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团中学班级公共财物的管理制度

2024-06-16

和团中学班级公共财物的管理制度(共4篇)

和团中学班级公共财物的管理制度 篇1

和团中学班级公共财物管理制度

为加强班级财产保管,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使学校的财产免遭流失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1、教室内所需教学设备,如门窗、电灯、黑板、讲台、课桌椅、多媒体教学设施(录音机)等,以及寝室门窗、床铺等由总务处利用假期一次性维修好,开学一周内总务处与各班级班主任完成交接,开学后如有遗失或损坏,均须先由班级办理赔偿手续后,总务处进行维修。

2、课桌椅移交给各班后,由各班负责保管,不得任意搬出或更换;如有损坏须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并办理赔偿手续后,总务处再派人修理。如不好修,将加倍收取费用。

3、教学使用的卫生工具,开学时由总务处一次性发放到班级,以后如有遗失或损坏,均自行补充。

4、校园内公共财物(如:宣传栏、花圃、水龙头、垃圾桶等)若被学生蓄意破坏,学校将责任落实到人,追责到班,由班主任负责督促当事人维修或折价2倍以上赔偿,并全校通报批评。

附公物赔偿规定:

1、拆毁围墙、破坏门窗、损坏各类电器以及其它安全消防设施者,均须由当事人立即负责修复,赔偿损失,班主任监督落实。

2、往便坑内乱扔饮料瓶、垃圾等物引起下水道堵塞,直接责任人必须负担疏通费用。

3.打烂门窗玻璃、黑板玻璃、灯管、灯泡、开关、插座和其它教学、办公设备者,一律按原价赔偿。

4.损坏学校课桌椅、讲台等。由损坏者提出申请,总务处审定,按实收取工料费后,由总务处派人修理;损坏不报、不赔偿者,经查证后,加倍收取工料费。

5.破坏学校建筑、损坏水龙头和公共场所的水电设备者,如自觉报告,只收取材料费;若有意隐瞒,经查证后,加五倍收取费用,并通报全校。

6.破坏学校绿化,私摘学校花果,踩倒花栏杆等,按原价2倍处罚、赔偿。

2013-9-8

和团中学班级公共财物的管理制度 篇2

一、高中生公共秩序行为缺失的现象

校园里经常看到少数高中生公共秩序行为缺失。主要有:课间在走廊里大声喧哗,三五成群挤在一起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粗话脏话脱口而出,站满廊道、全然不顾过路的其他同学和老师。遇到上学、放学等候电梯不排队、不顾一切向里挤。就餐、放学的路上,不管人多人少,照样手拉手并排走,照样你推我搡,照样勾肩搭背。食堂就餐不排队,时不时地还会插队。中午在食堂就餐结束以后,在回教室或者宿舍的路上随手丢弃水果皮。高中寄宿生一般是4~8人一个宿舍,早上起身以后抢占水龙头,结果是大家挤来挤去,都赶不上早读。高中生明知道公共场所应该怎么做,但是就是不规范,更谈不上权利的行使、义务的履行。班级讨论公共秩序问题解决方案时,都不怎么积极发言, 也不愿意建言献策,明显地放弃自己的公共秩序权利。少数学生看到别的同学违背公共秩序,损害自己的公共秩序利益,考虑同学之间的关系、面子,不制止、不举报、不反对,不是履行公共秩序义务养成习惯,而违背公共秩序行为成为家常便饭。

二、高中生公共秩序缺失的原因

1.个人利益至上

我国有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历史,封建社会,国家是皇帝的,皇帝是个人;土地是地主的,地主是个人。家庭作坊式的手工工场,如何会孕育公共秩序意识,加上当时人口数量少,公共资源丰富,人们在实践中就没有遇到需要处理的公共秩序问题,当然就不会产生公共秩序意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要素分配所得逐渐增大,个人利益的追求前所未有,争取私人利益逐步成为民众的主流,公共秩序的意识很难形成。学校是社会的细胞,高中生也是社会成员,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面对集体、公共利益的时候,同样选择个人利益,于是公共秩序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为了自己不迟到,抢先挤进电梯;为了早点赶上早读课,抢占水龙头。

2.公共空间不足

现代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四、二、一”家庭,是家庭的小皇帝,从儿童时代起,就是老人、父母听他们的、为他们让路,儿童时代个人要求至上,为所欲为,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就已经埋下了个人、私欲的种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不需要秩序,更没有秩序规范的行为,自然就不会有公共秩序意识的产生。到了幼儿园、小学、 初中,学校强调每位学生怎样遵守纪律、遵守公共秩序,侧重于个人行为对公共秩序的影响,忽视公共秩序对个人的作用。很少有教师强调公共场所个人是无作为的,必须按照公共指挥、公共规范行事。许多中小学开展的疏散演练,强调以最快的速度逃离危险场所, 忽视有序疏散,把目光集中在速度上, 而不是秩序上,更加剧了个人至上的无序行为。我们看到中小学放学时学校大门外,等候接孩子的家长自动车、自行车、步行秩序混乱,少数家长就为了早几分钟接走孩子,抢道、占道、超车等, 日复一日,学生耳濡目染,怎么会自律形成公共秩序意识。如果在陈毅广场, 大家遇到公共空间险情,都有公共空间意识,没有个人意识,都能够做到有序的坚守,等待统一指挥疏散,这样的惨剧还会发生吗?问题就出在不履行义务地行使个人秩序权利,导致公共秩序权利的丧失,进而发生本不该发生的惨剧。

3.学校教育缺失

我们的高中教育,长期以来,智育第一,应试为主,把学校仅仅当成是学生长知识的地方。尤其是高中的德育工作假、大、空,当高中生十八岁成人仪式过后,公民教育应该成为高中德育工作的重点,可是高中一周仅有的一节班会课也会用来做数学题,哪有时间给学生开展公共秩序教育与体验。当学生踏进社会,一旦遇到公共秩序险情,他们压根儿就没有公共意识,本能的私欲促使他们丧失公共秩序行为,使险情更加危险。上海外滩的踩踏事故就是这样,当人潮涌动时,年轻人的私欲、急于脱离险情、保护亲人的欲望,加剧人员涌动, 加剧死亡的来临。

三、高中生公共秩序教育的策略

1.规范班主任公共秩序行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是无声的教育。班主任首先应该成为学生公共秩序的榜样,如,停车有序,上下楼梯靠右边,等候电梯按照次序,即使学生让给你先上,也要婉言谢绝。组织集体集会按照指定位置就座,就餐要排队,不要特殊化,遇有紧急集合,让学生有序离开教室以后自己再离开等。给学生形成教师就是遵守公共秩序的人,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强化高中生公共秩序意识

一是在所有公共区域标语提示公共秩序要求,如上下楼道靠右行,就餐排队、打饭依序,等候电梯排队、进出电梯依序,课间严禁在走廊打闹、成群交流等。二是召开序列化的公共秩序教育主题班会,我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公共空间的私人作为,维护公共秩序怎样做到无我,珍惜你的公共秩序权利等。三是通过板报宣传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明确公共秩序的含义,了解公共秩序中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有哪些,及时报道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中因为公共秩序问题引发的各种事故等。四是高中生公共秩序行为规范知识读本,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公共秩序知识学习和宣传。

3.培养高中生公共秩序习惯

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规范约束,需要不断地重复同一种行为,需要由强制性向自律性过度。如,课间走廊流动有序,需要同一楼层的班主任联动,每次课间时值班,抓住在走廊违背公共秩序行为的学生,无论是哪个班的都要进行严格的教育。如,宿舍洗漱有序问题,卫生值日的同学第一个洗漱, 洗漱完成打扫宿舍。两个水龙头,每次两人,洗漱完成立刻离开宿舍前往教室,对不按照顺序的学生严格教育,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自然形成习惯。

4.形成家庭社会育人的合力

利用家长会学校告知家长接送孩子遵守公共交通秩序,严禁在校门口乱停。安保人员在校门口值班,记录乱停车的车号码,看看我们的学生是否反对家长违背公共秩序,有没有力劝家长有序等候接送。利用假日开展维护公共秩序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我是小交警”志愿服务活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时,与交通部门联系,组织志愿者到十字路口维护交通秩序,让学生体验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班级管理中的高中生公共秩序教育 篇3

一、高中生公共秩序行为缺失的现象

校园里经常看到少数高中生公共秩序行为缺失。主要有:课间在走廊里大声喧哗,三五成群挤在一起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粗话脏话脱口而出,站满廊道、全然不顾过路的其他同学和老师。遇到上学、放学等候电梯不排队、不顾一切向里挤。就餐、放学的路上,不管人多人少,照样手拉手并排走,照样你推我搡,照样勾肩搭背。食堂就餐不排队,时不时地还会插队。中午在食堂就餐结束以后,在回教室或者宿舍的路上随手丢弃水果皮。高中寄宿生一般是4~8人一个宿舍,早上起身以后抢占水龙头,结果是大家挤来挤去,都赶不上早读。高中生明知道公共场所应该怎么做,但是就是不规范,更谈不上权利的行使、义务的履行。班级讨论公共秩序问题解决方案时,都不怎么积极发言,也不愿意建言献策,明显地放弃自己的公共秩序权利。少数学生看到别的同学违背公共秩序,损害自己的公共秩序利益,考虑同学之间的关系、面子,不制止、不举报、不反对,不是履行公共秩序义务养成习惯,而违背公共秩序行为成为家常便饭。

二、高中生公共秩序缺失的原因

1.个人利益至上

我国有几千年封建制度的历史,封建社会,国家是皇帝的,皇帝是个人;土地是地主的,地主是个人。家庭作坊式的手工工场,如何会孕育公共秩序意识,加上当时人口数量少,公共资源丰富,人们在实践中就没有遇到需要处理的公共秩序问题,当然就不会产生公共秩序意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要素分配所得逐渐增大,个人利益的追求前所未有,争取私人利益逐步成为民众的主流,公共秩序的意识很难形成。学校是社会的细胞,高中生也是社会成员,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面对集体、公共利益的时候,同样选择个人利益,于是公共秩序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为了自己不迟到,抢先挤进电梯;为了早点赶上早读课,抢占水龙头。

2.公共空间不足

现代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四、二、一”家庭,是家庭的小皇帝,从儿童时代起,就是老人、父母听他们的、为他们让路,儿童时代个人要求至上,为所欲为,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就已经埋下了个人、私欲的种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不需要秩序,更没有秩序规范的行为,自然就不会有公共秩序意识的产生。到了幼儿园、小学、初中,学校强调每位学生怎样遵守纪律、遵守公共秩序,侧重于个人行为对公共秩序的影响,忽视公共秩序对个人的作用。很少有教师强调公共场所个人是无作为的,必须按照公共指挥、公共规范行事。许多中小学开展的疏散演练,强调以最快的速度逃离危险场所,忽视有序疏散,把目光集中在速度上,而不是秩序上,更加剧了个人至上的无序行为。我们看到中小学放学时学校大门外,等候接孩子的家长自动车、自行车、步行秩序混乱,少数家长就为了早几分钟接走孩子,抢道、占道、超车等,日复一日,学生耳濡目染,怎么会自律形成公共秩序意识。如果在陈毅广场,大家遇到公共空间险情,都有公共空间意识,没有个人意识,都能够做到有序的坚守,等待统一指挥疏散,这样的惨剧还会发生吗?问题就出在不履行义务地行使个人秩序权利,导致公共秩序权利的丧失,进而发生本不该发生的惨剧。

3.学校教育缺失

我们的高中教育,长期以来,智育第一,应试为主,把学校仅仅当成是学生长知识的地方。尤其是高中的德育工作假、大、空,当高中生十八岁成人仪式过后,公民教育应该成为高中德育工作的重点,可是高中一周仅有的一节班会课也会用来做数学题,哪有时间给学生开展公共秩序教育与体验。当学生踏进社会,一旦遇到公共秩序险情,他们压根儿就没有公共意识,本能的私欲促使他们丧失公共秩序行为,使险情更加危险。上海外滩的踩踏事故就是这样,当人潮涌动时,年轻人的私欲、急于脱离险情、保护亲人的欲望,加剧人员涌动,加剧死亡的来临。

三、高中生公共秩序教育的策略

1.规范班主任公共秩序行为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是无声的教育。班主任首先应该成为学生公共秩序的榜样,如,停车有序,上下楼梯靠右边,等候电梯按照次序,即使学生让给你先上,也要婉言谢绝。组织集体集会按照指定位置就座,就餐要排队,不要特殊化,遇有紧急集合,让学生有序离开教室以后自己再离开等。给学生形成教师就是遵守公共秩序的人,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强化高中生公共秩序意识

一是在所有公共区域标语提示公共秩序要求,如上下楼道靠右行,就餐排队、打饭依序,等候电梯排队、进出电梯依序,课间严禁在走廊打闹、成群交流等。二是召开序列化的公共秩序教育主题班会,我怎样遵守公共秩序,公共空间的私人作为,维护公共秩序怎样做到无我,珍惜你的公共秩序权利等。三是通过板报宣传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明确公共秩序的含义,了解公共秩序中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有哪些,及时报道社会生活、学校生活中因为公共秩序问题引发的各种事故等。四是高中生公共秩序行为规范知识读本,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公共秩序知识学习和宣传。

3.培养高中生公共秩序习惯

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的规范约束,需要不断地重复同一种行为,需要由强制性向自律性过度。如,课间走廊流动有序,需要同一楼层的班主任联动,每次课间时值班,抓住在走廊违背公共秩序行为的学生,无论是哪个班的都要进行严格的教育。如,宿舍洗漱有序问题,卫生值日的同学第一个洗漱,洗漱完成打扫宿舍。两个水龙头,每次两人,洗漱完成立刻离开宿舍前往教室,对不按照顺序的学生严格教育,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就会自然形成习惯。

4.形成家庭社会育人的合力

利用家长会学校告知家长接送孩子遵守公共交通秩序,严禁在校门口乱停。安保人员在校门口值班,记录乱停车的车号码,看看我们的学生是否反对家长违背公共秩序,有没有力劝家长有序等候接送。利用假日开展维护公共秩序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我是小交警”志愿服务活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时,与交通部门联系,组织志愿者到十字路口维护交通秩序,让学生体验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中国经济强大的同时,国民素质的提高更是迫在眉睫。公共秩序素质显示一国的国民形象,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公共秩序教育,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

学校公共财物损坏赔偿制度 篇4

学校所有的物品是保证正常教学的必要手段,是学校资产的组成部分。为了加强对物品的管理,保证其正常运作,使用操作中要遵守和执行学校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避免公共财物铺张浪费、人为损坏、流失等。特定以下制度

一、如因下列原因致使物资损坏者,予以批评教育,同时按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责令赔偿和处分。

1.因责任事故引起水、电、火灾害等,造成重大损失者。

2.未经管理人员同意,不按技术规程擅自操作者。

3.把公共财物挪作私用者。

4.实验楼的仪器设备、体育器材、健身器材、图书室、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美术室、音乐室、医务室等,由相应的管理人员具体负责,如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损坏、丢失者。

5.不按操作规定,擅自拆卸或改装财物损坏者。

6.各办公部门公物由部门负责人管理,如有损坏,落实责任,由责任人照价赔偿,查不清责任的由该部门集体赔偿。

7.损坏公物,要及时报修,属于正常损坏,经总务处审查,免予赔偿;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坏,按原价赔偿;故意损坏的,加倍赔偿,并按学校规定给予校纪处分。实行谁使用谁管理,谁损坏谁赔偿的制度。其中,每个班级教室和备用教室(由教务处交付的教室)公物包括门窗、桌椅、电扇、讲台、电脑、投影仪、日光灯、开关、插座、黑板、墙壁等,实行责任制,由班主任负责,包干到人,落实到位。并纳入德育处班级考核。宿舍公物包括门窗、电扇、开关、日光灯、床铺、自来水等,须加倍爱惜,树立节约用水用电意识,如宿舍马桶漏水、漏电等现象,知情不报者,德育处将宿舍考核以0分处理。

8.严禁私接电源、私拆灭火器等消防设施设备,一经举报查实,除赔偿外,并按学校安保办所规定的制度处理。

二、赔偿责任

1.损坏赔偿:视情节轻重和认识态度,按修复费用的200%、100%、80%、50%、20%计价赔偿。

2.丢失赔偿:同上,确系失窃者,由学校领导另行处理。

3.赔偿责任一经确立后,由会计室落实到位。

上一篇:关于印发湖北省知识产权(专利)事业下一篇:某镇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