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强市心得体会

2024-10-21

农业强市心得体会(通用9篇)

农业强市心得体会 篇1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党校理论课体会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的必由之路,是**农谷建设、“三化”建设、县域经济建设的有效手段。6月11日下午,市委副秘书长、农办主任朱根祥围绕高举中国农谷旗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打造现代农业强市的主题,为市第三期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全体学员做了推进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的专题讲座。

朱主任的专题讲座内容充实丰富,立意高屋建瓴,学员听完后都受益良多,对现代农业强市建设有更深刻的理解。发展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打造现代农业强市的必然要求,而且也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力手段,进而促进农民收入大幅度持续增长,更是中国农谷建设、“三化”建设、县域经济建设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我市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认真分析朱主任课中所讲,我认为我市农业整体素质还不够高,与现代农业强市的高标准、高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业生产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交织。近年来,无论是自然风险,还是市场风险,都有加大的趋势,困难比较集中,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市场供应任务艰巨。

二是农业结构仍需调优。在农业内部,养殖业占农业产值比重不高,没有突破50%左右;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低于农业发达地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

三是组织化程度不高,社会化服务不均等。虽然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自我比较,进步较快,但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还不相适应,仍然数量少,功能弱。农民在参与市场竞争中,势单力薄,“话语权”弱。

四是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目前随着文化水平较高的青年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留在一产业的劳动力文化水平相对更低,吸纳新技术的能力弱,不能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

二、加快我市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的设想

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主要措施,就是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整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1、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是现代农业建设的主体,抓好农民素质提升是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一方面要通过提升农民素质,让农民变市民。二要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对务农农民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培养造就一批致富带头人。三是实施“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大力开展农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知识培训,通过政策引导、信息服务、创业资金扶持和后援技术支持,培植一批现代农场主和新型农民企业家。

2、优化农业结构,健全农业产业体系。主要是稳定发展种植业,加快发展畜牧业,大力提升水产业,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一是稳定发展种植业。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调整种植业作物结构、品种品质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

二是加快发展畜牧业。发达的畜牧业是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因为它上促种植业,下带农产品加工业,和一、二、三产业都有密切的联系,地位非常重要。

三是大力提升水产业。重点发展水产健康养殖业、水产加工制造业、休闲渔业三大支柱产业。进一步拓展水产市场,突出抓好水产品流通和加工。

四是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突破性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3、建立和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发展社会化服务。

完善加强农技推广公益性服务体系。建立起一支以国家公益型推广服务机构为主体、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新机制。

大力发展农民自我服务性专业合作组织体系。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让更多的农民进入合作经济组织网络,使他们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体系建设,强化农业发展的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为发展现代化农业提供有力保障。

4、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一是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二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多渠道增加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用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加大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以信息化引领农业现代化,完善农村信息综合服务网络,为广大农民和企业提供快捷、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

6、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可持续农业。一是实施以沼气为主的“一建三改”项目,加快生态家园建设。二是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节约型农业。三是实施乡村清洁工程。集中回收处理乡村生产生活垃圾,实现水源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全面净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7、打开内外贸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积极调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板块基地。一是发展优质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坚持以质取胜,发展适销对路的产品。二是打通绿色通道,降低运销成本,搞好销售环境。三是立足国内,走向世界。重视农产品出口,以出口带动内销,促进产品提升质量、上档升级。

农业强市心得体会 篇2

1 森林是农业的生态屏障, 对农业起到其它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生态系统是调节整体生态系统平衡的主体, 是形成区域性气候和水文条件、地理景观的决定因素, 它的生物种类相当丰富, 它内部的相互关系、构造、机能也极其复杂, 是生态系统中最发达的类型之一。世人皆知, 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多种生态功能。实施“绿色产品战略”, 建设农业强市, 实现粮食总量增加, 除兴修水利, 科学种田外, 没有森林这个屏障的保护, 要取得粮食高产、稳产是不可能的。现就我市森林覆盖面积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说明森林的巨大作用。

我市1970年前, 森林覆盖率42.9%, 现在下降到19.6%, 由于森林覆盖率的锐减, 导致生态环境发生明显变化。

首先, 水分小循环失调。据市气象资料记载, 现在的降水量比1977-1998年20年平均降水量, 每年减少70.5毫米, 在此期间, 空气相对湿度下降, 蒸发量增加5.7%。进入九十年代, 特别是现在, 降水量忽增忽减, 春涝秋涝时有发生, 导致一年四季中的降水量不均。应该肯定, 降水量的变化主要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但是, 小区域有节奏的变化, 也说明了森林覆盖面积变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次, 风速加快, 风力加大, 风害严重。我市由于森林面积减少, 特别是平原中的岛状林面积大量减少, 减少了大气下垫面的粗糙度, 气团所受阻力降低, 近地面大气层的上界面下降。因此, 风力加大, 风速加快, 全市近百万亩左右的农田受到不同程度的袭击。由于大风刮走表土, 散失水分和养分, 导致了土壤肥力下降。没有森林的庇护, 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破坏是巨大的。因此, 建设农业强市, 不仅要加快生态体系建设, 实施专业化生产, 也必须将营造农田防护林做为科教兴林的一个工程, 做好落实。

2 林业是农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 对增强农业综合经济实力起到重要作用

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 建设农业强市, 在农村经济总量上取得突破, 除了调整种植结构, 推进科教兴农, 增粮兴牧, 大上乡企, 发展“两高一优”农业, 全力推进农业一次开发, 二次开发, 深度开发, 同时也要把与农村经济相关的林产品开发纳入运行轨道。

上述农业综合开发, 是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行战略, 但近期效益必须与长期效益结合起来。林业就是经营周期长的产业, 例如, 以现行物价, 每造一亩落叶松人工林, 15年第一次间伐, 取得700-800元的效益, 到20年第二次间伐, 即可得到1000-1500元效益, 如果按工艺伐设计, 到26年每亩全效益达4000-4500元, 按常规采伐, 到41年时可达7000元以上。因此, 乡级和村级都要有规划的建立一定规模的用材林基地, 设立“绿色银行”, 为农村经济总量长期增长奠定可靠的物质基础, 对繁荣农村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3 造林绿化是保障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和建设农业强市顺利进行的特殊工程

我市在建设农业强市的进程中, 各类矿藏资源也将大量开发, 伴随各类工厂的建立, 人口、车辆的猛增, 势必带来大量各种微量致害的有毒物质, 影响人的健康和对农产品的污染。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和建设农业强市, 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在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中, 造林绿化是最有成效的措施之一。森林是二氧化碳的消耗者和氧气的制造者, 据计算, 一般阔叶林在生长季节, 每天每公顷大约能吸收1吨二氧化碳, 生产750公斤的氧气。以成人每天呼吸需要消耗0.75公斤氧气, 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计算, 城市居民每人只要10平方米的森林, 就可以消耗掉每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并供给所需的氧气。森林、林木具有吸收大气中有毒气体的功能, 森林可以吸尘, 对灰尘具有阻挡、过滤和吸收作用。森林可以杀菌, 森林的枝叶能吸附大量的尘埃, 减少细菌的载体, 因而能使空气中的细菌量减少。森林可防噪音, 40米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音10-15分贝, 街道绿化树可以降低噪音8-10分贝。综上所述, 大力绿化环境, 最大限度增加城乡森林和绿化植被面积, 是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和建设农业强市的特殊工程。

4 林业发展战略

根据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农业强市的总体思路, 林业发展战略的总目标是:建设一个与农牧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具有最佳三个效益的林业。

4.1 从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观点出发, 探索农、林、牧各业占地的最佳比例, 以求更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全市低山丘陵总面积22.5%, 山前漫岗占8.3%, 沟谷平原占2.9%, 平原占52.2%, 低平原占14.1%。根据“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使用土地原则, 从完达山南麓到阿布沁河、七虎林河、穆凌河、乌苏里江左岸的广大平原, 土肥水足, 地势平坦, 热能量较多, 是发展农牧业、水产养殖的最佳部位, 约占总面积的65%左右, 在这个区域中, 发展林业的重点是:高标准绿化四旁, 全面实施农田防护林工程。位于北、西北、东北部的完达山是发展林业的基地, 约占总面积的25%左右, 从完达山南麓向平原过渡地带的丘陵和山前漫岗是营造水土保持林和发展果树的最佳部位, 约占总面积的10%左右。各业按这样的地理位置和占地比例区划, 就能发挥土地的最大生产潜力, 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4.2 从发挥森林的最大生态效益出发, 探索最佳的森林覆盖率, 以求创造一个最佳的生态环境。根据我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布局, 森林覆盖率总指标由19.6%达到28%, 这是全市由地形、地貌和发展农、林、牧业的主攻方向所决定的。具体区划是:完达山山地用材林区由53.2%达到64.2%;中部丘陵漫岗水土保持林区由2.7%达到10.2%。这个目标实现后, 也就是农业强市所具备的生态条件。

4.3 从科学发展林业的观点出发, 探索最佳的林种、树种结构, 以求速生丰产的最佳效益。根据我市地貌类型, 人工造林的林种布局, 应以农田防护林为主, 防护林与用材林、经济林、特用林相结合。具体区划是:海拔100米以下, 坡度小于5度的地带, 重点营造农田防护林, 同时结合绿化四旁, 营造特用林。为了加大广大平原农业区的大粗糙度, 增强防风作用和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对木材的需要, 有计划的营造一些用材林。海拔100-120米, 坡度15度以下的地带, 除保护好现有的天然林、人工林外, 重点营造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海拔120米以上, 坡度15度以上的地带, 营造用材林, 为国家培育后备森林资源, 建设永续利用的木材生产基地。根据总体地貌、降水量、积温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造林绿化的树种应以阳性树种为主, 阳性树种和阴性树种相结合。用材林应大力营造复层林相的混交林, 同时栽针保阔, 现有柞林要控制采伐, 造林树种要以红松、落叶松、三大硬阔为主, 经济林以果树、中草药、浆果类为主, 特用林以杨、柳、槭、榆、木本花卉为主, 也可引进优良绿化树种, 丰富绿化内容。

5 实现林业发展战略的措施

5.1 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 提高全民全社会对林业的认识。实施“绿色产品战略”工程和建设农业强市, 林业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 必须解决一些人认为林业周期长, 见效慢, 又是与农业有间接作用的工程, 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 需要利用各种宣传形式, 宣传林业的战略地位, 提高认识, 鼓励个人开发林业, 兴办家庭林场, 林业行业也要拓宽经营渠道, 扩大经营范围, 增加经营项目, 搞活企业, 加快绿化虎林大地的进程。

5.2 加大对林业的投入。在加大对农业物资和资金的投入中, 林业应占一定的比例, 采取多种筹措资金渠道, 大力支持专业开发、专业经营、规模经营, 国有林场要使用好中幼林抚育资金, 高标准高质量培育好森林, 乡镇林业站要搞好服务, 带动乡镇搞好绿化造林工作, 市财政在资金上给予扶持, 以支持他们完成建设农业强市所承担的林业任务。

以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篇3

关键词 江门 ;新发展 ;建设 ;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 F303.3

江门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濒临南海,毗邻港澳,是珠江三角洲西部的中心城市之一,现辖蓬江、江海、新会3个区和台山、开平、鹤山、恩平4个县级市。江门市是广东省的农业大市,是“产粮大市”、“农机大市”、“畜牧大市”和“渔业大市”,是“中国锦鲤之乡”、“中国陈皮之乡”、“中国优质丝苗米之乡”,是广东省粮食、蔬菜、水果、禽畜产品和水产品的主产区之一,是珠江三角洲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生产基地和港澳地区鲜活农产品的供应基地。

近年来,江门市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努力建设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强市。2015年,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上市农业企业3家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3个,规划建设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和中国农业公园;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0.3亿元、增加值17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 %和3.6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021元,同比增长10 %,连续8年实现2位数增幅。

1 坚持统筹协调,强化现代农业规划引领

2015年4月,江门市出台实施《江门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工作纲要(2015-2020)》,成立市、县两级联席会议制度和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建立统一的考核机制,强化部门联动协作,统筹政策、财政、金融、人才、体制机制等保障措施,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财政专项资金,撬动社会、金融资本投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园区农业、现代种业、旅游农业、农产品流通业、旅游农业“五大产业”,着力农业基础设施保障、新型农业经营、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综合执法、农业防灾减灾 “七大体系”,大力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提升、农产品流通工程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五大行动”,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加快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进程。

2 坚持开放兼容,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深度挖掘农业功能,推进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农村休闲旅游融合,突出外拓内联、招商引资,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重点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载体平台。

2.1 着力打造农业综合体

把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着力催生各生产经营要素集聚综合体。开平健之源保健食品有限公司以灵芝培育为基础,构建精深加工、保健体验、连锁销售、旅游休闲等全产业链产业园。新会陈皮村市场有限公司投入资金4亿元,建成集种植、交易、餐饮、休闲、养生、旅游等于一体的全国首个大型特色农产品商业文化综合体,促进新会陈皮三产深度融合,引领带动陈皮产业销售额近30亿元。鹤山古劳水乡、恩平梦幻花世界等5个在建农业综合体投入均在5亿元以上。

2.2 加快推进核心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整合优势资源,擦亮国家、省级牌子,在开平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引资增资超15亿元,广东省粤台(江门)农业合作试验区引进台湾农企215家、总投资3.2亿美元的同时,倾力建设要素集聚、产业提质的“两区”核心区(江门市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基地),联合农业部直属“四大院”共建“中国农科院华南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试验站”、“中国热带农科院(江门)热带亚热带农业综合试验站、能源生态研究中心”。

2.3 全力建设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

在台山市斗山镇和广海镇规划总面积858.7 hm2,建设广东省目前唯一的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努力建成全省农产品国际化流通核心枢纽,争创国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和全省乃至全国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导区。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倾斜,“筑巢”引入精深加工企业。首期签约落户的中葡现代农业产业园、香港利苑安全食品可追溯体系示范园等项目总投资近30亿。

2.4 倾力创建台山中国农业公园

充分发挥“广东第一田”的优越资源,规划覆盖了台山市都斛、海宴等5镇,总面积达800 km2,建设包涵“禾海稻浪”、“汀江走廊”、“广海卫城”、“侨墟”、“遗产”等31个关键元素,集聚“中国侨都”特质,打造广东首个、目前全国面积最大的农业主题公园。

3 坚持绿色安全,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

在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推进“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注重数量向质量效益兼备转变,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1 提升农业基础环境水平

全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7.5万hm2,连续3年获省评优秀,获奖建设用地指标为230 hm2;抓好世行贷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实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全市80 %以上的规模化禽畜养殖场配套建设固体废弃物和废水贮存处理设施,累计建成大型沼气池有效容积近7万m3,实现生态农业种养面积0.7万hm2;建立产地重金属监测点4 232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治、统防统治等技术面积17.3万hm2,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2 优化种养业结构

稳定粮食种植面积18.7万hm2和总产100万t,打造沿海和潭江流域优质稻米产业带,以蔬菜、马铃薯和玉米等为主导的冬季农业发展到4.7万hm2,建设优质水果、南药等园艺产业基地,发展新会柑(陈皮)、杜阮凉瓜、开平马冈鹅、恩平簕菜、鹤山红茶等36个特色产业。严格划分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限制分散、粗放型养殖,调控养殖规模;引导发展江门黄鸡、白鸽等特色家禽养殖和草食畜牧业。

nlc202309040919

3.3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全面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建设总投资3 000多万元、建筑面积超7 000 m2的江门市农业应急检验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市县镇”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溯源体系,加强农资和农产品监管“黑名单”管理,市区全面实现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和生鲜上市”,全市蔬菜、畜禽产品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7 %和100 %,畜禽产地、屠宰检疫率均达100 %,重大动物疫病平均免疫率达100 %。

3.4 实施名牌发展战略

全市现有国家畜禽标准化养殖场17家,省“菜篮子”基地16个,省、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51个;有机食品26个,绿色食品38个,无公害农产品205个,全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2个(江门市占5个),省名牌产品(农业类)38个,“三品一标一名牌”总数位居全省前列。“江门农博会”、“新会陈皮文化节”等成为“名特优新”农产品营销推介的“靓丽名片”。

4 坚持改革创新,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4.1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以新会区国家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为契机,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全面铺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促进生产经营要素流动,释放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全市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83个,引导承包地有序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面积达3.3万hm2;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20 683宗,总金额达71.76亿元,增值26 %。

4.2 推进财政金融支农机制创新

整合各类支农资金1 700万元,通过农业“政银保”机制发放贷款累计超2亿元,落实1.5亿元政策性水稻保险项目,全市水稻保险承保面积覆盖率达96.1 %,马铃薯、奶牛等18个涉农保险试点有序开展。举行“PK大赛”,优选“十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农业“政银保”机制每年撬动不少于8 000万元资金连续扶持3年,带动其它渠道融资5.8亿元,实现3家农企挂牌上市,广东鲜美种苗股份有限公司荣登广东种业第1股。

4.3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全省率先出台农业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扶持办法等政策措施,激活产学研推新动能,“广东恩平蓝海航天育种基地院士工作站”、“国家农产品加工工程中心(台山)分中心”等一批科研平台相继落户江门,农业“小微双创”基地不断涌现。以广东鲜美、广东天之源、江门种业、开平广三保、新会科泽、鹤山墟岗王、蓬江鸿豪科技等“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为龙头的“江门种业硅谷”雏形渐显,构成广东省现代种业的重要板块。

5 坚持合作共享,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拓展“公司+N+农户”模式,引导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合作组织、专业公司等社会化服务主体,推进从生产到销售终端各环节的链接,建立多形式的利益联结共享机制,提升农业组织化、产业化水平。全省首个地级市市、县两级均成立农民合作经济联合会,全市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6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 503家、家庭规模经营户6.5万户,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20万户,占全市农户的53 %,带动年户均收入达5 000元。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协会)184家普遍开展“代育、代播、代耕、代收、代烘干”等服务,全市农作物综合化机械水平达56 %,水稻全程机械化水平达80 %,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持续领跑全省。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电商巨头“触电”,“江门农合商城”开启“实体店+保税区商品+跨境电商体验店+网上商城”运营模式,“京东中国特产-江门馆”、“苏宁易购-江门馆”和恩平市全域性农村淘宝服务中心和50个乡村服务站等线上线下平台引进企业230多家、品牌150多个、名特优新农产品2 000多种,构建从生产到营销的“高速公路”,农业产业化经营综合效益不断提升,实现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强市心得体会 篇4

心得体会

在学校党委、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学校精心组织全体老师学习关于《推动教育优先发展打造教育强市十条意见》在学习中,我深有感触,结合自身工作,今后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素养。

一、加强有关政策理论、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想始终保持教育工作为民服务的先进性,就要主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潜心研究“十八大”会议精神实质和相关文件,熟练掌握《国家教育督导条例》等相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自觉为党和人民服务终身的思想,牢记入党誓词,提高党性认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才能更好地、高效地开展工作。

二、加强有关教育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养。学习是我们不断提高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应该主动学习有关教育业务知识,熟练掌握教育督导技能,注重提高自身的教育督导专业水平,认真有效地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人员。

三、树立岗位服务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要立足于本职岗位,识大体、顾大局,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遵守国家教育规定的岗位职责,转变观念,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增强为学校和广大师生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好工作。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职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一句话,教师要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建设教育强市 共享品质教育 篇5

杭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徐一超

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杭州提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的蓝图,将生活品质界定为人们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包括经济生活品质、文化生活品质、政治生活品质、社会生活品质、环境生活品质“五大品质”,从而赋予了杭州教育新的历史责任——打造“生活品质之城”、提高现代人文化生活品质的基础性工程。当一个社会不再以生产指标和经济增长为最终和惟一目的,而开始把人的最终发展与幸福作为生活追求目的时,社会的进步与文明就跃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社会,人的素质直接影响生活幸福程度,教育成为人们提升生活品质和发展成功的基本途径,学习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此引出“共享品质教育”这一课题。

一、品质教育——建设教育强市之魂、提升生活品质之基

建设教育强市,是杭州教育“十一五”发展目标。建设教育强市的过程实际上是打造品质教育的过程。“品质”一词由管理学领域引入华人世界教育领域,是以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教育改革大潮中“教育品质”(Quality in Education)的提出为标志,其特征在于借鉴企业界“全面品质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的理念,以期提升教育品质,促进教育发展,确保所有民众都能享有高品质的教育。台湾学者根据美国质量管理学家和统计学家戴明(W.E.Deming)等学者的观点,将教育品质定义为教育能持续符合众所认定及期望的目标的程度。

考察品质教育,可以从以下角度认识:从教育的目标来考察,品质教育应当是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和谐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教育。品质具有动态性、相对性、发展性,幸福是一种感受,关乎人的精神世界。从教育的投入

来考察,居民收入的高低、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寡、教师素质、人口因素等均能反映出教育品质的高低。品质教育应当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师待遇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从教育的过程来考察,教育品质包括课程设计、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要素。品质教育应当是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的,能够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的,能够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的教育,是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包括学生家庭)及其构成的系统之间具有良好的教育生态关系的教育。从教育的效果来考察,教育品质包括学生学习成就表现、进步情形、学习满足感、学生未来发展等。品质教育是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有个性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能够促进社会持续、健康、和谐、快速发展和进步的教育。

教育在人的交往和活动中展开,人在教育活动中成长和发展。共建教育品质、共享品质教育,就是要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等核心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实现个人发展、享受品质生活与体现能力、贡献社会这两股动力的良性互动,实现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两方面的有机契合。这将涵盖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进程,成为教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提升过程。共建是路径、是手段,共享是目标、是理想。一流的教育品质树教育品牌,品质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市之魂,是提升生活品质之基,必将铸就“学在杭州”城市品牌。

二、共建教育品质、共享品质教育——杭州建设教育强市的宣言 尽管杭州十五年基础教育早在2001年已率先基本普及,但并不意味着已建成有品质的教育。在杭州从中等发达水平向发达水平跨越的城市化进程中,既要注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提供充沛而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发挥直接服务功能,又要追求十五年基础教育的高标准、高质量普及,追求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确保每一个孩子人生起点的公平,完善间接服务功能。鉴于此,我们提出建设教育强市、共享品质教育的目标是:至2010

年,建成总量相对充足、结构基本合理、体制富有活力、环境条件优越、内涵和谐发展,与我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全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使杭州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处于全省领先、全国前列,达到或接近届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共建教育品质、共享品质教育,必须围绕“让更多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目标,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坚持教育思想、体制、模式、手段、开放五大创新,大力推进教育优先、均衡、协调、持续、创新发展,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整体提升教育品质,实现杭州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1.品质教育注重在“普九”基础上的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普及程度。至2010年,杭州市将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到高中教育的十五年教育,全面保障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协调发展。其中,学前教育低龄化发展,全市等级幼儿园在园幼儿覆盖率达到80%以上(六城区90%)。义务教育公平化、优质化发展,全市优质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75%(六城区90%);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小学、初中分别达到50%和40%(六城区80%和70%)。高中教育优质化发展,全市优质高中教育覆盖率达到80%(六城区90%);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招生比保持在1:1左右。

2.品质教育注重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直接服务的效能。构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实施职业学校助学奖学、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骨干职业学校建设、校企合作和提升劳动力素质等六项行动计划。整合、扩大、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加强专业现代化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品质。至2010年,全市80%以上的中等职业学校达到国家、省规定的重点职校办学标准,创建30个省级示范专业和20个省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基地。

3.品质教育注重高等教育规模、质量、效益的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推动

高等教育迈向普及化,重点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积极打造高学力人才培养高地。继续完善下沙、滨江、小和山、浙大新校区等4个高教园区建设,加快余杭仓前、萧山江东两个高教功能区建设,促进杭州市和浙江大学的战略合作,加强沪杭教育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名校和社会投资者来杭合作办学和投资办学。至2010年,在杭高校全日制在校学生达40万人以上;全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在杭民办全日制高校达到20所,占在杭全日制高校数的40%。在市属高校中建成市级重点学科20个,重点实验室10个。

4.品质教育注重激活现代人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提升生活品质的动力。构筑学习型社会是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建立和完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满足城乡劳动者接受各类岗位培训、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的需求,培育学习型城市文化生态,初步形成人人皆学、时时在学、处处有学、事事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提升社会文明水平、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市民生活品质。至2010年,全市各区、县(市)均建有社区学院,各街道建立社区学校(分院);建立100个职工教育示范基地,建立40个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全市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0年。

5.品质教育注重教育均衡化、优质化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的意义。以破解“好上学”和“上好学”问题为切口,既要确保弱势群体子女“好上学”,又要努力让更多的人“上好学”,促进城市化与基础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让全体市民在共创生活品质中共享品质教育。全面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实施教育帮扶工程和教育资助券制度,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境贫困而失学。稳妥解决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杭就学问题。确保边远农村孩子、“三残”儿童少年“好上学”,确保配套小区居民子女就近“好上学”,确保外籍人员子女和来杭创业人员子女“好上学”。大力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完善城乡学校互助共同体,探索学前教育“名园集团化”,加强集团管理制度建设,深化集团办学内涵,实现名

校这一优质公共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最优化,保障教育高水平均衡,整体提升基础教育品质。

三、提升学校品质,建设品质学校——打响“学在杭州”品牌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未来的“联合体”社会形态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教育既是培育人才、促进经济成长、引导社会进步、传承与创新文化的基础性工程,又是开启生命发展无限可能的桥梁,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的生活品质的摇篮。学校是教育系统的基本单元,学校教育是受教育者人生意义生成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渠道之一。一个人受的学校教育越好,其生活品质、生命质量也就越高。当前,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积极提升学校品质,建设品质学校,是共建教育品质的基本要求,要努力使之成为共享品质教育的标杆与窗口。

1.探索现代学校制度,提升学校管理品质。树立学校品牌形象,扩大品牌效应,促进品牌增值,需要实施全面校本品质管理。现代学校制度的探索是在规模不断扩大、组织机构日渐复杂特别是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情况下,学校应对自身发展需求,建立科学、规范、民主的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通过依法治校,依法完善学校内部制度和运作机制,是建设品质学校的基本保证。与学校有关的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着责任、管理、利益、教学、协作、监督等各种关系,要界定这些关系并进一步促进它们的和谐,建立健全公正合理的利益调整机制、活力和创造的激发机制、矛盾和纠纷的消解机制、稳定和平安的维护机制,使各个主体围绕提升教育品质,促进学校和师生实现最大可能的发展而各就其位、各尽其责、各展其能。

2.完善教师教育机制,提升教师资源品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应当具备有共同愿景,有爱心,有创造力,自信诚实,善抓机遇,宽容尊重,经常反思,自我超越的品质特征。一流的师资是一流教育品质的保证,名师是名校最重要的品牌。好教师可以在人的内心留下痕迹,给人以心灵的滋养。课堂中教师的一

个眼神、一个手势都会是品位的体现。若干年后,学生可能忘记某位教师课堂所讲授的知识,但永不磨灭的却是内化在心灵深处的文化取向。要全面实施全员聘任制,创新培养引进机制,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化发展,扩大优质师资队伍,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要激励教师拓展专业自主空间,建构团队合作模式,共同设计,协同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教学品位,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

3.重视校园精神培育,提升学校文化品质。高品质的学校文化是品牌学校的根基和灵魂,是学校成长进步、永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学校文化绝不只表现为校训,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应当融于师生血液之中,自觉不自觉地体现在师生言行之中。学校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基于尊重、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培育充满人文底蕴的校园文化生态。要营造书香校园,通过心灵对话、科学探究、思想火花碰撞、文化熏陶、人格感召,让师生体验分享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师生心灵的交互,切实感受友谊、亲情与博爱,让校园沐浴人性的光辉。有品质的教育需要建立愿景,并将愿景化作长远持续目标,作为学校努力发展的方向。要努力构建学习共同体,弘扬科学精神,促进校、师、生三重价值的共同实现,在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再造学校文化,树立学校品牌形象。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品质。青少年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全面发展,是享受品质生活、经营幸福人生的基础。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推进素质教育。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首次把素质教育写进了法律。要努力发挥好教育满足需求与引领社会的双重功能,做到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全面、健康发展与实现升学或就业愿望的有机统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以培育学生健全人格为核心,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和卫生工作,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推进德育创新。要积极稳步推进小班化教育,倡导教学互动相长,倡导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实施多元智能评价和多层次选择,切实减轻中

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升师生生命质量。让能飞的孩子飞得更高,让能跑的孩子跑得更快,让能走的孩子走得更远。

创建质量强市工作小结 篇6

2015年12月工作小结

------以巩固深入为切入点,构建质量强市长效机制

我们是属于交通大家族的一员,以我们的辛勤工作和高质量的服务,来使我们的信誉倍增、形象更好,创造“交通人”的形象品牌,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无论任何工作、任何工程,只要是“交通人”干的,大家就放心、高兴。龙陵分公司2015年紧紧围绕“质量强市”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及集团公司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的各项工作安排,积极配合市各部门的工作,努力开展质量强市工作,强化质量管理和规范,深化学习,真正把“交通人”这个无形产品,锻造成全市人民公认的信誉品牌,有力推进我市质量强市工作正常有序健康开展。

我们将在继续巩固质量强市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持久地抓好质量强市工作。从以下四方面进一步加以深化 :

1.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实现质量强市工作的理念创新;

2.从建立长效机制要求出发,实现质量强市工作体系创新; 3.从增强针对性入手,实现质量强市工作的内容创新; 4.从实效性着力,实现质量强市工作的措施创新。

上海市体育强市建议 篇7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发展服务市民健康的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增强市民体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建设体育强市”的奋斗目标,并规定了具体任务。为促进上海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就加快推进建设体育强市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体育强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对提高广大市民的健康素质,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上海城市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经济生产力、城市影响力和社会凝聚力,对拉动经济增长,推进对外交往和合作,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各区县、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体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推进落实。要把建设体育强市作为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作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步骤,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体育热情和健身意识,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体育服务;把建设体育强市作为推进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作为坚持“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通过体育运动的开展和体育精神的弘扬,增强广大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进一步提高文明素质;把建设体育强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重要机遇,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方面,加快体育产业、休闲产业、旅游产业、健康产业的发展步伐,充分利用和发挥体育所蕴含的多元功能和效应,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积极贡献。

二、明确体育强市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体育强市为目标,以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为基本任务,以构建并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重点,以为民服务为宗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提高竞技体育水平,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努力实现上海体育的新发展、新跨越,体育发展总体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力争到2015年,把上海基本建设成为全民健身体质增强、竞技体育成绩突出、体育产业发展迅速、重大赛事效益显著、体育文化氛围浓郁的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体育强市。

(二)主要任务

1.全民健身迈上新台阶。构建并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场地便民化、组织网络化、活动系列化、健身科学化、资源信息化、服务均等化、体育生活化、体质优良化。重点推进“天天运动、人人健康”的“全民健身365”建设,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46%,市民主要体质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竞技体育创造新成绩。着眼于发展代表国际大都市形象的运动强项,实施都市型竞技体育和精品战略,着力提升竞技体育的核心竞争力、竞技体育对城市的影响力、竞技体育拔尖人才的辐射力。上海籍运动员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的成绩对中国体育代表团的贡献超越历届奥运会;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上上海代表团成绩超越上届全运会;五年内上海获得世界冠军的人次超越“十一五”时期的人次。

3.体育产业实现新突破。基本形成包括健身娱乐、运动休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体育彩票、体育服务贸易等体育市场和产业体系;打造若干个富有特色的竞赛基地、体育科技园区、体育商贸园区、体育用品研发和生产基地、健身服务和运动休闲示范园区,以及职业体育运营、体育产权交易、咨询评估和体育产业人才培训中心,初步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产业集群。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全市体育彩票销售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4.体育赛事提高新效益。合理配置办赛资源,优化体育赛事结构,培育自主品牌赛事,培养赛事运作团队,提高赛事运作效益,全面提升上海体育赛事的国际影响力。全力办好品位高、品牌精、品质好的重大国际赛事;积极申办与城市发展战略相协调的影响广、级别高、效益好的体育赛事。每年举办100场左右的国际、国内赛事,80%的区县形成高水平、高等级的“一区一品”赛事。

5.业余训练培育新人才。贯彻“上项目、上规模、上水平、提高成才率”的业余训练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业余体校的独特优势和主渠道作用。到2015年,青少年注册运动员达到15000名,中心城区办训项目达到20个以上,郊区办训项目不少于15个,业余训练质量明显提高。完善体校、体教结合和社会力量办训项目布局,大力扶持学校办二线运动队和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

6.体育设施提升新层次。推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保障市民基本体育需求,到201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市、区(县)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体育公共基础设施,街道(乡镇)、行政村公共体育健身场所逐步达到“一村一场(灯光球场)”、“一镇一池(游泳池)”、“一街一中心(含健身指导、健身设施、体质监测、团队组织于一体的文体中心)”的目标,积极推进百姓足球场、百姓游泳池、百姓健身房等公共体育设施惠民工程建设。新建300条健身步道。建设5个以体育休闲旅游为主题的公园。规划建设上海棋牌运动中心、崇明国家级训练基地、上海体育博物馆等体育设施项目;探索并推进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延长开放时间、公共体育设施对学生优惠开放等机制,提升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度和利用率。

三、加强体育强市建设的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要从上海“四个中心”、“四个率先”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高度,把体育强市建设作为提高上海市民整体素质、提升上海城市形象、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切实加强领导,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协调各方,合力推进。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用发展的手段解决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把体育事业经费、基本建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加。市体育部门要建立相应机构,统一领导、指导和协调体育强市建设工作的开展,并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报告市政府。

建设体育强区(县)是体育强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各区(县)要把此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深入开展“体育创强”活动。市体育部门要科学制定建设体育强市、强区(县)指标体系,量化、细化体育强区(县)测评体系,把“体育创强”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组织开展建设体育强区(县)工作的评估考核,出台激励政策,不断推进全市体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发展与改革、规划土地、财政、教育、卫生、旅游、文化、绿化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积极支持体育事业发展。体育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把体育事业作为民生体育和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实事来抓。要创新工作方式,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统筹协调,细化工作措施,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并建立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不断开创体育强市的新局面。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典型经验材料 篇8

人才兴则城市兴,人才强则城市强。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着眼于人才吸引力、创新策源力、产业集聚力、平台影响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打造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创业之地、人才向往之地,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坚持精准引才,打造人才集聚之地。

城市发展,基础在人才,关键在人才,决定在人才。建设现代化新**,关键在于推动人才“量质齐升”,实现人才与经济发展高度匹配、深度融合。聚焦高质量发展,围绕打造“三个高地”、长株潭一体化、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等中心工作,加强谋划设计,梳理人才清单,塑造产业、产品、企业、企业家和人才品牌优势,通过各类人才计划、工程、项目,让更多人才发现**、了解**、走进**。紧扣市场主体需求,突出刚性引才、柔性引智,注重借力借势、以才引才,积极采取“候鸟式”聘任、“离岸式”研发、“巡回式”服务、“周末式”专家等模式,精心举办学术会议、高端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有效发挥院士、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的作用,努力形成“引进一个、集聚一批、带动一片”的乘数效应。紧盯科创能力提升,采取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培育创新主体等举措,集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支持创新创业,推动联合攻关,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突出青年人才群体,进一步完善全链条培养机制,创立“小荷”计划给项目、给帮扶、给关怀,让青年人才在科技攻关中挑大梁、当主角。

二、坚持系统育才,打造人才辈出之地。

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具备产业集聚、教育资源、平台支撑等坚实基础,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国之栋梁”“大国工匠”。激发人才“磁吸效应”,依托制造业发达、产业基础好、工业门类全、集群强的优势,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紧扣“3+3+2”现代产业体系,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推动人才成长链与产业链、价值链高度匹配,打造有效支撑产业升级和动能转化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聚焦优势产业集群和“卡脖子”技术,定期摸排产业高精尖人才需求,加大对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的培引力度,以人才链的“强”,托举产业链的“优”。结合“市场主体培育年”活动,加强战略型、成长型、新生代企业家培育,着力打造一支既懂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企业家人才队伍。创新高校育才模式,引导湖南工大和职业院校优化专业设置,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采取“厂中校”“校中厂”等合作模式,引导企业“能工巧匠”进校园、校内专业教师进企业,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全力支持湖南工业大学“双一流”建设,加快打造全国一流职业教育高地,鼓励和支持毕业生留株工作。释放用人主体活力,引导企业提高引进、培养、使用和激励人才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支持企业完善薪酬体制和培养机制,创造企业人才成长的最优内部环境。

三、坚持科学用才,打造人才创业之地。

人才关键在于用。很多时候人才“不够用”“不适用”,往往是因为“没用好”,影响了使用效能。完善更加灵活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不论资排辈,不求全责备,探索构建“企业认可、市场评价、政府支持”的认定模式,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建立更加有效的人才使用机制,坚持以用为本,实行差别化人才政策,为人才松绑减负,减少非学术性事务对人才的干扰,探索“人才人事关系放高校、工作岗位放企业”的模式,支持民营企业灵活用才。建立更加顺畅的人才交流机制,完善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挂职锻炼制度,支持科研人员到企业一线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事业单位设立“产业顾问”“首席专家”等特设岗位,完善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旋转门”机制,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

质量强市会议上的讲话 篇9

今天,市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质量强市工作动员大会,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工作,为我们做好新时期质量工作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明确了任务。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雨花台区作表态发言。

自20xx年市委、市政府提出“质量兴市”的战略目标以来,我区 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思路,以提高质量总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主攻方向,全面实施“质量兴区”战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全区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和经济运行质量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本次会议提出,今后质量工作的重点,将由过去的“质量兴市”向“质量强市”转变。这对我区而言,意义尤为深远。去年8月,中国(南京)软件谷在我区正式挂牌, 市委市政府要求将软件谷打造为“中国第一软件产业基地”、南京软件名城核心区和标志区。在市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的关心支持下,中国(南京)软件谷积极申报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这是软件谷争取国家级荣誉的一次难得机遇,对我们来说,既是目标和任务,更是责任和使命。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今天的会议精神,在业已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分解创建任务的基础上,真抓实干,全力攻坚,以争创软件谷“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为契机,积极推进质量强区进程。在工作中努力做到“五个新”。

一是不断拓展质量强区新思路。树立全新的质量观、大质量观和科学质量观,积极开展全区质量工作。依据南京市质量强市工作的实施意见,狠抓各项质量工作落实。特别是,大力拓展质量工作领域,由过去主抓产品质量和推进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拓展到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的发展质量,全面抓好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和经济运行质量。

二是全面落实质量管理新标准。坚持标准引领,从专利和标准研发入手,大力鼓励软件谷企业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积极推进“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与此同时,认真落实标准化扶持激励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或主导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帮助更多企业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并积极探索标准应用新领域,在服务行业全面推行服务质量标准。

三是努力打造质量工作新品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进一步完善品牌(商标)专项奖励制度,加大对重点企业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产品的培育力度,做好企业创建名牌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特别是,结合我区软件产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品牌,力争省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产品数量有新的提高。

四是积极构建质量管理新体系。按照国家标准及国际先进管理标准,积极引导企业引进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全面提升质量管理。特别是,要不断加强原料采购、生产加工、性能检测、产品包装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产品质量提升、性能优越和信誉良好。同时,进一步加大质量执法力度,坚决打击制假售假、仿冒名牌产品、损害名牌产品声誉的违法行为,坚决维护市场秩序。

五是着力完善质量创建新机制。创建软件谷“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既需要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更需要广大企业和全区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我们将在总结以往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创建制度环境,强化部门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支持企业质量管理创新和质量技术攻关,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运转灵活、相互协调、上下联动”的创建格局;进一步加大创建支持力度,给予质量创建工作必要的人、财、物保障,确保质量工作深入开展,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政府网站、电子屏等宣传载体作用,深入开展质量强区专题教育实践活动, 营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创建督查实效,实施严格的目标管理,做到“五定”(定人员、定责任、定标准、定进度和定时限),保证创建工作事事有人抓,件件见成效。定期公布创建工作进度,对工作不力,影响创建的部门和个人,将严格追究责任,确保各项创建任务如期完成。

各位领导、同志们,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立即急起来、动起来、干起来,全力以赴、高效推进,确保软件谷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取得圆满成功,促进质量强区工作跃上新台阶。

上一篇:乐观决定成功下一篇:周立功大学生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