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纳五险一金会计分录

2024-08-10

缴纳五险一金会计分录(共10篇)

缴纳五险一金会计分录 篇1

按照新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账务处理”对“应付职工薪酬”的规定: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可见:企业缴付的五险一金(不含代扣个人的部分)也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但对于国企存在应付职工薪酬限额的,机动灵活使用其他科目,但存在审计署将其定性为未按会计准则核算的风险)正常情况下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一)个人负担部分

发放工资时扣个人负担部分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设明细科目,三险:养老、医疗、失业)-个人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个人

贷: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

贷:其他应付款--医疗保险

贷:其他应付款--失业保险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工资实际发放数)

(二)企业负担部分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

借: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设明细科目,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企业

贷: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企业

(三)上交五险一金:

借: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的三险一金)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设明细科目,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企业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企业

贷:银行存款

注:代扣个人的三险一金也可以不通过“其他应付款”核算,直接通过“应付职工薪酬-***-个人”科目结转。

缴纳五险一金会计分录 篇2

近日在网络上”知之甚少。记者在上海市人民广场、浦东陆家嘴随机询问了十多名职场白领, 大家对自己个人的“五险一金”只知道每月缴纳, 其他都一头雾水。人力专业人士介绍, 社保并非理财, 一定程度上起着“均贫富”作用, 尽管存在一些实施上的瑕疵, 但从全局和长远来看并不“亏”。

缴纳越多是否越吃亏

案例:做低工资, 多赚千元

刚拿到去年 (2011年) 全年收入清单的李琳有点纳闷。她的税前收入是8000元, 扣除社保、公积金和个税后每个月拿到六千多元。但公司财务告诉她, 公司每个月其实为她支付的费用超过10000元。假设公司愿意为她支付的费用是固定不变的, 但随着缴纳基数的不同, 最终实际收入竟相差千元以上。

她算了一笔账。上海2011年缴纳基数的上限是11688元, 下限是2338元。个人每月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分别为收入的8%、2%、1%、7%, 共计18%。单位要为个人这四者的比例分别为22%、12%、1.7%、7%, 以及个人不需承担的工伤和生育保险, 分别为0.5%和0.8%, 共计44%。住房公积金将来全部归个人所有, 养老和医疗保险只有自己交的进入个人账户, 单位交的全部被统筹, 工伤和生育保险也全部划归统筹。

假如以实际税前收入8000元缴纳社保:公司在支付给李琳8000元的工资以外, 还要替她交8000元乘以44%的险金, 即3520元, 相当于实际每个月为其支付了11520元。而李琳实际得到的呢?扣除8000元乘以18%险金后, 工资为6560元。这6560元要扣掉201元的税, 到手现金是6359元。加上个人养老、医疗、公积金账户, 一个月的实际收入为6359+640+160+1120=8279元。

李琳假设了另外一种情况, 以基数下限缴纳:如果公司愿意每个月在她身上花11520元不变, 但是公司把基本工资做低, 按上海市规定的社保基数下限2338元发, 剩余的钱以奖金和补助形式发放。这样, 公司需要交纳的险金为1029元, 个人交纳421元, 扣掉后基本工资还剩1917元, 还没到个税的起征点。接下来, 公司给她的补助为11520-2338-1029=8153元, 补助加上扣除险金后的收入性工资一共为10070元, 扣掉个税759元后还能到手9311元, 加上个人养老、医疗、公积金账户, 每月实际收入9311+187+47+327=9872元, 比现在实际情况多出1593元。

释疑:少时交社保, 老来享福利

计算中不难看出, 企业需缴纳的22%的养老保险无疑是所有负担中的“大头”。上海社科院经济所肖严华博士向记者表示, 22%的强制缴纳比例确实太高了。对比看, 美国这一比例为7.6%, 西方国家一般没有超过10%的。由于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的是“属地管理”, 各地的缴纳比例也不同, 例如, 杭州为12%, 深圳为10%。所以与全国其他城市相比, 上海的缴纳比例也很高, 这对企业来说是很大的压力, 甚至对因此出现逃缴现象。

某国企人力陈小姐介绍, 2011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 上海存在一种名为“小城镇养老保险”的养老保险模式, 主要针对) 在郊区注册的企业, 缴费比例较低, 那时就有一些企业钻了这个空子。而在2011年7月1日社保法取消这一模式后, 仍有一些企业与员工私下约定, 以其他形式逃避社保缴纳。

“确实有一些企业与员工约定, 采用做低工资的办法逃避社保, 假如处理合适, 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某服务类网站人力资源总监屈女士也告诉记者, 不过通常企业还是主张按照国家规定缴纳。

某广告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张女士则表示, 他们公司不主张这样的规避办法, 毕竟企业会存在风险, 一旦出现问题将得不偿失。“有的人觉得交的多亏的多, 这其实是考虑角度的不同, 社保本非理财手段, 从我个人和接触到的人来看, 年纪越大, 越会意识到这是一种福利。”她告诉记者, 一般人觉得亏, 主要是因为金额最高的单位缴纳养老金部分划归统筹, 承担现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不在个人账户, 但是长远来看, 人都会老, 到时也是享受年轻一辈缴纳的养老金, 并且届时基数也会“与时俱进”。

缴满15年不容商量

案例:原想最后15年再谈养老事

在某外资IT企业工作的张先生对每月缴纳的社保颇有微词, 月收入12000元的他个人每月支付各种险金在2000元以上。

由于月收入超过了社保缴纳基数的上限, 张先生是按11688元计算缴纳金额, 工资8%即935元用于缴纳养老保险, 2%即234元医疗保险, 1%即117元失业保险, 还有7%住房公积金计818元, 也就是说, 不算扣税, 他就有两千一百多元的收入是拿不到手的。而对他来说, 短期内只有住房公积金最有用, 医疗和失业保险金额不高也无所谓, 但近千元的养老保险他并不情愿现在就交。

“我才工作几年, 要攒钱买房成家、投资理财, 正是用钱的时候, 而养老的事离现在还很遥远, 既然交满15年就能享受养老待遇, 那我退休前15年开始计划养老也来得及吧。我曾经把个人这个想法跟公司HR交流过, 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先不交, 但是被告知, 这是强制性缴纳的, 我的‘养老’不能自己做主。”张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

释疑:《社会保险法》明确强制缴纳

事实上, 上海从1993年就开始强制缴纳社保。2011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的《社会保险法》中, 也明文确定了养老金等社会保险的强制缴纳, 规定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应当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个人与单位之间协商不缴纳的约定价格视为无效。

“换言之, 只要你有工作单位的, 单位和你都必须交, 没办法协商不交或推迟交。”屈女士告诉记者。并且, 各项社保是“捆绑缴纳”, 不能只缴纳其中一项或几项。

据悉, 《社会保险法》还完善了征缴制度, 增强了征缴的强制性。如果用人单位不依法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 那么相关机构可以从用人单位存款账户直接划拨社会保险费。

对于交满15年即可享养老保险待遇的说法, 屈女士介绍道, 这主要是为了设立一个门槛, 不是所有缴纳过养老保险的人都可以分享地方统筹基金。也就是说, 累计缴纳养老保险15年以上, 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退休的时候才能终生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而如果到退休年龄交养老保险不满15年, 那等到退休的时候只能退还个人帐户上存的8%的养老金, 不能享受统筹账户的养老金。

频繁“漂流”影响福利

案例:沪漂回家, 福利缩水

2011年年末, 在上海做了三年软件测试的小吴回老家了, 他的社保关系也一并转回了家。“我能带走的部份是十分有限的, 最初工作是缴纳的金额很少的‘综合险’, 后来又交了一段时间的三险, 但据说养老保险只能带走我个人交的部分, 单位交的大部分是纳入统筹基金的, 我走了后也只留能给上海人民做贡献了。”

而2011年刚从北京来沪工作的小周则更加困惑。他原本在北京一家国家级通讯社下属杂志社从事广告工作, 陆续实施的住房限购、汽车摇号政策让没有北京户口的他倍感压力, 于是在去年他决定逃离“帝都”, 来到离浙江老家更近的上海工作。“我在北京的单位, 社保方面的福利据说都是极好的, 单位缴纳的比例很高, 但账户跨省转移会有什么变化吗?”在上海, 他同样没有当地户籍, 他也向记者表示, 很有可能趁年轻打拼几年后还是回选择回老家, 对他这样“漂来漂去”的人, 今后养老会受什么影响吗?

释疑:社保关系可跨省转移

肖严华博士告诉记者, 工作地点变更后, 按照养老保险的转移办法, 个人账户可以全部带走, 那但纳入统筹的部分多数是带不走的, 退休时回户籍地享受养老, 则将按照当地的基数和计算方式发放退休金。

记者从12333热线咨询获悉, 单位缴纳的统筹部分并非完全不能转移, 按照相关办法, 社保关系跨省转移后, 统筹部分中的12%的可以一起转移进入接受地, 退休时按照当地的养老政策。而非上海户籍的工作者也可以选择在本市退休, 享受上海的养老福利, 但是需满足在沪缴纳社保满10年等一系列条件, 否则, 达到退休年龄时社保关系会被退回户籍地处理。

屈女士指出, 由于全国未建立并轨账户, 很多企业不论职工户籍, 都要求按照所在地标准全额缴纳社保。对于很多在北上广等基数高的城市工作并缴纳社保, 后来又回老家的人来说, 一定的损失时难以避免的。因此, 她建议, 户籍不在上海的工作者可以回家乡缴纳社保, 再拿相关凭证到单位抵扣报销, 尽量不做“亏本买卖”。并且, 她还提出, 一些工作变动频繁的人, 即使没有单位也要自己缴纳社保, 不缴纳的断档期尽量不要超过半年, 不然会影响退休时的待遇计算。

同样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多年的张女士则指出, 事实上, 很少会有单位同意职工回户籍地缴纳社保再抵扣, 因为各地政策细则不同, 手续也会异常繁琐。

“五险一金”怎么用?多数人不明

即将在2012年7月研究生毕业的小杨刚刚在校内网上分享了一篇题为《五险一金, 终于懂了》的日志。每年一到找工作的季节, 类似“解密五险一金”等内容的帖子就会在网上热传。不过, 不明白“五险一金”要义的还不只是这些尚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 工作已经两年的汪小姐就向记者表示, 自己只是每个月从工资单上看到交了多少钱在社保和公积金上, 但现在没有什么特别需求, 具体有什么用、如何用, 她还是一头雾水, 甚至连“五险一金”有哪些都数不全。而记者随机问了周遭同事和朋友, 发现多数人对比并不了解或了解有限。

住房公积金:除了买房, 将来还可支付物业费

对于很多人来说, 住房公积金是最快让自己受益的保障, 而且每个月单位和个人交的住房公积金都归个人所有, 将来买房子时就能用到。上海也曾经出台过提取公积金支付房租的政策, 但因会牺牲贷款额度、难以提供房租发票等问题应者寥寥。日前上海市公积金中心的一份报告中还提到, 今年将扩大公积金提取使用政策, 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物业费, 不过目前尚无具体实施手段。在公积金装修贷款被叫停后, 住房公积金基本买房才能用, 否则要等到退休时才能一次性取出。

理财专家支招购房者, 首先, 尽可能使用公积金贷款, 少用或不用商业贷款;其次, 支取公积金进行部分还贷, 减少还贷本金基数;最后, 办理公积金按月划转, 减小每月现金还款金额。

养老保险:未缴满15年的可一次性补足

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当时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 二是个人之前缴纳养老保险形成的个人账户资金。

养老保险由公司缴纳的部分, 会直接划入统筹基金, 和个人账户没有关系, 这种模式下的养老保险可以起到减少贫富差距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 《社会保险法》实施后放宽了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领取条件。过去一直要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 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必须累计缴费满15年, 方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否则, 只能一次性领取其个人账户累积的资金。现在《社会保险法》规定, 缴费不足15年的人员可以一次性缴费至15年, 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医疗保险:整容、减肥医保不埋单

医疗保险上, 公司缴存的12%也会直接划入统筹基金, 和个人账户没有关系。而且, 不是所有的医疗行为都能获得保险, 比如:整容、减肥、增高、近视眼矫正、在境外发生的医疗费用等。

此外, 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例如出了交通事故或被歹徒伤害。但如果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时, 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 向第三人追偿。

医保在异地使用上也有诸多限制。在国内非居住地突发疾病, 需急诊抢救的可先就近住院, 但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 将住院日期、医院名称等信息报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备案, 病情稳定后需继续治疗的, 应及时转至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失业保险:申领失业金街道还会推荐就业

每个上班族都在交失业保险, 但这一保险与大多数白领并无太大关系, 被一些人力资源人士称为“捐助式保险”。

领取失业保险金, 必须先满足下面两个条件: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失业保险缴费义务满1年;非自己主动辞职。除此, 需要办理的手续是:应在离职之日起60日内持职业指导培训卡、户口簿、身份证、解除劳动 (聘用) 合同或者工作关系的证明和照片到户口所在街道、镇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失业登记, 办理申领失业保险金手续。

据介绍, 只要领取过失业保险, 个人劳动手册上都将留下记录, 街道还会推荐工作岗位, 并且必须前去面试。这些岗位多是基层岗位, 与一般白领们的工作性质不同, 多数人不愿为了每月区区几百元的失业金自找麻烦并留下尴尬记录, 即使满足条件也会主动放弃。并且, 只有本地户籍者可以享受这一福利。

工伤保险:48小时大限为人诟病

如果在合同期内不幸发生意外, 需向企业索取情况说明, 并加盖企业公章, 最好在三个工作日内申请工伤认定并提供下列材料。

不过, 工伤保险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规定, 那就是在工作岗位发病, 并在48小时内死亡的, 会被认定为工伤, 如果是发病后超过48小时死亡的, 就不会被认定为工伤。另外, 一些常见职业病能否纳入工伤被认定为工伤, 也是近年来一直还在讨论的话题。

生育保险:津贴标准按单位平均工资

生育保险是少有的“女性专享”政策, 全部由单位缴纳并纳入统筹。可以报销与生育有关费用, 报销范围包括: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其他与生育有关的费用。

“五险一金”领取必备条件 篇3

就在今年6月初,人社部发布了下调企业年金缴费上限的新动态:由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十二分之一”调整为“8%”,将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之和的上限由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六分之一”调整为“12%”。虽然目前个人部分尚未变动,但此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北京的养老及失业保险费率均已下调。大势之下,工薪族将受哪些影响,我们有待观察。

借此,说一说我们关心的“五险一金”,上班多年,不少人都感叹“五险一金”占据着我们工资相当的一部分,那么这些钱是怎么算的?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大学生都不了解什么是“五险一金”,不只是刚就业的大学生,工作多年的职场人士也未必全知道“五险一金”具体有什么用。“五险一金”看似简单,其实却暗藏玄机。接下来,将为你揭示真实的“五险一金”。

“五险一金”是什么

“五险”指的是五种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这三种保险是由企业和个人共同缴纳的保费,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完全是由企业承担的,个人不需要缴纳。这里要注意的是“五险”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五险一金”缴纳基数计算公式:

月缴费额=月缴基数×缴费系数(注:月缴费额为当月缴纳保险金额,月缴基数为缴纳人税前工资,缴费系数根据每年国家规定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相应缴费系数。)

换工作了 “五险一金”怎么转

准备换工作了,“五险一金”哪些保险需要办理转移,才能保证我们的保险不被中断。总结起来,所有需要迁移的保险基本上都可以分为三大步:一、开具证明;二、办理手续;三、资金转移。但是,不同保险有不同保险的证明和手续,因此需要您对手续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

李克强总理提出适当下调“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这对于广大职工来说,是大利好。但如何调降“五险一金”的缴存比例是一个技术活,而且也要兼顾各地的实际情况。“五险一金”不仅仅是调降惠民,更应该将制度设定得更趋人性化,让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到缴纳社保基金的队伍中来,这才是根本。

你所知道或不知道的“五险一金”

1.养老保险-使用方法:单位缴纳比例20%,个人缴纳比例8%

一般要交满15年,到退休的时候才能终生享受养老金,所以想拿养老金的人请务必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开始交。如果到退休年龄交养老保险不满15年,那退休时国家会把你个人帐户上存8%的养老金全部退给你,单位为你交的钱全部交给国家。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美好晚年,仅靠养老保险是不够的。如果在一线城市,养老金尚能维持退休后的生活,但在三四线城市的养老金只能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老人在退休后的消费水平或许也会大幅下降。

2.医疗保险-使用方法:单位缴纳比例10%,个人缴纳比例2%+3元大病统筹

大病统筹只管住院,而那11%里国家每个月会往你的医保帐户上打属于你自己的2%。实际拿到的钱按最低基数×2%,可以直接刷卡去买药或者看门诊,剩下的9%国家就拿去算到医疗统筹基金里了。 按规定,如果你从2008年1月开始缴纳医疗保险,那么从2008年2月起你就可以刷卡买药或者看门诊,从2008年7月起你住院的费用就可以报销了。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社会保险只负责保障基本权益。整容、减肥、增高等医疗费用,医保不管。此外,如果不幸出了交通事故,或被歹徒伤害,这些也都不在医保范围内,只有在公安机关证明确实找不到加害人的情况下,才能由医保暂时核销。医保在异地使用上也有诸多限制。在国内非居住地突发疾病,需急诊抢救的可以先就近住院,但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将住院日期、医院名称等信息报参保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备案,病情稳定后需继续治疗的,应及时转至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3.失业保险-使用方法:单位缴纳比例1%,个人缴纳比例0.2%

要交满一年才能享受,一般交1年拿2个月,交2年拿4个月,但一辈子最多拿24个月。若合同到期或者公司辞退,你都可以按照一年拿2个月失业金的比例要求公司给你办。

但是如果你是合同没到期自己辞职走,那就算你交满了一年也享受不到失业保险。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领取失业保险,有一大堆的手续要办。比如,应在离职之日起60日内,持职业指导培训卡、户口簿、身份证、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工作关系的证明和照片进行失业登记,办理申领的手续。其次,你得在户口所在地办。按照目前标准,大多数城市一个月的失业保险金基本都不超过1000元,而且你最多领2年,这个还得要求你缴费10年以上。

4.工伤保险-使用方法:单位缴纳比例1%,个人不缴费

使用得少,如果在工作的时候或者上下班的时候出了什么事,这个险就用得上了。如果你下班的时候被车撞了,那应该赶快报警,让警察来调查记录并拍照采集证据。警察处理完以后会开个事故鉴定书之类的东西,就可以拿这个去单位要求报工伤了。

工傷还有个时效问题,如果出了工伤,须马上报告单位,把警察出具的证据和事故鉴定书以及你出工伤以后去看病或住院的病历交给单位,最好在一个月之内去鉴定中心做工伤鉴定。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5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近年来,关于工伤认定的纠纷和诉讼一直不断。要认定工伤,不是那么容易。

5.生育保险-使用方法:单位缴纳比例0.8%,个人不缴费

各个地方政策不同,不过生育保险起码要交一年才能享受。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生育保险要有单位挂靠,没有工作就很难享受到生育保险。因为生育险必须由单位统一缴费。也就是说,在家做全职太太就无法有生育险。另外,生育险要缴纳一年以上才可享用。而且生完孩子后还要继续缴费。

6.住房公积金-使用方法:单位缴纳比例12%,个人缴纳比例12%

公积金可以用来买房子、还贷款、装修。如果你自己家可以找到地皮盖房子,那盖房子的钱也可以从公积金里付。如果你一直不用这钱,最后退休的时候可以把钱全部取出来。

你所不知道的真相:对于不买房子,或者短期内不准备买房子的人来说,公积金就这么存在账户上,真的很不划算。能提取公积金的,建议早早提取,自己用来投资理财,会获得更大的收益。

责任编辑 李菡丹

五险一金公司缴纳比例 篇4

五险一金每月缴纳金额=缴纳基数×缴纳比例

五险一金比例通常以百分比出现,例如,养老保险:单位缴纳比例22%,个人缴纳比例8%;医疗保险:单位缴纳比例7%,个人缴纳比例2%。一般而言,五险一金缴费基数就是当月的工资(也有一些企业以最低缴费基数缴纳)。不过如果工资很高(比如超过了上年你所在城市社会月平均工资的三倍),那基数就到顶了,而如果工资特别低的话(比如低于上年你所在城市月社会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六十),那基数也有封底。

特别提醒:五险一金缴纳比例和五险一金缴费基数不是全国统一的,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标准,每年也会有相应的变化,具体以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公布的数据为准,以下提供部分地市的数据仅供参考!

部分城市“五险一金”缴纳比例表1

缴纳五险一金会计分录 篇5

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费(以下简称“工薪三费”或“三项费用”)的税前扣除是以“工资薪金”作为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的。

“五险”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为员工依法缴纳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其中前三项分企业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后两项全部由企业缴纳;“一金”是指企业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也分企业缴纳部分和员工缴纳部分。与“五险”相关的还有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

企业为了降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有时会为一些员工购买一些商业保险。

工薪三费、五险一金和商业保险,在会计上按照会计准则规定都是属于职工薪酬的范畴,并无多少限制,而税务上确有较多限制条件,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一、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一)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第六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职工福利费为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对于职工福利费的范围,会计实务中一般是按照财企(2009)242号文件界定的范围作为基础。

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修订前,会计实务中一般是职工福利费按照工资的14%进行计提,借方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贷方计入负债;而会计准则修订后,不再预提,而是按照实际发生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二)职工福利费的税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对于职工福利费没有进行明确的定义,但是在国税函(2009)3号对职工福利费明确了其列支范围。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此处的“工资薪金总额”是指企业实际发生的,并且允许税前扣除的工资薪金总额,而不是会计上的工资薪金提取数总额。(三)职工福利费的税会差异分析及纳税调整

企业根据财企(2009)242号的规定确认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但是能否以职工福利费的名义税前扣除,则需要按照国税函(2009)3号文件的规定进行判断。如果满足国税函(2009)3号文件的规定,则企业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税前扣除工资总额的14%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不得税前扣除,需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关于会计上以前预提的职工福利费结余使用的纳税调整:企业以前根据修订前的会计准则预提了职工福利费,但是截至会计准则修订时尚未使用完而存有余额的,在会计准则修订后不再继续预提和冲转,待实际发生职工福利费支出时直接冲减余额。以前结余的职工福利费,在以前企业所得税申报和汇算清缴时已经做过应纳税所得额调增,而在实际使用以前结余的职工福利费时会计上没有计入成本或费用,所以需要进行应纳税所得额调减。

二、工会经费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一)工会经费的会计处理

根据《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第七条规定,企业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相应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计提时: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在实务中,企业工会也是一个法人单位,部分企业工会也在银行开立有基本存款户(一般是大中型企业的工会),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工会则没有开立基本存款户。因此,实务中的工会经费拨缴则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就是各地总工会委托当地的地税局代收,地税局代收一般使用的是与缴税一样的通用缴款书。此时,缴纳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 贷:银行存款

当地总工会收到缴纳的工会经费后,会按规定的比例向企业工会进行返还。如果企业工会在银行独立开立了基本存款户,则会直接返还到工会账户中;如果企业工会未开立单独的账户,则返还到企业账户。如果返还到工会账户,则是由工会进行会计核算,企业不需要会计处理。如果是返还到企业账户,相当于是企业代管工会的经费,企业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

第二种情况就是企业直接向工会进行拨缴,并有工会开具《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其会计处理与第一种相同,不再赘述。

(二)工会经费的税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的部分,准予扣除”。(三)工会经费的税会差异与纳税调整

1、工会经费的税前扣除必须是“实际拨缴”,并且有《工会经费拨缴款专用收据》或地税局代征的通用缴款书作为拨缴的依据。如果只是会计上进行了计提,但是并未进行“拨缴”即便是企业已经以“工会经费”的名义进行开支,也不能进行税前扣除。因此,不符合“实际拨缴”规定而计提(或实际支出)的工会经费,在所得税申报时应做应纳税所得额调增。

2、工会经费的税前扣除比例限制:拨缴的工会经费只有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的2%的部分才能税前扣除。如果拨缴比例超限,当然不能扣除,超过比例部分在所得税申报时应做应纳税所得额调增。

三、职工教育经费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一)职工教育经费的会计处理

根据《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第七条规定,企业按规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相应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计提时: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使用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教育经费 贷:银行存款等(二)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务处理

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结转扣除”。

2、《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文件规定,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符合条件软件企业的职工培训费用,按实际发生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财税[2008]1号文也有此规定,但财税[2012]27号文件在核算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该项费用应单独进行核算。

3、《关于扶持动漫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5号)规定,“经认定的动漫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可申请享受国家现行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4、《关于完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4]59号)规定,“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5、《关于中关村、东湖、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有关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14号)规定,“试点地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6、《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0号)规定,“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创意和设计费用,执行税前加计扣除政策。”需要注意的是该文件是国务院的文件,目前尚未见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配套文件。

7、《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发〔2014〕13号)规定,“在国务院批准的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文化企业,符合现行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相关条件的,经认定可享受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和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税前扣除政策。”需要注意的是该文件是国务院的文件,目前尚未见到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配套文件。

8、《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63号)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结转扣除。”

(三)职工教育经费的税会差异与纳税调整

1、会计上计提的职工教育经费,未实际使用支出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应做应纳税所得额调增。

2、职工教育经费实际支出比例超限部分,在当年不得税前扣除,在进行企业所得税申报时应做应纳税所得额调增。在以后,当年的职工教育经费实际支出和以前结转的未扣除职工教育经费(已经实际支出)可在比例内扣除。在以后如果扣除有以前结转的职工教育经费,则应做应纳税所得额调减。四、五险一金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一)五险一金的会计处理

根据《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2014)第七条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报销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相应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计提时: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缴纳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 贷:银行存款等

其他应付款——代扣社保费个人部分 其他应付款——代扣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

对于企业为职工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的会计处理也是按照上述办法进行。(二)五险一金的税务处理

1、《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

2、《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27号)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三)五险一金的税会差异与纳税调整

1、五险一金实际缴纳的超出规定范围和标准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应做应纳税所得额的调增。

2、会计上已经计提进入了成本费用而未实际缴纳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应做应纳税所得额的调增。

3、本期实际缴纳数超过了会计提取数的部分,只要符合规定,允许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4、实缴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医疗保险费,超过比例的部分不得税前扣除,应做应纳税所得额的调增;如果缴纳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医疗保险费的人不是全体员工,而仅仅是部分人员缴纳,则全部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医疗保险费不能税前扣除,应做应纳税所得额的调增。

5、根据财税〔2013〕70号规定,符合条件的企业为“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缴纳的“五险一金”可以享受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可以调减应纳税所得额。

五、商业保险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一)商业保险的会计处理

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商业保险待遇,属于职工薪酬范围,应计入相关资产或成本费用。(二)商业保险的税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三)商业保险的税会差异分析

1、特殊工种职工的人身安全保险费

虽然《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六条有规定,此类保险费的税前扣除似乎并无太大争议,细究起来则会发现,对于特殊工种具体范围、人身安全保险种类等问题,由于政策原因导致实务操作中存在较大争议。①特殊工种范围的界定

目前的特殊工种范围存在两种版本:(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特殊工种目录;(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管人字[2002]124号)规定的高危作业人员名录。由于现有财税文件并未明确特殊工种范围或参照文件,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无法准确判断,建议多与主管税务局进行沟通,以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争议和风险。②人身安全保险类型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有如下规定:此类保险费,其依据必须是法定的,即是国家企业法律法规强制规定企业应当为职工投保的人身安全保险,如果不是国家法律法规所强制性规定的,企业自愿为其职工投保的所谓人身安全保险而发生的保险费支出是不准予税前扣除的。此类保险费范围的大小、保险费率的高低、投保对象的多少等都是有国家法律法规依据的,……。也就是说,投保险种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A、投保依据法定,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企业为职工投保。如《煤炭法》和《建筑法》规定:煤矿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参加工伤保险缴纳工伤保险费。鼓励企业为井下作业职工(从事危险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支付保险费,在国家税务总局出台进一步政策前,煤炭、建筑企业为职工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考虑到行业特殊性应该仍可视为投保依据法定。但各省市区政策明确规定企业需为特殊工种职工办理人身安全保险,是否视为投保依据法定尚不确定,最好与主管税务机关事先进行确认。

B、保险范围、保险费率、投保对象等有明确法律法规依据。一般情况下,各省市区对于煤炭和建筑行业的特殊工种都规定有明确的保险费用、保险费率和投保对象等,只有按规定进行了特殊工种、特殊行业的保险,企业才能取得安全相关的证书而进行生产经营。

因此,在特殊工种范围明确之前,建议企业在处理特殊工种职工人身安全保险费税前扣除时,按照谨慎性原则进行处理,多与主管税务机关沟通,否则会带来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2、因公出差人员的意外伤害保险费 除特殊工种职工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外,企业为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中,目前实务中存在争议的还有因公出差人员乘坐交通工具购买意外保险的支出。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释义提出:在条例的起草过程中,有不少意见认为,应增加特定类型的商业保险费,如企业因其职工出差而为职工购买的航空意外险费用支出等,应准予税前扣除。考虑到这些情况比较复杂,目前也无法一一明确,而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做灵活调整。所以,本条规定授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决定企业为其投资者或者职工投保商业保险而发生的哪些商业保险费,可以税前扣除。但到目前为止,财政、税务部门也未规定哪些商业保险费可税前扣除,企业因公出差人员意外保险费的扣除陷入“合理不合法”的困境,即,尽管属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合理支出,但因政策规定的空白而使得能否税前扣除产生异议。①交通意外保险费

常见的企业因公出差人员意外伤害保险有随票按次购买和按年统一购买两种,现有税收政策的态度一般为:随票按次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费可税前扣除,如《关于2009税收自查有关政策问题的函》(企便函[2009]33号)第一条第八款规定:……除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如为从事高危工种职工投保的工伤保险、为因公出差的职工按次投保的航空意外险)外,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商业保险费,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由于企便函仅为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司下发的函,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企业遇到类似问题时不能参照执行,否则很可能不被主管税务机关认可。同时,尽管部分省市在税收文件中对意外保险费问题有所提及,但均未形成系统性规定,企业仍感无所适从,如:

《河北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业务问题的通知》(冀地税函[2008]4号)第三条规定:企业相关人员因公乘坐交通工具随票购买的人身意外保险,可按差旅费对待,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准予扣除。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2010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政策问答》第三条第五款规定:企业在购买机票时未支付航空保险,但统一为每名在职职工预先购买了交通意外保险,以保证无论哪名员工出差都可以享受保险保证,请问企业统一为在职职工购买的交通意外保险费所得税前是否可以扣除?答:按照《实施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除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和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商业保险费外,为职工支付的其他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因此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未规定前,对于企业统一为每名在职职工购买的交通意外保险不可以从税前扣除。

在这一问题上,企业不应盲目参照执行企便函及其他省市政策规定,而应注意主管税务机关每年公布的汇算清缴问答、通知、指引等,在国家出台统一政策前,以主管税务机关的执行口径为准。

②特殊情况:出国人员的意外保险费

现有政策仅涉及境内因公出差发生的意外保险费,对于与因公出国考察、交流有关的境外意外伤害保险、医疗及紧急救援保险等的税前扣除则鲜有政策涉及,企业通常的做法是汇算清缴时纳税调整。

企业为因公出国人员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医疗及紧急救援保险等是否属于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支出不能一概而论,这是因为:

A、部分国家(或地区)强制要求签证申请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如申根国家规定,我国公民办理签证时必须提供等值于3万欧元保额以上的、含有全球紧急援助功能的意外伤害保险保单和复印件,否则可能被禁止进入申根国家境内;B、出国人员可能面临较大的社会风险和自然风险,既有境内保险不足以提供全面保障。如企业人员因公到非洲、西亚等地区出差时,更容易遭受疾病、战乱等对人身安全的威胁,且大多数保险公司将上述事件列入责任免除范围。出现上述情况时,企业支付的境外意外伤害保险费等属于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合理支出,应作为差旅费的组成部分税前扣除。但是,这里的意外伤害险仅限于为出国人员提供基本保障且与当次出国行为紧密相关的险种,否则保费支出不属于可税前扣除的合理支出范畴。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税收政策尚未做出明确规定,企业遇到此类问题时应及时与当地税务机关沟通,掌握税务机关的执行口径并据以进行所得税处理。

3、雇主责任保险费

东莞社保五险一金缴纳比例参考 篇6

按照相关规定,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基数是上一年度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是其5倍。从上述文件上限30935元可以得出社平工资为6187元(30935÷5=6187元)

依据:

《广州市住房公积金条例》第十条住房公积金的月缴存额以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为基数,按职工及单位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计算。职工工资收入按统计局公布的相应的工资总额口径计算。

社保基数方面:从7月1日起,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从13404元调至14958元;下限维持2408元不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上限从17424元调至18561元,下限从3485元调至3712元。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上限从17242元调至18561元,下限为广州市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即1895元。城镇职工的生育保险的缴费基数上限从17424元调至18561元,下限从3485元调至3712元。

看点二:2017年广州社保比例与公积金缴存比例

公积金缴存比例方面:单位及个人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各为5%D20%,具体缴存比例由单位和个人自行选择。每个单位原则上只能选定一个单位缴存比例,个人缴存比例应当等于或高于单位缴存比例。

社保缴纳比例方面:社保分单位部分和个人部分(仅供参考):

养老保险:个人8%,外资单位20%,省属单位18%,私企单位12%。

医疗保险:单位7%,个人2%。

失业保险:单位0.2%,个人0.1%。

工伤保险:单位0.4%,个人不缴费

生育保险:单位0.85%,个人不缴费。

失业保险缴费费率调整:我市从2017年7月1日起将对各参保单位的失业保险费率进行年度浮动调整,并由地税部门按核定费率进行征收。浮动费率按用人单位前五年失业保险申领率确定,分0.9%、1.2%和1.5%三档,7月1日起新参保的单位费率按1.2%征收。

工伤保险缴费费率调整:我市从2017年7月1日起将对参保单位的工伤保险费率进行年度浮动调整,并由地税部门按核定费率进行征收。浮动费率根据上一社保年度用人单位实际支付的各项工伤保险费用占该用人单位所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比例(简称收支率)划分档次,在本行业原基准费率(1.0%、1.5%)的基础上进行增减。原基准费率为0.5%的用人单位,不实行费率浮动。

由上可知,广州五险一金包括社保与公积金两个方面,以上便是2017年广州五险一金缴费基数和缴纳比例相关介绍,如有疑问,请向广州社保局与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咨询!

缴纳五险一金会计分录 篇7

一、“费改税”是社会保障基金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 由于各国在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制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决定了各国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方式的不同。但归结起来, 各国所采用的模式基本上是一致的, 无非就是纳税的形式和缴费的形式两种。而我国目前执行的五险一金制度便是缴费的形式。社会保障税相比较于缴费的形式而言, 在世界范围内应用较为广泛, 是世界各国筹集社保资金的主要方式。

上世纪八十年代, 西方国家纷纷开始了社会保障基金“费改税”的改革, 至今已经在许多国家实行了三十多年, 这说明“费改税”是完全可行的。因此, 从长远来看, 我国社保基金进行“费改税”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将现行的缴费制度, 改为纳税制度, 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双重征收的矛盾, 同时有利于扩大社保保障的覆盖面积, 提高税收的征收率, 提升社会保障统筹的层次。

二、社会保障税征收对象的选择

通过翻阅国外“费改税”改革, 以及现行社会保障税实行的基本情况, 结合我国基本国情, 本文认为, 社会保障税课税的主体应当但不仅仅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以及外商独资企业等等在我国取得收入的劳动者。但关于是否将农民、自营业人员以及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纳入课税范围时, 我国学术界存在较大的争议。

(1) 农民

农村和农民在我国具有较强的特殊性, 国家针对农村的特殊情况, 提出了到2020年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并先后与2003年和2009年在我国农村试点新农合和新农保, 并且取得较好的效果, 开辟了我国农村社保的新型道路。

(2) 自营业人员

自营业人员通常由个体工商户构成, 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收入相比较于工薪阶层来讲,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就单次收入而言, 其收入要较工薪阶层高, 但就稳定性而言, 却存在较多的变化因素, 这也就为自营业人员社会保障税的征收方式的制定, 增加了困难。国家就个体工商业者的社会保障改革, 做了多次调整。早在2005年国务院便颁布决定, 明确规定个体工商户及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保的缴费依据为当地上年度在职员工平均工资的60%-300%, 缴费比例为20%, 将其中的8%计入个人账户, 退休后养老保险金的发放参照企业职工执行。但从该决定的执行情况来看, 结果不容乐观。若“费改税”能够推行, 并明确将自营业人员纳税征收的范围, 税收的征收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这样有利于保障全体劳动者的权益。

(3) 国家公职人员

由于各种历史原因的存在, 我国国家公务人员和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不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 他们退休以后, 养老及医疗费用支出由国家负担。但从公平的角度而言, 人为的划分一部分公民排除在社会保险税之外的做法, 显然是不可取得。因此, 本文认为可以借“费改税”的契机, 将国家公务人员和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统一纳入到社保税征收的范围, 即国家公务人员也需要拿出个人工资的一部分, 为国家社保基金的壮大, 贡献个人的一份力量, 同时也可以使得国家从沉重的社保负担中, 解放出一部分精力。

三、社会保障税不会影响企业和个人的收入水平

“费改税”是否会对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产生较大的影响, 是现阶段企业和个人比较关心的问题。该问题需要结合当前五险一金缴费现状进行分析。开征社保税, 对于原本没有缴纳五险一金的企业而言, 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 如果将这部分资金转嫁到职工身上, 势必会降低职工的收入水平, 会对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产生严重的影响。但本文认为社保税的征收, 不会对企业和个人产生较大的影响。

(1) “费改税”不会对企业的收入产生影响

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障费主要为五险一金, 将来的“费改税”很可能首先在社会保险上实行, 公积金很可能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推行。现阶段, 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险缴费比率合计为24%, 根据不增加企业负担的原则, “费改税”中企业承担的税率应当小于等于24%。同时, 通过参考西方社保税成熟的国家, 可以发现大多数国家对起征点和最高额都有规定。低于起征点或者超过最高限的部分都不予征收。可以预见, 未来我国“费改税”会对最高限设置限额, 限额的标准可以参考现行的缴费情况确定。

(2) “费改税”不会影响个人收入水平

五险一金中个人负担的比例合计在11%左右, “费改税”的过程中, 国家会对员工的承担能力, 作出充分的考虑, 在总体个人收入平均水平没有重大改变的情况下, 社保税不会多于现行的缴费额度, 从而确保改革的平稳过渡。同时最高限额的设置, 将会使得公司员工在社保税中承担的支出, 不会超过缴费金额。

结语

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重, 现行社保制度的弊端必将显现出来, 为了有效的应对未来将出现的问题, 加快社会保障基金的“费改税”研究十分迫切。

摘要:五险一金是社会保障费用与住房公积金的简称, 两者都是社会保障收费的重要表现形式。将现行五险一金改为社会保障税, 利用税收手段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不仅有利于避免当前突出的双重征税矛盾, 同时还有利于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降低征收成本, 提升社会统筹的层次。费改税还会极大的促进社保部门、住房公积金部门、财政部门以及税务机关四方相互监督、相互协作的管理体制, 在推动公共财政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同时, 确保资金的安全, 提升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社会保障,住房公积金,费改税,纳税主体

参考文献

[1]邓子基, 杨志宏.中国社会保障费改税的几个基本问题[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1, 03:13-15.

[2]陆解芬.对我国社会保障税费争论的思考[J].财会研究, 2010, 02:21-23.

缴纳五险一金会计分录 篇8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为2139元。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的缴费基数下限从2873元调至3188元。

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缴费基数下限为广州市企业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即1550元。

城镇参加重大疾病的缴费基数按上年度广州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即5313元。

广州社保代理

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比例

1、养老保险:企业15% 个人8%

2、工伤保险:企业0.5% 个人不需要缴纳

3、失业保险:企业1.5% 个人0.5%(农村户口暂时不需要缴纳)

4、生育保险:企业0.5% 个人不需要缴纳

5、医疗保险:企业6.2% 个人2%

6、重大疾病:企业8元 个人不许哟缴纳

7、残保金:企业缴纳48.67元

企业共缴费:627.57 个人缴费:230.21

缴纳五险一金会计分录 篇9

缴费基数

上限:11711.4元

下限:2342.3元

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单位:20%;个人:8%

医疗保险单位:8%;个人2%

失业保险单位:1.5%;个人:0.5%

生育保险单位:0.8%;个人:无需缴纳

工伤保险单位:0.5%;个人:无需缴纳

个人缴费

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低于社平工资的60%,按60%缴纳各项社保费,超过300%的,按300%缴纳。

缴费材料

1、本人身份证原件。

2、医疗IC卡(社会保障卡)。

缴费流程

1、参保人员提交按上述规定的材料。

2、在工作人员审核材料时,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不符合条件的一次性告知不予受理或要求补充的相关材料。

广西社保可以补交吗,解读广西社保补缴流程

20广西社保政策惠民利民政策三降一补

广西补交社保流程和手续,年广西补缴养老保险新政策条件

广西玉林2017最新社保缴费工资基数

广西柳州2017灵活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标准

以上关于2017年广西社保个人和单位最低交费的标准及五险一金缴纳比例的相关信息是达内教育网收集并且整理,仅为查考。

缴纳五险一金会计分录 篇10

(一)“五险一金”和补充保险的税前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

基本养老保险是按国家统一政策规定强制实施的为保障广大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

基本医疗保险是为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而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帮助的制度。

工伤保险是指国家或社会为生产、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性疾病的劳动者及家属提供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经济补偿、医疗和职业康复等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生育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规定,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力暂时中断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生育津贴,用于保障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基本生活需要;二是生育医疗待遇,用于保障女职工怀孕、分娩期间以及职工实施节育手术时的基本医疗保健需要。

住房公积金是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和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

补充养老保险是指国家非强制的,用人单位自愿在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为员工额外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的补充养老保险。

补充医疗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也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补充医疗保险不是通过国家立法强制实施的,而是由用人单位和个人自愿参加的。是在单位和职工参加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后,由单位或个人根据需求和可能原则,适当增加医疗保险项目,来提高保险保障水平的一种补充性保险。“五险一金”及补充保险的扣除标准(供参考):

基本养老保险单位20% 个人8% 基本医疗保险单位10% 个人2% 失业保险单位2% 生育保险单位0.8% 工伤保险 单位0.5% 住房公积金单位12% 个人12% 补充养老保险单位4% 补充医疗保险单位4%

(二)“五险一金”和补充保险的会计处理

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从业人员三者共同负担。企业应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工伤保险由企业按缴费基数的0.5%缴纳。医疗保险分别由企业和职工共同负担。以上保险称为社会保险。除医疗保险外,其他社会保险企业负担部分在缴纳时计入管理费用,允许所得税前扣除。个人负担部分在职工的个人工资中扣除;医疗保险企业负担的部分,按会计制度规定应计入应付福利费,但按税法规定允许所得税前扣除,所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对已计入福利费的要作纳税调减处理。

基本保险: 1.计提时

借:管理费用-保险费(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保险企业负担部分)

应付工资(个人负担部分)

贷:其他应交款-社会保险 2.上缴时

借:其他应交款—社会保险

贷:银行存款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 1.计提时 借:应付福利费—补充保险

贷:其他应交款 2.上交时 借:其他应交款—补充保险

贷:银行存款 住房公积金:

1、计提时借: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单位缴纳部分)

借:应付工资—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

贷:其他应交款—住房公积金

2、缴纳时借:其他应交款-住房公积金

上一篇:大学生假期实践个人心得感悟下一篇:最优美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