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课程教学建筑结构(共12篇)
试验课程教学建筑结构 篇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时代需要具有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高素质综合人才。高等学校实践性试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高校专业试验室建设对促进学校各专业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科研水平也具有重要作用。建筑结构试验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践,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知识, 而且达到培养学生进行试验设计、操作、分析和提炼结论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一、改进结构试验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校传统教学教育方式为填鸭式, 再加上建筑结构试验课程的特点, 教学效果一直不是太理想, 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 因此在教学中, 应采用多种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使其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1. 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建筑结构试验课程通常采用演示试验, 课程的考核采用试验报告的形式, 试验报告内容千篇一律, 没有明确的评判标准。因此, 新开设建筑结构试验内容应以设计性、综合性为主, 改变过去的模式, 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试验的设计和试验整个过程。在做分组试验时, 教师将试验目的和注意问题交代清楚, 如何布置仪器、如何加载等问题都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 然后将方案进行对比优化。这样可以使学生开动脑筋, 从而提高动手能力。
2.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建筑结构试验课程包含大量的试验实例, 介绍了大量的试验设备、设备功能、工作原理、加载方式、试验过程等。各个高校实验室建设资金是有限的, 较多的大型结构试验在试验室无法完成。因此, 可结合工程实践, 拍摄多媒体照片和录像, 制作多媒体课件来充实试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
3. 采用课内课外结合形式。
建筑结构试验课程除了课堂的理论教学外, 学生还应在课外吸收掌握知识。课堂内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例如教材重点、难点应该重点讲解, 次要内容可以采用学生讨论的形式, 以互动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然后写出讨论报告, 使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通过试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建筑结构试验要求在试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设计创新、结果分析、结论提炼等综合能力[2]。这就首先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的实验方法与技能, 然后提高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践。
1.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试验。
除验证性试验, 应多开设综合性、设计性试验, 让学生自主设计试验结构、方案和加载方法等。根据实验室设备的具体情况, 由老师分配或学生自由搭配成几个试验小组, 由小组成员协同设计试验, 共同完成结构的制作, 如粘贴测试各种应变片, 安装位移计和千分表, 调试测试仪器。教师在旁边根据实际进展情况适时给出一些指导意见。这样, 学生可以贯穿完成整个试验过程, 既锻炼了动手能力, 各个试验小组也锻炼了团队精神, 在试验过程中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试验和实际工程相结合。
在教学中, 可开设模拟实际工程的结构试验或者深入工地现场做检测, 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3]。现在各个城市有众多新兴建筑, 教师可带学生到现场, 对一些混凝土、钢结构构件进行现场检测。培养学生的科学服务社会的意识,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达到巩固、深化学生的理论知识, 从而对其有更深一个层次的理解。
3. 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师大都有自己的纵向科研项目或者横向课题。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参与项目的研究, 培养学生的试验能力, 为读研深造打下良好的科学研究基础[4]。科研项目和实际工程有所不同, 学生参与科研, 可了解学科的前沿动态, 开阔视野, 拓宽知识面。
三、开放结构试验室
为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试验室开放项目, 课题的设置应考虑学生年级的差别、能力的差别、兴趣爱好的差别等多方面的因素, 充分考虑土木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 并考虑一般学生和优秀学生能力的差别分别设置基础型试验和综合提高型试验。其次, 结合学院的专业特点, 试验室和学院的科研、施工现场服务, 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来丰富试验教学。通过实际工程实训, 培养学生结合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力学概念发现、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等知识, 巩固并深层次地理解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参观工程施工现场, 了解施工过程, 提高对建筑材料、实际结构等方面的认识水平, 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最后, 学生走出学校从事实际工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高校培养学生的目标;为开阔学生的视野, 可邀请具有工程实践背景的专家、学者走进高校, 介绍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 提高学生的专业认识水平和求知欲望。
四、综合考核学生成绩
建筑结构试验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要采用综合方法考核成绩。在课堂讨论, 教师应记录并给予一定比例的平时成绩;教师对学生课下查阅、收集资料, 自己做的自学总结给予一定比例的自学成绩;试验教学部分给一定比例试验成绩;期末考试给一定比例理论成绩;在实际工程或科学研究中, 对学生良好的表现给少量的实践、科研成绩。考核的方式的多样化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五、试验教师队伍建设
试验室教学必需一支人员稳定、配置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为做好这项工作, 应选择责任心强、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渊博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人员。首先要鼓励专业试验人员承担一定的理论课程教学工作。高质量的试验教学必须是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专业试验人员根据需要适度承担相关的专业理论教学工作, 有利于专业试验人员更好地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其次选拔优秀人才带动试验室建设。选拔优秀的人才担任专业综合试验室主任、副主任。选拔的试验室主任应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 起到学院科研带头的作用。可要求在校的博、硕士研究生参与试验室工作, 以弥补一些试验项目人员不足的情况。高校专业的发展不仅依靠理论教学水平的提高, 还依赖于试验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因此高校应着重培养人才的质量和提高试验室的效益, 不断探索、实践和改进, 把专业试验室建设成为培养创新人才, 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建筑结构试验课程课时有限, 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学工作者的目标。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课内课外相结合。开设综合性、设计性试验, 试验和实际工程相结合, 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开放结构试验室, 综合考核学生成绩, 加强试验室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 提高建筑结构试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了其运用基本理论知识、正确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摘要:建筑结构试验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作为大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接受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之一, 与其相似的教学课程在本科阶段相对较少。在课堂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试验课程的学习兴趣, 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是混凝土结构课程中开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标。本文对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讨论, 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试验,学习,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琮琦“.建筑结构试验”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研究[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69-71.
[2]陈友兰, 谭菊香.土木工程专业结构试验课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6) :75-76.
[3]张光明.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创造性人才[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3, (5) :58-60.
[4]董壮龙, 杨秀清.研究型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8) :63-66.
试验课程教学建筑结构 篇2
“试验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中学阶段一些学科没有的,这种教学方法对通用技术学科的教学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设计的需要(了解设计中设想的可行性,为设计取得必要的资料等),制定试验方案,并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或工具进行试验,取得试验结果与资料,作为设计的依据,使设计得以完善与改进,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试验法”在设计的始终都要用到,大部分试验都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与技术试验的思想方法十分有利。
在教学实施中主要是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去设计、体验、尝试,然后分析、总结,最后得出结论。其它学科的实验课,只是让学生在实验室里验证某一个已知的结论,而通用技术课的试验课没有已知结论,它的结论是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去探索得出的。现在,有些试验还可以在计算机上利用电子模拟来进行(这种试验在实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可以用计算机模拟原子弹、氢弹爆炸试验),这样的试验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更大。
“试验法”不是以技能操作为教学目标,它进行的是技术思想方法为主的教学。技术试验是技术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学生在试验法教学中经历的不仅仅是动手操作,还有技术设计、技术试验的评价等动脑的活动。通过试验法的教学,学生学习进行技术试验的方法,体验技术试验的思想,学会用实验去解决实际问题。
在进行操作训练与实践时,我们除了应当注意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帮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等问题外,还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
在实施技术试验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注意安全因为试验本身就是一个尝试、探索的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会有很多难以预料的情况发生,故在试验中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例如用台钻、手电钻打孔时教师在进行方法和技能示范时一定要具体、细致,特别要讲清一些动作的关键避免出现人身伤害事故。
2、要求有详细的资料记录在实验课上也要求有资料记录,但与试验的资料记录不同。在实验中如果发现某一个环节资料出差错,我们可以将某个环节的实验重新做一遍,而试验中的资料出差错,往往会使整个试验过程都要重新做一遍,甚至得不到原有资料记录,因而在试验中一定要求学生有详细、准确的资料记录。
3、能够自行设计试验报告每个试验的方式、过程、内容都不一样,所以在试验时都应要求学生根据本次试验的特点,自行设计符合要求的试验报告。
4、鼓励学生要有耐心和恒心试验本身就是一个尝试探索的实践活动,在试验中有时会将一个内容做几十遍、上百遍。例如,要对多种材料进行某种性能的试验(爱迪生的灯丝材料试验就进行了上千次),可能还要经历多次失败。因此在试验时要提醒学生要有耐心、毅力,能够持之以恒,不能中途放弃。
下面我想从“结构与稳定性”这节课的教学中来具体谈谈“试验教学法”的应用。
“结构与稳定性”是苏教版普通高中通用技术的教材《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中的第二节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结构的一个重要性质。教材首先介绍了结构稳定性的概念,在一开始就给出了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几个要素: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持面的大小和结构的形状。如何让学生能够分析出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几个要素是这节课的关键所在,而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实验进行处理。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下面三个实验进行组织教学的。
实验一:凳子实验
生活中常见的四条腿的长凳子,在其两短分别坐着两个人,当其中一个突然起身离开时,坐在另一端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我充分研究了实验的具体操作,要让学生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前提下进行,以保证学生能更好的领会到实验的真谛。实验分四个小组进行,每个小组分别对实验的结果进行总结,总结出不同的同学组合与凳子的区别对实验效果有怎样的影响。从主观上判断凳子稳定性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凳子,进行怎样的技术革新能使凳子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并完成实验报告。
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结构的稳定性,研究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等等。
实验二:探究项目——桌子(教学用具)
探究目标:分析三种桌子稳定性与支撑面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组探究(2人一组)
探究步骤:
第一步:根据搭建步骤,搭建桌子A
第二步:在桌子A的桌面上不同位置放置砝码,观察桌子的稳定性,并作记录。
第三步:根据搭建步骤,搭建桌子B,先后在桌子B的桌面的不同位置放置砝码,观察桌子的稳定性,并作记录。
第四步:根据搭建步骤,搭建桌子C,先后在桌子C的桌面的不同位置放置砝码,观察桌子的稳定性,并作记录。在黑板上总结(可以有学生完成,老师进行补充)
设问:是不是四条腿桌子一定比三条腿的桌子稳定性好呢?
第五步:将其中的两条腿往里移动再来观察其稳定性。
试验总结:对于桌子A,我们只要轻轻的吹一口气都可以把它吹倒,只有在两条腿所在的面内放置砝码系统才可以稳定;对于桌子B,要想一口气把它吹倒不是那么容易,在保证桌子稳定不倾倒的条件下,砝码可以放置的位置范围要比桌子A大;可见,桌子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了,其稳定性相对就好了些;再看桌子C,桌子安装四条腿在四个角时,稳定性更好了些;但是,当我们把四条腿尽可能的集中到一起时,发现桌子的稳定性又差了许多。
从而得出结论:结构的稳定性与结构和地面的接触面的大小有关。
实验三:探究项目——人字梯(教学用具)
探究目标:结构的形状和重心(在竖直方向上)位置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学生分组探究(2人一组)
探究步骤:
引入: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爬梯子的情况,爬的越高我们就越是害怕。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今天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其中的道理。
第一步:根据搭建步骤1-5,与同伴合作搭建人字梯。
第二步:根据搭建步骤6,将梯子竖立起来,观察梯子的稳定性如何,并作简要记录。
第三步:根据搭建步骤7,在人字梯的中间增加拉杆。观察梯子的稳定性如何,并作简要记录。
第四步:将砝码放置在梯子的不同高度,测试梯子的稳定性变化。
试验总结:将第6步完成的人字梯竖立起来时,会发现其非常不稳定,基本很难站立起来;但是,当加入拉杆后梯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得出结论:结构的稳定性与结构的形状有关。
将砝码放置在底部时,结构的重心较低,梯子越不容易被推倒,结构的稳定性较好;砝码放置的位置越高,梯子越容易被推倒,结构的稳定性越不好。
得出结论:结构的稳定性和重心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有关。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
在研究动态结构的稳定性因素问题上,我仍然采取了实验的教学方法。通过对自行车、人力三轮车的操作实验(分载货与不载货)使学生学会如何控制动态物体的平衡。对于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几个因素应当综合考虑,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各种形式的实验方案。
无论怎样的实验方案在对学生的理解上都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技术实验进一步体会到通用技术课程的设计理念——技术以认为本,造福人类。“试验教学法”在通用技术这一新的学科中一定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更好的实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素质教育”。
1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普通高中技术教学参考书技术与设计2》,顾建军段青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高中技术新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顾建军李艺党好政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出版。
试验课程教学建筑结构 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经济法,教学改革,自主协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D92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2-0148-04
《经济法》不仅是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自2005年来,笔者开展了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试验研究,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规范和要求,设计开发《经济法》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采用行动研究和评价研究的研究方法组织开展该课程(专题)的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教改试验研究,以探索该课程基于网络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1试验情况介绍
按照广东省“151工程”课程试验项目的要求,结合《经济法》课程教学的特点,笔者选择公司法(12学时)、票据法(12学时)两个专题开展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教学试验研究,专题教学试验内容约为课程教学(54学时)内容的44%。
试验对象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财经系2004级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2005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两个班115名本科生。
试验教学环境为基于因特网和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校园网的网络教室、多媒体课室和网络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主要包括自主开发设计的经济法课程教学网上的相关资源,涉及的栏目有:授课教案(文字教案、课件)、案例分析(文字案例、视频案例)、习题测试(习题训练、在线测试)、作品展示、相关资源(参考书目、资源网站、法规文库)。其中的文字教案依据自编教材《经济法学习精要》(31万字),并对已重新修订的法律规定部分及时更新后形成,课件为课题组教师多年教学中使用的自创成果,习题训练中的题目为历年全国注册会计师统一考试经济法科目考题精选,在线测试公布了17套测试试题,作品展示栏目展示了20个学生创作的作品,下载使用了15个媒体视频案例。目前网站中的教学资源涵盖了约95%的《经济法》课程内容,网站总容量约647MB。资源网站列出19个精品课程网站和25个资源网站的网址链接。
笔者开展了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经济法》课程三轮专题教学试验,探索研究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情境―探究”自主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主题研究性“作品创作-展示-评价”自主协作学习教学模式。初步掌握了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规律和方法。
基于网络课室的“情境-探究”自主协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结构与说明。第一环节:情境创设,利用网络资源导入案例,提出问题;第二环节: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第三环节:学生小组结合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形成结果并将结果上传到评论区;第四环节:全班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评价案例分析结果;第五环节:教师归纳总结知识点、案例分析方法;第六环节:电子作品,作业布置,在线测试。
在第一和第二在这两个环节之间,可以根据知识点难度选择是否设置教师重点讲授环节;第二环节学生可浏览教学网站上的文字教案、课件、法条、资源网站的资源、学生作品等素材;第三环节教师重点观察讨论中反映出的学生理解错误与不足,引导学生深入讨论;第四环节教师针对分析结果,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辨析正误、深入理解掌握知识点,培养法律逻辑思维能力;第六环节教师观察在线测试结果,调整教学计划。
基于网络课室的主题研究性“作品创作-展示-评价”自主协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结构与说明:第一环节:主题介绍,资源介绍,创作方法指导;第二环节:小组选题,创作方案设计、分工;第三环节:利用网络资源分组创作;第四环节:作品上传到展示区展示;第五环节:学生评价;第六环节:教师评价总结。
其中,第一环节在前期的教学中,每次课后布置电子作品作业时,将该次课所涉及知识点的作品选题介绍给学生,供学生选择;第二环节小组可在教师提供的备选题目中选择,也可依据教师指导的主题选择方法自立题目;第三环节在课堂上进行用时约为3课时,教师可全程跟踪观察,及时指导。如课时紧张,此环节可放在课下进行,学生在课堂上未完成的可在课后完成,在下次课之前上传作品供师生学习评价;在第五环节为节省上课时间,各小组要在课前先依据评价指标对他组作品进行预评价,课堂评价时,小组发言人仅简单介绍作品即可接受他组同学的提问、质疑及评价。
整个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采取组织、启发、引导等教学策略,旨在着重体现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学习,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担当好学科专家、资源的引导者和任务的咨询者等多重角色。据此形成并初步掌握了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和规律。
2专题教学试验结果
在专题教学试验过程的不同阶段,笔者通过组织学生座谈、向学生发放回收调查问卷、集中在线测试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网上教学资源和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课程专题教学试验的感受评价和效果,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3试验结果分析讨论
1)学生肯定和认同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经济法》课程教改试验的学习资源(主要包括《经济法》课程教学网)、专题教学试验设计、教学策略及试验实施过程。学生认可和肯定无纸化作业和电子作品创作等利用网络资源的学习活动,喜欢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
从表1~4和表7、表8显示的数据来看,学生对教学试验各环节持赞同和肯定态度,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2)自主设计开发了针对性很强的《经济法》课程教学网,为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课程教学改革试验提供了稳定、正确、丰富的教学学习资源和教学活动平台,保证了教学改革试验的顺利进行和良好效果。
第一轮专题教学试验活动结束后,在反思评价阶段的师生座谈中,有很多同学反映:网上资源虽然极其丰富,但在利用过程中,也常常会搜索到大量过期、失效、不合需求的信息,还有很多想要利用的资源,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打开、下载,这些情况浪费了有限的学习时间和精力,削减了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协作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笔者认为,这种情况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学生还不习惯这种学习方式,不理解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比被动接受知识的结果对学习主体更加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而面对困难,缺乏克服的动力和毅力;二是对于正在进行《经济法》基础知识学习的财经、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讲,他们对信息的专业判断还缺少足够的知识储备,且刚刚开始试验,信息能力和素养欠缺。为改变这一状况,笔者开发设计了《经济法》课程教学网,将特别针对学生需要,依据国家注册会计师经济法考试内容及要求,自主编写的《经济法学习精要》和历年CPA考题作为网站的基本的学习资源,并整合优秀网络资源形成师生教、学活动的基本平台,为试验的开展奠定基础,为学生资源利用提供基本信息和信息拓展的起点。在试验后的调查评价中,高达98%的学生选择浏览课程网学习资源为“在网络环境下最喜欢的三种学习模式”肯定了网站的重要影响;
3)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表5显示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表9中显示93%和89%的学生认为试验强化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
网络环境开拓学习视野、拓展了学习空间,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强化了基础知识、重点知识的理解掌握,为法律知识的实际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由于具有信息承载量大,形式生动活泼的优势,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呆板、枯燥的形象,使教学活动变得形象、生动、丰富而更具吸引力。于是激发了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使学习主体主动投入学习。一旦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究,学习就不只是获得知识的积累,而是更多体现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知识构建和能力训练,其结果必然是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第三轮教学试验中,笔者吸取了第一轮和第二轮教学试验的经验教训,改进了教学试验中的不足之处,教师加强了对基本概念和重难点知识的重点精讲、加强了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活动的指导,增加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的时间、加强了对学生电子作品创作活动的指导与监控,鼓励在学习中的探索与创新精神,所以票据法律制度专题试验测试成绩有较大提高;
4)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能力与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及逻辑思维分析能力。
分别有91%、59%和86%的学生选择试验提高自主协作学习能力、提高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提高信息素养信息能力。这一点在试验后进行的反思评价座谈讨论中也得到了证实。学生在回答“通过基于网络环境的《经济法》课程专题教学试验,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这一问题时给出如下一些答案:知识量大,学习资源丰富,浏览更多信息,学到更多知识。拓展知识空间,学习了很多书本外的法律知识、条文;增强逻辑思维能力,搜索、分类、整理信息能力,独立思考学习能力;学会利用网络资源学习;小组讨论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可以讨论交流不同观点,获取各种新鲜的观点,丰富自己的知识。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能力得到提高;参与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知识易懂掌握得较牢固;自学和讨论深化了知识理解与掌握,自主协作学习能力加强;提高了自控能力;能够用所学知识来诠释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短时间内获得更多信息,能够获得大量所需的知识点,且内容较具体、清晰;应用软件使用能力提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这些答案中有相当部分涉及到法律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思考、分析、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学习能力,搜索、分类、整理、判断、加工处理网络资源信息能力和自控、合作、沟通、交流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知识的转化方面,在能力的培养方面效果有限,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最大缺点学生依赖性强,缺乏主动性,处于被动的接受状态有直接的关系。而基于网络环境的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互动”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
学生们在反馈的意见中这样写到:“特别喜欢分析讨论案例的那种过程,那时候真的是全神贯注去听的,这种方法加强老师与同学们的沟通。”“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对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具有很大的吸引作用,也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发现不足,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增加了互动交流。”“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就会变得更加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网络资源找资料的时候,会碰到不理解的问题,就必须反复研究思考从而找出答案,有一个比较独立的思考的过程。小组及课堂讨论的时候再把自己所理解的讲出来,错误的地方通过老师、同学直接指出纠正,印象深刻。而且同学的发问就会发现自己忽略的或者还没有理解的问题,一起探讨解决,气氛活跃,思维主动。”“互动教学使师生之间知识的交流针对性强,见效快,激发了同学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可见,被动可以学到知识,主动更能培养能力。
试验课程教学建筑结构 篇4
关键词:《建筑结构试验》,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0 引言
《建筑结构试验》是土木工程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1】。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种方式, 使得学生掌握结构实验和工程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课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活动使学生得到初步的实践训练, 掌握结构实验理论和方法, 获得基本的实验技能, 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土木工程本科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2。-5】因此, 实验教学在整个本科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本文拟通过对《建筑结构试验》课程中实验教学方面的探讨, 浅析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实验教学改革措施。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1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建筑结构试验》课程实验教学的过程中, 发现实验课程设置、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以及授课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1.1 实验教学的项目及内容设置
在整个《建筑结构试验》教学课程中, 实验教学部分缺乏相对的独立性。首先, 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其次, 实验教学依附于对应理论课程的教学, 实验项目单一, 课时量偏少;而以往理论授课教师与实验指导老师可能不是同位老师, 有可能出现理论授课内容与实验内容之间出现脱节。从而造成各教学实验项目和内容分散, 间隔时间长, 缺乏连贯性、系统性, 进而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此外, 实验项目及内容的设置还需要紧密联系工程实际, 增加工程质量检测方面的实验内容。
1.2 实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在实验教学中, 教师包办现象严重, 学生参与不够。如: (1) 钢筋混凝土受弯梁实验, 原先的试件均采用委托加工成型的方式, 学生没有参与试件的制作过程, 缺乏对钢筋混凝土构件施工制作过程的理解, 无法参与制作, 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等, 而该部分内容则是实际施工过程的重点。 (2) 结构实验中试件的定位安装, 仪器设备的调试, 以往都由实验指导老师完成, 学生缺少对试验准备工作部分的实践锻炼。
1.3 实验教学授课方式
在实验讲解部分, 教师对仪器设备和实验操作过程的讲解演示, 往往仅是对着一台仪器进行的, 且讲解的次数不会太多, 由于视觉角度的问题, 不能保证每位学生都可以看得清楚。加之, 对应理论课程的讲解, 由于受到课时、教学条件等的限制, 使得学生对实物和实验过程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 从而导致学生接受知识慢, 积极性低, 影响实验教学效果。
此外, 还有些问题, 如学生动手能力差, 存在较大的惰性, 实验积极性不高, 为上课而上课, 被动接受实验教学, 应付实验, 易出现“围观”现象。
2 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对于上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采用以下的教学改革措施进行解决。
2.1 实验教学的项目及内容设置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 对于教学实验的项目及内容, 应根据课程的连续性进行设置与安排, 做到实验项目即相对独立, 又彼此关联。后续的实验可以包含先前的实验内容, 建立起相互间的联系, 让学生通过对旧有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并且统一理论授课教师和实验指导老师。在此基础上, 还应兼顾工程实际需要 (工程质量检测) , 从而形成连贯性、系统性、实用性的实验教学体系。
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以及对兄弟院校的考察调研, 对《建筑结构试验》课程中实验教学的项目及内容进行改革。按照教学的连续性, 将实验教学部分分为四个实验项目:
(1) 实验一:量测仪器及加载设备的应用 (操作性实验) 。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 让学生掌握结构试验常用的几种机械式量测仪表及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构造及安装和测读方法;认识各类实验室加载设备的构造原理。
实验内容: (1) 实验认知部分 (应变、位移量测仪表, 测力仪表, 其它检测仪表, 实验室常用加载设备) 。 (2) 等强度悬臂实验钢梁静载试验。 (3) 压力传感器的标定试验。
(2) 实验二:应变片的电测方法实验 (操作和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 (1) 掌握电阻应变片的选择、粘贴、检验和引线焊接等工艺。 (2) 掌握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标定和常见故障的排除。 (3) 熟悉实验数据计算机自动采集系统。
实验内容: (1) 电阻应变计的粘贴。 (2) 静态电阻应变仪操作及桥路连接。 (3) 结合应变、位移测试学习使用计算机联机数据采集系统。
(3) 实验三:结构非破损检测与鉴定实验 (操作和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 (1) 掌握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熟悉对回弹所得数据的处理和混凝土强度的推定。 (2) 掌握电磁法检测混凝土内部的钢筋位置, 保护层厚度, 钢筋直径。 (3) 学会使用混凝土超声波检测仪, 掌握超声法检测混凝土裂缝深度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2) 电磁法检测钢筋直径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3)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裂缝深度。
(4) 实验四: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受弯实验 (综合性性实验) 实验目的: (1) 通过试验, 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一般静载试验的规划、准备、方法、步骤, 试验结果的整理分析及表达方法。 (2) 掌握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内容: (1) 各级荷载下梁指定测点的挠度。 (2) 梁的开裂荷载及各级荷载下裂缝宽度和开展情况。 (3) 各级荷载下受拉钢筋的应变。 (4) 各级荷载下梁跨中截面混凝土的应变变化。 (5) 各级荷载下梁支座截面的转角。 (6) 梁的破坏荷载。 (7) 梁的破坏情况与特征。
四个实验项目之间的关系相对独立, 又彼此关联。其中, 实验一和实验二用以训练学生对常用结构实验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 并掌握其使用方法;实验三则培养学生对常见工程检测仪器的使用, 熟悉相关检测规程, 并掌握实际工程质量的检测方法。
作为综合性的实验, 实验四是对上述三个实验的综合及具体应用。首先, 实验所采用的量测和加载仪器, 学生都已在实验一和实验二中使用和掌握。其次, 在实验四中采用实验三中涉及的工程检测仪器对试件进行质量检测:在试件制作完成时, 采用回弹法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应用电磁法检测钢筋混凝土试件内部的钢筋位置、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 来检测所加工试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在实验完成后, 采用超声波检测仪对钢筋混凝土试件的裂缝深度进行测量。通过实验四,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还使得其掌握实际工程中质量检测的方法, 起到学以致用、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因此, 通过对教学实验的项目及内容的合理设置, 使得各教学实验项目间相互联系, 具有连贯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以增强实验教学的效果, 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和动手的综合能力。
2.2 实验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在实验教学中, 改变以往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减少教师包办, 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起到指导、答疑的作用;而学生全程参与实验 (包括制订实验方案、设计及制作试件、实验加载、过程控制、收集并整理实验数据整个过程) 。从而, 加深了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的理解, 改被动为主动, 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具体措施:将原来委托加工的钢筋混凝土梁试件改为学生自行加工制作。首先, 学生结合以往所学, 完成试件设计 (截面设计, 配筋计算等) 、设计混凝土配合比、计算钢筋下料长度、进行钢筋的材性试验。其次, 在实验指导老师的指导下, 进行钢筋应变片粘贴, 钢筋绑扎, 钢模板安装, 混凝土拌制、浇筑、振捣及养护, 并完成混凝土应变片的粘贴工作。完成试件加工制作之后, 进行试件的定位安装, 以及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 完成实验准备工作。
2.3 实验教学授课方式
为了提高教师课堂讲解效率, 可以制作仪器设备和实验操作过程演示课件以及视频, 并上传至网络;学生通过下载观看试验内容, 进行预习。并且在课前, 开放试验室, 由研究生助教对学生进行初步指导, 使得学生对实物和实验过程产生直观、感性的认识,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差、有惰性、缺乏实验积极性等问题, 教师要加以引导, 端正学生态度, 尽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 (如实地参观, 奖惩机制, 有限元模拟试验过程等) ,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主动投入到实验课程中来。对于"围观"现象, 可以通过明确分工、指定任务、加大分组数等措施来解决。
3 结束语
为提高课程《建筑结构试验》中实验教学的效率, 本文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简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
(1) 兼顾工程实际需要, 合理设置教学实验的项目及内容, 形成连贯性、系统性、实用性的实验教学体系。
(2) 改变以往师生角色定位, 减少教师包办, 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 教师起到指导、答疑的作用。
(3) 采用制作和上传演示仪器设备、实验操作的课件及视是关键, 要搞好工序衔接, 防止遗漏。
(3) 各种设备外壳接地应可靠。
(4) 重点检查吊顶内的线路, 导线必须穿管敷设。
4结语
随着智能建筑的发展, 综合布线电气工程在智能建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所涉及的专业和领域逐步增多, 技术的更新也加快了。作为国家现代化建筑的建造者, 要努力学习智能建筑的技术知识, 更有效地组织设计工程施工;做好电气施工管理工作, 为国家为人民建造更多更好的现代化、智能化建筑大厦, 贡献自已的一分力量。
参考文献
[1]邹建《.结构试验》开放试验教学的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3 (4) :101-102.
[2]吴善幸《.土木工程结构试验》的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35) :31-32.
[3]陈刚, 郑七振.混凝土结构课程试验教学的改革[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8, (6) :106-108.
[4]李琮琦, 曹大富.建筑结构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淮海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8 (2) :122-124.
建筑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篇5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建筑构造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工学学科土建类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用和工业建筑构造的组成和基本构造原理、常见的构造作法,以及建筑施工图的识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层土建单位的工程实际问题。配合其它有关课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土建工程施工与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经营与造价管理等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总体要求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学生学完本课以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对基础、墙体(柱)、楼地层、楼梯、屋顶及门窗等常用建筑构造的作用及构造设计要求,有较深的理解;对其它建筑构造和工业建筑构造的基本组成和构造要求等也有一般的了解。
2、懂得从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出发,根据初步设计、运用建筑构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选择建筑构造方案、构件的形式、基本尺寸和材料做法,初步掌握其设计方法和步骤。
3、明确民用和工业建筑中各种建筑构件在布置上的要求,能根据建筑构造的作用和特点、具体情况,拟定其主要细部构造形式,知晓其构造处理方式和手段。
4、能识读一般的建筑施工图纸,基本掌握建筑细部构造节点图样。
三、课程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教学按以下3个层次进行要求:
1、了解:要加以了解的扩大知识面的延展性内容,在工作中可进一步学习。
2、熟悉:一般性掌握的资料性内容,在工作实际中要学会使用。
3、掌握:必须理解和记忆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基本构造作法。
四、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衔接分工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建筑制图基础、建筑材料等专业基础课的基本知识。同时,本课程也为后续的地基基础、建筑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打下基础。
为避免重复遗漏,作以下界定:
1、《建筑制图基础》课程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及图样包括剖面图的画法等内容,为本课程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打下基础。
2、《建筑材料》课程学习各种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和使用,为本课程建筑构件常用做法的选材打下基础。
3、与《地基基础》课程:本课程在基础部分只介绍地基基础的概念、一般 基础形式和构造。而不涉及具体的尺寸和截面计算。
4、与《建筑结构》课程:本课程只涉及承重结构类型,而不涉及承重结构设计。
5、与《建筑施工》课程:本课程重点为建筑构造处理,而不涉及施工方法。
五、课程特点与学习方法
本门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较强的综合性专业课,涉及的知识面广。在学习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基础理论,通过习题、实训和毕业设计等环节,锻炼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筑构造种类繁多,型式多种多样,在学习过程中,只能重点学习常用的、尤其是以民用建筑为主的建筑构造,掌握其一般组成和作法。
本课程以自学为主,学习中首先阅读各章节的学习指导,了解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配合录像和IP课程等教学辅助媒体进行系统学习,按照教学要求完成课后思考题和习题。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72学时,开设一学期。
次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教学内容 民用建筑概论
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和识图的基本知识
基础构造 墙体构造 楼层和地面构造
饰面装修 楼梯构造 屋顶构造 门窗构造 工业建筑概论 单层厂房基本构造 轻钢结构厂房构造
复习总计学时
学时 2 6 4 8 4 6 8 8 6 8 6 4 2 72
二、媒体使用
文字教材是主要教学媒体。文字教材对每章节提出学习重点、具体掌握深度、课内思考题或习题。IP课程是本课程的重要媒体之一,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系统性,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章节知识点。录像教材是本课程学习的强化媒体辅助教学媒体,录像片是文字教材的补充,使课程内容更加直观形象。
三、教学管理
本课程总成绩包括形成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其中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20%,侧重考察学生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侧重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记忆、熟悉和理解,通过笔试的形式进行,卷面分值100分,了解内容占15~20%,熟悉内容占25~35%,掌握内容占45~60%。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篇 民用建筑
一、民用建筑构造概论
教学内容:
1、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
2、建筑的类型和建筑物的等级。
3、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构造设计的基本原则。
4、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教学要求:
1、熟悉民用建筑的基本构成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2、掌握建筑的分类和分级。建筑和建筑物的概念。
3、了解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掌握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4、熟悉建筑模数的含义和应用。
二、建筑平、立、剖面设计和识图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
1、建筑平面设计和识图的基本知识
2、建筑剖面设计和识图的基本知识。
3、建筑体型和立面设计和识图的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
1、了解建筑平、立、剖面设计的依据。
2、了解建筑平、立、剖面设计的基本方法。
3、熟悉建筑平、立、剖面图的主要内容。
4、掌握建筑平、立、剖面图的识图方法。
三、基础构造
教学内容:
1、地基和基础的基本概念。
2、基础的类型。
3、常用刚性基础的构造。
4、基础沉降缝构造。
5、地下室防潮、防水构造。
教学要求:
1、掌握地基与基础的概念区分。
2、掌握基础的类型和对应的适用情况。
3、了解刚性基础的构造要求、掌握混凝土基础的构造要求。
4、了解条形基础沉降缝的两种做法。
5、掌握地下室防潮、防水的处理方式。
四、墙体构造
教学内容:
1、墙体的作用、类型、承重方案及设计要求。
2、砖墙的材料和组砌方式。
3、砖墙厚度和局部尺寸的确定。
4、砖墙的细部构造。
5、砌块墙的类型与规格、砌块墙的细部构造。
6、块材隔墙、骨架隔墙、板材隔墙的构造。
7、变形缝的类型和基本构造。
8、墙面保温构造,节能保温材料在建筑墙体中的应用。
教学要求:
1、了解墙体的作用、设计要求和分类。
2、了解砖墙的主要材料和选用。
3、熟悉砖墙的组砌方式和常用的墙体厚度。
4、掌握勒脚、防潮层、散水、窗台、过梁、圈梁和构造柱的构造要点,了解其作用。了解墙体变形缝的构造要求。
5、熟悉砌块墙的构造、了解隔墙的种类和构造。
6、熟悉变形缝的类型和设置条件。了解墙体保温材料和保温措施。
五、楼层和地面构造
教学内容:
1、楼板层和地面的基本构成和楼板的设计要求。
2、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种类、特点和构造形式。
3、对地面的要求,介绍地面的类型和地面变形缝构造。
4、楼地层的防潮防水。
5、阳台和雨篷的构造。
6、建筑楼层的隔声。
教学要求:
1、掌握楼地层的基本构造层次。
2、了解楼板的设计要求和主要材料。
3、掌握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特点、布置原则,掌握板式楼板、现浇肋梁楼板、井式楼板、无梁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的适用条件和构造特点。
4、熟悉装配整体式楼板的特点,熟悉密肋填充块楼板和叠合式楼板的构造特点。
5、了解阳台的类型和组成,掌握阳台承重结构的布置和阳台的排水构造。熟悉阳台栏杆的构造设计。
6、掌握雨篷的构造设计要点。
6、掌握楼地层的防水防潮构造措施。
7、了解楼地层隔声措施。
六、饰面装修
教学内容:
1、饰面装修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2、墙面装修的类型及材料做法。
3、楼地面装修的类型及材料做法。
4、顶棚装修的类型及材料做法。
教学要求:
1、了解饰面装修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2、熟悉墙面装修、楼地面装修、顶棚装修的分类、特点。
3、掌握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墙面装修中常用墙面装修做法和选用。掌握墙裙和护角的一般构造做法。
4、掌握常用的楼地面做法和选用。
5、熟悉吊顶的基本组成和构造。
七、楼梯构造
教学内容:
1、楼梯的形式和组成和设计要求。
2、楼梯各部分的尺寸。
3、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特点和构造。
4、楼梯的细部构造。
5、台阶和坡道的形式、尺寸和构造作法。
6、电梯的类型与组成、电梯与自动扶梯的布置。
教学要求:
1、了解楼梯的类型和设计要求。
2、掌握楼梯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尺寸要求。
3、熟悉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特点,掌握梁式楼梯和板式楼梯的适用条件和构
造特点。
4、熟悉栏杆、踏步、扶手等的构造做法及其连接构造,熟悉防滑处理。
5、掌握台阶和坡道的形式、尺寸和构造作法。
6、了解设置电梯和自动扶梯的条件,了解电梯的布置方式和类型。
八、屋顶构造
教学内容:
1、屋顶的类型、组成和设计要求。
2、屋顶的排水坡度和排水方式,屋顶的排水组织。
3、平屋顶卷材防水屋面、刚性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作法和细部构造。
4、坡屋顶的承重结构,瓦屋面作法和细部构造。
5、屋面的保温与隔热。
教学要求:
1、了解屋顶的类型、组成和设计要求。
2、掌握平屋顶排水坡度的形成和主要排水方式,屋顶的排水组织。
3、掌握柔性和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层次和细部构造要点,各层次的作用。
4、熟悉坡屋顶的构造层次,熟悉瓦屋面的构造作法。
5、了解常用的屋面保温和隔热措施。
九、门窗构造
教学内容:
1、门窗的作用和分类。
2、门窗的尺度要求。
3、以木门窗为例,介绍平开门窗的组成与构造。
4、铝合金门窗和塑钢门窗的基本构造和安装。
5、特种门窗等其它类型门窗的特点。
6、玻璃幕墙的分类和基本构造。
7、遮阳的种类、遮阳板的基本形式和构造处理。
教学要求:
1、了解门窗的类型和作用,掌握门窗尺寸的决定因素。
2、掌握平开门窗的基本组成和构造要求,掌握窗扇窗框的防水构造。
3、掌握铝合金门窗和塑钢门窗的基本组成和安装连接构造。
4、了解特种门窗等其它类型门窗的特点。
5、了解玻璃幕墙的分类和基本构造。
6、熟悉遮阳板的类型和选用。第二篇 工业建筑
十、工业建筑概论
教学内容:
1、工业建筑的特点、分类,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组成。
2、厂房内部的起重运输设备。
3、单层厂房的平面和剖面布置。
教学要求:
1、了解工业建筑的特点、分类。
2、掌握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组成和平面、剖面布置方案。
3、了解厂房内部起重设备的类型,掌握各类吊车的构造要求。
十一、单层厂房基本构造
教学内容:
1、工业厂房外墙构造:砖墙与柱、连系梁、圈梁的连结;大型板材墙的类
型、规格与技术要求;墙板的布置、连接;轻质板材墙构造。
2、工业厂房屋面构造:单层工业厂房屋面构造特点、屋顶及基层的类型;
屋面排水坡度和排水方式;构件自防水屋面的构造作法和细部构造。
3、工业厂房地面及其它构造:地面的类型和常用构造做法;地面变形缝、接缝等细部构造;地沟、坡道的构造做法;
教学要求:
1、了解单层工业厂房外墙的特点。
2、熟悉单层工业厂房墙体与柱、连系梁、圈梁的连结构造。
3、了解大型板材墙的类型、规格与技术要求,掌握墙板的布置方案和安装、连接构造。
4、熟悉轻质板材墙的主要构造。
5、熟悉单层工业厂房屋面的排水方式和排水方案的组织。
6、了解构件自防水屋面的构造做法和细部构造。
7、掌握厂房地面的基本构造层次和常用做法。
8、熟悉地面变形缝和不同地面接缝的处理。
9、了解地沟和坡道和其它构造的一般构造做法。
十二、轻钢结构厂房构造
教学内容:
1、轻型屋面类型,压型钢板屋面节点构造,太空屋面板节点构造。
2、檩条的形式和连接构造。
3、刚架的形式和特点,门式刚架的节点构造。
4、屋架的结构形式,角钢和T型钢屋架的节点构造。
教学要求:
1、熟悉轻型屋面类型和节点构造。
2、熟悉檩条的连接构造。
试验课程教学建筑结构 篇6
[关键词] 高职教育内涵 建筑结构课程 教学方法
一、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适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岗位等第一线急需的高等职业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等多个专业《建筑结构》这门课程用什么方法教学才能适应这个新要求,是我们结构教师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下面,笔者根据该课程特点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二、高职建筑结构课程的特点
建筑结构是建筑工程技术等多个专业的主干职业课,它是一门建立在前人工程实践经验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毕业后在从事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的工作中能顺利运用建筑结构知识正确识读工程图纸、解决工程问题、搞好工程管理和建设。建筑结构与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其相关的课程有建筑制图、建筑力学、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等。在教学中,这些课程是由几个不同的教师分别授课,相互独立,和建筑结构存在着一定的脱节,学生学习建筑结构时就感到不能前后联系。另外,该课程内容公式参数及涉及的规范多,而高职学生的基础相对来说又比较薄弱,一般学生学习起来都比较吃力。
三、教学方法
1.总的原则
首先,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教学内容应突出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部分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并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部分教学以最新颁布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为依据,在教学时培养学生养成自觉查阅、熟悉相关规范的习惯,以便于学生今后工作中的应用。其次,讲授内容要重点突出,有些内容要重点讲解、要讲清楚、讲透彻,而有些内容可适当简讲。再次,还要根据内容在实际工程中是否常用做适当区分,对工程中的常用构件要重点讲解,不常用的可适当简讲,有的甚至不讲。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分配学时,充分发挥课堂授课的作用。
2.循环教学法(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例)
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应通过实习、参观等各种渠道,了解建筑物各构件的受力特点、结构布置、结构构造,从而来积累感性认识,然后在课堂上上升到理性的分析,然后再进一步加深其感性认识,最后在形式多样的课后作业中巩固,即感性→理性→感性→巩固。
(1)准备工作。在学校附近联系一个正在施工并较为典型的钢筋砼结构房屋工地,并将该建筑的全套施工图打印出来发给学生。先让学生将建筑施工图读透。
(2)工地参观。带领学生带上图纸到工地参观并对照图纸研究该建筑,由老师讲解答疑。要求有条件的学生带上相机,拍下自己感兴趣的构件或部位,同时教师也将总体结构、基本构件、各种结点以及特殊构件拍下来,以备以后在课堂上讲解分析,此时学生对结构形式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获得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3)课堂讨论。这里所说的“课堂”不一定就是教室,也可以在工地上借用施工单位的办公室,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自己先识读结构施工图,提出问题,教师辅导答疑。
(4)结构施工图讲解。讲解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和技巧,包括结构设计总说明、梁柱板结构平面图、基础平面图、节点详图及平面整体表示法等。
(5)课堂理论讲解。回到课堂,阐述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基本计算原理,讲解梁、板、柱等构件的内力计算、配筋计算及其构造要求。选择参观过的建筑中的某一根梁、某一块板、某一根柱,要求学生进行计算配筋。
(6)知识扩展。因为参观的建筑并不能代表所有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教师还应利用多媒体、实物模型等向学生介绍其他钢筋混凝土结构形式。
(7)现场实践。带领学生再一次带上结构施工图,到工地参观研究,再一次讨论、提问、答疑。
(8)抄绘结构施工图。将全套结构施工图抄绘一遍,可以手工抄绘,也可以用AutoCAD绘制,进一步提高识图能力,同时训练绘图能力。
3.课前提问法
对于可塑性强的高职学生而言,适当的压力必不可少,在课前提几个问题,促使学生提前复习、预习。实践证明这样做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也有利于老师对某些重点、难点深入讲析。通过提问,老师也可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帮助学生消除薄弱环节及盲点。
4.师生互动法
教学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应以引导、启发为主,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引导学生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启发学生自己对问题进行总结,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提问,变为主动发言,甚至争论,形成了一种活跃的、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5.总结法
建筑结构构件的计算方法,大部分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特别是混凝土和砌体构件,由于所用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复杂性及对实验的依赖性,学习中要特别注意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另外,该课程使用公式多、符号多,难教难学,因此在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讲授后应多进行总结、归类。如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采用下列直接计算法:
只要满足①②其中的任何一个,就保证不是超筋梁,满足⑥就保证不是少筋梁。这样计算不仅不依赖查表,而且还能使复杂计算变得条理化,思路也变得更加清晰,同时为后续的双筋截面、T型截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6.练习法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习题、课程设计加以巩固,细心地批改学生作业、课程设计,并安排时间进行课外答疑,这样学生所遇到的疑难问题能够及时得到教师的指点,教师也可以及时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在批改作业后对于共性问题和难度较大的习题,进行集体辅导,使学生学得深、学得透,而不是模棱两可。
四、结语
文章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对建筑结构这门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践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些方法对提高高职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运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翔.高职《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J].山西建筑,2008,(1).
直剪试验课程的教学与实践 篇7
一、理论教学应注意原理阐述和演示方法
1.明确直剪试验中研究对象———土的特殊性。土是地壳表层的岩石经受风化作用后形成的松散堆积体, 不同的风化作用形成不同的矿物成分, 不同的搬运、沉积以及硬化成岩过程导致土体产生不同的结构和构造。因此土体是大自然中长期地质历史的产物, 土的性质与成因有关。土是人类生存的主要环境, 包括建筑物的地基、城市地铁隧道、公路隧道、公路的路基等等, 而土的性质复杂多变造成了土的研究仍然处于初步阶段, 很难有一套完整的理论适用于各种土体。因此, 土的研究和教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2.明确土工试验的重要性和直剪试验的特点。土工试验常见的有室内试验和原位试验等, 为了节省成本和重复性试验还有模型试验, 为了对土的性质的宏观响应进行分析, 进行原位监测等。土是松散堆积体, 粒径有较大的分布范围, 因此应根据需要从宏观或微观尺度进行试验或测试, 微观分析往往是认识土的力学性质和相关机理的一个重要方法[4]。土工试验是深入认识土的形状和完善相关理论的切实途径, 为各种理论提供参数, 对理论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直剪试验的优点是:仪器构造简单, 操作方便, 适合本科土力学教学;直剪仪也是实际工程中常用的便携式的仪器;直剪仪制样方法简便, 试验条件允许下采用原状土或重塑土进行试验。直剪试验的缺点是:土样尺寸较小, 土样盒刚性大, 导致剪应力分布不均匀, 上下盒接头处产生应力集中, 剪切破坏先从此处开始, 而非沿着土样最薄弱面剪切破坏, 也并非完全沿着上下盒之间的平面, 在试样内部应力非常复杂, 这可以从离散元细观分析来演示说明。同时, 抗剪强度的计算通常按土样的原始截面面积进行计算, 与实际剪切面不断缩小相矛盾。试验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排水条件, 也无法测定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
3.多角度演示直剪试验过程。理论教学中, 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通过多种手段多角度展示直剪试验过程和试验原理。常用的教学方法有PPT展示, PPT动画或flash动画演示仪器结构和操作流程, 也可以采用视频教学或指导教师直接在仪器上进行演示。目前本人已展开用颗粒流离散元法分析演示直剪试验, 对直剪试验的土体颗粒流动有了更好的展示, 可以更好地解释直剪试验的优缺点, 如仪器上下盒刚度的影响、应力集中现、剪切面不完全是一个平面等现象。学生对这种方法的展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试验实践也更为积极。
二、实践教学注意知识点的交融和研究素质的培养
直剪试验需要确定土的密度、含水率、土的分类, 所以要注意知识点的交融, 温故知新。直剪试验又是对强度指标, 不同土、含水率、密度和压力, 其应力应变关系各异, 试验现象也不同, 数据筛选和整理都体现出研究素质的重要性, 因此开展直剪试验也是培养学生研究素质的重要手段。
1.试验的前期准备和试验进行。开展直剪试验前需制定试验方案和工作计划, 确定试验步骤。直剪试验之前需掌握密度试验、含水率试验等。一般一组数据是否存在较大的误差无法直接判别, 需开展3~4组平行试验, 平行试验应由同一组人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 尽量保证人为造成的误差降至最低。试验最少由两个人同时进行, 一个负责摇手轮, 另一个人负责记录数据量力环读数, 可以采取先对百分表拍照后对数据进行整理的办法。平行试验得到的数据如有较大的误差, 指导老师和试验的同学应参与讨论, 对数据误差较大的应剔除或者补充试验再次进行比较分析。
2.试验现象的细致分析和总结。直剪试验由于仪器简单, 无法控制排水条件, 无法测定孔隙水压力。但是指导老师应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现象的能力, 并对试验现象进行分析。观察分试样准备, 试样装入、试验过程和拆样比较。试验前观察土样的表面是否平整, 各处是否干湿均匀, 辅助测定试样上各个位置点的含水率。装样时观察试样是否有溢出和压平。试验过程观察是否接触良好, 剪切过程中读数是否平稳变化。拆样后观察剪切面是否平整光滑, 裂纹发展情况, 试验与剪切盒间的接触关系、试样前端和后端的高差等等。对平行试验和不同压力下的现象进行比较分析, 找到数据变化可能的原因。
3.试验数据的整理和结果分析。直剪试验三种类型得到不同的强度指标, 需要根据规范要求处理数据, 以快剪试验为例, 应将剪切速度、圈数、量力环百分表读数、测力环系数记录在excel中, 绘制出不同压力下剪应力与剪切位移关系曲线。一个数据点由剪切速度乘以圈数再减去量力环读数得到, 避免直接以剪切速度乘以圈数来确定剪切位移。实践操作中指导老师应给予指导和解释。一般一组数据是否存在较大的误差无法判别, 需开展3~4组平行试验, 不能盲目取其中一条或者取多条的平均值来确定, 而应对其合理性进行分析, 对值的大小和试样制备和试验过程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锻炼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这部分实践教学对学生查阅规范、处理数据、excel绘图和公式计算等都有较大的帮助。
直剪试验是土力学中一个重要的试验课程, 是对前面开展的密度试验、含水率试验等的继续深入, 从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均体现出原理的探讨和研究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开展多角度教学演示, 特别是采用颗粒流模拟试验中土样的变形和剪切破坏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真对待试验中的每个步骤, 记录实现过程中出现的现象, 学会处理数据,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广信.高等土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胡黎明, 濮家骝.土与结构物接触面损伤本构模型[J].岩土力学, 2002, (1) :6-11.
[3]杨林德, 刘齐建.土-结构物接触面统计损伤本构模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6, 2 (1) :79-82.
试验课程教学建筑结构 篇8
《食品试验优化设计》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选修课。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试验资料的统计描述、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统计假设测验与参数估计、方差分析、回归与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试验设计基础、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试验设计以及响应面设计等。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试验和实施试验, 并能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统计处理,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试验设计水平的人才。
试验优化设计是以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 按照试验设计原理, 对科学研究中拟通过试验解决的具体问题提出科学而合理的试验方案, 指导和保证试验环节的正确实施, 力求以最经济的试验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数据信息, 然后用科学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得出可靠的结论, 从而进一步指导生产以及科研工作。食品试验优化设计是试验优化设计在食品科学领域的具体应用, 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以及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能够独立设计试验和实施试验, 并能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统计处理,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试验设计水平的高级专业人才。
本课程的教学的主要目的是, 引导学生了解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熟悉食品试验优化设计课程的基本内容、关键知识点;掌握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 能独立进行试验设计;掌握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数理统计方法, 能独立地对试验结果进行合理的统计分析;掌握常用数据处理软件Excel、DPS、Minitab的应用。知识认知方面的培养, 特别是数据资料的整理与分析;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统计假设检验与参数估计;方差分析;回归与相关;试验设计基础;全面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试验设计。能力培养方面, 包括试验结果简单统计处理分析的能力;利用统计假设检验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使用方差分析的基本知识处理实践中的差异显著性检验问题的能力;建立两个变量间的简单回归关系, 并运用统计方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的能力;应用正交试验设计原理与方法处理科研与生产实际问题能力;运用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能够独立设计试验和实施试验, 对试验结果进行正确的统计处理,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严谨的科研态度;精细的治学作风;独立的自学能力。
二、《食品试验优化设计》教学的相关策略
食品试验优化设计课程有着比较深的逻辑性和数学理论, 是应用数学的应用再现。学生应充分认识食品试验优化设计课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工具课”, 不是“数学课”, 作为“工具课”, 关键应在应用中去学习, 边应用边学习边掌握。在课程学习中始终围绕“试验设计”、“数据处理”、“统计软件应用”三个方面, 贵在领会基本试验设计思想, 掌握必要的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 最终才能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可采取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1.首先应以学生为本, 在教学中最大限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适应学生的个性化求, 开展分类培养, 尊重学生的选择。在新型教学模式中, 教师与学生角色转变, 我们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 学生为主体。而教师主要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让学生在自觉主动的认知活动中获取知识, 增长才干。具体的做法是,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让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与统计相关的例子或者问题, 教师和学生共同去探讨。这种方式增加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注重实践教学改革, 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实践教学逐步由从属于理论教学, 走向与理论教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重的地位。实践引起兴趣, 兴趣带动学习, 学习提高素养, 素养促进发展。《食品试验优化设计》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课程, 食品科学在原料、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科学地进行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对获得正确的结论尤为重要[1]。我们的《食品试验优化设计》是给大学三年级学生开设的, 这个时期的学生大多已经通过“科学创新”等项目加入到实验室的学习中去了, 所以此时我们可结合所学内容, 把我们的试验设计知识应用到学生正在进行的科研试验中去, 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有助于自身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同时, 结合实际的案例教学具有形象化、生动化、简单化、具体化的特点, 可以使沉闷的学习环境变得轻松愉快, 一改课堂上死气沉沉的氛围, 教师课堂中过多的理论公式推导模式会造成满堂灌的教学结果。
3.互动式教学方法的应用。为了构建合理新颖的互动课堂,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采用一些学生不熟悉的表现模式;形式的变化多样会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 游戏和研讨问题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其次, 这些教师准备的学习资料应当能够让学生易于理解。尽可能让讲解与真实场景相联系, 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 也能更易于理解。同时, 课堂上不仅仅提供给学生知识, 更应当能够引导学生的学习。另外, 在课前资料的准备中要能够提出问题, 激发的学生学习动机。“互动式”教学方法是从教育理念上和教学方法上的革新。在课堂上多与老师、同学们进行激烈的讨论,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 查找相关资料, 自学备课, 制作PPT, 上讲台给老师和同学介绍自己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的试验优化设计, 其他同学提问。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既掌握了所学知识, 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 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 锻炼了自己收集信息的能力, 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4.其他一些针对《食品试验优化设计》特点的教学方法。可采取“归纳学习法”, 分析所收集文献资料用到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方法”, 通过归纳思维, 形成对所学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知识的识别、理解与运用, 掌握常用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采取“问题学习法”, 结合课后习题做好上课前的预习, 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以便在听课时集中注意力, 带着问题去学习, 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采取“软件验证法”学习, 用自己掌握的软件去分析教材或文献资料中的“试验数据”, 验证教材或文献资料的结果分析是否合理正确, 以熟悉和掌握统计软件, 结合实例正确解读分析结果。
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关于软件方面, 首先可以从互联网搜集统计学资料, 根据查阅的电子资料和授课知识点制作幻灯片, 开展多媒体教学[2]。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 统计软件几乎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学生自然是对各种软件充满了好奇, 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介绍各种现代地统计软件, 例如Excel、SPSS、SAS、Table Curve等,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课堂教学中利用相关软件, 例如Excel既可对调查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类汇总和数值计算, 又可据此将整理后的资料编制成统计表、绘制成统计图, 加强学生对例题的理解。这些统计分析软件的语法简单、使用方便, 学生借助软件可以对数据输入后采用的分析方法、结果的识读进行独立思考, 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方法原理运用于实验数据处理, 让数据分析结果更具说服力, 既增强了学生对统计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加深了统计学原理与方法的理解, 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统计分析的兴趣[3]。
三、结语
以综合能力为导向, 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将综合能力培养作为主线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把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进行改革。《试验优化设计与统计分析》教材是学生了解该课程内容的“窗口”, 老师课堂授课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关键, 按时上课、做好课堂笔记、独立完成作业、多练习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基础。在阅读教师给出的参考书目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基础上, 制定学习计划, 拓展知识视野, 同时充分利用该课程最后毕业设计试验,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以以亲身经历为案例, 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通过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自身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使学生成为适应现代食品生产方式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摘要:《食品试验优化设计》是一门具有很强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本文通过对课程性质与目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介绍, 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 着重阐述了教学中比较好的教学方法, 例如实践式教学、互动式教学、“软件验证式”教学等。
关键词:食品试验优化设计,教学方法,教学体会
参考文献
[1]李伟, 胡冬梅.食品专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 2013, 31 (6) :71-73.
[2]姬华, 等.对《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教学的体会[J].高教高职研究, 2013.48:172-173.
试验课程教学建筑结构 篇9
1 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这门课程含有较多的抽象概念、公式,内容相对来说较为单调枯燥,数据处理过程也较为复杂深奥。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以纯理论讲授为主,利用大量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进行繁琐的公式推导和计算。虽然公式推导有利于对统计理论的理解,手工计算能够加深学生对公式的印象;但对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其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很多人感到方法枯燥、原理抽象、计算繁琐、难以理解和掌握,由此严重影响了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历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往往能够反应这种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很多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对数据处理方法运用不当,使得论文整体水平不高。产生这种不良影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往往被动记忆,难以真正理解;(2)教师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和计算过程,安排数据处理实践环节不够,忽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3)教学手段较为单一,难以有效变革传统教学模式。
2 教学方法改革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理论抽象、计算繁琐、实践性强,对该课程的讲解不能继续单一采用传统教学法,有必要丰富教学方法,使学生既能听懂又会实际应用。
2.1 改变传统授课内容与编排模式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往往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缺乏系统的统计学知识训练,对以理论讲解和公式推导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很难适应,使得很多学生认为该课程抽象乏味、难以产生学习兴趣,甚至学习后还不能实际设计试验、分析数据,不能理解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本质与关键问题。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这些教学问题,从这门课程自身特点出发,结合教学与实践需要,改革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尽量避免原理复杂、公式繁多的理论,减少繁琐的数学公式推导,把重点放在阐明关键统计量的意义、判断标准、各统计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常用分析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应用背景等方面。例如,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涉及大量复杂繁琐的计算,需要引导学生选用统计软件解决计算问题,把讲解的重点放在对回归模型可靠性的判断上,让学生充分了解线性回归模型所依存的Gauss-Markov典则假设及其实际判断指标,这样,才能让学生摆脱繁琐计算的困扰、产生学习兴趣、掌握关键知识点。
2.2 教学中引入实际案例同时加强实践环节
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为避免枯燥乏味,在教学中引入实际案例是较为有效的做法。案例教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可以对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作重点剖析,以阐述原理,说明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能让学生学会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判断问题[2]。例如,协方差分析是控制混杂因素的有效手段,计算过程较为复杂,传统教学把重点放在计算过程上,不仅花费大量时间,也不容易让学生听懂,甚至使学生在大量计算面前不知取舍、不能掌握分析要点。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引入一个案例,通过案例来引导学生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从而达到掌握这种分析方法的目的。
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应用性较强[3],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应用该课程知识解决科研和生产过程当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加强课程实践环节对学生非常重要,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领会该课程的作用,同时也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内容结束后,利用两周时间进行技能训练,要求学生选择已发表的文献,对其中的数据运用相关分析方法进行处理,并和文献上原有分析结果进行比较,阐明其异同及原因,最后以报告形式上交。通过实践环节技能训练,学生掌握了如何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本专业中,在进行毕业论文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时,都能够顺利且很好的完成。
2.3 课程中选用适当的统计分析软件
一般而言,数据处理工作所涉及的数据量较为庞大、计算过程较为繁琐,手工计算很困难、不可取也无必要,采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更为高效可靠。目前较为常用的统计软件很多,各具特点。例如,在数据处理和分析领域SAS被誉为标准软件,功能卓越、性能可靠,但其操作以编程为主,人机对话界面不太友好;Eviews虽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但其优势主要在于处理时间序列数据;Matlab功能强大,它不但具有以矩阵计算为基础的强大数学计算和分析功能,还具有丰富的可视化图形表现功能和方便的程序设计能力,但编程较为复杂、界面友好性不强,对未接触矩阵论内容的本科生来讲较难掌握;SPSS是世界公认的权威统计软件之一,能提供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统计分析人员所需的基础统计、专业统计和高级统计等几十种统计方法,且不需编程,完全采用菜单和对话框的操作方式,界面友好,简单易学,目前是非统计专业人员应用最多的统计软件[4]。
鉴于SPSS的诸多优势,笔者在课程教学中采用其进行数据处理,教学实践表明,该软件操作简单、通用性强,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能很好完成教学中的数据处理任务,如均值比较、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缺失值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通过SPSS统计软件的应用,可使学生在理解数据处理方法和理论的同时,掌握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是完整教学过程的一部分,也是反馈教学效果的方法。出于培养学生素质、为学生打下良好专业基础的考虑,在考核方式上笔者进行了积极探索,力求避免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一到考试就死记硬背的弊端,努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实行平时成绩、实践报告、卷面测试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以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首先,注重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回答和课堂发言等,把课堂情况作为考核内容,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其次,加强实践报告的考核。实践报告主要侧重试验方案的设计、软件的操作、统计方法的运用、以及输出结果的解读等,以这样的考核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该课程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运用卷面测试方式。为避免学生思想上对该课程不重视,不做充分的复习,导致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不理想,选择闭卷考试方式。卷面测试和其它两种测试方式相互补充,针对课程特点,侧重于考察各种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应用背景及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等。
4 结 语
通过上述几点教学尝试,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明显提高,学习态度积极,和教师的课堂互动较好,对课程相关知识掌握得较为牢固且能应用于实际问题,所有这些都表明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课程知识体系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多学习、多思考、多研究,不断总结创新,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这样才能适应课程发展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马萍,郑丽娜,曹冬梅.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0(5):93-94.
[2]宋秀英.浅谈农业类院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6):139-139.
[3]夏璐.浅谈试验设计方法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中的应用[J].高教论坛,2005(2):77-79.
试验课程教学建筑结构 篇10
关键词:试验检测,工作为导向,理实一体化
目前,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已经从交通工程行业的一个附属组成部分逐渐发展到独立的行业, 即工程试验检测分析评价。伴随交通建设和养护管理的发展, 现有工程质量现状存在大量薄弱环节, 工程检测行业的成长空间也得到了巨大的拓展。交通建设项目持续剧增, 现有的交通部质监机构和各种实验室普遍存在专业技术人员紧张, 工作效率低, 技术提高缓慢等现象。培养大量合格的试验检测人员, 是符合当前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求。
依据《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 (交通部令2005第12号) 和《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考试办法 (试行) 》 (质监办字[2005]71号) , 交通部于2006年5月启动了对试验检测人员的考试, 和以往不同的是考试十分注重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除了要求试验检测人员应熟悉了解试验检测的工作流程, 具有一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外, 还要求试验检测人员能够掌握并独立完成相应专业、等级试验检测工作的实际操作和数据处理工作。考试合格者颁发相应的专业检测人员证书, 检测人员证书是从事检测工作的必备证书。这从根本上提高了对试验检测人员的要求, 同时也是对该专业学生的就业要求。
一、课程教学现状
路桥学科试验检测类课程主要为实践技术课程, 实践性很强, 逻辑性较差, 课程专业性强, 内容枯燥。
1. 教学安排不合理, 理论教学明显偏大, 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既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不能体现能力为本位的原则, 不利于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
2. 课程内容相应的标准规范更新快, 多数教材的部分内容已经不符合现行的标准和规范。当前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出现, 而教材受到撰写、出版等诸多环节的影响, 很难及时反映现行的新技术, 新工艺。
3. 涉及的试验检测方法繁多, 学科综合性强。多数检测手段直接跟化学、物理、力学、信息技术相联系, 单纯地按试验步骤进行试验检测, 很难解决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遇到的错综复杂的难题。
二、课程教学改革对策
1. 将教学与职业技能考证相结合
作为试验检测员或工程师, 必须持证上岗。每年交通运输部都会举办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人员业务考试, 内容涵盖路桥专业试验检测类所有课程的内容,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此为方向重组课程认知体系。在认知体系教学中, 强调两点:
(1) 专业基础概念教育。高职生源基础差, 基础知识常常一知半解。比如, 水的密度在4摄氏度为1.000g/cm3, 学生都知道, 但是在实验过程中, 很多学生却计算出石子的密度小于1.000g/cm3。这说明学生并没有正确理解密度这个概念。
强调专业基础概念教育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专业知识, 也有助于学生在工作后不出现一些低级错误。
(2) 试验检测原理理解。许多试验检测的原理很复杂, 并且往往涉及其他学科, 让高职学生掌握这些原理既不实际, 也不实用。但是, 对试验设备工作原理的理解却有助于学生分析试验检测结果, 有助于学生在试验检测中进行一些简单的设备维修。
而上述两点也是试验检测员或工程师考试必考的知识点。
2. 教学实现理实一体化
试验检测类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试验学习知识, 积累经验。为此, 我院将课堂完整地搬到实验室进行理论教学, 有些还移到校内实训基地, 甚至在道路路面上, 让学生边做边学。融“教、学、做”为一体, 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生生关系。许多试验检测方法, 单纯讲授是很抽象的。把学生拉到现场一看就一清二楚。比如摆式仪测路面摩擦系数, 让学生在现场进行操作, 洒水和不洒水, 滑动距离的不同, 路面温度的高低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这就使学生很容易掌握摆式仪测路面摩擦系数的方法, 并能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1) 教学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要调整教学内容, 增加实践教学, 但仍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在于, 单调的教学手段和模糊的学习目标降低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的满堂灌、单一测试等方式只能培养部分自律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 学习活动的设计者, 通过具体的项目或明确的任务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让学生模拟企业的生产行为, 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就不再简单地模仿和“死做”, 而是通过工作任务自主建构知识与技能, 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提高了职业综合能力。通过学习, 提高交往的能力, 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比如, 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教师在讲解配合比设计过程后就布置任务, 以委托试验的身份出现, 而学生则作为试验检测员进行试验, 并提供试验检测结论;从初步配合比到实验室配合比到施工配合比, 学生进行标准规范查阅, 材料准备, 数据计算, 配合比调整等全部过程, 最终提交试验结论。由于混凝土配合比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 由此, 通过项目、任务的完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缜密思维、从不同视角看问题、不断创新的能力。
(2) 教学要可持续发展。在走访很多企业的过程中, 很多企业管理者都提出对学生的要求是:肯做、会做, 甚至有些管理者提出只要肯做, 就可以会做。这说明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 职业态度、情感也是将来工作继续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在教学中要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 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
参考文献
[1]杨雪冬, 吴志鹏.高职“建筑材料”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 2010, (11) .
[2]张同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培养技能型创新人才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10, (21) .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探讨 篇11
【关键词】建筑力学 教学改革 工程管理专业
工程管理专业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和结构工程学科作为支撑,培养掌握土木工程技术基本知识和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方法,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能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方法,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投资决策、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工程施工技术,并具有一定研发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1.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力学》课程要求
《建筑力学》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64学时,属必修课性质,后续课程为《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技术》。它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部分,要求学生对一般建筑结构的组成方式、受力性能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初步对建筑工程问题的简化能力,一定的力学分析与计算能力,为学习建筑结构方面的专业课程提供一定的力学基础;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科学严谨的作风。课程课时数相对于教学内容并不充足,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重点,注重概念讲解、引导学生建立受力分析的概念,为以后的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需要对一些方案设计如:脚手架、模板支撑等进行计算来确定;对于一些设计结果能够正确的解读并通过简单的计算进行判别也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施工中力学问题的能力,能够了解一些结构形式、受力特点和受力规律,能够对于一些简单结构来进行求解验算是《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
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建筑力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技巧外,要结合基本理论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建筑力学》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再加上其内容较多(涵盖三大力学),连贯性强,与其他课程相比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普遍感到该课程难学、难懂,并对学习这门课程的作用有所怀疑;作业不够认真,存在抄袭现象,有不少同学一开始就放弃;最后考试,卷面得分集中在60分左右,大部分学生的基本概念,选择和填空得分较高,但计算和简答题普遍得分较少,尤其是包含简单力学原理的工程实例计算题,得分更少。笔者深深体会到要使学生学好《建筑力学》这门课程, 关键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动力,掌握学习方法,紧密联系实际。
3. 《建筑力学》教学改革初探
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教师把握《建筑力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原则,让学生在掌握建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运用基本理论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在教学原则方面,首先应该把握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其次,应注意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的原则,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采用各种直观手段,使学生能通过各种具体的形式来感知和学习;最后,应该强调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了解教材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正确而深刻地掌握理论知识,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体现在重视实习和练习等实践环节中。[1]
一方面要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使其了解到《建筑力学》课程是学习《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技术》的前续课程,是其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需要掌握的知识之一,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加强在教学过程中与实际的联系,可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将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形象的实际问题,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三是进行考试改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检查,以便及时对教学作出调整:如在现对完整的一部分内容结束后,进行测验,并计入最终成绩,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及时总结本阶段的学习情况,避免出现到最后“积弊难返”。下面重点就在教学中加强与实际联系谈一下笔者的感受:
3.1学习之初,善于虚拟实际工程问题,一切学习都是围绕解决问题开始的,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授课要层次分明,脉络清晰,一环扣一环,引人入胜,直至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引进工程案例进行讲授,如讲授压杆稳定时,引入施工中脚手架设计,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由于学生对案例分析很有兴趣,一旦发现今后工作中的问题能够自己解决,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积极性。既培养了学生工程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加强了理论知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能力。在讲课中还可以适时地列举一些有关工程缺陷和事故的实例,可使学生意识到,学好《建筑力学》知识对建筑工程人员的重要性,如可列举一系列脚手架因承载力不足而倒塌的工程实例。
3.2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工程实例通过屏幕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强感性认识,帮助学生解决力学模型建立的问题[2]。用形象生动,赏心悦目的动画将抽象难懂的内容(如:结构受扭变形、梁受弯变形)形象地表达出来,以达到化解教学难点、缩短学生认知过程的目的。学院引进的工程管理模拟实验室系统就提供了完整的结构受力变形的动画,通过鼓励学生带着问题上网观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3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利用课堂模型这一教学手段。教室门和门框只能绕销钉轴线作相对转动,这一实物分别在讲解力偶矩的概念、平面的受力平衡及扭转等章节多次用到;还可以鼓励同学做一些纸质模型,如在梁受弯章节中,通过比较材料用量相同的矩形截面和方形截面受弯承载力不同来验证受弯截面形式的影响,在实际授课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4力學知识中有许多历史故事、名人轶事,还有力学发展简史,都可以从中选取出相应的部分用来导入新课。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有趣的事实,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诸如结构模型大赛等,通过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院已举办四届结构模型大赛,通过参赛锻炼了学生在实际设计中应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的能力,整体提高了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学习《建筑力学》的兴趣。
结语
通过对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力学》课程教学研究,指出了现阶段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课程内容相对抽象等实际问题,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历,对在教学中采取一些富有成效的措施进行了总结。
参考文献:
[1] 王龙.高职《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陕西教育,2008(6).
[2] 荣国瑞.建筑学专业建筑力学课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0(9).
作者简介:史永涛(1982-),男,河南范县人,硕士,安阳工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建筑结构检测、加固及耐久性。
试验课程教学建筑结构 篇12
为了推动我国食品科技的快速发展, 需要开展大量的科学研究, 比如食品资源开发及应用、食品加工工艺优化、食品货架期评估等均离不开试验或调查。因此, 如何科学地安排试验或调查已成为了提高食品科学研究效率的关键。此外, 在试验或调查过程总会存在一些无法预测或控制的因素, 它们会使数据资料具有变异性。因此, 如何科学地整理、分析具有变异性的数据资料, 揭示其内在规律已成为了食品科学研究的第二个问题。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它始终贯穿食品科学研究整个的过程, 在培育学生试验设计及数据整理、分析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2]:
(1) 提供试验设计的方法。通常合理的试验设计方法能降低随机误差, 消除系统误差, 提高试验的精确性, 从而为揭示客观事物间的内在规律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食品科学研究中常采用的试验设计方法有正交试验设计、回应面分析、均匀设计及混料设计等。
(2) 提供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通常依据试验设计得到的数据或资料是杂乱无章的, 因此需要运用统计学方法, 依据数据或资料的特性, 对其进行整理合、分析, 以揭示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与差异显著性。统计分析的方法很多, 食品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有差异显著性检验 (包括t检验、F检验和检验等) 、回归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等。总之, 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是《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课程主要的两部分内容, 它们互为前提, 密不可分。只有理解和掌握一定的统计分析原理和方法并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才能进行合理地试验设计。反之, 只有在试验设计合理的前提下, 所获取的试验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才能揭示事物间内在规律和本质特性。
2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 》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对于食品专业学生试验设计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本课程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基础, 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计算给本课程教与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效果不甚理想。分析《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程定位模糊, 教学目的不明确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实质上就是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在食品科学领域中的应用, 它具有内容全面、理论概括性强、实用性大等特点。但在多数高等院校中, 它作为一门选修课, 通常仅为34 个学时。也就是说, 在这么短的课时内既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 又要熟悉理论和方法的应用技巧, 是很难完成的, 因此, 在教学中必须做出舍弃, 选择一部分章节进行讲授。这也是本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即是强调理论知识学习, 还是强调应用技巧的培养?因为强调的内容不同, 课程的教学方法也截然不同。
2.2 教学内容陈旧, 需进一步整合
目前, 国内关于试验设计与统计的教材较多, 但由于专业背景的限制或编者水平的高低, 各种教材均难以同时兼顾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而且随着统计学基础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的试验设计方法和软件也不断涌现, 但目前教学依然和以往一样, 将较多的课时放在公式的演绎和繁琐的计算上, 而没有对课程的内容做必要的补充和修正。况且以往的教材虽然在编排存在差异, 但均存在一个共性问题, 即所选例题计算繁琐, 结果不够准确, 如一元非线性回归方面的例题[3]。
2.3 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
现在多数高校开设的《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课程仍然以板书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教师是主导者, 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通常教学效果的好坏只取决于教师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此外,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常因为课程内容抽象、原理枯燥、计算繁琐而产生厌烦情绪, 导致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散失, 他们选择此课程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 获取学分。
2.4“教”与“学”存在矛盾
本课程作为选修课, 一般只有34 个学时,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 只能偏重于基础知识、概念和原理的讲授, 虽然也会结合一些例子来演示基本原理的应用, 但只局限于课本上例题或类似问题的解决, 仍无法使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就学生“学”来说, 大多数学生认为课程难度较大, 且与专业的相关性不大, 因此, 多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 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据了解, 大部分同学选修《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是为了获取学分, 保证能顺利毕业;还有部分同学是为了将来研究生学习做准备。
3 提高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 》教学效果的措施
3.1 明确教学目的
随着统计方法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已能熟练运用统计方法及软件进行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但是当今的课堂教学只强调基本理论的讲解, 而对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及相关软件的使用缺乏交待, 导致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学生无法灵活地运用数理原理去解决实际问题。况且, 食品科学研究及生产优化设计同其他行业一样, 均需要借助强大的统计软件系统才能有效地进行控制和优化。因此, 单纯的理论讲解已不能满足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这就需要将如何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统计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 (表1)
3.2 创新教学内容
食品科学研究中, 食品原料、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均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因此科学地进行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对结论的正确性至关重要[1]。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验设计与统计》讲授过程中, 必须引入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依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笔者在《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课程引入了实践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教学案例分析、科研实例分析、统计软件使用介绍、研究讨论等。
(1) 教学案例分析:就是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食品试验设计案例, 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表1显示了笔者在课程教学中采用一些典型教学案例。
(2) 科研实例分析:结合学院开设的食品专业试验以及学生申请的创新研究课题, 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3) 统计软件使用:安排上机课演示统计软件 (如SPSS, SAS, Design expert等) 的操作流程, 并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上机操作。
(4) 加强研究讨论:为了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笔者建立了交流平台, 针对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各种试验设计与分析方法的应用及统计软件的操作技巧等方面展开讨论, 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3.3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恰当的教学方法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万能的, 均存在优缺点。比如专题讨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对于学生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如果组织不当, 专题讨论就会演变为个别学生漫无边际的瞎扯。案例分析教学法也一样, 如果案例选择恰当, 则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灵活地解决实际中遇到的科学问题。因此, 教师必须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根据每个知识点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用其所长, 避其所短。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也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不同的教学手段各有利弊,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实际情况整合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 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使用方便, 适用性强, 可以有效节省教学时间, 但是在课程教学中, 过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会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致使教学效果降低。如本课程教学内容决定了其多媒体课件中必定会出现较多的文字和数学运算式, 如果还单纯地采用这一教学手段, 势必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笔者在使用PPT的同时, 还会依据讲授内容对教学手段进行调整, 比如在讲解函数表达式时, 则会用板书进行推导和演绎, 以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相比多媒体教学, 板书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手段, 如果运用得当, 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能紧跟教师讲课的节奏。但是这种教学手段在有效时间内传授的信息量不多, 难以符合现代教学的效率要求。此外, 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科研问题的能力, 还会涉及一些实践教学的内容, 如果还是采用板书或多媒体教学往往效果不佳。为此, 笔者根据实践教学内容的特点, 选取了不同教学手段, 如介绍统计软件 (如SPSS、Origin、Design Expert等) 使用时, 则采用了案例演示和上机操作的方式, 取得较好地教学效果。
3.4 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教”与“学”的矛盾只有在教学目的和学习目的明确后后才能做到统一。“教”的最终目的是传授知识, 并能熟练运用, 因此, 本课程的目的应着眼于知识的应用, 而“学”的目的也正如此。将统计软件使用纳入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可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化手段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了具体的案例对SAS、SPSS、Design Expert、Origin等软件进行了介绍, 避免了学生将过多的时间精力耗费在冗杂的手工计算上。
4 结束语
《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 这与课程的地位与性质、教师的教学艺术密切相关。因此, 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授课教师必须认真审视本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尽量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力求做到“教”与“学”的统一, 使学生能灵活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解决食品科学研究的实际问题, 从而达到培养现代化实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的教学目的。
摘要:针对目前师范类高校《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结合食品专业教学改革, 笔者提出对《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课堂教学优化的一些思考与见解, 以期为提高食品相关专业“验设计与统计”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试验设计与统计,食品,教学改革,教学优化
参考文献
[1]王钦德, 杨坚.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0, 2.
[2]陈炳灿.《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设想[J].西南大学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6 (1) :211-213.
[3]李超.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J].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5 (3) :73-74.
[4]赵胜娟, 关随霞, 张慧芸.如何提高食品试验设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探析[J].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1 (7) :149-150.
[5]冯俊敏, 张晖, 王立, 郭晓娜.冷冻面条质量改善的研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2, 31 (10) :1080-1086.
[6]刘梁, 孙维矿, 赵玲, 李赫宇, 陈新.正交设计优化米糠抗氧化肽的制备工艺[J].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5 (2) :98-101.
[7]任广跃, 段续, 李晖, 朱文学.怀山药微波真空干燥模型的建立[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2, 31 (10) :1069-1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