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政策解读

2024-06-24

社区政策解读(通用8篇)

社区政策解读 篇1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亮点解读

2012年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实施办法的制定出台, 顺应了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要求和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发展趋势,将有力地推进社区矫正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对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严格对社区矫正人员监督管理,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使其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客观、全面、准确地理解把握《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主要内容, 推动实施办法的贯彻实施,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和个人理解,梳理分析出《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十大亮点,供参考。

亮点一:社区矫正人员的管辖原则进一步明确 试点工作中,各地对社区矫正人员管辖的划分,有的规定社区矫正对象户籍所在地管辖,有的规定社区矫正经常居住地管辖,有的规定居住地管辖为主户籍所在地协助,没有统一的原则。由于管辖标准不一,实践中法院、监狱等部门往往将罪犯原户籍地司法行政部门作为其接受社区矫正的机关,加之一些社区服刑人员因经商、学习、生活等原因导致户籍地、居住地频繁更换,使得社区矫正对象的流动性与

执行社区矫正机关的固定性形成了冲突。实施办法确立了社区矫正人员的居住地管辖原则, 明确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由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办理交接手续。对罪犯服刑地与居住地不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需要回居住地暂予监外执行的,由服刑地的省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书面通知罪犯居住地的同级监狱管理机关、公安机关监所管理部门,指定一所监狱、看守所接收罪犯档案,负责办理罪犯收监、释放等手续。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通知其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派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居住地管辖原则的确定,解决了社区矫正流动人员的管辖权问题,避免了因管辖导致脱管、漏管现象的发生。

亮点二:社区矫正适用针对性更强

“两院两部”先后印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文件, 规定社区矫正主要适用于被判处管制的,被宣告缓刑的,被裁定假释的,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有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的,怀孕或

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5种罪犯。而实施办法规定,对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上服刑罪犯,司法行政机关配合公安机关,监督其遵守刑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并及时掌握有关信息,专门对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上服刑罪犯的刑罚执行方式作出了特别规定,即仍按照《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八条规定由公安机关执行,明确了司法行政机关予以配合。这样,虽然实施办法又规定了“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可以自愿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但仍把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列在社区矫正适用范围之外,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就由原来的5种罪犯缩小到4种。这样规定,既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形成监管合力,更有利于帮助这类人员尽快地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也适应了深化社区矫正试行工作的客观需要。亮点三:凸显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关于在全国试行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文件规定,对于罪行较轻、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女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当作为重点对象,适用非监禁刑,实施社区矫正。为体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实施办法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做

了进一步规定,明确要求对未成年人实施社区矫正应当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确立了单独实施、身份保护的矫正原则。针对未成年人的监督管理和教育矫正措施,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身心健康发育需要,应当由熟悉青少年成长特点的人员参加、要采用易为未成年人接受的方式和其他有利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改过自新、融入正常社会生活过的必要措施,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其就学、就业等提供帮助,督促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等,进一步完善了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 体现了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立法精神。

亮点四:充分考虑了对社区的不良影响

社区矫正的实行,有着非常多的优点,但是其在适用上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将罪犯放于社区,必然需要考虑社区的安全,只有在罪犯本身罪行较轻、人身危险性较小的前提下,才具有适用的可能。反之,如果将一些暴力犯罪等人身危险性较高的罪犯也放于社区,不但不能预防犯罪,反而是对犯罪的纵容。刑法修正案(八)将对社区有无不良影响作为判决缓刑和裁定假释的重要因素或条件,为确立调查评估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实施办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受委托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委托机关的要求,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等进行调查了解,形成评估意见,及时提交委托机关。这一规定的出台,克服了社区矫正的适用局限,不仅有利于对罪犯做出最佳的判决,还有利于在罪犯被判处缓刑或裁定假释后、提高其家人配合司法行政机关对其共同进行改造管理的积极性,有利于司法行政机关个性化矫正方案的制定,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矫正工作。

亮点五:细化了禁制令的适用

刑法修正案(八)明确了对管制犯、缓刑犯可以适用禁止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适用禁止令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规定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况,认为从促进犯罪分子教育矫正、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出发,确有必要禁止其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人的,可以根据刑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第七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同时宣告禁止令。同时规定了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禁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管制执行期间、缓刑考验期限内进入的四类区域、场所。但这些规定较为原则,没有详细具体的操作办法。实施办法对其原则规定进一步作出了细化,方便实践中具体操作。实施办

法规定对于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需经批准才能进入的特定区域或者场所,社区矫正人员确需进入的,应当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并告知人民检察院。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禁止令情形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派员调查核实情况,收集有关证明材料,提出处理意见。

亮点六:奖惩措施操作性更强

对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社区矫正人员依法给予必要的处罚,对重新违法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直至收监执行,对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依法进行减刑,是刑罚执行强制性、严肃性的体现。在矫正对象的日常管理帮教工作中,由于缺少法律赋予的强制性手段,对那些拒不接受矫正或在矫正中表现不良的矫正对象,社区矫正组织往往因有责无权,不能及时予以惩戒,社区矫正管理规定中明确的惩处措施也较为简单,司法行政机关虽有根据警告或记过的处分情况可以酌情提请收监的规定,但具体实践中没有详细标准和程序,没有统一的规范,不便于执行,存在执法操作难的问题。而对那些积极配合矫正、表现良好的矫正对象的奖励,也因程序过于繁琐、规定较原则、操作性不强、社区矫正组织没有法律授权等因素,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不能很好体现出奖惩结合的矫正方针。试点实施办法明确规定了监管处罚、治安管理处罚、刑事处罚的适用条件和程序,包括对

社区矫正人员给予警告、治安处罚、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收监执行等,并明确列举了六种应当予以警告的情形、五种应当撤销缓刑和假释的情形及八种暂予监外执行罪犯收监执行的情形。实施办法针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特殊性,明确这类罪犯受两次警告仍不改正的,就可以收监执行,较之其他社区矫正人员,罚则更为严厉。同时,对社区矫正人员减刑也明确了具体工作程序。符合法定条件的,由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提出减刑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经地(市)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核同意后提请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裁定;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减刑,案情复杂或者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司法行政机关减刑建议书和人民法院减刑裁定书副本,应当同时抄送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同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

亮点七: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职责分工更加明确

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项制度创新,不是简单地变更非监禁刑罚执行机关。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体现了诉讼职能部门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刑事诉讼原则。在社区矫正工作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共同承担着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的重要职责。实

施办法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同时,进一步完善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衔接及协作机制,强化了检察监督。实施办法明确要求,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切实加强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机构,配备工作人员,落实工作经费,保障社区矫正工作的顺利开展。

亮点八:矫正衔接更加紧密

社区矫正人员的交付、接收是社区矫正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规范社区矫正人员的交付、接收工作,密切人民法院、监狱(看守所)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工作衔接,是确保社区矫正依法开始,避免脱管、漏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实施办法从交付、接收到矫正解除规定了严格的程序,不仅规定适用前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对社区矫正人员的居住地核实责任,区分社区矫正人员的种类,规定了相应的交付、接收方式,并对社区矫正人员接收工作涉及的法律文书和送达期限

进一步规范。如管制、缓刑、假释三类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在十日内自行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由监狱(看守所)将其押送至居住地,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办理交接手续;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应当通知其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派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决定机关应当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将适用社区矫正涉及的法律文书送达社区矫正人员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同时,建立了解除矫正的宣告程序。规定司法所应当及时向社区矫正人员宣告有关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社区矫正期限,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被禁止的事项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等有关事项。宣告应当庄重、严肃,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矫正小组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到场,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亮点九: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责任加重

实施办法一改试点工作中大部分工作由司法所具体实施的做法,从交接、管理、处罚、解除矫正等各环节明确了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职责。明确“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为其办理交接手续,并指定接收

矫正的司法所。暂予监外执行的社区矫正人员,由将交付执行的监狱、看守所与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办理交接手续。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需派员到庭办理交接手续。除此之外,社区矫正人员执法档案的建立,进入人民法院禁止令确定的特殊区域或场所、离开居住的市、县(旗)以及居住地变更的审批,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的移交、未按规定时间报到、脱离监管的社区矫正人员的查找与追查,给予社区矫正人员警告的决定、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人民法院禁制令予以治安处罚、收监执行、减刑建议的提请,对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决定收监执行罪犯的移送,解除矫正证明书的发放、社区矫正人员在矫正期间死亡的通知通报等,都需要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负责实施。

亮点十:司法行政机关执法主体地位确立

社区矫正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活动,首当其冲的是依法办事的问题。试点中社区矫正按照两院两部的通知精神是由司法行政机关来实施,但现行法律未赋予司法行政机关执法主体权,与公安机关既有的执法主体权产生法律冲突,客观上存在工作主体和执法主体分离现象。为了严格规范执法,实施办法规定,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或者禁止令情形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调查核实有关情况,收集有关证据材料并作出相应处理。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向社区矫正人员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书面通知决定机关,同时抄送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等等。这些规定,明确了司法行政机关的执法主体地位,规范了相关国家机关的执法行为,建立了社区矫正与监禁刑罚执行的制度对接, 大大推进了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进程。

社区政策解读 篇2

结合社区和公关的具体含义, 社区公关可以定义为:代表社区的组织、个人, 应用公关的手段和策略, 对外协调社会关系、争取社会资源、树立社区形象, 对内开展社区互动、协调社区关系、创建社区文化, 最终达到提高社区知名度、美誉度, 提高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目的。社区公关根据公关的对象分为社区内部公关和社区外部公关。其中, 社区内部公关的对象主要是指社区内部的公众, 社区外部公关主要是指同社区建设和发展有关系的相关公众。

一、社区内部公关

社区内部公关, 主要通过内部的社区整合, 创建有机社区, 提高社区公众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区内部自治组织的组建

开展社区公关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主体。让社区所有的人参加是不现实的, 只有找到一种代表社区的自治组织来完成, 居民代表大会、业主代表大会都可以作为社区内部的自治组织。各代表大会都必须组成自己的常务工作机构, 代表社区开展各种日常工作。新组建的社区自治机构的人员必须具备带领社区居民建设优秀社区的责任与使命, 关键还要具备良好的公关意识和公关技巧。社区自治组织的建立使得社区在形式上成为有机整体, 对于社区内外公关的开展也具有决定意义。

(二) 社区内部各类团体的建立

通过社区内部的各类社区活动, 逐步建立不同类型的、涵盖社区所有人群的社区社团组织, 使得大家可以从互相不来往的家庭中走出来, 进入团体, 进入社区, 建立对社区的依赖感和归属感, 以实现社区归属的目的。

(三) 社区特色文化的形成和传导

社区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个层次。创建社区的优秀文化就要在社区环境优化, 社区理念统一, 社区楷模树立上下功夫。建立社区制度文明及文化礼仪的规范, 营造网络化的社区文化。统一社区公众的价值观念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 以此维系和动员社区公众, 为实现社区繁荣而努力奋斗。

二、社区外部公关

社区外部公关, 主要是指同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 进行公关策划, 主动同媒体合作, 以达到争取外部资源、提升社区价值的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

(一) 政府公关

社区不仅是自治的群众性组织, 而且是我国行政管理下的基层组织。因此, 社区必须遵守我国的各项法律法规, 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城市建设管理与规划、计划生育工作、社会治安工作等。而且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社区信息, 使我们的政府能够及时了解社区的信息。另外, 社区虽是自治组织, 但也要同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 保持良好、和谐的沟通, 以期望争取社区所需要的资源。

(二) 媒体公关

媒体是做好公共关系的关键, 是社区公共关系的重点对象。目前, 很多媒体都把重要的报道放到了社区, 积极报道社区的大事小情。社区一定要加强与媒体的合作, 一方面要向新闻媒体提供社区的有价值信息, 另一方面还要主动与新闻媒体合作, 让他们进行监督, 采访、报道社区的大事小情。

(三) 个性社区形象塑造

现代社区不但应该成为人们幽雅舒适的生活场所, 而且也应该成为人们向往的工作场所。因此, 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文化内涵丰富的社区公关活动, 如创建环保社区、绿色社区、名流社区、体育社区、文化社区等, 把更多的社会资本、人才资本等引进社区, 使社区实力壮大, 创建有文化特色的社区, 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如大连、合肥等地的社区, 他们通过开展广场文化活动、服装文化活动等, 吸引了众多社会公众积极参与, 不仅有助于陶冶情操, 提高公众的整体素质, 而且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结语

目前, 社区公关重点是内部公关为主, 外部公关为辅。通过开展内部公关服务内部公众, 增强社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当社区建设达到一定的水平时, 就会产生外部公关的需求。开展社区公关应找准关键点, 循序渐进, 最终实现社区繁荣、社区发展, 塑造社区形象的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廖为建.公共关系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廖为建.公共关系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黄明胜.宣讲[M].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2]黄明胜.宣讲[M].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7.

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政策分析 篇3

[关键词]城市社区建设;社会政策;赋权

一、引言

城市社区是居住在一定区域的社会共同体,相对于农村社区来说,城市社区是一种经济规模大、人口密度高的非农产业活动在一定地域空间的集聚形式。城市社区的建设与发展,不仅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高低,还与经济发展、社会控制有以及城镇化的推进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城市社区的建设问题成为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极为专注的一大问题。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社会政策,这些社会政策为城市社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为城市社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路径。但是随着城镇化的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空间的剧烈变化,当前已有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相关政策尚且存在很多矛盾,不能解决转型社会时期城市社区的面临的诸多问题。由此可见,对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政策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症结并加以改革和完善,以此来促进城市社区的健康稳步发展是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对现有城市建设相关社会政策进行梳理,运用赋权理论对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政策进行深入分析。

二、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政策发展历程

伴随着城市社区建设理论的发展与我国国情的反复变化,政府所出台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政策不断进行优化和改革。建国初,我国政府就对城市社区建设建立了政策扶植。这是一个不断摸索、实践、改变、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面临了很多挑战,但整体的社会政策是在不断提升,并积极响应社会需求的。从“街居”制的产生,到“单位-街居制”的尝试,再到社区服务这一应急性措施的提出,党和国家认识到,现有的城市社区功能仍然不能满足基层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重新开展新的措施。1991年5月,民政部号召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系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我国的多数城市和地区都积极响应这一号召。1996年3月18日,江泽民提出“要大力加强社区建设”,这代表着中国社区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98年,政府机构进行改革,“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司”取代了“基层政权建设司”,民政部也由此具有了“指导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推动社区建设”功能。1999年,在民政部的主持下,社区建设实验区工作座谈会在南京顺利召开,在此次会议上,北京市西城区等11个城区被确定为“城市社区建设实验区”,由此拉开了国家级社区建设实验区建设的帷幕。2000年11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中办发2000[23]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全面城市社区建设的开始,到2010年,全面城市社区建设已历经了十年,在这十年中,各地区城市社区在建设道路上不断进行探索与实验,取得了优秀的成果,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居民比例较以往明显增加。但人口流动的不断加快,以及城市空间的剧烈变化,使得城市社区建设面临了很多困难和挑战,现有的社区政策已逐渐不能适应快速变迁的城市社会发展,由此引发了诸多矛盾和问题。

三、城市社区建设的社会政策之不足

(一)政策制定主体单一化

目前政府在社区建设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存在政策决策主体单一化的问题。随着城市化的日益发展,城乡人口流动的加快,城市社区的主体日益变得多元化,不再像之前城市社区仅由城市居民组成。现在的城市社区涌入了很多新的社区群体,如失地农民、农民工、外来务工人员等。这些不同背景的人群集中居住在一个社区时,由于其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利益诉求的不一致,往往会引发矛盾和冲突。虽然部分社区安排了社区冲突调解人员,但是由于矛盾的复杂性,往往难以得到让各方满意的协调结果。目前政府制定政策时呈现出科层化的特征,社区成员无法参与政策的制定,政策往往由政府人员或相关专家单方面决定,他们往往从社会管理的宏观层面出发,或者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确定政策目标。使其难以真正了解当前社区的实际情况和产生的问题,难以及时洞察社区不同主体成员之间存在的矛盾和不同的利益诉求,因此制定出来的决策就不能真正解决社区存在的问题,不能满足社区主体的要求,也不能协调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纷争关系有时甚至会成为社区成员不和的导火索从而阻碍了社区凝聚力的提升和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二)社区政策目标存在偏差

为了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出台了大量的社会政策来改善社区环境、稳定社区秩序、解决社区问题。但是从已有的社区社会政策来看,它们往往与当前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需要存在偏差。这不仅是因为政策制定者的单一化,而且还在于这些社区的居民本身缺乏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他们往往只关注于自身或个人家庭的发展而忽视整个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建立了社区政策居民提议、反映机制,力图开辟多种途径让居民有机会参与到社区建设的实践中。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参与社区建设的社区居民实际很少。居民不仅没有参与社区政策的提议,就算社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问题,社区居民也只是抱怨重重却不愿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在政策制定与完善上,政府和居民缺乏良好的沟通,由此导致的后果是,确立的政策目标没有反映出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很多社区政策都是打着“服务人民”的口号,但实则仅起到了表现当政官员工作效绩的作用,对于解决社区问题、服务社区居民却无大益处。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城市社区都建设了诸如健身中心、图书馆等场所,这些公共设施的建立固然能够起到国家号召的“增强居民身体素质、提升居民综合能力”的作用。但是实际上,在建有很多公共休闲设施的小区,其基本的设施建设却不完善,甚至存在环境差、治安乱、交通不便等问题。政府根据制定的社区政策,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对社区的“修饰”当中,表面上有利于居民利益的满足,但却没有解决居民面对的问题。

nlc202309040203

(三)政策执行效率低

社区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种形式,是社区居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依法享有的自主管理社区事物的权利及其实践过程[1]。城市社区的建设很好地落实和运用了“社区自治”的理念。社区管理与服务中心是当前城市社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执行社区建设政策的重要执行部门。但是由于社区管理与服务部门的组成人员大多从社区居民中选出,而又因为其工作环境简陋、社会认可度低、薪金待遇较差等原因,这些社区政策的执行人员往往是一些年老体衰者或是学历低、能力差的失业者。他们难以胜任维护社区稳定、保障人员利益、协调社区资源的任务,因此导致了社区政策执行效率偏低的问题。

四、赋权视角下发展性城市社区建设政策的构建

Solomon提出“赋权过程就是“减少无权感”的过程,方法是通过发掘“无权的一群”的权力障碍,协助他们消除非直接权力障碍的效果与直接权利障碍的运作。把赋权理论运用到城市社区建设的政策构建,就是指在政策主体的选取、政策目标的确立、政策手段的实施等过程中放权于民,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社区政策的制定;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出发,确立政策目标;安排专业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人才,提升社区的建设发展效率。以此来改善政府独揽政策制定、执行大权的局面,增强城市居民建设社区的吸引力和效力,促进城市社区建设政策的完善。

(一)决策赋权: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模式

毋庸置疑的是,政府是社区政策制定的掌舵者[2],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政府却不应该是政策制定的唯一参与者,开展多元参与的决策制定模式是避免政策制定科层化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确立或拟定社区政策之前,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社区类型并给每个社区分配一定的参与名额。政策制定过程中,由政府主导,各社区代表共同参与反映社区问题,提供建设意见。政府在了解社区问题的基础上拟定社区政策,再与社区代表不断进行修改、完善,直至社区政策制定的最终完成。

(二)心理赋权: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尽管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与民主意识有所增长,但仍没有真正实现社区自治的理想目标,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意识赋权是指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教育和指导,通过开展社区活动、培训等方式,让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到社区建设与个人利益息息相关,了解社区发展对个人、家庭生活产生的影响;学习社区建设、政策制定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他们参与社区建设的能力与创造性。居民的参与意识的提升不仅有利于社区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还能够促成有效的社会物资交换网和信息交流网,促进社区内成员间的沟通与信任[3]。

(三)执行赋权:提升政策执行者的整体素质

社区内的管理人员是凝聚社区力量、带领社区发展的关键人物,也是传递政策精神、落实社区政策的政策执行者。目前社区的组织管理与服务人员往往由社区居民自愿担任,人员安排具有随意性。为了保障社区政策的有效执行,提高社区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成为关键。为此,应该改进人员选取模式,出台相关的人员安排政策;设立相应的人才考核机制;开展社区管理培训;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待遇,以此来改进社区政策执行人员老龄化、学历低、能力差、缺乏权威等问题,促进社区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执行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陆小成.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社区自治探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4.6.

[2]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4:7.

[3]孙九霞.赋权理论与旅游社区能力建设[J].旅游学刊,2008.9.

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解读 篇4

讲课人:雁山派出所教导员 陆少兄

为依法规范实施社区矫正,将社区矫正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以下简称“两院两部”)按照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部署,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要求,联合制定了《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这项工作对大家来说是一项新的工作,为帮助司法所人员全面准确理解实施办法的精神和内容,特别是实际工作中结合《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做好此项工作,我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情况,给大家讲解或者说是谈些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第七条 司法所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后,应当及时向社区矫正人员宣告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的主要内容;社区矫正期限;社区矫正人员应当遵守的规定、被禁止的事项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社区矫正人员依法享有的权利和被限制行使的权利;矫正小组人员组成及职责等有关事项。

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矫正小组成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到场,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第八条 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确定专门的矫正小组。矫正小组由司法所工作人员担任组长,由本办法第三条

第二、第三款所列相关人员组成。社区矫正人员为女性的,矫正小组应当有女性成员。

司法所应当与矫正小组签订矫正责任书,根据小组成员所在单位和身份,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各项矫正措施落实。

第九条 司法所应当为社区矫正人员制定矫正方案,在对社区矫正人员被判处的刑罚种类、犯罪情况、悔罪表现、个性特征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教育和帮助措施。根据矫正方案的实施效果,适时予以调整。

司法所应当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包括司法所和矫正小组进行社区矫正的工作记录,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社区矫正的相关材料等。同时留存社区矫正执行档案副本。

第十一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定期向司法所报告遵纪守法、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情况。发生居所变化、工作变动、家庭重大变故以及接触对其矫正产生不利影响人员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及时报告。

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还应当每个月向司法所报告本人身体情况,每三个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复查情况。

第十三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就医、家庭重大变故等原因,确需离开

所居住的市、县(旗),在七日以内的,应当报经司法所批准;超过七日的,应当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批准。返回居住地时,应当立即向司法所报告。社区矫正人员离开所居住市、县(旗)不得超过一个月。

第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变更居住的县(市、区、旗)。

社区矫正人员因居所变化确需变更居住地的,应当提前一个月提出书面申请,由司法所签署意见后报经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审批。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征求社区矫正人员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意见后作出决定。

经批准变更居住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将有关法律文书和矫正档案移交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有关法律文书应当抄送现居住地及新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收到决定之日起七日内到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

第十五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增强法制观念、道德素质和悔罪自新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第十六条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

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

第十七条 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心理状态、行为特点等具体情况,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矫正其违法犯罪心理,提高其适应社会能力。

第十九条 司法所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个人生活、工作及所处社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司法所应当及时了解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有关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说明情况。

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司法所应当及时报告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组织追查。

第二十条 司法所应当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的社区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等情况。

对保外就医的社区矫正人员,司法所应当定期与其治疗医院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其身体状况及疾病治疗、复查结果等情况,并根据需要向批准、决定机关或者有关监狱、看守所反馈情况。

第二十一条 司法所应当及时记录社区矫正人员接受监督管理、参加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等情况,定期对其接受矫正的表现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对社区矫正人员实施

分类管理。

第二十九条 社区矫正期满前,社区矫正人员应当作出个人总结,司法所应当根据其在接受社区矫正期间的表现、考核结果、社区意见等情况作出书面鉴定,并对其安置帮教提出建议。

第三十条 社区矫正人员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宣告由司法所工作人员主持,按照规定程序公开进行。

司法所应当针对社区矫正人员不同情况,通知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群众代表、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社区矫正人员的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参加宣告。宣告事项应当包括:宣读对社区矫正人员的鉴定意见;宣布社区矫正期限届满,依法解除社区矫正;对判处管制的,宣布执行期满,解除管制;对宣告缓刑的,宣布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不再执行;对裁定假释的,宣布考验期满,原判刑罚执行完毕。

第三十四条 社区矫正人员社区矫正期满的,司法所应当告知其安置帮教有关规定,与安置帮教工作部门妥善做好交接,并转交有关材料。

解读养老社区的“五位一体” 篇5

泰康的养老社区采用CCRC的养老模式,用“五位一体”的模式丰富老人的晚年生活。泰康养老社区的五位一体是什么呢?1温馨的家园

“房间、装饰等完全由居民自主。我在美国看到很多老人用的心爱之物,年轻时候的或父辈传下来的,他们都搬到这儿来,这就是家;此外,家就意味着在这里是自主,居民想出去就出去、想睡就睡、想玩就玩,完全自主。”

开放的老年大学“泰康养老社区里有文化区,学音乐的、学美术和雕塑、学书法的„„有很多种班。我们也请301等北京医院的专家来讲健身、养生、各种疾病的预防,总之,就是要让居民在这里老有所学。”3优雅的社交会所“我们社区组建了居民自治组织——乐泰理事会,鼓励居民为社区运营献言献策。我们支持志趣相投的居民组织各类俱乐部,兄弟姐妹、亲朋好友一块儿到这儿来参与各式各样的活动,同时享受社交生活,所以是个会所。”4高端医疗保健中心“这是老年人最看重的。社区有一流的医疗设施,我们保证每个居民,感到不舒服的时候,五分钟大夫一定会在你身边。”5自主的精神家园“在泰康养老社区,大家可以看到有祷告祠、有佛堂,居民的宗教信仰都能得到满足。”

社区政策解读 篇6

为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到新型农村社区拆旧房建新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凡到社区建房的农户,必须按“拆旧建新”协议要求拆除老宅基地上的房屋,清理地面附着物,老宅基交村集体,享受以下10项优惠政策:

一、入住新型农村社区优惠政策及政策落实单位

1、为在社区建房户每户补贴10吨水泥或等价值现金补贴。

落实单位:园区财政局、新农办

2、对在社区建房因资金紧张的困难户,园区负责为农户协调3万元3年财政贴息贷款;不需要贷款的建房户,一次性奖励6000元。

落实单位:园区财政局、新农办

3、凡到社区建房的农户,村集体对拆除的老宅基给予适当补助,补助标准为:一层土木结构补助5000元;一层砖木结构补助8000元;砖木结构一头沉补助10000元;一层砖混结构补助10000元;砖混结构一头沉补助13000元;二层砖混结构补助20000元。

落实单位:园区新农办、财政局

4、凡到社区建房的农户,根据农户自愿,可将农业户口登记为“新乡市城镇居住地居民户口”,但同时享受农业人口计生等政策,保留原有责任田,并有权分配集体收益。

落实单位:园区公安分局 社会事业局

5、协调有关部门对符合办理房产证条件的社区居民尽快办理证件。

落实单位:新乡市房产管理局工业园区分局

6、园区财政负责缴纳3年在社区建房户的新农合个人应交部分。

落实单位:园区财政局、社会事业局

7、为现有享受农村低保的符合城镇低保条件的社区建房户转换为城镇低保,但不能重复享受。

落实单位:园区社会事业局

8、凡入住社区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含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其父母年龄达到50周岁,即开始享受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每人每月发放50元的奖励扶助金。

落实单位:园区社会事业局

9、入住社区符合条件人员优先享受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政策,凡入住社区的农村户籍家庭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人每月发放老年生活补贴60元。

落实单位:园区人事劳动局、社会事业局

10、入驻社区的农户,在园区内从事经营的个体商户二年内享受税收返还政策。

落实单位:园区地税局、国税局、财政局

二、享受入住新型农村社区优惠政策的资格条件

享受入住农村新型社区优惠政策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原村庄范围内拥有合法宅基地;

2、具备社区整合范围内行政村农业户口的农户;

3、每处合法宅基地只能在社区内置换一处宅基,符合分户条件另行分户的,在社区内多层住宅安置;

4、社区新房建好后按协议时间如期拆除旧宅的。

三、享受入住新型农村社区优惠政策的办理程序

1、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农户向所在村(居)委会提出入住社区申请;

2、所在村党支部、村委会提出资格认定初审意见,报园区新农办审查;

3、签订“拆旧建新协议”;

4、领取《新型农村社区房屋准建证》;

5、测绘放线、打点定位;

6、基础完工;

7、领取10吨补助水泥或等价值的现金补贴;

8、主体完工后办理贴息贷款手续或奖励手续;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的调整 篇7

1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早期发展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全国主要城市街道居委会设立红十字卫生站,可以说是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雏形。同时,在我国农村由农业生产合作社举办医疗保健站,由“赤脚医生”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也是我国在农村开展的社区卫生服务的探索[1,2,3]。

2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的出现和初步调整

1 99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要“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该决定指出基层卫生服务对象要以社区和家庭为主,实行以“六位一体”为服务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并指出“要把社区医疗服务纳入职工医疗保险,建立双向转诊制度”。这几项措施为我国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指明了方向并做出大体规划。但总体来讲,这是一项宏观性的指导规划,没有详细具体的措施和标准[4,5]。

2002年8月20日,卫生部发布经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意见》根据当时实际情况提出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具有很重要的现实需要,其目的是为了形成新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6]。《意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措施,指明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方向,其主旨具有重要意义。在2002年~2005年期间全国都在进行社区卫生服务上的建设探索和改革。一些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在此期间有了较大发展,建立了卫生服务体系[7]。但从全国范围来看还是有一定问题存在,从政策体系出发并没有配套政策的出现,卫生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依靠本部门,还需要社会其他部门一起参与共同形成良好的行动。在此期间,有关社会力量举办卫生服务机构还是有困难,而且对于政府的支持力度还需再加强,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是因为房屋来源资金等问题仍旧以医疗为主,没有达到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

3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2006年2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社区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要和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形成合理协作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并提出到2010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和有条件的县级市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完善政策的要求中提出要各部门采取措施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努力。要求卫生部制订相关标准和服务项目、机构编制部门制订社区人员编制问题。此外还涉及发展改革部、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建设(规划)部、人口和计划生育部以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中医药等部门制订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完善的各项措施[8]。2006年上半年,中编办、发展改革委、人事部、财政部、卫生部、劳动保障部、中医药局等部门先后制订了《关于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关于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意见》、《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的通知》、《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管理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的通知》等9个配套文件,进一步细化了《指导意见》提出的有关政策措施,为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这次相关政策的颁布对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极其重大,这些配套文件有力地促进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每个配套文件均明确规定了财政、补贴、人事等各个方面的标准。

4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持续良好发展

突破了缺少配套政策支持的瓶颈,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2006年6月,卫生部印发《关于印发公立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针对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提出相关任务,需要医院制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方案和长效工作机制,鼓励与社区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9]。2007年5月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改委、卫生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定点生产、使用和价格管理的通知》。这项措施使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可以逐渐实现药品零差价的实现[10]。2008年1月,卫生部提出《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这次征求意见稿目的十分明确,是要进一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必须综合考虑社区人口数量、地理交通、服务半径、服务内容等因素,更加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规模[1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用房须满足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6年6月印发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本标准》。该标准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总体布局的原则要负责相关规定,比如有室内采光色彩设计符合卫生学要求,合理确定建筑物的朝向等要求[12]。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意见》中提出至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明显缓解。在重要的5项改革中,明确指出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13]。

2011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纲要第八篇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医疗卫生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4]。表明国家已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极其重视,并作为公共产品全力向全民提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扩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完善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政策等一系列基本计划都将继续使得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事业深化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的调整从无到有,从单一到配套的相继不断完善,使得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日趋成熟。随着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的重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体系方面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相信基层卫生服务也会随之更趋完善,从而使社区卫生服务在保证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深化社区党建促进社区和谐 篇8

整合组织资源。强化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社区作为一个社会生活共同体。构成上的多样性,组织上的松散性.决定了在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才能把分布于社区内的各类组织凝聚起来、各种资源集中起来,切实把构建和谐社区的各项任务落实到社区基层。近年来,我市从整合组织资源人手,不断强化党组织在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事务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从组织管理和工作机制上,为建设和谐社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一是强化街道党组织的领导功能。根据区划调整后城市管理和社区建设的需要,进一步明确街道党工委作为区委派出机构在街道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在党工委成员构成上,参照镇党委班子结构配齐街道组织、宣传、统战委员,进一步强化街道党工委对社区党建工作的领导、指导和协调。二是完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网络。建立社区党组织——片区党支部——居民党小组三级基层组织网络。构筑社区居委会——片区联系点——居民小组三级工作、服务、管理平台,并逐步理顺村改居后社区党组织与居委会、股份合作社之间的关系,使社区党的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三是健全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在全面建立市(县)区、街道、社区三级党建工作联席协调机制、社区普遍与辖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的基础上,把辖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吸收为街道、社区党组织成员,使辖区单位党组织有了参与社区共建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形成了区域性横向联动的组织网络,同时也为社区党组织统揽社区全局、协调各项事务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社区成员共同的精神家园。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建设和谐社区,必须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和凝聚作用。近年来,我市各社区党组织把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在居民群众中形成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取向,使社区居民在物质上富足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也得到极大的满足。一是党建工作与培育社区精神相融合。社区党组织通过积极开展争创特色文化家庭、十星级文明家庭、学习中心户等活动。建立文体工作特色党支部、党小组,成立书画、手工、收藏等特色文体小组的形式,积极培育独具特色、富有时代性的社区精神,如滨湖区蓓蕾社区形成了“知识陶冶心灵、文化凝聚力量、智慧孕育文明”的社区精神,北塘区南尖社区形成了“博爱、诚信、团结、和谐”的社区精神。二是党建工作与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相融合。社区党组织大力开展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童趣小乐队”、“老年合唱队”等一支支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文艺团队活跃在居民群众中间;“广场文艺晚会”、“卡拉OK大奖赛”等一台台文艺演出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邻居节”、“社区艺术节”等一个个文化节日吸引越来越多的群众投身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三是党建工作与提升居民整体素质相融合。积极推进基层党校、市民学校等教育平台落户社区。使之成为提升居民文化道德素养的重要阵地;多方整合教育资源,推动远程教育、网络大学走进社区,服务居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需要;大力打造“网上社区”,街道开通党建网站,社区建立党建网页,并开展网上座谈、网上交流、网上教育,在交流互动中提升居民素质。

调整利益关系,不断夯实社区稳定的基础。利益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关键。社区党组织在调整社区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中负有重要的责任。近年来,我市各社区党组织十分重视社区各种政治、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努力解决好社区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利益纠纷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维护了社会的安宁与稳定。一是切实保障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把保障党员权利、尊重群众的意愿作为整合社区政治利益的核心内容,坚持以民主开放为取向,通过公开招聘、公推竞岗、群众评议社区干部等多种途径,不断加大社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通过建立社区事务理事会、监事会,实行党务公开、居务公开,构建党员群众广泛参与的大党建格局;通过社区党组织直选、社区居委会直选,保障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在社区得到有效落实。二是强化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全市各社区党组织以困难群众、失地农民、外来人员为重点。帮助他们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失业救济等各种保障,及时送去党的关怀和温暖。同时。大力推广“爱心接力站”、“爱心银行”、“慈善超市”等做法,发动社区党组织切实为弱势群体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三是强化居民群众的就业保障。不少社区党组织专门成立了社区再就业领导小组,建立了“职介服务所”,做到对下岗失业职工特长、家庭状况、失业下岗原因、就业需求、安置结果、再就业工作表现“六清楚”,关心走访、帮助教育、培训指导、安置就业、跟踪服务、协调管理“六到位”。在用工单位和下岗失业职工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睦、友爱的社会氛围。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实践中,我市各社区党组织始终致力于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社区家园更具亲和力,更有人情味。一是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服务社区居民。在全市广泛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发动科级以上党员干部成为注册志愿者,以街道社区为基地,围绕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想造城市形象等开展志愿服务。目前。全市20多万注册志愿者中党员比例达到了26.9%。二是开展零距离服务,方便社区居民。全市各街道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成立社区服务站,整合党务咨询、民政优抚、计划生育等各项管理职能,实行“一站式”服务,并建立“首接责任制”、“轮流值班制”等制度,使居民到街道社区办事、求助项项有记录,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三是加强情感交流,贴近社区群众。变单向的沟通为双向的情感互动,进一步拉近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许多社区建立了“党员谈心室”和“情感小屋”,开设情感陪护服务项目,开展“零距离访谈”活动,了解群众需求,倾听群众心声,沟通思想感情。长江路街道在社区居民中开展爱我社区、爱我楼组、爱我家庭“三爱”活动,进行夫妻恩爱情、父母养育情、婆媳体贴情、兄妹手足情、邻里互助情“五情”教育,提倡“敞开家门迎友邻,一家有难众户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社区营造了和睦、友爱的浓厚氛围。

优化社区环境。建设居民群众生活的美好家园。优美的社区环境是体现社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方面。也是促进社区和谐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各社区党组织积极拓展党建工作,从整治社区自然环境、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优化社区治安环境等人手,努力为社区居民营造整洁、优美、舒适的生活家园,赢得了群众的称赞。一是加强社区党组织阵地建设。从2003年起,我市连续在全市社区党组织中开展“社区堡垒党(总)支部”创建活动,每年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组织投入7500余万元,加强社区软硬件设施建设。社区工作、学习、娱乐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为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搞好服务创造了条件。二是营造稳定有序的治安环境。依托街道和社区党组织,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广泛深入地开展“平安无锡”、“平安社区”创建活动,组织党员加入义务巡逻队,划分党员安全责任区,建立社区党员与“两劳”人员帮教制度,全市治安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降低。三是建设和谐宜人的人居环境。各社区党组织采取加大资金投入、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参与、协调共建单位赞助等办法加大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同时将专业管理和义务认养、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使老社区绿树常青、花开四季,焕发出新的活力。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园林式居住小区”10个,市级“园林式居住小”52个。

(作者系中共无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上一篇:南宁市邕宁区朝阳中学教师周转房管理办法下一篇:空军禁酒令工作日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