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校体育教学

2024-10-17

少数民族学校体育教学(共8篇)

少数民族学校体育教学 篇1

少数民族学校体育教学

楮坪中心校

钟贵生

我国的少数民族体育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采独特,经历了几千年的从蒙昧到文明的进化过程,负载着少数民族人民崇高圣洁的纯真、奋力超越的意志和崇拜自然的祈祷与愿望,少数民族体育不仅只是少数民族人民感情宣泄,劳动、战斗技能的演习,愉悦游戏的本能反映,而且包含着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宗教与体育等诸多因素,并与少数民族人民祈求丰收、庆祝胜利等皆有关系。要开拓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体育,就必须要深入其中琢玉求珠,去除那些不健康、不科学和封建迷信的成分与色彩,使其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与人们的需要,为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身心健康服务。而今,当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是发展的动力,尊崇科学是时代的精神,只有科学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使民族文化与体育焕发新的活力。使其符合了现代文明的要求与人们健身娱乐的需要,从而为社会体育的发展和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服务,结合几年来在少数民族学校的体育教学经验,根据少数民族少年心理生理特点,我认为,进行少数民族儿童体育训练时,应注意如下的几个问题。

一、注意加强思想教育

当今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数也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家庭中的宠儿,一般均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而体育训练的本身较为艰苦,需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因此,对少数民族少年的体育训练要经常地反复地进行思想教育,启发自觉训练的积极性,培养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刻苦耐劳、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注意选择良好环境

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心理上对少数民族儿童少年起着重要的作用,能提高大脑的兴奋性,减少疲劳;同时,发展耐力素质,最主要是保证机体供氧充分;如在河边、森林、公园或在氧气充分的露天场地等进行训练练习,就能充分保证机体供痒,完成训练任务,提达到更高地提高人民生命价值的目的。高运动成绩。在训练时,也要注意尽量不在坚硬的水泥等地面上反复进行跑跳等。如果长期在硬地面练习,就会使下肢的骨化点受到过大、频繁的刺激,易引起过早的骨化或软骨的受伤,从而影响骨的正常发育。所以,选择环境场地进行训练和练习是不可忽视的。

三、注意呼吸方法

在进行耐力训练时,由于儿童少年的大脑皮层对呼吸的调节机能较差,不注意呼吸的节奏,呼吸与动作往往不协调,特别在速度加快时更为显现。所以,要教会他们采用科学的呼吸方法。我们在教学中重点强调采用“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和练习,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意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

有氧耐力是指心血管耐力而言的。由于儿童少年的心脏血管正处在发育之中,与成人相比,他们心脏的心肌纤维短而细,弹性纤维分布较少,心脏发育还不完善,心脏的容积、重量都比成年人小,从而心脏收缩力较弱,心脏的每博出量和每分博出量都比成年人小。根据儿童少年心血管系统这一特点;耐力训练应发展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训练,用以改进氧气输送系统和肌肉代谢系统的功能,发展心血管系统功能,逐步提高运动成绩。训练中不宜过早过多地进行无氧耐力训练,以免使儿童少年心脏的心肌壁增厚,心肌增强,短时间内成绩会提高很快,但心腔较小,会缩短运动寿命,拔苗助长,训练应从长远观念考虑。

正确地把握少数民族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帮助他们克服和消除运动心理阴影的重要前提,因为从体育锻炼的心理素质要求来看,开朗活泼、勇敢参与、积极进取,才是一个成长良好的人所应有的,任何的消极、被动都无利于人的正常身心发育。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人格、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体育运动对于他们的成长无疑是极端重要的。另外,从人体生理和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机体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生理需要,活动具有生物学的含义。所谓“生命在于运动”,没有运动也就没有生命。然而体育运动心理是受着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的,特别是来自于家庭、社会,以及人自身的一些消极势力,是足以在未成年的小学生当中造成不同程度的运动心理阴影的。我们从事体育教学工作,任务就在于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阴影,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以培养其良好的身体素质,培养其坚忍不拔、勇敢顽强的心理素质,以达到“增强体质,陶冶精神”的最终目标,为21世纪的中华民族培养出体格强健、心理素质过硬的一代少数民族新人。

围绕少数民族学生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心理阴影的问题,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能视为小问题,或个别现象,而不加以重视解决,更不能对存在心理阴影的学生采取简单、粗暴的公开批评,因为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非但阴影无法消除,反而会有扩散之危险。

如何行之有效地帮助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消除运动心理阴影呢?本人认为,既要点面结合地抓,又要因人而异地教;既须深入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又须正确无误地给予技术指导。

所谓点面结合地抓,那就是要让学生普遍地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教师每个学期都应坚持上一两节,甚至更多一些理论课,从道理上向学生讲讲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性格形成、精神陶冶等方面的意义;讲世界体育的发展;讲今天我国体育的伟大成就等等,以此激励广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另外,在每堂新课也不妨结合体育界的新人新事,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例如,上短跑课可以可以讲讲美国的刘易斯,上长跑课也提提中国的“马家军”,让学生们在心中树起榜样,激励他们克服消极因素,积极投身体育运动。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还应努力营造一种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的气氛。小学生毕竟还是小学生,只有让他们快乐地学,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有针对性地结合游戏开展有趣味的体育活动,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消除心理阴影积极投身于热烈的大集体中。然而,只是面上的工作还不足以消除部分学生的运动心理阴影,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入到每个具有心理阴影达到学生身边,了解造成他们运动心理阴影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加以心理疏导。例如,对于保守型的少数民族学生,要根据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他们在体育方面的上进心,找到他们的闪光点,时时根据他的实际能力,给他提出新要求新任务,并且在需要学生演示动作时找他出来,客观上给他显示自己的机会,多给他赞扬,刺激他的荣誉感和上进心,从而改变其保守的心理。

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于消除学生运动心理阴影是极有效果的。因为对小学这个年龄的学生来说,运动机能的差别在后天培养上的差别还不是非常明显,成绩的高低,关键问题乃在于心理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些少数民族学生仅有心理疏导还是远远不够的,更要通过在练习确保其动作的正确性、安全度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例如,对于“小心型”的少数民族学生,教师应该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克服紧张、拘束的心理反应,同时还要对他们的练习多加注意,多予以必要的技术保护,特别是在一些器械项目上,教师站在一旁,包以一个信任的目光,一句勉励的话语,对他们来说无疑都是极大的心理安全点,会提高他们的动作成功率,从而组逐步消除紧张的心态。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只运用各种手段,多种途径,努力帮助存在运动心理阴影的少数民族学生,不仅有利于这些学生身心的正常成长,甚至还能造就出一些难得的少数民族体育人才。例如,我上过一个五年级班的课,其中有一个少数民族男孩在速度协调型项目上天分极高但是他却偏偏存在运动心理阴影,所以成绩总是不高不低。分析起来,原来这个学生在家只 是独生子,从小骄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爱运动。家人在任何事情上多满足他,他什么都不缺。惟独在学习上,缺乏乐情,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劲,属于“懒惰性”和“保守型”的综合表现。面对这块天生的运动好料子,作为体育教师,我深感可惜。于是我开始设法帮助他消除运动的心理阴影。先是了解掌握他的优势项目,比如跳绳。在课堂上有意多让他作表演,并多次赞扬他的表现,以激发他的荣誉感。其次利用课余时间与他家长进行思想上沟通,使家长同意他参加学校体育兴趣小组。开始他总想偷懒,我就监督他不让他有偷懒的机会,又多方指导他,他提高很快,他惊奇发现自己的进步。平常,我时常与他谈心,让他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弱点,终于使得他有了较大的热情投身到训练只,并在当年学区小学生运动会上获得跳绳冠军。从此,他渐渐地克服了自身的懒性,在学习上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体育锻炼是人类获得自身健康的一种高级形式。毛泽东主席在建国之初就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今天阔步迈向21世纪的中国更需要一代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良好的跨世纪少数民族人才。让我们从少数民族的小学生抓起,培养起一代有良好身体素质、竞争意识、进取精神的少数民族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

少数民族学校体育教学 篇2

文山州属于苗族和壮族的聚居地,经济发展落后,特别是边远乡、镇地区,现有经济条件不能满足学校体育健康教学工作所需要的场地、器材和设施要求,此外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与部分教师对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缺乏主动性和紧迫感。在上级部门重视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之前,体育教师必须克服目前暂时困难,积极主动地开发与利用体育游戏体育课程资源,结合本校实际,创编体育校本教材。

在体育器材严重缺乏、体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如何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刻不容缓要解决的问题;在目前存在学生喜欢体育,但又厌烦上体育课的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也是值得每一位体育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发展和派生出来的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情操为目的的一种现代游戏方法。它具有教育性、健身性、趣味性等特点,并且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特别在中小学的体育游戏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德后小学、追栗街小学、东山小学、西华小学共四所小学的四、五、六年级和部分中学的初中部分班级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抽样,共抽取合格样本1124例,其中男生679例,女生445例。

1.2 研究时间。

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期刊,搜索出有关体育游戏的文献资料,对其进行分析归纳。

1.3.2 逻辑推理法

综合所获得的资料,进行逻辑推理。

1.3.3 调查法

1.3.3. 1 访谈调查法

通过访问、和学生交流获得反馈信息,为如何进行教学提供依据。

1.3.3. 2 问卷调查法

于2007年1月对28个班共1124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124份,回收问卷1124份,回收率100%,无无效问卷,有效率100%。

1.3.3. 3 集体座谈法

召集学生在教室进行座谈。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游戏能发展中小学生的智力,培养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体育游戏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发展学生智力的作用。不少的体育游戏本身就或多或少地具有智力因素,如集中注意力练习游戏、接力游戏等,都需要有机智,才能快速准确地完成游戏;在一些对抗竞赛的游戏中,个人或成队如何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选用最佳合作方案,采用更加有效的动作完成游戏,以战胜对方,都需要开动脑筋,启动思维。此外,体育游戏内容复杂,游戏的动作、条件、环境经常变换,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均有良好的作用。

走、跑、投、攀登、爬越、搬运等是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体育游戏在培养儿童的基本活动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首先,儿童由于年龄较小,自制力与理解力差,参加活动都是凭兴趣出发,而游戏由于趣味性强,最能吸引儿童主动积极参加,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其次,体育游戏又能够运用假设与虚构的方法,将走、跑、跳、投、攀、爬、搬运等身体练习赋予各种有趣的情节,这样就能使儿童在这种愉快的游戏中培养与提高身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检查了解体育游戏教学的效果,将实验班和常规教学对照班的学期末体育考核成绩列表统计比较(见表1)。

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考核结果的数据对比,可见在掌握技术方面,实验班的学生在30米跑、立定跳远和投实心球三个项目上成绩好于对照班的学生。

2.2 利用体育游戏进行教学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利用体育游戏教学可以提高山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小学生都具有活泼、好动、好胜和积极上进的心理特征。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能调动他们学习锻炼的积极性,根据每次课的题,适当贯穿带有竞赛性的游戏项目来配合教学,就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练习动作的兴趣,使他们在紧张活跃的竞赛中提高练习次数,巩固技术动作,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体育教学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是相互联系的,重视学生积极性的培养,能促进体育教学,使学生的潜在素质和能力得到发挥,成为学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影响学习效率,而学习积极性能否产生,关键在于学习内容是否有新意和趣味程度的高低。趣味性是游戏的显著特征。由于游戏是一种参加者自由选择的活动,没有任何外来压力,所以参加者能轻松、自由、平等地参加活动,获得自由表现的机会,把注意力集中于活动过程的乐趣上,使游戏参与者拥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例如,在一堂课的准备部分安排“帖膏药”游戏,既能让学生热身,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在进行专项游戏时,“叫号追逃”要求学生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并且反应要快。让学生在欢快紧张的气氛中完成游戏,既能使学生锻炼身体,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相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高得多。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参与体育游戏课的积极性,本人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对比分析,调查结果见表2。

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80%的学生比以往更加喜欢体育课。原因是他们觉得体育游戏比较有趣和刺激,比以前单调的练习课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表现和发挥的空间也更大。说明体育游戏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他学生由于生理或心理原因不喜欢或是不愿意上体育课。

2.3 利用体育游戏更加利于对山区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体育游戏的教学也不例外。山区少数民族的学生在德育上相对于其他地方的学生较薄弱,利用体育游戏教学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第一,体育游戏都是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进行的,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第二,由于体育游戏一般都是集体进行的,在游戏中,参加者必须互相配合,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完成游戏,取得胜利。这样,通过游戏就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与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第三,体育游戏中,常采用对抗竞争的形式,有的游戏还具有一定的体力与智力难度,通过这些游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机智、勇敢、顽强等优良品德。第四,由于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学生是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接受教育的,因此这种教育更加有效。

在体育游戏教学中,为了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还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使学生明确体育游戏的锻炼价值,教育学生树立为祖国锻炼身体的思想。

第二,要根据体育游戏教材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认真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第三,要利用课的组织和教法措施,积极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课的组织和教法措施对学生具有广泛的教育意义。

第四,要抓住学生在体育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第五,在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上,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采取生动活泼、循循善诱的方法。广大中小学生活泼好动,要求上进,好胜心强。根据中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在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应该因势利导地采用生动活泼、循循善诱的方法,满腔热情和耐心细致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 山区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要突出和加强组织纪律性。

良好的组织纪律是游戏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具体表现在听从指挥、执行规则、服从裁判等方面,在游戏中如果不遵守纪律,很容易造成伤害事故或混乱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立即停止游戏活动,对违反纪律和规则的学生给予必要的批评教育,并以此教育全体,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3.2 要掌握和激发学生在游戏中的情绪。

学生在游戏进行中的情绪如何,是衡量游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志之一。成功的游戏,气氛活跃、情绪高涨。要激发学生在游戏中的情绪,一定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选择好游戏内容。因为同样的游戏内容,对男生、女生运用,不同季节运用,不同场地运用,不同对抗双方运用等,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掌握时机,进行观察和调整,把他们平时喜欢的活动融入到游戏中,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3 要言传身教,全面关心学生。

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以身作则十分重要。教师如果能以游戏者的身份出现,直接参加并作示范动作,既利于密切师生关系,又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要全面关心学生,特别要关心体质较差或有残疾的学生,让他们进行简单易行且力所能及的游戏活动,使他们体质上得到锻炼,精神上享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平等的人格待遇。

3.4 要合理安排运动量。

结合少年儿童生理发展的特点确定体育游戏的强度和负荷。教师应注意观察、判断学生的体力变化状态,并调节游戏的密度和运动量。在发现体力较差者力不从心时,要及时调换;如果运动量不足或过大,应采取灵活措施,还可增减比赛次数,扩大或缩小场地。

3.5 要注意安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伤害事故一般是由于课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或组织不严密,或思想上不重视而引起的。因此,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预防。

4. 体育游戏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作用

山区少数民族的学生由于地理环境和民族传统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思想意识相对落后。学校资金缺乏,体育场地和器材严重不足。很多学校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给体育教学带来很大难度。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促进身体一般发展的活动性游戏和各运动专项密切相关的专门游戏,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竞赛性和娱乐性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知识文化的学习,深受广大山区学生的喜爱。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环节,其任务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身体各器官系统机能迅速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为基本部分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准备活动中,采用体育游戏的教学,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大脑皮层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同时,还能提高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的生理机能水平,提高体温,活动关节韧带,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活跃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在体育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身体素质,需要反复进行练习。单调的重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而易产生疲劳,降低学习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适当采用体育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情绪,使学生身心放松,消除疲劳,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有的游戏内容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十分相近,通过游戏的比赛形式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各种运动技能。因为任何技能的形成都是条件反射,当大脑皮层处于良性兴奋状态时,最有利于这种条件反射暂时性神经通路的形成,对完成教学任务起着十分有效的作用。

总之,体育游戏能有效地提高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及内脏器官的生理机能水平,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掌握运动技能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既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作用,又能提高学习积极性,活跃教学气氛,是进行体育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5. 对山区中小学体育游戏教学的一点创新

以“音乐式”体育游戏教学方法为例。

山区少数民族学生对新奇事物比较敏感。在游戏的过程中可将音乐引入到游戏中,利用其节奏鲜明、轻快的特点,使学生在玩游戏时享受快乐,营造出恬静舒心的情境,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各种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心情愉快,从而更好地发挥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对“音乐式”教学课的兴趣,本人采用访谈调查法进行对比分析,调查对象包括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常规教学对照班的学生,调查结果见表3。

通过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比以往有很大提高。他们期待下一次体育课的到来。而对照班的学生则问为什么不给他们安排和实验班相同的内容。说明“音乐式”教学很受山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喜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通过对体育游戏教学的实践总结,本人得出以下结论:

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体育游戏教学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对于激发少数民族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运动,形成融洽良好的师生关系,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掌握动作的技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促进文化知识的学习、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等,都有良好的效果。

6.2 建议

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体育教师要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克服场地、器材缺乏的限制,努力钻研教材,大胆创新,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游戏内容,将体育游戏和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杨国强, 张健忠.体育游戏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的功能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 2005, (7) :406-408.

[2]刘福林.体育游戏[J].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0, 10 (2) :260-262.

[3]张桂花.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育游戏幼儿教育.2000.6.

[4]滕达.体育游戏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M].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2, (2) :260-262.

[5]周绍忠.体育游戏 (第一版)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0.

[6]华润泽.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与创编 (第一版)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0.

[7]《体育游戏》高等学校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少数民族学校体育教学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 中职学校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162-02

随着经济发展对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各校在教学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体育教学,重视对学生的体育素养进行培养,促进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体育素养,使人们形成终身性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促进国民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将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我国民俗文化,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提升其爱国主义精神。

一、将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引入中职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资源。在多数中职学校中,体育课内容主要以田径、球类等传统项目为主,且多数学校将这些项目作为考试内容,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试。体育教学在内容上表现出突出的重复性和单一性。因此,很多学生均对体育教学兴趣不高。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可丰富教学内容,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将体育教学转变成为一个具有竞技性、娱乐性、趣味性的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参加少数民族竞技,学生可了解到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在体育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同时获得身体的锻炼和精神的愉悦。

(二)缓解学校教学设施不足的问题。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多数中职学校均存在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学校缺乏健全的运动器材、体育场馆等设施,因此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受到各种限制。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到体育教学中可有效缓解这个问题。大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器材、场地等均无过高的要求,竞技要求简单,不受性别、年龄、气候等影响。例如丢包、打陀螺、武术、摔跤等。这些项目在活动场地、器材、设备等的要求上均较低,开展活动的成本较低。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引入这些项目均可达到强身健体、开发智力、愉悦身心等目的,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因此,中职学校在实施体育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教学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的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应用到体育教学中,促进体育教育更加有效地开展。

(三)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每个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即为文体交融,在体育运动中隐含着极为丰富的民族信仰、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情感、民族艺术等知识,其为我国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在极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可对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各民族的民俗和文化,使其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竞技中接受人文精神教育,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其知识积累,为其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四)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更好发展和继承。在学校中有专业的体育教师,有规范和稳定的体育锻炼对象、锻炼时间、锻炼场所等。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更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诸多实践结果已经证明,很多体育项目经过在学校教学中应用和层层推广、训练、完善之后可以得到更好地发展和继承。因此,将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引进学校教学,并合理地进行改造,应用于教学实际中,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更好普及、继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实践基地,是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有效传播的重要载体,而学生是最好的传播者。在引进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时,体育工作者会对部分项目进行不断整理、改造,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体育教学,进而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体育竞赛、课外活动中,使这些项目的功能、作用、价值等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推动其实现更快发展。

二、中职体育教学中引入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办学理念和教学观念,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竞技体育的应用。中职学校管理层及教师应解放思想,积极转变观念,在发展教育过程中,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体育的发展,积极进行民族竞技体育项目开发。在对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教学现状、教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制约因素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地将少数民族传统竞技体育项目纳入教学大纲,不断丰富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同时,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需求作为出发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少数民族传统竞技体育的内容和课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设置民族竞技体育项目的“试点班”,积极将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熟悉的、易于开展的相关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引入到教学过程中。例如,打陀螺是我国壮族、彝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喜欢的一种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可将打陀螺竞技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教师详细地介绍打陀螺的教法:通过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陀螺或相关图片资料作为教学引入,让学生了解陀螺的相关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先教会学生缠陀螺和放陀螺,然后再实施抽陀螺教学。抽陀螺的方法主要有水平抽、垂直抽两种方式。教师分别做示范,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最后通过多媒体播放陀螺的各玩法,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抽陀螺比赛、定陀螺比赛、赶陀螺比赛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打陀螺比赛的方式为在一块平整的地面上分别设好打陀螺区和放陀螺区,守方把自己的陀螺放在放陀螺区,等陀螺旋转稳定之后,攻方站在打陀螺区内将自己旋转的陀螺扔出对守方的陀螺进行打击,守方陀螺停止旋转或者被击出放陀螺区时攻方胜。打陀螺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技术。因此,将该项竞技项目引入到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进行体育技能学习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进行多方面技术能力训练,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提高体育任课教师的民族体育项目教学水平。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体育宣传,促进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少数民族竞技体育的价值和意义,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竞技体育的印象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爱好,使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中来。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直接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的引入需要体育任课教师对相关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民族文化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任课教师还需掌握相关竞技体育项目的比赛方式、比赛规则、操作技术等。例如,将摔跤引入体育教学时,教师需了解蒙古族人民顽强拼搏、刚烈直爽、坚忍不拔等性格特点。摔跤可分为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古典式摔跤禁止抱握对手腰以下部位,禁止做绊腿动作、主动用腿使用动作。自由式摔跤允许抱握对手的腿,可做绊腿动作,允许用腿使用动作。此外,教师还需熟知摔跤的规则、计分等相关知识。只有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时才能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少数民族文化,使其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不仅能提升自身体质,同时还可丰富自身知识。中职学校可通过聘请经验丰富的老艺人、老师傅到学校进行言传身教、选派体育教师参加民族体育培训班进行学习等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得到不断提升,为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的引入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中职学校中得到有效推广。

(三)加强对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进行科学整合、加工和改造。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族传统体育的开展能够顺利进行,需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深入研究。将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融入学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直接照搬或者仅进行简单的改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需以学校的实际条件、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作为根据,通过各种方式对代表性强、易于开展、学生感兴趣的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进行深入挖掘和改造,最大限度地将竞技项目提炼成为实用、简练、充满乐趣的项目。在对相关项目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趣味性、简易性、多样性等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所引入的项目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参与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的过程中不仅愉悦身心,同时还可强身健体。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水族的打手毽、黎族的跳竹竿等进行合理改造后引入到体育教学中,使体育教学充满趣味性、娱乐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锻炼身体,同时还可陶冶情操。

此外,将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引入中职体育教学中还需做好以下几点工作:首先,加大资金投入,积极进行教学设施建设,为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的开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其次,明确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少数民族竞技活动的教学目标,选取的项目必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可操作性,既能集中体现民族精神,又能适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和学校教育发展需求。再次,加大少数民族竞技体育的宣传力度,深入挖掘民族体育运动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契合点。通过报告、知识竞赛、讲座等方式对相关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宣传,加深学生对民族竞技体育的认识和了解程度。最后,将少数民族竞技体育项目延伸至课外。学校多组织开展相关少数民族竞技活动,为少数民族传统竞技体育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曹月勇.探析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贵州高校体育教学的融合[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4)

[2]曹丹,张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可行性探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3(3)

[3]曾旻.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以西昌学院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

[4]尹涛.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中的传承[J].当代体育科技,2014(23)

【基金项目】百色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职业教育课题(ZC201504)

【作者简介】杨有实(1956— ),男,壮族,广西靖西人,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职体育教育。

少数民族学校体育教学 篇4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选择参加的民族体育项目有很大不同,男生选择的顺序为武术、太极、跳绳、毽球、木兰、秧歌、风筝、拔河,女生选择的顺序为太极、秧歌、跳绳、木兰、毽球、风筝、武术、拔河。可以发现,男生大多比较喜欢中国传统民族体育中武术、太极等技术技巧比较高的项目,或者是毽球、跳绳等活动量比较大的项目,而木兰、秧歌、风筝均只有不到三成的男生选择;女生选择太极的占92.2%,秧歌占80%,这两项需要身体柔韧性较高,而且或是柔和,或是欢快,受到女生群体的欢迎,跳绳、木兰和毽球每个项目也有六成以上女生选择,这些是技击技术不太强的项目,而风筝、武术和拔河选择的人数略少,说明女生对这类项目的兴趣稍差一些。

2结果与分析

少数民族学校体育教学 篇5

课堂教学变革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万州教基〔2012〕67号《重庆市万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项目“变革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方案的通知》的精神,特制定恒合民族学校课堂教学变革实施方案。目的是构建“和谐互助” 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我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二、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1、2、3、4、大多数课堂还是教师为主体,没有体现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上教师讲的多,学生只是“观众”。课堂效率不高。学生积极性不高。

三、课堂教学变革的方向和目标

培养学生思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促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合作学习,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有提高,使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让教适应学,让教辅助学,让教服务学。教师真正做到教好教会,学生真正做到学好学会。

四、课堂教学变革的措施与要求

每位老师都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把课堂教学变革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作为教学变革的首要任务,加强学习、大胆实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核心,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构建我校实效显著、特色明显的课堂文化,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质量。

五、课堂教学变革的基本理念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帮扶创新

六、课堂教学变革的总体模式

第一、各学科都把班级学生一分为二(或者一比二),一半(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师傅”,另一半(三分之二)的学生则是在这些“师傅”教授下的“学友”。谁是“师傅”,谁是“学友”,不是单凭考试成绩来确定的。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品德行为,把学生划分成四大类:优秀、良好、一般、较弱。然后,采取学生自愿建组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的方法,把全班学生按照优秀—一般,良好——较弱的座位调好。同桌之中,一个成绩优秀些,是为“师傅”;一个成绩比较弱,就是“学友”。这个“师傅”的主要职责是带领 “学友”学会学习。督促、管理“学友”学习常规,培养“学友”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友”不但要接受“师傅”的学习指导,更重要的是要和“师傅”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习的信心。

第二、“和谐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归纳为“五步十环节”教学法。

1、知识回顾

(1)展示学友总结的知识点,师傅补充,还有不足之处由其他学生适当补充。

(2)教师出示知识结构,师友共同研讨交流问题提纲(上课前一天下发)师友互相检查提问讲解,师傅对学友所讲情况进行指正、讲评,期间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抽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题型讲解

(1)教师将课本、新课堂等资料上曾经做过的题目进行归类,使题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将题号及页数板书在黑板上或投影在大屏幕上。

(2)师友按照教师出示的题目结合自己的情况互问互讲互学。教师提醒师友边讲边写。学友会的先让学友讲,学友不会的时候师傅给学友讲,学友会了再讲给师傅听,师友都不会的时候,师傅自主向其他师傅请教后再讲给学友听,教师在巡视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易错点、疑难点让学生到黑板板演,教师组织全班学生共同交流。

3、巩固提高

(1)教师根据学生讲过的题目并结合课前备课设置变形题,通过多媒体出示给学生,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交流,拓展延伸,达到灵活运应。

(2)师傅针对学友出错的地方设计诊断性变式题,师友共做后,互相讲题,让

学友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教师适时加以纠正点拨。

4、总结归纳

(1)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知识易错点,学习方法,规律等,总结易错点。

(2)教师在此时、出示知识结构,进一步强调本节所学,达到对所学知识巩固的目的。教师适当评价师友表现。

5、当堂作业

(1)教师当堂布置作业,作业从知识点、典型题目等方面分层次设置。

(2)学生开始写作业,要求学生尽可能当堂完成,实在完不成的课后完成。在“五步十环节”的教学模式中,都要遵循一个原则,学生会的教师一字不讲; “学友”会的 “学友”讲;“学友”不会的 “师傅”再给“学友”讲,“学友”会了再讲给“师傅”听。师友都不会的时候,再由“师傅”主动地向其他“师傅”请教后再讲给自己的“学友”听。教师及时了解情况后,就重难点或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纠正点评。这样,就特别关注了“学友”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为“师傅”展示自己为师者的风采提供契机。从形式上看,教师已经退居次要位置;其实,教师的作用又无时不在,只不过这个作用是更好地发挥了全班学生的能动性而已。

师傅和学友不是一成不变的,表现好的学友可以升级为师傅,表现不好的师傅也可降为学友。不同科目师傅和学友是不同的,所以学生的座位不是固定不变。获得奖励也是师友共同获得。成绩也是师友共同的成绩。

“和谐互助”中蕴含着深刻的雷锋精神,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学生互助结对,师友共同和谐并进。具体体现为:通过学生帮助学生,通过“学生教学生”、“学生练学生”,最终实现了学生之间的双赢。“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特殊优势在于:(1)、学生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2)、“师傅”与“学友”“教学相长”。

(3)、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4)、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5)、提高课堂有效学习时间。(6)、减少学困生。该模式体现了学生自学探究,合作学习,师生互动,精讲多练,当堂巩固的和谐教学理念,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七、健全课堂教学变革的各项制度

1、制定集体备课制度,每周时间是2小时/学科由教研组长组织进行集体备

课,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仅备教法,更要备学法;集体备课要做到“五个基本统一”,即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课型与方法统一、课堂教学提纲统一、例题和习题统一。

2、制定教研活动制度,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充分利用“一课两讲三研五思”活动进行教研活动。

3、每月举行一次大教研,学校分管教研的教务副主任负责。每学期举行一次课堂教学大赛。校本教研实行签到考核制度。

4、对教研组长的考核以组织能力为主,过程看“活动记录”,结果看教研效果。

5、对主备教师的考核以撰写“问题提纲”为主,一看数量,二看质量。

6、对教研组的考核以督导检查为主,每月搞一次抽查督导,每学期搞一次检查评比。对优秀集体备课成果,学校将向有关报刊推荐刊用,对开展活动认真的备课组,学校给予表扬和奖励。对组织不力,实施效果不好的组,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受到了批评的,要扣相应的考核分和绩效奖金;对活动开展扎实有效的组,学校在期末将给予集体和组长个人奖励和考核加分。

7、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制度:(1)课堂教学体现和谐互助教学模式。(2)学生结对的科学性。(3)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既留给学生学习空间,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4)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体现。(5)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调控得当。(6)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特色与创新。

八、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以学生为主体,2、合作性原则 建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和谐氛围。

3、学法指导性原则 重点指导学法,从扶到放,注重培养独立学习的习惯及独立思维的能力。

九、实施步骤

1、成立恒合民族学校课堂教学变革领导小组

组长:向征副组长:冉振清何宏伟

初 中 负 责 人:何宏伟小 学 负 责 人:周静

各学科组负责人—中学语文:成琼中学数学:幸坤燕

英语:陈伟理 化 生:郎洪梅

政 史 地:余绍奇音乐:谭雪超

体育:谭小勇美术:赵钰

小学语文:刘兴燕小学数学:周静

综 合 组:蒲云飞

1、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宣传学习阶段(2013.3---2013.7)。召开万州区恒合民族学校教学“和谐互助”活力课堂教学模式试行实施方案动员会,使全体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变革的必然性。组织教师学习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特征。学习随教学模式而改变的问题提纲的设计方法,组织各学科教师学习课程标准,领悟课标要求,树立教材目标体系,掌握教材要点,以教研组为单位梳理本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研究每一种课型的学法指导,根据要求写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第二阶段:研讨观摩阶段(2013.9—2014.1)。明确“和谐互助”活力课堂教学模式的每一环节后,教导处牵头组织各学科准备观摩课各一节,按照“和谐互助”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要求上观摩课,课后全校教师分组研讨,对照本次教学模式变革的目标任务进行案例分析,找优劣,补不足。反思再设计,再观摩,形成模式。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4.2—2014.7)。参照观摩课,以研讨后形成的教学模式为基准,以各学科教学目的为目标,结合各学科教学实际展开全面实施教学模式演练。各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在组内实战演练。首先结合“一课两讲三研五思”教研活动教研组要共同备好一节课,一人演练,组内共同研讨,评价,领悟后,全组教师分别操练,组内评课,反思。有主持、记录、有心得。并根据实际操作逐步完善。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4.9-2015.1)。召开教研组长会议,搜集整理各教研组实际教学中的得与失。根据各学科实际情况,以学校“和谐互助”活力课堂教学模式为基础,形成各学科切实可行的模式,召开总结会议,正式形成恒合民族学校“和谐互助”活力课堂教学模式。将模式内容及步骤形成材料,下发各教研组,教学的各环节及备课要求相统一,逐步形成恒合民族学校的教学特色。

万州区恒合民族学校

少数民族学校体育教学 篇6

论文摘要:双语教学对培养大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大学体育课应以其形象直观、师生互动频繁等特点成为双语教学的重要阵地。在民族高校利用体育课对学生进行”渗透式”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提高其外语的应用能力。更有利于开拓少数民族学生视野、增强民族体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拓宽,对大学生的外语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应试,而是应用。高校普遍面临如何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双语教学便是这种社会要求的一种积极回应。“渗透式”双语教学以不影响学科教学进度为前提。以每节课渗透3-5个专业英文语汇为最低要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体育课作为一种直观形象性强、师生互动频繁的课程,在“渗透式”双语教学中有条件、有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这对促进民族院校学生掌握外语的应用能力,开拓视野.提高锻炼身体的积极性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双语教学的科学依据与“渗透式”双语教学的要求

1.1双语教学的科学依据

一种理论认为,双语学习策略涉及到的核心问题是认知结构和语言学习的迁移。口在认知学习中存在两种迁移现象:一种是有关学习原理和态度的一般性迁移;另一种是涉及到具体知识和态度的特殊迁移。学习的重要问题是要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即建立有用的信息编码系统。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须包括有效的迁移。因此,如何促使双语学习的正迁移,正确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本族语言去同化第二语言应是双语教学的着眼点。美国语言学家s.D.Krashen在2O世纪8O年代初提出了著名的二语习得模式――“监察模式”,它回答了语言学习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即怎样习得语言,尤其是外语。他认为单纯主张语料输入是不够的,学习者需要“可理解输入”,“可理解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语言输入的作用就是激活大脑中的习得机制,而激活的条件就是恰当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Krashen还强调,语言的使用能力,如口语,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大量的可理解语料之后自然获得的。

1.2“渗透式”双语教学的要求

少数民族学校体育教学 篇7

目前大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比较差, 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的基础就在中小学, 我们的素质教育已经倡导多年, 大部分中学也在积极向素质教育靠拢。但是改革必定会有利有弊甚至会出现错误,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在发展中也不免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与素质教育的提升。因此, 为了更好的保证中学体育教学效果, 保证体育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本研究深入了解了其根本原因所在, 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1 经济发展水平阻碍了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

教育的发展改革, 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推动。新疆GDP (2010年) 全国排名第25位, 其周边省份也大多为经济不发达地区, 如宁夏回族自治区GDP全国排名30位, 甘肃省GDP全国排名27位, 内蒙古自治区GDP全国排名24位, 陕西省GDP全国排名20位。以上数据充分说明, 周边省份经济的落后状况不能够为新疆的经济、教育、文化发展带来更大的推动力。

就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来看,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南、北疆及东疆和乌鲁木齐市之间空间地带太为广阔, 造成各地州、市经济的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 (全疆16个行政区域) , 如南疆的喀什地区GDP (2010年) 以826261万元全疆排名第8位, 而和田地区GDP为308923万元, 在全疆的排名是15位;东疆吐鲁番地区排名第9位、哈密地区排名第10位、昌吉回族自治州排名第4位、塔城地区排名第7位、乌鲁木齐市排名第2位。但是, GDP排名位次与各地区农村民族学校体育状况的调查有一定的出入, 比如在体育教学器材、设施的配备方面表现出大的反差;实际经济状况相对落后的南疆和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北疆地区几乎相差不大, 在调查中发现大约有22%的民族中学没有足够使用的体育教学器材。而经济较发达的首府乌鲁木齐市, 有35.71%的民族中学体育教学器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 所占比例比北疆和南疆地区高3%左右、比东疆地区高23%左右, 从而出现了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学器材状况落后于其他经济发展程度较低或不发达的地区的现象。

2 农村民族中学的特殊环境, 使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相对滞后

在这次调查研究中, 数据分析的结果显示出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较高 (北疆92.31%%、东疆93.75%、南疆82.22%、乌市85.71%) , 但同时, 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 随意占用体育课现象也普遍存在 (北疆7.69%、东疆26.67%、南疆12.36%、乌市14.29%) , (汉族42.70%、民族17.82%) 。这说明大部分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只是口头上的重视, 并没有落实到行动上。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成效,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少数民族地区中学在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中, 教育教学的大部分单位、一线负责人对于体育教学的思想和理念均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 其认识水平和实际教学环节的实践操作还存在较大程度的差距。新疆地域辽阔, 少数民族居住区域内有不少学校由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特殊性, 导致其在体育教学改革方面很难跟上整体的体育改革步伐, 对外界先进的体育教学理论、体育改革模式学习认识程度不到位, 一些边缘的学校在体育教学改革方面缺乏有力的物质基础, 包括学校财力有限、领导人对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必要的优秀体育教师人才等。农村民族中学在《体育与键康》课程的实施和具体操作方面上也存有一定问题。在体育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上仍然没有打破旧的体育教学内容的框架, 部分学校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际操作不会应用, 不知道如何开发和利用体育教学资源, 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转变并不彻底。例如, 在体育课程改革飞速发展的今天,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对象已被学校体育改革的专家们所认可, 但统计结果显示, 除南疆的民族中学超过50%比例之外, 其它地区不到半数比例的民族中学把民族体育项目作为体育课程资源加以利用, 没有认识到体育课程对传播与延续本民族文化中所应起到的作用, 没有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生健康发展过程中的特色作用。

3 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偏低致使素质教育成果收效甚微

在新疆部分农村少数民族地区的兼职体育教师比例较高, 这些兼职的体育教师, 其体育专业水平、理论知识、教学经验、个人职业道德方面均不是很理想。教师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而在体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方面, 这些兼职教师思想封闭, 缺乏创新突破意识。

4 体育教学理念的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教学的改革进度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体育教学的理念主要是侧重增强学生们的体质, 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 很多学校的体育教学存在片面追求运动量的问题, 过高的运动负荷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正常运动规律。在体育课程的安排方面, 大部分学校依然遵循旧的课程安排设计模式, 对评委专家的意见过分依赖, 而对一线体育教师的实际经验和学生的创新热情考虑不足, 导致体育课程改革进程缓慢。

5 不同民族的语言差异阻碍了教学改革的进程

新疆是全国面积最大的省份, 16个行政区域, 86个县市, 分布在南、北、东疆及乌鲁木齐市, 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滩, 造成相互间空间跨度大, 交通不方便, 一些边远地区极少与外界接触, 封闭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封闭的思想意识, 而求稳、守旧的思想, 客观上成为了课程改革的障碍。

新疆民族地区以“双语” (汉语和维语) 教学为主, 但在体育教学中存在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蒙古、乌兹别克等多种语言进行教学的特殊现象。同时, 许多少数民族中学体育教师的汉语水平不高, 给交流过程中增加了难度, 给教学带来极大不便;再加上地域广的客观条件, 使各学校间的交流难度进一步加大, 许多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成果也难以得到及时推广, 形成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客观阻力。

现代教育在加强区域合作的基础上, 越来越趋向全球化。新疆与八个国家接壤, 但在教育上与周边各国缺乏交流。而周边的内陆省份大多为经济不发达地区, 落后的经济状况也难以为新疆少数民族教育带来很大的推动, 与发达地区却因相隔甚远而受益甚微。无论从交流的广度上, 还是从交流的实效性、可持续性上, 都对新疆地区少数民族的体育课程改革产生不利的影响。

6 应试教育严重干扰了体育教学改革的正常化

在我国, 长期以来, 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有时甚至作为唯一标准) ——升学率, 在某种程度上误导了教师、学生对教育本质含义的认识, 曲解了学校体育的功能。在新疆多民族居住区内, 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 人们渴望摆脱贫穷落后的心情十分迫切, 在子女教育上, 往往认为升学是摆脱贫穷、落后的唯一出路。中考中的体育加试也落入了考什么练什么的“应试教育”怪圈中, 导致了社会对体育教育的轻视, 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支持乏力。

7 结束语

从现阶段新疆地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出现的主要问题来看, 未来要想顺利推进体育教学改革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在体育教学理念方面要不断学习发达地区的体育教学改革理念, 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实现创新突破, 在体育教学课程改革方面, 要摆脱传统课程设计对专家评审意见的依赖, 提高对师生创新思维、创新想法的重视, 合理优化体育教学课程, 在保证学生身心得到科学锻炼的同时, 提升体育教学的素质能力考核。希望通过上述的改革完善措施,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体育教学改革能够逐步走向正规, 为中学生的体育学习、体育锻炼创造更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学校体育教学 篇8

关键词:体育游戏;体育教学;特点;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0

体育游戏是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手段,是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竞争,在竞争中体验快乐,提高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达到良好体育锻炼的效果。它深受高校学生的喜爱,有很好的锻炼价值。采用此种教学形式,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感到枯燥和厌倦,这符合广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在体育教学中具有积极意义,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1.体育游戏的作用

体育游戏开展形式生动,场地器材简单,便于开展与推广,有助于增强学生体质,放松身心,提高学习兴趣等。

1.1强身健体作用

体育游戏般是在室外以身体运动的形式进行的活动,使参与者的身体接触阳光与新鲜的空气,它小论是对学生的身体还是意志都有很大的健康意义。另外,体育游戏还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体育手段,它对身体具有比较全面的锻炼效果,而且,体育游戏是在变化的环境中进行的,它能够发展机智、敏捷、迅速的判断力并增强记忆力。

1.2诱导练习的作用

在体育课中有些基本部分的内容或动作难度较大,学生学起来较吃力或容易产生畏惧心理。为了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提高学刊的兴趣,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先穿插与课程基本内容接近或难度较低而义通过比赛形式的游戏,能使人脑皮质的相应中枢先有粗糙的分化过程;对学生基本部分的动作十分有益,起到诱导练习的作用。如在上体操的“跳马”这一内容时,先作一个“跳人马比赛”的游戏。因为为跳“人马”和跳“马”比较相象但难度小,且活动的气氛好,学生情绪高涨,很容易就完成这一动作。通过这游戏,学生对“跳马”这一概念有了一个粗糙的轮廓,且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学生很快就能进入角色,这就起到诱导练习的作用。

1.3提高学生兴趣的作用

在体育课中容易产牛疲劳的练习,特别是身体素质练习,采用游戏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节运动量和强度,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练习速度素质时,可以穿擦“迎面接力跑”、“点将赛跑”等速度性游戏。在练习力量素质时,可穿插“蛙跳比赛”等。通过穿插类似游戏,枯燥乏味的素质练习就会变得牛动活泼、富有情趣,学生参意识更加强烈被迫练习的感觉永远没有“市场”。

2.体育游戏的原则

2.1教育性原则

少数民族体育游戏作为校体育的项重要内容或种辅助于段,不仅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

而且还具有思想教育的价值。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垒而发展。少数民族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必需与游戏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如为培养学生顽强的志品质,可创编有定动作难度的《跳格子》、《打陀螺》《打沙包》等游戏;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集体主义精神,可设计分队竞赛的游戏形式和个人

得分与团体积分相结合的记分方法等;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构思完成游戏

的方法时,留有定的余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体育游戏的名称要反映游

戏的具体内容,又有定的教育意义。游戏后的奖罚应考虑不同参加者的承受能力,力求合

理可行。

2.2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又一本质特征如果体育游戏缺乏趣味性,将从根本上失去对学生

的吸引力。为了提高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应根椐参加体育游戏的人群特点和素质、技术及智

力水平,在游戏的竞争性、动作的设计、胜负的判定以及游戏的隋节等方而多下功夫。增加

体育游戏的竞争性,主要从游戏的活动形式和分组两方而考虑。般米说,各种,内容和并

种形式的接力游戏,竞争较为激烈,而实力大致平衡的分组是公平竞争基础、趣味竞争的保

证。提高动作设计的趣味性,主要是看动作设计是否新颖、惊险、象征和有定难度。

2.3安全性原则

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体育游戏的根奉目的。因在创编体育游戏时应特别注重贯

彻安全原则,对游戏的各个环节均应作“安全检查”。看设计的动作是否容易引起伤害事故;作幅度较大时,麻考虑避免发生肌肉拉伤的且体对策。一看游戏的组织救法是否合理。

在使用投掷或负重器械时,要考虑避免因器椴使用不当或掷出、拾回投掷器材的时机不妥而

发生的伤害事故。三看规则制定是否严谨。如“反应追拍”游戏中不准推撞或重拍游戏者,

跑动的线路也要予以规定,以免菠生伤害故m。四看场地的安排是否注意了安全因素。如每

队、每人之问的左右距离、前后间隔是否恰当,在狭窄的活动场地中,要考虑避免因周围的

障碍物引发的意外事故等。

2.4针对性原则

少数民族体育游戏是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只有根据参加者的年龄、性别、生、

心理特点以及身体素质训练水平,并紧密结合课的内容和任务,有的放矢地创编体育游戏,

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践表明:少数民族体育游戏培养了良好的师生感情,建立融洽的情感氛围,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于段,诱发学生游戏学习兴趣;利用游戏和竞赛,让大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游戏内容的选择,规则的制定有制对性;游戏的组织要科学性;游戏的过程中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以此保证体育游戏教学的效果。

3.体育游戏具有社交作用

上一篇:我爱家乡作文300字下一篇:迎六一童鞋捐赠仪式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