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知识

2024-10-26

绿色消费知识(精选8篇)

绿色消费知识 篇1

创建绿色饭店倡导绿色消费

倡 议 书

亲爱的宾客、员工们:

人类只有一个可生存的村庄—地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村庄也不断受到环境灾难的威胁,水污染、大气污染、森林锐减、资源匮乏、物种濒危、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我们不能仅仅担忧和抱怨,我们必须行动,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关注环保、保护环境、受益你我,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倡议酒店所有宾客和员工为保护自然环境及创建绿色饭店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首先,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生态平衡。我们酒店具有完善的设备设施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可以为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我们呼吁大家绿色消费,保护环境:长住房宾客减少棉织品洗涤的次数,将会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客房中的茶叶由袋包装换为了罐装,既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又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餐厅中拒绝食用国家禁止出售的野生动物,选择绿色无公害食品对我们的健康会更加有益,同时也稳定了生态平衡,保护了我们的绿色家园。

其次,创建绿色饭店,推动绿色消费。在客房中摆放环保提示卡,绿色消费宣传单,提醒客人减少棉织品的更换次数;降低恭桶水位,减少水资源流失;餐饮部尽量向客人推

荐绿色无公害食品,在客人点菜时提醒客人适量点菜,为客人提供免费打包、免费存酒等环保服务;工程部采取加强日常的维护保养、检测和安装二级水表等措施降低饭店能耗,对中央空调采取变频技术,经常检查保护水管的隔热层,防止热量散失,提高能源利用率,有效地节约了资源。

再次,倡导绿色行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支持环保、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不浪费任何资源,同时,带动身边的所有亲人、朋友、同事共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使我们环境卫士的队伍更加壮大!

地球是茫茫宇宙间已知唯一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就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舱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面对地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实,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会明白保护环境、拯救地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责任。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让我们共同创造一个绿色的明天。

XX大酒店

绿色消费知识 篇2

一、我国发展绿色消费存在的问题

(一) 消费者消费水平参差不齐

绿色产品作为一种无污染、质量好并有利于健康的消费品, 其价格要比普通产品高出很多。作为高消费产品的绿色产品, 相应的也对消费者的消费水平要求较高。但是目前, 我国整体收入水平还处于较低或中等阶段。同时由于我国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高收入地区或群体消费水平相对较高, 但还有部分地区或群体的收入水平却仅仅停留在维持温饱的水平。消费者消费水平的参差不齐也就成为了绿色消费模式在短时间内不能在我国全面发展和建立起来的重要因素。

(二) 消费者缺乏绿色消费概念

绿色消费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可持续消费, 要求消费者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责任感。但总体而言我国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认知还处在较低阶段, 消费者缺乏绿色消费的概念, 从行为和意识上对绿色消费的认识存在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消费者产生一些不良的消费行为和习惯, 使“反绿色消费”还占据较大的市场空间。例如为获得“绿色天然”的产品肆意破坏自然环境;追求奢侈豪华、热衷攀比, 从而刺激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等。

(三) 绿色产品消费市场鱼龙混杂

绿色产品必须经过国家相关认证机构严格审查才能进入市场。但是现实中, 一些不良企业和商家看准消费者对绿色产品需求和信赖, 在产品宣传中假冒绿色产品, 谎报绿色指标。使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失去信心。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为提高本地产品的竞争力, 以地方政府名义擅自给产品贴上“绿色”标签。使消费者很难辨别其所消费的产品是否是真的“绿色”产品。从而造成了绿色产品消费市场的鱼龙混杂, 制约了绿色消费的实现。

二、发展绿色消费的对策

传统的消费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资源耗竭型的消费模式,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战略的全面推进,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绿色消费模式刻不容缓。

(一) 建立完善有关绿色消费的法律法规

在我国由于管理机制和法律法规的缺失, 使得相关产品没有统一的绿色检疫标准和认证机制, 导致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混入绿色产品市场, 造成市场混乱, 从而使一些消费者对绿色产品失去信心。同时, 由于政策监管上的缺失, 我国绿色产品消费市场鱼龙混杂, 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绿色产品种类少质量差的问题很难满足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需求, 所以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刻不容缓。例如完善我国的税收制度, 增加生态税、绿色税。从而引导企业向低耗能、低污染、高产能的环境友好型发展方式转变。

(二) 发挥政府主导力加强政府监管

在绿色消费模式的建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力。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增加、鼓励和扶持绿色投资, 不再为追求经济发展而盲目破坏生态环境, 把绿色GDP的发展纳入政府工作绩效的考核。严格执行相关的环保法规, 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对高污染企业绝不姑息、坚决取缔, 并严格加强企业排污管理。同时把政府宣传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为绿色消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 建立健全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概念

消费者缺乏绿色消费概念是阻碍我国绿色消费发展的主要因素。消费者没有认识到个人消费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保意识和生态责任感都相对薄弱, 一些消费者还受到消费水平的先天限制和消费习惯的固化。要建立健全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概念, 政府一方面应加强宣传使绿色消费深入人心, 另一方面加强企业管理, 从产品生产入手建立绿色产品生产线。

总之, 绿色消费已成为一种不可逆的消费趋势, 是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同时要了解绿色消费的普及不是哪个部门、哪个群体和个人的责任, 它需要我们社会全员的上下联动、密切配合。

摘要:绿色消费是一种满足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战略的全面推进, 绿色消费作为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日益成为我国国民消费的共同追求。但是绿色消费在我国的发展确十分缓慢, 困难重重。

关键词:绿色消费,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沈根荣.绿色营销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刘长生, 简玉峰.绿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选择[J].商业研究, 2003.

[3]尹世杰.需要消费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3.

[4]俞海山.可持续消费模式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5]尹世杰, 蔡德容.消费经济学原理 (修订本) [M].经济科学出版社.

绿色消费莫成消费绿色 篇3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色消费也在我们的生活中悄然兴起。走进超市,随处可以见到标有绿色食品标志的蔬菜、肉食,标有环保标志的冰箱、空调、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确,消费者一听到绿色消费,很容易就会把它与“纯天然”、“环保”等概念联系起来,所以现实生活中,就有的人非绿色食品不吃,非绿色产品不用,非绿色建材不用。

其实,绿色消费并不等同于消费绿色。绿色,代表生命,代表健康和活力,是充满希望的颜色。国际上对“绿色”的理解通常包括生命、节能、环保三个方面。据环保专家介绍,“绿色消费”的概念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消费,每人每时都在发生,所有消费品都是从环境中来最终又回到自然界,环境自然会受到影响。传统消费只关注人的需求,忽视了消费造成的环境影响,使得环境终于不堪重负,爆发出众多问题——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全球环境状况急剧恶化、自然资源衰竭、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也正因为此,绿色消费应运而生,成为消费时尚,更需要人人参与。国际上评价环境保护意识的水平,包括绿色申奥在内,往往把民众参与程度和“绿色消费”意识作为一项重要标准。人人自觉选购绿色家具、购买绿色食品、拒食野生动物、穿着天然衣料的衣服、外出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等等,相信我们的生存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绿色食品知识 篇4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8-3-27 16:22:22 阅读:1470次【字体:大中小】

●什么是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都冠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但此类食品并非都是绿色的。

●什么是绿色食品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是由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绿色食品标志由3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标志为正圆形,意为保护。

●绿色食品的标准有哪些? 绿色食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A.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农业初级产品或食品的主要原料,其生长区域内没有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上风口没有污染源对该区域构成污染威胁。该区域内的大气、土壤、水质均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并有一套保证措施,确保该区域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环境质量不下降。

B.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农药、肥料、兽药、食品添加剂等生产资料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准则》。

C.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凡冠以绿色食品的最终产品必须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指定的食品监测部门依据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检测合格。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是参照有关国家、部门、行业标准制定的,通常高于或等同现行标准,有些还增加了检测项目。

D.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产品的外包装除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外,还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和标签标准。绿色食品标准分为A级和AA级两种。

要购买真正的绿色食品,一定要认准绿色食品标志。

●什么是环境标志? 环境标志亦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是指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向有关厂家颁布证书,证明其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过程全部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同时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和回收利用。

环境标志工作一般由政府授权给环保机构。环境标志能证明产品符合要求,故具证明性质;标志由商会、实业或其他团体申请注册,并对使用该证明的商品具有鉴定能力和保证责任,因此具有权威性;因其只对贴标产品具有证明性故有专证性;考虑环境标准的提高,标志每3~5年需重新认定,又具时效性;有标志的产品在市场中的比例不能太高,故还有比例限制性。我国的环境标志图形由青山、绿水、太阳和10个环组成。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10个环紧密结合,表示公众参与,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什么是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指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由于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事物国际上通常都冠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因此定名为绿色食品,但此类食品并非都是绿色的。

●什么是绿色食品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是由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绿色食品标志由3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标志为正圆形,意为保护。

●绿色食品的标准有哪些? 绿色食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A.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

农业初级产品或食品的主要原料,其生长区域内没有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上风口没有污染源对该区域构成污染威胁。该区域内的大气、土壤、水质均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并有一套保证措施,确保该区域在今后的生产过程中环境质量不下降。

B.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农药、肥料、兽药、食品添加剂等生产资料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农药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生产绿色食品的兽药使用准则》。

C.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凡冠以绿色食品的最终产品必须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指定的食品监测部门依据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检测合格。绿色食品产品标准是参照有关国家、部门、行业标准制定的,通常高于或等同现行标准,有些还增加了检测项目。

D.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

产品的外包装除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外,还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和标签标准。绿色食品标准分为A级和AA级两种。

要购买真正的绿色食品,一定要认准绿色食品标志。

●什么是环境标志?

1、环境标志亦称绿色标志、生态标志,是指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向有关厂家颁布证书,证明其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过程全部符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同时有利于资源的再生和回收利用。

环境标志工作一般由政府授权给环保机构。环境标志能证明产品符合要求,故具证明性质;标志由商会、实业或其他团体申请注册,并对使用该证明的商品具有鉴定能力和保证责任,因此具有权威性;因其只对贴标产品具有证明性故有专证性;考虑环境标准的提高,标志每3~5年需重新认定,又具时效性;有标志的产品在市场中的比例不能太高,故还有比例限制性。

我国的环境标志图形由青山、绿水、太阳和10个环组成。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10个环紧密结合,表示公众参与,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2、绿色食品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象征自然生态;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A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级绿色食品标志与字体为白色,底色

为绿色。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踞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绿色食品标志还提醒人们要保护环境和防止污染,通过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绿色食品标志是指“绿色食品”,“GreenFood”,绿色食品标志图形及这三者相互组合等四种形式,注册在以食品为主的共九大类食品上,并扩展到肥料等绿色食品相关类产品上。

4、怎样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绿色环保知识讲座 篇5

古敢小学 尹锐 2015.4.20

(一)可持续发展意识。

发展不仅限于增长,持续更不是停顿。持续有赖于发展,发展才能持续。可持续发展环境意识认为要采取新的途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环境保护,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环境意识的培养目标不能仅以人类为尺度,而是更深的以“人类---自然”系统的层次;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是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因而在这里,不仅承认自然界对人类的外在价值,而且承认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即它对地球生命或生命维持系统具有的持续生存的价值。这是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人类的可持续性和地球生命系统的可持续性必须实现有相互联系的三个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人的活动不能超越生态系统的涵容能力,不能损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人均与国情意识。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经济落后是基本国情。中国环境资源种类繁多,总量丰富,属资源大国。但中国人均环境资源占有量相当低,不但低于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甚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资源“小”国。在环境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上,要牢固地树立起人均与国情意识。要在全民中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把节约为荣、浪费为耻的道德风尚扎根于广大中小学学生的心中。

(三)全球意识。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多因素构成的复合系统,全人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整体。世界各国人民在开发利用其本国自然资源的同时,要负有不使其自身活动危害其他地区人类和环境的义务。因此,环境意识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小范围的环境污染,如一定地区和国家的城市、河流、湖泊、近海、农田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和生物污染、噪声污染等,还要关注大范围的全球环境问题,如地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生物多样性消失和危险废物在全球范围转移等;不仅关注日常生活中“小我”和近期影响层次上的环境问题,而且要关注“大我”和远期影响层次上的问题,关注全球性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子孙后代和全人类的未来发展。

(四)环境资源意识。

传统社会生活不认为环境是资源,因为那时认为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无价值的、可以无偿使用;是无主的,谁采谁有,因而认为对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是大自然的恩赐,没有枯竭之虑。环境意识的产生,要求改变对环境资源的这种态度。它强调环境资源是有限的,必须加以保护和珍惜使用;它是有价值的,必须有偿使用;它是有主的,属于国家财产。为此就要求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社会物质生产中通过资源的分层利用、循环利用使资源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产品,减少排放;在社会生活中摒弃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追求过简朴的生活,过“绿色消费”的生活达到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五)环境科技与经济意识。

人类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强调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态化”,强调整体性思维,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加以认识和对待。不断完善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使整个科学技术沿着符合生态保护的方向发展。通过采用绿色技术进行清洁生产,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达到提高经济效率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这样的经济同传统浪费型经济有区别,是一种节约型经济。

(六)环境法制意识。

要使学生懂得每个公民、法人和组织都享有利用环境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严重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是违法的,应承担法律责任;公民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有检举、控告的权利,遭受损失的有权要求赔偿损失。

(七)人口意识。

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因而,环境意识在人口政策上要求计划生育的同时,把人口增长与教育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来提高人口素质。既控制人口的数量,又提高人口的质量。这是解决人口问题的根本途径。

(八)环境公德意识。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可持续生活的道德,是一种新的世界道德。它认为不仅要对人类讲道德,而且要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它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扩展到人类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从对自然界的价值和自然界权利的确认,制订和实施新的道德原则。这种道德原则不仅以人类的利益为目标,而且以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地球自然有其内在价值。地球不是人类的财产,而是一个有机共同体,是生命的单元。地球不属于我们人类,相反,我们人类属于地球。我们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在一个家园中。所以说,环境道德问题既涉及前人、当代人、后人,也涉及其他生物和自然界。这是人类环境价值观的深刻变化。

(九)环保参与意识。

绿色环保小知识 篇6

2、停车惰转熄火,少废气每部车一年节省油耗约25公升,减少7公斤CO2排放。

3、环保筷随时带,挟满意随身携带环保筷,每减少1万双一次性筷,少砍掉32棵树,减少7公斤的CO2。

4、28℃以下不开冷气,多省电冬天时,请自动将恒温器向下设2度,夏天时请往上调2度,每年可避免约1,944公斤的CO2产生。

5、使用替代能源,少石油多尽量使用替代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与天然气等,帮忙地球增加永续能源!

6、随时携带手帕,多卫生随时携带手帕,减少使用面纸,卫生又环保。

7、定期汽车保养,多安全随时持续轮胎正常胎压,可提升汽油使用效能多行驶3%公里,每节省785公升汽油,可减少5公斤的CO2产生。

8、不买过度包装礼品,少浪费每人每户若能减少10%的垃圾量,每年可减少1,166公斤的CO2产生。

9、纸钱来作伙烧,多诚心使用足百大面额纸钱可减少160公克空气污染物。

10、多开窗少用电,好风气少搭一层电梯,减少218公斤的CO2;少开一小时的冷气,减少621公斤的CO2。

11、着穿轻便出门,多凉爽上班服装以轻便节能为主,预估每年可到达3千公吨以上减碳效益。

12、种一棵树,少CO2一棵树一生可吸收约1吨的CO2。

13、爱用再生产品,少污染再生纸浆的的制作过程,可减少砍树与消耗较少的能源,减少约75%的空气污染35%的水污染及减少超多的固体废弃物,每回收一吨纸将可减少242公斤的CO2。

14、节约用水,多省钱请改用省水莲蓬头,每年可减少340公斤的CO2产生。

15、尽量搭乘公交车,吸清净多走路骑脚踏车有益人体健康,每辆车少开1公里,可避免61公斤的废气产生。

16、减少车内重量,多省油若减少10公斤的杂物重量,一年可减少5公升的汽油。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哦,你也能够做到。

17、使用省电灯泡,多能源换上省电灯泡,每年可减少146公斤的CO2产生。

18、随手关掉电源,多环保随手将使用完毕的电器用品电源关上,每年可减少约972公斤的CO2产生。

19、自备水壶水杯,少开销一个瓶子重复使用20次,可节省1/3~1/4的CO2排出量。

绿色消费与消费者心理研究 篇7

1 绿色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分析

1.1 绿色消费需要

绿色消费需要它不仅仅考虑自身的短期利益, 更是一种超越自我的高层次的消费需要。它注重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消费者绿色需要产生的缘由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 由于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严重的环境问题损害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我们和我们子孙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生态恶化, 物种消失, 臭氧层被破坏, 温室效应, 酸雨, 土地沙漠化, 洪水……因此, 为了安全和健康的生活, 人们的绿色消费需要随之产生。

其次, 最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科学知识, 以及传媒对于环境保护运动的推进, 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例如, 国际上把6月5日定为“国际环保日”, 北京市建立的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等等。这些活动是绿色需要产生的又一因素, 促进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要从无意识转化为有意识。

再次, 绿色消费已成为当今消费的一种时尚, 更进一步地促进了绿色需要。我们从人类的心理活动来分析, 人类的各种活动是受其于外来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心理活动是及其微妙的。如果当今人们把绿色消费当作一种追求高品质的消费方式, 那么当初绿色需要的诞生是仅仅由于少数环境保护者的竭力推动而形成, 许多消费者为了追赶成熟了的绿色消费这一潮流, 才发展到现代的一种理所当然的消费行为。

1.2 简约主义心理倾向

随着绿色消费理念的兴起, 简约主义被绿色消费者所借用, 成为绿色消费领域中一种独特的心理倾向。例如, 人们在室内环境设计上不断追求简洁明快, 线条上力求利落, 色彩也从华丽转向优雅。简约主义特质在当今成为时尚家居流行风格。专家称, 简约主义摒弃一切无用的细节, 保留生活最本质、最纯粹的部分。无论是建筑界、绘画界、服装设计、手机、手表设计, 都有许多简约主义追随者。

2 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2.1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对消费者行为影响很大, 绿色消费行为也不例外。如, 一个家庭中崇尚自然文化, 或者有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 那么对于其家庭成员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进而社会文化的绿色程度也会影响社会群体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思想, 从一定意义上讲, 也是形成绿色消费行为模式的根基。比如, 绿色消费已成为国际消费市场上的一种时尚, 美国每年的多种上市绿色新产品都占新产品上市的10%以上, 而目前世界市场的这一比例非常小, 仅仅为1%左右, 据专家估计, 从本世纪初期到中期, 发达国家的绿色产品消费率将会上升到15%~20%。

2.2 绿色教育因素

绿色产品的成本和生产工艺以及市场开拓费用相对高昂, 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所以价位也较高, 因为这些绿色产品大多采用高新技术和环保材料制成。对于初步接触绿色产品高价格的一般消费者来说, 可能感到难以接受。因此, 要使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本质深入了解, 就必须要展开教育。如, 这些绿色产品的优点, 对人的身体健康有那些好处等;就社会绿色教育来讲, 可以促进社会自然环境的改善,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就厂商绿色教育来讲, 绿色消费要靠绿色教育的引导, 可以更好地为厂商绿色营销营造更好的环境。

2.3 消费者自身因素

绿色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最主要还是受其个人特征的影响, 其中, 收入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尤为突出。

第一是收入水平。对于考虑“价格因素”和“绿色因素”消费者而言, 收入水平是对于其绿色消费的一种制约。特别是目前我国居民收入整体水平还很低下, 更多的消费者考虑的是“物美价廉”, 经济实用是当前我国消费者主要要考虑的因素。

第二是受教育程度。受过良好教育且有较高素质的人, 对于环境和地球生态等各方面知识有深入了解和正确认识, 消费行为上可以采取理智的倾向。以中国食品消费为例, 从受教育程度看, 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占整个绿色食品消费群体的多数, 达64.3%。

3 促进消费者绿色消费的心理策略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要想迅速培育、发展促进绿色消费事业, 需要厂商、政府部门多方面的努力, 以促进消费者的绿色消费。

3.1 严格监管绿色产品品质

由于绿色产品价格要比一般产品高, 因而很容易成为制售假冒伪劣的目标。因此, 对于绿色产品市场鱼龙混杂的复杂局面, 政府的严格监管非常重要。政府可通过以下手段进行监管:

首先, 建立有效的宏观管理机制。例如可通过立法、规划、拨款等手段进行宏观管理;其次,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推行绿色标志。考虑环境标准的提高, 标志每隔3~5年需重新认定, 使其具有时限性;再次, 完善绿色法规管理体系, 规范绿色市场并建立健全各级绿色组织等等。

3.2 制定完善鼓励厂商进行绿色生产的相关政策

厂商生产产品的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 消费者购买产品为追求自身健康和安全, 这也是消费者的基本要求。因此, 考虑产品的安全、健康远大于产品的价格是积极的绿色消费者价值追求, 价格和利润是不太成熟的绿色消费者和厂商各自考虑的重点。政府要大力制定奖励措施鼓励厂商开发绿色产品, 并要在信贷、税收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特别是对于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投资加强环境保护的厂商, 给予积极支持和鼓励, 推进厂商产品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鉴于绿色产品的成本和价格比一般产品高、风险大, 还可通过给消费者和厂商适当补贴, 分担他们的费用和风险, 从社会长远和整体利益的角度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3 厂商要树立正确绿色营销管理

所谓“绿色营销”, 是指社会和厂商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清洁型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 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 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 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营销的核心是按照环保与生态原则来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策略, 是建立在绿色技术、绿色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类的生态关注给予回应的一种经营方式。绿色营销不是一种诱导顾客消费的手段, 也不是厂商塑造公众形象的“美容法”, 它是一个导向持续发展、永续经营的过程, 其最终目的是在化解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获得商业机会。在实现厂商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同时,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共存共荣。

3.4 厂商绿色营销中加强绿色产品管理

绿色产品在成本构成方面与一般产品有所不同, 它除了包括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般成本之外, 还包括与保护环境及改善环境有关的成本支出, 如引进对环保有利的原材料所付出的代价, 用有利于环保的设备替换污染环境的设备所需的资金投入等。因此, 绿色产品的生产成本高于常规产品。目前, 价格因素仍是影响消费者购买的最敏感的因素之一, 因而降低经营成本, 制定合理的绿色价格是厂商绿色产品管理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应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强化绿色管理和降低原材料消耗从而降低产品成本与价格, 使绿色产品价格逐步为广大消费者接受。

获取绿色标志也是厂商绿色产品管理的重要内容。绿色标志的获得表明该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理过程皆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不危害人体健康, 产生的垃圾无害或危害极小, 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它被誉为产品通往市场的绿色签证。通过绿色认证, 获取绿色标志是厂商实施绿色营销的关键环节。如青岛海尔于1997年6月获IS014001标准认证, 生产的冰箱顺利地进入欧美市场, 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3.5 树立厂商绿色形象

厂商的绿色形象非常重要, 它既能帮助厂商建立竞争优势, 也对于市场营销中的细分市场, 直接帮助厂商广泛地传送绿色信息, 从而树立厂商的绿色形象。在绿色消费中, 除了传统的市场营销中的价格, 质量和服务是消费者考虑的主要购买因素, 广大消费者也对于厂商员工的态度、环保意识、社区关系等等绿色形象, 也必将进行更多的考虑, 因此, 要建立绿色形象的厂商应主要应从以下的原则入手:

(1) 要做本行业中绿色营销计划实施的领先者。一般消费者都比较容易相信一个行业中基于领先地位的厂商, 因此, 厂商要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 建立消费者的信任是关键。

(2) 实事求是地宣传厂商的绿色程序。厂商建立消费者的信任感非常重要, 在执行绿色程序的过程中, 既不夸大也不缩小绿色产品的某些不足, 这样可以表明厂商的诚意, 也从另外一个角度体现厂商为了尽力修补与绿色营销观念不符所带来的一些缺憾。

(3) 厂商要充分借助政府组织、新闻媒体、包括有良好信誉的有一定发言权的非营利机构, 靠第三方的力量来树立厂商的绿色形象。

(4) 厂商要建立社区绿色活动的目标。建立这样的目标, 可以有效地解决厂商经费不足的矛盾, 通过对职工进行绿色文化教育, 加强学校与社区绿色组织的联系, 把厂商绿色营销理念深入社区内部。

(5) 最大限度地宣传厂商绿色形象。厂商要向公众传达绿色形象的信息, 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信息功能, 结合自身的特色积极创造各种机会, 开展多种多样的厂商绿色形象宣传。例如, 可以采用演讲方式, 也可以利用报刊、散发环境保护资料, 建立信息服务中心等等, 对于环保有关的绿色活动进行赞助以及对慈善活动等进行绿色公关活动。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厂商的绿色形象。

参考文献

[1]崔志利.绿色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J].管理科学文摘, 2008, (3) .

[2]郭桂香.浅谈新经济时代消费者需求的发展趋势[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3)

[3]李茜等.绿色消费行为理论探讨及国内现状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 2009, (3) .

[4]谢和平, 陈凤芝.绿色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J].大家, 2010, (2) .

绿色消费述论 篇8

[关键词]绿色消费;生态伦理;生态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人与自然的困境,就是生态伦理的困境。有了良好的生态伦理,实现人与生态环境的持久和谐。绿色消费作为生态伦理的一部分,对其进行研究是具有现实的重大意义的。

一、绿色消费的理论根据

关于自然,马克思说:“自然界……是我们人类即自然界的产物本身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他还说:“自然界是不依赖任何哲学而存在的。”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只能是物质变换的关系人通过实践——即劳动来实现这种转变的。马克思进而论述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不是单纯消极地适应自然,而是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马克思指出:“社会地控制自然力以便经济地加以利用,用人力兴建大规模的工程以便占有或驯服自然力,——这种必要性在产业史上起着最有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人类在改变自然界为自己服务时又不能违反客观自然规律,否则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报复。人是主动的,自然是被动的,人也是可以通过实践来改变自然,而自然是有规律的,“外在的自然对于人化自然永远具有优先性,永远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这就为绿色消费设定了哲学的前提。

后工业社会的崛起以及由此而伴随出现的消费危机,向人们展示了这样的一个事实,“自然危机的根源不在自然环境的本身,而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仅造成了人类的自身危机,而且还造成了自然的危机。”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生态文明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有效地解决人类经济活动需求与自然环境之间供给的矛盾,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共同进化,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反省和反思,反思人类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危机的根源和探寻摆脱危机的根本出路,生态伦理思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渐趋繁荣。那什么是生态伦理呢?生态伦理就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它确定的是人对自然界和对自然存在物的道德义务、道德权利和道德关怀。0绿色消费就是基于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绿色消费的实质

(一)绿色消费是对生态伦理“公正”理念的贯彻

生态伦理的公正作为自身最基本的理念,是指人类把视阂建立在“人一自然一社会”这样一个动态三维坐标上,以公正作为理念基石,运用公正理论的一般原理去协调处理各种利益主体在生态问题上的利益关系,使之保持均匀性、对应性。具体而言生态伦理“公正”观就是表现为人与人关系层面的人际公正、国与国关系层面的国际公正和人与物关系层面的种际公正。人际公正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利益群体在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维护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公平、公正原则的体现,它包括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而国际公正则是代内公正与代际公正在时空交织上的现实体现和国家主体在代际范围上的扩展。种际公正是指人类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组成的生态自然等异种之间的公正问题。而广义的绿色消费包含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种族,不同阶级和不同代际之间在消费上的“公平与公正”的要求,所以说绿色消费不仅是生态需要满足的重要基础,也是对生态伦理“公正”理念的贯彻。如果没有广义绿色消费所强调的“合理、适量、均衡”的原则对传统物质产品消费的抑制,不仅致使生态资本的保护和扩大过程实现不了,生态危机将使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加深。

(二)绿色消费是对生态伦理“可持续性”理念的实现

生态伦理思想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目的是使之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统一既是动态的,又是可持续的。因此,“可持续性”是生态伦理思想的理念实质。这种可持续性包括三方面内容:即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类生命的延续,人类社会的进步,都是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自身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反过来,人类自身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又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表现为社会生产即社会总供给的可持续发展。要保证社会生产的可持续进行,一方面需要资源的可持续供给,另一方面需要可持续的社会需求来支持。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看,在特定条件下,需求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在当今世界,需求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可持续的消费需求来支持,这种可持续的消费需求就是绿色消费需求。而绿色消费不仅是生态需要满足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生态需要满足程度不断提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绿色消费虽然是消费者的一种行为,但这种行为会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行为和目的,使之符合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要求,没有绿色消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不了的。

三、绿色消费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一)绿色消费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生态保障

和谐社会主要是指两大方面的和谐,内在方面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和谐,外在方面则是外部环境的和谐,主要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蕴含着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最高价值诉求,是实现社会发展和谐和社会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和前提。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正以历史上最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最庞大的人口,进行着最空前的经济建设,以最快的速度消耗着可再生和不可再生的资源,面临着最突出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为此,必须认识、承认、尊重自然规律,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要看到自然界满足人类的外在“工具性价值”,更要看到人类对自然环境依赖性的内在“生态价值”,变单纯的征服、改造、索取关系为互惠、伙伴、回馈关系。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伤害自然必定伤害人类,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而不购买污染环境的产品,不购买经过多重转让或代理的产品,不购买由第三世界人民承担原材料供应及生产工序的产品是绿色消费的内在要求,这对我国土地日益减少,工业“三废”、城市垃圾等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的范围和程度日益扩大等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良药,对我国缓和人和自然的关系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如果我们推行绿色消费无疑会给人与自然的和谐带来转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生态保障。

(二)绿色消费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上一篇:评说档案演讲比赛中的阴盛阳衰下一篇:瑜伽发展史上的六个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