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段训练一(精选4篇)
写段训练一 篇1
小升初作文基本功训练写段训练
怎样把一段话写连贯呢?要注意两点:
一是要注意句子的顺序。一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句一句要有个先后顺序,不能颠三倒四。二是要注意过渡。一段话中层与层之间,一部分内容与另一部分内容之间,要用恰当的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使表达的`意思前后连贯。
写连贯一般有下列一些方法:
1.以时间先后为序写。
例《瑞雪》中的一段
昨天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部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这段话按时间顺序写景色变化。先写从中午到下午刮风的情况,后写傍晚下雪时的景象,最后写整个大自然的变化。作者用”霎时间”作过渡,不仅把上下两层意思紧密地衔接起来了,而且写出了大雪中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写段训练一 篇2
一、领会教材编排特点, 明确作文指导目标
《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作文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可以不写开头、结尾, 也可以不拟题目,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随意, 目的是降低作文难度, 使学生放开胆子作文。中年级作文以写段为主, 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写段是介于写句和写篇之间的一个作文训练阶段。不要人为地拔高要求, 本应主要练习写片断, 升格成写篇的作文, 导致年级训练目标过高, 训练不扎实。
中年级的教材, 循序渐进地编排了“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等训练重点及与之相应的课文和思考题、练习内容等。教师要充分使用教材, 明确年级训练重点, 对中年级作文训练心中有数。
二、精讲典型段落, 建立清晰的结构段概念
中年级的阅读教学除了要完成词句的理解, 还必须从“写段”训练目标出发, 精讲课文中的典范段落。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写什么”, 还要让学生领会作者是“怎样写的”, 并从中领会构段规律, 认识构段方法, 进而把这种构段知识迁移到写段训练中。
如第五册第19课《赵州桥》中写“赵州桥非常雄伟”采用的是总分的结构段式。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按以下几个步骤阅读:这段话写什么?这段话从几方面写赵州桥的雄伟?通过阅读, 学生知道这一段第一句话写赵州桥非常雄伟, 第二句写赵州桥的长度、宽度;第三、四句写建桥的材料、形状特点等, 都是围绕“雄伟”展开的具体描写。通过对具体段的分析, 让学生明确了总分结构及其构段方法。接着向学生介绍总分结构的其他形式, 可以先总述, 后分述;也可先分述, 再总述;还可以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述。
学习本段后, 让学生用类似的方法自学课文第三段, 再仿写总分结构的段落。教师可提供一些中心句、总起句, 如“这只小狗真调皮!”“我们的教室特别干净”等, 让学生围绕这些中心句、总起句, 进行有目的观察, 并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说或写一写。
三、落实结构段训练, 掌握各种段式的写作方法
中年级教材中出现比较多的构段方法有:总分、并列、承接、因果关系等。在教学中, 教师要以课文作为“训练场”, 侧重从语言形式入手对学生进行训练, 针对各种构段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比较, 并仿写、改写。目的是把篇的训练化小, 把写篇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分别放在写段的过程中去加强锤炼。
如教第六册语文园地中“写最感兴趣的一样东西”这篇作文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选择最熟悉的文具, 分别从文具的“外形、结构、颜色、用途”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说话训练, 最后再写“我最喜欢的一件文具”或其他东西就容易多了。经常性地指导学生进行一种段式的写段训练, 直至熟练掌握, 再进行另一种段式的训练。这样做, 教师对学生作文指导起来较容易, 学生写起作文来也容易得多。
四、创设训练的多种形式, 扎实练就“写段”基本功
叶老在谈及训练时指出:“训练训练, 分开来说, 训是老师的事, 练是学生的事……一暴十寒, 办法再好也没有多大用处, 因为在学生身上得不到巩固, 养不成习惯。必须督促学生循规蹈矩地练习, 日积月累地练, 练到非常纯熟, 再也丢不了了, 学生身上才真正有了这项能力。”凡要求学生练习的, 教师必须提出要求, 加以指点, 引导学生通过思索、实践, 悟出其中道理, 这样才是真正的语言训练。
1. 乱句重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下列方法进行乱句组段。 (1)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排列。如几个错乱的句子, 往往叙述了一件完整的事或者活动的具体过程, 就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排列。 (2) 按时间先后排列的顺序排列。可以找出表示时间概念的词语, 如, 早晨、中午、过了一会儿、第二天等词, 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句子。 (3) 按总分的顺序排列。句子中往往有一个中心句, 其他几句话都是围绕着这句话来说的。 (4) 按空间变换的顺序排列。“空间变换“即地点的转移, 表达出不同的内容。排列句子的练习,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而且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也有好处。
2. 观察写段。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校里的一景一物, 观察生活中的一人一事, 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等, 让学生把观察到的人、事、物用一段话写下来。如描写一个人, 先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这个人给你总印象是什么”, 接着让学生从这个人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分别描述, 再把这个人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说一说, 最后自选合适的结构段写下来。
3. 活动写段。
学生的课余活动丰富多彩, 教师可以寓“写段”于活动之中。如可以开展一些“男女生挑战赛”、“猜谜游戏”等活动, 活动后让学生把活动中闪现的精彩镜头相互分享。师生共同讨论适宜表达的构段方式, 学生再练笔。
必修一第一单元训练(一) 篇3
1.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评价秦朝政治时说:“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至二世三年而亡,前后仅十五年。然开后世一统之局,定郡县之制。其设官定律,均为汉所因袭。其在政治上之设施,关系可谓极大。”以下朝代与秦朝最为相似的是( )
A. 西周 B. 唐朝
C. 隋朝 D. 元朝
2. 有学者指出:“西周之所以实行分封制,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为了巩固新建立的西周政权,不得不实行分封制……春秋战国时代的历史证明,西周那种宗法血缘与政治关系互补性的国家形态已失去了存在的根据,郡县制正是适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创造并选择的一种新的国家管理方法。”这说明( )
A. 郡县制比分封制更具有优越性
B. 郡县制和分封制都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C. 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分封制的瓦解
D. 宗法血缘建立起的政治联系很不稳定
3. 《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材料反映出影响王位继承的主要因素是( )
A. 血缘亲疏 B. 尊卑有别
C. 长幼有序 D. 兄终弟及
4. 忽必烈说:“中书省是我的左手,枢密院是我的右手,御史台是我用来医治左右手的。”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 三权相互牵制达到政治平衡
B. 建立独立监察体制加强君权
C. 中书省独大威胁皇权专制
D. 行政权和军权受制于司法权
5. 开皇三年(583年),河南道行台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要解决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应该实施的措施是( )
A. 建立三省六部制
B. 重用文官管理地方
C. 建立科举制度
D. 合并郡县、裁撤冗员
6.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根据“上下相维,大小相只,防耳目之壅蔽,谨福之下移,则无权臣之患”的理念,建立起了一套“集权于上,分权于下”的政治制度。这套制度包括( )
①废除行中书省 ②地方设立三司
③废除宰相 ④建立内阁制度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7.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循西周的分封制度
8.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分封制的加强
B. 宗法制的衰落
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井田制的推行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法制对市奴隶主贵族阶级的继承法,也是继统法。这种继统法,必须首先严格区别嫡庶关系。”“由于西周奴隶制国家体制是与宗法制关系密切联系在一起,所以各奴隶主贵族十分重视‘宗子’的特殊地位,十分注意树立牢固的‘尊祖’观念……西周时期,从政治上讲,一国无二君;从宗法上讲,一庙无二祭主……这就成了维护宗法制度的基本信条。”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宗法制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时代。经过夏、商的衍化,到西周时最后形成严密的制度即宗法制度——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它表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法特征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对理性,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中国历史纵与横》
材料三 宗族制群体作为一种松散的利益群体,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而由宗族群体所形成的宗族势力,虽与过去相比有了本质性的变化,但作为封建残余仍对农村社区起着一定的破坏性作用,成为农村基层社区生活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潜在的破坏力量。
——陈永平、李委莎《宗族势力:当前农村社区生活中一股潜在的破坏力量》
材料四 家族组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与中国国家政权之间具有较为广阔的合作空间,与现代化的主潮流并不处于截然对立的状态。然而,家族组织又是一柄双刃剑,以它为表现形式的族际冲突制(编者注:农村宗族械斗),以及由于政府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普遍不满,很可能在家族组织复兴中成为某种破坏性力量。
——杨平《湛江农村家族宗法制度调查》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宗法制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宗法制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影响。
(3)试评价材料中关于宗法制的复兴或重建的观点。
必修二第一单元训练(一) 篇4
1. 《尚书·酒诰》:“其艺黍稷,奔走事厥考厥长;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
A. 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 手工业发展不均衡
C. 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 商人来自于社会的各个阶层
2. 《管子·轻重乙》中提到“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 )
A. 冶铁技术有所发展
B. 铁制农具全国范围使用
C. 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D. 小农户个体经营方式形成
3. 《汉书·食货志》记载“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地,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通过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的“重农”目的( )
A. 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
B. 控制农民人身自由
C. 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 D. 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
4. 右图的工具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
A. 夏朝 B. 北魏
C. 南朝
D. 唐朝
5. 《新唐书卷54·食货志》“(唐)宪宗以钱少,复禁用铜器。时商贾至京师,委钱诸道进奏院(地方的驻京办事处)及诸军、诸使富家,以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增加了政府货币的供应量
B. 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了钱币的不足
C. 便利了商品流通
D. “飞钱”实质是一种汇兑业务,不行使货币的职能
6. 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中反映宋代( )
A. 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B. 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 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
D. 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7. 《清明上河图》在无声的倾诉中折射出了时代的光泽。“时代光泽”是指( )
①国家统一 ②商业兴盛 ③城市发展 ④文化繁荣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8.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 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 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 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9. 在官方史籍中,清代人口数字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乾隆六年(1741年)突破了1亿大关(1. 4亿),并相继在乾隆二十一年(1766年)突破2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道光十四年(1834年)突破4亿。这种所谓的”人口爆炸” ( )
A. 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B. 对农业社会形成较大压力
C. 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 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产物
10. 弗兰克曾说:“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在当时(15世纪至19世纪中期)名副其实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因为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多边的纳贡贸易网。同时中国还从这个贸易网以外获得大量的商品。”这里的“商品”是指( )
A. 白银 B. 棉布 C. 丝绸 D. 鸦片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已成功申报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沂源县也成为民间文学类“牛郎织女传说”申遗成功的两个县份之一。
材料二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三 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1)“牛郎织女传说”反映的我国古代的小农经济有何突出特点?指出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长期在我国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和主流思想。
(2)材料二上述两段文字反映了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该土地制度的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据材料三分析,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
12.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 唐代饮茶之风遍及大江南北。陆羽的((茶经)提出饮茶“宜精行俭德之人”,标志着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对超然物外、安详、平和的审美境界追求。
——据萧凤声《试论中国国民性与中国荼文化精神》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2)依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种茶业发展的原因。
(3)你觉得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可信吗?请说明理由。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