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管理办法

2024-08-17

社区矫正管理办法(共7篇)

社区矫正管理办法 篇1

努力探讨社区矫正工作方法 不断提升社区矫正工作水平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与监禁刑相对的行刑方式,就是将那些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经过监管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人放在社区中改造,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运用国家机关、社会、家庭的力量在社区中对他们进行改造,纠正其之前偏离社会的行为以及偏差心理,避免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再犯罪,最终帮助他们顺利回归社会。我县作为襄阳市第一批试点单位,目前已经过八年多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通过系统回顾和思考谈点感想。

一、谷城县社区矫正工作的基本做法及成效

2005年8月我县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县宾馆小礼堂正式启动,城关镇作为全县首批试点单位,现场接收了14名矫正对象。为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局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从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方面入手,采取有力措施,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健全了组织体系和矫正队伍,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八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规范、积极稳妥、协调配合、以人为本”的方针,以提高社区矫正质量为中心,积极探索社区矫正的新思路、新方法,摸索出了社区矫正“12345”工作方法,即建立建立“一个”监控平台,做好“两个” 保障,建设“三支”队伍,做到“四个”清楚,推行“五个”优先。全面推进了社区矫正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截至目前,我县共接收社区矫正对象520人,现已解除矫正期的342人(含死亡3人),在矫178人,其中,缓刑111,假释14人,管制9人,暂于监外执行13人,剥夺政治权利31人。对在矫人员,我们均实行分类管理,建立档案,签定矫正责任书,落实了矫正志愿者,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矫正方案,矫正率达100%,社区矫正对象无重新违法犯罪发生,无脱管、漏管现象。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谷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是建立“一个”监控平台,暨 “司法E通”。今年6月,我们与中国电信谷城分公司合作,建立了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及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平台,司法局为客户端,通过建立社区矫正人员数据库,实现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动态监控和信息化管理。各乡镇司法所分别设臵账户,该系统以3G手机为载体,集区域监管、信息交互、警示告知、档案管理、考核管理、权限管理等六大功能于一体,对社区服刑人员实施24小时跟踪监管。目前全县10个乡镇全部正式投入使用,首批已向50名管理者,80名社区矫正对象发放了手机。各社区矫正管理人员利用司法E通工作平台对辖区内的矫正对象实现区域监管定位和设臵“电子围栏”,通过电子地图实时查阅社区矫正对象所在的地理位臵和某一时间段内的历史移动轨迹,了解社区矫正对象是否离开活动范围,并对矫正对象的活动情况进行自动评分,等级评估,提供考核依据。该系统建成和运用,使社区矫正监管实现“人防”向“技防”转变,为安全监管社区服刑人员提供了技术保障,受到有关领导充分肯定。

二是做好“两个” 保障。首先做到了人员保障,我局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把我县的社区矫正办公室、司法所人员编制配齐,做到了人员在职在岗,社区矫正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其次是提供经费保障,为使我县社区矫正工作更加规范,我局今年投资10万元建立社区矫正信息化平台(暨司法“E”通)、社区矫正监控室、宣告室,档案室,投资5万元印刷有关社区矫正工作的法律文书格式,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培训、社区矫正对象的集体教育等日常管理及审前社会调查的费用也是由局统一支付,为促进了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经费保障。

三是发展“三支”队伍。一支是以社区矫正办、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的专业队伍。其中司法行政工作人员25人,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日常管理和监督;一支是以各基层社区干部,热心公益事业的退休干部、老教师及大学生为补充的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在实际操作中,按照志愿者参与帮教活动的时间长短分为长期、短期、临时志愿者;主要是辅助司法所矫正管理人员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经常化的帮教和帮扶,按照参与志愿活动的程度分为全面参与、专题参与、临时参与等不同类型。目前,全县社区矫正志愿者85人,其中短期志愿者15人,长期60人,临时10人,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支是以社区内干部或具备法律、心理、教育、社会学等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者人员组成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主要是利用其所长或专业知识协助司法所矫正管理人员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我县城关镇社会工作者刘某,利用自己的心理学专业特长,在网上开办“心之驿工作室”,通过解答心理咨询,帮助解决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理问题,缓解他们在工作、生活压力及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三支力量协作配合,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是力求四个清楚。掌握矫正对象的综合情况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基础,为此,在平时的矫正管理工作中,我们力求做到“四个”清楚,既对社区矫正人员的个人情况清楚、家庭情况清楚、思想动态清楚、社会关系清楚。做到对每个社区矫正对象都心中有数,根据不同的情况,分析个人背景资料、甄别相关现实表现、了解社会民众反映、对他们进行风险评估,将社区矫正人员中的“重点”人头分离出来,建立重点人员布控库,实施重点管控。

五是推行五个优先。为了增强社区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最大限度地避免重新违法犯罪,在定期走访社区矫正对象的同时,把服务融入到管理之中,在具体工作中,向社区矫正对象承诺“五个优先”:即优先调处矫正对象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各类矛盾纠纷,保护矫正对象的正当合法权益;优先为矫正对象及其家属提供法律援助;优先答复社区矫正对象的信访请求;优先向企业推荐有专业技术特长的社区矫正对象就业,解决生活出路;优先帮助特困社区矫正对象摆脱生活困难。并把“五个优先”和社区矫正管理工作人员电话号码对他们公布,使社区矫正对象有什么困难、想法能够及时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得到帮助。家住老君台社区的矫正对象张某因建房被他人无理阻拦,使建房不能正常施工,为此,张某及时向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了反映,石花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及时赶到现场,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调解,化解了这一矛盾,既维护了矫正对象的合法权益,又使矫正对象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更加信任,促使其安心接受矫正。庙滩镇水沟村村民浦某,2007年2月因交通肇事被判刑三年缓刑五年,由于对受伤者的家庭赔偿致使其家庭经济收入入不敷出,对生活几乎失去信心,为此,社会志愿者及时稳定其情绪,鼓励他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养殖业,并购买了养殖资料和光盘赠送给他,先后数次协调信用社贷款8万元解决其创业资金,目前,浦小强已建起了面积数百平方米的猪栏,循环养殖牲猪达到数百头,年产值近40万元,利润近8万元,已成为该镇的牲猪养殖大户。城关镇安家岗村村民刘某,因犯抢劫、脱逃罪于1994年被省高院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在监狱服刑十八年,今年4月27日因减刑释放。今年5月3日,刘某来到城关司法所报到时情绪非常低落,经我们过了解,刘某的父母早逝,哥哥不知去向,弟弟长年在外打工,村里的老房子也早就卖掉了,回家后无住房、无亲属,暂时寄居在表兄家中,若不及时帮扶管教很有可能会重新犯罪。我们工作人员根据程序先为其建立了档案,制定了帮教计划,马上联系派出所和安家岗村调解主任为其办理了户口,又联系帮教基地为其安排就业。通过协调,刘某被安排在谷城县金晖制衣有限公司工作,基地还为其安排了住房,解决了刘某的基本生活问题。刘某深刻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表示稳定下来后,再根据自己的能力另谋发展,过上更好的生活。推行“五优先”,拉近了司法所与矫正对象的距离,从而能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有关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和管理工作。

虽然,我县的社区矫正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把一个个曾经危害社会的犯罪分子改造成了不再危害社会的守法公民,实现了把社区矫正对象最终融入社会的根本目的,较好地维护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但也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矫正质量,严格工作环节,使我县的社区矫正工作再上新台阶,再做新贡献。

二、社区矫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社区矫正专职工作人员缺乏。司法所承担着辖区内的宣传教育、依法治理、人民调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刑释解教人员的安臵帮教、基层法律服务、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社区矫正等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我们全县10个乡镇,10个司法所,目前4个2人所,6个1人所,人少事多的矛盾十分突出。随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经法院判决被宣告缓刑罪犯越来越多,缓刑期限一般较长,从全县目前正在矫正的178名对象的矫正对象来看,矫正期限在3年以上的88人,占总数的49%,按目前对矫正对象的接收速度来看05年我们接收14人,目前我们共接收520人,如此多的矫正对象,使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压力过大。

二是专项工作经费不能满足必要的工作需要。根据多年的实际情况,一个社区矫正人员每年的矫正成本应该在2000元,而我们的经费远远不能达到,必需的执法装备如执法用车、警戒具、通讯器材等更是缺乏保障。

三是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身份尴尬,执法手段落后。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刑罚执行活动,工作的对象是罪犯,而工作人员的身份不伦不类,缺乏权威性。加之没有相应更加完备的法律作支撑,工作起来缺乏力度,手段不强,比如对宣告缓刑而又屡次违规的矫正对象重新收监,一是收监监狱的协调不畅,二是对矫正对象缺乏临时的监管手段,导致收监的困难。

社区矫正管理办法 篇2

关键词:社区矫正,管理模式,双主体

我国社区矫正管理模式是基于两院两部2003年《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和2005年《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而设置, 即由公安机关 (即派出所) 作为执法主体、司法行政机关 (即司法所) 作为工作主体。这种“双主体”的管理模式导致了各部门地位不明, 职责不清, 工作衔接不畅, 严重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那为何会存在管理模式设置不当呢, 究其原因, 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试点设计时缺乏认真的研究和论证

目前, 在我国进行社区矫正试点的最高层次的规范依据是2003年两院两部的《开展试点的通知》和2005年《扩大试点的通知》, 《通知》在确定管理模式时显然缺乏深入的调研和充分的论证。社区矫正在我国是一个新鲜事物, 需要认真地研究、比较、借鉴国外社区矫正模式设定的思路和根据, 同时, 还要尽可能广泛地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我国2000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明确:“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表明了我国的立法应向公开化、民主化方向发展的意向。但是在《通知》颁布之前, 我国法学界对于管理模式的设置已有明显的意见分歧。而决策者在这一重大改革之前, 缺乏决策选择前的深入探讨和论证。

二、对“依法”的认识有失偏颇

社区矫正是我国刑罚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 涉及到需要在刑事执行领域包括实体、程序、组织方面对现行法律的调整与修正。因此, 一个名副其实的“试点”势必涉及到对现行法律的突破。但我国在社区矫正试点中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误区, 即试点需要在“现行法律的框架下进行”。因此, 明明知道公安机关不适合承担对社区矫正的管理, 但因为现行刑法、刑诉法规定了公安机关是执法主体, 因此在试点《通知》中, 仍然保留公安机关作为执法主体, 同时增加了司法行政机关的司法所作为社区矫正的主要管理机构。这种试点模式, 事实上给试点单位带来了很多的困惑和不便。笔者认为, 如果通过认真的研究和论证, 确认非公安机关管理社区矫正更加有利, 应通过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的认可, 进行小范围的试点, 应允许对现行法律的突破, 通过试点取得经验, 为修改和完善现行法律奠定基础。法律需要与时俱进的修改和完善, 需要在修改和完善之前作必要的尝试。如果任何改革的试点都需要在现行法律的框架下运作, 那么突破现行法律的改革试点则无法实施。

三、缺乏前瞻性

两院两部《通知》设定的社区矫正管理机构缺乏前瞻性。从目前情况来看, 对社区服刑人员管理的难度是不大的, 主要原因是我国社区矫正适用的比例是非常低的, 假释的适用率更低, 而发达国家大多数罪犯是通过假释出狱, 如加拿大监狱有90%以上的押犯是通过假释出狱。因此, 我国社区服刑人员的社会危险性相对较低。在我国社区矫正试点之前, 虽然公安机关管理流于形式, 但也没有出什么大的问题, 在社区矫正的试点中, 在社区服刑人员增长有限的前提下, 公安机关的责任并没有排除, 又加强了司法所和社会工作者参与管理的力量, 不出大的问题也是正常的。但这并不能因此说明司法所管理是一种最佳的选择。从发展角度考虑, 一旦社区矫正试点成功, 适应国际行刑发展的趋势, 我国社区矫正适用的比例将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这意味着社区服刑人员风险性程度有所增加, 因此, 社区矫正的执法性质将会凸显, 社区矫正的管理机构必须具有鲜明的执法特色。因此,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司法所不适合承担社区矫正的管理工作。

四、过多考虑部门利益

笔者认为, 司法行政机关存在着借改革的需要扩大部门利益的倾向。长期以来, 在我国政法部门的公、检、法、司四家中, 司法行政部门的影响力较小。1981年, 出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 将1959年取消的司法行政部门得以恢复, 当时的出发点是减少公安、法院一部分行政事务的压力,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政法部门的制约关系。人民调解、公证、律师工作由法院转交给司法行政部门管理, 司法行政部门承担了对法院、检察院干部的培训任务, 同时增加了法制宣传的任务, 1983年, 监狱、劳教工作从公安部门整建制地移交给司法行政部门。但是经过20多年的运作, 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监狱、劳教工作仍然是司法行政部门的重要的和核心的任务, 但对监狱劳教工作的管理一般是在省市级的司法厅 (局) , 基层司法行政部门并不涉及对监狱劳教工作的管理。对司法干部的培训任务已逐渐减小, 因为法院、检察院系统都设置了各自的培训机构, 基层司法行政机关主管的律师、公证工作正朝着行业自律的社会化管理模式演变, 法制宣传被认为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 因为党委宣传部门, 公安、检察、法院各自的宣传机构, 也都有法制宣传的任务。鉴于司法所任务的弹性和不实, 人民法院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参与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 至今一些省、市、地区没有明确司法所的编制。由于基层司法行政部门工作的虚而不实, 往往被人们看作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机构, 在每一次的政府机构改革中都面临被“精简”的压力。在这种背景下, 通过司法所来接管公安派出所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 将成为解决司法所编制、扩大司法所人员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因此, 司法行政部门的高层领导在主观倾向性上希望将这项工作落实到司法所身上。在许多社区矫正试点省市, 确实通过试点扩大了司法所编制和人员, 有的司法所开始配备车辆, 还有的省市提出要为司法所工作人员着警察服装。并且希望通过立法赋予司法所刑事执行的职能。如果说这也是一种改革和创新的话, 那么这种改革和创新实在是太离谱了。目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社区矫正采用这样的管理模式, 也可以说没有一个国家有司法所这样的建制。因为司法所的名称本身就存在着问题, 司法所既没有“司法”的职能, 也没有“执法”的职能。“名”与“实”何从谈起?

党的十七大指出:“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 减少行政层次, 降低行政成本, 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严格控制编制。”从国家法制建设的总体考虑出发, 本着对我国公民负责任的态度, 我们不是应该考虑社区矫正放在司法所管理的问题, 而是应该考虑司法行政部门的精简、撤销与合并的问题。例如美国在联邦一级有法务部, 但是在州一级仅有矫正局而没有司法行政部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均在省、地区、州一级不设司法行政部门而仅设有矫正局, 承担对监狱和社区矫正的管理。

五、缺乏专业化考虑

两院两部《通知》对社区矫正管理机构的设置, 缺乏在机构设置上专业化要求的考虑。无论是公安机关还是司法所都不能体现社区矫正机构设置的专业化要求。所谓专业化要求就是该机构专司社区矫正的管理而不负责其他工作。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中可见, 社区矫正的内容是及其丰富的。在监管方面:首先需要对服刑人员进行风险程度和需要结构的评估, 然后需要分门别类地确定对其采取一般的管理、强化的管理或是特别的管理。同时要承担或协助对赔偿、罚款以及社区服务等惩罚项目的执行。监管的形式有中途训练所、日报告中心、家中监禁、电子控制等, 同时需根据服刑人员的表现采取适当的奖惩措施, 另外还要承担撰写判决前报告、假释前报告的任务;在矫治方面:有许多不同的项目, 如家庭的咨询、个人的咨询、健康的关心、针对滥用毒品、酒精的矫治处遇项目, 对服刑人员的干预性服务。对暴力犯罪和性犯罪服刑人员提供特别的服务、提供必要的文化课程以及开设专题课程, 如预防家庭暴力、如何当好家长、认知技能提高等课程, 对有精神障碍、精神缺陷的服刑人员提供特别的精神和心理矫治项目;在提供服务方面:主要包括提供技术的培训以及提供工作信息, 向有关部门推荐, 帮助服刑人员寻找工作, 帮助处理家庭矛盾。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社区矫正的内容在不断地更新, 如恢复性司法执法理念在社区矫正中的运用等。为了避免在工作中的杂而不专, 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强专业化管理, 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又将社区矫正工作者进行细化分工, 如缓刑官和假释官等, 目的是能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有的州和城市, 基层的社区矫正办公室又对缓刑官和假释官作进一步的分工, 如有的侧重写判决前报告和假释前报告, 有的侧重对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和矫正服务;也有的按照服刑人的类别, 安排工作人员对财产型犯罪、滥用毒品和酒精的犯罪以其性犯罪者进行分别的管理。

目前, 我国的社区矫正形式比较单一, 缺乏分层分类管理, 许多社区矫正的内容尚未开发。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深入, 其内容和项目肯定会逐渐增多。但令人不解的是:我国的司法所原本就有八项任务, 工作繁杂, 现在又对其压上社区矫正的重任, 这样, 势必会使其由于难于集中力量进行管理而顾此失彼, 类似公安机关对非监禁刑的执行, 由于兼职太多, 造成流于形式。总之, 在社区矫正试点模式的设计中, 没有把社区矫正看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这不能不说是设计中的一个失误。

六、缺乏成本意识

我国发展和推进社区矫正的重要目的之一是降低刑罚成本。我国目前的国力尚不属于强盛, 所以, 我们不能因为是改革和创新而不顾国家的财力, 增加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因此, 在整个社区矫正试点的设计和运作中, 我们不仅需要考虑如何增加机构, 扩充人员, 而且还应考虑到如何精简机构, 避免机构的交叉、重叠, 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不必要的人员编制。

在社区矫正试点之前, 我国主要是依靠监狱来对罪犯进行惩罚改造, 但监狱的成本较高, 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 监狱押犯每年每人平均需花费9300元, 现在上海已达到监狱押犯每年每人平均需花费两万元左右。有观点认为:如果将犯罪性质轻微, 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放到社区服刑, 将大大节约刑罚的成本。但这种用监狱服刑人员与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单一比较的方法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例如, 目前一些省市建立了社区矫正的机构, 增加了司法所的编制, 招聘了社会工作者或协管员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如果该省市监狱的押犯数量有所减少, 但监狱工作人员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 那么, 总体的刑罚成本并没有得到减少。因此, 扩大社区矫正并非自然而然能降低刑罚的成本。所以, 对刑罚成本的测评不能仅从社区服刑人员单一的花费来进行评价, 而需要将社区矫正与监狱行刑从总体上统一进行测评。另外, 大量地将犯罪人员放到社区, 如果没有较好的管理体制和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罪犯的重新犯罪率会增高, 因重新犯罪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和刑事诉讼, 实际上间接增加了刑罚成本。因此, 需要综合评估刑罚成本问题。

经过若干年社区矫正的试点, 笔者认为试点省市需要算一下基本的总账。社区矫正试点前后重新犯罪率的比较;社区矫正试点前后监狱押犯每人每年平均花费的比较;社区矫正试点前后社区服刑人员人均花费的比较;试点省市在试点前后刑事执法总体费用的变化 (总数和按每人计算的成本) 。如果无视刑罚成本的计算, 在所谓的刑罚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旗之下, 一味地扩大编制和增加工作人员, 不仅没有降低刑罚成本反而增加了刑罚成本, 那么, 这样的试点不能算是成功的试点。笔者认为, 降低刑罚成本的一个较好的办法是将监禁刑与非监禁刑管理机构统一起来, 政府在预算和拨款时有利于检查和控制刑罚的成本。这也正是我国社区矫正试点中没有充分考虑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强.社区矫正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

[2]刘强.美国社区矫正演变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

[3]郭建安.社区矫正通论.法律出版社.2004.

社区矫正管理办法 篇3

[关键词]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完善途径

2012年3月1日实施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是根据中央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要求,贯彻《刑法修正案(八)》,在总结各地社区矫正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总结提炼,而制定的规范统一全国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一、《实施办法》解决了我国社区矫正立法化的若干问题

(一)明确了社区矫正的执法主体

《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中原来由公安机关执行管制刑、考察缓刑犯、监督假释犯的规定全部删除,而统一规定“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但《刑法修正案(八)》只是废除了由公安机关担任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规定,而并没有指明由谁接替公安机关担任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而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虽然提出了“社区矫正机构”为执法主体,但并没有提出社区矫正机构具体包括哪些机构。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2条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司法行政机关已经真正成为社区矫正的牵头机关。

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必须以充足的物质、人员保障为基础。因此,《实施办法》对社区矫正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也做出了规定。规定中提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即我国社区矫正人员包括三股力量,分别是司法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

8年的实践表明,社区矫正工作不仅涉及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政法部门,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等部门也承担一定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基层社区的组织在社区矫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确定了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

在社区矫正试点、试行阶段,其适用对象为“五种罪犯”,即被判处管制者、被剥夺政治权利者、被宣告缓刑者、获准假释者以及暂予监外执行者。2011年2月25日正式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就出现了关于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不再规定由公安机关负责监管,而是规定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规定。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也出现了关于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规定。在《刑法修正案(八)》施行及2012年《刑事訴讼法》修订后,对于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犯罪人是否适用社区矫正并没有做出规定。对此,《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3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司法行政机关配合公安机关,监督其遵守《刑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并及时掌握有关信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可以自愿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笔者认为这一规定是合理的,因为我国《刑法》并没有要限制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监外服刑人员的人身自由,也不是法定的社区矫正对象,在其自愿的情况下参加部分社区矫正活动也是可行的。

(三)确立了判决前的人格调查制度

所谓人格调查制度,是指在法院判刑前,由专门机构对犯罪人的犯罪背景、一贯表现等进行专门调查,并对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进行系统的评估,然后将调查与评估报告提交法院,为法庭定罪量刑和判后矫正、帮教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的一种制度。

《实施办法》中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社区矫正的本质就是要求刑罚社会化,所以在宣布缓刑、裁定假释的时候,要考虑对其宣告缓刑或裁定假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因为这些被判处刑罚的人回到社区以后,除了他自己能够不再去危害社会,还要顾及到社会接不接受、社区容不容纳的问题,他会不会给社区的稳定造成影响,这都需要做出评估。

(四)对社会适应性帮扶作出了规定

社区矫正的意义就是让矫正对象克服巨大的心理压力,重新走向社会,所以就需要矫正工作方式和矫正对象的管理方式不断人性化的创新。矫正工作的形式不外乎有三种:第一,对矫正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第二,组织公益劳动,培养劳动情操;第三,加强职业培训,提供就业指导。从目前的试点工作情况来,仅仅依靠说服教育、公益劳动显然不够让矫正对象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也就谈不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了。

《实施办法》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还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实际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措施等,促使其顺利地融入社会。

从目前社区矫正实践看,社会适应性帮扶主要包括落实承包田、落实社会保障、建立过渡性帮扶基地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就业机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帮助调解家庭矛盾,协调邻里关系、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帮助就学等。

二、《实施办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根据《实施办法》的规定,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社区矫正主管机关的地位事实上已经形成,但《实施办法》的效力层级较低,不符合《立法法》第8条关于涉及到“犯罪和刑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的明确规定。所以仍有必要通过立法予以明确,以便各部门之间进一步明确职责权限、实现执法统一、保障执法公正。

而且《实施办法》第2条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这就说明司法行政机关只有管理权,并没有对其赋予处罚权。

(二)判决前的人格调查程序存在问题

人格调查,即犯罪人人身危险性的调查,是法官决定对犯罪人适用社区矫正的依据。如前文所述,《实施办法》中的规定意味着人民法院既可以自行调查,也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审前调查。笔者认为,考虑到社区矫正适用与执行的衔接以及人民法院的案件负担情况,审前调查评估的主体应当以司法行政机关为主,人民法院可以派员参与调查,仅在确有必要时才可自行调查。

(三)社区矫正工作的形式和手段较为单一

《实施办法》中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社区服务本质是通过服务,让矫正对象增强劳动意识,服务社会,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还是社会中的一员。但从目前试行结果来看,社区服务仅仅流于形式,好多矫正对象总是以事假病假来规避劳动,拒绝劳动。有些矫正对象在劳动中也并不积极,经常敷衍了事,加之,服务的地点有时也难以确定,好多社区和单位一听是服刑犯的到来,纷纷表示予以拒绝。我国目前的《刑法》也没有社区服务刑的规定,这使社区服务的展开变得困难重重。

(四)社区矫正撤销制度不完善

《实施办法》第25条规定: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实施办法》已将矫正对象处遇方式的建议权由公安机关向法院提出转变成司法行政机关向法院提出。但第27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这一条款的规定出现了执行难的问题。

三、我国实施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法律对策

(一)明确司法行政机关的执法主体法律地位

《刑法修正案(八)》废除了由公安机关担任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规定,所以,应该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由司法行政机关接替公安机关担任社区矫正机构,使其获得进行社区矫正的合法身份。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虽然规定了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来执行,但笔者明显认为此规定过于笼统。社区矫正机构具体指我国哪些机关,在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这在司法实践中,还是难予操作的。因此,笔者建议应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司法行政机关的执法主体地位,社区矫正应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执行。

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考虑在我国司法部设置刑罚执行总局,下设监狱管理局和社区矫正执行局。前者负责监禁刑(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后者在省、市、县设立相应机构负责非监禁刑的执行。这样设置既做到了非监禁性和监禁刑内在统一联系,又符合刑罚统一性的要求。

(二)完善判决前人格调查制度

判决前人格调查制度至少有三个问题应在法律中规定,即人格调查的主体、人格调查的程序、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监督。

首先,人格调查的工作应由基层司法所来承担,因为他承担着对矫正对象的改造、帮教工作。被调查对象如果被判处社区刑罚,先前的调查工作则为随后矫正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便于矫正机构有的放矢地提出矫正方案。其次,人格调查应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犯罪与违法行为的调查,主要是调查犯罪人以前是否存在犯罪与违法经历。二是对于犯罪人的社会调查,主要是犯罪人的社会关系及其周围的社会环境。调查时应做好相关记录,必要时可以进行录音录像。最后对人格调查的监督,主要靠接下来的社区矫正听证程序来实现,即调查报告要經过相关人员,包括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社区群众、被害人、被告人的监护人和被告人本人的质证、举证与辩论。

(三)增加社区矫正工作的形式和手段

在《实施办法》未实施之前,公益劳动却是社区矫正的一项基本矫正措施。司法部要求基层司法行政部门按照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社区服刑人员力所能及、可操作性强、易于监督检查的原则,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必要的公益劳动。而《实施办法》中也第一次提出了“社区服务”这个概念。社区服务刑没有把罪犯与社区隔离,而是把罪犯置于社区内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对其进行矫治,极大地降低了行刑成本。在我国的刑罚体系中,尚未有独立的社区服务刑,所以在我国当前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并没有对社区服务有具体的方案。

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将社区服务设为一个附加刑,因为这样适用起来就非常灵活,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四)完善社区矫正人员的结构

笔者认为社区矫正工作是国家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有效缓解社会冲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应当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为更好地体现刑罚执行性质,应逐步建立一支专门化的非监禁刑罚执行队伍,即社区矫正司法警察队伍,从而保障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司法所应配备社区矫正司法警察队伍,其素质应具有高于公安警察和司法警察的文化素质,任职条件和考评体系可以参照公安警察进行。

[参考文献]

[1]金勇.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解读.中国检察官,2012,(2).

[2]田兴洪,吴占英.从〈刑法修正案(八)〉看我国社区矫正立法化及完善路径.甘肃社会科学,2011,(3).

[3]阿墨.真正的回归是融入社会.民主与法制,2011,(10).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讲稿 篇4

一、社区矫正的含义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一种行刑方式,是西方国家首先推行的一种刑事执法模式,它的英文原文是Community correction,直译过来就是社区矫正。它的含义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臵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的执行活动。

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概述

今年1月10日,最高法、最高检察、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并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实施办法》是带有司法解释性质的规范性文件,属于广义的法律的一种,《实施办法》共四十条,比较全面地规范了社区矫正从适用前调查评估、交付与接收、矫正实施到解除矫正整个工作流程,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为进一步完善刑罚执行制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背景

1、法律背景:2011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八)》、《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社区矫正给予了法律上的肯定。刑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刑法第七十六条修改为:“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将刑法第八十五条修改为:“对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八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2)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改并将于201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

2、实践背景:从2003年在全国六个省、市、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试点到全面试行近9年来,各地已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93.2万人,累计解除矫正51.2万人,已解除矫正人员中,矫正期间再犯罪率为0.21%,由于它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也促使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出台。

3、国际刑法执行背景

2010年底,美国70%的成年犯获得了缓刑和假释,处于社区监督中,其余30%处于当地的看守所或者州和联邦监狱的监禁中。

澳大利亚从1999年以来社区矫正的人数是监禁人数的2倍,近年有稳定下降的趋势。

4、大量节省了社会资源

(1)社区矫正节省了大量刑事司法资源

一名社区服刑人员的年矫正经费仅为监狱刑服罪犯监管经费的1/10 自2003年以来累计接受社区服刑人员77万多人,节省刑事司法经费192.5亿元人民币

(2)社区矫正节省了大量的其它资源 避免了社会劳动力浪费 亲属探监的费用 社会救济费用……

5、社区刑罚占据重要地位的主要原因 1.监禁刑罚执行的成本昂贵 2.监禁的改造效果不佳

3.罪犯刑事责任的变化(犯罪社会学理论的发展)4.人权保护观念的深化

5.刑罚结构的调整(轻缓与扩大的结合)

三、主要内容解读

(一)社区矫正的目的(NO1):

《实施办法》第一条规定:“为依法规范实施社区矫正,将社区矫正(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

直接目的: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的社会化的教育矫正,使罪犯适应并顺利融入社会。

间接目的:增强社区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根本目的: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依据(NO1):

《实施办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三)相关部门的主要职责(NO2):

1、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2、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3、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

4、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1、司法行政机关主要职责(未明确级别的,共5项)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NO2-1)

对违反监管规定或禁止令的,派员调查情况、收集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NO22)

对剥夺政治权利犯配合公安机关监管(NO32)

协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落实社会保障措施(NO18)建立相关制度(档案管理、执法考评、监督检查),完善机制(突发事件处臵),建立信息交换平台(NO35)

(1)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主要职责(共19项)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N03-1)适用社区矫正前的受托调查评估(NO4)登记接收(NO6-1)指定司法所(NO6-1)

组织查找并报决定机关(NO6-1)

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派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NO6-2)建立社区矫正执行档案(NO10-1)特定区域、场所进入的审批(NO12)

社区服刑人员离开所居住的县(市、旗)的审批(NO13)变更居住县(市、旗)的审批及征求意见、移送法律文书、档案(NO14)

脱管后的组织追查(NO19-2)违反规定的警告(NO23)治安管理处罚的提请(NO24)撤销缓刑、假释的提请(NO25)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建议(NO26)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 执行(NO27)减刑建议(NO28)

发放解除矫正证明书(NO30-4)死亡通知、通报(NO31-2)(2)司法所主要职责(共14项)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NO3-1)接收后的宣告(NO7)

确定矫正小组并签订责任书(NO8)制定和调整矫正方案(NO9)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NO10-2)

离开居住的县(市、旗)七日内的审批(NO13-2)变更居住的县(市、旗)的签署意见(NO14-2)

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到场说明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服刑人员的活动情况及脱管报告(NO19)

定期走访(NO20)

记录矫正情况、进行考核、分类管理(NO21)矫正期满前的鉴定、安臵帮教建议(NO29)组织解除矫正宣告(NO30-1、2、3)与安臵帮教部门衔接(NO34)

2、人民法院主要职责 委托社会调查(NO4-1)

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判决、裁定或者决定(NO2-2)

交付义务(核实其居住地并书面告知其相关事项及后果、法律文书移交等)(NO5、6-2、25、26、28)

裁定撤销缓刑、假释(NO25)

决定暂予监狱执行罪犯收监执行(NO26)裁定减刑(NO28)

3、检察机关主要职责

对交付矫正活动的合法性实行监督 变更矫正和终止矫正的合法性实行监督 日常监管、矫正教育进行监督 社区矫正适用范围实行监督

受理申诉、控告、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对社区矫正活动中的职务犯罪立案侦察,并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

办理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案件的批捕、起诉 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监督职责

4、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责

交付(核实其居住地并书面告知其相关事项及后果、法律文书移交等)

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或禁止令和再犯罪的社区服刑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对公安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执行

协助司法行机关对法院撤销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的执行

(四)决定适用社区矫正后送达法律文书材料:

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送达法律文书材料包括: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结案登记表、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和送达回证以及社会调查材料、审判过程中的表现等。

裁定假释的,送达法律文书材料包括:假释裁定书、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和送达回证、监所鉴定等。

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送达法律文书材料包括: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疾病证明书或病残鉴定书、刑事判决书、执行通知书、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和送达回证等。

(五)关于居住地问题(NO4-

2、5-

1、6-2)

《民法通则》第十五条规定:“公民以他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9条规定:“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常居住地。但住医院治病的除外。公民由其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地之前,无经常居住地的,仍以其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

实践中还有,在外多年,但在一地连续居住不超过一年的,应以原户籍地为准;但如是举家流动,应以其有生活基础的暂住地为居住地。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由省级监狱、公安机关协调指定居住地接收监狱和公安机关负责办理相关事项。

(六)宣告(NO7)

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主要内容。明确社区矫正期限;社区服刑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被禁止的事项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社区服刑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权利;矫正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等有关事项。

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矫正小组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到场,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七)矫正小组(NO8)组长:司法所工作人员

成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刑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 社区服刑人员为女性的,矫正小组应当有女性成员。签订矫正责任书,明确责任和义务。

(八)矫正方案(NO9)

综合评估(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情况)

针对性的矫正方案(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适时调整(实施效果)

(九)矫正档案(NO10)

执行档案(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包括适用社区矫正的法律文书,以及接收、监管审批、处罚、收监执行、解除矫正等有关社区矫正执行活动的法律文书)

工作档案(司法所负责;包括司法所和矫正小组进行社区矫正的工作记录,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社区矫正的相关材料等。同时留存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副本)

(十)社区服刑人员应遵守的规定(NO11-16)

1、报告(监管)

报告事项(向司法所):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 应当及时报告。

报告时限:“周闻其声、月见其人”;保外就医的社区服刑人员还应当每个月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提交病情复查情况(书面、有证明力);居住地变更提前一个月(书面)

2、学习教育(NO15)

内容: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民族宗教理论等教育学习活动。目的: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时间: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8小时。

3、社区服务(NO16)

条件: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目的: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时间:每月不少于8小时。

(十一)帮扶(NO17-18)

1、心理辅导(根据心理状态、行为特点, 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矫正其违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

2、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根据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

3、帮助落实社保措施

(十二)司法所的监管措施(NO19-21)

1、监管: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到场说明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

2、走访:定期到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医院和居住的社区了解、核实其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及身体状况及疾病治疗、复查结果等情况。必要时向有关机关反馈。

3、考核:记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情况,定期对其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 实施分类管理。

(十三)调查权的设定(NO22)

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派员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

(十四)惩处和奖励(NO23-28)

1、警告(NO23):(1)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2)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3)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4)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且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5)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

(6)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

2、治安处罚(NO24)

(1)情形:违反监督管理规定、人民法院禁止令(条件: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

(2)提请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3)执行机关:同级公安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通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3、撤销缓刑和假释(NO25)(1)情形:

①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②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③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④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⑤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2)提请机关:同级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3)受理机关:原裁判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4)抄送机关: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书和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各自)同时抄送社区服刑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4、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执行(NO26)

(注):修改后《刑事诉讼法草案》第257条规定:“对于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收监:

(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有关暂予监外执行监督管理规定的

(三)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罪犯刑期未满的。”(1)情形(NO26)

①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②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③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④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⑤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

⑥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

⑦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者因不履行义务被取消保证人资格,又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新的保证人的;

⑧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2)建议机关: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监执行的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3)受理机关:批准、决定机关(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决定)

(4)抄送机关:收监执行建议书和决定机关的决定书,应当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有两点不同:

一是提出撤销暂予监外执行建议的机关是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不论决定适用暂予监外执行的人民法院级别;提请撤销缓刑、假释的机关为原裁判人民法院的同级司法行政机关。

二是人民法院收到撤销暂予监外执行建议书和相关材料后,应当在十五日之内作出决定;而对于缓刑、假释的撤销,人民法院收到材料后,应当在一个月内作出裁定。

(十五)裁定、决定收监与执行的衔接(NO27)

1、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

2、监狱管理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监狱应当立即赴羁押地将罪犯收监执行。

3、公安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由罪犯居住地看守所将罪犯收监执行。

(十六)与需有关部门协调事项

1、与公安机关:

(1)脱、漏管社区服刑人员的侦查(2)治安处罚(3)协助送交

(4)提请(建议)到执行期间的监管(羁押)(5)看守所的收监

(6)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的移交

2、与人民法院的协调

(1)适用社区矫正前的社会调查(2)判决、裁定、宣告后的衔接(3)刑事奖惩的衔接

3、与监狱的衔接(1)保外就医的衔接(2)收监执行的衔接(十七)减刑(NO28)

1、可以减刑:社区矫正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管规定,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对象:管制犯

2、应当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

对象:缓刑、管制、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犯 “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1)认罪悔罪;

(2)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及监管规定,接受教育改造;(3)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4)积极参加社会服务,完成社会服务任务。“立功表现”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2)检举、揭发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3)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4)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5)在抢险救灾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6)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事迹的。“重大立功表现”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3)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4)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5)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6)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7)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3、相关机关

减刑的建议机关: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审核提请机关:地(州、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同意后提请)受理机关: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裁定;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减刑,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

抄送机关: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减刑建议书和人民法院减刑裁定书副本)

4、人民法院受理减刑案件,应当审查执行机关移送的材料包括下列内容:

(1)减刑建议书;

(2)终审法院的裁判文书、执行通知书、历次减刑裁定书的复制件;

(3)罪犯确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现的具体事实的书面证明材料;

(4)罪犯评审鉴定表、奖惩审批表等;(5)社区矫正机构意见书;

(6)其他根据案件的审理需要移送的材料。

经审查,如果前款规定的材料齐备的,应当收案;材料不齐备的,应当通知提请减刑的执行机关补送。

检察机关对提请减刑的案件出具检察监督意见的,应当将该意见一并移送受理减刑、假释案件的人民法院。”

5、关于减刑六类案件的公开审判

(1)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现提请减刑的;

(2)提请减刑的起始时间、间隔时间或者减刑幅度不符合一般规定的;

(3)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或社会关注度高的;(4)公示期间收到投诉意见的;(5)人民检察院有异议的;

(6)人民法院认为有开庭审理必要的。

6、关于减刑、假释案件一律公示 公示的内容包括:(1)罪犯的姓名;

(2)原判认定的罪名和刑期;(3)罪犯历次减刑情况;

(4)执行机关的减刑建议和依据;(5)公示期限;(6)意见反馈方式等。

(十八)矫正解除和终止(NO29-31)

1、总结鉴定(NO29)

社区矫正期满前,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司法所应当根据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社区意见等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对其安臵帮教提出建议。

2、解除宣告和手续办理(NO30)(1)解除宣告:

参加人员: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

宣告事项: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对判处管制的,宣布执行期满,解除管制;对宣告缓刑的,宣布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对裁定假释的,宣布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2)手续办理:缓刑、假释期满,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通知决定机关,抄送县级检察和公安机关。

暂予监外执行的,由监狱、看守所依法为其办理刑满释放手续。

3、社区矫正终止(NO31):

社区矫正人员死亡、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被判处监禁刑罚的,社区矫正终止。

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死亡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批准、决定机关,并通报县级人民检察院。

(十九)剥夺政治权利罪犯的监管(NO32)

对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司法行政机关配合公安机关,监督其遵守刑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并及时掌握有关信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可以自愿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

移交问题:一是新的一律不接收; 二是已接收的尽快前移交;

三是未移交前确保监管安全;

四是配合公安机关监督执行。(二十)对未成年人罪犯的矫正(NO33)

1、方针:教育、感化、挽救

2、规定:

(1)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开进行;

(2)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身份保护,其矫正宣告不公开进行,其矫正档案应当保密;(3)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小组应当有熟悉青少年成长特点的人员参加;

(4)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监督管理措施;

(5)采用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

(6)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7)督促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承担抚养、管教等义务

(8)采取其他有利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改过自新、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必要措施。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矫正人员,适用前款规定。

(二十一)保障措施(NO34-39)

1、与安臵帮教工作衔接(有关材料按安臵帮教工作要求办)

2、制度建设:例会、通报、业务培训、信息报送、统计、档案管理以及执法考评、执法公开、监督检查等制度,保障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处臵机制,发现社区矫正人员非正常死亡、实施犯罪、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应当立即与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妥善处臵,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有关部门。

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建立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交换平台

3、权益保护和法律监督(NO36-37)

(1)社区服刑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者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社区矫正人员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

司法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听取和妥善处理社区矫正人员反映的问题,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2)人民检察院依法实施法律监督。(二十二)责任追究(NO38)

在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几个典型案例:

2011年,某街道司法所长周某某涉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被起诉(出假社会调查报告,使罪犯蒋某被两次缓期执行:2007〃1非法经营罪,判三缓五。2010〃4再犯罪,检察院执法检察时发现)

2011年,某街道司法助理员万某涉嫌徇私舞弊减刑罪(编造立功、考核等材料,使缓刑犯被减刑一个月,缩短考验期六个月,群众举报)

2011年,某派出所所长李恩明涉嫌玩忽职守罪被立案侦查(假释罪犯3个月未报到,不积极追查,并发现是冒用他人姓名,不向上级报告不提出撤销假释意见,致使罪犯再犯罪)

(二十三)组织领导(NO39)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实施细则 篇5

现将《浙江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印发给你们,请组织相关人员(包括县级司法局社区矫正业务科室和司法所工作人员)研究讨论修改意见和建议,经市矫正办汇总后于3月10日前将修改意见和建议(电子版)上报我办。另,《细则》中的加粗字体内容,务必重点研究讨论。(联系人:丁 军)

省矫正办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日

浙江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试行)

(征求意见稿 2012年2月20日)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司发通[2012]12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规范实施社区矫正,将社区矫正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结合我省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 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

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 判决、裁定或者决定。

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

第三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

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

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

第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

受委托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委托机关的要求,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等进行调查了解,形成评估意见,及时提交委托机关。

第五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监狱应当按照《浙江省社区矫正审前社会调查实施办法(试行)》(浙司[2011]125号)的相关规定,开展调查评估工作。

第六条 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应当开展社区矫正相关教育,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可采取派员送达、邮政快递和书面传真相关法律文书等方式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七条 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向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回执。

监狱应当向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供出监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可能性评估报告和改造质量评估报告等相关材料。

上述相关法律文书和材料的送达,可采取派员送达、邮政快递和书面传真等方式进行。

第八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应当及时通报决定机关并组织查找,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协助。

第九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明确社区矫正职能部门和相关人员,落实办公和教育场所、配置相应设施,具体负责和办 理社区矫正人员登记接收工作。主要包括接收社区矫正人员相关法律文书和材料、登记社区矫正人员基本信息、入矫教育、心理测试或再犯罪风险评估、告知指定司法所及相关规定等工作。

社区矫正人员的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以及登记接收过程中形成的相关法律文书和材料,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两日内将上述相关法律文书和材料的复印件(或电子版)送达社区矫正人员执行地司法所。

社区矫正人员登记接收工作可在县级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或社区矫正驻法院工作室进行。

第十条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由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办理交接手续。罪犯服刑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需要回居住地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地的省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罪犯居住地的同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指定一所监狱、看守所接收罪犯档案,负责办理罪犯收监、释放等手续。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通知其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派员或社区矫正驻法院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

第十一条 司法所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后,应当及时向社区矫正人员宣告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社区矫正期限;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被禁止的事项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社区矫正人员依法享有 的权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权利;矫正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等有关事项。

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矫正小组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到场,按照我省社区矫正人员接收工作规定程序进行。

第十二条 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确定专门的矫正小组。矫正小组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担任组长,由本细则第三条第二、第三款所列相关人员组成。社区矫正人员为女性的,矫正小组应当有女性成员。矫正小组成员一般不少3人。

司法所应当与矫正小组签订矫正责任书,根据小组成员所在单位和身份,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各项矫正措施落实。

第十三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整合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资源和工作资源,加强村(社区)社区矫正工作站等基层帮教组织建设,健全完善社区矫正工作网络,协助社区矫正机构开展社区矫正帮教工作。

第十四条 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制定矫正方案,在对社区矫正人员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根据矫正方案的实施效果,适时予以调整。

第十五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建立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包括适用社区矫正的法律文书,以及接收、监管审批、处罚、收监执行、解除矫正等有关社区矫正执行活动的法律文书。司法所应当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包括司法所和矫正小组进行社区矫正的工作记录,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社区矫正的相关材料等。同时留存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副本。

第十六条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浙江省社区服刑人员档案管理办法(试行)》(浙司[2009]98号)的相关规定及要求,建立健全和管理使用社区矫正人员档案。社区矫正执行档案的相关法律文书列入社区矫正人员档案正卷,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档案与社区矫正人员档案副卷合并建档留存。

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强对司法所社区矫正档案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及时传递社区矫正人员相关法律文书和有关材料。

第十七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按照不同的监管等级和矫正处遇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社区矫正人员不得会见违法犯罪嫌疑人、同案犯和非法组织人员等。

社区矫正人员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或会见境外人士必须事先报告司法所,由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审核审批。

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报告或医院就医诊治病历等相关证明材料。第十八条 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

第十九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指设区的市)、县(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含)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并通报辖区公安派出所;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通报当地同级公安机关。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指设区的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第二十条 社区矫正人员经批准外出期间确有特殊情况需延长请假时间的,其本人应当返回居住地按规定程序办理续假手续;确有特殊情况,需经司法所同意,可委托家属、监护人或担保人代为办理续假手续,但一次请假和续假的总计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

社区矫正人员请假外出累计时间不得超过社区矫正实际执行期的五分之一。

社区矫正执行期在六个月(含)以内的不适用本规定。第二十一条 社区矫正人员经批准外出时间超过七日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通报社区矫正人员外出目的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指定司法所对其落实监管教育措施,社区矫正人员 应当在抵达外出目的地的当日到目的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社区矫正人员返回居住地前,目的地司法所应当为其出具外出期间相关表现等证明材料,有关情况或材料也可直接告知或送达居住地司法所。社区矫正人员经批准外出期间的表现纳入居住司法所对其的日常管理考核。

第二十二条 社区矫正人员经批准外出期间,司法所应当通过信息技术、通讯手段和跟踪管理等方式和途径,不定期或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其进行监督考察和教育管理。

第二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

经批准变更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移交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有关法律文书应当抄送现居住地及新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第二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第二十五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犯罪原因、犯罪性质、年龄结构、执行期限等不同情况和特点,坚持集中教育与分类教育、课堂教育与个别教育、社会教育与走访教育相结合,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因时施教,提升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和整合社会资源,推进思想道德、形势政策、法律法规、文化技术等各类教育基地建设,加强司法所社区矫正学习教育场所建设,健全完善相应设施,确保社区矫正人员各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二十六条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第二十七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符合社会公共利益、操作性强、易于监督检查、保障安全的原则,结合社区矫正人员学习、工作、生活和年龄等状况,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方式,因地制宜地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参加社区服务。积极依托和整合社会资源,扎实推进集思想教育、技能培训和安置就业为一体的“三型”社区服务基地建设,努力把思想教育、劳动教育与帮助社区矫正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的形式和内容,提升社区服务的实效性。

第二十八条 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等具体情况,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矫正其违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第二十九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加强社区矫正职业化、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和整合社会资源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区矫正心理矫正工作队伍,推进心理矫正基地建设,扎实做好社区矫正人员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疾病治疗等工作,建立社区矫正人员心理矫正档案,提高教育矫正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第三十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风险评估机制,根据矫正初期、矫正中期和矫正期满前等不同时期,适时对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危险因素进行危险等级测试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矫正方案,制定落实相应的风险防范和监管教育措施。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风险评估报告等相关材料归入其个人心理矫正档案。

第三十一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落实社会保障措施。

第三十二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和相关单位支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协调出台社区矫正帮困扶助工作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将社区矫正人员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纳入地方再就业培训体系,推进社区矫正过渡性安置就业基地建设,帮助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落实低保、医保、劳保等社会保障,帮助社区矫正人员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第三十三条 司法所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个人生活、工作及所处社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司法所应当及时了解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有关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说明情况。

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司法所应当及时报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追查,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协助。

司法所应当每半月与辖区内的公安派出所核查核对社区矫正人员基本信息和矫正动态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三十四条 司法所应当落实走访制度,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等情况。

对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司法所应当定期(每半年)与其治疗医院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其身体状况及疾病治疗、复查结果等情况,并根据需要向批准、决定机关或者有关监狱、看守所反馈情况。

第三十五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落实社区矫正人员“季排查、月核对、周巡查”等制度,定期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等活动,定期会商研究本地区社区矫正人员的社区矫正执行情况,全面、准确了解和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矫正动态,及时 研究制定和落实针对性的监督考察和教育矫正等措施,严防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和再犯罪现象发生。

第三十六条 司法所应当及时记录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情况,按照《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奖惩考核暂行办法》(浙司[2004]204号)相关规定,对其接受矫正的表现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分类管理。

第三十七条 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派员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协助。

第三十八条 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给予警告,并出具书面决定:

(一)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

(二)违反关于报告、会客、外出、居住地变更规定的;

(三)不按规定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等活动,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四)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提交病情复查情况,或者未经批准进行就医以外的社会活动且经教育仍不改正的;

(五)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轻微的;

(六)违反社区矫正机构信息化管理规定的;

(七)其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第三十九条 社区矫正人员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应予治安管理处罚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提请同级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公安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通知县级司法行政机关。

第四十条 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

(一)违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节严重的;

(二)未按规定时间报到或者接受社区矫正期间脱离监管,超过一个月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司法行政机关撤销缓刑、假释的建议书和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四十一条 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向批准、决定机关提出收监执行的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批准、决定机关应当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作出决定:

(一)发现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

(二)未经司法行政机关批准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旗),经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报告行踪,脱离监管的;

(三)因违反监督管理规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机关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保外就医期间不按规定提交病情复查情况,经警告拒不改正的;

(六)暂予监外执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满的;

(七)保证人丧失保证条件或者因不履行义务被取消保证人资格,又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提出新的保证人的;

(八)其他违反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

司法行政机关的收监执行建议书和决定机关的决定书,应当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四十二条 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会同公安机关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

监狱管理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监狱应当立即赴羁押地将罪犯收监执行。

公安机关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由罪犯居住地看守所将罪犯收监执行。

第四十三条 根据《浙江省社区矫正对象奖惩考核暂行办法》(浙司[2004]204号)规定考核,社区矫正人员符合法定减 刑条件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裁定;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减刑,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司法行政机关减刑建议书和人民法院减刑裁定书副本,应当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第四十四条 社区矫正期满前,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司法所应当根据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社区意见等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对其安置帮教提出建议。

第四十五条 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我省社区矫正工作相关规定程序公开进行。

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参加宣告。

宣告事项应当包括: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对判处管制的,宣布执行期满,解除管制;对宣告缓刑的,宣布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对裁定假释的,宣布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向社区矫正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同时抄送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刑期届满的,由监狱、看守所依法为其办理刑满释放手续。

第四十六条 社区矫正人员死亡、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被判处监禁刑罚的,社区矫正终止。

社区矫正人员在社区矫正期间死亡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书面通知批准、决定机关,并通报县级人民检察院。

第四十七条 对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司法行政机关配合公安机关,监督其遵守刑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并及时掌握有关信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可以自愿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

第四十八条 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在配合公安机关监督管理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期间,应当建立登记备案制度,掌握其个人基本信息;提倡和鼓励其参加社区矫正机构开展的学习教育和帮困扶助等活动;结合走访、排查、巡查等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其思想动态、日常表现等情况;发现违法犯罪行为的,及时通报公安机关,并登记在案。

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应建立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的监督管理工作档案,定期向公安机关和安置帮教部门通报、交流和沟通相关情况。

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按规定及时报告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违法犯罪情况。从2012年3月1日起,此类人员的违法犯罪考核实行备案制。第四十九条 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当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开进行;

(二)对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身份保护,其矫正宣告不公开进行,其矫正档案应当保密;

(三)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小组应当有熟悉青少年成长特点的人员参加;

(四)针对未成年人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育需要等特殊情况,采取有益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监督管理措施;

(五)采用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开展思想、法制、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

(六)协调有关部门为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

(七)督促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承担抚养、管教等义务;

(八)采取其他有利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改过自新、融入正常社会生活的必要措施。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社区矫正人员,适用前款的规定。

第五十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会同相关单位和部门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开展“一对一”、“多帮一”的结对帮教活动,不断深化“社区矫正阳光志愿者行动”,充分运用人性化、个性化矫 正方法,落实分类管理、分类教育、分级处遇措施,提高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社区矫正质量。

第五十一条 社区矫正人员社区矫正期满的,司法所应当告知其安置帮教有关规定,与安置帮教工作部门妥善做好交接,并转交有关材料。

第五十二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例会、通报、业务培训、信息报送、统计、档案管理以及执法考评、执法公开、监督检查等制度,保障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建立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发现社区矫正人员非正常死亡、实施犯罪、参与群体性事件的,应当立即与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妥善处置,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有关部门。

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建立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交换平台,实现社区矫正工作动态数据共享。

第五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的人身安全、合法财产和辩护、申诉、控告、检举以及其他未被依法剥夺或限制的权利不受侵犯。社区矫正人员在就学、就业和享受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受歧视。司法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听取和妥善处理社区矫正人员反映的问题,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五十四条 人民检察院发现社区矫正执法活动违反法律和本办法规定的,可以区别情况提出口头纠正意见、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或者检察建议书。交付执行机关和执行机关应当及时纠 正、整改,并将有关情况告知人民检察院。

第五十五条

人民检察院应当按照《关于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工作的意见》(高检会[2009]3号)和《浙江省监外执行考核工作联席会议纪要》[浙检会(监)[2010]1号]规定和要求,加强社区矫正法律监督工作;健全完善乡镇检察室全程监督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等基层法律监督机制,进一步落实社区矫正法律监督职能。

第五十六条 在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切实加强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检查考核、奖惩激励等制度,落实社区矫正队伍教育管理职责;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经常性地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形势政策、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业务技能等学习教育活动,提升社区矫正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积极整合法律监督、党纪监督、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等资源,加强对社区矫正队伍履职情况特别是执法活动的监督,保障执法公正,维护司法公平正义,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健康有序发展。

第五十八条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 制,明确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十九条 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协调与配合,推进各级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建设,健全完善社区矫正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强化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职责分工、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工作衔接、创新方式方法,依法充分履职,共同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制度浅析 篇6

关键词:社区矫正,非监禁刑,完善措施

一、实行社区矫正的必要性

监禁刑 (徒刑) 是现代刑罚体系的支柱。然而, 监禁刑自身的弊端、监狱行刑本身所固有的矛盾性和不合理性构成了监狱罪犯改造目标的重大障碍, 加之监狱内外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监禁刑和改造罪犯要求的矛盾愈显突出。随着2011年《刑法修正案 (八) 》的通过和施行, 社区矫正制度正式在我国建立。作为行刑社会化的手段之一, 社区矫正具有以下优势:

1、可以有效地改造罪犯

渴望自由是人的天性, 通过社区矫正可以使其积极投入改造, 争取真正的自由。

2、有利于缓解监狱压力, 避免交叉感染

通过社区矫正制度, 既减轻了监狱的压力、节省监禁成本, 又避免了不同的罪犯在监禁中的交叉感染, 进一步学坏。

3、有助于罪犯顺利回归社会

把罪犯放在社区里执行刑罚, 使罪犯不脱离社会, 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刑满后能顺利地融入社会。

二、完善社区矫正的构想

社区矫正作为我国一项新的刑罚执行方式, 在制度设计等各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有待完善。笔者通过与导师的沟通和对国外社区矫正制度的学习, 有以下几点完善意见:

1、限制减刑、扩大假释

我国的假释率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而减刑的适用却十分普遍。而减刑的适用具有不可逆转性, 容易使罪犯产生投机心理而伪装改造, 无法达到刑罚的目的。假释制度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刑罚措施, 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广泛适用, 其优势也表现的十分明显。

基于此, 我国学者提出了“累进假释”的观点。即以现行的减刑制度的考核方法, 给予罪犯一定的假释额度。当累积的假释额度等于剩余刑期时, 将罪犯假释出狱, 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就是他的假释考验期。例如, 张三于1999年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按照以往的减刑方法, 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共四年, 张三可以在2005年刑满释放。而根据累进假释的方法, 根据张三在狱中表现给予其一次或几次在监执行的减免 (假设也是四年) , 在2005年的时候, 张三就可以假释出狱。而剩下的2005到2009年的刑期就是他的假释考验期。

2、扩大非监禁刑的适用范围

在刑罚轻缓化趋势不断加强的今天, 不仅要扩大假释的适用范围, 也要扩大其他非监禁刑的适用范围。首先, 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 应当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尽可能地适用缓刑或者刑罚替代措施。其次, 对于轻刑犯、偶犯、防卫过当或者避险过当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罪犯, 尽量判处非监禁刑。第三是过失犯, 其主观恶性不大, 对社会的危害性也较小。第四是老弱病残孕犯, 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都不大, 也适合在社区中进行教育矫正。

3、深化司法职权配置的改革

司法职权的配置存在不合理, 导致公、检、法、司等部门在行使职能中存在诸多问题, 笔者通过分析, 提出以下建议:

将公安局的羁押权与侦查权分离。公安局最为治安机关和刑事侦查机关, 肩负沉重的任务。在刑事案件中, 羁押和侦查的一体也使其公正性得到质疑。因此, 应将羁押权转移至监狱部门。

检察院的职权犯罪侦查权转移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作为刑事案件的侦查机关, 自然应当负责职权犯罪的侦查任务。检察院也可以摆脱侦查、起诉一体的尴尬, 作为单一的起诉机关和司法监督机关。

法院也担负着繁琐的审判任务, 其执行能力有限且常常得不到保障。因此, 应在司法局内设置执行局等机构负责法院裁决的执行。由专门机构负责执行, 既可以减轻法院的工作负担, 又能切实保障执行力度。

强化司法行政部门的职权。司法局作为法律执行机关, 所掌握的执行职能却十分有限。因此, 应加强司法局的执行职能。如上所述, 不仅要将法院的裁决交由司法局执行, 刑事侦查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的羁押也应当由监狱管理部门执行。此外, 对于广为诟病的劳动教养, 由于其具有人身限制和强制劳动的特征, 惩罚力度上甚至超过刑罚, 因此其决定权应当收归司法部门。由监狱管理机关负责对监狱、看守所和劳动教养所的多重管理。

4、健全社区矫正工作机制

社区矫正与以往的非监禁刑最大的区别就在于, 社区矫正不是单纯地对社区中的罪犯进行管理监督, 而是整合社区的力量, 由社区社员参与矫正工作, 由社会的力量改造罪犯的一种措施。因此, 只有健全社区矫正工作机制才能实现真正的社区矫正。

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应该由党委、政府牵头, 大力整合社会资源, 组建一个政府、社会齐抓共管的矫正网络。社区矫正网络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社区矫正执行主体, 即在政法委统一领导下, 由司法局组织实施, 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监狱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相互协作, 这些机构是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体。第二层次是专业协助力量, 由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组成, 他们通过协议的方式与矫正机关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主要工作为对矫正对象进行心理咨询和矫正、职业培训等方面的专业协助。第三层次是社区志愿者, 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无偿服务的。只有组建起这三级组织, 才能形成一个强大而功能完善的社区矫正网络。在三个层次的矫正网络组建以后, 在执行主体有效运转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和社区自愿者的作用, 形成法制化、规范化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黄滔.论行刑社会化的思想源流[J].知识经济, 2010 (12) :29.

社区矫正管理办法 篇7

监地联合矫正彰显刑罚威严

如何做到社区矫正人员不脱管、不漏管,尽力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地方怎样携手监狱,调动社会资源和各方积极性参与社区矫正工作?这是以高星火局长为首的领导班子一直津津乐道的话题。自2011年以来,司法局多次赴沙洋各监狱调研,与监狱服刑人员直接交流,听取监狱民警工作汇报,召开监地联合帮教工作研讨会,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开展可行性研究和反复论证,一份监地联合帮教协议书终于浮出水面,在钟祥市委市政府及湖北沙洋熊望台监狱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钟祥市司法局与沙洋熊望台监狱共同约定,通过创新联合帮教机制和教育管理手段,资源共享、密切配合,实现社区矫正与监狱矫正有机结合、良性互动,为监地双方矫正教育管理工作搭建了重要平台,也为司法局创新和丰富社区矫正教育形式提供了重要载体,标志该市社区矫正教育活动的开展进入了基地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参观了监狱服刑人员学习、改造现场,看到高墙电网,真切感受到监狱执法的公正与严格,内心十分震撼。我一定更加珍惜社区矫正机会,积极改造,回报社会。”钟祥市社区矫正人员周某在接受现场教育后如实地说。周某作为赴熊望台监狱首批接受教育的26名社区矫正人员之一,一起实地参观了监狱服刑人员的生活、劳动和学习现场,听取高墙内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通过身临其境的教育,广大矫正对象深刻体会到了高墙内外的巨大反差,强化了社区矫正对象的在刑意识,监狱服刑人员也更加深刻体会到了自由的珍贵,从而促进社區矫正对象和监狱服刑人员更加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认真接受矫正教育和监狱改造。

该局从2011年开始,把监狱力量向社区矫正工作引入,规定该市每一名前来报到的社区矫正人员,由到该局挂职的监狱司法警察(1人由市委组织部任命为副局长,1人挂任市社矫办副主任)着装谈话,向社区矫正人员当场宣告法律文书内容,宣读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以及违反规定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等,推行社区矫正人员日常记实管理等工作机制,免费发放《致钟祥市社区矫正人员及家属的一封信》、《社区矫正人员服刑指南》、《社区矫正工作宣传手册》等资料,对违反社区矫正规定且情节较轻的矫正人员,及时采取传唤、训诫教育等措施,形成震慑力,体现刑罚执行的严肃性和强制性。

社会携手矫正感受关心温暖

在局领导班子的带动影响下,全市各司法所现已形成了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综合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参与社区矫正的浓厚氛围。

郢中司法所经多方奔走呼吁,两年时间里先后为19名社区矫正人员和4名刑释解教人员申请办理了低保、提供工作岗位或让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司法所长雷继祥用真情实感帮教的感人事迹在郢中街办被传为佳话;他还联合中学、职校开展文化教育和技术辅导等帮教活动,组织社区矫正人员进学校“现身说法”,促进社区矫正人员改造和回归;与法庭、派出所等单位密切联系,对因拆迁、就业等原因需暂时脱离原籍监管的社区矫正对象加强跟踪管理。旧口司法所积极争取政策扶持,支持和鼓励社区矫正对象就近自主创业,其中有13人年收入过万元,该镇刘湖村原党支部副书记、村主任吴某(女)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思想情绪波动大,感觉无脸见人,在社矫正办主任赵平海耐心劝解和细致帮教下,她年纯收入8万余元,吴某也被评为“湖北省社区矫正对象改造积极分子”。 柴湖司法所加强与财政、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协调,通过帮助推荐就业、办理低保医保、落实责任田等形式,解决社区矫正人员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困难,为社区矫正对象回归社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消除诱发矫正对象重新违法犯罪的客观因素,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减少对社会的抵触,激发其悔过自新、自觉接受矫正的积极性,引起了省司法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像司法所这样聚集社会力量帮扶困难家庭、以真情帮教感化社区矫正人员,加速社区矫正人员再社会化进程的例子在该市已不再算是新鲜事。

司法局还借助社会力量,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离退休人员及社会各界人士与社区矫正人员结对子,开展电话交谈、网络交流、家庭走访、心理咨询“一帮一”、“多帮一”等帮教活动,凸显人性化管理服务理念,强化社区矫正人员认罪悔罪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矫正对象真正感受到党和社会的关心和温暖,促进矫正对象成功转化,走上新生之路。

异地托管矫正一个也不能少

司法局还通过创新社会管理思路,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具体情况,积极探索建立社区矫正对象异地托管机制和分类管理、分阶段教育、分级矫正办法,制定矫正方案,确立矫正目标、内容和方法,提高矫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还没有建立社区矫正人员全国范围异地托管体系的特殊背景下,石牌司法所依托外出流动党支部管理社区矫正人员,在外出党支部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站,由该流动党支部书记、豆制品行业协会会长及矫正对象亲属组成帮教小组跟踪管理、教育与服务,实行一日一记载、一周一汇报、一月一学习、一月一劳动、一季一小结,并将社区矫正对象生产、生活情况及时反馈司法所。石牌司法所在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工作中坚决做到“三结合、五走访”,即集中教育与公益劳动相结合、心理矫治与行为矫正相结合、及时掌握信息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做到接收走访、家庭出现纠纷走访、生活困难走访、重大节日走访、社区矫正对象疾病走访,落实“三见面”(司法人员与社区矫正人员见面、社区(村)主任与社区矫正人员见面、工作人员与矫正人员亲属见面)的工作制度,及时了解社区矫正对象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其实际问题。

钟祥市探索依托外出流动党支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不仅未出现一人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反而涌现出了一批致富能手与“护法使者”。该市石牌曹咀村李某与石牌镇真武村亢某同在兰州经营豆制品生意,去年8月3日凌晨,两人因争摊位,在城关市场手持利刃对恃时,被正送豆制品到该市场的社区矫正人员亢某某撞见,亢某某立即大喊一声,令双方将刀放下,并说:“现在是法治社会,有什么事坐下来好商量,我就是因争摊位一刀将别人砍伤了,现在还在服刑,这样的事千万干不得啊!”在他的说理下,双方主动放下凶器,达成和解,及时避免了一起恶性事件的发生。

钟祥市依托外出流动党支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大大提高了外出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改造质量,有效遏制了脱管、失控现象,现正逐步形成一套适合社区矫正人员外出务工、就业、学习的矫正管理和工作新模式,它的内涵和外延还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拓展。省司法厅社区矫正办副主任姜正文到石牌司法所检查指导社区矫正工作时对该做法十分赞赏,并指出要做好总结推广。

心理咨询矫正顺利融入社会

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全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上,又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钟祥市司法局将举全局之力,争创全省一流“心理咨询室”。司法局还聘请该市人民医院心理医生担任局首席心理咨询师,根据社区矫正对象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犯罪背景、犯罪类型等因素,科学制定相应的矫正方案和教育措施,开展矫正对象风险评估、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帮助社区矫正人员顺利回归并融入社会。在此基础上,该局已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司法行政干警今年还将分期分批跟班实习,并以乡镇为单位,在全市广泛开展社区矫正人员团体心理咨询活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治。

钟祥市司法局通过开展监地联合帮教,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一切积极因素,完善社区矫正对象异地托管机制,运用心理咨询、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困难扶助和公益劳动等综合矫正手段,着力构建社区矫正工作长效机制,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的的做法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被称作社区矫正“钟祥模式”。

社区矫正工作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做好新形势下的社区矫正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和司法部党组关于政法干警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以更加饱满的激情,更加高昂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全国、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创新,努力探索和形成钟祥社区矫正工作的特色,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社区矫正工作奉献出钟祥的经验。

上一篇:园林建筑及小品设计下一篇:2015新郎婚礼答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