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 教学大纲(共8篇)
解剖学 教学大纲 篇1
供三年制助产专业使用《解剖学》教学大纲(网络版)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解剖学》是供三年制助产专业使用,由人体解剖学、细胞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合并而成的一门医学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或了解人体各部的形态、位置和毗邻,学会正确运用人体结构学知识和术语,为正常人体功能学、病理学、药理学及各门临床、助产相关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本课程依照护临床助产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和国家护士执业标准而设置,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学习具有指导意义。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掌握解剖学中最基本的知识,如器官的名称、位置、形态、结构等。2熟悉执业护士资格考试大纲、助产士大纲中常见疾病的发生与结构改变之间的关系。3.了解与助产及护理操作相关的解剖知识。
(二)能力目标1.具有按系统进行归纳、总结提高的综合能力,并通过有选择的病例讨论,初步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2.养成对所解剖的结构进行细致观察的习惯,并不断培养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3.能运用解剖知识进行助产应用技术操作。
(三)态度目标1.具有敬业爱岗,忠于职守;奉公守法,维护消费者权益;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工作质量;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团结互助,积极协作的良好职业道德。2.具有细心、能吃苦、持之以恒的开拓能力。
3.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吃苦耐劳、严谨慎独的系统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单元教学内容教学教学活动参考学时要求与参考理论实践熟悉理论讲授2第一章绪论
一、解剖学的定义及在医学中的地位熟悉
二、解剖学的分科了解
三、学习解剖学的观点和方法掌握
四、人体的构成掌握
五、人体结构的常用方位、术语第一节细胞的结构第二章细胞理论讲授2掌握
一、细胞膜掌握
二、细胞质熟悉
三、细胞核了解第二节细胞增殖了解第三节细胞的运动性理论讲授2第一节上皮组织第三章基本熟悉
一、被覆上皮组织了解
二、腺上皮及腺理论讲授4第二节结缔组织掌握
一、固有结缔组织熟悉
二、软骨组织和软骨熟悉
三、骨组织和骨掌握
四、血液和血细胞的发生理论讲授2第三节肌组织熟悉
一、骨骼肌熟悉
二、心肌熟悉
三、平滑肌理论讲授2第四节神经组织熟悉
一、神经元掌握
二、神经元间的联系了解
三、神经胶质细胞了解
四、神经纤维和神经了解
五、神经末梢学会实践6实验一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学会实验二基本组织的微细结构学会实验考核:“一口清、一手精”显微镜使用
第四章第一节骨及骨连结理论讲授
8运动系统一、概述掌握
二、躯干骨及其连结熟悉
三、颅骨及其连结掌握四、四肢骨及其连结熟悉第二节骨骼肌理论讲授
4一、概述熟悉
二、头肌了解
三、颈肌了解
四、躯干肌掌握
五、上肢肌熟悉
六、下肢肌熟悉附: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与助产应用
一、常用骨性标志熟悉
二、常用肌性标志熟悉实验三全身骨骼学会实践8实验四骨连接学会实验考核:识别骨标本考核实验五骨骼肌学会第五章第一节消化管理论讲授4掌握消化系统一、消化管的微细结构熟悉
二、口腔掌握
三、咽掌握
四、食管掌握
五、胃掌握
六、小肠掌握
七、大肠理论讲授第二节消化腺4熟悉
一、口腔腺掌握
二、肝熟悉
三、胰第三节腹膜掌握
一、腹膜与腹膜腔了解
二、腹膜与脏器的关系熟悉
三、腹膜形成的结构学会实践实验六消化系统大体结构2学会实验七消化系统微细结构理论讲授6第六章第一节上呼吸道了解呼吸系统一、鼻熟悉
二、喉掌握
三、气管和主支气管第二节肺熟悉
一、肺的位置和形态了解
二、支气管肺段
三、肺的微细结构掌握
四、肺的体表投影了解
五、肺的血管了解第三节胸膜与纵隔
一、胸膜熟悉
二、纵隔熟悉实验八呼吸系统大体结构学会实践2实验九呼吸系统微细结构学会第七章第一节肾理论讲授4泌尿系统一、肾的形态了解
二、肾的位置和毗邻熟悉
三、肾的被膜熟悉
四、肾的结构掌握第二节输尿管熟悉第三节膀胱
一、膀胱的形态熟悉
二、膀胱的位置和毗邻了解
三、膀胱壁的结构掌握第四节尿道熟悉实验十泌尿系统大体结构学会实践2第八章第一节男性生殖系统理论讲授2生殖系统一、男性内生殖器熟悉
二、男性外生殖器了解
三、男性尿道掌握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理论讲授
4一、女性内生殖器掌握
二、女性外生殖器了解
三、乳房和会阴熟悉实验十一生殖系统大体结构学会实践2实验十二生殖系统微细结构期中考核考核2第九章第一节心血管系统理论讲授10脉管系统一、概述掌握
二、心掌握
三、动脉熟悉
四、静脉掌握
五、血管的微细结构及微循环了解
第二节淋巴系统理论讲授
2一、概述熟悉
二、淋巴管道熟悉
三、淋巴结了解
四、脾了解
五、胸腺了解
六、扁桃体了解实验十三心及动脉大体结构学会实践2实验十四静脉大体结构学会实验十五脉管系统微细结构学会实验十六淋巴系统大体结构学会实验十七淋巴系统微细结构学会第十章第一节视器理论讲授3感觉器
一、眼球掌握
二、眼副器熟悉
三、眼的血管了解第二节前庭蜗器理论讲授
2一、外耳熟悉
二、中耳熟悉
三、内耳熟悉第三节皮肤理论讲授
1一、皮肤的微细结构熟悉
二、皮肤的附属器了解实验十八感觉器大体结构学会实践2第十一章第一节概述理论讲授14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的组成掌握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熟悉第二节中枢神经系统理论讲授
一、脊髓掌握
二、脑掌握
三、脑和脊髓的被膜了解
四、脑的血管了解
五、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掌握
六、血-脑屏障掌握
七、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熟悉第三节周围神经系统理论讲授
一、脊神经掌握
二、脑神经掌握
三、内脏神经了解实验十九神经系统大体结构(一)学会实践2实验二十神经系统大体结构(二)实验二十一神经系统大体结构(三)第十二章第一节甲状腺理论讲授2
内分泌系统一、甲状腺的形态和位置熟悉
二、甲状腺的微细结构掌握第二节甲状旁腺
一、甲状旁腺的形态与和位置熟悉
二、甲状旁腺的微细结构了解第三节肾上腺
一、肾上腺的形态和位置熟悉
二、肾上腺的微细结构掌握第四节垂体
一、垂体的形态和位置熟悉
二、垂体的微细结构掌握第一节生殖细胞的成熟理论讲授4第十三章
一、精子的发生、成熟和获能熟悉人体胚胎学
二、卵子的发生和排卵熟悉概论第二节人胚的早期发育
一、受精和卵裂熟悉
二、植入和蜕膜熟悉三、三胚层的形成和分化了解第二节胎膜和胎盘
一、胎膜熟悉
二、胎盘熟悉第四节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及出生后的变化
一、胎儿血液循环的特点掌握
二、出生后血液循环的变化掌握第三节双胎、多胎和联体双胎
一、双胎了解
二、多胎了解
三、联体双胎了解附2:先天畸形与致畸因素
一、先天畸形的主要类型了解
二、先天畸形的发病原因了解
三、致畸敏感期了解
四、先天畸形的预防了解实验二十二人体胚胎发育学会实践
2四、教学时间分配 学时教学内容 理论实践合计 第一章绪论202第二章细胞202第三章基本组织10616第四章运动系统128208210第五章消化系统628第六章呼吸系统426第七章泌尿系统628第八章生殖系统202其中考核12214第九章脉管系统628第十章感觉器14216第十一章神经系统202第十二章内分泌系统426第十三章人体胚胎学概论9030120合计
五、说明1.通过多媒体教学、一体化教学、实验教学、“一口清、一手精”等方式达成课程目标。2.评价方式采用理论考核、实践考核、“一口清、一手精”考核结合平时作业完成及课堂表现等综合评价。(付广权)
解剖学 教学大纲 篇2
1 绪论教学中应用比喻教学法[1]
笔者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且十分熟悉的盖楼房来比喻人体九大系统的功能, 帮助学生理解, 加强学生记忆。
(1) 将运动系统的骨骼比喻成楼房的框架。砖为骨, 钢筋和水泥为骨连接, 最后形成一面面“墙”, 即人体的支架。
(2) 框架盖起后要装修。外墙要保温, 骨骼被骨骼肌、深筋膜、浅筋膜、皮肤等包裹, 内腔被膈“隔断”后人体躯干腔分为上方的胸腔、下方的腹腔。把腔比喻成房间, “房间”内墙贴附“壁纸”, 即壁层胸膜和壁层腹膜。要求学生把每一块“砖”的形态描述清楚, 熟记特征性标志。了解“砖”与“砖”之间的“水泥”有哪些特点, 连接后能进行哪些运动等。
(3) “楼”内设有“食堂”, 是为“居民” (全身各器官) 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的场所, 即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4) “楼”内设有“卫生间”, 即泌尿系统与消化系统, “下水道”通畅, “楼”内各部门的工作才能很好地完成。
(5) “楼”内还设有“计划生育指导站”, 维护生殖系统健康, 为繁衍后代、优生优育保驾护航。
(6) “楼”内的“水暖供应设施”, 即人体的脉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楼”内的水供应即循环系统畅通, 血容量充足, “大楼”各“职能中心”正常运转, 各项功能才能得以实现。内分泌器官分泌的物质乘着血液循环的“车”将各种激素送达周围靶组织、靶器官, 维持人体机能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7) “楼”内设有“监控室”, 有“监视器”———眼, “监听器”———耳, 为预防“不法分子”入侵、保证安全, 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两种特殊感觉器将收集的信息不断传入脑中, 使人体对外界事物有全面了解, 使机体适应变幻莫测的自然界, 有效避免不良因素对机体的干扰, 从而保障机体健康。另外, 皮肤也是感受器, 能感觉到气温的变化, 让人们及时增减衣服;感觉疼痛, 使身体免遭伤害。
(8) “楼”内的“电路与网络配置室”, 就是人体的高级司令部———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使人体对各种信息的接收和处理更加快捷、准确、及时, 是这座“楼”中最重要的部分, 使“部门”的和谐共处, 在其指示下完成工作。
(9) “楼”门口设有“保卫科”———淋巴系统, 保证“本栋楼”的安全, 对各“部门”出现的异常现象早发现、早处理, 将异常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笔者采用比喻教学法讲解绪论中人体九大系统功能, 之后再讲解器官形态结构, 学生就不会觉得陌生了, 更容易接受。在讲新知识之前先让学生产生好奇心, 产生探索欲望, 这时教师再讲解就恰好满足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因此, 教师讲课不能生硬灌输, 要看学生对知识是否需求。教师讲课要有“讲点”, “讲点”视学生的“学点”而定, 在讲课之前做好铺垫, 让学生产生更多“学点”。
2 灵活运用趣味教学法[2]
学生喜欢妙趣横生的课堂、妙语连珠的教师, 喜欢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趣味教学法采用拟人、拟物的方法或以朗朗上口的顺口溜等形式将知识点展现在课堂上, 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趣味教学法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 灵活应用, 可以是一句有趣的导语, 也可是一句有趣的结束语, 还可让学生角色扮演等。
(1) 在讲到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结构[3]时, 请身穿绿色 (胆总管) 、红色 (肝固有动脉) 、蓝色 (肝门静脉) 上衣的3名学生走上讲台, 加强学生对三者排列顺序的记忆:前排右侧绿色 (胆总管) , 左侧红色 (肝固有动脉) , 后排蓝色 (肝门静脉) 。这种方法直观简单, 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且记忆深刻。
(2) 让学生编排颈动脉鞘的内部结构, 教师检查点评。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在前排内侧 (红色) , 外侧是颈内静脉 (蓝色) , 而其后方是迷走神经 (黄色) 。学生学习兴趣很浓, 为自己参与表演感到荣幸。
(3) 讲感觉传导通路时, 从一个班选出穿绿色上衣的3名学生, 另一班选出穿蓝色上衣的3名学生, 6名学生来跑接力赛, 以此展示三级传导、两次接替、一次交叉、对策管理的特性。该方法形象直观, 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学生记忆牢固。
陆继椿曾指出:“课有尽、趣犹存。”上好一堂课不仅要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浓厚的兴趣, 而且还要将这种兴趣外迁, 达到拓宽视野、深化认识的目的。
3 归纳教学法的运用
传统教学中, 每堂课最后5~10分钟教师会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之后让学生去拓展。例如, 间脑中的后丘脑[4]有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 二者分别接收下丘臂和上丘臂纤维传导的听觉和视觉冲动, 教师可将其归纳为:上外视、下内听, 上外边看看风景、下内室听听谈话, 使学生轻而易举地记住知识点。
4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学习是为了应用。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践。教师设计案例情景, 提出问题, 然后让学生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将知识巧妙地进行横向联系, 即学科间的结合。解剖学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涉及临床各个科室。例如, 阑尾炎要切除阑尾, 切口在哪儿?切开哪些组织?可能遇到哪些毗邻器官?切开后首先处理什么?学生带着问题, 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 拨开层层云雾, 找出问题的答案。
总之,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师必须熟悉教学内容, 触类旁通, 前后联系, 采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设计情景, 使学生身临其境, 实现教学互动, 从而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邹少娜.深化教学改革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4) :36-37.
[2]朱辰.浅谈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强化[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30 (3) :57-58.
[3]柏树令.系统解剖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人文教育融入解剖学教学 篇3
关键词:解剖学;人文教育;大体老师
当前社会医患关系的紧张是医疗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难题,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医学院校只顾及学生的技术培训,而忽视对医学人才的品德教育的现象却是可能存在的,因此,从基础做起,教师加强对医学人才的品德教育成为在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人文教育融入解剖学教学方法
(一)上好第一课
医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医学课程就是解剖学,从此开始认识医学、了解医学、掌握医学。因此解剖学不仅是所有医学课的基础和奠基石,也是开启医学生医德教育的第一堂课。在绪论课上,立志教育、德育教育就显得格外的重要。要教导学生立志作一个白求恩式的白衣战士。而要做到这点,不仅要对技术精益求精,更要有救死扶伤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一个掌握了精湛的技术而不具备医德的人,比没有技术的人更可怕。要做一个“良医”,必须德才兼备,正确思想的形成是一个医生走向成熟的必备条件。
(二)把人文思想渗入解剖学实验课
1感恩教育
解剖学的教具——尸体标本是不能人为的生产和购买的。在大多情况下,是遗体捐献。试想捐献者要具有怎样的一颗博大的爱心,才能将自己的遗体贡献出来,供给医学生解剖、学习!如果不教育学生懂得这点,懂得奉献和感恩,而带着一颗麻木的、功利的心学习人体结构,又怎能拥有一颗仁爱的救助患者的心?因此我们教育学生——躺在解剖台上的不是一具被福尔马林固定的尸体,而是你们的老师,在死后用自己最后的爱给你们提供学习机会,教育你们成才的“大体老师”!带着尊重,带着感恩进行学习,还有哪一个学生不懂得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被净化了心灵的学子必定拥有一颗仁爱的救护之心。
2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上实验课衣帽整齐,穿白大褂,不准穿拖鞋、女同学不许化妆。当“大体老师”被平放在解剖台上,全体学生起立,整齐地肃然而立,此时由一名同学在音乐中充满感情地朗诵:我们虽然不知道您的姓名,但知道,您也曾经是他人的亲人、朋友和爱人,也曾经有一颓鲜活而充盈着爱意的心。如今,您没有了生命,但您有了另一种身份:老师——我们的大体良师。如今,您没有了语言,没有了表情,但你以你的血肉之躯,给我们最生动的讲解。因为您的奉献,我们得以学习人体的复杂构造,领略生命的精致之美。此刻,您生前对他人的爱仍然在延续,汇入生命循环的不息洪流……礼毕,同学们献上鲜花,鞠躬,心中默念感谢,开始实验课。经过了爱的洗礼,同学们超越了内心的恐惧。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充满了对奉献身体的“大体良师”的感激,对人的尊重。
3课堂要求
将每小组同学分为术者、第一助手、第二助手、查阅文献者等,每次实验课轮换,保证每个人对每种工作都有接触。遇到问题集体协商解决,教育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团结一致。解剖“大体老师”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犹如在亲人身上做手术,要轻拿轻放、耐心、仔细、谨慎。决对不允许出现乱切乱划。不按操作步骤进行的现象。从而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利用这来之不易的标本,努力学习,掌握基本知识,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为树立崇高的医德奠定基础。每次实验课结束,将解剖过的标本复位,盖好皮肤,拉好标本袋,小心地将“大体老师”放回冷藏柜。
4课后要求
分小组和“大体老师”的家属联系,在取得许可后上门拜访,一是为了表示感谢,看看家里有什么困难我们能够帮助;二是了解“大体老师”的生平,是什么样的心胸和阅历能使一个人如此有爱心。通过分享他们生前的点点滴滴,让同学们的心灵再次洗礼,情感升华。将心得写下来作为作业,优秀感人的文章张贴在实验室的走廊。通过这些功课,将“人文思想”充分贯穿到基础医学课程,自然而有效的结合,培养学生感恩、奉献等传统的美德。
二、人文教育融入解剖学教学的重要性
医患关系的紧张,庸医的不负责任,都多少和学校只考虑知识技术的培养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密切相关。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多都以自我为中心,功利的思想、德育教育的缺失是从小的一种积累,而大学又往往忽视了这项教育。如何用一种相对简单地、行之有效地教学方法,将德育融入基础医学教育,既是解剖学教师的责任,又是教师对医学的贡献。对尸体的感恩的态度和解剖过程的严肃,可以给学生灌注一种庄重、严肃、感恩和尊敬的思想。通过这一气氛的熏陶,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内心发出勤奋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的决心。尊重自己、敬重他人,有利于净化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这种思想对医术的提高,对人的品德修养都有促进作用。利于形成对生命的尊敬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总之,解剖学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德育和智育的统一,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对培养医学生的生命情感和人文情怀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遗体捐献也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秀卿,浅谈寓素质教育于人体解剖学教学之中[J]解剖学研究,2007,(4)
[2]蒋葵小议解剖学的素质教育[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6)
[3]杜斌,李英,范红斌,在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6,(5)
[4]程莹,刘少雪,刘念才我国何时能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5,(4)
[5]张乐平,李东方,雷长海等,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信息素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
[6]郝德永,人的存在方式与教育的乌托邦品质[J],高等教育研究,2004,(4)
[7]李宏伟浅谈解剖学的素质教育[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3,(1)
[8]戚晓红,张民英,田书平等,基础医学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02,(1)
[9]崔希云,付惠远,浅谈解剖学实验课中的素质教育[J],解剖学杂志,2000,(5)
《五官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篇4
Ⅰ 前言 五官解剖学是研究眼、耳、鼻、咽、喉等局部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临床眼科学与耳鼻咽喉科学的基础性学科。该门学科是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眼耳鼻喉科学方向学生在系统解剖学学习之后学习,研究与眼科和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治疗有关的眼、耳、鼻、咽、喉以及食管、气管的解剖,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对这些器官的解剖,为临床眼科学和耳鼻咽喉科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五官解剖学的实验教学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按眼、鼻、耳、咽、喉部及颈前区几个大的部分进行实地解剖,辅以部分标本示教,通过实地解剖和示教标本的观察,学习和掌握各部的解剖学基础理论知识。课前认真预习。每次课教师课前提示时交待清楚应着重解剖观察与思考的解剖结构,课后小结时指出需注意复习的问题,与临床关系密切的结构。课后复习时要求写出书面小结。在眼、外鼻与鼻腔、鼻旁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眼耳鼻喉科学方向使用)一次课堂讨论,总结各部分的解剖情况及必须掌握的知识。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眼耳鼻喉科学方向学生使用。现将大纲使用中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 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掌握内容下划实线,熟悉内容下划虚线,了解内容不划线)便于学生重点学习。二
教师在保证大纲掌握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熟悉内容和介绍了解内容。三 总教学参考学时为48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1:1。即理论24学时,实验24学时。四 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应用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王斌全,1版,2003年。
II 正文 实验一 颅 一 教学目的 在上理论课的基础上,通过对实物标本的学习,掌握分离颅骨和颅的整体观,为学习五官局部解剖打下基础。同时给学生复习掌握系统解剖学中有关五官解剖的基本知识:呼吸系统中鼻、咽、喉,感觉器官的视器、前庭蜗器。二
教学要求 1
(一)熟悉脑颅与面颅的骨组成及位置。(二)掌握脑颅骨中颞骨、蝶骨、筛骨、额骨的位置、分部和主要结构;了解脑颅骨中的顶骨、枕骨的位置和结构。(三)掌握面颅骨中上颌骨的解剖,熟悉参与面颅形成的其它各骨的位置和主要结构。(四)熟悉颅底内面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的骨组成,掌握颅底内面的孔、裂。(五)掌握颅前面观中眶的形态,掌握眶四壁的骨组成和形态结构,掌握泪囊窝的组成,了解眶的各种测量数据。(六)掌握眶壁的孔裂及通过的结构,特别是眶上裂、眶下裂与视神经管。熟悉眶的毗邻,了解其与鼻旁窦的关系。(七)熟悉颅前面观中骨性鼻腔的骨组成、形态结构,掌握骨性鼻腔的孔裂及交通。(八)掌握颅侧面观中颞下窝、翼腭窝的位置与交通。了解颅整体观的其它各面。(九)了解系统解剖学中有关五官解剖的基本知识。三 教学内容(一)颅骨共23块:脑颅骨有8块,面颅骨有15块。
(二)脑颅骨:颞骨、蝶骨、筛骨、额骨的位置、分部和主要结构。顶骨、枕骨的位置和结构。
(三)面颅骨:上颌骨的位置、分部和主要结构。下鼻甲、腭骨、颧骨、鼻骨、泪骨、犁骨、下颌 骨、舌骨的位置和结构。
(四)颅底内面观: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骨组成,颅底内面的孔、裂。
(五)颅前面观:眶的形态,眶四壁的骨组成、形态、结构。泪囊窝。眶的测量。眶壁的孔裂及通 过的结构。眶的毗邻,与鼻旁窦的关系。
(六)颅前面观:骨性鼻腔的组成、形态、重要结构、孔裂及交通。4对骨性鼻旁窦的位置、开口。(七)颅侧面观:颞下窝、翼腭窝的位置与交通。
(八)颅顶面观、后面观和颅底外面观。(九)系统解剖学中鼻、咽、喉、视器、前庭蜗器的解剖基本知识。
实验二 头部的血管神经 一 教学目的 在系统解剖学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对头部实物标本和脑的神经和血管标本的学习,掌握十二对脑神经、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颈外动脉、硬脑膜窦,为学习五官局部解剖打下基础。二
教学要求(一)掌握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和进出颅部位。(二)掌握嗅神经、视神经、前庭蜗神经的走行、分布。(三)掌握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的走行、分布。了解睫状神经节的位置与性质。(四)掌握三叉神经的分支分布。了解三叉神经节的位置与性质。(五)掌握面神经的分支分布。了解翼腭神经节和下颌下神经节的位置与性质。(六)掌握舌咽神经的分支分布。了解耳神经节的位置与性质。(七)掌握迷走神经的主干走行、主要分支的分布。2
(八)熟悉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走行及其主要分支分布。掌握颈外动脉的分支分布。(九)熟悉脑的被膜和蛛网膜下隙的概念。(十)熟悉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三
教学内容(一)脑神经的名称、性质、连脑部位和进出颅部位。
(二)嗅神经、视神经、前庭蜗神经的走行、分布。
(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的走行、分布。睫状神经节。
(四)三叉神经的分支分布:上颌神经、眼神经、下颌神经。三叉神经节。
(五)面神经的分支分布。翼腭神经节、下颌下神经节。(六)舌咽神经的分支分布。耳神经节。
(七)迷走神经的主干走行、主要分支的分布。
(八)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的走行及其主要分支分布。颈外动脉的分支分布: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
(九)脑的被膜:硬脑膜、脑蛛网膜、软脑膜;蛛网膜下隙的概念。
(十)硬脑膜窦的名称、位置: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横窦、乙状窦、海绵窦。实验三 眼球的构造 一 教学目的 在对系统解剖学中眼球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学习,把理论课讲解的知识进一步巩固,掌握眼球较细小的解剖结构,从深层次上加深对眼球结构的理解与掌握。二 教学要求(一)掌握眼球三层壁分部及各部名称。(二)掌握角膜的特点、分部及层次。(三)熟悉巩膜的特点,掌握角膜缘、巩膜距、巩膜静脉窦。(四)熟悉虹膜的形态、层次结构、虹膜的颜色与人种的关系;掌握虹膜基质层内瞳孔括约肌与瞳孔开大肌及其与瞳孔对光反射的关系。(五)掌握睫状体的位置、形态与睫状肌;了解脉络膜周隙、脉络膜的层次结构。(六)掌握视网膜分部、视神经盘、黄斑;熟悉视网膜的各层细胞及其功能意义。(七)掌握眼球内容物的组成、各部结构特点及功能。(八)掌握眼房的围成和交通。掌握前房角、滤帘及其意义。掌握房水的产生、作用及其循环途径(前回流途径)。(九)掌握晶状体的组成。熟悉玻璃体的位置和功能。(十)掌握眼的屈光系统组成及其调节。三 教学内容(一)眼球三层壁分部及各部名称。
(二)角膜的特点、分部及层次。
(三)巩膜的特点,瞳孔、瞳孔括约肌、瞳孔开大肌,角膜缘、巩膜距、巩膜静脉窦。
(四)虹膜的形态、层次结构、特点;
(五)睫状体的位置、形态与睫状肌;脉络膜周隙、脉络膜的层次结构。
(六)视网膜的分部、视神经盘与黄斑;视网膜的各层细胞及其功能意义。
(七)眼球内容物的组成及各部的位置、结构特点、功能。
(八)眼房的围成和交通。前房角、滤帘及其意义。房水的产生、作用及其循环途径。
(九)晶状体的组成。玻璃体的位置和功能。
(十)眼的屈光系统组成及其调节。
实验四 眼副属器、眶内血管及眼的神经支配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把理论课上讲解的眼副属器、眶内血管及眼的神经支配观察学习,加深理解与掌握,同时通过学生对整颅实物标本中眶内血管神经的亲自解剖,以期望学生对课堂知识更好理解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二 教学要求(一)掌握睑的层次结构及血管、神经支配。掌握眼轮匝肌的分部与作用。掌握上睑提肌的作用。(二)掌握结膜的分部与结膜囊的概念。了解眶筋膜的概念。掌握眶筋膜的种类。(三)掌握泪器的组成。掌握泪腺的位置及导管开口。熟悉泪腺的血管、神经支配。熟悉鼻泪管的分部及鼻泪管下端的开口。掌握泪液由何处产生,其排至鼻腔的途径如何。(四)掌握眼球外肌的名称、起止及功能。了解第一、第二眼位的概念。了解总腱环与眼外肌、视神经鞘、眶骨膜、硬脑膜、眶内神经血管的关系。掌握眼球外肌的神经支配,了解各神经的走行及易受损伤的部位、造成损伤的原因及受损后的主要表现。(五)掌握视觉冲动的传导通路。了解视神经、视交叉、视束、外侧膝状体、内囊、视辐射的纤维排列及视皮质,熟悉各部损伤后的临床表现。熟悉瞳孔对光反射传导通路及视神经与动眼神经损伤后的临床表现。(六)掌握眶内动脉的来源;掌握眼动脉的起始、走行、主要的分支与分布;掌握眼球动脉的两个系统及其供血规律;掌握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来源、走行和分布。熟悉虹膜动脉大环与小环的位置、形成、供血区。(七)熟悉视器静脉引流的三个方向;了解眼上、眼下静脉的汇成、位置、引流范围与引流方向;了解眼球静脉的两个系统及引流情况。(八)熟悉眶内神经的名称、性质、分布与功能。了解眼球的神经分布。(九)掌握视神经起止、行程与分部及其三层被膜与脑的三层被膜的关系。三 教学内容 4(一)睑的层次结构、血管、神经支配。眼轮匝肌的分部与作用。上睑提肌的作用。
(二)结膜的分部与结膜囊的概念。眶筋膜的概念。眶筋膜的种类。
(三)泪器的组成。泪腺的位置、导管开口、血管、神经支配。鼻泪管的分部、开口。泪液的产生 及其排出途径。
(四)眼球外肌的名称、起止及功能。第一、第二眼位的概念。总腱环与眼外肌、视神经鞘、眶骨 膜、硬脑膜、眶内神经血管的关系。眼球外肌的神经支配,各神经的走行及易受损伤的部位、造成损伤的原因及受损后的主要表现。(五)视觉冲动的传导通路及其各部损伤后的临床表现。瞳孔对光反射传导通路及视神经与动眼神 经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六)眶内动脉的来源;眼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眼球动脉的两个系统及其供血规律;视 网膜中央动脉的来源、走行和分布。虹膜动脉大环与小环的位置、形成、供血区。
(七)视器静脉引流的三个方向;眼上、眼下静脉的汇成、位置、引流范围与引流方向;眼球静脉 的两个系统及引流情况。(八)眶内神经的名称、性质、分布与功能。眼球的神经分布。视神经起止、行程、分部及其三层 被膜与脑的三层被膜的关系。
实验五
外鼻、鼻腔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把理论课上讲解的外鼻与鼻腔的结构观察学习,加深理解与掌握,同时通过学生对整颅实物标本中外鼻与鼻腔的亲自解剖,以便学生对外鼻与鼻腔更好理解、掌握以及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二
教学要求(一)掌握鼻的组成,了解鼻的功能。(二)熟悉外鼻形态学及其支架结构,熟悉梨状孔的构成。了解外鼻的血管神经,熟悉外鼻静脉循环的特点(危险三角区静脉回流)。(三)掌握鼻腔的分部,熟悉鼻前庭的结构特点,熟悉固有鼻腔粘膜的分区及其构造特点。(四)熟悉固有鼻腔四壁的构成、结构及毗邻;掌握鼻中隔构成和分部;掌握固有鼻腔外侧壁中鼻道的结构-钩突、筛泡,熟悉窦口鼻道复合体的结构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嗅裂和总鼻道的概念。(五)熟悉鼻腔动脉血液供应(来源)及其主要分支分布;掌握鼻中隔前下部血管网(Little区、Little动脉丛)与鼻后外侧静脉丛及其临床意义,即掌握鼻出血的常见部位;熟悉鼻腔的静脉回流方向;掌握鼻腔神经来源、主要分支(嗅神经及筛前、筛后神经)分布;了解鼻腔淋巴 5
引流的方向。三 教学内容(一)鼻的组成、功能。(二)外鼻形态学及其支架结构。梨状孔。外鼻的血管神经,外鼻静脉循环的特点。(三)鼻腔的分部,鼻前庭的结构特点,固有鼻腔粘膜的分区及其构造特点。(四)固有鼻腔四壁的构成、结构与毗邻关系,鼻中隔构成和分部;钩突、筛泡、窦口鼻道复合体、嗅裂、总鼻道的概念。
(五)鼻腔动脉血液供应及其分支分布;鼻中隔前下部血管网(Little区、Little动脉丛)与鼻后外 侧静脉丛及其临床意义;鼻腔的静脉引流方向;鼻腔神经来源、主要分支分布;鼻腔淋巴引 流。实验六
鼻旁窦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把理论课上讲解的鼻旁窦、鼻的血管与神经观察学习,加深理解与掌握,同时通过学生对整颅实物标本中鼻旁窦、鼻的血管与神经的亲自解剖,以便学生对鼻旁窦、鼻的血管与神经更好理解、掌握以及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二 教学要求(一)掌握鼻旁窦的组成及分组。了解鼻旁窦的功能。了解鼻旁窦的血管分布和神经支配。(二)掌握蝶骨的位置、形态结构,掌握蝶窦各壁的毗邻、开口部位及体表投影。了解蝶窦的分型及其与垂体手术的关系。(三)掌握额骨的位置、形态结构,掌握额窦各壁的毗邻、开口部位及体表投影。(四)掌握筛骨的位置、形态结构,掌握筛窦各壁的组成、毗邻、开口部位及体表投影。(五)掌握上颌骨的位置、形态结构,掌握上颌窦各壁的毗邻、开口部位及体表投影。(六)熟悉鼻腔和鼻旁窦的位置及其与颅腔、眼眶和口腔的毗邻关系。了解前颅底与各鼻窦毗邻关系。(七)掌握海绵窦的位置、交通(静脉血回流)及其内走行结构(外侧壁)。(八)熟悉颈内动脉分部及颈内动脉海绵窦部的分段及特点。三 教学内容(一)鼻旁窦的组成、分组、功能、血管分布、神经支配。
(二)蝶骨、额骨、筛骨、上颌骨的位置、形态结构。(三)蝶窦、额窦、筛窦、上颌窦的位置、窦腔各壁的毗邻结构、开口部位、体表投影及临床意义。
(四)鼻腔和鼻旁窦的位置及其与颅腔、眼眶和口腔的毗邻关系。前颅底与各鼻窦毗邻关系。
(五)海绵窦的位置、交通及其内走行结构。6
(六)颈内动脉分部及颈内动脉海绵窦部的分段及特点。实验七
颞骨、外耳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把理论课上讲解的颞骨、外耳的解剖观察学习,加深理解与掌握,同时通过学生对整颅实物标本中颞骨、外耳的亲自解剖,以便学生对理论知识更好理解、掌握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颞骨的位置和分部,掌握颞骨鳞部的外耳道上三角和道上棘的概念;熟悉颞骨岩部的形态,掌握其前、后两面的结构;熟悉颞骨乳突部的结构特点和乙状窦的颅外标志线。(二)掌握面神经的走行与分段,了解面神经与迷路及鼓室的关系。熟悉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的三个分支,掌握面神经的面部分支分布;了解不同部位的面神经损伤及其表现的不同。(三)掌握耳的组成(分部)。熟悉耳各部所在的颞骨的位置。(四)掌握外耳的组成。熟悉耳廓的结构和形态学特点,了解耳廓的血管、淋巴管与神经。掌握外耳道的起止、走行、分部以及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掌握外耳道软骨切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掌握鼓膜的位置、形态、组织结构、分部和正常(解剖)标志。了解外耳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三
教学内容(一)颞骨的位置和分部,外耳道上三角和道上棘的概念;颞骨岩部的形态、结构;颞骨乳突部的 结构特点和乙状窦的颅外标志线。(二)面神经的走行、分段、与迷路及鼓室的关系。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和面部的分支分布以及不 同部位面神经损伤的表现。(三)耳的分部及各部所在的颞骨的位置。
(四)外耳的组成。耳廓的形态学特征、结构;耳廓的血管、淋巴管与神经。外耳道的起止、走行、分部以及与颞下颌关节的关系。外耳道软骨切迹的位置及临床意义。鼓膜的位置、形态、组 织结构、分部、解剖标志。外耳的血管、淋巴管、神经。实验八 中耳、内耳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把理论课上讲解的中耳、内耳的解剖观察学习,加深理解与掌握,同时通过学生对整颅实物标本中中耳、内耳的亲自解剖,以便学生对课堂知识更好理解、掌握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二 教学要求 7
(一)掌握中耳的组成。掌握鼓室六壁的名称、构成、各壁主要结构及其毗邻(临床意义)。掌握听小骨及其连结;熟悉运动听小骨的肌及其神经支配。(二)掌握鼓室的位置及鼓室腔的划分。了解上、中、下、后鼓室。掌握鼓室下隐窝、茎突复合体、前庭窗、蜗窗的概念。了解鼓室的粘膜皱襞及鼓室隔、鼓前峡、鼓后峡的概念与粘膜皱襞隐窝;熟悉鼓室的动脉来源与鼓室内神经。(三)掌握咽鼓管的位置、起止、结构特点,成人与小儿咽鼓管的差别;掌握婴幼儿鼻咽部感染可经咽鼓管侵入鼓室的原因。熟悉咽鼓管的运动肌及与咽鼓管咽口开张的关系;了解咽鼓管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四)了解鼓窦、乳突、面神经的部位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掌握乳突窦的位置、开口,熟悉乳突窦口的围成;熟悉乳突窦与外耳道后上壁及外耳道上三角的关系;了解乳突手术腔的概念及Trautman三角的位置;了解乳突小房的分群和乳突的分型。(五)了解内耳的位置,掌握内耳的组成;掌握骨迷路的组成、各部的形态学特征,掌握蜗孔的概念;掌握膜迷路的组成、各部的续连和形态结构特点,掌握位置觉感受器与听觉感受器的名称、所在部位及其作用。(六)熟悉迷路动脉的来源及其三个分支及供血范围;了解茎乳动脉对外半规管的供血;了解内耳的静脉引流情况;熟悉内淋巴与外淋巴的概念,了解内、外淋巴液在迷路内的交通,即了解内、外淋巴液的生成及回流(了解内淋巴囊及内淋巴循环)。(七)熟悉前庭神经与蜗神经同位置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的关系及穿经内耳道底的情况。熟悉内耳道底的分部及穿过结构。(八)掌握声波的传导途径。熟悉听觉传导通路。三 教学内容(一)中耳的组成。鼓室六壁的名称、构成、各壁主要结构及其毗邻(临床意义)。听小骨及其连结;
运动听小骨的肌及其神经支配。(二)鼓室的位置及鼓室腔的划分。上、中、下、后鼓室。鼓室下隐窝、茎突复合体、前庭窗、蜗 窗的概念。鼓室的粘膜皱襞及鼓室隔、鼓前峡、鼓后峡的概念与粘膜皱襞隐窝;鼓室的动脉 来源与鼓室内神经。
(三)咽鼓管的位置、起止、结构特点,成人与小儿的差别,婴幼儿鼻咽部感染可经咽鼓管侵入鼓 室的原因。咽鼓管的运动肌及与咽鼓管咽口开张的关系;咽鼓管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四)鼓窦、乳突、面神经的部位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乳突窦的位置、开口,乳突窦口的围成; 乳突窦与外耳道后上壁及外耳道上三角的关系;乳突手术腔的概念及Trautman三角的位置;
乳突小房的分群和乳突的分型。(五)内耳的位置,内耳的组成;骨迷路的组成、各部的形态学特征,蜗孔的概念;膜迷路的组成、各部的续连和形态结构特点,位置觉感受器与听觉感受器的名称、所在部位及其作用。
(六)迷路动脉的来源及其三个分支及供血范围;茎乳动脉对外半规管的供血;内耳的静脉引流情 况;内淋巴与外淋巴的概念,内、外淋巴液在迷路内的交通,即内、外淋巴液的生成及回流(内 淋巴囊及内淋巴循环)。(七)前庭神经与蜗神经同位置觉感受器、听觉感受器的关系及穿经内耳道底的情况。内耳道底的 分部及穿过结构。
(八)声波的传导途径。听觉传导通路。实验九
咽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把理论课上讲解的咽的位置、结构、咽壁、咽周间隙、血管与神经观察学习,加深理解与掌握,同时通过学生对颈部实物标本中咽的位置、结构 咽壁、咽周间隙、血管与神经的亲自解剖,以便学生对课堂知识更好理解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二 教学要求
(一)掌握咽的位置、分部与交通,了解咽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二)掌握鼻咽部的位置;熟悉增殖体的位置、特点及其意义;熟悉咽鼓管咽口及其交通和意义;掌握咽隐窝的位置及其意义。熟悉咽鼓管圆枕和咽鼓管腭襞、咽鼓管咽襞及其深面的结构。了解咽囊与颅咽管的位置关系。(三)熟悉口咽部的位置及四壁的构成,掌握咽峡与鼻咽峡的围成、意义。(四)掌握扁桃体窝的位置(四壁)。掌握腭扁桃体的形态、位置;熟悉腭扁桃体的组织结构、扁桃体被膜。(五)掌握腭扁桃体的血供和神经支配;了解腭扁桃体的静脉引流、淋巴引流。(六)掌握腭扁桃体内侧面的粘膜皱襞与扁桃体床的四层结构。掌握扁桃体的毗邻结构。(七)熟悉扁桃体周围隙及其扁桃体上窝;了解腭扁桃体和咽扁桃体的解剖和生理及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八)掌握舌会厌正中襞、咽会厌外侧襞和会厌谷及其意义。(九)熟悉喉咽部的位置。掌握喉咽部的分区、梨状隐窝的位置和意义。了解喉神经襞及其意义、环咽隙。(十)掌握腭部的组成、血供和神经支配,熟悉腭肌的名称及其作用。(十一)熟悉咽壁的四层结构、血供和神经分布(咽丛)。(十二)掌握重要咽周间隙的部位及临床意义。(十三)熟悉重要的颈淋巴结群、咽的淋巴回流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咽淋巴内环的组成。三 教学内容 9
(一)咽的位置、分部与交通,咽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系。(二)鼻咽部的位置;增殖体的位置、特点及其意义;咽鼓管咽口及其交通和意义;咽隐窝的位置 及其意义。咽鼓管圆枕和咽鼓管腭襞、咽鼓管咽襞及其深面的结构。咽囊与颅咽管的位置关 系。(三)口咽部的位置及四壁的构成,咽峡与鼻咽峡的围成、意义。
(四)扁桃体窝的位置(四壁)。腭扁桃体的形态、位置;腭扁桃体的组织结构、扁桃体被膜。
(五)腭扁桃体的动脉血供、神经支配、静脉引流、淋巴引流。
(六)腭扁桃体内侧面的粘膜皱襞与扁桃体床的四层结构。扁桃体的毗邻结构。
(七)扁桃体周围隙及其扁桃体上窝;腭扁桃体和咽扁桃体的解剖和生理及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 变化。(八)舌会厌正中襞、咽会厌外侧襞和会厌谷及其意义。
(九)喉咽部的位置。喉咽部的分区、梨状隐窝的位置和意义;喉神经襞及其意义;环咽隙。
(十)腭部的组成、血供和神经支配,腭肌的名称及其作用。
(十一)咽壁的四层结构、血供和神经分布(咽丛)。(十二)咽旁间隙、咽后间隙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十三)重要的颈淋巴结群、咽的淋巴回流及其临床意义。咽淋巴内环的组成。
实验十 喉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把理论课上讲解的喉的结构(软骨、连结、喉肌)、喉腔、喉的间隙、血管与神经观察学习,加深理解与掌握,同时通过学生对颈部实物标本中喉的软骨、连结、喉腔、喉肌、喉的间隙、血管与神经的亲自解剖,以期望学生对课堂知识更好理解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二
教学要求(一)熟悉喉的解剖位置和毗邻关系。掌握喉的构造,了解喉的生理功能。(二)熟悉喉的软骨支架;掌握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与杓状软骨的形态学特征,熟悉喉软骨的喉外部标志。了解小角软骨、楔状软骨、麦粒软骨的名称和位置。(三)掌握环甲关节与环杓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掌握弹性圆锥的外形和附着、声韧带与环甲正中韧带及其意义。熟悉方形膜的外形和附着、前庭韧带。熟悉甲状舌骨膜附着、特点以及与喉上神经的关系。(四)了解喉外韧带(舌骨会厌韧带、甲状会厌韧带、环状软骨气管韧带)。(五)掌握喉腔的通连与喉腔的分部、喉口的围成。熟悉喉室的位置、声门下区的解剖特点。10
(六)掌握声襞、声带、声门裂与声门的概念及声带的意义。熟悉前庭襞、室带、前庭裂的概念。了解喉粘膜与咽及气管粘膜的续连情况、Reinke’s间隙以及粘膜与深部结构的附着情况。(七)掌握喉内肌与喉外肌的区分。了解喉外肌和喉内肌及其生理功能。掌握喉内肌各自的名称、位置(起止点)与作用(功能)以及神经支配。掌握喉内肌功能分组。了解发音时喉内三组反射系统及其对声带的调节。(八)掌握喉上神经的走行、分支分布。掌握喉返神经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其临床意义。了解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的关系。熟悉喉的动脉来源、主要分支及其伴行静脉。了解喉的淋巴引流特点。(九)掌握会厌前间隙和声门旁间隙。三
教学内容(一)喉的解剖位置和毗邻关系。喉的构造,喉的生理功能。
(二)喉的软骨支架,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与杓状软骨的形态学特征,喉软骨的喉外部 标志。小角软骨、楔状软骨、麦粒软骨的名称和位置。
(三)环甲关节与环杓关节的组成和运动。弹性圆锥的外形和附着、声韧带与环甲正中韧带及其意 义。方形膜的外形和附着、前庭韧带。甲状舌骨膜附着、特点以及与喉上神经的关系。
(四)喉外韧带(舌骨会厌韧带、甲状会厌韧带、环状软骨气管韧带)。(五)喉腔的通连与喉腔的分部、喉口的围成。喉室的位置、声门下区的解剖特点。
(六)声襞、声带、声门裂与声门的概念及声带的意义。前庭襞、室带、前庭裂的概念。喉粘膜与 咽及气管粘膜的续连情况、Reinke’s间隙以及粘膜与深部结构的附着情况。(七)喉内肌与喉外肌的区分。喉外肌和喉内肌及其生理功能。喉内肌各自的名称、位置(起止点)与作用(功能)以及神经支配。喉内肌功能分组。发音时喉内三组反射系统及其对声带的调 节。(八)喉上神经的走行、分支分布。喉返神经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其临床意义。喉返神经与甲状腺 下动脉的关系。喉的动脉来源、主要分支及其伴行静脉。喉的淋巴引流特点。
(九)会厌前间隙和声门旁间隙。
实验十一 颈部的分区、三角及内容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把理论课上讲解的颈部的分区、三角及内容观察学习,加深理解与掌握,同时通过学生对颈总部实物标本中颈部的分区、三角及内容的亲自解剖,以期望学生对课堂知识更好理解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二
教学要求 11
(一)熟悉颈部的境界与分区;了解颈部的体表标志;熟悉颈部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二)了解颈部浅筋膜内的浅血管、浅淋巴管和皮神经。熟悉颈深部的血管、神经和淋巴回流。掌握固有颈部骨骼肌。(三)熟悉颈部的筋膜及筋膜间隙。掌握颈动脉鞘和颈动脉鞘间隙,斜角肌间隙。(四)掌握固有颈部的各三角的围成及其内容。了解颈根部的结构和椎动脉三角的形成。三
教学内容(一)颈部的境界与分区;颈部的体表标志;颈部重要结构的体表投影。
(二)颈部浅筋膜内的浅血管、浅淋巴管和皮神经。颈深部的血管、神经和淋巴回流。固有颈部骨 骼肌。
(三)颈部的筋膜及筋膜间隙。颈动脉鞘和颈动脉鞘间隙,斜角肌间隙。
(四)固有颈部的各三角的围成及其内容。颈根部的结构和椎动脉三角的形成。
实验十二 甲状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 一
教学目的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把理论课上讲解的甲状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观察学习,加深理解与掌握,同时通过学生对颈部实物标本中甲状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的亲自解剖,以期望学生对课堂知识更好理解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二 教学要求(一)掌握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及被膜;掌握甲状腺的血供及其与喉上神经、喉返神经的关系。熟悉甲状旁腺的形态、位置。(二)熟悉气管的位置、起止、分部、形态学特征与结构特点。掌握气管颈部的位置、毗邻。了解气管胸部的毗邻。(三)掌握施行气管切开术时切开的部位、由浅入深依次切开的层次以及注意事项。掌握气管异物较多落入右侧主支气管的解剖学原因。了解气管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四)熟悉食管的起止、走行、分部。掌握食管生理狭窄的解剖位置和临床意义。掌握食管颈部的毗邻关系,了解食管的动脉来源、食管的两个静脉丛及其意义、淋巴引流、神经分布。三
教学内容(一)甲状腺的形态、位置及被膜;甲状腺的血供及其与喉上神经、喉返神经的关系。甲状旁腺的 形态、位置。
(二)气管的位置、起止、分部、形态学特征与结构特点。气管颈部的位置、毗邻。气管胸部的毗 邻。(三)施行气管切开术时切开的部位、由浅入深依次切开的层次以及注意事项。气管异物较多落入 右侧主支气管的解剖学原因。气管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四)食管的起止、走行、分部。食管生理狭窄的解剖位置和临床意义。食管颈部的毗邻关系,了 解食管的动脉来源、食管的两个静脉丛及其意义、淋巴引流、神经分布。Ⅲ 教学组织与方法 一 实施机构:由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执行。
二 组织内容: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三 教学方法: 1.实验教学:布置实验内容,20~25人/实验室,实验分组(4~6人/组),每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操作进行五官解剖。2.辅导形式:辅导讲义、课堂答疑、第二课堂中讨论与复习等。四
考核办法:采用闭卷笔试,成绩量化:理论考试占85%,平时成绩占15%。Ⅳ 教学时数分配表 实 验 内 容 时 数 实验类型 颅 2 验证型 验证型
解剖学 教学大纲 篇5
2005年 参考书:《人体解剖学实习指导》(第四版)张书琴主编
主要仪器设备:多媒体投影、多功能实验台 执笔人:高振平编写单位:解剖学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人体解剖学》课程,在高等医学院校的临床医学、口腔、儿科学、放射、护理学以及其它一些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是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解剖学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正常人体各个系统内不同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通过提供大量的尸体实物标本让学生观看,培养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中力求以学生主动观看尸体标本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方针,并且通过这门课程的实验教学为学生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和临床医学课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在实验前预习理论课程和实习指导;实验过程是在教师示教基础上,学生通过对尸体实物标本的观察来验证理论知识。2.作为形态学最根本的基础课程,实验项目共
2个,按正常人体的不同功能系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来安排。3.实验目标及特色学生通过对大量尸体实物标本的观察,使学生理解、掌握、熟悉正常人体各器官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功能,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掌握上肢带骨(锁骨、肩胛骨)自由上肢骨(肱骨、桡骨、尺骨、手骨)的结构,通过实验了解各个骨骼的具体的形态特征和功能特点 掌握躯干骨的构成,了解掌握各部椎骨的形态结构特征。
2.颅骨:要求能在整颅上辨认脑颅骨
5块骨骼,成对的有有8块骨骼,成对的4块,(顶骨、颞骨)不成对有4块(额骨、枕骨、蝶骨、筛骨)。面颅
2块(上颌骨、颧骨、鼻骨、泪骨、下鼻甲、腭骨)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及舌骨。并且要求了解各骨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功能。
3.骨连接 了解骨连接的方式,纤维连接、软骨连结、滑膜关节
通过示教和观测标本重点掌握滑膜关节的构成以及辅助结构的形态结构,掌握椎骨间1 的连接、上肢骨、下肢骨及软骨之间的连接特点 4.熟悉肌的形态、分类构造 掌握:①背肌 浅群(斜方肌、背阔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深群(竖脊肌、胸腰筋膜)的结构和功能 ②胸肌:胸上肢肌(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胸固有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③隔肌:分部、位置、通过的结构 ④掌握腹肌、头肌、颈肌、上下肢肌的形态结构功能。5.了解消化系统构成 掌握口腔、口腔腺、咽、食管、胃、小肠 大肠、肝及肝外胆道、胰腺、腹膜的结构特点,了解腹部分区及标志线 6.了解呼吸系统构成: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构成 掌握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的形态结构 了解胸膜及胸膜腔,纵隔的构成 掌握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 掌握男、女内外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功能 了解乳房、会阴、盆膈、肛区、尿生殖区构成。熟悉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脑垂体、松果体的结构特点、功能 7.了解心的位置:心的外形,结合心腔开放标本掌握左右心房。左右心室的入口与出口。辨膜、乳头肌,房间隔、室间隔的形态位置和组成。掌握出入心脏大血管,头颈部动脉、上肢动脉、腹腔动脉,熟悉盆部及会阴动脉、下肢动脉的名称,营养的范围。8.了解静脉辨、形态功能 掌握全身大静脉主干、上下肢浅静脉、头颈部静脉、上肢静脉、下肢静脉。下腔静脉及其属支、肝门静脉的构成、功能特点 了解头颈、四肢、胸腹腔各主要淋巴结群 掌握、胸导管、右淋巴导管及主要淋巴干 了解脾、胸腺的形态结构功能。9.对照模型观察掌握眼球结构、眼附器、视器血管和神经 了解外耳、中耳、内耳的构成功能 对照实物掌握脊髓、脑干、小脑外形 观察内部结构、并了解其功能 10.掌握间脑构成、端脑构成及内部结构 掌握感觉传导路、本体感觉传导路 痛、温觉和粗略触觉传导路,视觉传导路的传导途径和特点 掌握、运动传导路锥体系的构成 了解锥体外系的结构 11.了解脑和脊髓的被膜 掌握脑和脊髓的血液供应、掌握脑脊液循环途径。对照标本掌握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神经分布支配范围 12.掌握12对脑神经的形成和分布及功能 了解内脏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及二者的区别,熟悉内脏神经 2
四、学时分配 学时主要仪器 实验地点 备注序号 实验项目 内容提要 分配 4 1 多媒体、多功能基础医学院解剖必修上下肢骨、躯观察自由上肢骨、上肢带骨、椎骨、实验台 学实验室 干骨 肋骨 2 4 颅骨 观察脑颅、面颅 多媒体、多功能基础医学院解剖必修实验台 学实验室 3 4 骨连接 多媒体、多功能基础医学院解剖必修观察纤维连接、软骨连结、滑膜关节实验台 学实验室 4 4 多媒体、多功能基础医学院解剖必修肌学总论、骨观察头颈肌、胸肌、背肌、腹肌、隔实验台 学实验室 骼肌 肌、上、下肢肌 5 4 多媒体、多功能基础医学院解剖必修消化系统、腹观察消化管、消化腺、腹膜 实验台 学实验室 膜 4 6 多媒体、多功能基础医学院解剖必修呼吸、泌尿、观察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实验台 学实验室 生殖 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男、女内外生殖器 4 7 多媒体、多功能基础医学院解剖必修心脏、动脉 观察心的外形、内部结构、出入心脏实验台 学实验室 大血管、头部、上、下肢动脉 4 8 多媒体、多功能基础医学院解剖必修静脉、淋巴系观察腔静脉系、门静脉、胸导管、淋实验台 学实验室 统 巴干、导管、淋巴结 4 9 多媒体、多功能基础医学院解剖必修感官、脊髓、观察眼、耳、脊髓、脑干外形、内部实验台 学实验室 脑干、小脑 结构,小脑分叶,了解功能 10 4 大脑、传导路 大脑外形、内部结构、功能、传导路多媒体、多功能基础医学院解剖必修实验台 学实验室11 多媒体、多功能基础医学院解剖必修脑血管,脑脊观察脑供血动脉、静脉回流、脑脊液实验台 学实验室 液、脊神经 循环、脊神经分布,了解功能 4 12 多媒体、多功能基础医学院解剖必修脑神经、内脏观察十二对脑神经、内脏神经特点,实验台 学实验室 神经 了解功能
五、考核方式 由实验课教师记录平时表现,如缺课三次以上,取消考试成绩。3
《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10271034 课程名称:局部解剖学 英文名称:Topographical Anatomy 实验学时:80 适应对象:医学、药学本科生 指导教材: 《局部解剖学》(第六版)洛树东主编 2005年 参考书:《局部解剖学》 王怀经主编 2001年主要仪器设备:多媒体投影、多功能实验台 执笔人:高振平编写单位:解剖学教研室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局部解剖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学科,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局部解剖学为医学生学习其它临床诊断课程;手术学课程提供实践服务,是局部解剖学教学的基本任务,局部解剖学实验作为实现这一任务的根本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极强的实践意义。本课程实验,力求通过以学生实际操作解剖尸体为手段,以人体局部层次、形态结构,器官毗邻的描述为主线,以解剖方法,临床要点为辅助,激发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增强技能和方法的训练,为学生获得其他相关医学知识和接受其它临床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局部解剖学实验课程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在实验前应温习理论内容和实验操作的1.基本步骤,然后通过在尸体上实际解剖来验证理论知识。实验项目的选择是按着让学生掌握、了解、熟悉正常人体不同局部的层次结构,2.器官毗邻和功能来安排,共开设25个实验。局部解剖学实验的特色是,通过提供整具尸体,给同学提供更多的解剖操作机会,3.进而使学生增强操作技能;达到具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本课程实验也为学生学习临床诊断学、手术学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了解脊柱区体表标志 掌握脊柱区解剖方法,软组织层次,脊柱区三角的内容构成,熟悉脊柱以及临床要点 2.通过对尸体头面部观察,了解头部体表标志,通过解剖掌握头部解剖学方法,掌握颅顶软组织层次、深、浅部结构,以及各部临床要点 3.了解面侧深部、体志标志解剖方法 4
掌握咀嚼肌及其间隙、颞下颌关节,下颌动脉,翼静脉丛及上颌静脉、下颌神经、上颌神经的走行分布,了解临床要点 4.熟悉颅腔、颈前区的体表标志,了解该区的解剖方法 掌握骨性颅底的结构与毗邻,脑膜静脉窦与交通,脑神经、颈前区皮肤,筋膜层次,舌骨上区,舌骨下区的结构 5.掌握胸锁乳头肌区的结构 熟悉颈部的淋巴结及胸锁乳突肌区的临床要点 6.了解呼吸系统构成: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构成掌握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的形态结构 了解胸膜及胸膜腔,纵隔的构成掌握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的内部结构和功能掌握男、女内外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功能了解乳房、会阴、盆膈、肛区、尿生殖区构成。熟悉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脑垂体、松果体的结构特点、功能 7.了解心的位置:心的外形,结合心腔开放标本掌握左右心房。左右心室的入口与出口。辨膜、乳头肌,房间隔、室间隔的形态位置和组成。掌握出入心脏大血管,头颈部动脉、上肢动脉、腹腔动脉,熟悉盆部及会阴动脉、下肢动脉的名称,营养的范围。8.熟悉臂前区和肘的体志标志、了解解剖方法 掌握臂前区和肘的浅层结构、深层结构以及临床要点 9.观察腕前区,手掌和手指侧面的体表标志,了解解剖学方法,掌握浅层结构,腕前区深层结构,手掌深层结构,手指掌侧面深层结构,了解临床要点 10.熟悉肩胛区,三角肌区,臂和前臂后区的体表标志 了解解剖方法,掌握该区浅层结构、深层结构和临床要点 11.了解手背和手指背面的解剖方法 掌握浅层结构、深层结构和临床要点 12.观察了解胸壁 和胸膜、肺的体表投影解剖方法 熟悉胸壁、胸膜腔及胸膜的构成 掌握肺的位置形态结构以及肺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分布 掌握胸壁和肺的临床要点 13.熟悉纵隔的表面解剖和方法 掌握纵隔的境界和位置、纵隔的分区 重点掌握上下纵隔内器官的位置毗邻及临床要点 14.了解腹前外侧壁、腹股沟区的体表标志 熟悉该区域的解剖方法重点了解腹前外侧壁的层次结构腹股沟及阴囊的层次结构,腹股沟管、精索、睾丸和精索的被膜 掌握腹前外侧壁、腹股沟区和阴囊的临床要点 15.了解腹膜与腹膜腔,结肠上区的主要内容和解剖方法 掌握腹膜与腹膜腔与腹腔各脏器之间的位置毗邻关系,了解腹膜形成的各种结构以及腹膜腔分区 掌握消化器官,胃、十二指肠、肝、肝外胆道、胰、脾的位置、结构、毗邻及临床要点 16.了解结肠下区的解剖方法,主要内容 掌握空肠和回肠、盲肠与阑尾、结肠、肝门静脉的位置毗邻 掌握结肠下区的临床要点 17.通过解剖尸体了解腹膜后间隙的主要内容 掌握肾、输尿管腹部、肾上腺、腹膜后间隙的血管和神经 5
掌握腹膜后间隙的临床要点 18.盆部 了解骨盆、盆壁和盆膈的体表标志和解剖方法 了解骨盆、盆膈、盆部肌肉、盆筋膜及筋膜间隙的结构特点 掌握骨盆腔内各脏器和血管淋巴管的分布特点,临床要点 19.掌握股前区体表标志、解剖学方法 重点掌握股前区浅层、深层结构和临床要点 20.了解股内侧区体表标志解剖方法 掌握股内侧区的浅层和深层结构了解临床要点 21.掌握臀部的体表标志、解剖方法 掌握臀部的层次结构和临床要点 22.了解股后区和腘窝的体表标志 1掌握解剖方法,掌握股后区及腘窝、股部中横断面的主要内容。了解该区临床要点 323.了解小腿部体表标志,解剖方法 1横切面的结构以及临床要点 掌握小腿后区、小腿前区、小腿中
324.了解足背的体表标志,解剖方法 掌握小腿外侧区、足背的主要结构临床要点 25.了解足底的解剖方法 掌握足底浅层结构、深层结构以及临床要点
四、学时分配: 序号 实验项目 内容提要 学时主要仪器 实验地点 备注 1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脊柱区 解剖观察脊柱区层次、内容、毗邻、临能手术台 验室 床要点 2 4 颅顶及面浅区 解剖观察颅顶面浅区层次、临床要点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能手术台 验室 3 4 面侧深区 解剖观察面侧深区结构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能手术台 验室 4 4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颅腔、颈前区 解剖观察颅腔内容、结构、毗邻,舌骨能手术台 验室 上、下区结构 4 5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胸锁乳突肌区 解剖观察胸锁乳突肌区的结构、临床要能手术台 验室 点 4 6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颈外侧区 解剖观察枕三角、锁骨上大窝的结构、能手术台 验室 临床要点 7 4 腋区 解剖观察腋腔的构成、内容、临床要点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能手术台 验室 4 8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臂前区、肘窝 解剖观察臂前区和肘窝的浅、深层结构、能手术台 验室 临床要点 4 9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腕前区、手掌 解剖观察手掌浅、深层结构,腕前区结能手术台 验室 构、临床要点 10 4 肩胛区、三角肌解剖观察肩胛区、三角肌区浅、深层结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6
区 构、临床要点 能手术台 验室 11 2 手背、手指背面 解剖观察手背、手指背面结构、临床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能手术台 验室 2 12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胸壁、胸膜、肺 解剖观察胸壁、胸膜腔、胸膜、肺的结能手术台 验室 构,临床要点 4 13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纵隔 解剖观察纵隔的境界、位置纵隔分区,能手术台 验室 上、下纵隔内器官毗邻 4 14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腹前外侧壁、腹解剖观察腹前外侧壁的层次结构腹股沟能手术台 验室 股沟 及阴囊的层次结构,腹股沟管、精索,临床要点 4 15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腹膜、结肠上区 解剖观察腹膜、腹膜腔与腹腔各脏器之能手术台 验室 间的位置、毗邻,临床要点 4 16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结肠下区 解剖观察空肠和回肠、盲肠与阑尾、结能手术台 验室 肠、肝门静脉的位置毗邻、属支、临床要点 2 17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腹膜后间隙 解剖观察肾、输尿管腹部、肾上腺、腹能手术台 验室 膜后间隙结构 2 18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盆部 解剖观察盆腔内各脏器和血管淋巴管的能手术台 验室 分布 2 19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股前区 解剖观察股前区浅、深层结构、临床要能手术台 验室 点 4 20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股内侧区 解剖观察股内侧区的浅层和深层结构、能手术台 验室 临床要点 21 2 臀部 解剖观察臀部的层次结构、临床要点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能手术台 验室 22 2 股后区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解剖观察股后区和腘窝结构、临床要点能手术台 验室 2 23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小腿部 解剖观察小腿后区、小腿前区结构,临能手术台 验室 床要点 2 24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足背 解剖观察小腿外侧区、足背结构,临床能手术台 验室 要点 25 2 足底 多媒体、多功解剖学实必修 解剖观察足底浅、深层结构、临床要点能手术台 验室
五、考核方式
解剖学 教学大纲 篇6
程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001010090401 课程类别:独立开设实验课程 学时:28(总学时56 实验学时28)学分:3.5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妇幼、急诊、肿瘤、放医修完本课程所规定的本科学生 先修课程: 系统解剖学、组织胚胎学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任务:局部解剖学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实际需要,着重研究人体各个局部的层次结构、区域内重要结构和器官的位置形态及其相互毗邻关系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科学,是解剖学的主要分科之一。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
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教学在实验室完成,教学采用讲课、观察标本和尸体标本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在系统解剖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本学科的学习,突出“三基”,培养辨证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独立自学能力,达到理解基础理论,加深巩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目的,为学习相关课程以及临床主要课程,打下一定的《局部解剖学》基础。
(一)通过课堂讲授和自学,要求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
(二)通过实习课,对基本内容进行实地解剖或标本观察,并密切结合活体熟悉各部的表面解剖,能写出解剖记录,画出必要的简图,能进行分析、综合,以达到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
(三)通过实地解剖操作,学会正确使用基本的解剖器械,达到能在尸体上进行切割、剥离、解剖等基本技能训练的目的。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
目前为标本观察效果评分考核。
四、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 局部解剖学实验安排一览表 学时必开或 实验分组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分配 选开 类型 人数 1 头部 2 必开 验证 8 2 必开 2 颈部 验证 8 2 必开 3 胸壁 验证 8 2 必开 4 纵膈 验证 8 2 必开 5 腹前外侧壁 验证 8 2 必开 6 结肠上区
(一)验证 8 2 必开 7 结肠上区
(二)验证 8 2 必开 8 结肠下区 验证 8 2 必开 9 腹后壁与腹膜后隙 验证 8 2 必开 10 盆部 验证 8 2 必开 11 会阴 验证 8 2 必开 12 上肢
(一)验证 8 2 必开 13 上肢
(二)验证 8 2 必开 14 下肢 验证 8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 实验一 头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复习已学过的理论知识,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掌握颅顶软组织层次结构的特点;掌握面部的血管、神经支配及临床意义;掌握腮腺的位置及毗邻关系,腮腺管的行程、开口及临床意义;掌握颅内外静脉交通的主要途径。2.实践内容
⑴观察颅顶枕区软组织层次的情况,重点在血管神经的分布。⑵指导面浅部、腮腺区的观察。⑶示教指导血管、板障及海绵窦。3.实验材料 ⑴额顶枕区模型; ⑵颅顶软组织分层显示标本; ⑶去顶颅骨标本; ⑷面神经标本。4.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5.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无 实验二 颈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掌握颈部的层次特点;掌握甲状腺的形态、位置、毗邻、血供与喉的神经的毗邻;掌握气管的位置、毗邻;了解颈根部的结构。2.实践内容 ⑴观察内容:逐层观察浅静脉、颈丛皮支,颈筋膜浅层、中层,显露甲状腺鞘; ⑵观察甲状腺的形态、找到甲状腺悬韧带,观察其作用; ⑶观察甲状腺周围的毗邻,寻找甲状腺上、下动脉、静脉、甲状腺中静脉,注意有无甲状腺最下动脉,自侧叶上下极寻找喉上、喉返神经。3.实验材料 ⑴颈部模型; ⑵整尸标本。4.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5.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无 实验三 胸壁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掌握胸壁的层次特点及胸部的主要标志线;掌握肋间隙的层次及肋间神经、动脉及静脉的排列关系;掌握乳房的位置、构造及淋巴回流;掌握胸膜隐窝的概念及意义;熟悉肺根的组成和毗邻关系、肺门结构的排列。2.实践内容 ⑴ 观察乳房的结构特点、淋巴结; ⑵ 观察肋间隙血管神经走形特点; ⑶ 观察胸膜隐窝及返折线。3.实验材料 ⑴乳腺标本、模型; ⑵示肋间隙结构标本; ⑶胸膜标本、模型 4.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5.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无 实验四 纵膈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了解纵隔的概念和分部;掌握上纵隔结构及相互的毗邻 关系;掌握食管的起止、行程和重要毗邻。2.实践内容 ⑴观察主动脉弓的行程、毗邻; ⑵寻找心包横窦、斜窦; ⑶寻找动脉导管三角; ⑷观察胸导管走行、毗邻。3.实验材料 ⑴整尸标本; ⑵胸纵隔标本(开胸切除肺)4.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5.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无 实验五 腹前外侧壁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了解腹部的主要体表标志及腹内脏器在各区的体表投影,掌握腹膜与腹膜腔的概念,腹腔与腹膜腔的区别。掌握腹前外侧壁的层次、各层结构的特点及其与腹部手术切口选择的关系。掌握腹股沟区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腹股沟疝形成的关系。掌握腹股沟管的组成(四壁、两口)及其内容。掌握腹壁下动脉的行程,腹股沟区的重要韧带及其与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意义。2.实践内容 ⑴观察浅筋膜内血管、神经及Camper筋膜、Scarpa筋膜的延续; ⑵辨别腹白线、半月线、弓状线及腱划等结构; ⑶利用腹壁模型结合对照腹股沟管、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腹壁下动脉等的位置、行程进行示教,提示疝气发生的解剖机制; ⑷观察腹前外侧壁的层次;腹壁血管神经的分布特点; ⑸腹壁切口的比较与选择及切开层次; ⑹观察海氏三角与直疝的标志; ⑺观察腹股沟管的组成,斜疝、直疝的解剖学鉴别。3.实验材料 ⑴整尸标本; ⑵腹股沟区标本(含腹股沟管及有关神经、动脉、韧带); ⑶腹股沟管模型; ⑷腹膜模型; ⑸骨盆标本(保留韧带)、经网膜孔横切标本。4.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5.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无 实验六 结肠上区
(一)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掌握腹膜形成结构的位置、构成,腹膜腔各区的重要间隙的形成、位置、临床意义。掌握胃的位置、毗邻、胃的血供与神经支配。掌握肝的位置、毗邻及肝的韧带。肝蒂的组成,其主要结构的位置排列关系。熟悉肝段的概念,肝叶、肝段的划分法。2.实践内容 ⑴观察网膜孔及小网膜右缘处三个重要结构,利用经网膜孔横切模型及挂图指导同学弄清网膜囊的位置范围、各壁的构成; ⑵利用肝脏模型、肝段的标本了解肝的分叶、分段; ⑶观察胃的韧带、血供、神经。⑷指导确认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的结构及其毗邻。3.实验材料 ⑴腹膜模型,经网膜孔横切标本; ⑵肝脏模型、十二指肠、胰、脾模型; ⑶游离完整肝标本; ⑷肝段标本。4.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5.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无
实验七 结肠上区
(二)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掌握肝内胆道、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总管的分段与毗邻;掌握十二指肠的位置、形态、分段及毗邻;掌握胰的位置、分部与毗邻;熟悉脾的位置、毗邻及脾脏各韧带的配布、脾动脉、静脉及其行程和分支。2.实践内容 ⑴观察肝外胆道的组成,胆总管各段及各段的毗邻; ⑵观察确认脾肾韧带;十二指肠悬韧带;明确十二指肠的分段与毗邻; ⑶寻找胆囊三角; ⑷胰的毗邻。3.实验材料 ⑴肝脏模型、十二指肠、胰、脾模型(塑料模型); ⑵肝外胆道系统标本; ⑶腹膜深层标本(去掉腹腔大部分脏器,保留十二指肠、胰腺、胆总管、门静脉、肾及肾上腺的标本),要求见到门静脉汇合、组成情况及门静脉的毗邻等有关重要结构。4.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5.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无 实验八 结肠下区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掌握系膜三角和小肠动脉分布的特点以及它们对肠切除吻合的意义,掌握阑尾的常见位置和异常位置,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及其寻找方法,阑尾血供;掌握门静脉的组成及其主要属支、行程和毗邻。2.实践内容 ⑴观看阑尾切除术; ⑵观察空、回肠的血供特点;明确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阑尾的位置和寻找阑尾的
方法;解剖边缘动脉; ⑶观察小肠及结肠的血供特点;阑尾切除术的模拟操作。3.实验材料 ⑴整尸标本; ⑵腹腔血管标本,要求有完整的肠系膜上、下动脉及伴行的同名静脉与它们的分支分布;小肠血管弓及从弓上发出的垂直血管和结肠的边缘动脉; ⑶完整的腹腔脏器。4.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5.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无 实验九 腹后壁与腹膜后隙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掌握腹后壁的软组织层次特点及椎管内结构;掌握腰上三角与腰下三角的位置、意义;掌握腹膜后隙的位置和界限,主要脏器及其对腹膜外手术的意义;掌握肾的位置、毗邻及其临床意义,肾蒂内主要结构的排列、肾的血供。了解肾血管的常见变异;掌握输尿管的行程、分段、狭窄部以及与输尿管结石的关系。2.实践内容 ⑴观察内容:解剖腰上三角、腰下三角,提醒学生注意腰上三角底面的神经;指导学生撕开腹后壁腹膜,解剖并确认肾的被膜、分离肾蒂。⑵理解硬膜外麻醉与腰穿的进针部位与层次; ⑶肾的血管与被膜特点; ⑷输尿管的行程、分段、狭窄部。3.实验材料 ⑴整尸标本; ⑵完整的腹腔脏器; ⑶肾毗邻、被膜、输尿管行程的观察标本。
4.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5.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无 实验十 盆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掌握盆部的构成;掌握盆筋膜的配布、移行情况及盆筋膜间隙的位置与连通;掌握盆内脏器的毗邻关系和临床意义。2.实践内容 ⑴观察盆部的构成及盆腔内容物; ⑵观察盆膈、盆筋膜间隙;盆腔脏器的位置、毗邻、血管及神经; ⑶观察盆筋膜及筋膜间隙的位置与连通。3.实验材料 盆部局解标本及模型、挂图 4.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5.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无 实验十一 会阴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掌握肛管结构特点、肛直肠环及坐骨肛门窝的构成、内容;掌握尿生殖三角,尿生殖膈、会阴浅、深间隙的概念;掌握会阴中心腱的构成及生理、临床意义;掌握男性尿道破裂尿外渗的方向。2.实践内容 ⑴观察肛直肠环、坐骨直肠窝的界壁、内容物; ⑵观察会阴浅隙的位置、内容物;
⑶观察会阴深隙的位置、内容物; ⑷观察会阴中心腱的位置。3.实验材料 盆会阴局解标本及模型、挂图。4.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5.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无 实验十二 上肢
(一)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掌握腋腔的构成、内容;掌握臂和前臂横断面的骨筋膜鞘;掌握臂部与前臂血管神经的走行、易损伤部位;掌握肘腔的构成与内容。2.实践内容 ⑴仔细观察浅静脉,肘正中静脉与深静脉的交通; ⑵辨认腋动脉的分支,臂丛的形成及分支,腋腔淋巴结的排列; ⑶寻找正中神经与桡神经深支; ⑷辨认臂部、前臂肌群的支配神经; ⑸肘窝内容:由外至内为肱二头肌腱、肱动脉、肱静脉和正中神经。3.实验材料 ⑴上肢神经、血管及肌标本、浅层静脉标本; ⑵臂和前臂横断面示骨筋膜鞘标本。4.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5.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无
实验十三 上肢
(二)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掌握手掌的层次,手部的筋膜及筋膜鞘、筋膜间隙;掌握手掌的浅深动脉弓;掌握正中N、尺N和桡N在手部的分布和支配情况。2.实践内容 ⑴示教掌腱膜; ⑵示教手内肌:鱼际肌、小鱼际肌、蚓状肌、骨间肌; ⑶示教伸肌支持带、屈肌支持带、腕管及腕管内容; ⑷确认桡、尺侧囊的位置; ⑸观察掌浅、深弓及正中N、尺N和桡N的支配; ⑹在手掌横断面标本上观察骨筋膜鞘、掌中间隙、鱼际间隙;指导观察指髓、腱裂孔、腱纽。3.实验材料 ⑴已解剖的手部肌标本:浅层和深层; ⑵手掌及手指横断面标本; ⑶手的神经血管标本,指腱鞘标本,腱滑膜鞘标本。4.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5.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无 实验十四 下肢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对标本、模型的观察,掌握阔筋膜的结构特点及形成物(髂胫束、隐静脉裂孔、肌间隙);掌握肌腔隙、血管腔隙、股三角的境界、构成和内容;掌握大腿前、内侧肌群的血管供应和神经支配;掌握收肌管的境界、构成和内容;掌握臀部深筋膜及肌肉的配布;掌握臀大肌下间隙的位置和内容(梨状肌上、下孔及坐骨小孔穿经的结构);掌握股后区的肌肉配布及血管供应和神经的支配;掌握坐骨神经的走行、分布;掌握腘窝
的境界及内容;掌握踝管的构成、内容。2.实践内容 ⑴观察下肢浅静脉的走形特点;大隐静脉末端的属支; ⑵观察股三角的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股神经在股部的分支、延续,股鞘及股管; ⑶梨状肌上、下孔、坐骨小孔血管神经的排列; ⑷收肌管、腘窝的边界及血管、神经的排列; ⑸踝管的位置与通过的结构。3.实验材料 ⑴下肢神经、血管及肌标本、浅层静脉标本; ⑵大腿和小腿横断面示骨筋膜鞘标本。4.教学方式 学生自学为主,老师解答疑问。5.考核要求 要求掌握所有的实验内容,老师随机进行标本抽查。6.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无
六、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管理的要求: 合理安排,综合考虑。保证教学标本和模型的数量和质量。2.对教师的要求: 严格履行教师的职责,认真指导学生观察标本与模型,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解决。3.对学生的要求:(1)遵守实验室规则,着装整洁,穿工作服(2)认真观察标本和模型,及时与老师沟通(3)爱护实验室的一切器材(特别是标本与模型)(4)保持实验室整洁卫生 4.对教学基地、实验室和实验员的要求: 保持实验室通风;标本出台及时,质量良好。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局部解剖学》第7版,彭裕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2、主要参考书: 《局部解剖学》第1版,孔祥玉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简明局部解剖学图解》第一辑,刘里侯、韩承柱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
多元化解剖学教学 篇7
1 寓美
美是人生的最终追求, 然尔任何学科都蕴藏着美的元素, 对于以正常人体为对象的解剖学而言, 才是至美科目。如解剖学者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倡导的医道“爱艺术者能爱人类, 爱医术者尤爱人类”所表现的美好情操和仁爱心灵。史书还有记载, 公元1 6年, 王莽令太医尚方与巧屠一起解剖被处死刑者公孙庆的尸体, 不仅度量其五脏, 而且“以竹筵导其脉, 知其始终…”。这就是对人体美的探索, 也是解剖学前者对世界的贡献。
1.1 将教学语言艺术性, 加强学生对解剖学知识的记忆
采用一切美好事物可以联系到解剖学知识的, 用形容、比喻、象征性手法, 运用通俗易懂, 有趣幽默, 甚至文学性等美的语言能使“呆板、死的”形态“活起来”。比如:消化系统为“高效的食品加工系统”;泌尿系统为“下水道”;子宫动脉位于输尿管的前方可以用“桥下流水”;视器不仅是人体的“侦察兵”, 也是“心灵的窗户”;泪液的产生与排出时尤其大哭淋漓时“鼻涕眼泪一起流”来阐述泪液是流入鼻腔的;动脉似“奔腾的江河”离开心脏, 静脉象“平静的运河”回到心脏。总长度约1 0万公里的毛细血管如“潺潺小溪”运送血流来。
1.2 手势解剖法
对某些知识点加以手势和肢体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踝关节做内翻外翻运动, 可以采用在课堂上踢键子表演。再如讲述子宫的分部, 位置及韧带时仅靠挂图、模型等不易表达, 我们可用形体及手势来说明更具体、更形象化。教师取立正位, 面朝向学生, 双臂向外平伸表示输卵管, 5个手指向外展示输卵管伞, 此时头代表子宫底, 胸部代表子宫体, 腰以下代表子宫颈, 弯腰向学生鞠躬是表示子宫的前屈位, 整个人向前倾斜表示子宫的前顷位。同时, 根据以上知识来描述子宫韧带的起止点, 讲解每条韧带的作用也比较形象。另讲到直肠的形态时, 直肠并不直, 在矢状位上有两个弯曲, 分别为骶曲、会阴曲, 骶曲凸向后, 会阴曲凸向前, 同学们经常混淆不清, 我们可以做一个“驼背屈膝”的姿势, 从侧面观察很像两个弯曲, 一目了然。
2 诱兴
是以世上最自然美的人体为对象, 诱发学生兴趣。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在上解剖课绪论之前, 可以先组织学生临床观摩。让学生身穿白大衣, 亲赴临床观看医生对病人进行病史的询问、体格检查、诊断及治疗全过程, 使同学们触景生情。使学生有强烈的兴趣投入到解剖学学习中来,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进行触摸“活标本” (自己) 前介绍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比如从喉结向下摸到的凹陷为颈静脉切迹, 再向下5 c m可以摸到微向前凸的横行粗糙面为胸骨角, 再向左摸可以摸到弧行向后外上的硬性结构为第2肋, 再垂直向下摸, 可以留课后思考题, 自己心跳最明显的在哪个部位?如此才可以让学生慢慢了解自己, 了解解剖学。
3 互动
加强情感上的交流, 以情动人并创造实验教学环境美。要放弃并打破“师道尊严”, 改变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 要让老师的讲课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以情动人。实验课上可以用化学的眼光去看尸体标本, 它无非是凝固的蛋白质, 作为老师并且可以不带手套去讲解标本, 去让那些“三怕”学生从心灵上克服对标本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多想、多问问题, 往往独特的想法是能导致科学发展, 跨越科学认识中“空白”地带, 开拓新的领域。
4 联系
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 以描述性为主, 为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应加强解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教学。
4.1 与生理学的联系
解剖学重在描述形态结构, 生理学重在讲解生理功能。例如, 在讲述动脉管壁组织结构内容时, 动脉的中膜是重点。大动脉中膜是以弹性纤维为主, 而中小动脉是以平滑肌为主, 若照书讲述, 既不能引起学生重视, 又让学生很难理解。在讲解中若将大动脉弹性纤维与心射血时作用, 中小动脉平滑肌与血液流动持续性以及血压的关系联系在一起讲解, 既充分提示了动脉管壁组织结构的区别, 又说明了形态结构与功能的辨证关系。再如子宫动脉怎么是呈“W”型弯曲的, 是因为生理功能中, 子宫在妊娠期时子宫颈拉长的需要。学生就能更加体会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的道理。
4.2 与临床学科的联系
在讲解概念抽象中, 有意识地多讲些与临床学科联系的病例, 既增加趣味性, 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又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求知欲。例如:在讲完基底核的结构后, 强调一下小脑损伤所引起的功能障碍表现为两类:一类是运动过少而肌紧张亢进的综合征, 如震颤麻痹, 常称帕金森病;另一类是运动过多而肌紧张减退的综合征, 如舞蹈病。还可以演示两种病的症状, 这样学生的印象就更加深刻。
4.3 与力学的联系
解剖是形态学科, 在讲解椎体从上向下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同时, 我们可以借助力学原理 (P=F/S, F=mg) 来理解, 这样学生学和老师授都可以达到效果。
摘要:医学中大约有2/5的关于名词的内容来自基础学科解剖学。对于学生来讲, 内容多, 难记易忘一直困惑他们, 使得解剖学在医学生心目中是大量的机械性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产生枯燥、厌烦的情绪。如何能激发并不断维持学生对解剖学的兴趣, 便成为解剖教学成败的关键, 就此问题, 特提出寓美、诱兴、互动、联系四种相结合的多元化解剖教学模式。
关键词:解剖学,多元化,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柏树令.系统解剖学[J].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6.
[2]李玉飞.优化解剖课堂教学的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 (10) :1576.
[3]张阳.提高学生对解剖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4 (5) :71.
[4]张楚.寓美于解剖学教学[J].解剖学科学进展, 1999, 5 (3) :87.
[5]牛志敏.手势和比喻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 1996, 4 (1) :56.
[6]刘忠浩.临床综合征的解剖学基础[J].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
解剖学 教学大纲 篇8
一、局部解剖学教学应用多媒体的必要性
随着医学院校的扩招,学生越来越多。目前,局部解剖学这门课程在教学中面临着很多问题:第一,师源紧张而学生多,学生动手的机会减少;第二,教学内容和临床实践之间存在很大的距离;第三,授课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但临床实践经验欠缺;第四,实验课程减少,学生课后必须花大量的时间来巩固所学知识。这样,若再按照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要求,因此,多媒体教学在局解教学中越来越重要。
二、制作局部解剖学多媒体
局部解剖学多媒体教学以全日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为教学对象,以第七版《局部解剖学》(彭裕文主编)为内容,保证了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按实验教学的要求,包括图片、视频和音频,将图片库图片通过多媒体技术与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结合,其中,使枯燥的局解实验内容变得生动、形象、逼真、直观,便于学生观察、理解和掌握。图片是各种解剖图片,包括立体各方位效果图;视频可以是真实手术视频,也可以是局部解剖录像。
三、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点
随着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网络进行知识的传播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网络教学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实现了教学的开放性。网络教学具有全时空、交互式、个性化、远距离、大容量等特点,有利于克服局部解剖学课堂教学自身所固有的弱点,解决目前面临的困难。通过网络多媒体教学可以顺利实现课堂教学在时问和空间上的外延,将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增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其进行适当的创新,培养其团结协作的精神,有利于学生基本技能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建立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最大化,学生能在课堂授课之外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作息时间自由地、合理地安排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实现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为此,我们结合局部解剖学的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应用此教学法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四、网络多媒体教学的效果评价
为检验网络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成绩进行比较。问卷调查的具体内容是每位学生在登录并使用网络多媒体教学后,对网络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接受调查问卷并评价。调查研究显示,92.71%的学生对该教学法的应用持赞成态度,并且从学生对同一难度试题的考试成绩来看,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进行学习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以往仅仅依靠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学习的学生成绩。所以,网络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局部解剖学教学过程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其仍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如一些学生自控性差,不能自觉地完成所学知识;多媒体的制作有待于更加完善。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完善教学方法,从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必要的保证,为其它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李立松,陈学敏,刘国.高等学校多媒体课件开发方式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l(2):35-40.
[2]冯正巩,汪华侨,初国良.周围神经系统网络课件的建设[J].解剖学研究,2004(26):l55-l57.
[3]王志强,于振海.浅谈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2012,19(2):57-59.
【解剖学 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临床解剖学教学06-18
解剖学教学对比09-25
运动解剖学教学09-25
牙体解剖学教学10-08
人体解剖学教学体会10-24
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专科)07-22
留学生解剖学教学09-20
解剖学的趣味教学法09-28
《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探究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