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氛围引导学

2024-07-26

营造氛围引导学(共12篇)

营造氛围引导学 篇1

合阳县农村精神文明 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 材料之五

强化引导 营造氛围

典型示范 树立新风

深入开展“争、评、创”活动建设文明和谐新南王

王村镇南王村党支部书记 张进强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王村镇南王村位于镇政府以南一公里处,澄合矿务局王村煤矿就在我村以东。全村共8个村民小组,328户,1380口人。近年来,我们南王村在王村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特色产业富村、靠法德并举治村、建文明和谐新村”的工作思路,在抓好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把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当作为群众办的又一实事,特别是狠抓“争、评、创”活动,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市级“民主法制示范村”,2009年顺利实现了农村党支部升级晋档目标,连续十多年没有发生重大治安、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上访案件。“思富求进,谋发展,促和谐”的文明新风在全村蔚然兴起。1 南王村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认识,形成了举村一致抓精神文明建设的共识共动

民风反映村风,村风关系民生。1997年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十多年的农村工作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树好村风对于加快发展的重要性,对新时期农村工作的紧迫性,还有与群众生活的密切性,时常与班子成员的交流,多年的工作默契,使我们两委一班人认识到能否抓好精神文明建设是对基层干部思想作风的考验,是对我们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的检验,使大家一致认识到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也是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此,我村当即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为组长,村主任和支部副书记为副组长的专门机构,广泛吸收村妇联主任、关工委主任、老党员和退休老干部等十余人参与。提出了开展群众性“争、评、创”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逐步完善了活动制度,明确细化了“好媳妇”、“好婆婆”、“致富标兵”等各类先进的评选标准。同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学习借鉴其他村组的经验,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出了南王村村规民约,为活动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注重引导,营造开展“争、评、创”活动的浓厚氛围

为了确保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实现引导群众、教育群众和鞭策约束群众的预期目的,我们首先在强化宣传、营造氛 围上下功夫。一是召开了群众大会,由村两委主要干部亲自动员,发放了宣传资料1100余份;二是在村主要巷道等醒目刷写了以《村规民约》、《八荣八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主要内容的固定宣传栏13处;三是发挥村上“五老”即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老党员和村妇联干部的作用,搜集整理出了关于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团结互助、遵规守纪等方面的先进典型事迹,以广播、板报和村中小学生演讲赛等形式向群众宣传,使“争、评、创”活动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三、立足实际,广泛发动群众

只有群众广泛参与,“争、评、创”才有永久生命力。针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群众集体活动难组织,加之部分群众忽视自我教育、放松思想政治建设的问题,我们认真研究,集思广益,积极破解难题。一是加大经费投入。在村集体收入仅有2万余元的情况下,村干部坚持集体收入和工作经费优先用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原则,努力以其他项目资金挤一点,向上级部门争一点,确保了工作正常开展。多年来共投资10万余元用于召开总结表彰会议、发放奖品等。二是配套设施。投资6万元购置了锣鼓器材及书籍资料,完成46平方米的群众文化活动室建设。三是专门向外出务工人员邮送了《寄本村务工人员的一封信》,号召他们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四是利用元宵节、玄武青石殿庙会之机经常进行 秧歌表演、拔河比赛等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凝聚人心,扩大社会影响。五是重视民事调解和矛盾纠纷化解。多年来坚持支部副书记亲自分管调解工作,及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公正处理群众关注的一些“不文明的事、不文明的行为”,做到了矛盾问题不出村、邻里纠纷不激化、歪风斜气不滋长。

四、发扬民主,精心树立典型

我们坚持“群众典型群众评,评好典型带群众”的原则,采取“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按照“两推两评一公开”的程序,充分依靠群众,以公开、公正的风气赢得了群众支持。“两推”即群众联名和村民小组推荐两种形式,提出“好媳妇”、“好妯娌”等各个类型先进的初步候选人;“两评一公开”即召开村组干部党员和群众代表会议对各类先进人选逐一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向广大村民公开,最后由村两委会、关工委、妇代会等进行评审确定,并在年终全村工作总结会统一表彰。几年来,我村先后表彰奖励了七个类型的先进个人214人次,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全村形成了“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风气。

五、尊老敬老,切实为老年人办实事

我们村以促进农村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养”为目标,采取多种措施,关心、关爱老人生活。一是由退休职工雷创发出资1万余元,购买收集图书1600册,办起 了农家小书屋,方便老人借阅、学习;二是由村上出资。从2008年起每年为全村73名7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补助200元;三是组建了老年秧歌队,定期活动,丰富了老人文化娱乐活动;四是鼓励有能力的老党员、老干部参与关教工作和村务管理监督,营造了尊老敬老的良好村风,得到了老年人欢迎,受到了群众肯定。

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决心以今天会议为契机,认真领会会议精神,积极学习借鉴兄弟村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把这一民心工程干实干好,向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营造氛围引导学 篇2

关键词:上网成风,学习氛围,传统教学观念,自身修养

导论: 当今的社会, 网络极度发达, 大学生都在使用智能手机上网, 尤其在公共外语课堂上, 大学生随意登陆各种网址, 并把手机作为打发时间的工具;面对这样的严肃情况, 创新的公共外语教学方法已经迫在眉睫, 主动让学生放下手机, 回到课堂认真上课, 这就需要教师们改变以往死板教条的教学方式, 积极探索创新,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中来, 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营造良好的公共外语课堂氛围, 根本在于转变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 大学公共外语课堂上, 只有少部分同学在听, 老师一个人在台上讲, 然而学好公共外语的关键条件就是外语交流, 而大学外语教师正是忽视了这一要求, 长此已久, 这会让大多数学生养成厌学的态度, 开始用手机上网的方式消磨时间, 因此转变传统的公外教学观念已经迫在眉睫, 首先老师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 也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学习, 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当学生主动去解决公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 会提高他们学外语的兴趣,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们的外语创新能力, 并加强了与其他同学沟通研究的机会, 共同提高外语口语能力, 还能让班级更紧密团结, 在课堂能更好的配合公外老师, 那么良好的公外课堂气氛就这样被点燃了。

二、教师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 营造公共外语课堂气氛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老师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日常交流中同学们常常议论对他们言传身教的老师, 有的同学说某老师很不错, 也很负责任, 有的老师教的不怎么样, 而且人品也不好, 还有同学说某老师对我们很好, 态度温和, 对人诚恳, 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 也许这仅仅是学生们的议论, 仅仅代表学生的观点, 然而我们能发现老师在授课过程中, 老师的自身素质和人格修养确实对学生身心产生了巨大影响, 因此在教书的同时, 教师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 说话办事要有良好的行为举止, 在教学态度上对学生要认真负责, 把培养学生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 在批评学生时要有合理的方法, 通过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教书育人的良好品质去感化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对老师尊重的心情去学习, 那么一个朴素热爱学习的氛围也就自然浮现了。

三、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理解共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有的老师把讲课作为任务, 在讲课的过程中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 尤其在公共外语的课堂上, 大多数学生对外语的理解水平就差, 在课堂上“兴风作浪”, 也不足为过, 如此恶性循环, 最终会害了学生, 创造出了非常差的公外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眼神和语言的交流, 其实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 老师应该安排时间与同学交流学习上的问题, 并与学生共同研究怎么样能让大家注意力更积极, 态度更认真, 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 让学生也更了解老师的讲课风格, 避免学生对老师的不适应, 互相沟通和理解的基础上, 课堂气氛也必然被调动起来。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融恰的气氛

公共外语与其他课程不同, 它要求老师与学生保持良好关系, 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不断说不断听, 大学生的外语的口语和听力才能提高, 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是师生关系, 除了这种关系, 还有平等的关系, 如果老师太强势, 学生在上课就会产生不适应, 会产生紧张的授课氛围, 教学的目的也在学生身上被转移到了老师身上, 这是与现代授课要求背道而驰, 老师尊重学生, 学生会更加尊重老师, 会对老师产生极大的亲切感, 学生会以完整的人格和极大的自信参与课堂之中, 公外老师应该发现对学生的和蔼可亲会换来学生带给老师的年轻气血, 如此难教的公外也会动力十足, 会觉得讲课下来, 特别的轻松愉快, 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变的轻而易举。

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唤起学生对外语的兴趣

怎么样唤起大学生公外兴趣, 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 学生到底怎么样才能对公外感兴趣, 用什么样的讲课方式才能让学生对公外听的津津有味, 也许这是一名负责任外语教师想的问题, 兴趣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动力, 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等都是兴趣成就了他们的伟大, 一个好公外教师会使自己的讲课特点与学生的思绪绑在一起, 因此公外老师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课堂, 公外课堂一般都要连续讲两个小时, 而人的注意力时间是有限的, 过了这个期限学生就会变得三心二意, 产生走神等现象, 因此公外老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唤起学生的兴趣, 要学会一些特殊的方式, 比如安排一些外语游戏, 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 要让所有人都投入情景之中, 让学生对老师讲的课产生兴趣, 如果能做到这些, 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也就油然而生了。

总之, 大学生活对学生来说是散漫的, 如果公外老师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 那么如此难懂无聊的课程, 会使很多人走神, 失去了对公外的兴趣, 然后就会拿起手机进行消遣, 来消磨时间, 这是非常可怕的事, 因为长此以往, 习惯就会变成自然, 最终会影响学生的成长, 因此营造良好的公外学习氛围已然迫在眉睫, 因此老师要考虑公外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刘雅琴.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刍议[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05:75-77.

营造氛围 加强引导 篇3

【关键词】未成年人德育;营造德育氛围;加强德育引导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德育是教育的先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直都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也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然而,加强未成年人德育的重头戏不在于学校,而在于家庭。家庭是未成年子女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其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影响未成年子女。因此,父母要在家庭中营造德育的氛围,对未成年子女加强德育引导,对未成年人的德育熏陶与影响起到正面的作用。

一、未成年人德育的影响因素

欧文曾经说过,“环境决定着人们的语言、宗教、修养、习惯、意识形态和行为性质”。未成年的德育品质与修养,也正是由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决定的。

1.社会环境影响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大课堂”。而未成年人由于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较差,对于社会上的各种影响缺乏辨别力,更容易耳濡目染,影响到道德养成。由此可见,社会环境的优劣,对于未成年人思想品德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家庭环境影响

严格来说,家庭环境也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然而我们之所以将其与社会环境分开来讲,就是为了强调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德育的重要影响。家庭教育是人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但是这个“教育”与学校的教育侧重点是完全不同的,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其主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家庭教育则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对未成年人的品德教育与引导。因此,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德育有着最为重要的影响。

二、父母对未成年人的德育熏陶与影响

家庭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未成年人的德育素养,父母则是未成年人德育熏陶与影响的主体。父母不仅是未成年人为人处事的启蒙者,潜移默化的渐染者,还是未成年人校外德育的引导者。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十分复杂的矛盾过程,不仅会受到学校的教育,更会受到家长的影响。

1.父母是未成年人为人处事的启蒙者

未成年人尚未步入社会,他们缺乏社会经验与人生阅历,在为人处事上会毫无经验。而父母在为人处事中的行为与习惯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未成年人,成为未成年人言行的启蒙者。

2.父母是未成年人潜移默化的渐染者

未成年人在家庭中的时间超过2/3,在这段时间内,他们接触的最多的就是父母,受影响最深的也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熏陶、渐染着未成年人,因此,父母是未成年人潜移默化的渐染者。如果一个未成年子女生活在一个充满仁慈、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他日后会成为健康、正直、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人。如果一个未成年子女生活在一个充满愚昧、野蛮、堕落和自私自利的家庭,日后他可能成为一个粗鲁的毫无教养的甚至危害社会的人。

3.父母是未成年人校外德育的引导者

德育是五育之首,因此学校对未成年人的德育是尤为重视的。然而德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仅在校内进行德育教导是无法系统地完成德育过程的,还需要校外的德育引导。而学生校外的时间绝大多数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所以父母要做好学校德育的延伸,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端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

三、家庭中如何营造氛围,加强引导,提高未成年人德育实效性

父母对未成年人的德育熏陶与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因此,父母应该在家庭中营造氛围,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引导,切实提高未成年人德育实效性。

1.加强自身道德素养

俗话说,“未成年子女是父母的镜子”,父母的人格与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并会通过子女体现出来。因此,家长在与子女接触的过程中,就一定要加强自身道德素养,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一点一滴影响子女。比如,家长要想使子女有孝心,自己就要有一颗真诚的孝心,孝敬自己的父母,所谓“上行下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又如,家长经常对子女说谎话,或者在不经意间对别人说谎话,就会导致子女也经常撒谎,对待他人不够真诚。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言行,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做有孝心、有爱心、有责任心、正直、诚实的家长,只有自己做到这些,才有权力去要求子女,约束子女,也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提高未成年人德育的实效性。倘若孩子染上了父母的缺点,再想纠正是极为困难的,于子女成长极为不利。

2.注重对子女的德育熏陶

道德认知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基础。未成年人由于年龄原因,缺乏生活经验和积累,对是非、善恶、美丑难以分辨,道德认知非常肤浅,有待开发,道德行为也有待引导。因此,父母应该多注重对子女的德育熏陶和引导。比如,可以给未成年子女讲一些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教育未成年子女勤劳俭朴、孝敬父母、尊师重教,也可以在素常多与未成年子女沟通,告诉他们孰是孰非,孰对孰错,使未成年子女有正确的辨别能力和是非认知,还可以带未成年子女去参加一些传统文化讲堂,跟子女一起去听讲座,学习传统文化,学习传统道德,既能给未成年子女以道德的熏陶,为未成年子女幼小的心灵播种道德情感的种子,又可以拓宽未成年子女的知识视野,可谓一举多得。

3.从一点一滴抓起加强德育

父母与未成年人子女接触时间较多,每天除了在校的8小时,未成年人子女一般都是在家里与父母一起度过的。因此,家长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抓住每一个德育的机会,对未成年人实施德育。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告诉子女珍惜粮食;过马路时,教育子女遵循交通规则;出外游玩时,教育子女爱护环境,不随意丢弃垃圾;等车时,教育子女遵守秩序,公交车上教育子女礼让弱者……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件件累积成了德育的围墙,这道德育的围墙可以抵御道德失衡带来的侵蚀。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家长要注意端正态度,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抓德育,强化德育的引导,促进未成年子女的健康成长。

此外,父母在家庭教育中,雖然对子女负有教育责任,是当然的教育者,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如受教育程度、所处社会环境等影响,难免有不正确之处,这就要求做父母的,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要有民主作风,切不要自以为是。如果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是错误的,父母的一定要向孩子作出自我批评,决不可以含糊其辞,掩饰过去。父母要在德育教育中,与子女互相帮助,互相讨论,互相启导,采取平等的态度,教学相长。

四、结语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他们的第一公德标准。父母的言行举止,包括说话的语气、待人的方式、做事的态度等等,都将成为未成年子女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在长期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未成年子女价值观的形成和生活方式的确定。因此,作为父母,应多注重对子女的德育引导,营造一种德育氛围,补充学校德育的不足,重视德育的作用,为子女起到一个榜样示范的作用,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周彦燕.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问题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2).

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篇4

今天,我们在这里签订了2012年目标责任制,全公司上下众志成城,满怀信心,我们财务科在王科带领下,一定积极配合各部门工作,为实现三年财政收入达1.5亿元目标尽心尽力。作为财务科的一员,我在今后工作中一定和同事们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良好工作氛围,为工作在一线招商引资的同事和下属注册企业提供更细致周到的服务。

一、要端正工作态度,充满工作热情。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充满热情才能把工作做好。工作中要事无大小,认真对待,今天的事今天完成,将来的事提前准备,把每一件简单的小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同时要热爱自己的岗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时时处处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对工作充满热情,对同事、客户充满热情,充分享受努力完成工作所带来的快乐,营造积极、快乐的工作氛围。

二、要对公司忠心,处处维护公司利益。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对公司忠心,处处维护公司的形象,公司发展了,个人才机会发展。在财务科工作,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严格遵守财务制,多做事,少说话,保护客户信息不泄露。公司荣个人才能荣,营造公司利益高于一切的氛围。

三、要增强责任心,分工不分家。作为出纳,经手大量资金出入,工作中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每笔账目都要核对清楚,绝不能因个人工作疏忽造成公司的损失。对各分公司报账安排好充足的现金,不让他们来回白跑,对企业的奖励核算准确,对有疑问的客户有问必答,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态度真诚。工作中份内事尽力做好,同时做到分工不分家,公司的事是大家的事,有困难大家一起来解决,不找借口,不互相推诿、推卸责任,形成一个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工作氛围,共同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

四、要有感恩心,珍惜工作机会。常怀感恩之心,才懂得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才会有一颗平和的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不因个人得失而斤斤计较。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经济形式并不乐观的情况下,我们公司能提前超额完成经济指标,真的要感谢我们公司有英明的领导层,有强有力的一线招商队伍,有勤勤恳恳工作的职工们,本人在今后一定以踏踏实实的工作作为回报。

五、要有上进心,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把每一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都当作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积极对待,乐观向上。面对公司的快速发展,如何献出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始终紧跟快发展的步伐不被淘汰,我想只能通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面,勇于尝试新事物,发现新方法,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利用平时的空余时间,学习财务法规、写作方法,并与同事们进行交流总结,带动大家一起学习,努力营造爱学习的氛围,打造学习型科室。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紧跟公司快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营造良好工作氛围,为各科室、分公司、注册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实现公司提出的“新三年目标”而努力工作。

为营造读书氛围 篇5

为营造读书氛围,提升人文素养,建设书香校园、和谐校园,新宾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以“点燃读书激情,共建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第二届校园“读书节”活动。

该校读书节分三阶段有序地进行。

从5月1日到5月9日为启动阶段。首先,举行了“读书节”的开幕式,宣读倡议书,进行全校性的总动员,使全体师生明确本届读书活动主题——点燃读书激情,共建书香校园。明确活动口号——益智明理——我们爱读书,良师益友——我们读好书,行万里路——我们多读书,学海无涯——我们勤读书。并倡导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其次,做好环境布置:利用广播、宣传栏宣传读书节活动;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充分发挥班级图书角作用;盘活学校图书馆藏书,激发师生爱读书,读好书的热情。从而营造了浓浓的读书节氛围。

从5月9日到5月25日为具体活动阶段。开展了“六个一”活动。

1、一次倡议活动

5月2日利用升旗仪式进行读书节启动仪式,六年三班《少年中国说》诵读表演展示,校长向全校师生发起读书的倡议,并提出要求。

2、一次好书推荐会

各班利用班队会举办了一次好书推荐会,在班级交流的基础上,于5月8日(周二)班队课,各年段进行 “好书推荐”活动。每班选派一名代表作为“好书代言人”,到同年级各班巡回对精心选出的书的梗概、推荐原因等内容进行介绍,形成好书共享活动。

3、一次好书交换活动

5月9日前,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献一本看百本”活动,每个同学把自己喜欢的书,带到班级,由图书管理员统一管理、借阅,形成“好书都来读,我来读好书”的读书氛围,丰富了班级图书角。同时班级间、年段间也进行图书交换阅读活动,在交换图书的过程中,增强学生了爱护书籍的意识。学校将到各班去检查读书角的布置情况。

4、一次书签制作活动

3—5年级的学生把优美的名言制作成漂亮的书签,5月25日每班推荐2—3张参加评比展示。学校将收集到优秀书签,汇集成册。

5、一次读书小报制作比赛

在3—5年级的学生中开展人手编辑一份以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

6、一次诗歌朗诵或作文比赛活动

1—6年级在全班参与的基础上,推举1名优秀选手参加学校的诗朗诵比赛。

从6月1日开始对读书节活动进行总结与表彰活动。评比班、校两级“读书之星”(各班在班级读书之星中推选1名校级“读书之星”,学校进行嘉奖。);表彰优秀书签设计者、优秀朗诵者、优秀读书小报编辑者等;表彰“书香班级”。书香家庭,每个班级选出一个书香家庭,家长撰写事迹材料,进行筛选,然后学校一个年部选出一个书香班级表奖。

春节氛围营造简报 篇6

人逢盛世精神爽,年根岁末送春联。红红火火的春联表达美好愿望、希望,使新年有个新气象,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迎接猴年春节的来临,营造节日喜庆的气氛,我社区联合书法协会志愿者在板桥社区文体中心举行“迎兔年,送春联、献爱心,送祝福”活动,为社区居民免费送春联,送祝福。

19日上午9点开始,板桥社区文体中心人头攒动,六张大桌子一字排开,6位书法老师旁边围满了接春联的居民,陈景爹手里拿着书法老师刚刚写好的一副春联乐呵呵的对社区干部说:“过去家里,周围邻居家过年贴的春联都是在市场上去购买的,死板,没生气。今天听说文体中心举办现场写春联,送春活动,书写的春联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喜庆,我一大早就过来等着,请老师帮我写了一对春联,带份祝福回去。”

居民们都拿到自己喜欢的春联满意而归,活动一共送出150副春联,此次活动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历史文化内涵,展示书法艺术魅力,丰富了社区居民文化生活。

营造课堂氛围方法谈 篇7

那么, 语文教师如何为学生营造一种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 来取得教学的最佳效果呢?

一、教学手段要丰富多样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要特别重视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在生动形象的表象基础上进行。例如, 放一段美妙动人的音乐, 挂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给一个惟妙惟肖的模型, 做一个栩栩如生的课件;或让学生配乐朗读, 展开联想与想象, 口头描述, 引导学生目看文字、耳听音响, 口述佳境、心游四方。这样, 枯燥的文字生动了, 抽象的知识形象了, 简单的道理也变得有血有肉了, 在学生心中激发了感情, 形成了一系列具体的表象运动;既而引导学生调动所有感官, 情不自禁地去感受、思考、想象, 进而在对教学内容的理性感悟中生发美感。

二、教学语言须生动优美

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的语言要优美生动, 使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中, 受到教育和感染。语言要生动优美, 除了词汇丰富, 还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让贴切的比喻、精当的设问、适时的反复, 这样伴随着语言的知识像清泉之水汩汩地流入学生的心田;注意句式变化:单句、复句、长短句, 以及陈述句、判断句、疑问句等, 即使是陈述句也要注意推敲其语序;注意讲究和谐的节奏, 有抑扬起伏, 要根据教学目的, 或舒缓徐慢, 或高亢激奋, 停顿间歇, 有时一泻千里, 牵动学生思绪, 扣击学生心弦, 使学生产生共鸣, 受到强烈感染。例如, 学习辛弃疾的《破阵子》时, 读到军中用餐, 演奏军乐, 检阅军队及战马奔驰, 弯弓射箭时, 语速要转快, 感情要强烈豪迈, 要表达出词人幻想中了却心愿时的快慰, 当读到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时, 语速则要缓慢, 感情要低沉, 要表达词人回到现实时壮志难酬的愤慨, 这样语速适宜, 形成教学的高潮。

三、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加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 激发思维,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因此, 课堂提问要讲究发问方式, 改变提问角度, 使问题提得巧, 发人深思, 提得新颖, 能激发情趣, 切忌问题提得平平淡淡, 老调重弹。例如, 在讲《苏州园林》时, 可以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美在山水, 苏州美在园林, 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 美在何处呢?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苏州园林》, 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 既创设了问题的情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 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四、重视非语言表达

辅助语言表达的非语言表达, 分为实物演练表达和教态表达, 这里说的是教态表达。一个手势、眼神, 一副表情, 如果恰到好处, 其作用和效果会非常显著。国外一位心理学家在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得出这一个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非语言表达不容忽视。

五、审美因素应充分挖掘

语文教学活动好比带领学生寻幽探美, 要用深情浸润教材, 在审美情感的催化下潜入教材深处, 探得其中的意蕴和境界, 将自己的情感与教材的思想性、艺术性融合在一起, 用教师自己的灵魂碰撞学生的灵魂, 激发起审美的热情。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鼓励学生去发现教材中的美: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见解、优美的语言、鲜活的形象、巧妙的构思、令人心旷神怡的自然风光、使人奋发的人生哲理。张志公在《漫谈语文教学》中就这样说:“许多课文是文学作品, 学生念了, 无疑会受到文学艺术的感染和熏陶。”因此, 教师应充分挖掘文学艺术诸多美的因素。

六、多种鼓励措施不容忽视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应采用多种鼓励措施, 促使学生大胆提问, 勇于发言。对学生的发言多肯定、多表扬, 并给予具体指导。鼓励学生讨论, 在讨论中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见, 不以一家之言强加于学生, 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见解, 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欢乐和愉快的心情。这样他们不再把学习看成一种强制性的枯燥无味的事情, 而是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求知增能的活动, 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总之, 做到了以上几点, 就会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气氛。这种气氛贯串于课堂始终, 影响感染着课堂里的每一个人, 教师精神振奋, 学生思维活跃。这样就打破了那种平静状态, 为最佳教学效果的取得奠定了基础。

摘要:课堂氛围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心理背景, 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课堂氛围具有不同的教学实际效果。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 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营造氛围引导学 篇8

【关键词】上网成风 学习氛围 传统教学观念 自身修养

导论: 当今的社会,网络极度发达,大学生都在使用智能手机上网,尤其在公共外语课堂上,大学生随意登陆各种网址,并把手机作为打发时间的工具;面对这样的严肃情况,创新的公共外语教学方法已经迫在眉睫,主动让学生放下手机,回到课堂认真上课, 这就需要教师们改变以往死板教条的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创新,让学生更多地参与课堂中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一、营造良好的公共外语课堂氛围,根本在于转变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大学公共外语课堂上,只有少部分同学在听,老师一个人在台上讲,然而学好公共外语的关键条件就是外语交流,而大学外语教师正是忽视了这一要求,长此已久,这会让大多数学生养成厌学的态度,开始用手机上网的方式消磨时间,因此转变传统的公外教学观念已经迫在眉睫,首先老师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也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主动的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当学生主动去解决公外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时,会提高他们学外语的兴趣,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还提高了学生们的外语创新能力,并加强了与其他同学沟通研究的机会,共同提高外语口语能力,还能让班级更紧密团结,在课堂能更好的配合公外老师,那么良好的公外课堂气氛就这样被点燃了。

二、教师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营造公共外语课堂气氛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日常交流中同学们常常议论对他们言传身教的老师,有的同学说某老师很不错,也很负责任,有的老师教的不怎么样,而且人品也不好,还有同学说某老师对我们很好,态度温和,对人诚恳,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也许这仅仅是学生们的议论,仅仅代表学生的观点,然而我们能发现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老师的自身素质和人格修养确实对学生身心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在教书的同时,教师们也应该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说话办事要有良好的行为举止,在教学态度上对学生要认真负责,把培养学生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在批评学生时要有合理的方法,通过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和教书育人的良好品质去感化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对老师尊重的心情去学习,那么一个朴素热爱学习的氛围也就自然浮现了。

三、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理解共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有的老师把讲课作为任务,在讲课的过程中全然不顾学生的感受,尤其在公共外语的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对外语的理解水平就差,在课堂上“兴风作浪”,也不足为过,如此恶性循环,最终会害了学生,创造出了非常差的公外课堂氛围,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眼神和语言的交流,其实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老师应该安排时间与同学交流学习上的问题,并与学生共同研究怎么样能让大家注意力更积极,态度更认真,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让学生也更了解老师的讲课风格,避免学生对老师的不适应,互相沟通和理解的基础上,课堂气氛也必然被调动起来。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融恰的气氛

公共外语与其他课程不同,它要求老师与学生保持良好关系,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不断说不断听,大学生的外语的口语和听力才能提高,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是师生关系,除了这种关系,还有平等的关系,如果老师太强势,学生在上课就会产生不适应,会产生紧张的授课氛围,教学的目的也在学生身上被转移到了老师身上,这是与现代授课要求背道而驰,老师尊重学生,学生会更加尊重老师,会对老师产生极大的亲切感,学生会以完整的人格和极大的自信参与课堂之中,公外老师应该发现对学生的和蔼可亲会换来学生带给老师的年轻气血,如此难教的公外也会动力十足,会觉得讲课下来,特别的轻松愉快,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变的轻而易举。

五、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唤起学生对外语的兴趣

怎么样唤起大学生公外兴趣,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学生到底怎么样才能对公外感兴趣,用什么样的讲课方式才能让学生对公外听的津津有味,也许这是一名负责任外语教师想的问题,兴趣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动力,爱因斯坦、爱迪生、牛顿等都是兴趣成就了他们的伟大,一个好公外教师会使自己的讲课特点与学生的思绪绑在一起,因此公外老师的课堂应该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课堂,公外课堂一般都要连续讲两个小时,而人的注意力时间是有限的,过了这个期限学生就会变得三心二意,产生走神等现象,因此公外老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唤起学生的兴趣,要学会一些特殊的方式,比如安排一些外语游戏,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要让所有人都投入情景之中,让学生对老师讲的课产生兴趣,如果能做到这些,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也就油然而生了。

总之,大学生活对学生来说是散漫的,如果公外老师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那么如此难懂无聊的课程,会使很多人走神,失去了对公外的兴趣,然后就会拿起手机进行消遣,来消磨时间,这是非常可怕的事,因为长此以往,习惯就会变成自然,最终会影响学生的成长,因此营造良好的公外学习氛围已然迫在眉睫,因此老师要考虑公外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刘雅琴.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刍议[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75-77.

全民创业氛围营造方案 篇9

各乡镇、市级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

为加大全民创业宣传力度,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大力推进我市全民创业工作,经市委主要领导同意,特拟定如下方案,请各乡镇、市级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遵照执行。

一、电视、网络宣传

在市电视台、党政网、政府门户网站、大巴山传媒、达州网等媒体设置宣传专栏、宣传标语。

标语选择内容:

1.全党动员,全民创业,全心服务,全面发展

2.把握机会人人平等,创造财富个个争先

3.幸福从发展中来,财富从创造中来

4.推动全民创业,坚持科学发展,建设幸福万源

5.积极鼓励城乡居民不拘形式、不拘规模、自投融资、自谋发展、成就事业

6.万众一心,负重拼搏,投身创业,发家致富

7.动员城乡劳动者多形式、多领域、多渠道创办实业,千方百计创造财富

8.激发全民创业激情,增强全民创业活力

二、城区电子显示屏宣传

在工行、建行、农行、信用联社、邮政储蓄银行、达州商业3-

要高度重视,委派专人迅速抓好落实,市委目督办、市政府督查室将对此项工作进行检查督办,对启动不力、措施不力、实施不力的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3.市委宣传部牵头,召集市委统战部、市委农办、市商务局、市工商联、市工商局等单位推荐我市创业先进个人,报刊、电视台、网络等媒体近期要加强重点报道,集中力量宣传他们的创业经历、创业体会和创业经验,深度挖掘我市创业先进典型,努力为全民创业工作营造出浓厚的宣传氛围。

附各乡镇宣传标语选择内容

中共XX委宣传部

2011年11月7日

附:

各乡镇宣传标语选择内容

1.全党动员,全民创业,全心服务,全面发展

2.把握机会人人平等,创造财富个个争先

3.幸福从发展中来,财富从创造中来

4.穷不怕苦不怕,没有志气最可怕

5.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市场有多大,财富就有多大

6.比思路,比干劲,比水平,比效益

7.穷则思变,贫则思富

8.富口袋必先富脑袋,利自己必先利他人

9.人穷不短志,人富不丧德

10.万源发展靠你靠我靠大家,幸福生活有你有我有大家

11.以发展论英雄,凭本事当干部

12.不怨天,不怨地,闯出一片新天地

13.先富帮后富,大家一起富

14.有钱要投资,有力要苦干

15.动员城乡劳动者多形式、多领域、多渠道创办实业,千方百计创造财富

16.激发全民创业激情,增强全民创业活力

17.各级领导支持创业,各行各业服务创业,党员干部带动全民创业

18.少说不说不能办,多想多说怎么办,推动全民创业换新颜

19.发展道路千万条,解放思想第一条

20.拿出你的智慧潜能,拿出你的资源要素,拿出你的胆量勇气,积极参与全民创业

21.一个人创业,就能带动一批人就业

22.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艰苦创业才能翻身

23.不靠天、要靠地,要向土地要财富,要向生态要效益

24.今天创业打基础,造就子孙万代福

25.千军万马闯市场,千家万户创大业

26.莫道今日创业难,笑看来日富裕甜

27.不怕创业无成,就怕懒惰无能

28.创业光荣,发展光荣,发财光荣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篇10

校园文化环境是融合教育与艺术的一种会说话的空间,校园文化则是以全校师生为主体,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性文化,它对学生的知情意行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校在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中,依托当地的历史底蕴,精心谋划,着力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校园“马文化”,为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一、校园文化的理念引领

校园文化应是全校的精神家园,有足够的心理向心力,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因此,我校深入发掘本乡的历史底蕴,结合“走马”的来历故事中所蕴含的“勤劳、奉献、智慧、有为”的精神,提出了“一马当先,奋进有为”的办学思想,全力打造校园马文化。学校马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做孺子牛,当千里马”。做孺子牛是出发点,是根本,当千里马是归宿点,是目的。当千里马可以理解为:

学校当千里马。学校有明确的办学目标、办学规划、办学特色,把学校创办成市、省较为知名的农村示范校,让走马学校成为农村教育的一张名片。

校长当千里马。校长具有一马当先的气魄,敢为天下先,勇于改革,锐意进取,在各方面都发挥引领和榜样作用。

教师当千里马。教师具备精深的知识,精湛的技能,精美的品行,成为教育事业的行家里手。学生当千里马。指学生以马自喻,树立奋蹄追日月的远大理想,自立、自强、自信,成为有用之才。

二、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

校园文化不仅在精神上要作好师生的向导,更要通过一面面墙、一幅幅画、一个个字、一次次活动等具体形质来承载,让一字一画、一草一木都会“说话”。我校的文化载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门文化。我校的校门顶部用铝塑条造型,外观酷似一个中国画的写意马头。下书老子的名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鞭策全校师生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2、橱窗文化。学校开辟有“文馨苑”,内容包括“校赋”、“师德铭”、“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八骏图”、“祖国山水画”等,以此教育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以马自喻,奋发有为”。还布置了美文展示栏、团队宣传栏、公开栏、作品栏、卫生公布栏、安全宣传栏等,让师生全面了解学校的校容校貌、办学特色、教育管理,定期举办橱窗文化展示活动,以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

3、墙体文化。根据中小学生各自的年龄特点,小学走廊文化以认识各种形态的马图为主,给学生以感观上的熏陶,初步认识到马的精神。初中以马字、有关马的格言、成语、俗语为主。这些图文并茂的条幅,给学生以理性的启迪,教育学生将来成为各行各业的千里马。学校在显眼的位置设置有祖国版图、世界地图、学校平面图,意在让学生天天看到“三幅图”,使学生放眼世界,胸怀祖国,心中装有自己的学校。教学楼每层装贴名人画像及名言,悬挂有珍稀保护动植物图片和南充历代名人肖像,使师生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

4、班级文化。班主任根据所带班的特点,制定出了风格各异的班训,小学突出了学中玩、玩中学的特色。初中突出了立志以远、砺志以恒的特色。每个班级门前都有班主任的照片和联系电话,设置有赠言牌,每周一班主任都要写赠言,给学生以温馨的勉励或劝诫。班内前墙张贴有统一制作的一面小国旗,后墙设置有作品张贴栏,在重要的节日期间或有相关的创建活动期间,各班均要办专刊黑板报。

5、寝室文化。突出半军事化管理特色,强调内务整理的四句话:“床上被褥叠方块,床下鞋子排成排。毛巾边缘成直线,牙膏牙刷朝一边。”以培养学生守纪、独立的生活意识。

6、警语文化。花园、食堂、水池、厕所、活动场等处学校均设置有温馨提示牌,外观造型是二十六个英文大写字母。如“别踩我,我怕疼”、“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等。

这些提示语充满了人性化的语言风格,字句优美亲切,意思一目了然,直入人心,使人看了过目难忘。

7、活动文化。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体育节、大课间活动、游园活动、卡拉OK大家唱等,既突出比赛的竞技性,又彰显活动的趣味性,其宗旨是倡导师生同参与,共娱乐,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增进了师生的情谊,使师生关系更融洽。

三、校园文化的互动性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校园文化环境里不仅仅是受教育者、体验者,而应是文化环境的创造者和管理者。学校要因地制宜,创造条件,设置学生文化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我展示,亲身体验,真正实现物与人的对话交流。比如在操场开辟美术大课堂,让学生以粉笔作画;在花园里开辟劳动实践园地,让学生修剪花草树木;开放图书室和网络室,创办文学沙龙;征集温馨提示语等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来,这样才能让校园文化内容更丰富。

四、校园文化的生活性

故事缺乏曲折的情节变得枯燥,文化缺乏生活的内容显得冰冷。因此,校园文化不应远离学生的生活,更不应是人为的作秀,否则,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我校注重文化的生活性,力争每一幅画、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让学生觉得真实、可亲、可信。一是变名人名言为教师从教宣言和班级赠

言。学校在公示栏公布了每位教师根据自身教学特点写出一句教育宣言,要求班主任每周在班级牌上写一句勉励的话。二是变名人名画为学生涂鸦,每学期在走廊上张贴学生的书画作品。三是变广播室为文化室,增设好歌大家听、美文大家读、好事大家议等节目,让学生觉得文化是可以品尝的佳肴,可以享受的乐趣。

我校在创建校园文化活动中,坚持以活动载体为助推,以先进理念为引领,以美化环境为目标,突出校园文化的办学特色、管理特色、教育特色,群体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培植出别具一格的校园马文化,既有鲜活而深刻的内涵,又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高坪区走马中小学

2010年11月15日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校园文化是指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由师生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形态的校园设施,活动形态的校园活动,以及由此作用于师生内心的心理形态积淀。校园文化涵盖于社会文化之中,它既受整个社会文化的制约,又对整个社会文化起促进作用。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认真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课内到课外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利于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有利于学生从各个方面摄取精神营养,增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增长才干。学校作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必须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发展其特长、志趣和爱好。这样就可以培养出多方面的有用人才。所以我们应充分肯定校园文化建设在中学教育工作中的地位,1.校园文化以其强烈的感染力而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校园文化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既不同于讲课和作报告的直接灌输,亦不同于规章制度那样带有强制性的行为约束,而是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教育的目的。校园文化寓抽象的道理于形象的物质载体或各种活动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文化环境和气氛。学生在这种环境和气氛的影响和熏陶中,激发其思想感情。陶冶其道德情操,锤炼其意志品格,提高其审美能力。各种文艺和体育竞赛活动可以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增加竞争意识。高雅的艺术作品欣赏或优美的歌曲演唱,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校园文化就是通过这些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由被动转为主动,实现自我教育,增强教育效果。2.校园文化以其丰富的内容活跃学生学习生活。

当今,人类正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社会实践对现代人所掌握的知识面、知识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拓宽知识视野的有利条件。学生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图书、报刊,举办并参与各种知识竞赛,能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建设优雅的校园环境,创建园林式学校,学生可以在繁重和紧张的教学活

动之余,散步于花丛绿荫之下,陶醉于鸟语花香之中,既可领略大自然的美,又可呼吸新鲜空气,调节大脑机能,消除疲劳,焕发精神。总之,校园文化使学生的学习生活不至于是单调、枯燥的“疲劳战”,而是丰富多变、妙趣横生的积极追求。3.校园文化建设为专门人才的成长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为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为各种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基础教育一部分的中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管是大学新生还是直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都不应当是书本的奴隶,而应该使所学的书本知识在日后的工作或深造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多方面的配套工作。总的任务应该是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文化气氛。“硬件”建设应以校园文化活动设施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为主体;“软件”建设应以建立校园文化小团体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主体。

第一.优化校园环境,实现“校园—公园—植物园”三位一体,造就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师生文化心理。在教学场所张贴无产阶级革命家,英模人物、科学家、文学家等名人画像。在校园醒目处悬挂校风、校训等标牌,树立名人塑像,修建名家诗文碑(牌),设置其他足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德的熏陶的艺术品。

第二.配套并完善校园文化设施。修建用于开展文化活动的活动室、大礼堂,添置文化活动器材。建立学校广播站。健全图书室、阅览室和阅报栏,设立可供陈列书画、摄影作品的画廊或橱窗。

第三.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演讲比赛,书法比赛,百科知识竞赛等。创造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气氛。

营造氛围 快乐作文 篇11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言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文思如泉,写文章时一气呵成。每年的高考作文也是最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可以说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有时候就有可能能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所以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可是作为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亲身感受“作文,想说爱你不容易啊。”特别是小学生,作文,是小学生的难题,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的难点。“前怕狼后怕虎,学生最怕星期五”的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但是学生对于作文的畏惧丝毫不减当年,小学生普遍怕写作文,虽然我曾多次摸索,尝试,但效果不大,学生对于作文还是“谈作色变”。

又是一节作文课,这次习作的内容是《秋天的树叶》。几天前,我就布置学生搜集树叶了,这一点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可难不倒他们,你瞧,我那边刚用几句精彩的导语导入新课,还没等我把课题板书好,教室里早就沸腾了。转身一看,教室里简直就是叶的海洋,每位学生面前都摆着那么一堆,千姿百态,各式各样,要命的是学生们的小嘴也关不住了,吧吧说个不停。我站在讲台上举着一片树叶,想指导学生怎么观察,怎么写,可是没有人注意我,此时的我显得那么的无奈。平时司空见惯的树叶,此时居然有这么大的魅力。看到学生兴致盎然的样子,我突然间仿佛嗅到了一丝成功的喜悦。此情此景,我讲什么学生也不会听进去的。于是我索性放十分钟给他们看去,说去。我也加入到他门中间和学生疯了一阵,待大家看的差不多时,我拍手示意学生静下来,引导大家将自己收集来的树叶,选其中最喜欢的一两枚向大家介绍。学生们的小手顿时争先恐后地举了起来,谁都想将自己的树叶介绍给大家。他们丰富的想象力还真让我吃惊不小。有的说:“我最喜欢的是这片无花果叶,它的形状像人的手掌。”有的说:“这是爬山虎叶子,你看它多像一堆篝火,我仿佛能看到人们围着它载歌载舞的情景。”“太妙了!”我不失时机的大加赞扬。还有的说:“看,这片多像诸葛亮的羽毛扇。”“我这个多像金鱼的尾巴!”……听到学生们富有灵性的介绍,看到大家对自己树叶爱不释手的样子,我突然间来了灵感:“大家的想象力真的出乎我的意料,我相信这次的作文大家会写的不错,不过老师还有一招会使大家的作文更精彩!”学生一听,顿时来了精神,一个个把眼睛睁的老圆,生怕听不到我的讲话。于是我又接着说:“大家可以把你最喜欢的树叶,好好构思做成插图贴在作文本上,怎么美观怎么来。”“可以吗?”学生们都疑惑的看着我,直到得到肯定的示意,教室里顿时“耶”的一阵欢呼。

半节课不知不觉过去了,同学们一直处在兴奋和满足的感情之中,看到他们一边忙于写作,一边忙于制作插图,我只能起到穿插点拨的作用了。下午作文簿交了上来,随手翻开学生的作文,富有创意的习作立刻博得了其他老师的啧啧赞叹。学生作文字里行间透出的灵性与插图的构思精巧,图文并茂,真让人不敢相信这些是出自一向不喜欢作文的学生手中。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作文教学要实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目标,除了要注意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外,一定的教学策略与教学形式也至关重要。这节作文课,我对于作文课堂作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先让学生自己搜集树叶,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太容易了,于是就有了五彩纷呈的树叶。这本身就给了学生激情而没有让学生闭门造车。在当我想引导学生怎么观察,怎么写时学生都被树叶吸引而说个不停时,我没有硬性强制学生按我的来,而是顺水推舟让他们看了个够。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的作文教学课堂。只有留心观察才能发现其中的美。于是学生将平时司空见惯的树叶说的特别新奇,看到这种情况我乘胜追击,又引导他们给作文插图,学生兴趣更加盎然。整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作文,效果可想而知。

由此,我又一次深有感触,学生的灵性需要一个自由的空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脚踏实地,孜孜以求。要让学生对作文感兴趣,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丰富作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作文当做一件快乐的事,那样的作文当然会事半功倍。

198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捷克诗人塞弗尔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写作是因为感到自由,感到快乐。”要让学生“为感到自由和快乐”而协作就应该减少限制,使他们能无拘无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畅快淋漓地描述自己的真实经历,给学生创设一个舒适、弹性的环境,不断的出奇出新,那么学生对作文的感觉将不会“谈作色变”。

课外阅读两极氛围的营造 篇12

家庭氛围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的耳濡目染、父母的身体力行给以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尤其是生活在这一个具有浓郁民主与平等思想社会中的孩子, 他们更容易受到家庭与父母的影响。人们常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从理论上来讲, 这根起跑线不在幼儿园, 不在小学, 更不在中学、大学, 而恰恰在家庭、在父母。著名学人于丹在谈及自己今天的成就的时候, 每每都会说到当年的家庭的书香之气给予自己的熏陶, 都会说到当年的父母的博览群书给予自己的示范。所以讲, 我们今天要激发学生较好地进行课外阅读, 就必须重视家庭这块阵地。

学校氛围

班级是学生学校学习生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组织形式,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有怎样的班级就有怎样的学生, 班级充盈着一种浓郁的阅读氛围, 从这一班级中走出的学生就会是爱好书籍、喜欢阅读、崇尚知识的, 因此在班级中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就显得尤为必要。班级阅读氛围的营造具有很多的方法与途径, 实践中笔者在开展今日我演讲、阅读心得秀、我炫阅读美、阅读笔记展等活动中突出范本激励法的运用。

范本教育是营造与优化班级阅读氛围、保证与提高阅读效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有如下的实践与感悟:

教师范本:教育中常言:“身教胜于言教。”先哲孔子亦云:“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在课外阅读活动中要主动成为学生的“范本”, 教师阅读的“范本”一旦在学生中确立, 接下来的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往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范本确立主要做好三件事:第一是告知, 就是将自己一段时间内的阅读计划与书目告知学生, 让学生成为自己阅读的监督者与检查者, 这在一定意义上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换,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从事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从事课外阅读的主动性;第二是分享, 就是教师在阅读中及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 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 阅读中笔者的阅读笔记坚持亲自手写, 杜绝电脑录入打印, 定期将自己的阅读交由学生传阅与检查, 阅读仅是手段, 运用才是目的, 在阅读中, 笔者时有感触与灵感, 就及时写一些小的随笔类的文章, 文章一旦形成, 就让学生成为这些文章的第一读者, 同时要求同学们针对文章提出不同的意见, 这时候的学生可以说一个个是兴高采烈、摩拳擦掌、乐此不疲, 从中学生自然明白了“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写作道理, 更重要的是他们深刻而形象化地领悟到课外阅读之于作文写作必要性与实用性, 这让他们自感再没有理由拒绝课外阅读。

上一篇:陕师大考研参考书目下一篇:小学生课题研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