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思想史 研究论文(共8篇)
中国法律思想史 研究论文 篇1
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论文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秦国依靠法家思想富强称霸,统一六国,“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但是,秦朝也因法家思想走向极权统治,加之奸臣当道,二世而亡。汉朝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将儒家思想确立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然而,汉承秦制,法治理念并没有衰落,反而为各朝沿用,中国封建社会的法治传统同时确立。儒法两家都主张国家由天子一人治理,君主归为天子,至高无上。正是儒法两家这种国家由天子一人治理的主导理念,对官吏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而法家早也有这样的论述:“吏者,民之本、纲者也”。也就是说,君主相对于臣子的地位,相当于官吏相对于人民的地位,进而可知,君主的一切行为在官吏那里,都可以被复制而施用于人民。
中国传统社会是人治社会,这种“人治”始于君主,然后在君臣二级分治的体制下,被各种官吏不断复制甚至恶化和滥用。虽然法家有过限制君权的尝试,但是收效甚微,最终不了了之。中国没有限制君权的成功,商鞅之后也不敢有这样的尝试。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地方官吏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复制皇帝的极权专制,中央很难对其采取限制和打击。一般情况下,君臣勾结,互相满足利益,以求“维稳”。追究这种体质性现象的实质,不难发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同时也完成了国家私有制为核心的国家体制向土地私有制为核心的国家体制的转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在于维护私权,但是无论是君主还是臣子,他们对于私权的维护都缺乏明确的限制和约束。虽然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但是他本身不可能将这种统治权贯穿于国家的各个层面,必须通过设置官吏进行管理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在这个过程中,君主的地位虽然明显高于臣子,但是相对来说臣子对君主有一定的约束,二者互相牵制。由此,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便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也生发出中国封建社会其他各种问题。
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在于君主和臣子对于私权的维护没有明确限制和约束,并且君主和臣子不同程度的相互牵制又相互勾结,从而,中国封建社会从上至下形成了一种自私自利的国民劣性,毫无远见并且刚愎自用。中国各个朝代的法律基本也都是恶法,强调对犯罪行为的严刑重罚,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奖励善行,但是在一种“私权至上”的社会环境中,中国人民更多首选自保。中国和西方同样强调“私权至上”,但是中国所走的道路与西方截然不同,中国社会局限于私权之中,而没有从一种更宽广的视野将“私权至上”确立为社会的核心原则,这也是中国古代自然法和宪法发展十分落后的原因所在。但是中国出现这种状况具有客观必然性,从春秋战国后期秦朝开始中国社会由儒法两家思想主导,道墨两家思想一直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儒家的家族主义具有承袭西周宗法制的先天优势,法家的国家主义在战乱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也具有极大的现实优势,从而形成了秦朝的具体社会形态。秦朝确立了法家思想的主导地位,汉朝董仲舒确立了经过修正的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在此之后法家也较好的进行了儒家化,从此中国社会便由儒法两家主导。改变一种已经具有统治地位的社会主导思想无疑是十分艰难甚至不可能的,虽然秦汉以后各个朝代不同程度都有过对道家思想和墨家思想的重视,但是道家的个人主义和墨家的世界主义还是难以被大众所接受。
变质的私有制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本质的问题,是其他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皇帝和各级官吏上下级权力关系明显,专制集权主义严重,由于相互牵制的客观存在,又不得不相互勾结。变质的私有制导致恶劣的利益之争,利益之争又导致权力之争,于是结党营私、官商勾结、买官卖官变成了自然而然的现象。然而在获得权力之后,损公肥私、贪赃枉法、贿赂腐败又成了绝大多数官员最真实的生活。在这样一种丑陋的社会体制中,上至皇帝,下及臣民,都完全自溺于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中。纵然一些“异见者”在不同时期提出过强烈的批评意见,但是他们难以拥有实权也难以进行变革,这些言论和思想在中国古代只可能是昙花一现。在这样一种“私权至上”的社会环境中,以皇帝为首的私有制所有人的权利丝毫不受干涉,官员也只是为了取得一定的权利而接受皇帝的制约,在取得权利之后便胡作非为,甚至与皇帝争权。变质的私有制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根本的问题,权利约束机制在中国从来不存在,因此在中国难以产生真正的自由,中国只能逐渐成为一潭死水,生机是根本不存在的。
中国法律思想史 研究论文 篇2
一、西方法律思想下法律与道德的基本理念
西方法学家们对法律与道德关系进行思辨研究, 形成了不同的认知理解, 从而西方法学家们也被划分成了不同的法学派别。其中观点争议最为对立激烈的当属自然法学派和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
(一) 自然法学派
自然法学派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回答经历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渐变过程。自然法学派始终强调自然万物按自然规律发展的理性法则, 即自然法, 是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 其实质也就是道德法则, 是永恒普遍的道德原则。自然法是实在法制定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实在法必须始终追求并符合自然法的基本价值。因此, 人们所创制的实在法, 即法律, 并非是统治阶级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必要的统治形式, 法律只是实现自然法所倡导遵循的崇高道德法则的一种手段工具。因此,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并不是孤立没有联系的, 道德所倡导的正义就是法律所要实现的, 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古希腊苏格拉底认为, “一个人只有始终如一地遵守法律、服从法律, 才能使道德标准能够实现, 才能体现出正义性。”[1]柏拉图认为“立法者制定法律时, 应当以整体道德为目的”。亚里士多德给予法治的含义是大家服从的法律应该是良法即符合道德原则的法, “法律的实际意义却应该是促成全体人民都进于正义和善德的 (永久) 制度”。[2]古罗马的西塞罗认为, “‘共和政府’是依照‘正义’和自然法则组织起来的, 在这样的国家中, 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被统治阶级, 都以服从法律为美德”。[3]二战后, 自然法学再度兴起, 理论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虽然古典自然法学派和新自然法学派的理论内涵有所差异, 但都强调法律始终以一定的道德原则为其理想目标, “绵延几千年的自然法无不包含了人类最美好的道德关怀”。[4]
(二) 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派
分析法学派对于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观点同样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即从完全排斥自然法到逐渐耦合。早期的分析实证法学派一贯坚持观点是法律与道德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即使对于道德要求的标准来说是恶的规定, 只要一旦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那就得必须为全体所遵守。早期分析实证法学派不回答法律是否具有道德性这一问题, 也不对法的价值问题进行探讨, 即使法律与道德存在某些偶然的联系, 但是内容方面没有必然概念之间的联系。新分析法学派逐渐松动了这种与自然法学派观点“势不两立”的态度, 在一定条件下承认法律与道德之间的耦合关系。认为法律规则与道德规则之间存在着共通性因素。“责任和义务的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具有某种显著的相似之处, 这些相似之处足以表明道德与法律使用共同词汇并非偶然”, 承认并总结最低限度自然法的内容。“这些以有关人类、他们的自然环境和目的的基本事实为基础的、普遍认可的行为原则, 可被认为是自然法的最低限度的内容”。[5]
二、中国法律文化下法律与道德的基本理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 市民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一般道理是“以德服人”, 国家统治方面遵循的基本价值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德主刑辅”“为政以德”等。在先秦百家时期, 君主须“以德治国”方能平天下这一由儒家文化所积极倡导的治国理念, 已经从理论设想阶段发展到君主治国的实践之中, 其他各家, 如道家老子所提倡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墨家墨子所提倡的“兼爱、非攻”等思想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对君主治理国家的道德要求。到了西汉时期, 确定了“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文化统治思想, “德”的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成为法律制定、执行的指导思想。当然, 在德治思想为主导的封建社会时期, 法制思想, 即刑治并不是完全被忽视。统治者往往将刑罚作为辅佐德治天下的一种统治工具, 维护道德所提倡的社会秩序, 与道德相辅相成。因此, 形成了以德为主的德、礼、刑三位一体的治国基本思想。[6]
而法家所主张的以严刑峻法来统治国家的思想, 虽然在当时的社会时期中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秦朝昙花一现的迅速灭亡昭示着仅凭一套严酷苛刻的法律制度规则是不能从根本上治理好国家的, 在适用刑罚的同时, 必须以一定的道德规范作为核心价值理念的追求。而且当时法家主张的“以法治国”只是将法律作为一种统治工具, 并没有将统治者本身规范到这种严刑峻法之中, 统治者凌驾于法之上, 使得法存在的价值受到质疑。
三、中西方法律思想中法律与道德关系对比
通过以上对西方法律思想和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具有代表性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的阐述, 我们可以从这二者对法律和道德的评价中得出如下结论:
(一) 西方法律思想与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有交汇之处
西方自然法从人性为出发点, 主张保护人的尊严和自由, 强调从最高的“善”的要求出发反映人的本性, 主张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统一。自然法是实在法的制定依据和基础, 是一种天然的理性价值观, 也是主导一切存在物的最高自然法则, 是一种和谐有序的自然状态。强调法律是实现道德所期望达到的和谐秩序的工具。而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 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人性本善”思想, 认为仁义礼智是人类共有之理性, 是人所固有的, 主张刑罚须辅助道德适用, 这都同西方自然法学派的理性观有很多相似之处。
(二) 对道德关注的侧重不同
西方法律思想中主要是针对法律是否具有道德的属性而展开论战, 自然法强调法律是实现道德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而分析实证法学派强调法律与道德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文化中主要强调的人自身的道德性, 尤其是对统治者自身道德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三) 西方社会和中国社会对法律和道德要求不同
由于西方社会从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相对自由宽松的言论环境, 各个学派学者可以充分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对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探究和阐述, 由此形成了以法律为核心, 盛行法治主义的至今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而古代中国总体上以道德为核心, 盛行德治主义, 法制思想只是在春秋战国一段时期被统治者适用, 作为儒家思想的一个小分支, 法家思想并未完全充分发展起来, 法律只是被作为在道德调整某些社会秩序不能时才被适用, 法律只是道德的辅助工具。
四、中国现代化法治程序正义的理性选择
鉴于中国几千年以道德作为调整社会秩序的准则的传统文化思想的主导, 一个成熟法制社会的构建对于我国现今的法治发展状况来说, 并非一日之功。中国传统诉讼文化中人们一般追求的是“合情”的实证正义, 因此, 在中国社会中, 使得人们对道德公正和法律程序正义公正的追求不尽相同。[7]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信息开放或者说是一个信息爆炸的世界, 网络的普及与迅猛发展, 使网络舆论成为一种监督司法机关办案的重要力量, 有时, 法官基于案件社会效果的考虑, 可能会对案件的审判造成一定的影响, 以期在一定程度上符合社会认可的评价体系;反过来说, 如果不考虑社会道德的公正标准, 一味强调司法程序的严格适用, 强调法官的中立, 无论是程序适用还是法官独立, 法律对公众而言就意味着一种僵硬和无情。民众希望程序可以根据社会道德的诉求及时审结, 而程序正义却要求严格依照程序进行审理。这些方面对公正认识的差别不可避免地导致双方的冲突。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冲突, 必须对舆论监督程序正义进行必要的制度设计。依据程序正义理论, 设置的正义程序就规限了权力主体应遵守的程序性义务, 因此程序正义不只是正义的一种衡量尺度, 也有利于防止公共权力的滥用, 是一种利用正当程序规则对权力加以制约的有效机制。从舆论监督的范畴看, 通过强化程序正义规则和完善相关制度安排, 可从程序层面对舆论监督的主体形成约束和规范, 防止舆论监督权的泛化和滥用, 保证这一话语权在法制和道德的轨道上合理运行, 由此达到更好的监督效力、效能;遵从正当程序, 有利于为舆论监督创造更为宽松的社会环境。依据法定程序合理合法开展舆论监督, 对于更好地发挥监督效能, 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以及和谐社会建设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兆兴.法律与道德[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6.[1]刘兆兴.法律与道德[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6.
[2] (希腊) 亚里士多德 (著) , 吴寿彭 (译) .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2] (希腊) 亚里士多德 (著) , 吴寿彭 (译) .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3.
[3]陈允, 应时.罗马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1.[3]陈允, 应时.罗马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31.
[4]吕世伦, 张学超.西方自然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法学研究, 2004 (1) .[4]吕世伦, 张学超.西方自然法的几个基本问题[J].法学研究, 2004 (1) .
[5]英哈特 (著) , 张文显 (译) .法律的概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5]英哈特 (著) , 张文显 (译) .法律的概念[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6]蔡宝刚.迈向务实:西方法律与道德关系理论的流变路向[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90-94.[6]蔡宝刚.迈向务实:西方法律与道德关系理论的流变路向[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3) :90-94.
浅议儒家思想对中国法律的影响 篇3
关键词:儒家思想;法律;法治
一、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历程
儒家思想定义: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简言之,礼治,即贵贱、长幼、尊卑各自有序,维护等级制度;德治,以道德感化人;人治,以人为本位来治理国家,即,有人治,无法治。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在西周时期,这是儒家思想法律化的开始阶段。西周的法律思想是“以德配天,明德慎罚”,强调德治和礼治;而到了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深入阶段。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渗透到立法领域,掀起了引经注律的高潮;在隋唐时期。中国法律的儒家化过程,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古代礼律关系密切,而司马氏以东汉末年之儒学大族创造晋室,统制中国,其所制定之刑律尤为儒家化;隋唐后到明清时期,这是儒家化的高峰时期,儒家伦理的建立与形成对于中国宗法家族的形成和义务本位的伦理社会的确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儒家思想与法律的关系
儒家思想究其根本就是道德规范。从本质上来说,礼与法是相分的,两者属于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道德和法律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两者的产生和发展不一样;其次,作用的方式不一样。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力量,道德则是依靠社会舆论、风俗习惯起作用;最后,作用的范围不同。由此可见,儒家伦理法律化,改变了道德起作用的方式,夸大了道德的力量;法律道德化现象,扩大了法律的作用范围,从而缩小了法律的威力,最终使二者之间的界限模糊化。
三、儒家伦理思想对传统立法司法的影响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的改造和发展更加适应社会和政治的需要,自西周以后,开始不断的对法律各个领域产生影响,成为立法司法中的重要因素。在立法方面,中国历史上统治者的立法目的都非常明确,在于维护当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时法律不是用来保护私有财产的。在司法反面,一方面,因为对现实的关注使司法技术发达。如在西周就形成的对故意过失的区分,疑罪从轻的原则,其后的证据搜集检验制度、法医技术等,都说明中国古代司法技术的发达。另一方面,对人的关注还导致司法中温情主义的出现。
四、儒家思想对当今立法司法的借鉴意义
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于礼治,德治,人治。即以礼治国,以德治国,以人治国。儒家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可能不像封建社会时与法律结合紧密,但今日的法律里也有很多制度体现着儒家思想。
我认为儒家思想对于法律与法治的发展与制定有其众多的优点,当然也存在弊端。
1.儒家伦理的德治思想
德治思想贯穿整个儒家学说。中国法律文化有别于西方的法律一大特色就是无处不在的一种道德的弥漫。实施上就是实质正义与形势正义的不同。中国人民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大多数人规制自己时遵循合乎道德,守德大于守法。为了实现法治社会,缺少不了法律,法律的遵守,实施,完善又是法治的根本,其中“德治”的思想是一个重要因素。
2.儒家伦理的人治思想
人治和法治,就是依人治国和依法治国。儒家思想中的人治与当代提倡的法治在治国策略上是相悖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一个是强调权大于法,一个强调法大于权。但是在法律的制定和运用方面这两者就没有如此相悖了。因为儒家思想中人治中的人是有道德的人,所谓贤人政治。中国当代的立法司法中,并没有用“人治”思想来治理国家,而把这种贤人政治吸取其中精华,去其糟粕,在法律制定和运行中进行了很好的运用。
3.儒家伦理的礼治思想
礼治强调宗法伦理观念,宣扬"性善论"。概言之,儒家的礼治思想就是:人生来就是不平的,人在社会上的贵贱和在家族中的亲疏、尊卑、长幼的差异是天生的、是生来就注定的,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必须符合他们的身份和政治、社会地位,不得有丝毫的僭越。不同身份的人有着不同的“礼”,不同的行为规范。人人要徇礼守法,遵循固有的社会地位和相应的社会规范,便可维持理想的社会秩序,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
五、结语
儒家思想是古代学者留给当今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人民喜欢用道德来评判事物的是与非,喜欢对于某些事情用是否合乎道理来决定。当某种伦理道德在多数人民心中达到共识,且人民自我无力规范的时候,这时这种道德理念就需要强化为规范,这种规范就是法律。从而法律成为人民维护信仰的终极手段。所以,从儒家思想与法律的历史互动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儒家思想是如何在法律层面对中国史产生影响的,亦可以看出它是如何在制度的层影响中国历史的。儒家思想的法律化,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宋林希.略论中国传统法律思想[M].文史博览(理论).200705
[2]陈新宇.中华法系法律儒家化的法理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12
[3]夏静.简论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及其影响[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702
[4]樊鸣.论“明德慎罚”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法制与社会.200704
[5]韦宇洁.亲亲相隐原则及其现代意义[J].法制与社会.200705
[6]李芬.西周法律思想和制度综述[J].南昌高专学报.200303
作者简介:
许祥鑫(1988~),男,汉族,福建南安人,工作单位南安市人民法院刑二庭,研究方向:法学基础理论。
中国法律思想史教学大纲 篇4
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of the Chinese legal thinking syllabus 课程编码:013A2180
学时:36学时
学分:2学分
一、课程教学对象
适用法学专业本科生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中国法律思想史课程是本科法学专业的一门选修课。
开设本课程,旨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高等本科教育的要求,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依据客观历史事实,实事求是地阐述和评价中国历史上的各种法律理论和观点。通过对中国历代法律思想的教授,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国法律思想史的基本内容,从中吸取有借鉴意义的东西,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服务;同时,努力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
三、对先修课的要求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修课程:大学语文
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建议(总学时数:36)
正确认识和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这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通过学习中国法律思想史,了解中国法律的演变和发展。
第1章
夏、商、西周的神权法思想
(2学时)1、夏奴隶主的“天命”、“天罚”思想
(A)2、商奴隶主的“天命”、“天罚”思想
(A)3、西周“以德配天”的君权神授说
(A)
第2章
维护宗法等级的礼治与“明德慎罚”思想
(2学时)1、以“亲亲”、“尊尊”为原则的礼治
(A)2、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
(A)
第3章
春秋时期革新家的法律思想
(2学时)1、管仲的改革旧礼和以法统政思想
(A)2、子产的立法救世思想
(A)3、邓析的“不是礼义”思想
(A)第4章
儒家的法律思想
(2学时)1、儒家法律思想的特点及其演变
(A)2、孔丘以仁、礼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A)3、孟轲以“仁政”为中心的法律思想
(A)4、荀况的礼法统一观
(A)
第5章
墨家的法律思想
(2学时)1、墨家以“兼爱”为核心的法律观
(B)2、墨家的立法和司法思想
(A)
第6章
道家的法律思想
1、《老子》以道为本、无为而治的法律思想
(B)2、《庄子》对严刑峻法的批判和法律虚无主义思想
(B)
第7章
法家的法律思想
1、法家的法律观和“法治”思想
(B)2、商鞅变法和“法治”思想
(B)3、慎到的尚法和重势思想
4、韩非的“法治”思想
(B)
第8章
秦汉时期法律思想的发展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 1、秦朝“事皆决于法”的“法治”思想
(B)
2、汉初黄老学派的法律思想
(B)3、《淮南子》中的法律思想
(A)
4、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形成(A)
5、董仲舒“大德而小刑”的法律思想
(A)
第9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思想
1、晋代律学和刘颂的法律思想
(A)
2、拓跋宏政治改革中的法律思想
(A)
第10章
隋唐时期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发展
1、杨坚除削烦苛的立法和司法主张
(A)2、李世民及其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
(A)3、《唐律疏议》中的法律思想
(A)
第11章
理学的兴起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1、理学的兴起及其对封建法律思想的影响
(A)2、朱熹以“存天理、灭人欲”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A)
第12章
宋明时期改革家的法律思想
1、范仲淹“革故鼎新”的法律思想
(A)2、王安石“大明法度、众建贤才”的法律思想
(A)3、张居正“信赏罚、一号令”的法律思想
(A)
第13章
辽、金、元各统治集团的法律思想
(2学时)(2学时)(2学时)
(1学时)
(2学时)(2学时)(1学时)(1学时)
1、完颜雍严格治吏的法律思想
(A)2、耶律楚材的法律思想及其实践
(A)
第14章
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
(2学时)1、黄宗羲的启蒙法律思想
(A)2、王夫之“趋时更新”的法律思想
(A)
第15章
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法律思想
(2学时)1、龚自珍的“更法改图”思想
(A)2、魏源的“因势变法”理论
(A)
第16章
洋务派的法律思想
(2学时)
1、曾国藩“一秉于礼”的法律思想
(A)2、张之洞以“中体西用”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A)
第18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法律思想
(2学时)1、康有为的“变法维新”论
(A)2、梁启超的变法图存思想
(A)
3、谭嗣同“冲决一切封建网罗”的法律思想
(A)
第19章
清末礼、法两派在法律思想上的斗争
(2学时)
1、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A)2、沈家本“会通中外”的法律思想
(A)
第20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法律思想
(2学时)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学说
(A)2、章太炎的法律思想
(A)
五、教材及参考书 理论课教材
武树臣 中国法律思想史[M]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主要参考文献
[1]杨鹤皋 中国法律思想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崔永东 中国法律思想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曾宪义 中国法制史[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六、考核方式
以闭卷考试为主(占70%),结合平时作业(小论文)和课堂表现(占30%)综合评定成绩
执笔人:钟健仁
中国法律思想史 研究论文 篇5
(二)(练习作业二)函授07法学(本)一.单项选择题练习
1.宋代理学代表人物中,在政治法律思想上最有影响的是()。
A.丘浚
B.朱熹
C.王阳明
D.程颢 2.理学的最高范畴是()。
A.天
B.礼
C.仁
D.理 3.朱熹政治法律思想的基础和核心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德理政刑.相为终始
C.以严为本,以宽济之
D.因事制宜 4.朱熹主张刑罚()。
A.严刑峻法
B.轻刑
C.以严为本
D.以宽为本 5.朱熹认为,治理国家必须把()放在首位。
A.政刑
B.德礼
C.天理
D.德礼政刑 6.主张“性善情恶”,提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新概念的理学家是()。
A.周敦颐
B.程颢
C.李翱
D.邵雍
7.阐发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从“心”推衍出宇宙万物的理学家是()。
A.周敦颐
B.程颢
C.李翱
D.邵雍 8.客观唯心主义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王阳明
B.丘浚
C.程颢
D.朱熹 9.理学发萌于唐代中后期的()。
A.韩愈
B.周敦颐
C.柳宗元
D.邵雍 10.在理学家看来,()是“天理”,是立法和司法的指导。A.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B.道 C.自然
D.法律 11.理学家认为,德礼刑政的目的是根除(),恢复“天理”。
A.人欲
B.利益
C.权利
D.自由 12.()主张“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A.柳宗元
B.丘浚
C.韩愈
D.朱熹
13.主张恢复“肉刑“的刑罚手段的理学家是()。A.王阳明
B.丘浚
C.程颢
D.朱熹
14.丘竣认为,在司法中,当法律与礼的原则发生冲突时,必须服从()。
A.君主
B.礼的原则
C.法律
D.天理 15.范仲淹主持的改革运动被称为()。
A.熙宁新法
B.庆历新政
C.一条鞭法
D.永贞革新 16.宋明时期的一些改革家,提出了变法的主张,其中明代的改革家是()。
A.张居正
B.王安石
C.范仲淹
D.丘浚 17.宋明时期的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为挽救封建王朝,一图长治久安,主张()。
A.革命
B.变法
C.修法
D.立法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的名言。
A.滕子京
B.范仲淹
C.王安石
D.张居正 19.范仲淹主张打破贤愚并进的(),一律以为官的政绩和才能为标准。
A.世族门阀制
B.磨勘制
C.差遣制
D.轮岗制 20.()认为:“天地人了不相关”,“天变不足畏”。
A.张居正
B.王安石
C.范仲淹
D.丘浚 21.提出“审刑名”的司法原则的人是()。
A.张居正
B.王安石
C.范仲淹
D.丘浚 22.范仲淹变法图强的中心内容是()。
A.改革官制
B.开学校,设科学 C.君臣共理天下
D.设“明法科” 23.王安石认为,人治和法治的关系是()。
A.要法治,不要人治
B.推崇人治,贬抑法治
C.二者统一
D.人治为主,法治为辅 24.金世宗认为,“贤”的最低标准是()。
A.德
B.守法
C.礼
D.理
25.金世宗为了控制外戚贵族势力,在政治法律上主张严于()。
A.议功
B.议贤
C.议亲
D.议才
26.提出“赏罚不滥,即是宽政”这一政治法律思想的人是()。
A.完颜雍
B.王安石
C.张居正
D.耶律楚才
27.提出建立封建法制以取代落后的习惯法的人是()。
A.完颜雍
B.王安石
C.张居正
D.耶律楚才 29.明清之际要求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启蒙思想家是()。
A.王夫之
B.顾炎武
C.黄宗羲
D.唐甄
30.黄宗羲认为,造成天下混乱,民不聊生的根源是()。A.君主制
B.法制 C.封建伦理道德
D.礼制
31.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以()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社会改革思想。
A.推陈出新
B.托古改制
C.变法图强
D.揭竿起义 32.黄宗羲把()称为“天下之大害”。
A.陋习
B.恶法
C.封建伦理
D.君主 33.黄宗羲认为,应以“()为主,君为客”。
A.天下
B.良臣
C.百姓
D.国家 34.()提出,应将“严以治吏”与“宽以养民”相结合。
A.黄宗羲
B.谭嗣同
C.王夫之
D.韩愈 35.王夫之向往的政治制度是()。
A.总统制的民主共和制
B.议会制的民主共和制
C.中央集权的开明君主政体
D.社会主义制度 36.黄宗羲的国家法律起源论的核心是()说。
A.天命
B.公利
C.天理
D.民权
36.黄宗羲将()作为表达“天下之人”的舆论和代表民意参政的机构。
A.议会
B.政府
C.国会
D.学校
37.中国近代史上率先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是()。
A.龚自珍
B.魏源
C.林则徐
D.梁启超 38.()是中国近代“开风气之先”的思想家。
A.龚自珍
B.魏源
C.林则徐
D.梁启超 39.()在其诗中写道:“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A.龚自珍
B.魏源
C.林则徐
D.梁启超 40.龚自珍揭露,()已成为摧残、扼杀人才的工具。
A.君主制度
B.社会舆论
C.封建名教
D.严刑酷法 41.龚自珍主张,()以禁绝种植、贩运和吸食鸦片。
A.运用法律手段,使用重典
B.运用德礼教化
C.运用刑罚与教化的两手
D.运用宣传手段 42.在魏源广收天下之才、任人唯贤的主张中,十分强调选拔任用()的人才。
A.造船造炮
B.军事指挥 C.有外语能力
D.立法和执法 43.()主张发展民用工业。
A.魏源
B.王夫之
C.林则徐
D.龚自珍 44.()对不设君位,“唯立官长贵族”等办理国务的瑞士,誉之为“西土桃花园”。
A.魏源
B.王夫之
C.林则徐
D.龚自珍 45.()认为封建社会已走向没落的“衰世”,好象一个气息奄奄的人一样。
A.魏源
B.王夫之
C.林则徐
D.龚自珍 46.龚自珍主张()来进行“更法”、“改图”。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学习西方民主制度
D.仿古法而行之 47.魏源认为,要实现富国强兵,要“师夷长技以制夷”,关键在于()。
A.民主议政,广开言路
B.变古愈今.便民愈甚
C.严修武备
D.广收天下人才
48.提出“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改革时弊观点的思想家是()。
A.魏源
B.王夫之
C.林则徐
D.龚自珍 48.太平天国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
A.“斩邪留正”,“除妖安良”
B.“人无私财”,“逆者议罪”
C.“国家以法制为先”
D.“恩威并济”,“教、法兼行” 49.太平天国宣布废除一切土地私有制,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其分配方式是()。
A.平均土地
B.土地国有
C.计口授田
D.按官阶分田 50.太平天国主张,“人无私财”,“逆者议罪”,凡缴获财物据为私有者处以()。
A.枷刑
B.死刑
C.肉刑
D.杖刑 51.在刑罚的运用上,洪秀全主张实行()。
A.“恩威并济”,“教、法兼行”
B.“奉行天法”,“赏罚分明”
C.“刑外化之以德”
D.严刑峻法,轻罪重刑 52.洪秀全提出,在太平天国实行(),体现了经济上的公有思想。
A.圣粮制度
B.圣库制度
C.大同制度
D.均田制度 53.洪仁轩认为,()是治国之本。
A.军事上的胜利
B.向西方学习
C.立法
D.行德礼 54.洋务派的政治法律思想的基本主张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C.中西结合D.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
55.为了维护封建纲常名教,提出“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是()。A.张之洞
B.李鸿章 C.奕欣
D.曾国藩
56.洋务派以()相号召,开办洋务,以求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自强、求富
C.大同自强
D.民主、富强 57.张之洞认为,中国“法律本原实与()相表里”。
A.德化
B.教化
C.礼治
D.经术 58.张之洞认为:“法律之所设,所以纳民于轨物之中。”“纳”就是强制,“轨”就是()。
A.统治秩序
B.痕迹
C.铁轨
D.法制 59.张之洞政治法律思想的核心是()。
A.一秉于礼
B.中体西用
C.法律本原与经术相表里
D.变法维新 60.“戊戍变法”运动的目的主要在于()。
A.师夷制夷
B.变法维新
C.救亡图存
D.君主立宪
61.康有为仿照日本明治维新,把()作为“维新之始”。
A.组织新式军队
B.办学校
C.定宪法
D.废君统
62.康有为把()推为“托古改制”的“圣法”的创立者。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周公 63.康有为在《大同书》里指出:“公羊三世”里的()即大同世界,是人类发展阶段上“至善至美”的理想社会。
A.“太平世”
B.“升平世”
C.“据乱世”
D.“治世”
64.康有为认为,只有《公羊春秋》才是阐发孔子“圣法“的真经。《公羊春秋》的核心是()。
A.“天下大同说”
B.“三世三典说”
C.“公羊三世说”
D.“公羊春秋说” 65.康有为认为,危害“公理”,阻碍社会进化,使人犯罪至刑的根源是()。
A.欲
B.私
C.情
D.礼
66.康有为认为,要致刑措,达大同,最根本的方法是()。
A.日张法律
B.日议轻刑
C.日讲道德
D.去“九界” 67.粱启超对孟德斯鸠的“政体论”推崇备至,并依照英国提出在中国实行()的方案。
A.专制政体
B.民主政体
C.君主立宪政体
D.总统制 68.梁启超认为,“专制”与“立宪”政体的重要区别是:是否()。
A.“定君主”
B.“立国会” C.“选议员”
D.“举总统” 6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诗句是()留下的。
A.梁启超
B.康有为
C.谭嗣同
D.沈家本 70.()大声疾呼“冲决一切封建网罗”。
A.梁启超
B.康有为
C.谭嗣同
D.沈家本
71.梁启超论证“变法”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理论根据是()。
A.民约论
B.进化论
C.人性论
D.契约论 72.清末修律的指导方针是()。
A.“会通中外”
B.“变法自强”
C.“中外通行”
D.“博稽中外” 73.清末修律中礼法两派分歧的根本原因是()。
A.立法的体系问题
B.立法的宗旨问题
C.立法的任务不同
D.罪名的认定不同 74.旧中国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刑法典是()。
A.《大清律例》
B.《大清现行刑律》
C.《大清新刑律》
D.《大清新刑律草案》
75.沈家本认为中国历代王朝的刑法中,最“平恕”和最“得中”的是()。
A.清法、汉法
B.汉法、唐法
C.唐法、清法
D.秦法、唐法 76.主张法随时变,“会通中外”的法学家是()。
A.沈家本
B.张之洞
C.孙中山
D.劳乃宣 77.主张实行法治主义,“举全国之精神,胥贯注于法律之内”,就能使国家强盛的法学家是()。
A.沈家本
B.张之洞
C.孙中山
D.劳乃宣 78.沈家本认为法律与政治的关系是()。
A.法律决定政治
B.政治决定法律
C.政治与法律是平行的关系
D.政治与法律是互补的关系 79.沈家本认为,()对于立法和司法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A.立法学
B.宪法学
C.刑法学
D.法理学 80.三民主义的首要问题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81.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82.孙中山的“五权宪法”的宪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83.三民主义中最富有特色部分是()。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8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赋予民族平等、人民主权以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三民主义》
C.《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D.《五权宪法》
85.在“资本”问题上,孙中山试图找到一条既发展大工业,避免资本主义的道路,即()。
A.社会主义
B.国家资本主义
C.公有制
D.官僚资本主义
86.章太炎主张用()来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和挽救革命派内部的道德衰亡。
A.教育
B.法律
C.宗教
D.儒学 87.章太炎认为,只有()的法律“宽平无害”。
A.秦
B.汉
C.五朝
D.唐 二.多项选择题练习
1.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有()。
A.朱熹
B.程颢
C.丘竣
D.程颐
E.韩愈
2.朱熹以的政治法律思想有()。
A.“存天理,灭人欲”说
B.三纲五常说
C.德、礼、政、刑、关系论
D.刑罚以严为本的主张
E.恤民说
3.理学家们认为,因为人们的“气质之性”不同,因而“人欲”的多少也不同,所以统治者要有针对性地运用()等四项治国之策。
A.德
B.礼
C.政
C.刑
E.信
4.王安石“三不足”的变法理论基本内容包括()。
A.天变不足畏
B.祖宗不足法
C.天地不足畏
D.人言不足恤
E.古人不足法
5.明清启蒙思想家的主要代表有()。
A.王夫之
B.顾炎武
C.黄宗羲
D.唐甄
E.梁启超
6.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先进人物有()。
A.魏源
B.王夫之
C.林则徐
D.龚自珍
E.梁启超
7.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在他看来,“夷之长技”有()。
A.民主政体
B.火器
C.战舰
D.养兵练兵之法 E.基督教
8.太平天国时期,在政治法律思想上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
A.洪秀全
B.杨秀清
C.陈玉成 D.洪仁轩
E.石达开
9.为解决清末的社会弊端,洪秀全主张建立()的社会经济制度。
A.兴车马之利
B.重农抑商
C.人无私财
D.天下为公
E.自由竟争
10.洪秀全的政治法律思想中,夹杂着严重的封建毒素,其表现是()。
A.封建小农思想
B.等级特权思想
C.宗教迷信思想
D.皇权思想
E.平等思想
11.洪仁轩的政治法律思想包括()。
A.严刑峻法,轻罪重刑
B.“斩邪留正”,“除妖安良”
C.国家以法制为先
D.“恩威并济”,“教、法兼行”
E.法律必须体现“以天下为先”
12.张之洞所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的“中学”是指()。
A.中国古代文学
B.儒家学说
C.封建之“道”
D.法家学说
E.中医
13.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有()。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梁启超
D.谭嗣同
E.严复
14.“戊戍变法”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中变为保皇派的有()。
A.康有为
B.孙中山
C.梁启超
D.谭嗣同
E.严复
15.梁启超认为法律起源于()。
A.人的“良知”
B.“契约”
C.人类理性
D.“命令”
16.清末被任命为修律大臣的人有()。
A.沈家本
B.康有为
C.伍廷芳
D.劳乃宣
E.张之洞 17.清末礼法之争中,礼教派的代表人物有()。
A.沈家本
B.康有为
C.伍廷芳
D.劳乃宣
E.张之洞 18.《大清新刑律》中采用了()等资产阶级的法律制度。
A.罪刑法定主义
B.犹豫(缓刑)制度
C.假释制度
D.律师制度
E.辩护制度
19.沈家本认为法律与政治的关系是()。
A.法律决定政治
B.政治决定法律
C.法盛而政不一定盛
D.法衰而政必衰
E.法律与政治无关
20.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法律思想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反封建性
B.民主性
C.民族性
D.一定的反帝性
E.社会性
21.孙中山把民生主义归纳为解决()等两大问题。
A.土地问题
B.政权问题
C.资本问题
D.主权问题
E.人权问题 22.“五权宪法”在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的基础上,增加了()两权。
A.监察权
B.罢免权 C.创制权
D.考试权 E.选举权
23.“五权宪法”的核心是把政权和治权分开,其中“政权”包括()。
A.选举权
B.罢免权
C.复决权
D.行政权
E.创制权
24.孙中山关于司法改革的观点有()。
A.禁止刑讯
B.建立律师制度
C.法官独立审判
D.维护司法主权
E.建立陪审制度
25.章太炎设计的“中华民国”方案,从宪法思想上看,具有如下特点()。
A.民主性
B.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C.否定代议制
D.主张直接民权
E.主张间接民权
26.章太炎提出的道德要求主要有()。
A.知耻
B.重厚
C.耿介
D.必信 E.守信
三.概念解释题练习
1.天理
2.理
4.磨勘制
5.一家之法
7.师夷长技以制夷
8.天朝天亩制度
10.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1.三民主义
四.简答题练习
1.简述朱熹政治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2.简述朱熹的德、礼、政、刑关系论。3.简述朱熹的刑罚以严为本的主张。4.简述朱熹的恤民说。
5.简述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的改革措施。6.简述范仲淹的政治法律思想。7.简述王安石的政治法律思想。
8.简述王安石“三不足”的变法理论。
9.简述王安石“大明法度,众建贤才”的主张。10.简述王安石的司法思想。11.简述张居正的政治法律思想。12.简述张居正整饬吏治的思想。13.简述金世宗的政治法律思想。14.简述耶律楚才的政治法律思想。
15.简述黄宗羲具有民主因素的“法治”理论。
16.简述黄宗羲对封建君主及其“一家之法”的批判。17.简述黄宗羲的政治法律思想。18.简述王夫之的法律思想。
19.简述王夫之“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观点。20.简述王夫之“同条共贯”、“相扶成治”的法律体系说。21.简述王夫之具有民主因素的立法思想。
22.简述龚自珍对清王朝腐朽的封建专制的批判。
23.简述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家的政治法律思想。24.简述龚自珍对清王朝司法制度的批判。25.简述龚自珍“更法改图”的思想。
26.简述龚自珍的禁绝鸦片,宜用重典的主张。27.简述龚自珍的政治法律思想。28.简述魏源的政治法律思想。29.简述洪秀全的政治法律思想。30.简述洪秀全的“斩邪留正”,“除妖安良”的思想。31.简述洪秀全的“人无私财”,“逆者议罪”的思想。32.简述洪仁轩的政治法律思想。
33.简述洪仁轩的“国家以法制为先”的思想。34.简述洪仁轩的“恩威并济”,“教、法兼行”的思想。35.简述洪秀全的政治法律思想中的封建毒素。36.简述曾国藩的政治法律思想。36.简述张之洞的政治法律思想。
3.理学 6.天下之法 9.圣库制度 12.五权宪法 37.简述曾国藩的“一秉于礼”的思想。
38.简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39.简述张之洞“法律本原与经术相表里”的思想。40.简述康有为的政治法律思想。
41.简述康有为“托古改制”的变法维新的思想。42.简述康有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思想。43.简述梁启超的政治法律思想。44.简述梁启超的变法维新的思想。
45.简述梁启超的“三权之体皆莞于君主”的三权分立说。
46.简述梁启超的法治、人治并重,法律、道德“相须为用”的思想。47.简述谭嗣同的政治法律思想。48.简述谭嗣同的变法主张。49.简述沈家本的政治法律思想。
50.简述沈家本的实行资产阶级法治主义的思想。51.简述沈家本的“平恕”为审断之本的思想。
52.简述沈家本的“有其法者,尤贵有其人”的思想。53.简述沈家本的法学盛衰说。
54.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法律思想的特点。55.简述孙中山的政治法律思想。
56.简述孙中山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法律思想。57.简述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学说。58.简述章太炎的政治法律思想。
59.简述章太炎的建立总统制资产阶级民主国的方案。60.简述章太炎设计的“中华民国”的方案的特点。61.简述章太炎的维护人民权利平等的思想。62.简述章太炎的“专以法律为治”的主张。五.论述题练习
1.试述理学兴起的历史过程。2.试述理学兴起的的背景.
3.试述理学对中国封建正统政治法律思想的影响。4.试述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说。5.试述朱熹的刑罚以严为本的主张。
6.试述范仲淹改革官制,革故鼎新的思想。7.试述范仲淹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主张。8.试述范仲淹的司法改革思想。
9.试述黄宗羲具有民主因素的“法治”理论。
10.试述黄宗羲对封建君主及其“一家之法”的批判。11.试述王夫之“同条共贯”、“相扶成治”的法律体系说。12.试述王夫之具有民主因素的立法思想。
13.试述王夫之任法与任人、宽与严结合的政治法律思想。14.试述龚自珍对清王朝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15.试述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16.试述谭嗣同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17.试述谭嗣同对封建纲常名教的批判。18.试述清末修律的概况。
19.试述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中国法律思想史 研究论文 篇6
第一大题,单选题
1.下列与范仲淹“君臣共理天下”思想不符的说法是(C.强法纪以肃群工,揽权纲而贞百度)。
2.朱熹在法律上主张刑罚应该(D.以严为本)。3.《大学衍义补》的作者是(A.丘濬)。
4.张居正法律思想的核心是(C.信赏罚,一号令)。5.设“明法科”培养执法官吏是(D.王安石)提出的主张 6.范仲淹变法图强法律主张的中心内容是(B.改革官制)
7.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的观点出自(A.黄宗羲)
8.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B.范仲淹)。
9.统治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思想领域数百年的正统哲学为(B.董仲舒新儒学)
10.金世宗法律思想的核心是(D.慎行“议亲”,“议贤”)。
第二大题,多选题。
1.丘濬认为(A.德
B刑
.C.政
D.礼)是“王道之治具”。
2.下列各项能体现耶律楚材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有(A.执法不计私仇
B.不怕得罪权势之家,不受贿赂 C.敢于批评君主独断任情的行为
D.不私亲属)。
3.朱熹认为“天理流行”、值得效法的朝代是(A.汉
D.周)。
4.黄宗羲认为“一家之法”的弊端主要在于(A.使法令繁密
B.压抑贤才
C.造成有法不依
D.造成狱吏残害人民)
5.宋明时期的改革家主要有(A.范仲淹
C.王安石)。
6.王夫之法律思想的内容包括(A.任法与任人结合的司法主张
C.“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观点
D.具有民主因素的立法思想)
7.下列各项主张符合王安石法律思想的有(A.“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C.“有司议罪,惟当守法”)。
8.耶律楚材为建立封建法制所采取的措施有(A.定朝仪,明君臣上下之分
B.统一司法,禁止滥杀
C.开文治,任用汉族儒臣)
9.明清启蒙思想家法治主张的核心是(C.民主
D.平等)
10.范仲淹主张改革官制的具体措施包括(A.严明赏罚,有功则进,无功则黜 D.“开学校,设科学”,大力培养人才)
第三大题,填空
1.朱熹认为理必须靠“_实践_”来实现。
2.“信赏罚,一号令”是对_张居正 的法律思想的概括。3.丘濬认为__礼__是国家政治制度和法律的核心。4.王夫之认为立法应当以 ____保类___、“卫群”为宗旨 5.耶律楚材的著作有《湛然居士集》和《_西游录_》
6.龚自珍认为,腐朽的__科举___制度是造成清朝官僚集团庸碌无能的一个重要原因
7.___龚自珍____认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8.朱熹提出执法“_以为本,而以济之_”的司法原则 9.“__理__”是理学的最高范畴。
10.金世宗认为“__赏罚不滥__,即是宽政”
第四大题,简答
1.简述王夫之“趋时更新”的法律时变观点
答:首先,王夫之认为法律“趋时更新”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其次,王夫之通过否定“圣法不可变”的“正统”论,来论证法律的“趋时更新”。
再次,王夫之揭示出“有定理而无定法”的规律,深刻论述了改革旧法的必要和法律“趋时更新”的前景。
2.简述王夫之“严以治吏,宽以济民”的主张
答: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王夫之提出了“严以治吏,宽以济民”的主张。他认为在国家的治理中应该对官吏从严,对百姓从宽。他强调的“严以治吏”主要是指严惩贪赃枉法的官吏,特别是对大官僚更应该严惩。“宽以养民”是指对人民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对农民的横征暴敛。
3.简述朱熹的“德礼政刑”,“相为终始”的思想
答:在“德礼”、“政礼”的关系上,朱熹进行了新的阐述:第一,注意到“政”与“刑”之间,“德”与“礼”之间的内部联系。第二,从运动的角度去研究“德”“礼”“政”“刑”四者的外部关系,并把它们纳入“存天理,灭人欲”的轨道。朱熹继承了孔子“导之以德,齐之以刑”理论的基本精神。朱熹不仅提出来“政刑”“德礼”互相依存,互为终始,不可偏废。朱熹的“政”就是法律制度,即人们的行为规范。“刑”就是刑法措施,就是使法律得以实现的强制力量。“政”就是制定和颁布法律。没有“政”,“刑”就失去了依据的标准;没有“刑”,“政”也无法实现。“德”是“礼”的依据,“礼”是“德”的保障。朱熹的“德刑”关系学说基于传统的“德主刑辅”论并使之理论化。
第五大题,解释 1.“师夷长技以制夷” 答:这是魏源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惨痛教训之后,提出的口号。要求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技术,制造新式武器,以达到战而胜的目的。他要求要善于“师夷”,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2.《大学衍义补》
答:是明代中叶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丘濬所撰。丘濬致力于典章制度的研究,使其能熟悉历代律令制度及各种法律思想,从理论上对自汉以来的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和历代统治者的经验教训进行分析、归纳。他认为宋人真德秀所撰《大学衍义》一书仅发挥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诸义,而“于治国平天下条目未具,乃博采群书补之”,撰出《大学衍义补》。该书以“经世致用”为指导思想,汇集前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尤其是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方面的大量材料,专门阐述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和主张。是对汉以来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一次系统而全面的总结。
3.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答:这是黄宗羲提出的“法治”观。他认为从为民除害兴利的作用比较,“法”的作用大于“人”的作用,应该重视法治的定立与实行。因此要先有好的法律,“治法”不但决定
社会的治乱,而且能够充分发挥“能治之人”的才智能力,约束贪婪残忍的人。黄宗羲的“法治”论具有近代资产阶级的“法治”理论的特征
4.《便宜一十八事》
中国法律思想史 研究论文 篇7
秦国, 帝国用法治理乱世, 秦王嬴政当读完李斯所进《孤愤》一文后, 喟然叹道:“嗟乎, 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 死不恨矣!”当然嬴政不会有性取向问题, 而是他找到那个可以让自己成为始皇帝的虽非唯一但最为有效的工具。此时的法律大多冷冰冰的, 但对于迅速建立起帝国唯此法最为有效。一千多年后的大明王朝的缔造者朱元璋面对元末明初的混乱局面就提出了“吾治乱世, 非猛不可”。只因为徭役太重, 为秦灭亡埋下祸根, 再加之商鞅当初为鼓励耕战所制定法律时的战时立法的导向不曾有较大变化, 刚刚从刀光剑影里走出来的七国民众依旧生活在苦海之中, 终难以忍受于是乎有了陈胜、吴广的大泽乡农民起义, 起义的缘由里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因为他们违反了秦朝的严刑峻法, 横竖都是死, 不如放手一搏, 再后来便有了刘邦攻入咸阳, 子婴投降, 帝国灭亡。
西汉, 初时统治者采用道家无为思想, 休养生息, 不曾想, 刘彻坚持对外用兵, 还采用董仲舒兼采阴阳学派神化后的儒家经义麻痹统治人民。东汉, 刘秀终止了西汉末年的混乱局面, 他继续采用西汉时对人民思想进行统治的方法。以皇帝的名义“宣布图谶于天下”把谶纬神学作为官方的统治思想。汉章帝刘煜为了进一步将谶纬之说和儒家经典结合起来。用大量的谶纬之言编辑了《白虎通德论》作为东汉王朝的“国宪”然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东汉大地却绽放出了唯物主义思想的光芒。出现了桓谭、王充、王符、仲长统等反对谶纬神权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
东汉覆灭, 三国杀。天下大乱, 三国魏曹操言:“夫治定之化, 以礼为首;拨乱之政, 以刑为先”。他治理乱世采用重典, 只不过此时的律令已经融入了儒家思想。随着这种以儒释法思想的发展, 一些大的思想家出现了, 他们整理发展了这种思想, 使他成为一种新的学说, 犹如当年的董仲舒发展的儒学被后世称为“新儒学”而其本人也被称作“汉代孔子”, 只是这些人却无缘成为“西晋孔子”而他们的学说则被冠以律学之名。不过此时社会上对律学的反对声很大, 似乎从王充他们那代人开始对谶纬之学叫板后, 就有前仆后继的人敢于向正统教义唱反调。不知他们是看不惯儒学, 还是觉得它不够完善, 想通过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使其完备, 于是乎何晏、王弼这些魏晋之际的人以道家的思想解释儒学。因为这时曹魏集团腐化, 司马氏专权, 有人想反天子, 只能再搬出天上的神, 也就是人间天子的守护神出来, 护卫天子, 祈求通过这种方式唬住司马氏兄弟使他们不敢篡权。一方面又解释了儒学本身是清白的, 只是一些小人当道才弄得朝野昏暗。这种名教即自然的思想意图还儒学之清白, 儒学应是应天地而生的。名教即自然, 一切人都应遵循天子, 然而一些不识时务的人, 以为世人皆醉, 唯他独醒。看不惯朝野的昏暗, 整日醉生梦死, 却在高呼:“越名教而任自然”。弃名教于一旁, 单纯追寻心中的自然, 不曾想这种思想却为司马氏夺权扫除了思想障碍。他们打着自然的旗号反了曹氏天下, 到头来又叫御用思想家郭象说“名教”即“自然”, 继续用儒法统治世人。并且一如这种理论所言, 平息了很多思想争端, 人们不会因为社会的动荡昏暗对名教心生不满, 因为它本“自然”, 自然何时也不会自我污浊, 之所以会有统治者的更替, 还是周公他老人家早已告知了我们后人“以德配天”、“有德者居之”。
二、隋至清的法律思想
隋, 结束了南北朝时的混乱, 杨坚依然采用儒家之治, 只是到了晚年喜怒无常, 用法益峻, 没有听从前人曹操之言, 终致隋两世而亡。唐, 照旧用儒法, 制定《唐律疏议》。宋, 出现了理学, 主要特点是他把“理”作为万物的本源, 初看之时觉得类似魏晋时的玄学, 其实本质上完全不同, 玄学说万物皆自然, 儒家名教与万物等同属自然, 而宋代理学把儒学作为理, 使理即儒学成为了万物之本源。可想儒学的地位之上升, 犹如一层矮房瞬间直通云霄。比起董仲舒时独尊儒术的场景还高, 因为董仲舒是靠强权靠的是阴阳学神化后的学说, 是使人不敢不听。时间久了人们也就养成习惯了。可是经陈颢、陈颐、张载他们发展的儒学, 人们是要打心里服从了。这也就大宋朝不是被内乱所灭, 而是由外族入侵而亡, 因为统治者近乎完全的统治了人们的思想。
元, 一个中国国家版图最大的朝代, 蒙古铁骑横跨亚欧大陆。这样一个以武力称雄的国家, 难得他的最高统治者不只是一介武夫, 而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重用耶律楚材建立封建法制却存有严重的民族等级差异。明灭元, 汉人又一次站在了统治上。思想是不会断代的, 明代邱濬很好的继承了程朱理学, 大明王朝成为了中华历史上第二个被外族所灭的封建集权国家。
三、结语
纵观中国封建时期的法律被牢牢的攥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少数人手中, 配之以封建迷信思想, 从而“礼之所去, 刑之所取, 出礼则入刑”这种礼刑互为表里, 礼在则法在, 礼失则刑补的状况, 便成了古人眼里的法律, 所谓礼法是也。从秦朝的焚书坑儒到汉代的独尊儒术, 再从汉朝开始封建统治者们渐渐的将汉化的儒家思想融合到法律之中, 以图使人们自觉遵守法律。具体到每个朝代, 是以严刑峻法对老百姓予以约束, 还是以相对比较宽松的法律规范老百姓, 根源在于统治者所要面对的社会现实矛盾, 如果统治者所采用的法律思想很好的调解了社会矛盾, 那么他的帝国即使不是坚无不催的也是不会轻易瓦解的。然而整个封建社会按照统治阶层的意愿制定的所谓法律都是维护自身特权却很少涉及到对老百姓利益的维护。
参考文献
[1]杨鹤皋.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中国法律思想史 研究论文 篇8
【关 键 词】儒家化 法律思想 礼 法治
一、儒家法律思想的形成过程
所谓古代法律的儒家化,就是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观贯彻到立法、司法的整个法律实施过程中,使儒家思想成为各个法律部门的基本原则和灵魂,也就是说儒家伦理道德获得法律上的效力和权威。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法律儒家化之开端:《春秋》决狱。汉武帝时期,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地主阶级的地位得到巩固,同中央发生了尖锐的矛盾。这种情况下,最高统治集团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此时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既迎合了统治阶级中央集权的愿望,又奠定了儒家在“大一统”中的地位。《春秋》本是儒家的一部经书, 其文字简单而隐晦,很便于随意的引申附会,用《春秋》的经义解释法律和指导司法实践,很符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因此,《春秋》成为封建司法实践的指导原则。汉代将儒家思想定为一尊后,亲属相隐便成为汉律中定罪量刑的一项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卑幼首匿尊长,不负刑事责任;尊亲长首匿卑幼,除死罪上请减免外,其他也不负刑事责任。因而这一时期立法指导思想相应地变为“德主刑辅,礼律融合”。
(二)法律儒家化之深入:以经注律。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割据混战的时期,同时又是各民族大融合的时期。由于战争连年,政权更迭频繁,社会治安状况较差,统治者更加注重加大立法力度,力图通过完善而严密的法律制度来规范社会秩序和镇压人民群众的反抗。同时,由于社会分裂和动荡,统治阶级上层对士族门阀势力的依赖加强,导致这股势力空前膨胀。反应在法律领域,维护官僚贵族特权的法律内容进一步发展和扩大,礼法进一步融合。儒家系统的修改法律从曹魏开始,曹魏之后每成立一新的朝代,必制订一套本朝的法律。其法制指导思想,总的发展趋势是沿着汉朝确立的“德主刑辅”思想继续推进法律的儒家化,进一步引礼入律。
(三)法律儒家化之完成:以经立法。隋唐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时期,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历史的顶峰。以《唐律疏议》的制定完成为标志,“它完美的将儒家思想法律化,将法律制度儒家化,使法律制度与儒家思想水乳交融般地合二为一,从而使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独树一帜,自成一统”①。唐初统治者吸取了前代兴亡的经验教训,特别是隋朝后期因为刑法严苛而激起人民的强烈反抗的历史教训,更加注重用“德礼”的教化作用来维护统治秩序和社会安定。据此唐初统治者提出了“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原则。在此指导思想下,唐律体现了“一准乎礼”的精神,即以儒家礼教纲常作为立法指导思想和定罪量刑的依据。立法宽简,用刑持平。唐律在封建法典中被公认是“得古今之平”的经世之典,关于死刑的条款在封建法典中较之前任何一代都少,死刑条文只有111条。《唐律疏议》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法律儒家化过程的终结。
二、儒家的基本法律观
(一)在法律观念文化上,强调“礼法合一”,“德主刑辅”,而“礼”作为一种差别性的规则体系,被奉为治国之道。儒家的“礼”在维护君主专制和等级特权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封建法律的根据和本源,从而深深影响着法律本身。儒家认为发自内心的道德规范是真实的、美好的、有价值的,因此执行起来就很有效力;而以暴力驱使的法律规范则是不真实不美好片面的,因此效力也十分有限。法律以强迫的方式让人们做什么,禁止什么,并不能让人们真正的从内心弃恶从善,但人们一旦从内心的伦理要求去主动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就能够做到自我约束。伦理高于法、重于法、优于法,是法的最后根据。在法律实践中,从立法、释法、司法各个角度,从定罪、量刑、行刑各个方面,都从伦理规范出发,使法充满伦理的精神和原则。伦理与法律一度高度融合。
“德主刑辅”不是反对刑罚,而是反对唯刑罚至上,其正确理解是:刑罚具有强制作用,但只使人因畏惧惩罚不敢犯罪;而道德的教育作用,却可使人对犯罪产生羞耻感而不愿犯罪。以礼义教化治天下,可以“累子孙数十世”,仅以法令刑罚,就“子孙诛绝”。也就是说在预防违法犯罪方面,道德约束是基础和第一道防线,进而“道德使法律成为可能”。刑罚只能惩治于犯罪之后,而德教却可禁犯罪于未然。另外,在社会控制上,道德教化也比刑罚制裁使用的范围更广。
(二)在法律制度文化上,强调国家权力本位,皇权至上,权大于法,法律受权力的支配与制约。其表现为:首先,在立法上法自君出,君主为最高法权渊源,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统一性。中国古代史以家庭和家族作为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和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个人是家族的缩影,国家是家族的放大。法律的功能首先在于确立和维护宗法等级制度,在确认社会总体利益的前提下来规定个人的权利义务,传统法律文化具有鲜明的集体本位主义的特色。其次,在司法上行政长官兼有司法职权,司法与行政合一。法官的前身包拯,既是开封市的市长、市委书记又是开封市法院的院长、检察院的检察长,是司法权与行政权集于一身的化身。最后,在法律结构体系上,表现为公法与私法不分,诉讼法与实体法不分,形成了以刑法为核心的单一的、封闭的法律体系。
(三)在法律心理文化上,息事宁人,平争止讼的法律心理普遍存在。特点:注重人际和谐,轻视法律诉讼;重视道德教化,注重犯罪预防;重视贤人政治,轻视个体权利。
儒家追求的是一个没有纷争的、和谐的“无讼”社会,认为法治只是实现礼制的一个手段。法律制度设立的目就在于“究治违礼”的行为,因此官司的职责不仅仅是明辨曲直,扬善抑恶,更重要的是“教民息讼,使民无讼”,从根本上消灭狱讼之事。在这种价值观的主导下必然使矛盾的调解止于内部或私了,这就大大节约了因形成诉讼而需支付的诉讼费、代理费、调查取证和差旅等开支,大大节约了社会成本。
儒家重视道德的作用,认为统治者如果能“为政以德”,人民就会心悦诚服地接受统治;只有推行“德化”和“礼教”,才能使人民从内心对犯罪感到可耻而安分守己,认为“仁”是最高尚的道德,是最完美的人格。孔子认为“德化”和“礼教”虽然在短期内难见成效,但时间久了,就会克服残暴,免除刑杀。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犯罪是由于后天受外界影响而造成的,人性可以改变,经过后天的教育,人就能谨慎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犯罪完全是可以预防的。在预防手段上,强调经济因素,认为只有满足人民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才能有效预防犯罪。所谓“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因此必须实行富民政策。
孔子还强调“为政在人”,突出了“贤人”在立法、司法中的决定性作用。主张“身正令行”,即执政者应带头遵守礼法,认为政治是一种上行下效的关系,榜样的力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统治者的以身作则,是法令贯彻的关键。对于怎样才能治好国家,孔子进一步论证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不同的人使用,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对贤人的道德感召力,孔子十分推崇,他說:“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②。“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③。孟子也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④都把统治者道德品质的好坏,看作是影响民众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
三、儒家法律思想对中国法治的影响
儒家学说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法律思想和治国之道。因而我们要用“与时俱进”的眼光来看待儒学的发展及其对法律的影响,以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际情况,弘扬儒学精神,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法律体系,做到“以人为本”,使之既符合我国传统道德习惯又能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服务。
1、“恤刑”思想的价值:儒家认为对于犯了罪的人应该先对其进行道德教化,如果教化不成,再对其实行刑罚。这样确实可以起到减少犯罪的作用,增强法律的权威,并且让人们对法律有感激之情。
封建王朝统治者受儒学影响,在强调慎罚的同时,往往实行恤刑政策,对老幼妇残等社会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照顾。西周时期,即出现对老、幼、愚犯罪实行赦免的规定。西汉时期,受儒家“明德慎罚”思想的影响,法律对老、幼、废、疾犯罪不处罚或从轻处罚作了详细的规定,体现了矜老怜幼、照顾病残的思想。到唐代,这些规定十分详尽并且定型,此后历朝法律亦沿袭了这种规定。此外,中国古代司法重视口供,虽然允许进行刑讯拷问,但对拷讯的对象、次数、身体部位、间隔时间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其中原因,除统治者往往考虑政治、经济诸方面危机之时,需要以此来缓和矛盾外,更多的时候,各朝帝王均认为司法枉滥会造成“灾异”,而身为“民之父母”的统治者此时唯有行大赦,方能宣示其“以民为本”而养民、恤民的仁义之心,才能重新得到上天的庇佑。
“恤刑”体现了人文情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人定国、抑制暴政、抚恤于民的作用。惩罚犯罪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改造。通过改造使得被破坏的物和社会关系得以弥补,使得公平正义得到兑现。儒家所提倡的“恤刑”对于犯罪的改造来说无疑是正确的。道德教化具有影响的长期性,一个人只要从思想层面修正了自己的错误认知,那么行动也自然会保持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再次冒犯规则的行为只能是偶尔或者意外。“恤刑”体现了政府宽大、宽容的一面,通过给人自新的机会而挽救当事人,这样政府不仅减少了法制成本,树立了法律权威,而且体现了法律人性化的一面,可以扩大社会稳定因素,弱化人们的敌对范围。
2、“礼法合治”思想的价值。儒家法文化的“礼法合治”思想主要強调犯罪的综合治理,即将犯罪预防和犯罪控制统一起来。通过发展经济、教化等一系列措施来预防犯罪,使犯罪得到控制;通过对已有犯罪的惩罚来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礼法合治”思想的重要内容——“防患于未然”的法律思想,对我国现代法治建设仍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当前,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利益的冲突与矛盾,导致大量犯罪现象的发生。面对着犯罪率不断上升的社会现象,我们应该“以史为鉴”,加强道德教育,减少法律实施的压力和困难,为法治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任何法律的制定及其最终实施,都离不开社会环境中的道德观念,离不开民众的心理的认同。如美国20世纪初颁布的《禁酒令》企图通过国家立法改变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而遭到冷遇。这说明法律并非唯一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生活中存在未有以法的形式而存在的活法,即常识、常情、常理。法律必须得到民众认同,方可发挥其功效,若民众无能力遵守法律,该法律是名存实亡的。因此,在推进法治的进程中,德礼入法的传统是值得借鉴的,法律应密切关注与各个历史时期相伴随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观念,司法也应越来越多地体现人情与人性。再者,通过道德教育不仅可以减少不道德的行为的发生,而且会使法律的实施得到群众道义上的支持,从而减少法律实施上的阻力,并增强法律的权威。如果我们不重视道德教育,则势必加大法律调整的力度,甚至有可能产生罚不胜罚、防不胜防的严重后果。而且儒家传统法律文化对于犯罪问题的解决并不局限于一种手段,而是主张道德、法律、经济手段同时采用。这对于我们探索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社会综合治理,有效地预防和矫治犯罪,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法贵严明”思想的价值。“法贵严明”主要体现在“法贵遵守,天下共之”方面。儒家从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着眼,素来重视圣君贤人率先垂范之作用,强调君臣共同守法的重要性。儒家在人与法的关系上是有着清醒的认识的,并不认为有了善,有了贤人就可以不要法,而是要求法与人兼备。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荀况则是从人和法律都是统治工具的角度分析,认为二者之中人起着决定法律的作用。所谓的“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⑥。而且围绕选贤任能,儒家人本主义创造出一整套职官管理制度,从官吏的培养、选拔、任用、考核、编制、监察,直至退休,规范祥密,制度完备,其法典化的程度,为世界所少有,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得以享誉世界的原因。
4、“人伦”思想的价值: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亲属之间有亲情是很自然的事情,互相怜爱、互相隐私亦在情理之中。因此法律绝对不考虑人情合理的成分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我国现行立法中也借鉴了“人伦思想”的合理成分,在立法中适当保护家庭了家庭成员不相举报的权利。
衡量法治现代化最根本的标准就是法律能够保障人性的健康发展。儒家的亲亲相隐作为一种法律制度得以存在和延续几千年,其根本的理由和基础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和满足了人性的根本需求。这种人性的根本需求体现在法律上,就是“法律不能强人所难”。人类的感情首先表现为血缘之爱、亲情之爱,这种出于天性的感情超过了其他因为利害关系形成的感情,是人类不能逾越的最后一道防线。并且,因为共同生活而形成的亲密感情和重大信任,家庭成员之间几乎是不设防的。亲亲相隐正是满足上述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不允许亲属之间相互容隐犯罪,一味地倡导大义灭亲而检举、揭发家庭成员的犯罪行为,无疑是对人类自我保存本能的否定,即对人性的否定。人性的根本需求使维护家庭和睦及稳定成为人们的一项基本的道德义务。并且家庭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唯有家庭稳定,人们方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5、“无讼”法律思想的当代价值: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追求秩序的和谐,而“讼”是矛盾的集中体现,无讼才能和谐,所以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价值取向上素来是“无讼的价值观”。在封建社会,由于吏治的腐败使百姓对以刑为主的法律望而生畏,“避之惟恐不及”,“终生无讼”便成为生活中的信条。法律在封建社会是一种迫不得已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是不愿选择法律作为事情的了结方式的。在中国传统中人们更相信的是熟人和宗法。找到德高望重或者双方共同相信的第三人,从中斡旋和调和,依靠当地的实际风俗去鉴别事情的性质和处理的方式。这种土办法有它的合理之处,就是大家公认的当地的规则或者叫善良民俗。有些规则可能与法律精神不相符合,但双方都认可,这样就很快的解决了矛盾,可以避免繁琐的诉讼程序,而且也不会引起反复。和解比正义更有价值可以说这是无诉思想的非常积极的一面。
“无讼”与我们提倡的和谐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大和谐、大同社会,人人相敬,人人和睦的没有冲突的社会。“无讼”体现了国人爱和平、求稳定的思想意识。“无讼”不等于说没有诉讼,而是说有诉讼不可怕,关键是双方最好不要诉诸于法律,双方尽量能协商、妥协、相互谅解,从而达成协议,使得问题得到解决。在现代民事类案件中,调解对于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措施,在一些民事或经济案件中,通过调解可以以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既可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可避免因一方败诉而产生心理窘境,同时也可避免双方当事人的关系进一步恶化,更重要的是使执行变得容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民法上的“执行难”问题,无形之中也就提高了司法效率。
总之,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昌盛,法治环境和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在中国人的意识形态中占据主流,儒家传统法治思想对新中国法治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大胆去除其糟粕的同时,我们要依据国情,继承民族传统法文化的合理因素,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注释:
①张晋藩.中国法制史[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68
②论语·颜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③论语·子路[M].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④孟子·离娄篇[M].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⑤唐律·断狱[M].北京:中华书局,1983
⑥荀子·君道[M].北京:中华书局,1980.
参考文献:
[1]吴勇.传统无讼思想的当代价值[J].南宁: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2]王法学.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影响[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10).
[3]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36.
【中国法律思想史 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中国法律思想史笔记06-07
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及答案09-08
中国法律思想史演讲稿12-05
中国法律补偿制度研究12-16
中国法律教育改革论文09-22
中国政治思想论文10-22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论文12-08
浅谈德国民法法律行为理论对中国的影响论文12-15
中国社会与中国法律01-02
中国法律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