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4-05-21

2010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通用8篇)

2010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篇1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1年1月19日在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员会副主任 王永明

各位代表:

我受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以来的工作和2011年主要任务,请予审议。

2010年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趋稳势头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最后一年。一年来,在中共浙江省委的领导下,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共召开7次常委会会议,作出决议决定5项,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7件,通过15件,批准杭州、宁波两市和景宁畲族自治县报批法规25件,听取审议工作报告14个,开展执法检查5次,依法任免和批准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0名,较好地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

过去的一年,常委会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条主线,始终抓住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这一根本任务,地方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大监督针对性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代表作用进一步发挥,履职能力进一步提升,常委会各项工作在原有基础上都取得了新的进展、新的成效,为我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的贯彻落实。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省委作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决定。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去年全省工作的重点。常委会认真学习领会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进一步明确人大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努力方向和职能作用。为强化生态环保意识,营造生态文明建设良好氛围,常委会依法作出关于设立浙江生态日的决定,率先在全国设立了省级生态日。采取统一部署、上下配合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对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这次检查以饮用水源保护、跨界河流断面水质达标、城乡污水处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为重点,抓住108个典型案例和16件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突出问题,改进方法,务求实效。针对我省水环境保护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要求政府以“十一五”污染减排和“811新三年行动”为抓手,把重点河流水污染防治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提高城乡污水处理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省政府自查自纠、边查边改,认真研究和落实整改措施,促进了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在我省的贯彻执行。同时,还组织开展水资源管理条例执法调研,制定曹娥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审议实施节约能源法办法草案,加强对重点地区和流域水环境的管理和保护,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多年来,常委会始终把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立法和监督工作的重点,一以贯之,坚持不懈,取得了积极成效。

二、着力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平稳较快发展。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在转型升级中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是去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常委会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上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政府工作的报告,审议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审查批准省级地方政府债券预算调整方案,强调要充分认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推动转型升级的艰巨性,着力保持经济运行平稳,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切实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完成全年经济工作任务,确保“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实现。为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常委会就2009年农业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督查,以进一步完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的制定,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发展高效生态现代农业。信息化促进条例对信息化规划与管理、产业发展、技术推广等方面作出规定,发挥信息化在转型升级中的促进作用。常委会还组织力量,就“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情况进行调研,集思广益,提出建议,为本次大会审查批准作了准备。

三、着力深化财政预算及政府性债务的审查。预算审查监督日益成为人大监督的着力点。常委会听取和审议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批准省级财政决算,要求省政府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充分保障民生,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综合预算改革进程,逐步实行全口径预算,切实提高预算执行率;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全程跟踪监督,加大审计所涉问题的整改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推动公共财政建设。为明确非税收入范围、性质和主体,健全管理和监督机制,把非税收入管理纳入法治轨道,制定了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是各级代表普遍关注的问题。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我省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就增强政府性债务风险意识,完善和落实管理办法,清理整合投融资平台,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等提出意见,要求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强调各级人大也不得为政府性融资提供担保。省政府制定了政府融资管理办法,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完善预警指标体系,实施动态监控,强化偿债责任,努力提高政府性债务管理水平。

四、着力加强对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的监督。医疗、教育、住房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指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变“以药养医”的现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制定爱国卫生促进条例,对实施食品安全法办法草案进行审议,保障公共卫生和公民健康安全。2008年全省人大共同开展教育专项审议,确定了30个需要整改的问题。在前年对其中10个问题进行督查的基础上,去年再抓住省级财政转移支付、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等10个问题进行检查,并就民办基础教育进行专项调研,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同时,密切关注保障性住房建设,要求政府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发展公共租赁房,缓解更多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

五、着力推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法制建设。社会和谐稳定离不开法治的保障。常委会重视社会领域立法,制定和修订企业民主管理条例、集体合同条例,明确企业民主管理的形式与内容,规范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未成年人保护条例、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条例的制定,有利于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权益,促进家庭关系和谐。消防条例强化了火灾预防、应急救援及其法律责任,动物防疫条例健全了动物疫病的预防和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处理机制,航道管理条例有利于加强航道管理和保障航道畅通,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常委会以交通事故救助基金建立、电动自行车管理、机动车驾驶员管理、危险路段整治和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查处为重点,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执法检查。通过检查和督促整改,省政府采取措施,建立救助基金,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创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此外,还就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和宗教、侨务工作等开展专题调研。依法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办理上级有关部门转交的信访件,加强综合分析,开展积案化解,加大督办力度,促进类案解决,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六、着力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去年是行政诉讼法实施20周年。常委会听取和审议省高院关于全省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报告,同时审议省建设厅、省工商局关于贯彻实施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情况的报告,要求审判机关深化行政审判制度改革,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行政审判质量与效率;行政机关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增强接受行政审判监督的自觉性,提高庭审应诉能力。通过对司法机关行政审判和行政机关依法应诉这两方面工作的监督,以及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推进依法行政。为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促进司法公正,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报告,作出关于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明确法律监督工作重点,完善相互配合机制,强调审判机关、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开展法律监督工作,进一步增强法律监督的实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推动这个决定的贯彻实施。对关于加强法院民事执行工作决定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听取和审议落实情况报告,推进执行难的综合治理,进一步破解执行难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法律尊严。

七、着力做好选举法的学习贯彻工作。修改后的选举法落实了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要求,这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发展。常委会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学习培训和宣传,全面领会选举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充分认识选举法修改的重大政治意义。加强对选举法实施中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提出指导性意见。修改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实施细则,明确本行政区域内各选区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该大体相当,并就保证代表的广泛性,选举委员会的产生、回避、职责和工作要求,代表候选人见面形式,预选的组织等作出了符合我省实际的具体规定,为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提供法制保障。加强对部分设区的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作出金华、衢州、台州三市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的决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的有机统一,规范有关工作程序,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八、着力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处理质量。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共收到代表建议824件,大会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议案40件。常委会把依法审议代表议案和办理代表建议作为保障代表民主权利、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重要工作来抓。有关专门委员会认真审议并提出审议结果报告。代表提议制定的动物防疫、食品安全等法规已提请常委会审议,人民调解、饮用水水源保护等立法建议也已列入立法计划。改进和加强代表建议的办理和督办工作,坚持省政府领导领办重点建议和承办单位责任制,强化责任考核,着重解决一些办理单位存在的“重答复、轻落实”问题,努力提高代表建议办理实效。落实代表建议联合督办制度,有关专门委员会把控制地方政府负债、加强农业统防统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5件建议与监督工作结合起来进行重点督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收到的2件办理反馈不满意件,督促相关承办单位进一步与代表沟通,重新办理并答复代表。开展本届以来建议办理“回头看”,加强跟踪督查,把建议办理的答复意见落到实处。

九、着力强化对代表履职的服务保障。代表法的修改,进一步明确了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对服务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提出了新要求。常委会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省人大代表工作、切实发挥代表作用的决定。这个决定总结了多年来我省代表工作的实践经验,就充分保障代表依法行使职权,不断提高代表议案和建议处理质量,密切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代表活动实效,创造代表履职的良好环境等作出规定,有助于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地执行职务。常委会把服务代表、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作为各项工作的基础。落实保障代表知情权的各项措施,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会议,参加立法调研、执法检查和建议督办等工作,依托代表专业小组就重点工程建设、监所监管执法、生态农业等进行专题视察。制定实施代表活动指导意见,对代表小组组长进行培训,完善代表履职情况登记制度,丰富代表闭会期间活动,提高代表职务意识和履职能力。组织驻浙部队代表和浙江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代表开展专题调研,并做好会前集中视察服务工作。

十、着力完善立法监督等工作机制。修改常委会议事规则,完善议事程序,扩大议事民主,提高议决效率。健全与“一府两院”沟通协调机制,通报工作安排,加强立法监督等重点工作的具体衔接,保障常委会工作有序进行。完善审议意见处理,规范审议意见的形成、交办和反馈,提高审议意见处理质量。扩大常委会工作的公开化民主化,在坚持公开征集意见、专家论证、公民旁听、网络视频直播、新闻发布等制度的同时,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法规草案调研,就重要法规草案和监督议题与网民互动,组织召开道路交通安全执法公听会,直接听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使人大工作更好地走群众路线,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首次开展满意度测评工作,对农业执法检查审议意见处理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这是监督工作组织方法上的一次创新。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增强了工作活力,保证了常委会更好地依法依程序履行职责。

在着力做好上述十个方面工作的同时,常委会还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理论学习。通过专题学习会和专题讲座,认真学习中央和省委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深刻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人大工作会议和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大工作意见的要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增强大局意识、群众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加强调查研究。坚持主任会议成员重点课题调研制度,强化工作调研,注重对策研究,重视成果运用,推动实际工作开展,把常委会的各项工作都建立在深入调研基础之上。三是加强对专门委员会工作的领导。注重发挥专(工)委作用,合力推进人大工作。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围绕常委会的工作重点,认真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协调,精心组织实施;就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行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科技平台建设、“五五”普法等诸多工作听取汇报,提出意见;配合全国人大做好执法检查、法律草案征求意见等工作,保障了常委会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四是加强对外交往与联系。开展与国外地方议会和友好团体交流,全年共接待20批外国议会和代表团来访,组团参团出访了一些国家和地区,拓宽工作视野,促进我省对外交往与合作。强化协调配合,顺利完成上海世博会期间有关外事接待任务。五是加强与市县人大的联系。注重发挥市县人大对常委会立法、监督等重点工作的支持配合作用,继续做好全省人大干部培训,密切关注乡镇街道人大工作,认真总结温岭、宁海等地开展参与式预算、代表票决重大事项的做法和经验,切实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同时,加强对机关工作的领导,要求机关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强化服务意识,注重工作质量和效率,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一年来,常委会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到依法依程序履行职责,突出重点,务求实效;把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依靠代表,服务人民;把握好与“一府两院”的关系,沟通协调,强化监督,有力地保证了全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常委会一年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进展,是省委正确领导、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全体代表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积极配合的结果,也是全省人民、全省各级人大以及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人大常委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一年,常委会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地方立法需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转变理念、拓展思路、改进方法;监督工作的实效有待提高,监督的方式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代表工作还需不断强化,贯彻执行修改后的选举法和代表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自身的思想、作风、制度等建设和对基层人大工作的联系指导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认真研究解决。

各位代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描绘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明确了未来五年我省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着力实现“五个新突破”,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这对我省的民主法制建设和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把握人大工作的历史方位和发展方向,明确人大工作的主要任务和着力点,全面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在服务大局、推进科学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在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上取得新进展,在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取得新成绩,在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取得新成效,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我省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常委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围绕“稳增长、抓转型、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的工作思路,服务科学发展,促进转型升级,坚持群众观点,推进民主法治,弘扬务实作风,全面履行国家权力机关法定职能,为实现我省“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而努力。

根据上述总体要求,今年常委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适应新阶段新要求,改进和加强地方立法。经过30年的努力,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地方立法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变化和要求,进一步转变理念,完善思路,明确重点,改进方法,更加注重保障科学发展的制度性立法,更加注重社会领域和生态文明建设立法的完善,更加注重立改废相结合和法规的配套制度建设,更加注重法规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浙江特色,更好地发挥地方立法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导、规范和保障作用。今年,要抓紧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资源综合利用、河道管理、饮用水水源保护等法规,修订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禁毒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和实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规,对循环经济、海域使用管理、人民调解、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的立法以及实施代表法办法等进行前期调研。要始终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坚持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方法,发挥常委会组成人员在立法中的主体作用,扩大代表和公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切实提高地方立法的质量。加强对杭州、宁波两市和景宁畲族自治县立法工作的指导,做好报批法规的审查批准工作。配合全国人大做好有关法律草案的征求意见工作。

二、完善监督工作方式,切实提高监督实效。继续深入贯彻监督法和监督条例,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转型升级,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突出重点,创新方法,健全机制,综合运用监督手段,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今年,将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计划、预算、决算、审计及稳定物价等方面的工作报告,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推动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采取全省统一部署、各级人大常委会共同开展的方式,听取和审议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同时还将听取和审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农村集体资产和村级财务管理、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医药事业发展等专项工作报告。对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宗教事务条例、测绘管理条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调研。加强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就水污染防治执法检查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听取关于贯彻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决定的情况汇报,推动决定的有效实施。按照“细化、规范、公开”这一要求,进一步深化财政预算审查监督,逐步完善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制度,提高预算完整性和透明度,推动公共财政建设。今年将结合决算和审计工作报告的审议,组织开展专题询问,深入调查研究,精心准备问题,由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同时,做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完善机制,加强指导,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改进和加强人大信访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深入贯彻代表法,进一步发挥代表主体作用。人大代表来自于人民,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诉求。做好新时期的代表工作,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这是人大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切实做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必然要求。要加强代表法的学习贯彻,抓紧修改我省实施代表法办法,认真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的决定,落实代表工作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坚持和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等制度,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使常委会的立法监督等各项工作更好地把握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代表议案建议处理工作,强化建议办理工作责任制,坚持重点建议领办和督办制度,继续开展建议办理“回头看”,抓住答复落实这个环节,加强跟踪督查,着力推动代表建议的落实,切实提高问题的解决率。加强对代表活动的指导和组织,制定实施代表活动指导意见,改进专题视察和调研工作,重视视察和调研成果的应用,增强闭会期间代表活动实效。加强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服务和保障,健全代表履职激励和约束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代表执行职务的意识和能力,坚决查处阻碍代表执行职务和侵犯代表合法权益的行为。同时,做好在浙全国人大代表的服务保障工作。

四、加强联系和指导,增强全省人大工作合力。做好全省人大工作,推进民主法治建设,需要各级人大的共同努力。要深入贯彻全省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密切与市县人大的联系,通过学习培训、座谈交流、通报情况、配合开展工作等形式,共同推进各级人大工作和建设。及时总结各地好的做法和经验,今年将召开全省人大工作经验交流会,着重就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人大工作进行交流,结合即将修改的地方组织法,认真研究乡镇和街道人大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适时修改完善有关法规,努力推动基层人大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今年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将逐步展开,这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要深入学习贯彻修改后的选举法和代表法,针对换届选举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和工作指导,及时回答有关法律问题的请示,作出相关决定,督促查处违法行为,保障选民和代表的民主权利,保证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关注村级换届选举,加强对村委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推动基层群众自治有序发展。

五、切实转变作风,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要继续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加强理论和法律学习,提高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性,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把群众路线贯穿于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坚持依法依程序履行职责,严格执行议事规则和组成人员守则,开好常委会会议,深化立法监督议案审议,适时作出决议决定,做好人事任免工作,善于把党的主张转变为国家意志。积极开展人大外事交往,促进与国外地方议会的交流。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加强工作领导,密切协同配合。坚持常委会工作公开化的各项制度,加强新闻宣传和信息工作,扩大人大工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影响。加强对机关工作的领导,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工作活力,更好地发挥机关服务保障作用。

各位代表,我省“十二五”发展新的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浙江省委的领导下,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奋发进取,为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2010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篇2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型墙体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使用和监督管理, 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的新型墙体材料, 是指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节约土地资源和能源, 以非粘土为原料生产的, 用于建筑物墙体的建材产品。

新型墙体材料的范围按照国家和本省公布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确定。

第三条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应当遵循技术创新、保护土地、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节能环保和因地制宜的原则。

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 以城镇为重点, 逐步向农村推广。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工作的领导, 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制定发展目标和措施, 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

乡 (镇) 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新型墙体材料的宣传和推广使用工作, 协助有关部门落实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措施。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是全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工作的主管部门, 负责全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管理工作;州 (市) 、县 (市、区) 人民政府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 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管理工作。

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工作机构 (以下简称墙体材料管理机构) 负责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监督管理的日常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农业、财政、质量技术监督、环境保护、林业、工商、税务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按照各自职责, 做好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对在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县级以上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的资源状况, 编制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规划和粘土砖总量控制计划, 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省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产业政策, 制定并公布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以及鼓励、限制、淘汰的墙体材料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目录。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发挥投资、税费、价格等政策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鼓励和支持新型墙体材料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推广应用。

第九条鼓励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和个人研究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节约能源和资源、经济适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新型墙体材料以及相关技术、设备和工艺。

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和自主创新的技术开发项目, 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

企业生产的墙体材料产品经法定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 并经省墙体材料管理机构认定符合国家和本省公布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目录及生产规模的, 按照规定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

第十条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纳入城乡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组织实施新型墙体材料示范工程和试验小区建设。

第十一条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实施国家有关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标准和技术规范。

本省新型墙体材料建筑应用设计标准、施工技术规程和验收标准, 由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权限和程序组织起草、审批和公布。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新型墙体材料工作的管理, 对墙体材料生产、使用情况实施监督。

第十三条省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 会同有关部门拟定扩大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和禁止生产、使用粘土实心砖的范围和时限的具体方案, 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在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期限和区域内禁止使用粘土实心砖。

第十四条禁止新建、改建、扩建粘土砖生产企业。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生产粘土空心砖使用的粘土资源实行限制开采, 对现有的粘土空心砖生产企业, 不得新增粘土资源采矿许可, 不得延长粘土资源采矿许可期限。

第十五条鼓励生产企业利用江河湖泊淤泥、建筑垃圾等资源生产新型墙体材料或其他建筑材料。

在距离粉煤灰、煤矸石、煤矿剥离土和其他工业废渣堆存量较大的场地20km范围内新建、扩建新型墙体材料生产线的, 应当将粉煤灰、煤矸石、煤矿剥离土和其他工业废渣作为新型墙体材料的主要原料。

第十六条新型墙体材料的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应当符合本省地方标准或者经过备案的企业标准;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并经法定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

第十七条符合下列条件的墙体材料生产企业, 可以向墙体材料管理机构申请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

(一) 生产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二) 产品属于国家和本省公布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范围;

(三) 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并经法定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

(四) 产品的放射性指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五) 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的生产设备、工艺条件和必要的检测手段;

(六) 有保证产品质量的质量控制体系及管理制度;

(七) 有经过省级有关部门专业培训合格的质量管理人员和检验人员;

(八)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八条申请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 应当向申请人所在地的州 (市) 、县 (市、区) 墙体材料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同时提交符合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条件的证明材料。

州 (市) 、县 (市、区) 墙体材料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认定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 报省墙体材料管理机构认定。

省墙体材料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初审意见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认定结论。对符合条件的, 发给《云南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对不符合条件的, 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经依法认定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及其生产企业, 由省新型墙体材料管理机构向社会公布。

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认定不得收取费用。

禁止伪造、涂改、转让、出租、出借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证书。

第十九条未经依法认定的新型墙体材料不得进入新型墙体材料市场。

经依法认定的新型墙体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不符合认定条件的, 责令召回产品, 限期整改;整改后仍然达不到认定条件的, 撤销认定, 收回认定证书, 并向社会公布。

禁止生产、销售、使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标准的墙体材料产品。

第二十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建筑工程应当使用新型墙体材料。

政府投资、政府投资为主和政府补贴的建设项目, 其建筑工程应当使用新型墙体材料。

鼓励农村建筑工程使用新型墙体材料。

第二十一条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条例有关规定, 在建筑工程设计中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机构应当对施工图设计文件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内容进行审查, 不符合规定的, 不得通过审查。

建设单位和工程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要求, 对工程施工中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情况进行监理。

建设单位不得要求建筑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设计使用或者使用粘土实心砖。

第二十二条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工程的, 建设单位应当在开工前, 按照规定标准, 向建筑工程所在地墙体材料管理机构预缴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住房城乡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建筑工程规划、施工许可证时, 发现建设单位未预缴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 应当要求建设单位及时补缴, 并将有关情况通报同级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

主体工程竣工后, 墙体材料管理机构应当按照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总量, 根据国家有关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的规定清算预缴款项。

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监督管理的具体办法, 由省财政部门会同省工业和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拟定, 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二十三条生产、使用墙体材料的单位和个人, 应当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如实填报墙体材料生产、使用情况统计报表。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墙体材料管理机构在新型墙体材料监督管理工作中, 有权进入生产企业、新型墙体材料市场、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 可以要求被检查单位提供有关资料和文件, 可以询问当事人和证人, 制作笔录;经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 可以封存或暂扣违法设施设备和不合格产品。

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建筑工程使用新型墙体材料情况的监督, 依法查处违法设计、施工、监理的行为。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生产、销售新型墙体材料的质量监督, 依法查处生产、销售国家明令淘汰的墙体材料的违法行为。

县级以上国土资源、农业、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烧结砖生产企业取土行为的监督管理, 依法查处违法取土行为。

第二十五条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墙体材料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 未按照规定对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质量、生产取土、销售使用和建筑设计、施工、施工图审查、监理等实施监督管理的;

(二) 违反规定认定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

(三) 违反规定改变专项基金征收对象、范围、标准, 越权减征、免征、缓征专项基金或者侵占、截留、挪用专项基金的;

(四) 不按照国家和省的规定退还、解缴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

(五) 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二款、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的, 由县级以上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没收违法所得;逾期不改正的, 按照使用数量处每立方米30元以上50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 由县级以上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报请本级人民政府依法取缔。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六款规定的, 由省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收缴认定证书, 三年内不受理该企业的产品认定, 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九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 由县级以上新型墙体材料主管部门没收墙体材料和违法所得, 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违反第三款规定的,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 由县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 由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撤销对该设计单位、审查机构的认定资质。

第三十一条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 未缴纳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 由县级以上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纳的, 按日加收未缴金额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拒不缴纳的, 由县级以上新型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篇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促进和规范志愿服务工作,保障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合法权益,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志愿服务活动及其相关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志愿服务,是指经志愿服务组织安排,志愿者自愿、无偿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的公益行为。

本条例所称志愿服务组织,是指依法登记注册,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组织及其分支机构、团体会员。

本条例所称志愿者,是指在志愿服务组织登记注册或者参加志愿服务组织临时招募,利用自身知识、技能、体能、时间等,从事志愿服务的个人。

第四条省、市、县(市、区)设立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负责指导、协调成员单位和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及其相关工作。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依照各自职责做好志愿服务的指导和保障工作。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同级共青团组织。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社会发展规划,为志愿眼务活动提供必要的保障,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第六条倡导和鼓励单位、个人宣传志愿精神,尊重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

第七条每年三月五日为浙江省志愿者日。

第二章志愿服务组织

第八条省、市、县(市、区)成立区域性志愿服务组织,名称为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协会应当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成立。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居(村)民委员会以及其他组织,根据需要成立的志愿服务组织,可以申请加入志愿者协会,成为其分支机构或者团体会员。

第九条志愿服务组织依法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制度;

(二)招募、登记、培训、管理、考核、表彰志愿者;

(三)组织实施志愿服务活动;

(四)建立志愿服务档案,制定志愿服务评价制度;

(五)筹集、使用和管理志愿服务活动资金、物资;

(六)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七)志愿服务组织章程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志愿服务应当统一志愿服务标识,实行注册志愿者登记制度。

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由省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制定。

第十一条志愿服务组织招募志愿者,应当公布与志愿服务项目有关的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并告知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第三章志愿者

第十二条志愿者应当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参加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的志愿服务活动,但应当征得其监护人的同意或者由监护人陪同。

第十三条志愿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获得志愿服务的相关信息;

(二)获得志愿服务必需的条件和保障;

(三)获得志愿服务所需的教育和培训;

(四)对志愿服务活动提出批评和建议;

(五)自身需要他人帮助时优先获得志愿服务;

(六)志愿者的个人信息未经志愿者本人同意不得公开;

(七)退出志愿服务组织;

(八)法律、法规及志愿服务组织章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十四条志愿者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规定;

(二)履行志愿服务承诺并完成志愿服务活动;

(三)参加志愿服务所需的教育和培训;

(四)按照规定佩戴和使用志愿服务标识;

(五)维护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的形象和声誉;

(六)不得向志愿服务对象收取报酬;

(七)尊重志愿服务对象,保守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获悉的隐私、秘密或者其他依法受保护的信息,不得损害志愿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八)法律、法规及志愿服务组织章程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四章志愿服务

第十五条提倡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和社区、大型社会活动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倡为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失业人员和其他有困难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个人提供志愿服务。

第十六条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之间应当根据平等、自愿的原则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行指派志愿服务组织提供服务,不得强迫他人从事志愿服务活动。

第十七条志愿服务组织为志愿者安排志愿服务活动,应当与志愿者的年龄、身体等条件相适应,与志愿服务项目所要求的知识、技能相适应,并事先征求志愿者意见。

志愿服务组织应当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示其服务范围和联系方式。

第十八条需要志愿服务的组织和个人,可以向志愿服务组织提出申请,按照志愿服务组织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并告知与志愿服务有关的真实、准确、完整信息和潜在的风险。志愿服务组织应当及时对是否提供服务给予答复。

志愿服务组织也可以根据志愿服务对象的实际需要,直接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

开展高风险或者涉外的志愿服务以及为大型社会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之间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开展其他志愿服务,一方要求签订书面协议的,应当签订书面协议。

第十九条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对象应当根据服务项目需要,对参加志愿服务的志愿者进行必要的专项服务培训,办理相应的人身保险,并提供必要的物质和安全、卫生保障。

第二十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或者以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的名义、志愿服务标识进行非法活动、营利性活动、违背社会公德以及与志愿服务无关的活动。

第五章保障和激励

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和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等保障。

第二十二条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来源:

(一)政府财政支持;

(二)社会捐赠、资助;

(三)其他合法来源。志愿服务经费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应当公开,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捐赠者、资助者、志愿者和社会的监督。

志愿服务经费应当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

第二十三条鼓励组织、个人对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捐赠、资助。捐赠、资助的财产使用应当尊重捐赠者、资助者的意愿,符合公益目的。

捐赠者和资助者依法享受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第二十四条鼓励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招考公务员或者招聘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聘用志愿服务表现突出的志愿者。

第二十五条教育部门、学校和有关社会团体应当将培养青少年志愿服务意识、志愿服务能力纳入素质教育内容,并将青少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高等学校和中学应当鼓励学生参加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将其纳入社会实践或者综合实践活动,并建立相关的考核激励机制。

第二十六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鼓励本单位、本系统的人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未经志愿服务组织安排,个人自愿、无偿地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的,可以与受助者约定服务内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事项,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二十七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部门和新闻媒体应当积极宣传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活动。

第二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对表现突出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以及对志愿服务有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提供志愿服务的组织、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发生争议的,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利用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或者以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的名义、志愿服务标识进行非法活动或者营利性活动的,由民政、工商行政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安等部门按照职责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侵占、私分、挪用志愿服务经费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二条志愿服务组织安排志愿者到省外、境外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按照国家和本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2010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篇4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免职名单等 作者:

来源:《浙江人大·公报版》2013年第03期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免职名单

(2013年3月28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一、免去王庆华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副庭长职务。

二、免去陈其荣的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员职务。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免职名单

(2013年3月28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一、免去康健的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员职务。

二、免去彭陟刚的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检察员职务。

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2013年3月28日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主任委员:

茅临生

副主任委员:

陈小恩 于跃敏(女)王敏奇

委员(按姓名笔画排列):

丁祖年 朱新力 杨 杨 张宝珍(女)张新建

苗伟伦 罗卫东 罗建红 郑亚莉(女)赵 玲(女)

2010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篇5

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纪要

作者:

来源:《浙江人大·公报版》2013年第03期

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2月1日在杭州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夏宝龙主任主持会议,茅临生、程渭山、冯明、王永昌、厉志海、姒健敏副主任和厉月姿秘书长及委员共60人出席会议。省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人选,秘书长办公会议成员以及机关副厅以上干部列席会议。会议纪要如下。

一、根据主任会议精神,茅临生副主任通报了主任会议成员的分工情况。

二、会议学习了《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守则》。会议指出,这个守则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行职责必须严格遵循的行为准则。人大常委会主要是以会议的方式行使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常委会组成人员严格遵守这个守则,关键是要按时出席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专职的同志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到人大工作上来,兼职的同志也要处理好本职工作与人大工作的关系,按时参加省人大常委会会议。会议强调,人大常委会以集体讨论方式决定问题,表决议案以常委会组成人员过半数为通过;常委会组成人员每人都有一票的权力,不管是谁,缺席会议都会直接影响会议的表决结果。会议要求办公厅改进和加强服务工作,为常委会组成人员参加会议提供有力保障。

三、会议审议了主任会议提请的关于法制、预算、外事、代表与选举任免等4个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和内务司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农业与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等4个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名单的议案,以按表决器的方式通过了《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预算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外事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代表与选举任免工作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任命了内务司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农业与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主任。

2010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篇6

第一条 为了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下同)、销售、使用、检验检测和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包括特种设备附属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和与安全保护装置相关的设施。

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以及煤矿矿井使用的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的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压力管道设计、安装、使用的安全监督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督促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履行职责,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必需的经费,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配合、协助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是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建设、财政、价格、工商行政、监察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特种设备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有关行业协会应当加强对本行业内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自律管理,配合、协助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 特种设备的生产单位,应当依法报经国务院或者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许可;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当依法向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特种设备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依法报经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检验检测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检验检测人员证书。

第七条 特种设备的生产、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和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生产、使用,保证特种设备的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

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全面负责。

提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办理第三者责任保险。

第八条 特种设备的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特种设备出厂时应当附有的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第九条 销售、转让二手特种设备,应当向设区的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二手特种设备在销售、转让前,应当经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或者安全技术鉴定合格,符合安全使用要求。

使用二手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二手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向设区的市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登记。

鼓励二手特种设备进入特种设备专业市场进行交易。

第十条 禁止销售、转让、出租、出借和使用下列特种设备:

(一)非法生产的特种设备;

(二)未附有本条例第八条规定相关文件的特种设备;

(三)未附有本条例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相关文件的二手特种设备;

(四)国家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

(五)依照国家规定应当报废的特种设备。

第十一条气瓶充装单位、瓶装气体销售者在气体充装、销售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气瓶进行安全检查。

禁止使用下列气瓶充装、销售气体:

(一)没有检验检测标识的;

(二)超过定期检验周期的;

(三)经检验检测不合格的;

(四)超过安全使用年限的。

气瓶充装单位、瓶装气体销售者发现有前款第(一)、(二)项规定的气瓶,应当按规定送检

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发现有前款第(三)、(四)项规定的气瓶,应当作出回收处理。

气瓶的回收处理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二条 锅炉房的建造设计方案,应当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依法不需要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领施工许可证的小型锅炉房建筑工程,其锅炉房的建造设计方案应当报经市、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后,方可施工。

锅炉房的竣工验收报告及标明与相邻建筑距离的图纸,应当在锅炉安装前报市、县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锅炉用水的水质、锅炉的化学清洗和停炉保养,应当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锅炉停用一年以上重新启用的,应当经检验检测机构检验检测合格。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履行法定的检验检测义务时,有权自主选择委托有资质的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有关部门不得对其选择委托权进行限定。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十日内将法定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报县(市、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第十五条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检验检测,应当客观、公正,符合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依法对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承担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禁止伪造、冒用、转让、出租和出借下列证书、文件或者标识:

(一)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书、使用登记证书、检验检测机构核准证书;

(二)特种作业人员证书、检验检测人员证书;

(三)检验检测机构的检验检测结果、鉴定结论、检验检测标识。

第十七条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用油桶等容器改装或者采用其他类似材质卷制、焊接的可以输出蒸汽、产生压力的简易设备。

第十八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执法责任等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执法队伍建设,切实履行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职责。

第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已经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九条第一、三款、第十一条第一、三款、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违法销售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销售的特种设备,并处特种设备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二)违法转让、出租、出借、使用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转让、出租、出借、使用的特种设备,并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气瓶充装单位、瓶装气体销售者的气瓶,并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三)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的,由县级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

(一)违法生产、销售简易设备的,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简易设备,可以并处简易设备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罚款或者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二)违法使用简易设备的,责令停止使用,限期拆除、销毁;逾期未改正的,予以没收或者强制拆除、销毁,并处二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依法追究行政、刑事等法律责任。

2010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篇7

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为641名,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确认代表资格后,实有省人大代表637名。此后,衢州市的周柳军、嘉兴市的徐道文、73021部队的杨笑祥等3名代表调离浙江省。上述3名代表的代表资格依法终止。宁波市人民代表大会、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和解放军驻浙部队选举、补选3名省人大代表后,省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实有代表637名,缺额4名。

特此公告。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2年1月10日

2010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篇8

沈北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刘东耀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大常委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区人大常委会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创新进取、务实为民”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创新改革、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依法履行职权,扎实开展工作,全面完成了区人大三届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以强化监督职能为根本,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区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围绕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运用多种监督形式,依法开展监督工作。

1.围绕产业发展,加强经济工作监督。听取审议了《沈北新区2016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督促区政府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加大对新兴产业扶持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细化措施,强力推进,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先后视察了全区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新兴产业、服务业及信息化建设发展情况,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提供政策支持,注重环境保护,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对企业的服务水平,逐步建立高素质招商人才队伍等意见建议。

2.围绕民生改善,加强社会工作监督。人大常委会围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焦点,加大监督力度,推进惠民政策和重大民生工程的落实。视察了区政府“精准扶贫”工作落实推进情况,提出要注重发挥“主体”作用,解决根本问题、细化扶贫措施、激发困难群体“造血”热情、狠抓政策落实的工作建议;视察了我区农民增收工作,建议区政府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转化,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提供支撑和保障;视察了新区“碧水蓝天”工程建设情况,向区政府提出加大环保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环保设施的投入,深入推进执法监督工作,进一步完善新区环境保护规划,严把污染企业项目进入关,积极推进长河、左小河等流域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建议;视察了新区宜居乡村建设情况,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实施、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后续管理等工作建议。

3.围绕规范化建设,加强司法公正监督。开展了对区检察院司法监督工作规范化建设视察,听取审议了《沈北新区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改革情况的报告》,组织市、区人大代表旁听庭审重点案件,就如何完善旁听庭审、提高法官素质、加强审判工作以及组织人大代表监督司法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组织市人大代表参加了市法院、市检察院走访座谈会,进一步加强了人大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有力促进司法机关秉公办案、严格执法。

4.围绕社会治理,加强涉法信访工作。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作为推进“依法治区、司法公正”的重要措施,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对来信来访的综合分析和梳理分类,对比较重要的涉法信访案件进行调查、疏导和协调。全年共接到信访件15件,转办6件,接待信访41人次。

二、以推进法治建设为保障,依法决定重大事项和人事任免

区人大常委会将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与依法开展监督有效结合,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及时纳入审议议题,依法进行审议。共召开常委会议7次,主任会议14次,作出审议意见10项,作出决定8项。听取审查了沈北新区2015年财政决算、2016年财政预算和审计工作报告,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沈北新区人民政府2015年财政决算和2016年财政预算的决定》,审查批准了2017年财政预算。听取审议了沈北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及政策落实情况,2016年城建项目投资计划、住房保障、城乡教育资源均等化及资金投入情况,以及创建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情况等重点工作报告,依法推动了区委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区重点工作的落实。

坚持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对区政府组成人员、政府部门负责人和法院、检察院公职人员进行人事任免,实行任前法律法规考试、供职发言和任后向宪法宣誓制度。()全年共依法任命“一府两院”国家工作人员29人次,免职22人次;任命区法院人民陪审员8人次,免职5人次。

三、以提升服务水平为重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

1.讲政治重程序,组织代表依法履职。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的意见》,充分尊重和维护人大代表的法定权利,保障代表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组织市人大代表参加了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五次会议,会议期间代表提出了地铁4号线向沈北延伸、推进锡伯族文化旅游发展以及支持航空产业发展等20件建议,圆满完成了补选市人大代表的工作任务。按照市委、区委的工作部署,我区相继召开了三届人大四次、五次会议,在依法审议通过各项报告、决议的基础上,代表提出了关于民生、经济、城建交通等7个方面、131件意见建议,圆满地完成了选举工作。

2.搭平台求实效,发挥代表监督作用。以“代表统一活动日”为载体,组织区人大代表观看了换届选举警示教育片《镜鉴》,通过召开情况通报会、组织代表参加常委会视察和集中视察、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和参与人大重要活动,以及向人大代表发放《沈阳人大》和《沈北人大》刊物等方式,及时让代表了解全区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信息和常委会工作情况,为代表依法监督提供条件、搭建平台,拓展代表知政渠道和监督谏言途径。

3.抓培训促提升,增强代表履职能力。针对人大工作法律性、程序性较强和涉及领域较广的特点,组织全区180名代表开展了代表履职业务培训。常委会还听取了部分市人大代表述职并进行了现场评议和测评,督促市代表努力提高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动员人大代表按照定期接待、双向约谈、走访调研、民意征询等方式,利用社区“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等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为依法履职打下了坚实基础。完善代表履职激励机制,推选市区履职优秀代表23名。严格执行代表退出制度,全年调整人大代表21名,其中对2名不称职代表依法终止了代表资格。

四、以创新工作机制为抓手,切实增强人大常委会工作实效

1.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先后制定印发了《沈北新区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督办办法》、《沈北新区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办法》和《区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履职情况的实施办法》,从制度上保证了监督工作的规范化和常态化。进一步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了区人大常委会工作规范,为常委会依法履行宪法赋予的职权提供了制度保障。

2.公开化程度显著提高。年初,区人大常委会研究制定了2016年三大方面、22个工作要点,并细化到月、落实到部门,并以常委会文件形式印发到各街道人大工委,确保常委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探索扩大公民对人大工作的参与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开常委会审议的专项报告、代表议案办理报告、执法检查等工作报告,通过多种方式主动征集人民群众意见,公开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3.议案建议办理有效落实。对“一府两院”意见建议办理情况开展了定期专项督查,督促区政府及时完成了三届四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建议的交办工作,明确了办理部门,落实了办理责任,向有关部门印发督办通知单,跟进了解意见建议落实情况,有效推进了“一府两院”工作的开展。常委会筛选了《关于解决我区西北部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建议》等16项建议,分解到各工委进行重点督办,推进了重点问题的有效解决。

五、以加强机关建设为载体,全面提升履职能力水平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区委人大工作会议对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的各项要求,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和“三会一课”制度,深刻汲取辽宁拉票贿选案的沉痛教训,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坚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认真开展扶贫帮困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倾听民声、了解民情、集中民智,使人大工作更加贴近民心、民意、民生。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夯实人大工作基础,加强对街道人大工作的指导,完善视察、调查、执法检查、宣传和培训等联动机制,有效提升全区人大整体工作水平。坚持人大宣传工作与时俱进,及时通过市人大微信平台宣传沈北人大工作成果,刊发沈北人大工作信息260余件。

各位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应当看到,我区人大工作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意愿和期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主要是:依法监督的水平和质量还有待提升;视察、审议报告等前期调研工作还不够深入;人大代表活动的形式内容还不够丰富;对人大代表的监督考核机制还有待完善;对街道人大工作的联系和指导还不够到位;人大机关党建工作仍需加强和提升。对此,我们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意见,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解决。

2017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7年是贯彻落实区第三次党代会各项战略部署的关键之年,也是沈北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攻坚之年。2017年人大常委会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区委人大工作会议的要求和部署,紧密围绕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加快推进沈北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沈北新区“三大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一、着力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

人大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将按照市委、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新要求新部署,认清使命,履行职责,紧密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我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要全面贯彻区委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要充分发挥区人大常委会党组的作用,引导机关党员干部和党员代表牢固树立党的意识、执政意识和纪律意识,保证区委的主张和意图贯穿到人大工作全过程,落实到依法履职各方面。

二、着力增强和提升监督实效

要把监督工作的着力点落到区委中心工作上来,健全监督机制,规范工作程序,提高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人大工作更加贴近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要加强对重要决策的监督。认真落实区党代会和区委全会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监督工作放到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全区工作大局中去谋划,重点监督七个领域环境建设进展情况,对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予以重点跟进,切实做到查实情、督实事、求实效,针对存在问题及时准确地提出意见建议,共同推动全区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提升。要充分发挥人大自身优势,广泛收集企业和群众的意见建议,鼓励全社会建言献策,推动形成人人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浓厚氛围。

要加强对预算决算的监督。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重点对预算安排的合法性、完整性、可行性进行审查并跟踪监督。听取审议区政府2016年财政决算及2017年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依法作出批准决算、预算的决定;听取区政府对财政收支和财政预算审计情况的报告;审查批准2018年财政部门预算。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重点支出、重大投资项目资金、政府性债务资金等使用情况的审查监督。

要加强对民生工作的监督。坚持履职为民、民生优先的监督理念,加大对就医、就学、养老等民生热点的监督力度,推进区委、区政府各项重大民生工程落实。持续开展对我区小康社会建设及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对农村供水改造工程、全区供热工作及暖房子工程进行视察;继续督办代表提出的《关于解决我区西北部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建议》。

要加强执法、司法工作的监督。着力推动建设法治政府、诚信政府、服务型政府,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积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维护公平正义的司法环境。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力度,审议第七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继续做好涉法涉诉信访案件的转办督办工作,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要探索创新监督方式方法。落实《区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履职情况的实施办法》,组织开展区政府部门负责人定期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履职情况。制定常委会审议意见督办办法,听取审议“一府两院”相关报告,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依法跟踪问效。积极探索任后监督新方式,坚持以述职评议为载体,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相结合,不断提高任后监督实效。

三、着力深化和改进代表工作

要着力在优化代表结构、提高代表素质、发挥代表作用上下更大的功夫,确保代表真正为民代言,更好地反映民意、凝聚民心。

要严把代表入口关。2017年,市、区县、乡镇三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将逐步展开。要针对选举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加强调查研究,加强对代表选举工作的统一领导,切实把好人大代表、专委会委员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政治关、素质关、结构关,将政治意识、思想品行、履职能力、群众感情作为重要标准,不断提高人大代表的整体素质,确保选举工作风清气正。

要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制定实施代表履职学习培训计划,针对代表当中普遍存在的思想认识、履职能力、自身素质等方面问题,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履职能力强、自身素质硬的代表队伍。进一步深化“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代表履职服务平台建设。动员人大代表按照定期接待、双向约谈、走访调研、民意征询等方式,认真听取意见和诉求,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认真落实区人大代表联系选区选民的意见等制度,鼓励和支持代表接待群众、持证视察。

要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要充分尊重和维护人大代表的各项法定权利,注重发挥闭会期间代表作用。开展“代表统一活动日”,组织代表视察、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和参与人大重要活动,拓展代表知政渠道。进一步完善联系人大代表制度,坚持和完善常委会主任接待代表日制度,抓实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制度。引导代表围绕区委中心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等重点开展调研,提高议案建议质量。完善人大代表述职制度和履职情况通报制度,开展履职优秀代表及优秀议案建议评选活动,完善不称职人大代表退出机制。

四、着力巩固和加强自身建设

只有坚持不懈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夯实人大基础工作,才能确保区人大正确和有效行使法定职权。

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重要会议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继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按照“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深刻汲取辽宁贿选案沉痛教训,建设政治坚定、为民务实、奋发干事、作风清廉、人民满意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要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要建立健全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引导人大党员干部自觉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要认真落实中央反对“四风”和“八项规定”等要求,坚持“务实、高效、节俭”的办会原则,改进调查研究和视察、执法检查等活动形式,坚持基层导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借鉴先进地区人大工作经验,构建与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相适应的思维方式,深化和创新人大监督服务工作方式,全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人大干部队伍。

要进一步夯实人大基础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常委会各项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和机关内部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人大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要提前调研、认真准备,提高审议质量。要继续推进人大工作公开化、信息化,及时向代表通报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要高度重视人大理论研究与宣传工作,不断提升宣传工作质量和水平。要加强对街道人大工作的指导与联系,形成上下协调联动、共同做好人大工作的良好局面。

上一篇:书改变了我六年级作文下一篇:奠基开工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