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有效性分析

2024-10-13

问卷调查有效性分析(共11篇)

问卷调查有效性分析 篇1

数学作业有效性问卷调查报告分析

为了更深理解学生数学作业情况,进而采取更有利的改进措施,我们府谷对学生的数学作业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的形式,题目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上来说,大约95%的学生都比较喜欢数学,而且有自己喜欢的数学老师,这就为更好的研究本次课堂提供了情感基础。

2.从数学学习的压力上来说,有接近96%的学生认为不多,有接近4%的学生认为作业太多,由此可见我们进行本次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怎样让学生觉得作业不多,而且能起到让学生感到数学更简单的目的,将成为我们本次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3.在课堂作业的时间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多数是在课堂外完成的,难度还算比较适中而且比较统一。

4.在课外作业方面,80%的学生认为在半小时内完成作业,家庭作业比较适当大部分都能在一小时内能够完成。

5.85%的学生完成的非常认真,2%的学生完成的不认真

6.在碰到难题是选择放弃的学生占25%

7.100%的学生喜欢老师统一布置作业。

8.98%的学生喜欢书面作业,2%的学生喜欢口头作业。

9.60%的学生喜欢做应用题,30%的学生喜欢做计算题。

.10.在老师没有留作业时90%的学生自己做一些练习题。以上就是我对本次数学作业调查情况做的统计,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虽然很多作业形式和内容能让学生们接受,但是并没有达到学生期望的结果,所以我们有必要继续研究我们的作业布置,不断改进,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希望我的这次调查能对能对本次的数学作业情况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问卷调查有效性分析 篇2

当前,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日渐扩大, 学生差异日益突显, 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质量低下、学生厌学现象较严重, 这是目前中职课堂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一切活动或表现。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相关性, 教师的教学行为不同, 学生的学习结果也不同。笔者深入调查分析中职教师的教学行为, 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提高教学质量。

2 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了全面了解中职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性, 采用“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调查问卷”对本校师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包括学生评教和教师自评。其中学生评教采取整班抽样法, 调查了我校2007级、2008级护理、助产、医学检验、药剂、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共12个教学班, 共发出问卷650份, 有效问卷620份。教师自评共发出问卷65份 (占学校专职教师的69.89%) , 有效问卷58份。

该问卷调查表是在由湖南师范大学姚利民教授编制的“教师教学行为有效性调查问卷”[1]的结构框架和具体涵义的基础上修改编制而成, 涵盖了15类教学行为, 其中包括主要教学行为6类 (讲授组织条理性、讲授清晰明了性、讲授科学性、为理解而讲授、组织课堂讨论、课堂提问) , 辅助教学行为5类 (适应性教学、创设适宜课堂环境、创设教和学环境、激发学习动机、运用非语言手段) , 管理行为4类 (管理课堂、制订和执行课堂规则、管理教学时间、管理课堂及课外作业) , 每一类行为有5个陈述性判断, 共有陈述性判断题76题, 最后一题 (第76题) 用来调查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总有效性。在每个陈述性判断题后给出4种选择:“从未”、“有时”、“经常”、“总是”, 分别记1、2、3、4分。学生评教和教师自评2份调查问卷表的内容一致, 只在答题指导语以及每一题的表述方法上作适当变化, 便于评估者理解并作出客观地评估。

3 结果与分析

统计结果见表1、表2。

3.1 教师与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总有效性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

从表1可以看出, 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总有效性评价的均数为2.705, 低于“经常有效”, 而教师自评均数为3.276, 在“经常有效”以上, χ2检验结果也表明, 2者有显著性差异 (P值为0.000) 。教师自评的教学行为总有效性高于学生评教的教学总有效性, 分析其原因可能有3个方面:一是教师主观上希望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有效的;二是教师对职业形象的美好期待, 通过高评估, 以维护教师的自身形象和权威;三是教师认为教学低效或无效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

3.2 教师与学生对教师各项教学行为有效性评价基本一致

从表2可以看出, 师生对教师各项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评价的P值均大于0.05, 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明师生对教师各项教学行为有效性评价基本一致。并且, 学生评教与教师自评对多数教学行为有效性排序基本相同或相近 (其中排序相同1项, 相差1位次共6项) 。6项主要教学行为的平均值 (生评2.98, 师评2.96) 、5项辅助教学行为的平均值 (生评2.92、师评2.93) 以及4项管理行为的平均值 (生评2.82、师评2.90) 均基本一致, 接近“经常有效”。

3.3 教师的各项教学行为均表现出较高有效性但有效性程度不同

学生评教的平均值处在2.680~3.231之间, 教师自评的平均值处在2.641~3.224之间, 说明师生均认为教师的教学接近“经常有效”或超过“经常有效”。学生评教的教学行为有效性排序在前5位的是讲授清晰明了性、讲授组织条理性、创设教和学环境、讲授科学性、适应性教学, 而排序在后5位的是管理课堂及课外作业、课堂提问、激发学习动机、制订和执行课堂规则、组织课堂讨论。教师自评不同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排序在前5位的是讲授清晰明了性、创设教和学环境、讲授科学性、运用非语言手段、管理课堂, 而排序在后5位的是激发学习动机、组织课堂讨论、制订和执行课堂规则、管理课堂及课外作业、创设适宜课堂环境。

师生评教排序均在前5位的教学行为有讲授清晰明了性 (师生评均排1) 、创设教和学环境 (生评排3、师评排2) 、讲授科学性 (生评排4、师评排3) 。这说明, 教师的讲授行为最为有效, 能做到讲授的清晰明了性与科学性, 并且能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排序均在后5位的教学行为有激发学习动机 (生评排13、师评排15) 、组织课堂讨论 (生评排11、师评排14) 、制订和执行课堂规则 (生评排12、师评排13) 、管理课堂及课外作业 (生评排15、师评排12) 。这说明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组织课堂讨论、制订和执行课堂规则、管理课堂作业及课外作业等方面的有效性不够。

4 建议

尽管问卷调查中学生评教、教师自评对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总有效性以及15类教学行为均给予接近或超过“经常有效”的评估, 但评估的有效性并不完全等于实际的有效性, 并且, 从有限的15类教学行为的有效性还不能推论出教师所有教学行为的有效性。目前, 中职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厌学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教师也常抱怨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由此可见,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已成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4.1 完善三维教学目标, 使之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石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2]。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强调, 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这就意味着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不再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而在中职教育中, 常看到教师过分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训练, 而轻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本问卷调查中, 反映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教学行为的得分较高, 如讲授清晰明了性 (生评排1、师评排1) 、讲授科学性 (生评排4、师评排3) 、创设教和学环境 (生评排3、师评排2) 、讲授组织条理性 (生评排2、师评排8) , 而体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教学行为得分较低, 如激发学习动机 (生评排13、师评排15) 、组织课堂讨论 (生评排11、师评排14) 、制订和执行课堂规则 (生评排12、师评排13) 、创设适宜课堂环境 (生评排10、师评排11)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 不仅要求教师关注知识传授以及技能训练, 而且要善于开发课堂中生成的动态三维目标, 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融入到相关的教学内容和特定的教学情境中,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4.2 准确把握教学层次, 实现“最近发展区”向“现有发展区”转化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使学生获得真正处于“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当前中职课堂的教学层次往往不分明:一是教学明显滞后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 教师常常花很多时间解决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 因此学生无所事事;二是教学明显高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 教师慷慨激昂, 而学生却云里雾里;三是布置课堂及课外作业时人人相同, 课堂提问也未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本问卷调查中, 课堂提问 (生评排14、师评排9) 与管理课堂及课外作业 (生评排15、师评排12) 得分的排序靠后。针对存在问题, 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层次, 提高教学有效性, 应注意:一方面, 要判断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 由此判断哪些教学内容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属于“现有发展区”, 是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可以掌握的;哪些教学内容属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是需要与同伴互助和教师帮助才能掌握的。另一方面, 要注意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和个别性, 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进行分类、分层指导, 对“学优生”、“学困生”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或练习, 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4.3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同化”与“顺应”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总是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 在与现实相类似的情境中学习, 可促进学习者知识、技能的“同化”与“顺应”[3]。由此可见, 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迁移, 实现“同化”与“顺应”,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本问卷调查中,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均未达到经常有效 (生评2.715、排14, 师评2.937、排9) 。虽然课堂提问是常用的教学行为, 但在学生看来, 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较低, 教师普遍不善于提问。有效创设问题情境要注意:第一, 问题具有迁移性。教师要掌握教材结构, 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思维水平, 由此创设阶梯式的问题情境, 从而实现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思考。第二, 问题具有真实性。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和工作情境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 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能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 问题具有多样性。为了使学生获得对同一问题的多方面认识与理解,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对同一教学内容, 应善于在不同的时间设计不同的情境、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 使学生有机会多次进行同一内容的学习。

4.4 关注教学伦理规范, 促进学生智慧与人格的同构共生

教学关系是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 有着丰富的伦理蕴涵。教学的伦理性是指:“不管是教学的意向, 还是师生双边互动的形式或教学的具体内容, 都必须符合一定的文化体系中的伦理规范的要求, 采取一种学生在道德上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4]。然而, 透过种种“反教学”现象不难看出当前中职课堂中教学伦理的缺失。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循规蹈矩、正襟危坐、不能插嘴质疑, 否则将被训斥、罚站、讽刺、挖苦等, 而教师自己又装腔作势、讳言错误。本问卷调查中, 制订和执行课堂规则得分偏低 (生评2.729、排12, 师评2.741、排13) , 其中有14.83%的学生与17.24%的教师选择“从未”与学生共同制订课堂规则, 而选择“有时”与学生共同制订课堂规则的学生占36.13%, 教师则占58.62%。显然, 课堂规则大多是由学校或教师“一厢情愿”制订出来, 很少考虑学生能否接纳或执行。针对教学伦理缺失的现象, 教师往往归结为学生素质低下、品行不端, 而很少从自身找原因。教学伦理的标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善良意志”, 即“人是目的, 而不是手段”[4]。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实现知识技能的传授, 还要承载职业道德的培养, 从而使学生的人格趋于完善。要让伦理规范真正融入教学之中, 师生双方都要知晓并接纳教学活动的伦理要求, 教师还应具有理智的宽容, 为学生的道德发展创造人性化的空间, 只有这样, 教学伦理对师生双方才真正具有约束作用和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论:理论与策略[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

[2]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J].教育评论, 2006, 6:46~48.

[3]辛自强.知识建构:从主义到实证[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问卷调查有效性分析 篇3

1.作为高二的学生,你喜欢上化学课的哪部分内容?

A.元素化合物 B.化学理论

C.都喜欢 D.都不喜欢

2.你觉得现行化学教材

A.紧跟时代步伐 B.有点滞后性,需要更新

C.与实际生活完全脱节

3.上新课前,你会提前预习并提出问题吗?

A.经常预习并提出问题 B.只是提前翻翻看看

C.老师布置预习才去看看 D.老师教到哪看到哪

4.老师在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时,是否征求同学的想法

A.经常 B.有时

C.很少 D.从不

5.你认为,教师在教学方面

A.注意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方法灵活,课堂活动丰富多样

B.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课堂上开展一定的教学活动

C.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照本宣科

6.你认为高中化学课最重要的功能是

A.完成智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B.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C.教给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D.使学生顺利通过考试,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资格

7.你认为要在化学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主要靠

A.准确记忆 B.大量练习

C.教師的有效指导与自己踏实努力D.运气

8.你认为自己学习化学课的积极性

A.很高涨 B.还可以

C.需要必要的激励 D.不积极

9.你觉得化学课堂的气氛是

A.课堂气氛活跃,能积极配合教师并参与课堂活动

B.课堂气氛一般,能配合教师并参与课堂活动

C.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不想配合教师发言

10.对于课上没理解的问题,你会

A.在课下想办法解决 B.等考试前再说

C.放弃 D.当堂提出

11.当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老师的要求时,老师的反应一般是

A.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态度方面予以评价

B.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并找出正确答案

C.不予评价,提问其他学生,直到回答正确

D.自己给出答案

12.你觉得上化学课有收获吗?

A.有很多 B.有一些

C.没有

13.你如何对待化学作业?

A.认真完成 B.应付

C.几乎不做

14.你希望老师主要以什么方式评价你们的学习效果

A.测验考试 B.平时作业

C.课堂提问 D.多种方式结合

15.你心目中最喜欢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是怎样的?

关于“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的调查问卷分析

[调查目的]

中小学在全面实施新课程后,课堂教学状况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因此,作为一名站在中小学教育前沿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学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去进行研究,去探索,去实践,真正地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负起责任来,为推进基础教育高中阶段的教学改革贡献力量。

[调查对象]

高二理科班学生

[调查方式]

主要采用问卷方式,进行不记名的形式对数据进行收集。

[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显示出的问题

根据“上新课前,你会提前预习并提出问题吗?”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选“经常预习并提出问题”的只有14份,仅占18.42%,选“只是提前翻翻看看”的有40人,占52.63%,选“老师布置预习才去看看”有10人,占13.15%,选“老师教到哪看到哪”有12人,占15.78%。这虽然是在小范围内进行调查的结论,未必很科学,也很难说具有普适性,但以管窥豹,也基本可以说明:由于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没有在课前做好准备,是导致课堂低效的原因之一。

根据“老师在确定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方法时,是否征求同学的想法”的问题调查,学生选“经常”的仅有5份,占6.25%,选“有时、很少、从不”的有75份,占96.75%,由此可以看出,现在课堂教学仍以老师为主,没有认真贯彻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起主导作用。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问题原因

(一)主观上的原因

教师没有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即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

(二)客观上的原因

1.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

具有丰富的知识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教学工作就无法进行。

2.教师的经验

教师的经验对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教师的经验包括教学经验和其他社会生活方面的经验。

3.教师的基本功

教师的基本功较多,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实验操作示范能力等。

在这里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提出我们一点不成熟的经验。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提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但是在真正教学中我们并没有认真贯彻,而是割裂开来,没能将它们融合起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实验,由于教学课时比较紧张,在大多数时候不能够充分开展活动,再加上有时活动并没有给予过程方法的具体指导,从而让化学这门有趣的学科失去了其学科优势。

化学学科知识有其特点,即知识点相对来说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并将其总结,便于学生掌握。

(作者单位 安徽省淮北十二中)

问卷调查有效性分析 篇4

何丽群,鄱阳县金盘岭中学

摘 要: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既要传播信息,又要培养学生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阅读理解所注重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交际性阅读的能力-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并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以实现交际的目的。在中学加强英语阅读教学、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英语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初中英语; 英语阅读; 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基础教育英语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显得愈发重要,阅读是发展这种能力的途径之一,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基础能力,培养学生口头及书面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技能,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将来灵活运用英语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初中英语阅读现状分析

《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各年级英语的课外阅读量提出明确的要求: 七、八、九年级英语阅读量累计应分别达到四万词以上,十万词以上和十五万词以上。毫无疑问,英语阅读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英语的课外阅读量落实结果如何?为了弄清楚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来进行研究,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鄱阳县金盘岭中学七、八、九年级各一个班,共发问卷150份,实际收回150份,问卷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对课外阅读的态度,课外阅读的数量,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等,调查结果如下:

1.对课外阅读的态度

大多数的学生对英语课外阅读持积极的态度:91%的学生认为阅读是必要的,87%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对成绩的提高有帮助,此外,家长和老师对英语阅读的态度都是绝对支持的。但这些良好的主观愿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却很大,与当前社会发展对英语的需求及《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还很远,高达80%的学生只是偶尔或从不阅读英语课外读物,78%的学生对自己的英语阅读成绩不满意,53%的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

2.英语课外阅读的数量 调查表明,在阅读的量方面,82%的学生每周只是偶尔进行英语课外阅读而且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在阅读的时间安排方面,12%的学生是在周末和学习之后,在这一点上,优秀学生与中等以下学生有比较显著的差异,优秀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集中在周末,说明这些同学的阅读主要出于自主安排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而中等以下的学生主要集中在课后,因为学校教师的安排和要求,为了考试或完成作业而被动阅读。

3.英语阅读存在问题

调查显示,46%学生认为词汇量不足是课外阅读的主要障碍,12%的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28%的学生认为周围没有合适的阅读材料,14%的学生认为因为不懂语法知识,缺少科学的阅读方法,导致阅读速度慢。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的阅读,使学生减少了阅读量;反过来,阅读速度慢,致使阅读量减少,从而阻碍词汇量的积累,于是呈现恶性循环。

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对策

针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本人结合初中阅读教学实际,提出了以下几点相应的教学对策:

1.培育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充分激发其内在驱动力,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其次我们应不吝称赞。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学习的成效与兴趣是成正比的,兴趣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成功的体验。当学生在本来不感兴趣的课堂上取得出乎意料的成功时,反而会激发他们的兴趣感。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合理、恰当的学习目标,并适时的给予指导、帮助和鼓励。另外,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及课堂提问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注重层次性,因人而异,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取成功的机会,品尝成功的喜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享受成功。

2.精心选取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选取对学生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符合学生,就可以引起学生共鸣,反之,则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恶情绪。一般来说,初中学生对英语阅读材料的要求是语言真实地道、体裁趣味丰富、难易程度适当以及具有时尚性,如报刊杂志,贴近学生生活,与课文有一定的关联,由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阅读材料应涵盖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让学生不仅在阅读过程中学到了相应的语言知识,提高了自身的阅读水平,同时获取了其他方面的很多知识。此外,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寻找阅读材料,引导他们发挥自主意识。3.阅读环境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布置教室创设温馨的环境,如设立一个图书角,摆放各类图书,杂志,黑板报让学生轮流值班负责,成为学生展示自己风采的表演舞台。阅读经典名著,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学生有一个正确、优雅的为人处世观、价值观,陶冶了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课余时间,不断与学生谈论看过的书籍,互相交流想法,为学生起模范作用。让学生多阅读,读后用自己的英语语言讲出来,让学生通过看英文报导,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中体会阅读的乐趣。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探索之路还只是一个起点,师生原有积尘的陋习难以一下子根除,有时会制约学生的阅读。由于我校处于农村地区,只有走课题化的研读之路,让学生与教师共同思考、实践、探究,才能真正走出封闭圈,共同享受阅读所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问卷调查有效性分析 篇5

我们在课题研究调查过程中,会用到实验法、访谈法、观察法、测验法、问卷法和文献法。而问卷法作为一种省时省力,又能对事物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调查方法,是我们很多老师进行个人课题研究必不可少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往往是一个课题起始阶段的切入点。调查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已有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基础和要解决的问题。有些老师可能因为是第一次进行个人课题的研究,在立项开题之后,也许并不十分清楚自己需要从何处下手进行研究,其实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自己个人课题研究方向相关的问卷调查的开展。问卷调查这种方法不仅适合我们课题研究开始,在课题研究实施过程中和我们两年后的结题过程中都会用到。

一、问题的提出

下面,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在问卷调查中问卷设计的第一步:问题的提出

下面我将以我们研训班**小学的**老师《关于学困生阅读能力教学补偿的研究》为例,和大家探讨我们问卷设计中关于问题的提出。

编制问卷首先需要确定被调查者所要回答的问题,而我们提出问题的一般过程是分析问题、进行假设、确定指标和提出问题这几个环节。(1)分析问题

我们先来分析,*老师的这一课题研究第一阶段的问卷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小学“学困生”阅读能力方面会存在的一些主要因素,而我们需要得到哪些信息或资料。

比如:阅读态度、阅读兴趣、阅读方法等。(2)进行假设

找出以上相关的核心概念后,我们可以进行一定的假设。这就进入到我们进行假设这一步。我们可以根据我们教学经验,假设我们需要调查的方向 其中有:“学困生”在阅读方面方法不当,“学困生”对阅读没有兴趣,“学困生”家庭困难,课外书籍有限等。(3)确定指标

根据这些相关的假设性调查方向,接着我们开始确定我们需要获得哪些方面的数据资料,这样我们就进入到确定指标这一步。

如:“学困生”们上次期中、期末语文阅读部分的成绩;本学期第一、二单元语文测试阅读部分的成绩;平时在家每天阅读的时间;平时阅读的书籍类别等。(4)提出问题

最后,我们根据确定的指标产生一些问题,并提出问题。

我们设计的这些问题中可以分为事实问题(被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行为问题和态度问题。

如:你本学期第一次语文测试中阅读成绩是多少?你每天都读课外书籍吗?你家中有多少本课外书?你觉得每天进行课外阅读对自己的语文学习有没有提高……

百听不如一试,本次活动我选了我们研训班的几位老师的个人课题来为我们下面的问卷设计提供着力点。在此,非常感谢这几位老师向我们提供了他们的立项材料,对于我们的活动给予大力的支持。

有:**附小 ***《基于支架理论的小学高年级英语学习教学策略研究》

** **《“新市民儿童”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研究》.** ***《体育游戏教学滋润小学生合作素养的课例研究》 ****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与教学调控深度融合的研究》 ** ***《低年级美术教学中,过度兴奋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研究》 我们每组的老师们根据你们小组中老师的个人课题的立项资料,群策群力,试着罗列出针对于这一课题第一阶段的研究,我们设计的问卷中可以提出哪些需要调查的问题。只需要罗列出需要调查的问题。

二、问卷设计的原则: 刚才我们老师们的讨论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提炼出我们课题这一阶段研究中需要调查了解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就可以开始我们初步的问卷设计,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问卷这一调查方法作为实现调研目的和收集数据的必要手段,其设计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调查项目的不同提问形式、提问方法、甚至对于问卷中设计的题目编排都会影响我们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我们在问卷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四方面原则。

1、必要性原则:

问卷篇幅一般尽可能短小精悍,题目限定在10—20个,设计的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和调查研究目标紧密联系,要符合被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要注意设计的问题在问卷中的合理排序。如,问题的排序由难到易,让被调查者有信心,有兴趣完成问卷。

2、准确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表达要清晰、简洁易懂,尽可能不涉及敏感的话题。当涉及到被调查者有可能不太了解的专业术语时,还需要在相应的题旁对其作出解释。

3、客观性原则:

调查问卷要保持客观性,避免有引导性的话语(某位专家说„„),也不要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尽量采取匿名回答。

4、可行性原则:

设计的问题要适用于所有被调查者。在提问方式上也要讲究技巧性。尤其对于一些敏感性、复杂性的问题要委婉,不能太直白。(你的父母经常吵架吗„„)调查问题中避免出现令被调查者尴尬、可能不愿作出真实回答的问题,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有效性。

三、问卷设计的形式

在把握好这四个原则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主要运用以下三种形式着手进行问卷设计,1、封闭式(1)把问题可能答案列出两种极端情况,然后让被调查者选择“是”或“否”、“对”或“错”、“会”或“不会”,“笑脸”和“哭脸”等。——是否型

(2)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选择性

(3)每个问题中都列有多个答案,要求被试自己确定次序并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排序。——评判型。

2、半封闭式

后面备有几个选项,被调查者如果在其中找不到自己想选择的时候,最后一个答案的位置“其他 ”可以让被调查者填上自拟的答案。

3、开放式

问卷中只提出问题,不提供答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问答题。

我们在研究时,对于比较确定的问题,用封闭性问题提出,而对于尚未明了的问题,或深层次的调查,便可以采用半封闭性或开放性问题。其实,我们绝大多数问卷设计时会将这三种方式合三为一,形成一份合理、有效的问卷。

下面我们各个研究组的老师们就可以根据本组罗列出的针对于组内那份课题第一阶段的研究需要调查的问题,试着完成一份相关的调查问卷。

四、问卷设计的结构

刚才我们各组的老师们经过思维的碰撞,已经初步完成了一份调查问卷,我们再来看一看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需要有哪几个部分组成。出示几份标准样卷。

一份完成的问卷一般包括标题、说明语、问卷题目、结束语等内容。(1)标题主要反映研究课题、研究内容。我们在拟订标题时要注意既简明概括、又要有吸引被调查者的特点。(2)说明语通常包括两部分: ①对研究目的的简单说明;

②指导被调查者如何填写问卷,注意事项。必要时,可以给出样题,说明回答方法。

(3)问卷题目是问卷的主体,包括问题及待选答案和说明性的问题。封闭式问卷最好将答案按标准化格式编拟。(4)结束语一般表示对被调查者的感谢。

老师们在活动后,可以根据我们问卷设计的结构要求,再一次完善我们此次的问卷的设计。这样一份问卷设计,在经过发放、回收、统计和分析后,就可以作为我们第一阶段研究的资料在教科所网站进行上传

正如毛泽东所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希望刚刚我和老师们共同探讨、交流的关于问卷设计方面的内容,能为我们在座的老师们在进行个人课题的开展有所用。再一次感谢我们各位老师刚才的积极参与。

问卷调查有效性分析 篇6

亲爱的同学,为了了解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情况,以方便我们对数学学科课堂教学进行一些分析与研究。您无需填写班级与姓名,请务必如实填写,谢谢合作。

1、上课时,你是否认真听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

A.总是这样B. 多数时候这样C. 很少这样D. 不这样

2.上课时,你是否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A.总是B.有时C. 难得D.从来不

3、你不举手回答问题的原因是()

A. 不会B.不敢C.不想,怕答错了老师批评同学笑话

4.上课时,你是否常向老师和同学提出不懂的问题?()

A.总是B.有时C.难得D. 从来不

5.做作业,你是否认真?()

A.总是认真B.有时认真C.谈不上认真D.不认真

6、你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是()

A.太难B.太多C.太少 D.没多大效果

7.有不懂或不会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

A.放弃不管 B.问家长或同学C.到学校问老师 D. 不解决不罢休

8.你学习是为了:()

A. 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B. 让父母高兴C.进入一所好的大学D. 让老师高兴8

9.每天你花时间最多的学习是。()

A. 学数学或做数学作业 B. 学语文或做语文作业C.学其他学科或做其他作业D. 学英语或做英语作业

10.下面哪项活动你每天花时间最长?()

A. 看电视或上网B.帮家里干活C. 体育活动D. 看书

11.上课时,你喜欢怎样的上课形式?()

A. 老师讲解B.小组合作C. 看书自学D.无所谓

12.课堂上你喜欢老师那种表扬方式()

绿色课堂建设调查问卷------------------数学学科学生问卷

A. 掌声鼓励B. 小红花25人,占13.9﹪ C.其它实物29人,占16.1﹪ D. 无所谓50人,占27.8﹪

13.你觉得老师应该怎样上课你们才会喜欢?

A.上课有激情、幽默、生动、有趣,不体罚学生,在学生回答错误的时候不讽刺挖苦学生,多让学生发言,多给与激励;

B.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机会和时间。多些活动;

C.课堂上适当给大家一点放松的时间

D.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和学生做朋友,不居高临下的老师;

E.老师上课不要总是用命令的口吻,要融入到学生中去,和同学们共同完成课堂教学。

14.例题是否具有典型性()

A.有B.一般C.没有

15.课后习题是否注重双基()

A.注重B.一般C.不注重

16.课后习题对知识的掌握是否起到了作用()

A.作用很大B.作用一般C.没有作用

17.老师上课很认真、准备了图片、课件()

A.非常赞成B.赞成C.不赞成18.老师讲课能激发我们的兴趣,我们很爱学()

A.非常赞成B.赞成C.不赞成19.老师常用举例方式讲解,我们听的很明白()

A.非常赞成B.赞成C.不赞成20.老师能随时和我们讨论问题,并尊重我们的发言()

A.非常赞成B.赞成C.不赞成21.老师布置作业不多、批改及时,我们是满意的A.非常赞成B.赞成C.不赞成22.老师经常研究与教育教学有关的问题

问卷调查有效性分析 篇7

关键词:高中,体育课,运动负荷,有效教学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实施至今, 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这不仅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带来了盎然生机, 也为体育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由于部分体育教师对新的体育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 以及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匮乏, 教师在体育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只注重现象而不重视本质, 导致体育教学效率低下, 没有达到理想的体育教学目标。当我们深入到学校的体育课堂中, 就会发现许多低效、无效或根本不讲成效的教学现象。因此, 如何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怎样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是我们体育教师应着力研究的现实问题。

1、有效教学与运动负荷的涵义

1.1、有效教学的涵义

国内外学者对有效教学都有不同的见解, 本研究试从教学效果、效率、效益三个方面对有效教学进行诠释。有效果, 主要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身心发生了哪些变化, 获得了哪些进步, 取得了哪些发展, 这里的有效果主要是指好的结果, 是有效教学的本质要求。有效益, 就是指有效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获得了进步和发展, 而且要求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有效益的, 能够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 有效教学就是寻求教学效益的活动。有效率, 是指学生投入较少的学习时间能够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即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

1.2、有效体育教学的涵义

有效体育教学既具有有效教学的一般特点, 也具有体育教学的独特特点。其含义包含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三方面。其中, 体育教学有效果, 主要从学生有无进步方面得到体现。如学生在体能上是否获得提高, 技能掌握上是否有进步, 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加强等;体育教学有效益, 指通过教学活动既实现了教学活动的价值, 又达成了教学活动的目标。体育教学有效率, 是单位教学投入内获得较多的教学产出。

1.3、运动负荷的概念

不同时期, 不同学者对于运动负荷的定义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前东德哈雷博士 (1969) 提出的:如果一种刺激能够产生训练效果, 也就是说, 能够发展、巩固或保持训练状态, 那么这种刺激就叫做运动负荷。我国学者过家兴等提出:运动负荷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运动员有机体施加的训练刺激。本论文中采用学校体育学中对运动负荷概念的界定, 即运动负荷通常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 身体因运动而承受的负担。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辽阳高中体育课运动负荷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辽阳县二高中两个班级, 一个男生班, 一个女生班, 每个班级随机抽取3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男生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新授课与复习课;篮球双手胸前传球新授课与复习课;女生排球下手发球新授课与复习课;排球双手垫球新授课与复习课为主要测试内容。

2.2、研究方法

(1) 观察法。

对体育课堂中学生上课参与情况, 教师组织教学情况, 场地器材利用情况等进行观察并记录, 为分析论文和得出正确的结论提供支持。

(2) 测量法。

测量工具:心率遥测仪 (型号:芬兰Polar RSSOOcxsd) 。

心率测量法, 将心率遥测仪配戴于胸前心尖搏动处, 松紧度放在比较合适的位置。心率遥测仪表戴于左腕部, 并将心率信号接通, 表显示接收正常。从课前的安静状态开始测量直到下课后的五分钟。对被测学生整节课的心率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 共记录23次。

(3) 数理统计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体育课练习密度分析

(1) 体育课练习密度分布情况。

对于一节体育课中练习密度的适宜标准, 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存在着分歧。本研究依据国内目前普遍选用的北京、上海、沈阳、大连、太原5个城市的资料, 作为体育课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适宜标准的参考指标, 详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各地体育课全课的练习密度一般都在25%-45%之间, 基本部分练习密度都在20%-23%之间。中国教育学会与卫生分会在2012年10月提出的《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规范与基本质量要求 (征求意见稿) 》中提出:“体育课要保证必要的运动量和身体练习密度, 全课练习密度要达到25%-40%, 基本部分练习密度要达到40%-50%。参考以上数据及从我国学校体育的实际出发, 本文认为我国体育课全课的练习密度在25%-45%, 基本部分练习密度在40%-50%左右对发展学生身心素质效果较好。

表2是辽阳县二高中体育课各部分练习密度统计表。与全课练习密度在25%-45%的适宜标准相比较, 男生全课的练习密度处于适宜标准范围之内, 练习密度较大。而女生全课的练习密度只处于适宜标准的下线水平, 全课练习密度较小。从基本部分练习密度来看, 与40%-50%的适宜标准相比较, 男生基本部分的练习密度普遍较小, 只有个别课次达到了适宜标准的下线水平, 大部分体育课离适宜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女生基本部分的练习密度距离适宜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 连适宜标准的下线水平都没有达到, 这样的练习密度根本达不到增强学生体质, 提高运动技能的目标, 要想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更是难上加难。

3.2、体育课练习强度分析

关于中学体育课的练习强度的标准, 我国学者提出小学120-130次/分为宜, 初中130-140次/分为宜, 高中以140-150次/分为宜。我国学者也指出身体体能得到最有效锻炼时心率应处于120-160次/分这一区域。由于本文是在有效教学理念下研究有效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的运动负荷, 因此本文以心率达到120次/分-160次/分作为达到有效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

(1) 体育课平均心率。

体育课各个部分心率按准备部分80-130次/分、基本部分130-180次/分、结束部分90-120次/分为适宜心率评价标准。从表4可见体育课准备部分的平均心率均在适宜标准范围之内。基本部分的平均心率, 男生双手胸前传球新授课和复习课的平均心率刚刚达到适宜标准的下线水平, 男生单手肩上投篮的新授课和复习课以及女生体育课的平均心率都离适宜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通过课上观察发现, 体育课上场地器材少, 学生不能保证学生充分的练习, 练习持续时间短, 学生练习密度小, 所以平均心率就低, 锻炼效果不好。结束部分中个别课次心率过高, 练习强度过大。结束部分心率过高不利于学生运动后的恢复, 还可能会影响学生下一节课的学习。

(2) 学生心率变化趋势。

图1细实线代表男生单手肩上投篮新授课中学生的心率变化, 总体来看心率曲线走势不完全合理, 从准备部分开始心率缓慢上升, 到第18分钟时心率最高峰出现, 之后逐渐下降, 可见本课的高峰出现在基本部分的中前部, 因为本次课为新授课, 基本部分前期的内容主要是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同学们的模仿练习。后半部分一般为同学们进行分组或者单独的练习。这节课中教师采用的是分组练习, 因此心率高峰应出现在分组练习的阶段, 而不是教师讲解与示范的阶段, 可见心率曲线走势不太合理。

图1中的粗虚线代表男生双手胸前传球复习课的心率曲线图。总体看本课的高峰有些偏后, 学生的心率还来不及恢复到课前安静时的心率就要投入到下一节课的学习中去, 可能会影响下节课的学习。本课准备部分的最高峰出现在第2分钟的150次/分, 心率突然大幅度的上升, 对学生的心肺功能会产生强烈的刺激, 对学生的身体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总体来看本次课的练习强度达到了适宜的标准, 练习效果较好, 但是准备部分与结束部分的平均心率稍高。

观察学生心率曲线图可以看出体育课准备部分心率上升过快, 身体接受刺激强度太大。基本部分中心率变化幅度大, 没有达到稳定锻炼的水平。而结束部分心率稍高, 可见强度较大。

4、结论

(1) 总体上体育课男女生的运动负荷有差别, 男生的运动负荷基本能够达到适宜标准, 女生的运动负荷偏低;

(2) 体育课练习密度普遍较小, 女生的练习密度比男生的练习密度还小;

(3) 体育课的平均心率普遍小于适宜标准, 男生的平均心率高于女生的平均心率。对体育课学生心率曲线走势不够合理;

(4) 从体育课的结构来看, 基本部分学习时间稍长。体育课上教师讲解指导时间过长, 组织教学浪费的时间过多, 没有体现教学有效性的特点;

(5) 影响体育课练习密度的主要原因:首先是体育场地器材较少, 不能满足学生正常上课的需求。其次是教师教学组织不够紧密, 影响体育课练习密度。

参考文献

[1]卢兴永等.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安排合理体育课运动负荷[J].中国学校体育, 2008.

[2]胡永红.有效体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

[3]马宗孝等.体育教学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探讨[J].工作探讨, 2010, 3 (8) .

问卷调查有效性分析 篇8

此次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是在我校三个级部中各选了两个班进行的,共调查了186名学生。问卷采取选择题的方式,希望学生能够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自身的切实感受,提供最有效最直接的信息。问卷是结合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标准进行设计的,涉及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教学效果、学习习惯等。

1.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英语是非常重要的,这与当前英语教学的目标相吻合,同时也说明我们在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做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调查表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比例较低,说明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还未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听、说、读、写在英语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总之,要使课堂教学变得有效,关键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只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适应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3.课前是否预习,课后是否复习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众所周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会学习的关键。课前预习可以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对上课时重点的理解和掌握、难点的领悟与解决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课后复习则可以对刚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巩固和消化,这有利于使知识系统化。

4.学生希望的课堂教学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的事情是“授之以渔”。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合,真正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保障。

有效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在师生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培养合作精神,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问卷调查有效性分析 篇9

1.你喜欢数学吗?

A.喜欢B.谈不上喜欢与不喜欢C.不喜欢请选择你喜欢数学吗?

2.你有喜欢的数学老师吗?

A.有B.说不出来C.没有请选择你有喜欢的数学老师吗

3.你喜欢哪种类型的授课方式?

A.老师讲,学生听B.由学生小组讨论,老师点拨

C.无

4.你喜欢小组合作讨论吗?

A .喜欢B .还可以C.一般

5.你喜欢老师的授课方式吗?

A.喜欢B.还可以C.一般

6.你在课堂上每次都积极参与讨论吗?

A.是B 有时参与,有时不参与

C .不参与,因为我害怕说错,他们笑话我7.课堂上你对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有什么看法?

A.他真勇敢B.谁让我自己不会呢

6.课堂上你会主动和同学交流吗?

A .会B.不会,我担心说错被他们取笑C.有时会,有时不会

8.你认为学习数学的压力主要来自于?

A.听不懂教师的课B.作业太多C.数学太难了

9.你能承受学习数学的压力吗?

A.能承受B.基本能承受C.不能承受

10.一般情况下,老师布置的数学课堂练习量:

A.适量B.有点多,我跟不上C.很多,我根本做不来

11.你觉得平时课堂上,老师布置的练习

A.与新课知识很相近B.比新课知识难一点C.跟新课一点关系也没有请选择你觉得平时课堂上,老师布置的练习

12.你觉得数学课堂练习的难度?

A.适中B.有点难,跟新课内容不同的C.很难

13.你认为自己练习做不好的原因是?

A.上课不够专注,没听清楚老师讲解B.我很认真听了,但还是不会做

C.大部分我都会做,但有些变化的题目就不会

14.你认为数学练习重要吗?

A.很重要,只有通过练习才能较好掌握数学知识B.不太重要,有一点点练习就可以啦。C.不重要,只要把例题掌握了就可以了。

15.你认为数学课堂练习效率高吗?

问卷调查有效性分析 篇10

调查问卷

所在地所教年级年龄教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它不仅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舞台。可是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影响下,人们把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把课堂教学活动的性质定为“特殊的认识活动”,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是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重要力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您是如何看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呢?请您抽出宝贵的时间,配合我一起来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请在您认为正确的答案上打勾,可以多选。若您还有其它答案,请填在后面。

1.您对有效性的认识有多少?

A很了解B知道一些C一点儿也不了解D2、在平日的教学中,你觉得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有难度吗?

A难度很大B有一些难度C没有难度D3、您认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技能吗?

A需要教师具有专业技能 B一般教师都能实现 C不需要技能 D4、您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了解有多少?

A知道很多方法B了解一些C了解甚少D5、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有效性有哪些途径?

A 优化教学目标B 增加课堂教学容量C 优化教学结构D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路 E 优化教师的个人素质和修养F 优化使用多种教学手段 G6、面对新课程改革,上好一堂课,需做好以下哪几点?

A 仔细研究学生、搞好学情分析B 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 C 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D 强化学习过程的有效性E7、从哪些方面衡量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是否有效?

A 是否是关注“全人”发展的教学B 是否是促进语文学习的教学

C 是否是呼唤效益意识的教学D8、利用信息技术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系:

A 只有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B 只要利用信息技术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C 利用信息技术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没多大关系

D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E9、分析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A教师行为的有效性; B学生行为的有效性; C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D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E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F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G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H10、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所以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

A个性发展B全面发展C终身发展D11、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从什么地方出发?

A 课程需求B 学生的兴趣爱好C 学生的需要出发 D12、为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环境应遵守哪原则?

问卷调查有效性分析 篇11

摘 要:本文以渭南市文化事业设施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国内外文化事业发展理论及实践基础上,突出本次研究的客观性、地域性和应用性,通过对渭南市文化事业设施的现状调研总结,运用SWOT分析法、指标控制法、综合分析法等方法,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和调研踏勘资料分析相结合,在综合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相关规范文件和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趋势,围绕文化事业设施对城市定位和未来发展目标的支撑水平、文化事业设施与城市规划和城市职能定位的匹配水平、文化事业设施本体的供给水平、居民对文化事业设施的可获取性水平和满意度以及文化事业发展模式和人才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力求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渭南市文化事业设施的有效利用情况进行深入探讨,为努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渭南市;文化事业;有效利用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鉴于渭南市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使渭南市文化事业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并随着渭南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对渭南主城区文化事业设施的现状及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2 现状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实地踏勘、部门座谈、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渭南市主城区文化事业设施的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进行调查,对居民的使用满意度情况进行摸底,充分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通过现状调研分析与总结,渭南市文化服务设施业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

第一,现状服务设施规模、服务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和支撑渭南市未来发展的需要,与城市职能的匹配程度需进一步提升。

第二,各类文化事业设施种类不齐全,各分区分布不合理,现有设施质量不高。

第三,部分文化事业设施规模不足,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急需加大投入力度。

第四,空间分布不甚合理,部分设施可达性较差,利用效率较低,空间布局有待进一步整合。

第五,各项文化事业设施的可获性不高,设施后期维修和管理状况不足。

3 文化事业设施综合评估

3.1 文化事业设施SWOT分析

通过对渭南市文化事业设施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的综合评估分析,在统筹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前提下,有机梳理渭南市的资源优势和地域特色,明确渭南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而在战术和战略两个层面上加以综合考量,确保渭南市文化事业所确定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表1)。

3.2 渭南市文化事业设施指标对比分析(表2)

3.3 渭南市文化事业设施综合分析

在坚持全面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动态性原则的基础上,构建本次评价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1个目标层、4个分目标层、7个准则层和15个指标层(表3)。

第一,加强文化事业设施对城市定位、城市发展目标的支撑水平。城市定位与城市的发展目标需要方方面面的设施、信息、人群等作为其支撑基础。文化事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在支撑城市定位与城市发展方面尤为重要。目前,渭南市的文化事业设施主要以市级和社区级为主,缺乏区级文化事业设施的过渡支撑。因此,本次规划提出了构建以“市级—区级—社区级”为主体的多元文化交流展示层次体系,建设网络健全、服务优质、15分钟文化圈全覆盖的文化服务设施体系;健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配置层次,提升文化事业设施对城市定位、城市发展目标的支撑水平。

第二,提高文化事业设施与城市规划、职能定位的匹配水平。渭南市现已编制了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层次结构分明的规划设计,不同层次规划深度和职能定位虽有所差别,但各项规划都紧紧围绕山水文化旅游、区域中心城市等地域特色加以确定。因此在公共文化设施的配置上侧重渭南市的文化旅游职能,布置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设施。

第三,增强文化事业设施本体的供给水平。市级文化事业设施主要以服务全市为主,部分设施具有区域和服务旅游人口的职能,它以强大的集聚力、辐射力成为广大市民首选的文化场所。其配置类型主要包括图书展览类、文化艺术类、群众活动类、艺术传媒类、娱乐活动类、体育设施类。本次规划28处(包括在建9处)市级文化事业设施,增加了青少年宫、纪念馆、会展中心等内容(图1)。

区级文化事业设施服务于区内居民,其配置的设施类型主要有图书展览类、文化艺术类、群众活动类和体育设施类,配置内容包括图书馆、多功能文化中心、文化馆等。

社区级文化事业中心服务对象主要为社区居民,主要配置内容包括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站、文化活动广场等。

第四,提高居民对文化事业设施的可获取性水平和满意度。文化事业设施主要以城市居民为服务对象,城市居民对于文化事业设施的满意程度、使用频率、可获取水平等决定了文化事业设施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因此本次研究坚持获取机会均等、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的基础上,采用经济补偿性的方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健全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内容和体系,加强公共文化的宣传教育,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文化事业设施的可获取性。在此基础上,加大力度培养专业化的服务性人才队伍,改善公共服务中心的环境和交通条件,提高文化事业设施的服务质量,营造轻松健康的体验氛围,从而提高居民对文化事业设施的满意度。

第五,加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模式和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渭南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模式主要以“政府主导”为主,民间投资或文艺团体、非盈利文化组织在文化事业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缺乏市场机制在文化事业建设中发挥的杠杆调节作用。本次研究中建议采用在政府主导的作用下,鼓励民间资金的投入,同时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设置专门的基金保护地方文化,积极努力满足低收入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人才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决定了必须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人才的培养要积极发挥高校带头作用,同时还应注重发挥政府和市场的调节作用,不仅需要培养专业技术型、服务技能型人才,更需要懂管理、善策划、会经营的经营管理类人才。

在公共文化事业已经广泛根植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情况下,加强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概念、方法、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深化对渭南市文化事业的理性认识,从定性、定量的角度来论证公共文化事业设施布局的合理性,并为解决公共文化事业设施的有效利用、可达性、高效性等实际问题提供精确的数据或可靠的理论指导,对于消除或减少在公共文化事业布局建设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提高公共文化事业设施的可利用度,减少公共文化事业设施的运营成本,提高渭南市公共文化事业设施布局的整体水平,进而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蔺光.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理论界,2008(4).

[2]闫平.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公共性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2009(1).

[3]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

[4]傅才武.当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传统文化事业体系的转型[J].江汉论坛,2012(1).

[5]李康化,许中平.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战略[J].思想战线,2008,34(1).

[6]武秀芳.西安曲江文化事业管理模式探析[J].价值工程,2012,31(33).

上一篇:徽文化第三次作业下一篇:以学会了宽容为题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