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工作报告

2024-08-31

水土保持工作报告(精选8篇)

水土保持工作报告 篇1

2016水土保持工作报告

米脂绿源天然气有限公司于2012年2月12日正式开工建设。结合该工程特点及实际,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与分管环保的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为成员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领导小组,负责公司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并做好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现就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及职责

结合周边环境特点及实际,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和分管环保的副经理为副组长,安全技术部、综合办公室、物资部及各专业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领导小组,负责公司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工作,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具体如下:

组 长:薛利生

副组长:谭俊飞 李雪冬

成 员:豆妮妮 魏宗宽 陶玉奎 付永良 高星

安全技术部负责公司环境保护日常管理工作,各专业设环保员1名。安全技术部:组织进行环境因素调查和评价,确定重大因素和管理方案,制定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并督促落实。督促指导各工区制定施工环保与水土保持措施,组织现场环保与水土保持工作和内业资料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

综合办公室:具体负责公司的环境卫生和绿化工作。

安全技术部:负责编制本工程环保与水土保持措施方案和方案的组织实施。物资部:负责材料运输过程中的环保管理工作。各专业:负责工厂现场具体环保与水土保持。

二、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制度建设

我公司结合有关管理办法及制度,建立健全了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护体系,贯彻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坚持施工过程中对环保与水土保持工作的持续监督检查,切实做好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

(一)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目标

降低材料和能源消耗,严格按制度清运整理垃圾,及时作好生活垃圾和生产生活废(污)水的收集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保护森林资源和地表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二)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有关管理制度

1、在当时建设施工期间,严格执行“三同时”、“两不”原则,即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和工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不留后患、不留尾巴。

2、严格执行有关环保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关于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的强制性条款。

3、建立“三级”检查落实制度,即领导层抓全面,管理层抓重点,实施层抓具体落实。

4、向建设单位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环保水保部门等征求意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同时加强培训教育工作,做到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人人有责,把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5、施工中建立以下检查制度:水土保持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和检查制度等。并对制定的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进行检查,及时查处违章事宜。

三、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日常管理

(一)培训教育工作

工作中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环保、水保培训教育及技术交底制度,宣传有关环保及水土保持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关于环境保护的强制性条款,并结合本标段的工程特点,依据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实施方案,就施工应注意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的事项进行了培训和技术交底,提高了管理及施工人员的环保与水土保持意识,做到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人人有责,把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检修中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

检修施工前依据工程特点及有关工作量,统筹考虑,合理制定土石方调配方案,充分利用弃碴并减少工程弃碴。按设计要求依法征用土地,避免浪费。

(三)在施工中依据有关环保及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关于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的强制性条款和本标段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实施方案,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环保与水土保持检查,及时查处违章事宜,把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四、永久水土保持工程投资及设计概况

随着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对生产区绿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宜人的生产区处在优美的绿化环境中,不仅可陶冶人的情操,也有益于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米脂工厂投产一年多,公司领导要求在2016年全面推进米脂工厂绿化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到米脂工厂重点考核工作中。为把握苗木栽植最佳时机,工厂领导根据总公司领导的要求,在多次厂级会议中安排部署绿化事宜,并责成综合管理部从春节后就要投入到厂区绿化工作中,从绿化的区域面积到植物品种的选择及土壤的改善等各方面考虑详细周到,与绿化工作相配套的浇水喷灌器具等提前准备。综合管理部石建勤副主任多方咨询当地有丰富绿化经验的园林专家和人员,并请园林专家到厂区进行现场进行水质和土壤实地勘察,针对陕北的气候及土壤性质,选择适宜生长的绿植,并配以天然有机肥,确保土地肥沃度达到植被生长要求。

根据园林公司专家意见,结合厂区对安全的要求,最后制定了绿化厂区10699.3㎡的方案,草坪区主要种植高羊茅、早熟禾、黑麦草三种草类,分布在污水处理系统区、压缩机厂房南侧区域、导热油炉房西侧南侧区域和消防水池周围区域;绿化带总长约1573m,主要种植黄杨树、红叶石楠、金边黄杨等苗木45000棵;同时在厂前区花园种植桃树、丁香树、龙爪槐、香花槐等100多棵树木加以点缀;另外对装置区北侧约1899㎡毗邻区域铺设约10公分厚的石子,覆盖土质区域,减少刮风扬尘,保证消防安全。从3月20日开始,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土地解冻,开始了土地翻耕、平整、施肥及草坪的种植等前期工作。同时动员全体员工在厂区四周挖了400多个树坑,为植树做好了准备。

工厂本着勤俭搞绿化的原则,积极向米脂县林业局求助,免费向我公司提供白杨、垂柳共计200多棵,由员工自己挖坑、自己种植在厂区周围,既美化环境,又防风固沙。4月22日200棵垂柳、白杨树进厂,23日200棵松树进厂,连续两天全体员工参与植树到晚21:30时左右,将到厂的树木及时栽种下去,保证了成活率。

为确保树木成活率,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要求责任部门定期浇水,综合管理部随时督查,应用激励考核政策,并得到全厂员工热烈响应,从工厂领导到一线员工之间掀起了一股“自己动手,建设美好家园”的浪潮。在总公司领导的指导和关怀下,通过全体员工的辛苦工作,现在米脂工厂的厂区环境已焕然一新,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给厂区裸露的黄土地穿上一件漂亮的绿装,呈现出一个园林的工厂雏形!

五、自查初检

(一)、水土保持措施现场初检状况

1、各类浆砌片石防护、挡土墙稳定无缺陷,复耕部分土地已由农民耕种,现场无明显水土流失现象。

2、工厂硬化面积大,有效防治了水土流失,并且各水土保持设施总体上发挥了较好的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

3、弃土(渣)场、临时便道等得到了相应整治,支挡稳固。

(二)、永久水土保持项目实施情况

建成乔、灌、藤本、草相结合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形成稳定的绿色屏障,改善了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了厂区生态环境,达到了水土保持的目标。

米脂绿源天然气有限公司 安全技术部 2015年5月13日

水土保持工作报告 篇2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区域开发进程的进一步加快, 新疆的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问题将日趋严重, 环境质量也在进一步下降, 严重影响着该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已被广泛接受并成为人类发展所追求的共同目标的今天, 新疆的水土流失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应当引起各级政府部门、主管部门以及科技界的高度重视。

1 水土流失环境状况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部, 总面积166万, 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境内四周高山环绕, 高山盆地相间, 呈“三山夹两盆”地貌格局;地貌类型以山地、平原和沙漠为主, 兼有丘陵、戈壁、谷地, 自高向低依次分布有高山冰雪活动带、低山丘陵带、山前戈壁沙砾石平原带、山洪冲积平原带和风积沙漠带等5类自然地貌, 每类地貌单元的水土流失形态各异, 每个地带都有其特殊的侵蚀特征, 共同组成了其特有的现代侵蚀地貌类型。新疆干燥少雨, 四季气候相差悬殊, 气温的温差很大, 北疆的温差在40℃以上, 南疆在30℃左右, 热胀冷缩明显, 为冻融侵蚀和径流产沙创造了条件。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仅150m m左右, 且时空分布不均属干旱区, 受地形条件和西风带影响, 区域内雨量年内和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夏季占全年的44%, 冬季仅占10%, 从降雨的分布来看, 北疆大于南疆, 山区大于平原, 盆地周围大于中央。新疆多风, 且风力大, 风蚀也就成为新疆典型的侵蚀方式, 每年的3—7月份是大风日数最多的季节, 年均风速2m/s以上。每年约有100天为浮尘天气, 有的地区达200d;受风带和风力, 及干旱少雨影响, 森林资源非常贫乏, 植被稀少, 地表裸露, 森林覆盖率仅为1.03%, 在春夏季节易遭受高强度风暴的袭击, 造成大片土地沙化。

2 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2.1 水土流失的成因:

(1) 自然条件恶劣, 生态脆弱, 植被稀疏, 水土流失严重, 水土流失类型多且作用力复杂, 水力、风力、冻融三种侵蚀交互作用, 盐渍化比较严重。 (2) 不合理的开发进一步扩大了水土流失面积, 使生态更加恶化。由于人口增加和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等, 在人工绿洲增加的同时原生绿洲退缩。 (3) 砍柴、开荒、挖药材和修路、石油开发等人为破坏导致沙生植物锐减, 水土流失程度加重。据新疆的调查资料, 新疆有缺水草场4800万hm2。新疆生长着不同类型、不同盖度的沙生植物,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 植被遭受破坏的程度加剧。 (4) 对新疆的水土流失问题研究不够, 各类水土流失定性、定位、定量还很不准确。与新疆严峻的水土流失形势相比, 国家过去对新疆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太少, 重视不够。由于新疆的水土保持工作刚刚起步, 尚处在实验、探索阶段, 从规模和效果上看还很不理想。

2.2 水土流失的危害:

(1) 宝贵的水土资源被破坏流失, 土资源质量日趋下降。 (2) 由于水土流失, 大量泥沙倾泄而下, 经渠道进入农田, 导致土壤物理性状变劣, 肥力下降, 严重影响土地产出率。 (4) 风蚀造成大量土地沙化, 甚至变成沙漠, 难以复垦。 (4) 河流两岸冲刷严重, 大量土地被吞噬, 河床淤高, 河道变宽, 塌岸严重, 土地减少, 危及村庄安全。中小河流淤积更为严重。 (5) 水库和渠道泥沙大量淤积, 影响其功能发挥井缩短工程寿命, 效益锐减。此外, 渠道淤积异常严重, 年年清淤, 浪费大量劳力。 (6) 危害交通和城镇安全。因降雨经常发生滑坡和泥石流, 堵塞交通, 淹没农田牧场, 甚至造成人员重大伤亡。

3 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质量是人类生活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新疆地域辽阔, 土壤侵蚀特点和区域位置都具有其特殊性。新疆环境质量的改善直接影响着西部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进程。这也是一项集战略、指导为一体的宏观管理行为, 对于新疆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1 确立新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战略目标。

即根据新疆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基本概况、以及环境制约因素和水土流失情况的动态演变, 确立新疆水土保持治理可持续发展目标, 求取水土保持效益最优, 达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2 制定新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

就是应用遥感和地面调查资料, 建立水土流失监测和水土保持管理数据库, 通过分析新疆水土流失的时空差异性, 划分水土流失监测单元, 确定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持指标体系。具体包括规划指标体系、执行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等。

3.3 制定新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

是对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进行框架式的格局规划, 即对新疆土地利用、资源配置、水土保持措施的空间分布等进行统一的指导和全局规划。具体分近中远期规划, 近期主要以治理为主, 促进水土保持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中期和远期规划是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4 新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监测系统。

就是要建立一套高智能的、有预测能力的水土流失监测和预警系统, 从而为新疆水土保持的管理着和决策部门提供支持和咨询包括数据的采集、信息的处理和系统的应用3个方面, 要注意信息源的时空统一性和专业人员的协调性, 数据处理和管理的规范化。

4 水土保持的对策及建议

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 它涉及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各个方面。对新疆生态环境的发展来说, 可持续发展是第一位的, 其中水土流失治理和经济发展只是条件, 区域可持续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新疆的水土保持必须以改善环境为目的, 综合治理, 充分调动和发挥积极因素, 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4.1 加强科学研究.

提高水土保持意识新疆水土保持是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环境下进行的环境整治的实践, 积极探讨新疆水土保持工作的新思想、新思路, 新手段, 不断总结经验, 大胆创新, 建立和完善新疆水土保持理论体系, 使新疆水土保持事业走向新阶段。

4.2 搞好规划, 提高治理水平新疆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

系统工作, 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水土保持部门在深人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 分县、区管理和实施, 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 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

4.3 建立水土流失遥感快速调查信息系统针对新疆地区目前的水土流失现状、地域特征。

建立一套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可网络化运行和操作方便的, 集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管理于一体的多技术、多信息、多方法和高精度的水土流失快速调查信息系统。

4.4 重视生态用水的调研、规划、配置工作不能把生态用水停

留在口头上, 而要付诸实际, 对塔里木河的生态用水要定性、定位、定量、定时, 并且要有一套强制性的管理办法和手段, 否则生态用水这个容易被软化的工作还是落实不了, 生态恶化的趋势仍不会得到根本改变。

4.5 加强对原生态植物的保护要重视对以梭梭、红柳、沙拐枣

等为主的沙生灌草的保护, 加大对随意破坏沙生植物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4.6 结合新疆的特点, 水土保持工作要坚持“水旱”并举水是

植被建设的基础, 为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 加快植被建设, 应因地制宜, 坚持“水旱”并举。即在一些有条件的地方, 适当发展依靠灌溉的水土保持植物。在大多数地区, 要积极探索有限灌溉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之路, 种植土生土长、耗水量少的沙生植物, 仅在种植前期灌溉少量的水。

摘要:新疆自然条件恶劣、干燥少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近年来由于农业的扩大生产和工业的发展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 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其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的分析, 提出一些水土保持工作的建议

搞好新疆水土保持工作 篇3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

0 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区域开发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新疆的土壤侵蚀与水土流失问题将日趋严重,环境质量也在进一步下降,严重影响着该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已被广泛接受并成为人类发展所追求的共同目标的今天,新疆的水土流失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应当引起各级政府部门、主管部门以及科技界的高度重视。

1 水土流失环境状况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地处我国西北部,总面积166万,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境内四周高山环绕,高山盆地相间,呈“三山夹两盆”地貌格局;地貌类型以山地、平原和沙漠为主,兼有丘陵、戈壁、谷地,自高向低依次分布有高山冰雪活动带、低山丘陵带、山前戈壁沙砾石平原带、山洪冲积平原带和风积沙漠带等5类自然地貌,每类地貌单元的水土流失形态各异,每个地带都有其特殊的侵蚀特征,共同组成了其特有的现代侵蚀地貌类型。新疆干燥少雨,四季气候相差悬殊,气温的温差很大,北疆的温差在40℃以上,南疆在30℃左右,热胀冷缩明显,为冻融侵蚀和径流产沙创造了条件。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仅150mm左右,且时空分布不均属干旱区,受地形条件和西风带影响,区域内雨量年内和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夏季占全年的44%,冬季仅占10%,从降雨的分布来看,北疆大于南疆,山区大于平原,盆地周围大于中央。新疆多风,且风力大,风蚀也就成为新疆典型的侵蚀方式,每年的3—7月份是大风日数最多的季节,年均风速2m/s以上。每年约有100天为浮尘天气,有的地区达200d;受风带和风力,及干旱少雨影响,森林资源非常贫乏,植被稀少,地表裸露,森林覆盖率仅为1.03%,在春夏季节易遭受高强度风暴的袭击,造成大片土地沙化。

2 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危害

2.1 水土流失的成因:①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类型多且作用力复杂,水力、风力、冻融三种侵蚀交互作用,盐渍化比较严重。②不合理的开发进一步扩大了水土流失面积,使生态更加恶化。由于人口增加和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等,在人工绿洲增加的同时原生绿洲退缩。③砍柴、开荒、挖药材和修路、石油开发等人为破坏导致沙生植物锐减,水土流失程度加重。据新疆的调查资料,新疆有缺水草场4800万hm2。新疆生长着不同类型、不同盖度的沙生植物,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植被遭受破坏的程度加剧。④对新疆的水土流失问题研究不够,各类水土流失定性、定位、定量还很不准确。与新疆严峻的水土流失形势相比,国家过去对新疆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投入太少,重视不够。由于新疆的水土保持工作刚刚起步,尚处在实验、探索阶段,从规模和效果上看还很不理想。

2.2 水土流失的危害:①宝贵的水土资源被破坏流失,土资源质量日趋下降。②由于水土流失,大量泥沙倾泄而下,经渠道进入农田,导致土壤物理性状变劣,肥力下降,严重影响土地产出率。④风蚀造成大量土地沙化,甚至变成沙漠,难以复垦。④河流两岸冲刷严重,大量土地被吞噬,河床淤高,河道变宽,塌岸严重,土地减少,危及村庄安全。中小河流淤积更为严重。⑤水库和渠道泥沙大量淤积,影响其功能发挥井缩短工程寿命,效益锐减。此外,渠道淤积异常严重,年年清淤,浪费大量劳力。⑥危害交通和城镇安全。因降雨经常发生滑坡和泥石流,堵塞交通,淹没农田牧场,甚至造成人员重大伤亡。

3 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质量是人类生活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新疆地域辽阔,土壤侵蚀特点和区域位置都具有其特殊性。新疆环境质量的改善直接影响着西部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持续发展进程。这也是一项集战略、指导为一体的宏观管理行为,对于新疆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1 确立新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战略目标。即根据新疆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基本概况、以及环境制约因素和水土流失情况的动态演变,确立新疆水土保持治理可持续发展目标,求取水土保持效益最优,达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3.2 制定新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就是应用遥感和地面调查资料,建立水土流失监测和水土保持管理数据库,通过分析新疆水土流失的时空差异性,划分水土流失监测单元,确定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持指标体系。具体包括规划指标体系、执行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等。

3.3 制定新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是对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进行框架式的格局规划,即对新疆土地利用、资源配置、水土保持措施的空间分布等进行统一的指导和全局规划。具体分近中远期规划,近期主要以治理为主,促进水土保持和经济的全面发展,中期和远期规划是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4 新疆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监测系统。就是要建立一套高智能的、有预测能力的水土流失监测和预警系统,从而为新疆水土保持的管理着和决策部门提供支持和咨询包括数据的采集、信息的处理和系统的应用3个方面,要注意信息源的时空统一性和专业人员的协调性,数据处理和管理的规范化。

4 水土保持的对策及建议

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它涉及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各个方面。对新疆生态环境的发展来说,可持续发展是第一位的,其中水土流失治理和经济发展只是条件,区域可持续发展才是最终目的。新疆的水土保持必须以改善环境为目的,综合治理,充分调动和发挥积极因素,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4.1 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水土保持意识 新疆水土保持是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环境下进行的环境整治的实践,积极探讨新疆水土保持工作的新思想、新思路,新手段,不断总结经验,大胆创新,建立和完善新疆水土保持理论体系,使新疆水土保持事业走向新阶段。

4.2 搞好规划,提高治理水平 新疆地区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水土保持部门在深人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切实可行的总体规划,分县、区管理和实施,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及时有效地控制和治理水土流失。

4.3 建立水土流失遥感快速调查信息系统 针对新疆地区目前的水土流失现状、地域特征。建立一套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可网络化运行和操作方便的,集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管理于一体的多技术、多信息、多方法和高精度的水土流失快速调查信息系统。

4.4 重视生态用水的调研、规划、配置工作 不能把生态用水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实际,对塔里木河的生态用水要定性、定位、定量、定时,并且要有一套强制性的管理办法和手段,否则生态用水这个容易被软化的工作还是落实不了,生态恶化的趋势仍不会得到根本改变。

4.5 加强对原生态植物的保护 要重视对以梭梭、红柳、沙拐枣等为主的沙生灌草的保护,加大对随意破坏沙生植物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水土保持工作报告 篇4

20xx年水土保持工作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关心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按照年初的安排和部署,基本完成了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力宣传新《水土保持法》,全面掀起水土保持国策教育活动新高潮

今年3月1日是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一周年纪念日,为掀起宣传《水土保持法》的新高潮,更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法制意识,在年初我们就制定了详细的宣传计划,印制宣传手册、宣传单、宣传标语和录制了音像制品等。为了在宣传日、宣传周和宣传月活动中,做到有重点、多层次地开展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规模大、密度高的浓厚舆论氛围,我们在3月1号的当天,组织全区各乡镇、各街道办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贯彻新《水土保持法》宣传活动,深入到平坝、丘陵和生产建设工地进行了广泛地宣传,同时在XX区电视台黄金时段打出宣传字幕宣传水土保持法。结合“3.2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以及“科技赶场”等活动开展了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水土保持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今年,共发放宣传手册、宣传单5000余份,张贴和悬挂标语100余副,出动宣传车辆30余台次。另外,我们还向双东、新中、和新的中心小学赠送了300本水土保持科普教材。今年的宣传活动形式多、受众面广、效果好,基本覆盖了农村、街道、社区、生产建设单位、学校等,达到了宣传的目的。

二、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

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是水土保持工作的核心和生命线。在方案审批方面,今年审批了包括西部国际商贸城、芦德路XX区段旧路加宽改造工程、德柏路道路改造及风貌整治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和道路交通建设项目的土保持方案。今年共审批水土保持方案13件,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147万元。在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方面,区政府对XX区水土保持委员会组成人员及成员单位进行了调整,并制定了水土保持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以及对区级有关部门、各乡镇、各街道办水土保持工作的考核办法,这对我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

三、加快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构建水土流失防控体系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最为有效的`措施。今年共完成国家农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7.5平方公里,总投资225万元,核心项目区在新中镇龙居村。该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可基本具备科学系统地防控体系,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市局下达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目标任务17平方公里,今年共完成17平方公里,总投资2177万元,其中:完成农发水保项目7.5公里,植树造林6.67平方公里,生产建设项目实施水土保持措施2.83平方公里。

四、水土保持总体规划

按照新《水土保持法》的规定以及市水务局的要求,结合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资源规划、城乡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今年已编制完成了我区《水土保持总体规划》,区政府以德市旌府函[]76号文批准。

五、存在的问题

1、区级有关部门对水土保持认识不足,协调配合不够。

2、水土保持投资严重不足。

六、工作建议

1、建议增加和充实水保专业技术人员。水土保持工作属跨多学科多领域专业性强的工作,由于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中有时就会感到茫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此,为了促进我区水保事业的长足发展,建议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增加和充实水保专业人才。

水土保持工作总结 篇5

第一章

四年五期

旧貌新颜换

xx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的太行山腹地,全县辖xx个乡镇,xx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xxkm2,总人口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xx万人。xx为典型的石灰岩干石山区,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境内群山起伏,基岩裸露,石厚土薄,地表支离破碎,20度以上的荒坡面积占总面积的65%,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30%,全县73%的国土面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500—2000吨/平方公里,年侵蚀总量为25.7万吨,致使土壤肥力降低、生态环境脆弱,让靠天吃饭的农业生产处于极其严峻的态势中。以2009年为例,全县财政收入完成1.1198亿元,人均纯收入仅2720元,属国家级贫困县。

彻底改变全县生态环境面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一直是xx县历届县委、县政府的肩头重任。自2008年起,在中央、省、市水利、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xx县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对全县11条小流域进行了大规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历经四年五期,终于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2009年,完成崇岩、西沟两条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21平方公里,营造乔木林815公顷、经济林20公顷,封禁治理1260 公顷,建设谷坊工程10座,修建护地坝3千米,梯田改造6 公顷。……

第二章

科学实施

多策治水土

领导强化

组织精心

部署周密

水土保持的科学性、群众性及综合性决定了水保建设工程是一项涉及多层次、多部门的系统工程。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xx县制定推行了“水保统一规划,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建设管理体制,成立了xx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协调领导组,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xx为组长,以水利、林业、畜牧、财政、审计、国土、森林派出所及受益乡镇领导为成员。同时,设置了工程项目部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管理:项目开工前,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组织召开协调会,全面部署;施工中,由县水利局组织技术骨干跟班作业,现场指导,负责技术支持和质量监督,对建设项目全过程负总责;项目乡镇分管领导、包村干部及各行政村负责人组成协调小组,及时调配工程用地、用水等资源;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坐镇指挥,监理单位现场监督……在协调领导组和工程项目部的指挥带领下,各级各部门统一思想,各司其责,积极配合,及时把关,避免返工,为确保工程建设的优质高效创造了良好的组织保证和外部环境。

规划科学

思路明晰

治理全面

水土保持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荫及子孙的伟业。为能充分实现水保工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xx县从战略规划和技术路线两个方面对全县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进行了科学细致的设计:

战略规划上,将水保工程建设项目作为xx县打造“天然氧吧品牌县”的又一契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山地兴林”为重点,以“大流域规划,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创建全国生态强县,全省旅游大县和最具魅力的特色县城”为努力方向,着力打造山桃、花椒、核桃“三大水保经济”,推进构建和谐宜居新xx。

技术路线上,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全面规划、科学布局,集中连片、按序治理,治管结合、效益优先”的原则,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流失班为对象,实行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的综合治理:对石厚土薄的高山远山采用封山育林;对相对土厚的山腰坡缓营造水保林;对土壤肥厚的坡麓地带,修筑条田,营造经济林;主沟护地坝,支沟闸谷坊,坡地改梯田,梯田筑地埂,筑成了层层拦蓄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体系,确保土不下山、水不出沟。

制度约束

强力推进

确保安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工程实施过程中,xx县一方面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资金使用报账制,工程建设公示制、投工承诺制等各项成熟制度,确保项目进行的每一步都合法、有序、公开、透明、安全。尤其重视资金管理工作,严格管理程序、严格资金使用、严格财务核算; 另一方面积极抓好制度建设。根据当前形势的变化和相关政策,xx县制定并出台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xx县项目管理办法,补充加强了检查、核查、奖惩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引入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项目乡(镇)村的积极性,并进一步细化了组织实施、检查验收、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要求,规范了工程建设管理程序。

紧抓培训

技术服务

示范推广

xx县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制定了详尽的人员培训计划,聘请水保专业人员和多年从事水保造林的土专家对水平不一的施工人员进行了现场示范、就地讲解。例如在造林预整地和种植水保林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踪讲解整地放线、垒岸、苗木栽植等技术要点,精品示范大坑整地、大苗栽植、大水浇灌,一次成林、一次成景的技术方法;在修筑鱼鳞坑石坎的过程中,组织技术人员推行大石座底、中石居中、片石封顶、小石塞缝的“四步曲”法,有效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同时,xx县借助工程开展,有计划地打造一批精品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大力推广了一系列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如在建设经济林时大面积引进辽核3号、4号、薄壳香等核桃新品种和营养袋育苗、石片覆盖、生根粉、卧杆栽培等新技术,提高了品种质量和苗木成活率,使先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展现了水土保持的增产增收效益。

落实管护,巩固成果,发挥效益

为了巩固水保建设工程的成果,避免治而不管、劳而无功,xx县一方面落实了有关封山禁牧的政策规定,实施封山禁牧,保护治理成果,促进生态修复。同时完善建后管护机制,按行政村确定了管护人员,每村一人,年薪2000元,连续补助三年。另一方面组织指导各项目乡村制定出台封山禁牧的配套政策,引导农牧民寻找新的致富渠道和替代产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生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禁牧后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第三章 千锤百炼

实践出真知

坚持六个结合

坚持流域治理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以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工程措施为重点,建设护地坝、增加基本农田、保障粮食生产,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流域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突出水保工程经济效益,以花椒、核桃、山桃、山杏、连翘等为主,延伸大红袍花椒、核桃露、振东制药等产业链条,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

坚持流域治理与生态自然修复相结合。全面实施封山禁牧、封山禁火,以治促封、以封保治,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植被恢复速度。

坚持流域治理与预防保护相结合。加强项目区的管护监督,防止因人为原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杜绝“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

坚持流域治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利用农村水保工程建设打造园林村、示范村150个,营建生态园120个,面积30公顷。

坚持流域治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依托国家4A级景区天脊山、太行水乡和国家5A级景区通天峡,打造魅力山水生态旅游型小流域;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xx县xx村等为载体,打造红色旅游型精品小流域,从而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结合。

整合资金力量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行中央资金补助,地方财政配套、群众投工投劳的筹资方式。为了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水保建设,xx县水保工程项目建立了群众参与的机制,采取先干后补、以奖代补、直补农民等组织方式,激发了广大群众投身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同时,通过充分整合退耕还林、以工代赈、通道绿化、公益彩票、核桃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太行山绿化等工程项目,整合资金,形成合力,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建设的工程进度和整体水平。

规划因地制宜

为了确保工程设计的精确到位,做出科学的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项目前期县水利局技术人员与设计单位代表一起爬山梁、跑地头、越沟涧,实地勘察,现场作图分析做标记,复核现状小斑图,坡面整地测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顶),明确了工程的具体位置、具体措施、具体标准和具体数量,使工程项目设计在评审中一次通过,在实施中减少变更,节省了时间。同时,设计中因地制宜,合理布置水保林、经果林、封禁围栏、谷坊、田间路、水窖等设施,见缝插绿,依势置景,并提前规划好了参观路线,突出了治理综合性和效益多元化的特点。

把握重点难点

2012年,xx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追加车厢沟、大渠、北头、中五井、申家平5条小流域为治理项目区,共涉及3个乡镇36个行政村,综合治理面积73.5km2。面对工程量大、时间紧迫、任务艰巨的压力,县水利局以“严格程序,确保质量和效益”为总体要求,统筹安排、科学部署,将受气候影响较大、投工较多的工程措施如水保林、经果林、示范点等工程优先安排、集中实施,确保大雪封山前完成。其它如田间道路、干砌石谷坊、水窖、封禁措施等受气候影响不大、投工较少的工程,则持续安排、按序实施。全县组成分为60多个专业组、200多个作业小组奔赴工地,人数最高时达4000余人,自备干粮,天亮上山,天黑收工,倒排工期,分片实施,战严寒、保质量、赶工期,出色地完成了建设任务,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

走进今天的xx,山变青了,水变秀了,人变富了:裸露的黄土地披上了郁郁葱葱的绿衣,无数的鱼鳞坑描画出经天纬地的线条,石谷坊淤积着沃土,护地坝勾勒着风景,漫山遍野的沟壑变化为一块块齐整的农田,幽静曲折的小路蜿蜒出一片片红的山桃花、绿的核桃树、香的花椒林……

实施水保工程五年以来,xx水利局连续三年被长治市政府评为水保生态建设先进单位。在水保工程建设中,xx县坚持流域治理与改善民生、区域经济发展、生态自然修复、预防保护、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相结合,努力打造一条清水河,建设一条经济带,发展一条产业链,修筑一条致富路,营造一道风景线。目前,xx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施规划(2013-2017年)已获得国家水利部、财政部批复,计划于2013年10月开始实施。预计实施后项目区内将新增林地面积2970.0公顷,新增覆盖度18.1%,年增加径流拦蓄能力9.42万立方米,增加拦泥能力4.24万吨,每年可净增经济效益达1002万元。

水土保持工作总结 篇6

1、持之以恒地开展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开展了“五个一工程”为载体的宣传工作,发放水保科普读物120余份,水保法宣传图解240份,张贴宣传标幅一千余条,举办培训班12期,印发宣传品4万余份。

2、全力做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水土保持依法行政稳步推进。

一是认真抓好建设项目的水保方案的申报及审批,对不申报或不主动申报水土保持方案的建设单位,我们上门宣传水保法,督促他们按照水保法的规定申报和补报水保方案。对申报的水保方案我们按照行政审批程序及时组织专家评审、及时批复。不完全统计全市共审批水保方案二百余个,审批率达到99%。今年在推进我市水利工程编报水保方案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中小河流建设工程的水保方案编制率达到了98%以上。

二是对已审批的水保方案的建设项目,加强了督查,要求建设单位按照审批的水保方案做好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先后对省市审批的50余个在建项目进行了执法巡查,对不执行水保方案的建设单位下达整改通知。

三是加强了水土保持设施的竣工验收工作。对主体工程已竣工,水保设施达到验收要求的建设项目,及时组织了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不完全统计,全市水保设施验收90余个。

四是加强了水土保持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水土保持违法案件。省、市、县三级联动,联合执法,先后对合福高铁、沪昆高铁、成品油管道工程、天然气管网工程、德上高速、沪昆高速上饶经开区连接线、德上高速三清山枫岭连接线,广丰到上饶火车站快速通道,德兴铜矿技改等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督查。同时对违反水保法的案件进行查处,全市共查处24起。五是稳步推进力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对于可能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中型以上建设项目,督促建设单位落实水土流失监测。六是抓水土保持补偿费的收缴工作。全市共收缴规费1千余万元。七是认真抓好上饶、广丰、玉山、弋阳、鄱阳五县的水土保持能力县建设工作,在水保法宣传、配套法规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3、认真做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市治理水土流失248平方公里。重点抓好上饶、广丰、玉山、XX县国家农发水土保持项目及弋阳、三清山枫岭、万年、上饶郑坊中央预算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以及横峰、弋阳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140余万元,小流域综合治理14条,营造水保林3500亩,经果林5000亩,封禁3万余亩,山塘、谷坊、小型水保工程的沉沙池100余座,沟渠23km,土石方50余万方,投入8万余个工日,综合治理面积37平方公里。

一、工作总结

(一)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加强对减排项目的监管力度。重点抓好现代牧业、污水处理厂和博安环检三个减排项目的监管工作。截止十月份,污水厂在线数据平均日处理水量2吨,进出口cod、氨氮浓度差值均达到减排要求;对于现代牧业减排,督促该企业建设有机肥生产线,进行土壤成分和全分析和地下水监测,要求11月底有机肥生产车间投入生产,完成内部整改;对于机动车减排,建成了简易工况法汽车排气环保检测线,开展了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发放工作,实施了新注册车辆环保合格标志管理。二是积极申报新项目:今年我县新申报项目为府台村、刘蔡村、大程村、小柳村、四陈村等6个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申报总资金306万,目前正在编制实施方案。三是积极做好已申报项目建设工作。头铺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已建成,省环保厅已组织专家组进行验收,近日将下达验收通过意见。双忠庙镇琳龙养殖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兴山母猪繁殖有限公司沼气工程项目、沱湖乡沱湖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新集镇人民政府李八新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已完成验收工作。

(二)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组织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境隐患排查、重金属企业专项检查、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医疗废物、辐射安全等多项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了相关企业的应急预案、应急机构、应急设施、环保制度建设;规范了其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储存、转移处置和综合利用;办理了射线、放射源使用单位辐射安全许可证。先后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检查企业280多厂次(不含三产检查及排污费征收工作),下发监察意见100余份,对蚌埠永丰染料化工有限公司废水超标排放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处罚,及时消除了环境安全隐患。对入园的企业未履行环保手续和手续不齐全的企业要求其限期补办环保相关审批手续,逾期未办理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时限内完不成的将按照相关法律予以处罚。

(三)突出环境问题扎实解决

(1)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一是制定了《城关地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管工作方案》和《城关地区饮用水源地巡查路线》,保证全天候、全方位监管到位。二是加密监察和监测频次。对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每天巡查2次;对保护区上游至固镇交界处每月至少巡查一次;对取水口、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3个点位的常规监测(cod铬、cod锰、氨氮、bod5、ph)每周一次;每季度委托第三方进行一次61项监测;每2年委托第三方进行一次109项全分析。三是投入15万元,在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河堤沿线和取水口等位置安装了10块宣传牌和交通警示牌。四是牵头起草了《XX县城关地区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在充分征求各部门的意见的基础上,对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五是完成了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摸底排查工作,对所有符合条件的取水口进行了定位,并委托中介机构编写了技术报告。

(2)加强对环境敏感区域的监管。对我县境内的沱湖自然保护区、樵子涧水库、天井湖、垃圾填埋场、城南工业区等环境敏感区域实行一周一至两次的高频次监察,严厉打击破坏环境敏感区环境安全的违法行为。上半年,对沱湖3家污染防治设施不到位、随意倾倒污水的餐饮船只进行了行政处罚。对沱湖、樵子涧水库、天井湖等三大水域,对其进行每季度一次的取样监测,汇总成档,密切关注其水质变化情况。7月份,我局和畜牧水产局、武桥镇一起妥善处理了来自泗洪大李引河污染导致我县天井湖死鱼事件,保证了渔民的合法权益。

根据县生态办11月27日的函件要求,我局对全年的生态建设工作进行了梳理,顺利完成了生态办交付的共性任务和个性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积极部署。

局党委高度重视生态县建设,成立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在年初召开生态县建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一年的工作,同时做到年中有督查,年底有总结,确保生态县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二、任务分解,狠抓落实。

根据县生态办发布的生态县建设工作任务书,对照我局职能,由办公室牵头,将任务分解到相关职能科室,并由分管局长督办,确保各项任务在年底圆满完成。对照今年的工作任务,我局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锅炉行政审批项目。根据要求,我局严格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要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安装的锅炉必须取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指标,并进行严格的现场查勘,确保锅炉项目审批合理合法。今年一共办理了14台新建锅炉审批项目。二是配合做好禁燃区燃煤锅炉淘汰工作。今年我局一以贯之地重视节能减排工作,配合经信局做好锅炉节能减排工作。根据《关于推进燃煤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工作实施办法》(象经[20xx]110号)文件的精神,结合生态县建设的相关要求,对城区内的控烟禁燃区和非控烟禁燃区的锅炉进行整治,以报废、拆除、淘汰等形式对不同区域的锅炉进行改造,同时帮助今年改造的企业申报改造补助。我局对企业以执法和帮扶相结合的形式,一定程度的减少了我县锅炉对外排放的数量。今年共计报废锅炉12台,拆除6台,停用14台,其中城市控烟禁燃区内共报废6台,拆除2台。

三、查漏补缺,力争更优。

水土保持工作报告 篇7

一、水土保持和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涵

水土保持是相对于水土流失而言的, 水土流失是指土壤侵蚀 (包括水、风、重力、人为活动等) 造成陆地表面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水土保持指防治水土流失, 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 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 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 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现代化农村, 也是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二、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水土保持直接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优劣, 生态环境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类社会只要存在, 它就必然处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之中;脱离一定地理生态环境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生态环境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自然条件和前提, 人类通过劳动, 从自然界中获得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 取得所需要的生活物品和能量。一方面生态环境的优劣, 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它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经济发展的潜力, 是生产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劳动生产率、生产发展速度有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 社会发展也影响生态环境。社会生产发展水平越高, 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也就越大, 社会生产越发展, 就会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开发新的自然资源领域, 扩大社会和自然之间越来越多的联系。因此, 只有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环境, 使人与自然相和谐,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 降低土壤肥力, 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 影响农业生产, 威胁城镇安全, 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 直接影响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 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小水电代燃料、水污染治理等水利、水电和水环境工程,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正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使命。所以,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重要条件和重要保障, 是引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它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 增加资源的利用率和承载力, 增强农村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改善人居环境, 保障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水土保持工作, 并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难得的发展机遇, 对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将大大促进生态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所以水土保持和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 有机统一, 相辅相成, 互相依赖, 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

㈠水土保持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 生产发展首先是农业生产的发展, 是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能否提高,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因此, 良好的生态环境、水土资源、丰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充足的阳光和雨水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一旦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过度开发利用,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农业资源破坏殆尽, 气候恶化, 洪涝灾害和旱灾频繁, 农业生产将失去依存的条件。直接减少了经济增长的数量, 降低了经济增长的质量, 更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潜力。因此, 水土资源既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基础性、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注重生态效益,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水土流失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在于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在确保水土资源有效保护的前提下, 使其集约、高效和合理利用, 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力, 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而水土保持作为保持或增进土壤生产能力以获取最高经济生产的措施, 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 它追求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完善统一, 从而促进农业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可以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水土资源既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基础性、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土流失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在于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在确保水土资源有效保护的前提下, 使其集约、高效和合理利用。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正是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 通过合理确定农、林、牧各业的用地比例, 正确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农业措施, 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 以保护水土资源为中心开展治理, 围绕水源修梯田, 围绕梯田建水源, 围绕水源种林草, 可将一些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丰产高产田, 有效治理水土流失, 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提高土地生产力, 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 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㈡水土保持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减少各种自然灾害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开展基本农田建设为基础, 通过工程、林草、农业耕作等措施的有效结合, 可以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和植被覆盖率, 涵养水土资源, 变地面径流为地下径流, 削减洪峰, 增补枯水流量, 改善江河水流状况, 保持水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 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提高土地生产力, 减少滑坡、泥石流、山洪等水旱灾害的发生, 减少入河泥沙和河道淤积, 提高河道防洪减灾能力, 维护河流健康和社会稳定, 还可有效调节地表径流和区域气候, 防止沙尘暴等恶劣天气的发生, 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为沿河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条件, 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促进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生态环境的破坏, 最终会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因此, 要实现村容整洁, 为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就必须在一个流域、一个区域甚至更大的范围内, 统筹考虑水污染、水土流失、草原退化与沙化等一系列问题的防治措施。只有搞好水保生态建设,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 增加资源的利用率和承载力, 才能增强农村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改善人居环境, 实施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工程。大力推广应用沼气等清洁能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完善基础设施, 治脏、治乱、治差, 改水、改路、改厕、改厨、改圈, 实施“净化、绿化、美化”工程, 营造良好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 保障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㈢水土保持是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农村的落后首先是经济的落后, 建设现代农业,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重点在农村, 难点也在农村。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水土流失流走的是财富, 留下的是贫瘠, 埋下的是祸患, 破坏了土地资源, 造成土地地力下降, 耕地面积减少, 生态环境恶化, 旱涝灾害频繁, 使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加剧, 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还使山区群众饮水困难, 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 全国90%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我国592个贫困县中, 山区占496个, 脆弱的生态环境给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 水土流失是农民贫困的根源。而加强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 是造福当代、惠及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大大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保障粮食安全和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促进农业增产增收。通过大力营造用材林、经济林、风景林、水源涵养林, 使生态建设与发展高效农业相结合, 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依靠科技进步,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因地制宜兴办各具特色的种养基地和有规模效益的水土保持果业基地, 建立高效农业示范区, 发展林、农、药、牧等特色产业, 广泛推广“畜牧———园林———沼气———粮果 (菜) ”等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延长产业链, 增强带动作用, 促进农民在第一产业上增收;把生态建设与发展休闲、观光、旅游有机结合起来, 使农民在第二、三产业上增收;并搞好山、水、田、林、路、农村能源和农房建设, 大力发展农村水电, 合理利用水能资源, 实现以小水电代燃料, 解决无电村的用电问题, 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以农村水电站建设为载体, 通过国家一定的扶持, 建立一种保障贫困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促进农民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提高生活水平, 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 为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㈣水土保持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行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把水土保持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实行山、水、田、林、路等综合治理。目前, 水土保持措施中的坡改梯、水土保持林、经济林、退耕还林、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措施在新农村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推行的淤地坝、坡改梯等一系列水土保持防治措施, 在新农村一定范围内保护和改善环境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使土地增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因此,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已成为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

水土保持工作报告 篇8

关键词:遥感技术;水土保持;监测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243-1

水土保持监测是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水土保持建设宏观决策的依据与根本。而遥感技术作为国土资源监测查和调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具有宏观性、周期性、综合性与实时性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1 遥感技术的发展及主要特点

1.1 遥感技术的定义

遥感技术可以认为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可见光、电磁波、红外线结合目标进行探测与识别的一类技术。目前多指从人造卫星或飞机对地面进行观测,同时采用电磁传播和接收手段来收取目标的信息并对其加以分析的一类技术。

1.2 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

遥感技术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发展的对地观测综合技术,早期的遥感技术开始于航空摄影,然后在1909年发展到航空遥感技术阶段;二次世界大战后,利用航空照片进行区域范围土地调查与制图的研究被更广泛更系统的应用;上世纪70年代后,人造卫星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使遥感技术被大量应用于土地利用调查和大范围土地覆盖;上世纪80年代后, 洲际范围内广泛利用气象卫星数据对土地覆盖进行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果。在1981年,国外开始采用AVHRR数据对全球和洲际尺度的植被变化及土地利用进行研究;上世纪90年代后,卫星遥感在全球和区域尺度土地覆盖应用与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效果显著。进入21世纪后,遥感技术在全球和区域土地覆盖土地利用上研究被进一步发展。

1.3 遥感技术的主要特点

遥感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优点如下:(1)遥感技术可以大范围的获取数据资料,呈现宏观景象。遥感技术所采用的卫星,其在轨高度可达910km左右;即使是航摄飞机,其飞行高度也可以达到10km。高度的优势可以使遥感技术覆盖面积广,大范围的获取数据资料。例如,一张普通的卫星图像,其覆盖面积多达3万多km2;(2)遥感技术具有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的特点。卫星在围绕地球运转时能及时获取所经区域的各种的最新资料,以更新原有的旧资料,或者根据新旧资料的对比来进行动态的监测,这是人工实地测量所无法比拟的;(3)获取信息受到很少的限制条件。地球上很多地方的自然条件是极其恶劣的,人类是难以直接到达的。而采用遥感技术则可以避免地面条件限制,能方便及时地获取各种宝贵资料;(4)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根据不同的任务,遥感技术可选用不同波段和遥感仪器来获取信息。利用不同波段对物体不同的穿透性,还可获取地物的内部信息。

遥感技术的主要缺点如下:(1)虽然能得到有关地球表面的信息,但内部的信息获取困难;(2)大气的不利影响不能完全根除,这样关于反射和放射物理量不可能全部表现出来;(3)天气条件、卫星轨道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使所希望的图像未必立即得到。

2 遥感技术应用于水土保持监测

2.1 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壤侵蚀监测

土壤侵蚀遥感监测不同于其他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主要表现在:(1)影像的时相对土壤侵蚀信息获取影响比较大。地球上的植被具备明显的物候变化,也就是说不同季节会有明显不同的植被覆盖度,而植被覆盖度又是判别土壤侵蚀强度最重要指标之一。在土壤侵蚀调查中,影像时相的影响是不能忽略的。(2)土壤侵蚀强度在遥感影像上无法直接进行判读,得不到直观的信息。(3)土壤侵蚀强度分类工作复杂多样,分类时,不仅要兼顾遥感和非遥感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而且即使对遥感信息源来说,也需要对其反映的直接信息再作进一步分析[4]。

2.2 遥感技术应用于水土流失监测

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发展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是一个时空变化的动态过程,它的监测与评估需要根据不同的目的而采用不同的尺度。不同的卫星遥感影像其特点也有所区别,如气象卫星影像具有监测范围大、时间分辨率高和数据处理费用低廉等优点,而其缺点是时间分辨率低,像元所反映的信息具有较大的地域混合。因此,气象卫星遥感技术适用于大范围,植被盖度、地表、坡度等组成物质比较均一的地方;资源卫星具有多时相特段、性多波,高空间分辨率等优点,有效地获取精确的地表信息,为水土流失信息的提取以及模型的分析提供数据保障。但它也具有对一个地区重复观测周期长,在关键时期有可能得不到所需的资料等缺点。为了满足水土流失监测在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等方面的要求,通常需要将不同来源的信息进行组合来提高了水土流失监测的数据源精度[6]。

2.3 遥感技术应用于水资源污染监测

遥感技术能应用于水资源污染监测是因为污染水的光谱效应。水中溶解或悬浮的污染物,其组成与浓度也不同,这样水体反射能量的变化在遥感图像上也表现出纹理、结构、灰度、色调的微细差别。水的反射包含着水的镜面与表面反射、水体及水底地形反射等不同的类型,具有高度复杂性。当遥感技术应用于水资源污染监测时,对海洋与内陆水质监测也有区别。如遥感技术监测海洋石油污染的效果就比較好,可以发挥实时、同步和大范围连续监测的特点。遥感技术监测内陆水质时,由于内陆水体本身的光谱特征复杂多变,并且大气散射影响严重辐射信息,遥感监测所能得到的水质参数种类较少,所以内陆水质监测中虽然遥感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还应仔细分析,区别对待。内陆水质遥感监测的主要对象为各类湖泊富营养化的监测与江、河污染监测(包括排污口、污染带);主要环境遥感指标有可溶性有机物、浮游植物、悬浮物、总氮、总磷等。目前对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监测主要靠测定叶绿素含量,遥感技术已经能达到监测规定的要求;而可溶性有机物、悬浮物、总氮、总磷等的遥感监测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总体来说,遥感技术依靠及时快速的提供信息和真实客观、形象的优点,可对水资源污染进行良好、有效地监测为及时采取防护、疏导措施和环境评价提供了基础,是水资源污染监测中非常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 梁伟,杨勤科.遥感在区域水土保持研究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2):160-163.

[2] 韩育宁.应用新技术推进水土保持监测[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06,(2):25-26.

[3] 李晓华,李铁军.日本水土保持应用遥感技术简介[J].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2,(4):14-16.

[4] 高彦华,汪宏清.遥感技术在土壤侵蚀动态监测中的应用[J].中国水土保持,2004,(1):33-34.

上一篇:结婚对联大全A下一篇:疾控科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