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业课题研究

2024-07-28

小学作业课题研究(共8篇)

小学作业课题研究 篇1

小学课题研究:《小学语文作业评价改革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提出的背景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重视语文作业的设计。

就罗西中心小学当时的作业现状来看,存在着许多问题:重习题练习,轻知识应用;重练习结果,轻思考过程;重统一训练,轻分层练习。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失去了通过作业激发学生创造性、探究性的作用。这种作业设计现状令学生厌烦,教师头疼。如何调动学生的作业积极性、提高作业质量等问题,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我校于2006年10月成立了“小学语文作业评价改革研究”课题组。

根据研究计划,本课题已于2009年6月结题,但由于某些方面研究欠深入,成果不太突出,故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又延续研究了一年。经过四年多的研究,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课题组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有关于学生评价的教育教学理论,确定以“新课标”和中外教育家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指导我们的实验研究工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有助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发展。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来的多元智能理论中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人对学习方式的选择,要树立全面发展的作业观,树立个性化的作业观,树立多元评价的作业观。

美国教育家华特的有关论述也为我们课题实验提供了理论支持。他曾经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这体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理念。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课程资源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作业要改变以往那种机械抄写、重复单调的做法,把课程资源的内涵伸展到社会、学生生活、教师、家长和每一个学生。

因此我们认为要实现发展性过程评价,就必须在作业设计与评价上改革原来由教师一人布置、批改和单纯练习的方式,建立激励性、民主型的评价制度,强化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想做、乐做、勤做、会做的良好习惯。这样才可能在语文教学上建立起促进学生素质、能力提高的新教学体系。

课题研究工作与成果

课题组根据实验方案,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实验。四年来,我们重点从学生作业的形式、内容、评价方式上进行了由浅入深地研究。

(一)作业形式灵活多样

1、实行“菜单式”作业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点燃创造思维的火花,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组设置了语文“菜单式”作业。“菜单式”就是想“吃”什么自己点,“菜单式”作业设计,应先给学生自主选择权。其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设计层次化,适应学生的差异性。

多元智力理论、发展性理论以及新课程的实施,都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在作业布置上既要关注后进生和中等生,又要关注优秀生。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语文能力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选择,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展示,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菜单式”作业的最大特点就是针对学生的差异而设计,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也要让学有压力的学生“吃得了”,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就必然要求作业实行“菜单式”分层设计。教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习题,品尝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

如学完《台湾蝴蝶甲天下》之后,我们给学生设计了这样四道有层次性的作业:① 读了此文,说说台湾蝴蝶甲天下的理由。②走近自然,看一看,家乡有哪些蝴蝶?写一篇调查报告向大家汇报。③如果有兴趣,可以用上网、查资料,请教家长等方法向同学们介绍“大红纹凤蝶”、“红边小灰蝶”、“宽尾凤蝶”的特点。④想象小作文:漫游蝴蝶谷。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完成相应的作业。结果很多学生在完成第一道题后都尽力地去完成第二、三、四道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好胜心,并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自己的观察、分析、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2)作业实行民主化,保障学生自主选择权。

传统作业的典型代表就是“题海”作业,讲究“齐步走”、“一刀切”,这极大地导致了学生“吃不饱”与“吃不了”现象的发生。机械单调乏味的作业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制了学生灵活性、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语文作业失去了兴趣,成为一种“只有压力,没有魅力”的负担。课题组把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如学了《火烧云》,带学生在广阔的田野,夕阳西下的时候观察火烧云,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记住了课文内容。这样的语文作业,跳出课本,走出课堂,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菜单式”作业设计,在继承传统作业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作业内容、形式、方式的改革,基本涵盖语文知识要点,包括基础知识、综合练习、开放练习、生活实践、课外知识等各个方面。不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而且能使学生的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实现最佳的结合,从而培养他们巧学活用的能力,激发他们独立思考与创新的意识。最重要的是,作业方式民主化,保障学生自主选择权,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2、作业形式多样化,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

传统的语文作业形式只注重于学生的写,比较单调、乏味,有的老师往往将一些背诵改为默写,听说的训练改成了写作,大大地减弱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只忙于应付老师。因此,作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参与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愿意学、喜欢学,并渐渐地迷上学。具体有以下几类型:

(1)自主型作业,尊重学生个体发展。

这一类型的作业主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自选内容,自选形式,自定作业,培养其特长,发展其个性,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如在学习完《火烧云》一课后,我匀布置学生观察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观察到的云记录下来。结果,孩子们兴致高昂,有的画成画,有的用相机照下云的形态,还有的写成了简单的作文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最后,在班级搞了作业展评,学生们很高兴。通过这次作业,不仅丰富了课文内容,也让学生走进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

(2)实践型作业,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让学生动手操作,多种感官协同活动,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我们根据不同的课文布置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唱一唱,查一查等不同形式的作业,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无边无际的海洋,充分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启发了思维,激发了想象。

如学了《鲁班造伞的传说》后,让学生回家自己做做这个实验;学完《钉子的故事》一课后,让学生小组表演课本剧,帮助孩子树立勇于克服自己弱点的信心和勇气,懂得尊重他人,知道该怎样和身边的人和睦相处;上完《春风吹》这篇课文以后,让学生课外学唱一首关于春天的歌曲。

(3)合作型作业,促进学生多向交流。

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已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光靠一个人的力量往往不够,因此作业需要学生密切合作。另外,从作业的时空来看,课程的开放性,使大量作业已不在是个人能独立完成的,而需要与社区,家庭以及他人协同合作,所以,传统的独立完成作业的观念将受到挑战,而合作性作业将成为学生作业的重要形式。

(4)探究型作业,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力。

在作业设计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问题,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观察,操作,猜测及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例如在学完《植物的睡眠》一课后,学生对于植物的睡眠这种现象很感兴趣。因此,我让学生深入研究一下花生、含羞草、胡萝卜、蒲公英是怎样睡眠的。经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学生对植物的睡眠有了比较系统的了解,并开始留心观察周围的植物。

(5)创编型作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每个孩子都是极富个性的生命,他们对课本的理解和运用也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创编型作业就是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改、说、唱等形式再现、拓展、延伸课文内容,或加工、整理、采集、剪贴、展评与课文有关的图文资料,办手抄报、黑板报,或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进行书法、绘画创作等。

(二)作业内容体现生活化、差异性

1、作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把语文作业仅仅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为了语文课本服务,切断学生与社会,与家庭的联系是不可取的。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连接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

如利用“三八”妇女节,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过节日,可以为妈妈献一首歌儿,可以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写一首小诗或做一张贺卡献给妈妈。教师节,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小制作,或画一幅画写上最喜欢的话,献给敬爱的老师。真正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他人,关注社会。这样不仅利用作业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2、作业内容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陈旧的语文课程理念中,总是认为语文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巩固课上所学知识,让知识升华的单一过程。在布置作业时,不是让学生学词语,就是让学生背课文,或者把学生作业捆在练习上不肯放松,结果呢?学生对这类单一枯燥的作业毫无兴趣,只是机械的乱做一气,这就失去了作业应有的意义。

因此,我们认为老师在布置作业时,除了写一些必要的词语,背一些该背的课文外,不妨腾出一点空间,设计一些语文个性化练习,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让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园地。

例如,在学习《乌鸦喝水》之前,让学生想想乌鸦有哪些能喝着水的方法,哪一种方法最佳?经过准备,孩子们想出了五六种能让乌鸦喝水的方法,如用麦管吸,请别的动物帮忙等,并在课堂上展开了激烈争吵,最后许多学生还是认为乌鸦往瓶子里放石子的方法最好。当然也有小孩子提出这种方法也有条件限制,即当时旁边没有小石子,瓶口又小,怎么办等等?这个作业设计立足于课文,努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3、作业内容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接受同样的知识自然有快慢。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我们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中,有意识地改变了过去的那种命令式,强制式的方式,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学困生的接受能力,设计多梯级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因此,我往往在一个大题目后面设计几类作业,让学生根据情况自主选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三)学生作业评价方式多样化

新的形势下,研究小学语文作业评价就是要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使学生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进行作业评价,不该只是简单的鉴定,而应促进其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评价中体验到被人尊重和信任,体验到他人给予的支持和鼓励,体验到人与人的真诚相处,体验到个人价值和个人潜能的发挥……在小学语文作业评价改革实践中,我们坚持做到:(1)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评价。

优等生充满自信、心情愉悦,但同时又显得自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针对这部分学生,教师在评价时可采取提醒式,在肯定长处的同时含蓄地提出其自省点以及恰当的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使他们领会到教师的意图,做到扬长避短,更上一层楼。如在对朗读作业的评价时,教师用“你读得很有感情,注意一下长句中的停顿就更好了!”这样的评语。

针对中等生的无为心理采用触动式。这类学生处于中间状态,自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对这部分学生评价要采用触动式的方式,开启动力点,打气鼓励,使其奋发向上。例如 “别大意,别人正想超过你呢!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继续努力吧!”

针对后进生的自卑心理采用鼓励式,这类学生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要多关心,挖掘闪光点,树起自信心,鼓励点滴进步。例如“今天你的听写正确率很高,我真为你而骄傲!说错了没关系,大胆去说就是好样的!”(2)评语评价与言行评价相结合。

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关心教师对自己的关爱,特别是当众表扬,亲切的抚摸等行为表露。我们不仅经常用鼓励性的评语激励学生,更重视在作业面批时、订正作业时露出甜美的微笑,投去恳切的目光,送上关爱的抚摸。(3)评价个体与评价小组相结合。

研究表明,合作的学习比竞争或独立学习能创造更好的成绩。我们在班内建立起十个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小组的组建考虑到组内各成员性别比例,兴趣指向,成绩水准,交往能力,守纪情况,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使每个互助小组形成组内异质互补,组间同质可比的结构,这就为学习中开展互帮互助、公平竞赛和评价小组创造了条件。在班内墙壁上,“栽”下了十棵“荣誉树”,周评中作业达标的小组便在自己的树上挂上一个红苹果,学期末可以看到,每个小组都是硕果累累。

评价个体与评价小组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强化集体观念,使学生在集体中互相学习,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4)他评与自评相结合。

自评:学生依据评价标准自评,每次作业都进行自我解剖,要求学生客观全面,评价结果可画红星、红旗、红花。

组评:每周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议、互相学习,要求学生实事求是、一分为二。评价结果用激励性语言表述。

班评:每月各小组之间进行评价,要求学生发现典型,取长补短,评价结果记录在“荣誉树”上。

师评:依据自评互评情况,以第二人称“你”或以学生在学生间的相互称谓对学生进行评价。评语语言亲切,有教育性、鼓励性、针对性、可读性、导向性。

生复评:他评后,学生写出自己的意见,如:我能行!我真棒!我进步了!我一定努力!

家长评:每月家长对孩子作业及师生评价结果写出反馈意见,使家校相互沟通,相互配合。

学期评:每学期对学生个人和小组进行总评,评出标兵个人和标兵小组。

他评与自评相结合,成为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的渠道,学生在参与中充分发挥了主体能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课题实验效果与反思

通过以上措施,改变了以前布置语文家庭作业只重书面作业、轻口头作业,重作业 量、轻作业质量,重知识巩固、轻能力培养的现象,真正减轻了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了学生乐于读书和勤于写作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

在实施“小学语文作业评价改革研究”实验过程中,领导和教师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树立了学生是主体的意识,注重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教学质量得到迅速提高。学生语文综合及格率由2006年的80.6%上升到2009年的98%,综合优秀率由2006年的30.7%上升到2009年的81.2%。同时培养出了一大批名师、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

但是课题研究仍然存在几点问题:

1、怎样将学生的个性化作业与素质测试相结合。传统教育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方式存在很大不足,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改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根据新课改要求,怎样将学生的个性化作业与现有的素质测试相结合,全面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和素质状况,是我们今后要考虑的问题。

2、学生自主选择的作业花样百出,品种繁多,给评讲和展示带来一定困难。比如“作业超市”里的作业,虽设立“最佳设计师”和“最佳挑战者”,但终因费时过多,未能照顾全体。

小学作业课题研究 篇2

最新《英语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性学习方式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重视从语言知识转向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强调学习外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枯燥的背诵和记忆的过程, 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 一个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过程。小学英语作业是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延续, 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应该看到, 随着网络的兴起, 各种现代化辅助工具的出现, 英语的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 形式也更加多样。单纯地机械操练、死记硬背的方式已经无法吸引学生, 而缺少运用的作业形式对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提高成效甚微。因此, 如何设计更有效的作业形式、作业评价方式就显得更加迫切, 特别是对课时数有限、教学任务繁重的一线教师尤为重要。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本校四年级三个班的学生, 共计105人。

2. 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作业分析、访谈法。

问卷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 内容包括学生个人情况、学生喜好何种作业类型、学生作业完成存在困难及解决办法、学生喜好何种学习方式、学生喜好何种评价方式、学生对作业有效性自评等6个范畴, 35个问题, 采用4级量表积分的方式, 主要调查学生写作业的动机、学习策略以及他们对英语教学等多个因素的感知情况。作业分析是通过对日常作业的反馈、统计, 调查实践过程中的变化。访谈法则是针对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调查。

3. 数据分析工具

本次问卷共收集105份, 由于填写问卷前解释清楚、到位, 收回有效问卷105份。本人将数据输入Excel中, 然后利用SPSS18.0软件, 进行相关性分析。

三、学情分析

1. 上学期末情况

我从上学期开始接手四年级英语教学。四年级共有A、B、C三个班, 班级人数分别为35、34、36人。其中B班成绩最高, A班次之, C班成绩最低。经过一个学期的无差别教学, 上学期末成绩排名仍然是B、A、C的次序, 而且C班和B、A两班的差距还有拉大的趋势。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也不乐观, 无论口头作业还是书面作业都有学生拖欠。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 作业应该如何布置呢?

2.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为了方便分析, 根据反馈形式, 将英语作业分为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

据调查, 三个班级的学生喜好各不相同, A班学生喜欢朗读、唱歌、模仿录音。B班学生喜欢朗读、唱歌、表演课本, 而无人喜欢对话, 这可能与B班男生偏多、表现欲强有关。C班学生最爱唱歌, 其次是朗读和模仿录音, 可能是因为C班基础较薄弱, 学生更喜欢歌词简单、容易哼唱的歌曲。

通过三个班对比发现, B班学生喜欢抄写单词, 而对其他需要思考或是费一定时间才能完成的书面作业都缺乏兴趣。A班学生则对做课堂练习、抄写句子表现了相当的兴趣。对C班学生来说, 对贺卡和手抄报这类综合性作业有一定兴趣。B班和C班都对抄写单词有很大兴趣, 也许不是他们爱抄单词, 而是因为抄单词简单、省事。

据统计, A班总能及时交作业的同学有10人, 偶尔拖欠的有22人, 经常拖欠的有4人, 分别占班级总人数的29%、60%、11%。总能及时交作业的同学与没抄作业一项变量是显著负相关, 说明他们总能及时抄写作业, 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与老师表扬一项变量为显著正相关, 看来老师的评价对他们很重要。偶尔拖欠作业的学生对老师的表扬并不太在意, 奖状对他们的激励也很有限, 玩英语游戏是他们的最爱。对经常拖欠作业的学生来说, 模仿录音是他们喜欢完成的, 他们总能从亲戚那得到帮助。

B班总能及时交作业的学生有9人, 偶尔拖欠作业的有24人, 经常拖欠作业的有1人, 分别占班级总人数的27%、70%、3%。由于经常拖欠作业的学生只有1人, 样本太少, 数值存在偏差, 所以不予采信。总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能在家听音超过10分钟, 很喜欢看影视和玩游戏, 喜欢写英语作业, 有困难时乐于寻求英语教师的帮助。班级多数学生听音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做作业有困难时也没有找老师帮助, 觉得看英语影视节目和玩游戏对学英语没有帮助。

C班总能及时交作业的学生有10人, 偶尔拖欠的有22人, 经常拖欠的有4人, 分别占班级人数的28%、61%、11%。经常拖欠作业的学生不太喜欢英语课, 从数据上无法分析原因, 需要访谈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 可以看出三个班级的学生喜好的作业形式、作业评价方式及造成作业拖欠的原因等方面有相当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和进行评价时不能一刀切, 要根据各班学情差异化布置。

四、作业实践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要求, 学生在四年级结束后, 应达到一级目标:对英语有好奇心, 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要求做动作、做事情 (如涂颜色、连线) ;能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 说简单的英文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 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书写字母和单词, 能模仿范例写词句。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英语作业无法囊括所有的内容, 有些目标可以在课堂上实现, 有些则可以体现在平时的作业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抄记, 根据反馈形式, 每次作业分为口头练习和书面作业两类, 实践性作业因为需要一定时间准备和反馈, 所以每学期布置两到三次为宜。根据学生的差异, 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种。以下是本学期四年级各班的作业安排及相应的评价形式。

A班:学生喜欢朗读、唱歌、模仿录音, 对做课堂练习、抄写句子、英语游戏表现了相当的兴趣, 他们最喜欢家长表扬和奖状。

评价方式:口头作业在每堂课前留出5分钟左右, 同桌互相检查, 根据流利程度给出1或2颗星。若能够帮助同学, 则再加1颗。

书面作业则由老师根据难度给星, 若有错误, 在订正完错误后再加星。每个模块上完后, 由四人小组根据口头和书面作业的得星总数, 评出一、二、三等奖, 教师通过网上家校和奖状等不同形式给予表扬。

用星星评价的方式, 直观、容易操作, 学生乐于接受。

B班:学生好胜心强, 喜欢比赛, 喜欢朗读、唱歌、表演课本上的内容, 愿意抄写单词。老师、家长、同学的称赞, 金、银、铜星和奖状都能让他们开心。女生更喜欢与同伴在课堂上一起学习, 喜欢角色表演、做贺卡等作业。男生则相反。班级多数学生听音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做作业有困难时也没有找老师帮助, 觉得看英语影视节目和玩游戏对学英语没有帮助。

B班作业与A班相比, 活动用书都在课堂上完成, 学期初布置抄单词、仿写句子的作业, 同时课堂上开展单词识记、听音模仿等小竞赛, 通过感知活动, 体验成功, 引导学生培养听音的习惯。通过组织玩、演作业中表现优异的学生, 定期排练小短剧, 调动班级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C班:学生最爱唱歌, 其次是朗读和模仿录音, 对贺卡和手抄报这类综合性作业有一定兴趣。他们最在意的是金、银、铜星和奖状。女学生更喜欢做贺卡, 更愿意找英语老师寻求帮助。而男生则喜欢做手抄报。

与A班作业相比, C班英语歌曲比赛在Module3结束后就举行, 通过让孩子体验快乐和成功, 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Module5给妈妈写贺卡的实践作业改为选作题, 制作一张手抄报或是母亲节的贺卡。评价上用金、银、铜星代替网上给家长发贺电。

五、结论

1. 效果

学期即将结束, 教师对三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三个班的作业及时上交率 (即布置作业后第二天早上主动上交数) 由学期初的52%、55%、48%, 上升到75%、82%、78%。喜欢英语作业的均值 (不喜欢为0, 很喜欢为3的四级量表) 由学期初的1.7、2.1、2.1上升到2.2、2.3、2.3。可以看到, 学生对英语作业的兴趣和完成的积极性有较大提高。

2. 不足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实践, 作业在布置、反馈、评价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作业布置上:某些课时的2星作业无人完成, 而3星作业多人选做, 分层的设计无法总做到兼顾学生的兴趣和课文内容。反馈存在的问题:作业批改完后, 个别学生没有准确、及时订正。评价:虽然已经大大简化了评价方式, 但口语课堂评价和每个模块的评价仍然占用了相当时间, 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 评价就难以及时跟上。

3. 启发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研究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G623.5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布置的数学作业脱离学生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少。也很少顾及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均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平等”地完成老师每天所布置的作业题。

一、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分析

作业是帮助小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理解、实现举一反三的重要过程,但是由于小学生自身存在年龄小、认知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数学作业设计上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创新题型较少。数学本身是一个发散思维较强的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如何通过作业的设计实现这两项能力成为关键。但是在实践中,作业的设计基本以例题的类型较多,缺乏创新的题型,而学生多半简单重复完成,甚至敷衍了事,不利于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

第二,应用题型较少。数学的学习最终是应用在实践中,而在目前数学作业的设计中,计算的题目较多,但是实际应用的题目较少。如果数学作业中计算题目较多则不利于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运用能力,不利于学生长期发展。

第三,合作互动较少。在当今的教学中,一直强调合作交流,尤其是对于小学生,合作交流对学生日后的融入社会、团队协作的影响十分巨大。基于小学生的心理,如果仅是个人机械作业也会让学生产生对于数学的厌恶心理,而合作互动,则学生之间不僅更有竞争力也会寓教于乐。

二、当今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理念

数学教育主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应用思维和创新意识,并要积极的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关注学生的“经历、体验、探索”。因此,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上,必须在小学生自身特点的基础上,充分的考虑这些要求。根据美国的相关调查显示,作业在高中教学里,对学生提高学习效果有着明显的作用,对于初中生效果则显得一般,对于小学生则基本没有效果。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不足且好奇心强,而作业往往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就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会产生厌恶的心理。此外,作业的设计应当纳入小学数学教育和学生数学素质和能力发展的课程目标之中。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关注学生数学素质、数学思维的发展,必须真正通过作业完成的过程帮助学生体验数学,探索知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推动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全而发展。因此,探索如何让作业的设计有利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1.从学生心理发展进行设计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持续集中,因此在作业的设计上,作业量不可以太大。作业量太大会压缩小学生的课余时间,剥夺了学生休息娱乐时间,容易导致小学生学习质量下降,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通常来说,小学生数学作业应该控制在30分钟以内。同时,在作业的设计中,作业的重点和难点应统筹分配,不可平均着力,应引导学生抓住核心的知识点,让学生可以直接明了地把握知识,形成能力,并树立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对数学课程的认同感。作业量的合理并不意味着就是简单的减少作业量,而是赋予了作业更高层次的意义,即提高效率,避免重复,让学生在合理可控的作业中中学习、贯通数学知识,从而实现作业设计的最大价值。

2.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由于每个学生接受知识、学习知识的能力不一,因此需要从学生具体的情况出发,教师应在对班每个学生全部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和数学基础,将学生分为水平不同的层次,同一层次学生的作业量、难度和要求基本一致。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富有个性、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设计作业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分层设计作业。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高,中等可选中,稍差可选低。

3.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中,作业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小学生处于知识的起步阶段,能否通过知识的学习逐步发展解决问题的分析、推理和形成模型的逻辑思维对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寻求“唯一正确答案”的影响下,学生往往是受教育越多,思维越单一,想象力也越有限。这就要求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启发学生,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对解题方法又重新的认识。并在解决问题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让学生可以独立的理解数据、运算、推理的思维。因此,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中,应让学生在应用和实践中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复杂的游戏,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数学知识内容应当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因而,小学生数学作业的设计必须以生活为基础,加深小学生对于数学的直观理解能力,依据小学生自身的特点,设计一些具有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的作业。作业设计的本身应当是让学生可以参与到数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实际测量、体验、思考等方式,有层次性的提升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例如:在让学生认识面积的作业中,除了让学生熟悉相关的概念外,还应该更多地让学生从亲手绘制相关的图形,并切实的测量物体的面积和边长之间的关系,最后再进一步巩固对面积的相关算法,用实践这种最直观的体验区测量长度单位,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四、结语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是一项兼顾理论与创新的工作。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课外作业的设计布置,把学生从过多过滥作业中解脱出来,使学生作业以趣味训练、体验成功、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为主,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升华,技能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方法、个性,在编织精巧的作业训练中得到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自工作调入中心小学,我突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劳累。

我执教两班数学,学生人数逾一百十,批改作业成了艰巨的任务。一有空就批改还行,一旦外出或有其他事情准备马上出现作业堆积,真是苦恼。在教学完《小数乘法》之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调查几种蔬菜每千克的价格。假如给你20元钱,你想购买哪些蔬菜?购买多少千克?(钱可以有剩余,蔬菜的价格最好是小数。)就这项家庭作业,由于每个学生选择的蔬菜不同,价格不同,答案各不相同,需要我每道进行计算,那么就算以每本1分钟计,也要110多分钟,相当于三节空课的时间。又惶论面批

我充满困惑:每个人都如此“劳累”?于是,我就“批改作业的时间够吗?不够怎么办?”的问题,对10位数学教师展开了调查,发现数学作业的批改主要存在两种情况。

1、当批改的作业属于纯计算形式即每人答案相同的时候。

这类作业,如果有两节空课,批改的时间就基本够了。因为答案千篇一律,使教师的批改速度加快。可是学校的工作不止一项,常会占去教师的空课时间,这样作业就会滞留,效果就会不明显。这时,教师往往采用集体校对,师报答案生批改或是让学习优秀的学生帮批代批的方法。

2、当批改的作业灵活性很大即答案五花八门的时候。

这类作业,批改需要大量的时间。教师常采用把思考的重难点讲解一下,让个别学生汇报一下自己做法的方法。但老师们普遍感觉这样的效果不是很好,有些学生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会应付了事,使教师精心设计的练习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基于这种现状,我认为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对现实中的大班化学生的作业批改方法进行一定地探究、改革、实践显得甚为迫切和重要。

二、国内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对于作业的批改,很多一线教师进行了探究。曾看到过这些观点:认为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为他们批改作业,有许多好处;认为“×”已不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不太适应时代教育的要求,变“×”为“?” 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认为教师布置了作业就要进行批改,否则教师就不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只有在批改作业中摸清同学们的具体情况,教师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查漏补缺,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教师正确处理好数学作业与批改对学生如何学好数学,教师如何教好数学至关重要„„这为我对数学作业批改方式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也更坚定了我对本课题研究的信心。

三、课题的界定

新课标强调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课堂上我们让学生自主探究、自

主尝试,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互相学习、做学习的主人,为什么这些理念

就不可以融入到作业的批改中去呢?作业的批改,为什么就不能让学生试

试?为什么不把学生的作业放给学生去批改?新课程不光提倡评价的形式

多元化,也提倡评价的主体多元化。这个“放”,既要让学生唱主角,又要

让教师完全了解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还要让学生得到发展。要注重把批改

作业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注重加强学生的合作意

识,注重培养学生敢于直抒己见、互争互辩的能力。

四、研究目标和内容

本课题研究和实践的目标,具体落实在以下四个方面:

1、通过研究,让教师减轻批改负担。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诱发学生向高层挑战的求知心理,发

挥个性特点,自行创新,主动发展。

3、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和谐发展。

4、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围绕目标展开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对多种批改方式的琢磨和实践,具体如

下:

(一)汇报式批改

第一步必须要让学生掌握批改的方法。在很多学生的心里,批改作业就是帮老师打个对错而已。在批改中,我和学生选用了分项评价的批改策略。例如,解题过程中,依据合理,步骤完整,结果正确可得“100”;所用文字符号图形正确,书写整洁,作业格式规范,可加得一个或两个“★”;解题思路具有独创性,有超额完成作业的情况可加得“▲”。当然,还要教育学生,当有的同学通过努力,在作业的某些方面有所进步时,或者在特殊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能照常完成作业时,就可以适当地抬高评价等级,对他们进行鼓励,使其体会到取得成功的快乐。

第二步是在学生熟悉了以上这种既关注到了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关注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的批改策略后,让学生四人一组相互交流,自由对调批改。学生相互间的要求往往比教师更严格。他们一边批改,一边会进行着相互的评价。在学生交流批改时,教师巡回检查,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他们有困难的题目的批改。

最后是每一个批改小组的情况汇报。比如,“我们组四个同学都得到了100和★,但▲只有„一人得到。他是这样做的„„”。一般要求学生汇报一个大致的情况,以及一些比较差比较好的情况。特别是教师在巡回中发现的一些典型错误,要求这组学生详细地汇报做法、错因,让教师比较全面地掌握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

(二)竞赛式批改

这种批改方式适用于量比较大,内容有一定难度的如单元知识拓展题之类题目的批改。

所谓竞赛式批改,就是把要批改的内容发给学生,完全放给学生批改,并且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批改的方法。批改的过程就是再学习再创造的过程。成绩优秀的同学,可能通过对别的同学的题目的批改更深地理解知识,或者拓宽思路;学习一般甚至困难的同学,也可能在批改中通过同学分析别人不同的思维方法,获取到正确的理解。在批改中,还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创新方式批改,可以写评语等等。

在学生批改结束后,要给学生一定的质疑时间,听听他们在批改过程中遇到的疑惑和不解。最后给所有批改正确的学生都加10分,有创新方法、批改有特色的同学另外再加分。

(三)辩论式批改

完成作业时,有时会出现个别同学的解题过程很特别,很简略,而结果是正确的;有时又会有学生不满足于教师对知识的理解和某些个别数学问题的解决,于是发生向教师“刨根问底”甚至出现“标新立异”的见解的情况。

这是一种结果的偶然巧合还是一种新颖别致的想法呢?面对学生的特殊表现和正常的求知欲,我们可以给予学生一个辩论争论知识的机会。辩论式批改就适用于这类题量不大,题解灵活,往往有多种解法,有一定难度的题目的批改。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试着独立批改,再让他们说说批改的情况,你认同你手中这本作业的做法吗?有不同意见和想法吗?你是怎么想的?由此展开班级大范围的辩论,最终肯定正确的做法,指出错误做法的错因。

(四)纠错式批改

纠错式批改其实就是一个再作业的过程。这种方法主要针对一些重难点和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容易出错的习题。这类题目往往不是特别难,学生能发现错误,但却容易错,如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等,往往需要重复的练习。教师如果把对一次练习的批改作为其中的一次重复练习,就既不会额外加重学生的负担,又能得到大于一次普通练习的学习效果。

纠错式批改的重点是纠错。学生要把同学做的对的地方圈出来,把错的地方摘录下来,写出同学共错几题,并针对同学详细的做法详细地写出他错误的原因,并在一旁改正。教师就只需浏览一下这些分析表,掌握学生错的最多的类型,随时调节教学方法。而学生在分析别人的过程中又深刻地理解了一遍知识,也培养了他们的纠偏能力,增强对错误的“免疫能力”。实际的实施是灵活的,对于某些较难发现的错误,教师要随时给予帮助,而一些容易纠正的错误,则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正。

(五)评价式批改

评价式批改法,是为了鼓励学生的作业积极性,主要针对一些与新课同步的常规性练习。由于教师不可能经常花大量的时间大面积的鼓励评价学生,让学生互相评价、生生互动,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可以采取客观评价与鼓励上进相结合的批改策略。当学生通过小组校对批改出对错后,要求他们在作业下面必须写上一句或者几句评语,主要写“你的„„值得我学习。”、“你这道题做的真好”、“你做的比我好”之类鼓励性的评语。

(六)辅导式批改

辅导式批改所针对的面比较窄,一般由学习优秀的同学来批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的作业,以此促进学生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这首先需要教师培养一批能干的学习者,教师需要经常做一些示范和讲解。

辅导式批改的一个方法就是暂时不给予评判。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时,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心理压力太大,可以采取暂不评判而是指导他去复习课本上的同类例题。等学生弄懂了算理,把错题纠正以后,再进行评判。这样,学生既弄清了错误的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又避免丧失信心。

辅导式批改最常见的形式是学生间的当面批改和指导。其实质是优生代替老师进行面批。在批改中,优生又理了一遍思路,使解题思路更清晰,解题方法更凝练,而同学的辅导,同学的语言又更能让困难生接受。在这种批改方式的实践中,教师要注意的是既要让优生对此充满兴趣,毫无怨言,又要使困难生喜欢来自同学的辅导,不觉得丢脸。这可以采用“拜师法”,让困难生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选择结对拜师。被选择的优生就有了一份责任感和喜悦感。同时,一旦困难生有进步,教师就要加以表扬,更要表扬他的“师傅”。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学生因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者。”通过让学生自主批改作业,扩大批改的参与面,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满足他们的这种需要,使他们自觉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2、教师因素:我校教师普遍感觉作业批改的艰辛。少批改又担心影响教学效果,为此,都希望能在探究出既有可行性又有效果的作业批改方式。

六、研究阶段

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分以下几个阶段实施。

1、第一阶段(2005年9月—2005年10月):准备。包括方案制定等。

2、第二阶段(2005年11月—2006年6月):采用行动研究法,将在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事实进行分析、概括,从中找到原因,不断地调整、修改方案,设计出更具效果的数学作业批改方式。

小学作业课题研究 篇5

一、课题名称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创新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学生作业的设计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业贯穿学生学习活动的始终,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应忽视的形成性评价内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是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强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作业这一环节如何体现,如何通过学生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个性化设计改革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

2.《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在新课改的指引下,我们语文教师应构建语文作业的新形式,讲究作业设计策略,优化作业设计方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3.解决教学中存在问题的需要

学生家庭作业繁重是中国基础教育的沉疴,极大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成为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呼声。在现实教学中,我们的学生却整天埋头于“作业堆”中,作业形式简单枯燥,训练要求统一,浪费了学生大量的课外时间,忽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打消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甚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导致厌学心理的产生,因而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的作业设计,虽然在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形成,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语文的能力,发展综合语文素质存在许多问题。致使部分学生的“等、靠”观念很强,每个班总有或多或少的学生完成不了作业。

(二)研究现状:

1.国内方面:近几年,国内教育者加大了对同类课题的研究力度,致力于此研究的老师也很多。特别是自从“减负”以后,很多学校对作业做了有益的改进尝试,诸如“开放性作业”、“主体性作业”、“发展性作业”等创新设计也层出不穷,在丰富作业形式、激发学生作业兴趣方面取得了不少宝贵经验。

2.国外方面: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的课外作业形式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和借鉴的意义。如英国中小学生课外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实践作业,即指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二是书面作业,即指客观性测试,其形式有回答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三是口头、听力作业;四是表演作业。再如美国教师经常设计一种贴近生活的课外作业,他们认为应当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当学生们意识到所学的知识很快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时,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他们来说特别显得有意义。

二、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一)课题的界定

“小学语文作业”指小学一、二、三学段的课内、课外作业,既有口头的也有书面的;既有知识、能力,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既有单项的也有综合的;既有教师设计的,也有学生自主创意的各种实践形式。“发展性”即把长期以来重记忆、重技能、重传承的传统作业训练转变到自主探究、注重养成、创新实践的轨道上来,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是灵魂,“发展”贯穿实验研究全过程,在实践中促进知识向能力的发展,促进学段之间的递进发展,促进“三维”一体的互动发展,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起点的发展,促进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的发展。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素养也将获得相应的发展。“评价”,语文作业评价是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体验、语文素养养成的常规环节和重要手段之一。评价的诊断反馈功能、激励功能、发展功能和评价的导向功能,贯串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作业练习的全过程。研究的着力点是作业的轻负、高效,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语文素养的养成。

(二)研究目标:

1.通过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设计出具有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小学语文作业。

2.通过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激发小学生对语文作业的兴趣,培养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树立多元评价标准,构建符合其智能发展的学习活动,使儿童从小就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体验生命的魅力。

三、研究内容

1.学生作业内容、形式的创新。本方面内容的研究是学生积极并乐于完成作业的基础。以情感认知为主线,通过自主、调查、讨论、实践体验等途径进行作业内容、形式的创新,使学生爱学、乐学、享受学习。

2.构筑语文学科的基础作业与开放作业相结合的新型作业设计与评价体系。本研究内容从作业的自主性、合作性、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等方面为研究导向,创设出新型的作业形式,并形成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作业设计与评价体系。

3.突出情感,探索作业的多元化评价方式。此内容的研究意义重大,成功的评价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提高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出作业过程中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评价方式应多元化,不仅注重知识学习成果的评价,还应注重知识学习过程、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的评价,从而形成有效的激励手段。

四、研究步骤

1.设计申报阶段(2012.5---2012.8)成立课题组,拟定研究方案。完成对课题的内涵与目标研究。

2.实施阶段(2012.9-2012.12)开题论证,明确目标,进入实质性研究。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并实施。改变传统的作业观,作业评价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注,形成作业的多元评价体系,撰写相关论文和调查报告。

3.中期论证阶段(2013.1--2013.3)进行阶段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领导专家中期评估验收。完成中期研究报告、研究论文、课堂教学展示,形成语文作业的多元评价体系。

4.结题鉴定阶段(2013.4-2013.6)撰写课题终端研究报告,形成新课程体系下的语文作业发展性评价体系。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前、后期采用问卷、谈话、比赛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对新教材有关有效作业设计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挖掘、分析和归类。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不断进行新的课外作业内容及样式的尝试,探索出既能激发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又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作业设计有效策略及反馈评价的有效策略。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5.案例研究法。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学生在活动中道德素质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形成新的道德建设措施,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六、预设研究结果

1.作业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因此,布置作业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连接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

2.作业内容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

在布置作业时,设计一些语文个性化练习,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让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园地。

具体如下:

1.理论学习材料集(包括理论学习文章、书籍、学习笔记、心得等)。

2.论文集(包括本课题研究的课题报告、总结、论文、师生发生变化的相关案例、反思等专辑)。

3.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英语特色作业研究结题报告 篇6

研究人员:蒋诗丰 姜晓燕

单位:铜钹山小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

趣味性 有效性 优化作业 探索与实践 报告摘要:作业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如果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封闭、僵化、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使学生觉得作业单调乏味,从而对英语产生厌倦情绪。

一、课题背景

“减负增效”要求已经深化课程改革,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其实就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职责,实现整体优化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心愿。因此我们教师必须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在大多数学校、大多数班级都存在着一定数量不愿做作业或不做作业的学生。这已经成为困扰教育界的一个难题。虽然国内外有很多人都对作业进行了研究,历史尽管久远,但只是局部、零散的研究,只单方面地研究作业,没有把它与教学结合在一起研究,研究也只停留在作业的形式、题型的变化、作业的趣味性上,尚没有形成一定的体系。尤其在作业的内涵上没有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作业设计得再好,教师花的功夫再多,如果学生不愿做,不去做,不会做,还是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这样只注重单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践,对于减负增效的探索,只能是“盲人摸象”。这些分析从另一个侧面向我们提供了研究该课题的锲机。

作为一个国家,她的基础教育目标不是去鉴别、发现、寻找、筛选一小批“优秀儿童”,不是在这目标下去建设与之相适合的重点学校,而是面向全体普通儿童,衡量教育改革的唯一标准:教育是否能保证群体普通儿童都能够理想发展,即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解决面向全体儿童的高质量、可持续的全面发展,从而解决教育的公平性问题。我们铜钹山小学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中流动人口子女约占70%,家长大多数是外来工,他们没有时间、精力去辅导学生,而且对于英语作业家长也无从下手,他们英语作业的质量不高。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选择了我们学校,信任我们学校,我们就应该为他们的终生学习考虑、服务,以弥补他们在流动中没有很好地享受优质教育,面向全体的全面、均衡发展不仅仅只是一种教育口号或教育理想,更可能成为一种教育现实!本课题开展的“小学生完成英语优化作业”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提出的。

作业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如果作业形式单一,内容封闭、僵化、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使学生觉得作业单调乏味,从而对英语产生厌倦情绪。在学生眼中英语作业成了学生的负担,他们认为作业是老师要他们做的,是老师、家长要他们完成的任务,他们不得不完成,因此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敷衍了事,导致英语作业质量不高,甚至有的学生还不愿完成、不能完成作业。而有些教师还把作业当做惩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当学生犯错时,罚他抄书多做作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作业的认识产生偏差,学生成了 “被作业”、“ 被学习”一族。由于这些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造成了在大多数班级都存在着一定数量不愿做作业或不做作业的学生。这已经成为困扰教育界的一个难题。国内外有很多人对作业都进行了研究,但仅仅停留在设计的形式上,题型的变化,作业的趣味性上,但未触及作业的本质,作业设计得再好,教师花的功夫再多,学生不愿做,不去做,还是前功尽弃。原因恐怕就在于教师、学生对作业的内涵没有真

正理解,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

传统的作业观把作业与教学分开来研究,作业归作业,教学归教学,作业仅仅成为学生的作业,一项任务。所以只是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行的,教学是双边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努力,缺一不可。

英语优化作业的研究就是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的原因,而且我们英语组是一个勤奋、刻苦钻研、充满活力的团体,虽然只有三个人却担负着一千多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对作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主要指的是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因此,我们提出《小学生完成英语优化作业》的研究课题,通过分析学生英语作业现状,让学生重新认识作业的内涵,知道作业是一种学习形式,是思维与能力的表现。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减轻英语课堂作业负担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喜欢英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转变以往外在被动、从属型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

二、课题界定

优化作业:所谓优化作业,就是区别于一般传统的机械性的抄写作业

英语优化作业:由于英语学科的特殊性,学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完成作业,不喜欢英语的学生比比皆是。因此,英语优化作业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优化作业在设计上应力求丰富多彩,情趣盎然,如:画一画,说一说,听一听,唱一唱,算一算,问一问,做一做等等。

小学英语优化作业的实践研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作业,它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另外我们需要对课外作业进行改革,摆脱单词的重复抄写,增强能体现学生主动性的课外作业。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要,自觉主动完成作业,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一步步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理论依据

1、《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策略”放在首位,明确指出,教学活动应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英语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对教学效果与提升的深化过程。

2、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对小学英语拓展性作业设计的指导意义: a.作业设计要面向全体,使每个人潜在的智能得到开发。

b.根据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

c.作业设计应该涉及到所有的智能领域,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d.作业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e.作业设计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具有实践性。

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为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注重学习者的认知结构,重视学习者的情感教学,强调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给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的机会。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小学英语拓展性作业设计的启示:

a.作业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中心。

b.作业设计应当是开放式的。

c.作业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情感因素。

d.作业设计应促进学生的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4、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教育应充分尊重并遵循儿童的经验与思维方式的独特性,采取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此外,儿童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只能依赖于儿童作用于外界环境的主体活动,皮亚杰强调智慧活动是在儿童内部形成的,因此,儿童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只有使儿童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教育一定要以儿童为中心,必须致力于发展儿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课堂教学中的作业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的呈现。

5、孔子教育思想:我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每个学生受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限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一定要坚持差异理论,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和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给每一个孩子都提供学习的机会,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他们各尽其思,各展其能,提高作业的质量。

四、研究内容

1、小学英语优化作业内涵的重新定位的研究

(1)我们课题研究的作业不是单方面研究作业而是与教学紧密结合的,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思维与能力的表现。优化作业的设计应该与教学目标一致,只有二者一致了,学生才愿做、会做作业,这样的优化作业才会有效。因为优化作业的目的就是学会、会学、爱学、乐学。

(2)我们研究的优化作业不能仅仅作为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手段,更不能把优化作业作为甄别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把优化作业作为教师自身了解教学过程是否科学、合理、有效的重要依据,从而调节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进程和方法。

2、学生英语作业现状的研究

(1)对学生英语作业情况的调查,我们采取了问卷、访谈等方法。通过对3-6年级共40名学生发放了问卷调查初步了解分析了学生作业现状。再通过访谈深入了解。了解学生作业负担状况、作业量和时间。课内外作业,优化作业各占作业总量的比例。

(2)研究学生对英语作业的感受,喜欢程度等。研究分析影响学生作业质量的其他原因。

(3)通过教师座谈也就是头脑风暴,探讨目前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布置是否科学、合理、有效,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怎样改进。

3、优化作业内容形式的研究

优化作业内容形式不仅仅是包括单词、句型、语法、语音、语篇和交际。优化作业内容是与课堂教学是完全一致的,因此优化作业的研究与教学要连在一起,它们是一个整体。一堂课的教学就是学生在课堂上从教学开始到作业结束。

4、优化作业时间的研究

优化作业时间的安排与分配,课内外作业量的比例,各自完成的时间。哪些作业在课内完成,哪些作业可作为课外作业。

5、根据优化作业内涵研究设计作业流程图,确定研究方向。

6、减轻学生负担的策略研究

通过对我校学生英语作业布置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对学生作业布置的量、作业的内容、批改方式、批语的表达等进行研究,探索一套适合学生有效英语优化作业的体系。

通过对3—6年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与身心发展规律的调查研究,针对不同年级的教学要求,探索适合各年级学生的英语优化作业的改进策略。通过研究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的学习要求,关注不同学生不同的需要,采取分层布置作业的措施。从学生实际出发,从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优化作业内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

五、研究对象

铜钹山小学3——6年级的小学生

六、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4年11月---2015年3月)

1、小学英语优化作业内涵的重新定位;

2、建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分工、职责;

3、对课题组成员以讲座、集中学习、自习等形式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掌握开展课题研究相关知识和理论。

4、在调查研究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设计出具有较强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确立明确的目标,制定学期实施计划; 第二阶段(2015年 4月---2015年5月)

1、课题组成员对各年级学生的英语优化作业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并总结。

2、课题组成员每月集中一次学习相关资料,交流各年级优化作业完成情况,做好分析、总结工作;

3、每学期期末进行阶段性小结,整理研究资料; 第三阶段:(2015年6月)

1、汇总课题研究资料;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3、组织成果展示活动,接受课题结题验收;

八、研究的方法

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相关“作业改革”的理论文献来帮助我们了解有关作业改革的历史和研究现状,从而为我们确定英语课题提供参考。

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要求,设计调查问卷了解我校学生对英语作业的态度与兴趣以及英语作业对学生的难易程度,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行动研究法:通过开展同课异构、课堂观察、当堂检测、默写、表演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反思、总结。

七、课题实施的做法

(一)实践性作业的实施:

小学英语作业要讲究形式多样化,既要有基础知识练习,也要有延伸发展练习;要听、说、读、写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1.口头作业:

a 模仿录音、创编表演

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而语音语调的培养是从不断的朗读中潜移默化而来的,更少不了反复地听录音。所以我们布置了以下

作业:①录音作业——模仿课文录音中的人物,朗读课文内容。②对话表演作业——自由结合,组成小组,创编并表演对话。③学说chant——在家听说练习,到校表演。

b口语交流、运用语言

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在学习了新的语言知识后,布置学生在课下运用所学英语和老师、同学、朋友、父母交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自愿组成一个个学习小组,对学过的课文或对话内容进行扩充、改编并表演。开始时,有的学生不够大胆,说的英语断断续续,这时教师可以反复鼓励他们要勇敢地说下去。几个星期下来,学生谈话的内容渐渐丰富了,过去那种在讲台上紧张、胆小的现象也会变得少见。相反,他们还期望着自己能够多上几次台,多展示自己的英语才华。

此外,我们还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督促学生学习英语,鼓励学生用英语与家长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饶有兴趣地充当Little teacher的角色,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课堂的小组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体会成功的喜悦自然会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3)调查采访、总结归纳

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各种交际活动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学会用英语做事,体验学习语言的过程。

如:学习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等。我们布置了让学生课后调查的作业,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调查,过几天汇报调查结果。然后在黑板上设计一个大调查表,通过问答形式,要求学生用英语汇报各小组调查的结果,统计出本班的调查结果。其中某些话题,如“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 ”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调查面扩大到家庭中,让学生通过调查本家庭成员或好朋友的家庭成员喜爱的季节,了解人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水平等更深层面的生活知识。这类型的任务有助于学生学会如何用英语与人交流,培养学生学习,如何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促进了各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而且对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的精神很有帮助。

这些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任务型作业,既能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又能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和整理所学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视听作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听”又是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要提高学生听的能力,光靠英语课堂中的语言输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布置适量的英语听力作业来予以加强。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可以布置一些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视听作业。比如让学生在家收听少儿英语广播、收看少儿英语节目或英语教学片,尤其是小学生喜欢的英语动画片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脑、口,多者并用,使学生们既快乐地欣赏了画面,又学到了新的英语知识,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语言听觉感知能力。

同时,在布置听力作业时,将听力作业与口语作业结合起来,采取“小小模仿秀”等方式, 让学生将看到的或者听到的英语小故事、英语歌曲、英语歌谣等模仿并表演出来,进行一些竞赛活动或者直接与学生的英语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3.书面作业

在布置英语书面作业时,除了布置一些必要的机械性抄写作业外,布置一些具有实践性、趣味性的作业, “英语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设计书面作业时,要注意把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在活动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语言。英语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英语学习的触角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把平时书面作业与学校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学校实践生活中巩固英语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a 寻找身边的英语

为了使英语作业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了“找一找”的作业,即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资源,通过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渠道,增加信息的输入量,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平时可经常布置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学习英语知识,做一个学习的有心人。如摘抄生活中所见到的英文等。b 动手制作作业

制作类作业既可以让学生复习和强化所学知识,变机械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体现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a.制作单词卡片

孩子年龄小,都喜欢涂涂画画。每一个模块完成后,让学生制作单词卡片。这种让学生动手做一做的作业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淡化了作业的痕迹,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新鲜感和兴趣,也间接地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然后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来给予学生评价和指导。如,在学习食品类和动物类单词时,让学生通过制作单词卡片来提前介入新课的学习,用彩色的卡纸画上图画,在画上四线三格,把单词规范的写在卡纸上,上课老师教授新词时,让学生四人一组拿出词卡来操练。既形象又生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在制作和语言学习的交汇中巩固所学知识。b.制作英语警示牌。

学习完祈使句后,可以要求学生为校园的各个场所设计英语警示牌。于是,校园的绿树上、红花旁有了“Don’t climb the trees!/Don’t pick the flowers!”的警示牌,垃圾筒旁有了“Put the rubbish in the bin!”的警示牌,……;还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儿童节、教师节、母亲节、圣诞节等中西方的传统节日,让学生自己制作英语贺卡,写上真诚的祝福,送给自己喜欢的人。有时候老师也可以借用学生制作的图片作为教具。c.制作英语mini book

到了高年级之后,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书写的基本规范和格式,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我们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mini book 编写作业,制作season book、calendar等等,让学生从学习者便成小作者,从自己的一本本mini book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英语学习的成就感。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性作业

布置英语作业时,既要考虑学生的共性,也应兼顾每个学生的个性,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考虑平时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1.自主选择作业内容,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兴趣、特长选择作业。可以选择自己有兴趣的作业,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英语程度挑选难易不同的作业。

2.自主选择作业完成方式。作业完成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在父母的合作下完成、同学之间合作完成、独立完成等。和父母一起查找英文资料,分板块习作,一起做一张英语小卡片;和同学一起自编、自导、自演英语短剧等。

(三)把设计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

设计作业是老师的事,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然而,把布置作业的权力下放给学生,把作业的设计和选择权交给学生,不禁锢学生的思维,不设置统一的答案,却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能提高学生的自主互助能力。对学生来说,每一次作业设计都是一种创造,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根据自主选择的不同作业完成方式,自主设计作业既可以自己设计作业自己做,也可以是和同学交换做,还可以和同学交流、讨论、合作设计,大家一起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在保证作业质量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参与作业的设计了解教学重、难点,体验作业的重要性,巩固复习学过的内容,检查学习的效果,获得全新的自主学习的体验。

八、课题取得的成效

通过“小学英语优化作业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学生学习英语更加主动积极,也越来越喜欢老师布置的英语作业,每个学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英语课外作业策略的运用给学生英语学习带来了变化。1.形式多变的实践作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形式多变的实践作业,现状每次布置课外作业,学生就会猜测今天老师将布置什么作业,而且有时学生还会提出他们更喜欢、更新颖的作业形式。而且,这些作业适合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又采取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还给了学生自由发挥、自我创新的机会,所以学生完成得很高兴、很轻松。课外作业质量高,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同时,培养了学生创造能力。优化作业的实施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起学生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转变了一部分对作业不感兴趣的学生,促使他们在作业的自主性、主动性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结果表明,在实施优化作业后。喜欢作业的学生数猛增,不喜欢作业的人数骤减。优化作业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也大有裨益。2.自主选择性作业,让学生获得了成就感。

通过自主选择实践性作业,学生选择自己想完成的作业,多了选择的空间,多了主动的权利,作业给他们增添了快乐。在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下,全体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就感,形成学生勇于实践、不怕犯错、充满自信的积极情绪。同时,促进了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间的学习能力、信息资源存在差异性,他们在课外的个人学习探索中所获得的信息是不同的。通过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中,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资源共享,扩大词汇量和语言信息量,如在制作手抄报和单词卡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相互间的合作学习,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3.实践性作业的完成,让学生成为应用的创新者

在实践作业设计中,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实践性的活动环境,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研究气氛中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在探索过程中,他们创造性地思考问题,自己决定要进行的实验步骤,特别是一些探究作业必须在师生共同的讨论中得出,学生也学会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4.自主设计作业,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动者

作业设计向来都是由教师完成的,而自主设计型作业则是由学生完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归纳和整理所学知识,并设计出具有实践性、符合学生心理的作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优化作业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多样化的课外作业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习兴趣提高又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此便形成良性循环,学生乐学乐记,教师寓教于乐,从而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减轻了作业负担,提高了学习成绩过去作业比较注重量,通过“多抄多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现在,我们布置作业时,首先考虑学生的量力性,即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其次考虑到作业差异性也达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目的。

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不善于记录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缺乏对研究对象前后表现的比较分析。2.课题研究的设计的形式还不够大胆,创新力度不够。

3.设计要深浅不一,选择性强,让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心理要求的作业。

4.让全体学生各尽其思,各展其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做作业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作业的质量。参考文献

1、安凤歧,梁承锋主编,2004,《小学英语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家庭作业布置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7

新课程改革以来, “学生减负”成为热门话题, 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家庭作业的布置。在当前的教学中, 大多教师缺乏新理论的指导和监督, 通常是根据自身的经验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 但是这些家庭作业未必合理, 因此学生可能还需要背负沉重的作业负担。为了使学生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 家庭作业改革势在必行。

1.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问题

(1) 作业形式过于单一

目前, 我们小学生的作业种类主要是一些批量化的抄写、僵化练习等。例如语文, 一般就是抄写生字词。数学, 简单练习反复做。这一类的作业在小学生家庭作业中占较大比重, 学生常常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完成作业。单一的抄写、练习类的作业很容易使得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以至于最终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家庭作业。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大部分小学生并不喜欢作业, 他们或许会用课余时间去完成作业, 但他们这是被动的接受, 如果学生自身对作业缺乏热爱, 那么他所做的不会进入他的脑海。

(2) 惩罚性作业“横行”

所谓惩罚性作业, 是指教师以作业为手段来惩罚学生, 是为惩罚学生而布置的作业。如今很多教师热衷于将作业当作是一种惩罚手段。惩罚性作业的加入, 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挤占了学生过多的课余时间, 调查显示, 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连中午午休的时间都没有。这样过量的作业同样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

2. 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原则

(1) 真

作业的“真”是指作业的布置合规律性, 也就是说, 该作业是学生切切实实需要的, 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 是对课堂的补充。惩罚性作业的布置便违背了“真”的原则。很多教师布置此类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惩罚学生, 让学生能牢记错误不再犯, 因此常常对于惩罚内容的作业的布置很随意, 没有目的性。教师布置这样的作业, 学生唯一能掌握的信息就是“我错了”, 而不是对所做的作业内容有什么新的领悟。那么该作业就只剩下一个华丽的形式了, 缺失了那份“真”, 它没有做到真真切切的为学生服务。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 要做到“真”, 首先应该考虑到一点便是学生的需要。只有合乎学习规律, 合乎学生需要的作业, 才能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精心选择作业, 要选择那些能够突出重点内容、学生又容易出错的作业, 选择典型的、有代表性的。

(2) 善

“善”———“指慈善的事、好事。”教师并没有把批改作业放在重要的位置, 甚至敷衍了事, 而且在对惩罚性作业的检查评价方面更是随意。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很重要, 是学生再接再厉的一种动机。如果教师只是布置作业, 而忽视对学生作业的评价, 同样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说有些教师在“完善”一方面没做到位。另一方面, 有时候教师的评价方法存在问题。由于评价方法的不当, 造成学生的心理阴影, 学生可能会因此而厌恶作业, 厌恶教师, 最终厌学。

在布置好作业的同时, 还应该要做好该作业的善后工作, 让整个作业的流程呈现出“完善”的状态。也就是教师要注重每份作业的评价工作。并且在评价方法上下功夫, 努力做到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教师给予学生合理善意的评价, 以期学生有更深一步的发展, 这就是前文叙述中所说道的“好事”。教师做到了上述两层含义, 就真正做到了“善”。

(3) 美

对于作业的“美”, 笔者准备从两方面去分析解说。第一方面, 教师做到了“真”、“善”就是美。所有一切“真”的东西就意味着美。所有一切“善”的东西也是一种美。但是对于布置作业的艺术来说还有一种美, 就是缤纷多彩。这就是第二个方面, 教师布置的作业多样化, 就相当于给作业添上了不同的颜色, 使之缤纷多彩。想要使学生学会知识, 热爱学习, 就不能把学生局限在那单调乏味的题海中。根据调查数据, 也可以得出, 小学生喜欢富有趣味性的作业, 那么面对如此缤纷多姿的作业, 学生会讨厌吗?当然, 这里所说的多样美, 并不是说让教师给学生布置各种作业, 而是尝试着改换作业的形式, 使之富有趣味性, 能够吸引学生。

3. 结语

家庭作业作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桥梁, 连接了学生课上和课后的学习, 对学生的各方面成长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教师方面来看,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了解到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知识点, 从而改善自身的教学。从家长方面来看, 有效的家庭作业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良性交流, 促进亲子关系。从学生方面来看, 可以获得真实的提高。因此作业的布置要做到“真、善、美”。这就是布置作业的艺术。“从价值观角度看, 一切追求和表现真、善、美的活动都得到社会的肯定, 并且取得卓越的成效。”所以当教师秉持着真善美的艺术去布置作业, 那么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摘要:家庭作业是教师课堂布置的, 由学生在课外完成的一种学习活动, 家庭作业可以说是教学活动的延续。在课外, 家庭作业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部分, 因此家庭作业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块学习领域。但是目前我国小学中, “作业负担”这个词屡见不鲜, 这是一个热门话题, 家长和老师对此观点不一。在本文中, 将着重分析小学生的家庭作业现状, 分析其原因, 并尝试给出相应的对策, 来提升小学生家庭作业的质量。

关键词:家庭作业,小学生,原则

参考文献

[1]宋立华.让惩罚远离作业[J].教育科学研究, 2011.

[2]代乌云.谈小学生课后作业量问题[J].语文学刊, 2012-11-05.

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研究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59-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绝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观念、教学方法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对于课后的作业设计方面,很多教师并没有十分的注重,在布置作业时仍然布置一些形式枯燥、内容单一的作业,这种作业已经很大程度上消耗了学生对数学的热情。所以,在素质教育推行的今天,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布置和设计出学生喜爱的作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在设计作业时要融入趣味性元素

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特点,好奇心强、兴趣广泛,同时求知欲也很强烈。所以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结合这些特点进行设计。

1、布置专题作业

2、“数独”专题作业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想学生推荐《数独》这本课外书籍,其中的游戏规则简单易懂:在9*9的方格内,将1-9这9个数字填写到空格中去,使得方格内每行每列以及用粗线分成的每个3*3的方格内又含有这9个数字(不重复)。在游戏中题目会事先填入几个数字,其余等玩家去完成,在填写的过程中一句题中的数字分布情况,探究出其余空格应填的数字。这种游戏不但好玩,重点是对培养学生的耐心、专心有很大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找规律型的作业

它是《数学课程标准》内的新增内容,包含了深刻的数学思想。为了使学生能够将这部分内容学好,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安排专题作业。例如:在设计作业时将作业按照题型和数字规律进行划分,使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和训练,经过课堂的训练以及课后作业的巩固,学生对找规律这个章节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设计“身边”数学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使用这样的形式:请同学们对《小张的日志》进行修改。“2013年6月19号,星期三,晴。早上8点,我从20米高的床上起来,用了10小时洗脸刷了牙,吃了20千克的食物,背着60克的书包向学校前进,路上遇到了90克的胖子小黑,我们一起去上学,到了教室我拿出1厘米厚、20米长的书进行阅读”。晴将小张日志中不合理的地方批改出来。这样可以使原来改合适单位的作业设计成富有趣味性的作业,以此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注重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目前,教师布置作业一般要求独立完成各自的作业,是的少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产生了畏惧作业的心理,这要求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设计一些需要学生之间合作才能完成的作业。

例如:(1)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指定每个小组的组长,要求在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数学周报或者月报的创作,数学报的内容就是哥哥组员搜集到的任何和数学有关的知识,在期末将最富有创造性的数学报贴在班级墙上,供全班进行浏览,使学生之间达到资源共享和互相学习的目的,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学习《统计》这个章节的时候,可以布置小组完成统计各个小组家庭成员一个星期水和电的用量或学校门口十分钟内自行车的通过量等。使得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增加了作业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科学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将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延伸到学生的所生活的各方面上,在布置作业时做到具有开放性、趣味性、合作性的特点,确保小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有较高的热情和积极性,能起到巩固知识的同时,将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 葛灵光.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例谈[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1,(3):60-62.

[2] 徐良磊.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问题研究[J].新校园(中旬版),2011,(2):105.

上一篇: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所需材料下一篇:四年级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