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衔接教程(精选8篇)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程 篇1
初高中语文衔接指津
初高中语文衔接指津
一、高中语文学习的门径
(一)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法宝
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语文学习总是离不开阅读。多读书、多做笔记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法宝之一。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文章都是名家名篇,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家也是同学以前接触过的,下面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同学们在初中时学过李白的《渡荆门送别》《行路难》等,高中阶段将要学习他的诗篇《蜀道难》《将进酒》等。初中时大家学习过韩愈的《马说》,高中会学习他的《师说》。杜牧的《江南春》《山行》《清明》等诗作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高中我们会重点学习杜樊川的一篇文章《阿房宫赋》。苏轼的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散文名篇《赤壁赋》也是高中的重点内容。高中阶段鲁迅先生的文章主要选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记念刘和珍君》《祝福》三篇。另外同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同学们在初中学习过法国作家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高中阶段将会品读美国作家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和《警察和赞美诗》等。
阅读是我们培养语文兴趣、提高语文素养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而且语文能力的提升、生命个体的体验、社会生活的感悟等等都离不开阅读。古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更是不胜枚举,那么在高中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又该读些什么书来提高我们的语文能力呢?
在下面的第二节“阅读背诵篇目推荐”中,我们为同学们提供了了一个“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可供大家参考阅读。还有一个“高中语文推荐阅读篇目”,这个书目是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万字时文阅读篇目”的基础上补充的,所列文章在网络上都可以找到,同学们可以主动查找阅读。
另外,阅读后还要涵泳、思考,同学们可以尝试着撰写读书心得、读书报告、读书摘要、读后感,乃至争鸣文字或者时文综述,以提高阅读的层次和水平,训练思维力。
(二)积累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主要手段
语文积累,包括语言积累、文化积累、生活积累、学习方法积累等等。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自己积累的意识、能力和习惯,在积累过程中加强梳理,并在自己的表达与交流中有意识地运用自己积累的材料提高表达效果。
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其中关于语言积累的基本理念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言材料的积累,如识字、写字,掌握最基本的字、词,积累大量的词汇等,这是语言发展的基础。二是语言运用规律的积累。口语交际、阅读习作,都有自己的规律,了解这些规律是语言发展的内核。三是语言典范的积累,如教材文本的学习、记诵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精彩片断等。通过语言典范的学习,不仅能积累到其丰富的语汇、深刻的思想、美好的情思,还可以学习其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规律的成功范例。
字词句段篇章是语文学习的切入点。字音、字形、词义等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同学们还要进行基本能力的训练,语病修改、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语言表达与运用、现代文阅读等题型的解答都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同学们会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解、熟悉各类题型,而在这个过程中,基础知识的掌握就主要靠同学们自己下功夫积累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夯实基础知识,练好基本能力。
建立自己的积累本和错题本。积累本主要用来记录课堂上老师讲课的重难点内容,整理基础知识等。错题本主要用来进行错误习题的整理,总结归纳各类题型,提高解题能力。另外,同学们还可以坚持写周记,通过平时的练笔提高写作水平。同学们可以利用周记养成良好的动手练笔的习惯,在高中繁忙的教学生活中,我就把通过周记与同学们交流沟通当做一种乐趣,若干年后,随手翻看,这也是同学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三)背诵是提高语文水平的保证
背诵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而且通过背诵还可以培养和锻炼人的记忆能力。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之所以博闻强记,并非他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他坚持每天做“记忆力体操”的结果。他曾经说过:“背诵是记忆力的体操。”对此他身体力行,每天清晨起床后都要背诵一些必须记住的知识,就像是往仓库存物,这样才使他如此博学多闻,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这些不朽的著作。由此可见,重复的刺激有助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强化。实践证明,人的记忆力也和人的肌肉一样,只有锻炼才能增强。懒于记忆,从不背诵的人,记忆力不可能优良。
背诵可以使我们精确又牢固地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举例来说,试想工程师在工作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要去查书找公式;教授在讲课背古诗时忘了原句要去翻资料,这种局面会有多么尴尬,有时甚至会误大事。这都说明知识知道的再多,到关键时刻提取不出来也是枉然。古往今来许多知识渊博的伟人,大都善于背诵、记忆力惊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精通许多种外语,马克思能背诵许多歌德和海涅的诗歌,并在谈话中经常引用它们的诗句,增加了谈话内容的精辟性、哲理性和趣味性。如果他不善背诵,这是绝不可能做到的。善于、勤于背诵可以使我们的知识库存日益丰厚。我国古代早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说法。
背诵是积累的主要手段之一,更是语言文字学科学习的基础。高中语文教材中每册大约有4篇左右要求背诵的文章,而且语文素养的提高主要就靠博闻强记,大家想想,如果现在问你以前学了些什么,你能记起的多半是老师要求背诵过的内容。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甜。希望同学们勤于积累,勤于背诵,相信你一定会在语文学习上得心应手,出类拔萃。我们在第二节“阅读背诵篇目推荐”中,列出了“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希望同学们都能把这64篇段熟读成诵,脱口而出。
(四)说好普通话,写好钢笔字
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写一首漂亮的钢笔(或签字笔)字,是语文的基本要求。普通话是我们祖国的通用语言,它能使中华五十六个民族的儿女融洽地交流。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表达和交流的基本需要,也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且在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中,诵读都是重中之重。能否说好普通话是高品质诵读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希望同学们学好普通话,练好普通话,说好普通话。
在《山东省高考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细则》中明确提出了对字体字迹的要求,评分“基础等级”中的“表达”方面,“一等”中明确要求“字体工整”。无论计算机的普及范围有多广,发展速度有多快,写一手什么样的字都是每个人的学养问题。而且山东省高考语文采取网上阅卷的形式,答题统一要求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这就要求同学们的字体清楚工整、大方美观,方能在卷面上更胜一筹。
(五)勤于思考,提高审美能力、思辨能力
高中语文学习还要勤于思考。举个例子来说,读了杜牧的《赤壁》一诗后,同学们是否想过以下的问题:开头提到“折戟”是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从类别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认前朝”是什么意思?后两句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作者对赤壁一战有什么样的评价和认识?唐代诗人杜牧为什么会写下这样一首诗作?还有哪些有关赤壁的诗文?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无形之中就提高了同学们的语文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思辩能力,这对于同学们学好语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审美能力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能力之一。语文是有关文学艺术的学科,凡是艺术就涉及审美问题。而且一个人的审美能力也是其个人素养的外在体现。同学们可以有意识地阅读一些文艺美学或者文学批评等的文章,尤其是朱光潜、宗白华、李泽厚、傅雷等先生的文章,这对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将会有很大帮助。
高中阶段的学习不单是知识和能力,还要有对社会人生的认知的思考,同学们可以在高中阶段可以有意识地读一些哲学启蒙读物或者是哲学家的经典著作,读的过程可能很困难,很艰涩,但是相信同学们肯定会从中受益,获得感悟,得到提高,尤其是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做到明辨是非,明辨美丑,不为外物所迷惑,不为万象所困扰,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
(六)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勤于写作
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学生,同学们应当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而在这些体验中激发写作欲望,在写作中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则是我们语文学习的基本诉求。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艺术源于生活,好文章除了得益于广泛的积累外,主要还在于对自然、生活、社会等的观察和体悟。
二、阅读背诵篇目推荐
阅读:
(一)关于诵读篇目的建议
关于诵读篇目提出如下建议:
先秦散文,如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等;
唐宋散文,如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等;
《诗经》,如《氓》等;
楚辞,如《离骚》等;
唐诗,如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等;
唐宋词,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等;
白话诗文,如徐志摩《再别康桥》、戴望舒《雨巷》、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朱自清《荷塘月色》等。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课外读物包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
小说,如罗贯中《三国演义》、曹雪芹《红楼梦》、鲁迅《呐喊》、茅盾《子夜》、巴金《家》、老舍《四世同堂》、沈从文《边城》、钱钟书《围成》、塞万提斯《堂·吉诃德》、雨果《巴黎圣母院》、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列夫·托尔斯泰《复活》、海明威《老人与海》、莫泊桑短篇小说、契诃夫短篇小说、欧·亨利短篇小说等;
诗歌散文,如郭沫若《女神》、普希金诗、泰戈尔诗、鲁迅杂文、朱自清散文等;
剧本,如王实甫《西厢记》、曹禺《雷雨》、老舍《茶馆》、莎士比亚《哈姆莱特》等;
传记,如林语堂《苏东坡传》、中央文献出版社《周恩来传》等;
语言文学理论著作,如吕叔湘《语文常谈》、朱光潜《谈美书简》、爱克曼《歌德谈话录》等;
报刊杂志,如《读者》、《视野》、《格言》、《美文》、《散文》、《南方周末》等。
高中语文推荐阅读篇目
黄仁宇:孔孟
鲍鹏山:孔子——黑暗王国里的残烛
骆玉明:司马迁,关于生与死的话题
余秋雨:黑色的光亮
周国平: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周国平:人身上最宝贵的三样东西
卞毓方:钱学森侧影
卞毓方:思想者的第三种造型
张汝伦:当代中国的文化命运
厉新建:20世界文化遗产的终级价值与有效利用 余秋雨:关于友情
易中天:盘点李泽厚
易中天:走近顾准
李洪峰: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
傅振国:300年后汉语会消亡吗?
梁衡:读柳永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李清照
王学泰:探源溯流说论语
王学泰:从《水浒传》看江湖文化
周思源:从生辰纲的下落看《水浒传》
刘慧儒:宋江这个人 马茂元:李商隐和他的政治诗
仲大军:墨家为何神秘消失
汤一介:儒学的现代意义
资中筠:从方孝孺和布鲁诺之死看中国历史发展轨迹
许博渊:裤子的革命与文化
雷淑琼:来自《边城》的美——沈从文《边城》赏析
孙绍振:祥林嫂的死亡原因是贫穷吗——情节的理性因果和情感因果
孙郁:周氏兄弟的里与外
郭松民:可怕的伯尔曼
胡平:战后日本社会考
雷颐:白修德与40年代中原大饥荒问题
李成:有些鸟儿我们是看不见的
刘建军:《老人与海》不是赞扬现代人硬汉精神的小说
何怀宏:鲁迅与耶稣
余杰:鲁迅思想的当代性
韩石山:一边是鲁迅,一边是胡适
谢涛:论李叔同——弘一法师的精神世界
王小波:知识分子的不幸
王小平:艺术的内丹——小波十年祭
李洁非:商君的死
赵刚:穿制服的思想——被谎言与怯懦所扭曲的良知
张鸣:提线木偶:从四个到四千或者更多
傅国涌:乔治·华盛顿:美利坚民主精神的路标
郑湧:哲学与阿Q——金克木的学术“野史”
羽戈:“非暴力”何以“不合作”——纪念甘地逝世六十周年
钱理群:孔夫子在当下中国的命运——2007年的观察与思考之一
钱理群:当今之中国青年和时代精神——震灾中的思考
钱理群:一个乡下人与两个城市的故事——沈从文笔下的北京上海文化
肖川:成为知识分子
背诵:
文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共64篇段)
(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推荐背诵的篇目 7-9年级(50篇)
1.孔子语录
2.鱼我所欲也
孟子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6.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潜
8.三峡
郦道元
9.杂说
(四)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宋濂
17.关睢(关关睢鸠)
诗经
18.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19.观沧海(东临碣石)
曹操
20.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勃
2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
王湾
23.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
25.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
26.望岳(岱宗夫如何)
杜甫
27.春望(国破山河在)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百草折)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蜀水凄凉地)
刘禹锡
32、观刈麦(田家少闲月)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
35.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
杜牧
36.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
37.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
38.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3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40.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
41.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晏殊
42.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
王安石
43.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苏轼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45.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陆游 46.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
47.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49.山坡羊·通关怀古(峰峦如聚)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二)高中课程标准中建议的诵读篇目
1.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
荀子
2.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
庄子
3.师说
韩愈
4.阿房宫赋
杜牧
5.赤壁赋
苏轼
6.氓
诗经
7.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岂余心之可惩)
屈原
8.蜀道难
李白
9.登高
杜甫 10.琵琶行
白居易
11.锦瑟
李商隐
12.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13.念奴娇(大江东去)
苏轼
14.永遇乐(千古江山)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程 篇2
第一, 转变学生思想认识。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有关语文学习谬论—学与不学一个样的不良影响, 普遍认为反正考得好的和考得差的也没有多大差别, 不像数理化和英语那样, 见效快而且差距明显。于是, 很多人便忽视了语文学科学习, 以至于很多人到了高中依然抱着这样的想法, 错误地认为自己学习了十几年汉语了, 考试什么都能应付, 即使自己应付不来的, 别人学了也不见得比自己优秀多少。正是这个想法, 让很多人同别人差别越来越大。所以在思想上重视是学习语文的关键。
第二, 要求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初中学习以基础为主, 特别是语言学科。但是高中就不单是基础了, 更注重能力培养, 如果还以初中的学习方法来对付高中的知识, 那可能事倍功半。高中这段时期的学习, 背诵记忆一些知识是必须的, 但是这只是一个初步阶段, 能力是关键。而能力如何获得?那就是需要我们花时间在课外了, 加大阅读量, 信息面要宽, 感悟力要强, 要有大气概大境界, 关注苍生, 心忧天下, 善于思考, 乐于思考, 精于思考, 有独到的看法, 绝不人云亦云。这样才能在语文方面体现出自己独特的能力, 写作水平才能提升, 阅读现代文的能力才能加强。所有这些, 除了课堂, 大部分靠课外时间。套用一句名言即“汝果欲学诗, 工夫在诗外”, 老师只是引路人, 学好语文, 关键还是要发挥自己的能动性。
初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的衔接 篇3
由于初中教学淡化语法,初高中语法知识教学缺乏有机衔接,学生升入高中后难以融入高中语文学习,直接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具体表现在:①文言文学习不能做到举一反三。高中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和积累文言文中词语(实词和虚词)含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如果没有掌握现代汉语基本语法,这些问题就无从下手,文言文学习就有很大困难。例如,学生弄不懂词的词性、句子成分,就不明白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现象,无法掌握规律,只能死记硬背,这样一来,就把生动的文言文学得枯燥无味。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在文言文中很普遍,学生如果明白“动词前的名词如果在句中不能做主语那它就活用为状语”的规律,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在遇到“翼蔽沛公”“夜驰军中”这类句子时,便能很快判断出“翼”“夜”应当活用为状语,灵活运用词性的规律解决文言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所以,掌握必备的语法知识,对学生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很有帮助。②不能快速、准确地辨析句子有无语病。尽管初中也涉及对句子语病的辨析,但出现的例句一般比较简短、结构简单,学生靠语感能够辨析,初中老师也无需进行详细讲解。进入高中后,此类例句一下子复杂了许多,学生仅靠语感来判断,其准确性就会大打折扣。语病题一直是高考必考题,错得极其隐蔽,有的句子结构还异常复杂,靠语感判断很难发现问题,这也是导致语病题得分率一直比较低的原因。划分主干找病因是修改病句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果学生不懂语法知识,在平时的讲话与作文中也不注意语法规范,那就很难找到句中的语病,更谈不上修改了。③不能准确理解长句。高中阶段供学生阅读的文章中有的句子比较复杂,要准确理解这类句子的意思,首先必须弄清它的主干,即句子的主谓宾,否则容易曲解句子的意思,导致不能准确地把握复句的表意重点,无法灵活变换长短句等。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语法知识的缺乏影响的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那么,如何做好初高中语法教学的衔接呢?
一、更新观念,主动出击
教师要有正确的学生观,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设计教学。初中语文教学要有前瞻性,教师要主动了解高中语文的教学要求,自觉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构建与高中语文衔接的知识体系。高中教师更要主动了解初中语文在教什么、怎么教,针对学生出现的知识断层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
二、把握原则,逐步渗透
由于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淡化语法教学,因此要求初中教师在语法教学方面花费太多心思不太现实。那么,高中教师就应责无旁贷地担起语法教学衔接的重任,并遵循以下三个原则:①循序渐进的原则。学生进入高中后,教师应由浅入深地安排语法教学内容:高一上学期段考前学习词性,段考后学习短语;高一下学期段考前学习单句结构,段考后学习复句类型。这样安排看似紧张,实则教师只要在教学时结合课文进行有意识地强化,学生就容易理解了。比如,课文的解题就是强化语法的好机会,借“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标题可以复习词性、短语的知识,还可以强化主谓短语在完整表意方面的作用。再如,提问学生“荷塘月色”这个标题是什么短语,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可顺势引导“荷塘月色”属于哪类短语,请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后回答。②针对性原则。高中语文教学任务繁重,在语法教学上如何做到少时高效?关键在于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教师首先要理清高中知识的脉络,弄清各板块所对应的语法知识,然后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比如,教学词性时,要把介词作为教学重点,因为高中语文基础训练点很多跟介词、介宾短语相对应。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首先,选定与介词有关的课前作业,如修改病句、文言文翻译等,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介词在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性;其次,在教学中注重凸显介词的特性,如整体性、呼应性等,学生掌握这些特性可以解决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③兴趣性原则。语法知识的学习比较枯燥,因此,无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增强趣味性。比如,在初中教学短语时,可以让学生就某一类短语进行举例比赛,加强对短语的理解。在学法上,教师要加强指导,作业设计要考虑能给学生产生成就感。在进行现代汉语语法、文言虚词、词性活用与文言句式等内容的衔接教学时,应尽量选取初中课本里出现的内容作为讲授的例子和练习材料,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三、初高中教师相互沟通,加强合作
初高中教师如果能在一个校园内,沟通不成问题。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初高中不在一个区域,对于教研活动开展不太正常的地区,初高中教师可以说老死不相往来,各自闭门造车,这对教学衔接工作极为不利。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多开展教研活动,促进初高中教师间的交流,加强合作,教学衔接工作就迎刃而解了。
语法知识虽然只是语文学习体系中一个微小的成分,但却很重要。初中语文教学如果重视了基本语法教学,高中老师再加以巩固提高,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快速适应高中语文学习,帮助学生实现较好的跨越,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浅谈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 篇4
霍邱中学:吴艳妮
又是一年开学时,看着一个个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他们对新的学习充满热情和好奇,有自己新的目标,新的梦想,渴望在新阶段的学习中一展身手。但是,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更确切地说是高一语文教师,我不得不思考在实际学习中,他们却普遍表现出对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现象,对高中语文学习感觉力不从心,成绩下滑,于是茫然失措,丧失了新阶段语文学习的信心。
一、初高中语文教学之不同
1.教材教学目标方面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目标,对知识的要求是“了解、理解、应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则侧重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因此,《大纲》的重点是对教学做出规定,主要表现的是基本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若干教学建议,使教师更加关注知识点,关注学习的效果忽视学习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标准》则强调学生“经历了什么”、“体会了什么”、“感受了什么”,它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同时,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出目标要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同时,《大纲》在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上,过分强调其工具性,而《标准》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大纲》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单一的,定位于传授知识、学习知识,即“双基”,而《标准》的语文课程功能是综合的,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要学习知识,又要学会生活,学会发展。学生由被动转变为主动,教师由传授转变为引导。譬如语法,《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特别是文言文,初中教师一般不再强调字字落实,学生只要凭语感、直觉,大致意对即可。而高中教师却说,以前的学生语法知识学得比较系统、扎实,而现在的连最基本的主、谓、宾、定、补、状都如一团乱麻,特别是文言文,问起句法、词法,问起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学生茫茫然不知所云,便气不打一处来,自然数落起初中教师来。2.教材知识点要求方面
在新课程标准中,初中要求“有自己的心得看法和疑问;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欣赏文学作品,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简单的议论文,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要求“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
高中必修课程要求“独立阅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注重审美体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教材方面“教材要便于指导学生自学。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 3.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方面
初中新教材告别以往语文教材头绪繁多的编写体系,每个单元仅包括阅读与综合性学习两个系统。前面有导语,每一篇的开始有阅读指导。
高中必修课体系安排,分为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三大版块,每一版块都分为三个学习阶段,并确定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和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其次,在练习的安排上,设计了“研讨与练习,精读课文一般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至三道题。这些题目一般首先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题目,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突出学习重点,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然后是文章写法上的,或最具特色的或结构上的,帮助学生从结构上把握全文,学习写作方法;第三个主要是语言方面,如一些精彩语句的品味,文言文有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方面的练习,重在积累,帮助学生领悟语言魅力,掌握驾驭语言的能力;最后一个是开放性,拓展性的题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生发挥的空间很大。这类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再次是写作能力训练,每册设有“写作”和“口语交际”两个板块,不仅注重对学生写作技巧的训练,告诉学生写作方法,而且教给学生“写什么”,与阅读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长期积累,打好写作基础,避免了过去的纯技术性写作训练,让学生的习作不再空洞。
通过前面的比较可以看出语文教材在知识点要求、体例和呈现方式方面存在着不衔接的状况,教材虽给师生诸多的余地,要求大胆取舍,自然有个如何取舍的问题,在实践运用中自然会出现偏差。
二、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对策
从以上比较中,我们看到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在教学目标、内容上与初中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每一方面都应引起高中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从而更大层面上避免学生产生不适应、不习惯、厌学、缺乏信心的现象,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并推动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
1.了解高一新生的语文学习现状和语文学习达到的程度
我们采用问卷和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方面所要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下步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注重对学情的了解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条件。
2.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有句话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能这句话过于绝对,但是不得不承认它有一定的道理,它强调了习惯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常生活如此,语文学习也是这样的。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会让学生觉得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譬如,做读书笔记,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记录,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学习习惯。3.实现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
刚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对高中语文的学习往往充满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有的由于过去成绩不理想产生了迷茫、恐惧;有的由于以往战绩辉煌而仍沾沾自喜;有的由于接受不正确的外界暗示产生了敷衍应付的心态等等。所以,初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衔接,首先体现在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实现学习动力和情感的衔接,注意保护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
其次,便是注意教材本身的关联,做好知识上的衔接和过渡。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高中的“语基”已由识记辨认语修知识、文学常识,变为联系具体语境的语言操作;现代文阅读已由教师指导下的浅易材料的初步理解,变为艰深文本的批判性阅读;文言阅读已由初步接触,变为全面展开深入学习。比如初三学习的词《沁园春雪》,高一教学《沁园春长沙》,虽然教学要求不一样,但教师可以从学生已学的诗词中引入。在阅读时,不局限于同一篇作品中,要在一个大范围内比较阅读:同一作品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与质疑,如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与《为了忘却的记念》;不同作家在同一时期作品的比较与质疑,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与茅盾的《子夜》等。
古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决不能单靠教师。到了高中,学生除了课文学习,还有相应的“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因此,教师有必要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对学生实现由“扶”到“放”的转换。
这里,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对语文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同学们可参照有关讲解,对字形、词语、标点、句法、修辞、文学常识、写作知识等注意搜集,构建起自己语文知识的框架体系。其次,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学会积累式阅读,教师应积极地向学生推荐优秀网站或课外读物,使学生的知识面向深度、广度发展。如我们讲《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就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评论集或网站,通过这些素材中的人物品评、诗词欣赏、经典对白等内容,对文本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由此也积累了文学常识。
同时,还以课文所负载的语文知识点和规律为依据,在《语文读本》《外国文学欣赏》《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欣赏》等课外读物中,有意识地选择同类型阅读材料,训练所学的语文技巧。再次,为了强化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应该做到“七多”:一要 “多看”: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扩大语文教学视野,跳出教材圈子,关注社会热点及动态,利用多种媒体形式进行素材积累。二要 “多听”:听老师的讲课,同学的谈话,新闻广播等,在听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丰富素材,避免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现象。三要 “多说”: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四要 “多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则熟,熟能生巧,巧则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都会大幅提升。五要 “多写”:现在高考中的主观表达题和作文考查的都是写的能力,因此平时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多写才能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六要 “多记”:多记包括多记忆和多记录。记录与记忆相辅组成,会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为培养能力打下基础。七要 “多思”: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多思是前 “六多”的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程 篇5
初中的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是接受型,高中的语文能力的形成过程是自觉型。由于初中学生受年龄特征等限制,在能力方面要求较低。加之初、高中新课程标准对语文学习的要求不尽相同,初中新课程有意淡化、弱化某些语文能力,这就决定了初中中考语文试题大部分是知识型的,尤其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能力型的较少。这种考查形式使学生把精力多放在对课本的死记硬背,考前的临时突击,养成了很不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定势,过多地依赖老师,掌握知识以机械记忆为主。特别是对语法知识教学的淡化,中考不涉及,致使我们不够重视,“只学不考”变成“不考不学”,使得许多知识点无法讲透,特别是古文教学只能生硬地将一些语法现象讲给学生听,而学生也无法做到真正理解,更加不会举一反三,给学生以后的学习中造成了许多困难。还有,自从高考作文命题采取话题作文之后,学生都是写作话题作文的,这导致作文没有文体了。其实文体明确了,结构知道怎么安排了,再在摘抄积累的素材基础上,充实文章的内容,好文章自然水到渠成。一个人的学习过程是这样的:小学教学重在“扶”,初中重在“半扶半放”,高中重在“始放”,大学重在“全放”,由此可见,这个过程明显体现出逐步加深、互相联系的关系。只有了解小学、初中、高中语文的差异性,才能传好初中这一接力棒。尽管这三者的语文教学存在知识思维层次上的差异,学法上的差异,知识体系的差异。但三个阶段的教学必须是连接的,我们初中教师更应该帮助学生渡过适应期,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针对以上情况,我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两条教育原则为依据:一是循序渐进原则;二是可接受性原则。在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既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同时对初中要求偏低或不作要求而高中需要或要求较高的知识或方法进行摸底。授课时有意识地补充有关知识,积极地引导、促进学生从学过的知识内容引出新知识,使知识衔接更有针对性。
总之,为了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继续和深入,教学中既要紧扣《大纲》和教材,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又要面对现实,瞻前顾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学生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语文教学探索
姓
名:聂
莹 时
初高中衔接 篇6
一、走好高中生活第一步,高一新生入学后的心理准备和调适
对入学一个月的高中一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新生在开学一个月后尚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突出表现为:
1、想家恋家心理一时难以排遣。学校寄宿生特别是初次住校的寄宿生普遍想家,怀念初中旧友的心情强烈,面对新环境中一张张陌生的脸孔,感觉不知所措。
2、难以很快完成由初中生向高中生知识角色的转变。体现为一方面不能很快适应新课本、新的知识结构安排,一方面一时难以适应任课教师的授课方式、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仍沿袭过去的老路子。
3、不能正视进入新环境后成员角色转变的巨大反差。许多学生在原先的学校里是班干部、团干部,是班级、学校的明星人物,但进入新的学校新的班级后,笼罩在头顶的光环却一下子暗淡下去,只能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学生,扮演起被领导者的角色。这种成员角色转变的巨大落差不可避免造成了某些学生心理上的失衡。
4、陷入孤独寂寞的心灵误区。进入新环境后,由于彼此不甚了解,一些社交能力差的同学在一个月后尚不能与班级里其他同学相熟识,在各种活动中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那么,刚进入高中校园的中学生应如何摆脱适应新环境所带来的一系列烦恼呢?
1、要正视角色转变所带来的新要求。中学生角色转变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年龄角色转变,如高中生的年龄在15——17岁之间,属于青年初级阶段,要有一定的责任感,要扮演自己适当的社会角色,要承担一定的义务和具有意识性的自我省察能力,并要学会一些人际交往方略,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二是知识接受者角色转变,高中阶段知识结构、知识内容与初中、小学阶段相差很大,主要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方面,对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显著拔高,知识量大增。中学生已经是青年了,有了承担一定责任和克服困难的能力,高中课程知识结构的变化,知识量的增大,也是适应中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及心理成熟度的。对自己说:“一切都很正常,事实应该是这样。”不必为刚开始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而大惊小怪,结果就确实将会如你所说的那样。
2、把精力投入到火热的学习生活中,忘掉想念家人和旧友的烦恼。一般来说,人进入一个新的地方,面对陌生的人陌生的空间,自然会产生一种寂寞空虚感,需要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来填补充实,想家恋家心理也是基于这种心理活动之上的,即通过回忆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情景,来获得一种情感的慰藉。只要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火热的学习生活中去,在紧张而新鲜的学习生活中体验进取的乐趣,便会获得心灵的安定平和,从想念家人和旧友的烦恼中很快解脱出来。如果想家恋家心理特别强烈,还应该通过一些方式宣泄这种情感,如找老师或周围的同学倾诉内心的感受,或到操场上跑跑步、打打球,使压抑的情感通过其他途径发泄出来。
3、重新审视自己,选准参照系。俗语说“山外有山”,当各学校的学习精英汇集在一起,自然会有高下之分,原来的学习尖子也许不“尖”了,原来的团干班干成为“平民百姓”。面临新的竞争和分化,不少学生会产生失落感,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困惑中,由自信自负转向自卑失望。因此中学生根据新群体中的实际情况,重新客观的审视自己,选准参照系,结合自己的能力、个性特点,定出新的奋斗目标是很重要的。
另外,对于班干部的任命,每一位同学也应该有个正确的认识。一般情况下,新的班集体在形成后,对于班干部的任命,主要源于近段时间他们的表现,并非哪个老师偏爱哪位同学,而且以后还要凭大家的实力和表现重新进行调整。没有被任命为班干部的同学并不一定是能力水平不行,也许是因为近段时间表现不够突出。这一点每一位新生有必要敞开自己的胸怀,不要在新生活刚刚开始就斤斤计较,徒增烦恼和压力。
4、迅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适应能力。新生之间相互关心照顾,相互依赖和理解,有助于快速的熟悉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得到友谊和力量,减轻心理的压力和冲突,减少孤独和寂寞。记住,人生最美的东西——同别人的友谊。另外新生由于彼此都不太了解对方的情况,主动向周围同学介绍自己和家庭的情况,交流进入新学校后的感受,也有利于新生之间较快地消除陌生感,增加联络感情的机会。
二、学习内容有了很大差别
1、知识与能力台阶跨度较大。初中知识比较浅显,生动易懂,高中知识较为深刻抽象。初中形象思维多一些,学习内容可能更直观、生动,高中知识抽象思维更多一些,一些深刻的理论和思想不是直接展示给你答案,而是需要你多动脑、多思考,经过反复努力后才能解开知识的奥秘。
2、各学科全部开全开足,学习密度和时间骤然增大。无论从量上还是从时间上,初中和高中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以进入高中后,普遍的感觉是时间不够用,作业完不成,学习压力骤然增大。
三、学习方法差别
1、初中玩着学,高中学着玩。初中阶段年龄小,知识少,浅显易懂,生动形象,所以,课时安排、作业量、课程开发等等都会让学生感觉到很轻松,在玩中学。高中阶段年龄增大,你会一下子从少年成长为青年,知识量大、抽象难懂,课时安排很紧张,你只能在学习的间隙里充分利用时间去玩了。
2、初中老师的教学方法象长辈爱呵护下辈,高中老师的教学方法象同辈之间互相尊重照顾。初中老师教学生象阿姨教小朋友一样,高中老师教学生象大哥哥姐姐对待小弟弟妹妹一样,因为我们已经长大了,老师会把你当成大人,你也应该承担起属于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3、初中经常是家长、老师逼你学,主动性差,高中经常是家长老师劝你多休息,注意身体。因为高中生对理想的认识更准确,目标意识更强烈,把学习完全看成自己的事,主动积极。
在高中学习中,我们最好学会学习,掌握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在激烈的学习竞争中取胜。
四、开掘各种因素的潜力
(一)智力因素通过培养也可以发展、提高。
1、观察力。语文、英语对音、形、义相近词的辨别,物理、化学课上对实验过程各种现象的考察,都需要观察。
2、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好工作:①树立信心。②培养浓厚的兴趣。③下决心根除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习惯,决不迁就。④经常变换学习方式。听、记、读、写诸方式要经常调整使用,一种方式学习疲劳了,要更换另一种方式进行学习。
3、记忆力
要想提搞记忆力,须做到以下几点:
①要有记住它的决心。杜绝“这东西未必有用”的懒惰苗头。②记忆时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对难度大、抽象的东西可采用先“化整为零”再“化零为整”的记忆方式。③积极动脑思考,分析特点,寻找规律,在理解中记忆,在记忆中理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④反复记忆,克服遗忘。⑤采用多种记忆方法(如联想记忆法、意义记忆法、归纳记忆法、对比记忆法、歌谣记忆法等)。
4、思维力
学习是积极思考的王国,“学贵有疑”“学而不思则罔”。只有肯于动脑,才会善于动脑。目前,学生不会学习,实质是不会用脑,确切地说是懒得动脑。懒惰是万恶之源,思想的懒惰只能使你思维僵化、呆滞、疲于应付,只能做消极的知识接收器,而不去注意关键思维能力的培养。
5、想像力
有些同学平日不注意培养自己的想象力,总是那么谨小慎微,胆小怕事,思维迟钝,不主动从多角度思考,这不仅抑制了大脑的思考,也助长了懒惰思想,特别是在数、理、化方面尤其严重。
(二)非智力因素对你的学习起决定性作用。
研究表明,优秀者和平庸者之间的差异不在于智力因素的高低,而在于非智力因素的高低,它取决于自信心、进取心、恒心和自制力等方面。
1、正确的学习动机
学习中应始终把实现自身价值作为鞭策自己的学习动机,应该制定并铭记自己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长远看,我们是要学得一技之长,将来适应时代的需要。近期目标则是谋求深造的机会,走进大学校门。而近期目标之下,是每月、每周、每天都要完成学习计划,满足学习欲望。
2、稳定的学习情绪
①自我开导排解,适当发泄,找人倾诉烦恼。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人在忙碌中会感到充实,过得有意义,会体验到自身对社会的价值,体会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这些都有助于暂时忘掉烦恼。
②进行体育锻炼,听听音乐,干点体力活(如打扫卫生、洗洗衣服、做点家务)等,都有助于摆脱不良的心境。
3、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意志
①大处着眼,小处做起,细节决定成败。比如每天按时起床、坚持练字、坚持先复习后作业、坚持写好学习档案等,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得以种种借口迁就自己。
②战胜困难,克服惰性。不受环境的刺激和控制。
4、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不断重复。从点滴抓起,从严要求,善于借鉴。
(2)学习习惯是关涉整个学习的综合型的行为方式,诸如独立思考的习惯、善始善终的习惯、专心致志的习惯、循序渐进的习惯等等,都需要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由单项到系列,由部分到整体的全方位推进。要不失时机地向自己的同学、老师学习,向周围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学习,同学之间多加强交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受到不同的启发,给人以豁然开朗的感觉。
五、学习对策:
1、制定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每一学期、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和每一章节,你都有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利用率和学习效率就高。学习计划的制定注意六个原则:
(1)制定计划要锤炼成一种习惯。同学们进入教室后只要一坐在凳子上就要马上制定计划,哪怕是五分钟的学习也要有计划。计划完成后马上总结,满足学习欲望,总结得失,以利再战。
(2)计划要有轻重缓急。计划要有一定的机动性、伸缩性。计划要考虑生活的整体平衡。计划的制定要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计划切实可行就要坚决执行,不能半途而废。
2、课前预习
要学会分类预习。预习从时间和内容上分为三类:一是课前预习,上课前预习新课内容;二是阶段预习,用较长时间预习一章或多章的内容;三是学期预习,在假期中预习下学期内容。三类预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因此都要重视。
(1)用好导学案,根据导学案的引导,在上课前一天预习整个学习的内容,并认真完成导学案。
(2)预习阅读要求:慢读、细读、反复读。不动笔不读书,用好双色笔,记出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自己不懂的问题,对个人有体会的地方做批注。
(3)带着问题进行预习,注重思考。
3、课堂高效学习
(1)上课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课间不要打闹,上课铃响前一分钟应迅速安静下来,进入学习状态。改掉课前不作准备、交头接耳、起哄吵嚷、传递纸条等坏习惯。
(2)制定学习目标。
学生应根据课堂总目标,结合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制定自己的具体目标,以利于切实解决自己的问题,在原有基础上提升。
(3)激情投入,积极思考。
只有在课堂上激情投入,才能充分调动全身的各个器官,有效地去观察、思考、判断、讨论、总结,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均得到提升。要避免心不在焉、漫不经心、分心走神等现象发生。
要积极思考,建构自己的“知识树”。在总目标的引领下,通过思考快速把握知识的结构:首先认清“一条大路”,即学习内容的“树干”,包括主要分为几部分内容,分别为哪几部分,开头、中间、结尾分别阐述了什么;其次,明了“树干”分了几个“枝丫”,分别是什么;明确知识背后应发展的能力,使自己心中有数,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去思考这些问题,并不断提醒和要求自己努力做到。
(4)大胆展示,积极发言。
胆子和能力是练出来的,只有积极争取各种机会,在课堂上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上台板书、做实验,才能够使自己在各个方面都得到锻炼和提高,也能够不断体验自己的成长和成功的喜悦。但有的同学过于胆怯,怕答不好丢面子,很少积极发言,便失去了课堂练习的各种机会,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5)课堂记笔记要科学。
课堂听讲处理好听、思、记的关系,如果三者兼顾最好,如果不能兼顾,先参与课堂学习,笔记可以课后再补,千万不要“捡了芝麻漏了西瓜”。
课堂笔记的格式:把笔记本的每一页纵向分为三部分,左侧记预习的笔记,中间记课堂笔记,右侧记以后的体会、以后复习时补充的内容。课堂笔记记什么呢?
注意老师的开场白和结束语。注意老师的板书。注意老师反复强调的部分。首先应注意课堂总体目标,理清思路。总体目标包含了课堂学习的重点及要求,同学们应调动每一根神经,全力捕捉每一个知识信息和能力培养目标。记课堂上自己突然闪现的思想火花。
总之,上课要注意眼、脑、手、嘴、耳各种器官一块用,调动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以提高效率,这才是真正会听课,才能取得好成绩。
4、及时复习
狄慈根有句名言:“重复是学习的母亲。”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复习是对已学知识的再次学习,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基本方法。
5、独立作业
先复习,后做作业,象对待考试一样对待作业,完美细致做作业的全过程,做完作业要
跟上检查、总结,书写认真、步骤规范,及时完成。
6、认真纠错
(1)知识掌握方面的原因
①在预习、课堂学习中不注意看、听、思,课后没有补上,不懂不会,凭想当然而做错题目。
②由于几个知识点的漏洞,造成新旧知识的脱节,运用新知识出现错误。
③对一些易混易错的概念理解不透,没有通过理解、比较、扎实掌握而错。
④应当记熟的概念、公式、定理、生词,没认真记扎实而错。
(2)能力方面的原因
①运算能力差,经常粗心出现错误。这就需要你提高运算能力,一定要在练习的过程当中提高运算能力,做题目决不能只瞅出题目思路就算完成。
②由于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只能做简单题,对灵活性,综合性大的题目不会分析,没有做题路子,很容意出错。这说明以后要在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上狠下工夫,刻苦锻炼。
③一些题目心里想的和做的不一样,这说明表达能力差。
④思维敏捷性差,计算速度慢,考试作业未做完而出现错误。
(3)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原因
①粗心、马虎造成计算错误,特别是会做的题目,会做而失分,实在令人惋惜。②由于审题不清而造成的错误,会使你枉费时间,一分不得。
③由于书写不认真造成错误和误判及扣卷面分。
④由于自信心差,与别人对答案,做对的题目又改错了。
⑤心理素质差,考试心情紧张,会做的题目不会做了。
建立错题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分析、登记,时间长了就会发现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坚决跟踪纠错,用自己的毅力和恒心,再加上认真负责的态度,堵塞知识、能力、非智力因素方面的漏洞,真正把“失败”变成“成功”之母。
7、系统小结
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归纳、整理、思考、重新认识学过的知识。在整理之前再认真系统地慢读一遍书,这对通览单元有“高屋建瓴”之势。归纳提要是系统小结的主要特征,大的知识体系是纲,知识点为目,这样有知识的树干、分枝、枝叶,它们的内在联系、从属关系一目了然。
系统小结有多种,有课堂小结、章节小结、单位小结、日小结、周小结、学期小结,还有横向、纵向小结、对比分析小结等。日小结、周小结必须足够重视,不但要总结知识,还要着重总结思想、态度、方法、效率及时间分配,总结外部学习环境等是否处理得当。每次十分钟,必须坚持天天做到,便于及时发现问题,马上改掉,减少后患。这对形成好的学习习惯,管理好自己大有益处。
8、课外学习
从语法入手衔接初高中语文教学 篇7
语法是语言基本规律的提炼和总结, 是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语法曾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语法教育与文学教育是并驾齐驱的。
然而,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初中语法是这样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的:“在阅读教学中, 为了帮助理解课文, 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 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教学。也就是“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明确指出:“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特别是文言文, 初中教师一般不再强调字字落实, 学生只要凭语感、直觉, 大致意对即可。而高中教师却说, 以前的学生语法知识学得比较系统, 扎实, 而现在的连最基本的主、谓、宾、定、补、状都一团乱麻, 特别是文言文, 问起句法、词法, 问起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 学生茫茫然不知所云, 便气不打一处来, 自然数落起初中教师来。
我觉得,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是初高中语文教学没能很好地衔接起来。不能将责任只归咎于教师身上, 更应该考虑到初高中的课程体系、教材、学生学习习惯脱节的现状上来。
二.衔接语法, 迫在眉睫
“语法修辞”这一部分的知识与能力对高中阶段的学习是非常有影响的, 因此, 在这种严重的断层基础上, 高中师生在解决诸如病句修改, 长短句变换, 句子衔接, 文言实词的活用、特殊句式、虚词作用这些问题时, 就是“言者谆谆, 听者昏昏”, 困难重重。
首先是修改病句。这是高考必考的题型。常见的辨别病句的方法有:看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 (是否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 ;成分搭配是否恰当 (主谓语搭配、动词和宾语搭配、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 ;语序是否合理 (组成句子的词语, 排列先后有一定的规律) ;表达是否前后一致。即《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病句检测范围:成分残缺或赘余,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6种病句类型。其中大多属于语法毛病, 必须进行语法分析才能解决。
如: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去掉附加成分, 剩下主干来观察, “收成是一年”, 显然不合情理。
再如:在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 对建筑材料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介词短语“在……下”的误用, 导致句子主语残缺。
而我们的学生拿到这一类的句子时, 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讲解起来要费很大功夫, 结果收效甚微。其实, 只要我们掌握句子结构的规律, 知道句子应当怎样组织, 这样的问题就不难判断。
其次, 对句子扩展、压缩、变换 (单句与复句, 长句与短句) 等都和语法有关, 如2004年浙江卷第22题把一组材料整合成一个单句;仿句造句和对对联等类型试题, 都必须对所提供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 才能抓准题干, 应对无误。现代文阅读部分的主观题, 既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鉴赏能力, 更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些都会用到句子成分、提取句子主干等语法知识。
“新课标”中对写作的很多要求都与熟练地掌握语法知识是分不开的。文章中病句百出, 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一篇优秀作文。作文中如何正确地遣词造句也要用到相关的语法知识。作文中绝大多数是以语法结构错误为主要特征的语言性错误!
语法缺席的语文素养是不健全的, 也是不健康的。
因而, 我们不应该再纠缠于要不要教语法, 而是该思考如何才能搞好语法教学的问题了。
中学语法教学确立的目标是脱离广大师生的教情与学情实际的。
三.语法衔接, 柳暗花明
若想高中语文教学能有序有效展开, 衔接非常重要, 打通这道关口, 就像疏通道路或河流, 能让受阻的车辆顺畅通行, 能让满载的货轮到达彼岸。
解决初高中语文语法教学断层问题的最好办法显然是做好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
笔者认为,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主要以两条教育学原则为依据:一是循序渐进原则, 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可接受性原则, 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是他们能够接受的, 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 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我们高一语文教师首先要找准教学起点;在新生入学后进行一次摸底考试 (难度不能太大) , 排查知识“盲区”;适时召开一个学生座谈会, 充分了解学情, 对学生的语文程度和学习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综合以上了解的情况, 制定一个衔接计划, 并在以后的教学中执行落实。
同时, 笔者认为在高一年级进行语法知识专题讲授也是非常恰当的, 因为这一阶段处于初高中的过渡阶段, 此时进行讲授, 既可以看作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总结与提升, 又可以为整个高中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笔者个人以为我们的高一语文语法教学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
首先, 我们教师要系统地学习语法知识, 在头脑中建立起自己的语法体系。我们没有必要像专家一样研究一些精深的语法问题, 加上现在不要求学生掌握名词术语, 但应在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语法系统, 对一些常见的语法现象能够合理分析。
其次, 加强语法教学, 多角度拓展强化他们的思维。在平时教学中可以适时地做一些专题讲解与测试。把强化他们运用语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贯穿于我们日常教学中。使他们在头脑中建立起语法的概念, 增强他们运用语法知识解决实际语言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当然, 知识讲授, 掌握知识不是最终目标, 知识只有在运用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也才能真正为我们所拥有, 因此, 进行语法知识专题讲授, 要注意联系实际, 另外如写作、口语交际等, 强调在应用过程中掌握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最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通过实际教学, 我们会发现, 语法教学有形、无形地贯穿于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并且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可以说, 语法的地位是不可削弱, 不可小视的, 身在一线教学的广大中学教师应该深有体会。对于目前的“淡化”“取消”语法的错误理念应该予以正确清醒的认识。
根据我们实际的教、学情, 在我们的教材和教学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适时调整语法教学在语文教材及教学中的地位。同时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已有的资源, 努力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摘要:现阶段, 初高中语法教学上存在严重断层现象, 针对目前我们高中在语法教学中的困惑, 高中语文执教者要充分认识到语法的重要性, 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方案, 从语法上衔接初高中语文教学。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之我见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301-02
摘 要 由于课程难度和压力的差异,高一新生入学后,很难适应新学期的学习生活,针对存在这一衔接问题,我们分析并研究该问题,对于完善初中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
关键词 初高中衔接;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1 现在高一学生教育教学的现状
现在学生的语文视野和阅历比较广阔,但是语文的基础却越来越不扎实了,绝大部分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与鉴赏和作文,在文言文学习上,初中的教学沦变为极端功利的教学:“只学不考”变成“不考不学”;学校的教育、社会的学习机构和家长对语文处于一种“鸡肋”状态,弃不能,食无味。以上的现状主要是结合苏北地区尤其是淮安地區的实际状况的一个总体表现。
2 高一语文教育衔接的原因分析
2.1 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存在误区:
“语文”这一名词的历史演变比较复杂,有人说是语言文字,有人说是语言文学,有人说是语言文章,有人说是语言文化,这些评价其实都带有片面性。高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真正的语文教学应当从汉字讲起,到词、短语、句子、语病,使弱化了的语法重新重视起来。这样在基础阶段才能在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使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2.2 初高中在学与考的要求上区别迥异:
初中的考查,尤其是基础知识的考查,还是以课本为依据,文言文的阅读是从课本上的原文截取的,这种考查形式使学生把精力多放在对课本的死记硬背,考前的临时突击,养成了很不好的学习习惯,这与高中考查注重平时的积累,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相背离;初中的一些教学目标也造成了与高中教学的脱节,如初中的淡化语法,中考不考,致使一些教师和学生的不重视,甚至有些老师根本就不讲授这一部分,结果学生在学习高中的文言文时遇到了很多问题,影响了学生对特殊句式的分析,给高中语文学习造成了许多困难。
再次,高一节假日多,往往时间紧,任务重。教师未处理好初高中的衔接就开快车,抓进度;或者故意出高难度的题给学生一个下马威。这样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挫伤其积极性,必然会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不同程度的困难。
最后,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似乎人人都懂,但人人都不精通的特点。学生分数往往比较稳定,不像数理化那样松则一落千丈,紧则扶摇直上。因此,学生往往不重视语文学习,随便应付。
3 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对才升入高中的学生而言,无论是其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存在误区,初高语文的教学要求不同,初高中在学与考的要求上区别迥异,还是非智力因素和学生思维和心理层次的差异。这些都阻碍了我们在教育与教学上取得更高的效益,对初高中的教育教学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3.1 前引后连,自然过渡:
由初中升入高中,对于学生来讲实际上是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是初中语文学习处于中等的学生更是上了一个大台阶,教师有必要扶一扶,拉一拉。应针对入学新生,注意适时调整教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教师、新教材。在教学中前引后连,可以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内容引出新知识。如教《〈呐喊〉自序》,不妨总复习一下在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七篇作品,借此对鲁迅有个全面深刻的认识。又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可先复习《春》,以使学生更充分领会不同时期不同思想下“景”和“情”的关系。又如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时,结合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进行《左传》知识点的讲解,将两篇课文进行比较教学,以旧带新,这样给学生一种似曾相识的教学环境,在知识衔接的同时,知识的深度广度也得到发展。
3.2 重视实践,培养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不是简单的知识容器。即使靠死记硬背记住了所学内容,只能说明有一定基础,往往不能灵活运用。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特别注意指导学生的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我认为,除坚持初中养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外,只有多读多写多说多听,才能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培养语文能力,这也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多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的方式要多样化,朗读、默读、精度、略读,兼而有之。读的内容也要杂,课本要读,报纸要读,科技文章也要读。什么书籍都应有所涉猎。
多写。据统计,一个人要达到文通句顺至少要写够十万字。显然,初中一学期按规定写六次作文,每次五百字,三年总计约两万字,即使加上小学阶段作文,考试作文等,写作量也是远远不够的。
多说。传统教学多强调先生讲,学生听。学生明白了,却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换一篇文章,又不知所云。
多听。不光听教师讲,听教师泛读,听课文朗诵录音,也要听广播,听别人谈话。
3.3 及时总结,调整学法:教无定法,学也无定法。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其学习语文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作为教师,应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及时指导学生归纳、总结、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也可让语文成绩好的同学一周介绍一种学法,大家讨论,取长补短,从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另外,还要教会学生分析考卷,“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从考卷中分析出自己的弱项,弥补之,也是提高语文成绩的一条重要捷径。
做法一:回归字词,重视听写。
做法二:文言教学,引入语法。
做法三:课外阅读,重视摘抄。
做法四:作文训练,回归文体。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程】推荐阅读:
初高中语文语法衔接10-05
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10-05
初高中语文衔接练习(语法部分)07-29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法08-25
初高中语文语法知识衔接材料09-12
初高中衔接论文10-15
初高中衔接阶段07-29
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05-28
化学初高中教学衔接06-15
初高中政治衔接试题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