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024-10-09

中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精选8篇)

中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篇1

中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摘 要: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所在,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振兴都离不开教育,因此,教师的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了。在当前这个崇尚个人实现的年代,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得到提升。本文分析了中年幼儿教师职业幸福体验的来源,也提出了几项有助于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举措。

关键词:职业幸福感;中年教师;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1-01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1.116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师都被誉为蜡烛、春蚕,在步调一致的赞美声中,人们关注的是教??的无私奉献精神,却对教师的个人需求和获得形成了自动忽略。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而言,教师作为一个普通人,也应当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也应享受幼儿教师这份职业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和快乐。无论是相关教育部门还是幼儿园方面都应该对幼儿教师尤其是中年幼儿教师的职业感受予以充分了解,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尽可能较低其工作中的消极体,是教师们能够拥有一份愉悦的职业幸福体验。

然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个别一线幼儿教师因自身、教育对象或者教育环境等因素产生一种对幼儿教师行业的麻木、厌烦心理,无法用心去体会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与幸福。一旦教师没有了这种发自内心的快乐和幸福,那么所有的教育方式、教育技巧都是枯燥的、乏味的甚至模式化的,他们这种职业倦怠不仅会对个人的人际关系、家庭生活以及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影响到教育质量,甚至对孩子的发展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导致孩子成为“教育的牺牲者”。

一、中年幼儿教师职业幸福体验来源

具体来说,影响中年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健康,只有一线教师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态,时刻保持充足的信心、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情绪,才能真正感受到来自幼儿教育工作的价值和涵义。

第二,福利待遇,福利待遇是一个多元的概念,不仅仅指的是工资水平,还有其他的社保制度以及职业培训等方面的内容。

第三,幼儿园内的人文环境,整个幼儿园内是否充满了公平和正义,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否融洽,工作是否顺心、舒畅,都是影响中年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第四,教师劳动密度和劳动强度,各个教师之间的工作是否安排合理、恰当也是保持愉悦心情的重要原因。

第五,教师职业的安全感与稳定感,教师行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幼儿教师的心理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第六,教师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其中,职业技能包含专业精神、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这些都会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形成一定影响,如果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那么其能够在工作中感受到那种游刃有余、举重若轻的那种对工作的胜任感,从而能够充分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同时也能够更多地获得上级的赏识、同事的尊重、家长的信任和幼儿的喜欢。综合素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而是教师的业务素质,三是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综合素养提高了,教师有了健全的人格,就会有较大的心理容量,也能够保持情绪稳定,当幼儿因为无知而犯错时,教师有较强的容忍性,每天都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体会工作中的幸福真谛。

第七,幼儿园内物质生活环境,主要包含园内环境和周边环境。

第八,幼儿园硬件设施建设,主要包含健身器材、教学仪器设备等,这些硬件设备的完善程度与否,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获得产生一定影响。

二、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一)对学前教育予以高度重视,切实提升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

当前社会,很多教育部门甚至家长都表现出对学前教育不重视、对幼儿教师职业不认可的态度,大大降低了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在很多人眼里,幼儿教师仅仅是幼儿的“看护人”和“保姆”,幼儿教师的职责就是每天照看幼儿即可,陪他们游戏、玩耍,只要幼儿高兴,只要不出事故,确保幼儿在园安全即可,这种错误的观点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了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所以,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对幼儿教师职业的重视和认可,提升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才能让幼儿教师这一特殊的教师群体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和理解,才能明显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二)增加幼儿教师数量,实现幼儿教师的合理化分配

幼教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系统的社会工作,这就给广大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面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当中,因各个幼儿之间会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这也要求幼儿教师付出更大的努力,花费更多的精力,来进行教学。同时,“师幼比例”与“职业幸福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师幼比例”不合理就会导致教师无法实现对每个孩子的照顾,使得家长满意度明显下降,增加教师的工作压力,同时对幼儿发展也会产生严重影响。所以,相关教育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幼儿教师数量,使得“师幼比例”朝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提升职业幸福感。

(三)转变幼儿教师的工作方式,提升幼儿教育的艺术性

幼儿教师尤其是中年幼儿教师想要明显提升职业幸福感,必须能够对当前从事的职业保持一种高度的热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同时应具备丰富的教育经验。为此,幼儿教师必须从自身出发,尤其是对于中年幼儿教师而言,更应该加强自身文化素养以及专业技能的学习,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完善自己。首先,应运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每一个幼儿,努力从他们身上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闪光点;其次,在工作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愉悦的心情,对幼儿的任性、调皮表示宽容和理解,尊重每个幼儿的意愿;最后,运用友好、真诚的方式去跟幼儿交往,蹲下来,倾听每个幼儿的心声,争做他们的大朋友,与他们一同成长。

此外,中年幼儿教师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增强人格魅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和蔼、宽容的师者,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在与幼儿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如沐春风”般的职业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许雪建.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J].科研,2016(2):71.[2] 付晓娟.浅议教育学视野中的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意义[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9):113-114.

中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篇2

一、中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一个国家的繁荣依靠教育的发展, 教育受到了社会的空前重视, 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把教育放在了第一位, 由此也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近乎苛刻的要求。学校要求教师抓成绩、管理好班级, 家长要求教师教好自己孩子, 社会要求教师培养多方面人才。要求提高了, 教师的待遇却没有提高, 工资基本不涨、工作时间加长。在如此境况下, 教师如何还能感到幸福。

1.中年教师面临的压力大

(1) 工资低, 生计难为。有些偏远的农村地区, 经济落后, 政府又时常拖欠教师工资, 教师上有老下有小, 又没有额外收入, 生计着实困难。而城市则工资水平与消费水平不相等, 城市消费高, 什么都要钱, 而教师的工资相比其他单位或企业而言又比较低, 要担负孩子昂贵的教育经费, 要买房, 要负担几位老人的晚年。在重重压力下, 教师的生活苦不堪言。

(2) 中年教师工作的繁重性和复杂性日益显著。众所周知, 近些年来, 国家采取各种手段要求给学生“减负”, 但同时, 社会、家庭和教育行政部门更加强调要“减负不减质”。以前不少教师习惯通过加班加点来保证学生的成绩, 如今这条路被封死了, 如何保证不减质?教师内心承受的紧张和焦虑是不可名状的。此所谓学生“减负”教师“增压”。同时, 由于社会不良现象对学校的冲击, 外来社会思潮的影响, 多元文化的裹挟, 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 工作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调查表明, 百分之百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 近一半中年教师觉得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负担太重, 一半以上的小学教师感到最苦恼的事情是学生难教。

(3) 实行招聘制, 教师怕“下课”。近年来, 绝大部分学校实行了聘任制, 教师的工作不再是铁饭碗, 学校实行教师成绩排名制, 教学成绩不好, 随时都有可能下岗, 老师们担心被解聘, 丢掉工作, 心理压力越来越重, 时常生活在恐慌之中, 教师身心受到严重摧残。

(4) 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的日益提高。古往今来, 家长们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家长往往把上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全面推行, 家长普遍对“小皇帝”、“小公主”的安全问题忧心忡忡。这种消极的状态日积月累并且投射到教师身上, 往往是教师感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2.中年教师缺乏社会的关怀

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 教师也需要他人的关爱。然而, 社会和学校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成绩、班级的升学率, 对教师的健康、生活、成长却往往忽视了。家长对教师更多的是苛责, 学生对教师更多的是抱怨, 学校对教师更多的是要求, 社会对教师更多的是索取。特别是中年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与其他教师、学校竞争的压力, 一直没有感受到教育过程独有的愉悦、舒适感。

二、中年教师幸福感的培养路径

1.改善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各地都缺教师, 究其原因是教师认为自身工资太低, 还没有一名打工者的工资高, 这严重降低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使教师缺乏幸福感。目前, 我国生产力整体水平不高, 很多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甚至一些偏远贫困地区还存在着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 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年教师的基本生活、工作条件还相当困难。当前, 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比较低, 政府必须认认真真地把“尊师重教”的意识落到实处, 加快教育立法, 从法律上赋予教师足够的必要的权利, 真正地把教育事业和教师工作放在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地位, 克服急功近利、重物轻人的思想, 千方百计保证教育投入,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 减轻教师压力, 为教师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的社会大环境。

2.学会倾诉

如果能找到与自己相似状况的人进行倾诉, 通常话题会很集中, 这时可以一起抱怨生活上的不愉快, 倾诉各自的苦衷。然后一起找到商议解决不公、拜托苦衷的方法。这样就会相互启发, 找到战胜压力的方法。如果找到倾诉的对象与自己的情况不同, 他也许会给你一些安慰和帮助。即使倾诉对象什么也不说, 其实当你说出自己的问题时, 所承受的压力实际上也减小了一半。因此, 当教师的压力达到自身无法承担的时候, 一定要找人倾诉, 必要的时候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师。

3.要学会享受过程

虽然许多教师可能没有值得炫耀的荣誉, 但我们所教的学生一天天的成长变化, 一个个成了有用之人, 这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我们可以透过学生的成长, 看到自己劳动的果实, 为了学生的将来, 教师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着, 而每一次的成功, 都会带给他们快乐、喜悦和成就感, 才会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教师正是在一次次成功的愉悦中, 不断培养和加深对职业的情感。

4.通过学习自我减压

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经常学习, 坚持学习, 会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 会增加自己的底蕴与人文素养, 会为自己打开通向未来的另一扇门。通过学习, 知识丰富了, 阅历更广了, 也有利于调整自己的心态, 培养自己的心理品质, 如增强意志力和耐挫能力等, 化信息为知识, 化知识为智慧, 化智慧为德行, 化德行为行动。

中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篇3

一、中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一个国家的繁荣依靠教育的发展,教育受到了社会的空前重视,家长也越来越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把教育放在了第一位,由此也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近乎苛刻的要求。学校要求教师抓成绩、管理好班级,家长要求教师教好自己孩子,社会要求教师培养多方面人才。要求提高了,教师的待遇却没有提高,工资基本不涨、工作时间加长。在如此境况下,教师如何还能感到幸福。

1.中年教师面临的压力大

(1)工资低,生计难为。有些偏远的农村地区,经济落后,政府又时常拖欠教师工资,教师上有老下有小,又没有额外收入,生计着实困难。而城市则工资水平与消费水平不相等,城市消费高,什么都要钱,而教师的工资相比其他单位或企业而言又比较低,要担负孩子昂贵的教育经费,要买房,要负担几位老人的晚年。在重重压力下,教师的生活苦不堪言。

(2)中年教师工作的繁重性和复杂性日益显著。众所周知,近些年来,国家采取各种手段要求给学生“减负”,但同时,社会、家庭和教育行政部门更加强调要“减负不减质”。以前不少教师习惯通过加班加点来保证学生的成绩,如今这条路被封死了,如何保证不减质?教师内心承受的紧张和焦虑是不可名状的。此所谓学生“减负”教师“增压”。同时,由于社会不良现象对学校的冲击,外来社会思潮的影响,多元文化的裹挟,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工作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调查表明,百分之百的教师表示压力很大,近一半中年教师觉得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负担太重,一半以上的小学教师感到最苦恼的事情是学生难教。

(3)实行招聘制,教师怕“下课”。近年来,绝大部分学校实行了聘任制,教师的工作不再是铁饭碗,学校实行教师成绩排名制,教学成绩不好,随时都有可能下岗,老师们担心被解聘,丢掉工作,心理压力越来越重,时常生活在恐慌之中,教师身心受到严重摧残。

(4)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的日益提高。古往今来,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往往把上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全面推行,家长普遍对“小皇帝”、“小公主”的安全问题忧心忡忡。这种消极的状态日积月累并且投射到教师身上,往往是教师感到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2.中年教师缺乏社会的关怀

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教师也需要他人的关爱。然而,社会和学校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成绩、班级的升学率,对教师的健康、生活、成长却往往忽视了。家长对教师更多的是苛责,学生对教师更多的是抱怨,学校对教师更多的是要求,社会对教师更多的是索取。特别是中年教师在工作中感受到与其他教师、学校竞争的压力,一直没有感受到教育过程独有的愉悦、舒适感。

二、中年教师幸福感的培养路径

1.改善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各地都缺教师,究其原因是教师认为自身工资太低,还没有一名打工者的工资高,这严重降低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使教师缺乏幸福感。目前,我国生产力整体水平不高,很多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甚至一些偏远贫困地区还存在着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年教师的基本生活、工作条件还相当困难。当前,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还比较低,政府必须认认真真地把“尊师重教”的意识落到实处,加快教育立法,从法律上赋予教师足够的必要的权利,真正地把教育事业和教师工作放在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地位,克服急功近利、重物轻人的思想,千方百计保证教育投入,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社会经济地位,减轻教师压力,为教师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宏观的社会大环境。

2.学会倾诉

如果能找到与自己相似状况的人进行倾诉,通常话题会很集中,这时可以一起抱怨生活上的不愉快,倾诉各自的苦衷。然后一起找到商议解决不公、拜托苦衷的方法。这样就会相互启发,找到战胜压力的方法。如果找到倾诉的对象与自己的情况不同,他也许会给你一些安慰和帮助。即使倾诉对象什么也不说,其实当你说出自己的问题时,所承受的压力实际上也减小了一半。因此,当教师的压力达到自身无法承担的时候,一定要找人倾诉,必要的时候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师。

3.要学会享受过程

虽然许多教师可能没有值得炫耀的荣誉,但我们所教的学生一天天的成长变化,一个个成了有用之人,这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最好回报。我们可以透过学生的成长,看到自己劳动的果实,为了学生的将来,教师都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着,而每一次的成功,都会带给他们快乐、喜悦和成就感,才会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教师正是在一次次成功的愉悦中,不断培养和加深对职业的情感。

4.通过学习自我减压

学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经常学习,坚持学习,会丰富自己的知识和阅历,会增加自己的底蕴与人文素养,会为自己打开通向未来的另一扇门。通过学习,知识丰富了,阅历更广了,也有利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培养自己的心理品质,如增强意志力和耐挫能力等,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行,化德行为行动。

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成就,一种状态,带有非常私人的主观色彩。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并不必然是幸福的,一部分教师没有感受到幸福,它的幸福依赖于教师的积极创造,追寻职业的幸福与尊严,依赖于教师能否在教育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把与他们相关的主客体内在地统一起来。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苏北农村学校中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D/2009/02/165)的阶段性成果。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篇4

首先大家来了解两个概念:

1、幸福是什么?按照心理学的定义,幸福就是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快状态。幸福它是一种状态。

2、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又是什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十分科学的定义,根据相关的理论认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中,感受理想目标与理想实现而得到的精神满足,从而在追求这个目标与理想的过程中得到的愉悦感受,是教师从工作理想到现实的最美的情感体验。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简单地说,幸福它是一种状态;而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现在,我们经常会听到这个词:“幸福指数”,这是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一个量化标准。这两年,在我们教育系统,也一直都在讲要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为什么到了这样一个时代,职业幸福感的拥有变得如此重要呢?我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准备修建一座体育馆。消息传出,立刻引起了教授们的反对。校方于是顺从了教授们的意愿,取消了这项计划。教授们为什么会反对呢?原因是校方选定的位置是在校园的华盛顿湖畔,体育馆一旦建成,恰好挡住了从教职工餐厅窗户可以欣赏到的美丽湖光。就为了这么简单的一个原因,为什么校方会如此尊重教授们的意见呢?原来,与美国教授平均工资水平相比,华盛顿大学教授的工资一般要低20%左右。教授们之所以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而不到其它大学去寻找更高报酬的教职,完全是出于华盛顿大学对他们的尊重和留恋在华盛顿大学执教的幸福感。

这表明,华盛顿大学教授的工资,80%是以货币形式支付的,20%是由良好的人文环境补偿的。由此可见,幸福感作为一种无形财富,起到了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作用。

同时,幸福也是一种感觉,个人的体会都不同。同样的环境和同样的待遇,有人会感到幸福,有人则感到不那么幸福。面对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困难与坎坷间,教师往往有不同种表现与观点:有的发牢骚,埋怨在先;有的跟随、观望,不主动出击;也有大胆尝试,积极应对,把它当作自我价值体现的机会,锻炼自己、享受成功与失败的机会。因为观念不

一、态度不

一、心态不一,往往对幸福感就有不同理解。幸福感的建立最终还是取决于自身的的体会,压力每个人都会产生,社会本身就带着无形的压力。只有自己去适应社会,缓解压力,把压力换为动力。寻找幸福感的源头,深深的体会它。

那么,教师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当身边的老教师对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自如时,那是一种幸福;当眼前的骨干教师有着自己独特而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并得到同行的认可时,那是一种幸福;当年轻的教师不断进取,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时,那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教师的幸福是看到学生的毕业证和入学通知书,是节假日收到学生送来的温馨贺卡和溢香鲜花,是接到满天下的桃李打来的问候的电话,教师的幸福实在太多太多。

在对教师幸福感的认识过程中,我们都一致认为教师的幸福感直接影响和谐的教育。其实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仅影响

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幸福 第二、为什么要培育幸福感

前段时间,我看到一篇短文——《幸福指数挑战GDP》(转摘自英国《金融时报》)。文章大意是:今后,幸福指数将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一样,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我想不久的将来,在我们教育领域,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指数也将成为一所学校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关于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性,这里有一些资料:

1、来自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员工的满意度每提高5%,就会连带提升11.9%的外部客户满意度,同时也会使组织效益提升2.5%。可见,组织若能有效提高在职员工的幸福感,就能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力。

2、某市市长去参观了外市的一所学校,被一位老师的才华吸引,于是当场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表示,若这位老师当年再评不上特级教师,就把他调到自己所在的城市。但他的好意当即被那位老师拒绝了,那位老师说:“他更喜欢现在的学校,因为在这里能得到精神的提升。”

3、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就是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学认为,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可以想象,当教师丧失幸福感时,他能教导学生去感受幸福吗?

以上三段文字,比较科学的说明了一个企业也好,一所学校也好,一个单位也好,员工的幸福感与所在集体的综合效益息息相关,而且员工的幸福感是我们事业追求的终极目标。那么,当今,我们的幸福感现状如何呢?这里有两组数据:

1、幸福指数2.57。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日前在网上开展了一次调查,测试职场人士“工作幸福指数”。测试设定的最高值是5,最低值是0,调查最终显示的结果是,中国在职人士总体“工作幸福指数”竟然只有2.57,处于中等状态。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3个人的工作幸福感偏低,而觉得工作幸福的,只有1个人。

2、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2.24。据一所学校对68名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教师的职业幸福指数为2.24,34%的教师认为“工作让我厌烦”,42.55%的教师感到“工作让我困惑”,有59.57%的教师认为“工作让我疲惫”。

这两组数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问题,但调查结果能折射出一定的问题,而且是不容乐观的。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来探讨一下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同时,要探讨我们个人该如何更好地享受工作、我们的组织又该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手段让员工更快乐的工作。可以说,当主客观、内外部这两方面达到相辅相承的认知高度,人们“工作并幸福着”才有可能。在事业的成败决定着大多数人的前途与命运的今天,我们如何享受工作中的快乐?对很多人来说,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是解决了人生的基本问题。

在工作中人人都会对自己的职业和生活感到厌倦,现在有句流行的话,叫“审美疲劳”,意思是再美的东西,每天在你身边,被你拥有,你往往也会熟视无睹,漠然以待。任何一项工作从事久了,总会生出倦怠感,不仅是教师这项职业,这几天,我在医院输液,有个和我很熟悉的医生,就对我说,当医生都怨了,一年到头,没个固定休息日,好不容易休息吧,家里人又上班了,老凑不到一块,真羡慕我们做老师的,我笑笑,没回答。所以说,有“职业厌倦感”并不是教师的专利。是一个“大众病”,寻求良药是众生的希望,我们只能正视现实,尝试着改变自己的一些工作方式,寻找一些工作情趣和精神寄托,制造一些快乐元

追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篇5

广西玉林玉州区大北小学 梁翠妮

几乎每个进过学堂的人都有其终身难忘的恩师!中国人民对“师”有特殊的感情,尊师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长期以来,师、君、父被称为“三尊”,天、地、君、亲、师被写在同一牌位上供众人朝拜,人们虔诚地称给自己传授过知识的人为“先生”、“老师”、“恩师”和“师父”。斯大林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何等 荣耀的 称呼,可是我们当教师在实践工作中往往并没有品尝到幸福,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如何找到幸福感呢?把我学习来的东西和体会与跟大家共同探讨。

1、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

有一位美丽的姑娘,毕业后当了一名女教师。她的学生,特别是男学生,更希望得到她的喜爱和重视。女教师十分喜欢班上一个名叫罗斯的小男孩,因为他学习成绩突出,而且很守纪律。老师便安排他在毕业典礼上致词,并亲吻了他,祝愿他走向成功之路。

可是,这一吻却引起了一位低年级男孩的嫉妒,他便和老师说:“我也要得到你的一个吻。”并说:“我觉得自己并不比罗斯差。”女教师听了,微微地笑着,摸摸他的头说:“可是,罗斯的成绩很好,而且很守纪律。”女教师接着说:“如果你能和罗斯一样出色,我也会奖给你一个吻。”小男孩说:“那咱们一言为定。”

小男孩为了 能得到 老师的那个吻,发奋学习,不多时,他的成绩提高很快,而且全面发展。全校都知道这个小男孩很出色,他真的得到了那个美丽的女教师的一个吻。这个小男孩名叫亨利·杜鲁门,他最高的职位是美国总统。当年的美国人都知道这位女教师的名字,还有她最伟大的吻。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伟大的师爱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虽已人到中年,却始终不能忘怀中小学时代的老师的原因。在2004年,在接到一个叫何永山同学寻找亲娘的电话。原来这是一个哪个班级都不要的人见人烦的孩子,霍懋征主动地收留了他并积极寻找她的闪光点当年这个有爱才能细心地 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疼爱自己的孩子仅仅是一种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动物本能,然而对学生之爱却出自教师的职责,这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严慈相济的无私之爱,这种爱才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爱才是师魂。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

李文博偷橘皮。小学四年级的他去学校办的工厂劳动时候偷揣橘子皮给买不起药的母亲治疗哮喘病,被告发为“偷窃”。他的班主任结束产假后,在班级在间操上说是自己让李文博给自己带橘子皮掺进中药来治病的,洗刷了他的耻辱梁晓声。李文博后来申请地回忆说 永远忘不了这位班主任,没有她,没有她自己不可能成为作家,人生轨迹也许彻底改变,或许堕落来报复社会。

加拿大埃蒙顿有所小学的拼图课,老师每孩子拼图后真实表达的出的各种情感给予关爱找出他们值得今后生活中珍惜和体会的哲理。

2、做一个宽容与公正的教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不仅是教师的美德,也是做人的美德。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自己的学生宽容,更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宽容,是教师良好形象的又一种内涵,又一个可贵的素质。宽容的实质就是教师的自信:相信自己的人格,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以尊重、理解、信任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昭示学生、熏陶学生、诱导学生、影响学生,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选择、自我进步的时间、空间与主动性,从而体现出教师所特有的人文教化功能。对学生宽容,一是学生不是敌人;二是学生都是涉世未深的少年儿童,成人都难免犯错误,何况他们;三是宽容比训斥更能感化学生,有利于学生成长。宽容是心底里对学生过错的谅解,也是体现师生关系的最佳途径与方法。

案例:特殊的礼物,一名老师上课是发现自己的讲桌上有写着给自己的名字的礼物盒,打开后跳出的是青蛙。面对突发的恶作剧,他在众目睽睽下不发火,而是结合说明文教学讲解开来,而且安排了介绍课外青蛙的练笔。这位老师后来说十五六岁正是撒欢尥蹶子的年龄。他们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坏。当然不能否认他们没有错误。但我们是否也该深思这跟我们的冷漠、粗暴有关呢?(我班的海龙同学)

当代教师要有容纳全体学生的胸怀,对幼稚的要学会原谅,不要过分的一指责对犯错误的要学会包容,不要过分揭短;对冒犯的要学会宽容,不要过分惩罚。要知道,容纳呵护本身就是一种教育。

一个孩子,在充满斥责挑剔的环境了生活,他将学会粗野;在一个充满宽容的环境里成长,他会懂得关爱。

3、做一个学会期待学生的教师

期待也是一种爱,而且是一种更为积极的爱,他的自然表现、真诚的流露、深沉的表达、细微体现带来的感动,使得期待也能够变成真实。(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而尔效应)

做老师的要有花苞心态。无论对学生的学习和做人教育,我们都应该这样地满怀期待。花儿可能早开,也可能晚开,但不能强行让它开放。我们当老师的都有爱学生的心,往往我们自己付出了辛勤,而花苞还不开就着急失去耐心,使爱在不经意间变成了伤害。我们无意间当了摧残花的人,不是护花者。让我们给孩子多几个机会。即使这个孩子一辈子都没有按着我们的努力和期待那样成就自己。我们也可以问心无愧。大不了说明自己的水平低下而已。何况孩子们绝大多数一定会比我们期待的更好。

海伦·凯勒,从一岁半,因一场大病,就成为一个又聋又盲又哑的幼儿。她后来居然成为通晓5种语言、知识渊博的学者,成为拥有14部著作的美国著名女作家。她还会骑马、游泳、滑雪、下棋、欣赏古希腊雕塑的美。人们为海伦惊奇,也为她的老师安妮·萨利文·麦西赞叹。假如给海伦三天光明,她首先最想看到的是她的老师萨利文。试想,我们的“问题学生”不至于连学习的基本条件——视、听、说都没有吧,我们教“问题学生”不比教一个双目失明、两耳失聪、不能说话的孩子更难吧。

我们说“问题学生”是最有毅力的学生,因为他即使听不懂课堂上的内容,也得老老实实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坐在教室里每天上完七、八节课,不能讲话,不能乱动,不能打瞌睡,不能干别的事情。我们说“问题学生”是最能承受挫折的学生,因为他经过了面临着无休止的考试,屡考屡败,但他还能屡败屡考。他经常受批评、讽刺、挖苦甚至打骂,早就筑起了抗挫折的“长城”,再遇失败,也能勇敢地、乐观地面对人生。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英才教育的成功者,往往是当年班级中十名左右的学生。众多敢于“下海”闯荡并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班级中的“后进生”。

4、做一个学会欣赏学生的教师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泛爱”的教育理论,教师不能只爱几个“好学生”,而应该“爱满天下”。他还大声疾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师爱学生就要用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不能把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爱学生就要把欣赏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让更多的孩子从中感受到殷切的期望,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取向上的动力。

一个孩子如果总是受到负面的评价或者暗示,就会产生自我的“负驱动”,自暴自弃。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杯没倒满的水,在中国老师这里,通常看到“一半是空的”;而在外国老师那里,却总是看到“一半是满的”——前者否定,后者肯定,哪一种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呢?当然是后者。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应当反省、深思的吗?

5、做一个让孩子上满意课的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有一天,一个有33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观摩课。课上得很成功,听课的老师们都忘了记笔记,听得入了迷。课后,人们问那位历史老师,“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历史教师回答:“对这堂课我准备了整个一生,可以说,对每堂课我都用一生来准备。但直接对这个课题的准备,则花了十五分钟。”

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每堂课,这种准备指什么?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这就是阅读,就是终生与书籍结成友谊。要上好每堂课,我们教师就必须经常地博览群书,补充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思想之流,如潺潺流水,永不枯竭。(读书往往能开阔我们的眼界升华境界,)。一节课上的得是否成功在于学生是否满意精心备课,优化上课。

6、做一个有更多身教多于言教的老师。

要树立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崇高教师形象,并且要热爱教师工作,热爱学生,乐于为之付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不是简单的示范,更不是矫揉造作,而是一种发字内心驱动的行为。

7、做一个童心未泯的老师

老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打成一片,消除因年龄差距造成的“代沟”,呵护学生心灵,融洽师生关系。这就学要老师保持童心未泯。中小学教师接触的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学生,尤其是低龄学生往往将老师当作自己最亲近的人。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父亲、母亲,是大哥哥、大姐姐,是可以说知心话的“大朋友”。很多优秀的教师说,他们喜欢和孩子们呆在一起,和孩子们在一起使他们感到年轻,感到充满活力,充满希望。

永葆童心,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年龄,而主要在于教师的心态。一个具有个性魅力的教师,他的心理年龄一定很年轻,一定笑口常开,一定对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幻想力与创造欲给予极大的赞赏和关注。教师的教学激情,对学生的关爱,显示出来的亲和力,必然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我记得一位年近五十的教师,上课风趣幽默,亲切可人,学生在课后情不自禁地对他说:“你好年轻噢!”

多跟孩子们接触吧,那里有你的快乐。别把自己圈在课堂和办公室了。那样你就失去了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机会。

8、做一个会批评学生的教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应以表扬为主,这是毫无疑问的,但这绝不意味着不能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事实上,批评与表扬一样,都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一种手段,它与表扬结伴而行,相融而生。概括起来可以用“一用、二注意、三坚持”来说明。

一是用理智控制情绪。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平静心来去做。如林则徐样时刻想到制怒,别让坏的情绪把自己的理智的闸门冲垮。伤害学生心灵。

二是注意选择适当的场合(表扬是公开为主,批评则主要要以私下场合。除非学生们共有的错误才公开批评。批评时候还要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三是注意批评的频率。四坚持以肯定带否定五是坚持做到对事不对人。六是坚持采用角色互换方法

如何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篇6

百里杜鹃普底乡在拱小学 付顺华

[摘要]:教师的幸福源于领导的关心和理解、源于学生的快乐与拥戴,源于劳动的公平与认可。本文从学校人文关怀的管理、多元开放的教研、合理公正的评价和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等几个方面表述自己的观点,只要多为教师提供学习发展的机会,为他们创造自我成长的平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困难,给予他们鼓励和认可,让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工作激情,他们就会在工作中找到欣慰,在生活中找到快乐,在学校里找到幸福。

[关键词]:教师 职业 幸福感

随着新课改和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到实施,教师角色是不断在发生变化,教师的工作不再单纯,除课题教学外,还要开展安全、营养餐、示范校创建、校园文化建设等各类繁杂工作,加强各类资料建设,让教师手忙脚乱,精力分散。多数教师怨声载道,进而产生心理抵触,加上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健全,致使部分教师满腹牢骚,工作懈怠,教师工作找不到幸福感。笔者在《学校发展性督导评估实践探索与研究》课题实践研究中,对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进行了全面调查,让人心有余悸、感概万千。因此,如何激发教师工作激情,提高教师工作情趣,让教师在本职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幸福和快乐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增强人性管理,让教师充满激情

每一位教师都是带着希望、满怀激情来到学校。但工作中受到一些专横独断、管理失衡、任人唯亲、分工不均等不公正的管理而致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情绪。即使全身心扑在教学上,尽心尽力地工作,做出成绩,但工作出现一点小小的失误可能就是问责、惩罚,否定曾经的优点;有问题向领导反应,领导认为是不服从安排;有事情找领导商量,看到的是领导的主观臆断;......这种环境让老师们失去信心,慢慢产生抵触情绪,被动完成任务何谈工作快乐感。若学校领导在常规管理中,大事集体研究、小事通过意见,评先选优、评职晋升、绩效考核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或许老师们会心情舒畅;在工作安排中,根据业务所长、学科专长、能力特长合理分配,不命令、不强迫、不打击、不官僚,将心比心、动之以情,可能教师们会欣然接受;在日常生活中,常与教师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生活、工作上困难,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对老师反映的问题不回避、不隐瞒、不偏袒、不专横,给予关心、倾听、纠正、引导,少责备、多安慰,协调解决、科学处理,多肯定教师的优点和成绩,少言及教师的缺点和不足,也许老师们会找到安慰。校长的管理指导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工作处理能力是教师幸福与否的支撑点和诱发点,校长的公心、关心、爱心就是教师幸福的信心,晓之以理、公正明白、依法治校、平等待人的人性化管理是教师工作激情的源泉和动力,只有让教师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感,才能增强工作责任感,才能有效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二、加强校本教研,让教师收获幸福

刚踏上教育工作岗位的教师都是满腔热忱的、充满希望希望的,都憧憬着要干一番事业。当走上岗位后,发现学校冗繁庞杂的工作事务占据了课余辅导、备课、批阅的有效时间。因自身教学经验的不足,对新理念掌握不到位、新知识学习不深入、新方法运用不科学、新技能培养不系统,在新课改推进中觉得身心疲惫、精疲力尽,尽管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扑在工作上,可成绩不理想,领导的指责、同事的嘲讽、家长的不理解和社会的舆论让这些新教师喘不过气来。因此,加强新教师教学技能和业务能力培训培养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要让他们融入学校教研组活动中,让有丰富教学经验、有系统教学技能、有专长教学方法的老教师对他们进行结对帮扶,帮助他们提高树立课改理念、成长思维和发展意识。根据现代教育需求和学科教学特点,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认真把脉诊断、对症下药,在校本教研中帮助他们转变角色、提升技能,取长补短,增长经验。合理安排新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积极参与教师专业发展、教材创新实践、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健康成长等校本主题研究,形成“培、教、研、专”、“听、评、观、议”一体化教师成长机制,多渠道、多方式提升他们教学技能,激发他们教学热情,使新教师时常保持阳光心态和进取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感知、在感知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收获快乐与幸福。

三、加强督导评估,让教师看到希望

有的校长,工作缺乏创新意识,不思进取,对待上级检查投机取巧,对待下面工作安于现状,不完善考核制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等相关管理机制。对教师一年的工作实绩不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机制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在评职晋升、评先选优等利益面前就出现了阳奉阴违、任人唯亲等不合理、不公正、不客观的推荐现象,从而诱发致庸致懒因素,导致部分教师失去了工作的信心和激情,致使学校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加强教育督导评估对促进学校工作良好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督促学校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校务公开制度,公正评价教师工作实绩,让评先选优、平职晋级、绩效考核等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对每位教师进行科学民主、公平合理的评价,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让他们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中,让他们从心里感觉到付出与收获是公平公正体制下的量化结果,从而找到劳动的快乐及为教育而奋斗的信心和希望。

四、丰富校园活动,让教师找到自信

农村学校条件较差,水电路不好,网络稳定性差,学生少,教学资源匮乏,教师每天总是在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玩手机、吃饭、睡觉这种生活圈内重复地做着同样的事情,如果校长缺乏创新,缺失爱心,缺少关心,不为教师创造成长和发展机会、搭建集体娱乐的平台,久而久之,教师就会感到空虚寂寞、百无聊奈,进而产生厌倦懈怠的工作情绪。因此,作为校长,要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认真开展以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教学技能、一德四新理念、学生健康成长等主题式、探究性的交流活动,让问题引领教师自发学习、自主专研和合作探究,丰富教师学习生活,促进教师成长;要充分发挥教师优势特长,全面开展书法、绘画、舞蹈、经典诵读等娱乐活动,以活动促教学相长;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引导,要多关心教师,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和有益的娱乐活动,丰富教师们校园文化生活,给予教师人文关怀,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让外来教师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观,用不断自我探究的学习意识、丰富的校园生活和团体合作交流的工作氛围驱散那些打牌、喝酒、闲谈的无聊生活。工作中,要给每个教师提供主题发言和主持活动的机会,要给予教师更多的精神鼓励与工作认可,带领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和留守儿童家访调查,让他们在这样的农村学校里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动力,从而找回工作中的自觉和自信。

综上所述,只要加强人性化管理,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培训活动,建立健全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多为教师提供学习发展的机会,为他们创造自我成长的平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困难,给予他们鼓励和认可,让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工作激情,他们就会在工作中找到欣慰,在生活中找到快乐,在学校里找到幸福。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篇7

一、重压之下, 幸福难存

社会的巨变带来了教育的改革, 也给教师带来了压力和挑战。无论在哪个国家, 教师都是承受着巨大职业压力的群体。在巨大的压力下,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悄悄溜走了。

1. 从社会层面看

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很高, 要求教师在工作中扮演多种角色:传道授业解惑者、受教育者的朋友和心理保健者、学生的保护者和榜样示范者, 等等。作为教师, 要在工作中努力实现这几个角色的内在统一是很难的。这种角色的多样性、变化性是造成教师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 “望子成龙, 盼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期盼, 于是, 他们把对子女的一些过高的期望转移到教师身上。家长对教师的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使得教师在工作中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 缺少挫折教育, 受到批评, 动辄离家出走, 甚至放弃生命。一旦出现学生放弃生命的问题, 学校、教师无疑成为家长和社会特别是一些媒体口诛笔伐的对象。因此, 教师在当今社会成了不折不扣的高危职业。

2. 从学校层面看

学校竞争与复杂的人际关系是形成教师压力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方面, 教学竞争并未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而减少。学校之间、班级之间和教师之间的竞争时刻存在, 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意味着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而这些又会影响到教师的考核、升迁和聘任。另一方面, 教师在学校中, 需要处理多方面的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处理得好与坏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绩效, 一些教师因为无法很好地协调各方的人际关系而给自己的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3. 从教师个体层面看

教师群体的自尊程度比较高。有的教师过分追求完美, 经常给自己设定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 使自己处于一种自我挫败的状态不能自拔。有的教师对自己要求过于苛刻, 把人人都会出现的问题看做是自己不完美的表现, 懊恼不已。有的教师选择职业的目的只是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同, 这就使其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差, 在教学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丧失自主性, 一旦得不到外界的认同与好评, 便容易在工作中迷失方向, 从而对自我产生怀疑和否定。还有的教师由于长期不进修, 对专业方面的新知识、新技能不了解, 没掌握, 当一些客观状况有所改变时, 便显得措手不及, 一时不容易转换过来。

二、教师如何提高幸福感

虽然在当今社会多数教师很难轻言幸福,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 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 他们以多元、多姿和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那么, 怎样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和烦琐的事务中不断地体验幸福和享受快乐呢?

1.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教师职业所赋予的一定看法、意义的总和, 是教师自己或他人对教师职业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 是人们对待教师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横行的今天, 作为教师,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尤为重要。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分为生存型、享受型、奉献型和发展型四种。“生存型”教师职业价值观认为, 教师仅仅是为了谋生和养家糊口而从事教师职业。“享受型”教师职业价值观认为, 教师是为了体验人生和品味幸福而从事教师职业。“奉献型”教师职业价值观认为, 教师是为了服务社会和奉献自我而从事教师职业。“发展型”教师职业价值观认为, 教师是为了服务社会和完善自我而从事教师职业。就群体而言, 在一个学校、一个地区, 乃至一个国家中可能持“生存型”“享受型”“奉献型”和“发展型”四种以至多种职业价值观的教师并存, 这体现了教师对其职业价值的不同认识水平。这种不同的认识水平决定他们对待职业的不同态度、不同的行为选择, 也由此决定教师不同的职业发展水平。把教师工作当做一种事业, 把学生的茁壮成长当成自己的人生追求, 具有这种价值观的教师对平凡的岗位始终充满热爱, 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幸福感会经久不衰。把教书仅仅当做解决生存问题的谋生手段, 或将自己的职业当做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 这是低标准、低层次的价值观, 也是最难体验职业幸福的价值观。

2. 关注自身的专业成长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职业不仅是一个生存的岗位, 更是一个公众关注的文化形象。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洪流, 要想满足学生, 教师必须有“一泓清泉”。因此, 针对教师的专业性培训必不可少。它可以帮助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理念、目标、结构、内容定位和教学要求, 了解新课程实施的情况, 学习借鉴成功经验, 促进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为顺利推进实施新课程提供师资保障。及时到位的培训, 使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不至于迷失方向。

3. 科学的自我定位

教师的成长包括:适应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处于不同时期的教师面对的任务是不同的。对处于适应期的新教师来说, 要尽快完成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换, 逐渐熟悉备课、上课、辅导、批改作业和考试测验等教学常规性工作, 多听资深教师的课, 能够很好地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处于发展期的教师要逐步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研习名师、特级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学风格, 结合个人的教学实际情况, 从语言风格到课堂结构、设计思路等进行创造性的改革, 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教法和学法指导等教学方式, 构建自身的教学经验体系。处于成熟期的教师, 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积累经验, 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对学科教学有独到的见解, 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并能够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科学的自我定位很重要, 只有定位准确, 才能形成正确的心理预期, 不至于迷失方向。

4. 为自己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教师也是凡人, 也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工作之外的时间可以多和亲朋好友聚聚, 交流情感和思想。作为社会中的普通一员, 我们都应该为自己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当我们困惑、不如意的时候, 不妨与亲朋好友聊一聊, 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亲朋好友们往往能给出恳切的建议。即使得不到实质性的帮助, 在倾诉的过程中也能使消极的情感得到渲泄, 对于舒缓压力、增强幸福感是非常必要的。

5. 及时转换思维方式

所谓思维方式, 就是思维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借助于思维形式认识和把握对象本质的某种手段、途径和思路, 并以较为固定的、习惯的形式表现出来。每件事情都有两个方面, 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生活中辩证地看待遇到的各种问题, 及时转换思维方式。

有个故事大家都不陌生。一个老太太, 她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卖鞋, 小儿子卖雨伞。老太太每天都愁眉苦脸, 晴天的时候, 她发愁:“哎哟, 谁来买我小儿子的伞哟!”下雨的时候, 她也不高兴:“哎哟, 谁来买我大儿子的鞋哟!”所以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她都不快乐。后来有人开导她:“老太太, 您真是好福气。晴天, 您的大儿子有钱赚, 雨天您的小儿子有钱赚。”从此以后, 老太太天天都很高兴。同一件事, 换一种思维方式, 感觉完全不同。

参加工作之初, 在一次批改作业的时候, 我发现有的学生抄袭作业, 当时顿感学生不诚实、弄虚作假……越想越生气。于是, 我把学生叫到办公室, 正想狠狠批评教育他们的时候, 一个学生低着头, 小声说:“老师, 我们做题的速度比较慢, 交作业的时候没做完, 怕您生气, 就……”我没有发火, 我甚至为学生的善解人意而感动。以后, 我也时不时会遇到抄袭作业的学生, 不过, 我再也没发过火, 每次与他们谈话的时候, 我都这样开头:“我知道你怕交不上作业惹老师不高兴……”耐人寻味的是, 在谈话过后, 这些学生再也没抄袭过。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篇8

一、学生的健康成长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人生于世上,金钱、地位、权力并不能让人产生长久的幸福感,唯有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真正地得到幸福。教师就是一份要不断给予别人帮助的工作,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自学生的健康成长。毋庸置疑,教师工作比较繁琐,压力很大,但是,教师工作更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教育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使人成为真正的人。当孩子在你的帮助下,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人生目标,你不幸福吗?当无知、调皮的孩子在你的教育下,变得彬彬有礼,你不幸福吗?当你千辛万苦的,挽救了一个边缘少年,你不幸福吗?当孩子取得成绩时,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孩子的成长是我最大的幸福。一个个懵懂的小孩,在自己的精心培育下,健康成长,成长为一个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那种自豪、快乐、幸福的感觉,瞬间就能使人忘记所有的辛苦。

二、具有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保障

只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却没有教育学生的能力,教师也很难有职业幸福感。教师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强弱。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条不紊地处理好日常工作是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

科尔伯格对儿童品德发展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其提出的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能很好地帮助教师了解儿童的思维发展水平。引导学生在比较中主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合理的推理方式,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教师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教师的工作对象。正处于成长期的学生的心智并不成熟,若教师对学生进行限制,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抗。若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地挫伤教师的自尊心。前辈的研究告诉我们,要想更好地和学生相处,就要先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我知道他喜欢什么吗?

我知道他喜欢的理由吗?

我知道他喜欢的东西的内容吗?

他喜欢的东西真的一无是处吗?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我们要自问:

这件事你感觉怎么样?

你想要怎样?

你自己能做些什么吗?

上述的思考,能更好地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学生的尊重、宽容、理解,非常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

三、良好的心态能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有人曾这样形容教师的工作状态:上课时要竭尽全力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导演,又是演员;教育学生,是心理专家,又是德育专家;学校体艺节,是陪练、是艺术总监、是后勤部长;学校班容班貌检查,是工头、是监工、是工匠;学生外出活动,是领队、是导游、是保姆,面对如此琐碎的工作,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该从何而来呢?

幸福感源于好的心态,要接受现实,学着悦纳自己,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投入工作,不断努力,追求卓越。这里的接受现实不是满足现状,悦纳自我也不是不图发展,心怀感恩不是安心享受,追求卓越才是目标要求。

幸福大门的钥匙就在我们自己的手中,看你能否攥紧;快乐的生活就在我们面前,看你如何选择。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过多地去埋怨和指责,不妨试着用“享受”的心态来看待我们的职业,享受教育的过程,才能享受每一天。

幸福只是一种感觉,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会有快乐。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学生,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

一个有爱心的人,必生和气;有和气的人,必生余色;有余色的人,必生婉容。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将教师工作视为一种艺术,虽苦犹甜,那么你就能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

上一篇:公寓门禁实施方案下一篇:党员学习强基层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