, 技术人员只需定期用计算机读取芯片数据, 就可以掌握鱼的生长轨迹、吞食蓝藻情况及水污染程度等资料, 为水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与互联网通过计算机将计算机与计算机、人与计算机联成一个巨大的网络相比, 物联网无论从信息的容量和技术的含量方面均远远的超过互联网。

二、物联网技术对人才的需求

专业建设关系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问题, 其最终目的是满足产业分工和就业岗位群用人的需要, 这就要求高职学校必须追随产业的新型技术, 并密切关注产业的核心技术。因为掌握产业新型技术和核心技术的专业人才必然会拥有更广阔的用武之地和更美好的发展前景, 所以依据新型技术和核心技术优化专业和培养人才, 就会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人才数量和结构的矛盾就会得到解决。

那么, 什么是物联网的新型技术和主流技术呢?我们可以对互联网和物联网作一个简单的比对:

互联网, 又称因特网、网际网、万维网, 其联结对象为计算机与计算机、人与计算机, 是在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信息。其核心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处理与应用技术等。其主要产业是:通信制造与服务产业、计算机制造业、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微电子产业等。

物联网, 又称传感网、感知网、智慧地球等, 其联结对象为人与物、物与物等。它是在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传递信息, 其核心技术是:IPv6技术、云计算技术、传感技术、RFID智能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其主要产业是:微纳传感器产业、RFID产业、光电子产业、无线通信产业、物联网运营产业等。

通过比对可以看出,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广度和深度应用的基础上升级而来, 但其联结和信息传递的对象、途径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因而其核心技术和涉及的主要产业也随之会发生质的变化。如果说掌握了计算机、网络或是信息处理与应用等IT技术的人才能在互联网时代很好地谋职谋生的话, 那么, 掌握了IPv6技术、云计算技术、传感技术、RFID智能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感知”技术的人才, 就一定是后互联网时代和物联网时代的“香馍馍”。

三、IT专业结构调整与课程设置优化策略

(一) 调整专业结构

目前, 五年制高职IT专业主要为IT制造业、IT软件业和IT服务业培养掌握IT技术基础理论, 具有较强技术开发与应用、操作能力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从《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来看, 五年制高职IT专业相对集中分布在电子信息大类的计算机、电子信息和通信三个专业类别中,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 虽然该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集成、网络设备配置、网络管理和安全维护的基本能力, 能够从事网络布线、设备安装、调试、配置、网络运行维护与安全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网页设计与开发、小型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及网络设备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 但尚不具备物联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RFID、传感器、电子“芯片”的生产、安装、调试等工作的能力, 需要通过继续学习和再培训才能适应新岗位的要求。因此, 围绕产业正在发生“智变”发展的要求, 适时调整专业结构, 如开设物联网技术专业等, 以加紧培养产业紧缺型人才, 为物联网产业时代的到来储备好人才。

(二) 嵌入物联网技术类课程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 该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是以前几年的互联网技术课程为基础, 如下表:

显而易见, 以上专业课程均没有涉及到物联网核心技术的内容, 因此, 可以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途径, 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嵌入物联网技术相关的课程, 如测控技术与仪器、信号与系统、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射频识别技术 (RFID) 、传感器网络技术等课程, 从而提升专业课程对接产业的吻合度, 提高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

(三) 补充物联网新技术内容

通常, 教材编写者是根据生产经验和科研成果的总结确定教材的内容, 这种编写教材的滞后性使得教材内容常常与生活实际脱节或落后于生产技术的发展。因此, 高职学校应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补充关于物联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设备等新知识, 让学生能够充分汲取到物联网的最新技术营养, 为他们毕业后能够顺利地在物联网相关产业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及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 加强教科研, 跟踪物联网发展的趋势和前沿技术

一方面, 高职学校的可待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教科研;另一方面, 创新教学模式, 开展课程改革也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重点内容。因此, 高职学校应从增强学校发展能力的角度引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从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为切入点引导教师密切关注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的发展态势。要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物联网专项课题研究等形式, 跟踪物联网发展的趋势和前沿技术, 并以此占领人才培养的制高点, 促进五年制高职IT专业的改革和发展。

摘要:作为低碳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典型代表, 我国已将物联网的建设上升到五大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的层面。物联网时代的来临是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五年制高职IT类专业应结合物联网的新技术, 从物联网时代对IT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的角度出发, 开展结构调整, 优化课程设置, 以满足市场需要。

关键词:物联网,五年制高职,IT类专业,结构调整,课程设置,策略

参考文献

[1]杨大春.无锡发展物联网产业的竞争优势及战略选择[J].江南论坛, 2009 (11) .

[2]乔晓梅, 鲁广英.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福建电脑, 2005 (10) .

高职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的设置 篇8

近年来,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很快, 全国有高职院校近1200所, 年招生人数300万人, 在校生800多万, 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办学规模上看, 在校生总数已经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在办学水平及办学条件上也有较大的提高, 显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前景, 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近5年来, 高职毕业生累计1400万人,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但在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不少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是两个, 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

本文认为, “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从实质上说, 就是课程体系如何设置的问题。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 每个专业的培养方向是不一样的, 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是不一样的, 课程体现了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最终体现在课程设置的差异上, 人才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各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 可以说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对高职院校而言, 既不能以理论为主, 走“压缩型本科”的路子, 又不能以实践为主, 套用技校的模式, 而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即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 应该自始至终的贯彻够用原则。

所谓够用原则是指,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来设置课程体系, 需要的就开设, 不需要的就不开设, 不考虑学科的系统性;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来确定各门课程的讲授内容, 需要的就讲授, 不需要的就不讲授, 不考虑理论的完整性;同时, 在教学中还不能削弱其相关理论的教学, 而必须保证相关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作为担负着培养生产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重要职责和任务的高职院校, 为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够用原则, 必须跳出“本科”与“技校”的非常成熟的办学框架而另辟蹊径, 进行必要的高职课程体系设置探索与研究。本文认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够用原则”, 需要充分考虑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和设置方式。

二、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做到基础理论知识适度, 技术应用能力强, 知识面较宽, 素质高;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就明确的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具体说, 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 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 其培养目标与本科有着很大的差异, 与技校有着本质的不同, 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考虑专业设置和毕业生的就业。

1、以就业岗位分析为导向的课程设置

要实现国家规划的“十一五”期间培养高职毕业生1100万人的目标, 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技能、要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国家建设不仅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 更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就业需要岗位作支撑。设置合理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 并不是坐在办公室中就能完成的, 这需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对就业岗位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论证;需要组织专门的机构及人员来完成就业岗位需求的工作内涵;需要面向社会进行岗位职业群调研, 并进而掌握整个社会对人才、岗位的需求状况。只有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才可能有的放矢做好新专业的开发及老专业的改造, 对拟开设的课程体系进行精挑细选, 跳出传统教育课程设置时只注重学科体系和理论完整的旧框架, 来设置理论上够用,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 从而使得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适应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市场需求, 培养出大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达到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的目的。

2、以就业服务为宗旨的专业设置

从本质上讲,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 使有业者乐业。”要实现这一目的, 专业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 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也是课程体系设计的基础。作为有别于本科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 在专业设置上, 经过市场需求的专业岗位群调研分析, 高职教育应该按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来设置专业, 依托于当地经济, 依托于行业, 特别是依托于市场, 这样可以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增强专业的针对性, 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一个学校, 其专业设置往往体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体现了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及综合能力, 同时也是用人单位在进人时首先考虑的因素。近几年来, 各高职院校均可明显的看到:一方面, 学生入学的总体报到率在下降, 但有的专业报到率仍可达90%以上, 而有的专业报到率却达不到达30%;另一方面, 有的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能找到工作, 顺利就业, 而有的专业毕业生则相反, 就业十分困难。因此, 从这一角度看, 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正确, 专业设置能否满足社会需要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所以, 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灵活设置高职专业, 使高职专业的设置成为服务于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需要。

三、课程体系设置的方式

作为高职院校, 一方面, 课程体系设计不能延续本科教育的理论体系, 不能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学科性, 否则将会成为“压缩型本科”, 不能体现高职特色, 不利于高职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 实践训练教学也不能照搬技校生的训练模式, 不能让学生只是动手、动手、再动手, 最后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这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成为熟练的“蓝领”, 但不能成为“灰领”。高职教育应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在掌握必要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 工学结合, 工学交替, 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1、按岗位群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

高职教育在设置了专业以后, 应进行深入、广泛的专业调研, 分析本专业范围内的技术活动项目。在了解专业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确定本专业应该开设的课程。高职专业是根据市场需求而设置的, 其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要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理论教学应以“必须、够用”为度, 以应用为目的;实践教学要体现针对性, 突出应用性, 凸显实用性。课程体系应能覆盖主要的专业岗位群, 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同时, 还要正确处理课程体系设置中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的关系。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 没有知识做为支撑, 是不可能形成能力和素质的。而知识的来源就是各门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 因此, 课程体系的设计, 就是对岗位群所需能力和素质的基础设计, 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能力是知识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要将知识转化成为能力, 进而上升为素质, 在这一过程中, 必须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实现,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所以, 在高职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并重, 既要设计其理论课程体系, 又要设计其实践教学体系;而素质是内隐的知识与能力, 是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达到一定程度以后的综合体现, 是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可以表现为, 知识新、能力强, 适应性好, 毕业就能顶岗的成品型人才, 培养高素质的“灰领”就是高职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人才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要求, 确定胜任职业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 结合行业、地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构建专业人才需要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 以此作为确定理论及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的总体框架。

在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的设计上, 要广泛征求企业的意见, 发挥企业的作用, 企业是人才的使用者, 在人才的培养上理应征求企业的意见。要注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才是高素质的学生, 才会受到企业的欢迎。课程体系设置要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实行“多证式”培养, 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 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要以应用能力为主线, 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

2、按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内容

在确定高职专业岗位群的基础上, 聘请技术专家分析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形成以 (理论知识+经验知识+动手能力) 技术学科体系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有人认为高职培养的是实践性人才, 因而实践要加强, 理论愈浅愈好。这其实是非常片面的、也是不正确的。应该看到, 高职人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必备的理论基础上的, 削弱了理论基础就是削弱了实践能力。不懂得汽车构造原理和相关的机械、电气、传感器等理论知识, 怎么谈得上汽车的维修、调度、维护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呢?当前, 在技术的发展向深度化、综合化开拓的新形势下, 应用型人才应有的理论水平必定需要不断的提升。这一需求应该在高职课程内容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要根据职业能力分析, 组成由教学专家、技术专家和骨干专业教师参加的教学分析小组, 按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所需的知识点、能力项和职业素质目标与要求, 明确各门理论课程的知识点、找出各门理论课程的知识点及其关联性, 确定设置哪些理论课程。明确各个实践环节的技能点, 分析各个技能点的相互关系, 确定设置哪些实践性课程。进而分析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 确定整体的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根据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设计教学单元;若干个相关的教学单元组成一门课程或一个环节, 确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构建满足能力培养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平行的、互为支撑的、横向有机联系、纵向衔接贯通的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够用”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满足专业课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二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 (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前提) 。所以, “够用”是在能够满足后续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基础上, 考虑大学专科层次必备的知识和学生可持续发展 (终身教育) 的需要。

实践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 一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增加实验实训的时间和内容, 在减少验证性实验的同时增开综合性、操作性实验;二要使实践内容的技术水平适应学生就业的岗位职业要求, 与生产现场技术水平同步, 并适当超前, 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3、按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学

形式上, 一要淡化“三段式”, 打破原有课程的学科界限, 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采用模块式教学, 重新组合课程内容, 按照“需要”来组织授课;二要有清晰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职业技能训练) 两个平行并列体系, 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置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都要围绕对合格社会人和职业人的培养, 并适当设置除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以外的一系列活动。内容上, 理论教学要体现高职教育属性, 注重理论的应用形态, 强调专业技术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以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具体的理论课程设置上, 除基本的公共课外, 课程设置可进行必要的整合, 打破学科性, 突出针对性、实用性, 增加新技术课程或在课程内容中安排生产现场应用的、成熟的新技术等。实践教学体系中, 技能训练项目的构成要针对各专业高职人才应具备的职业岗位技能, 精心设计由低到高、结构有序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系统地安排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注重训练项目的现代技术含量,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 为学生获得多种技能等级证书创造条件。

因此, 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完成上述一系列工作, 必须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贯彻够用原则, 高职院校才能实现“学校围着市场转, 专业围着产业转, 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坚持够用原则, 高职院校才能成为社会欢迎、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否则, 面面俱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是不可能实现高职教育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目的的。

参考文献

课程结构策略 篇9

一、教师基本素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遵循全新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的目标、结构、功能、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其中课程结构改革是核心,在这方面增加了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和研究型课程。课程改革所出现的新变化,必然要求实施新课程的一线教师相应地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方法及评价等方面发生转变。比如教师要有更加广博的且全新的专业知识和更高的专业适应能力,这集中体现在综合课程的要求上;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师要有更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理念应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得到进一步的发挥。由于课程结构改革,使得教师面临一系列以前从未遇到的问题,如综合课程的教学和组织、活动课程的组织和实施、研究型课程的设计和选修课程的安排等,这都要求教师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教师所具有的基本素质还不能较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广大的教师(特别是农村的教师)知识面狭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且更新较困难,知识结构体系处于固定不变的状态。二是教学技能,特别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较差,且所在学校不能提供足够的技术装备。三是教师的研究意识都不强,大多数还是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寄希望于其他专家或学者,从而影响自身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四是严重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从思想上不够重视。导致当前广大教师的基本素质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原因是很复杂的,首先由于达到现行的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忽略了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导致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很多困惑,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上把握不准。其次是教师教育课程结构设置的不合理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如原国家教委规定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理论课程应占总课时15%的标准,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却与此相差甚远。最后,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内容脱离基础教育的实际需要,以致于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难以适应基础教育发展要求。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来看,教师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际生活。要想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使其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就得从优化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入手。

二、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是教师教育的主要载体,不论是未来的教师还是现在的教师,他们素质的提高都要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来实现。

(一)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优化的理论根据

对于结构的概念,系统论者一般都把结构看作“现象中各个部分或要素之间的关系的组合,部分或要素只能在由这种关系的组合而构成的整体中获得它的意义”。教师教育的课程结构是指为使得正在培养的或未来的教师更好地去适应教师职业要求而构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各部分之间的组织、排列的逻辑体系。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结构的优劣,直接决定了结构所发挥的功能大小。

所谓“课程结构的优化”,就是指在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方面、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及学生的成长发展中实践课程设置。具体来说,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基本思路表现在:通过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优化组合,实现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在课程顺序的安排方面符合专业知识的内在逻辑序列,以期形成一个完整而严谨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符合所培养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凸现学习的主体性;所设置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要具有适度的超前意识。

(二)建构优化的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模式

教师教育的课程设计应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学科知识逻辑体系和学生的发展作为基点,来构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要求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上,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优化显性课程

所谓“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长期以来,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中的显性课程的结构设计上片面而重点加强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在教师基本理论素养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实际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实践课程、活动课程和创新能力课程在教师基本素质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中的显性课程设置应依据新课程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而进行优化组合与设计。在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1)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适用于小学教育专业一年级。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中国教育简史、外国教育简史、大学语文、高等数学、音乐、舞蹈、美术、写作、人类与社会、自然科学基础、德育论等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通识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备大学生基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全面加强其综合素养。

(2)专业课程的设置:适用于小学教育专业二至三年级。主要包括:现代教育原理、儿童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与素养、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卫生学、学校管理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概论、现代汉语、教育测量与评价、小学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中小学学生学习策略等课程。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教育教学规律、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并形成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从教技能。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科学与人文素养,注重从教师高素质、多角度加强培养,为以后从事教师职业打下坚实而宽广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

(3)选修课程的设置:适用于教师教育专业一至四年级,设置应比较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课。主要包括:教师基本技能培训、儿童卫生保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教育政策与法规、心理咨询与辅导、教育公文与写作等课程。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专长,进一步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4)教育实践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适用于教师教育专业四年级。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的设计、撰写等。通过实践课,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的能力,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通过教育实践,还可以坚定、增强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信念。当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全国推广,面对新课标和新教材的挑战,只有加强新课标和新教材研究,才能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得到通览中小学教材、熟悉中小学课程标准的机会。

2.加强潜在课程的开发

所谓“潜在课程”是指与“显性课程”相对的课程,是指课内外间接的、内隐的、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指对学生在学校情景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间接地起着影响作用的那些隐蔽的、无意识的、非正式的因素。教师教育中间接地起影响作用的是那些潜在的、无意识的、非正式的因素,是对学生起潜移默化作用的教学内容,它蕴涵在学校的各种情境中,如校园环境、课程学习气氛、教师态度、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教学风格、教学观念等,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影响。潜在课程所负载的教育环境的信息渗透,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等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课程结构的优化有利于教师基本素质提高

教师教育课程,它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来遵循,各地应根据自己学校培养学生服务对象的需要来设计因地制宜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总的说来,教师教育课程是一个由若干因素或若干子系统构成的课程系统,具有多层次、多要素和多任务的特点,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整体。要实现系统的整体效应,不仅要充分发挥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的功能,更要注意加强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才能发挥教师教育课程的整体功能,才能促进未来教师基本素质的协调发展。

在教师教育的课程设计中,形式多样化的课程设计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满足需要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在课程的优化组合和设计中,要注意各种课程类型的连接性和顺序性,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如知识性课程为学生学习其他课程提供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技能性课程以知识性课程为理论背景,并为实践性课程提供行为指导和技术方法依据,起着联系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作用;实践性课程则在理论与技术操作程式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的活动,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促进教师基本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瞿葆奎.教育学文集.课外校外活动 (第11卷)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2]况平和.让学生从学习重负中解放出来——沙塔洛夫教学法评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6.

课程结构策略 篇10

从语文“林—树课程”的育人价值来看,多文本、有主题、渗透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捕捉言语训练点等元素应成为“林—树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题中之意。

一、“林—树”之林,走进“这一片”,开发好课程内容

“林—树”式课程的基本思想之一即“主题单元化,阅读综合化”。要践行这一思想,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主体的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大语文观,历练“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眼光与魄力。

1. 从教材的体系出发,增强课程内容的丰富性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在有序落实国定的课程目标;无论每册教材的单元内容如何选择,都在分布落实课程的年段目标。纵观当下各个版本教材,在单元内容编排上有的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目标指向性强,实施起来比较便捷;有的主题不够聚焦,需要课程实施者在揣摩编者编排意图的基础上重组课程内容,以增强其丰富性。

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神话”主题单元的开发与实施中,我们备课组聚焦“神话”,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结构式调整,将原本不在一个单元的三篇神话重组成一个主题单元。并以《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九色鹿》为依托,分别串联起中国神话、希腊神话的整本书阅读。在整个主题阅读中,每个学生平均拥有十本书的阅读量。海量的拓展阅读既顺应了课标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课程目标,更顺应了中年段学生对神话有着与生俱来的契合性这一特点,极大地满足了孩子的阅读需求。

从讲神话故事到神话故事的研究报告,从神话人物图谱的梳理到学生自己出题进行一站到底的“神话我知道”,无不显现孩子们对神话的痴迷满足。神话课程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大力追捧,源自神话独具特色的大胆想象与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而这正好与儿童的天性有着无声的映照。这也在启发课程开发者开发的课程应与学生的兴趣需求、年龄发展特点、主流价值观有机地融合起来。

再如,在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以“动物”为主题的课程统整中,我们除了打破教材顺序,重组《天鹅的故事》《燕子》《蚁国英雄》《生命桥》《云雀的心愿》等教材中的课文,引入人教版丰子恺的《白鹅》,萨姆索罗夫的《白公鹅》之外,还根据需要勾连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和西顿的动物小说,从而丰富“动物”主题课程内容。

2. 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增强课程内容的适切性

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且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在“林—树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中,教师并不是作为课程内容的唯一开发者,作为课程获益者的学生同样是课程开发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无论是“神话”主题,还是“动物”主题,我们都有意识地发动学生推荐介绍适合与大家一起阅读的主题文章或书籍。学生参与课程内容建设最大的好处是他们能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籍。这种由学生自下而上的课程内容开发与教师自上而下的课程内容相遇,便能创造活泼的、散发学生生命气息的校本化、生本化课程。此类融合了学生主动性、能动性选择的课程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群体的共鸣,实现主题统整类课程特有的育人价值。

学生参与课程内容开发并不是完全遵从学生的选择,毕竟学生所选课程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随意性。学生选择的内容要进入课程视野是需要进入“班级读书会”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双重考量的。当他们阐明自己的选编理由时,教师就自然和学生一起进入甄别、思辨环节,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就是有价值的,进入全班共享;不适合的,说明理由,渗透辩证思想。

总之,开发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又不失人类经典文化传承的课程内容是成功实施课程的保证,更是“林—树课程”内容开发的基准点。

二、“林—树”之树,聚焦“这一棵”,精选出教学内容

“林—树课程”无论是基于学科内知识的整合,还是指向学科间核心能力的融合,抑或是核心素养的生活化运用,都必须体现“主体性、整体性、整合性、实践性、共生性、生活性”。“林—树课程”虽然综合实践性增强了,但并没有削弱其承载的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有了丰厚的课程内容还必须以智者的眼光从纷繁的课程内容中精选适合本年段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

1. 在优化改造中生成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在“林—树课程”实施中,一篇篇文本、一本本书包含的信息浩如烟海,“一千个读者”还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如果不加选择地通盘接受,势必会游离学科目标、年段目标,还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教师唯有和学生一起潜心阅读同主题的“类文章”、不同体裁的“类文章”,才能在纵横比较中发现海量文章共同的价值取向。

当我们用年段的眼光去审视“类文章”特有的育人价值时,便会以本年段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可接受程度去改造、优化、精选可进入学习层面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学内容的生成并不是“拿来主义”,也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基于本班学情、该年段课程目标达成的适切化改造。

2. 在序列推进中达成教学内容

“林—树”主题课程是系列化、结构化的长程设计,教学内容的精选必须能有效地达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巧妙契合编者的编排意图、适度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以“神话”主题课程和“动物”主题课程为例,我们主要分为“导读课”“推进课”“总结课”三大课型有序推进。“推进课”又分为三大阶段,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达成每一具体目标都开发了具体化的教学内容。在“神话”主题推进课中,我们就将目标定位为:中外神话故事的异同比较、原因探究,相机渗透“对比探究”的阅读方法。

读书方法如何渗透?教师的单向灌输还是为他们搭建方法习得的脚手架?价值不言自明。课堂推进中,无论是问题的产生还是结论的得出,学生都是在具体的阅读材料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领,自然生成。为了让学生发现中外神话之神在外形和形象上的差异,教师精选了图片,聚焦了典型性的阅读材料,引入了《山海经》、歌剧台词节选等中外文化瑰宝;为了让他们明了问题背后的原因,教师引入了地图、表格式阅读材料。如此聚焦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多样化的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海量的主题阅读,这是对传统阅读课堂的本质超越。这些阅读材料有鲜明的生活味,神话虽离现实很远,但已然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这就是对“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最好诠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阅读、自主质疑、自主探究、自主习得的“阅读探究课”。

“林—树课程”推进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源自学生认知发展需要、年段目标达成需要,最终走向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

三、“林—树”之“果”,嫁接“这一枝”,收获到表达技能

“林—树课程”无论怎样实施,最终都应该走向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提升。就语文林树而言,选准一个言语提升点,将“林”子里的相关“枝条”嫁接到一棵树上,给其足够的养分,静待其结出满树“硕果”,这是“林—树课程”的学科价值体现,也应该成为“林—树课程”实施效能的评价指标之一。

语文的难点是表达,教师寻寻觅觅地穿梭于“语言丛林”的目的是为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想方法谋方略。当学生置身主题鲜明、表达有规的文字城堡时,教师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引导他们做个言语奥秘的发现者、探究者,并适时地引导他们将习得的言语规律借鉴、运用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以“动物”主题课程的实施为例,在落实“跟名家学写作”这一目标时,我们就经历了以下三个层级。

1. 规范表达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学生进入四年级,描写动物的外形已不成问题,二年级练过,三年级也有关于动物的专题习作。为什么在四年级“动物”单元再次出现单独的描写动物外形特征的段落呢?郑振铎《燕子》第一节的段落结构是这样的———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身”“一对”“加上”“这就是”如此干净利索的句式样式,“乌黑发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如此章法分明、由分到总,彰显局部和整体特点的描述堪称经典表达的“典范”。这样的句式在以前的学习中是不曾有过的,至少,学生是很少关注其独特的表达样式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外形表达特色”。积累沈石溪、西顿笔下描写动物外形的句式;回忆自己以前描写动物外形的方式;比较不同人物笔下的不同表达方式;赏析《燕子》外形独有的表达结构;模仿描摹自己亲密接触的小动物的外形(我们阅读动物小说和观察小动物是同步进行的);对比“我与作家”写法上的相似度。语文是一项慢工程,需要我们日积月累。单是“跟着名家学外形描写”这一板块,我们从积累、观察、模仿、对比等方面一步一回望就经历了很长时间。之所以要如此大费周章,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对经典的句式有“敏感性”,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借鉴、吸收、运用、内化,进而习得相对规范的言语表达。

2. 顺应表达范式

我们对《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燕子》等课文进行整体探究时,发现这几篇文章的共同之处是将描写动物的活动场景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显然,“学习描写动物的活动场景”既是编者的编排意图,也是课程赋予的年段发展目标。

如何规范学生对动物活动场景的表达方法呢,找准表达起点很重要。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对自己精心饲养的小动物进行活动场景观察记录。为了丰富小动物的活动场景,我们引导学生抓住每一次的喂食、玩耍机会,有意饲养两只或多只小动物,人为去逗逗它们。完成观察日记记录之后,让学生提交一段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活动场景描写。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样本分析,发现学生的描写方法单一,自己认为很有趣但别人读了毫无生趣。很显然,他们虽然心中有数,但不会用合适的方法将自己心中的意思表达出来,这不仅仅是当下四年级学生的表达难点,更是多数学生的“通病”。这种情况应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动物活动场景的“教学起点”。

在教学中,通过引导他们经历探究的过程来化解、突破该问题。从推荐的“动物林—树”读本中摘抄写得最有趣的“活动场景”段落。然后对积累的段落进行分类汇总,发现相似的表达结构,进而形成“类意识”,自主揭示“写活小动物活动场景”的一般样式。需要说明的是,所有方法的揭示不是教师的“给予”,而是教师顺着学生“思维节律”的顺势而为。教师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点拨、引领、帮助、提升。

3. 创新表达图式

在学生对动物小说慢慢有了情感的温度之后,我们可带着学生进一步“玩转动物故事”,让学生品尝“言语创造者”的成功体验。“创编故事我能行”活动在班级开展动物故事大家讲、创编故事有秘诀之后,引导学生用上自己发现的秘诀也来创编一则属于自己的“动物故事”,学生热血沸腾,跃跃欲试。一个情感细腻的女同学就以自家笼子里的仓鼠为原型,表达了“冲破牢笼,渴望自由”的主题。

“林—树课程”的最大实惠是学生能主题鲜明地聚焦某一语言能力的提升点,自主明确地进行阅读、探究、比较、发现,进而建构属于自己的言语表达“图式”。教师唯有嫁接好言语表达的“这一枝”,才能静待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不断生长的“满树花开”。

“林—树课程”无论是从一片林聚焦一棵树,还是从一棵树洞见、走向一片林,都必须做到主题框架下的长程设计、长程设计中的主题推进、主题推进中语文阅读能力的螺旋发展;“林—树课程”的实施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唯有找准“言语丛林”中的“这一枝”,巧用“嫁接术”,才能催生学生言语生命的蓬勃发展。

摘要:语文“林—树课程”以统整思维进行整体重构,立足课程结构的完善,聚焦课程实施方式的变革,指向和谐育人生态的形成。“树”与“树”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主体的教师应走进“这一片”,开发好课程内容;聚焦“这一棵”,精选出教学内容;嫁接“这一枝”,收获到表达技能。无论是从一片林聚焦一棵树,还是从一棵树洞见、走向一片林,都必须做到主题框架下的长程设计、长程设计中的主题推进、主题推进中阅读能力的螺旋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结构,课程统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结构比较 篇11

关键词: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结构,教材结构比较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了许多课程与教学论的专著。它们是施良方著的《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张华著的的《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王本陆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钟启泉、汪霞、王文静编著的《课程与教学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饶玲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罗东成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黄甫泉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陈旭远主编的《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等等。而这些课程与教学论的专著不下30本。下面我们就以钟启泉、张华、饶玲和夏瑞庆、王本陆著的“课程与教学论”的教材为例,对它们的结构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教材结构的内涵

结构一般指的是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结构不只是一种静止的状态,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只是事物简单的排列相加,它还要遵循一定的逻辑关系。而我们怎么理解教材的结构呢?第一种观点认为教材结构就是教材的表层结构,以王道俊和王汉澜为代表。在他们所编著的《教育学》中的观点认为:“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主要部分。” 这种观点只看到了教材的表层结构,缺乏对教材深层结构的挖掘。第二种观点把教材的结构看做教材的知识结构,这种观点只看到了教材中的知识要素,忽视了其他要素和教材的层次性。我们认为,教材结构是指按照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科的内在规律,“将该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事实、方法等合理组织起来,形成条理清晰的结构体系” 。它不仅包括教材的表层结构,也包括教材的深层结构。清晰有序的教材结构体系对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体系的构建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结构比较

根据对教材结构含义的分析,我们在比较教材的结构的时候,不仅要比较它所显示的外在的结构,还要分析其内在更深层次的结构,比如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等等。我们要多角度多层次的去分析与比较,这样才能更全面的把握教材结构的异同点。

(一)整体结构的比较

整体结构比较指的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教材的结构体系进行分析。它包括三个步骤:“①划分教材的组成部分;②分析各部分之间的逻辑顺序;③确定它们的排列组合方式。” 综观这五本教材,它们都分为引言、目录、章、节、框题、后记这6个部分。

但是,这五本教材的构建方式有所不同。张华、钟启泉、饶玲、夏瑞庆所编著的教材,从“课程与教学论”的一般理论再到具体的实践应用来安排各章节。钟本在开篇介绍了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以及课程与教学政策;接着按照“课程与教学整合论”的观点详细的阐明了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课程与教学的开发和设计、课程与教学的组织、课程与教学的实施、课程与教学的改革、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最后介绍了当代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张本和夏本大致如此。王本陆《的课程与教学论》“将课程与教学论这一科目视为课程论和教学论的合称,在内容安排上采取课程问题与教学问题相对分开的论述方式,先讲课程,后讲教学” 。教材的绪言首先介绍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以及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接着第二章到第四章详细的介绍了关于课程的一些基本理论;第五章到第十三章详细的探讨了关于教学的基本理论。而饶玲所编的《课程与教学论》虽然考虑到了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有机整合,但在篇章的安排与设置上略显凌乱。从篇章的安排上,我们可以看出第三章到第四章、第五章到第六章之间衔接的不是那么紧密。

(二)微观结构的比较

教材微观结构的比较指的是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与比较教材某一局部的结构组成。这主要指的是教材的形式结构。我们主要从章节安排这个方面来比较。

五本教材篇章数目和节数是有所不同的。从章数上看:王本的章数最多,有12章之多;夏本最少,有7章;饶本有8章;钟本是9章。从节数上看:王本和饶本较多;夏本的节数最少,只有21节。

三、“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体系的建构

通过对这五本“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比较,在未来我国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建设中,应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理论与实践

课程与教学论教材是直接指导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它必须关照中小学日常教育教学实践。我国的课程与教学论教材至今未能真正地融为一个整体。其原因在于它没有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要改变这一状况,我们要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这不是要直接照搬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将其生硬地纳入自己构建的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而是要从整体上或学科体系角度对其进行统整,将其总结出来的成熟经验和核心思想重新整合到教材内容中,充分消化、吸收它们的丰富营养。

(二)课程论与教学论

由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动,课程与教学将不断趋向整合已成为大陆不少学者的共识。但对于二者如何整合,不同学者所持的观点又大相径庭。目前,一些学者对于整合这“两论”的愿望十分强烈,但至今尚无令人真正满意的整合性的研究文本,这是需要我们继续探究的。

实现课程与教学整合的前提是研究思维方式的变革,即将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与课程作为教学事件合二为一的“课程教学”,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找出整合二者的机制,并使其真正得到有效落实。

(三)体系内部各范畴

当前我国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实践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体系内部各范畴之间的关系处理失当。产生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尚处于初建阶段。而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创建是创建成熟的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的基本前提和依据。由于不具备这一基本条件,我国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出现了比较混乱的状况。当前,较为现实的策略是:根据本学科研究状况与特定培养体系中学生的教育需要,构建自身一体化水平较高的开放多元的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定仁,潘洪建.我国教学论教材的比较研究[J].教育研究,1997(01).

[2]蔡淑兰,金志远,王利,席燕灵.“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7).

[3]丁念金.课程与教学论体系结构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3):24-29.

整体优化高中新课程结构 篇12

1.在宏观课程结构上,调整各课程间的比例关系,整体设置高中三年课程结构。宏观课程结构的优化既要考虑到各形式要素间横向关系的优化,又要考虑到各形式要素间纵向关系的优化。高中三年制作为一个独立学段,其课程结构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在横向关系上,着重把握好各课程间的平衡性、互动性、组合性;在纵向关系上,着重把握好各课程间的连续性、衔接性。要素是结构的前提,要素通过结构会影响到功能,要素、结构、功能是一体的关系。2.在中观课程结构上,实现具体科目构成成分的优化。中观课程结构的优化是在宏观课程结构实现优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其目的是根据课程总目标和课程实质结构优化的要求以及各大类课程的特点,对各大类课程内部的构成成分进一步合理分解,以科学设置各科目和活动项目。需要处理好各课程的分类及具体科目的设置,既包括各成分的比例关系,也包括纵向与横向关系。3.在微观课程结构上,优化模块内部知识组织,形成主流教材。一是要优化模块内部知识的组织。模块知识的设置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和教学实践的需要,寻找模块知识间的联系性,确保模块知识的整体性、连续性与平衡性;二是要形成主流教材。面对当前教材多样而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打造一批精品教材,进而形成主流教材。※

摘自:2013年第3期《课程·教材.教法》作者:张俊列

上一篇:地震演练下一篇:侠客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