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环境安全风险分析

2024-10-11

办公环境安全风险分析(精选7篇)

办公环境安全风险分析 篇1

加气站环境风险分析

一、天燃气的特性

天燃气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烃类,其特性为:

①易燃、易爆性;

②挥发性强;

③密度小,在常温常压下,密度多在0.6~0.8g/cm3,比空气轻;

④有毒害性(主要是CO)和窒息性;

⑤其低热值约为8000-8700千卡/Nm3(33.47-36.40兆焦/Nm3);

⑥腐蚀性低;

⑦膨胀系数大;

⑧不易溶于水;

⑨不含硫化氢时为无色无臭;

⑩燃点(550℃)比较高,不易点燃;

⑾天燃气在空气中燃烧时的体积界限是5%~15%。

二、加气站安全的重要性

加气站是一个易燃、易爆、有毒的危险场所。在生产区内,分布于各处的工艺装置彼此由各种阀门与管道相通,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生产体系。天燃气长期以一定的压力存在于工艺装置和管路中,很容易从老化和松弛的各密封点渗漏出来。同时在加气过程中,残存在管内的天燃气不可避免地也要逸出。不仅操作人员直接置身于这种环境中操作,维修人员也常常在此环境中对各设备管道进行维护修理作业,如果在任何一个工作面上,违反某项安全制度,就极有可能出现燃烧、爆炸事故,甚至造成站毁人亡的恶果。

三、天燃气产生的主要危害

天燃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混合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天燃气本身具有闪点低、易扩散、受热后迅速汽化,强热时剧烈汽化而喷发远射、燃烧值大、燃烧温度高、爆炸范围较宽且爆炸下限低等特点。天燃气在空气中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热源和明火有爆炸的危险,与五氧化溴、氯气、次氯酸、三氟化氮、液氧、二氟化氧及其他强氧化剂接触反应剧烈,火灾危险性为甲级。一旦发生天燃气火灾事故,除直接破坏财产引起人员伤亡外,还会发生爆炸、建筑物与设备塌崩飞散和引起火情进一步扩大等灾害,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根据我国对可燃性液体火灾危险等级的划分,天燃气属一级易燃易爆危险品,是最高危险等级,其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易燃烧和爆炸

天燃气的燃点一般在550℃以上,而汽油为427℃。这说明天燃气不象汽油那样容易被点燃。其次天燃气在空气中燃烧时的体积界限是5%~15%,液化气是2%~10%,而汽油是1%~7%。即大气中有1%的汽油浓度就很容易发生着火爆炸。天燃气要比汽油、液化气好的多,因为它要积累到5%才到达它的燃烧下限。更重要的是天燃气比空气轻,其密度只是空气的55%,稍有泄漏,很容易向大气中扩散,不至于达到低燃烧界限。使用时还要在天燃气里放加臭剂以提高对天燃气泄漏的及早发现,从而采取预防措施。最重要的是,天燃气在空气中的比例即使达到爆炸极度限,没有火源也不会发生爆炸。所以在存放天燃气的地方必须严禁烟火。

②火势猛,灾害损失大

天燃气的爆炸速度与汽油的爆炸速度相当,当一有火情,即便在远方的天燃气也会起燃,形成长距离大范围的火灾,灾害异常猛烈。天燃气低热值在8500-10000千卡/Nm3之间,由于其燃烧热值大,四周的其他的可燃物质也极易被引燃。不少的火灾案例中,都有建筑物被烧塌,混凝土被烧熔的情况。如此猛烈的火势,给扑救人员的作业和装备的使用,也造成一定的困难。

③易挥发,且事故具有隐蔽性

天燃气在常温常压下极易挥发,压缩天燃气泄漏出来后能迅速挥发扩大成250L以上的气体。由于天燃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泄漏后很容易扩散到空气中,所以,遇到明天燃气漏出来的天燃气点燃而引起燃烧爆炸,使事故的隐蔽性增大,极大的增加了火灾的危险性。

④极限浓度低,继生灾害严重

天燃气与空气混合,含量达到5%时,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使具有爆炸危险的范围大大扩大,一遇到明火,除产生爆炸外,极易导致周围储罐或罐车因受高温的烘烤而引发武力爆炸,大量的压缩天燃气从爆炸破裂的容器中喷到四周较远地域,继而汽化着火,使大火延伸到周围远处的建筑物,从而引发恶性火灾事故,造成更加严重的灾情。

四、风险识别

天燃气加气站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有:火灾、爆燃、窒息中毒、机械伤害、电气伤害、意外伤害等。其中爆燃的危害性最大,且是主要危害,造成的损失也最大。本次评价的风险评价主要针对的是火灾、爆炸危险。风险事故发生必须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①天燃气大量泄漏;

②天燃气泄漏后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天燃气迅速扩散蔓延渐渐积聚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③天燃气遇热源或明火。

在加气站设计、施工、设备选型过程中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加强站内日常管理天燃气大量泄漏的可能性很小;另一方面,天燃气一旦泄漏,只要发现及时,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加以控制,限制住天燃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爆炸、火灾便能得到有效控制。

五、事故成因

天燃气虽然属于易燃易爆性气体,但天燃气的燃点较高,密度小易于空气易扩散,通常轻微的泄漏不会造成火灾、爆炸事故,在天燃气的浓度达到爆炸极限时,才会遇火发生爆炸。

事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分为人为、设备、原料、环境和管理以及运输等几方面原因,现将各事故成因详细分述如下:

(1)人为原因

造成事故的人为原因主要包括设计缺陷、设备选型或安装不当以及站内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差、违规操作和工作警惕性不高、忽视报警系统警报或是警报系统故障等。

(2)设备原因

设备因素从施工到加气站的日常运营是多方面的:

①设备设计、选型、安装错误,不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②压力管道容器未按正确设计制造、施工,存有缺陷防患;

③设备失修、维护不当,超负荷运行或带病运行;

④管线、加气机等接地不符合规定要求;

⑤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

⑥安全附件、报警装置、配备不当或失灵。

(3)原料的原因

主要是天燃气自身静电或气质有问题,存在事故隐患。

(4)环境因素

①自然环境异常现象:雷电、地震、洪水、滑坡和土壤腐蚀等。地震发生后因地面震动、断层区土壤破坏及错动、震动及地面断裂等可能会造成站场处理设备、管道的破坏,导致事故发生。根据土壤理化性质对金属的腐蚀性可知,沼泽地、盐渍地,湿地为强腐蚀环境,其余为中度或弱腐蚀区。腐蚀会使管线壁厚减小甚至穿孔,容易引起爆裂。其他自然因素如雷电、洪水、滑坡等也可能诱发风险事故。

②不良工作环境:不适宜的温度、适度、振动等。

③与周围环境相关建筑不符合防火要求。

(5)管理因素

一般是对职工培训工作不到位,安全防范教育不足,以及日常工作管理不严,指挥失职、错误等。

(6)运输因素

(1)不具备承运危险品资格的车辆擅自承接业务。而这些车辆的状况和人员素质及管理制度,都不能适应危化品运输安全的要求。

(2)不按规定办理危化品运输手续,车辆驾驶人员和押运员失职或擅离工作岗位,导致事故的发生。

(3)虽然是由危化品从业单位的车辆承运,但是驾驶人员缺乏专业知识,货物混装,随便载人。

(4)野蛮装卸,违章操作,都会引起事故。

(5)运输车辆不符合要求。车辆或是发生故障。或是槽罐破损,造成危险品泄漏而引起事故。

(6)有的司机载运危化品时开“英雄车”,结果造成撞车而引起事故。

(7)由于道路问题以及危化品本身的不稳定性,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六、事故发生位置

天燃气输送管道,控制阀门、法兰或类似附件乃储运中均存在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七、事故影响分析

爆燃即燃烧、爆炸,是天燃气加气站最严重的事故。天燃气泄漏是造成加气站爆炸燃烧的主要原因。天燃气事故泄漏可能产生的影响:

①天燃气事故泄漏,当空气中的甲烷达25%-30%时,将造成人体不适感,甚至是窒息死亡。

②当天燃气的浓度到达爆炸极限时,遇热源、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喷射火焰的热辐射会导致人员烧伤或死亡。火灾、爆炸导致建筑物、设备的崩塌、飞散会引起近一步的扩大火灾,火势蔓延极快,火势较难控制,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

③天燃气泄漏释放后直接被点燃,产生喷射火焰。喷射火焰的热辐射会导致接受体烧伤或死亡,以热辐射强度12.5KW/m2为标准来计算其影响,在该辐射强度下,10秒钟会使人体产生一度烧伤,1分钟内会有1%的死亡率。若人正常奔跑速度按100m/20秒计,则1分钟内可以逃离现场300m远。

如果天燃气没有被直接点燃,则释放的天燃气气会形成爆炸烟云,这种烟云点燃后,会产生一种敞口的爆炸蒸汽烟云,或者形成闪烁火焰。在闪烁火焰范围内的人群会被烧死或造成严重伤害。当产生敞口的爆炸蒸汽烟云时,其冲击波可使烟云以外的人受到伤害。

事故的发生最直接的影响是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此外对区域环境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天燃气事故泄漏,烃类气体将直接进入大气环境,造成大气环境的污染。一旦发生爆炸、火灾,爆炸、燃烧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和燃烧烟尘、颗粒物对区域的大气环境会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下降,且短时间内不易恢复。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会毁坏区域的地表人工植被,污染土壤,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除大气和生态影响外,事故本身及事故后加气站毁坏状态将明显破坏区域的环境景观。

八、天燃气加气站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为了有效地防范天燃气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加气站已经制定了事故应急手册,再这里还需要对天燃气火灾和消除火灾的措施及消防器材的使用等知识加以了解和掌握。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中的对加气站安全保护要求:

(1)在输出管线上应设置手动紧急截断阀。紧急截断阀的安装位置应便于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切断气源。

(2)储气瓶组应设置安全泄压保护装置,泄压装置应具备足够的泄压能力。泄放气体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若泄放流量较小,如安全阀超压泄放的气体和设备泄压泄放的气体,可用管线排至安全区或通过放空管排放;

②对泄放流量大于2m3、泄放次数平均在每小时2~3次以上的操作排放,应设置专用回收罐;

③泄放流量大于500m3的高压气体,如储气瓶组放气、火灾或紧急检修设备时排出系统的气体,应通过放空管在半小时内迅速排完。

(3)加气机的加气嘴泄压排气应排向安全方向,以防止高压气泄放漏失时不安全。

(4)天燃气放空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不同压力级别系统的放空宜分别设置,各放空管进入总管时应能同时安全放气;

②安全阀泄放的少量可燃气体可排人大气,泄放管宜垂直向上。管口高出设备平台不应小于2m,且应高出所在地面5m;

③放空管应设置在室外并远离作业区,其高度应比附近建、构筑物高出2m以上,且总高度不应小于10m。

8.1加强明火管理,严防火种进入

一般物质火灾,蔓延和扩展的速度较慢,在发生初期,范围较小,扑灭较为容易。天燃气火灾,蔓延和扩展的速度极快,其火焰速度达2000m/s以上,且难以扑灭,特别是爆炸事故,如一旦发生,将立即造成重大灾害。对加气站来说,不论是火灾还是爆炸,主要是采取预防措施,而加强明火,严防火种的产生是加气站安全管理的一项首要措施,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应在醒目位置设立“严禁烟火”、“禁火区”等警戒标语和标牌。禁止任何人携带火种(如打火机、火柴、烟头等)和易产生碰撞火花的钉鞋器具等进入站内。操作和维修设备时,应采用不发火的工具。

(2)生产区内,不准无阻火器车辆行驶,要严格限制外单位车辆进入生产区。进入站内的汽车车速不得超过5km/h。禁止拖拉机、电瓶车和驴、畜力车等进入站内。

8.2站内动火,须经审批

加气站的扩建、改造和维修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电气焊或其他维修火焰。由于原工艺装置存有天燃气,动火点又与工艺系统有着一定的联系,故必须认真落实好各项动火安全措施,气体经取样分析合格,并经站内负责人批准。

(1)对动火部位的隔绝和清除

①首先要详细检查动火位置周围的各阀门、法兰等密封点是否泄漏,清除动火点周围环境处的易燃物质,并采取有效措施,将与动火位置或设备相关的工艺管路和周围环境完全隔绝。

②对机电传动设备的隔绝。电源应拉下电闸并挂牌禁止启动也可将电闸加锁、拆除熔断器,并派专人监守。

③动火现场易燃物质的清除范围应为动火点周围方圆10m以内,对阴沟、凹坑也应仔细清洗并隔绝。

(2)对动火设备或管道进行清洗、置换

清洗、置换时将需动火的容器或管道内的天燃气泄净后,用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充灌于内,将原有残留的危险性物质驱赶排出,然后用蒸汽经一定时间的吹扫,最后再通入空气。

①动火分析

按时对动火地点、设备、管道和环境作动火分析,测定天燃气浓度是否在爆炸范围内,以做出是否动火的正确判断。

②消防措施

动火现场要配备足够的消防措施,并设专人监护。一旦发现现场着火,或危及安全动火的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制止动火,并及时用灭火器扑救。

③没有批准的动火证,任何情况下严禁动火。

8.3搞好事故抢险演练,及时堵住泄漏点

(1)一般工艺管道破裂和阀门密封部位泄漏事故的应急方案

工艺管线由于使用年限长和介质的腐蚀,或系统内因残余水分的存在,易在管线的最低与最末端部位受热胀冷缩或结冰而产生裂缝,阀门冻裂或密封部位老化,都会造成天燃气泄漏。发现泄漏,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①迅速查明泄漏点,立即关闭泄漏点两端管线上的阀门和与该管线相接的每个储罐的阀门,把气源切断。

②杜绝附近一切火源,禁止一切车辆在附近行驶。

(2)与罐体直接相连的阀门、法兰密封处、管件出现外漏时的应急方案

(3)罐车装卸台处发生险情的应急抢救方案

(4)抢险抢修工作的要求

事故防范方案的制定与演练,要与实际相结合。以消除事故为目的。在观察和排除事故隐患的日常工作中,要掌握以下几点:

①对槽车储罐、设备、管道及各类附件,即任何部位的泄漏,即使是微小的漏损也不能放过,都应采取措施,加以排除。

②要经常注意观察和分析常见故障部位及处理后的情况,检查是否还有漏液、漏气的现象的隐患。

③根据气温变化、设备运行状况,来调整各项作业方案和设备运行参数,并采取防冻或降温措施,防止异常情况发生。

④定期对天燃气泄漏测量、报警装置进行检查和保养,使其保持在完好状态。

8.4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带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提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的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漏气的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8.5搞好电器管理,采用防静电电器,预防电火花产生。

8.6环境风险控制措施

由以往报道的各类事故案件可知由生产操作、管理失误导致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居多,且多属重大典型事故,发生事故时不仅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在瞬间排放大量有毒物质、噪声等污染环境。为此,应重点考虑以下风险防范措施:

(1)在总图设计布置上,应将危险性较大的设施与其它设施保持足够距离,并遵守防火设计规范及安评中的要求。

(2)设置消防设备和火灾防护系统。

(3)提高自动化水平,保证生产装置在优化和安全状态下进行操作,在可能产生泄漏的地方设置固定或携带式可燃气体检测器和报警系统。

(4)按不同性质分别建立事故预防系统、监测和检验系统以及公共报警系统。

(5)强调管理工作对预防事故的重要作用,平面布置设计、工艺设计和工艺参数检测等必须纳入预防事故工作中。

(6)从技术、工艺和管理三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意外泄漏事故。

(7)提高操作管理水平,严防操作事故发生,尤其是在开停车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事故发生。

(8)场站内严禁明火,用火必须办理用火证,并采取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

(9)对有较大危险因素的重点部位进行必要的安全监督。

8.7运输风险防范措施

要想确保危化品道路运输安全,从管理部门来说,一方面要从宣传教育入手,增强货物单位运输部门的从业人员和装卸工人的安全意识,特别是要经常组织驾驶、押运、装卸人员学习交通运输和装卸的安全常识,对发生的各种危化品运输、装卸事故,要认真分析原因,剖析典型案例,并教育大家从中吸取教训,积极研究预防对策,减少运输、装卸中各种违章行为,防止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货物单位、承运单位和车辆驾驶、押运、装卸人员,要充分认识危化品运输装卸的危险性,明确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法制观点,积极主动地申请办理危化品运输的合法手续,加强防范措施,保证安全。

运输车要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露天储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针对有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本环评要求建设单位严格按照交通部颁发的《危险品运输管理规范》,认真做好运输、储存及使用中的管理工作,运输车辆必须使用专用运输车,使用专业的驾驶人员,在车体明显位置设置醒目的警告标牌;运输途中注意交通安全,选择最优、最安全的运输线路;操作工人要具备有关危险品的基础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火源等,尽可能地避免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泄漏,应立即采取封闭、隔离等措施。

(1)疏散现场人员,采取补救措施使泄漏液化石油气达到最小程度。

(2)立即通知当地环保执法人员赶赴现场指导工作。

(3)对已遭受污染的地域应迅速圈定范围,保护现场并通知环保部门。

(4)严禁烟火。

(5)急救措施:操作时通风应良好,中毒后迅速离开现场,半卧式休息,吸入新鲜空气,尽快关医院。

8.8其它防范措施及要求

(1)严禁非操作工作人员进入生产现场从事操作活动;

(2)安全装置配备不齐全或失灵的设备及系统不准启动;

(3)生产区内不准堆放自燃性物质和与操作无关的其他物品也不宜种植庄稼和大量树木。

九、突发环境风险事故应急对策和方案

除做好事故防范措施外,加气站对制定的事故应急预案必须严格执行,以保证事故发生情况下,伤亡、损失能够降到最低。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及相应程序:

1.总则阐明风险的危害、制订本方案的意义和作用

2.危险源概况详叙危险源类型、数量及其分布

3.紧急计划区装卸台、储罐区、邻区

4.紧急组织储罐:指挥部—负责现场全面指挥专业救援队伍—负责事故控制、救援、善后处理地区:地区指挥部—负责附近地区全面指挥、救援、管制和疏散专业救援队伍—负责对专业救援队伍的支持。

5.应急状态分类及应急响应程序规定事故的级别及相应的应急分类,响应程序。

6.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储罐区:防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主要为消防器材等装卸过程:防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设施,设备与材料,主要为消防器材;防有毒有害物质外溢、扩散,主要是水幕、喷淋装置等。

7.应急通讯、通知和交通规定应急状态下的通讯方式,通知方式和交通保障,管制。

8.应急环境监测及事故后果评估由专业队伍对事故现场进行侦察监测,对事故性质、参数与后果进行评估,为指挥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9.应急防护措施:清除泄漏措施、方法和器材事故现场:控制事故、防止扩大、蔓延及链锁反应,消除现场泄漏,降低危害。相应的设施器材配备邻近区域:控制污染邻区的措施。

10.应急剂量控制、撤离组织计划、医疗救护与公众健康事故现场:事故处理人员对毒物的应急剂量控制制定、现场及邻近装置人员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油库邻近区:受事故影响的邻近区域人员及公众对毒物应急剂量控制规定,撤离组织计划及救护。

11.应急状态终止与恢复措施规定应急状态终止程序;事故现场善后处理、恢复措施;邻近区域解除事故警戒及善后恢复措施。

12.人员培训与演练应急计划制定后,平时安排人员培训与演习。

13.公众教育和信息对油库邻近地区开展公众教育,培训和发布有关信息。

14.记录和报告设置应急事故专门记录,建档案和专门报告制度,设专门部门和负责管理。

15.附件与应急事故有关的各种附件材料的准备和形成。

加气站按照相关专业规范正确设计,严格施工安装,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严格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各项安全保障措施落实到位,能够将火灾、爆炸类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降到最低限度。

办公环境安全风险分析 篇2

随着数字医疗技术的发展,大量数字化医疗设备进入到各级医疗机构,国内各大医院纷纷在新建或已有传统手术室基础上建设全新数字化手术室,如我院最新安装了集机器人X光造影系统、滑轨能谱CT、术中导航系统、智能手术床及腔镜系统为一体的数字化双复合智能手术室。在这些复合手术室、机器人手术室和导航手术室中,各类数字化医疗设备高度整合协同工作,开创了医疗技术的新时代,同时也带来了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风险的新问题。本文以各医院普遍使用的内镜设备为对象,研究其在数字集成环境下使用安全风险的特点,在进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人员、设备、水电气、消毒和周边设备等方面的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建立内镜安全风险管理保障体系,提高数字集成环境下内镜设备使用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1 数字集成环境下内窥镜使用中的安全风险分析

医用内窥镜技术在微创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当今临床诊断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1]。内镜设备属于侵入性的诊疗器械[2],利用人体自然腔道或微创介入人体的III类诊断/治疗用医疗设备,内镜设备除了能深入外通式管道脏器(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和闭合式体内镜穴(胸腔、腹腔、关节腔)进行观察诊断、活体取材,还能进行肿瘤切除、疏通梗阻和介入治疗等。数字化手术室中一般都配备有内镜系统,包括腹腔镜、胸腔镜、泌尿腔镜和关节镜等。ECRI2015年颁布的十大医疗风险中,内镜风险排名第四,在我国医疗器械分类中,内镜设备也属于三类医疗器械。内镜使用的安全风险较高,加强医院内镜使用安全风险管理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意义。

1.1 来自内镜设备的安全风险

内窥设备是应用光、机、电、计算机及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产物,往往具有设计精密、结构复杂和技术综合程度高等特点。内镜设备带来安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内镜设备固有的风险:内镜设备属于侵入性医疗器械,在我国医疗器械分类中是三类医疗器械,设备本身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严格控制风险以保证内镜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

(2) 内镜设备故障带来风险:内镜设备属于光学、机械、电子、信息等技术相结合的高科技医疗器械,设备故障会引起诊疗暂停或医疗质量下降,甚至造成医疗安全事故。如镜头破损、漏水等,易造成患者感染或损伤。

(3) 内镜设备使用老化带来风险:内镜设备是由易损耗零件组合而成“高级医疗消耗品”,使用年限过长时,虽然还能正常工作,但是元件老化磨损,安全性能下降,如钢丝老化磨损,易造成患者腔道损伤等,危及患者和操作人员安全。

(4) 通道和光源的风险:内镜手术中需要采用气腹、膨宫和光源等辅助设备,这些辅助设备与内镜设备配合使用,辅助设备发生问题也会给内镜手术带来风险,例如光源问题造成手术部位或手术区域过热,甚至有可能引起火灾。

1.2 来自人为操作的安全风险

内窥镜下手术视觉,触觉和操作比起开放手术难度都会大大增加,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风险其实是内窥镜手术的最大风险。来自人为操作的安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设备操作难度高:内镜操作复杂,风险高、难度大,尤其在数字集成环境下,医务人员除了常规内镜的操作,还需要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操作难度较高。

(2) 操作人员缺乏系统培训:当缺乏严格的培训时,操作人员不够了解设备的性能和特性从而不熟悉设备的操作。另外,当操作人员培训后没有进行反复训练或没有进行严格考核就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导致操作不当也易发生医疗差错或事故。

(3) 医务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医务人员擅自更改或跳跃操作步骤,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极易发生医疗差错或事故,例如不执行关机步骤,直接关闭电源导致数据丢失等。

(4) 日常维护保养缺乏:日常预防性维护和保养是医疗设备风险管理中保证应用质量和提高安全性能很重要的两个方面,缺乏应有的维护保养,内镜设备故障发生的风险较高。

(5) 消毒清洗和感控的风险:一些医院由于患者多而内镜设备配置的数量较少,手术与手术之间内镜的消毒时间难以保证,医生关注更多的是内镜所看到的影像,而对内镜检查所引发的医源性感染不够重视,因而内镜设备的清洗消毒问题常被忽略,忽视了潜在的杀手。内镜设备清洗消毒不当,不但可能引发患者交叉感染,也可能造成送气送水不顺畅,甚至损坏设备造成故障。

1.3 来自数字集成环境的安全风险

在数字集成环境中,由于各类精密医疗设备如CT、DSA、C臂机、内镜、无影灯手术床和吊塔等设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整合协同工作,客观上就存在不可消除的安全隐患,在数字医疗技术、区域空间、影像与线缆和数据交换传输等方面存在风险。

(1) 区域和空间风险:在数字集成环境中,多台影像设备,如CT 、DSA、C臂机、手术导航系统、手术麻醉监护系统、无影灯、吊塔系统、多功能手术床和内镜系统等安装于同一区域,手术室空间内设备较多,极易发生设备与设备之间、设备与患者之间及设备与医务人员之间的碰撞,对患者、医护人员和设备带来损伤。

(2) 影像与数据交换存储风险:由于数字集成环境中各类医疗设备硬件接口多样化,软件通讯协议标准不统一[3],因此给影像和数据的整合、交换和存储带来较高的难度,易发生影像和数据信息的丢失,带来风险。

(3) 远程教育信息安全风险:数字医疗技术是以医疗设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很多数字化手术室都配备有远程教育的功能,因此在临床信息的安全性和数字医疗技术的准确性方面带来风险。

(4) 计算机和网络风险:医疗终端的操作系统易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威胁,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系统也可能会遭到病毒、黑客的攻击[4]。

(5) 医疗软件设计风险:某些医用软件自身存在设计上的缺陷和漏洞,也很可能带来安全风险,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2 数字集成环境下内窥镜使用安全风险控制

数字集成环境下内窥镜系统安全使用管理涉及内容方方面面,医院实施在用内窥镜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器械维护、器械检测、器械消毒、避免风险成因中的人为因素、不良事件监测以及分析、应用风险分析方法控制风险等。因此,有必要建立数字集成环境下内窥镜安全风险管理保障体系,如图1所示。建立内镜安全闭环循环改进系统,首先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两方面进行风险的评价,对可接受的风险将维持管理,对不可接受的风险将改善计划或控制管理,形成新规范新模式,进行小样本实验的新实践,作为新示范推广应用,通过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降低内镜使用风险水平。

2.1 建立内镜安全使用风险管理规范流程和制度

参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和完善内镜安全使用相关管理制度,制定相应内镜管理技术规范,对内镜诊疗质量全过程实施动态控制与管理,建立健全内镜技术的评价和持续改进制度,对相关医务人员进行内镜诊疗技术专业质量考核和临床应用动态考核。

2.2 加强内镜医务人员的培训

内镜设备发展迅速,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智能化的电脑控制以及全自动的数据和图像处理系统,使得内镜设备运转速度快、操作程序化、数据处理自动化,但其给内镜设备使用人员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医务人员的操作培训是降低内镜使用风险很重要的方面。

2.3 加强内窥镜维护和检测

据统计,80%的设备故障都是由于安装、操作不当或维护不到位引发的中小故障,可以通过预防性维护保养来减少或预防。高效的维护保养管理不仅是保证内镜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也是医院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关键手段。在内镜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老化、使用不当、缺乏维护保养等原因,将导致内镜设备应用安全水平出现下滑,因此定期对内镜设备进行应用安全状态检测,加强内镜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至关重要。

2.4 不良事件监测和分析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是医疗机构在用医疗设备应用质量控制与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内镜设备安全(不良)监测与报告制度,可以通过“缺陷共享”,发现内镜设备在医疗活动中各个环节的不良因素,有效地降低医疗失误,控制医疗风险。基于安全性信息持续收集和分析的在用内镜风险管理,拆解和分析内镜设备应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风险危害程度进行评估,找出降低风险的方法并实施,通过一个不断循环改进的过程,降低内镜设备使用风险水平。

3 结论

在数字集成环境中,内镜与各类精密医疗设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整合协同工作,存在不可消除的安全隐患,需要我们临床医工人员将内镜设备自身的特点与数字集成环境因素相结合,分析和评估数字集成环境下内镜使用安全风险成因,建立内镜设备安全风险管理保障体系,从人、机、物和环境多方面进行安全风险预防和控制,保证内镜设备在数字集成环境中安全有效地使用。

摘要:以医院普遍使用的内镜设备为对象,研究其在数字集成环境下使用的安全风险特点,在进行风险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人员、设备、水电气、消毒和周边设备的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建立内镜安全风险管理保障体系,提高内镜设备使用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内镜,安全风险,数字集成环境

参考文献

[1]周文光,王春飞,毛坤剑,等.医用内窥镜消毒与灭菌安全性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5,36(6):113-115.

[2]郑嘉岗,许树长,徐雷鸣.消化内镜工程技术与临床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244-246.

[3]魏民,傅洪,陈浩,等.医疗设备信息集成技术在数字化手术室中的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0(6):80-82.

办公环境安全风险分析 篇3

[关键词]:办公环境 数据丢失 数据安全 恢复和备份

一.绪论

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数据安全更多的被人们所重视,利用局域网进行办公已经得到了普及,网络技术在办公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计算机数据量的不断增多,从而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数据安全问题,无论是软硬件因素或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丢失,都会给公司企业个人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如何对计算机数据的安全进行保护,以及如何对数据进行恢复成为了当今办公人员的重要话题。

二.办公环境下数据丢失的原因

(一)硬件方面的因素

硬件方面数据丢失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雷击,高压,高温等物理原因造成的介质损坏,另一种是因介质老化造成的物理坏磁道故障。当前办公环境中的存储设备一般使用RAID技术,这种技术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不过也可能发生因为硬件的问题导致数据的丢失。例如:单位中采购了A品牌的两组存储磁盘,一组用于单位内部的重要数据存储,另一组用来存储下级单位的数据,另外,采购了B品牌的备份软件,用来备份服务器上的關键数据,如果该软件更新不及时,就会出现数据不按指定路径存放,默认存储方式会将两组存储设备的数据混淆,而且按照逻辑磁盘中每个分区的顺序依次存储,如果其中的热备盘没有及时更换,将会造成数据的大量丢失。此外,硬盘、移动设备损坏也是硬件方面导致数据丢失的主要途径。

(二)软件方面的因素

软件漏洞、未及时升级、文件损坏、服务器示及时更新也是导致数据丢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某单位办公系统中使用了一种业务应用软件,主要是用于上下级之间传送电子材料的,由于该单位的电子数据较少,已经有纸质版存档,在更新了服务器后,该软件也重新安装了,并对其数据库进行了重建,从而导致新传输的数据将旧数据覆盖了,即便在数据库里也是不能找回的。归结其主要原因就是软件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洞,在对数据库进行重建后,其数据库的ID号重新开始计数,从而导致了旧数据的丢失。此外压缩文档、office文件损坏也是办公环境下数据丢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是导致数据丢失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可控因素。主要是相关工作人员在操作数据时进行了误删除,或管理系统软件时误操作等。例如,某单位对办公的应用系统进行了重装,对其中的数据信息进行了克隆备份。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对系统的分区进行了调整,在一次检查服务器异常的时候,由于需要管理员对系统分区采取了还原操作,由于之前没有分区调整记录,前后分区的大小不一致,导致了一些关键数据的丢失。

(四)其他原因

由于办公环境需要连接局域网,在病毒泛滥的今天,网络进是最好的生存环境。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的功能进行破坏的同时,也会损坏其中的数据。因病毒的潜伏性,传染性导致了数据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丢失。另外,黑客或犯罪组织等利用计算机的后门,端口,系统漏洞,运用网络技术对相关单位的计算机采取攻击、监控,植入木马程序,窃取商业机密,窥探个人隐私,威胁办公环境下计算机数据的安全。

三.办公环境下计算机数据的恢复和备份

(一)硬件角度下的数据恢复

硬件角度下的数据恢复包括物理恢复,这是在一些存储设备不正常的情况下,对硬件进行修理,实现数据的还原,这种方法成本较高,不易实现。

当前比较主流的硬件方面的恢复技术,是使用在BIOS中的硬盘工具,完全备份硬盘中的数据,这一技术与GHOST技术相似,不过对存储介质的要求只能是硬盘。另外一点不同的,就是GHOST备份的是镜像文件,恢复的用时较长,在系统中是看不到的,也就达到了安全备份的需求。

(二)软件角度下的数据恢复

在软件方面,对于数据恢复主要利用一些数据恢复软件,主要是用于紧急修复文件的。比较常用的软件有以下几款:一,Easy Recovery,该软件应用时间比较久,知名度也很大,它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对于误删除,误格式化或是分区导致的数据丢失,都能够很容易得恢复,其原理是利用簇对硬盘扫描比较适用分区表损坏严重的情况。二,Final Data,这一软件是由日本开发的,其特点是恢复速度快,功能强大,既能对物理硬盘和逻辑分区扫描,又能运用到硬盘的绝对扇区。三,Norton Ghost,这一软件主要利用了克隆技术,对整盘和分盘区都能克隆,将其映像放入安全介质中,也能够实现每天按时备份数据,出现系统故障后,可以进行快速数据恢复。四,Bad Copy,这一软件能够实现自动读取所有磁盘的坏文件,并且对无法读出的盘采取修复手段,比较智能,最大程度的减小数据损失。在读不出的情况下,该软件采用了“智能填充”的方式,从而继续读取文件,实现了最大程度的修复,对于抢救重要数据十分有用。

(三)计算机数据的备份和管理

为了防止办公环境下的数据丢失,对于数据的备份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实用的备份方法非常多,包括人工的物理备份,将一些重要数据文件备份到移动硬盘等设备中;系统主引导记录,分区表的备份;操作系统的自动备份等。对于特别重要的文件要对其采取单独管理,并对磁盘进行定期检查和整理,同时要安装实时在线杀毒软件,防止病毒侵入。

四.结束语

在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的时代,计算机安全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影响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无处不在,计算机安全,尤其是办公环境下的计算机数据的安全与恢复,更是关系着企业单位的正常动作,个人的工作顺利完成,在广义角度上也影响着国家的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对计算机数据的安全保护十分重要,在未来,对于数据恢复和备份的技术也会有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鲍丽春.计算机数据恢复技术探讨.情报理论与实践[J].2012(1).

[2] 陈佳.浅谈办公计算机数据恢复.新疆电力技术[J].2013(2).

[3] 王彩霞. 数据恢复技术的分析与实践.信息与电脑[J].2012(6).

[4] 段冬燕.数据恢复原理及常用恢复方法[J].2010(1).

[5] 王改性,师鸣若.数据存储备份与灾难恢复[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

办公环境安全风险分析 篇4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通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2012-08-27

13:47:49

卫办监督发〔2012〕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按照卫生部等6部门联合发布的《2012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甘肃省认真部署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今年6月,甘肃省卫生厅在执行《2012年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中及时发现并报告了伊利婴幼儿配方食品汞含量异常问题。经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复核检验后,我部依法组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了风险评估。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的统一协调下,及时向相关监管部门通报情况,迅速采取控制措施,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甘肃省卫生厅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与卫生监督工作。在甘肃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认真依法履行职责,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列入市州政府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并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全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为相关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甘肃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其卫生监督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配合,狠抓风险监测任务的落实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并报告监测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为控制食品安全隐患,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现予以通报表扬。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最近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对卫生部门承担的相关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决定》,深刻领会《决定》精神,进一步增强政治敏感性和大局意识,依法、科学、稳妥做好职责范围内的食品安全工作,继续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和能力建设,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做出新贡献。

办公环境安全风险分析 篇5

【发布文号】环办函〔2008〕336号 【发布日期】2008-06-17 【生效日期】2008-06-1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环境保护部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河北省农科院遗传所辐照装置安全隐患限期整改的通知

(环办函〔2008〕336号)

河北省农科院遗传所:

2008年5月,我部对你单位的钴-60辐照装置进行了现场检查,发现该辐照装置在安全联锁及放射性污染防治等方面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有关规定,你单位应立即进行限期整改。现通知如下:

一、2008年11月30日前,将已过使用寿期的废旧放射源送贮具有资质的放射源收贮单位。

二、在将废旧放射源安全送贮前应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确保安全。

三、对贮源井水、辐照室内壁表面等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并编制退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于2008年12月30日前报送我部。

四、即日起不得启用该辐照装置。如果违反规定,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将对你单位进行处罚。

五、我部委托河北省环境保护局协同北方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对你单位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八年六月十七日

环境风险及及防范措施分析 篇6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要以易发生污染事故的企业、储存运输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危险废物处置的企业、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各类工业园区为重点,探索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基本方法,建立基础资料库,逐步摸索环境风险评估体系、企业环境风险管理体系、环境污染损害的评估与赔偿体系、保险制度的监管体系和赔偿责任的风险分担体系等。本着“成熟一个、示范一个、推出一个”的原则,及时发现实际运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完善配套政策,争取2012年后在全国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要处理好几个关系,环境污染者责任分担要与环境风险分担相结合;市场手段要与政府监管相结合;强制保险要与自愿投保相结合;统一环境责任制度、法规要与实行不同环境风险等级、制定差别流动费率相结合;企业负担要与政策扶持相结合;自愿试点要与政策引导相结合。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推动的过程中还要把握好4个问题。

一是保险机制是一种市场手段,政府和环保部门在推动这项制度中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行政干预。环保部门要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重点是提供环境污染事故、风险程度等基础情况,为保险产品的设计提供依据。同时,在发生污染事故时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的沟通,加强现场监测和监督,为企业减轻污染事故影响,协助保险公司确定责任和理赔。

二是加强法规和政策的配套工作。地方立法工作中可以率先突破,将环境责任保险的要求在地方法规中体现出来,为环境责任保险提供法律依据。同时,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保。比如将企业投保费用在税前列支,或者将企业缴纳的排污费按一定比例补贴企业作为投保费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还可以考虑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专项基金,解决超过保险限额以上的赔偿问题。在今后开征环境税筹集的收入中,要安排一定资金用于鼓励企业上环境责任保险。

三是加强试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精心谋划、大胆探索、稳步推进。建议成立领导小组顾问组和技术指导顾问组,环保部门和保监部门相关负责同志作为地方领导小组的顾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环境保护部政策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作为技术指导组的顾问,为地方试点提供指导。

四是及时沟通信息。组织地方的培训和交流,为各地交流经验、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有效支持。

总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一个新生事物,是环境保护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要勇于探索,以此作为转变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方式的突破口。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污染损害赔偿。制定污染损害赔偿标准是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维护受害者权益的基础。

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是因环境污染造成的财产损害赔偿额、环境修复成本赔偿额、人体健康损害赔偿额、舒适度损害赔偿额和存在价值损害赔偿额的总和。前3项是重点工作,后两项在核算方法上不成熟,而且不是当前环境管理的重点,可视实际情况由相关部门决定是否纳入赔偿范围内。

财产损害可分为生产损害和个人资产损害两个类别。

环境修复成本赔偿标准是环境应急处理费用、环境污染清理费用和生态环境恢复费用的总和,可考虑应急处理费用、环境污染清理费用和生态环境恢复费用。

应急处理费用主要包括应急监测费用、检测费用、应急处理设备和物品使用费、应急人员费等。环境污染清理费用包括污染清理设备及工具的单价和数量,污染清理人员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污染物的处理成本和清理量。生态环境恢复费用包括土壤(水底污泥)更换、水体修复、污染处理设施(物品)购置和使用、人员开支等费用。

就人体健康损害赔偿标准而言,在现有法律框架下,环境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损害赔偿标准,应根据《民法通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有关规定进行核算,主要划分为一般性赔偿项目、致残赔偿项目及受害人死亡赔偿。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是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重要一环,能够有效地集中社会环境监管力量,使政府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补偿和社会管理功能。

近年来,江苏省深入探索和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点工作,确定“先行试点,逐步完善,建章立制,全面推行”的原则,按照“集中投保、保本微利”的要求,设计了规范、严谨、合理的保险产品,从今年11月1日起在江苏全省内河实施船舶污染责任保险。

在工作思路上,我们认为,全面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应当坚持“三个结合”。

一是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环境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制度创新,是利用市场机制防范环境风险的有效手段,要尊重市场规则,运用保险技术分散环境污染风险。但是,由于目前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加上这一险种的特殊性,仅仅依靠市场手段发展动力有限。因此,应该发挥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主导推动作用,积极推动相关领域的立法工作,对高污染、高环境风险及处于环境敏感地区的企业应实行强制保险,并作为这部分企业进行环评审批、“三同时”验收等环保程序以及银行信贷的必要条件。

要研究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建议允许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企业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费的配套补贴,设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专项补助或奖励资金,用于补助或奖励自愿投保、主动承担环境风险的企业。

二是坚持推行保险与建立污染风险防范体系相结合。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涉及到风险源的评估和日常管理,以及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置、定损、赔偿等工作,与环境污染应急处置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应急部门要积极为保险公司提供投保企业范围和风险等级,保险公司要利用现有应急工作体系的数据评估企业风险,确定合理的保险费率。

保险公司的介入会提高污染事故调查和损失评估能力,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部门的响应与保险公司的定损、理赔处理相结合,可以提高事故处理效率,降低政府处理环境事故的成本。

三是坚持先行试点与稳步推进相结合。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和创新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可采取先易后难、逐步完善的办法推进。尽快规范保险业市场秩序,加强相关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培训,建立第三方承担的环境污染损失评估和责任认定体系。

宁波是一个港口城市,也是重化工基地,防范环境污染风险的任务很重。环保部门对建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这项工作非常重视,而且循序渐进,取得了很大进展。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非常需要配套相关的法律环境,在当前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政府的强制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前段时间,宁波市推出了医疗责任保险。一开始,医院都很抵触,不愿意参保,最后,通过宁波市政府以政府令的形式强制推行,医疗责任保险才逐渐推开。

医疗责任保险是一个长期亏损的险种,宁波市设立了专门的基金以保障赔偿能力,而且设定了赔偿封顶的限值。为了让医患双方都能对赔偿数额感到公平公正,宁波市在推行医疗责任保险时引入第三方机制,在市司法局下设立有关认定中心。这些经验在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时都可以借鉴。

目前,宁波市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有4家。这是一个新的险种,很多企业还不能接受,所以市场非常有限。因此,我认为要给参保企业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利用经济杠杆鼓励企业参加保险。

当前,我国正处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现,特别是一些污染事故受害者得不到及时赔偿,引发了一定的社会矛盾。因此,创新环境风险管理方式,采取综合手段加强污染事故防范和处置工作,已是当务之急。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保险业风险保障和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加强,其中,责任保险是最能体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一类保险业务。近年来,保监会一直在积极推动相关领域责任保险的发展,与环保部门联合推动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就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第一,保险公司要本着开发好、维护好的原则,做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产品的开发工作。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面对的环境风险不同,尽管各保险公司都有相关产品,但是在保障水平、范围、程度等方面,与企业和政府的需求都还有一定差距。下一步,保险企业要根据环保部门和企业的要求,调整产品种类。同时,不断规范理赔程序,确保受害人能够及时获取有关赔偿信息,及时取得保险赔偿。

第二,要充分发挥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杠杆机制。对风险管理状况较差,或者拒绝对风险隐患做出整改的企业,保险公司要通过提高其保险费率等经济杠杆调节措施,督促企业做好风险管理工作,最大可能地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三,保险公司要杜绝恶性竞争。环境污染是高位风险,保险行业在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能按短期眼光开发产品,保险公司和保险行业都要为某次大的风险隐患进行日常积累。要保障市场公平有序地竞争,确保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以保障投保人的利益。

第四,要科学对待风险。在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时,既要看到这项工作对社会、环保、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又要注意防范风险。要科学拟定保险费率,合理设置保险公司的理赔责任。如果保险公司理赔责任设置过低,就会造成保费过低,保险公司不敢承担责任,就不能得到企业的信任和认可,市场就会萎缩。但是又要充分考虑到环境污染事故的巨大风险,利用国际和国内市场妥善安排好再保险。

第五,要做好宣传工作。保险公司要积极配合保险监管部门和环保部门以及有关地方政府,编写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知识宣传手册,并认真总结现实案例,通过事实来提高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逐步普及和发展。

近几年,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次数逐年下降,但是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事故处理的罚款与赔偿额不足以弥补各地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生产企业的劳动安全事故一般能及时控制在企业内部,而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往往会造成化学品较大泄漏,其中一部分事故会引发环境污染事故,给第三方造成环境侵害。化工石化行业事故最多,其次是食品加工、医药行业。而交通运输事故几乎都会造成化学品泄漏,引发环境污染事故。

为了加强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研究,我们选择了部分企业进行调研,包括一个工业园污水集中处理公司。在工业园区中有多个污染点,环境风险是1加1大于2,而且,污水集中到污水处理厂,投保主体与一般的企业有所不同。

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准备开展的工作包括:研究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方法,提出风险类型和等级;研究企业环境风险管理办法,推行规避、转移、自担相结合;研究环境污染损害的核算方法,包括人身、财产、环境3部分;研究环境污染保险的责任认定与监管机制;研究保险产品的设计原则,包括范围、时效、限额和费率;研究保险赔偿责任的风险分散体系;提出立法建议。

我们首先建议,在试点工作的中后期要提出保险产品的设计原则。从前期的研究成果看,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是造成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最重要原因,因此应该将安全生产引发的次生环境污染突发事故给第三方造成的环境损害,纳入绿色保险的范畴。

我们希望能够形成保险保障机制。我们要界定行业边界、企业边界,确定风险等级,考虑企业安全评价、环境评价情况,技术工艺情况、管理水平(I S O 14000认证),环境敏感性等。

湖南省环保局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省分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平安保险”)针对湖南省环境污染及风险的特点,联合制定了《湖南省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试行方案》,确定环境污染风险较大的化工、有色、钢铁等行业18家企业作为第一批试点的重点企业。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3家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险,6家已有明确投保意向。

今年9月底,已投保的一家农药生产企业发生了氯气泄漏事故,受损农民聚集到厂里要求赔偿,双方关系一度十分紧张。湖南平安保险闻讯后积极介入,使企业减轻了理赔协商工作量和经济压力,也使农民对理赔感到满意,妥善地化解了纠纷。而另一家列入试点的有色冶炼企业今年9月也发生了有害废渣意外流失污染地下水,导致群众中毒的污染事故。由于投保金尚未缴付,无法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企业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推行环境污染责任险缺乏强制力,主要依靠环保部门的通知和要求,缺乏长期、有效的机制。

二是环境污染责任险具有明显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风险的识别和量化的技术难度大,污染造成的损失巨大,有些污染损失会随着时间积累,逐步显现出来。

三是投保企业太少,使保险公司承担了巨大风险。没有一定规模,要实现环境风险的分散和分担就会很难。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我国还是一项新生事物,需要我们以改革创新的态度去探索和解决遇到的困难。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在以下几方面力争有所突破。

一是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环境污染责任险的地位和适用范围,建立长效机制。

二是建议我国可采取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环境污染责任险制度,在环境污染严重、环境风险大的行业,实行强制保险;对污染较轻的行业,政府给予积极引导,促使企业自愿投保。

三是建议保险公司加强环境污染风险防范方面的人才培养,从第三者角度来帮助企业加强对环境风险的防控。

四是建立国家或省级风险调节基金,在以省为单位对环境污染责任险实施统保的前提下,每年从企业的排污费核环境污染责任险保费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风险管理调节基金”,解决突发重大事故的超限赔偿问题。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核心问题是环境成本分摊的问题,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困难主要是由环境风险的特殊性决定的。保险一定要有数的饱和,才有量的分散。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风险很大,可以分散的幅度却很小。而且,由于风险较大,国际市场对环境保险再保险的贡献力量也有限。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有5个突出问题。一是保险赔偿基金的归集和归集效率问题。通过强制手段归集资金的效率最高,但是现在是市场经济,又涉及政府定位的问题,所以难度很大。

二是偿付能力问题,要让保险公司保得起还能赔得起。保险公司可以微利经营,但是最后的赔偿,国外也有政府兜底。普通的污染事故由商业模式解决,超过商业模式赔付能力的部分通过专项基金解决。可以在商业好的年份积累基金,由全行业或者社会共管。否则,保险公司赔不起,也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三是定价问题,定价合理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确定价格要进行数据积累,形成环境成本的合理分摊。保险产品定价有一套精算技术,核心是根据历史上的损失数据,对未来损失做一个假设。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定价难,就是因为风险概率无法确定。定量也是个问题,损失怎么衡定,要有技术、标准和法律作基础。

四是保险公司的责任与限额问题,保什么、保多少、诉讼时间都要明确。

五是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有两个关键。

一是如何解决公平合理和有效可行的关系。

现在,污染者并不承担环境成本,而是由政府和百姓承担。保险是市场条件下分配成本的好方式,社会有总的环境成本,必须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分配下去。

二是如何通过环境成本分配产生正外部性,改善环境状况。

某办公楼室内环境质量分析 篇7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该办公楼位于市中心城区, 于2000年建设装饰完工。共有房间78间, 本次检测办公室59间, 占房间总数的75.60%。采样点数的选择、采样时间、采样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均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附录A执行[1]。

1.2 检测项目

本次检测委托项目为甲醛和苯, 为更全面了解办公室空气质量, 亦对室内温度、相对湿度、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 (PM10) 5项指标进行检测。

1.3 检测方法

温度采用数显式温度计法 (GB/T 18204.13-2000) ;相对湿度采用氯化锂湿度计法 (GB/T 18204.14-2000) ;一氧化碳采用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 (GB/T 18204.23-2000) ;二氧化碳采用不分光红外线气体分析法 (GB/T 18204.24-2000)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采用光散射法 (WS/T 206-2001) ;气压采用空盒气压表法 (GB/T 18204.16-2000) ;甲醛采用AHMT分光光度法 (GB/T 16129-1995) ;苯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GB/T 18883-2002附录B) 。

1.4 评价依据

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进行卫生学评价[1], 甲醛标准限值为0.10 mg/m3, 苯标准限值为0.11 mg/m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2结果

2.1 现场卫生学调查

2.1.1 办公楼概况

该办公楼西面临市区主干道, 背面是一所初级中学, 南面相隔约25 m是一幢高层居住区, 北面为次干道。一、二层是商业门面, 三至八层为办公层, 办公层以一条南北走向的走道一分为二。房间进深6 m, 单开间办公室, 宽3.2 m, 面积19.2 m2, 净高2.8 m, 门面积1.8 m2, 窗可开面积1.26 m2;双开间办公室, 面积39 m2, 窗可开面积2.52 m2。

2.1.2 室内装饰状况

墙面为乳胶漆, 地面装饰复合地板, 石膏吊顶, 每间办公室均有一面面积约为14 m2墙柜, 材质为木芯板。房门系五夹板色门, 门套材质均为木芯板, 铝合金玻璃门窗, 办公室家具材质2005年更新为密度板。

2.2 工作人员主诉反应调查

为了不影响该单位正常工作, 本次检测根据委托方要求在周末休息日进行, 因此现场工作人员不多, 调查对象有限。主要反应有:每天早晨开门后室内有较强的刺激气味, 长时间在室内工作有咽喉发痒、精力不集中等症状, 个别有皮肤过敏现象。

2.3 室内卫生学检测

经检测, 房间平均温度为27.71℃、相对湿度69.20%、一氧化碳平均浓度为2.15 mg/m3、二氧化碳平均浓度为0.05%、PM10为0.058 mg/m3。

本次共采集59个房间, 其中两间房面积>50 m2, 故设两个监测点, 取两点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甲醛监测浓度。经检测, 甲醛浓度均值为 (0.268±0.136) mg/m3, 最大值为0.578 mg/m3, 最小值为0.066 mg/m3, 53间甲醛浓度超标, 超标率为89.83%。所检房间中苯浓度均符合国家标准限值, 最大值为0.10 mg/m3。

2.4 甲醛浓度与房间朝向的关系

检测朝向路面的房间共39间, 经测定其甲醛浓度为0.242 mg/m3, 而背向路面的房间共20间, 其甲醛浓度为0.313 mg/m3。经t检验, 两者之间甲醛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989, P>0.05) 。见表1。

2.5 甲醛浓度与楼层的关系

不同楼层间甲醛浓度略有不同, 最高值为0.32 mg/m3, 最低浓度为0.17 mg/m3。经方差分析, 楼层之间甲醛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1.56, P>0.05) 。见表2。

3讨论

长期生活在不良的空气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目前甲醛对人体危害的研究越来越明确显示, 长期接触低浓度甲醛会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 高浓度甲醛对神经系统及肝脏都有损害。2005年美国健康和公共卫生局发布的致癌物质报告中, 将甲醛列入一类致癌物质[2]。

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要求[1], 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嗅味。许多调查表明, 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室内装修[3,4]。本次测定结果显示, 房间内甲醛浓度超标较为严重, 这可能因为: (1) 该单位已经装修近8年, 推测当时所用建材质量较差; (2) 该单位装修所用板材较多, 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有害物质会缓慢释放, 造成空气污染; (3) 由于单位面临主干道, 为避免噪音、灰尘等干扰而长期关窗, 造成空气流动性差, 室内空气不能及时更新。

因此, 建议办公场所应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必要时可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如过滤式、催化式净化设备[5], 及采用负离子、吸附等技术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和处理。

参考文献

(1) 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S) .

(2) 蒋励, 张卫国, 宁贵华, 等.新装修居室空气中甲醛、苯及总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检测 (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6, 23 (3) :266.

(3) 徐国峰, 侯书芬, 李凤苏.装修所致室内空气污染状况调查 (J)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8, 25 (1) :76-78.

(4) 周纯良.湖南省近年来新装住宅室内空气污染情况调查 (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07, 6 (5) :280-281.

上一篇:思想政治文章下一篇:真题满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