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分析范围

2024-09-15

财务管理分析范围(精选10篇)

财务管理分析范围 篇1

工商管理专业

管理案例分析范围

(一)摩托罗拉的员工培训

摩托罗拉规定每年每位员工至少要接受40小时与工作有关的学习。

根据上面的案例,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有哪几种?分别适用于组织中哪类员工培训的需要?

2.结合摩托罗拉公司培训需求的具体操作,说明该公司培训需求采用的是哪种方法?

3.摩托罗拉公司的培训效果评估是通过哪些指标进行的?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一)摩托罗拉员工培训方案案例分析的参考答案:

1.任务分析法,适用于决定新员工的培训需求;绩效分析法,适用于决定现职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适用于对由于未来可能的工作调动、职位变化等原因需要进行的培训。

2.该公司采用的是绩效分析法。分析组织员工工作现状与组织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判断这些差距中哪些是可以通过培训解决的,并以此确定组织的培训需求。

3.摩托罗拉公司的培训效果评估是通过反应指标、学习指标、行为指标、成果指标等四种指标进行的。

(1)反应指标:考查学员对所学课程的反应如何,其目的在于考查学员对课程的满意度。例如,在摩托罗拉,每个员工参加培训后都要填写一份课程评估表,其中的问题包括学员对教师、教材、时间安排等各项问题进行评估,并给予建议。

(2)学习指标:考查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了不给学员带来不必要的负担,摩托罗拉采取许多灵活、有趣的方式对学员学习情况作出评估,如游戏活动等。

(3)行为指标:考察学员是否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了相应的能力。由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时间,因此对能力的评估需要一个较为先进的评估方法。例如,为了配合摩托罗拉在华四大业务方针之一的加速管理人员本土化进程,设计发展了“中国强化管理培训”。学员在即将接受培训前,要接受多项评估以确定其培训前的能力水平,接受培训后3至6个月,进行再次能力评估,通过两次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就可确定培训对学员能力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4)成果指标:投资回报率,即考查培训投资为各事业部及员工个人所带来的效益。例如,摩托罗拉公司于 1992 年推出一个旨在培训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的计划,在其领域内推广、应用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改进质量系统,从而取得产品在设计、制造、服务等各方面的不断进步。

(二)艾琳化妆品公司

艾琳·格拉斯纳曾在一家全国大公司里当过地区部经理,工作是第一流的,管理250多个上门推销的推销员。根据上面的案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艾琳化妆品公司的管理模式?

2.企业生产销售计划是怎样实施的?

3.公司下一步发展面临什么样的问题?

(二)艾琳化妆品公司案例分析的参考答案评分要点:

1.企业由小到大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管理模式,艾琳创业时更多钓考虑的是资金、技术和市场,而对企业管理者考虑不够。

2.企业生产销售计划是怎样实施有人实施,但无权责利的有机结合,没有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从案例也可启示我们怎样把创业规划与系统实施进行有机地结合。

3.通过本案例可以使大家明白在实践中是高层领导人重要还是中层管理者更重要?而且明白公司下一步的发展是需要招聘有创业激情的员工以及能调动员工积极性的有效领导者。

第1页(共5 页)

财务管理分析范围 篇2

经济的下行和房地产的不景气,建筑市场也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迅速提高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如何创新管理模式以突破企业项目管理发展的瓶颈,正是要从目前我国项目管理的实践中凸显出来的种种问题入手,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诊断分析,找到解决方案,帮助建筑施工企业走出项目管理和项目型企业管理的困境。由于我国在建工程项目数量和规模巨大,这一课题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管理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 问题分析

昆山某大型施工企业公司通过参与市场竞争中标了昆山市某区的某市政道路部分线路的改造项目,项目前期进展较为顺利,基本上按照项目计划的时间表按时按量完成了工程任务,取得经济效果较好,但是就在项目部准备撤离之前,该区政府建立的市政投诉热线开通,该项目所在的线路接到了较多的市民投诉,且多数投诉地点位于该项目线路之外的区域。但项目的发包方———该区交通运输局要求项目部人员暂不撤离,协助处理相关的市民投诉问题,并要求直到所有投诉问题处理完毕后方可撤场。该局的领导将此要求直接通知了公司领导层,公司领导层没有经过现场调研,也没有征求工程现场项目经理的意见,就直接答应了项目发包方的要求。结果直接导致该项目一直未竣工验收,撤场时间比原计划推迟两个月。处理投诉问题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而且增加的材料、人工和机械使用费由于没有合同约定而非常难以计算,必须在经过复杂的变更审批手续后才能支付。由于没有实施项目范围的变更管理,这一变化直接被纳入了项目内部,这就导致在对项目进行考核时,该项目的成本管理目标、进度管理目标全线溃败,直接导致了项目的失败,而且还影响了公司接下来项目的开展,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损失。

这种问题在建筑施工企业里面出现得非常普遍,而在我国的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中都缺少项目范围管理的相关内容,缺乏理论的指导。项目的范围管理失败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损失,但就项目管理本身来讨论,范围管理属于项目管理各个功能中的首要任务,只有从企业和项目两个维度来分析范围管理失控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挖出这个问题存在的根源,从而找出一个可行的、能彻底治愈这个问题的方法。具体看来:

首先是企业层面的原因。企业缺少与项目范围管理相关的程序文件或者是制度做指引和约束,导致经营决策者在遇到类似的问题时缺乏参考,往往凭经验,甚至是凭借个人主观臆断。案例中的发包方深圳市某区交通运输局领导只是与该公司的管理者进行了电话沟通,公司决策者没有经过讨论和调研就立刻同意了对方的要求,这样的决策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偶然性,也就给项目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其次是企业和项目组对接的层面。企业通过投标获得项目后在与项目组进行工作对接时,缺少了相关的对即将要实施的项目进行范围界定的程序和相关文件,即项目范围说明书。而在项目的工作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企业与项目的对接只是一种简单的指令式的联系,缺少沟通和讨论机制,即对项目没能制定出清晰规范的变更控制。缺少了控制,就增加了项目的风险因素。

最后是项目管理组的层面。对项目理解和分解不细致,或者说对项目的定义不够明确,没有做出切实可行的项目进度计划及子进度计划,对项目变更的工程量没有进行量化和验证工作。

3 全过程严控分包项目

3. 1 在有分包的项目内建立分包管理专门组织

造成该公司分包项目失控的主要原因就是项目部本身对分包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分包项目大多是项目的非主体工程部分,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容易在思想产生懈怠。而一旦分包项目失败将会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目标的完成。因此,该公司可以在项目部建立专门的分包管理小组,小组按照项目管理的日常程序对分包项目进行管理,定期向项目经理报告,这样就可以保证分包项目始终处于整个项目管理的体系中。

3. 2 用ISO分包质量控制的工具建立合格分包商名录和评分机制

分包控制的方法和工具在ISO质量控制体系中已经有比较成熟和规范的版本,而该公司虽然通过了ISO认证但一直未能有效地使用其中的工具。该公司完全可以把其中的工具用在包商的选择中,按照其中设计的指标来对分包商进行考核,考核其是否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是否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具有完成类似项目的经验,其报价是否合理以及企业的声誉和信用状况。每年在企业内部进行一次分包商的评分,评分人由企业经营管理者、项目经理和参与分包工作的企业员工担任,将分包商按评分结果进行排名并实行末位淘汰制度。这样的措施可以保证分包商名录的动态性和保证分包商的质量。

3. 3 中期阶段加强控制和管理

在实施阶段,该公司可以将分包的项目分解为工序,以工序为对象进行质量控制,其中要监督与控制的因素包括人的因素,分包商是否存在相关人员无证上岗的情况,如果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必须责令其立即整改; 机具的因素,检查分包商是否使用了合适的设备,是否正确地使用和保养这些设备,以及是否有相应的制度和制度是否有效等问题; 材料因素,要对分包商的材料从采购到使用全过程实施监控,包括对分包商订货合同中材料质量指标、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合格标准等指标提出明确的要求; 对施工方法的控制,分包商使用的工艺是否符合项目要求; 对环境因素的控制。

3. 4 后期阶段严控质检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已完成工序的检查与验收; 不合格工序的处理,应协助分包商对不合格的工序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和责任人,并建立不合格工序的技术档案; 分析不合格工序的源头,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要求分包商进行溯源,迅速锁定范围、查明原因,做好记录,以避免同样的质量问题再次出现。

4 结论

施工项目范围管理失控致项目目标偏离是目前施工企业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从当今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实际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入手,解决如何提高范围管理水平来接近失控致项目目标偏离水平这一重要问题。对工程项目管理中所出现的繁多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和分类并加以提炼,总结出项目管理中最根本、最深层次的问题,深入地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结合国内外项目管理的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的诊断,再结合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面临的环境因素、社会因素等,力求结合探索出一套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为创新项目管理体制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探索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John Raftery.项目管理风险分析[M].李清立,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财务管理分析范围 篇3

[关键词]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赔偿范围;关系

【中图分类号】 D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266-1

研究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行政赔偿范围关系,笔者认为应该依次从三个方面来探讨,即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分析,行政赔偿范围的分析,进而分析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行政赔偿范围关系。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分析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范围。行政审判解决行政纠纷,但并非所有的行政纠纷都可以通过行政诉讼途径解决。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决定着人民法院对行政行为的监督范围,决定着权益受到行政主体侵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诉权的范围,也决定着人民法院所能调整的行政法律关系的范围。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确定应当主要考虑两个因素:(1)行政诉讼制度应当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获得裁判权。(2)行政诉讼应当体现诉讼制度的目标追求即解决社会生活中所有的法律纠纷。

二、行政赔偿范围

行政赔偿范围既包括国家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承担赔偿责任的行为范围,也包括国家对上述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因此,行政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可赔偿的行政侵权行为的范围和可赔偿的损害范围。行政赔偿法律关系之规范性源于权利—义务关系的规范性,因此,行政机关和公民之间存在侵权法上的(公民)权利—(行政机关)职务义务法律关系,根据这一关系,公民得要求行政机关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我国《国家赔偿法》在总则第二条作了如下概括规定:“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照本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国家赔偿法》第一节赔偿范围对赔偿范围做了详细规定。行政赔偿的范围根据行政侵权行为可分为侵犯人身权的行政赔偿和侵犯财产权的行政赔偿。

其中《国家赔偿法》第三条是关于人身权侵权的行政赔偿范围,《国家赔偿法》第四条是关于财产侵权的行政赔偿范围。本条第四项是财产损害赔偿的概括性规定,其他违法事项包括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不作为行为造成财产损害的、违法实施许可行为造成申请人以外的其他人的财产损失等。《国家赔偿法》第五条规定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

三、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行政赔偿范围关系之分析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这里指的其他行政案件是指除了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上述8种案件以外的其他案件,行政诉讼法并未规定这些案件的范围或者内容是什么,只是规定必须是法律、法规作出明确规定的案件。这里的法律、法规指的是除《行政诉讼法》以外的其他各种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这些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其他可以起诉的行政案件,是《行政诉讼》未予以列举的行政案件,即属于《行政诉讼》第11条第1款列举的8种案件以外的。这些案件不只限于只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身权、财产权方面可以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劳动权、文化权、受教育权休息权等。《国家赔偿法》有关行政赔偿范围中所包含的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赔偿,就其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司法审查问题,当然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内容可以看出,这里指的是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而非“其他具体行政行为”。这里的“其他行政案件”既包括上述一般规定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之外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引发的行政案件,也包括其他行为或情形所引发的行政案件。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单独就损害赔偿提出请求,应当先由行政机关解决。对行政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行政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包括具体行政行为和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有关的,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的,违反行政职责的行为。”第二条规定“赔偿请求人对行政机关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但又决定不予赔偿,或者对确定的赔偿数额有异议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第三条规定“赔偿请求人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了国家赔偿法第三条第(三)、(四)、(五)项和第四条第(四)项规定的非具体行政行为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并造成损失,赔偿义务机关拒不确认致害行为违法,赔偿请求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为也都是应当能够引起行政赔偿的行为,而同时结合《国家赔偿法》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定国家还应当对“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者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和“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承担赔偿责任,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为,也就当然属于行政赔偿范围。

从理论上讲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所有违法行为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社会组织的损害,都存在行政赔偿问题。但是这些损害发生后,并不一定都能够通过行政诉讼的方式或的赔偿,只有符合行政赔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为造成损害的,才能够通过行政赔偿诉讼解决。

水库管理范围规定 篇4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水库管理,保障水库安全,充分发挥水库工程效益,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和《江西省水资源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水库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中型水库是指库容___万立方米至___亿立方米的水库。

本规定所称小型水库包括小(一)型水库和小(二)型水库。小(一)型水库是指库容___万立方米至___万立方米的水库;小(二)型水库是指库容___万立方米至___万立方米的水库。

第三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市水库管理工作。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水库管理工作。

第四条

水库按下列分工管理:

(一)国家所有的水库由其管辖部门设立水库管理单位管理;

(二)集体所有的小(一)型水库由乡(镇)水库管理单位管理;

(三)集体所有的小(二)型水库由村民委员会指定专人管理,但受益跨村的由乡(镇)水库管理单位管理。

第五条

水库管理应当确保水库坝首枢纽与渠系工程安全,科学调度蓄水、放水,充分发挥水库工程效益,合理计收水费。

第六条

水库管理人员应当具有相应的业务知识和管理水平,定期接受岗位培训。

第二章

水库安全管理

第七条

国家所有的水库由管辖部门依照下列标准提请县(区)人民政府划定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一)中型水库的坝端外延___米、下游坝脚外延___至___米、溢洪道和其他泄水建筑物两侧各___至___米为管理范围;

管理范围外延___至___米为保护范围。

(二)小型水库的坝端外延___米、下游坝脚外延___至___米为管理范围;

管理范围外延___至___米为保护范围。

(三)水库库区校核洪水位以下为管理范围;

管理范围以上___至___米或者至流域分水岭为保护范围。

集体所有的水库参照前款规定,由县(区)人民政府划定保护范围。

水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应当设置明显的标志。

第八条

国家所有的水库管理范围内,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土地使用权属于水库管理单位,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划定水库管理范围时应当依照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办理手续。

国家所有的水库保护范围内,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土地的使用应当接受水库管理单位的监督。

第九条

水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爆破、打井、采石、采矿、挖沙、取土、建坟等危害水库安全的活动。

第十条

水库运用应当保证安全。

水库在汛期蓄水时,应当制订度汛方案。综合利用的水库,其调度运用必须服从市、县(区)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第十一条

水库防洪安全必须达到以下防御洪水标准:

(一)中型水库正常运用___年一遇,非常运用___年一遇。

(二)小(一)型水库正常运用___年一遇,非常运用___年一遇。

(三)小(二)型水库正常运用___年一遇,非常运用___年一遇。

第十二条

水库未达到防御洪水标准或者有严重质量缺陷的,水库管理单位应当制订除险加固计划。

第十三条

水库除险加固的水文、地质勘探和设计等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水库除险加固的施工应当通过招标、投标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

中型水库坝首主要建筑物的除险加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水利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并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监督。

第十四条

水库除险加固经费,主要通过以下渠道筹集:

(一)县(区)留用的防洪保安资金、水利建设基金;

(二)各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

(三)水库管理单位收取的部分水费;

(四)上级有关部门下拨的专项资金;

(五)群众投劳。

第三章

水费计收及管理

第十五条

水库实行有偿供水。

水费计收标准按照省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当会同受益乡(镇)、村对农业用户的灌溉面积进行核定,经核定后的灌溉面积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由原核定单位重新核定。

第十七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当将用水户应当交纳的水费数额登记造册,予以公布,并报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水库管理单位可以直接向用水户收取水费,有关乡(镇)、村予以配合;也可以委托乡(镇)、村代收。

第十八条

用水户应当按照核定的水费数额和规定的交费日期交纳水费。农业用户每年____月底交纳水费的一半,年终结清;工业等其他用户逐月交纳水费。逾期不交纳水费的,由水主管部门限期交纳,并依法按月加收拖欠水费数额___‰的滞纳金。

第十九条

国家所有的水库收取的水费应当上交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由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工程维修与管理需要提出使用计划,县(区)财政根据工程维修与管理需要提出使用计划,县(区)财政部门核拨给收取水费的水库管理单位使用。

集体所有的水库收取的水费,由水库管理单位管理使用,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

水费应当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结余水费可以结转下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

第二十条

水费用于下列开支:

(一)工程维修养护费、动力燃料费、大修理和更新改造费;

(二)水库管理人员工资、辅助工资、福利费、公务费、房屋修缮费和劳动保护费等管理费;

(三)宣传、奖励、培训、试验研究、观测、绿化等业务费用。

第二十一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当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努力节约开支,收好、管好、用好水费。每开始前,水库管理单位应当编制水费收支计划;国家所有的水库的水费收支计划应当报县(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水费使用的预决算应当每年公布。

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水费收取和使用情况的监督。

第四章

发展水库经济

第二十二条

水库管理单位在保证水库安全、充分发挥水库工程效益的同时,应当利用水库管理范围内的水土资源和设备、技术条件,因地制宜开展综合经营,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实现管理经费和工程维修经费自给自余。

第二十三条

水库管理单位应当大力引进资金和技术,采取合资、合作、独资、租赁等经营方式,发展以养殖业、种植业为主体的立体开发项目,有条件的可以发展旅游业、商业等第三产业,并逐步实现农、工、贸一体化。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对上规模、上等级的项目,应当按照有关给予扶助。

第五章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规定,在水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打井、采石、采矿、挖沙、取土、建坟等危害水库安全活动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并可以对单位处以___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以___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截留、挪用水费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部门报请同级人民政府责令返还被截留、挪用的款项,并可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者提出处分建议。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触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六章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

财务统计职责范围 篇5

1、财务计划管理

(1)负责资金筹措,根据公司运作情况编制做好资金平衡工作。

(2)编制财务收支计划、成本费用计划、资金使用计划及经营成果计划。

(3)对资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统一使用。加强支票和现金管理。严格执行结算纪律,加强财务监督。按现行政策做好外汇管理工作。

(4)根据批准的费用计划,严格控制费用。

2、核算管理

(1)建立合理的核算体制,正确真实反映经营成果,按时报送各项报表。

(2)及时清理债权债务。

(3)负责公司财税检查、统计、验资、年检、审计等工作。

(4)按季、年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根据需要进行专题分析。

(5)认真贯彻国家及上级有关规定的财税制度,并根据管理的需要,制定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办法。

3、成本及利税管理

(1)按预算进行成本控制,严格控制生产经营活动中各种消耗,降低造价。

(2)根据决算及有关资料,编制成本计算表。

(3)对已完成的订单进行成本分析,找出成本升降原因,提出改善管理方法。密切配合工程技术部,做新产品材料成本核算。

(4)研究预测市场信息,根据成本定价法结合市场状况,合理

制定销售价格。

(5)正确核算公司利润,严格控制营业外支出,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利润分配。

(6)认真学习国家税法,按规定准确计算、计提各种税金,按时交纳各种税款。

IT企业项目范围管理 篇6

一、项目范围管理相关概念

范围的概念包括产品规范和项目范围两方面内容, 其中产品规范指产品或服务所包含的特征或功能, 项目范围指为了交付具有所指特征和功能的产品必须要做的工作。

项目范围管理是指保证项目范围规定的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所有管理过程。这个过程用于确保项目组和项目干系人对作为项目结果的项目产品以及生产这些产品所用到的过程有一个共同的理解。简而言之, 项目范围管理就是:做什么?不做什么?包括什么?不包括什么?

二、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分析

在现实的IT项目管理中, 可以看到很多范围管理不到位而导致项目失败的例子。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对项目范围管理的作用进行分析。

1、确定项目范围可提高项目成本、时间和资源估算的准确性。

如果项目的具体工作内容不明确, 项目的成本、时间和所需资源就不明确, 项目完成的不确定因素将大大增加, 面临巨大的危机。

2、确定项目范围有助于清楚地分派责任。

在明确项目包括那些具体的内容、具体有哪些要求、完成的产品应达到什么要求等内容后, 就为清楚地分派任务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3、项目范围、时间、成本三个约束条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时间、成本和范围构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 如图1所示。 (图1)

大多数项目都会有明确的完成日期、成本和范围的限制。时间、成本和范围三个要素被称为项目成功的三大要素。

在三角形中, 任何一边都不可能孤立地改变, 如果项目范围扩大, 必然导致项目成本增加和项目工期的延长。不成比例的变化与孤立的改变某一边是一样的, 都将破坏三角形的结构, 最终招致项目失败。因此, 有效的范围管理更像一门艺术, 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在已经确定的时间和成本下完成项目目标。

三、影响项目范围管理的常见因素分析

影响项目范围管理的因素很多, 经分析有以下几种:

1、IT企业没有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来指导项目管理工作。

此种情况下, 项目的成败完全依靠项目经理个人的管理、领导能力, 大部分项目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因此建立健全项目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2、项目范围的定义不够明确, 不能量化, 可验证程度低。

很多时候都是一些定性的要求, 例如“用户界面友好, 可操作性强, 便于使用及维护”等, 类似这些模糊的界定往往是导致后续项目扯皮的根源。对项目范围的明确定义, 有经验的项目经理及系统分析人员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3、客户本身原因造成项目范围管理上的困难。

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一是客户本身无法确定清晰的范围定义;二是客户有意拖延明确的范围定义。

针对第一种原因, 要向客户方介绍或带领其参观已经完成的项目, 消除对方的疑虑, 清晰对方的思维。针对第二种原因, 如果处理不好, 不但无法做好范围管理, 还会影响双方的合作关系, 影响到可能存在的后续业务。此时, 项目经理要组织人员做好攻关, 软硬兼施, 让客户方负责人真心投入, 提高对方领导的重视程度, 加深项目干系人对各阶段性工作的印象, 扩大范围定义在客户方单位的认知度和影响面。

4、合同方面的原因造成项目范围难以管理。

在合同签订前销售人员为了能够尽快签单, 往往对客户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承诺, 在客户的印象中项目产品已经是无所不包了, 使得客户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另外, 国内IT企业签订的合同一般都比较简单, 很少对项目范围有明确规定, 造成项目的范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留下了很大的隐藏风险。合同签订后项目小组和客户要有一个渐进的项目范围交互、降低期望的过程, 否则容易出现观点冲突, 对项目的推进造成影响。

四、如何做好项目范围管理

要做好项目范围管理工作必须先了解项目范围管理的一些科学过程, 然后认真按照这些科学过程进行项目的范围管理。依据美国项目管理协会 (PMI)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 (PMBOK) 中给出的严格定义, 其中包括启动、范围计划、范围定义、范围核实、范围变更控制等内容。

1、项目启动过程。

项目启动是正式承认一个新项目的存在或一个已有项目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过程。该过程有一个重要的输出文档是项目章程, 项目章程粗略地规定项目的范围, 这也是项目范围管理后续工作的重要依据。项目章程规定项目经理的权利以及项目组中各成员的职责, 还有项目其他干系人的职责, 这也是在以后的项目范围管理工作中各个角色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有一个明确规定, 保证后续工作可以更加有序地进行。项目一般是由市场需要、经营需要、客户需要、技术进步、法律要求等一个或多个需要而启动的。

2、项目范围计划过程。

范围计划的核心工作是编写正式的项目范围说明书和范围管理计划。范围计划编制是将产生项目产品的所需进行的项目范围渐进明细和归档的过程。做范围计划编制工作需要参考很多信息, 通常它对项目范围已经有粗线条的约定, 范围计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和细化。范围说明书在项目干系人之间确认或建立了一个项目范围的共识、作为未来项目决策的文档基准。在进行项目范围规划时, 必须慎重考虑与权衡工具、数据来源、方法、过程与程序, 以及其他因素, 确保为项目而付出的努力与项目的大小、复杂程度和重要性相称。

3、项目范围定义过程。

范围定义指的是把项目产出物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更便于管理的许多组成部分。一个好的范围定义可以提高对项目成本、项目工期和项目资源需求估算的准确性;为项目的绩效度量和控制确定一个基准;便于明确和分配项目任务与责任。在这个过程中, 项目组要建立一个工作分解结构 (WBS) 。WBS的建立对项目的意义非常重大, 它使得原来看起来非常笼统、模糊的项目目标一下子清晰起来, 使得项目管理有依据, 项目团队的工作目标清楚明了。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WBS或者范围定义不明确时, 变更就不可避免地出现, 很可能造成返工、延长工期、降低团队士气等一系列不利后果。

4、项目范围核实过程。

范围核实是通过参与者的行为正式确定项目范围的过程。它要求回顾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 以保证所有项目都能准确、满意地完成。这个过程是范围确定之后, 执行实施之前各方相关人员的承诺问题。一旦承诺表明你已经接受该事实, 那么你就必须根据你的承诺去实现它。

5、项目范围变更控制过程。

范围变更控制是指对有关项目范围的变更实施控制。主要的过程输出是范围变更、纠正行为与教训总结。再好的计划也不可能做到一成不变, 关键是对变更进行有效控制。

客户在项目开始之前不能明确所有的需求, 随着业务的发展、客户认识的提高, 客户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客户提出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变更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随意的、没有控制的变更。为了使变更有序, 需要与客户一起, 建立变更控制委员会 (CCB) , 制定严格的变更制度、变更流程, 将一切非必要、非紧急、不合理、非高层领导意图的“无效变更”屏蔽掉, 同时采用变更申请表格和配置管理工具有效地管理变更。

五、总结

影响IT项目最后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包括项目管理的九大知识领域。有效的IT项目范围管理对项目的成功运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范围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对项目进度、质量、成本的有效掌控以及对项目风险的控制。

参考文献

[1]吴吉义, 殷建民,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教程[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33.

财务管理分析范围 篇7

关键词:泰国学生;范围副词;都;偏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H146;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189-03

在现代汉语中,范围副词是副词中的一个小类,具有限制性的作用。范围副词“都”汉语学习者在写作中经常使用,但由于“都”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点不容易掌握,汉语学习者在使用时常常将该词与其他范围副词混淆,如“也”“就”等,因此容易出现偏误。目前,对日本、韩国、越南等留学生习得汉语范围副词的研究有很多,专门对泰国学生使用汉语范围副词“都”的偏误的研究较少。由于母语的不同,各国留学生在使用范围副词时产生偏误的种类、原因等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本文对泰国学生汉语写作语料中使用范围副词的情况与产生的偏误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较有意义。

一、范围副词“都”的本体研究现状

对于范围副词“都”的本体研究已有不少,其定义和使用方法都大体相同。黄伯荣、廖序东(2002)指出:“副词常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性词语,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他们在列举的范围副词小类中提到了“都”。“都”表示总括全部,一般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①朱德熙(1982)指出:“表示范围的副词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标举它前边的词语的范围。”对此所提到的例词就是“都”。②根据以上定义可以看出,范围副词“都”所出现的位置一般是在其总括的主语后边,后边是谓语成分。例如:

①我们都看到月食的全过程了。(名词性成分+都+谓语成分)

②每一件事他都做到了。(同上)

关于范围副词“都”的使用条件,周小兵、王宇(2007)指出了其语法分布:

(1)当句子主语是一个以上,表示“全部”的意义时,一般用“都”。例如:“她们都对此感到非常惊讶。”

(2)当句子的主语是可切分的一个个体,句子又要表现出“全量”,可用“都”。例如:“这块地都种上了水稻。”

(3)当句子里有“每”、“各”、“所有”、“这些”、“那些”以及“随时”、“任何”等词语时,后边一般都要用“都”与其对应(当“每”表示同一动作有规律地反复出现不用“都”)。例如:“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4)当句子中有表疑问“谁”、“什么”、“哪里”、“怎么”或“无论”、“不管”等词语时,谓语或第二分句中要用“都”或“也”与其对应。例如:“无论是什么困难,我们都应该沉着应对。”

(5)由“谁、什么、哪儿、哪+数量词”等构成的疑问句中,经常需要在谓语动词前用“都”,总括后边所询问的内容,但回答问题时不能用“都”。例如:“A:你的包里都装了什么?B:一些证件、一把雨伞和一个钱包。”③

本人认为以上五点是范围副词“都”的较为全面、科学的语法分布概述。

二、泰国学生使用范围副词“都”的偏误类型分析

本文所研究的语料共计325篇,包括210篇马哈沙拉坎大学不同年级的同学的作文以及115篇于本校就读的泰国留学生的作文,字数共计12万字。根据笔者的统计,在这些语料中,排除学生个人出现的重复偏误、偶然笔误以及由于不明白写作者的用意而无法研究的句子,最终发现使用范围副词“都”的偏误共有55例。本文将对这55个偏误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四个类型的偏误。

(一)遗漏

遗漏“都”这类偏误有26个,占整个偏误总数的47.23%,所占比例较大。例如(括号表示句子中遗漏“都”的位置):

(1)我每年( )跟爸爸去看。

(2)因此,每次骑摩托车( )要戴安全帽。

(3)我觉得(无论)什么时候去那里,我( )很开心。

上述句子都遗漏了范围副词“都”,纠正这一偏误只需在括号内加上“都”字即可。这些句子都符合了使用“都”的条件而未使用。例句(1)(2)中都出现了“每”一词,后边应加上“都”与之呼应。而例句(3)句子中有“无论”,谓语中或第二分句中要用“都”或“也”与之呼应。

(二)误加

误加是指在不应该使用该词语或成分时使用了该词语或成分。此类偏误主要表现为学生在写作时,句子中不需要使用范围副词“都”的时候使用了“都”。在55个偏误中,有7个误加了“都”,占偏误总数的12.73%。

(1)泰国都有四地区是北部、东北部、中央、和南部。

(2)他们都有两个孩子。

(3)素可泰时代的春耕节国王偕王后都亲自犁田。

(4)因为泰国信仰佛教所以全国都有很多佛寺分布。

例句(1)(2)的特点是,主语部分并非复数形式或是以一个整体出现,而后半部分存在有多个名词成分,如“北部、东北部、中央和南部”,或者“我们”“两个孩子”等复数词,而范围副词“都”总括的是在它前边的成分,并非后边的。这些句子的主语部分都是单数,也并不能切分,因此不能使用“都”。例句(4)的“都”前边有两个名词“国王”和“王后”,但真正主语只是“国王”,因此例句(4)也不能使用“都”。

(三)误代

误代偏误是指学生使用范围副词“都”时,与其他副词发生混淆。本文涉及的语料中,此类偏误的句子共有17个,占偏误总数量的30.91%,比例仅次于“都”的遗漏偏误。这类偏误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该使用范围副词“都”的时候学生却使用了别的副词。如:

(1)IPAD有缩小的特征,去哪儿也可以拿去。endprint

(2)每次我回家又见一个奇奇怪怪的男孩子。

(3)现在骑摩托车去哪就戴安全帽。

本文涉及的语料中,使用“就”取代“都”的句子有9例,使用“也”取代“都”的有3例,“又”取代“都”存在1例。数据表明,学生更容易将同属于副词的“就”与“都”混淆而产生偏误。学生容易理解副词“就”通常可以承接两个动作的发生,而忽略了范围副词“都”的使用条件。“也”表示同样、并行的意思。例(1)前后两部分不存在并行、同样的关系,因此不应使用“也”。纠正这类偏误应将错误使用的词改为“都”。另一种情况是学生在使用副词时错用了“都”而并未使用正确的副词。如:

(1)我们全部同学都很怀疑,她这么年轻,胆子又不大,只站在黑板前脸都红了,而且缺乏经验,真的可以教我们吗?

(2)刚开始的时后,觉得不太习贯跟外国人住在起语言也聊不通,所以宿舍发生事情,都是难以解决。

(3)南宁地区是个发展中的城市,交通很方便,现在正在建行了建设地铁,两三年以后我们都可以坐地铁去很多地方。

例句(1)(3)并没有表示限制数量或总括事物范围的意义,应该使用副词“就”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或是表示承接、假设、条件等逻辑关系。例句(2)想要表达的是时间概念,这个时候应该使用时间副词“总”表示经常、一直。

(四)错序

错序偏误是指把句中的词语或成分放错了位置而造成的偏误。由于学习者对于范围副词“都”的位置还把握不清,导致了该类偏误的发生。在本文涉及的语料中有有5个此类句子,占偏误总数量的9.09%,例子如下:

(1)最后我想泰国人都骑摩托车用戴安全帽。

(2)当新老师以一身小碎花裙一上讲台露面,同学们都就开始讨论起来。

孟艳华、王健(2004)考察了范围副词“都”的位置,指出:“范围副词‘都出现的位置应该是在主语性成分的后边,谓语性成分的前边,并和其后的谓语性成分一起组成一个复杂的谓语成分。相对于其总括的NP来说,‘都与谓语性结构的关系更为密切,也就是说,‘都与其总括的NP之间可以有其它名词性成分,比如时间名词,但,‘都与其后的复杂谓语性结构之间不会有其它非动词性成分,并且尽可能靠近主要谓语动词。”④要明白“都”的位置,需要判断好主语、谓语分别是哪些,再根据以上原则进行其位置的正确判断。

三、泰国学生范围副词“都”的偏误原因分析

(一)母语的负迁移

泰语和汉语同属汉藏语系,二者之间有相似也有区别。泰国学生在习得汉语时,伴随着母语的负迁移,学习者会将母语中的规则和习惯统统带入到汉语规则中,产生偏误。

林梓欣(2007)指出:“因为表示范围的泰语副词的数量很少,所以一个表示范围的泰语副词能与几个表示范围的汉语副词对应。”⑤泰语中的“都”与汉语的“总共”、“全”、“统统”等表示范围、数量的统括性副词共用一个形式,因此会产生这样的错误。汉语中的“都”和“也”在泰语中有较为复杂的关联,因此学生在学习汉语时有可能将二者混淆。

(二)目的语规则的泛化

“都”表示总括全部,一般是总括它前面的词语,通常主语所指不止一个。学生在学习到这一使用条件并过度泛化后出现误加、误代等偏误。如:“南宁是个发展中的城市,交通很方便,现在正在建设地铁,两三年以后我们都可以坐地铁去很多地方。”学生看到“我们”就在其主语后加上总括性范围副词“都”,却没有考虑到整个句子存在有表条件的逻辑关系,应使用副词“就”。

(三)教材编排不当

教材对内容的选取、编排以及对语法点的解释都对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产生较大的影响,教材的编排不当会阻碍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例如《汉语教程》虽将“都”作为重点语法项目,反复出现在课文中,也在课后练习设计了“都”的各种练习题。教材第一册第十三课中,语法讲解是将副词“都”和“也”放在一起,且解释过于简单,学生只能大致明白“都”突出“全部义”的用法,其他用法却无法理解,教材并未对其他使用条件进行进一步说明。

四、教学建议

根据以上偏误类型及其原因的、分析,笔者相应地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建议。

(一)加强汉语和泰语之间的对比研究

语言教学不能只强调语言语法知识点的讲解,还应注重两国语言之间的差异,根据语言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才更有利于泰国学生更高效地学习汉语。面对相似而又有区别的语言,泰国学生学习起汉语来较为困难,会产生大量的母语负迁移。因此,只有加强两者之间的对比研究,才能更好地分析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重点和难点,并提高教学成效。

(二)针对泰国学生习得“都”的偏误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对策

经过上述偏误分析发现,泰国学生习得“都”产生的偏误为:遗漏>误代>误加>错序。学生在造句、写作时,发生范围副词“都”的遗漏以及误代现象较为严重。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将其作为重点内容来辅导,在课堂上加强对“都”的使用条件的讲解和练习。同时需要让学生明白“都”与其他副词之间存在的差别,通过对比练习加深印象。

(三)完善教材内容的编排和解释

教材中对于范围副词“都”的介绍不应过于简单,一句话并不能让学生了解到“都”的使用方法。“都”的使用条件较为复杂,应该根据其语法意义使用频率的高来低分类分点地解释,做到循序渐进。《汉语教程》将“都”和“也”放在一起解释,让学生明白了二者的相似性,但也需要强调二者的区别,否则学生易将二者混淆。

注 释:

①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4.

②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195.

③周小兵,王宇.与范围副词"都"有关的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7,(1):71-72.

④孟艳华,王健.范围副词"都"的位置考察[J].语文学刊,2004,(6):105.

⑤林梓欣.现代汉语副词与泰语副词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35.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朱德熙.语法讲义[M].商务印书馆,1982.

〔3〕周小兵,王宇.与范围副词“都”有关的偏误分析[J].汉语学习,2007,(1).

〔4〕孟艳华,王健.范围副词“都”的位置考察[J].语文学刊,2004,(6).

〔5〕林梓欣.现代汉语副词与泰语副词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

〔6〕张蕊.副词“都”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及语法偏误[D].天津师范大学,2012.

管理沟通期末复习范围 篇8

(三)主题:请联系2014年5月底发生的“山东招远麦当劳餐厅杀人事件”,运用当代企业“危机沟通”的规范理念与技巧,深入评价麦当劳公司在该案例中的相关危机沟通活动,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课程实践报告要求:2000字(案例概述<500字,案例分析>1500字),A4纸,小四字体,1.5倍行距打印,期末考试时连同试卷一起交。

温馨提示,老师要求到时候考试开始前上交该作业,请同学们做好作业准备,祝大家考试顺利

下面是我的整理(可能需要说明的是,除名词解释外,其他为开放性题型)

名词解释(6个)(40~50字)

43页,心理感知偏差

281,产品伦理失范

175跨文化沟通管理

121适可而止的领导分散式参与管理

284伦理型沟通文化伦理型文化

241利益相关者定向原则

简答题(4个)各10分(100字左右)

第一题:有效沟通的核心是系统思考结合自身经验(20页)

第二题:沟通意识怎么调试、改善、优化自己的沟通意识,联系自己的工作经验来谈(65)

第三题:强者谦卑 示弱是强者的美德,能力越强,强者要谦卑(52页)第四题: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2012年可口可乐含氯事件(112页)

第五题:微信朋友圈对你的职业生涯发展有什么好处,文档里漏了这里三四题的题目所在页码

职业生涯有益的帮助

第六题:用服务伦理的理念(282)评论苹果售后服务门事件

论述题(400~500字)

第一题:苹果,尼康两个事件来聊服务伦理(282),也就是课程实践作业

(二)管理沟通课程实践

(二)主题:请联系2013“苹果手机售后服务门”与2014“尼康D600相机黑斑门”两个案例,深入思考“基于服务伦理的管理沟通”的社会需求与市场价值,系统评价两家企业的相关危机沟通活动及其得失,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课程实践报告安排待定,请留意后续课堂通知

第二题:尼康的事件,结合事件来谈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职业体验分析(400~500字)(20分)

第一题,结合自己的职业体验分析聊聊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处理危机,处理矛盾事件等

第二题,课程实践作业

(三)的案例分析

课程实践

企业财务职责范围 篇9

2、负责企业财务科技专帐、加计扣除项目费用、火炬计划财务数据的编制和审定,负责会计核算和年审工作。

3、负责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的财务专账的编制和审定: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要求准确界定研发费用核算的范围,并组织实施;归集人员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折旧费用等研发费用;与其他部门一起负责高新技术产品收入界定;能够与研发部门协同完成高企申报非财务指标要求等。

4、负责企业各项科技项目申报中财务专账信息的整理汇总。

财务管理分析范围 篇10

摘 要 合并财务报表问题是当今会计界的难题之一,而合理地确定合并范围是正确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前提。确定合理的合并范围,可以减少利润操纵的空间,提高合并财务报表的合理性和可比性,改善合并财务报表的质量。

关键词 控制 合并理论 合并范围 合并财务报表

一、合并范围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彼此独立的企业的联合,或者一个企业通过购买权益性证券、资产、签订协议,或者以其他方式取得另一个或几个企业控制权的行为。企业合并从财务会计的角度可以分为吸收合并、创立合并和控股合并三种方式。

(二)合并财务报表

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形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母公司,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子公司的企业(或主体,下同)。子公司,是指被母公司控制的企业。合并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一)合并资产负债表;(二)合并利润表;(三)合并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变动表;(四)合并现金流量表;(五)附注。

(三)合并范围

合并范围一般是指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编报的子公司的范围。确认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明确哪些子公司的财务报表应包括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报范围内,哪些子公司的财务报表被排除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报范围外。

二、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界定的前提——合并理论

合并范围的界定取决于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时采用的合并理论。因为不同的合并理论所认定的集团内各成员公司的关系不同,同一家成员公司可能在一种理论下属于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需要纳入合并范围,但在另一种理论下可能不需要纳入集团合并范围。目前主流的合并理论有实体理论、所有权理论和母公司理论三种。

(一)合并理论对合并范围的影响

实体理论将企业集团所有股东同等看待,合并财务报表反映的是企业集团的全貌。因此,实体理论以实质性控制为基础,即投资主体只要有能力统驭被投资主体的决策,就对其有控制权,应将其纳入合并范围,不必以取得法定上的权力作为控制的基础。

所有权理论运用比例合并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只反映母公司拥有而非控制的资源。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了控制的实质。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制意味着母公司有能力支配子公司的全部资产(而不仅仅是所拥有的资产),有能力统驭子公司的經营决策和财务决策,所有权理论忽略了这种财务杠杆作用。

母公司理论以法定控制权为基础,认为控制权通常是以持有被投资主体半数以上表决权而取得的,也可以通过使一个主体(子公司)处于另一主体(母公司)的法定支配下的控制协议而实现。当一个主体处于另一主体的法定支配下,母公司可以完全控制子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应该将其纳入合并范围。因此,母公司理论通常以法定控制为基础、以持有半数以上表决权为标准来确定合并范围。

(二)目前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选择

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指出“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不属于母公司的份额,应当作为少数股东权益,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子公司当期净损益中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份额,应当在合并利润表中净利润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列示。”上述规定表明我国现行的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依据已定位为实体理论。新会计准则采用以实体理论为基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既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又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同时也反映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三、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界定的标准——控制权

合并范围界定的标准是指在某一种合并理论指导下判断集团内企业是否纳入合并的依据。集团内企业只有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时才可纳入合并范围,因此控制权是确定合并范围的核心标准。我国新会计准则中把控制定义为:“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

(一)“控制”的数量标准确定

新准则中规定:“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同时还规定:“在确定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应当考虑企业和其他企业持有的被投资单位的当期可转换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可执行的认股权证等潜在表决权因素。”

新准则对合并范围以拥有的表决权是否过半数为判断的依据和标准,并明确了这种拥有包括直接拥有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两种情况。

(二)“控制”的质量标准确定

所谓质量标准是指在不满足数量标准的情况下可能存在的控制权确定。

新准则中规定:“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视为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1.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2.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决策;3.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4.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

(三)不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

根据数量标准和质量标准判断“控制”的存在是界定子公司属性的关键性条件,但是以上标准只是界定合并范围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换言之,纳入合并范围的一定是子公司,即为母公司所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但是并非所有因控制关系而界定的子公司都应纳入合并范围。这种虽存在控制关系但不纳入合并范围的特殊情况,往往是由于母公司所实施的控制权是暂时的或受到限制等原因造成的。

新准则中未对不应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进行单独界定。但是,新准则中规定“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并且还规定“将母公司的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四、新准则中有关合并范围的规定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目前,我国新会计准则中有关合并范围的规定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地探索和改进,而且,随着并购的快速发展和我国与国际会计准则的不断接轨,合并范围存在的问题必将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复杂持股合并的问题

如前面“‘控制’的数量标准确定”中提到的“间接拥有”,在新准则中没有就如何计算间接拥有比例的方法做出明确的规范性说明,由此容易造成对于同一持股关系的合并业务会因为不同的会计人员不同理解而做出不同的合并处理,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导致最后提供的合并会计信息不同。

对间接拥有的表决权如何计算,实务中存在两种不同计算方式,即“加法原则”与“乘法原则”。第一种方法是企业通过对中间企业的控制,也能够实质上拥有并控制第三方企业的表决权资本。第二种方法是,一个企业通过中间企业而间接拥有第三方企业的表决权,按该企业拥有的该第三方企业表决权资本的比例乘积计算得出。很显然,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会对同一投资关系是否拥有过半数表决权,产生不同的结论,从而直接影响合并范围。

实际上,由于乘法原则得出的实际持股比例体现的是拥有子公司净资产的比例,比加法原则的结果更为科学合理,所以建议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采用乘法原则来计算母公司对“间接拥有”的孙公司持股比例。但是,由于加法原则更能真实的反映实质性控制,因此,在确定是否纳入合并范围时建议采用加法原则计算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公司的表决权资本数。

(二)实质控制存在与否的判断标准不明确

新准则中只是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并且列举了母公司虽然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以下的表决权,却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的四种情况。但是,新准则并未给出在会计实务中应如何判断实质控制是否存在的标准。例如,当前股权分散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企业即使不满足拥有多数表决权或者准则中所列示的四种情况,但仍然实质上控制着被投资企业。所以建议完善准则中关于实质控制的判断标准,以期更好地指导有关合并范围的实务操作。

(三)关于暂时性控制的问题

新準则强调以控制为标准界定合并范围,但对暂时控制并未明确说明。由于有关时间规定比较含糊,缺乏操作性,按照这条规定,上市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可能以暂时控制而非实质控制为借口,不进行并表,这样无法反映企业集团真实的财务和经营信息,留下利润操纵的空间。

因此建议明确“暂时控制”的含义,可将其界定为短期投资,明确与企业会计准则概念一致,即通常是易于变现、持有时间短、不以控制被投资单位为目的的投资,可规定期限为“一年内”,并且应该注重未予合并的证据。

(四)非营利性组织是否纳入合并范围的问题

我国当前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经济居于主导地位,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占很大的比重。在我国这种大环境之下,公有制企业控制非营利性组织的背后往往有各级政府的左右,这就使得非营利性组织与控制其的公有制企业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很可能成为这些地方政府或公有制企业操纵的工具。此外,一些非营利性组织逐步脱离财政核算体系,提倡自给自足,自己搞创收,甚至投资办企业。

因此建议在准则中规范非营利性组织的合并问题,如果企业对非营利性组织的活动能够实施有效的控制,或者非营利性组织的活动没有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从事盈利活动,则应该纳入合并范围,并且在报表附注中进行严格的信息披露。

参考文献:

[1]张文贤.高级财务会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3.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李昂.合并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与分析.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173.

[4]张哲.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研究.厦门:厦门大学.2009.12.

[5]刘文辉.实体理论:我国合并财务报表理论的选择.商业会计.2006(02):9-10.

[6]杨绮.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研究.厦门:厦门大学.2001:18.

上一篇:年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下一篇:公司财务人员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