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读汇报材料

2024-05-15

审读汇报材料(精选4篇)

审读汇报材料 篇1

新材料作文

1.一位哲学家说:你不为你自己,谁能为你呢?你不为别人,你又是为谁呢?不是在现在,又在什么时候呢?人的一生往往和他人、和社会、和自己都交织着矛盾甚至充满着悖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提示】

一、高考作文要求考生辩证地分析问题,抒写对人生、对社会、对事物思考、认识后的感悟,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表现正能量,使人向真、向善、向美。

二、审读本则材料时,我们可以采用抓关键句的方法,抓住“人的一生往往和他人、和社会、和自己都交织着矛盾甚至充满着悖论”这一语句,再结合前文进行分析,提炼出观点,即中心论点,从而抒写你对他人、对社会或对自己的感悟。人与自己、他人、社会的矛盾主要是名与利、利与义、名与义的矛盾。正因为这些矛盾,才引起了我们内心的不安。如何认识、处理这些矛盾,决定着一个人的认识观、价值观、道德观。

三、参考观点

1.对自己:⑴排除污秽(杂念),纯洁自己⑵洁身自好等。

2.对他人:⑴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⑵宽容他人⑶为自己留一条缝隙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⑸不要吝啬鼓励(夸奖、赞扬)⑹吃亏是福等。

3.对社会:⑴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⑵奉献等。

2.有一个人,一鼓作气爬上了山顶。有人认为这不算成功,一定要等到安全下山才算真正的成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3.古巨基的歌《蚂蚁》是这样的:“有些青春美在不张扬/默默的把窄路走宽/自己的旋律自己唱/总会有阻挡/山不转 路自己转/梦要自己扛 泪要自己尝/活着是战场 沉着的抵抗/别轻易投降 严冬可能比想象漫长„„/天生我材 先别怨沧桑/弱小身躯斗志顽强/坚持也许能滴水石穿/就像蚂蚁一样/逆境之中更不能绝望/强者强在执着梦想。”

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我问:“老伯伯,把草放在地上,牛吃起来不是更方便吗?”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如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了;但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到的屋檐上,它就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我们有时也和牛一样,容易到手的不加珍惜,不易得到的反而会当作宝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5.春耕时节,连续下了几天雨。在田边,我遇到了一位种树的老农。我说:“有这样充足的雨水,树木一定能长好。”老农说:“不对!不要以为雨水充沛就好,这只会使树的根长在表土上,大风一刮它们就会立刻倒下。”我豁然开朗。老农继续道:“相反,如果现在天气有些干旱,树就会将根扎到泥土深处去吸收水分和养料。这样,即使将来的风再大,天再旱,它们也照样能够活下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6.贾平凹受邀到四川二郎镇采风,早晨在镇子里溜达,遇到一位老者,于是交谈起来。老者说他有两个儿子,都在酒厂工作,还有一个女儿在北京,他在北京住了一个月

刚回来,贾平凹说:“北京多好啊,怎么不在北京多住些日子。”老者说:“北京好是好,就是太偏远了。”

贾平凹把这句话郑重地记下来。陶渊明说:“心远地自偏。”老者说北京太偏远,是因为他的心不在那里。长年生活形成的习惯看来不因条件的好坏而轻易改变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7.这是一个关于“一元套餐”的故事。小餐饮公司“畅饮畅食”的老板简耀辉,承包下河南一所大学的餐厅。为了打响“畅饮畅食”的知名度,在推出26个饭菜窗口后,他推出了27号特殊窗口——“一元套餐”。这是专为贫困生提供的窗口。学生仅花一元钱,就可享用以下食物:一个二两重的馒头、一碗菜、一碗粥(或汤),外加一小份荤菜(鱼或肉),加上人工费,每卖出一份“一元套餐”,简耀辉会净赔三四毛。不少非贫

困生纷纷光顾27号窗口。三个月下来,简耀辉已贴进去两万多元。就在简耀辉扛不住打算拆掉27号窗口时,26号窗口销售量大增,27号窗口销量却直线下降。原来在两天前有一场征文比赛,一篇没有署名的文章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关注,写的正是“一元套餐”的故事。大家被27号窗口感动了。于是,大部分学生不再光顾27号窗口,他们希望“一元套餐”能真正被派送到那些贫困生手里。善良感动了善良。“畅饮畅食”从此接到了很多学校、企业的餐厅承包邀请。27号窗口也变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温馨窗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8.“经过一阵乌云的打磨/我眼中的那一轮月亮/更亮了//就像我手中的这把刀/在经过石头反复打磨之后/终于变得锋利起来//看来,打磨是必要的/就像命运/需要苦难打磨/而一个人的一生/究竟要多少次打磨/才能闪光呢”(《打磨》)这首诗启发我们: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打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9.“花凋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叶残了呢/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首诗给我们很多启迪,告诉我们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对待人和事。请结合我们的学习生活,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0.“右手写字/没有人会惊讶/左手提笔/众人嗤之左撇子/土里点豆/没有人会惊诧/水中种瓜/惊讶之外是惊诧”

生活中,这样的惊讶、惊诧还有很多,面对这些并不算新鲜甚至很普通的事物,我们为什么会有惊讶、惊诧的心理感受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1.一个骑师,让他的马儿接受了彻底的训练,因此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使唤它。只要把马鞭子一扬,马儿就乖乖地听他支

配,而且骑师说的话,马儿句句都明白。

“给这样的马加上缰绳是多余的。”他认为用言语就可以把马驾驭住了。

有一天骑师出去时,就把缰绳解掉了。在原野上飞跑,当它知道什么约束也没有的时候,英勇的骏马就越发大胆了。它不再听主人的斥责,愈来愈快地飞驰在原野上。

不幸的骑师,此时已毫无办法控制他的马,他想用缰绳重新套上马头,但已经无法办到。完全无拘无束的马儿撒开四蹄,一路狂奔着,竟把骑师摔下马来。而它还是疯狂地向前冲,像一阵风似的,什么也不看,什么方向也不辨,一股劲冲下深谷,摔了个粉身碎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12.明代吕坤曾说:“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认则两过不免。”其实公众大都通情达理,自古至今,很少有人去纠缠一个闻过则改的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1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来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这是清代郑板桥的《题画竹》诗。历来对这首诗的主旨有以下三种不同解读:

(1)表现竹的旺盛的生命力;(2)展现新老交替无私的爱;

(3)显示老年人的矜持与青年人的谦虚。

请以你认同的意见为中心,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14.2012年的一个流行词叫“梦”。梦也是流行歌曲中出现频次最多的词。

(1)带上你的梦一路的歌唱,唱出心中美丽的向往。(《一路歌唱》阿宝、张冬玲组合演唱)

(2)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我的未来不是梦》张雨生演唱)

(3)寻梦梦就在,未来为我盛开。心

里花开不败,才精彩。(《我从草原来》凤凰传奇演唱)

(4)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最初的梦想》范玮琪演唱)

(5)心若在,梦就在,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从头再来》刘欢演唱)

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要求:①阅读以上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自选作文角度,自拟作文题目。②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15.(1)少年毛泽东离家外出求学时,留给他父亲一张纸条,上面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毛泽东一生践行少年志向终成一代伟人。

(2)汪精卫年轻时血气方刚,他因行刺摄政王入狱坚贞不屈名噪一时。他在狱中所

作《慷慨篇》中的诗句“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被当时的革命青年争相传诵。但后来的汪精卫与当年的志向渐行渐远,最终沦落为大汉奸成千古罪人。

(3)建安十二年,曹操为消灭袁绍残余势力率军征讨,胜利后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千古绝唱。

要求:①阅读以上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自选作文角度,自拟作文题目。②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16.苏东坡五言诗:“钩帘归乳燕,穴窠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简单的的诗句却隐含着一颗伟大的心。诗的意思是,钩着不敢放下的窗帘,是为了乳燕的归来,看着冲撞窗户的愚痴的苍蝇,赶快把窗户打开。担心老鼠没有饭吃,时常为它们留一点饭菜。屋里不点灯,是惜爱飞蛾的生命啊。杜牧的诗:“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也有与苏东坡的诗同样的意思。

要求:①阅读以上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自选作文角度,自拟作文题目。②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审读句群,对话材料 篇2

一、对作文材料的语法分析

①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②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③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这段材料由3句话组成,在语法单位上是一个句群。语法单位分成五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肖泰《句群和句群教学》)对于句群的定义有多种,但都强调句群有一个明晰的中心意思,句与句之间有语法上的紧密联系。比如句群是“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①“凡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有明显关系、在结构上有紧密联系(有时还有语言形式标志)的句子的组合叫句群。”②“句群是最大的一级语言单位,它在形式上是句子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扩展,而在内容上,它是围绕一个明晰的中心所表达的思想。”③……所以,当作文材料是一个句群的时候,审题的首要任务是对这个句群进行语法分析,找出这个句群的中心意思。

①|(转折)②||(解说)③

这个句群有3个句子。层次如上:句①和句②为第一层,“却”表明前后呈转折关系。转折句群的表意重心和转折复句的表意重心是一致的。对于转折复句,胡裕树认为:尽管承认偏句所陈述的事实,但表意的重点总是放在正句上。在这段作文材料的第一层次中,句①的功能相当于转折复句中的偏句,句②相当于转折复句中的正句,句②是表意的重点。

在第二层中,句③:“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这是”和“是”意味着句③是对句②的解释,语意的重心在句③。

由此可见,这3个句子构成的句群的中心意思在句②。

确定句群的中心意思是审题的重要步骤,合乎句群中心意思的立意才不会偏题。这道作文题,符合句②的含义是基本要求。立意若脱离了句②,只讨论句③所说的个性或者创新则不妥,属于审题偏差。

鉴于句②是整则材料的重心,我们接下来对句②进行语法分析。

这是一个长单句,“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作“说”的宾语。这个宾语是个两层复句。第一层为解说关系,第二层为并列关系。即:

(1)有话则短,||(2)无话则长——|(3)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4)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1)||(并列)(2)|(解说)(3)||(并列)(4)

(1)(2)和(3)(4)之间为第一层,是解说关系。(1)和(2)之间为并列关系,(3)和(4)之间也是并列关系。解说关系和并列关系的复句在语法上同属于联合复句,“联合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平等,无主从之分。”(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P152)所以,从理论上讲,学生立意抓住这4个分句中的任何一句都可视为切题。事实上,从语意上讲,“有话则短”此处的含义即“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无话则长”的含义为“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所以,考生能切入的含义也只有两条。

如何最大限度的涵盖材料的含义?找到句群中心意思之后,我们还需回归句群本身。

我们先回到句群第二层,即句②③。前文说到:这两句呈解说关系。李仁甫老师提示大家关注“这”这个词语。“这”究竟指代什么?指代“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还是“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出我也许有话要说”两句?如果只指第2个分句,是不是忽视了“有话则短”?笔者认为,材料一直将有话和无话并置,此处没有理由只指向“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而如果指向破折号后面的两个分句,那么,是否还可以理解为:“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其实,“有话则长”或者“无话则短”,对于说还是不说,说多还是说少,遵循的原则是一样的。同样,“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原因也是相同的。所以,“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和“别人无话可说出我也许有话要说”的缘由也是相同的,所以,个性的彰显和创新意识的闪现其实是一回事,给人感觉看上去语言粘连了,无法并列。其实不是粘连,而是重复,是对一个现象的不同角度的描述。

这样,在句群的第二个层次,材料的含义指向的是:在说与不说的问题上,与众不同的表达选择是个性的彰显或创新意识的闪现。

我们再回到句群的第一个层次。句①和句②③在表达上是相反的, 呈转折关系,语义上无法包含。句①的作用只是为了引出句②③,所以立意时可以不考虑。

所以,从对作文材料的句群分析看,中心意思是句②,是否切合句②“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即可视为基本切题。第2句和第3句呈解说关系,解说关系是联合关系的一种,联合关系句群两句语法地位平等。从语义的完整性讲,涵盖两句含义才是最佳选择。立意时同时切合句②③才真正切题。这里,句群的中心意思和句群的完整含义是两个概念,前者探讨的是句群围绕什么展开,是含义的向心性问题;后者探讨的是句群的完整含义,是含义的完整性问题。举个反例,如果脱离了句②,只讨论句③则属于偏题。

网络上有人质疑,“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和个性或创新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属于生拉硬扯。笔者认为,就是这看似没有必然联系的地方正是考生思考的,是考生可以发挥的空间所在。一道题目,如果自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系统,有明确的主题指向,那这道题目的立意必然为公理或者定律,观点是材料中现成的,考生在考场上能做的就只有阐释观点或者证明观点,难以发现问题,形成自己的立意。新材料作文,重点是让考生思考,独立形成立意。给现成立意的作文题是封闭的,也许能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但难以看出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下。

二、把握本题特点

和往年的作文材料相比,这道题目特点在于:论题介于“务实”和“务虚”之间。

除了2013年的“蝴蝶与探险者”,江苏历年的作文题比较“务虚”,关注哲理,显得比较抽象。比如,2015年作文题为“智慧”,什么是智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即使作文材料中提示:“智慧是一种经验,一种能力,一种境界……如同大自然一样,智慧也有其自身的景象。”可“经验”“能力”“境界”等还是抽象的概念,对智慧的理解依旧难成定论。再如2014年作文题“青春不朽”:首先,青春如何定义?朽或者不朽如何定义?青春看似与年龄有关,但18岁是青春,28岁算不算青春?这些都需要考生自己定位。再往前的《拒绝平庸》《绿色生活》《人与路》《好奇心》等,论题大都抽象,没有特定的限制和背景,能给考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显得十分灵动,却也有人评价其“虚空”,与实际的社会生活距离较远。

与“务虚”迥异的是“务实”的风格,关注现实,尤其以全国卷为代表。作文材料大都是具体的故事、特定的人物、常见的社会现象。比如去年女儿举报父亲高速上开车打电话事件,三个风采人物评选;往年的两人过独木桥引发的思考、切割钻石、同学关系等题目,均以社会现象入题,着眼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评论。

2016年江苏作文题有“务虚”的因素——“个性的彰显”和“创新意识的闪现”, “个性”和“创新”是抽象概念。什么是创新,什么是个性考生可以写自己的理解。但今年的作文材料也有“务实”的影子——“说”或者“不说”,并且限制了“说”的情境。对“别人已说”过的选择不说,在“别人无话可说处”可以选择“说”。“说”或者“不说”是行为,“说”可以理解为说话,顶多能抽象成表达,无法像“智慧”或者“平庸”有丰富的内涵。加上对“说”或者“不说”有情境的限制,这就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方向,不致于凌空虚蹈。但究竟是什么情境,又不像全国卷那样具体。别人已经说过了什么,别人无话可说处是什么情况,这可以视为对考生的限制,也可视为给考生提供思维的触发点,因而也是考生能够发挥的空间所在。所以,这个题目不似“智慧”那般难寻边际,又不似女儿举报父亲违章那般拘谨。它提出的是在某种境况下,说不说与创新或者个性之间的关系。这里,既要学生有抽象的判断,又要求考生对“别人无话可说处”或者“别人已说”的情况进行定位,考生对其的定位取决于考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这里能考出考生的思想境界水平。

三、从接受美学探讨审题立意过程

综合以上两条,我们可以发现这段材料中两个可以发挥的空间:一是“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的定位,二是“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与个性或创新之间的关系。前者能看出学生平时关心什么,阅读什么,思考什么;后者考查的是学生的思维水平,这种情况和个性或者创新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勾连。有老师认为这里是生拉硬扯,但高明的学生总是能扯上去的,甚至有的扯得还不错,思维的断层如何弥补,正能体现学生水平的高下。

所以,个人以为,这个作文题能够考查学生对语段、复句的解读能力,积累、思想认识的层次和逻辑思维水平。

但这个材料如何立意,恐怕还得从材料作文的立意过程考查。

有老师埋怨说,作文即考表达,不可以添加阅读障碍,审题完全可以放低要求。笔者觉得,高考是为了选拔有益于社会的人才。社会中任何表达都有一定的语境,或者基于一定的目的。写作前首先要明白自己为什么写,要达到什么交际目的。文笔再好,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内容也不受欢迎。作文材料的设置就是一种模拟的交际环境,审题就是和命题人的对话,是依据命题人的要求确定写作任务的过程,这是现实生活的写作中必不可少的过程。

如何审读材料?审读作文材料和阅读考查有何异同点?

若从阅读的角度看,两者的开放性不同。文本解读向来有文本中心、作者中心和读者中心三种理论。孙绍振教授认为:“在阅读过程中,至少有三个主体在相互制约:读者主体、作者主体和文本主体。”“阅读就是读者主体、文本主体和作者主体从表层到深层的同化和调节。”④在阅读考查中,解读基本以文本为中心;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作者,也有部分题目的解读以作者为中心,考生要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得出答案。一般不会采取读者中心的解读方式。即使是探究题,读者能施展空间也很小。但是,在作文材料的审读中,读者主体就被充分重视。作文考查的是考生自己的思考,作文材料只是一个召唤结构,对作文材料的审读就是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材料的融合或者对话,立意就在融合或对话中产生。

我们可以借鉴接受美学的一些观点来分析作文材料的审读。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只是一个召唤结构。沃尔夫冈·伊瑟尔认为,在文本与读者的交互过程中,“文本的结构空白,刺激着读者根据文本提供的条件来实施的想象过程。”他的结论是:“文本含义只能在阅读过程中将各种透视交织在一起,才能被唤起。”⑤作文材料是纯粹的召唤结构。材料的含义上存在许多空白和未确定点,需要考生在审读时填补。就如“无话则长”是什么情况?它和个性或创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考生需要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思想认识,将逻辑上的断层连接上去。伊瑟尔的学生英加登提出了“具体化”的概念:“把读者在阅读中对作品不确定点和空白的填补称为文学作品的具体化。”“在作品表现的引导和暗示下,读者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同作品联系起来,用自己在现实中形成的生活图像去想象作品所表现的世界。即使作品所描写的是陌生图像,读者也会用自己熟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和感受。”⑥这同样适合作文材料的审读:别人无话可说时是什么情况?在我经历过的事件中,有没有哪次是别人不说,我有话想说的?这和创新和个性之间有什么关系?多想几件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思路也许就这样打开了。

召唤结构还具有交流性和建构性。鉴于题目中的“也许”,这里也可以逆向立意。因为“也许”未必等于必然。也可能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无话说。从这个角度考虑,看似“创新”和“个性”也无须再谈。但可以生发出另一层含义:创新和个性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事求不同并非个性或创新。有时别人无话处我同样无话,不可为追求不同标新立异。其实这一点在现代社会更为难得。人人都想吸引他人的目光正是浮躁的表现,提倡创新需理性,不可刻意求新。

所以,本作文题可以正向立意:认可材料,并且调动自己的思想积累和生活积累将其具体化,填补空白,在作文材料的框架内完成自己的立意。也可以和作文材料对话产生立意。

这里要强调的是:与作文材料的对话是读懂材料之后的对话,并非面对材料的想入非非,任意改动。原民主德国学者瑙曼提出“接受指令”这一概念,即作品文本所规定的接受框架。读者读解和再造文本都必须从“接受指令”出发,不允许读者主体随意解释。⑦这也就是材料含义的范围,是作文立意切题的标准,即本文第一部分的分析。

综上所述,2016江苏高考作文题,我们通过把握句群中心意思确定基本切题的标准——无话则短,有话则长。然后回归句群整体,确定立意的边界为探讨“无话则短,有话则长”和个性或创新之间的关系。和江苏往年作文题相比,本题的特点是“务虚”和“务实”的结合,探讨在特定情境下“说”或者“不说”与个性或创新之间的关系。作文材料的审读可以借鉴接受美学的部分观点,考生通过和作文材料的融合或对话,形成自己的立意。

参考文献

①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174页。

②黎译渝:《从句群说到语法的综合性教学》,《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1988年第8期。

③徐义兴:《句群与自然段的关系》,《语文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5期。

④孙绍振:《读者主体和文本主体的深度同化和调节》,《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3期。

⑤沃尔夫冈·伊瑟尔,姚荃译《文本与读者的交互作用》,《上海文论》,1987年第3期。

⑥李克:《具体化:对文学作品意向性客体的分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⑦蒋成瑀:《语文课读解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9页。

审读奈达翻译观论文 篇3

【摘 要】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了“dynamic equivalence”、“functional equivalence”学说,颇长一段时间内,翻译业界诸多理论与实践者无不趋之若鹜。待文章看来,“functional equivalence”学术术语的翻译本身即有争议(换言之,对奈达的理论学说有所误读)。更有批评声音指出,作为一种翻译机制的提出,“functional equivalence”等翻译论把目标预设不免过高。这为审读奈达翻译观留下了探讨空间,文章对此做出尝试。

【关键词】功效对等;预设;翻译机制

一、奈达翻译观

(一)dynamic equivalence(动态对等)

然而,今日再度阅读,令本文不敢苟同之处在于,当初之关于“动态对等”学说的导读性文章,对该理论不免有误读之处,是为本文撰写之动机之一。事实在于,尽管“动态对等”论对翻译的理论研究在业界产生了巨大影响,但奈达本人却为此显得颇为“低调”,并直言其理论并非能有效解决翻译实践中可能遭遇的实际问题。

(二)functional equivalence(功效对等)

批判性阅读是一种社会行为的评价。实施批判行为的主体以群来分,可划为两类。其一,通透源文主旨,进而批判性评价,在其过程中源文本被视为“样品”(specimen),目的是为了引出自身主题论调;其二,则为易断章取义,想当然作者。此类评价主体在本文看来,也即“妄言”者,常以怡笑大方而收尾。奈达先生的“functional equivalence”翻译观,长时间以来在中国翻译业界便遭上述第二类主体批判。这为正确解读奈达先生翻译观留下了极大探讨空间,不妨以该学说术语翻译本身入手。查阅常被引用的《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第6版),function一词简单释来有“功能”与“功效”之意。回到奈达先生的“functional equivalence”学说中,译为“功能对等”抑或“功效对等”,也随之成为可探的问题。以本文目力所及,基于“中国期刊网”的语料分析,关于该学说的中文术语翻译,“功能对等”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能否以大比例存在的“功能对等”术语翻译引出结论说“大多数认可即为得体”,恐值得深入探讨与商榷。

探讨的契入点,还是要认真追溯奈达先生的翻译理论渊源。如果说诸般翻译理论中,奈达先生有一种翻译观几十年来立场一直未曾改变,应是其本人对待“直译法”的态度。与英国学者Newmar(纽玛克)见解几乎完全相左的是,奈达本人对于“直译”手法颇有微词。“翻译非译字,而为译意”是为其观点的最佳写照。在其看来,“直译”不免与源文亦步亦趋,而语言结构中的字词选择并非孤立而为,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应是翻译实践中着重考虑的因子。

因此,回观“functional equivalence”的术语中文翻译,直译为“功能对等”也就不免有相当然之嫌。基于上述对奈达先生翻译态度的认知,“功效对等”或“效果对等”应是得体理解。若以功能来论翻译,其功能应为跨文化的交际。但不同版本的译文,却在目标语受众认知中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语义对等与风格对等是奈达先生“功效对等”论的核心。

二、结语

记叙文写作文题审读技法 篇4

 目前,各地中考卷记叙文文题类型很多,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全命题作文等百

花齐放,但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它们从本质上来说可以属于“全命题作文”,因此,这里就以“全命题作文”为例来讲解记叙文审题中重要的、常用的审题技法。

一.咬文嚼字,读懂题目的内涵

 1.透视比喻

比喻型的文题是中考的宠儿,看看2008年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就知道了:

明天的太阳是新的(湖南长沙)留在我心底的风筝(浙江宁波)

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江苏无锡)幸福像花儿一样(福建漳州)

画一扇窗给自己(山东潍坊)把花种在自己的心里(辽宁沈阳)

这种文题,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喻体,进而把握文题的本意。比如:“幸福像花儿一样”这个题目,喻体“花儿”一词,代表着灿烂、鲜艳、芳香、美丽,它带给人快乐、温馨、纯净、明媚的感觉,因此,文章应表现出轻快、明朗、积极、喜悦的感情基调,才能够突出重点。同样,上述文题中的“花”“太阳”“风景”“依靠”“窗”这些比喻词,都需要我们在审读文题的过程中去品析它们的本义,完整地把握文题的意蕴。

2.关注虚词

虚词虽然没有明确的意义,但它在表情达意方面却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比如:其实并不是这样(2007.山东潍坊)好想说声对不起(2007.山西课标卷)

“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个文题中,有“其实”和没有“其实”意思大相径庭。“其实”表示事情原本如此,从对人对事的认识来说,“其实”表明了一种思想认识的转折和提升。就是说,人们本来以为事情是这样的,但某一件事情或某一次经历,告诉了他们事情的真相并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只有把“其实”这个词理解透彻了,写出了思想认识上的转折,文章才能真正扣题。

3.明晰关键

 记叙文文题中,有些看似平常但又十分关键的词语,一定要明晰它的含义。比如:那一幕,我难以忘怀(2008.重庆)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2008.河南)那一天,让我铭记(2008.四川南充)

“那一幕,我难以忘怀”这个文题中,“一幕”是个关键词。它表明时间很短,是刹那之间,所以,只有对那一瞬间作浓墨重彩地细致而具体地描写,才叫做突出了“那一幕”,这一重点。同样,“那个故事的主角是我”中的“故事”一词,“这一天,让我铭记”中的“铭记”一词都需要在审读文题时细细品咂。

以上所述,都是对文题内容的审读。当文题内涵明确以后,下一步,就应该确定文章的写作重点了

二.条分缕析,把握题目的重心

1.关系型文题

有一类文题,题目中的词语之间构成了各种不同的关系,只要明确了关系,也就明确了文章的写作重点。比如:

生活,因变化而精彩(2007.浙江湖州)

文题中的“变化”是原因,“精彩”是结果,那么,在写作时应该通过对“变化”具体详细的描写,来突出这种“变化”的重要意义。至于结果的“精彩”,也是为了突出“变化”的重要意义而服务的。

2.悬念型文题

这一类文题让你一读难忘,因为它呈现给你的是结果,所以它带给你一个悬念,让你情不自禁地要问一问“为什么”。比如:

下雨,真好(2008.浙江温州)

这件事,我做对了(2008.黄冈)

面对“下雨,真好”这样一个结果,我们会问为什么下雨真好?因为下雨可以带来清新凉爽的天气,可以带给孩子雨中嬉戏的快乐,可以洗刷郁集在人的心灵上的阴霾;而“这件事,我做对了”则是一个总结性的评论,我们也会忍不住地问一问,为什么说这件事让我维护了一个中国人的尊严,这件事表明我抵制住了物欲的诱惑,这件事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力量,从此有了自信。由此可见,解开悬念的部分就是文章要详写的重点

3.偏正型文题

这类文题从结构上来分析,它由“偏”和“正”两部分组成,比如:

幸福的颜色(2008.广东深圳)永远的歌声(2008.吉林)

这两个文题中,“幸福”和“永远”是用来限制“颜色”和“歌声”的,“幸福”和“永远”是偏,“颜色”和“歌声”是正。那么,文章的写作重点是不是也该突出“颜色”和“歌声”呢?并不一定。“幸福的颜色”这个文题,要突出的恰恰是“幸福”,是“幸福”的颜色而不是“悲伤”“悔恨”等的颜色;而“永远的歌声”这个文题同样如此,要的是在“永远”二字上大做文章。

4.开放型文题

开放型文题往往是由一个词组成。如:寻(2008.南京)

温暖(2008.株洲)

窗外(2008.宁夏)

这类文题给我们提供了多种可能,所以被人们称之为“开放型文题”。

以“窗外”为例,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关系型文题来审读,如“窗外的世界丰富了我的生活”,重点展现“窗外”与“我的生活”的关系;也可以把它当做一个悬念型文题,如“窗外的世界很精彩”,告诉读者因为窗外的伙伴们自由快乐,所以精彩,因为窗外的世界日新月异展示着城市的发展步伐所以精彩;还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偏正型文题,如“清新明媚的窗外”,用优美的笔触描绘夏日雨后的美景,营造清新明媚的意境,抒发对自然地热爱。

至此,文题审读就完成了读懂题目内涵、把握文章重点两项“定向”的重任,大家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去进一步确定主题、谋划布局了。

新题演练

文题:在路上

上一篇:学校食堂膳食监督制度下一篇: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四2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