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腰鼓队训练方案

2024-08-27

小学腰鼓队训练方案(共9篇)

小学腰鼓队训练方案 篇1

小学腰鼓队训练方案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努力贯彻南京市“幸福每一个”的小班精神,通过腰鼓活动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通过互学互教加强联系沟通,加强团结增进友谊,让小班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发展,为学校开展的其他活动活跃气氛,特成立学校腰鼓队,为了保证腰鼓队演练活动正常进行,有序开展,现在做以下训练安排:

一、组织安排

组 长:

组长职责:负责召集和协调

副组长:

副组长职责:负责计划,场地、器材安排和督查

后 勤:

后勤职责:师生饮用水安排和器材调配

二、主要保障安排

1、人员

腰鼓队共有60名队员,由五、六年级优秀少先队员组成。

2、活动时间和地点

时间:每周六上午8:30—11:00

地点:学校大操场

(必要时适当增加活动次数,根据具体任务和情况再定。)

3、活动的主要内容

A:复习和学习腰鼓的基本鼓点、基本步伐和基础型态。

B:在熟悉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学习一套较简单的套路。在熟练套路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难度,稍加提高。

4、用具

腰鼓己配备,可继续使用,服装由学校根据具体任务和情况解决。

5、辅导教师

根据目前学校师资情况,我校外聘了一位校外辅导教师进行教学。

6、值日安排

备 注

1、遇节假日顺延;

2、值日教师有事时,要和其他值日人员调班;

3、停练或顺延时由值日教师通知班主任。

4、值日教师注意巡视和护导学生离校。

7、学生要求

1、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有病有事要请假。6个小组组长每天进行点名,并做好出勤记录。

2、爱护腰鼓,做到轻拿轻放,训练结束后放于指定位置。

3、认真训练,不开小差,不懂的地方虚心请教。

三、行事历

第四周:学习腰鼓基础知识:

(1)鼓点节奏

(2)背腰鼓,拿鼓槌的方法

(3)基本打法训练

第五周:学习“小缠腰”动作

第六周:巩固“小缠腰”动作,个别指导

第七周:学习“大缠腰”动作

第八周:巩固“大缠腰”动作,个别指导

第九周:学习“分手步”动作

第十周:巩固“分手步”动作,个别指导

第十一周:学习“大转身”动作

第十二周:队列一训练 声声威风。以由缓到急、由疏到密的鼓声引入学生用小马步吆喝声入场,以表现出雄壮的气势,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第十三周:队列二训练 方块队。以一个长鼓点排列成方块队,在原位上做不同方向的转动。鼓点为咚咚吧咚 吧 咚0,咚咚吧 咚 吧 咚0 咚咚吧 咚 吧 咚咚 咚咚吧 咚吧 咚

第十四周:队列三训练 同心圆。四排方块队围成两个同心圆。完成两至三个鼓点。

第十五周:队列四训练 旋转风车。完成一个鼓点。

第十六周:队形五训练 方块队。方块队相向或交差。完成一个鼓点到两个鼓点。(鼓点待定。咚吧咚吧 嘿嘿)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方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安塞腰鼓这一民族艺术奇葩;

2、了解本文的修辞手法和句式;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二、能力目标

1、对文章的形神有独到的见解;

2、学习本文通过生动描写来抒情的形神兼备的写法。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感受生命与力量的美,激发对民族艺术的热爱。进而达到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感情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

2、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资料了解安塞腰鼓,准备安塞腰鼓图片及课文朗读录音磁带并制成课件。

学生:搜集安塞腰鼓的有关知识及作者的情况;查阅工具书,疏通生字、词语;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由豪放、节奏感强的现代舞蹈引入天下第一鼓──安塞腰鼓。

2、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安塞腰鼓的知识,教师总结归纳(屏幕显示):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也是陕北人民精神风貌的象征。在古代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如今它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

3、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片断,给学生以形象的感受,并调动学生的情绪。

4、学生展示作者作品资料,教师总结归纳(屏幕显示):

作者作品:刘成章,生于19xx年,陕西延安市人,现任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散文集《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写于 198x年,它是一曲陕北人生命、活力的火烈颂歌,是一首黄土高原沉实、厚重内蕴的诗性礼赞。

二、朗读感知课文

1、齐读、正音:

⑴ 首先不作任何提示,让学生齐读全文。

⑵ 纠正学生误读的字音。(积累字词)

2、读出音乐美:

⑴ 学生自我评议刚才齐读课文时所存在的问题。

⑵ 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带(或老师范读)。要求学生带着刚才评议的问题去听,并根据范读在文中作一些标记,如节奏、重音等。

⑶ 对比评议:将自己的朗诵与老师(或录音)的朗诵进行比较,发现他人长处。屏幕显示:

朗读指导:朗读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接下来就是要读准节奏。要读准节奏,必须注意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停顿,还要分析课文的句式特点:本文以短句为主,因而节奏较快:读准节奏以后还要注意语音的轻重,这样才会产生抑扬顿挫的效果。

⑷ 分节朗读,注意节奏、重音。

⑸ 学生自由朗读。

3、读出画面美:

朗读指导:朗读水平若要向高层次发展,必须深钻课文,才能身临其境,进而读出文章的画面美。

⑴ 寻找本文主体画面的构成因素:

黄土高原(厚实、大气)、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热情、充满力量)、腰鼓(灵动而热烈的陕北打击乐器)。

⑵ 分析全文画面的构成:

以打击腰鼓的不同过程为主,穿插一些想象的画面(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等)、陕北农民的生活画面、黄土高原与江南的对比画面等。

⑶ 教师示范朗读片断。

⑷ 自由朗读,力求进入课文情景,读出文中的画面美。

4、读出力量美:

⑴ 讨论:通过以上的朗读,试用 的安塞腰鼓的句式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内容。学生各抒己见,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

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从中让学生感受腰鼓这种民间舞蹈的震撼力和蓬勃的生命力量。

⑵ 播放配乐朗诵带,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力量美。

⑶ 学生诵读。力求读出本文所特有的阳刚之美。

5、总结寻美:

分组朗读,进行分组寻找美点比赛。用 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学生可能有如下答案:

⑴ 蓄而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⑵ 火烈的舞蹈场面美,你看,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⑶ 激越的鼓声美,你听,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⑷ 击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6、赏析语言:

学生寻找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用我喜欢句子,因为的句式进行评点。

(教师提示:可以从用词、句式、修辞、写法等角度入手)

教师举例:我喜欢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句子,因为反义词用得好,在强烈的对比中,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学生间互相交流,教师作适当的归纳:

⑴ 从用词方面说:

①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安静时安塞腰鼓的状态。

② 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③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中反义词用得好,好在它们对比强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点。

⑵ 从句式上说:

①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中发狠忘情没命用得好,好在它们语意层层递进,语势步步增强。

② 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使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③ 但是与看独立成段好,好在它们特别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画面由静到动的急转。

⑶ 从修辞上说:

①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写得好,好在比喻使对象更加形象具体,从而铺排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画面。

② 文中的反复用得好,好在使语言节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③ 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样的排比增强了语势,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气势。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句内部的排比: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句与句之间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流做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这些排比句使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钱钻,能表达出强烈的思想感情。

⑷ 从写法上说:

①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写得好,好在它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内涵。

②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

③ 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好,好在它为文章后面写动设下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

三、讨论主旨

出示问题:这样的安塞腰鼓使你联想到什么? 它体现了什么样的主题思想?讨论、交流、明确:

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

歌颂黄土地上的阳刚之美;

歌颂承载生命的黄土地;

歌颂黄土地上生活的人

(有一定的难度,无须面面俱到,只要有所体会、领悟即可。)

四、小结

这篇文章气势恢宏,语气连贯,节奏明快,语句铿锵,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表达出作者赞美了安塞腰鼓强健的舞姿、沉重的响声、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强烈的思想感情;也赞美陕北高原人们粗矿、豪迈、开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激越豪壮,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

五、作业

1、请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一个表演场面。

2、积累词语,收集文中好字好词。

小学课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篇3

承载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信息的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演绎着一曲生命的赞歌!它粗犷、雄浑、动力十足,它是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象征,你看:(播放一段腰鼓录象)

好一个安塞腰鼓!一个怎样的安塞腰鼓呢?请你来填一填,可以填词语,也可以填句子。(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 的安塞腰鼓!)(可填:壮阔、豪放、火烈、有力、元气淋漓、惊心动魄、奇伟磅礴……)读好这句话。

腰鼓捶起来了,我们的心也受到感染,心也变得热烈!在著名作家刘成章的笔下,这安塞腰鼓,那就更富有震撼力了!因为,它是一曲(出示: “陕北人民生命活力的赞歌,黄土高原厚重内蕴的礼赞!”)

今天,让我们再走进课文,进一步去领略安塞腰鼓的丰采和独特魅力!

二、欣赏腰鼓

1、速读课文,看看“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话在课文里出现几次?(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

2、确实,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这在修辞叫做反复。那么,为什么要反复四次,这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去感受感受,在相应的句子旁写写你的感受。然后,用上“好一个安塞腰鼓!你听(或:你看):”的句式来说一说。

3、交流。

(一)第一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看:

第六节:

1、你读出了什么?(安塞腰鼓鼓声的雄浑激越,豪放火烈……)齐读这一节。

2、老师把这段话改写成这样的形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有什么感觉?(像诗一样,富有节奏)(出示: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3、如果这样写,好不好呢?出示:

那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那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

那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

那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

那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

请你反复读几遍,比较比较,感觉有什么不一样?(作者用恰当的比喻,对语言进行巧妙的安排,更突出了安塞腰鼓的雄浑,豪放,火烈)齐读

这诗一样的语言,富有节奏的鼓声,狂舞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怎能不赞叹――(生读“好一个安塞腰鼓!好火烈的舞蹈哇!”)

第七节:

1、引读: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使恬静的阳光——,使困倦的世界——。

2、看看不同颜色的词语他们是什么关系?(反义词)

腰鼓捶起来之前,空气是——,阳光是——,世界是——,腰鼓捶起来了,空气——,阳光——,世界——。这样的变化,全因为有了这——安塞腰鼓!这热烈而奔放的——安塞腰鼓!齐读:好一个安塞腰鼓!

(二)第二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听:

1、让我们跟着他一起齐读9、10两节。

2、谁来填一填: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碰撞在四野长着枣树的 上,蓦然变成,只听见。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碰撞在 上,也蓦然变成,只听见。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碰撞在我们的心上,也蓦然变成,只听见。

3、山崖在动,心在动,人在动,一切都因为这安塞腰鼓在动!这鼓声震撼山河,震撼我们的心灵,我们不由得在心里大声呐喊——好一个安塞腰鼓!

(三)第三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看:

12、13节:

1、指名读,齐读。

2、你们看,这就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一片贫瘠,一片荒凉,在这儿,种不出充满生机的庄稼,这是一片沉默的土地,是那样的沉重而缺乏活力。他们吃的,是黄土高原上长出来的红豆角、老南瓜,这儿的人们,生活贫穷、落后,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他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可是,当我们看到了这安塞腰鼓,谁都会鲜明地感受到——,谁都会惊异于——!因为这是——

(出示填空:一群 的后生。)

(1)理解“茂腾腾”:沸腾着生命的热烈;叠词更富有韵味。指导朗读。

(2)理解“元气淋漓”:

(3)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旺盛的生命力,更是顽强的民族生命力!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厚夫先生这样评价安塞腰鼓:某种意义上讲,安塞腰鼓不仅仅是一种地域文化,已经变成中华民族坚定不移,意气风发,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出示朗读)

读到这儿,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群茂腾腾的后生!好一群元气淋漓的后生!

3、谁赋予了后生们如此奇伟磅礴的能量?(齐读13节)

原文中还有这样一段话,你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是啊,厚土蕴藏着原始的生命,积蓄着骚动的力量,而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搀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所以,只有黄土高原——生读: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四)第四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看:

1、第15小节:多么美妙的舞姿!多么变幻的舞姿!使每一个人都叹为观止!一组排比句,更增强了表达的气势,让我们再来欣赏。

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2、引读16节:看啊,安塞腰鼓愈捶愈烈了!——痛苦和……

好一个安塞腰鼓!

(稍停顿一会儿)

三、感受最后一节。

小学足球训练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足球运动是一项具有竞争性和对抗性的运动项目,它能体现出学生之间的配合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掌握小足球的基本技术,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并能够自己组织比赛。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通过对学生的训练,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开展学校足球运动训练对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丰富学校文化生活,发展体育特长,调节紧张的学习气氛具有重要意义。

二、训练目标: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校开展足球项目专项训练,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通过训练,建立足球运动的基本技能概念,熟悉球性和控球能力,体会动作要领,初步掌握足球最基本技术和游戏方法,发展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全面提高学生足球技能水平,训练的时间安排为:

星期一——星期五:

早上:7:00——8:00

下午:3:40——5:00 校男子足球队在本学期的的工作计划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继续认真挖掘有潜力的新队员,为队伍输入新鲜血液,壮大队伍,作到新老结合,保证队伍的持续发展。

第二步:加强思想工作,让其明白锻炼的必要性以及为校争光的荣誉感,使之有意主动投入。

第三步:注重球队作风建设,严抓纪律,认真做好考勤工作,建立奖罚机制,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第四步:本学期的训练工作主要是围绕着培养足球技术,基本功,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足球的整体水平。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提高足球氛围,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同时更希望这支队伍在比赛中不断提高,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社会培养更多的足球人才。

三、训练任务:

1、培养队员良好的心理品质及思想品德,在学习技术技能之前先学习做人道理,从思想上重视教育。

2、根据队员年龄段特点,提高队员身体健康水平,根据足球专项运动的特点,改善队员的身体形态,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发展综合的运动素质。

2、培养队员的团队精神,足球运动是一项集体项目,需要每个队员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3、教会队员进行专项运动训练组织、指导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队员独立进行自我训练的能力。

四、训练内容:

(一)提高队员训练作风,比赛作风,严格纪律性.培养良好体育道德作风,严格训练质量。(二)提高队员的全面身体素质,重点发展速度灵敏.协调.爆发力等素质。

1、学习掌握跑的正确技术。

2、提高速度所需要的肌肉力量。

3、提高完成各种技术动作所需要的灵敏协调能力。(三)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技术(重点传,接技术)逐步发展学生个人技术特长。

1、提高活动中控球能力。

2、正确掌握传接球技术小学足球训练方案小学足球训练方案。

3、提高技术运用能力。

4、注意发现学生特点加以培养。

(四)提高队员的战术能力.重点是个人战术和局部战术。

1.明确个人攻守的职能,进攻和防守原则。

2.提高个人战术意识和局部2对1,3对2能力。

3.确定基本阵容,初步形成3-2-1全攻全守的基本打法。

(五)训练计划及内容

第一阶段

一、身体训练

(一)身体训练的目的1、使学生热爱足球。

2、培养学生反应灵敏。并提高身体素质。

(二)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

1、做徒手操

2、以跑为主的身体训练。

(1)慢跑:15米X2,指导学生跑的动作。

(2)快跑:10米X2、15米X2,要求跑的动作正确。

(3)曲线跑:培养学生的灵敏。

(4)自由跳:培养学生的后蹬方法。

二、足球技术训练

(一)技术训练的目的

1、训练学生熟悉球性。

2、让学生准确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二)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以带球为主,在带球中学习基本技术动作和带球方法。

2、让学生初步接受和学习传球、接球方法。

3、单一的射门训练和接球后的射门训练。

(三)守门员的训练

1、手型训练。

2、自由训练。

3、下手球和上手球接法练习。

4、踢手抛球训练

三、足球战术训练

(一)战术训练的目的

1、培养接球和进攻意识。

2、培养阻击和防守方法。

(二)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学习二人一组的传接球和接球后即快速推进,接球后带球过人。

2、学习基本的护球和盯人战术。

3、在小型对抗中体会“二过一”,在训练中练习“二过一”的战术。

四、游戏和比赛

(一)目的1、通过游戏,提高学生参加足球训练的兴趣.2、通过小型比赛,领会足球比赛方法,培养学生的对抗意识。

(二)比赛方法

1、一对一、二对二的传接球比赛。

2、三对三、五对五的有门踢球比赛。

3、开展“五人制”训练比赛。

第二阶段

一、身体训练

(一)身体训练的目的1、培养学生的灵敏、速度和跑的能力。

2、让学生学习正确的快跑动作。

(二)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

1、学做简单的专项准备活动。

2、以跑为主的身体灵敏、速度训练,学习快速跑和正确的动作。

(1)慢跑:20米X2、30米X2,要求学生跑的动作准确。

(2)快跑:60米、200米。

(3)曲线跑:用曲线跑绕过障碍,培养学生侧向快速运动,达到

灵敏和快速的目的。

(4)变速跑:要求时快时慢跑。

3、跳:学习蛙跳和单足跳。

4、进行游戏比赛。

二、足球技术训练

(一)技术训练的目的1、继续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2、提高带球能力和运球的技术。

3、用各种手段学习传接球技术。

(二)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以带球为主,学习带球的变向动作和过人技术。

2、让学生初步学会二人一组的传接球方法和学习有障碍的传接方法,体会“二过一”传接技术。

3、学习单一射门、接球射门和有阻挡、过障碍的射门技术。

4、学习移动时的传接球。

(三)守门员的训练

1、继续训练接球手型和倒地接球的护球方法。

2、进行接射门练习。

3、巩固上手球、中路球和下手球的接球方法。

4、学习踢手抛球和定位球,要求踢手抛球有指定的落点。

三、足球战术训练

(一)战术训练的目的1、培养接球、传球的集体进攻意识。

2、培养防守和站位,增强集体防守意识。

3、通过练习和比赛,提高比赛实战能力,为参加校间教学比赛做准备。

4、接自抛球练习:脚内侧身侧、底部和头部四个部位接传球。

(二)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学习二人一球传接球和移动传接球的方法。

2、学习有障碍的接球后带球过人及射门技术。

3、练习盯人、堵截和补位。

4、在训练中学习三人一组的“二过一”战术。

5、学掷界外球。

四、游戏和比赛

(一)目的1、通过游戏和小型比赛,让学生初步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

2、通过游戏和小型比赛,让学生学习掷界外球的技巧。

3、提高和加强对抗意识,让学生进一步热爱小足球。

(二)游戏比赛方法

1、一对一、二对二、四对二传抢球游戏比赛。

2、有门的“五人制”比赛。

3、本校“七人制”比赛和校间友谊比赛。

第三阶段

一、身体训练

(一)身体训练的目的1、通过节奏操训练,促进学生的四肢灵敏、协调能力,提高作的准确性和节奏感。

2、在跑动中提高跑动作的正确性。

(二)身体训练的主要内容

1、练习节奏操。可根据学生实际自编节奏操内容。

2、加强短跑叨米训练。

3、折回跑,15米X2、15米X4直线跑训练和曲线跑训

4、耐力跑练习:每周一次,每次跑200米——400米。

5、下肢韧带练习和训练结束后恢复身体的放松练习。

二、足球技术训练

(一)技术训练的目的1、通过带球和带球变化,提高带球和运球的节奏。

2、在传接球训练中加强一脚出球、二脚出球的准确性和分量,同时培养学生在运球时开阔视野。

3、通过对墙踢球和射门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的脚法,尤其是摆动脚的方法。

(二)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有节奏地快速带球。

2、练习快速带球时的球向变化和继续带球。

3、开展人一球传接球活动。

4、对墙踢球和射门训练。重点练习摆动脚的摆腿和触球的脚型

及出球的力量。

5、掌握一人一球的自控球动作。

6、学习接自抛球的七个动作,即:脚的内侧踢球、外侧踢球、底部踢球和背球、头球、胸球、腿球。

三、足球战术训练

(一)技术训练的目的使学生树立战术意识,初步掌握传接球和各项战术训练的基本技能。

(二)战术训练的主要内容

1、学习二人一组和三人一组在跑动中交叉传接球战术。

2、学习个人突破战术。

3、学习二人一组传切射门战术。

4、练习沉底传中和包抄战术。

小学校园足球训练计划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为开展丰富的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气氛,积极开展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生活理念,更好地贯彻学校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体育特长,调节紧张的学习气氛,丰富学校文化生活,推动我校足球运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足球队员的技战术的`水平。特组织成立足球兴趣小组,制定20xx-20xx学校足球运动训练工作计划。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足球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2、在运动实践中体会足球的配合意识。

3、充分利用足球运动的竞争性强的特点有效地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4、进一步提高足球队员的技战术的水平,为足球运动早日成为我校的特色之一做准备。

三、教学措施

(一)训练时间

每周一、三下午活动课,训练时间为1个小时。

(二)训练原则

1、队员应准时参加训练,不得无故缺席。

2、坚持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进行训练,努力做到训练学习两不误。

3、队员们在训练中发扬吃苦耐劳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4、有目的,有计划的针对队员身体情况提高他们的技,战术能力。

5、在训练中注重个人技术的训练,以及队员配合的训练。

小学腰鼓队训练方案 篇6

校园的艺术是知识的升华,校园的生活是多彩的合奏。为了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丰富活跃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激发同学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2008年12月31日我校举办 “燕舞阳光,快乐健康” 南宁市燕子岭小学第一届腰鼓艺术节活动。

首先赵校长为本届艺术节致词,接下来班级腰鼓、舞蹈比赛。

二、三年级舞蹈《小动物话语》活泼可爱,四、五、六年级腰鼓飒爽英姿。尤其是五(2)班同学的节目《欢欣鼓舞》获得全场师生的一致好评。接下来是一年级、学前班、特教班、腰鼓队的同学带来精彩表演,有舞蹈《喜乐年华》、《月亮田》,大合唱《五星红旗》,古诗新唱《春晓》,特教(1)班的同学也表演了《小小乐队》和小组唱《粉刷匠》,最后腰鼓队同学给我们表演舞蹈《鼓娃仔》。节目形式多样,表演精彩,师生共度一个快乐元旦,最后黄老师宣布比赛结果:第一名:二(2)、二(3)、三(1)、三(2)、四(2)、五(2)、六(2)班;第二名:二(1)、三(3)、四(1)、五(1)、六(1)班;最佳表演奖:一(1)、一(2)班;最佳创作奖:特教班;最佳笑容奖:学前(1)、学前(2)班。通过本次艺术节的开展,充分激发了学生热爱艺术、勤奋学习、努力成才的热情与智慧,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力地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也展现了我校师生的良好精神面貌,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增强了各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全面构建和谐校园,达到艺术和谐与人际和谐的高度统一。当然,通过本次艺术节,我们也发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由于客观原因艺术节的准备不够充分,造成影响力不够大,导致部分师生思想上不够重视,增加了活动开展的难度。

2、学生的艺术水平、艺术修养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部分教师对学生参加艺术节活动缺乏正确的认识,消极对待,对学生缺乏必要的指导;艺术节的活动项目涵盖面还不够广。

4、由于设备的原因音响效果不佳。本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每一个活动,都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美好的瞬间。同时,在此期间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今后的艺术节活动打下基础。

幸福的时光总是太短暂,美好的记忆总让人留恋,2008年燕子岭小学第一届腰鼓艺术节的成功举办,让我们对新年的挑战充满信心,再创佳绩!

南宁市燕子岭小学

德育处

灌南县实验小学广播操训练方案 篇7

为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优良品格,按照教育局针对大课间实施方案的要求及“四个一”的要求,本学期将对学生的广播操进行强化训练,使广播操成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窗口,成为学校文化的一个亮点,为此,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1、以学生为本,规范班级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随着学校常规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学生广播操的质量和有序进退场成为突出的问题。为使学生的广播操形成规范化的一种仪式,从本学期开始,学校将对学生出操、做操进行强化训练。

二、本次活动的组成人员:

组长:时良忠

副组长:朱延春王建华

组员:全体教师

三、训练期间工作安排:

训练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师生共学阶段

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年满 40 周岁以下和班主任老师必须和学生一起进行广播操学习,40周岁以上的教师要熟知各节动作要领,教师要掌握广播操训练的方法和技巧,保证广播操的训练质量。体育教师充分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对任教班级的广播操进行纠正。班主任和下班老师要利用体育活动课时间进行巩固训练,要求动作准确、到位。

第二阶段: 提高稳定阶段

在正副班主任的带领下,低高年级学生进行结对训练,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力争学生广播操的动作优美、自然、流畅、整齐划一。

第三阶段:验收评比阶段

学校举行隆重的广播操比赛,对各级部、各班级进行过关验收,对于好的班级进行展示。

四、训练方式和时间安排:

学校采取统一组织训练和各班自主组织训练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早操、课间操、诵读课、体育课、体育活动课等时间进行强化练习。

五、落实几项训练要求:

学生要求:

1、集队:下课铃响后,各老师不得拖堂,所有学生立即在班级门前整队,不得高声喧哗,一定要保持安静。(不得把学生留下打扫卫生或做作业或做其他事情)

2、进场:以级部为单位按指定路线进场,要求下楼梯时靠右行走,不得大声喧哗,你推我攘,队伍整齐,精神饱满。每次均要站在自己固定的位置,不得站错,如有个别学生因特殊情部而没有出操的,位置空着,不得调整。

一、二年级站在本级部后面的教室门前做操,但进场要比三、四、五、六年级迟两、三分

钟。三、四、五、六年级每班排成两列纵队,其中三年级增加四列纵队,四年级增加两列纵队。五、六、三、四年级按班级在中心路集中。

3、呼号:进退场时班级呼号声音宏亮,有气势。

三、四年级相应的班级呼号要统一,五、六年级相应的班级呼号也要统一。

4、整队:进场后,要求各班队伍整齐,学生不得讲话,不得东张西望,不得不嬉笑打闹,统一听广播口令指挥。

5、做操:要求动作正确,协调有力,节奏感强,动作整齐划一(结束时各班作简要小结)。

班主任要求:

1、做操前要在本班门前督促本班同学集合队伍,并随班级队伍迅速进场。

2、做操时,观察学生做操的情况,班主任统一站在队伍的最前面,互相之间不得谈论,不挎小包。

3、做操结束后,进行简要小结,监督本班同学按学校要求退场。

4、对于本班同学在做操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进行教育和管理。级部主任、体育教师要求:

1、上操前要提前到达集合地点,指挥本年级学生按规定的要求,迅速进场。

2、做操时要在自己负责的场区巡回检查督促学生认真、正确地完成每节动作。

3、退场时要组织好本年级各班级按规定的顺序和路线迅速退离场区。

4、对于在做操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与班主任交流,以及对有关班级和有关同学进行教育。

进退场秩序

1、各班级按音乐节奏自动踏步集中(不要口令),退场后保证级部学生基本上集中在一个方阵中。

2、结束后班主任要小结,小结后各班级学生按次序退场。退场次序依次为:五

12、六12班每班两列纵队同时退场,五年级走西出口,六年级走东出口,依次是五11、10、„1,六12、11„„1;紧接着是三、四年级,四年级走中西出口,三年级走中东出口,沿中心路返回教室。

3、学生统一着装,衣着整洁(秋季校服、白色球鞋),仪表端庄,精神饱满,保持安静。

有关学生动作的细节要求:

1、立正:脚跟并拢,两脚尖分开一脚距离,抬头挺胸,两眼平视前方,两手放在大腿的外侧。

2、稍息:左脚顺脚尖方向出大半脚,两手折叠放在身后(左手背贴近身体腰部,右手背贴近左手掌心),两膀自然弯曲;

3、向后(左右)转;以右脚跟、左脚尖为中心轴,从右边向后(左右)转,转后身体直立成立正姿势。

4、向前看齐:两手从两侧向前平举(手要伸直),掌心相对、与肩膀同宽,眼睛看前一个同学的脑后部位。

5、向右看齐:以三(12)班最右边一列纵队为基准,(基准队为立正姿势手脚不动),其他班级学生左手叉腰右手侧平举,掌心向前,依次对准右边一个同学的肩膀,头向右转眼睛看右边同学的头部。

6、踏步走;先出左脚两臂前后摆动(先摆右臂),两眼平视前方,立定后,齐喊:“一二”后,还原成立正姿势。

六、实行两项制度;

1、早操展示制:从高到低,每天早操开始前有一个班进行广播操展示,师生共同评议该班的广播操水平与进步情况。

2、考核制:根据大家评议,把各班广播操情况纳入班级常规管理考核及教师的月工作考核

灌南县实验小学政教处

小学腰鼓队训练方案 篇8

摘要: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长期从事体育教学及课余训练工作,使我对小学课余体育活动比较熟悉,也进行了长时间的调查和研究。撰写《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就是全面总结我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成功经验,试图探索小学体育课余训练的规律与特点,为小学课余体育训练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课余体育 体育活动 课余训练

一、研究背景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才能和爱好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运动队、代表队等形式进行系统训练,全面发展他们的身心素质,有效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为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而专门组织的一种体育教育过程。早在1983年12月国家体委、教育部颁布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试行办法》,明确了传校的目的与任务:“在全国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体育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经常性的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为发展体育事业作贡献。”1986 年,国家教委和体委印发了《关于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划》的通知,为学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证明了方向,并提出了明确目标。同年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又联合发出了在学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通知,指出了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训练要求,为我国竞技体育训练改革注入了活力,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然而为实现这一目标、遵循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规律和特点,必须抓好中小学课余训练这一十分重要的环节。1990 年经国务院批准发布施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 12条规定:“学校应当在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课余体育训练,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

应该说,我国早就重视学生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要性,但由于种种原因,各单位的贯彻这一精神的情况不很尽如人意,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方面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实效不强。调查表明,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现状令人担忧,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约有 2 亿多人,而城市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人数约为 1.3%,城市中学生占2.1%,这种巨大的人才浪费现象,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制约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解决好中小学生参加课余体育训练的问题,提高中小学课余体育训练质量,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二、理论依据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基本要求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身体正常发育,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都对体育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是素质教育的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手段。因此,体育必须溶入教育,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个性、有创新精神的“四有”人才服务,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发展其身体素质及增进体质;同时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拚搏、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以及具有集体观念、责任心、荣誉感的品质和协作精神。1999 年 6 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一文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

国和人们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三、小学课余训练的特点

学校体育课余训练作为我国整体运动训练的一个环节,与一般运动训练比较,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其共性包括:训练内容的专门性、承担生理负荷的极限性、活动过程中的个别针对性、训练成绩的表现性等,因此学校体育活动及课余训练的特点包括:课余性和基础性。

(1)课余性

学生在校以学为主,必须完成学校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各门学科的学习任务。课余体育训练只能根据学生的自愿,在课外活动时间里或节假日进行。一般来说,根据学期学年的周期性特点,在校学习期间,以学文化为主,体育训练为辅,要从学校及学生实际出发,加强科学管理,如:在安排上要把每周活动的次数和时间固定下来,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同时要适当安排其它一些文化娱乐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力争做到体育活动与文化学习两不误,达到学校教育目标的要求。

(2)基础性

课余体育训练主要是进行基础训练,这是学生年龄特征、学校体育训练特征的课余性和我国运动训练的体制所决定的。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思想作风、道德品质、身体机能状态等均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因此,这一阶段要着重抓好身体素质和基本技术的训

练,不宜过早地要求他们达到成年优秀运动员的水平,而应重视基础训练,为今后攀登体育高峰而准备条件。通过长期的运动训练的实践,我校总结提出了“选好苗子,从小培养,打好基础,系统训练,积极提高”的运动训练的指导方针。基础训练的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即应包括身体、技术、战术、思想、心理和智力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训练负荷的增加,负荷变化的幅度,都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要求,注意培养他们参加体育训练的信心和兴趣,为以后进行专门训练打下基础。

四、小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实践模式

课余体育训练同其它教学活动一样,既要追求训练的效果,又要讲究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国家或省专业运动队的超高强度的“魔鬼训练法”不适用于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即便是“魔鬼训练法”也越来越讲究训练的科技含量。学校课余训练应尽可能地节约时间、精力和经费支出,同时追求最好的训练效果。在实践中,我校逐步形成了“激发兴趣,形成动机;提早起步,提高起点;精心选材,培育苗子;科学训练,发展技能;因材定项,多向发展”的课余训练的实践模式。

(一)激发兴趣,形成动机

学生的主观努力是运动员锻炼成才的强大的内在推动力,前提是他对体育训练有兴趣,能从中感受“快乐”的情绪体验。而产生这种“兴趣”和“快乐”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一般有体育运动兴趣的学生都

较好的运动素质,但并非所有具有很好运动天赋的学生都对体育感兴趣。有些学生运动素质非常出众,却可能因娇生惯养,怕苦怕累,而

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加以诱导,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1.教师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

体育教师、教练以“乐教”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体育教学和训练,运用鼓动性的语言,真挚的关爱等方式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使他们对体育产生最初的好感。

2.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好动、好学、好胜”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科学设计每堂课的教学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训练方法,引起学生快乐地运动和成功的情感体验,不断地给他们热爱体育学习的情感加温。如耐久跑教学,可以音乐伴奏中采取变速、变向、定时、定距、让距、接力、追跑、游戏等多种形式,使课堂气氛欢乐,学生学得主动,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改变外压式的强制学习方式。

3.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成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性评价是使学生获得成功感的有效手段,它远远比批评和否定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充分鼓励。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施行“不合理”比赛,通过变换场地、器材、人数、要求等因素,使比赛各方“综合实力水平”接近,不仅提高了能力稍弱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也能有机会取得胜利,同时也激发素质较好学生的兴趣,迫使他们在比赛中也必须认真努力,发挥出最佳水平才能获得胜,从而避免“吃不饱”现象。

4.提高体育运动的地位

学生学习的兴趣跟学习活动本身受关注的程度有关。如果体育运动在学校教育活动中的地位越高,越受人重视,那么,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就会越高,就越愿意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我校努力提高体育运动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以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每年全校运动会都要举行盛大的仪式,由校长和主要领导给获奖运动员颁奖;学生参加校级以上体育比赛获得成绩,学校以最隆重的方式给予宣传、表彰。每年一届的“优秀少先队员”和“优秀学生”的评比把“体育新星”专门列为一个表彰系列。此外还积极组织开展教师体育活动,如: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等。每届学校田径运动会中,都要举行师生同乐的教师接力跑比赛和拔河比赛,把运动会推向高潮,这些措施,使全校形成了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体育比赛成绩和体育运动人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5.全面关心运动员,建立师生亲情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还与教练员的感召力有关。在我们的传统意识中,体育是没有地位的,古代才子佳人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形象,现代家长喜欢白皙文静、功课好的乖孩子,认为体育训练会影响文化课学习,运动员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形象代表。一些家长说起“这孩子功课都好,就是体育差点”来都有那么美滋滋的感觉,好像体育不好竟成了智商高的证明。因此,许多家长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参加体育训练,学生自己也因为怕苦怕累,很难长期坚持体育训练。为此,体

育老师在课余训练中,在生活上竭力体贴关心学生。每次训练结束,又集中运动员补习文化课,促使他们的训练水平和文化成绩同步提高。他们以满怀挚爱的感情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训练和生活,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二)提早起步,提高起点

从竞技运动发展的趋势看,要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大约需要 5-10年的系统训练时间,足球、乒乓球等一些运动项目早期训练的年龄都提前了,这就要求运动训练必须从儿童少年抓起。小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前阶段,生理发育的蓬勃长势所带来的运动能力的“自然增长”会更大,他们的潜在能力也就更大,科学、合理、适时的训练对他们的“诱发”与促进作用也更加明显,成才率也就会变得更高。如果错过最佳年龄阶段,即便有很好的先天素质,也难以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因此,我们提出课余体育训练“提早起步”,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1.及早测试,建立运动素质发展档案

按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学生的运动素质测试一般放在三年级进行。我校把测试工作提前,每年一年级新生入学起,学校体育教研组即组织对新生进行跑、跳、掷三项最基本的田径运动素质测试,逐一记录。以后,每年进行一次测试,建立每生 1-6 年级的运动素质发展档案。既可从中发现有潜质的体育运动苗子,也作为每个学生运动素质发展状况的参照数据,以便制订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方案。

2.早期启蒙,培养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

我校不仅重视对体育运动队的学生进行正确体育运动观的教育,而且重视对全体学生的教育。从新生入学开始即引导他们参加各种有益、有趣的体育活动,用本校优秀运动员的事例教育他们,使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体育运动观,为今后接受体育训练,系统地体验体育运动对人的综合作用与影响,在运动中铸造自我,不断地迎接科学运动训练对人的身心所带来的适应性挑战奠定思想基础。

(三)精心选材,培育苗子

学校课余体育活动教学不仅要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还要在体育运动中发现苗子,培养人才。在教学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体育苗子的成长特点:①田径运动素质出众。田径运动几乎是所有体育运动的基础,田径运动素质出众的学生,往往隐藏着其它运动的潜在素质,因此,各年级的田径运动素质测试和每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是发现苗子的极好机会。②体育课或体育课外活动中表现活跃,接受能力强。足球运动员不仅要有速度、力量、弹跳等田径运动素质,还要有良好的“球感”,这就需要在球类活动中发现苗子。③具有某种特殊的个性特征,如性格内向、做事细心、意志坚强。具有这类个性特征的学生不一定具备出色的田径运动素质和较强的接受能力,但可能适合某项要求特殊的体育运动,如射击、棋类等运动项目。

(四)科学训练,发展技能

目前,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主要方法是“示范→模仿”加上死缠烂磨式的泡时间,不仅耗费大,效益差,而且会磨灭学生的个性和运动天才。根据体育运动规律和小学生年龄特点,我们认为科学的训练应该是“(发

现式教学+基本技能练习)×实战演练”,核心思想是“体脑并用”。发现式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体育运动的本质规律,懂得用“脑”去打球和射击的基本要领,基本技能练习是实现用“脑”打球和射击的物质基础,两者构成运动员进行体育运动的一般技术、技能,这种技术、技能只有通过不断的实战演练,才能发展为体育运动能力。由于学校有多个种类的体育运动队,不同运动队又有各自特殊的运动规律。如果简单套用“(发现式教学+基本技能练习)×实战演练”的训练模式,就会碰到许多具体训练技术问题无法解决。因此,我校体育教师还十分注重运动专业技术和训练技术的钻研,并获得许多新的发现。

发现一:训练要绝对遵循儿童生理规律

有的学生在耐久跑训练过程中,肚子会疼,不能坚持,为此,我们请教医生,才知道由于气血不通所致,后来在训练前让这类学生吃下“下气”的药,肚子不再发疼。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钻研,掌握了许多体育训练的技术要点,提高了训练的科学水平。

发现二:要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训练方法

我校开展课余训练最大的问题是校内运动场地狭小、教学设施简陋、体育器材短缺,为此,我们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①足球队没有训练场地,教师就每天带领学生沿着江边、顺着山路进行越野跑训练。②射击训练中,教师在枪头挂上砖头等重物以训练瞄准的稳定性。③乒乓队训练中,在一条长竹杆上挂十几个乒乓球,训学生练习击球,增加训练密度。④田径训练中教师让学生自制沙袋绑在小腿上,练习腿部力量;

自制杠铃和橡皮筋拉力器,让学生练习手臂力量。实践证明,这些土办法十分有效。

发现三:正确认识“输”与“赢”的关系

赛场上的输赢受许多因素影响,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失败固然是令人不快的甚至是痛苦的,但是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它就变成我们的财富,筑成将来成功的阶梯。要想成为一名有发展前途的运动员不能把眼光仅仅盯在一次比赛的胜负上。帮助学生克服“想赢怕输”心理。根据学生自己的实力,要他们确立恰当的期望水平,可望可及轻装上阵,没有包袱。训练时想着拿第一,比赛时什么也不想,想着如何作好动作,明确成功的标准,冠军只有一个,但我们都可能是成者。成功的标准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倾注比赛的全过程,使自己具有的技术、战术水平正常或超常发挥,不论成绩如何都是成功者。

五、实践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体育运动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运动员成长需要各种条件,特别是后期成才冒尖阶段,对专业训练要求更高,而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对全体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培养他们基本的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增强体质,促进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课外体育训练只是学校体育的一小部分工作,不可能全力承担体育人才培养的重任。因此,学校在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应该注意以下 4 个问题:

⒈合理把握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主体是全体学生,因此教学目标内容与组织形式选择应面向全体学生,以普及为主要着眼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即便是课外体育训练,也应以激发全体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习惯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对少数具有运动才能的学生进行辅导,提高专项运动的技术才能。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地扩大体育人才的基础层面,从中发现更多的有潜质的体育运动苗子。

⒉正确处理体育与智育关系

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人的智力水平与大脑的物质结构与机能状况有密切联系。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保证能源物质与氧气的充足供应,促进大脑细胞的发育,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如射击运动员,注意能力较其他人强,上课时注意力较集中,听课效果好;乒乓球运动员观察能力强,思维灵活,反映敏捷,精力充沛,学习效率较高。学校体育运动对学生智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良好的智力也有利于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但是,现在针对体育训练依然存在两种错误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体育运动会分散学生精力,影响文化学习成绩,于是反对、制止学生参加体育训练;另一种观点认为体育竞技主要比谁的技能熟练,与文化素质关系不大,于是在许多专业运动队中,大幅度降低文化学习要求,片面训练运动技能,以致许多运动员被人讥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其实人的素质只有平衡发展,才能获得最佳发展,忽视智育,或体育的任何一方面,势必影响另一方面的健康发展。

⒊适度把握“提早起步”的尺度

我校在体育运动队建设中,做到提早起步,可能给人印象是体育训练越早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的“提早起步”主要是教师有意识的提早关注儿童的运动素质发展状况,及早规划体育人才培养方案,及早进行体育运动观念的培养,至于体育运动训练必须遵循儿童的生理发育规律,切不可盲目提前专业化训练,拔苗助长,伤害体育运动苗子。

⒋严格控制体育训练的强度

小学腰鼓队训练方案 篇9

练的实施方案

潍城区永安路小学

为全面落实潍坊市教育局关于《在义务教育学校加强学生四项基本功训练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少年儿童的成长规律,潍城区永安路小学将全面实施以“读经典书、说普通话、发标准音、写规范字”为主要内容的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实施以“读经典书、说普通话、发标准音、写规范字”为核心的“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是贯彻落实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原则,把实践育人与教书育人有机结合的具体措施,是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是对多年来义务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许多先进典型经验的总结、提升和深化。“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所涉及的内容都有明显的阶段性,一旦错过教育的最佳阶段,以后的教育会事倍功半,甚至终生难以弥补。实施“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就是让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更加注重影响学生一生发展的关键素质的培养,通过学生的全员参与,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夯实基础,内化为素质,涵养人文精神,让每一位学生受益终生。

二、工作目标:

1、读经典书,要按照市教育局推荐书目要求,精选各年级学生必读书目和必背篇章,并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阅读切实纳入课内阅读必读书目,以阅读量的增加促进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特别是结合朝阳读书活动,加大读书量和背诵经典文章数量。让全体同学在小学阶段课内阅读应达到200万字以上,课外阅读应在300万字以上。

2、说普通话,学校将营造浓厚的说普通话的氛围,做到人人讲,时时讲。并且,重视普通话水平的培训与提高。进入校园师生都要求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让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3、发标准音,首先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切实加强小学

英语口语教学,加强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全面提高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其次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加小学生接触纯正英语的机会,增加英语的输入量。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发音进行规范,力争到2011年,使所有在校生英语发音基本标准。

4、写规范字,培养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写字、执笔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继续开展好“拿好笔、坐端正、静下心、写好字”和“每天描红十分钟”两项活动。低年级用铅笔书写,中高年级用钢笔书写,做到书写正确、规范、端正、整洁。高年级书写还要做到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从中年级开始学习用毛笔临贴,高年级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

建立以校长为主的“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组织机构;班级以班主任、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负主要责任,同时选威信高、负责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的学生任“四项基本功”组织委员。

(1)创建“四项基本功”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2)创建“四项基本功”实施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营造氛围。

加强“四项基本功环境建设,突出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在校园醒目的位置张贴或书写创建“四项基本功”的宣传画、警示语、口号等。班级要加强“四项基本功班级”环境建设,要充实并充分利用图书角,在学生天地、黑板报开辟阅读、书写展示区,给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锻造四项基本功的环境。

3.落实活动。

(一)读经典书

(1)建设班级图书角。

各班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相互配合,协作建设好自己的图书角,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图书资源,围绕相关阅读主题充实书柜,并建立健全相关阅读制度。

(2)保证阅读时间。

固定读书时间,一般为:晨读、大阅读课、课余阅读,提倡并鼓励学生每天在家自觉读书不少于半小时。

(3)明确阅读要求。

要求学生:低年级学生读后把页码或标题记录下来,有家长签字证明;中年级摘抄精美词句、名人名言等;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篇、名人名言、警句、歇后语等。内容摘要,也可以适当写些自己的读书体会。)

(4)开展阅读活动。

▲设立“校园读书月”。每学期设一个“校园读书月”,本学期设 11 月份为“校园读书月”。

▲开好班级读书会。各班充分利用大阅读课时间间周开展一次班级读书会,组织学生展示汇报自己近期的阅读收获。

▲开展其他各类读书活动。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开展读书演讲(讲故事)比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手抄报展览等各类读书活动。

▲充分发挥宣传平台。有效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的作用,开办好书介绍、读书心得,每周一诗(词)等栏目,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二)说普通话

(1)利用校园广播站,周一升旗仪式,在全校范围内,倡导普通话。发出倡议,在校园掀起学习普通话、会说普通话的学习高潮,从倡议说到学说再到坚持说、说好。

(2)举行普通话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3)严格要求在会议上、办公室、教室所有师生说普通话。教师上课要用普通话教学,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下课与同学讨

论问题,向教师请教问题时要使用普通话。在工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应使用普通话。

(三)发标准音

(1)积极参加区对英语教师语音方面的培训;同时,发挥好骨干英语教师的作用,语音要规范,用语要注意完整性和正确性。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发音进行规范,多模仿磁带进行语音训练。

(2)重视班级、学校英语活动的开展,定期举行“英语之声”演讲比赛、英语风采大赛等活动,为学生学习技能、展示才华、养成习惯提供条件,搭建平台。

(四)写规范字

1、教师开展如下活动:

(1)规范字展览、比赛。

学校按照教师的人数,定制一定数量的小黑板,定期要求教师选择上课的内容写出部分板书,挂在学校显眼的地方,供全体教师和学生来参观和学习。

(2)切实发挥“到校即练字”的作用,加强写字的练习。到校即练字将纳入学校教学常规检查的内容。

2、学生开展如下活动:

(1)作业规范字展览。

语文教师选出一些优秀的作业(低年级的课堂写字,中高年级的读书笔记,大小作文),通过学校工作实施小组的组织,集中展览。通过展览,起到榜样带动的作用。

(2)写字比赛。

学校通过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写字比赛,培养学生正确书写规范汉字的习惯,打好使用规范字的基础。

(3)组织中高年级的学生进行“写作”“手抄报”比赛,提高学生写规范字的意识,使学生从小就能很好地使用规范汉字。

4、落实评价。

(1)学校每学期要进行“读书明星”、“书香班级”“英语小明星”“写字小明星”的评比活动。

(2)学校将把各班“四项基本功”建设情况纳入评估项目。

5.档案整理。

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英语教师协助学校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四、时间安排

“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0年9月,为发动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制定公布方案,计划,初步改变校园环境,教导处利用各种机会,各个平台向全校师生,学生,家长发出倡议,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第二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为重点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完善校园“四项基本功锻造”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校将不定期地开展交流研讨活动和参加教育局组织的活动。

第三阶段:2010年12月,为总结评估阶段。

主要任务是:总结“四项基本功锻造工程”中的具体做法(含各班总结),好的经验在全校交流推广。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

各班要把“四项基本锻造工程”作为推行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校特色形成的一项重要举措,切实加强对各项活动的组织实施,成立专门的活动小组,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积极作用,为活动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2.规范管理。

学校把此项活动纳入常规工作进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各班要有创建计划、相关制度、活动记载、成果汇报等,协助教导处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3.确保落实。

上一篇:关于爱情空间留言的句子下一篇:农业银行支行班子合规文化教育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