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土保持措施

2024-10-27

城市水土保持措施(通用10篇)

城市水土保持措施 篇1

1 工程概况

清河水库位于辽河支流清河下游的铁岭市清河区境内。水库总库容9.68亿m3, 为大 (2) 型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等别为Ⅱ等, 主要水工建筑物级别为2级, 包括大坝、溢洪道及左、右岸泄洪洞。

清开城市供水工程利用右岸泄洪洞, 对洞身加固后作为输水隧洞, 通过新建输水管线自流引水至清河区与开原市的工程主要任务是解决开原市、清河区城市生活、生产用水。工程规模为30.8万t/d。工程主要包括1座取水头部、输水隧洞改造、输水管线及2座配水站。输水管线长12 000.35m。输水管线采用2条PCCP管, 在隧洞出口经钢管连接段接入隧洞, 沿途穿越清河及其支流各1次, 穿越102国道及3条县道, 管线主要沿河岸及开原市规划道路敷设, 采用双管同槽方式埋设。其中, 隧洞出口至清河配水站管线长3 078.31 m, 主管材为2根DN1400PCCP管;清河配水站以下管线长8 922.04 m, 主管材为2根DN1200PCCP管。工程受水点为清河净水厂及拟建于娄相屯水源地的开原净水厂[1,2]。

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由主体工程区、弃渣场区及施工临时场地区组成。主体工程区由取水头部及隧洞改造工程、管线工程及配水站工程等组成;弃渣场区为主体工程产生的永久弃渣堆放区;施工临时场地区包括施工营地和施工临时道路。直接影响区是因建设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区域。工程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55.24 hm2, 其中项目建设区46.94 hm2, 直接影响区8.30 hm[3,4]。

根据“谁开发谁保护, 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 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者为清河水库管理局。工程建设单位负责审批后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见表1。

(hm2)

3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确定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 项目区属于省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GB50434—2008) , 本工程采用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二级防治标准。

4 水土保持治理措施

4.1 防治措施总体布局

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及区域水土流失状况, 结合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安排, 确定该工程水土流失防治采取分区防治措施。分为主体工程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及施工临时场地防治区[5]。

4.2 防治措施

4.2.1 主体工程防治区。

工程进水口采用爆破后产生的裸露岩石自然边坡;取水头部进场路为原有道路, 已有排水设施及道路绿化措施, 仅利用取水头部改造及隧洞改造产生的石方对路面进行重新铺设, 无需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管线工程及配水站工程的水土保持措施主要为剥离表土临时拦挡、表土恢复、全面整地和撒播草籽等, 上述措施能够起到较好的水土保持作用。另外, 从水土保持角度出发, 施工应避开雨天, 主体工程完工后, 及时进行回填压实及护坡。对适宜耕作的壤土层进行表土剥离, 剥离表土临时堆放在管线施工临时占地边缘的空地上, 为预防水土流失, 对堆土体四周采取装土草袋临时拦挡措施。经统计, 临时拦挡长度5 600 m, 拦挡宽度0.6 m, 拦挡高度0.8 m, 共需装土草袋临时拦挡方量2 688 m3。施工结束后, 将剥离表土回覆至剥采区域。表土回覆后进行全面整地, 整地面积45.52 hm2, 撒播草籽面积13 hm2, 共需草籽800 kg。

4.2.2 弃渣场防治区。

工程产生弃渣1.70万m3, 全部弃于弃渣场, 弃渣场面积0.18 hm2, 位于取水口北侧山坳, 靠近库区一侧采取抛石护坡设计。弃渣场使用前进行表土剥离, 剥离深度0.3 m, 共剥离表土540 m3, 剥离表土临时堆放在周围空地上。为防止剥离表土临时堆放时产生水土流失, 堆土体四周用装土草袋临时防护, 临时拦挡长度104 m, 拦挡宽度0.6 m, 拦挡高度0.8 m, 共需装土草袋临时拦挡方量50 m3。弃渣堆放时, 边堆放边进行分层压实, 压实土方1.70万m3, 最后对弃渣场顶部用74 k W推土机进行整地, 整地后采取撒播草籽的水土保持措施, 播撒草籽面积0.18 hm3, 共需草籽9 kg。

4.2.3 施工临时场地防治区。

(1) 临时排水沟。为防止施工营地外部地表径流进入, 造成水土流失, 影响施工进度, 在施工营地周围修建临时排水沟, 将雨水引入下游河道。施工场地四周无大的集水面, 仅需修建梯形断面简易排水沟即可。针对临时道路占地情况, 对临时道路汇水侧或两侧采取修建临时排水沟措施。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 出口与附近天然沟道相连接。排水沟开挖土方沿内侧堆放, 修建成土埂形式, 并进行修整拍实。

(2) 临时堆土防护。施工前对施工营地及施工临时道路进行表土剥离, 剥离厚度应适宜种植, 剥离表土临时堆放在施工营地区及施工临时道路周围的空地上。堆土体四周用装土草袋临时防护。

(3) 表土回覆。施工结束后, 清除地表临时建筑物, 但临时施工道路及施工营地地表土壤板结, 不利于区域的植被恢复, 为使占用的土地尽快恢复原有地貌, 需进行场地的表土回覆工作, 共回覆表土1 110 m3。

(4) 整地绿化。本防治区整地方式选择拖拉机全面整地, 整地深度0.3 m, 整地面积0.37 hm3;整地后采取撒播草籽方式绿化, 播撒草籽面积0.37 hm3, 共需草籽18 kg。

5 结语

经上述分析, 清开城市供水工程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方案详尽、合理, 措施可行。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后, 减少了开挖面及临时堆土的水土流失, 有效地减少了河道泥沙淤积, 对保护河道水体及周边农田具有重要作用。提高了植被覆盖度, 美化了周边景观, 同时有利于恢复区域内原有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辽宁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清河水库供水取水头部及输水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M].沈阳:水利设计院印刷厂, 2010.

[2]曲丹丹, 林莉.城市供水工程加氯工艺的环境风险研究[J].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1 (5) :53-56.

[3]张文洲.FRP管在城市供水工程中的应用[J].广东建材, 2002 (12) :25-26.

[4]张维, 祁伟, 吴涓.城市供水工程管理控制一体化研制与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 2004 (8) :96, 90.

[5]张文渊.FRP管道在城市供水工程中的应用[J].上海建材, 2002 (5) :19-20.

探究城市的水土保持 篇2

关键词:城市;水土流失;水土保持

引言

现代社会由于人口的持续增长,社会经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加剧了城市工矿区的水土流失,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及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城市水土流失是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类型,具有形式多样、突发性强、治理难度大等特点,所以城市的水土保持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新形势下,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是当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一、城市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的基本内涵

1、水土流失涵义

城市水土流失是城市化过程中因城市建设等人为活动产生的规划区范国内的水土流失现象,可以理解为建设规模或开发建设活动扰动土体超越了城市的承载力和管理水平时,在自然外营力的作用下,造成的水土资源的损失和生态景观的破坏,是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类型。

2、城市水土保持的目的

城市水土保持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土保持工作的新内容,是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引发的严重的水土流失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防止城市开发建设活动所产生的新的水土流失,美化城市环境以及整治城市郊区原有侵蚀环境。

3、城市水土保持的基本内容

(1)监督和防治广大郊区农业开发活动所造成的水土流失;

(2)监督和防治城镇开发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

(3)原残留的“自然流失区”的治理;城镇沿河(海、湖、库)岸防护林的建设;

(4)城镇固体垃圾的处理;

(5)水源保护区的水源保护林建设(包括林相改造);

(6)城市化开发地中的排水问题;

(7)城镇开发中有关水土资源保护的绿化、美化问题。

二、城市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1、有关城市水土保持方面的法律不完善,且缺乏城市水土保持的意识

许多城市居民对水土流失的危害缺乏认识,在城市建设中,一些开发建设者往往只看重眼前利益,并没有意识到由此引发的不良生态环境问题,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同时,城市水土保持法制观念淡薄,相关法律不完善,宣传教育不够,全社会的水土保持意识不强。

2、不合理、不规范的城市建设用地

城市绿地与城市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及广场用地相比面积很少,而这些用地大部分已被硬化,降水极易形成地表径流。大量的地表径流遇孔洞或裂缝下泄易形成潜蚀,造成地面塌陷。城市大量使用地下水还将引起地面沉降,加剧地质与洪涝灾害。

3、城市生活、工业产生的垃圾引起水土流失

大部分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和工业废弃物随意堆放以及取土、采石等活动使原有自然植被受到严重破坏,产生的大量弃土弃渣,污染水资源、阻塞河道、恶化环境,如不采取积极的水土保持措施,会加剧城市水土流失

4、大规模的城市基础建设造成水土流失

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改变了地形,破坏了原有的水土保持设施,从而引起土壤侵蚀,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如道路、地下管线、防洪和排水工程等,改变了原有的水系和地貌植被,使水土资源布局改变;房地产开发活动,使地形地貌、城市布局等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改造、街道整治及房地产开发等城市建设项目是导致城市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

三、河池市水土流失情况分析

1、地貌、水文分析

河池地区位于广西西北部,属云贵高原南缘,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岩溶发育,洼地密布。全地区地形概貌是:9分山,七厘地,三厘水面和村庄,境内有红水河和龙江两大流域,属亚热带气候,高温多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mm每年到汛期都要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进入90年代以来,气候异常,生态失衡,人口剧增,洪涝灾害更有频繁密现之势。而洪涝灾害一年比一年严重的现状,归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人为因素导致水土流失日益加剧。

2、水土流失分析

(1)2013年河池市水土流失面积表:

总面积(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总面积(平方公里)

面积

33500

6048

轻度流失

中度流失

强度流失

910

141

4997

(2)降雨充沛,地表径流大

河池市境内有大小河流635条,降雨充沛,地表径流量大。近年来,该市在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农田水利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水、土、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在日趋增加,同时水土流失问题更加突出。

(3)林木的过度砍伐

该市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长期以来,林木茅草砍伐过度,地面森林植被覆盖率低,是全区水土流失面积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4)喀斯特地貌较多,容易发生土壤侵蚀

河池市大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加剧,土地抗御干旱能力降低。喀斯特地貌及陡峭的山坡易发生土壤侵蚀。因其土层薄,地面植被一旦遭受破坏,土壤侵蚀的危害就异常严重;如不能得到治理,则导致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

四、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具体措施

1、增强水土保持意识

增强水土保持意识是减少人为水土流失的关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应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执法机构,加强城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进一步搞好水土保持规费征收,对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单位或个人,应按规定收缴设施补偿费;对造成水土流失而无力治理的,应收缴水土流失防治费。对于违法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严肃处理,使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2、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工作

特别是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耕作措施优化配置,综合治理。通过对土地合理的利用,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相对提高,增加了保土能力,在荒地种植水保林及经济植物,可以增加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同时由于对坡耕地耕作进行保土措施,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

3、科学合理的处理生活及工业产生的垃圾,增强水土保持能力

城市开发建设中,可将建设所需的石料集中在一个地方开采,开采后的地面还可作其他建设用;对建设后的弃土弃渣、开挖面等,要搞好植被恢复,防止因建设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合理处理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这样可以防止弃土弃渣淤塞河床,从而减轻城市防洪压力。

4、以植物措施为主,辅助能源措施以及行政措施

植物措施的重点是抓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工程措施是以小流域为单位,实行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兴建谷坊,塘坝,地头水柜等拦沙蓄水工程,实施坡改梯地建设,搞砌墙保土,提高土壤和植被的含水保水能力。能源和行政措施是以电带柴,以沼气带柴,严禁垦荒种植好滥伐林木,加强森林保护。

参考文献:

[1]梁刚毅.广西水土流失演变趋势及其原因分析[J].广西水利水电,2014-08-30

[2]曹江源;刘武明;徐尚辉;刘西宁.创建水土保持示范园树立生态文明先行区——下沙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生态文明建设之路[J].中国水土保持,2014-10-05

城市水土保持措施 篇3

近年来, 城市内涝、雾霾天气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大软肋。2012年7月21日, 北京全市普降大暴雨到特大暴雨, 全市范围多处出现大面积内涝积水。暴雨致37人死亡, 190万人受灾, 经济损失近百亿元。2013年12月18日, 西安再遭雾霾重创, 空气污染指数直线上升。当日下午15点左右, 西安雾霾持续升级, 以500“爆表”指数位列全国污染严重城市排行榜第一。

目前城市内涝积水灾害十分严重, 雾霾天气增加, 而城市水土保持的作用就是保水保土, 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 能够减轻城市内涝灾害, 减少雾霾天气的影响, 发挥其防灾减灾的作用, 因此, 针对城市水土保持措施进行研究,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 城市水土保持措施

城市水土保持措施与生产建设开发性项目的水土保持措施并无本质的区别, 但又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城市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标准高, 尤其是排水工程, 二是城市绿化标准高, 能够达到绿化美化环境的标准。

2.1 城市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城市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一般包括:拦渣、护坡、防洪排水、临时拦挡、沉砂池、临时苫盖、洒水降尘等。在城市水土流失治理中应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城市基础建设开挖工程, 要建设挡土墙以防出现土体滑坡坍塌现象;对正在施工的项目区应设置排水沟、渠, 应及时排除积水, 以防出现洪涝和积水现象。对建筑基础开挖的土方, 剥离的表土, 在周边进行临时防护和用密目网苫盖其表面, 防治产生扬尘。施工场地周边设置不低于2m的连续封闭围挡, 同时施工场地内设置沉砂池。城市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主要就是强化入渗, 减少硬化。

西安城市水土保持, 对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新技术和新材料要大胆应用实施。例如一种纤维混凝土, 其强度与钢筋混凝土相当, 但它的最大优点是使雨水通过混凝土空隙渗水, 起到了保水的作用。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可以把慢车道设计成现浇无砂纤维混凝土路面, 人行道用各色的无砂纤维混凝土花砖铺砌, 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增加雨水入渗量, 减轻地表径流的作用, 二来可以补充地下水资源。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各种轻荷载路面、人行道、广场、自行车道、停车场等都可以采用透水铺装技术。据研究厚度为100mm, 孔隙率为15%的透水混凝土路面, 若其底层 (基层) 为非透水结构, 在雨水形成径流前可容纳相当于15mm的降水。如果基层改为150mm厚, 孔隙率为40%的砾石垫层透水结构, 则相当于75mm的降水。由此可见透水垫层、透水混凝土对减少地表径流减少有很大作用, 同时透水铺装路面保持着与周围自然环境原有的热、水分和空气交换, 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2 城市水土保持植物措施

城市水土保持植物措施主要考虑的是当地的气候条件。西安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冷暖干湿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风小、多雾、少雪;春季温暖、干燥、多风、气候多变;夏季炎热多雨, 伏旱突出, 多雷雨大风;秋季凉爽, 气温速降, 秋霜明显。西安市年平均气温15.5℃, 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00mm, 年均降雨量大于400mm, 栽植乔木的密度由水量平衡原则决定,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 近自然化进行绿化, 充分发挥植物措施的保土保水作用。

西安城市绿化应以乡土树种为主, 外来树种为辅。乡土树种就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长期自然生长的树种, 对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 造林容易成活, 容易管理。同时由于乡土树种本身就来源于当地的生态系统, 因此能增强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不会引起新的生态危机, 避免外来入侵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的破坏。目前在西安应用的园林绿化树种近300多种, 其中乡土树种基本上可达到80种。西安园林绿化中乡土树种利用率比较高的有国槐、柳树、杜仲、皂荚、桧柏、杨树、栾树、毛梾、合欢、椿树、侧柏、油松、核桃树、柿子树等。为减少雾霾天气的影响, 同时选择栽植具有净化空气能力强的, 有吸滞粉尘能力的乡土树种, 比如沙枣、国槐、榆树、核桃、侧柏、桧柏等。

城市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设计, 应设计成下凹式绿地, 降低绿化带高度, 这样降雨和污染洒水就会从马路中间流向绿地下的土壤, 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区汽车车轮和路面尘埃的接触频率和面积, 能够减少扬尘。城市水土保持植物措施降低了水土流失等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减少地表径流, 能够减轻城市内涝防洪压力。

3 结语

城市水土保持措施推广应用, 对减轻城市内涝灾害、减少雾霾天气的影响、防灾减灾, 具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基础条件好的城市道路, 可以运用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城市水土保持示范道路建设。同时城市水土保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意义重大, 防治水土流失, 构建生态文明, 发挥水土保持的防灾减灾作用。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城市水土保持是其重要的生态支撑。生态文明必须坚持生态优先, 生态文明将撑起美丽的中国梦, 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做好城市水土保持工作。

参考文献

[1]余昭里.浅谈城市防洪与水土保持的关系[J].江西水利科技, 2009 (3) .

[2]高淼.抓住大西安建设历史机遇-推进西安大园林建设[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3]卢喜平.城市水土保持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基础[J].城市生态建设, 2007 (6) .

[4]宋中南, 石云兴.透水混凝土及其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城市水土保持措施 篇4

【关键词】城市河道;治理;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1.前言

河流作为水资源的重要载体,不仅能作为饮用水的最直接来源,还能够在农畜生产、水力发电、休闲旅游等各种领域中彰显出重要的应用价值,而河道作为河流的载体,对河流的生态状况和周边环境均有着较直接的影响。因此,保护河流应从保护河道着手。现阶段,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开始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城市中的河道已经在人类活动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下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干扰,水质污染严重、泄洪设施被商业区侵占等问题频频发生,对城市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通过设计合适的水土保持方案來治理河道,在保护环境和修复效果两者间取得最优平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城市河道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

2.1城市河道结构呈现单一化。多样化的河道结构在防洪和保护生态环境等多方面均有着优秀效果,但现阶段,各种因素使得城市河道结构呈现出单一化的趋势,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以河道岸线为例,我国江南地区河网密度高,为了加大比降,缩短航程,往往会采用人工方法裁去河道过分弯曲部分,这就使得这些城市地区的河道结构较为单一,河网主干化现象严重。而在河道断面上,部分城市地区过分强调防洪功能,多采用输水性能好又便于施工的梯形断面作为河床结构,导致水流流速均一,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2.2城市河道水污染情况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工业污水为代表的一系列的污染源正对城市河道的水质造成严重的破坏,水污染问题也成为城市河道面临的主要问题。部分城市的制造业企业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完全就直接排进城市河道中,污水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和有毒物质会对城市河道中的水生物平衡造成严重破坏,一旦这种破坏超出城市河道中河流生态平衡的自我修复能力,就会进一步恶化水土流失情况。

2.3人为因素加剧河道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河道的泄洪区,蓄洪区在当前城市化的影响下被用于商业建设的情况频频发生,致使河道的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破坏。二是河坡平台被擅自侵占,削坡违章种植,挖坡卖泥制砖等情况在一些城市中频频出现,导致河道自我修复能力受损。三是船行波的冲刷也使得河道水土流失加剧。以上海市崇明地区为例,崇明河道属于六级航道,其要求机拖船航速小于6km/h,但由于上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河流运输量较大,在崇明航行的内河船只多由大中型机动船构成,设计时速都在11km/h以上,严重超出崇明河道的允运标准,航行过程中的波涌浪爬高往往高达50cm以上,导致崇明河道在船行波的冲刷下出现农田冲毁、河床淤高、水土流失等一系列情况。

3.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3.1全面规划,提高河道治理方案设计标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行洪、排涝等河道治理方案已难达到最优化的治理效果,方案设计人员应当立足于此,对所承担的城市河道治理工程进行全面分析和规划,从而切实提高河道治理方案设计标准。可考虑在方案设计中尽可能让部分工程项目在实现河道功能的同时兼备水土保持的效益。例如针对城市河道结构呈现单一化的问题,可考虑采用生态袋护岸替代传统的水泥护岸,并适当在河坡种植乔灌木以完善生态环境的水土保持方案。生态袋护岸具有与自然河岸相类似的表面粗糙度,能够防止河道长期被的高速水流冲刷侵蚀,且自身的多孔隙和透水性也使得城市河流与地下水层进行交换,有利于亲水性植物和水生动物的生长,除了起到传统的水泥护岸保护河岸的作用以外,在稳定生态环境方面亦有着重要表现。2011年,邵武市同青溪河道水土保持方案中曾采取这类生态袋护岸设计,且当时在堤脚种植本地河岸及河滩野生的水竹、小刚竹,在岸坡种植宽叶雀稗、水柳等水生植物,如今已建成了水清岸绿的河道生态环境。

3.2运筹帷幄,避免施工期间水土流失加剧。城市河道工程施工期是加剧水土流失的重要时段,因此,在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过程中,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对施工期的各类工序进行综合考量,从而在施工期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施工工期的安排上,应当做好最优化选择,尽可能避开雨天和汛期进行施工。在弃土场的选择上,如果该城市地区具备城市弃土弃渣场或建筑垃圾消纳场,弃土应运往这类地区进行处理,如不具备该条件并选择河岸附近作为弃土场时,应确保弃土场表面平整,并于表面及边坡建立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水土流失加剧。对于临时围堰、临时道路等各类临建工程,可考虑在围堰的两侧围堰肩处采用草垫防护。对于回填土方,应做好临时堆放的各项准备工作,避免堆放过高、堆放角度过大造成遇大雨产生水土流失,可考虑在堆土表面上使用防尘网或是撒播适应性强的草籽进行遮盖。

3.3综合治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涉及浆砌石护砌设计、堤顶硬化路面工程设计等等,如表1所示,方案设计人员应当根据河道的建设和生产特征、水土流失特点以及地质情况,对工程布局和功能区划进行分区,并辅以合适的防治措施。以天津市区北侧的永定新河河道为例,该城市河道在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有效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在工程措施方面,设计人员为了避免堤防在长期风浪作用下遭受冲刷,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浆砌石护坡,下设粒径5-25mm,厚为10cm的随时垫层,在其下方铺设400g/m^2的无纺土工布,并在护坡与堤顶相交处的封顶位置沿堤轴线方向设置了一段40cm*40cm浆砌石矮墙,以使得堤顶所蓄积的雨水能够排至迎水侧堤外,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此外,该方案还充分考虑了堤顶水土流失的情况,在堤顶采用硬化路面的解决方式避免水土流失。具体内容包括路面向迎水侧设置2%的倾斜坡度以使得堤顶排水能够沿此排除,采用总厚度6cm的沥青碎石结构进行道路面层铺设等等。在生物措施方面,该方案设计采用了在堤防两侧及堤间种植具有观赏性多年生的乔木、草皮等种植物,在防潮闸翼墙后平台采取乔灌草结合的方式以保护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并针对削坡违章种植,挖坡卖泥制砖等情况进行了码头工程生物措施设计工作,包括换耕植土,坑底铺灰渣做隔盐层等等。

3.4科学管理,真正落实河道水土保持工作。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城市河道治理工程亦是如此,相关的方案人员应当立足于此,与当地政府联合共同做好城市河道的管理工作,以使得河道水土保持工作真正得到落实,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严格执行当地的河道管理条例,加大依法治河的力度。切实做到有章可循,依法管理。例如针对城市河道水污染严重以及河坡平台被侵占的情况的情况,应当当地的河道管理部门需要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查处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进城市河道的企业,并依照相关法律进行处理。同时确定河坡平台的归属权,对侵占平台违章建筑、堆积杂物、削坡违章种植,挖坡卖泥制砖的人员进行普法教育,屡教不改者可依法处理。最后,还应当针对部分城市河道的船行速度进行控制,可考虑在进港船只上配备限速器,具体限制速度应根据城市河道地区的等级进行设置,出港时方可拆卸,新疏浚的河道要制定一段时间的保养期,实行封港停航,以保护城市河道的生态环境。

4.结语

水土保持作为河道治理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保障河道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相关的方案设计人员应当立足于此,在制定方案时,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水土流失现象,从而使得城市河道治理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能够真正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程蒙.河流治理规划设计新理念与实践应用[J].河东水利,2014,(13):12-15.

[2]钟萌.城市河道整治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J].建筑科学,2013,29(18):38-39.

浅谈现代城市水土保持 篇5

1 新形势下,城市水土流失的原因

1.1 缺乏水土保持意识

加强水土保持并不是某个人的责任,而是一项需要全民共同参与的事业。首先,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城市水土保持对国家建设事业重要性的认识,并派专门的组织人员积极地投身到水土保持工作中来。其次,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环保意识,积极地宣传水土保持的好处,使人民群众广泛的参与进来,为水土保持尽一份自己的力量。但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开发商缺乏一定的环保意识,为了自身利益牺牲城市环境和资源,导致水土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且一些城市居民自身环保意识薄弱,对这种破坏环境的行为采取纵容态度。

1.2 法制不健全

虽然我国正处在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阶段,但是针对城市水土保持问题却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进行相关的规定,而且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人们水土保持意识淡薄,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缺乏一定的法律保障。

1.3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造成城市水土流失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就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等建设项目。伴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不仅改变原有的地形,而且导致土壤受到侵蚀,导致水土流失。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施工建设都会导致水土流失,例如,修路、铺设地下管线等等,这都会导致原有的水土格局发生变化,建筑物地基的挖掘等建设也会造成城市地貌的变化。

1.4 城市绿地面积小地下水抽取严重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越来越快,很多建筑设施拔地而起,相比而言,城市绿地面积却实在是微乎其微。正因为这些建筑导致土地出现硬化现象,大气降水会在地表形成径流,直接通过裂缝渗入到地下形成潜蚀,容易导致地面出现塌陷。此外,随着城市居民的不断增多,地下水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地上升,这就导致地下水循环系统受到破坏,导致地面沉降。

1.5 垃圾、废物和取土采石活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也随之越来越多,但是人们的环保意识还很淡薄,随意堆放垃圾废弃物,工厂随意向河流中排放污水,建筑工程采石等活动,不仅会对地表植被产生破坏作用,而且这些产生大量废弃的工程残渣会对水资源产生一定的污染作用,进而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2 新形势下,城市水土保持的策略

2.1 加强城市水土保持宣传

为了提高城市水土保持的有效性,应该加强对水土保持的宣传力度,增加宣传途径,提高城市建设审核标准等等。首先,我们应该积极地拓宽水土保持宣传手段,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提高水土保持的宣传力度;其次应该加强各地方的水土保持成效交流,定期举办交流会,动员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中来。

2.2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要想保证水土保持工作顺利进行,我们应该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科学的法律制度,这是采取水土保持措施的基本依据。首先,我们应该以当前法律法规已有的关于水土保持的内容为依据,并根据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建立适合当地使用的我水土保持的相关规定,这就使水土保持工作顺利的开展。其次,相关的监督执法机构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积极地落实国家的相关规定。此外,地方政府还应该加强水土保持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2.3 加强城市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开发建设不合理,是导致城市水土流失的罪魁祸首。只有加强城市水土保持的监督管理工作,以相关法律和法规为依据,严格要求开发建设项目业主认真履行水土流失防治义务、明确水土流失责任、确定水土流失防治方案和措施,使城市建设和水土保持工作齐头并进,共同发展,才能有效防治城市水土流失,促进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2.4 重视城市绿化

要实现城市水土保持,一定要重视城市绿化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1)对于城市弃土弃渣的堆放地,可以通过种植适应能力较强、根系较发达的绿色植物起到保持水土、改善土壤的作用;(2)在短期闲置,即将开工的工程建设用地上,应采取临时绿化措施;(3)应该充分利用公路两旁和城市边缘的废弃地,种植绿色植物;(4)在城市中间的空闲地、裸地种植绿色植物,扩大城市绿色覆盖面积。(5)对城市建筑墙面、屋顶、院内进行绿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形成绿色景观。

2.5 治理弃土弃渣,提高城市抗洪能力

首先,对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弃物要采取集中管理、分散处理的方式,防止弃土弃渣污染水源和堵塞河床,增强城市防洪、抗洪能力。其次,对于城市开发建设中所需要的石料进行集中开采,并将开采后的地面用作其他建设用地;对建设后的弃土弃渣、开挖面等及时种植植被,防止在城市建设中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

2.6 完善城市水土保持规划

在编制城市水土保持规划的时候,要对以下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1) 具体城市的地形地貌; (2) 城市植被情况; (3) 造成城市水土流失的原因、城市水土流失的特点、分布情况和发展趋势; (4) 城市的功能分区定位; (5) 城市的开发建设规划和生态建设目标。

在对以上要素的认真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合理编制城市水土保持规划。这是规范城市工业生产和建筑开发、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和保证。

2.7 加强对城市水土保持的研究探讨

城市水土保持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下给水土保持工作提出的新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研究,广泛讨论,及时解决:(1)城市水土流失的具体形式和普遍情况、个性特点和共性规律;(2)工矿区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方法;(3)城市生活垃圾和工业废物的处理;(4)城市水土保持规划方案和评价体系。

我们要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总结经验,加强对城市水土保持的研究,争取在城市水土保持工作中,不断革新办法、扩宽思路、提高水平,使市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为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结语

通过上述对城市水土保持重要性的阐述,我们必须知道的是加强水土保持不仅是影响当代的人的事,也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后路。我们必须坚持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重视水土保持,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市进程的不断加快, 人口的不断增多, 给我们居住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特别是当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十分快速, 导致大量的土地植被被破坏, 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我们应该认真对待城市水土保持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当前形势下如何进行城市水土保持。

关键词:新形势,城市水土保持,原因,策略

参考文献

[1]王锐亮, 何丙辉, 罗雷.城市水土保持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6.

深圳市城市水土保持治理研究 篇6

1 深圳市概况及水土保持现状

1.1 深圳市概况

深圳市毗邻香港,面积1 952.84 km2, 辖10 个行政区。 属低山丘陵地貌;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 935 mm。 辖区内有9 大水系,大小河流330 条;森林覆盖率为40.06%;人口总量达1 500 万人,人口密度5 360 人/km2;水土流失总面积42.73 km2。深圳市作为我国城市水土保持的起步城市,在新形势下对城市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目标和策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2 水土保持现状

1995 年至2013 年的近20 年间, 深圳市水土保持工作在城市的建设与管理中坚持生态保护意识,以“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高效能的管理”统揽全局,为深圳城市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做出重要贡献。 至2013 年底,由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纳入审批流程后,大大提高了公众对水土保持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大对开发建设项目施工全过程水土保持监管,基本遏制了因为开发建设不当引发的严重的大面积水土流失危害。在全市范围内完成221 个裸露山体缺口治理,15 座饮用水源水库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整治工程;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由1995 年的184.99 km2下降至2013 年的40.76 km2, 水土流失总量由411.12 万t降至19.0万t;水土流失强度由1995 年以严重级为主转变为现阶段以较少级为主。 全市严重级和一般级的水土流失面积明显减少且得到有效遏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 存在的问题

2.1 生态环境承载力亟需提高

内涝频发和水资源短缺现象并存,雨洪资源利用率不高和调控能力不足;饮用水源区生态环境有待提高;面源污染影响河流水环境治理成效[3]。

2.2 综合监管体系亟待完善

法规体系需要完善;部门联动机制不足;信息化程度有待提高;基层监督管理力量薄弱;水土保持方案落实率还有待提高;基础研究相对薄弱。

2.3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及审批制度需规范

目前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的技术体系已不能适应城市及水土保持发展的需要;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仍存在盲区。

2.4 水土保持监测水平亟待提升

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尚不健全;遥感调查数据不连续;监测手段相对落后,缺少量化监测数据;监测技术力量薄弱。

2.5 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缺乏

深圳市在水土保持突发事件的应对机制和预警预报方面尚处于空白。

2.6 科普文化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目前水土保持公众参与方式还是以接受宣传教育及被动参与为主,尚无自发成立的相关民间机构及行业协会,未形成全民主动参与水土流失防治的局面。

3 治理思路及体系

3.1 治理思路

以水土保持分区为基础,遵循主体功能区划空间开发秩序,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与水土资源保护的关系,以不断提升区域水土保持功能为目标,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发展现状与基本生态控制线,确定城市水土保持分区和国土空间各功能区的水土保持主攻方向。 落实政府的水土保持目标责任,综合施策,分类指导,强化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审批和监管。 坚持“1 条主线”,落实“5 项任务”,构建“6 大体系”,形成全市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管理体系,全面提升水土保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

“1 条主线”, 即以合理开发、 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为主线。

“5 项任务”,即在 “山水林田湖”综合协调管理理论指导下,围绕“水、土、气、生”4 方面资源环境要素,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段,落实如下任务。

一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构建雨洪蓄滞利用分配系统,有效防控水土流失面源污染。

二是有效防治河渠泥沙,综合利用弃土弃石进行生态恢复及环境改造,积极开展山体边坡生态治理,不断改善土壤性质与结构,有效维持近海土壤功能,减少土壤侵蚀,防控土壤污染。

三是优化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组成,有效改善小气候, 防控城市热岛效应, 有效控制和吸收以PM2.5 等颗粒物为代表的有害气体。

四是依托山、海、路、城为生态网架,不断恢复和提升植物及河流生物多样性,发展城区生态环境和构建沿海生态系统, 形成城市绿色生态风景线,构建“一圈”、“两翼”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布局,优化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网络格局。

五是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土保持管理和水土保持项目审批,全面建成与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构建监测、公示、公报制度、 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和完善的文化体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机制[5]。

“6 大体系”包括生态网络建设工程体系、监督管理体系、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及审批制度体系、监测体系、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和预警体系、文化体系等。

3.2 综合治理体系

3.2.1 构建健康宜居的生态网络建设工程体系

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是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生态安全的有力保障。 针对深圳水难留、水难管、土流失、尘飞扬等问题,按“点、线、面”分区,制定相应指标,推广应用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 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减排的刚性约束, 开展水源地保护、雨洪蓄滞利用、土石方及弃土弃渣综合利用、PM2.5等颗粒物综合防控、小流域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乡土植物种利用与保育等工程建设,优化城市生态格局,打造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和生态环保宜居城市[6]。

3.2.2 构建高效协同的监管体系

一是通过实行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建立分级管理制度以及采取健全部门协作机制等措施,完善监管体制。

二是通过健全法规制度体系、 健全管理机构、提升监管手段和加强技术队伍建设,提升监管能力。

三是通过河流管网泥沙含量控制指标研究、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体系研究、水源保护林生态效益研究、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相关研究,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四是加快保护水土资源相关的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并完善技术评价体系。

3.2.3 构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及审批制度体系

基于现有国家标准以及水利部制定的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体系,以维护“水、土、气、生”环境要素为核心,丰富深圳城市水土保持方案指标体系和技术体系。 强化水土资源保护的刚性约束,实现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标准化管理。 继续推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制度,改革创新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方式,进一步细化分类审查审批。

3.2.4 构建全面覆盖的监测体系

通过健全监测机构和加强监测站点布设,完善监测网络。 通过定期开展全市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更新现有老旧监测设施和设备、增加监测指标和建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评价体系,全面改善监测手段,细化监测内容,推动监测工作向精细化、规范化发展。 通过定期发布监测成果,实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成果定期公告制度,保障公众对水土保持的知情权。

3.2.5 构建快速完备的应急体系

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实际,建立水土流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处置水土流失突发事件的能力,规范和指导深圳市水土流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3.2.6 构建丰富的文化体系

通过优化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管理模式、新增科技示范区建设, 提高水土保持科普宣传辐射范围。 通过提高参与意识、健全参与机制、拓宽参与渠道等途径,增强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形成水土保持工作全社会参与的局面。

4 结论

(1)近20年来,深圳市水土保持工作在城市的建设与管理中坚持生态保护意识,以“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高效能的管理”统揽全局,为深圳城市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做出了重要贡献。

(2)深圳市水土保持工作经历了大规模开发平土区水土流失治理、裸露山体缺口水土保持综合整治和饮用水源水库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3 个阶段后,进入了生态水土保持阶段。 将生态的理念全方位、全过程的落实到水土保持工作中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

(3)通过对深圳市水土流失现状分析,结合国家及省级水土保持区划划分结果,及相关上位规划成果,提出了坚持“1 条主线”,落实“5 项任务”,构建“6 大体系”的治理思路。

参考文献

[1]吴长文.城市水土保持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4,(3):1-5.

[2] 刘震.努力探索城市水土保持的成功经验[J].中国水土保持,2000,(1):1-3.

[3] 刘宇梁.延安市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陕西水利,2008,(4):41-42.

[4] 丛培军.城市水土保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天地,2008,(10):10-13.

[5] 张勇.推进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陕西水利,2008,(2):23-24.

城市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的几点思考 篇7

1.1 自然灾害因素

每个城市水土流失的程度都是不一样的, 当然所受到的自然灾害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很多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由于受到城市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水文、气象等因素的影响, 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现象。例如, 有的城市郊区所在的地理位置坡度极大, 地面上覆盖的植被很少, 就会形成水土流失现象。

1.2 人为因素的影响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城市基础建设设施也在不断扩大, 再加上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多, 势必会增加城市占地面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就出现了, 城市要大规模地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一些建设活动, 这些都是需要自然资源的投入, 于是就破坏了地面上的一些植被, 导致地面水土流失严重, 从而造成城市环境污染, 甚至遇到刮风天气漫天黄沙。

2 城市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现状中存在的缺陷问题

2.1 缺少完善的水土保持意识

在城市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中, 有很多领导不够重视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更是忽视了国家提出的水土保持法律和法规, 虽然表面上认真执行法律法规,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大大咧咧, 敷衍了事, 对于有些工程项目建设只要申报就会马上批准, 只是注重经济建设, 完全忽视了水土保持意识。

2.2 管理工作不到位

由于缺少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导致很多水土保持工程无法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另外, 水土保持工程管理部门在征收水保两费的过程中, 甚至出现了违法越权减免的现象。由于部分业主不够理解, 认为政府是在找各项理由增加他们的企业负担, 所以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执行征收水保规费的过程中, 很多业主不积极配合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工作, 不仅是不配合其工程管理工作, 还总是找借口推脱并拒交水土保持规费。

3 加大城市生态建设, 城市水土保持工程管理思考建议

3.1 采取多种途径来增加宣传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制度, 完善水土保持验收制度

为了提升水土保持工程管理部门工作质量, 只有通过多种宣传途径来达到让广大市民群众重视和了解水土流失的意义。例如, 可以通过媒体宣传、住宅小区悬挂条幅等途径。真正在人们心中树立一种水土流失的重要性。通过各种途径对其进行宣传和广播, 相信在市民心中一定会提高水土保持的自觉性。另外, 还可以加强和完善水土保持验收制度。通过大力的宣传途径来进行传播和教育, 不仅能够让广大市民的觉悟性有所提升, 还可以加强水土保持执法巡查部门的工作质量, 对于在监督检查中有关违反水土保持执法部门的案件, 可以及时地对其进行正确处理, 这样才能确保水土保持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加强培训, 不断提升水土保持监督业务水平

城市水土保持工程管理部门要定期地对水土保持监督人员进行培训, 通过聘用在这方面有所成就或业务突出的执法人员来为他们进行授课, 另外对其授课的内容要针对水土保持监督, 以此来达到增强他们的监督执法业务水平。在培训结束后, 还要进行相应的考核。只有考核通过才能上岗, 有些业务能力强的精英骨干, 水土保持工程管理部门要加以重用, 只有得到重用才会促使其他的人员在进行监督执法的过程中积极工作, 从而形成一个高业务能力水平的团队。

3.3 加强领导, 做好部门协调

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公益性事业, 城市水土流失防治涉及方方面面, 必须加强领导, 搞好部门协调, 各司其职, 落实责任。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赋予的神圣职权, 立足本职, 强化监督, 科学规划, 搞好协调, 为政府当好参谋。计划、环保、土地等部门要积极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门, 把好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关, 对没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水土保持方案的开发建设项目, 计划部门不立项, 环保部门不批环评报告书, 土地管理部门不办理征地手续, 切实从源头上遏制城市水土流失加剧的势头。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城市化建设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出现了, 城市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应减少城市水土流失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 这对城市水土保持工程管理部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要想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一定要重视当前城市水土流失的原因, 更要认清城市水土保持工程管理现状中存在的缺陷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做好城市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工作。

摘要:加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减少或降低城市水土流失是当前城市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点。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发展, 城市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然而, 面对城市水土流失的现状, 对城市水土保持工程管理提出了几点思考建议。

关键词:城市水土工程管理,现状,思考,建议

参考文献

[1]胡宏祥, 周俊, 马友华, 等.合肥城市水土流失的现状分析和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 2006, (05) :12-13.

[2]王冬梅, 张文艳, 苏新琴.城市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 2001, (05) :56-57.

[3]黄鹭新, 杜澍.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模型与中国城市发展[J].国际城市规划, 2009, (01) :90-91.

[4]李立平, 邢维芹, 刘顺, 等.郑州市城市土壤理化性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10, (02) :187.

城市水土保持措施 篇8

园林, 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 通过改造地形 (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 、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从园林的概念来看, 城市园林在建设过程中离不开动土, 如何动土, 不单是园林设计所要考虑的问题, 同时还需要注重水土保持理念。

在城市园林规划和设计中, 若能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 将水土保持理念、园林设计和工程技术纳入到城市园林设计框架体系中, 可以确保在防治水土流失的同时, 达到城市园林设计本真的美化效果。通过物种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发挥和水土保持措施的结合, 合理保护、改良和利用水土资源, 以人、工程构建物和自然环境为要素构建完整和谐的城市园林体系, 将使工程建设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 从而提高区域小生态的环境质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水土保持理念在城市园林在建设中意义和作用。

1 控制水土流失, 减轻城市市政管网的运营压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 项目建设区的周边都将建设完善的城市道路和雨水、污水管网等市政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若罔顾建设项目开发过程中的水土保持规范和理念, 一味追求降低项目建设的成本, 轻视建设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 将可能导致项目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污染路面、堵塞市政管网、淤塞河床, 轻则对市民造成生活上的不便利, 重则影响城市行洪, 造成城市内涝, 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若能注重和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将项目后期的园林建设与水土保持理念完美融合, 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 降低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减少城市渣土, 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园林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难免产生弃土弃渣。如何处理弃土弃渣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在各类媒体中, 都可以看到因运输渣土造成的交通安全和各种社会问题, 通过这些现象分析, 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城市渣土的处理问题。

笔者认为,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理念的核心是项目区内的土石方平衡, 即项目内的开挖土方量与回填土方量相等, 无需外借或外运土石方 (渣土) 。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难以做到挖填平衡, 若把水土保持的理念和园林规划设计结合起来, 通过依原有地形改造等方式, 提高或降低设计标高等, 减少土石方扰动, 可以减少项目区的开挖土石方外运或外借, 将很大程度上减少项目建设中借土 (弃渣) 。同时从源头上减少土石方的扰动, 将大大减少城市节能减排的压力, 主要体现在:可以节约土方外运 (外借) 的成本, 减少车辆燃油消耗和城市交通压力;可以就地解决项目区内园林绿化的部分种植土 (营养表土层) 。据深圳市水务局统计, 2013年深圳城市建设产生的城市渣土约3800万m3, 若能将水土保持理念结合运用园林规划建设中, 从源头上减少弃土和外运土石方, 做到外运土石方的再利用, 将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 运用水土保持理念, 建设成节水型生态园林

按照深圳市政府2013年关于新开工建设项目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标准的要求, 建议建设单位尽量减少硬质地面, 提高地表水渗透率, 保证地表水下渗量。通过屋顶绿化、垂直绿化及架空层绿化, 增加绿化面积;采用屋顶和地面雨水收集装置以提高雨水利用率, 提倡项目区内雨水、中水重复利用, 节约水资源。认真做好节水新技术成果应用的示范典型作用, 加大中水技术利用等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 把更多更新的节水技术成果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去, 发挥科技节水的作用。

城市园林由于大量种植了各种乔灌木、地被、花卉等植物, 由于景观性的需要, 城市园林在养护方面更是注重浇灌, 需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 加剧了城市用水的紧张, 若在园林建设过程中, 运用水土保持中的节水、保水理念, 在园林设计中尽量减少硬质地面, 提高地表水渗透率, 保证地表水下渗量。采用屋顶和地面雨水收集系统, 提倡项目区中水重复利用。在雨季时多收集雨水, 用于旱季浇灌, 不但可以解决城市中的部分园林用水, 还可以解决临时的消防用水。

4 结束语

据统计, 2001~2010年, 全国城市绿化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 投资额从163.2亿元增加至1235.90亿元, 平均增长速度达到22%左右, 充分显示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另据前瞻网统计, 2010年中国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49.45万hm2,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22%, 绿地率34.17%, 城市人均拥有公园绿地面积10.66m2。由此可见, 城市园林在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若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结合水土保持理念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将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城市化进程中, 节能减排, 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的园林城市越来越成为人们共识。在城市化进程中, 若能将水土保持理念注入城市园林的规划和建设中, 将水土保持理念与城市园林建设完美融合, 将大大提高城市化进程的质量, 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关键词:水土保持,城市园林,融合,节能减排

参考文献

[1]2013-2017年中国园林古建筑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R].

[2]杨华良.浅谈城市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J].经营管理者, 2012 (12) .

水土保持基本内容及措施 篇9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效益评价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9-0082-02

1 水土保持基本内容

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土保持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小流域是指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面积比较小的闭合集水区。流域面积最大一般不超过50 km2。每个小流域既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集水单元,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分布在大江大河的上游。一个小流域就是一个水土流失单元,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全过程都在小流域内产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我国对水土保持实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坚持以重点治理为依托,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户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道路。

2 水土保持基本意义

水土保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践证明,开展水土保持是山区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合理利用山丘和风沙地区水土资源,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意义。水土保持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是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水利方面,我国存在着沙多、水少、水污、水浊四大问题。其中,水浊问题既是一个独自为害的水体,又增加了其他“三水”对河流的不利影响,因此水浊问题处于关键地位。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结构,降低植被质量,影响流域对径流的调蓄能力,增加了沙多水少的矛盾。水土流失导致的泥沙问题增多,降低了河流质量,影响了水生物活动。同时,作为污染物的载体,提高了污染的浓度与防治的难度。从辩证的角度看,不应就问题论问题,而应追根溯源,将水土保持作为水利的中心环节和战略措施,提高其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水土保持面广量大,情况复杂,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用和实践问题;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既注重于经济发展,更关注生态环境;既要有辩论思维,又要考虑政策法规。人与自然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是水土保持的最高理想。

3 水土保持主要措施及工作方法

3.1 主要措施

水土保持及治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从工程技术治理措施来看,其治理的主要措施和方法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

工程措施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生物措施是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是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蓄水保土是采用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沿等高线方向进行农田土壤耕作或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3.2 工作方法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在实施水土保持工作时,需要研究和考虑水土保持具有的特点:一是科学性。水土保持涉及土壤、地质、林业、农业、水利、法律等多个学科。二是地域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当地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社会状况及水土流失现状不同,所以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三是综合性。水土保持涉及财政、计划、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经贸、司法、公安等诸多部门,需要通过大量的协调工作,争取各部门的支持,共同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四是其群众性。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动员千家万户才能进行有效的水土保持和治理。因此,开展水土保持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要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自然规律,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安排工程、生物、蓄水保土三大措施。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达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目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 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由于水土保持是一项面广量大、复杂的系统性治理工作,因此,测试分析评估水土保持治理产生的效益,也需要采用综合系统的方法。一般将水土保持效益分为经济、社会、生态三部分,水少沙多的北方河流增加拦泥效益。不同水保措施、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单项效益,为水土保持治理效果评价提供依据。从土壤流失至进入干流之间各河段的水沙变化及其对周边的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的影响,可以了解输移过程可能产生的负效益或不利影响,如对大小水库、坑塘、涝池的运用寿命,对河岸的冲刷破坏,对农田作物生长沙压减产等。效益计算采用有无措施或增减措施前、后在时空方面的对比。为实现科学管理和国家决策要求,必须客观地、定量地认识和评价水土保持的全面和单项问题,揭示水土保持的基本情况与动态变化、水土保持的成效与进展、水土保持的潜力与前景。

水土保持有效治理产生的总效益是各项效益的融合,研究分类效益及其相互关系应是主要内容。生态环境既是总效益的一部分,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主要内容。分析研究与不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水土保持治理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各类措施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和构建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反映水土保持治理前后,给当地经济会发展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

5 水土保持成效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水土保持的政策举措,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修订后的《水土保持法》于2011年3月施行,之后水利部修订了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管理、方案管理、设施验收管理和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等配套法规。各地陆续启动了新法实施办法的修订工作,配套规章制度不断健全,为水土保持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第二次水土流失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82万km2。其中,水蚀面积165万km2,风蚀面积191万km2,水蚀风蚀交错带26万km2。近10 a来,全国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近110万km2,带动全国实施坡改梯面积近33.33万hm2。全国有1.5亿群众从水土保持治理中直接受益,2000多万山丘区群众的生计问题得以解决;全国有1250个县出台了封山禁牧政策,累计实施封育保护面积72万km2,使45万km2生态得到初步修复,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建成清洁小流域300多条。各地积极探索生态安全型、生态经济型、生态环境型小流域建设,进一步丰富了小流域治理内涵。

参考文献

[1] 杨芳.对水土保持问题的科学研究[J].现代农业,2007(8):72-73.

[2] 余新晓,吴岚,饶良懿,等.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J].2008(1):83-86.

[3] 陈雪,蔡强国,王学强.典型黑土区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适宜性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5):44-49.

水土保持措施及效益分析 篇10

1水土保持措施分析

1.1生物林草水土保持

生物林草措施在水土保持中应用最为广泛, 通过植树种草的方式, 增加水土流失区域的植被覆盖率, 以此对水土流失区域地表进行保护, 避免地表土壤直接受到降水打击。地表覆盖的植被增加还能有效拦蓄径流, 对流域水文状态进行调节。由于植物根系作用, 提高了突然的抗冲刷力, 从而减少水流带走的泥沙量, 降低土壤受到侵蚀的力度, 从而改善流域生态, 并进一步改良土壤。此种生物林业系统在水土保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并有效改善了流域生态系统状况, 而植被的自我繁殖也有效解决了水土流失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都是由于人为大肆破坏林草资源而发生, 一旦土壤没有林草系统予以保护, 雨水、地表径流便可以轻易的对其进行冲刷、侵蚀, 地表的水资源转换能力遭到破坏, 如此也加大了水灾的发生几率。另外, 若水土流失达到一定程度, 地表径流所携带的大量泥沙会淤积在下流河床、湖泊、蓄洪区等位置, 河床被抬高, 河道、湖泊以及蓄洪区的泄洪能力降低, 以此增加了水灾的发生几率。除此之外, 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也是由于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所造成的灾害。众所周知, 林草资源能够有效平衡生态系统, 不但能够涵养水分, 将地表径流转换为当下径流, 还能针对径流水流状态对流域水资源进行一定的调节。当遇到强降水时可以拦截降水, 减少土壤受到的侵蚀。不但如此, 林草生态还能提高水土保持性能, 降低地表径流, 如此土壤受到地表水流的侵蚀程度便得到了控制, 因此林草生态体系在保持水土、改善流域生态中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以看出, 林业生态系统对水土保持的巨大作用。

1.2保护性耕作

滥垦开荒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耕作配置可以有效改善水土流失问题。近年来, 在水土流失严重流域水土保持耕作开始成为新型的水土保持措施, 用于保水、保土、保肥, 从而保证区域农业生产, 同时整地、耕地所采用的农具应当以犁、锄、耙为主, 以此对地表结构以及局部微地形进行改变。目前我国使用较为广泛的保护性耕地措施有:横坡耕作、垄作区田、等高带状间作、少耕免耕以及等高沟垄耕作和水平沟, 而这些方式被统称为保护性耕地措施。不同的区域应当依照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水土保持需要, 选择合理的耕作方式, 以此获得最佳的水土保持效果。

1.3工程措施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中, 工程措施也是重要的措施之一。工程措施主要在有限范围内的小地形对地表径流进行拦蓄, 以此提高土壤降雨的入渗量, 从而对农业生产条件进行改善, 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改善生态环境, 防止土壤的侵蚀率, 合理科学的开发流域土地资源。工程措施依照兴修目的、应用条件可以分为四种, 即山坡防护工程;山沟治理工程;山洪排导工程;小型蓄水用水工程。而应用最为频繁的工程措施主要为防止坡地土壤侵蚀的工程措施, 即山坡防护工程, 目前我国最为常用的山坡防护工程有:坡式梯田、水平梯田、隔坡梯田、水平阶等。

2效益分析

效益定量计算主要是横向比较水土保持规划、水土流失定量预报及各种水土保持措施, 从而提供比较依据。所谓的水土保持效益主要指实施减水减沙措施后减少的侵蚀产沙量以及径流产沙量的对照比例。我国地形条件相对复杂, 且耕地中陡坡耕地相对较多, 虽然多数区域已经开展了各类措施, 并对各类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进行了研究, 但是区域不同、流域不同、观测者不同, 则观测小区也存在差异, 从而水土保持措施的横向比较困难。所以急需确定一个小区标准, 以此为各类措施的横向比较制定衡量标准, 为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根据调查分析, 各种水土保持措施均在不同程度上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对于生物林草措施而言, 小麦地不同措施的减水效益平均约为50%, 最低为15%, 大豆地减沙效益平均为73%, 最低30%。其中以成林林地如刺槐、柠条、沙打旺保土、保水效益最高, 其减水、减沙效益平均高达82%和99%;其次为草灌类型如草木樨、红豆草、紫花苜蓿、幼年沙打旺和柠条林等 (减流减沙效益为54%和76%) , 并且以草 (草木樨、红豆草、紫花苜蓿) 灌 (柠条) 间作为高, 减流减沙效益分别为58%和77%;农作物如谷子、糜子、豆类、玉米、小麦等的水保作用最小, 其平均减水减沙效益分别为29%和56%, 其中黑豆的减流减沙效益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黑豆生长旺盛期即覆盖率最高时正是一年里暴雨频繁发生期, 故而其抵抗降雨径流侵蚀冲刷能力最强, 减流减沙效益高。各种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减水效益平均在51%以上, 而减沙效益大都大于70% (平均61%) 。其中等高沟垄耕作、垄作区田和套犁沟播减水减沙效益相当, 水平沟耕作措施减水减沙效益随坡度变化较大。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减流效益在55%以上 (平均68%) , 减沙效益高于65% (平均81%) , 其中水平梯田、隔坡梯田、坡式梯田水保效益略高于鱼鳞坑和水平阶。就平均水平而言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减流减沙效益普遍高于生物林草措施和耕作措施, 但是由于工程措施耗工、耗时、投入资金大, 在现阶段难以大面积推广;此外生物林草措施绿化环境、涵养水源、改善局部小气候的特殊功能也是工程措施难以替代的。因此, 因地制宜地配套实施各种水土保持措施 (生物、耕作、工程措施) 是从根本上治理水土流失的唯一良方。

从另一角度分析, 生物林草的地上部分能够对水流泥沙进行过滤, 而地下根系则可以固土保水, 因此即便同样径流条件进行对照, 也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侵蚀率, 对水土进行保持。而工程措施则通过人工工程拦截水流, 从而降低水流速度, 对泥沙进行沉淀。因而可以降低土壤侵蚀, 减沙减水。

3结束语

(1) 通过水土保持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而施行水土保持措施前需要对小区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了解, 通过定量计算可以准确预报小流域土壤侵蚀状态, 为水土保持措施提供合理的配置意见, 从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2) 通过对各类措施的比较, 保护性耕地措施的作用最小, 因而可以总结, 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便是陡坡耕地。而生物林草措施是水土保持消息最佳的措施, 因而对陡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极为必要。 (3) 对土壤的扰动影响最大的为耕作措施, 会对土壤侵蚀造成影响, 加剧土壤侵蚀。但若配合采取减水措施, 则能有效提高减沙效果。

摘要:水土资源是流域生态中最为重要的资源, 过去滥砍滥伐以及开荒种地等冲动开发行为严重破坏了流域生态, 因而造成大量的水土资源流失。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 社会各界逐渐加大了对该问题的重视力度, 而不同地区也总结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土保持措施, 例如生物林草保持水土、科学耕作保持水土等,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针对目前常用的几类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论述, 并通过定量分析的方式分析了这些方式最终的水土保持效果, 从而为后期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措施,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建起.正确合理地分析水土保持经济效益评价探究[J].科技与企业, 2014 (11) .

上一篇:前沿生产函数下一篇:固定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