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强市建设(精选12篇)
质量强市建设 篇1
质量是城市的名片, 是建设现代化强市的基础, 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迫切需要, 是事关国家声誉, 民族形象的大事。笔者就如何加强质量强市建设, 作一些肤浅轮述。
1 质量强市与信用建设的关系
信用建设是质量强市的保证, 不论城市、企业、个人、产品、工作、服务等等尚不讲信用, 质量就是一句空话, 尤其是在乐清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信用建设具有非常现实意义。1) 信用是现代文明和现代市场经济和质量立市的前提, 通过信用建设, 形成全社会良好的信用氛围, 有利于推进质量强市工作。2) 我国正在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和城市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时期, 而乐清作为比较活跃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 若不加强信用建设必将成为质量强市的瓶颈。3) 乐清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其标志之一是新的经济要素, 特别是高级人才, 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等相继进入乐清、乐清的企业将在更高层次上发展, 如扩大投资规模, 营造品牌等。因而创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 对乐清的质量强市工作很重要。
那么如何加强信用建设, 促进质量强市工作?笔者认为建设“信用乐清”确保质量强市工作健康进行, 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即:政府信用, 企业信用, 个人信用。如果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的建设都将是不利于质量强市工作, 也可以说不可能实现质量强市。建设“信用乐清”关键是要夯实道德与法规两个基础。一个道德品质低下的人很难想象是一个信用的人, 一个贪污受贿, 办事拖拉的政府部门, 很难想象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一个只知赚钱不顾员工和顾客的企业不可能实现永续发展。所以说政府有德威信高, 企业有德市场大, 个人有德威望高。我国几千年来就是靠传统道德建设来掌握国家政权, 人民生活以及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但是仅依靠道德建设还远远不够, 特别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依法治国”不可松懈, 以法规来保证市场经济体系的正常运作, 特别是加入WTO后, 更应该自觉地使用法规的武器。道德是信用的基础, 法规是信用的保证, 道德与法规相互作用, 共同促进信用向更高层次发展, 所以说:只有搞好信用建设, 才能促进质量强市工作健康顺利进行。
2 推进质量强市讲究打假策略
质量强市工作, 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关注。近年来, 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各行各业、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 “质量立市”、“质量兴业”的观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政府有关部门, 各企事业单位, 普遍实施名牌战略。名牌战略的最大宿敌是假冒伪劣。打假治劣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呼声, 是一项得人心、顺民意、利国家的重要工作。近几年, 政府与职能部门非常重视打假工作, 专门建立打假机构, 经常出动稽查, 查处假冒伪劣商品, 成绩是有目共睹。但不足之处, 查获的大部分是一些“浮头鱼”, 原因在于缺乏策略, 因此, 今后的打假治劣必须要讲究策略, 在零售商店里打, 是下策, 这好比罂粟种子, 等它撒到地里后想把它全收回来, 那就难上加难;到批发商那儿去打, 也只能是中策, 因为你打了这批, 还有下一批, 而下一批, 你想去打就没有上一批这么顺利了, 因为批发商更狡猾的伎俩来对付你, 只有查源头, 在“假”的出生地下功夫去打, 将制“假”的老窝捣毁, 假货才会斩草除根, 这才是上策。
捣毁制“假”老窝, 当然是上策, 但说到容易, 做起来难度极大, 笔者建议应着重从以下三点加以努力。
1) 广泛宣传。充分发动群众, 主管部门应组织力量, 深入调研, 搜集和整理假冒伪劣产品的特征, 印发给群众, 提高群众的识别能力, 使假冒伪劣产品像老鼠过街, 人人喊打, 形成无市场的立足之地。
2) 顺藤摸瓜。不论在零售或批发部门查获假冒伪劣产品, 不得就事论事处理, 应顺藤摸瓜, 查到源头为止。
3) 认真执法。产品质量法, 从1993年9月1日颁布实施后, 市技术监督部门认真履行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两大职能, 遵照“打击、查处、规范、提高”的指导方针, 配合各部门和各行各业开展产品专项整治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对推进质量强市工作起着明显作用。但尚有少数执法人员不是把自己作为人民的公仆, 而是认为自己是管理别人的, 因而群众去办事受到冷落, 造成“门难进, 脸难看, 事难办”的现象屡见不鲜, 甚至个别单位和个人存在执法腐败现象, 这是依法管理城市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此, 政府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地不断宣传产品质量法及相关质量强市的法律法规, 使人人懂法, 消除法盲, 树立守法为荣, 违法可耻的社会风气, 只有这样, 才能推进质量强市工作健康开展。
3 质量强市注重创名优严防变“民忧”
创名牌优质产品是生产、经营、消费者的共同愿望, 也是大势所趋。市场经济参与竞争需要名优, 企业生存发展需要名优, 消费者生活消费自然也需要名优。时下消费者对名优产品, 不由得产生一种忧虑, 应该引起生产、经营者的警觉。有的人形象地说, 现在的名优成了“民忧”。这种说法也并非过分, 因为目前的名优, 确有如下之忧:
一忧, 产品出名了以后不保名、不保优。有些产品往往在创优、创名的时候, 质量是不错的, 但一旦获优得民以后, 质量就开始蜕化, “名”优“质不优”, 消费者买了名优产品, 有时是空得其名。
二忧, 有的名优产品, 一旦获名优以后, 身价百倍, 价格飞涨。消费者见到名优产品高得惊人的价格, 只好望而兴叹, 产品成“名”后就离“民”了。
三忧, 而今市场上泥沙俱下, 鱼目混珠。有的产品一旦成名, 假冒产品跟踪出现, 以假乱真, 消费者很难分清哪个是正宗“名优”, 真担心花钱买个“假优”, 所以进商场总是忧心忡忡, 付钱之前难免要问一句“是真的吗”。
四忧, 名优充塞市场, 优与不优没有什么区别, 其根源是评优泛滥, 名优降格, 含“优”量下降。消费者眼中对名优也贬值了, 对真正的名优固然崇拜, 对那些产品自身质量不优而顶着光环的名优, 老百姓真怕上当受骗。
名优成民忧, 这是当前消费中的一种心态。要消除这种心态:1) 生产者要提供货真价实的名优产品;2) 经营者要把住进货关, 讲究商业道德, 是名则名, 不能冒“名”顶替;3) 强化市场管理, 净化市场, 堵绝假冒伪劣;4) 呼唤消费者觉醒意识, 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以此把真正的名优推上市场以消除消费者购买名优产品的后顾之忧。
质量强市建设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按照市委市政府“六个加快”战略部署,贯彻落实质量强市要求,坚持“以质取胜、质量优先”,不断夯实质量建设基础,创新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工程质量水平,努力推进我市公路水运工程建设持续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
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公路水运工程“省、市、县”三级质量监督管理机制;狠抓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加强技术创新,积极推广先进的工艺、工法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促进工程建设质量水平稳步提高;完善公路水运建设市场信用评价体系,增强建设主体质量行为约束能力;全市公路水运工程竣工验收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一批工程项目争创国家、省、市工程质量奖。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省、市、县”三级质量监督管理机制,充实县一级管理力量。进一步贯彻落实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省市县三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等工作分工的意见》(浙交„2011‟62号)文件要求,按照《关于明确市县(市、区)两级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等工作职责分工的通知》(甬交建„2011‟217号),推进各县(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切实履行限内项目质量安全监督职责,充实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力量,适应我市交通建设发展的新要求,提高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二)加强科技创新,狠抓工程质量通病治理。组织开展科技攻关和研究,针对涉及工程质量安全的技术难题和关键技术,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引导和鼓励企业结合重点项目建设,针对工程实际需要自主创新。积极推广应用成熟适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提升科技进步对工程质量安全的贡献率。进一步总结全市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经验,形成相关的工艺、工法,在全市工程项目中推广应用。在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的基础上,全面梳理、分析和研究其它工程质量通病的成因和治理对策,建立工程质量通病治理的长效机制。
(三)进一步完善诚信体系建设。建立更加严格的建设市场动态监管体系,按照《宁波市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市场信用动态管理实施意见》的要求,做好工程质量各方责任主体和有关单位信用评价综合考核工作,客观、公正、公开反映工程从业单位质量信用状况,加强对从业单位和人员的质量不良记录管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信用收集与发布制度,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和招投标工作相挂钩的机制,通过信用约束机制增强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意识。
(四)落实工程质量责任。深入贯彻落实工程建设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体系建设,建立政府统筹协调、部门依法监管、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共同监督的质量安全工作机制,构建建设单位负总责,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企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贯穿于工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责任体系。切实落实工程项目法人质量责任终身制、工程质量责任登记制等制度,强化政府监管部门监管责任。在工程建设中将工程质量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人员,做到定人员、定岗位、定职责。严格执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质量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追究力度。
(五)加强监督检查,落实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按照《关于建立和加强宁波市公路水运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的通知》(甬交建„2011‟77号)要求,进一步落实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和制度。调整质量安全监督重点,建立以参建单位主体质量安全责任为核心的质量安全行为监督机制,由直接监督转变为间接监督,由微观监督转变为宏观监督,由对以工程实体质量安全为监督重点转变为以责任主体质量安全行为为监督重点,由阶段性监督转变为全过程性监督。突出对质量管理较薄弱项目的监管,突出对质量行为不规范和社会信用较差的责任主体的监管,加强检查工作的阶段性、连续性和针对性,提高检查工作效率,有效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质量整改的到位率。
(六)加强试验检测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加快试验检测能力建设,全面提升试验检测技术能力。通过试验检测合理的控制并科学的评价施工质量,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充分利用市交通建设工程试验检测中心现有的公路工程综合甲级、水运工程材料乙级试验检测平台,继续做好做强,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大力发展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鼓励社会资源整合进入检测市场,在条件成熟的公路水运工程中逐步试点第三方试验检测。加强试验检测行业管理,实施科学检测,把住工程质量控制关口,提升试验检测行业整体水平。积极推行工程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的强制性检测,提高质量管理的科学性。
(七)加大工程质量创优力度。坚持以政策引导,推动企业树立强质量、争创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重视工程质量,坚定不移地走“质量强市”的道路,争创精品工程。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做好创优夺杯优质工程的评估推荐工作,把工程质量、创优夺杯、企业升级等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广泛开展技术交流活动,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观摩会、交流会,引导企业学习省内外先进的质量创优经验,促进企业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全市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强市建设的组织领导,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成立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领导开展工程质量强市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交通委胡跃军总工担任组长,市质监站李毅站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钱荣、卢照辉、郑嫦月和杨吴礼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交通质监站,由李毅任办公室主任,杨吴礼任办公室副主任,成员由石子威、刘学、叶云斌、孙陆军、陈月松和邓念兵组成,叶云斌为联络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强市建设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工作,并负责与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承担有关信息和工作总结的上报工作。各县(市、区)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也应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把质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工作。
(二)加强目标考核。每年年初由市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年度任务,组织编制交通工程建设行业实施工程质量强市工作年度计划。年度计划应将各项任务、工作目标、完成期限、责任部门、配合部门等做进一步细化分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同时,要将各单位质量强市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全市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对在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强市建设推进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激励,并向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
组申报。通过考核评比,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确保各项任务目标按计划顺利实施,取得成效。
(三)加强信息报送。各县(市区)交通(运输)局和市各行业管理部门要安排专人作为信息联络员负责信息报送工作,并于11月30日前将联络员名单报市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人:叶云斌,电话***,传真87924000)
各单位联络员须于每月20日前将有关工程质量强市工作的信息材料报送市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其汇总后报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信息内容以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举措、重大活动、阶段性工作成效等动态信息为主,鼓励单位和个人报送与质量强调工作有关的理论研究和调研文章。市公路水运工程质量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每年年初向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年度工作计划,6月底和年底分别报送上半年和年度工作总结。
创新土地管理 建设旅游“强市” 篇3
为服务好张家界国家旅游改革综合试验城市建设,促进世界旅游精品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我们对全市旅游产业用地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试图探索出由旅游产业“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的用地之道。
用地特点
张家界自旅游立市以来,传统旅游产业建设,特别是景区、景点建设、交通、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在用地保障方面得到了国家和省的大力支持。
据查《湖南省旅游用地规划》(2006——2020),张家界市旅游用地规模在13.46万公顷以上,其中武陵源风景名胜区36900公顷;天门山国家地质公园面积6800公顷;中国大鲵生物科技馆14285公顷。
张家界旅游产业用地特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用地总量迅速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产业年均用地规模达200公顷以上。二是用地分布集中市区。因旅游用地的分布从属于旅游资源的分布,我市旅游产业用地主要集中在永定区和武陵源区。三是用地方式趋于原生态。部分农用地和未利用地被征占用后,改变用途用于旅游管理、文化休闲、旅游交通、旅游服务等建设,还有部分仍保留原农用地用途。四是用地复合程度更加广泛。尤其是耕地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被占用后,同时提供观光、休闲、品尝、购物、科普教育等新型旅游资源。五是旅游产业用地空间布局呈“两核、一环、一轴、两带”的发展格局。
张家界随着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国家航空口岸开放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战略实施,全市旅游产业用地刚性需求将显著增加,用地节奏将明显加快,用地规模将不断扩大,用地结构进一步调整。
根据《张家界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全市旅游产业用地规模将达5540公顷。
制约因素
一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约。受编制水平较低、资料收集不齐全、二调成果应用不充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修编期间,我市尚未被列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尚未出台以及对旅游产业用地新发展趋势认识不足等诸多因素影响,获批不久的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旅游产业用地考虑不周、安排不足,圈外重点项目未作建设用地预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操作层面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引导、调控作用。相反,还将极大地制约旅游产业用地。
二是缺乏旅游用地专项规划的引导和管控。由于没有编制相应的旅游产业用地专项规划,导致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土地供应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致使多数重点旅游景区的长远发展受到制约。同时,也因为没有相应的旅游用地规模和布局的引导,导致旅游服务区、功能区、旅游景区的建设散、乱混杂,旅游产业用地分散,用地划分不明确,被其它各类用地包围现象严重。
三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的制约。省政府批复张家界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32323公顷(至2020年)。而到201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已达31076公顷。自2010年至2020年期间,全市仅旅游产业用地就达5540公顷,建设用地需求将突破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产业用地非常困难。
四是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制约。在2008年以前,省历年下达张家界市的年度计划指标基本上能满足全市建设用地需求。近三年来,由于各项建设快速发展、年度计划指标结构不合理、旅游综合改革实施等因素影响,全市年度计划指标已不能满足建设用地的需求。
五是耕地保护政策的制约。目前,张家界尚能维持市域内的建设占用耕地与补充耕地的动态平衡。但随着省直管县政策的实施,加上市区土地后备资源不足、整理复垦开发潜力小,致使在本行政区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难度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压力也将随之加大。
六是现行国家产业政策的制约。按照全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一些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如游乐设施、主题公园、仿古城、赛马场、高尔夫球场等,均可促进张家界旅游产业的提质升级。但因属于目前产业政策中的限制类或禁止类项目,很难落地。
七是项目审批时限和审批方式的制约。对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因季节原因或有工期要求急需开工的工程,按程序报批,受项目审批时间的限制。旅游产业用地通常为复合型“一地多用”方式。如休闲观光项目,配套设施占地少,耕地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被占用后,同时提供观光、休闲、品尝、购物、科普教育等新型旅游资源,受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批的限制。
六大创新建议
创新土地利用规划机制。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地质遗迹保护规划,编制和实施《张家界旅游产业用地专项规划》,科学划定旅游用地功能区,优化旅游产业布局,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探索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旅游产业用地专项规划定期评估和适时修编机制,
创新土地利用计划管理方式。按照“整体规划、总量控制、切块安排”的原则,由国土资源部一次性批准2013年-2015年张家界市区和核心景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据旅游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需要分步组织实施并逐年上报国土资源部核销用地指标。结合景区整治、扶贫搬迁等工作,适当增加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
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建立财政投入与社会投资相互补充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多元投入机制,在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同时,发展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对核心景区和旅游产业聚集区,因各类建设需要而无法在本行政区实现耕地保有目标和耕地占补平衡的,允许在其他地区实现代保。
创新用地审批方式。对核心景区,可根据实际情况一次性批准整体征收,对确需建设的旅游配套设施,适时办理农用地转用手续。对符合规划的重大旅游设施项目,因季节原因或工期要求,亟需开工的,可申请先行用地。在不改变农用地原性质、用途和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方式参与旅游项目开发。探索农村以依法批准的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出租、出让、作价出资或入股、合作、联营等方式参与旅游开发经营。
探索用地供应新机制。对娱乐景观、旅游接待、旅游工业、基础设施等不同类型的旅游用地,研究划拨、出让、作价入股、租赁等多种供地方式。突出旅游城市特点,完善城镇旅游用地基准地价体系,建立健全旅游用地价格体系。对利用未利用地发展旅游工业的,可按工业用地最低价的15-50%确定出让底价。按照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的要求,放宽高端旅游产品的供地限制。规范发展高尔夫球场、大型主题公园等旅游产业。
探索建立旅游产业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体系。探索建立不同旅游用地类型的用地准入条件和定额标准,形成符合旅游产业特点的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体系。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和城市土地二次开发。加强旅游用地复合利用研究,促进土地节约高效利用。
质量强市建设 篇4
据悉, 争创活动由国家质检总局统一组织、领导, 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 人民政府或质量兴省 (自治区、直辖市) 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推动本地区城市争创活动。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直属检验检疫局在本省质量兴省领导小组的领导下, 组织开展对申报城市的检查、考核、推荐、监督等工作。争创活动分为动员部署、城市申报、初步审查、推荐争创、批准争创、开展创建、现场验收、公示授牌8个步骤。2012年第2季度为部署、宣传和动员阶段;第3季度为填写申报表、初审、推荐并上报材料阶段。城市获批后, 应在3个月内提出创建计划, 在24个月内完成有关创建工作, 由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严格的现场考核验收, 经公示后, 授予“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称号。
《通知》要求, 各级质检部门要认真领会《指导意见》精神, 把争创活动与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深化质量兴 (强) 市活动、服务民生和创先争优相结合,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 要积极听取民意, 加强质量公共服务, 让人民群众成为创建者与受益者, 形成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氛围。
质量强市工作汇报 篇5
201X年市政府印发了《贵港市质量兴市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我市为深入贯彻质量发展纲要,出台《贵港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工作方案》,推动从“质量兴市”向“质量强市”转变。我市实施质量兴市战略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领导下,经过5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互动”的格局。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展望未来。虽然我市在质量兴市工作开展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新的形势,对质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为全面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中国制造2025》等推进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加强质量工作,加快推进我区经济社会提质增效升级,如期实现“两个建成”目标提供坚实保障,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实施质量强桂战略。为实现质量兴桂向质量强桂的新跨越,今天自治区兴桂办组织了调研组到我们贵港市开展《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实施质量强桂战略的决定》起草工作专题区内调研工作。下面我就针对调研组提出来的问题,结合我市实施质量兴(强)市工作做简要汇报,具体情况如下:
一、质量兴市工作成效及亮点
1.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到位。,成立了质量兴市﹙县、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质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分析质量形势,交流经验,研究部署各阶段质量工作。二是保障经费、鼓励先进。各市县政府在财政预算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安排质量强市﹙县﹚工作经费。
2.品牌战略效果显著。
实施质量兴市以来, 中国驰名商标2个,广西名牌产品3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10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个,广西老字号2个,广西著名商标62件,广西优质工程14个, 4星级旅游酒店5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设立“贵港市市长质量奖”,截至目前已开展了两届评审,共4家企业获奖。
3.标准化推进有成果。
全市已建立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省级示范区6个,并制定实施各级农业地方标准24个, 覆盖了水果、蔬菜、粮食、禽畜及生态循环等多个产品和产业。贵港市芭田生态有限公司、永新畜牧西江公司等4个企业先后创建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在服务业标准化方面,中石化贵港分公司服务业自治区级标准化示范试点在20获得批准立项,成为我区首批服务业省级标准化试点。
4.整体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十二五”末四大质量在保持原有水平上均有了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平均抽检合格91.5%;食品各环节平均抽检合格率91.1%;国家基本药物品种平均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农产品平均抽检合格率99%;全市大中型建筑工程验收合格率平均达95 %以上;全市各主要服务行业平均满意度达80%以上;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完成率完成率达100%。
6.检测平台建设有突破。
“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质检中心建设,自治区级服装检测中心已完成实验室装修,自治区级水泥及建材检测中心已落实建设用地和完成项目立项。两级质检、计量技术机构技术实力不断增强,市级质检机构检测项目不断拓宽,检测项目已达626项产品(参数),年检验样品总数已达3000多批/次。市级计量机构拥有35项计量标准,比20增长59.1%;投入设备和技术改造经费247.80万元,比2010年的60万元增长313%;计量标准装置及检测设备资产总值达310.16万元,比2010年的127万元增长144.2%;检测项目由2010的36项增至49项,达到平均每年增加2.6项,满足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计量技术支撑。通过优质服务,全系统20事业收入预计达到1315万元,比2010年增长3.9%。
二、“十三五”工业、农业、服务业质量发展目标
1.工业方面。巩固提升现有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充分发挥我市港口优势,以生产许可、市场准入、强制性认证认可等质量手段,加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生产能力,采用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改造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2.农业方面。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生产,加大推动“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工作力度,加强“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管理,落实“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发展支持政策。及时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复查换证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年检、续展工作,促进我市“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种植面积稳定扩大,获得认证产品数量不断增多,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得到发展。
3.服务业方面。继续以加快构建西江经济带物流中心建设为载体,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培育一批物流龙头企业,推动物流业国际化、规模化发展。以建设西江流域重要的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为载体,丰富旅游内涵,加快服务标准体系,提升贵港旅游产品质量和规模,打造宗教文化、生态旅游品牌。以积极实施“树桂菜品牌”工程为载体,培育餐饮业企业品牌。重点培育一批休闲街区,努力实现人性化、亲情化、精细化服务,大力发展餐饮服务标准化和关联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链。
三、对质量强桂战略目标的建议
真正建立质量诚信体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电子化技术,归集质量监督、检验检测、行政执法、认证认可、计量、标准、特设、安监、环保等各个业务领域在依法履职过程中产生的质量信用信息,搭建统一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产品质量信用记录平台,建立质量诚信联动机制,做好质量信用奖惩信息发布和监督整改。
四、在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生态人居质量等方方面的困难
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来看,当前质量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 质量兴市工作推进不够平衡。
我市质量兴市工作虽是同时部署、同步开展,但仍有少数单位的工作落实不够扎实,发展不够平衡、认识还不到位,还没有完全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整体推动的工作格局。
2. 企业主体作用有待加强
少部分企业的质量法制观念及质量意识比较淡薄,部分产品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生产与流通领域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尚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部分中小企业产品标准水平低,有标不依的现象仍然存在
3.制约发展因素较多。
我市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企业规模低小散、产业结构低档次、产品品牌同质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道德诚信缺失等问题,以及高素质质量专业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4. 缺少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产品。
原创性产品和创新技术较少,国家级知名品牌不多,品牌带动经济发展的成效不明显,质量理论研究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成果转化滞后,支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驱动力不强,粗放型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5.技术服务水平不高。
高端检验检测设备配备不足,应对突发质量安全事件存在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检不快等问题,技术机构的检测技术与装备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检测平台还缺乏“高、精、尖”的学科带头人,高素质人才不足;检验检测市场化发展,对贵港质检机构检测能力、服务质量水平提出了新挑战。
五、企业对于产品和服务方面,需要的支持
从资金,技术人才方面帮扶贵港市完善产品、特种设备、计量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支撑保障体系,满足企业的需求,减少异地检验检测造成的各项成本。
质量强市建设 篇6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山东省栖霞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有名的“中国苹果之都”,如何进一步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打造“果都”品牌,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实现从果业大市向果业强市的跨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栖霞市果品质量安全现状
栖霞市素有“中国苹果第一市”和“中国苹果之都”的美誉,苹果生产发展迄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市果园面积达到66万亩,年总产量达到150多万吨,年果品收入达20多亿元。近几年来,栖霞市适应入世形势和市场需求,把果业发展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果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上,并按照“品种优、管理细、技术精、投入大、效益高”的要求,先后组织实施了“果品标准化”、“科技兴果”和“基地带动、市场拉动、龙头促动”战略,在逐步优化品种结构、稳定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着重抓了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了无公害标准化苹果生产,初步实现了由重数量向重质量的转移。先后组织制定实施了《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标准》、《无公害苹果技术规程》,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加大了执法力度,建立了生产资料专营制度,注重从源头上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化肥进行清理,广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农药,并进一步加大了苹果套袋、郁闭园改造、壁蜂授粉、苹果微喷、果园覆草、增施有机肥等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同时,在无公害标准化苹果生产基地设立了质量检测点,在重点果品批发市场设立了无公害果品专营区和质检站(点),有效地促进了无公害标准化果品生产的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已发展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40万亩,有机苹果基地1000亩,果园植草达到10万亩,郁闭园改造20万亩,苹果节水工程10万亩,年苹果套袋50多亿个。全市苹果新技术、新成果推广普及率达90%以上,覆盖率达96%以上;优质果率和高档果率分别达80%和50%;主要品种红富士、金帅、红金星、乔纳金等在全国、全省评比中多次获奖,“栖霞苹果”在国家工商局获得了产地注册登记,“宇冠”牌红富士等7个苹果品种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基地达到20多个。2002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苹果生产优势区域、优势产业,并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全国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市”、“全国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市”和“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2009年12月,栖霞苹果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栖霞苹果成功打入上海世博会。栖霞苹果不仅占领了全国各大中城市,而且出口远销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国家和欧美市场,年出口量20多万吨,创汇1.5亿美元。2012年11月,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2.栖霞市在果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培育壮大果品这一支柱产业,提高果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栖霞市围绕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一是果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够高。目前,国家已将农产品质量标准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无残留放心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栖霞市果业结构调整还主要集中在早中晚熟品种结构的优化、加工果与鲜食果的比例调整以及新品种的开发上,对果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仍处在探索阶段。特别是广大果农和加工经营企业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许多传统的生产习惯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一些果农目前只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上,打药、施肥等方面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简单地把标准视为等级,片面把质量视为个大、色正、等级高,有的果农和企业经营者甚至使假掺假、以次充好等等。这些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质量安全知识普及推广不够广泛,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认识不足,按照标准组织果品生产还没有成为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自觉行动。
二是标准化配套体系不完备。农业标准化要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三大体系。美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标准化工作,从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到产中的几乎每个技术服务环节,再到产后的农产品分级、加工、包装、储运等,都制定了完善的标准化配套体系和规范,并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操作。而栖霞市果品生产的不少环节都是无标准,无规范,尤其是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不完善,检验检测设备和手段落后,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资质标准,发挥作用不明显等等。这些问题是当前制约栖霞果业生产发展和果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一大突出因素。
三是果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栖霞市作为一个果业大市,无论是种植面积、产量,还是管理水平、综合效益都在全国名列前茅。但从出口情况看,栖霞市年出口果品仅有果品总产量的1/6,而且由于资源、劳动力、地价等方面的因素,果品成本普遍低于其他水果主产国,果品价格也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特别是入世后,果品出口取消了数量限制和出口补贴,实行单一关税,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通过制定完善的标准体系和严格的质量评价体系设置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制约农产品的进口。在这种情况下,栖霞果品虽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但由于标准化程度不高,优质果率和高档果率相对较低,影响了果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影响了果业的整体效益。
3.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和措施
标准化和质量安全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身份证”和“通行证”。随着我国入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标准已成为产品质量的技术保证,质量安全已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在这种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果品标准化,把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坚持“走特色的路子,创优质的牌子”,把以质取胜、以品牌取胜和以质促销、以质增效,作为果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和基本策略。
(1)搞好宣传培训,增强标准意识。实施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赖于广大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因此,要大张旗鼓地搞好宣传和培训,普及标准化和质量安全知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通过宣传栏、发放明白纸、宣传手册等形式,面向千家万户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同时,切实加强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市场和科技信息,把果业标准、果业质量检测结果和果品供求状况、价格行情等及时传递给广大果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和消费者,增强他们对实施果业标准化、提高果品质量安全的认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从事果业标准化工作的人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通过开设农业标准化课程、举办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辅导等形式,加强教育和培训,全面普及标准化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做实施果业标准化的明白人、引路人、带头人。对有关工作岗位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2)加强体系建设,形成制度规范。推行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一项科学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整套工作体系做保障,这是实施标准化的基础和前提。当前,要围绕果品标准化重点抓好三个体系的建设:一是果品质量标准体系。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一批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省、市也颁布了一些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尤其对果业标准和技术规范都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要在认真抓好贯彻实施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和操作规程,并汇编成册,把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使广大生产经营者有章可循。二是果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要按照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原则,尽快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把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成为具有省、市级以上资质的高标准质量监测机构。同时,要在果品生产基地和专业批发市场设监测站,在龙头企业设监测室,形成市、镇、基、企一体化的监督检测网络,并加强配套建设,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质量监控。三是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建设。果业标准化科技含量高、质量安全标准严,不可能一下子全面铺开、一步到位。根据栖霞市的实际情况,可以先从生产示范基地、科技示范园区和龙头企业抓起,通过提供优惠的政策、信息、资金和服务等,搞好试点示范,总结经验,以点带(下转第245页)(上接第162页)面,逐步推广,力争做到市里有示范镇、镇里有示范村、村里有示范户。通过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果业标准化工程的实施。
(3)健全投入机制,合理安排使用。实施果业标准化、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需要有必要的资金投入。因此,必须适应新形势,努力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以社会投入为主体,运作合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入机制,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引导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果业标准化建设,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形成社会合力,调动全社会的投资积极性,加大果业标准化的投入力度。同时,要安排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加大扶持力度,确保落实到位。要增强“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意识,把扶持果业标准化作为支农工作的重点来抓,对果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和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建设等,要集中资金,重点安排。
(4)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要在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贯彻力度的基础上,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标准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尽快研究制定适合我市实际的农业标准化特别是果业标准化管理法规,力争做到实施果业标准化的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根据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要从解决果品药肥残留这一重点抓起,在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果品卫生安全上狠下功夫。一方面,对明令禁用和淘汰的果业生产资料的品种和范围,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并跟踪监督检查;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果品质量认定工作,严格标准、严格程序,确保质量、确保信誉。特别要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农资市场特别是果业生产资料市场“打假护农”活动,切实加强对农药、化肥等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管理,维护果农合法权益。
质量强市建设 篇7
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农民收入的增长源、循环经济的突破口。从新农村建设目标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中, 有12个字与畜牧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 加快畜牧业发展, 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
第一, 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发达国家畜牧业占农业比重一般为60%, 舒兰市为40%左右, 发展潜力很大。
第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肉蛋奶、皮毛绒等畜禽产品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畜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第三, 畜牧业受耕地制约小, 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非耕地发展, 而且能够借助饲料等大量外部资源为舒兰市所用, 创造出成倍于自有耕地承载的产值和效益。
第四, 畜牧业是承工启农的中轴产业, 它上连畜产品加工业, 下带饲料工业、种植业, 是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层层增效的关键环节。
第五, 畜牧业不仅可以转化粮食, 而且能够使秸秆、饼粕、麦麸、糟渣等农业副产品转化增值, 变废为宝。同时生产的有机肥料还可以反哺种植业。
2 畜牧业是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优势产业
发展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畜牧业商品率高、变现快, 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而且畜牧业的效益远远高于粮食、蔬菜等种植业。
畜牧业产业链长, 对劳动力有很强的吸纳能力, 发展畜牧业, 可以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充分就业, 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对肉蛋奶的摄入量也越来越大, 要达到农民生活富裕, 必然要求畜牧业要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从而满足农民的需求, 改善农民的营养结构。
3 畜牧业是提高农村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产业
一是加强畜牧业发展, 改变以往的散养为圈养和笼养等模式, 这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加快畜牧业发展, 就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这对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也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4 舒兰市畜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畜牧业是联系千家万户的传统产业, 占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舒兰市饲草饲料资源丰富, 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东部食草型、西部食粮型和中部综合型畜禽发展模式, 广大农民都有养殖经验, 加快畜牧业发展已形成共识。
舒兰市已经引进、培育、靠挂了江苏雨润集团、吉林白翎羽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德大公司、长春皓月公司、九台金锣集团等一批“名优强”畜产品加工企业, 对畜牧业的带动力急剧增强。
舒兰市已做出了“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的科学规划, 明确提出了牧业发展的方向和任务。同时成立畜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确定了建设“牧业强市”的发展目标, 分别派一名副市级领导对生猪、肉鸡、肉牛、白鹅等牧业产业从调查研究、制定方案、招商引资、组织生产到产品销售环节都一抓到底, 为全市牧业经济由低潮走向平稳提供了组织和领导上的保证。
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 《畜牧法》的颁布实施, 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 又为舒兰市畜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5 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措施
新农村建设, 为畜牧业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 也对畜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 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 加快畜牧业发展, 从而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5.1 创新机制, 为牧业经济发展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实行专项推进制度。对畜牧业特色产业, 要成立领导小组, 做到一个产业, 一个班子, 一抓到底。
完善重点任务制度。围绕工作目标和任务, 抓住牧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逐个项目落实到人, 做到每个乡镇畜牧业发展都有项目, 并都要有专人负责。
建立激励机制。立足实际, 对牧业发展完成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以此激励先进, 鞭策后进。
5.2 强化防疫, 为畜产品安全提供保障
积极有效地把动物防疫, 特别是人畜共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摆上突出的位置。加快兽医体制改革, 完善突发疫情的应急机制, 要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贯彻好“预防为主”和“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的方针。严防严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 保障牧业健康发展, 让百姓吃上“放心肉”。
5.3 强化手段, 为畜牧业与农村经济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舒兰市委市政府已经确定了以建设“百头牛场、千头猪场、万只鸡场”为目标的“退村入区”的牧业发展计划, 对照新农村建设要求, 在实际工作当中重点发展三种养殖模式。
开展清洁养殖。按照“村容整洁”和“环境良好”的要求, 加快村外标准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改变人畜杂居、畜禽散养、混养的旧习;并通过消毒、发酵、生产沼气和有机肥、复混肥等措施, 加强对养殖场排放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改善人居环境和动物卫生环境, 将舒兰市建成“全市清洁养殖示范区”。
推进标准化养殖。加强畜牧投入产品的质量监管和标准化畜牧生产技术的推广;特别要加强饲养过程中的科学投料、用药技术的推广, 严格控制有害物质的残留量, 从而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发展节约养殖。利用废弃地、荒滩地、林间地、闲置厂房地建设养殖场, 大力推广优质牧草、专用青饲料种植养殖技术, 推广集约用地、粗饲料利用、节水、节电、节料等技术, 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畜牧业。
5.4 强化扶持, 为牧业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搞好投入扶持, 安排适量的财政资金, 重点支持畜禽良种工程建设、生态养殖小区建设、适度规模养殖场的圈舍改造和养殖户的沼气配套建设。
加大对养殖户的信贷支持力度。中国农业银行舒兰支行、中国建设银行舒兰支行已相继成立畜牧业贷款中心, 为符合条件的养殖户提供担保。
建立和完善担保体系。目前, 舒兰市已经初步与德生牧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 准备在年底成立第一家牧业担保公司为所带动的农户提供担保贷款, 扩大基地规模, 做大做强企业。
5.5 强化招商, 为牧业经济提供载体保障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主线, 要想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 必须实施最优惠的政策, 创造最优势的环境, 营造最优良的秩序, 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建立招商队伍。以人为本,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要打造出一支高效、快捷、精干的招商队伍;建立项目库。重点在“五型”上下功夫。即龙头型、环保型、创税型、高科技型、加工型。建立千万元的项目最少要有10个, 亿元以上的项目最少要有2个;建立长效机制, 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到年终岗位考评之中去, 增加考核分值比重, 实行重奖重罚, 能者上, 庸者下;建立招商网络和各地牧业系统进行联网, 实行网络招商。
质量强市建设 篇8
一、领导重视, 基层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增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建设, 各镇乡领导真抓实干, 将基层文化工作列入重要工作议程, 为文化建设工作提供人力、物力和组织保障。为各镇乡综合文化站认真落实人员编制, 使过去文化工作无人抓、无人管的局面得到了扭转, 各镇乡年组织大中型活动都在6次以上, 小型文体活动经常开展。同时各镇乡基层单位积极组织搞好文艺、电影宣传演出, 构建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良好局面。
二、加大投入, 不断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 整合基层宣传文体站资源, 布局合理, 设施完善
针对基层文体活动场所少、活动项目少的实际, 有效的实现了文体站与成教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合理整合。指导修缮了各类培训、活动室, 维修了电脑等器材, 垫平了体育场地。在文体站原有的办公室、排练厅、棋牌室、练歌房、健身室、器材室、图书室、乒乓球室的基础上, 增设了门球场、篮球场、图书阅览室、微机室、培训室等。同时, 有计划、有安排的组织文化馆专业人员定时指导文体站工作。由于实现资源整合, 文体站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 达到了节约资金、资源共享、互相补充、相互促进的目的, 基层文体站已经成为集学习、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活动场所, 为机关干部和全乡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阵地保障。
(二) 阵地合理配置, 改善娱乐环境
始终坚持把文化工作与文明生态村建设有机结合, 在抓文明生态村工作的同时, 将文体广场、图书室、活动室、宣传栏等建设作为文明生态村的重点工程来抓。各镇乡、村根据本区域实际, 充分利用镇乡、村内闲置场地或结合村部院内的改建, 全市每个村都建设了文体广场, 建设了健身路径;所有行政村建立了农家书屋,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了全市全覆盖。农村阵地建设的完善, 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休闲娱乐环境, 调动了群众参与娱乐活动的积极性。在全国盛行广场舞之际, 我市镇乡、村的文化广场上, 每晚都有近百名群众来广场扭秧歌、跳集体舞、健身。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 吸引广大农民自觉参与文体活动的积极性, 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以活动为载体, 广泛发动群众, 营造文化氛围
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 为进一步激发群众主动参与文体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 各镇乡、村都制定了全年文体工作计划, 成立了文体工作领导小组, 确保群众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文体活动。一是积极组织开展节假日的文体活动。除日常开展活动外, 每逢节假日, 如春节、三八妇女节、五一、七一、十一、重阳节、元旦等都举办棋牌赛、乒乓球赛、篮球赛、门球赛等活动。二是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紧紧抓住我市浓厚文化底蕴的有利条件, 采取典型带动、充分挖掘各村老艺人、传统文艺项目、非遗传承等, 在各镇乡、村成立文艺宣传队伍、文化志愿者, 推出了一批批远近闻名的文艺队。由身边的人演身边的事儿, 文艺队自编自演的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三是鼓励参加全市的文体活动。积极鼓励各镇乡、村参加全市的大中型文体活动。依靠全市的大中型文体活动, 通过为选拔、培训、辅导带动各镇乡、村的基层文化活动的积极开展的同时, 对基层文化工作的水平也是一个检验与提高的的过程。目前我市基层文化队伍整体水平在不断提高, 队伍在不断扩大, 人员在不断增加, 基层文化活动开展情况一片大好。
四、加强培训, 强化素质教育, 推进队伍建设
一是高度重视文体队伍的整体素质。谋划了百年树人的长远之计, 不断加强培训工作的力度, 有选择地对现有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二次开发, 采取派人参加对口的短期培训班和请专家上课、短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完善人才队伍, 发展壮大文化事业。对文体先进集中表彰, 表彰了明星文体站、明星村、明星文化企业、明星文化机关、明星学校、明星队伍和宣传文体站长标兵、基层文体指导员标兵、特色产业标兵、文体工作者标兵。二是充分利用图书室、综合文体活动室等阵地, 坚持教育与引导相结合, 坚持教育与活动并重的原则, 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在各镇乡轮流举办沼气池建设、科学种田、微机操作、健康知识讲座等培训班, 受教育群众达百万余人, 从而在较大程度上使全市群众受到了较好的素质和技能教育, 提高了农民素质。也进一步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 各村打架斗殴、赌博、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进一步的遏止, 娱乐、学习的氛围进一步浓厚。促进了村风、民风的好转。
在过去的工作中, 我市基层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基层文化建设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要求、与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继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 解决镇、乡、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继续加大农村文化事业投入,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继续加大培训力度, 增强基层文化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更好地履行文化本职工作。
浅谈建设梅州文化强市的探索 篇9
一、提升市民文化素养, 树立梅州文化形象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大力加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教育,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梅州人精神教育, 大力推介时代楷模, 引领广大市民立足山区, 艰苦创业。
加强社科理论研究和客家特色文化研究。以广东省地方特色文化 (客家文化) 研究基地建设为依托, 继续推进全市社会经济课题招标活动, 着力抓好绿色的经济崛起、华侨华人、客家历史文化、客商文化等特色课题的研究, 积极培育理论学术精品, 推出一批在全省具有影响的理论成果;建立健全县级社科联机构, 完善社科工作网络, 发挥社科研究机构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推出一批有重大参考、借鉴价值的研究成果。加强对客家历史文化的研究、挖掘和推广, 建设全国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 加强与港澳台等境外的文化学术交流合作, 与高等院校联合开展客家历史文化高级研讨活动, 构建具有国际影响的社科交流战略高地。
着力抓好群众文化活动。落实文化人口评估统计制度, 促进群众文化活动参与率逐年提高。实施市民艺术教育普及工程, 培养市民热爱文学艺术、参与文化活动的高雅志趣和文化氛围。积极开展业余读书、摄影、书画、舞蹈等各类民间文化活动, 组建大型客家山歌合唱团、广东汉乐演奏团, 广泛吸引群众参与;积极开展“文化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等活动, 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神食粮和文化服务。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园区文化、家庭文化等基层文化活动, 提高市民的文化情趣和文化素养。
积极培育文化消费市场。立足城镇和著名风景名胜区, 大力发展深受群众欢迎、具有广阔市场发展前景的大众演艺项目。探索政府向社会提供低价文化产品的补贴机制, 采取政府采购公共文化产品的形式, 积极引导和培育市民的文化消费意识和文化消费市场, 提高文化消费在城乡居民日常消费中的比重。推进文化电子商务体系建设, 鼓励和培育网络文化消费, 拓展艺术培训、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与文化相结合的服务性消费。
二、整合客家文化资源, 打造特色文化产业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为推动绿色崛起、实现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建立以客家文化资源为依托, 以文化产业园区为载体, 以培育文化龙头企业为市场主体, 以文化创意、新闻出版、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文化旅游等五大文化服务业为发展方向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扩大文化消费。成立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 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全市文化产业发展工作。积极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和层次, 提高文化产业附加值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尽快使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引进高端文化企业、旅游企业, 落地投资参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依托丰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 以阴那山为中心, 以周边镇村为重点, 加快发展保健疗养、休闲度假、农耕体验、文化创意、旅游地产等产业经济, 创建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 打响“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品牌,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大力扶持发展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基地、客天下旅游产业园、林风眠艺术园、千佛塔文化旅游区、麓湖山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平远县南台卧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园、蕉岭长潭文化旅游产业园、世界球王李惠堂足球文化产业园、南越王赵佗长乐台遗址文化产业园、五华石雕工艺文化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区, 打造一批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积极建设和开发文化市场, 重点培育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文化用品等专业市场, 规范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兴文化市场。加强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建设, 逐步建立文化资本市场。大力推动文化与金融对接, 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现代文化市场发展的融资体系。加快文化产品物流基地建设, 逐步建立书报刊、影视产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艺术品、演出剧目的现代市场营销体系。
三、传承客家文化, 擦亮世界客都品牌
抓好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规划和建设。加强对重点文物的保护。稳步推进客家围龙屋申遗工作。做好客家古民居、古村落及名人名居的保护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按照集中资源、集中项目、同类开发、重点突破的工作思路, 规划新建一批代表梅州文化形象的地标性重点文化工程。着力抓好梅州报业传媒大厦、梅州客家文化产业基地等重点文化项目建设, 形成具有时代气息、客家特色的客家文化城。坚持山水相依、向山拓展的规划方向, 以东山教育基地为中心, 把北至嘉应学院, 南至秀兰大桥, 西至客家公园, 东至千佛塔及四周山地这一区域, 建成集客家历史、客家人文风情、文化教育、宗教活动于一体的客家文化区域中心。
突出客家文化特色, 打造节庆文化品牌。办好中国 (梅州) 国际客家山歌文化节、世界客商大会等国际性活动。办好金柚节、脐橙节、油茶节等地方文化节庆活动, 组织客家民间艺术表演活动, 使之成为弘扬客家优秀文化、展示文化梅州的平台。
四、加大改革力度, 为建设文化强市增添活力
牢牢把握正确方向,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为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创新文化管理体制,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理顺政府主管部门与文化市场、文化事业单位、文化企业的关系, 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 清理和减少审批事项, 下放审批权限, 简化审批环节, 提高行政效能。
加快推进出版、发行、电影、演艺等领域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国有文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鼓励支持非公有资本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参与国有文化企业改革重组,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五、创新人才机制, 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 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 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造就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制订《梅州市文化人才教育培训管理办法》, 大力推进宣传文化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 重点培养具有创意的文化设计人才、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和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中高级技术人才。探索依托高校人才优势, 联合嘉应学院等高校采用定向培养、重点吸收的方式, 鼓励和吸引优秀大学生到基层文化单位工作。鼓励倡导社会自办文化, 培养和发展社区民间文艺社团和农村业余文艺队伍, 挖掘培养评选民间文化技艺大师, 培养代表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才。加强客家文化与哲学社会科学等研修工作, 培养一批在全省、全国客家文化界和社会科学界有广泛影响的权威专家学者。
六、加强领导, 为建设文化强市提供保障
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 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成立文化强市建设领导小组, 建立文化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对全市文化强市建设进行统一领导、组织和协调, 各县 (市、区) 、镇 (街道) 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 负责领导和推进本地文化建设。各级党校要将文化建设的内容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的重要课程。各级人大、政协要加强对文化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 确保建设文化强市、强县、强镇的各项工作的落实, 弘扬客家文化, 展示梅州客家文化特色。
摘要:梅州是客家人聚集区, 是世界客都。本文详细阐述了梅州建设文化强市的主要做法和工作措施, 为梅州文化强市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梅州,文化强市,主要做法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109.
质量强市建设 篇10
关键词:福州市,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理论实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党中央首次明确提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福州市是海洋资源大市, 近年来, 在发展海洋经济中,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建立起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 正确处理和解决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加快了海洋经济强市的建设步伐, 实现了海洋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
处理和解决好建设海洋经济强市同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的矛盾
坚持发展, 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科学发展观, 是用来指导发展的, 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 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
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首先要加快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在福州市委、市政府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战略的推动下, 福州市港口建设初见成效, 福州港迈出从河口港向海港发展的历史性步伐, 已被列为国家沿海20个主枢纽港之一;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沿海大通道、福温铁路、福厦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 有效拓展了对外联接通道和港口腹地;临港工业开始破题, 一批大型临港工业项目先后落地、建设、投产, 形成了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福州市海洋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2006年544.06亿元, 比2001年256.3亿元增长112.27%, 年增长率16.25%;占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28%;海洋产业增加值已达244.3亿元, 比2001年122.1亿元翻一番, 年增长率14.88%, 占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28.4%,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4.68%。海洋经济主要指标位居福建省前列。
坚持健康发展, 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原则。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要求:“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 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
在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同时, 福州市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以及“防治结合, 以防为主”的方针, 加强海洋环境和资源保护能力建设, 2003年在全省率先成立海洋环境监测站, 建立了以市海洋环境监测站为中心, 县 (市) 区水技站为依托, 广大渔民和养殖户志愿者积极参与的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监视网络;加强规划管理, 2004年在全省率先颁布实施《福州市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总体规划》;全面加强海洋环境质量监测, 并以《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形式向社会发布;实行海洋环境和资源保护超前管理, 对报审用海工程项目进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论证;加强海洋与海岸工程在建项目的海洋环境动态监测;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长乐海蚌自然保护区》、《平潭岛礁海洋特别保护区》以及管理机构;积极做好自然保护区和封岛养殖工作, 高度重视海洋与闽江流域生态和渔业资源的保护工作, 先后在闽江、大樟溪流域、罗源湾、海坛湾增殖放流淡水鱼种122万尾、长毛对虾苗2.72亿尾、鲍鱼13万粒、中华绒毛蟹苗种20万只、日本鳗鲡2.6万尾。据探捕调查, 增殖放流一般投入产出为1:15至1:20, 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生态效益。
根据《福州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 2006年福州市海洋环境“受陆域污染物影响较小、海水交换条件较好的海坛岛东部沿海、长乐海蚌资源增殖保护区和黄岐半岛海域, 其大部分区域的海水继续保持在清洁与较清洁状况, 环境质量较好。”
二、坚持服务大局观念, 处理和解决好重点发展和协调发展的矛盾
坚持把握全局, 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 “要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紧密结合起来, 坚决破除一切阻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观念, 坚决纠正一切偏离科学发展观的行为, 真正把思想方法转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同年, 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思考发展问题, 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真正发挥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的重要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的原理, 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坚持全面运筹、统筹兼顾的辩证法, 要求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结合福州市海洋经济发展实际, 协调海洋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发展, 尤其是要解决好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加快临港工业发展同发展渔业经济的用海矛盾, 就是福州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
近年来, 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海洋经济摆在重要位置, 把推动海洋开发作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的重要举措。在市第九次党代会上, 市委作出了要加快福州由滨江型城市向滨海型城市跨越, 加快福州港由河口港向海港发展, 加快工业经济向江阴、罗源湾两大港区为重点的南北两翼拓展的新一轮发展战略部署。经济发展的核心是用足海的优势, 做好海的文章。从地理形势看, 以闽江口为界, 北向的连江、罗源构成北翼, 南向的长乐、福清构成南翼, 形成福州市从滨江向滨海发展的两翼翅膀。从经济发展的重点看, 依托港口建设, 发展临港工业, 是依靠海洋经济的发展提升福州市的经济发展后劲。这就是福州市经济发展的大局。实现福州市海洋经济协调发展必须突出这个重点, 必须服从这个大局, 这是处理和解决用海矛盾必须把握的指导思想。为保证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项目用海的需要, 2004年出台了《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福州市港口码头锚地水产养殖整治的实施方案》等文件, 根据《福州市海洋大比例尺功能区划》全市先后拆迁、转移两万多个网箱, 迁移两万亩滩涂养殖, 为港口建设、临海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005年是福州市港口建设年, 为了推进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发展, 福州市对用海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 加快了用海建设项目审批进度, 当年全市共受理、审批用海项目160个, 新确权用海面积1 702hm2。2006年, 全市共审批用海项目94宗, 面积2 080.81hm2, 用海项目数和审查审批速度居全省第一, 在国家国土资源日益匮乏土地政策宏观调控趋紧的情况下, 为福州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先决条件。
同时, 为了保持渔业经济的协调发展, 市政府加大了对渔业经济的扶持力度, 2006年市政府拨出2300万元资金扶持渔业生产, 有力地推进了渔业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了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水产养殖业全面发展, 大型抗风浪深水网箱发展迅速, 全市大型深水抗风浪网箱达473口, 占全省84%;淡水养殖取得新突破, 淡水网箱投产数量比增55.6%;淡水观赏鱼产品出口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养殖面积比增56.25%。水产高优品种养殖发展迅猛, 2006年养殖面积和产量分别比增34.33%和47.24%。海洋捕捞业在调整中推进, 全市拥有远洋渔船223艘, 占全省的95%, 2006年福建远洋渔业集团与印尼AG集团签订了总投资2 000万美元远洋渔业合作项目合同, 同意300艘中国渔船赴印尼海域作业, 2007年9月9日首批21艘渔船已从福州马尾港驶向印尼。该项目成功签约和实施, 对加快福州市远洋渔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水产加工业加快产业化发展进程, 2006年新增 (扩资) 水产加工企业53家, 完成投资2.95亿元。2006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174万t, 比增1.59%, 占全省29%;水产品加工总量104.75万t, 比增5.2%, 占全省57%;水产品加工产值97.1亿元, 比增21.4%, 占全省49%。2007年全市水产品加工产值将增加10个亿。
三、坚持为民服务宗旨, 处理和解决好加快海洋开发同保护渔民群众利益的矛盾
坚持以人为本,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胡锦涛总书记要求:“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一定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根本上说福州市实施“以港兴市”战略, 推进福州市从滨江向滨海发展, 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是为了加快福州市经济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福州市从滨江向滨海发展, 首先受益的是沿海地区的人民群众, 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加快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2006年连江、罗源、福清、长乐工业增速分别高达45.5%、66.1%、25.3%和26.1%, 高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这四个县 (市) 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过千亿元, 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0%以上。
同时, 福州市注意保护好在海洋开发中“失海”渔民的切身利益, 把用海补偿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 对海域综合开发中拆除养殖设施的经济补偿和解决渔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出路工作都做了明确规定。市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积极做好养殖户的转业、技术培训等工作, 2006年举办渔民转产、渔民职业安全、水产养殖和渔病防治等各类培训班16期, 培训人员共1937人次。认真执行减船转产政策, 自2002年以来补助转产转业捕捞渔民资金达1395.47万元。
四、坚持规划先行原则, 处理和解决好过度的用海要求同持续发展的矛盾
坚持可持续发展, 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发展又必须是可持续的, 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实现我国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 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既积极实现当前发展的目标, 又为未来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发展空间。”
向海洋要生存空间, 在当前已经形成共识, 海洋开发已经形成热潮。由此也出现了一些负面行为, 一些地方片面追求政绩, 海岸工程和海洋工程盲目上马, 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违法用海现象时有发生。无序、无度地用海, 必然要造成海洋资源的浪费。自然资源只有节约才能持久利用。因此, 要牢固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 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福州市高度重视海洋资源保护工作。袁荣祥书记在2006年11月28日全市海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各级涉海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加强相互间的协调与配合, 形成共同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有效保护海洋资源的强大合力。”郑松岩市长的主题报告也指出:“要高度重视岸线等不可再生海洋资源的保护。要认真实施各项涉海法律法规, 严格海洋功能区划、港口发展规划等规划约束, 建立健全岸线、海域等海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切实防止出现圈而不建等问题。”在保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上, 福州市坚持做到有法可依, 执法必严, 建立健全了海域综合管理配套制度。在全省率先完成《福州市海洋大比例尺功能区划》, 率先颁布实施《福州市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总体规划》和《关于加强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福州市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总体规划》是全省第一部规范海洋开发活动的规划, 也是全国第一部同时包含海洋开发利用和海洋保护的规划。完善用海项目审批制度, 严格按照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开发规划, 合理布局海洋项目, 实行凭证用海, 实现合理利用、有序开发。不断加强海洋执法能力, 2004年中国海监福州支队正式挂牌成立, 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市、县两级海监机构的组建工作。2006年进行执法队伍整合, 成立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 实现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和装备共享。同时, 努力提高执法水平, 几年来福州市共审理办结海洋与渔业行政处罚案件3213件, 立案查处准确率达到100%, 没有一件被投诉或提起行政复议。2004年7月福州市经过听证然后给予处罚的福州松下码头有限公司违法用海案件, 是《行政处罚法》、《海域法》颁布实施以来全省涉案处罚金额最大的一起案件, 在全省、乃至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质量强市建设 篇11
“351”工程即突出三个方面重点工作(完成无疫区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深入推进五项加快发展的举措(品牌建设、特色畜牧业发展、养殖业保险、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合理化利用);探索一条新路(以“互联网+”为载体,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新道路)。
三方面重点工作:
第一方面重点工作:圆满完成无疫区建设任务。在硬件建设上,10个兽医实验室建设要全部达标,6个大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和88个乡镇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窖(收集点)、88个基层标准化兽医站、6个视频监控平台、176个检疫申报点要全部完成建设任务,专用车辆配置齐备。强制免疫、监测预警、监督执法、应急管理四大体系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在软件建设上,对照无疫区评估要素的6部分96项内容,要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补充完善各种文献资料,对无疫区建设全过程实行痕迹化管理、档案化保存。
第二方面重点工作: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发展。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扶持蛟河德利斯、磐石宏润、舒兰德生牧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2016年,全市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达到56家,销售收入达到23.1亿元。要加快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全年新建、改扩建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210个,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88%和58%。
第三方面重点工作: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突出抓好源头防控。坚持从严管理、从严执法、从严处置的原则,完成抽样3600个批次。突出抓好屠宰监管。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对屠宰注水牲畜、病死畜禽的违法行为,要出重拳、严处罚、零容忍,真正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深入推进五个加快发展的举措:
一是深入推进畜产品名优品牌建设。以吉林蜂道馆申办地理标志、蛟河万泷鹅业申办吉林省著名商标为重点,打造吉林市知名度高的行业品牌。全市国家驰名商标达到3个、地理标志畜禽产品1个,省著名商标达到6个、市知名商标达到10个。
二是深入推进特色畜牧业发展。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瞄准高端市场需求,抓好吉林地方鸡品种保护,吉林黑牛发展到5500头、桦甸金牛发展到5.5万头、吉林花猪种群扩繁达到1600头、肉鸽发展量达到44万只、貂狐貉等特种经济动物发展到93.2万只(箱)。
三是深入推进养殖业保险工作。充分发挥保险企业的主导作用,参保能繁母猪和育肥猪分别达到6万头和95万头,不断提高养殖户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能力。
四是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广“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零排放”模式,促进畜牧业与种植业、农村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全市新建和改扩建粪污处理设施55个,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2%。
五是深入推进“草变肉”工程。深入开展粗饲料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和应用示范,推广普及青贮、黄贮等实用技术,全年力争新改扩建青黄贮窖200个,加工利用农作物秸秆72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16%。
探索一条新路:
质量强市建设 篇12
一、携手发展、合作共赢
三年多来, 营口实现了与沈阳经济区各城市的合作共赢, 经济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经济发展保持强劲态势, 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2008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03亿元, 比2005年增加324亿元, 年均增长20.1%, 增幅连续三年居全省前列, 总量已由全省第7位跃升到第4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三年累计完成1251.2亿元, 年均增长35.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0亿元, 年均增长34.7%。今年上半年,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80亿元, 同比增长18.5%, 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32.1亿元, 增长36.1%, 增幅居全省第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4亿元, 增长22%, 增幅居全省第一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经济发展实现了“增速不减, 增幅不降”, 仍然保持强劲的态势。
二是营口沿海经济带建设成效显著, 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依托100公里海岸线, 对1600平方公里陆域进行了高标准规划, 形成了以港口为龙头, 以沿海产业基地为主体, 以营口开发区、高新区、仙人岛能源化工区为支撑的营口沿海经济带, 并举全市之力加速沿海地区的开发建设。先后开发建设各级各类开发区14个, 总面积697.2平方公里, 累计完成投资673.6亿元。营口港货物吞吐量由2005年的7537万吨提高到2008年的1.5亿吨, 进入全国十大亿吨港口行列。依托沿海优势, 成功引进了投资近300亿元的鞍钢鲅鱼圈新厂、投资130亿元的中冶京诚 (营口) 中试基地、投资200亿元的中国五矿集团营口沿海产业园、投资120亿元的华能营口热电厂等6个投资超百亿元的重大项目和2187个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 (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18个) , 新增外资企业231户, 利用外资7.2亿美元。新引进的大项目为营口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第一产业得到巩固提高。2008年农业总产值实现105.4亿元, 年均增长17.7%。第二产业迅速做大做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567户, 其中非公有制企业1470户, 占93.1%。全市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达到15921户、9800户。现已形成了冶金、石化、机械制造、镁质材料、新型建材、纺织服装六大产业集群。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18.8亿元。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三年来新建了5个大型专业市场、2个五星级酒店和温泉城、滑雪场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 投资5000万欧元的乐购超市、投资5亿元的兴隆大厦等一批外引内联项目正在顺利实施。2008年, 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8.4亿元。目前, 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出工业化进程加快,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发展态势, 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是沈阳经济区开发建设的第四年, 营口正面临着辽宁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沈阳经济区争取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着眼于未来发展, 营口将紧紧抓住机遇, 进一步整合资源, 优化布局, 不断扩大开放, 提高科学发展水平, 面向大海谋发展, 加快推进以滨海新经济区为重点的营口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建设, 全力打造百里沿海产业带、百里滨海生态城和百里海滨景观带, 到2015年全市GDP要达到2000亿元, 2020年争取再翻一番达到4000亿元, 实现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率先崛起, 成为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民生活富庶的沿海经济强市。
二、实现更好发展、抓好四项工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为了实现营口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为沈阳经济区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们将突出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第一, 加快港口建设, 提升港口为经济区的服务功能。继续坚持实施“以港兴市”战略, 举全市之力加快港口建设, 进一步把港口做大、做强。一是要继续加快推进仙人岛港区码头配套工程、30万吨矿石码头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陆港口岸系统, 促进货源基地开发, 进一步增强港口功能。不断完善沈阳经济区内货物经营口港运输的优惠政策, 使经济区内的企业享受到自家出海口的优质服务。二是要切实加强口岸管理, 深化关港合作, 稳步推进“电子口岸”建设, 提高口岸通关效率, 优化服务环境, 打造一流口岸。三是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港口物流中心和港前物流保税功能区, 加快发展综合物流, 努力建设服务东北的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运输网络结点, 为沈阳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的物流支持。四是要完善临港配套服务业, 充分发挥港口信息畅通的优势, 加强经济区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交流, 促进辽宁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大量生成, 推动沿海与腹地经济的协调发展。今年营口港吞吐量将达到1.75亿吨, 集装箱运量达到240万标准箱, 2010年港口吞吐量要突破2亿吨。要重点建设好以营口港区、鲅鱼圈港区、仙人岛港区三大物流园和营口仓储配送中心, 为沈阳经济区和东北腹地提供方便快捷的物流服务, 为区域经济增长和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二, 加快建设百里沿海产业带, 构建与经济区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工业化体系。继续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按照“项目带动、产业集聚、结构优化”的发展思路, 打造沿海“百里产业带”, 构建顺应沈阳经济区快速发展的新型工业体系。一是着力提升产业园区化水平。大力推进以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以辽宁 (营口) 沿海产业基地为重点、以营口高新区等五个省级开发区和四个省重点支持区域为载体的产业园区建设, 支撑1600平方公里沿海产业带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 强化要素支撑, 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项目园区化步伐, 鼓励城区企业向园区转移, 支持跨区域项目布局, 促进工业项目集聚、资源集约, 努力把营口沿海经济带建设成为全市对外开放的先导区、产业发展的聚集区。二是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依托沿海临港优势, 在全面提升纺织服装、镁质材料、新型建材等传统产业的同时, 全力打造冶金、石化、装备制造、光电微电、输变电装备等新兴产业集群, 提高企业关联度和互补性, 逐步形成骨干带动、产业密集、链条完整的产业体系。三是引导区域特色化发展。突出营口沿海经济重点区域的产业特色, 在项目建设上按照“引进一批企业、集聚几个产业”的思路, 沿海产业基地重点发展冶金与重装备制造业, 滨海新经济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科技产业及现代物流业, 开发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临港工业, 仙人岛重点发展炼化一体化产业, 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产业布局, 为沈鞍辽营经济带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到2015年, 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1100亿元;到2020年达到2000亿元。
第三, 深化区域综合配套改革, 打造与经济区腹地合作共赢的新体制、新机制。按照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框架方案要求, 我们将以深化综合配套改革为重点, 着力打造更好更快发展的体制新优势, 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沿海与腹地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一是着力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科学设计产业发展方向, 建立健全产业准入机制、产业政策执行机制、产业优先发展机制, 发挥自身优势, 以发展型临港近海产业为重点, 与区内各市实行合作发展。二是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以先进装备制造业研发为重点, 在北海新经济区规划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准、引领科技发展方向、代表相关产业应用研究技术最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 促进高新技术资源向营口集聚, 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深化与其它城市的合作。创新投融资体制, 整合金融资源, 推动沈阳经济区金融机构同城化管理, 加速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创新对外开放体制, 积极参与区域内接商信息共享、招商政策制定、招商活动开展, 不断加强区域间的联合与协作, 积极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第四, 加快百里滨海生态城建设, 构筑海滨大城市发展的新格局。依托百公里海岸线, 实施营口小“五点一线”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五大组团城市带建设, 即由北到南沿海规划建设市区西部、河海交汇处的“河海新天地”, 打造临河滨海的10平方公里科研旅游休闲区;加快辽宁 (营口) 沿海产业基地的“一区双城”建设, 形成60平方公里的海上新城;在老城区和开发区之间建设集商贸、居住、行政、会展、高科技企业、物流产业为一体、具有强大支撑作用的经济区和未来城市中心组团的营口北海新经济区;加快营口开发区城乡一体化进程, 着力建设现代化、国际性的适合创业、人居、旅游的生态港口城市, 为亿吨大港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实保障;在南部仙人岛建设以旅游休闲度假为主的北方海上乐园, 打造“白沙湾黄金海岸”。举全市之力, 重点开发作为未来带形城市中心点和特大型城市中心区的“滨海新经济区”。力争到2015年新经济区生产总值达到500亿元, 年均增长45%, 人口达到30万人, 成为营口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率先崛起的重要支撑点。为了实现这一战略规划, 我们将坚持重大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 积极构建大交通体系, 加快营口机场、辽河特大桥、城市轨道交通、出海大道和疏港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和电力、通讯、供水、供暖和污水处理、区域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为加快各组团城市建设提供保障。
【质量强市建设】推荐阅读:
丁桥镇2010年质量强市工作总结05-11
2022年东城养护所质量强市工作计划11-17
副市长在质量强市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10
文化强市建设11-20
放大农业科教支撑效应加快农业强市建设步伐11-09
海洋强市05-16
工业强市09-30
文化强市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