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课程

2024-07-10

结构课程(精选12篇)

结构课程 篇1

一、引言

近年来,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很快, 全国有高职院校近1200所, 年招生人数300万人, 在校生800多万, 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办学规模上看, 在校生总数已经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一半以上, 在办学水平及办学条件上也有较大的提高, 显现出越来越好的发展前景, 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近5年来, 高职毕业生累计1400万人, 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高技能人才。但在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不少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是两个, 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

本文认为, “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从实质上说, 就是课程体系如何设置的问题。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看, 每个专业的培养方向是不一样的, 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是不一样的, 课程体现了专业方向和专业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最终体现在课程设置的差异上, 人才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各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 可以说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对高职院校而言, 既不能以理论为主, 走“压缩型本科”的路子, 又不能以实践为主, 套用技校的模式, 而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即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中, 应该自始至终的贯彻够用原则。

所谓够用原则是指,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来设置课程体系, 需要的就开设, 不需要的就不开设, 不考虑学科的系统性;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来确定各门课程的讲授内容, 需要的就讲授, 不需要的就不讲授, 不考虑理论的完整性;同时, 在教学中还不能削弱其相关理论的教学, 而必须保证相关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作为担负着培养生产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重要职责和任务的高职院校, 为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够用原则, 必须跳出“本科”与“技校”的非常成熟的办学框架而另辟蹊径, 进行必要的高职课程体系设置探索与研究。本文认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够用原则”, 需要充分考虑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和设置方式。

二、课程体系设置的原则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 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做到基础理论知识适度, 技术应用能力强, 知识面较宽, 素质高;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就明确的回答了“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具体说, 高职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一种类型的高等教育。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 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层次, 其培养目标与本科有着很大的差异, 与技校有着本质的不同, 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考虑专业设置和毕业生的就业。

1、以就业岗位分析为导向的课程设置

要实现国家规划的“十一五”期间培养高职毕业生1100万人的目标, 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技能、要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国家建设不仅需要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 更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就业需要岗位作支撑。设置合理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 并不是坐在办公室中就能完成的, 这需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对就业岗位进行调查研究, 分析论证;需要组织专门的机构及人员来完成就业岗位需求的工作内涵;需要面向社会进行岗位职业群调研, 并进而掌握整个社会对人才、岗位的需求状况。只有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 才可能有的放矢做好新专业的开发及老专业的改造, 对拟开设的课程体系进行精挑细选, 跳出传统教育课程设置时只注重学科体系和理论完整的旧框架, 来设置理论上够用,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具有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 从而使得课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适应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市场需求, 培养出大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达到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的目的。

2、以就业服务为宗旨的专业设置

从本质上讲,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把职业教育的目的概括为:“使无业者有业, 使有业者乐业。”要实现这一目的, 专业的设置是至关重要的, 是高职教育的根本出发点, 也是课程体系设计的基础。作为有别于本科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 在专业设置上, 经过市场需求的专业岗位群调研分析, 高职教育应该按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来设置专业, 依托于当地经济, 依托于行业, 特别是依托于市场, 这样可以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增强专业的针对性, 培养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一个学校, 其专业设置往往体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 体现了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及综合能力, 同时也是用人单位在进人时首先考虑的因素。近几年来, 各高职院校均可明显的看到:一方面, 学生入学的总体报到率在下降, 但有的专业报到率仍可达90%以上, 而有的专业报到率却达不到达30%;另一方面, 有的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能找到工作, 顺利就业, 而有的专业毕业生则相反, 就业十分困难。因此, 从这一角度看, 专业设置是否合理、正确, 专业设置能否满足社会需要就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所以, 要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灵活设置高职专业, 使高职专业的设置成为服务于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需要。

三、课程体系设置的方式

作为高职院校, 一方面, 课程体系设计不能延续本科教育的理论体系, 不能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和学科性, 否则将会成为“压缩型本科”, 不能体现高职特色, 不利于高职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 实践训练教学也不能照搬技校生的训练模式, 不能让学生只是动手、动手、再动手, 最后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这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成为熟练的“蓝领”, 但不能成为“灰领”。高职教育应该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在掌握必要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 工学结合, 工学交替, 全面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1、按岗位群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

高职教育在设置了专业以后, 应进行深入、广泛的专业调研, 分析本专业范围内的技术活动项目。在了解专业技术应用现状、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确定本专业应该开设的课程。高职专业是根据市场需求而设置的, 其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设计要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特点、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理论教学应以“必须、够用”为度, 以应用为目的;实践教学要体现针对性, 突出应用性, 凸显实用性。课程体系应能覆盖主要的专业岗位群, 确保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同时, 还要正确处理课程体系设置中的知识、素质与能力的关系。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 没有知识做为支撑, 是不可能形成能力和素质的。而知识的来源就是各门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 因此, 课程体系的设计, 就是对岗位群所需能力和素质的基础设计, 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能力是知识和素质的外在表现,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要将知识转化成为能力, 进而上升为素质, 在这一过程中, 必须以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实现,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所以, 在高职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并重, 既要设计其理论课程体系, 又要设计其实践教学体系;而素质是内隐的知识与能力, 是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达到一定程度以后的综合体现, 是知识与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平台, 可以表现为, 知识新、能力强, 适应性好, 毕业就能顶岗的成品型人才, 培养高素质的“灰领”就是高职教育所追求的目标。高职院校要根据专业人才职业岗位群和技术领域的要求, 确定胜任职业岗位群要求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 结合行业、地区和本校的实际情况, 构建专业人才需要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 以此作为确定理论及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的总体框架。

在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的设计上, 要广泛征求企业的意见, 发挥企业的作用, 企业是人才的使用者, 在人才的培养上理应征求企业的意见。要注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才是高素质的学生, 才会受到企业的欢迎。课程体系设置要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实行“多证式”培养, 将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起来, 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要以应用能力为主线, 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

2、按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课程内容

在确定高职专业岗位群的基础上, 聘请技术专家分析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基本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形成以 (理论知识+经验知识+动手能力) 技术学科体系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有人认为高职培养的是实践性人才, 因而实践要加强, 理论愈浅愈好。这其实是非常片面的、也是不正确的。应该看到, 高职人才的实践能力是建立在必备的理论基础上的, 削弱了理论基础就是削弱了实践能力。不懂得汽车构造原理和相关的机械、电气、传感器等理论知识, 怎么谈得上汽车的维修、调度、维护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呢?当前, 在技术的发展向深度化、综合化开拓的新形势下, 应用型人才应有的理论水平必定需要不断的提升。这一需求应该在高职课程内容上得到充分的体现。

要根据职业能力分析, 组成由教学专家、技术专家和骨干专业教师参加的教学分析小组, 按照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所需的知识点、能力项和职业素质目标与要求, 明确各门理论课程的知识点、找出各门理论课程的知识点及其关联性, 确定设置哪些理论课程。明确各个实践环节的技能点, 分析各个技能点的相互关系, 确定设置哪些实践性课程。进而分析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关系, 确定整体的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根据课程体系及课程结构设计教学单元;若干个相关的教学单元组成一门课程或一个环节, 确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构建满足能力培养要求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两个平行的、互为支撑的、横向有机联系、纵向衔接贯通的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够用”要注意两点:一是必须满足专业课教学和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 ;二是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 (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前提) 。所以, “够用”是在能够满足后续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基础上, 考虑大学专科层次必备的知识和学生可持续发展 (终身教育) 的需要。

实践是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体现, 一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增加实验实训的时间和内容, 在减少验证性实验的同时增开综合性、操作性实验;二要使实践内容的技术水平适应学生就业的岗位职业要求, 与生产现场技术水平同步, 并适当超前, 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职业岗位必备的基本能力和技能。

3、按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学

形式上, 一要淡化“三段式”, 打破原有课程的学科界限, 不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采用模块式教学, 重新组合课程内容, 按照“需要”来组织授课;二要有清晰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职业技能训练) 两个平行并列体系, 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设置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教学都要围绕对合格社会人和职业人的培养, 并适当设置除理论课程、实践课程以外的一系列活动。内容上, 理论教学要体现高职教育属性, 注重理论的应用形态, 强调专业技术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以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具体的理论课程设置上, 除基本的公共课外, 课程设置可进行必要的整合, 打破学科性, 突出针对性、实用性, 增加新技术课程或在课程内容中安排生产现场应用的、成熟的新技术等。实践教学体系中, 技能训练项目的构成要针对各专业高职人才应具备的职业岗位技能, 精心设计由低到高、结构有序的职业技能训练体系, 系统地安排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注重训练项目的现代技术含量,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能力, 为学生获得多种技能等级证书创造条件。

因此, 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完成上述一系列工作, 必须在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贯彻够用原则, 高职院校才能实现“学校围着市场转, 专业围着产业转, 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坚持够用原则, 高职院校才能成为社会欢迎、家长放心、学生满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否则, 面面俱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是不可能实现高职教育的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目的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 (教高[2006]16号) .

结构课程 篇2

学院:土木学院专业:姓名: 蒋金华学号:

结构设计课程总结

结构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

以结构设计制作实验项目为载体,探索做中学、学中做、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团队精神,提高同学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突出创新精神,加强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结构设计大赛可以很好地将课堂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的设计与计算能力。结构设计内容:

1.用木条和乳胶设计制作如

图房屋结构模型。模型结构的外形

尺寸:长650mm,宽600mm,高500mm。

内部空间不小于550mm,宽500mm,高400mm。尺寸精度控制在+5mm。

2.在该房屋结构模型的顶面

中央作用四个等值竖向荷载,竖向荷载总值为2.5KN。通过抽签确定在房屋的顶部和宽度方向作用两个水平荷载。结构水平向承载能力不小于竖向荷载总值的10%。

结构体系概述 :

纵观当今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一般有:框架结构:(缺点:侧向刚度小,侧移较大)

框--剪结构体系:(缺点:对结构设计大赛而言,自重较大)

巨型桁架结构体系:(经典案例为香港中银大厦,由贝聿铭设计,全楼可以说是结构美和建筑美的统一。建筑即结构,结构即建筑。三角形的受力简洁明快,巨型立柱对角布置,使得抗倾覆力臂达到最大,而从底到顶不断缩进,使得结构受力极为合理。

筒体结构体系:(西尔斯大厦应该说也是建筑和结构统一的又一著名案例,成束筒向上逐渐截断,简单却又完美。

框筒结构体系:(著名的建筑如汉考克大厦,核心筒+斜撑)结构构思:

老师在课程之初给我们简单介绍了上一届比赛的结构图片和情况。在构思上我们遇到难题,不知从何处入手,第一步迈出去很艰难。在这个阶段需要我们大胆尝试,琢磨出自己的方案。同时老师让我们把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反馈给他,在相应的课程中他逐步为我们解决。方案设计出来还要进行理论计算,木条性能我们不知道,我们只能让每个杆受尽可能小的力。同时我们组员之间还进行了讨论,几经修改才最后确定方案。

我们构思的过程大致如下:大胆尝试设计初步方案—向老师反馈问题—确定初步方案—理论计算—组间讨论修正方案—确定最后方案。模型的制作过程:

我们先粘好了外部框架和几个斜杆,由于需要等外部框架晾干之后我们才能继续施工,所以进度减慢了一天。我们发现自己的动手能力真的很差,两个斜杆切削不够精确,不能有效支撑主体结构。而且外部

框架没粘好—不规则,我们只能在以后制作中采取补救措施。我们讨论斜杆之间的连接方式,斜杆与柱子之间的连接部位的处理方式,并最终确定。这需要花费我们大量时间,也需要我们团结合作。而且我们为了让结构牢固的粘接,在晚上用重物适当地压在结构上。

两天努力后,只剩下屋顶,可留下的木条不容我们乐观,因为估计不够用。为了保证上部主要受力部位的牢固,我们只得放弃原先用小斜杆加固结构的计划。关于上部受力结构是上放还是倒放还进行了一番讨论,经过分析还是认为上放牢固。就这样整个模型制作完毕。实验结果:

未达到要求。

总结:

结构课程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2C-0008-04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解读

“创新创业+”是将创新创业理念深度融入到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作为核心概念,其宗旨是以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为指向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目的是让高职学校教师和学生能不断地更新和提高教育观念,持之以恒投入到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融合教学、研究、大赛、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中,从而实现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高于单纯注重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造意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一种教育模式改革的发展导向。“+”作为模式外延,即将创新创业与高等教育中各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相结合,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改革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建设质量,以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外延是无限延展的,是可推广、可复制的。该模式不仅适用于高职高专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样适用于综合性大学、研究型大学的专业、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研究。简单地说,就是“创新创业+XX专业=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当然其成效绝不是简单地相加。

二、课程、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创新创业+”的人才培育的核心环节,也是观念转化的桥梁。设计一个全新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有利于教育过程中最大压发挥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最终实现将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精准融合在一起的教育体系。目前,我国高校与美国、日本、英国等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差异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各要素和结构之间。因此从学校的课程设置、课程要素和体系几方面去研究是有必要的,再来研究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相关问题。国内外许多先进理念和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借助这些理念和经验构建和完善适合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课程

国内外对课程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课程”这一概念较早出现是唐代孔颖达编写的《五经正义》和《示子全书·论学》里。过去对“课程”解读仅局限在教学的时间上、教学范围里和工作进程中等元素。国内专家王伟廉[1]的观点“课程是指学校为了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整合学科和教学督导、教学活动的一项工程”。还有专家将课程理解是一种文化发展与创造的过程,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探索和研究活动中的思想观念、实施意义、精神层面、实践经验、多项能力的生成过程等等。

国外“课程(curriculum)”一词来自拉丁语“跑道(Cursumrace course)”随着时代的变迁演变为教育上的专业用语,意指学习者的学习路线。奥利弗(Albert.Oliver)是系统的研究课程定义的一位美国学者,他从广义到狭义的顺序分析出“课程”有七种代表性解释。Lewy,A.[2]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获得的一切经验”,Johnson[3]认为课程是“一种提前预习结果的结构化排列组合”,奥利瓦[4] (Peter F.Oliva)认为:“与教学管理、教学监督和教学研讨等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术语相比,课程确实具有一种神秘的味道。

综上所述,“课程”不同的专家有不同的解读涵义。一位美国的学者做过一个关于课程的统计,课程这一术语至少有119种之多。[5]可见,“课程”概念解释有很多种,但并不影响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分析,反而凸显课程研究领域的生机。

(二)课程结构、课程体系

“课程”概念众说风云,“课程体系”也不例外,从不同层面和角度阐述“课程体系”的情况也大有人在。因此认识“课程体系”必须先认识课程结构。国内有很多专家研究它,他们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对“课程结构”有更深的理解。

顾明远[6]认为,“课程结构”一方面是一个学校将课程各方面的有效组织、合理安排、相关内容配合的统一”。另一方面是我们一般提及的教科书。施良方[7]却认为“课程内部各要素的有序组织和合理配合,也就是说研究课程内部各组成部分如何最佳的融合起来的问题。”廖哲勋[8]指出:“课程结构是一个学校所有课程组成的内部诸要素之间有一定规律的组织表现。”杨树勋[9]认为:“课程结构是一个学校课程全面规划以及总体推进的综合体。”在《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10中,描写课程结构关系最为准确的词语是“Curriculum Organization”(课程组织)。书中给出的定义意思是:“课程组织是指一个学校将所有教育体系内的各要素的组合,根据需要加以排列组合的一种方式。”张华[11]认为“课程组织是一个学校将特定的专业配置的各种课程组成要素有机地融合成课程结构,以便各种课程在教学运行的过程中使他们的结构系统产生一种合力,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的目标。”

课程体系与课程结构一样也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分类具有代表性的是研究者赫冀成等[12]主编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比较》一书,指出“课程体系是学校教学的核心部分,是某个专业所设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合作。”它是特指课程结构以及各类课程之间的融合和分配。广义分类是一个系统,是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前提下,进行有效的形成规律的组合成课程内的多个构成要素。

国外与我国所述的“课程体系”相近的单词是“Program”,卢晓东[13]认为: “Program”仅代表一个系列、并形成逻辑关系的课程组合,相当于一个教学计划也可以看做是课程体系。美国并没有课程体系的说法,它们对相关专业教育是让学生以主修不同方向的课程来进行的。其教育的组织方式以及隐藏在这种组织方式背后的指导思想与我国现在的课程内涵还是区别较大。尽管国内外的理解有差异,从形式上看,“主修”和“专业”都是由不同的课程组织来体现的[14]。因此可以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不同的课程组织即课程体系,都是教育系统培养人才的主要手段和路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办(2015)36号文件精神,这些文件中所提到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活动包括第二课堂、社团、大赛竞赛、综合社会实践、各类课外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都可嵌入到教学课程体系之中,都是为教育的本源服务的。所以我们应该讲课程体系理解为既有思想内容,又具形式结构的育人的“文化场域”,而不是一种只有空洞而无内容的外壳。课程体系是学校培养学生如何去使用人类创造和积累的精神财富为社会服务,它可以交给每一个学生掌握怎样生存与发展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体系,是学生成长过程必须汲取的不同营养的“菜谱”,通过这些“菜谱“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来品尝营养丰富的文化大餐,以提高自己在成长过程所需要的文化营养。endprint

(三)“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是指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与专业教育的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课程体系,在创新创业价值观念指导下,将同一专业不同课程门类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由其课程观、目标、内容、结构和活动方式所组成,其中创新创业课程观起着主导作用。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模式的形式表现。我国现在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很多处于一种“两张皮”的状态,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与国家提倡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主旨相背离,将国外创新创业成果的运行实践经验,结合国内的实践,归纳和总结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新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创新精神是指做任何事情都能够用前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前人没有提出的观点的思维能力以及不断实施发明创造、创新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业意识是指学校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业需求、创业动机以及浓厚的创业兴趣、远大理想、职业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创业知识是指在学校教育的各环节都要培养学生掌握职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创业能力是指在学校培养学生具有职业能力、懂经营会管理、能具备独立工作以及掌握相关专业技术、社会交往的综合能力;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学生在校内外应具有独立、敢为、坚韧、克制、适应、合作、缜密、外向型等多方面的心理品质能力。

三、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成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通过多次调整,多方调研、科学论证,最后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全部课程包括八大模块,如图1所示。

(一)人格与应知模块,包括大学学习方法、人际交往与礼仪、大学生诚信教育、大学生行为规范、校园生活百科、评奖评优、网络课程学习、图书借阅、学籍管理、专业解读、学分制方案、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宿舍管理。这类课程主要是针对刚刚进学校的大学生,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都发生变化,要让他们了解新的环境下一些基本要求,主要安排在开课的第一周全部上完,授课老师有院系部的辅导员、学工、团委、安全部门等讲授。

(二)思想与理想模块,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军训与军事理论、体育与健康五部分,全部为必修课程。

(三)应用与工具模块,包括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全部为必修课程

(四)旅游与素质模块,包括旅游学概论课程群、职业礼仪与形体塑造、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养成教育、人文艺术课程(限选课)、作品欣赏课程(限选课)、迁移拓展课程(任选课)等

(五)创新与创业模块,包括创新理论与实践、创业基础、创业拓展课程如旅游创造学、创业基础、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创业管理、商务沟通、企业法与知识产权管理、创业投资与创业财务、电子商务前沿、技术创新管理、新产品开发和项目管理、创业设计、企业实习等综合素质课程。

(六)专业通识课模块,包括烹饪原料学、中国烹饪概论、食品营养与卫生安全、烹饪工艺学、烹饪英语、中式面点制作工艺、地方风味菜品制作、烹饪化学、快餐经营与管理、食品雕刻、现代厨房生产与管理、餐饮运营实务、菜单与宴席设计、创新菜点的开发与设计、餐饮成本核算与控制等

(七)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括中式烹饪基础、畜肉菜品工艺、禽蛋菜品工艺、水产菜品工艺等

(八)实践与设计(论文模块),包括综合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结语

“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用而生的,它的核心是课程体系,通过对国内外课程、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的分析,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为例,构架出全新的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并在实践积极推进。

参考文献:

[1]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2]Lewy,A.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 1991. Oxford: Pergamon Press. PP. 15.

[3]Johnson,M,Jr. Definitions and Models in Curriculum Theory. Educational Theory 17, No 2. 1967. pp. 130.

[4]PeterF.Oliva,Development the Curriculum,Little,Brown&Company (Canada) Limited, 1982, pp. 4.

[5] [美]乔治.A.比彻姆著,黄明皖译.课程理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169,

[6]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7]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廖哲勋.课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9]杨树勋.现代高等教育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97-98.

[10]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Z].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73.

[1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30.

[12]赫冀成,张喜梅.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比较[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4:19.

[13]卢晓东,陈孝戴。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J].高等教育论坛,2002, (1).12, 11-18.

高职体育课程结构分析 篇4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之后得到了迅猛发展,现在的高职在校生人数已经超过本科生人数,占据了高校人数的半壁江山。体育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体育课程的改革也必须跟上高职教育的发展,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提高。现阶段高职体育课的结构一直沿用中小学或者本科教育的课程结构,其中有些环节已经不能适应高职体育课程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有必要探讨高职体育课程结构的改善,以适应不断发展的高职体育教育体系。

一、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一线技能人才,毕业后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高职学生是通过高考或者单独招生考试进入高校的,他们的高考分数较本科学生有明显差距,单招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参与高考的经历。可以说高职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成绩表现不突出,在高中班级属于学习落后生,一般不受任课教师的重视。这些造成了高职学生心理素质差,有强烈的自卑心理,体育课中不爱表现,缺乏青春的表现欲望和展示自我能力的特征。

二、高职体育课程的特点

高职体育课一般是大一、大二共四个学期课程,每周安排一次体育课。课程时间为90~100分钟,中间有5~10分钟间歇。课堂内容大一多为普修,内容广泛但难于精细化,大二年级为专选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种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但是,由于高职阶段每学期都有实训课或外出顶岗实习课程,体育课程学习又具有不定期的间断性,给学生系统学习体育知识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三、现阶段高职体育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

现阶段,高职体育课一般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至于每部分的内容和组织共安排等,则因课的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作业条件(场地、器材、季节气候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根据现有结构划分,有时难以实施体育课程的内容环节,直接表现为学生进入课程状态较慢,学习体育技术、技能的掌握节奏差异大等方面。

四、改善高职体育课结构的建议

(一)把准备部分改为导入部分和准备部分

准备部分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重要环节,准备部分的较好引导可以使学生较快进入上课状态,为基本部分的学习打好基础。现阶段高职体育课常用的准备部分大多是点名、宣布课的内容、热身、徒手操等环节,一是缺乏新意,二是难以使学生从室内课或实践课中把注意力收回,直接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准备效果差,易发生伤病等情况,间接造成学生参与运动的意识退化,最终造成不理想的体育课效果。

因此,建议在高职体育课的结构加入导入部分,这一部分以5分钟左右为宜。其内容主要是用语言描述本课的内容、运作方法、鼓励参与本次活动等方面;其目的是聚敛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注意力,通过鼓励,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提高学习积极性。准备部分放弃一贯的慢跑热身等环节,改用游戏活动进行,这一部分以15~20分钟左右为宜。把准备部分的内容融入游戏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必要时教师主动参与游戏当中,可以提高学生的信心和自尊心,加强师生交流的融洽性,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同时,每节课可以安排2名学生组织游戏,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基本部分的细化

基本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也是衡量体育课教学目标完成与否的主要部分。根据课堂时间安排,基本部分一般安排2~3个主要内容,其中有复习内容和新授内容,新授内容时间比重较大。在现有的体育课结构中,多数显示教师讲解内容较多。虽然很多学者提倡精讲多练,但是由于高职学生的体育基础普遍都差,精讲的效果并不明显。为了今后更好地上好高职体育课,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多讲新授内容,精讲复习内容。对于个别基础差、理解慢的学生可以进行个别辅导,个别纠错。基础稍好的学生可以组织分组练习,以小组组长带头练习,发现问题集中纠错。练习的密度和运动负荷以某一普通学生为基本参照,一般以微微出汗为间歇依据。随着时间的变化、天气的变化,依据规则应有所不同。对于新授内容,练习的密度与负荷应稍微加大,但要以加大密度为主,以增强负荷为辅。在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运动中的变化,必要时适当进行间歇性调节,期间可以以集中讲解或以与优生师范的方式进行直观性学习,也可以以提问或个别抽样的方式进行调节,这样学生在主动休息的同时,可以以视觉、听觉的方式感知运动技术的原理和技术内涵。

授课中体育器材的运用要具有原则性,新授课程器材应多一些,复习巩固阶段的器材应相应减少,以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与配合效应。

(三)结束部分应有小结

在现阶段高职体育课堂中,多数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放松活动,而往往忽略了对本次课的总结,这是多年来存在的一个弊端。结束部分的课堂小结,可以使学生明确本课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学生看到差距,明确优势,以利于下一步的学习。

参考文献

课程顾问薪资结构组成 篇5

课程顾问薪资结构组成课程顾问的薪资是由员工基本工资+提成构成,具体明细如下:

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属有责任底薪,试用期1200元。转正后1500元。所谓有责任底薪即是完成公司规定的3000元业绩才能得到,否则底薪为0.2、提成工资:完成基本绩效3000元以上,按10%比列提成。即3001——10000按10%提成;10001——15000按20%提成;15001——以上按22%提成。

解释:以上所有绩效即实际绩效,也就是除去合作伙伴所得后的绩效。例如:美术660元,合作伙伴分得65%,那么你的业绩即是:660*35%=231.

汽车原理与结构课程教学探讨 篇6

关键词 :汽车原理与结构;基础课程;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U461-4

“汽车原理与结构”课程是高校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将汽车构造与理论相结合,以轿车为主,系统介绍现代汽车总体结构、工作原理和各系统、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突出了现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及新一代高压共轨电喷柴油机、直喷汽油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型汽车技术。前八章主要内容为发动机构造和原理,介绍了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换气系统、燃料供给系统、点火系统、润滑冷却系统、起动系统及新型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后八章为汽车底盘、车身,介绍了汽车的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车身、仪表、照明、影音、空调、车载网络CAN等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先进的制造业、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出现,使现代化的汽车在结构和工作原理方面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电控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使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己不能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因此只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向学生讲授更多、更新的知识信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意教育,才能适应当前我国汽车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现提出几种教学方式,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多媒体化的教学形式

汽车是一部结构错综复杂的机器,其零部件有上千个。单纯利用书本上的装配图和结构图来进行讲解,不仅不够生动、形象、难以解释清楚,还可能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随着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发展,汽车产品的推成出新非常快,教材的更新换代已赶不上新技术发展的脚步,有些最新的技术在书本上根本没有体现。因此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选用大量结构简图、彩图、三维图、视频动画等,使教学内容和信息量明显增加,把一些学生平时不太容易观察到的,或教师不容易讲清楚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很好的表达出来。尤其可以借助一些动画把原来枯燥无味的原理进行深度加工,让学生得以在较为兴趣的范围展开学习。另外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带一些小型的实物或模型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结构与工作原理,增强记忆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增加对新兴技术的演示,让学生可以直观了解新兴产品。

二、角色转变化的课堂教学

现在的学生都是90后,而90后一代的特点让他们更有自己的个性和想法,并不容易被约束。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抓住他们的心,不让他们在课堂上玩手机。如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那就是把课堂变为他们为主导,让他们上讲台分享。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在课后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准备,大概4人以小组,结合当前最前沿的技术和资料,在课堂上进行PPT的展示,并和其他同学开展讨论。4个同学每个人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分工,并在PPT展示环节体现出来,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在课堂讨论中不要过于追究结果的正确与错误,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意见。这种方法会吸引学生不断地查看汽车资料、资讯,调动其主动性和求知欲。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时代化的教学内容

当前的汽车技术已经朝着无人驾驶的方向发展,包括谷歌的自动驾驶,3月28号,Volvo在北京公共道路上进行的自动驾驶测试项目,以及日前百度CEO李彦宏决定推出的自动驾驶汽车等。自动驾驶概念自诞生以来就备受关注,相信在大数据以及互联网、车联网的今天,有更多的企业会投入到自动驾驶的研究。同样,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也在国际车展上频频亮相,取代传统汽车的吸引力。在汽车发展速度如此迅速的当下,如果教学内容还停留在传统汽车的构造与原理上,只能说会和社会脱轨。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一定要做到日益更新,随时改变教案,补充新鲜知识。

四、重点化的教学实践

作为工科教学,实践环节尤为重要。纯理论讲解难以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到知识点,只有融入实践环节,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实物,才能让他们对课堂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为了进行实践教学,首先是开放实验室。实验室配备有传统汽车整车模型和电动汽车整车模型、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驱动桥、制动器等其他汽车零部件。在课堂上不解的疑难问题,以及在实验课上没有掌握的操作要领,都可以利用课后到实验室加以学习。进行实践教学,还可以进行车企参观学习。让学生在学完整书内容后,有机会到装配流水线上进行参观学习,把全书内容连贯到一起,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识。

参考文献

蔡兴旺. 汽车构造与原理.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陈家瑞. 汽车构造.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杨存枫. 浅谈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 科技教育,2012,(4):221

李剛,卫绍元,田国红.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7,9(4):117-119

朱为国. 汽车构造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中国冶金教育,2009,(6):44-45

结构课程 篇7

从语文“林—树课程”的育人价值来看,多文本、有主题、渗透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捕捉言语训练点等元素应成为“林—树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题中之意。

一、“林—树”之林,走进“这一片”,开发好课程内容

“林—树”式课程的基本思想之一即“主题单元化,阅读综合化”。要践行这一思想,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主体的教师必须牢固树立大语文观,历练“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眼光与魄力。

1. 从教材的体系出发,增强课程内容的丰富性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在有序落实国定的课程目标;无论每册教材的单元内容如何选择,都在分布落实课程的年段目标。纵观当下各个版本教材,在单元内容编排上有的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目标指向性强,实施起来比较便捷;有的主题不够聚焦,需要课程实施者在揣摩编者编排意图的基础上重组课程内容,以增强其丰富性。

例如,在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神话”主题单元的开发与实施中,我们备课组聚焦“神话”,对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结构式调整,将原本不在一个单元的三篇神话重组成一个主题单元。并以《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九色鹿》为依托,分别串联起中国神话、希腊神话的整本书阅读。在整个主题阅读中,每个学生平均拥有十本书的阅读量。海量的拓展阅读既顺应了课标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课程目标,更顺应了中年段学生对神话有着与生俱来的契合性这一特点,极大地满足了孩子的阅读需求。

从讲神话故事到神话故事的研究报告,从神话人物图谱的梳理到学生自己出题进行一站到底的“神话我知道”,无不显现孩子们对神话的痴迷满足。神话课程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大力追捧,源自神话独具特色的大胆想象与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无限向往。而这正好与儿童的天性有着无声的映照。这也在启发课程开发者开发的课程应与学生的兴趣需求、年龄发展特点、主流价值观有机地融合起来。

再如,在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以“动物”为主题的课程统整中,我们除了打破教材顺序,重组《天鹅的故事》《燕子》《蚁国英雄》《生命桥》《云雀的心愿》等教材中的课文,引入人教版丰子恺的《白鹅》,萨姆索罗夫的《白公鹅》之外,还根据需要勾连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和西顿的动物小说,从而丰富“动物”主题课程内容。

2. 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增强课程内容的适切性

语文课程“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且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在“林—树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中,教师并不是作为课程内容的唯一开发者,作为课程获益者的学生同样是课程开发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无论是“神话”主题,还是“动物”主题,我们都有意识地发动学生推荐介绍适合与大家一起阅读的主题文章或书籍。学生参与课程内容建设最大的好处是他们能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书籍。这种由学生自下而上的课程内容开发与教师自上而下的课程内容相遇,便能创造活泼的、散发学生生命气息的校本化、生本化课程。此类融合了学生主动性、能动性选择的课程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群体的共鸣,实现主题统整类课程特有的育人价值。

学生参与课程内容开发并不是完全遵从学生的选择,毕竟学生所选课程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随意性。学生选择的内容要进入课程视野是需要进入“班级读书会”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双重考量的。当他们阐明自己的选编理由时,教师就自然和学生一起进入甄别、思辨环节,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就是有价值的,进入全班共享;不适合的,说明理由,渗透辩证思想。

总之,开发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又不失人类经典文化传承的课程内容是成功实施课程的保证,更是“林—树课程”内容开发的基准点。

二、“林—树”之树,聚焦“这一棵”,精选出教学内容

“林—树课程”无论是基于学科内知识的整合,还是指向学科间核心能力的融合,抑或是核心素养的生活化运用,都必须体现“主体性、整体性、整合性、实践性、共生性、生活性”。“林—树课程”虽然综合实践性增强了,但并没有削弱其承载的学科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有了丰厚的课程内容还必须以智者的眼光从纷繁的课程内容中精选适合本年段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内容。

1. 在优化改造中生成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不等同于教学内容。在“林—树课程”实施中,一篇篇文本、一本本书包含的信息浩如烟海,“一千个读者”还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如果不加选择地通盘接受,势必会游离学科目标、年段目标,还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教师唯有和学生一起潜心阅读同主题的“类文章”、不同体裁的“类文章”,才能在纵横比较中发现海量文章共同的价值取向。

当我们用年段的眼光去审视“类文章”特有的育人价值时,便会以本年段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可接受程度去改造、优化、精选可进入学习层面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学内容的生成并不是“拿来主义”,也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基于本班学情、该年段课程目标达成的适切化改造。

2. 在序列推进中达成教学内容

“林—树”主题课程是系列化、结构化的长程设计,教学内容的精选必须能有效地达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巧妙契合编者的编排意图、适度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以“神话”主题课程和“动物”主题课程为例,我们主要分为“导读课”“推进课”“总结课”三大课型有序推进。“推进课”又分为三大阶段,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达成每一具体目标都开发了具体化的教学内容。在“神话”主题推进课中,我们就将目标定位为:中外神话故事的异同比较、原因探究,相机渗透“对比探究”的阅读方法。

读书方法如何渗透?教师的单向灌输还是为他们搭建方法习得的脚手架?价值不言自明。课堂推进中,无论是问题的产生还是结论的得出,学生都是在具体的阅读材料中,通过教师的启发、引领,自然生成。为了让学生发现中外神话之神在外形和形象上的差异,教师精选了图片,聚焦了典型性的阅读材料,引入了《山海经》、歌剧台词节选等中外文化瑰宝;为了让他们明了问题背后的原因,教师引入了地图、表格式阅读材料。如此聚焦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多样化的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较好地体现了语文海量的主题阅读,这是对传统阅读课堂的本质超越。这些阅读材料有鲜明的生活味,神话虽离现实很远,但已然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世界,这就是对“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最好诠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阅读、自主质疑、自主探究、自主习得的“阅读探究课”。

“林—树课程”推进中,教学内容的选择源自学生认知发展需要、年段目标达成需要,最终走向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

三、“林—树”之“果”,嫁接“这一枝”,收获到表达技能

“林—树课程”无论怎样实施,最终都应该走向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提升。就语文林树而言,选准一个言语提升点,将“林”子里的相关“枝条”嫁接到一棵树上,给其足够的养分,静待其结出满树“硕果”,这是“林—树课程”的学科价值体现,也应该成为“林—树课程”实施效能的评价指标之一。

语文的难点是表达,教师寻寻觅觅地穿梭于“语言丛林”的目的是为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想方法谋方略。当学生置身主题鲜明、表达有规的文字城堡时,教师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引导他们做个言语奥秘的发现者、探究者,并适时地引导他们将习得的言语规律借鉴、运用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以“动物”主题课程的实施为例,在落实“跟名家学写作”这一目标时,我们就经历了以下三个层级。

1. 规范表达结构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体系。

学生进入四年级,描写动物的外形已不成问题,二年级练过,三年级也有关于动物的专题习作。为什么在四年级“动物”单元再次出现单独的描写动物外形特征的段落呢?郑振铎《燕子》第一节的段落结构是这样的———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这就是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身”“一对”“加上”“这就是”如此干净利索的句式样式,“乌黑发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活泼机灵的小燕子”如此章法分明、由分到总,彰显局部和整体特点的描述堪称经典表达的“典范”。这样的句式在以前的学习中是不曾有过的,至少,学生是很少关注其独特的表达样式的。

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外形表达特色”。积累沈石溪、西顿笔下描写动物外形的句式;回忆自己以前描写动物外形的方式;比较不同人物笔下的不同表达方式;赏析《燕子》外形独有的表达结构;模仿描摹自己亲密接触的小动物的外形(我们阅读动物小说和观察小动物是同步进行的);对比“我与作家”写法上的相似度。语文是一项慢工程,需要我们日积月累。单是“跟着名家学外形描写”这一板块,我们从积累、观察、模仿、对比等方面一步一回望就经历了很长时间。之所以要如此大费周章,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对经典的句式有“敏感性”,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借鉴、吸收、运用、内化,进而习得相对规范的言语表达。

2. 顺应表达范式

我们对《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燕子》等课文进行整体探究时,发现这几篇文章的共同之处是将描写动物的活动场景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显然,“学习描写动物的活动场景”既是编者的编排意图,也是课程赋予的年段发展目标。

如何规范学生对动物活动场景的表达方法呢,找准表达起点很重要。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对自己精心饲养的小动物进行活动场景观察记录。为了丰富小动物的活动场景,我们引导学生抓住每一次的喂食、玩耍机会,有意饲养两只或多只小动物,人为去逗逗它们。完成观察日记记录之后,让学生提交一段自己认为最有趣的活动场景描写。通过对学生的观察记录进行样本分析,发现学生的描写方法单一,自己认为很有趣但别人读了毫无生趣。很显然,他们虽然心中有数,但不会用合适的方法将自己心中的意思表达出来,这不仅仅是当下四年级学生的表达难点,更是多数学生的“通病”。这种情况应成为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动物活动场景的“教学起点”。

在教学中,通过引导他们经历探究的过程来化解、突破该问题。从推荐的“动物林—树”读本中摘抄写得最有趣的“活动场景”段落。然后对积累的段落进行分类汇总,发现相似的表达结构,进而形成“类意识”,自主揭示“写活小动物活动场景”的一般样式。需要说明的是,所有方法的揭示不是教师的“给予”,而是教师顺着学生“思维节律”的顺势而为。教师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点拨、引领、帮助、提升。

3. 创新表达图式

在学生对动物小说慢慢有了情感的温度之后,我们可带着学生进一步“玩转动物故事”,让学生品尝“言语创造者”的成功体验。“创编故事我能行”活动在班级开展动物故事大家讲、创编故事有秘诀之后,引导学生用上自己发现的秘诀也来创编一则属于自己的“动物故事”,学生热血沸腾,跃跃欲试。一个情感细腻的女同学就以自家笼子里的仓鼠为原型,表达了“冲破牢笼,渴望自由”的主题。

“林—树课程”的最大实惠是学生能主题鲜明地聚焦某一语言能力的提升点,自主明确地进行阅读、探究、比较、发现,进而建构属于自己的言语表达“图式”。教师唯有嫁接好言语表达的“这一枝”,才能静待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不断生长的“满树花开”。

“林—树课程”无论是从一片林聚焦一棵树,还是从一棵树洞见、走向一片林,都必须做到主题框架下的长程设计、长程设计中的主题推进、主题推进中语文阅读能力的螺旋发展;“林—树课程”的实施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唯有找准“言语丛林”中的“这一枝”,巧用“嫁接术”,才能催生学生言语生命的蓬勃发展。

摘要:语文“林—树课程”以统整思维进行整体重构,立足课程结构的完善,聚焦课程实施方式的变革,指向和谐育人生态的形成。“树”与“树”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主体的教师应走进“这一片”,开发好课程内容;聚焦“这一棵”,精选出教学内容;嫁接“这一枝”,收获到表达技能。无论是从一片林聚焦一棵树,还是从一棵树洞见、走向一片林,都必须做到主题框架下的长程设计、长程设计中的主题推进、主题推进中阅读能力的螺旋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结构,课程统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结构课程 篇8

技工学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培养综合能力为核心, 力争知识传授与品德培养同步, 理论和实践相融合。我认为当前我校的教育课程模式的开发和课程结构的改革应该从下边几个方面入手。

一、观念由单纯培养职业技能向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方向转变

人们习惯地把中等职业教育视为是使学生掌握一门或几门职业技能并使之娴熟的教育。随着科技进步, 社会迅速发展, 对人的基础文化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且从终身教育的框架来看, 中职教育只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阶段, 现时的教育要为以后的教育准备必要的基础, 贮备发展的潜能。因此, 中职教育在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要注重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势在必行。目前有部分学校已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人文科学的比例。

二、专业设置向综合化、群集化方向转变

职业学校专业设置主要目标是追求最大限度的适应。它包括与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相适应;与当地的经济结构、技术水平急剧变化的形势相适应;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 职业技术等级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要求相适应。为适应这种形势, 职业学校专业的覆盖面向宽的方向和综合的方向发展已成了明显的趋势。例如, 把原来的钳工、铆工、管工专业合并为安装专业;机加工、车、铣、刨、磨专业合并为金工专业;电工和仪表专业合并为电仪专业等等, 已成为并不鲜见的事实。这种加宽不仅能使毕业生在就业时增加了选择的路数和竞争力, 适应了企业增设综合性岗位的要求, 而且使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可塑性, 使学生就业之后遇到换岗转岗的情况时也能适应。

三、课程设置向宽基础、活模块方向转变

宽基础的思想首先产生于办学实践的信息反馈。实践证明, 学生的知识面不宽, 毕业后就业门路就受到限制。这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 随着科技进步及企业生产组织形成的现代化, 职业综合化已是大势所趋。故产生了与专业覆盖面扩宽相适应的课程设置的思想, 专业基础知识面加宽产生了所谓群集课程设置方案;其次来源于现代社会意识的强化, 认识到作为现代就职人员, 除传统的政治、语文、数学、体育等基础知识之外, 还有各行各业通用的基础知识, 如能源、安全、法律、质量、信息、职业道德、外语、微机等等。另外, 实践显示人的品格与教养相关, 缺乏教养, 职业道德教育就会流于形式, 因而, 不少学校已在通过第二课堂等途径, 开设多种潜能性的、陶冶情操、提高人的基础素质的课程。如礼仪、书法、美术、文艺、演讲等等。总之趋于让学生获得较宽厚的基础素质, 以利于形成综合能力。而在课程编排上, 则划分成若干中心, 形成多个知识模块, 模块之间能相对独立和互相组合。

四、教学模式由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方向转变

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蓬勃发展大力改革之中, 教学模式呈多样化态势, 目前较流行的主要有三种:

1.学科本位模式。这是传统的、目前仍被广泛采用的模式。这种模式是仿照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做法, 以学科体系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 强调科学理论的系统性、连贯性和完整性。注意课程间的前后衔接, 循序渐进。课程结构一般分为四大块, 即政治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实践等。这种模式比较适合教师为主导, 课堂为中心, 书本为依据的传统的教学方式, 它能较好地符合教学规律, 能传授给学生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模式主要缺点是以抽象知识作为教学重点, 认识和解析能力不足的职校学生较难适用, 还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偏向, 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培养目标。

2.双元制模式。这种模式严格说来只是教学安排上的变化, 但这种模式目前已被冶金、化工等大生产工种 (专业) 所采用。双元制是取之于德国人的称谓。实际上是把教学分为两个部分, 在学校进行政治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及基本技能的教学,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技巧的学习则移入生产工作岗位, 由现场职工和专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学生被视为生产工作岗位的在职人员, 由学校和生产工作单位共同管理。学生享受部分劳保待遇, 毕业后基本留岗工作。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实习、上岗融为一体, 较好地解决了针对性和实践性问题。

3.能力本位模式。这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成果。这种模式是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基础, 按照能胜任所从事职业必须具备的能力结构及其形成特点来设计课程, 以各专项能力作为教学单元, 编写模块式教材, 各个突破, 最后累计叠加。这种模式针对性强, 以实践为中心, 理论知识以满足专业需求为限度, 较好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有利于实现职教培养目标, 具有显而易见的优越性, 但普遍采用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例如要进行职业分析, 对各职业的职业能力要作全面的科学的界定和合理的单元划分, 编写模块教材, 以及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教师等等。尽管如此, 这还是大势所趋, 人心所向。

五、施教方法由封闭性、理论性向开放性和实践性转变

职业能力是胜任工作的本领, 它以心理特征为表征, 在完成具体任务中来体现。打破封闭突出实践已成为大家的共同追求。打破封闭, 包括打破学科内容上的封闭性, 舍弃传统学科的划分系统, 按职业岗位的能力需要重新组织模块知识系统, 从单元教学到模块组合;打破学科之间的封闭性, 提高渗透性。如各科教学都要渗透文化知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综合能力培养等等, 力争德育与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同步;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封闭性, 争取最大限度地接触社会实际。如在校内进行基本的规范化的基本操作技能强化训练的基础上, 增大社会实习面和时间, 把社会力量引入学校教学等等, 还有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演讲比赛、体育文艺竞赛、学科技能竞赛以及为民服务、市场调查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活动, 以提高学生认识社会、服务于社会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 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式, 我们必须做出一些打破原来的教学体系, 按职业岗位能力的需要重新设计课程等综合性改革的大动作, 才能充分发挥我校职业教育资源的作用, 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优化课程结构,成就全面发展 篇9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的前身是天津市第十三中学,是1952年建立的国办普通中学。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我们从学校的资源优势出发,以劳动技术教育为切入点,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功能,探索出了一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并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启示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的劳动技术教育(简称劳技教育)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勤工俭学活动,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 开展勤工俭学,增设经验课程。

这一阶段的劳技教育是以校办工厂为基地,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劳动,对学生进行劳动观的培养和劳动技能的训练,让学生获得工农业生产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2. 建立专用基地,开发多元课程。

1981年,教育部提出在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1982年我校编印了自己的《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从1983年起,在巩固原有机械加工课程的基础上,我们又开设了家电维修、金属加工、制图、英文打字、服装裁剪等课程。1994年,配备了专用设施和设备的劳动技术教育楼落成,并成为学校和全区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为我们进行多元化的课程开发提供了条件。

3. 依托教育科研,加强课程综合。

1997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中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将初、高中的课程进行优化组合。此时,我们边实践边研究,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初、高中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了融合与贯通,增强了课程的综合性与系统性,并纳入学校统一的课程体系。

五十多年中,我校劳技教育的创新发展历程,本质上是劳技教育课程的结构、课程的功能和课程的实施不断得到优化的过程,是课程建设的过程,也是成就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

二、让教师真正走进新课程

20世纪末,我国揭开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如何让教师在思想与行动上真正走进新课程呢?为此,我们提出了“科研型教育”的理念。我们认为,学校教育是一个研究与学习相统一的实践过程,学校的师生员工要在研究中工作、在研究中学习,通过“研究”实现教育教学、学校管理和各项服务的科学化、现代化,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最优化。

“科研型教育”与现实教育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点:第一,“科研型教育”主导下教师的教学主要围绕着如何让学生进行研究、探索和思考进行的,研究、探索和思考是教师工作的主要形式。第二,“科研型教育”主导下学生有效的学习是围绕着研究、探索和思考展开的,研究、探索和思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品质、学习能力。第三,“科研型教育”主导下教师和学生的研究与探索都是主动时态,而传统教育中,往往是被动时态。

“科研型教育”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整合在统一的教育实践之中,并且清晰地指明了这种教育实践的具体形式。“科研型教育”在现实教育和理想教育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找到了一种简洁、经济、高效的实现手段。“科研型教育”实施的强度、力度和速度是可控的,因此“科研型教育”具有广适性。“科研型教育”的实施过程也是学习型组织构建、培养和完善的过程。

实施新课程,每位教师必须建立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程理念,具有课程的加工能力、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科研型教育”的构想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与传统的办学特色相适应,为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体系,为学校的创新发展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三、优化课程结构的新探索

我校劳技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表明:我们可以通过优化学科课程结构,改革学科课程功能,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吸收了劳技教育学科成功的经验,将其推广到学校的整个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并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1. 调整课程体系的结构。

主要是增加课程的类别,突出两类课程:一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课程,如综合型课程和经验型课程,特别要突出与学生生活、实践密切关联的内容;二是学生特别需要的课程,如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课程。调整课程体系的目的是在突出劳技教育课程特色的基础上,构建更适于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

2. 优化课程体系的功能。

学校的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而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需要把这些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整合成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去落实,同时还要将教学的微观目标和教育的宏观目标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课程的整体功能才能得以体现。我们需要研究课程体系综合化、个性化的思路。

3. 拓展课程体系的载体。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把学校的每个要素都变成课程文化的载体,让显性的课程与隐性的课程协同作用,让学生在现代校园文化的沐浴中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建设了人文园、科学园和艺术园,让这些文化园“讲出”美丽动听的故事。

浅谈《数据结构》课程教改 篇10

一、课程最终目标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是非数值计算程序设计的基础, 也是各种应用软件设计和实现的重要基础。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研究常用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所支持的运算操作, 比较不同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特点, 使学生全面地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概念, 掌握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的主要原理和方法;研究解决常用问题的经典算法, 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学生方面。学生刚刚开始接触程序语言, 学过后也只是掌握这门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 还不具备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课程方面。“数据结构”理论教学多数偏重算法思想形成过程的分析, 算法的描述可以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 也可以用伪码, 重在算法思想的描述。在实验中, 有些学生甚至有了现存的算法, 也不知道如何将算法改换成计算机能接受的程序。

(3) 原则方面。《数据结构》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着“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

(4) 内容方面。《数据结构》课程内容抽象、琐碎、庞杂, 涉及很多概念和技术。所有这些内容均自成体系, 相互之间的衔接线索很少, 总体感觉内容零散, 没有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体系。同时, 因教学内容多, 知识量大, 很难取舍, 所以不免在教学过程中变得面面俱到, 重点、难点不突出, 学生理解困难, 教学效果不理想。

(5) 模式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单一、僵化, 教师习惯于“一言堂”“满堂灌”。现在有些教师仍然一成不变地沿用老一套,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都只从教师的角度出发, 从组织内容、备课到讲授, 很少关注学生的反应, 课堂缺乏互动, 更谈不到学生参与其中,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原则的改变。要培养合格的开发型、创造型人才, 教师首先必须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 把“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的传统教育观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的新的教育观。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授人以鱼”, 更重要的是“授人

江苏宜兴●储美芳

以渔”, 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充分体现“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包括理论课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探索。《数据结构》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首要目的。实践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我们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

(1) 实践教学内容“问题”化。实践内容的设计必须以问题求解为主线索, 体现分析、设计能力的培养。针对每个教学单元的重要知识点, 选择有代表性、难度适中、综合性的典型算法, 合理设计“问题”作为实验项目, 以点带面, 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中学会分析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2) 实验教学体系层次化。针对数据结构课程抽象性强、难度大的特点, 构建一个渐进式、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势在必行。我们尝试着按基础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四个层次构建“数据结构”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第一层次, 基础性实验。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 通过实验学会如何从算法转变为程序。如队列结构的基础实验可以是队列的插入 (入队算法) 或删除运算 (出队算法) ;第二层次, 综合性实验。在一个实验项目中整合某种数据结构的一些基本运算算法,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队列结构的综合实验包括队列的创建、入队、出队、查询、输出等算法;第三层次, 实用性实验。实验项目是解决一些实际有意义的问题, 进行实战训练, 提升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 提高实践能力。第四层次, 创新性实验。给学生自主设计自主选择的空间, 引导学生深化问题。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 分析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 通过实验解决自己想解决的问题。

(3) 实践教学形式多样化。实验课是数据结构实践的一个基础训练。通过单个实验项目, 了解掌握基本数据结构的应用, 掌握从算法到程序的转换, 并学会调试、测试程序能力。

项目设计是在学生完成实验的同时,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涉足项目的设计, 体会项目需求分析、逻辑设计、详细设计以及编码实现、测试维护等项目开发的过程。在数据结构课程教学中, 我们设计了两个项目, 一个是“多项式计数器”的开发设计, 另一个是“文本编辑器”的开发设计。学生分组按流程实施, 软件验收后, 以组为单位书写设计说明书, 然后进行答辩、讨论。课程设计又是一个必修环节, 是学生综合应用数据结构的训练。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个综合项目的问题描述、需求分析、逻辑设计、详细设计和编码实现到测试的过程, 训练学生分析问题、描述问题 (数学建模) 、解决问题 (设计与实现) 的能力。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又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教师是传授知识的载体, 是事物变化的外因;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 是事物变化的内因。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 这样, 教与学共同努力、共同提高, 才能达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 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程应积累文章结构模式 篇11

一、日常生活的语文积累

积累既体现了新课程的“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的基本理念,又彰显了“熟读精思”、“含英咀华”等传统教育经验,所以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倚重积累,以求改变传统语文教学“讲风太盛”所造成的种种弊端。这就必然要求为学生拓展语文阅读的空间,通过广泛阅读以丰厚学生的阅读积淀,凭借阅读积淀来增进如语言积累、思想积累、文化积累以及生活积累等方面的素养。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并不需要精心的指导,只要能为学生创设必要的条件和营造良好的氛围即可。学生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积累,既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积淀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凭借语言的内化和形式的积累以提升能力。

(一)健康情感和传统文化的陶冶

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可以获得有关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这能极大提升其道德境界和文化素养。众所周知,语文学科言语作品的内容包罗万象: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文明文化等。学生浸润在这些文本营造的五彩缤纷的情感世界里,自然能实现智慧潜能的开发、精神世界的丰富、高尚情操的涵养和优秀文化的陶冶。这些独特的人文意蕴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青少年的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比如通过优秀诗歌的阅读可以实现学生知识的增长、情操的陶冶,有助于学生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优美和伟大。

(二)文章结构模式的积累

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可以积累到文章的结构模式等形式技巧方面的东西,这有助于他们语文技巧的掌握和语文能力的提升。传统语文教育非常注重积累文章结构模式,北宋著名教育家吕祖谦在谈读书时就说:“第一看大概主张。第二看文势规划。第三看纲目关键,如何是主意首尾相应,如何是一篇铺叙次第,如何是抑扬开合处。”①通俗地讲,让蒙童熟读、背诵一部分名篇佳作的目的,就是使他们语汇丰富和知识渊博,并掌握大量的结构技艺。日后一旦提笔作文,那些与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十分贴近、十分合宜的字、词、语、句和结构方法,便会不断地浮现出来,供其选择和运用。

说到结构模式,很多人很反感,认为那些东西太死板,容易束缚学生的思路。这话有一定道理,毕竟对一种写法生搬硬套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但目前的事实是,很多学生写作之前不知道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写作之中边想边写,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作之后思路混乱,条理不清。这种现象出现的表层原因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写,内在和实质只能是积累不足,特别是文章结构模式的积累不足导致的。因此,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关注文章结构模式,可尝试围绕着“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这三个步骤来引领学生阅读。从谋篇布局、立意构思、精彩片段的揣摩中去感受作者行文的匠心独运,从而积累丰富的词语,识记各种类型的句式,积淀各具特色的文章结构模式。

(三)语言材料的内化

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可以丰富其语言材料,这暗合了朱熹倡导的“学者观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的主张。通过有意识的积累,学习者不仅可以通过认识和把握语文规律来培养语感和发展语文能力,还能接受体现在语言材料中的优良思维品质和负载在语言材料上的文化信息的影响,提升其思维能力和思想文化修养。这里的积累既强调语言典范的积累以记诵一些好词、好句,更注重语言规律的积累以把握行文规律。粗略地讲,语言方面的积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如识字和写字,掌握最基本的字、词,积累大量的词汇等,这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二是语言运用规律的积累。口语交际、阅读、习作,都有自己的规律,了解这些语言规律是语言发展的内核。三是规范语言的积累,如教材文本的学习、记诵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等。学生通过规范语言的学习,不仅可以陶冶性情,提高认识,更重要的是为语言发展获得了借鉴。

二、语文课程的语文积累

如果站在“语文课程”的角度,我们就有必要对学生的积累进行必要的引导和限制,让学生的积累主要集中在语文的形式和内容方面,通过思想情操的积淀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文章模式和语言材料的积累来实现学生语言文字素养的提升。而假如不加限制也不能很好引导的话,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积累到的知识可能是什么方面的都有,就是没有语文的,甚至积累到的信息也可能是良莠不齐的。

(一)语文积累应内容和形式兼备

语文积累既包括语言材料、文章结构模式等形式方面的要求,也包括情感品质、审美品位等内容特质的积淀,很显然前者是语文课程的重点。但这一常识性问题,在新课程“革故鼎新”的理念冲击下也成了必须要说明的观点,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新课改为了摆脱学生“不愿学”语文的尴尬,旗帜鲜明地擎起了“人文性”这面大旗,但对于如何坚守语文本性却是语焉不详,指导也不甚明确。这导致很多一线教师只注重语文内容的教学而轻视言语形式的操练,学生积累了很多五花八门的知识但没有掌握多少语文的干货。这一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并在一线教师那里生根发芽,恐怕和我国传统教育的巨大影响密不可分。中国传统教育是文史哲融合的综合教育模式,其目的在于伦理道德的提升,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语言文字仅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凭借。

新课改秉承传统的人文教育传统,裹挟素质教育的余威,致力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而不能坚守语文本位。这种偏颇在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了尖锐地批评:“学习国文,目的就在学得用文字来表现的方法,他们只着眼于别人所表现着的内容本身,不去留心表现的文字形式,结果当然是徒劳无功的。”②当然言语内容的积淀是必要的,这是对以往以“训练”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的积极纠偏。因为学生不了解、不熟悉的内容自然理解不了也写不好。但这些内容和经验是可以在生活中、阅读中自然积累的。因此,内容的积累不是语文教育最主要的任务,因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既需要内容方面的增进,更需要形式方面的操练,二者缺一不可。换言之,形式和内容统一是语文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语文教育既要关注文本写了什么、写作目的何在等内容方面,更要注重怎样写的和为什么这样写等形式方面。

(二)语言材料的积淀是语文教育的基础

语言材料的积累是语文课程的独具之任,也是语文实践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工作。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毫无疑问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但由于诸多偏差导致积累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既有理论认识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实践操作方法不当的因素。

这里的理论认识不到位,指的是很多语文人没有搞清积累的内涵而把积累和记忆简单等同。实际上,积累是一个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指的是把理解并记忆的语文内容运用在实践中增进自己能力的活动。可见,记忆只是积累的一个阶段,而且还不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由于没有弄清孤立的死记硬背并不是积累这一简单的道理,导致不少一线教师在运用积累时产生了误区。比如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把单纯的字词句知识梳理当作唯一的积累渠道,认为只有把课文中涉及的知识讲深讲透,让学生记住,就是积累。因此教学中就经常出现只顾借助巧立名目的练习,而忽视受教者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和积累的“泛语文”、“反语文”等现象。

这里的实践操作不当,指的是没有把积累和运用这两个过程有机结合起来。语言积累的过程只有体现在语文运用的过程中,积累的东西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素养、才能提升其能力,才能内化到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因此,良好的积累不仅存在于阅读和写作等语言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学生只有通过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来实现积累,才能把形象而不是文字存储于自己的头脑中,才能掌握得到位并能将之有效运用到语文实践中。比如在写作过程中,写不仅是对语言材料在理解、记忆基础上的运用,还是思想感情的输出过程。词汇量、语言的组织、材料的运用、情感品位、思想深度以及创新能力无不在写这个过程中得到整合与运用。也就是说,这个运用过程既是语文积累的过程,也是语文素养的实践和提升的过程。

(三)文章结构模式积累具有独特价值

语文教学的立足点只能是言语形式,而不能是言语内容,即“语文课程为了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读写听说活动必须指向如何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而主要不是它们的内容。”③因此,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是引导学生认真研究和积累文章的结构或者说是作者的行文思路,这不仅有助于加深阅读理解的程度,更能加深学生对文章行文规律的把握。只有这样,学生在积累了诸多文章结构模式的基础上才能举一反三地运用,在运用中由吸纳走向表现进而实现创新,促进学生言语生命智慧的提升。

学生积累表达形式的过程应是运用表达形式的过程。学生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发现具有某种特殊性的语言现象,在现象的重复中发现规律,认识和把握字词句段篇的可组合性和不可组合性。这是由于语文教学的任务不是教给学生一套固定的语言规则,而是要教给学生新的言语形式与新的思维方式。通俗地讲,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应该是组织学生学习语言,而不应该是组织学生研究语言,这只能通过积累语言材料和运用语言来实现。只有把积累和运用密切结合,在认识生活、改造生活的过程中学习和积累语文,学生才能形成真正管用的语文应用能力,而不是“两脚书橱”。

语文课程层面的积累要超越日常生活的语文积累,应主要关注文章结构模式而不是文本内容。这深刻地揭示了语文积累的本质内涵,定能为当前正在深化的有效教学理念提供有益的借鉴。

————————

注释

①张隆华、曾仲珊:《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7页。

②夏丏尊、叶圣陶:《文章讲话》,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192页。

③王尚文:《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8日。

工程结构课程改革初探 篇12

受专业覆盖面广及行业涉及面宽等特点的影响, 土木工程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当前“大土木”专业背景下, 培养具有较宽理论基础、较强适应能力、较广专业视野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最终目标[1]。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工程结构, 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 在工程力学、建筑材料、建筑制图等课程基础上, 围绕建筑结构的受力体系阐述各种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计算原理和方法以及结构构造要求等内容[2]。对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土木工程专业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工程结构课程简介

1. 培养目标。

为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土木工程专业素养, 工程结构课程要求学生在数学、力学的基础上, 初步掌握建筑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 为将来从事工程管理工作提供充分的结构工程知识背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具备简单的结构构件设计能力, 使其能够解决工程管理中简单的结构问题;同时应了解工程结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建立正确的结构概念, 保证其充分理解结构设计意图, 为其从事工程施工、造价、监理等工作提供良好的结构工程知识基础。

2. 课程概况。

工程结构Ⅰ内容如下:建筑结构选型与设计方法讲述建筑结构的基本特点与结构选型、建筑结构荷载与设计方法等内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讲述材料的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轴心与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轴心与偏心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变形与裂缝宽度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讲述整体现浇式单向板肋形楼盖、钢筋混凝土现浇双向板肋形楼盖、钢筋混凝土楼梯计算;混合结构房屋设计讲述刚性、弹性、刚弹性方案房屋的相关计算、混合结构房屋基本构件与构造措施、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等内容。

工程结构Ⅱ内容如下:钢结构设计原理讲述钢材的力学性能、钢结构的连接、受弯构件的计算原理、轴心受力构件、拉弯构件、压弯构件、节点设计原理、单层厂房钢结构、大跨钢结构与空间结构;地基与基础工程讲述地基土的工程性质及分类、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地基处理等内容;建筑结构新技术讲述新型建筑结构、计算机方法、工程结构的事故处理等。

三、工程结构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授课课时少, 授课内容多。

工程结构包含土木工程各专业课程内容, 授课内容众多。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地基与基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等各专业课程授课课时均不少于32课时, 而工程结构课程的授课课时仅128课时。在有限授课课时内讲述众多课程内容, 不可避免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2. 章节内容的重复性与独立性。

工程结构中各章节内容具有明显的独立性。比如, 荷载作用类型方面,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地基与基础等章节, 主要讲述静力荷载作用下构件的受力性能与设计原理, 建筑结构抗震则重点讲述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与构件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的影响。此外, 工程结构中各章节内容尚存在一定的联系性, 从而造成了部分内容的重复。例如, 建筑结构选型与设计方法, 指出按承重结构的类型分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讲述各种结构类型的定义与受力特点, 并对其变形与受力进行了详细分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同样介绍了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不同结构类型的定义与受力特点。再如建筑结构选型与设计方法部分, 分析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的优缺点及所用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砌体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同样介绍了各种结构的优缺点及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

3. 考核方式单一, 学生积极性低。

目前, 我校工程结构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为闭卷考试, 最终课程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所占比例为20%和80%。平时成绩根据出勤、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期中检查等评定。上述考核方式在有限授课课时条件下, 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实际教学过程中, 存在学生积极性不高、考核方式较单一等缺陷。

四、工程结构课程教改方法

1. 授课课时适当增加, 授课内容适当删减。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而言,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地基与基础工程等课程授课课时均在32课时及以上。在相同授课范围的要求下, 必然要对授课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在改革的过程中要遵循把握主要内容、突出重点内容、穿插细节内容的基本原则。以钢结构设计原理为例, 所谓把握主要内容, 是指将钢结构三大连接方式及其计算、钢结构受弯构件、轴心受力构件、拉 (压) 弯构件等内容讲述清楚, 而有关钢结构材料生产、节点设计、钢结构的塑性设计及抗震设计等内容, 则简单介绍即可;所谓突出重点内容, 是指重点讲述计算公式的具体运用, 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导可适当讲述;所谓穿插细节内容, 是指讲述主要计算公式的过程中, 对一些构造措施处理进行适当讲解。除此之外, 在教学大纲不变的前提下, 建议适当增加本门课程的授课课时, 以提供充足的授课时间。

2. 章节内容适当归类, 重复内容合理整合。

工程结构课程各章节存在内容重复的现象, 针对此类问题, 需要对该课程各章节内容进行适当归类。按照材料进行分类, 可划分为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等内容;按照荷载条件, 可分为静力计算、抗震设计;按照受力层次, 可划分构件设计、结构设计两部分。建筑结构选型与设计方法简要介绍混凝土、砌体、钢材等物理力学性能, 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介绍选型, 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砌体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则介绍相应材料的力学评价指标, 如冲击韧性、伸长率、破坏形式、冷弯性能等,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则讲述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不同类型结构的受力与变形分析。根据上述分类,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 既要讲授各章节的联系, 又要避免章节内容的重复讲述, 从而达到节约授课课时的目的。

3. 考核方式多样化, 交互式教学的运用。

为提高工程结构课程的教学质量, 应消除传统考核方式的弊端, 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为此需要丰富考核内容, 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对学习效果与成绩进行评价, 如平时考勤、课堂问答、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学习心得、课程建议调查、小组试讲、授课内容总结等方式, 以此弥补单一、枯燥考核方式的不足, 逐步形成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的考核评价机制。

结合多种考核方式, 开展交互式教学, 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可有效促使教学水平的提高。根据情境和过程的不同, 交互式教学以多种形式出现, 相互作用以纵向或横向的方式出现。交互式教学可分为师生交互、人机交互以及一些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传统的交互式教学以反馈和交流为主要特征, 目的是构建一个互相信任、尊重和平等的学习氛围, 通过对话和倾听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 进而在合作和交流中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白板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 基于网络及白板环境的交互式教学迅速兴起, 它促使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 其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合作性得到充分发挥,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 新形势下交互式教学以问题主导、小组主导、课堂互动、多媒体辅助、网络交流等多种形式出现, 以实现以教为主 (教师“满堂灌”) 向以学为主转变、以课堂为主 (过分重课堂) 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以结果评价为主 (过分重分数) 向结果过程结合转变。与此同时, 交互式教学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注重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熟练处理教材的系统性并突出讲授的重点, 善于用明白、易懂的语言来表达深度理论、深邃思想、深刻思路, 善于应用启发式, 吸引学生同步思维, 从而不断提高讲授的艺术性,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五、结论

为提高授课效果, 需要适当增加授课课时, 此外, 需要合理调整授课内容, 坚持把握主要内容、突出重点内容、穿插细节内容的基本原则;为避免部分内容的重复讲述, 需要对该课程各章节内容进行合理归类;为保证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需要灵活运用多样的考核方式, 开展交互式教学。

参考文献

[1]方薇, 李盛.“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21) :68-69, 71.

上一篇:雨水资源化利用概述下一篇:无线音乐门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