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题研究方案

2024-07-26

小学生课题研究方案(共8篇)

小学生课题研究方案 篇1

小学生习惯培养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与认识

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了我国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原则和主要内容,为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奠定了基础。对于学校而言,“纲要”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对学生具体素质的培养,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让少年儿童在成长中养成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道德责任心。其中,道德责任心的培养尤为重要。

责任心是一个人对其所属的群体的共同活动、行为规范以及他所承担的任务的自觉态度,它不仅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影响到儿童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同时,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

责任不论大小,都属于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的范围。责任无论对人或对社会都是一种庄严的承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尽责的人,不能兑现自己承诺的人,就谈不上对别人的守信诚实和在过错面前勇于承担责任;更谈不上对社会、对祖国、对人类未来负责。而我们国家的兴旺发达,社会的进步,正是需要千千万万以国家、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开创者、建设者。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的学校的教育没能遵循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脱离实际,追求“高、大、全”的教育目标,而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良好行为习惯、道德责任心的培养与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在这方面我们缺乏切实可行的系统的教育内容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学校在养成教育方面显得苍白无力。,现在的青少年中,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这种“四二一式”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过分保护,娇宠溺爱,事事代劳的现象十分普遍,孩子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以“我”为中心,习惯于把责任都推给父母,推给他人,久而久之,势必淡化他对自己、对学习、对家庭对社会所应负的责任。,我们认为,对小学生深入进行责任心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德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本课题立足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研究和探讨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与责任心培养的关系,主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

1.从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及其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2.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小学阶段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范围及培养途径。

3.通过研究,提出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案和不良习惯的矫正方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研究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人的责任心是由对责任的认识、对责任的体验、负责任的行为等因素构成,它是主体意识的表现,主体意识越强,责任心也会随之越强。在培养学生责任心

及其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学生才会在主动参与教育活动中提高认识,把这项教育变为自身的需要,积极承担任务,主动实践,敢于负责,从而增强责任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渗透性原则

学校教育应当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康的人格培养,而习惯的养成教育与责任心的培养就构成了主宰、支撑整个生命的成长、获取幸福人生的决定因素。习惯的养成教育、责任心的培养与健康人格的教育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现象,它无时无处不在,浸入到家庭、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表现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真正的有效的德育,应当在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渗透的方式来完成。

3.实践性原则

人的责任心是在完成一定任务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它会随着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变化,扩展而扩展;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通过生活、学习、社会实践中一次次行为训练、一次次强化而逐渐养成、稳定下来的。光凭说教,不让学生承担任何工作、不从事任何活动,是不能养成任何责任心的。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一方面要从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抓起,对小事的责任心是对大事责任心的基础,抓紧小事不放松,日积月累,养成做事负责任的习惯。另一方面,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开展各项活动,给学生创造承担责任、体验责任的机会,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责任意识,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⑴ 自我责任心:自主、认真学习,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自己的事自己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珍爱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负责⑵ 他人责任心:心中有他人,对他人负责。⑶ 社会责任心:承担家庭责任,对家庭负责。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对集体负责。讲公德、守规则,对社会负责。⑷ 自然责任心: 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对自然负责。研究方法

(1)讨论理解法

:选择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诚信、责任心等内涵的古诗文,在学生中开展诵读古诗文活动,利用古诗文好读、易记,诗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提出不同要求。背诵古诗文,悟出做人的道理,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C 情境体验:在思品课、班队活动以及其他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培育学生对父母、老师、伙伴、他人,对集体、祖国、社会、自然的爱心,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在道德情感的激励下不断提升,进而变为行动的动力。

D 行为训练:根据低、中、高年级学生不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学校教育、教学 各个环节中按照本课题研究内容的指标体系,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

行行为训练。每学期的行为规范训练有重点、有要求、有落实、有检查、有总结。

2.个案研究法:主要用于学生不良习惯矫正的研究、家庭教育对责任心及其行为习惯养成的影响的研究。

3.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用于了解教师、家长对学生责任心培养的看法以及学生责任心水平的前测。教师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有关责任心的行为习惯的表现。

4.经验总结法:我校多年来一直重视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摸索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创新,进一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小学生课题研究方案 篇2

1.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

所谓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语文课外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实效”意味着人们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的一切付出(包括时间、精力、物力、财力等)要符合“经济原则”或“节约原则”,从而达到“以少求多”“以最小求最大”的效果。

教学实效性的实质是教学活动的目的性。人们通过活动来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多样性需要,需要决定着人们活动的目的,手段与活动目的的关系,集中地表现为这种活动的有效性。教学实效性的前提是符合规律性。效果、效率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它要受到事物发展规律的制约,经济活动不遵循经济规律所造成的损失已给人们深刻的教训,教学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物质部门生产活动的独特活动——育人活动,更应当实事求是,尊重教学规律。任何违背育人规律、育人宗旨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本课题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试图探索指导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

2.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求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同时,新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在150万字左右。

综观小学生的阅读实践,普遍存在电视替代书籍的慵懒阅读行为,浅尝辄止的敷衍阅读行为,只爱口袋书、漫画书的偏食阅读行为,只读作文选的功利阅读行为,随波逐流的盲从阅读行为,以及无“法”可依的浮躁阅读行为等。课外阅读的管理、引导滞后,使得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效率很低。

学会阅读是当代主要的教育主题。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从科学认知的角度,进行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从而优化学生的阅读行为,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有:(1)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只有确立大语文教育观,尽快掌握恰当、高效的阅读能力,才能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2)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3)学生个体健康成长的需要。小学生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正处于记忆、积累的黄金时期,课外广泛阅读,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会思考、感悟人生,能使他们生活视野开阔,文化修养加强,个性心理健全。

3.国内外研究概况。

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阅读还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历代文人和教育家对课外阅读都十分重视,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不重视长期、大量的积累,是无法学好语文的。朱熹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唐彪也说:“文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更是妇孺皆知。

近年来,国内的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老师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本先生等对“小学生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教授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以上论述,对于我们搞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进行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总的来说,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相关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所以,目前还没有在小学阶段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二、课题依据和假说

本课题“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效性的研究”是从大语文观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大语文的运行系统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与感悟三个子系统构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大语文运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阐述了课外阅读,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还对课外读物的选择提出了建议。其中的“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小学生课外阅读行为及其阅读实效性

2.研究方法:

(1)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法。

通过对学生课外阅读状况的分析与研究,制订出课外阅读的具体计划,开展实践与研究,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修正、完善,以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

(2)调查法。

通过调查把握学生的阅读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了解课外阅读的教学情况及其效果。

(3)经验总结法。

课题组的教师不断研究,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的经验。

(4)文献法。

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四、研究目标

1.学生目标:

落实语文课标中关于小学课外阅读量的指标,正确引导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达到5万字,第二学段达到40万字,第三学段达到100万字,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2.教师目标:

使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衔接,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让课外阅读指导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切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提高阅读的实效性。

3.学校目标:

初步形成符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4.预计突破:

本研究力图探究学生阅读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探索指导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并致力于从中探寻出可以遵循的一般客观规律,从而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理论。

五、研究内容

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衔接和整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内容、方法、评价等进行研究,并努力让学生在以下方面获得进步和成长。

1.掌握方法,促进学生阅读技能的提高。

2.培养语感,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3.感受熏陶,促进学生人文素养、情感道德、价值观与审美情趣的提高。

4.丰富积累,促进学生写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5.形成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六、保证措施

1.加大领导力度。在教研室的领导下成立课题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2.聘请教育专家作为本课题研究顾问,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指导。

3.加大课题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参与研究教师的素质。

4.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研究内容,保证研究工作落到实处。

中小学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 篇3

设计研究方案是为了对课题研究的方向和进程形成清晰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有事可为,一步一步地走向预期的目标。可以说良好的研究方案是研究成功的一半。然而在中小学课题立项评审中,我们发现许多研究方案概念模糊,陈述混乱,没有整体规划,对后继行动缺少实际的帮助。究其原因,除了不够重视之外,研究者不清楚方案的基本要素和基本设计思路也是其症结所在。

课题研究的方案尽管形式多样,但都要回答如下表所示的基本问题。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方案的基本要素。

这些要素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彼此联系而成为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整体。上表中的序号是课题研究方案展开时各要素的参考排序,也可根据研究需要有所调整。一般地说,课题方案需要体现这样的思路:清晰梳理相关领域的研究背景(背景清)→在背景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缺乏研究或者尚未完善的领域,提炼出新颖而富有实际意义的主题(主题新)→把主题分解为具体明确的、可操作的研究任务(任务明)→为完成任务制定符合实际条件的操作方法、步骤和手段(道可行)。

一、 背景清

1.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介绍背景与意义,主要是说明课题的来源,阐述为什么要研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⑴本课题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的联系。这是课题提出的大背景,如果课题的时代特征不明显,也可不写。⑵结合自己当前的教育教学实际,提出实践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⑶阐述研究的意义,说明理论价值(如课题的研究能更深刻、更精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能完善、突破或者校正某一教育理论。对于重在实践研究的课题,也可不写)和实践价值(可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模式)。

2.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综述的“综”,即综合,意思是要“综合性”地叙述某一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而“述”除了“叙述”之外,更重要的是“评述”,即作者自己的见解。综述时需要理清别人已有的相关研究的材料、方法、观点、结论、成果、水平、动向等,还要评述相关研究的问题和欠缺。在某一个领域,假如他人的研究已经很先进、很完美,我们只能在别人的后面重复,无法有所充实、完善、纠正、突破和创新,那就没有再研究的必要。

撰写综述时注意:⑴紧扣主题。综述应与课题直接相关。⑵高度概括。对引文要精心梳理避免繁复。⑶考究原文。慎用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转述。⑷有所选择。选择出自政府或专业机构有影响、有价值、正式出版的文献。⑸内容翔实。对相关观点和成果的叙述要全面客观,内容精炼而不干瘪,选择精要而不偏颇。⑹有述有评。引述不可扭曲别人的观点,但可阐述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

如课题“关于加强对高中生历史学习中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的研究”,其中“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的要点如下:⑴国外研究现状;⑵国内研究现状;⑶对样本学校活动实践的调查;⑷存在的问题。

上述评述从国外开始,反观国内,再回归到研究的学校。在宏大的背景之下,对现状进行聚焦式的梳理,全面地“综合”了他人的研究和实践,在聚焦的过程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

3.理论依据

新的研究成果都是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突破与发展,因此寻求已有理论的依据,可以让研究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顺利进展。如要开展学生认知结构一类的课题研究,就需要以认知心理学及相关知识作为理论依据。当然,理论的选择要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能指导实际操作,对课题研究具有支撑作用,可以引经据典,也可自圆其说,但不要乱贴标签,不能为理论而理论。

二、 主题新

每个课题都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研究方案应清楚地表达本课题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而主题有无新意,则是课题有无价值的关键。所谓新意,就是我们的研究与他人研究的不同之处。我们的研究在领域、方向、假设、角度、方法、对象(如学生的地域特点)、可靠度、精确性等等方面,至少要有所不同。这也正是课题方案需要分析研究的背景、梳理相关成果的原因所在。所以,在表述主题时,要让读者看出“背景”和“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背景的衬托下看出我们提出的核心问题新在何处。主题的新意铺展于行文,承载于变量,浓缩于课题的名称。

1.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是对课题研究实质的高度概括,应力求文字简洁而又能展示课题的面貌,最好能体现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和方法,让人一看就明白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如“初中代数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课题名称多以陈述式句型表述,慎用疑问句,不用似是而非的辞藻和口号式或结论式的句型。

课题名称中往往包含“实践”、“探索”、“研究”等涉及研究方法的词汇。我们的理解是:含有“实践”的,则课题多以活动为载体而展开;有“探索”的,则需要研究者有所创新;单写“研究”的,则课题采用的是思辨性方法,或是多种方法的组合。“××研究”类课题如果采用单一的科研方法,则可在课题名中直接写明,如“××行动研究”、“对××的调查研究”等。

2.变量界定

变量即变化着的客观事物。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一个事物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其他事物的变化。由于教育现象和规律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变量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一个课题往往涉及多个变量,对这些变量的理解也可能因人而异。越是富有新意的课题,变量的公共认知度也往往越低。因此,在研究方案中对表现主题的重要变量或者容易误解的变量,必须给予明确的界定。这样才能使阅读者不会误解,使课题组的成员能形成统一的思路,使研究在确定的范围内开展,避免不必要的目标变更、方向转移和范围的缩放。反之,对研究变量缺乏明确界定,如“挫折教育”与“磨难教育”,“创新精神的培养”与“考试成绩的提高”就容易混为一谈。给变量下定义有两种基本方式。⑴变量的抽象定义。即对变量的内涵做出说明,可以参照有关辞典、教育理论书籍、课程标准、教材,或国家对教育问题的方针政策、法规守则等对概念进行科学定义。如果变量的含义不通俗,又查不到确切的定义,一般应该回避,另换别的概念。如果特别需要,也可自己尝试下定义,这就要求研究者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并大量查阅文献资料,对相关问题有全面深入的了解。⑵变量的操作定义。即用可感知、可度量的事物、事件、现象和方法对变量做出具体的说明。变量的抽象定义仅停留在概念水平,它不能解决实际研究过程中变量的具体测定或操作问题,因此有时还须将其转化为操作定义。变量的操作定义虽然可以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但更需要的是自己的研究。可操纵的变量是研究中要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对其下操作定义的目的就是要明确怎么操作。可测量的变量是研究中要调查的问题和效果,对其下操作定义的目的就是为了实际测量。可选择的变量一般用在课题表述中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上,对其下操作定义的目的是要明确划分和正确选择。

三、 任务明

把主题转化为明确的任务才具有可操作性。为此,研究方案一般需要写清如下几点。

1.研究目的(目标)

目的和目标在汉语中几乎是同义词,但在课题方案陈述中,两者还是有些区别。研究目的是对研究结果的概括性预测与期望,是整个研究的归宿,显得笼统而抽象(也有人写成“总目标”)。教育科研要达到预想的目的,通常需要把笼统的目的加以分解,提出一系列可操作、可验证的具体目标。设计研究目标要注意:⑴统筹兼顾,既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又合乎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研究水平和时间。⑵课题研究目标不等同于教育教学工作目标。课题目标在于探寻未知的教育教学规律,工作目标在于完成具体教育教学任务,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前者是为后者服务的。⑶多个目标要在课题研究目的的统领之下形成体系。有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课题,可按各个子课题之间的关系,分解并理出一个多层次的目标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结构。

2.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问题预先赋予的有待验证的暂时性答案,是对课题所涉及的主要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设想。对各种教育问题和现象所作的且尚待证明的初步解释都属于假设性质。假设在课题研究中具有定向、限定和参照的作用。研究的问题以假设的形式表述,就会变得更加明确。中小学教育科研通常要探讨的是因果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应的假设是关于条件和反应关系的表述。如我们创设了什么条件,控制了哪些不想研究的因素,采取了哪些教育措施,就可能达到怎样的预期结果。提出研究假设通常要遵守:⑴不能与已被证实的正确理论或事实相悖;⑵对变量关系的推测要合乎逻辑;⑶应以陈述句的形式简单、明了地直接表达;⑷能用一定的方法收集数据和事实加以验证。当然,研究者可根据研究性质决定是否正式提出研究假设,定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及单一变量的研究则不一定要预先提出明确的假设。

3.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要回答课题究竟研究什么的问题,即区分“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问题。基本要求是把主题展开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结构并确定重点,提出解决这些重点问题的实施构想,从而把大问题细化为几个具体而又关联的便于操作的子问题,用陈述句表述明白。如“高中学困生与非学困生学习习惯的比较研究”的研究内容:⑴调查学困生和非学困生在上课、作业、复习和考试习惯上的不同特点;⑵不同性别的学困生和非学困生学习习惯的比较;⑶不同年级的学困生和非学困生学习习惯的比较;⑷分类调查分析造成学习困难生学习习惯不良的因素;⑸提出矫正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对策。

4.预期成果

预期成果就是研究正式展开之前希望得到的收获,包括问题解决的程度,可能产生的效益,成果表现的方式。成果的表现方式是成果的物化形态,如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专著、案例等等,研究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书刊、光盘、网页、软件等不同的载体。预先设计成果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是为了使研究者能在研究开始时就

着手材料的积累,避免研究结束时才发现有些阶段性的成果已经流失。

四、 道可行

要圆满完成课题研究的任务,必须依据客观条件,选择切实可行的途径。

1.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对怎样研究的回答,可以理解为原则、策略、程序、工具、方式的综合表述,重点写明怎样实施。如准备如何收集数据,将使用何种技术来分析、处理数据并推导出结论。若是实验研究,还要说明如何选取自变量、因变量以及控制哪些变量。

研究方法可分为:⑴收集研究数据资料的方法,如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文献法等。这些方法旨在获得对象的客观资料,而不给予对象人为的影响。⑵旨在改变和影响变量的方法,如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这些方法是要通过施加某些干预而获得某些期望的结果。

有些研究方案选择的方法缺乏与研究任务的内在关联,无法融入具体的研究过程,影响了可行性。孤立地看,方法其实并没有好坏之分,而联系到任务,却有是否合适的区别。也就是说,同一种方法,对于匹配的任务,就是可行的好方法;对于不匹配的任务,就是不好的方法。因此,研究者要熟悉和理解教育科研的各种基本方法,再从完成任务的需要出发选择方法。如“中学生学习方法及其指导研究”,若要考察研究现状和进展,选用文献法;若要验证一个假设,可用实验法;若要了解当前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现实状况,就用调查法。当然,由于教育现象丰富多彩,问题错综复杂,所用的方法也可能是多种方法的组合。

另外,工具性材料如问卷、观察记录表、测验题等可作为方案的补充。

2.研究步骤

就是课题研究任务在时间顺序上的计划安排。一般分为准备、实施和总结三阶段。如研究过程较长,则实施阶段还可再分为几个小的阶段。各阶段时间安排一般写明“×年×月——×年×月”,需留有余地。

准备阶段包括调查和前测、理论学习、制订研究方案、建立研究机构、确立研究对象等。

实施阶段包括研究内容的操作、研究方案的调整完善和过程的管理等。要明确如何将自己设计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落实于具体教育实践,从哪个角度切入研究,进行操作。同时要明确如何记载整个研究过程的相关材料。

总结阶段包括对材料进行统计分析和加工,寻找规律,提炼研究成果,设计出预期成果的形式,写出结题报告,发表教育论文等。

3.资源配置

主要是人员分工、经费预算等。人员分工要符合各成员的水平、能力、岗位和特长,每项工作都要落实到人,明确目标和时限。当然,分工的同时也要注意研讨与合作,利用集体的力量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课题还可建立领导小组,下设子课题组并明确负责人,必要时聘请课题研究顾问。经费预算主要是指计划申请或自筹的经费数额以及经费支出的具体科目预算和年度预算。

在制定研究方案时,应让课题组的所有成员都参与考虑、讨论,就研究方案的各个方面充分发表意见。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方案更为周详,另一方面可以使课题组成员在这一过程中对研究的设想和各人的任务更为明确,为研究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完成条件

主要介绍物质条件、人力资源和前期成果等。物质条件包括图书资料、研究设备等。人力资源如核心人员的研究经验和能力,课题组人员的工作岗位、学术优势、年龄和专业的结构。前期成果主要指本课题组已取得的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

总之,设计课题方案应仔细分析上述各个方面,理清彼此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综合为一个具有内在结构的整体。其构成要素和思维路线大体如图所示。

参考文献

[1] 李哉平,朱富强.课题研究文本中常见术语释义.基础教育研究,2008(8).

[2] 解腊梅,王瑜.中小学教师怎样进行课题研究(二).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5).

[3] 陶天麟.教育科研课题的申报技术.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7(3-4).

[4] 顾颉.对教育科研课题设计的技术思考.教育科学论坛,2007(3).

[5] 高尚全,徐万山.中小学教师课题研究指导.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6] 陶保平.研究设计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篇4

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经济比较发达,家庭生活比较优越,外来文化的冲击波也比较强烈。这诸多的因素,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无疑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据一九九八年全国少工委等组织联合抽样调查表明:“全国少年儿童存在四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如今少年儿童以“我”为中心,依赖性强,自我控制能力差,任性,脾气大,胆小……“某省高中学生因不满老师的教育,把老师残忍地杀死宿舍中,仍若无其事地上课玩耍三天至案发”。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都向我们说明一个问题,现代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前教育中的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年关于健康的第四次定义:健康的涵义,是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性良好。可见,健康的内涵已日渐深广,心理健康已纳入衡量健康与否的标准之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专家指出:“二十一世纪的竞争,不是金钱和权力的竞争,而是心理素质的竞争。”由此表明,健康的心理是成功的基石,是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却不容乐观,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培养少年儿童健康的心理素质,应成为教育者的共识。

三、研究原则:

1、发展性原则: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心理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学生的心理,二是心理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心理发展,而不是仅限于心理健康的要求。贯彻发展性原则,首先在思想上要明确发展的要求,明确发展是心理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在教育过程中,把发展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作为重要任务。其次,心理教育要注意各个方面的心理素质发展。再次,要使心理教育走在发展前面。

2、非价值性评价原则:心理教育的最高目的就使要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而不是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水平或健康程度作出鉴定。但为了有效地进行心理教育,教育者需要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状况,有时要运用一些测量手段,切忌把心理测试结果作为一种价值评价,直接或间接地成为一种“社会标定”传达给学生,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障碍。

3、主体性原则:在心理教育过程中,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4、相容性原则:使指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情感上是相容的。贯彻相容性原则,首先要尊重学生,淡化教育与受教育的痕迹。把每个学生都摆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为学生创造一种自由、舒畅、开诚布公、无拘无束的相互交流氛围。其次,应重视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第三,创造师生间最佳的“心理场”。“心理场”是有师生之间的心理相互影响构成,它对心理教育效果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5、协同性原则:是指在心理教育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心理教育与德、智、体、美诸育之间德相互结合、相互渗透,不能把心理教育与各育割裂开来;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心理内部各方面如知、情、意之间德协同发展。

6、活动性原则:是指心理教育要重视通过活动促进发展。活动是发展德育的基础,人的心理品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贯彻活动性原则,首先要求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符合发展的需要。其次,要注意指导学生重复参与各种训练与练习。

7、成功性原则:是指各种教育、训练使学生有成功的快乐体验,减少失败的体验。教育教学实践表明,没有比取得成功更能使学生激动和受到鼓舞了。一个人如果在青少年时代能对自己的学习、工作满怀成功的信心,就会为他将来从事的社会事业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其实,成功本身也许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那种成功的感觉。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体验到作成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的计划时那种满意的心情。有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甚至厌学、逃学,究其原因,不能说跟他们很少甚至从未体验过成功的乐趣毫无关系。经常的失败经历,使他们感到心灰意懒,产生自卑和失望,导致恶性循环,从而极大地限制和影响了自身潜能的发挥。贯彻成功原则,首先要求教育者提出的教育要求必须是合理的,使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其次,应因人而异,帮助学生确立适宜的目标,使各类学生都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最后,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使学生懂得,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失败所吓倒,只要正视失败,找出失败的原因,加以改进,就有可能取得成功,使失败变为成功之母。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对象:我现在任教的一年级6班的学生。

(二)研究范围:学校心理教育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因此,我把“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作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内容。具体包括:

(1)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

(2)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3)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4)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知道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5)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队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6)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学习辅导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心理上的困惑;二是帮助、引导学生自己开发自身的学习潜能。

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这是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而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的教育内容,多属矫治范畴。具体包括:

(1)学习适应问题,主要指围绕学习活动而产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如考试焦虑、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学校恐怖症、厌学等;

(2)情绪问题,主要指影响学生正常生活、学习与健康成长的负性情绪问题;

(3)常见行为问题,主要指在学生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不良行为特征,如多动、说谎、胆怯等;

(4)身心疾患,主要指因心理困扰而形成的躯体症状与反应;

(5)性行为问题,主要指由于儿童的性无知而产生的性游戏行为。

3、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时期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期。心理潜能的开发与创造力的培养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对学生进行判断、推理、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发散思维及创造思维等各种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同时,还包括对学生自我激励能力的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与能动性。

五、研究步骤和方法:

(一)研究步骤和起讫时间:

1、XX年9月--XX年10月: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开始研究。

2、XX年10月—XX年年8月:实施阶段,撰写初期研究报告。

3、XX年年9月--2010年6月:实施阶段,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4、2010年6月--2010年12月:总结评价阶段,进行研究总结,成果展示。

(二)研究方法:

1、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由行政牵头,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各条线,明确分工,通力协作,确保成效。

2、通过校园网络,定期发布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材料,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讨论研究方法,交流教育心得。

3、通过校园网络,定期发布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小知识,让学生自我辅导,让学生及时咨询心理健康问题。

4、开设心理健康课,分低、中、高三个阶段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学。低年级(1~2年级)的主题是“学习心理的指导---形成完美的学习方法”,中年级(3~4年级)的主题是“人际关系的指导---形成美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高年级(5~6年级)的主题是“自我心理修养---从小具有美丽的心灵”。在每周三晨会课上进行。

5、在各科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任何一门学科良好的学习心理品质都包括了兴趣、需要、动机、态度、意志等。也就是说,学好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对这门学科发生兴趣,进而产生需要,形成动机,最终培养起良好的学习态度,并有坚强的学习意志。当然,每一学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都承担着不同的任务。如全面发展人的思维品质是语文教学中的任务。而数学中的心理教育任务则是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自然学科特别有助于促进观察与归纳能力的发展,同时它也有助于促进逻辑的与非逻辑的思维品质的结合,形成创造思维的品质。社会学科的心理教育任务就是要唤起学生精神的需求,培养起对他人、对集体、对民族、对社会、对人类的美好情感。艺术学科则可以促进形象思维品质发展与美感、道德感的发展。体育学科着眼于增进人的身体健康,可以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奠定生理素质的基础。因此,要通过各科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形成完美的个性。

6、挖掘“隐性”的环境课程,营造氛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是一个多学科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培养积极向上的校园精神。让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弥漫于整个校园,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妙。其次要优化学校的物质文化环境,精心布置教学教育场所。第三,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增强校园文化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另外要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作用。平时要把一些学生的言行举止记录下来,便于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积累优良的班集体传统。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篇5

一、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的提出及课题的意义:

在21世纪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的所谓“启发式”的教学现象仍然较为普遍。其教学内容琐碎,问题探索缺失,思维含量低,看似热闹的问答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剥夺了学生深入思考的权利,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程式化,使学生失去了灵气和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即重“知识”轻“情感、能力”;重“结论”轻“体验过程”;重“书本”轻“实践活动”;重“技能”轻“综合运用”。这些现状表明: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上仍未突破原有传统的框架体系,还不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生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各种情境,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自主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便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发展,就有必要在建立教育新理念的同时,构筑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使课改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因此,我校开展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创设情境”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现生活,同时能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点燃激情,便于更好的理解新知识;“自主探究”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主动的数学情感与学习态度,使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成为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该课题研究对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起到关键作用,是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能否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关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成才打好牢固的基础。

三、课题的界定:

“创设情境”就是创造情形、境象。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声像、模拟表演、再现生活等方式营造一种氛围,以便于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就是自己做主去探索研究。即在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引导他们用科学探究的方法,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实验等“做数学”的活动,“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来。

在“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的模式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要把自己置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引导学生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去,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及创新意识。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目标:

(一)理论依据:

1、新课程倡导:“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等新理念,同时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给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因此,它为我们的实践研究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只有通过主体活动,才能对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才能主动地认识客观事实,并在这一过程中改进和完善人本身。”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过程,是富有个性、体现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过程。

(二)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小学数学“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试图通过构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发现结论—解决应用”实践过程,通过以情激学、创境激学、设疑激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创新、探求精神,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走向成功的彼岸。

2、具体目标:

(1)思维能力目标。

通过研究,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等数学思维能力。

(2)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研究,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并猜想的探索过程,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从而对数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强烈的求知欲,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素质目标。

通过研究,不仅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数学素质,而且提高教师分析教材、应用教材并开发教材的能力,优化数学教学。

(4)应用能力目标。

通过研究,培养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自主提出数学问题,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从而对解决问题过程进行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养成良好的探求精神。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研究建立“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2、研究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赋予人以热情和毅力,它能增强人的信心和勇气。“创设情境”是能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其中一种有效方法。

3、研究培养学生体验教学、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数学教学自身的特点上来讲,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下让学生去体验教学、自主探究应该是最佳教学方法。

(二)研究方法:

1、理论分析法。

结合具体理论学说,论证本课题的可行性与实际意义。

2、问卷法。

研究初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摸底,拟定一份问卷,其内容是:你喜欢数学吗?你喜欢上什么样的数学课?你遇到疑难会主动向老师提出吗?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探究方式?你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吗?

3、行动研究法。

要“确立一个观念”、“处理好两个关系”、“实现一个优化”。确立一个观念,即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发展。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关系。实现一个优化,就是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是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4、自然实验法。

主要选定实验班和普通班进行实验。按照均等性原则,在两班学生素质均等,人数持平,教师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控制实验条件,实验班按研究的教学模式进行,普通班按常规进行。

5、对比法。

为了更好的全面掌握学生对“创设情境,自主探究”这一教学模式的适应性以及了解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学的帮助,每月举行一次调查,要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对比。这样分段分期对比,发现问题与差距,及时找出原因,寻找对策。

6、综合其它研究方法。

结合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确保研究过程科学合理,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7、激励法。

及时记载并公布两个班的纪律、学习氛围、发言、作业等情况,及时表彰学有成效的班级和个人。科学地设置诱因,最大限度地消除负面影响,激励学生向正面发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大致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年3月—2009年7月)调查摸底,确立课题,制订好方案,召开开题会议,确定人员分工,向上级科研部门申报课题。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2009年9月—2011年1月)本阶段分三个步骤:

1、第一步(2009年9月—2010年1月)

学习有关理论和进行师资培训。做好组织机构落实和指导等工作。做好宣传发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好学生素质需求的调查工作。做好实施的起步工作。

2、第二步(2010年2月—2010年7月)

继续进行理论学习。坚持做好第一阶段的延续工作,充分发挥课题组的导向作用,采用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的方法,做好构建、完善“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索,切实把理论的模式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以改善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和过程。

3、第三步(2010年9月—2011年1月)

聘请专家对当前工作进行评价指导、理论和业务讲座,提高全体课题组的理论业务水平,使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改进。坚持做好第二阶段的延续、深入、提高工作,实践进入最后阶段,加大对课题模式研究的力度,做好对评价体系的完善健全工作,对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准备结题,并拟定继续实践的延续计划。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年2月—2011年5月)

通过搜集和核实有关资料,全面总结,对前两个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并进行成果展示,课题组成员共同评价研究,最后召开成果汇报会,撰写实践研究报告,提出下一步的研究设想。

七、研究成果的形式:

1、主要阶段性成果: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优生率、合格率、巩固率得到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2、总结性成果:教学体会、经验总结论文、课题研究总结。

3、其他相应的成果:如录像、电视片、光盘等。

八、保证措施:

1、我校是市一级学校,已建立了校园网络,具备了软硬件教学设施,教学资源充足、教学设备先进,是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2、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在研究时间、研究内容、研

究经费等方面给予保证。

3、课题组负责人是教学能手,有较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自身素质较高,教育教学基本扎实,且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强。部分教师参与过县小学数学“尝试探究”和“新课程”教学研究与实验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教研教改能力。

4、本课题研究准备充分,资料搜集较多。

5、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动员会,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布置分工,明确职责,并制定了研究工作制度,定期召开课题教研活动,定期组织教师交流经验和探讨研究问题,定期组织教师外出听课,为本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课题实验小组

小学生课题研究方案 篇6

太白山新区小学

李会娥

一、课题的提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兴趣是成才的起点。”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小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它在人的生活中和学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对学习毫无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学习非常被动。据研究,统计,至少有40%的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成为学困生。这种状况的延续,既不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实施,也不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向。而且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将会越来越没有,他们往往将学习当作一种应付老师、家长的任务,或者认为是人生不可违背的一项义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也许就是数学乐学境界,学习数学的最高追求就是数学乐学境界的到达。让学生会学习,乐于学习,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这正是当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这就是所谓的“乐学之下无负担。”然而近年来,学生厌学情绪趋于严重,而数学本身又具有抽象性,因而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这一学科非常不感兴趣,相对其它学科而言不愿学的学生多一些,因而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数学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数学的基础性、工具性、应用的广泛性,给数学提出了艰巨的任务,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研究发展空间。

为此,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培养小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目标、内容与对象

1、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想学数学、爱学数学、学好数学。

2、内容:

(1)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情况调查分析。

(2)学校、社会、家庭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影响分析。(3)小学生年龄阶段,性格差异与学习数学兴趣的研究分析。(4)教师素质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的影响分析。

3、对象:四年级学生

三、具体措施:

1、发扬民主 创造氛围

要想让学生“乐学”首先应有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地发扬民主,将自己视着是学生当中的一员,是学生们的朋友。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应引导学生讨论,同时要与学生一起讨论。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放得开,思维充分得到解放。

2、增强学习快乐感,培养直接兴趣。快乐的事,大家都愿去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是这个道理。只有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他才有可能被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才有可能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1)正确引导。让孩子认识到通过学习可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明白许多自己现在不懂的东西,可以在学习中、探索中发现许多乐趣。

(2)正确评价,多表扬,少批评。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孩子一旦在学习中有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获得一种被人承认、被人接受的感觉。水滴石穿,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样,鼓励这个助推剂,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对某一问题、某一学科的兴趣也就在这一次次的鼓励中得以形成,得以发展。要全面客观的看待孩子的成长,不把书本知识、考试成绩作为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通过正确合理的评价,帮助孩子摆脱学习上的狭隘性。

(3)使孩子一开始就有成功的体验。教师要尽可能使孩子掌握好知识,一开始就让孩子学懂,这样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3、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

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该联系孩子的思想和实际,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对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4、善于设疑,激起求知欲望。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用设置疑问来激发求知欲望,可以吸引学生寻根究底,深入到学科知识的内核中去,从而成为不断催发智能的刺激。经常激疑生趣,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定会与日俱增,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如果学生形成了一个善疑乐思的学习习惯,那就意味着他们获得了一个创造力的潜能。怀疑的头脑、批判的精神,是创造能力的重要源泉。高斯说得好:“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

5、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孩子具有好奇、好动、好问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的孩子喜欢拆东西,有的孩子愿问为什么,教师和家长若不了解孩子的特点,就把这看成淘气、捣乱,对孩子采取批评、冷淡、不理睬的态度,就会损害孩子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对孩子的提问要回答,如果不会则可告诉他如何查询。或者弄明白后再告诉他。教师要尊重、保护和正确引导孩子的好奇心。

6、创立有利于学习兴趣培养的外部环境

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好庄稼,只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才可能培养出智力优秀、聪明活泼的孩子。

首先作为老师,即要做学生学习上的老师,又要做学生生活中的益友,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安静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多接触好学生,受其影响,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其次,要让家长以身作则,热爱学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若父母饭后捧一本书,伴一杯茶,端坐书桌前,伏案写作,孩子耳濡目染,也会经常看书、学习。

最后要让孩子们多看一些适合孩子心理发展特点的书。

四、研究时间

2016年9月——10月 确立小课题并制定方案 2016年10月——11月 研究阶段 2016年12月——2017年1月 总结阶段

五、预期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原来的不愿学数学变成积极、主动、爱学数学。

小学生课题研究方案 篇7

如何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呢?

一、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突出工程实践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

(一) 缩短教材与工程实践的距离

由于教师讲授的主要内容均源于教材, 大多数为统编教材, 这就限定了教师的授课范围。就专业课而言, 教材的内容偏重于理论。这种工程实践的具体性导致了教学内容与实践的距离。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比重太多, 学生负担过重, 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的提高及个性的发展。

(二) 缩短大纲与工程实践的距离

教学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 大纲的修订周期较长, 这就存在着一个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时效性的问题。完全依照大纲进行课堂教学, 是无法满足工程实践的要求的。这种工程实践的时效性导致了教学内容与实践的距离。

(三) 缩短教学与工程实践的距离

由于专业教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论述较少, 教师在授课时, 也往往不做过多的讲解, 这就使学生产生一种错觉, 只要掌握了书本知识, 便可解决一切实际问题。一旦从事实际工作, 才发现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途径

(一) 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存在距离, 距离越大, 学生的实践能力越差。作为教师, 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 努力缩短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的差距, 则会给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首先要提高教师自己的工程实践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 不能局限在会搞本专业的设计上, 应创造机会, 让他们全面地参与或了解工程实践的过程。任何一个建设项目, 都要经历一个从前期计划到施工建设、竣工验收的过程。教师还要自编或搜集工程设计实例供学生思考, 并结合工程实践中实际发生的问题与学生广泛地展开讨论。充分利用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 要力争做到实习前课堂介绍, 实习中现场讲解, 实习后讨论总结, 彻底扭转重视考试, 重视设计, 轻视实习的状况。其次要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课堂上的学生是被动的, 处于给多少学多少的状态。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加强实践环节,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必须有学时保证。我们修订计划时在减少理论课教学时数的同时, 增加了实践性教学环节时数及增设实践性教学环节。

(二) 在各教学环节中, 突出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1、各门课程教学中, 突出工程教育, 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

能力。如力学课, 不仅讲纯力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中主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工程结构进行抽象思维建立合理的力学模型;专业课, 提倡研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在考试方法上, 专题论文, 教学手段上把现代教学手段引入课堂, 使课堂教学信息量大、质量高。

2、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实验课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实践性课程。通过实验室实验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3、重视课程设计, 培养学生基本技能。

课程设计是专业课中让学生掌握工程设计基本原理、训练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我们在作法上, 一是选题贴近工程实际, 学生有动手解决问题的欲望;二是提出的工程问题要有灵活性, 使学生能够进行方案、成本、工期等比较;三是规范化, 包括指导方式, 评分方法等。我们的课程设计评分由方案选择、计算方法及设计图纸、课程设计答辩三部分组成, 使学生受到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

4、毕业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毕业设计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利用, 是对学生的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我们系在教学主任指导下:一是毕业设计题目要有多样性, 使学生能以据自己的喜好、特长, 选择他认为更能显示其个性的题目。几年来, 我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培养目标使毕业设计有施工类、工程监理;及科研论文类等多门类题目供学生选择。二是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所选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 结合工程完成毕业设计 (论文) 。三是毕业设计要求要规范化。为确保毕业设计质量, 必须建立起对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 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职责、毕业设计工作量、毕业设计程序、毕业设计评分标准都作出明确规定。

(三) 提高全体师生对工程实践能力

培养一支具有现代工程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是教学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保证。加强思想教育, 使教师具有爱岗敬业, 帮助教师不断地学习新知识, 扩宽知识面, 完善知识结构。重视对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优先聘用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来校任教。邀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来学校与学生交流, 请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来作讲座, 并聘请他们参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指导工作。

(四) 搞好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建设

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并且积极扩建校内实习基地, 大大改善了实习环境。加强实验室建设资金投人, 充实实验室师资队伍, 改善提高实验室师资结构。这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起到了保证作用。

(五) 制定一套完善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文件

针对实践教学中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应根据科学技术发展、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完善其教学指导文件。从实习到毕业设计, 明确各个环节目的, 规定指导教师的配备, 完成的任务以及评定标准, 规范指导教师的指导过程及方式方法。

小学生课题研究方案 篇8

1.基础设施的局限性

在我国,农村相较城市而言,其交通不便捷,经济情况落后,对信息的传遍也不及城市快速实时。如今城市早就配备了多媒体教育,课堂教学的方式不再是“填鸭式”教育,更具层次性、针对性,能够实时了解分析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让学生不再拘泥于教材上的公式定理。而农村教学却依旧是“填鸭式”教学,因此数学教学效果远不如预期。

2.得不到相应的重视

许多农村的家庭认为就算学习了知识很多时候也不实用,只把读书当成生活成长所需的必要流程,因而在对知识的摄取上得不到重视。大家都知道农村人普遍知识水平都不高,在家长眼中孩子学习知识,就是为了防止今后做睁眼瞎,得不到很好的重视度。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动力、懒散厌学等负面情绪的出现,影响数学教学质量。

3.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方式不佳

由于农村的局限性,其师资力量远不如城市,许多教师可能穷极一生都出不了校门去学习新的知识;或教师的学历低、专业不搭边,因为师资力量的不足,有的教师可能会集体育、美术等学科同时教学。另外,农村的教师普遍综合素质较低,知识获知不完善,没有更好的教育创新能力,达不到数学教学的质量。

二、解决对策

1.完善基础教学设施

由于学校基础教学设施的局限性,在根本上影响着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因此学校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加强软硬件设施的建设,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增强课堂学习的生动趣味性,要做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的命脉所在。

2.提高重视度

许多家长和学生在学习问题上的重视度不足,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应就这一问题,积极地帮助学生及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学习观,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营造有助于学习的外部环境,促使数学教学顺利地开展。

3.完善师资力量

不要因为是农村教师,就忽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这一问题,新型的教学理念已经实施,教师一定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数学教学的方法才是解决数学教学不达标的根本。同时,减少教师兼任其他课程也是当务之急,毕竟数学教师在其专业上更具硬性知识,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原本的专业教学中才是上策。

综上所述,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育,不仅是对小学数学教育的总结深化,还是为初中数学教学做准备,所以,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育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王凡兵.对农村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方案的探讨[J].新课程:小学,2013(01):22.

上一篇:营造氛围引导学下一篇:红旗物语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