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预警管控措施

2024-10-20

银行预警管控措施(精选5篇)

银行预警管控措施 篇1

金融业务风险管控体系

前言

风险是金融机构业务固有特性,与金融机构相伴而生。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现代金融理论则强调,金融机构就是生产金融产品、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客户分担风险同时能够有效管理自身风险以获利的机构,金融机构盈利的来源就是承担风险的风险溢价。决定一家金融机构竞争力高低、决定其经营能力高低的关键和核心,就是其能否有效地对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能否积极主动地承担风险、管理风险、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架构和体系,以良好的风险定价策略获得利润。

(一)风险管控体系

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其它风险,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对这些风险的控制主要是通过以下基本因素实现的:

(1)董事会确定总体的风险管理原则和基本风险管控战略:董事会对金融机构承受的风险承担最终责任和义务,具有监控职能。公司整体的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应由董事会审批,为保证战略和政策得到遵守并保持适应性,决策机构应通过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和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实施和评估。董事会首先要根据自身的市场定位确定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则,并要求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积极予以落实。

(2)确定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和体系:金融机构必须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财务公司命名为“审计内控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用于集中统一管理和控制公司的总体风险及其结构。风险管理委员会一般直接隶属于公司董事会,主要职责有设计或修正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签发风险管理制度;设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监督公司内部控制;规划各部门的风险限额,审批限额豁免;评估并监控各种风险暴露,使总体风险水平、结构与公司总体方针相一致;在必要时调整公司的总体风险管理目标。金融机构必须建设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内容必须覆盖公司所有层面、所有业务。

(3)金融机构应具备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报告和评估程序:包括检查现行政策和程序执行报告和发现例外情况的制度。风险暴露以及盈亏情况应定期向负责监控风险的管理层报告,后者应简要向负责公司日常业务的高级管理层汇报。金融机构要对风险战略、政策和程序的评估应该定期开展,评估应考虑到现行政策的结果、业务以及市场的变化。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的方法、模型和假设的变更应由决策层审核。政策和程序应要求风险管理及控制部门参与对新产品和业务的考察。(4)明确风险管理的整套政策和程序:董事会制定风险管理及控制战略的第一步是根据预定的风险管理原则,并根据风险对资本比例情况,对公司业务活动及其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要规定每一种主要业务或产品的风险数量限额,批准业务的具体范围,并应有充足的资本加以支持。此后,应对业务和风险不断进行常规检查,并根据业务和市场的变化对战略进行定期重新评估,并将结论应直接报告决策层。

在识别风险和确定了抵御风险的总体战略后,公司就可以制定用于日常和长期业务操作的详细而具体的指引。为此,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中应包括,风险管理及控制过程中的权力及遵守风险政策的责任,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内部和外部审计等。如果公司较大较复杂,则需要建立集中、自主的风险管理部门。就风险管理和控制部门而言,最重要的是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并独立于产生风险的部门。

在确定风险管理及控制过程的权力和责任时,应将风险的衡量、监督和控制与产生风险的交易部门分开。高级管理层应保证职责适当分开,员工的责任不应互相冲突。

(6)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监测工具:风险管理使用几种风险技术工具,包括风险数据库、交易限额监视系统、交易系统通道和敏感性模拟系统。风险数据库每日按产品、资信度和国别等提供库存证券风险暴露头寸的合计数和总数。交易限额检测系统使风险管理部门能及时检查交易行为是否符合已建立的交易限额。交易系统通道允许风险管理部门去检测交易头寸,并进行计算机分析。

(7)对主要类型的风险的管理战略: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主要涉及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其他风险的管理,同时针对不同的风险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战略。

(一)主要的风险类型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波动而使得投资者不能获得预期收益的风险,包括价格或利率、汇率因经济原因而产生的不利波动。除股票、利率、汇率和商品价格的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外,市场风险还包括融券成本风险、股息风险和关联风险。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合同的一方不履行义务的可能性,包括贷款、掉期、期权及在结算过程中的交易对手违约带来损失的风险。金融机构签定贷款协议、场外交易合同和授信时,将面临信用风险。通过风险管理控制以及要求对手保持足够的抵押品、支付保证金和在合同中规定净额结算条款等程序,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信用风险。

3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因交易或管理系统操作不当引致损失的风险,包括因公司内部失控而产生的风险。公司内部失控的表现包括,超过风险限额而未经察觉、越权交易、交易或后台部门的欺诈(包括帐簿和交易记录不完整,缺乏基本的内部会计控制)、职员的不熟练以及不稳定并易于进入的电脑系统等。

操作风险可以通过正确的管理程序得到控制,如:完整的帐簿和交易记录,基本的内部控制和独立的风险管理,强有力的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交易和收益产生部门〕,清晰的人事限制和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如果管理层监控得当,并采取分离后台和交易职能的基本风险控制措施,巴林和大和银行的损失也许不会发生,至少损失可以大大减少。这些财务失败说明了维持适当风险管理及控制的重要性。

(二)对市场风险的管理策略

金融机构维持合适的头寸,利用利率敏感性金融工具进行交易,都要面对利率风险(比如:利率水平或波动率的变化、抵押贷款预付期长短和公司债券和新兴市场资信差异都可带来风险);在外汇和外汇期权市场做市商或维持一定外汇头寸,要面对外汇风险,等等。在整个风险管理框架中,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作为风险管理委员会下属的一个执行部门,全面负责整个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及控制并直接向执行总裁报告工作。该部在重点业务地区设有多个国际办公室,这些办公室均实行矩阵负责制。它们除了向全球风险经理报告工作外,还要向当地上一级非交易管理部门报告工作。

市场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撰写和报送风险报告,制定和实施全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大纲。风险管理大纲向各业务单位、交易柜台发布经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的风险限额,并以此为参照对执行状况进行评估、监督和管理;同时报告风险限制例外的特殊豁免,确认和公布管理当局的有关监管规定。这一风险管理大纲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

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对各业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整个风险评估的过程是在全球风险经理领导下由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各业务单位的高级交易员和风险经理共同合作完成的。由于其他高级交易员的参与,风险评估本身为公司的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提供了指引方向。

为了正确评估各种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部门需要确认和计量各种市场风险暴露。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测量是从确认相关市场风险因素开始的,这些风险因素随不同地区、不同市场而异。例如,在固定收入证券市场,风险因素包括利率、收益曲线斜率、信贷差和利率波动;在股票市场,风险因素则包括股票指数暴露、股价波动和股票指数差;在外汇市场,风险因素主要是汇率和汇率波动;对于商品市场,风险因素则包括价格水平、价格差和价格波动。金融机构既需要确认某一具体交易的风险因素,也要确定其作为一个整体的有关风险因素。

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不仅负责对各种市场风险暴露进行计量和评估,而且要负责制定风险确认、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并报全球风险经理审批。确认和计量风险的方法有:VAR分析法、应力分析法、场景分析法。

根据所确认和计量的风险暴露,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分别为其制定风险限额,该风险限额随交易水平变化而变化。同时,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与财务部合作为各业务单位制定适量的限额。通过与高级风险经理协商交流,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力求使这些限额与公司总体风险管理目标一致。

对金融机构控制风险的基本措施是:

(1)分散化、交易限额、信贷限额,即通过对其产品、交易伙伴、业务活动领域的分散化降低风险;

(2)通过为每种产品、每一交易单位设置交易限额,为每一交易伙伴制定信贷限额以规避各种风险。

(3)金融机构根据各项业务的获利能力、市场机会、公司的长期战略定期调整各业务、各部门间的资本配置,力图使获取给定收益的风险最小化。

风险管理使用几种风险技术工具,包括风险数据库、交易限额监视系统、交易系统通道和敏感性模拟系统。风险数据库每日按产品、资信度和国别等提供库存证券风险暴露头寸的合计数和总数。交易限额检测系统使风险管理部门能及时检查交易行为是否符合已建立的交易限额。交易系统通道允许风险管理部门去检测交易头寸,并进行计算机分析。

敏感性模拟系统用来估算市场波动不大和剧烈波动两种情形下的损益。每一次测算时仅考虑一个重要风险因素,比如利率、汇率、证券和商品价格、信贷利差等,同时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以此为基础,风险管理部门可以检测到整个公司的市场风险,并根据需要调整投资组合。

2摩根斯坦利的市场风险管理策略

公司利用各种各样的风险规避方法来管理它的头寸,包括风险暴露头寸分散化、对有关证券和金融工具头寸的买卖、种类繁多的金融衍生品(包括互换、期货、期权和远期交易)的运用。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按交易部门和产品单位来管理与整个公司交易活动有关的市场风险。公司按如下方式管理和检测其市场风险:建立一个交易组合,使其足以将市场风险因素分散;整个公司和每一个交易部门均有交易指南和限额,并按交易区域分配到该区域交易部门和交易柜台;交易部门风险经理、柜台风险经理和市场风险部门都检测市场风险相对于限额的大小,并将主要的市场和头寸变化报告给高级管理人员。

市场风险部门使用Value-at-Risk和其他定量和定性测量和分析工具,根据市场风险规律,独立地检查公司的交易组合。公司使用利率敏感性、波动率和时间滞后测量等工具,来估测市场风险,评估头寸对市场形势变化的敏感性。交易部门风险经理、柜台风险经理和市场风险部门定期地使用敏感性模拟系统,检测某一市场因素变化对现存的产品组合值的影响。

(三)信用风险的管理策略

信用风险管理是金融机构整体风险管理构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由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全面负责。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直接向全球风险经理负责,全球风险经理再依次向执行总裁报告。信用风险管理部门通过专业化的评估、限额审批、监督等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信贷调节和管理。在考察信用风险时,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要对风险和收益间的关系进行平衡,对实际和潜在的信贷暴露进行预测。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对信用风险进行优化管理,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建立有各种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和控制程序,这些政策和程序包括:

(1)对最主要的潜在信贷暴露建立内部指引,由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总经理监督。

(2)实行初始信贷审批制,不合规定的交易要由信用风险管理部门指定成员审批才能执行。

(3)实行信贷限额制,每天对各种交易进行监控以免超过限额。

(4)针对抵押、交叉违约、抵消权、担保、突发事件风险合约等订立特定的协议条款。

(5)为融资活动和担保合约承诺建立抵押标准。

(6)对潜在暴露(尤其是衍生品交易的)进行定期分析。

(7)对各种信贷组合进行场景分析以评估市场变量的灵敏性。

(8)通过经济、政治发展的有关分析对主权风险进行定期评估。

(9)和全球风险经理一起对储存时间较长、规模庞大的库存头寸进行专门评估和监督。

美林公司通过制定策略和操作规程以避免信用风险损失,包括确立和检测信用风险暴露限额及与某一订约方或客户交易额限额、在信用危机中取得收缴和保留抵押品或终止交易以及对订约另一方和客户不断地进行信用评价的权利。业务部门有责任与公司制定的策略和操作规程保持一致,并受到公司信贷部门的监督。公司信贷部门实行集中分区管理。信贷负责人分析和确定订约另一方或客户的资信状况,按订约方或客户设立初始或当前的信贷限额,提议信用储备,管理信用风险暴露头寸和参与新的金融产品的检测过程。

许多类型交易包括衍生品和辛迪加贷款要提前报请公司信贷部门批准。公司信贷部门所能审批的交易数量是有限的,限额视该项交易的风险程度和相关客户的资信度确定,超过此限额,须上报公司信贷委员会批准。

借助信用系统手工和自动记录的信息,公司信贷部门能检测信用风险暴露头寸在订约另一方/客户、产品和国别的集中度。这一系统能按订约另一方或客户累计信用风险暴露头寸,维持整个订约方/客户和某一产品的风险暴露限额,并按订约另一方或客户识别限额检测数据。整个公司库存头寸和已执行交易的详细信息,包括现在和潜在的信用风险暴露头寸信息会不断地更新,并不断地与限额相比较。如果需要,可增加抵押贷款数额,以减少信用风险暴露头寸,并记录在信用系统中。

公司信贷部门与业务部门一起设计和完善信用风险测度模型,并且分析复杂的衍生品交易的信用风险暴露头寸。公司信贷部门还检测与公司零售客户业务有关的信用风险暴露头寸,包括抵押品和住宅证券化额度、客户保证金帐户资金数额等。

集中度风险可以视为信用风险中的一个重要类型。集中度风险,即金融机构业务对单一收入、产品和市场的依赖风险。美林公司定期检测集中度风险,并通过实施其分散化的经营战略和计划来减少此风险。最近,美林公司已将其全球的收入来源分散化,从而减少了公司收入对单一金融产品、客户群或市场的依赖。

雷曼兄弟公司通过产品、客户分散化和交易活动在地区分布的分散化,以图实现减少风险的目标。为此,公司合理地分配每类业务资金的使用额,为每类产品和交易者制定交易限额,并对上述额度做地域上的合理分配。公司根据每一类业务的风险特性,寻求相应的回报。根据与公司指南相一致的收益获得能力、市场机会和公司的长期战略,公司定期地重新分配每一业务的资金用量。

(四)操作风险的管理策略

作为金融服务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直接面临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暴露,它们均产生于正常的活动过程中。除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外,金融机构还将面临非直接的与营运、事务、后勤有关的风险,这些风险可归于操作风险。

在一个飞速发展和愈来愈全球化的环境中,当市场中的交易量、产品数目扩大、复杂程度提高时,发生这种风险的可能性呈上升趋势。这些风险包括:经营/结算风险、技术风险、法律/文件风险、财务控制风险等。它们大多是彼此相关的,所以金融机构监控这些风险的行动、措施也是综合性的。金融机构一般由行政总监负责监察公司的全球性操作和技术风险。行政总监通过优化全球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实施各种长期性的战略措施以加强操作风险的监控。一般的防范措施包括:支持公司业务向多实体化、多货币化、多时区化发展;改善复杂的跨实体交易的控制。促进技术、操作程序的标准化,提高资源的替代性利用;消除多余的地区请求原则;降低技术、操作成本,有效地满足市场和监管变动的需要,使公司总体操作风险控制在最合适的范围。

美林公司采取多种方式管理它的操作风险,包括一个维持支持系统、使用相关技术和雇佣有经验的专家。美林公司借助信息系统提供的对主要市场操作风险的评价信息,能对世界范围内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立即作出反应。内部管理信息报告使得高级管理人员能有效地识别潜在的风险,控制风险暴露头寸,并促使众多的内部管理策略和规章彼此相协调。有经验的业务人员应对交易、结算和清算业务提供支持和控制,对客户及其资产行使监管,并且单独向高级管理人员报告。

因此,在现代金融市场的竞争中,西方主要的金融机构之所以能够获得良好的经营成果,其相对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有效运行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这主要包括:董事会确立了恰当的风险管理原则和战略;具有独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拥有全面系统、严格而又灵活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并积极开发强调的风险管理技术工具,而且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这既是一个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的主要环节,也是值得当前我国的金融机构借鉴的重要内容。

银行预警管控措施 篇2

(一) 表外业务的含义

所谓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 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 但能改变当期损益, 从而影响银行资产收益率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 担保和类似的或有负债、承诺以及与利率或汇率有关的或有项目 (如期货、期权、互换交易、远期交易等金融衍生产品交易) 。

狭义的表外业务特指有风险的表外经营活动, 包括各项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性质的业务。对这些业务, 当约定的或有事件发生时, 银行必须承担提供贷款或支付款项的法律责任。而广义的表外业务则包括狭义的表外业务和无风险的金融服务活动。后者是指银行只提供金融服务和中介作用, 以收取手续费为主要目的的业务。这类业务不会转化为表内业务。本文所述表外业务指广义的表外业务。

(二) 表外业务的特点

1. 利用非资金资源提供服务

表外业务是银行集合和依托其信誉、人才、信息、技术和机构网点等资源方面的优势, 为客户提供的非资金服务, 其并不要求银行运用资金, 或不涉及资金同时转移, 只有在未来当约定的或有事件发生时, 才会有资金的交割或支付。它集中体现银行服务功能的完善和扩张。

2. 成本较低、收入相对稳定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扩展不需要运用存款和市场借款所获得的资金, 因此其业务成本较低。同时, 银行可以利用自身搜集、分析和评价信息的比较优势, 以低廉的交易费用为客户提供担保、承诺、咨询等形式多样的金融服务。另外, 随着电子化设备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银行在业务领域广泛运用这些电子科学技术, 通过建立电子资金转账系统、信息网络和数据分析处理系统, 提高经营效率, 降低了银行表外业务交易的单位成本。

3. 经营状况的透明度较低

在商业银行的会计报表中, 通常只有或有性质的表外业务被要求在附注中披露有关情况。由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的性质决定, 对这类交易是否导致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银行, 以及其产生的时间和金额不能可靠地测量, 难以对银行的财务影响作出恰当的评价。而其他银行表外业务根本无法体现在银行的会计报告中。因此, 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具体的业务量上, 银行表外业务都无法通过会计报告来体现, 从而大大降低了其经营的透明度。

二、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

(一) 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需要

从本质上讲, 银行是盈利性的企业。除了某些特殊目的外, 银行开展各项业务都是出于追逐利益的需要。但应当注意到的是, 银行的经营方式也使得经济中的风险大量地集中在了银行。对于表内业务来说, 由于受到较为严格的监管, 其风险控制也相对较强。但对于表外业务来说, 基于表外业务的含义与特点, 我们可以看出表外业务使得商业银行能够绕开对于表内项目的监管, 为银行创造新的收入渠道, 但同时也给银行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潜在风险。事实上, 正是出于规避监管的需要, 才使得表外业务得以发展, 然而其游离于资产负债表外的这一特性在给银行业务带来更多的灵活性的同时, 也可能造成银行的损失。表外业务并不进入资产负债表, 最多只是作为或有资产或负债出现在会计报表的附注当中。由于经营透明度低, 对其业务的风险管控较少, 这些具有较大风险的或有负债很容易成为银行的实际负债, 由表外转移至表内, 使银行遭受损失。另外, 表外业务的披露信息较少, 管理者难以从会计报表中充分提取有关表外业务的信息, 因此, 有可能导致管理基于较少的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 从而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因此, 对于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是一项既艰巨又必要的工作。一方面, 表外业务形式种类繁多, 涉及部门广, 流程复杂, 又缺乏相对透明的信息披露, 这给其监管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 不对表外业务进行监控其风险有可能随时从表外转为至表内, 由或有损失变为实际损失, 甚至影响到表内业务的开展, 不利于银行健康良好可持续的发展, 所以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是十分重要的。

(二) 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

对于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可以分为外部管控和内部管控。

1. 表外业务的外部管控

外部管控主要是指银行监管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来对银行表外业务进行监管和控制。银行监管部门对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规范表外业务的业务范围

各国银行监管机构都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能够从事的业务做出规定。例如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商业银行在涉及证券, 保险业务领域时不能提供相应的综合理财业务。分业经营极大的限制了表外业务的拓展空间, 割裂了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联系, 使商业银行经营的表外业务品种单一,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表外业务的发展, 但同时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另外, 商业银行在开展表外业务时, 也需要向监管机构提交必要的材料, 证明其有能力经营表外业务且能够承担其带来的风险, 监管部门审批许可后, 商业银行方可开展相关业务。

(2) 限制表外业务的业务规模

根据《巴塞尔协议》, 银行表外业务纳入银行风险资产的计算范围。通过相应的“信用换算系数”将不同风险级别的表外业务以不同的权重算出表外业务风险资产总额, 再加上表内业务的风险资产总额, 最后算出银行的风险资产总额。《巴塞尔协议》规定,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商业银行为了遵守这一规定就必须要控制其风险资产总额, 因此其表外业务规模的扩张也就受到了限制。

(3) 提高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程度

银行表外业务虽然不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出现, 但是却需要在会计报告的附注中披露, 要注明表外业务的种类、到期日及期初、期末余额等方面的信息。例如, 中国人民银行在《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第18条中强调了“商业银行经营表外业务应当有完整、准确的会计记录, 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表外业务的透明度 (虽然其效果并不非常明显) , 使得银行在开展表外业务时能够受到市场纪律的约束, 从而使银行表外业务更加稳健。

(4) 加强表外业务的操作规范

相关监管机构还会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 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经营状况、操作流程以及合规性进行调查, 使得银行表外业务更加规范化, 促进银行表外业务的健康发展。

2. 表外业务的内部管控

内部管控则是指商业银行自身通过相关业务规则、操作规范等来对本行人员的表外业务行为进行监管和控制。银行监管部门对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进行表外业务的风险识别与监控

商业银行通常会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根据客户的年龄、收入、职业、信用历史等信息, 对表外业务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分析并评级。对资信状况差的客户收取较高的费率或拒绝为信用过低的客户提供相关的表外业务, 以此来降低风险。此外, 银行还会针对表外业务中的市场、流动性等风险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体系来监测表外业务的风险, 并运用适当的金融工具、衍生产品或分散性策略等进行风险管理, 从而降低表外业务的风险水平。

(2) 对表外业务进行授信管理

银行对表外业务规定内部的直接责任、审核责任、领导责任等, 从而保证了表外业务的各流程分工明确、权责分明。如担保类业务需要在银行内相关业务部开展表外业务后, 由信审部进行审批, 以此来避免审批人员和客户的直接接触, 确保了担保业务的规范性。

(3) 制定内部业务规章

各家商业银行都会在其内部业务规章中规定各类表外业务具体操作流程、规范等。银行相关从业人员应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开展表外业务, 不得违规操作。这使得银行表外业务的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4) 提高内部信息披露程度

银行管理层会要求银行内部会计部门和业务部门提供相关的表外业务信息, 从整体上对银行表外业务进行监管与控制, 以避免出现表外业务风险过高的情况。但应注意到的是, 管理层能否根据行内表外业务信息做出合理的决策还取决于信息的全面性和管理层的综合素质。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 对于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主要针对其业务规范性、风险度和信息披露而展开的,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 提高其经营透明度。

三、银行表外业务管控措施的作用

(一) 能够降低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

由于表外业务受到的监管较少, 对于对高利润的追求, 商业银行很容易在开展表外业务时, 只重视利润而忽视其所面临的风险。通过规定银行表外业务的业务范围并对其业务规模加以限制,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能够防止表外业务的泛滥, 从而保证了表外业务不至于处在过高的风险水平之下。另外, 银行内部还针对具体的表外业务建立相应的信用评估和风险管理体系, 对表外业务所蕴含的风险采取积极的管理, 能够有效降低表外业务的风险。

(二) 能够提高银行表外业务的经营透明度

银行表外业务游离于表外, 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也只是出现在会计报表的附注中。通过银行的会计公报, 仅能知道部分表外业务的种类、日期等信息, 但对表外业务中实际所面临的风险, 我们从报表中无法确知。提高表外业务的信息披露程度, 能够使管理层对表外业务的经营状况、风险水平有了深入的了解, 也能促进市场对银行表外业务形成有效的约束力量, 增加表外业务的经营透明度。

(三) 能够促进银行表外业务的规范化

银行表外业务种类繁多、涉及部门广、流程复杂, 可能导致表外业务操作过程中违规现象的发生。银行表外业务操作规范的加强, 能够促使银行制定符合监管要求的具体业务规章, 严格授信管理, 使得具体从业人员能够更加规范、高效地开展银行表外业务, 提高银行表外业务的规范化程度。

(四) 能够促进银行表外业务良好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能够降低风险、提高透明度和规范表外业务, 这使得银行在充分利用表外业务的灵活性来为其创造收入的同时, 其风险能够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而规范的业务流程也使得银行表外业务的开展既富有纪律又富有效率。另外, 不断提高的业务透明度, 也能够增强市场对表外业务的信赖度。从长远来看, 银行表外业务的发展离不开对其合理有效的管控措施制定与施行, 有效的管控措施能够促进表外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从而保证表外业务在长期中能够为银行带来利润, 并作为多样化经营的手段有效分散表内业务的风险。

四、结语

通过对银行表外业务含义与特点的了解以及对银行表外业务管控措施的分析, 我们了解到对于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主要针对其业务规范、风险水平等。这些监管措施具有降低表外业务风险, 增加其透明度, 促进业务规范化和促进表外业务可持续发展等重要作用。因此, 对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是必不可少的。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不断发展, 其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盈利来源。与此同时, 表外业务的发展也带来了相应的监管问题。文章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管控措施进行分析并讨论其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管控措施

参考文献

[1]肖佳丽.中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与监管[J].中国外资 (下半月) , 2011, (10) .

[2]孙本年, 刘振, 袁海涛.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2) .

[3]王旭丹.试论银行表外业务监管体系策略安排[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4, (9) .

[4]顾琰.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及其管理研究[J].现代商业, 2012, (17) .

银行预警管控措施 篇3

近几年,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基于状态的预警和基于预警的管控已经成为企业HSE管理工作新的发展方向。

1 目标及范围

以油田公司HSE管理体系为指导, 以安全文化建设为载体, 以物联网等技术为手段, 建立危险场所安全预警与管控平台, 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 实现油田公司领导提出的让管理者和员工“转变观念、培养习惯、提高能力”的要求, 全面提升重点危险场所本质安全管控水平。同时, 以滨海储运库为试点, 完成平台的试点应用。

通过本项目实施, 建立油田公司、二级单位、站库三级预警与管控平台, 实现各级安全管理、安全监督人员的对现场监督的穿透式管理, 实现现场预警、报警信息的实时发布, 满足全方位、全天候监控需求;对站库现场的重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预警, 对重点区域油气泄漏、烟雾、火焰进行预警、报警;对进入站库人员、车辆和特种设备进行监控, 实现对“三违”现象进行报警和预警。

2 建设内容

通过对站库的重点危险区域、区域内设备设施和人员行为等各种实时信息的采集, 并对其进行存储和人工智能综合分析, 实现对站库安全状态的预警、报警与管控。

2.1 数据接口

建立图像信息采集接口, 满足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的接入需求;

建立设备运行参数采集接口, 满足与现场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需求;

建立人员及设备出入站信息采集接口, 实现与门禁系统的集成需求;

建立与大港油田其他HSE在用信息系统的接口, 满足平台全面集成需求。

2.2 数据存储

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机制, 满足油田公司、二级单位、站库现场三级管理需求, 支持平台正常、稳定运行。

2.3 智能分析

通过智能分析对储罐区、原油处理区、原油稳定区等危险区域的输油气管线原油泄漏、烟雾、火焰进行预警和报警;

对原油储罐罐顶的冒顶、原油泄漏、烟雾、火焰进行预警和报警, 对罐壁壁厚腐蚀程度进行智能分析并预警;

对危险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实时故障分析, 并进行预警报警;

对现场施工进行图像分析, 自动识别施工人员“三违”现象并警告和报警;

对出入口人员、特种设备进行资质、劳保穿戴的合规性验证和分析, 违规报警。

2.4 平台功能

采用表格、曲线、图形和图像多种方式, 提供实时信息的直观展示及统计分析, 包括人员、车辆、特种设备出入情况、重点设备运行情况及预警、报警情况;

提供预警和报警的管理功能, 利用声、光、rtx等方式对预警、报警信息进行提醒, 建立标准的响应流程实现信息的实时推送, 同时实现对问题的全过程跟踪和场景追溯;

提供人员信息管理功能, 实现对站库内部员工和外来施工人员的资质及培训情况统计分析;

提供违章管理功能, 实现对违章行为的统计分析;

提供日志管理功能, 实现系统的用户操作行为的记录、查询和统计分析功能;

提供按用户角色的个性化定制功能, 建立分级别和岗位用户界面, 满足各级管理的需求。

3 平台达到的技术指标

罐顶、管线、容器泄漏, 烟雾、火焰24小时, 365天监测预警;

采集信息集中存储;

站库现场安全生产状况可通过仪表信息、图像、声音等实时传送到各管理部门;

现场突发情况、安全预警信息、安全事故等实时推送给相关人员。

视频分析

1) 实现了原油泄漏、烟雾、火焰的识别和预警、报警, 并且经过了测试验证。

2) 管线泄漏的预测和分析、设备故障预测和分析软件已经完成, 当系统存在设备及管线的基础数时便能实现对管线泄漏和设备故障的预警。

3) 设备运行参数的阈值的预警、报警分析软件已经完成, 目前已经能够对异常实时数据值发出预警和报警信息。

4) 出入口的穿戴智能分析处理过程已经完成, 能够自动识别违规穿戴并报警。

4 经济效果及分析

通过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实时管控, 减少或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 减少安全隐患, 减少事故发生率, 使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更有保障;通过对设备的监控和预警、报警管理, 使设备一直处在安全的状态, 杜绝事故的发生, 大大减少事故处理的费用;促进安全文化的建立和发展, 强化了本质安全的基础, 促进了安全文化的发展, 重点危险场所安全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将会大幅度的降低, 潜在经济效益巨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减少人力成本, 现场人员的巡检频度减少, 使得现场岗位人员的工作量有所减轻, 可以更少的值班人员做同样的工作。项目实施后减少现场1/4的工作人员, 经济效益显著。

5 结束语

本系统是用现代物联网技术解决重大危险源安全预警的问题, 同时也是大港油田到目前位置在油田物联网应用领域涉及数据链最大、接口最多、业务环节最多、与油田业务结合最紧密的应用系统之一。从技术层面上它是由多种技术的集合体, 包含多种厂家的不同设备, 接口众多, 传输的数据是异构数据且数据量大 (接近目前网络带宽的极限) , 对各种技术本身和不同技术之间的协同要求较高;从业务层面上, 它解决的是油田安全管理的前缘技术问题, 即重点危险场所安全预警和监督管理, 无论是从油田安全管理理念和管理操作过程中都需要不断地探索和挖掘。本系统的主要数据流是视频数据, 大规模并发访问虽然厂家经过了大量测试, 但在油田还没有经过真正大数量用户访问过, 处理视频流需要消耗一定的CPU和内存, 大量视频流在油田网络传输, 对油田的部分网络系统、终端计算机、乃至信息中心的计算机系统都可能带来一定的影响, 如计算机反应速度变慢、网络流量的大幅度增加带来的终端浏览页面打开速度迟缓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油田网络系统的实战型检验。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物联网技术解决油田勘探生产等业务领域的问题, 提高其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 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多部门、多专业、多方面人员的相互配合和衔接才能够顺利完成, 衔接和配合等组织管理层面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项目的成败。

摘要:重点危险场所安全预警与管控平台是为了解决重点危险场所的重点危险区域及危险部位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进行实时识别并提前警告的全区域监控平台, 为了增强安全工作效率, 提高安全监督管理水平而建立的科学化技术平台, 最终实现现场安全的可控, 保障油田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本文对SOA主流技术理念、架构体系和管理体系进行了综述, 以大港数字油田综合应用平台建设为例, 详细描述了SOA架构的实施策略及实现方式, 并对大港SOA实际应用进行了, 对SOA在大港数字油田建设下一步深入应用进行了规划。

商业银行财务预警实证分析 篇4

财务预警即财务失败预警, 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 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 以发现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发出警告, 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潜在的财务危机进行实时监控。

财务预警具有参照性、预测性、预防性和灵敏性等四个特点。参照性:从参照性特点看, 运用财务管理和数据分析方法, 测算出反应企业财务运行状态的指标和指标体系, 使其成为我们判断和认识企业财务运行规律的参照或指标体系。预测性:根据财务运行状态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预测或推算与此密切相关的各因素的发展变化。预防性:一旦财务预警体系中的指标接近安全线, 便可以及时寻找导致财务运行恶化的原因, 以化解财务危机。灵敏性:由于财务体系各因素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依存, 某一因素的变化会在另一因素中敏锐的反映出来, 从而提供相关的预警信息。

财务预警模型是一步步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 Beaver (1966) 最早运用统计方法建立了单变量财务预警模型, Altman (1968) 最早运用多变量分析方法探讨财务预警问题, 建立了Z模型, Ohlson (1980) 第一个用Logit方法进行破产预测, Odom and Sharda (1990) 开拓了用神经网络预测财务困境的新方法。

二、财务预警实证分析

1. 实例背景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 由于事前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使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偏差, 从而有蒙受经济损失和获取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性的风险, 任何忽视风险只追求收益的行为都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本文以工商银行为例, 来分析财务预警模型的应用。

2009年12月31日 单位:百万元 (人民币)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工商银行, 成立于1984年1月1日。2005年10月28日, 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0月27日,

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同日挂牌上市, 创造了全球资本市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IPO。

2. 财务预警应用

本文以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2月的部分财务数据进行财务预警应用的实例分析。由Altman提出的Z模型:

Z=1.2x1+1.4x2+3.3x3+0.6x4+1.0x5

其中:x1--营运资金/资产总额

x2--留存收益/资产总额

x3--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

x4--股东权益总额/负债总额

x5--销售收入/资产总额

由上面数据可得出Z为2.775根据这一模型, 一般地Z值越低企业就越有可能破产Altman还提出了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若Z值大于2.675, 则表明企业财务状况良好, 发生破产的可能性较小;若Z值低于1.81则表明企业存在很大破产危险;如果Z值处于1.81-2.675之间, Altman称之为灰色地带的确, 进入这个区间的企业财务是极不稳定的, 由于2.775高于2.675, 则可以预测该企业不存在破产危险。

三、小结

工商银行采取了有效的风险控制制度, 积极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加强制度创新, 加快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编制年度风险限额管理方案, 充分发挥限额对风险的控制作用;积极应对复杂的外部形势, 实现对境内分行风险管理情况的动态评价;规范境外分行及附属机构风险报告工作, 进一步完善集团层面风险报告机制。通过F模型, 验证了工商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起到了有效控制风险的作用, 将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参考文献

[1]潘颖:企业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生产力研究, 2009, (4) :137-138

[2]黄德忠: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 2005, (9) :41-44

[3]顾晓安: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的构建[J].财经论丛, 2004, (4)

浅议银行系统操作风险预警及防范 篇5

银行业是高风险行业, 而银行经营工作的重心就是经营管理和规避风险。为此, 掌握不同时期操作风险的特点去管理、防控和化解操作风险, 是银行经营工作发展的内部需要和防范案件的必要手段。

1. 加强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是银行科学稳健发展的基本要求。

伴随着银行系统业务改革的不断深入, 操作风险管理势必要突破以往的特点。这也为强化合规操作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风险管理要和上业务发展的节拍, 使防控措施能够真真正正地落实到业务流程每个环节中, 才能确保安全无风险事故。

2. 加强银行业操作风险管理是管理人员创新管理能力的具体体现。

在银行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会暴露出诸多风险隐患, 特别是一件件活生生的案例, 一起起惨痛的教训, 使管理人员警醒, 摒弃一切不合规的思想和传统习惯性做法, 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错综复杂的操作风险环境下, 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应对金融业务的发展, 提升管理人员风险识别能力和管理能力就尤为重要了。

二、剖析操作风险的成因

银行业的操作风险内涵较广, 涵盖各个专业方面, 主要原因是在执行制度方面出现“疲软”而形成操作风险。就操作风险防范而言, 仍然存在“三代替、三难”问题, 需要在操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和纠正, 以增强执纪的自觉性和防范意识。

1. 以信任代替制度, 认识提高难。

主要表现在对存在操作风险的事实认识不到位, 总认为类似的案件或风险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距离自己很遥远, 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操作风险所带来的隐患和连带风险。同志间过于信任, 用信任感代替规章制度, 忽视了制度约束人的重要性, 认为操作风险的引发只是偶然性, 看不到其必然性。

2. 以感情代替制度, 落实制度难。

主要表现在对执行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一些基层负责人总认为如果执行制度过于死板或教条, 势必会影响业务的发展, 只注重短期效益而忽视了因违规操作而带来的风险。特别是一些光环较大、荣誉较多、业务拓展能力强、经营业绩突出的员工, 赢得了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过度”信任, 无论办理什么业务, 一路绿灯, 统统“免检”。正是由于感情色彩的炫目, 使得管理人员放松了对其制度的约束和警惕, 致使在操作过程中留下症结, 最终引发案件或风险事件, 酿成严重后果。

3. 以习惯代替制度, 有效控制难。

主要表现在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在某种程度上讲, 一些违规行为有时是出自一番好意, 出于同志间相互关爱, 出于对客户的热情服务, 却忽视了制度的要求。而往往就是这些看是平常的习惯性做法, 却给他人以可乘之机。在业务检查中发现的屡查屡犯问题, 其实就是日常工作中有悖于制度规定的习惯性做法, 岂不知因他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或失误, 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操作风险。

以上三种思想是导致案件或风险事件的根源, 要想解决此问题, 各级管理人员就要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完善防范体系, 创新管理模式, 提高防控水平, 掌握制度执行中的薄弱环节, 堵塞漏洞, 才能提高操作风险预警和防范能力。

三、防范操作风险的对策

若想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就要多措并举。从强化教育入手, 做好事前防范;完善动态防范机制, 逐级落实管理责任, 做好事中控制;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真正做到关口前移。

1. 教育先行, 筑牢思想基础。

培训教育是防范操作风险工作的思想基础。一是以人为本, 抓好干部员工的思想教育。针对当前和今后员工队伍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 本着“管事先管人, 管人先管思想”的宗旨, 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引导员工增强信心、激发工作热情, 珍惜职业生命。二是反面警示, 抓好规章制度和警示教育。“十案九违章”, 结合银行同业的案例作为反面教材, 开展规章制度和警示教育, 剖析案例成因和作案手段及吸取的教训, 对照查摆隐患不足, 从而增强员工执纪的自觉性。三是典型引路, 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用先进典型事例引导激励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在本岗位建功立业, 积极营造“学、比、赶、超”的良好工作氛围。同时加强基层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 将思想观念新、业务素质强、敢于拼搏、敢于管理的年轻干部选派到基层领导岗位, 带动员工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四是强化培训教育, 不断夯实业务基础知识。为干部员工创造宽松的学习培训环境, 分期分批开展教育, 激发学习热情, 增强制度观念, 提高综合业务素质, 让员工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和培养, 使员工能够安心做好本职工作。

2. 完善机制, 明确管理责任。

完善科学的管理机制, 建立系统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尽职免责、守土有责”的原则, 明确各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应负的管理责任, 将风险管理工作逐级落实到岗、到人, 做到无死角、无盲区。同时科学运用预警监控系统或监督系统, 对操作风险进行识别、分析、评估, 预先向有关专业部门提示, 及时采取防控措施, 做到事前预防、事中跟进, 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真正体现在由“事后被动处理向事前主动控制转变”、“由业务防范向人的防范转变”, 前移防范关口。

3. 监督检查, 促进制度落实。

操作风险管理和防范重在“落实”。若想彻底解除操作风险隐患, 就要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促进制度的有效落实。“开会部署+不落实=0”、“制定措施+不跟进整改情况=0”, 只有“查出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跟踪整改效果=落实”。为此, 为了能够有效防范和遏制操作风险或案件的发生, 要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坚持“三不放过”的原则, 即未查出问题不放过、未落实整改不放过、未处理责任人不放过”, 这样才能使问题隐患有效整改。一是在新业务推广但配套的约束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 必须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度, 即“谁经办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不断完善防范措施, 防患于未然。二是坚持监督检查不放松、不走过场。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全面检查和突击抽查、专项检查和重点业务检查、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对每个业务领域都起到有利的监督作用, 切实提升制度的执行力。三是坚持对各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管理人员是防范操作风险的第一责任人, 起到“一夫当关”的作用。为此进一步规范检查考核方案, 完善检查记录, 做到有检查提纲、检查底稿、检查通报、整改反馈等, 督促管理人员履行职责到位。

4. 严肃追责, 加大奖惩力度。

作为管理人员, 履行防范风险责任是工作范畴内的事, 需要从基础工作抓起, 从制度上落实。一方面对于防控风险突出、当年未发生操作风险事件或案件的各级管理人员或员工要给予奖励, 按贡献度的大小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或表彰, 让员工共同见证执纪的光荣, 引导员工争做执纪的先锋。另一方面要严肃追究责任。对于防控工作不力, 导致发生案件或操作风险事件的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取消该单位及主要管理人员评优评先的资格。同时将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范畴, 直接与单位及个人的利益挂钩, 从而激励全员做好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对于那些视制度如儿戏的, 应执行而未执行、应发现而未发现, 应整改而未整改的违规违纪人员, 区分责任大小给予严肃处理, 以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从而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提高员工执行制度的自觉性和防范风险的能力, 杜绝操作风险或案件的发生, 保障银行经营工作的稳健运行。

摘要:随着银行金融产品的推陈出新和业务产品的多元化、高科技产品在银行业务领域的广泛使用以及电子银行的普及应用, 银行业的操作风险也随着呈现出复杂化和隐蔽性, 防范难度和深度加大等特点, 现有传统的防范手段和措施已无力控制和化解风险。那么如何预警和防范操作风险呢?这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随着业务的发展不断地研析银行操作风险的特点, 找出有效的防控措施来规避操作风险, 保障经营工作的稳健发展。

上一篇:监察审计部下半年工作计划下一篇:公司内勤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