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强市论文

2024-08-08

中心强市论文(共7篇)

中心强市论文 篇1

科学发展观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推动科学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鲜明主题。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五年,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安阳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带领人民着力推进改革发展, 大幅提升了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明显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有力展示了安阳的崭新风貌和崭新形象。出台的《安阳市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纲要 (草案) 》, 正是市委市政府全面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 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 按照“富民强市、晋位争先”的总要求, 大力实施“四大战略”, 着力实现“四个提升”, 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 提升长远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一、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力量源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安阳市委市政府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根本出发点, 高度关注民意, 切实改善民生, 提交了一份惠及571万人民的民生答卷。

1、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2011年度全市“新农合”参合农民4, 181, 860人, 参合率99.54%, 为全省最高。

2、就业是民生之本。

“十二五”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年累计达到51.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 低于控制目标1个百分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96.4%, 比规划目标高出26.4个百分点。

3、实施新型城镇化引领战略, 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上有新提升。

坚持一手抓中心城市建设, 一手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2011年安阳市的城镇化率为40.5%, 比2001年提高14.5个百分点, 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新型城镇化, “新”在涵盖农村, 从农村着手推进城镇化;“新”在不牺牲农业和环境;“新”在农民和市民享受一样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 为农民谋福祉。据统计, 安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共涉及106个乡镇 (街道) 322个新型农村社区, 目前已建成15个, 在建103个, 建成社区面积595.93万平方米, 已腾出土地面积6, 762.55亩, 入住16, 486户, 共投入资金89.27亿元。322个社区共可整合村庄数量1, 605个, 整合人口215万人。322个社区全部建成后, 可容纳人口267万人, 可节约和腾出土地面积33.2万亩。

4、按照“住有所居”的要求, 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近年, 安阳市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重要抓手, 不断加快建设步伐, 从2007年的1, 877套增加到2012年的22, 851套, 增长率1117%;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20, 776套、公共租赁住房13, 212套、经济适用住房16, 509套;将有62, 081户中低收入家庭约18.6万人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5、统筹城乡发展。

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 462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2, 313元。2011年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 686元, 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7, 586元, 增长19.3%。《纲要》提出:到2020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达到44, 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 达到18, 000元。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理论一旦被人民群众所掌握, 并指导社会实践, 就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增长是发展的基础, 但增长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增长方式”无论如何转变, 追求的仍是速度和数量。而“发展方式”的转变, 则对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和途径等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不比GDP增速, 比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减速”, 比发展质量和民生改善的“增速”。摆脱GDP崇拜, 形成新的“速度观”———从“总量”到“人均”。

2002年安阳市生产总值312.6亿元, 增长11.4%。其中, 一产增加值59.3亿元;二产增加值156.7亿元;三产增加值96.6亿元。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1, 558亿元, 居全省第5位, 增长12.1%。其中, 一产增加值175.2亿元, 二产增加值982.2亿元;三产增加值400.6亿元。2002~2011年, 第一产业年均增长5.5%, 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7.6%, 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2.4%, 均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11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1.8∶58.7∶29.5, 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了9个百分点。安阳市人均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4, 967元上升到2011年的30, 190元。

树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经济由资源能源依赖型向循环绿色低碳型转变。按照“突出特色、分工协作、提高效率、循环发展”的原则, 制定了建设安西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发展思路, 把发展循环经济与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快经济转型有机结合起来, 已初步构建起安西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和循环型工业体系。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连续12年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集中整治活动, 共淘汰关闭“十五小”企业693家, 停产治理企业108家;关闭120m3以下炼铁高炉243座, 淘汰生铁产能700万吨;消减二氧化硫排放量5, 700吨, 烟粉尘6, 180吨;关闭水泥机立窑生产线33条, 彻底告别了水泥机立窑时代。同时, 建立了新上项目预审制度, 严把项目审批关, 严格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将总投资8亿元的35个“两高”项目拒之门外。

强化科技创新, 推进节能减排。201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 安阳市进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行列。以项目为载体, 实施了总投资19.7亿元的24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推动主导产业循环式发展, 实现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高效利用和梯次利用。如中联公司总投资6.1亿元, 新上日产5, 000吨熟料生产线, 采用德国先进原料粉磨设备, 配套低温余热发电装置, 年产熟料150万吨、水泥260万吨, 年利用粉煤灰13.8万吨、煤矸石5.2万吨, 实现销售收入6.4亿元、利税1.7亿元, 创造了“员工减少2/3, 产量提高10倍”的奇迹。

安阳的发展之变, 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缩影, 折射出的正是科学发展观带来的巨变。

三、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明建设长足发展

1、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共建生态文明是“十二五”发展的主旋律, 河南省已正式启动生态省建设, 力争通过20年的努力, 在全省建立高效低耗低排放的现代生态经济体系、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体系、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支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安全体系、支撑生态文明的社会体系。“十一五”期间安阳市委市政府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将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 先后开展了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重点行业环境综合整治, 使全市经济在保持较快发展、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 环境质量状况呈现稳中趋好、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

2、环境既是资源也是生产力。

2003年以来, 安阳市着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村镇绿化工程”等重大农村生态工程建设, 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相继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3.16%, 绿化覆盖率达38.22%, 人均公园绿地达9.3平方米, 形成了以庭院、居住区绿化为基础, 以道路绿化为网络, 以公园、游园、广场、街头绿地为景点, 以城市防护林带、河渠绿地为屏障, 具有安阳特色的城市绿化体系。安阳大力提升绿化总量, 建设便民实用的城市带状公园和街头游园, 推进居住区绿化和单位绿化, 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使城市绿化的特色更加鲜明、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提升市民的“绿色幸福感”。安阳将围村林工程、环城防护林工程、荒山绿化工程、生态廊道工程作为生态林业建设的四大重点工程, 要让绿色覆盖安阳大地。下一步, 安阳市将着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是“国家园林城市”的更高层次, 是城市生态化的结果, 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 其更加注重城市生态功能提升, 更加注重生物物种多样性、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保护, 更加注重城市生态安全保障及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更加注重城市生活品质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造更优生活环境、发展更美生态环境, 造福安阳百姓, 这正是安阳市委市政常抓不懈的动力, 落实推进城乡生态发展政策, 给安阳百姓最洁净的空气。2011年, 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17天, 达标率为86.8%。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100%, 市区地下水整体状况良好。省控地表水出境断面达标率100%, 市控地表水责任目标断面达标率54.7% (不含滑县) 。环境噪声功能区达标率为83.6%, 声环境质量级别为较好。2011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与2010年相比分别下降1.55%、1.45%、0.61%。

发展的成就并不等于简单的数字罗列, 然而透过这一组组实实在在的数据, 看到的是安阳市经济运行质量的全面提升, 经济实力的明显增强, 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合理, 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丰硕的实践成果、生动的发展事实, 既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真理力量, 更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笑东.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强市[J].安阳日报, 2012.5.25.

[2]杜姗姗.在十八大精神下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强市进程[J].新文化报, 2012.12.8.

略论质量强市建设 篇2

1 质量强市与信用建设的关系

信用建设是质量强市的保证, 不论城市、企业、个人、产品、工作、服务等等尚不讲信用, 质量就是一句空话, 尤其是在乐清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信用建设具有非常现实意义。1) 信用是现代文明和现代市场经济和质量立市的前提, 通过信用建设, 形成全社会良好的信用氛围, 有利于推进质量强市工作。2) 我国正在进行公民道德建设和城市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时期, 而乐清作为比较活跃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区域, 若不加强信用建设必将成为质量强市的瓶颈。3) 乐清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其标志之一是新的经济要素, 特别是高级人才, 国际资本和先进技术等相继进入乐清、乐清的企业将在更高层次上发展, 如扩大投资规模, 营造品牌等。因而创造一个良好的信用环境, 对乐清的质量强市工作很重要。

那么如何加强信用建设, 促进质量强市工作?笔者认为建设“信用乐清”确保质量强市工作健康进行, 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即:政府信用, 企业信用, 个人信用。如果忽视了任何一个方面的建设都将是不利于质量强市工作, 也可以说不可能实现质量强市。建设“信用乐清”关键是要夯实道德与法规两个基础。一个道德品质低下的人很难想象是一个信用的人, 一个贪污受贿, 办事拖拉的政府部门, 很难想象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一个只知赚钱不顾员工和顾客的企业不可能实现永续发展。所以说政府有德威信高, 企业有德市场大, 个人有德威望高。我国几千年来就是靠传统道德建设来掌握国家政权, 人民生活以及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但是仅依靠道德建设还远远不够, 特别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依法治国”不可松懈, 以法规来保证市场经济体系的正常运作, 特别是加入WTO后, 更应该自觉地使用法规的武器。道德是信用的基础, 法规是信用的保证, 道德与法规相互作用, 共同促进信用向更高层次发展, 所以说:只有搞好信用建设, 才能促进质量强市工作健康顺利进行。

2 推进质量强市讲究打假策略

质量强市工作, 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关注。近年来, 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各行各业、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 “质量立市”、“质量兴业”的观念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政府有关部门, 各企事业单位, 普遍实施名牌战略。名牌战略的最大宿敌是假冒伪劣。打假治劣是全世界、全人类的共同呼声, 是一项得人心、顺民意、利国家的重要工作。近几年, 政府与职能部门非常重视打假工作, 专门建立打假机构, 经常出动稽查, 查处假冒伪劣商品, 成绩是有目共睹。但不足之处, 查获的大部分是一些“浮头鱼”, 原因在于缺乏策略, 因此, 今后的打假治劣必须要讲究策略, 在零售商店里打, 是下策, 这好比罂粟种子, 等它撒到地里后想把它全收回来, 那就难上加难;到批发商那儿去打, 也只能是中策, 因为你打了这批, 还有下一批, 而下一批, 你想去打就没有上一批这么顺利了, 因为批发商更狡猾的伎俩来对付你, 只有查源头, 在“假”的出生地下功夫去打, 将制“假”的老窝捣毁, 假货才会斩草除根, 这才是上策。

捣毁制“假”老窝, 当然是上策, 但说到容易, 做起来难度极大, 笔者建议应着重从以下三点加以努力。

1) 广泛宣传。充分发动群众, 主管部门应组织力量, 深入调研, 搜集和整理假冒伪劣产品的特征, 印发给群众, 提高群众的识别能力, 使假冒伪劣产品像老鼠过街, 人人喊打, 形成无市场的立足之地。

2) 顺藤摸瓜。不论在零售或批发部门查获假冒伪劣产品, 不得就事论事处理, 应顺藤摸瓜, 查到源头为止。

3) 认真执法。产品质量法, 从1993年9月1日颁布实施后, 市技术监督部门认真履行综合管理、行政执法两大职能, 遵照“打击、查处、规范、提高”的指导方针, 配合各部门和各行各业开展产品专项整治工作, 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对推进质量强市工作起着明显作用。但尚有少数执法人员不是把自己作为人民的公仆, 而是认为自己是管理别人的, 因而群众去办事受到冷落, 造成“门难进, 脸难看, 事难办”的现象屡见不鲜, 甚至个别单位和个人存在执法腐败现象, 这是依法管理城市不可忽视的问题。

因此, 政府部门应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地不断宣传产品质量法及相关质量强市的法律法规, 使人人懂法, 消除法盲, 树立守法为荣, 违法可耻的社会风气, 只有这样, 才能推进质量强市工作健康开展。

3 质量强市注重创名优严防变“民忧”

创名牌优质产品是生产、经营、消费者的共同愿望, 也是大势所趋。市场经济参与竞争需要名优, 企业生存发展需要名优, 消费者生活消费自然也需要名优。时下消费者对名优产品, 不由得产生一种忧虑, 应该引起生产、经营者的警觉。有的人形象地说, 现在的名优成了“民忧”。这种说法也并非过分, 因为目前的名优, 确有如下之忧:

一忧, 产品出名了以后不保名、不保优。有些产品往往在创优、创名的时候, 质量是不错的, 但一旦获优得民以后, 质量就开始蜕化, “名”优“质不优”, 消费者买了名优产品, 有时是空得其名。

二忧, 有的名优产品, 一旦获名优以后, 身价百倍, 价格飞涨。消费者见到名优产品高得惊人的价格, 只好望而兴叹, 产品成“名”后就离“民”了。

三忧, 而今市场上泥沙俱下, 鱼目混珠。有的产品一旦成名, 假冒产品跟踪出现, 以假乱真, 消费者很难分清哪个是正宗“名优”, 真担心花钱买个“假优”, 所以进商场总是忧心忡忡, 付钱之前难免要问一句“是真的吗”。

四忧, 名优充塞市场, 优与不优没有什么区别, 其根源是评优泛滥, 名优降格, 含“优”量下降。消费者眼中对名优也贬值了, 对真正的名优固然崇拜, 对那些产品自身质量不优而顶着光环的名优, 老百姓真怕上当受骗。

穗富民强市全国第四 篇3

广州社科院对1 2城市调查显示, 创造1 0 0元G D P广州只能拿7.8 5元, 其他市平均拿1 1.5元

日前, 由广州市领导点题的《广州实施“富民强市”战略研究》课题由广州市社科院完成。据专家分析, 在全国1 2个城市中, 广州的富民强市指数排行第四, 人居环境排第1 1位。但广州的城乡差距在不断拉大, 人居环境还比较差, 社保的覆盖面也比较低。

调查还显示, 创造1 0 0元G D P, 广州地方政府只能拿到7.8 5元。专家分析称,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采取分税制, 大部分税收被国家拿走, 制约广州地方财政收入的提高。这就导致给广州本地居民带来的公共福利也相应减少。据分析, 2 0 0 6年, 广州地方财政收入仅为4 7 6.7 2亿元, 占G D P中生产税净额的5 3.7 7%, 其他超过4 0%被中央拿走。地方财政收入占G D P的比重为7.8 5%, 低于1 2城市的平均水平1 1.5%。

富民强市1 2市排第四

专家对2 0 0 6年国内1 2个城市 (广州、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苏州、天津、武汉、济南、青岛、厦门) 的富民强市指数进行了测算。

广州富民强市指数位于第四, 第一到第三位的依次为上海、深圳和北京。据课题组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广州市社科院软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张赛飞介绍, 横向比较中引用的数字均来自于各个城市的统计年鉴。广州能够在这1 2个城市中位居第四位, 也就相当于占全国所有城市中的第四位。

城乡差距逐步拉大

2 0 0 6年, 广州与国内1 1个城市富民强市比较, 城乡居民人均总收入之比、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之比、城乡恩格尔系数之差, 在1 2城市中分别位于第九位、第八位、第七位和第十位。

而从1 9 9 6-2 0 0 6年广州富民强市纵向比较, 1 9 9 6-2 0 0 6年城乡居民总收入之比、可支配收入之比、总支出之比、消费性支出之比、恩格尔系数之差等指标都在逐步拉大。

“运城时刻”开启工业强市之路 篇4

运城市今年确定了“工业强市”的战略定位, 通过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 将大大加速工业化进程。到2015年, 运城市工业总量将突破800亿元, 占生产总值的50%;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700亿元以上;新兴产业成为主导, 五个产业集群占工业比重50%以上;创新能力明显提升, 新增国家、省、市企业技术中心32个, 年发明专利申请数达到1 000件。目标明确后需要抓紧时间去实现, 自此, 运城工业强市战略号角正式吹响......

大项目壮大工业经济实力

抓好大项目, 壮大工业经济实力。今年以来, 按照工业强市战略要求, 运城市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 狠抓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 推动运城市工业转型发展, 壮大工业经济实力。通过实施“标志性产业项目建设”和“中小企业发展”两个规划, 每年新上投资5亿元以上的标志性产业项目36个, 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个。同时, 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在去年210亿元的基础上, 每年增长27%以上。

截至目前, 运城市项目储备总量达到1.23万亿元, 落地项目200个, 落地金额达到570亿元。其中, 今年上半年新开工项目主要有华丰冶炼2×1 380立方米高炉及配套工程项目、同誉有色金属公司年产600万只铝轮毂项目、九龙潜水电机公司高效节能电机项目、空港际华3534厂年产220万套高档服装项目、亚宝芮城工业园一期建设项目等, 这些项目总投资137.4亿元, 全部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325.6亿元, 利税41.3亿元, 为运城“十二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大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抓好大企业, 提升核心竞争力。运城工业的辉煌是靠大企业创造的, 要帮助和支持骨干企业主动与国内外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对接, 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积极培育大企业大集团。通过集合优势资源向大企业聚集, 力争到“十二五”末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在200亿元、100亿元、50亿元以上的具有引领力的大企业大集团。

海鑫集团作为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 其炼铁、炼钢主体设备已达到国家特大型钢铁企业装备水平, 轧钢装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到“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力争达到200亿元。此外, 大运重卡、阳光集团、永济新时速、中铝山西分公司等10个企业力争达到100亿元;华圣铝业、华丰冶炼、粟海集团、永东化工、河津华鑫等9个企业力争达到50亿元, 成就一批大企业成为运城市工业经济实力的象征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大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抓好大产业, 优化产业结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新兴产业规模扩张, 钢铁、有色冶炼、焦炭、电力、建材等传统支柱产业是运城市转型的基础。针对工业经济产业层次低、链条短, 高附加值、高端产品较少, 特别是新兴产业规模较小的实际, 运城市重点抓好总投资365亿元的130个新兴产业的新上项目、总投资134亿元的27个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项目, 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同时, 重点扶持汽车和运输设备等五个新兴产业集群, 培育壮大以永济新时速为核心的电机设备及配套等五大工业航母, 让新兴产业和提升的传统产业并行发展。

而作为新兴产业的五大集群, 则要通过做强龙头, 完善配套, 延伸加工等扩大规模发展。汽车和运输设备产业集群方面, 重点实施大运汽车年产10万吨重卡整车及零部件、同誉年产500万只铝轮毂、亚新科铸造生产线扩建等项目;铝和镁深加工产业集群方面, 将发展高密度铝板带箔、汽车缸体缸盖、镁合金挤压型材、棒材等产品, 重点实施银光煤业年产200万只镁合金汽车轮毂生产线、永济广海铝深加工、垣曲五龙镁合金循环经济等项目;新型化工产业集群方面, 重点实施亚宝药业芮城工业园区一期、阳煤丰喜年产27万吨硝酸、稷山永东化工4万吨煤系针状焦等项目;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方面, 重点实施解州九龙公司新建高效节能电机、欧亚多伦铁马年产4 000辆新能源电动汽车、中科晶电扩建砷化镓半导体材料生产线、中磁科技年产1万吨高性能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等项目。

大园区加快产业集群化

抓好大园区, 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园区建设是推进工业强市的主要载体, 运城目前已形成“5+15”的产业园区格局。其中, 5个省级开发区包括:运城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总部经济、研发基地、轻工和高新技术;空港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及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绛县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风陵渡开发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盐湖区工业园重点发展生物制药、新型材料、农副产品加工。

其他平陆工业园、临猗楚候工业园、稷山西社煤焦综合利用园等15个工业园区要有专业特色, 不断壮大产业发展。按照“集约、集聚、集成、集群”要求, 使运城市的园区成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 工业强市的重要增长极。

工业经济发展快则经济发展快, 工业经济强则综合实力强。运城市委书记白云在运城市实施工业强市动员大会上强调, 运城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路虽远, 行将必至;事虽难, 做将必成。

如今, 与运城相关的重大政策机遇接踵而来, 山西省转型综改试验区、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原经济区带给运城最好的发展机遇。

“发现即发展”。自运城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强市”战略以来, 运城转型跨越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刻。此时此刻, 运城的发展迎来了新的节点——向工业新型化进军, 实现运城工业经济的复兴理想, 成为运城人民新的伟大实践, 开启了新的“运城时刻”。

河津20个工业项目奏响转型主题曲

河津市今年实施了总投资达84.44亿元的20个工业项目, 以项目建设转型提升现代工业推动转型跨越发展。

依托资源、产业优势, 河津市开展点对点专业招商, 主动融入郑州、西安经济联动圈。“博翔铝业”和“晋都铝业”分别与西安“西飞铝业”和“西航铝业”实现技术、品牌、市场、人才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 已建成年产3.6万吨铝棒材、1.3万吨铝型材等3条生产线, 成为生产各种铝合金棒、铝合金建筑型材、精品调色铝型材及工业型材的现代铝材加工企业。

按照“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的思路, 河津市发挥传统产业优势, 通过项目建设延长产业链, 提升竞争力。河津腾升钢帘线有限公司研发出强度高、结构复杂的工程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产品, 满足了国内高性能子午线轮胎行业的需要, 并与附近的黑马炭黑有限公司形成了轮胎原材料供应的关联产业链。

调整思路, 转变理念, 河津市综合利用资源,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在延伸产业链条上做文章、要效益。目前, 河津太工天成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国新能源混合燃料示范项目、华丽公司40万平方米新型建材项目已基本建成。与此同时, 河津市成功实施48个节能技改项目, 使工业生产每年节约标准煤达57万吨。达康集团是一家以铁合金生产为主导产业的民营企业, 该集团针对市场需求, 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 拓展市场空间, 投资5 600万元不断扩大10万吨健身器材项目, 生产的健身器材远销美国、韩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永济为建设“幸福永济”添彩

粟海铝业公司投资1.2亿元的5万吨冷轧板带项目, 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1%;天兴气体公司投资8 015万元的空气分离一期项目, 已完成总工程量的85%;一大批重点项目在永济加速推进实施, 为“幸福永济”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永济市在工业、农业等方面确定了50项重点工程, 目前已有70%的工程建设接近尾声。这些工程完工达效后, 将为永济经济跨越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为使这些项目早日建成达效, 永济市成立了重点项目包扶工作领导组, 市委书记陈杰、市长朱晓东带领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 实行“一个项目, 一名领导, 一套班子”包联责任制, 对重点项目落地实行绿色通道服务机制。同时, 将所有重点项目进行任务分解, 制定详细的阶段性目标, 确保按时完成进度, 并每月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 每季度召开政府常务会对重点项目进展进行专题研究, 及时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闻喜从“制造”向“创造”转变

闻喜县委、县政府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项目建设年”活动, 使工业发展从“高碳”向“低碳”转变, 从“制造”向“创造”转变, 使各产业在转型中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目前, 重点项目开工率已达83.3%, 完成投资46.1亿元。其中, 新开工项目有19个, 分别是总投资3.4亿元的森特煤焦化工生产基地技改项目二期, 投资0.9亿元的银光集团年产两万吨包芯线项目, 投资5.6亿元的鑫宇豪塑料容器项目、投资0.68亿元的金土地年产1万吨红薯淀粉及粉条生产线项目等;续建项目有6个, 包括总投资20亿元的大唐风力发电项目一期, 投资16亿元的海鑫集团220万吨热轧板卷项目等。

闻喜县认真落实山西省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进一步清理涉企收费, 推进银企合作, 搭建创业平台, 全面优化小微企业成长环境。在金属铸造、玻璃器皿、新型建材、绿色食品等行业筛选了一批纳税额较大、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小微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 实行领导干部定点帮扶制度, 并在土地、融资、环保、税费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促其做大做强。

夏县如火如荼的重点项目建设

夏县县城滨河路上灯火辉煌, 施工设施的轰鸣声不绝于耳。这是夏县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的场景之一。为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步伐, 在今年年初夏县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 县委、县政府确定了投资15.77亿元建设31个重点项目的计划, 包括6个重点工业企业项目、5个农业基础设施项目。

截至目前, 夏县已完成安瑞风机变频低噪音节能通风机生产线、晋星牧业年屠宰千万只肉鸡厂、天润新能10万千瓦风电厂道路扩建、格瑞特酒庄二期建设、王峪口等5座水库除险加固、片区扶贫开发核桃产业基地道路绿化提升、山西粮油集团粮食仓储加工物流、城区配电设施改造等10个重点项目, 为转型跨越发展积累后劲。

稷山发展低碳循环经济

稷山县工业项目建设捷报频传。稷山县建设了西社新型煤焦化循环产业园区、翟店印刷包装文化产业园区、县城高新技术园区三大工业园区, 致力于引进高科技、新产业, 发展低碳循环经济。永恒工贸450立方米二号高炉、东方公司两万吨金属镁、唐晋纺织1 000万米棉布生产线项目已建成投产。永祥公司投资8亿元的130万吨焦化项目一期工程已于9月13日竣工投产。永东化工4万吨针状焦项目已完成地基处理工程。

芮城增强产业集聚力

在芮城县城南郊工业产业聚集区亚宝工业园建设工地上, 建设者们奋战在工地一线。2012年, 芮城县重点解决项目建设中用地、融资等方面的问题。对年销售收入在2 000万元以上、上缴税金5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 由政府挂牌实行封闭式管理。政府出面邀请银行与中小企业对接, 已为中小企业贷款3.3971亿元, 有效破解了融资难题。

不断完善在县城南郊规划的工业产业聚集区配套设施, 目前, 投资1 700万元的园区配套变电站已投用, 投资3 200万元的道路改造工程已完工, 已有20家企业入驻园区。

万荣做好项目储备工作

万荣县总投资19.08亿元, 17个工业类项目中, 除跨年度建设项目外, 目前已完成总投资的80%以上。其中, 汇源公司冷灌装生产线扩建项目已进入调试生产阶段, 亚都镁业项目、华康药业中药现代化三期建设项目、中磁科技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等年底即可投产。文化旅游项目及基础设施项目合计有13个, 总投资8.1亿元, 目前已完成总投资的90%以上。

万荣还积极整合现有资源, 对今后3年建设的项目做好储备工作。目前, 已储备了投资200亿元的国电荣达电厂, 投资8亿元的中磁科技扩建、投资5.8亿元的山西联合镁业扩建等项目, 为万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后续支撑。

垣曲工业项目发展形势喜人

在刚刚过去的“两节”期间, 垣曲县五龙镁合金循环经济一期工程施工现场各种机器马达的轰鸣声始终不曾停歇, 大量的施工人员主动放弃节假日, 加班加点赶工期, 用一个个上下浮动的红色头盔和挥汗如雨的身影为节日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运城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动员大会召开以来, 垣曲县围绕打造农副产品及矿产资源深加工基地这一目标, 努力推进标杆项目建设、工业园区产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壮大、重点项目投产达效和招商引资落地实施, 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发展形势喜人。

垣曲县的两个标志性项目, 即五龙集团110万吨焦化和6万吨镁合金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21.6亿元的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50万吨多金属矿综合捕集回收技改项目。前者已累计完成投资6.4亿元, 完成总工程量的80%以上, 年底有望投产;后者已完成投资4.4亿元, 预计2013年年底可建成投产。这两个项目投产达效后, 垣曲县工业增加值可新增96亿元, 实现利税10亿元。同时, 建设了两个工业园区。一个是占地500亩的西峰山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累计投资1 000万余元, 目前已有4家企业入驻。

垣曲县还狠抓了六大重点工业项目。其中, 总投资8 000万元的正鑫矿业年产20万吨铁精粉项目, 目前已开始生产;总投资1.26亿元的燕尾沟煤矿年产30万吨无烟煤项目即将正式投产;总投资1.2亿元的天玉建材年产630万立方米高档陶瓷项目基础建设已全面完成。

新绛加速转型跨越步伐

新绛县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紧紧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不放松, 即强化引资, 储备项目增存量;优化环境, 引进项目抓落地, 使转型跨越发展的步伐越走越快。

新绛县实行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和专业招商;立足现有资源, 围绕产业链延伸和现有企业规模扩张, 成立专业招商局。今年上半年,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超过10亿元。同时, 项目储备量进一步增加, 今年及今后3年储备的工业项目已有63个, 总投资达298亿元。

今年新绛县共实施重点项目29个, 总投资达105亿元。1月~8月, 该县财政收入完成3.5146亿元, 同比增长17.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54亿元, 同比增长3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9.1亿元, 同比增长16.8%。

绛县新兴产业激发发展活力

恒信机械、飞龙太阳能等一批传统企业转型项目“借梯登高”……绛县引来一大批新兴产业项目并提供保姆式服务, 呈现了重点项目“遍地开花”的喜人态势。

绛县紧盯汽车产业、不锈钢制造、文化旅游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项目等方面招商, 引回61个科技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强的新兴产业或基础设施项目。

恒信化工公司投资9 800万元开始转产10万吨机械加工项目, 飞龙公司投资4.2亿元新上了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片项目, 一大批传统工业企业正在实现转型升级。目前, 该县招商签约资金已达85.6亿元, 已到位资金20.1亿元, 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签约项目资金80亿元、到位资金9亿元的全年任务。

平陆工业项目为转型加力

平陆县工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喜事连连、捷报频传:该县总投资79.57亿元的15个工业重点项目中, 5个新开工项目已完工, 5个续建项目已完成两个, 另外5个年内预计开工。

中心强市论文 篇5

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竞争力,不仅关系这个地区的发展,也决定着这个地区未来竞争力和发展前景。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快区域协调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清远市与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差距,从表面上看是经济发展的差距,但从深层次看,实质是人才上的差距。要破解区域发展难题,清远应当先走“人才强市”之路。

清远人才工作基本状况及做法

据清远市中长期人才规划统计,清远市人才总量达到64.1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6.03%,其具体做法为:

——建立人才工作机制。清远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人才工作,按照“党管人才”的要求,形成了由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各县(市、区)相应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协调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努力做好服务工作,提供发展平台,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优化人才工作环境。一是及时制定引、育、留、用人才的政策,出台了《清远市中长期(2012-2020年)人才规划》、《清远市紧缺适用人才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为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提升人才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二是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措施,对引进的各类急需人才在办理入户、人事代理、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对拔尖人才发放人才津贴,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发2000元/月津贴;三是做好吸引人才工作,通过工业园区吸引人才,积极为优秀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四是事业单位进行人事改革,实行公开招聘、岗位设置,创新收入分配方法,建立绩效工资机制,体现优胜劣汰,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多渠道引进人才。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适用人才。依据清远市重点产业定位,引进所需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2009年以来通过政府搭台组织大型人才现场招聘会300多场,组织大中专毕业生专场招聘会40余场,引进各类人才2.5万余名,通过政府牵头组织企事业单位赴武汉、广州等国内高校和人才集中的地方招聘人才,共认定两批高层次紧缺人才235人,人才总量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

——花力气培养人才。一是全市实施人才建设工程,不少单位还通过补助或核销学费的形式,鼓励人才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二是实行校市合作,积极引导大中专院校围绕清远产业发展规划,优化师资,合理设置专业培养本土人才,各类职业教育在校生7.89万人;三是组织专业技术人才开展继续教育,共设立继续教育施教机构17个,政府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教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有组织、有针对性地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进修学术交流,选派专业人才到广州、佛山对口挂职锻炼进修,聘请著名学者教师来清讲课;四是建立职业技能竞赛制度,每年举办全市性职业技能竞赛,赛出一批技术能手。开展职业技能鉴定,2013年累计开展专项能力培训鉴定29981人次,核发专项能力证书26726人次,为各层次技能人才提供技能鉴定服务。

——花功夫服务人才。建立政府引导,用人单位主体,市场自愿的服务体系。党委和政府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主要做好建立人才工作考核制度,制定人才优惠政策,提高人才服务等工作,积极开展人事代理,为流动人才提供就业服务信息,如个人档案和户籍托管、职称评定等。用人单位提高人才创新投入,在人才使用上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向人才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如市人民医院为人才提供实验室、工作室,市中医院为人才专门开设科室提供助手,向人才及时提供培训“充电”机会,为人才排忧解难。

清远人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才观念需更新。一是存在未真正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没有把人才发展真正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二是重招商引资,轻招才引智;三是重刚性引才,轻柔性引才;四是重身份学历,轻实绩能力;五是习惯于按部就班,不敢打破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人才缺乏工作创新。

二、人才环境需完善。人才主要分布在以园区为核心的载体中,但清远工业园区的公共交通、银行、医院、图书馆等硬件配套设施尚不健全,人才集中反映的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信息交流等软件问题未能有效解决,严重制约着清远市人才队伍的发展。

三、人才政策需健全。一是人才政策总体落后于形势的发展,清远市2012年出台人才规划纲要等配套文件,具体的人才政策需要落实;二是人才政策服务力度不够,引进人才的安家费落实不到位,配偶及家属就业难等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三是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缺乏政策引导,领军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培养制度,高层次人才政府津贴、人才公寓、专家住房建设等相关制度尚未建立起来;四是人才政策不够细化,支持贫困山区、民族地区人才发展的政策力度不够。

四、人才不平衡需打破。一是人才地区发展不平衡,人才多集中在市和县城,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乡镇几乎没有高级人才,“三连一阳”地区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公务员、教师和医护人员队伍尤为突出。由于待遇低,“三连一阳”地区医疗卫生、农林、水利、交通建筑等事业单位甚至出现招不到专业人才的现象;二是人才行业分布不平衡,如清远市专业技术人才当中,教育教学人员占26%,工程技术人员占51%,而科研人员只占2%;制造业技能人才占76.23%,人才的结构不平衡,导致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五、人才保障需加大。2012年前列入市财政预算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只有60万元,与其他中等城市动辄几千万甚至几亿元比较,相差甚远。2012年提出人才经费到200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更少,据调查,清远市大部分科技人才都有比较强烈的科研创新愿望,但90%的科技人才没有获得过科研启动经费。

“人才强市”发展的对策性思考

欲破解区域发展难题,应先走“人才强市”之路,我们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转变人才工作理念。

一是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明确“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把人才发展摆在优先发展位置,不惜花重金引才、用才、育才和激励人才;二是树立大人才观念,大胆突破以学历、职称作为衡量人才标准的传统做法,走出人才是“职称加学历”的误区,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身份,凡具有一定知识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都应视为我们需要的人才;三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大胆试行公务员聘任制,推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走出招聘人才就必须要有编制和岗位的认识。

二、健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优化人才工作环境。

——健全引进人才政策。一是制定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在市机构编制部门建立引进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库,以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来清远创业、工作。在档案管理、职称评审、配偶随调、子女读书及就业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二是制定高技能人才引进办法,重点引进适应清远市经济发展,掌握先进技术、先进工艺的技师、高级技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三是制定柔性引才办法。采取科技咨询、讲学、兼职、技术合作、投资兴办实业等各种方式引进国内和珠三角高层次人才,到清远市开展专家服务行、科技下乡等活动;四是面向国内外招聘具有国际国内行业领先水平的领军人才、知名人士、核心专家、省管专家、博士后、博士担任项目负责人或政府顾问,由市政府聘为“特聘专家”,按项目完成情况给予奖励或发放津贴。

——健全人才培养政策。一是分期分批选派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进基地培训,让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接受先进水平的管理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教育;二是依托高等院校对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才的培训,对继续教育施教机构和企业培训机构由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三是鼓励以目标带培训,激励在职人才提高学历,对取得高一级学历人员,由市财政和用人单位给予适当学费补助。

——健全人才评价政策。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重在群众认可的党政人才评价办法,为市场认可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办法,为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办法,体现核心职业技能、核心从业素质的技能人才评价办法。以科学的评价机制激发各类人才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健全人才激励政策。聘用政府决策顾问,在出台重大政策和项目之前,认真听取政府决策顾问的意见建议,邀请业绩突出并具有参政议政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列席党政重要会议和人大、政协会议,鼓励建言献策。设立“清远市突出人才贡献奖”和“清远市政府特殊津贴”,对全市各行各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重奖。实施民族地区人才津贴制度,对民族地区建设事业重点任务和重大项目的关键专业技术岗位人才实行专项特殊津贴。对获得省以上奖励的人员,参考国家和省的做法,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积极鼓励企业及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人才奖励。

三、大胆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

一是根据发展战略和重点发展的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清远市人才需求目录》,敞开大门引进急需人才;二是加强人才载体建设。加快各类工业园区建设,培养一批潜力大、前景好的中微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扩大全市吸纳高素质人才的空间。每年重点资助1-2个以高新技术为主的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三是实现人才引进向“两高”发展,即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企事业单位分别拿出一定数量需要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的中、高级岗位,向国内外招聘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四是实现“领军人才”零的突破,对具有国际商业头脑和全球化经营能力的优秀人才,持有国际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的高新技术原创人员,不惜重金,全力引进;五是大力推行政府购买人才服务,充分发挥和利用人才服务机构、中介组织、培训机构和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为清远市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提供多样化、多渠道服务。

四、统筹各类人才培养,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党政人才培养。一是发挥好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在党政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每五年对全市党政干部进行一次系统的政治理论轮训;二是选派党政干部到国内著名高校轮训,开拓国(境)外培训工作,着力培养党政干部的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三是加大领导干部跨部门、跨地区交流力度,疏通企业、高等院校的高级人才与党政机关干部交流渠道,推行干部定期轮岗、竞争上岗、公开遴选,不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一是加大政府在教育培训的信息、资金和场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二是每年组织一批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到高校参加培训学习,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学习掌握世界一流的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提供服务平台;三是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省内外名企业学习交流。四是建立市领导与企业家沟通联系平台,定期举办企业家联谊活动。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统筹推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专业人才协调发展,培养积聚一大批高水平学科学术带头人、中青年专家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提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整体实力。推动专业技术人才向企业、社会组织和基层流动,促进专业技术人才在区域、产业和行业的合理分布。

——高技能人才培养。一是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职业培训体系,开展贴近产业、企业、前沿的技能人才培训。重点抓好支柱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加强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倡导校企合作,按照“一心两核”布局,在城区(清新)、英德、连州建设示范性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二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深化校企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三是指导企业完善技术工人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与贡献相联系的工资分配制度,有效激励技能人才干事创业。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一是以农村干部、生产能手、经营人才、能工巧匠为重点,推进新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选拔培养一批“乡村之星”;二是以各类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为依托,大规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农民创业培训和农民上网培训,挖掘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和致富带头人。

——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一是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大学生“村官”、社会工作专业或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技术资格的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参与或从事社会管理工作;二是动员和组织与社会工作有关的人员参加资格考试,壮大具有专业技术资格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落实社会工作人才福利待遇,为社会工作人才成长和干事创业提供良好条件。

五、统筹区域人才协调发展,加大人才智力扶持力度。

统筹推进清远市区域人才协调发展,带动贫困山区、民族地区人才发展。一是对重点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统筹安排高端专业技术人员到山区工作,坚持组织安排或个人自愿原则,定期3—5年交流一次;二是贫困和民族地区在招录公职人员时,采取定向录用、规定服务年限等方式,实行一定优惠,如录用后5年内不得调动等,定向招录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利于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三是组织大学毕业生志愿者到贫困和民族地区开展“三支一扶”,任“村官”,任职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由当地人力资源行政部门优先聘任为事业单位人员;四是实施“夕阳红人才引进计划”,引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农业等领域退休人才,通过人性化的福利标准来吸引珠三角地区退休人才到清远市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发挥余热。

六、积极构建人才服务平台,提高人才服务台阶。

一是建立以市场机制主导、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提供服务的人才机制;二是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并依托市、县两级人才服务机构,构成公共人事服务网络,延伸到各工业园区、行业、学校和乡镇;三是完善人才服务内容。对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特殊岗位人才,开辟人才“一站式”服务和“绿色通道”,重点推进人才招聘、代理、就业、创业、评价、社会保障等服务体系的完善;四是建立信息发布机制。运用好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手段,做好清远市紧缺、急需人才的需求预测,发布《人才专业需求目录》,引导人才与工作岗位的准确对接;五是营造良好环境。实施人才安居工程,解决初次来清远创业就业的高层次人才住房问题。推进经济开发区和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教育、体育中心等大型文化娱乐设施建设和图书馆等信息资料设施建设。

七、切实加大保障力度,打开人才工作新局面。

——组织保障力度。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形成党委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政府人才工作部门综合管理,其它部门各司其职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完善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会议制度,对全市人才工作的重大问题统一研究,统一部署,统一协调,统一落实。建立党政领导班子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和问责机制,把人才工作列入党政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明确规定责任落实不到位、考核不达标的单位主要领导不得提拔重用,不能评为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级。

——财政保障力度。一是市财政加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建议每年投入不低于2000万元,用于高层次、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开发、激励等;二是加大科研经费投入,按科研经费占财政收入的1.2%-1.5%计算,科研经费每年需达到7000万元;三是加大培训经费投入,按照目前规划的培训项目,按政府、单位、个人培训投资分担比例,市财政用于市直单位人才培训项目每年应不低于1000万元。

八、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尊重人才氛围。

繁荣群众文化创建文化强市 篇6

文化广义上讲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讲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人是文化主体, 文化是一种内涵,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 民族众多的国家, 人口将近14亿, 群众文化的覆盖面广。参与对象之众是其他类文化所无法比拟的。我国群众文化源远流长, 而且是最早产生的, 最古老的文化艺术活力的基本形态。

真正开始使用“群众文化”是在1953年。群众文化, 是指人们职业外, 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是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 以自娱自教为主导, 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 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概括了主体为群众, 客体为活动;群众文化内容广泛, 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文化包含了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工作、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化队伍。人民群众是一种思想内涵, 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特殊文化,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原有的群众文八字方针“组织、培养、辅导、创作”指导下, 发展新的形式群众文化是现代群文工作者的一种责任;在现代人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 文化修养的不同, 人群的需求也不同, 适应新人群新需求, 就需要新项目, 新创意, 新的形势新的理念, 新的群体创新的项目。

二、以深圳为例的群众文化建设

深圳市是一个人口倒置, 外来工和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不相匹配的城市, 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 要创建的新型国际大都市。群众文化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前提的新形势而转变的, 群众文化的方式要适应这个城市又区别于别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城市的不同方式来创新。具体来说, 有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老年文化、青少年文化、残疾人文化、军营文化、外来工文化、非遗文化、旅游文化、网络文化、游戏文化、服饰文化、休闲文化、声频和视频文化、礼仪文化、建筑文化等等项目非常多, 针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项目, 下面来具体讨论。

(一) 街头文化

重新重视这一街景, 群众晨晚练舞蹈、器乐、拳道、街边山歌、街舞等等艺术形式。

(二) 商业文化

其含量更大, 服饰、首饰、装饰、灯饰、工艺品、广告、造型、雕塑、艺术品、车型、漫画、油画、动画、国画等等它们都是文化又是产业, 这些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交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三) 军营文化

军队的业余文化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当兵几年都不能回家, 远离市场文化, 那么军营的文化基地建设是群文工作者必须坚守的阵地, 美术书法摄影, 舞蹈合唱卡拉器乐戏剧等项目进入, 战士们的业余生活活跃起来, 站岗, 训练都更有劲头, 战士在艺术的熏陶环境里成长, 同时也学会多几种技能。

(四) 外来工文化

深圳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是外来工, 远离故乡, 远离亲人, 文化水平不高, 从农村走向城市, 集体宿舍, 流水作业, 三班倒的作息时间, 城市文化的差异, 生活的不习惯都给这个人群的产生很大压力。对此, 深圳采取了一些特殊方式来满足外来工的文化需求, 主要有:群文的百场电影进社区、厂区活动, 广场的节庆演出, 八大艺术类别下企业的培训, 外来青工的艺术节, 周末音乐会, 周末剧场等等服务, 在这种氛围下, 深圳已有多个外来青工艺术团队伍产生。在人口倒置的深圳, 为加强服务, 群文工作者的加班和工作项目增加是根据群体的需要而有多个项目创新, 政府又根据项目需求跟进资金, 编内不够人手就想办法向民办艺术团队实行购买服务方式解决。

(五) 非遗文化

“普查、宣传、保护、传承”, 在全国掀起了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高潮, 把祖国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在新时代得以发扬光大, 不断创新, 拓展视野, 改革创新。深圳究竟用什么作为文化的理念, 客家文化还是移民文化?“深圳是海洋文化为主理念, 客家和移民文化为普的一个新移民城市”大办海洋文化活动。讲座和文艺演出, 比赛等项目, 提高深圳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同时保护非遗是每个中国人的职责。现代人对民族文化的沉淀容易忽视, 应传承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发扬民族文化, 以民族文化原生态结合现代人欣赏角度和方式表达“民俗村”方式, 群体和景致结合, 文化与旅游结合;沙头角“鱼灯舞”原始居民和香港居民一起舞动鱼灯跨过国界, 原始鱼灯舞、少儿鱼灯舞、舞台鱼灯舞、广场鱼灯舞, 老百姓舞动着鱼灯舞追求艺术享受, 在舞台上展示新人生, 以此祈求着幸福平安, 促进了社区和谐, 又传承了祖先留下的非物质遗产项目。

(六) 服饰文化

传统文化历史悠久, 现代人对经济建设当中出现的问题容易觉察而文化当中的一些元素容易忽视。比如一个国际性的活动, 中国人应该穿什么衣服, 14亿人没有一个总体概念, 那么这个项目就要出大问题。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是个礼仪之邦, 不同身份的群体服饰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明确一个民族的原始文化, 在“立新”的同时也要渗入自己的独特元素, 比如深圳的“良子香云纱”“衡韵”服饰等等。拥有自己民族的服饰是不容忽视。

深圳市是担任特殊历史任务30年迅速发展起来的城市, 创造了“设计之都”, “时尚之都”等神话。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的文化消费有了许多选择, 如以商品形态存在的, 休闲形态存在的, 总之是以各自的角度不同需求, 释放压力, 追求精神享受的一种途径。这些多样的文化样式, 赢得人们的青睐。而传统的群众文化单一枯燥, 不能满足人们随意洒脱自然和消闲的心境而被人们所淘汰。其次, 大众传媒对群众的冲击, 收音机电视网络, 谁占领媒体市场, 谁就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市场经济下要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 就必须采取一定的策略, 过去人们印象中的文化, 只是组织演出展览和娱乐活动, 或只是供圈内人、专业人士自娱自乐的。如今的文化与经济社会融汇在一起, 概念越来越宽泛, 可以说无所不在。因此, 如今的文化工作与文化管理就要联系整个社会发展的大局, 了解时代流行趋势, 掌握市民需求, 拓宽工作思路。如拓展群众文化工作的发展空间。通俗文化、广场文化、网络文化等要发挥现代人的想象创新能力, 拓展视野求发展。

视频利用网络把世界各地的文化作品精品形成系统的展示网络平台, 群众需要了解的电影、电视、动漫、纪录片、纪实片、教育片、自拍视频;音频也是一样, 音乐作品、声乐作品在网络上分类存入, 伴奏和原声分开存入, 全面在网络上形成世界级的系统不断连接, 让其形成交流视看的最大系统——“网络剧场”。

文化建设“以人为本”, 把文化作为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重要方面, 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公益”“零门槛”, 这都源于深圳长期以来对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懈探索, 深圳文化工作者们一直致力追求的, 就是让文化成果惠及广大市民, 让所有市民公平、平等地享受文化权益。“可以说, 相对于经济来说, 我国的文化影响力在国际上还处于弱势。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 担当着增强文化实力, 增强文化影响力的重任。面向未来, 我们还要努力在营造和谐文化氛围, 提高市拓展民生文化福利上面下功夫, 努力让文化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每个环节中, 成为生活链条中重要的一环, 让文化成为深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与竞争力。”

深圳正致力于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国际化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建设, 在更高层次上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是题中应有之义。对深圳人, 特别是对深圳文化人来说, 正是“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中心强市论文 篇7

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头戏”、农民收入的增长源、循环经济的突破口。从新农村建设目标看:“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中, 有12个字与畜牧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 加快畜牧业发展, 对促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

第一, 发达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发达国家畜牧业占农业比重一般为60%, 舒兰市为40%左右, 发展潜力很大。

第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肉蛋奶、皮毛绒等畜禽产品的需求量将越来越大, 畜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第三, 畜牧业受耕地制约小, 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各种非耕地发展, 而且能够借助饲料等大量外部资源为舒兰市所用, 创造出成倍于自有耕地承载的产值和效益。

第四, 畜牧业是承工启农的中轴产业, 它上连畜产品加工业, 下带饲料工业、种植业, 是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层层增效的关键环节。

第五, 畜牧业不仅可以转化粮食, 而且能够使秸秆、饼粕、麦麸、糟渣等农业副产品转化增值, 变废为宝。同时生产的有机肥料还可以反哺种植业。

2 畜牧业是实现农民生活富裕的优势产业

发展畜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畜牧业商品率高、变现快, 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而且畜牧业的效益远远高于粮食、蔬菜等种植业。

畜牧业产业链长, 对劳动力有很强的吸纳能力, 发展畜牧业, 可以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 充分就业, 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对肉蛋奶的摄入量也越来越大, 要达到农民生活富裕, 必然要求畜牧业要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从而满足农民的需求, 改善农民的营养结构。

3 畜牧业是提高农村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产业

一是加强畜牧业发展, 改变以往的散养为圈养和笼养等模式, 这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提高农民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加快畜牧业发展, 就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 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这对提高农村文明程度也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4 舒兰市畜牧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畜牧业是联系千家万户的传统产业, 占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舒兰市饲草饲料资源丰富, 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东部食草型、西部食粮型和中部综合型畜禽发展模式, 广大农民都有养殖经验, 加快畜牧业发展已形成共识。

舒兰市已经引进、培育、靠挂了江苏雨润集团、吉林白翎羽绒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德大公司、长春皓月公司、九台金锣集团等一批“名优强”畜产品加工企业, 对畜牧业的带动力急剧增强。

舒兰市已做出了“畜牧业加快发展三年攻坚”的科学规划, 明确提出了牧业发展的方向和任务。同时成立畜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确定了建设“牧业强市”的发展目标, 分别派一名副市级领导对生猪、肉鸡、肉牛、白鹅等牧业产业从调查研究、制定方案、招商引资、组织生产到产品销售环节都一抓到底, 为全市牧业经济由低潮走向平稳提供了组织和领导上的保证。

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 《畜牧法》的颁布实施, 国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 又为舒兰市畜牧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5 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措施

新农村建设, 为畜牧业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 也对畜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 要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 加快畜牧业发展, 从而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5.1 创新机制, 为牧业经济发展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实行专项推进制度。对畜牧业特色产业, 要成立领导小组, 做到一个产业, 一个班子, 一抓到底。

完善重点任务制度。围绕工作目标和任务, 抓住牧业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逐个项目落实到人, 做到每个乡镇畜牧业发展都有项目, 并都要有专人负责。

建立激励机制。立足实际, 对牧业发展完成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 以此激励先进, 鞭策后进。

5.2 强化防疫, 为畜产品安全提供保障

积极有效地把动物防疫, 特别是人畜共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摆上突出的位置。加快兽医体制改革, 完善突发疫情的应急机制, 要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贯彻好“预防为主”和“依法防控、科学防控、群防群控”的方针。严防严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 保障牧业健康发展, 让百姓吃上“放心肉”。

5.3 强化手段, 为畜牧业与农村经济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舒兰市委市政府已经确定了以建设“百头牛场、千头猪场、万只鸡场”为目标的“退村入区”的牧业发展计划, 对照新农村建设要求, 在实际工作当中重点发展三种养殖模式。

开展清洁养殖。按照“村容整洁”和“环境良好”的要求, 加快村外标准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建设。改变人畜杂居、畜禽散养、混养的旧习;并通过消毒、发酵、生产沼气和有机肥、复混肥等措施, 加强对养殖场排放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改善人居环境和动物卫生环境, 将舒兰市建成“全市清洁养殖示范区”。

推进标准化养殖。加强畜牧投入产品的质量监管和标准化畜牧生产技术的推广;特别要加强饲养过程中的科学投料、用药技术的推广, 严格控制有害物质的残留量, 从而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发展节约养殖。利用废弃地、荒滩地、林间地、闲置厂房地建设养殖场, 大力推广优质牧草、专用青饲料种植养殖技术, 推广集约用地、粗饲料利用、节水、节电、节料等技术, 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畜牧业。

5.4 强化扶持, 为牧业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搞好投入扶持, 安排适量的财政资金, 重点支持畜禽良种工程建设、生态养殖小区建设、适度规模养殖场的圈舍改造和养殖户的沼气配套建设。

加大对养殖户的信贷支持力度。中国农业银行舒兰支行、中国建设银行舒兰支行已相继成立畜牧业贷款中心, 为符合条件的养殖户提供担保。

建立和完善担保体系。目前, 舒兰市已经初步与德生牧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 准备在年底成立第一家牧业担保公司为所带动的农户提供担保贷款, 扩大基地规模, 做大做强企业。

5.5 强化招商, 为牧业经济提供载体保障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主线, 要想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 必须实施最优惠的政策, 创造最优势的环境, 营造最优良的秩序, 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建立招商队伍。以人为本,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要打造出一支高效、快捷、精干的招商队伍;建立项目库。重点在“五型”上下功夫。即龙头型、环保型、创税型、高科技型、加工型。建立千万元的项目最少要有10个, 亿元以上的项目最少要有2个;建立长效机制, 把招商引资工作纳入到年终岗位考评之中去, 增加考核分值比重, 实行重奖重罚, 能者上, 庸者下;建立招商网络和各地牧业系统进行联网, 实行网络招商。

上一篇:社会地位下一篇:热冲击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