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预警(共9篇)
交通预警 篇1
交通环境安全是交通安全的主要内容,交通环境监测预警是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交通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环境监测预警是交通环境管理最为基础的工作。准确可靠的交通环境监测预警数据和信息是政府制定法律法规、条例制度、政策标准、规划计划和综合决策的依据。先进科学的环境监测手段是保证获得准确可靠数据和信息的工具,是保证交通环境安全的重要条件。
目前,交通环境监测预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欠缺,这不但困扰着交通环境监测预警工作正常开展,也给交通运行、环境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带来严重的威胁。本文对交通环境监预警体系的构建进行介绍。
1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存在问题
目前,交通环境监测预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交通环境监测预警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1)基础支持力欠缺,交通环境监测预警法规建设滞后,机构、人员编制不够,队伍素质不高,经费难以保障。
(2)技术保障力欠缺,交通环境监测预警网不健全,技术设备和方法落后,数据的权威性不能保证,技术体系亟待完善。
(3)环境管理薄弱,交通环境监测预警环境执法乏力,环境管理职责缺位,整体运行效能不高,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4)社会参与力欠缺,交通环境监测预警的公众参与度不高,公众与交通环境监测和管理部门沟通渠道不够。
(2)交通环境监测预警的任务难以落实
由于交通环境的自身特点,环境监测预警的监测断面以及监测时间段难以持续的固定,存在较大的变动性。交通环境监测的日常监测预警与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的结合以及实施需要有效的机制来保证。
(3)交通环境监测预警的发展存在巨大的挑战
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公路所处的自然环境类型越来越多,不同环境的环境因子选择以及预警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交通环境监测预警的技术研发以及保障存在局限性。
2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2.1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概述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指以交通环境状况及变化过程为对象,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环境质量监视性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和重大环境问题专项调查性监测任务而建立的一套先进的、完整的环境监测的法规制度、业务管理、技术装备、技术标准和保障体系。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应将监测管理、监测网络、监测技术装备、监测技术标准、监测人才队伍、监测质量管理等基本要素体现在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4个子体系中,即基础支撑体系、技术保障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社会参与体系。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应体现环境监测预警系统运转高效、反应灵敏、数据可靠3个基本特征;实现及时、准确、全面、科学地监测和报告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生态环境等的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的变化情况,尽可能地准确预警、及时响应和科学应对各类环境突发事件的3项基本功能;完成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突发事件预警与应急监测3项基本任务[1]。
2.2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组成
交通环境监测体系由4个子体系组成,即基础支撑体系、技术保障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社会参与体系。预警体系的结构和运行图见图1。
2.2.1 基础支撑体系
(1)强化交通环境监测队伍建设
建成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真正发挥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作用,环境监测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是关键所在,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必须加强环境监测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2)加强交通环境监测法规建设
建立和健全交通环境监测执法责任制,监测人员和分析人员要做到落实责任、恪尽职守、协调联动、联合把关;不断完善环境监测法律、法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对于监测数据超过安全界限和国家规定的路段,要及时上报交通主管部门和环保主管部门,采取积极的处理和防治措施,对于干扰破坏监测工作或设备的人员依法追究责任。健全环境监测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互相监督,环环相扣。
(3)加强交通环境监测投资建设
应制定有关环境经济政策,增加环保资金投入,支持监测技术的研究,加强监测系统能力建设,实现监测机构的标准化。监测部门在完成常规监测的同时,要加强现代化建设,提高监测水平,使监测系统的软件和硬件适应发展要求。优先安排资金购置专门设备,建设好应急监测队伍。
(4)加强交通环境监测机构建设
中国交通运输部实施的《交通运输行业公路水路环境监测管理办法》,要求各类公路水路交通建设项目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施工和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以及运营过程中必须进行环境监测。监测机构分一级站、中心站和监测站或化验室,三级设置组成交通环境监测网。按照要求中国目前交通监测机构远远不足,特别是监测站,因此必须加快交通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
2.2.2 技术保障体系
(1)加强交通环境监测网建设
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环境监测网的重点建设任务应是:在国家环境监测网中优化调整交通环境监测网,实现环境监测资源和各类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开展优化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监测点位及断面、污染源和预警应急监测等任务。同时根据国家环境监测网优化调整的原则和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不断完善交通环境监测网,使交通环境监测网的监测任务和目标与国家环境监测网相互衔接、互为补充[2]。
(2)加强环境监测设备能力建设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技术装备能力需要重点形成与体系建设目标相适应的技术装备能力:一是加强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装备能力建设,提升监测环境质量状况的能力;二是加强污染源监测技术装备能力建设,提升掌握污染源污染物排污情况和“三同时”验收监测能力;三是加强环境预警和环境突发事故应急监测技术装备能力,提升环境预警和应急监测响应能力;四是加强遥测技术装备能力建设,提升遥测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能力;五是加强环境监测与统计信息技术装备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测信息化能力水平等。
(3)健全交通环境监测技术体系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技术需要重点形成与完善适合与交通环境监测预警的基础理论体系、技术路线体系、技术规范体系、方法标准体系等。通过交通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的建设,不断提升常规监测能力、自动监测能力、预警应急监测能力、环境监测信息能力,加强新技术的应用,推进交通环境监测科技进步。
(4)完善交通环境监测数据库系统建设
加强交通环境监测信息网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建设,全面提升监测信息传输、数据管理和应用共享能力,以适应综合交通环境监测系统信息的快速传输、收集、集中处理要求,以及及时准确的交通环境预报制作与交通环境服务要求。利用先进传输手段,提高探测信息传输能力,提高监测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和稳定性。利用先进的存储设备和数据库技术,建立信息海量存储系统,完善实时资料数据库、历史资料数据库,实现对各种资料集中统一存储、管理和共享,并方便异地实时使用。特别是广泛调研、搜集整理交通环境灾情资料,建立交通环境灾害数据库,并实现数据共享。
2.2.3 环境管理体系
(1)创新环境监测管理体制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应符合中国环境监测的统一监督管理要求,同时要结合交通环境保护的特点,研究制定交通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环境监测管理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理顺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环境监测事业发展人、财、物保障问题等。交通环境监测部门需要认真履行环境监测职能,加强环境监测系统内部的管理,加强交通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监测能力,科学评价交通的环境质量状况。
理顺环境监测预警运行机制,按照事权划分原则,建立国家环境监测网运行机制,合理界定国家环境监测网中国家承担、国家和地方共同承担、地方承担的环境监测任务,明确国家与地方在国家环境监测网能力建设、运行管理、质量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权责关系。对于交通环境监测预警,需要国家和地方共同开展环境监测任务,共同负责。
(2)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监督与管理
(1)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体系。确立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基本要素构建质量体系框架,形成完整的质量管理基本要求。
(2)建立质量管理评价体系。以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为评价基础,确定评价指标、评价手段与方法、评价工作的实施方式、评价结果的判定方法。
(3)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制订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网质量管理办法。研究建立新的监督管理模式、制定各类环境监测活动的质量监督方法和制度等。
(4)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体系。建立和完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标准;研制先进标准的环境监测设备设施;研究快速监测、污染源在线监测、排污总量监测、环境突发事件应急监测、生态监测、固体废物及土壤监测等技术与方法;建立水、气、声、土壤自动监测质量保证体系[3]。
(3)加强技术执法和技术监督
技术执法能提高执法效率,减少矛盾,减少对交通环境的不良影响,技术监督是对监测人员规范工作的指导和教育,对交通环境监测设备运行状况的反映。加强交通环境监测预警的技术执法和技术监督,对于交通环境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2.2.4 社会参与体系
交通环境范围广,环境因素复杂,单靠专业部门的监测与管理,难以保证交通环境安全,还需要公众的参与。公众参与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社会参与属性和社会服务属性。社会参与属性,可表示为公众监督、公众投诉、公众论证等,社会服务属性则表明公众投身监测、治理等,主管部门也可以根据公众的要求为公众提供监测方面的服务。可以说社会参与属性的主体是公众,对象是监测预警体系,而社会服务属性的主体是监测预警体系,对象是公众,两者之间是互相依赖,相互服务的。
3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运行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结构决定了体系的运行方式和运行能力。基础支撑体系为体系的运行奠定了基础,技术保障体系为体系的运行提供了保障,环境管理体系为体系的运行提供了科学管理的方法,社会参与体系则是体系良好运行的补充。四个子体系缺一不可,只有4个体系共同协调运作,才能实现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正常运行[4]。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正常运行是保障交通环境安全的关键,也是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构建的目的。要实现体系的成功运行,必须确保体系中每一环节工作的到位,从监测到数据分析,从警源确定到方案制定,从政府指导管理到公众监督投诉,从现场应急处理到补救措施等等。具体运行见图2。
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运行主要步骤为:监测—识别—诊断—方案制定—处理—结果。
(1)监测
交通环境监测有人工监测和自动监测2种形式,人工监测最为常见,通过仪器对筛选的交通环境因子进行监测,而自动监测可以在交通主要路段设立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实现全机器的运作模式进行监测。
(2)识别
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识别交通活动中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与污染灾害的诱因或导致因素。识别也就是预警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寻找交通环境污染的原因,尽可能全面地识别到主要影响因素和次主要影响因素。
(3)诊断
对已被识别的现实诱因,进行综合分析,以明确因素(现象)中主要的危险源,通过诊断给后面工作的开展提供根据和保障。
(4)方案制定
警源确定后,需要提出预控方案,并通过专家学者对方案进行决策分析,确定最优方案,并附以相关备选方案。
(5)处理
实施最优方案,按照方案进行实地交通环境污染治理,当出现处理失效时,应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
4 结论
建设先进的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是加强交通环境安全管理的一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的重要任务,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交通环境监测预警工作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给出了体系运行的方式。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由基础支撑体系、技术保障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社会参与体系4个子体系组成。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是提高交通环境保护和交通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方式,相关部门可以通过该体系的建设,有步骤地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从而提高环境监测能力、增强环境预警功能、强化环境安全管理,达到交通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摘要:文章分析了交通环境监测预警存在问题,指出目前交通环境监测预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的欠缺;构建了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即基础支撑体系、技术保障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社会参与体系。建立交通环境监测预警体系能够做到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的变化情况,尽可能地准确预警和及时响应各类环境突发事件,满足交通环境管理和安全管理的需要,将交通环境安全系统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结构状态。
关键词:交通安全,交通环境安全,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参考文献
[1]万本山.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2]United Nations.Global Survey of Early Warning Systems[R].New York:2006.
[3]Bildstein O,Vancon J P.Development of a Propagation Model to Determine the Speed of Accidental Pollution in the Rivers[J].Wst.sci.tech,1994,29(3):181-188.
[4]付朝阳,金勤献,孙鹏程.区域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框架研究[J].环境科学,2008,29(7):2077-2080.
交通预警 篇2
为进一步加强交通学院学生学籍管理和学风建设,及时发现和预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强化学生的学业管理,提高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性和预见性,通过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督促学生努力学习,顺利完成学业,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社会有用人才,根据《鲁东大学学生学习成绩预警制度实施办法》(鲁大校发
[2008]83号)规定,交通学院特制定“学习预警”制度如下:
一、学业修读情况检查
学院组织对本院所有本专科在校生的学业修读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一)、每个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学生个人检查已修读课程是否取得相应学分,所取得学分的平均学分绩点是否达到2.0;辅导员负责将学生的各科学习成绩汇总,统计不及格的学生名单和不及格科目,成绩发给班主任,并对不及格的学生,电话或挂号信通知家长,要求学生假期认真复习功课,准备开学初第二周参加补考。
(二)、每个学期初,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汇总整理,并进行成绩排名;班主任须对自己所管辖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在第二周补考之前,班主任须逐一找不及格学生谈话,教育并鼓励学生要认真准备补考。
(三)、每个学期期末考试前,班主任须逐一找不及格学生谈话,并认真做好记录,鼓励他们刻苦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考试。
二、学习成绩预警制度 补考后,辅导员及时统计补考后仍不及格的学生名单及科目,同时起草“交通学院学生学习预警通知书”。对学业成绩不合格的学生,根据不同程度给予不同级别的学习预警; “学习预警通知书”一式三份:一份寄给学生家长;一份交给学生本人;一份学院留作档案。
(一)学业警告预警
1、考核标准:各科目成绩不及格数在2-3门(含3门),给予学习成绩的警示性预警,以挂号信形式寄给学生家长,并电话通知家长查收,学生家长(或监护人)需向学校反馈意见,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2、考核目标:学期期末考试后成绩全部及格,期间未受过学校任何违纪处分,可取消学业警告预警
3、该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门数增加到4门以上,进入到跟班试读预警,通知学生家长到校,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二)跟班试读预警
1、考核标准:各科目成绩不及格数在4 门-5门,给予学习成绩的跟班试读预警,通知家长在一周内到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2、考核目标:学期期末考试后成绩不及格数不超过1门,期间未受过学校警告以下违纪处分,可取消跟班试读预警
3、如该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增加到6门以上,进入到退学预警。
(三)退学预警
1、考核标准:考试成绩不及格增加到6门以上,通知家长在1个星期内到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如个人和家长强烈要求跟班试读,可在本人写保证书、家长签字同意的情况下,给该生跟班试读到本学期末的机会。
2、考核目标:学期期末考试后成绩不及格数不超过1门,期间未受过学校警告及以上违纪处分,可取消退学预警。
3、如该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门数超过2门(含2门),劝其退学。
三、加强对学习成绩预警学生的教育
1、学院及时召开被“学习预警”的学生座谈会,帮助补考后仍不及格的学生分析原因,指明危害,找出对策;并鼓励不及格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新的学期要有新的精神面貌和姿态去迎接新学期的挑战。
2、对于被预警的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应将其列为重点关注对象,平时要定期找其谈心,每个月至少找其谈话一次,了解其学习情况,鼓励其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改善学习方法,指导其制订出学习计划,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计划,争取学习成绩的逐步提高,并做好记录;
3、辅导员、班主任要经常与被预警的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告知其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表现等,并认真做好记录;
4、每个学期初,由学院教务科发放的补考和重修名单,必须由学生本人一一落实,关于补考的科目、时间和地点,关于重修的科目及上课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必须保证每个不及格的学生清清楚楚;每个学期末的重修考试,必须保证每个重修的学生清清楚楚,并在重修考试的通知上签字,并作为重要的档案资料保管。
5、学生应全面了解学校“关于本科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及学籍有关管理规定。
交通预警 篇3
【关键词】铁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预警系统;自然灾害
早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美国、欧洲各国就开始了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研究。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它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减少交通负荷和环境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
1、铁路自然灾害现象分析
铁路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交通工具中最为普遍的一种。铁路的建设里程预计2020年将达到11万千米,到时候,铁路将会成为我国加强各省市之间联系最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铁路与自然环境是息息相关的,而我国由于地域广阔,各个地区的气候差别大,还有最主要的是地质和地壳活动,导致我国铁路的自然灾害频发,灾情严重。每年在铁路自然灾害方面的损失巨大,每年都会带来很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路基是铁路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占铁路全路总长的90%以上,而自然灾害发生得最多的区域就是路基,另外铁路附属设施中一些涵洞、隧道、战场也会受到一定的损害。据调查,我国铁路受灾路基的长度已达到1万千米。我国的铁路自然灾害有以下几种:
地震灾害。我国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严重地震发生时就会造成铁路路基的损毁、铁轨的扭曲等。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就给铁路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滑坡灾害。滑坡灾害会使铁路路基毁坏、掩埋,主要是发生在兰州——昆明以东和银川——北京以南的地区,会发生滑坡跟降雨量关系很大。
泥石流灾害。泥石流灾害在我国也是频发,很多铁路都有受到泥石流灾害的毁坏。一旦发生泥石流,会冲毁路基、隧道,填塞涵洞,甚至会颠覆列车。
风沙灾害。风沙灾害主要表现为风蚀和风积,风沙灾害除了对铁路本身造成危害之外,还会威胁到列车的行驶安全,情况严重时极容易造成列车翻车事故。
2、铁路自然灾害预警系统
自然灾害对铁路的影响如此之大,那么就更要做好铁路防灾减灾的预警机制。首先必须从最源头的铁路建设中做好预防,做好地质勘探,在建设铁路时根据地质情况相应的增强铁路抗灾的能力。在进行地质勘探后,对即将建设的铁路线路进行科学的考察,根据地质情况,尽量避免一些地质不良地区,绕过容易出问题的地区。其次,对于现有的铁路自然灾害要制定统一的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将事故发生多且严重的地区重点圈出,重点进行防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从全局上考虑我国铁路自然灾害的现状,逐步建立完善的铁路防灾减灾的系统。
3、ITS-R在铁路自然灾害预警系统中的运用
铁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R)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中的一个分支。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技术的更新换代,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也开始广泛的运用于铁路、民航等领域。所谓铁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有效的实现铁路运输中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共享。充分的利用铁路运输中现有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以实现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运输安全、提高铁路服务质量等,这是新型的铁路运输系统。
铁路自然灾害的频发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在铁路灾害重灾区传统的方法是人为的看守,但是人不可能时时保持绝佳的精神看守,也不可能保持一天24小时看守,有很大的局限性,防灾减灾的效果不明显。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铁路运营里程越来越长,而且高铁的行车速度极快,传统的人为看守的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了。将智能交通运输系统运用于铁路预警系统中,可以使铁路的防灾实现得更加的彻底,在未来,铁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将是铁路实现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铁路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铁路自然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铁路自然灾害可以根据灾害影响程度的大小分成轻微灾害、严重灾害,也可以根据灾害的形式分为突发性灾害、缓发性灾害。由于我国铁路自然灾害在不同的地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那么首先就要做好数据的整理分析。根据以往自然灾害发生的情况,将铁路自然灾害的重灾区划分出来,然后每一个重灾区主要发生的灾害又是什么,建立一个信息系统,系统全面的整理管理这些信息。铁路自然灾害除了前文中论述的3个主要的方面以外,还有崩塌、洪涝、风沙、冻融、积雪、溶塌、盐胀、软土和膨胀土等,类型多样。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自然灾害。建立铁路自然灾害信息系统可以从数据资料中发现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然后根据规律在特定的铁路路段采取正确合理的措施来减少灾害的产生或是降低灾害发生后多铁路的破坏力。
3.2确定智能预警系统安装的位置
智能预警系统不可能以全面撒网的形式来安装,需要根据我国目前铁路自然灾害发生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这个时候,铁路自然灾害信息系统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科学的分析每一段铁路的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分析自然灾害造成的后果,分析铁路自然灾害产生的时间、原因、形式等。在分析这些数据资料时尤其要注意的是自然环境复杂地区的铁路,如青藏铁路、东北的铁路线、东部沿海的铁路线。青藏铁路的建成本身就很不容易,它的自然环境尤其恶劣,自然灾害也多,需要重点分析。东北的铁路线出现较多的问题是积雪灾害,因为纬度较高,冬天长且温度非常低,很容易造成积雪灾害。科学合理的分析铁路的自然灾害的情况,然后确定出哪些地区必须要安装预警系统,哪些地区不需要安装,哪些地区的预警系统可装可不装。
3.3安装预警系统
预警系统中最为主要的是监测和报警,这两方面都做好了才能使预警系统真正的发挥作用。全天候的监测,在发现异常情况的时候及时报警,然后及时的进行灾害的防控,最大程度的避免自然灾害的产生,有效降低灾害造成的破坏力。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更新预警系统的技术,提高预警系统的能力,实现铁路的更安全、更高质量的运行。
结束语
铁路是我国交通运输体系中的中流砥柱,在运输中,尤其是货运,铁路的作用尤其明显。我国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铁路自然灾害的频发给国民经济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每年都需要在铁路上耗费很大一笔资金,同时还伴随着列车行驶中的一些事故产生导致人员伤亡。做好铁路自然灾害的预警系统迫在眉睫。利用现代先进的智能运输系统可以大大提高铁路自然灾害预警的能力,防灾减灾,提高铁路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昆鹏.铁路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R)在铁路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3).
交通预警 篇4
1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内涵
空中交通管制,主要是应用了导航、通信、以及监控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飞机的具体飞行活动进行全面充分的监视和控制,从而实现保证航空飞行安全性和秩序性的重要目的。空中交通在进行管制的过程中,通常会将飞机飞行的航线空域进行有效划分,主要包括等待空域管理区、飞行情报管理区、塔台管理区、进近管理区以及飞行情报管理区和航路等等,针对不同的管理区域,采用的具体雷达设备也是有所区别的。对这些管理区域进行间隔划分,从而飞机飞行过程中的垂直和水平方向能形成间隔,这样能够逐渐构成空中交通管制的良好基础。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主要是指飞机飞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问题。空中交通管理系统中对一些不确定性的危险潜在因素没有进行有效预测,或者预测的效果不够准确,进而采取的解决模式不恰当或者行动时间不够及时,给空中交通的管制工作增加难度。同时空中交通管制中的安全风险还有一部分是多种内外因素共同造成的,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将会增加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1]。
2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
2.1 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界定
为解决问题制定相应的备选方案,并对其进行相应的选择和决定,即为决策。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主要是针对空中交通管制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风险,对可能出现风险的各个阶段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监管,从而在现代决策技术的指导下,选择良好的备选方案,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解决。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风险指标的确定工作、指标值的界定以及预警决策器的选择等方面。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预警决策模式在不断的优化设计当中,将其实际运用到当前的空中交通管制工作当中,能够有效提高预警效果的准确性。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是安全风险预警决策工作能够按照相关的标准样式执行预警工作的良好指导和标准,它能够针对安全风险预警阶段中的一些决定性问题,不断提高预警的精度和准确度,从而对预警管理的模式进行有效补充,能够有效解决预警决策问题[2]。
2.2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目标
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对影响预警信号准确性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并积极采用现代的决策技术,对可以使用的应急解决方案进行选择和优化,从而增强预警管理系统的工作效果。空中交通管制采用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进行管理,主要是想要将空中飞机飞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风险进行全面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增强空中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出行人员的生命安全,因而该模式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优化,逐步提高具体的预警决策方案和策略,针对其中出现的一些虚警和漏警问题进行全面的防治[3]。
2.3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基本任务导向情况
1)保证安全风险预警决策的指标能够和实际的安全风险状态进行有效匹配。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预警决策模式,在实际的应用当中,需要保证能够对出现的各种风险特征进行描述,而描述风险特征的主要方式就是指标。风险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在选取指标对风险进行描述的时候,很难保证完全的准确性。将指标和风险特征进行充分匹配,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风险预警决策的使用效果,匹配程度主要是看风险特征状态描述的不确定性如何。在对空中交通中的风险进行监控和识别过程中,为了有效避免那些虚警和漏警的情况,需要不断调动和组织相关的资源,对各种信息质量好的指标进行全面的收集和分析,从而为最终的预警决策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保证指标和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实际特征进行有效的匹配,增进预警决策的精确度和准确度,保障空中交通的安全和稳定[4]。
2)对指标信息的冗余度进行有效的判定和决策。在对空中风险进行预警诊断的过程,就是对实际风险的情况以及状态值进行全面划分的过程。空中交通风险特征的样本集是有一定限度的,因而想要在模式识别理论的支持下进行风险的分析和控制工作,必须对特征维数进行有效的控制。特征维数是和样本相匹配存在的,如果样本有限,那么采用相应数量的特征维数能够对样本进行有效的分析,而如果使用的特征维数过多,将会直接影响到预警决策的最终效果,同时导致预警模式性能退化,不利于最终决策措施的执行。根据这一情况,在对风险指标进行预警评估的时候,需要选择一些具有相对适应性的指标,同时对那些冗余的指标进行有效的剔除,从而能够针对一些相对特定的风险状态进行准确判断,及时发出相关的预警信号,为预警决策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这样能够保证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还能够保证预警决策的效果更加良好[5]。
3)根据对空中交通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趋势预测和预警评估,选择良好的决策方案。根据空中交通风险的指标特征,选择出良好的适宜的测评方法,这个过程就是预警评估的方法。预警评估方法是决定预警信号等级的重要步骤,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际的预警效果。趋势预测主要是对空中交通的风险走向进行全面的预测,从而积极发现其中出现的各种风险问题,并为后续的风险预警决策做好前提准备工作。这些方法的有效应用,能够为选择良好的风险预警决策手段和方案,提供良好的条件[6]。
3 结论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积极适应了当前社会的发展情况,应用了多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当今社会空中安全管制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对空中航空路线和飞机的具体飞行活动进行预警管理的具体实施工作,是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的主要目标。
摘要: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中外交流的愈加频繁,使得航空客运量逐渐增加。空中航线的密集度不断提升,航班数量和频率的不断增加,给空中交通安全带来了较大的风险,比如说飞机相撞、航班冲突等,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了一定威胁。空中交通管制就是为了将空中航班出行的风险有效控制在最小限度,加强航空过程的安全工作,维护空中运行的正常秩序。本文主要从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内涵入手,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相关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介绍和说明。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体系
参考文献
[1]罗帆,杨智.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3,35(4):274-278.
[2]郑寅飞.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的决策模式研究[J].电子制作,2014(3):109.
[3]陶啸啸.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研究[J].科技风,2014(2):165.
[4]郑晓春.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分析[J].硅谷,2014(7):181-189.
[5]刘亚.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及方法[J].科技风,2015(3):86.
交通预警 篇5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风险预警决策模式
民航飞行器载有许多旅客,空中交通安全管理对控制风险的需求尤为迫切。空中交通管制可以维护空中交通秩序,防止空中的飞行器等发生碰撞。导致空中交通管制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各种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因此及时地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尤为重要。
1 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风险因素
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风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从人的因素、设备故障、环境影响及管理成效等方面划分。首先,人员风险因素。不论是地面的交通,还是空中交通,人都是操作的主体,而人又是最难以预测预警的。在空中交通管制发生的事故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占据很大的比例。其次,设备风险因素。所谓设备风险因素是指与发生故障相关的管制设备,例如空管自动化系统、雷达系统、电报系统等,当这些系统发生损坏未及时修理或更换 ;设备老化等 ;设备运行不正常或者设备没有备件等,都可能会导致空中交通事故的发生。再次,环境风险因素。空中交通管制主要的目的是放在空中,即使是在地面,交通也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在空中,各种气象问题、地理问题、甚至通信等都可以导致空中风险的发生。很多环境因素都不是空中交通管制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却对民航的运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最后,管理风险因素。在空中交通中,涉及的人员比较的多、设备也比较的复杂,怎么对这些人员和设备等进行管理,进行决策也会影响到空中风险的发生。这些都是可以影响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的风险因素。
2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特点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有很多特点。首先,客观性。每年都会有很多的空中风险事件发生,这些事情的发生都不是人所能控制,也不是人所能把握的。这种客观性是因为产生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因素是客观的和必然的。其次,动态性。风险的发生和产生的危害等都不是固定的,什么时候发生,发生的危害有多大等在不同地方、不同时期都是不一样的。再次,复杂性。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来源复杂,不仅是与人有关,还与机器设备等有关。再次,无序性。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因为没有发生过,处理起来无章可循,另一方面,因为环境中的某些因素的变化,可能会有不特定方面发展的趋势。最后,破坏性。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不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危险或事故,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损失。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具有明显的破坏性特征。
3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
首先,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测预警决策模式。预测是指对研究对象的未来状态进行估计和推测,由过去和现在的数据等推测未来,用已有的东西推测未知的东西。预测既可以根据过去已有的相关历史资料和现在的实际情况来推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也可以是对现在已经存在的事件的未来状态做出估计和预测等。预测预警决策模式要遵循一定的原理 :虽然风险具有动态性的特点,但是对于发生风险的相关因素还是可以提前预测的 ;事物连续性原理,现在的状态是由以前的状态演化而来,而未来的状态也是由现在的状态演化而来,因此这一原理也是预测预警模式的一个重要原理 ;事件可类推原理,通过知道两个不同风险因子或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类推另外一个事件的发展趋势,这样可以使决策的过程更加的科学。
这种模式的预测过程包括一些步骤 :明确预测的目标和对象,在预测前明确预测目标,可以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资料 ;收集数据信息,信息的准确与全面直接影响到预测结果的精确性,因此要准确且全面的收集信息 ;合理选择预测方法和模型,选出合理的方式和模型是预测决策模式运行的核心 ;输出结果和决策选择,只有根据结果,才能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制定相关预防措施,为决策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基于评估的空中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这一模式是应用比较多的一个模式。与风险有关的指标比较多,选择合适的指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术,对这些指标进行测算等,可以为预警提供一些参考甚至是决策。这一模式的任务导向可以分成两个阶段。首先是预警分析阶段的信息发布决策任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评估诊断方法的选择决策,指标信息冗余度的判定决策和风险指标值的确定决策。其次是对策选择阶段的决策任务,这一阶段的工作任务是对不确切的志向、行动、目标、约束条件及决策方案等进行决策。
最后,基于情景分析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情景分析法,可以向决策者展示未来发展中呈现出的不同情景,让决策者知道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情景分析法,可以辅助决策者在策略规划中描绘不同的未来发展场景或情节,可以提高决策者的反应速度 ;情景分析法,可以避免决策的失误。情景分析法在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预警决策中有其应用的必然性。首先,利用情景分析法,可以提供全面的预测效果,预测的可信度也很高。其次,情景分析是预控对策优选决策的有效工具,使预控方案的操作与响应均能满足安全目标和实际管控的要求。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情景决策的类型包括 :正在工作情况下的预警决策。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空中交通管理者为了应付潜在的问题,必须进行决策,决策者在决策时,只有充分考虑到当时的情景,对情景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决策的正确性。出现在特定情况下的预警决策特。由于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有很多种,因素也有各自的不确定性,所以还是会对有些风险或是危害事件无法进行有效的预测,这就需要管制人员在处理这种风险的时候有应变能力和应急管理能力。
交通预警 篇6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及方法
为了防止航空器之间的相互碰撞, 为各种航空器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序的空中交通秩序, 必须制定有效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 大大提高预警的准确度, 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内涵和主要特征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是各种事故隐患或事故的触发器, 可能对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正常运行造成潜在的危险, 对交通管制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就可以大大降低空中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 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从整体上来说, 诱发空中交通安全事故的因素有很多种, 需要我们进行详细的分类, 目前分类的依据主要是交通管制系统安全理论和思路, 对诱发事故的问题要进行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同时, 产生空中交通管制事故的多种原因, 以及错综复杂和多层次的机理, 这些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 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系统, 我们要对这个复杂的系统进行正确的认识。整体来讲, 空中交通管制是由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组成的, 内部系统主要包括导航、通信、气象、管制、监视、情报等职能部门, 外部系统主要包括国内航空公司、机场、军航、国际航空、地方政府等民航部门。
二、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
(一) 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进行及时预测
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进行及时预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 结合历史资料中记载的过去发生的同样或类似情况, 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有效分析和及时推测, 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采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二是对现在的已知事件进行详细分析, 对其未来可能发生的状态进行一定的估计和推测, 加强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预测, 具体来讲就是根据历年来对灾害的统计、历年来发生的各类航空风险事件, 以及之前空中交通管制的相关经验, 结合现在的各类信息和相关情报, 运用比较先进的预测技术和先进的预测手段, 对监控对象进行有效的预报和预测, 时刻掌握监控对象的安全状况及呈现的趋势, 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提前控制, 大大减少空中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和相应的损失。
(二)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目标及模式
空中交通管制预警决策模式的目标主要是, 在预警管理实施阶段, 对决策对象进行有效了解, 分析影响不利于预警信号准确性的各种问题, 然后运用现代的技术解决这些问题, 对空中交通管制预警系统进行优化, 使空中交通管制预警系统的工作性能不断得到提高, 主要任务主要是对虚警和漏警进行有效的防治。
根据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目标的界定,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工作原理是:
风险因子查找———数据采集———风险监控———状态诊断———预警信号———持续检验。
在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运行中, 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部门首先要根据具体的安全目标, 合理确定预警对象, 对危险源进行有效的辨识, 并积极收集相应的数据, 优化选择初设指标体系,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准确的数据处理, 找出预警对象在某一时段可能出现的风险特征和风险因子,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 就可以对这一时段进行重点监控, 提高监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其次, 在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进行持续监控下, 对最符合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安全目标的告警阈值, 以及确定不同类型指标方面, 可以采取优选决策器, 实现更加合理的分类决策, 这样就可以及时发出相应的预警信号, 而且每次信号的输出还可以得到有效的实践检验, 促使相关部门和人员不断调整和优化决策过程。
(三) 基于预测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的实施步骤和运行模式
基于预测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 进行决策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实际预测的结果, 因此, 只有积极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才能保证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有效运行, 这就需要重视并加强安全风险预测, 努力提高安全风险预测的准确性, 进行安全风险预测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对可知信息的有效选择和准确分析, 二是注意选取正确的风险预测方法, 只有注意这两个最基本前提, 并对这两个前提进行系统的整理, 才能保证风险预测的准确性。简单来说就是要对预测的对象和预测目标比较明确;收集有效的数据信息;选择合理的预测模型和预测方法;对于输出的结果进行准确的决策选择。需要注意的是, 只充分收集相关数据信息, 并进行有效的检测, 才能保证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顺利实施, 也就是说,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是否有效, 关键在于对信息的收集、分析、感知和运用, 而一个相对比较完整的内外部信息交互平台可以实现对信息的收集、分析、感知和运用, 通过内外部信息交互平台, 可以在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目标的导引下进行科学的信息处理, 进而对安全风险的基本性质、发展趋势和有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准确把握, 提高警信号发布的准确率, 有利于选择正确的预控方案。因此, 可以说,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积极相应的模式,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但是, 由于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加上人们思想的滞后性, 所以不可能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全部进行准确预测和提前控制, 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 促使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更加合理和科学, 大大提高空中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水平, 减少空中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 为了防止航空器之间的相互碰撞, 为各种航空器的正常运行提供有序的空中交通秩序, 必须制定有效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 大大提高预警的准确度, 这样才能有效规避空中交通管制安全中的各种风险, 进而大大减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智.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及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2.
[2]罗帆, 杨智.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 2013.
[3]秦晴, 尹刚.浅谈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预警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 2013.
[4]蒋友.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及方法初探[J].科技视界, 2013.
交通预警 篇7
1 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安全预警系统
GIS技术概述。GIS(geograph icinfo rm at ionsystem)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混合数据结构和有效的数据集成、独特的地理空间分析能力、快速的空间定位搜索和复杂的查询功能、强大的图形创造和可视化表达手段以及地理过程的演化模拟和空间决策支持功能等。GIS的属性数据是对空间对象属性的描述,以数据库的形式存储,用户的大部分操作都是对属性数据的操作。用户可将属性数据显示在对象位置中并可利用不同的颜色对其进行专题渲染。利用GIS的空间拓扑关系(topo logy)可以直观的显示出点、线、面、网等实体之间的关系。而利用GIS的数据查询功能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定性、定量的统计值查询、分类查询以及范围查询等。GIS预警系统的目的。GIS预警系统其主要目的是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对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挖掘出事故发生的机理,从而对城市交通安全进行分析、预测、评价。用户可通过事故黑点分析评价模型对事故黑点进行成因分析,并可根据其分布状况确定灰色路段。用户还可利用GIS的图层叠置功能,将不同属性的图层叠加以更好的显示黑点位置,黑点周围环境以及交通流状况等。
2 系统的功能设计
GIS预警系统分为数据采集与接收子系统、数据分析处理子系统、数据查询子系统、事故预测与评价子系统、报警与调度子系统。本文利用GIS软件对交通事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事故属性数据库,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提取出事故发生的共有属性作为今后事故隐患的预警条件。当事故多发区检测到的信息与事故属性数据库的匹配结果达到预警要求,则交通管理控制中心预警系统开始工作,通过对事故预警区域进行有计划的干预使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降至最低,防患于未然。
2.1 数据的采集与调用。
交通信息分为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两类,静态信息一般指一段时间内稳定不变的信息,如道路的长度、宽度、路面结构、管养单位等。动态交通信息是指时空上相对变化的信息,如道路交通流信息、交通控制状态信息、实时道路交通环境信息等。不同交通属性的交通信息获取方法不同。对于静态信息可通过土地管理部门、市政单位、公安交警管理部门等获取。动态交通数据获取手段较多,当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有GPS卫星定位技术、视频检测技术、红外扫描技术等。经前端收集的数据必须进行标准格式转换存入数据库,需在地图上显示的要进行地理编码。
2.2 数据的分析处理。
数据的处理包括对图形数据的处理和事故属性数据库的编辑。用户可以对图形对象进行编辑、修饰及标注等操作。对于事故黑点用户可以用建立缓冲区的形式根据事故发生次数来表示黑点大小,用户也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事故类型。事故属性数据库由事故影响各因素组成,每个影响因素为一个字段用表格的形式存储,用户可将每一个影响因素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将影响因素车划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然后再将车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其它因素依次类推建立其相应的等级表格。用路面检测到的因素信息与事故属性数据库中的因素字段值进行数据匹配,匹配过程通过运算数学模型完成,若匹配结果达到了事故预警的临界值则预警系统进行报警。
2.3 查询系统。
GIS预警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查询功能,用户可根据不同需要进行空间分析查询和对属性数据的专题查询以及图-属互查等。空间分析查询可以让用户直观的分析图形的拓扑结构以及缓冲区分析等。属性数据查询使用户可通过不同的关键词(时间、地点、类型等)调出属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等。图-属查询则将事故属性直接显示在地图上使查询结果更加直观。
2.4 预测与评价系统。
GIS预警系统通过对已发事故的分析,预测将来一段时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GIS预警系统通过对大量的事故因素进行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而评价系统主要是安全评价,根据不同的评价指标,系统直接调用数据库数据进行评价。
2.5 报警与调度系统。
GIS预警系统将实时信息与事故因素数据库的匹配结果作为返回值传递给报警系统。报警系统根据返回值确定事件状态并将事故地点通知交警及救援部门,同时事故地点显示在路口显示屏。调度系统可利用GPS卫星定位系统寻找离事故地点最近的巡逻车及救护车,使事故的损失降至最少。当道路的某一点发生交通事故,GIS预警系统将要完成的一连串动作为:(1)利用无线定位技术将事故发生地点进行准确的显示;(2)将事故地点告知离事故最近的救援中心;(3)将事故地点显示在各路口电子显示牌上告知驾驶员以防事故发生点发生交通阻塞;(4)将检测数据存入数据库并进行分类;(5)根据数据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3 系统的开发与利用
GIS交通安全预警系统是基于对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p Info的二次开发实现的,系统采用Visual C++6.0作为开发平台,以组件式开发为基本思想将Map Xh.和Map X.cpp文件加入到工程中创建Map X控件。根据城市道路网的特点采用拓扑数据结构表达道路之间的相互关系。系统充分利用了Map Info的地图可视化功能,使交通安全预警系统成为交管部门防治交通事故的有力手段。对预警系统的开发主要有以下部分组成。
3.1 属性数据库的设计。
属性数据库包括事故统计数据库和事故因素数据库,事故统计数据库为方便用户进行统计查询设计,该数据库通过地理编码可直接在地图上显示,用户只需点击地图上相应的事故黑点相应的事故属性便可在地图上显示。事故因素数据库为进行实时交通数据的信息匹配和将来交通安全预测与评价设计,事故因素数据库由各因素表组成。
3.2 系统利用。
系统建成后,可针对不同城市的交通情况建立数据库。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通过对数据库的操作便可将城市的交通安全情况在地图上表示。
4 结语
本文通过对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了以事故因素为数据库的交通安全预警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城市各路段交通流状况的实时监,并通过预测模型和数据匹配模型对道路安全进行预警分析。由于采用了数据匹配的方式预警使系统的存储量大大减少,用户还可通过不断的更新数据库使预测模型更加完善。系统在设计过程中难免存在缺憾的地方,只有对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改进,才能使交通安全预警系统造福于民。
摘要:通过对事故属性特征的研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基于GIS的交通安全预警系统。该系统可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和事故特点,对事故黑点进行分析、预测与评价,并可根据实时数据匹配结果进行报警,基本实现了城市交通的智能化管理。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交通事故,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秦利燕,邵春福,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5(2):1042107
[2]镇海燕,王炜.基于GIS的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研究.交通与计算机,2002(3):629
[3]梁艳平,邵春福,纟泉凯.基于GIS的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管理与分析.交通与计算机,2004(5):65268
交通预警 篇8
1从内涵着眼,深刻了解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含义
空中交通管制即利用通信、导航技术和监控手段对飞机飞行活动进行监视和控制,保证飞行安全和有秩序飞行。 在飞行航线的空域划分不同的管理空域,包括航路、飞行情报管理区、进近管理区、塔台管理区、等待空域管理区等,并按管理区不同使用不同的雷达设备。 在管理空域内进行间隔划分,飞机间的水平和垂直方向间隔构成空中交通管理的基础。 由导航设备、雷达系统、二次雷达、通信设备、 地面控制中心组成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完成监视、识别、导引覆盖区域内的飞机。空管安全风险则指在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危险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因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决策模式不当、行动采取不及时而有可能造成的飞行事故。
空中交通管制事故的发生不仅仅是单方面行动采取不及时或是预测不精准等原因造成的,而是有多种内部外部因素共同作用诱发而成,事故发生的顺序是环环相扣、不可分割的。因此,对空中交通安全的管制应该全面而具体,不能忽视一丝一毫细微的问题。这就要求我国空中交通管理部门以及航空公司必须完善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的决策模式,在空中交通风险预防阶段加大力度,努力降低空中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2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的决策模式
1) 做好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中的提前防范工作。预测工作是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加强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的预测、做好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的防范工作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空中交通事故的发生。预测即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出推测并制定出相应的应对计划。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进行预测,首先工作人员应有足够的应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问题的工作经验,并准确掌握以往的数据信息,还需对当前观测的目标状况进行充分观察了解,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推理做出接近实施情况的推测,采取必要的预防手段,从而将空中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2) 在预测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实施过程。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的顺利运行需要准确的预测工作及相关资料信息,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预测工作的准确与否。在预测工作中,工作人员首先必须掌握准确的观测数字和其他相关信息, 其次需要正确有效地预测方法和思维原理。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预测决策模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上各方面工作的有效配合。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实施过程的基本步骤大概有以下几步:(1)确定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预测决策目标;(2)收集相关观测信息,保证数据准确;(3)掌握科学有效的预测方法和思维理论;(4)综合分析整理信息,及时作出决策,确定防范措施。
3) 客观对待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的成效。如之前所述,航空飞行不比地面交通,在出现差错和问题时不能得到像地面交通一样及时有效地解决,所以,空中交通安全的管制才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各种实时信息是由相应设备器械进行观察监测得出,不能避免机器故障、器械误差等非人为因素,同时,因为自然环境的多变性,空中航道运行状况很难保证平稳不变。再加上工作人员的思维能力有限,如出现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预测决策的错误等情况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此时,相应部门应客观对待问题, 谨记着眼于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问题的解决,以便日后总结实战经验,锻炼更多的相关人才的应急能力。
3空中管制安全风险预警的决策模式总结反思
在每一次成功进行空中管制安全风险预警的预测决策后,相关部门和预测决策工作人员应充分总结实战经验,整理并指出本次空中管制安全风险预警的预测决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不能放过一丝一毫的细微角落,任何细小误差都有可能造成空中管制安全风险预警的预测决策的偏差甚至失败。完善空中管制安全风险预警的预测决策工作评估考核体系, 由上级部门对本次空中管制安全风险预警的预测决策工作及模式进行全面评价, 充分吸收上级部门意见或建议,提高空中管制安全风险预警的预测决策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交通预警 篇9
1 空中交通管制的风险相关概念和主要特点
1.1 空中交通管制风险的概念
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风险指的是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下, 出现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故障问题, 在一定的环境下, 造成空中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评估是对空中交通安全问题的预警, 能够通过风险将事故进行预测, 是空中交通事故和安全隐患的前因, 对控制交通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2 空中交通管制的主要特点
空中交通管制出现的安全隐患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 在判定的时候要按照系统安全的相关原理和经验进行判断, 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类, 在对待事故发生的原因时, 应该全面地考虑外界因素, 由于导致空中交通安全问题的原因是相当复杂的, 其产生的机制复杂, 层次多样, 所以, 造成空中交通安全问题的原因又相互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更加繁杂的系统。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又两大部分组成, 分别是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 内容系统是由外界的条件、气候和环境等构成的, 外部系统是由其他的航空公司以及航线构成的。
2 空中交通管制的风险预警和决策模式分析
2.1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预测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预测指的是对空中交通的相关风险进行提前的预测, 分析在空中交通中有哪些潜在的风险, 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对未来的判断从而分析潜在的危险。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预测可以根据对过去以往资料的判断从而分析在不久的将来会遇到的安全问题, 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和预测未来会发生的问题, 而且可以针对已经发生的情况来分析将来会遇到的安全问题, 能够针对一些已经发生的问题去推测未来将要发生的问题, 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风险预测对以往的事故进行统计, 对以往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从而去分析将会遇到的风险, 对风险加以评估, 在一些已知信息的基础上去分析未知的事情, 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风险事故的发生。
2.2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的相关标准
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的预警的标准是根据预警管理系统提供的相关信息制定的, 能够对预警信号进行准确地分析, 分析影响空中交通安全问题的各个方面, 从而采取现代化的方法规避风险, 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系统的决策能力, 防止预警系统会出现风险遗漏的问题。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在预测风险时主要进行以下工作:
首先要对风险因素进行掌握和控制, 然后进行风险数据信息的收集, 其次对风险进行诊断, 对航线进行分析, 建立预警信号, 最后在风险将要发生的一段时间内进行不间断的监控。
2.3 以预测为基础的空中交通管制预警决策系统的实施
在以预警为基础的风险的防范是进行决策的基础, 风险预警机制能否得到落实首先要确保对风险的预测是准确的, 而要对风险进行准确地预测就需要获取大量的信息, 而且要选用正确的预警方法, 要确保预警模型的有效实施, 明确预测的对象, 采取正确的预测方法, 能够全面地收集信息, 并且能够进行科学的决策。
2.4 以预测为基础的空中交通管制的安全风险决策的实行分析
风险预警机制能够执行, 就必须要获取大量的准确地信息, 并且能够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控, 能够对信息进行有效地感知, 然后收集, 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和储存的平台, 在风险机制的引导下, 对信息的分析从而得出预防风险的有效措施, 分析风险的性质, 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 对外部环境加以调整, 选择最好的预警方案, 预警的决策能够对未知的风险进行反应, 然后主动出击, 从而对风险进行控制。当获知了风险之后, 就要对风险进行评估, 从而制定出预警的等级, 对预警的方法集合起来, 选用制定等级的方法, 将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
3 结语
现在, 我国的航空交通越来越发达, 航线也越来越多, 这也使得我国的空中环境日趋复杂, 人们在享受航空履行时会面临着一些风险, 影响人们的安全出行, 因此, 必须建立空中交通管制系统对空中交通环境加以管理, 实现空中交通环境的有序和安全, 促进我国空中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空中交通管制预警系统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和预测未来会发生的问题, 而且可以针对已经发生的情况来分析将来会遇到的安全问题, 能够针对一些已经发生的问题去推测未来将要发生的问题。
摘要:现在, 我国航空运输事业实现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的空中交通流量在持续上升, 空中交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 航空安全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能够对空中安全进行预防, 从源头上防止空中交通事故的发生, 而且能够对空中交通风险进行评估, 空中管制系统能够确保人员、设备和物品的安全, 能够对风险进行预警, 提高对风险的决策水平, 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是确保民航正常运行的基础, 其主要包括飞行、机场、运输系统几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
参考文献
[1]杨智.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及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2.
[2]张萌.空中交通管制安全风险预警决策模式及方法研究[J].科技风,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