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文化之力铸就企业发展之魂(精选9篇)
以传统文化之力铸就企业发展之魂 篇1
以传统文化之力铸就企业发展之魂
——贵州靖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文化强企纪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赖以生存和繁衍的精神沃土,是凝聚之学,兼容之学,经世致用之学。
贵州靖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创建者黄朝仙女士,正是通过自己多年来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的感悟,从中寻找企业转型发展的智慧与启示,将传统文化与企业管理有机融合,充分吸取传统文化的养分与精髓,开创性地提出了“以道治企、以德育人”发展理念,将成立之初仅有数人的三级公司,迅速发展成为黔南州唯一的一家建筑施工一级企业,走出了一条具有“靖沣”特色的文化强企之路。
1993年,黄朝仙女士从贵州省城乡建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贵州建筑设计院下属建筑公司工作,从此与建筑行业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北宋大文豪苏轼曾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工作之初,她就给自己订下了三大目标:一是五年内提升本科学历,二是十年内取得中级职称,三是十五年内考取各类建筑有关的执业资格证以及高级职称证。
立定此志后,她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夜以继日、乐此不疲。巾帼不让须眉,她从质监员、安全员、施工员,到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在公司工地摸爬滚打了整整十年,几乎做遍了基层工地的所有岗位,练就了过硬的本领,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最终,天道酬勤,她用自己不懈的坚持与辛勤的汗水圆满完成了目标。冥冥中正好印证了“了凡”先生那句至理名言:“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2007年,怀揣着满腔的炽忱与梦想,黄女士离开建筑院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创业初期,自己除负责技术外,还得学习管理,从工程到经营,从人事到财务,从行政到后勤,事无巨细,凡事事必躬亲,其中的艰辛非常人难以想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0年3月,黄女士在六盘水创立了贵州靖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经过三年的发展与成长,2013年6月从六盘水迁回黔南州瓮安县,公司发展已初具规模。
然而,创业发展的道路总是充满艰辛与曲折。自从挑起了靖沣这一幅重担,她历经无数次跌倒与爬起,饱受过无数次困惑与挫败的洗礼,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痛楚。奔波与忙碌充斥着整个生活,每天比旁人起得更早、睡得更晚,久而久之,心力交瘁、疲惫不堪,家庭与事业陷入了无明的困惑之中,举足无措,无所适从。
201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黄女士结识了贵州谦德传统文化公益传播中心的老师们,被他们不遗余力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用实际行动践行“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高尚品格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所深深感动,在传统文化的强大感召下,她毅然决定加入到学习中去。
通过为期六天的“了凡培训班”封闭学习,黄女士接触了解到做人处事的标准《弟子规》,认识命运,改变命运的钥匙《了凡四训》,以及《大学》指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周易》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等古圣先贤们遗留下来的大道瑰宝,深刻感悟到德行与福报的培植远远比技术更加重要。培训班结业后,黄女士遂决定将传统文化引入公司管理,励志让企业不仅能为员工提供就业机会,更加能成为广大员工学习成长、提升德行、净化心灵的第二课堂。
根据自己对传统文化的领悟和总结,黄女士将企业发展的宗旨定义为“以道治企、以德育人”八个大字,遵循自然之道经营发展企业,要求员工每日晨诵古圣先贤经典,每周集中培训学习并相互分享心得一次,每年带薪参加各类传统文化公益机构封闭学习一周。全体员工以圣贤为师与经典同行,潜心虔诚修德积善,树立了务实诚信、乐观积极、仁德向善的人生观,言行品性,心灵境界大幅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发生过许许多多员工在发心蜕变后,与家庭、亲人之间引发的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动人故事。特别是在2016年元月瓮安党校举办的了凡班第27期结业后,参加学习的同事被老师启迪心灵、发人深省的课程所感动,将自己对工作生活的感悟写成家书寄给父母,许多的家长收到信件后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打电话回公司,表达他们内心那份深深的谢意。
在传统文化的教导和熏陶下,公司上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家工作有了干劲,事业有了目标,人生有了方向,精诚团结,众志成城,企业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强大的团队合力助推着公司阔步前行。到2017年,公司已拥有“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地基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等16项资质;拥有各类技术人才242人,其中一级注册建造师22人、二级注册建造师61人,注册造价工程师5人、高级工程师30人、工程师25人、助理工程师36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80人;先后承建了瓮安县安平大道、青云湖国家森林公园接待中心、瓮安县思源实验学校建设项目,德江县温州商贸城、福泉市藜峨公园尚品建设项目、福泉市综合医院(中医院)等黔南州代表性工程;所承建项目先后多次荣获省、州(市)、县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受到业内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好评,企业跃身成为了黔南州建筑施工行业的领跑者。
2017年8月,公司董事会重组,吸纳了黔南州建筑行业企业家中的精英翘楚共谋大计,他(她)们见多识广、身经百战,为靖沣的发展壮大带来了许多宝贵经验,注入了强劲动力,再次让靖沣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犹如黔州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荣誉已属过去,未来更需努力。靖沣人以先贤为师,强企兴邦的伟大梦想矢志不渝,求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今年4月,由致良知四合院发起,一场继往开来,主题为“正心奉道、成就伟大”的互联网学习会在美丽的江南水乡—浙江乌镇举行。黄朝仙女士与公司刘泽富董事长应邀赴现场参加了此次学习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千余位企业家精英齐聚乌镇,聆听导师传授“阳明心学”在当今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成就企业家以及企业的伟大发展,导师的理念叩击心灵,振聋发聩,为公司发展拨开了迷雾,指引了方向。
在这个伟大的新时代,站在崭新的起点,全体靖沣人立志在“致良知精神”引领下,继续秉承“以道治企、以德育人”的企业宗旨,追随圣贤、化育人心,将“文化强企”之路进行到底,为助推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传统文化之力铸就企业发展之魂 篇2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生命力, 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管理和社会交往的各个层面。分公司始终坚持职工是企业发展之本, 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落实“文化兴业”方针, 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实际, 积极打造支撑企业战略发展的特色文化, 从统一愿景、战略、理念、精神入手, 培育了煤层气执著奉献精神, 确立了建设综合效益一流现代化煤层气产业示范基地的煤层气发展战略, 形成了以和谐文化为主线, 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亲近自然的环保文化、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和规范治企的市场文化。特色文化建设, 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紧扣煤层气企业发展实际, 培育支撑煤层气战略实施的特色文化
为了贯彻落实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和华北油田公司的企业文化战略, 分公司党委高度重视、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把落实华北油田企业文化战略、培育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作为实现企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提上议事日程。
在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中注重“融合”和“落地”的原则。“融合”就是要融入中国石油企业文化体系。煤层气企业文化是中国石油企业文化理念在油田生产一线的具体化, 与中国石油企业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为此, 分公司坚持在贯彻落实中国石油和华北油田企业文化战略的框架下不断探索、研究、建立和完善煤层气企业文化, 统一使用中国石油标识, 把中石油企业文化理念与生产管理实际相结合, 形成有煤层气特色的文化理念。“落地”就是使企业文化理念为分公司职工普遍接受并化作他们的实际行动, 以此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在培育特色企业文化的过程中, 分公司始终弘扬煤层气执著奉献精神。煤层气执著奉献精神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华北油田的传承和弘扬, 是以“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品格, 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斗志, 科学创新、敢为人先的锐气, 脚踏实地、严细认真的作风”为主要内容的华北油田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是“创业创新、精细管理、和谐共建”华北油田特色文化的生动实践和丰富发展, 是激励广大干部员工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其主要内涵为“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创业精神, 勇立潮头、科技领先的创新精神, 锲而不舍、永不言败的执著精神, 自我加压、顽强拼搏的奉献精神”。2011年5月, 在分公司成立五周年之际, 华北油田公司党委、华北油田公司作出决定, 在华北油田范围内广泛宣传和大力弘扬煤层气勘探开发执著奉献精神。同年7月, 分公司党委决定在全分公司范围内开展“学习煤层气精神, 煤层气人怎么办”大讨论活动, 进一步深化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煤层气勘探开发执著奉献精神实质和内涵的领会, 在分公司进一步掀起学习和弘扬煤层气精神的高潮。通过大讨论, 变压力为动力, 不断改进工作作风, 以昂扬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状态, 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2014年, 分公司党委下发文件《关于进一步弘扬践行煤层气勘探开发执著奉献精神的实施意见》, 决定紧紧围绕建设一流现代化煤层气示范基地远景目标, 按照“全员参与、循序渐进、岗位践行”的要求, 在分公司范围内进一步弘扬、践行煤层气勘探开发执著奉献精神, 促进分公司核心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同时, 以建立崭新的经营理念体系为重点, 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正确的理念是正确行动的先导。当前, 煤层气勘探开发正处在由规模速度向质量效应转型的关键时期, 分公司提出进一步深化精细管理, 实现稳中求进的发展目标, 全体干部员工从战略高度认识到转变企业经营理念、创新驱动的重要性, 努力培育经营文化, 始终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在经营责任制考核管理、资本市场运作机制建立、重大战略决策的取舍选择、经营风险与法纪法规的权衡等方面, 都始终坚持“规范科学、合法守纪、持续发展、良性竞争”的文化导向, 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党建工作创新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坚持“安全第一”的文化理念, 全力打造安全文化。将“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等理念体现到各项管理制度、操作规程、业务流程当中, 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 以“安全亲情互保”“亲情安全演讲”等各种富有人情味的形式, 建设职工安全文化, 不断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
履行社会责任, 扎实践行环保文化。分公司在山西沁水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 常年致力于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和科学发展, 热爱“山西好风光”、呵护“山西好风光”, 在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 高度重视环境保护, 坚持“环保优先”工作理念, 切实加强源头控制, 狠抓责任制落实, 加强环境保护基础建设, 注重开发与保护并重, 节约用地, 提高土地利用强度, 切实防治水土流失, 创造能源与环境的和谐。分公司荣获2010年度晋城市集约用地先进单位。
二、把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作为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企业持续发展、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 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源泉。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实现职工的全面发展。
2006年5月, 分公司成立时只有40余名员工, 为适应生产建设的需要, 在油田公司的大力支持下, 陆续调入、分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员工、大学生和转业兵等600余名。“入厂教育、煤层气专业知识、安全知识讲座、现场操作、军事化训练”, 每名新调入分公司的员工都要经过这样一系列培训才能独立顶岗操作。为了让每期调入人员早日掌握煤层气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完成从“社会人”向“煤层气人”的转变, 分公司确立了培训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分三个月、半年、一年, 要求员工通过理论、专业知识学习、上岗实习三个过程成为熟练员工。长期目标制定煤层气长远发展规划, 深化管理,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创新煤层气技术, 攻克排采难关, 完成煤层气重大科技攻关、先导实验攻关等课题, 为新能源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培训采用内部培训、外送培训、聘请专家授课、师带徒等多种方式, 培训对象涵盖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员工。先后在抢险维修中心建成了员工技能鉴定工作室、职业技能练兵房、抽油机实训基地, 2014年累计培训各类人员310人次, 提升基层队伍技术业务素质。通过定期组织技术比武、技能竞赛、内部技师聘任、合理化建议、QC成果发布等活动, 检验培训效果, 为员工成长搭建平台, 全面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为新能源事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优秀人才队伍。分公司成立8年来, 为各兄弟单位输送各类管理与技术人才50余人;培育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2人;油田公司一级技术带头人6人、二级技术带头人12人、内部技师19人。在华北油田公司第十一届职业技能大赛采气工竞赛中, 分公司的参赛选手从各单位参赛的40名选手中脱颖而出, 包揽了前八名的5个席位。
为使先进的安全文化根植于全体员工, 分公司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警句格言征集、安全生产征文、安全巡回演讲等活动, 传播先进的安全文化。以“创建优秀班组、争当工人先锋号”活动为载体, 着力培育先进的班组文化, 不断推动班组管理水平、班组成员素质、班组工作质量和班组创新能力的新提升。组织开展年度优秀班组申报、考评、评定, 深入班组现场检查考评。处理中心被评为油田公司级红旗单位, 樊九集气站被评为油田公司级基层建设示范点, 为提升基层工作水平树立了“标杆”。
弘扬劳模先进的标杆文化。组织编写《煤层气执著奉献精神故事集》, 评选、表彰“明星员工”“劳动模范”, 开展劳模慰问, 组织劳模疗养、劳模风采展示、劳模寄语格言征集与宣传活动, 大力倡导劳模精神文化。
不断丰富广大职工的文化生活。企业文化娱乐活动主要是在闲暇时间进行的, 对员工有着十分重要的精神“补偿”作用。煤层气企业员工远离城市, 远离家庭, 常年工作在荒郊野外, 生活格外枯燥单一, 长期处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 缺少必要的调节。现实的环境, 使得文化娱乐担当起了缓解疲劳、增强身心健康的一种补偿手段。分公司自成立以来, 连续八年举办“情系煤层气文化节”系列活动, 中秋晚会、迎春文艺演出和摄影赛、书画展、文学笔会等文化艺术活动精彩纷呈, 有效地丰富了职工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着力加大文化强企建设力度, 以文化建设推动企业各项事业发展
《2011—2015年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实施指导意见》指出:“在激烈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市场格局中, 企业要做优、做强、做大, 离不开诚信原则, 更离不开企业文化支撑, 因此大力培养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 发挥企业独特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煤层气企业要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就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 大力加强企业的“软件”———企业文化建设, 才能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围绕“文化强企建设”, 分公司不断以“文化为魂提升管理水平”, 切实将企业核心理念转化为企业的管理实践, 渗透融合于企业的各个管理层面和管理制度中, 实现文化的成功落地, 推进文化强企。
企业作为一个经济组织, 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但同时作为国有企业, 又有着一份特殊的社会责任。分公司始终不渝地扎根于忠实履行社会责任, 在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 最终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这种文化理念的支配下, 分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都始终体现规范经营、合法守纪、合理所取、利益兼顾。在经营责任制考核管理、资本市场运作机制建立、重大战略决策的取舍选择、经营风险与法纪法规的权衡等方面, 始终体现出一种健康积极、持续发展、良性竞争的经营文化导向, 确保了国有资产在正确的经营文化理念中实现良性、快速增值。
倡导民主文化, 建立健全职代会制度, 不断深化厂务公开, 做到凡出台涉及职工利益的政策制度, 都能以厂务公开、职代会制度、领导接待日、公示栏、企业网站报刊等各种方式, 让职工从源头上参与、及时表达意愿。落实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 健全劳动争议调解机构, 企业劳动关系始终保持和谐。
引入廉政文化, 坚持制度和文化的融合, 通过“制度反腐”和“文化倡廉”达到相融相生。在分公司, 如果说企业管理制度是让想犯错的人没有机会或少些机会犯错, 那么企业文化就是让即使有机会犯错的人也不愿意犯错。多年来, 分公司抓教育引导, 让“廉政文化”的意识占领党员干部的思想阵地, 形成主流“强势”, 构筑起“不想腐”“不能腐”和“不敢腐”的自律机制。分公司抓行为约束, 让“廉政”的行为成为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融入企业的整个文化建设之中, 以文化的力量和影响感化人、约束人。分公司抓制度规范, 让“廉政”的举措真正落实到各项具体实践中, 通过建立廉政文化的考核机制, 奖优罚劣。分公司抓阵地建设, 以“廉政文化进企业”活动为载体, 通过集中性教育活动和专题教育活动等相结合, 确立是非标准。近年来, 分公司在几百亿生产建设投资中没有一个干部因廉政问题而倒下, 2012年获“集团公司优秀四好班子”荣誉称号。
不断实践创新文化。创新发展是分公司取得长足发展的重要法宝。几年来, 分公司始终保持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 立足于不断解放思想, 创新观念, 与时俱进, 坚持以改革的思路推进各项工作。坚持体制机制创新, 形成了简明、精干、高效的“六化”管理模式;坚持科技创新, 建立了一整套国内领先的煤层气技术工艺体系;坚持经营模式创新, 加快推进完善规范化、集约化、信息化管理;坚持党建工作创新, 着力抓好“五项工程” (塑心工程、领航工程、提素工程、清风工程、强基工程) , 通过开展党务公开、设立“党建工作创新奖”、建立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等, 进一步激发党建工作活力和动力。深入人心的创新文化, 为分公司的不断超越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用文化铸就“徐矿”发展之魂 篇3
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吹响了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进军号角,更为徐矿集团发展指明了方向。实现文化强企,煤炭企业就必须在变革文化理念、凝炼文化特色、践行文化创新上下功夫,用文化铸就企业发展之魂,推动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变革文化理念 重塑矿工形象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过去煤矿工人是“傻、大、粗”的社会形象,简单的体力劳动,文化水平低,生产管理粗放,社会地位不高。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作为中国主要能源的支柱产业——煤炭行业,越来越彰显它的重要性,需要文化渗透和素质提升,强化企业管理,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企业效益。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管理手段,也是体现管理团队和员工的集体智慧结晶。当前煤炭企业决策层要树立四种理念,睿智发展,提高企业发展抗风险的抵御力。
树立文化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大多数煤矿技术水平低,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工艺简单,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一些经营者认为,矿工只要有力气,就能开矿,不需要多高的文化。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矿工需要知识技能不断更新,才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前进的步伐。经营者就必须变革理念,从创建煤矿企业文化入手,关键是管理好人、教化人、激励人、塑造人,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思维方法,改变人的知识结构,塑造科学的理念和价值观,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共行。
树立文化就是竞争力的理念。提起文化建设,有些领导认为就是图书馆、文艺活动、学习培训等一些“花拳绣腿”,活跃员工业余文化生活而已,需要大投入,见效不大。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作用于企业内外部的一种强大的驱动力量,它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不是一蹴而就。强大的企业文化力源于优秀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的成功实践,它可以起到统一员工思想,激发员工斗志,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作用。这就需要决策者认清企业文化在经济建设中的永久凝聚作用,加大软硬件投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
树立文化就是软实力的理念。从煤炭企业进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来看,不少领导干部对企业文化的内涵理解不到位,认识不清。有的领导认为进行企业文化是“墙上文化”“口号宣传”“蹦蹦跳跳”等,导致对企业文化内涵认识的表层化、简单化、娱乐化,表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形式单一,内容空洞,既体现不出一个企业的文化氛围、员工精神风貌,更体现不出企业文化的引领、凝聚、固化、激励等功能作用。决策者要认清企业文化内涵,进行实践创新。
树立文化就是创新力的理念。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真正的企业文化是有个性的,不是学就能学来的,也是企业的独特品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很多企业习惯于一味模仿,照搬硬套,流于形式;没有真正意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深层价值和具体操作方法;没有正确分析企业生存环境的实际,不懂得利用和吸收优秀文化的精髓;没有发掘出自身企业文化所蕴藏的巨大思想价值。广大领导干部必须调研,找准企业的特色,确定文化定位,不断实践、创新,提炼总结,高起点、高品位打造企业文化,成为引领员工奋发进取的灵魂。
凝炼文化特色 打造企业品牌
作为一个明智的企业,就应该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主要特征,不断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把全体干部职工能够认同和共同接受的习惯行为提炼整合,形成上下认可、符合时代要求,管用、有效、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徐州矿务集团(以下简称“徐矿”)是个具有开采130周年历史的老企业,以深厚的文化底蕴经历过风风雨雨,经受住了市场经济考验,积累了丰富的企业文化,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始终走在全国行业的前列,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创建学习型组织优秀单位”“中国优秀企业文化奖”“全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公司”“全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江苏省文明单位”等称号。
2002年以来,徐矿集团根据企业总体战略、原有文化底蕴和创业转型需要,充实新的文化要素,培育具有徐矿特色的走出去创业文化、精准执行文化、精细管理文化、合作共赢文化、开拓创新文化等。今年徐矿推出“理想信念培育工程”等六项工程,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一是理想信念培育工程。徐矿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倡导理性爱国、强企报国,大力宣传弘扬“转型转移转制、求新求优求强”的新时期徐矿精神,广泛开展徐矿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大讨论等教育实践活动,塑造徐矿内在精神之魂。第二是崭新徐矿建设工程。徐矿坚持“安全唯一”理念,牢固树立归零化目标追求,推进“科技+素质”模式升级,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全面加快优化转移转型,加快产区从东向西转、职工从内向外转,加快产业从低向高转、企业从散向聚转,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中央新一轮对口援疆重大部署,融入地方经济谋发展。第三是创新驱动工程。徐矿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促进两转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源成长的轨道。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广泛聚集海内外高端科技人才,推进蓝领创新工程。第四是民生幸福工程。徐矿树立企业幸福观,构建幸福企业指标体系,实施民生幸福工程,持续办好民生大事实事;为职工办好事、解难事、做实事。第五是文明程度提升工程。徐矿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矿区风尚,深入开展“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持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培育选树爱岗敬业、勇创大业、奋发进取、无私奉献、践行美德的先进典型。第六是党建创新工程。持续开展思想解放活动,破除守旧观念、依赖思想、自满心理,培育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和实干意识,以思想解放的新突破引领崭新徐矿建设的新实践;以创先争优统揽党建工作,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常态化长效化;高度重视转型期的党风廉政建设,深化以“两个习惯”为主要内容的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
nlc202309031959
践行文化创新 铸就企业之魂
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就是要确立创新价值观。面对市场竞争和新技术的挑战,企业要保持高度敏感,坚决抛弃僵化保守、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思维习惯,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在变革和创新中把握机会,引导职工,激励职工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技术和业绩。只有实现了文化创新才能推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创新,引领企业实现更大的跨越。
践行文化创新,推进全员素质提高。坚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新理念、提高执行力和执行能力”的信念,做有情有义、内外和谐、创新发展的领跑者。倾力工作、自觉践行,不断提高全员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全力推进文化建设上水平。形成浓厚的氛围,帮助员工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不断提高员工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知识素质。同时,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深入挖掘员工潜力,大力培育员工的创新精神,增强其投入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掌舵者。
践行文化创新,提升职工幸福指数。文化启迪智慧、塑造魂魄、凝聚力量、惠及员工,最终目标,提高煤矿工人的幸福指数,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徐矿大力践行企业文化的同时,用企业文化先进的理念体系支撑着企业发展,打造六大特色文化,彰显企业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践行文化创新,担当强企富国之责。徐矿大力实施企业价值体系构建工程,确立“强企报国、造福职工”的核心价值理念,教育引导职工牢固树立“永不言衰、奋发图强”的发展观,坚定“国有企业能搞好、资源枯竭矿区能转型”的信念。在艰苦探索的基础上,确立坚持“走出去”创业和“引进来”开发双轮驱动,加快“主业转移、业态转型、资源再生、生态再造”的工作思路,明确了企业发展方向。还注重培养每一位职工高度的执行力、忠诚度和真诚的感恩情怀,肩负社会之责,开拓实势思路,汇集智识成果,形成企业责任文化。徐矿集团8万矿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掏出一颗颗赤诚的爱心,奉献给社会。
践行文化创新,培育文化产业品牌。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挖掘“文化富矿”激发产业活力。煤矿工人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群体,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也出现了不少文化名人。在徐矿这个大熔炉中,一批作家、诗人、艺术家成就斐然。煤矿诗人孙友田,歌颂矿山、颂扬矿工、赞美光明的灵感,他的著名诗句“我是煤,我要燃烧!”,至今仍是全国煤矿工人的心声、信念和追求。作家周梅森是在煤矿的养育下走向全国,写出的长篇小说《沉沦的土地》《黑坟》《军旗》(《军旗》被改编为电影)等,其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人间正道》《国家公诉》《天下财富》曾轰动全国。还有耿家强、凌海、杨振庭、殷阳等一大批作家、艺术家,成为中国文坛上的知名人士。
(责任编辑:郝幸田)
以传统文化之力铸就企业发展之魂 篇4
企业竞争表面上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但在产品和服务的背后是技术和管理,在技术和管理的背后却是员工的素质和浙能文化。浙能文化建设不仅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谋求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还是拓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和渠道,展示思想政治工作新作为的需要。要想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先要加强浙能文化建设,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正确把握二者的关系,在完善浙能文化建设的同时,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重要使命。
一、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浙能文化建设的关系
思想政治工作与浙能文化建设方向一致,都是做人的工作,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协调内部人际关系,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积极性为目的;都属于意识形态,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因此,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使浙能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工作运行中互相促进,确保同步推进,落到实处。
浙能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关系是:一方面,浙能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极好载体,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经验,可以为浙能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思想动力和政策导向。因此,应努力使浙能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在目标上互相协调,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和保证。浙能文化建设可以把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具体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成为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指导思想、精神动力和激励手段,促进企业发展,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切入企业管理的中心。
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浙能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的优良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起了巨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仍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浙能文化建设在各自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保障了企业的正确发展方向,这不仅对浙能文化建设有益,对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也十分有益。
推动浙能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是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一个重要方略。要由单一性的思想教育向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转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内部改革、机制转换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效应。尤其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使刚性约束与柔性导向有机结合,让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要求体现在管理制度中。另外,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结合企业和员工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技术等方面的教育活动,以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充分发挥浙能文化引领作用,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上新水平
借助浙能文化,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并成为全体员工所共同奉行的,就会转化成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无尽资源。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干部职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提高干部职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及活力,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
以传统文化之力铸就企业发展之魂 篇5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
漳河水的秀美,太行山的雄壮,赋予了上党这方水土清新自然之美,更孕育了淳朴厚道的民风。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内核的太行精神更锤炼了上党人民坚韧朴实的民族性格。和济——这个十年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医院正是在这秀美、这雄壮、这民风的哺育下茁壮成长为今天声誉日隆、环境优雅、技术精湛、服务一流、发展迅猛的杏林“奇葩”。——2002年成为“山西省临床教学规范化培训基地”,2004年荣膺“首批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2006年通过山西省卫生厅“三级甲等医院”等级评定,2008年成为“长治市文明单位”、同年业务收入突破1亿元,2009年被山西省劳动竞赛委员会荣记“集体二等功”、被山西省高校工委授予“文明单位”,等等。这一串串凝结着和济人心血和汗水的荣誉印证了医院发展的坚实历程,和济的发展吸引了社会各界惊羡的眼球,2006年以来先后有30余家省内外大中型医院前来参观、交流,他们或探究医院发展的奥妙,或追寻医院建设的内涵……,面对荣誉和成绩,和济人有着高度的清醒和自知,他们清楚,正是打造了务实求进的医院文化,传承了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太行精神,加之和济人的勤奋和努力,才步履铿锵地走到了今天,“我们永远在路上”,发展不止,奋斗不止,这是和济
人的心声……!
1、以先进文化为依托,努力打造医院发展之魂
1996年原国家教委在对长治医学院本科教学予以充分肯定的同时留下了临床教学基地严重不足的整改意见,长医的决策者们对当时院情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全市医疗市场进了缜密论证,面对当时全省上下缩编减员的现实情况,依然决然地决定依靠上级支持,倾一已之力再办一所规模适当、功能完善的直属医院。以医院的筹建解决教学基地不足的问题,以医院的发展为老区人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他们就这样踌躇满志的憧憬着,盘算着,资金不足精神补,人力不足机制补,在资金上学院出一部分,和平帮一部分,区区的一百余万元成为当时医院的启动资金;在人力资源上,从学院本部和和平医院抽调的专家教授,从社会上公开招聘的护理人员,担当了创业者和守护者的使命;通过租赁原51272部队医院闲臵院落解决了办院的院址问题,他们发扬敢打硬仗、敢拼硬功的太行精神,自觉地传承和发扬着“和平精神”,长医文化在这里逐渐地生根发芽,并不断地发展着。
作为和济的直接缔造者,长医的决策者们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和济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他们深刻地明白事业要发展就必须有好的机制作保证,好的文化作引领,好的人才作支撑。为此,在和济建院之初,他们就遵循医学医疗发展规律,提出了关于医院发展的“三三三”方略,即“前三年打基础,中三年上台阶,后三年大发展”,提出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三高”要求。和济的创业者们自觉地实践和深化着这一
战略构思,自觉地传承和发扬着长医“厚德、博学、求是、创新”校园文化,将自身视为长医育人功能的延伸,确立了“质量立院、内涵建院、人才强院、科技兴院”的发展思路和“发挥专家优势,打造人才高地;创优服务质量,打造竞争优势;整饬院容院貌,打造环境优势;加强学科建设,打造技术优势”的工作理念;认真地落实了“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管理育人”的育人理念。每年都圆满地完成了学院下达的教学任务,有多项课程成为学院精品课程,有多项科研成果通过了省部级鉴定。建院十年来,先后有3000余人次的本专科学生在这里完成了临床教学、实习、见习任务,认真兑现了办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的承诺。
2、以社会需求为已任,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
只有奉献社会,才能赢得社会;只有立足社会,才能赢得未来。建院十年来,医院坚持社会主义的办院方向和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认真履行社会职责。立足上党大地不断发展壮大,依靠发展成果真情反哺社会。坚持把精神文明创建作为一项形象和产业来抓,将精神文明创建同医院中心工作相结合,同医院党的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者相结合,做到了一年确定一个主题,一年取得一项成果。围绕以人为本这个命题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入手,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坚持诚信办院,积极开展了形象提升工程、内涵建设工程、质量促进工程、人才优化工程、党建保证工程,大力倡导了“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益求精”的行业风尚。坚持让利于民和扶贫帮困,持续开展送
医下乡和技术帮扶工作,认真履诺践诺,主动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和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工作,构建了医患和谐,赢得了各级政府的肯定,树立了心系患者,利为民谋的良好社会形象。
心系社会,他们从细节入手。奉献社会,他们勇敢担当。当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侵扰时,医院响应政府号召第一时间组织和派出了医疗救护队,准备了专门病区随时待命接诊受难同胞,积极开展了援救灾区的捐款捐物活动,开展了缴纳特殊党费活动,先后捐款20余万元;医院坚持每年开展社会公益救助活动,积极参加“情暖万家”和“慈善一日捐”活动,近年来先后捐款捐物10余万元;响应上级关于“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的号召,近年来先后派出近百人次的高年资医护人员对口帮扶武乡、沁源、襄垣、潞城等边远乡镇卫生服务机构,不但亲自诊视患病的农民兄弟,还手把手、心贴心地传授城市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一流的医疗服务技术,使偏僻乡村的农民朋友足不出乡就能享受城市三甲医院的优质服务,更难能可贵的是为当地留下了一支“不走的城市医疗队”。医院每年都利用重要节假日深入街头巷尾为居民提供义诊服务,坚持多年为下岗职工减免或部分减免医疗费用,为住院患者免费提供早餐,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一单通”和“急诊救治一卡通”,双休日免挂号费用,免费接诊市内急救患者,等等。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凡是百姓需要的就是和济人为之不懈努力的。在赢得医院优质发展空间的同时,和济人也赢得了社会的最大认可和最佳的社会效益,为医院的下一步又好又快发
展创足了舆论支持。
三、以院庆为契机,努力总结历史开启未来
2009年9月6日是和济人激情绽放的一天,这一天他们迎来了自己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十年,由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成长为一个英姿飒爽,朝气蓬勃的少年,他们的豪迈之情溢于言表,省教育厅、省卫生厅、市委市政府的贺电、贺信纷至沓来,然而他们除了感恩便是沉思——头一个十年创造了辉煌,后边的路怎样走得更加坚强而有力?以闫曙光、苗群生为首的和济党政班子没有犹豫和彷徨,果断地作出了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理念,寻找新的增长点的决定。向高精尖技术进发,向集约式发展迈进成为医院发展的最强音。
艰辛已经付出,辉煌业已铸就。在院庆前夕,一场建院以来声势浩大的总结提升医院精神的活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不需要豪言壮语,更无需华丽修饰,和济人以一贯的朴实无华,一贯的不事张扬对走过的路进行了细致的回顾与凝炼。一本厚重的《和济十年》付梓出版,系统地总结了医院的发展历程;作为全院行动准则的纲领性文字——院训、办院理念及发展方略经过全体职工的酝酿提炼出笼了。契合医院实际他们提出了“崇德、敬业、仁爱、奉献”的院训;提出了“向优质服务要市场、向优秀人才要动力、向科学管理要效益、向文明形象要品牌”的办院理念;提出了“以法治院、质量立院、科教兴院、特色强院”的发展方略。简约清新而寓意丰富的院徽构勒出了和济人医术与医德并重,博爱与奉献相连,健康与性命相系的壮志豪情。
就在院庆的当天“北大医院、和济医院心脏病协作中心”揭幕,全国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胡大一教授主持的两个讲座同时开讲。这如同一声响亮的春雷,释放出了医院要从单纯的追求规模扩张向规模、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转变的信息,追求速度同时更加注重质的提升,和济人从老区人民最急最盼的地方做起,找准短板,做精强项,一记记漂亮的重拳相继打出——由副院长田步升领军的心脏外科成立、由血液内科专家杨建斌领军的血液内科成立,开展了医院首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长治地区首例手术治疗糖尿病术、长治地区首例腔镜下甲状腺瘤切除术,成功为一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了经右侧腋下小切口二尖瓣臵换术及三尖瓣成形术,首次运用微创切口治好“先心病”……,一个个长治首例、和济首例的技术项目相继诞生,掀开了医院技术创新、科技立院的新篇章。在为老区人民带来福音的同时,也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成为镶嵌在和济荣誉榜上的又一串闪光的珍珠。
方向确定之后,人才就是决定的因素。和济的决策者们坚信要实现医院发展方式的漂亮转身,人是至为关键的因素,唯有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医院的发展才能够铿锵而有力量。为此他们从凝聚人、关心人、培养人、服务人的角度不惜血本,加大投入,不断扩大与国内知名医学院所的交流与协作,先后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宣武医院、北京武警总医院、山医大一院、山医大二院、省人民医院建立了技术协作关系。仅2010年就派出50余名医护人员前往上述医院进修
学习,前后两次邀请国内资深医疗管理咨询战略专家徐洪波教授来院对中层干部进行培训讲座。医院创新科研管理机制,对获得省市级的科研立项进行大额度资金奖励,并对课题参与人员进行充分的精神鼓励,先后提供数十万元配套资助10余个科研课题的立项,同时在院内大力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了名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一科看一科,一科比一科的科研热情不断高涨。
四、以党的建设为保证,努力构建内外和谐
思想政治是灵魂,党的建设是保证。建院十年来,医院党委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地加强和完善自己,努力将医院党的建设融入到医教研中心工作中去,在参与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在参与和监督中发挥好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中心工作的大发展、大提高。
日常工作中院党委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和“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原则,班子成员之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营造了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政治局面。注重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从建院初期的8个支部67名党员发展到了今天的17个支部290余名党员,每个支部都选配了党性强、素质硬、业绩实的中青年业务骨干担任支委,他们大多是各科室的负责人或护士长,这种“双肩挑”的组织模式有力地促进了医院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的密切结合,使政治核心与工作中心拧成了“一股绳”,达到了“融进去,起作用”的目的。党的
向心力、组织力和凝聚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通过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探索了共产党员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增强了科学发展意识,建立健全了党员教育管理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每年对党员进行系统的党的知识、党规党纪和理想信念教育。先后组织全院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科主任、护士长到平顺西沟、武乡八路军纪念馆、黎城黄涯洞、延安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多次邀请老劳模申纪兰到院讲党课;邀请老红军黄国强讲党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开展了向老劳模申纪兰、全国先进工作者魏武学习的活动,组织开展了“我身边的共产党员”、“和济这十年”等主题演讲会,等等。这些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了党员的政治觉悟,激发他们立足岗位,勇于奉献的工作热情。院党委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医院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通过政治上领导、思想上引导、生活上指导的工作方法,开展了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了全院职工的荣辱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为完成好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提供了坚强了思想保证,有力地维护了医院的稳定,促进了医院的发展。开展了以“树师德、铸师魂、正师风”为主要内容的师德师风建设,立足《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开展了职业道德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开展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倡导了“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大力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做到了医疗服务延伸到哪里,作风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努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
8.7铸就雷锋之魂 篇6
铸雷锋之魂
西刘桥实验学校八年级七班
任影
当您需要帮助,却没有人愿意伸出友爱之手的时候。在座的各位,您,会是什么心情呢?想必会酸、苦、涩。可是有一个人伸出了自己的手!他去扶你,去帮助你,你是喝令他走,并说这种精神过时了,还是心存感激地接受帮助呢!答案当然是后者。
有人说:“现在都进入九十年代了,人人都想着怎样为自己,谁还会发扬雷锋精神去帮助别人呢?”那么在进入九十年代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学雷锋,雷锋精神就真的过时了吗?!”
雷锋的名字对有些人来说已经陌生,雷锋的精神对有些人来说已经不可思议,可是在迈进新时代的时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的人们需要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需要富于开拓,勇于进取和创造的勇气,我们的社会更迫切地需要雷锋精神不是吗!
不是连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都在寻找雷锋吗?
不是连挤公共汽车的老爷爷、老奶奶都在怀念雷锋吗?
不是人人都希望社会风气越来越好吗?
不是希望市场经济发展之后人与人仍然诚实不欺、和谐融洽吗?
雷锋的精神没有过时,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雷锋。
雷锋叔叔,您在哪里?哦!您在祖国的每一个角落,您在一个又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在人民需要您的每一个地方,处处可以看到您高大的身躯!
雷锋叔叔,您在哪里?哦!您就在我们青年学生心里。从一年级我们摸着您的塑像,老师说:“这就是雷锋!”我们认识您,到长大我们扶老人过马路、看望敬老院的爷爷奶奶……学习您,是您的精神,陶冶着我们的品格;是您的精神,鼓励着我们前进。
此刻,雷锋回来了,世界就像等待春雨的麦苗,渴望、迫切地吮吸着这一场雨露,并集聚中改变社会面貌的力量,这种精神将赋予我们社会多大的推动力啊!
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怜的民族。雷锋是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锋从来不会离开我们,而我们却曾经几度远离了雷锋。
雷锋叔叔,我们想念您,人民想念您,祖国想念您,我们希望能看到成千上万的“您”!
我要满怀深情唱出新时代的雷锋之歌:在缺少爱的荒原,你是绿树一棵,春花一朵;在缺少爱的星空,你是皓月一轮,明星一颗;在缺少爱的冬日,你是一缕春风,一盆炭火!!
企业文化之魂 篇7
公司导言
1、易明军魂:公司利益高于一切;客户利益至关重要;锲而不舍,攻无不克;忠于公司,忠于职守;严守纪律;简单,快,抢占先机;
2、作为平民子弟的我们,必须利用好特权阶层不能夺走的东西:时间、大脑、勤奋。我们的胜算,在于用好时间,抢占先机。
3、不是公司的现在决定你的未来,而是千百个现在的你决定公司的未来。
4、承担圈有多大,成功圈就有多大。
5、这个社会一直在淘汰有学历的人,但是不会淘汰有学习力的人。
6、做事要多想几条出路,而非多留几条退路。
7、微笑不用成本,但能创造财富。赞美不用花钱,但能产生力量。
8、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9、让别人了解自己的难度远大过你去了解别人的难度。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客户需求,胜过处心积虑地向客户展示你有多优秀。
10、停止抱怨,你就在通向你想往生活的路上了。
11、什么是失败?放弃就是最大的失败。
12、每天叫醒自己的不是闹钟,是伟大的梦想。
13、有责任心的人,能够做到不因事大而难为,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多而忘为,不因事杂而错为。
14、人都是逼出来的。一个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就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15、总是看到比自己优秀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上坡路;总是看到和自己差不多的人,说明你差不多在混日子;总是看到不如自己的人,说明你正在走下坡路。
16、有能力而且有流程的人永远会做得比有能力而没有流程的人更好。
17、跟自己竞争,与别人合作。
18、大家都没做的,正是你该做的。
改革实践铸造企业文化之魂 篇8
文化锻造了中航工业的品格和品牌,塑造了航空人的灵魂。
每当我们面对困难与挑战,每当我们感到疲惫与委屈,常常响在耳边和挂在嘴边自我激励的,一定是“既是航空人就知责任重,既做新装备就得多辛苦”;每当我们看到新型飞机成功首飞,每当我们听到媒体和民众对航空事业的赞美,对吴大观、罗阳等航空英模的敬仰,常常在内心升腾起的情感体验,一定是“祖国终将选择那些忠诚于祖国的人,祖国终将记住那些奉献祖国的人”。之所以会这样,都源于深植我们内心的核心价值观――“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
宗旨和理念,是中航工业的DNA,是根植于五十多万航空人内心的修养,是无需提醒的自觉,是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是时刻为团队、为伙伴着想的情感。这是航空人几十年来,在执着追求航空梦的征途中不断探索、修正、完善而积淀出来的,为航空人所一致认同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经过每一个行动项目的实施和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而形成的文化自信和行动自觉。因此,企业文化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是在企业改革发展实践中逐步积淀和深化的。
航电系统公司自2010年正式组建以来,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明确自身在中航工业整体价值链中的环节和地位,结合航电系统技术、产品和产业发展特点,提出“创新、协同、融合、跨越”的战略思想,按照“航空为本、创新驱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面开展新技术新产品创新,确保核心产品的优势地位和重点型号研制任务的全面完成;以C919项目为契机,通过4个合资公司和11个对外合作项目,构建民机发展的体系能力,完成民机航电产业布局;坚持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并重,加大市场开拓力度,非航空民品产业实现年均16%的增长;强化战略经营管控,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和专业化业务整合,实现了航电企业整体上市;着力推动微电子等产业基地建设,雷达、光电创新中心,民品商业创新中心等重大产业发展平台的创建和运行;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圈,带动投资61亿元,获得科研生产新区规划用地604亩,基本实现了航电系统既定发展目标。航电系统4年来的改革发展是中航工业发展战略落地的具体实践,完全符合中航工业发展战略要求,符合航电产业发展规律。在航电系统业务发展和价值创造过程中,全体员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的技术升级换代压力,以创新的精神组织关键技术攻关,确保核心技术产品的竞争优势,引领型号需求;以协同共赢的态度整合内部资源,形成合力,有效规避内部竞争,对外形成拳头,抱团发展。经过几年的实践,创新和协同的精神已经逐步融入航电员工的血液,形成与“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理念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是中航工业宗旨理念的传承和丰富。
改变做事的方式方法是企业文化落地的核心。回顾航电系统改革发展不断做实的过程,变革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无数事实证明如果固守传统理念,沿用计划经济方法去应对多变的市场环境和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必死无疑。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从根本上解决经营理念和工作重心问题。具体到员工,就是要改变做事的方式方法。航电系统公司一直致力于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各种途径,宣贯和践行中航工业集团文化,以改变和塑造总部员工做事的方式方法,推动文化落地。
敬业诚信,就是要用一种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这在航电系统公司的日常工作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在公司和各单位领导的带领下,一级带一级,航电员工逐渐形成了“用数据说话,用结果服人,不讲故事”的严谨作风,养成了“不坐在办公室论道,要到市场、客户和生产一线中去”的做事习惯,也领会了“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创造价值”的基本理念。2013年,航电系统公司按照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管理的思路,面对市场和客户,调整了公司领导、部门机构的分工与职责,聚焦业务发展开展工作,很多产品业务经理,长期驻扎在生产交付一线,主动与客户沟通需求信息,积极推进问题解决,助推型号配套产品按时保质交付,赢得了军方和主机场所的认可与信任。2013年,我们开拓了海军等非航空防务市场,实现了航空电子技术的溢出效益,为公司业务增长开辟了新的蓝海。文化的落地,助推了航电系统公司做实的进程。
创新超越,是高科技产业发展之魂,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航空人履行“航空报国”神圣使命的不竭动力,要通过持续的创新不断超越自我,超越对手,跨越发展。航电系统作为飞机的中枢神经系统,技术升级换代快,竞争异常激烈,创新超越已经成为航电系统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过去几年的战略推进过程中,航电系统始终坚持技术领先和创新驱动战略,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为国防武器装备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配套支撑,锤炼了一批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高技术人才队伍,同时创新超越的文化也在一个个创新项目成功实施的过程中生根发芽。
正是我们做事理念和方法的改变,正是一系列关键项目的达成,似春雨润物,细腻无声又滴滴渗透,成就了中航工业集团文化在航电的落地生根和不断丰富。
对制度与流程的尊重是企业文化落地的保障。文化是一种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需要将核心价值观所体现的理念融入企业科研、生产、经营、管理、党建等各个方面,从制度、流程、规范等层面体现其精神内涵和现实要求,形成价值导向和行为规范,以制度的刚性来保证落地的效果。因此,航电系统从公司顶层的管理运行规则、领导分工和组织机构建设开始,融入市场理念、诚信理念,体现增长理念、发展理念和成就客户、实现价值理念等等;具体到支撑顶层机制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贯彻“复杂事情简单化、简单事情流程化、流程事情执行化、执行事情结果化”的工作原则,引导和要求员工以更标准的规范和更高的效率完成工作,达成目标。同时,建立制度执行的监督评估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制度,不超越流程办事,通过层层表率和带动,逐步在员工中形成敬畏制度、尊重流程的行为习惯,打造和谐、有序、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不断积淀敬业诚信、创新超越、协同高效的文化底蕴。
完善企业文化铸就企业品牌论文 篇9
—福建新之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吴大平
【内容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国有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重视企业品牌的塑造,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依靠品牌稳步占有市场份额,依托品牌稳固创造高额利润。然而,企业文化建设无疑是塑造企业品牌建设的基石,是企业品牌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品牌建设发展的源动力。
【关键词】 企业文化企业品牌
【正文】
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品的品质和品位上。对于任何企业而言,产品的竞争力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最直接和最根本体现,它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现代企业竞争已从表面的产品竞争转为更深层次的企业文化建设竞争。企业要做到优秀、具有竞争力就必须塑造卓越的企业文化。
现阶段我国多数中小型企业虽有着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和文化底蕴,但是由于缺少对企业文化的“沉淀”、提炼、总结和创新,使得企业品牌建设缺少深度、广度和力度。通过学习、分析和积累,新之源决策者落脚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企业核心文化的确立,以上下同欲者胜,上下同行者聚,上下同质者和为战略规划第一步,有效打造团队凝聚力,充分提升品牌价值,赋予企业品牌更为长久的生命力。
一、企业文化和企业品牌建设相辅相成(一)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基石
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企业文化是公司全体员工在企业创业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循的符合本企业个性的价值观、道德规范、规章制度和物质形象。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其深深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决定着企业的最终的成败兴衰。企业文化从价值观念、规章制度和物质形象综合反映了一个企业发展的状况。而企业品牌则是精神、品质和品位的表现形式,它是与用户达成共鸣并推动企业的价值取向的根本体现。两者对于一个优秀的企业来说是缺一不可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的精神力量和价值核心,企业品牌则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企业的文化的内涵涵盖了企业品牌的内容,既企业文化的建设包含了企业的品牌建设和为企业品牌建设提供动力。没有企业文化作为支撑的品牌是没有灵魂、气质和生命力的躯壳。因为品牌是让用户对企业有高度认同感,这种认同体现了品牌中所蕴含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使得品牌更有深度、广度和力度。因此,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的抽象和升华,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基石和动力,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关键。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品牌建设的动力
企业文化与企业品牌建设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相互统一的。二者的高度统一才可以使员工和客户消除品牌疑惑,推动品牌建设。企业文化从以下几方面推动企业的品牌建设:
1、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赋予企业品牌灵魂
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信念和价值取向,是企业全体员工为之而奋斗并最终实现目标的共同理念。通过企业文化中价值观的建设可以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职业道德聚焦与品牌,使得用户通过品牌了解企业、认同企业。
2、企业文化能够有效推进品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品牌是企业精神的象征,是企业文化与理念的体现。品牌的承载者是消费者,消费者的本质内涵是文化消费,企业品牌建设的过程,也是公司企业文化渗透的过程,只有当品牌所蕴涵的文化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才能引起消费者与品牌的共鸣,接受文化并认同品牌。最终,使得品牌和文化成为消费欲望和购买行为的主宰。因此,我们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试想缺乏企业文化底蕴的品牌,如何立足于市场、构筑长青的企业基业?这洽洽反映了只有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创新才能有效推进企业的品牌化成长进程。
3、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是品牌建设的有力保障
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需要依托企业完善的内部管理,企业的内部管理要做到任何事件都有据可依,有制可执。企业员工通过遵守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制度,贯彻和实施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使得全体员工行动统一、团结一致有效保证品牌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的载体
企业品牌是指以企业名称为品牌名称的品牌。它传达的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念及对消费者的态度等,能有效突破地域之间的壁垒,进行跨地区的经营活动。企业品牌的内涵至少应包含商品品牌和服务品牌,并在两者基础上衍生出企业品牌。
品牌的建立与运营离不开企业文化的支持和依托。品牌的物质基础是产品,品牌的精神力量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通过产品、品牌将视野扩展到整个文化领域,以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增强竞争力,并努力将文化效应转化为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一个企业的文化是通过企业的品牌来传播的,品牌的成功与否直接反映了企业文化的优秀与否。以优秀企业文化为核心的品牌传播必将体现企业的文化魅力,树立企业正面市场形象;反之,则损坏企业形象,阻碍企业发展甚至被市场淘汰。
二、新之源立足与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企业品牌建设发展
福建新之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公司成立10多年来始终贯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构筑企业品牌发展。将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品牌建设统一做为指导思想,不断提炼、总结,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从而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
(一)立足自身审视企业文化建设
立足于企业文化建设,公司管理层对企业文化建设分阶段总结和改进,对企业内外环境分析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市场进行调查。公司从外部大势、上下游分析、匹配内部能力,重点加大核心价值观建设提高团队凝聚力,从而以战略高度对企业文化进行发扬和创新,更好服务于公司品牌建设。
(二)基于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引导价值取向
企业愿景、企业使命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直接影响着企业品牌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内涵。我公司着力于企业愿景、使命和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与完善,通过对外学习,对内分析总结出符合新之源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企业愿景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理想与追求。我们将经济利益和应担负的人类社会责任紧密结合并对未来发展做出设想和定位。确立了以“成为全球卓越的健康产业企业”为企业愿景,致力于成为蜂蜜行业的领跑者,以用心健康为己任。公司将使命定位为:“产业报国,兼济天下,为人类的健康而努力奋斗。”致力于产业报国,对国家做出积极贡献,成为国家持续支持和发展的行业。立足于兼济天下,以保护自然,促进人类共融发展,始终围绕为人类健康而努力奋斗,取与民,信与民。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价值观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企业一切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根本准则和价值标准。公司将核心价值观提炼为“客户至上,诚信经营。崇尚自然,追求品质。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团结协作,共赢成长。”并为此行成企业的八荣八耻:以满足客户为荣,衣服眼客户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虚假欺骗为耻;以遵循自然为荣,以违背自然为耻;以品质优良为荣,以品质低劣为耻;以刻苦进取为荣,以松懈懒散为耻;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以团队合作为荣,以个人主义为耻;以共同成长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我们坚信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品牌核心价值的基础和依据,必须保持其一致性才能保证消费者对企业品牌认知的高度统一。
(三)基于企业文化规章制度规范企业管理
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品牌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通过企业的经营管理制度、员工行为规范,才能使得全体员工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而努力。
鉴于此,我们通过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1、编制和修订企业规章制度
在公司规章制度中通过十三个章节进行细化,依据企业的愿景、核心价值观及经营理念,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制定上述制度,并注重制度的先进性、合理性、适用性从而有效的落实到各个部门和个人。
2、编制和完善员工手册
员工行为规范是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和习惯应遵循的标准,有明显的导向性和约束性。公司以蜜蜂个体特性和团体特性为指导思想,提倡努力工作、自觉工作、提倡奉献精神,以“感恩心”回馈公司,回赠同事,回报顾客。促使员工的行为举止和工作习惯向企业期望的方向和标准转化。
3、依托规划,注重内训,构筑企业阶段发展
公司分阶段制定战略规划指导手册,通过阶段性总结和目标规划让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明确阶段性目标,增强员工自信心和员工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公司成立以来,注重员工培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培训流程体系,贵在通过员工的个体素质的提高,增加企业品牌的功能利益。意在通过每个个体向社会公众传递一种“敬业”、“专业”的信念,来提升企业的可信度。
(四)基于企业物质形象提升凝聚力和执行力
企业的文化系统包括企业理念文化系统(MI)、行为文化系统(BI)和视觉文化系统(VI)。文化系统的识别是品牌文化的核心要素,企业文化强调MI是“心”,VI是“脸”,BI是“手”。通过企业文化的识别,品牌与周围文化属性相同或相近的消费者结合成一个文化整体。企业品牌视觉文化系统是企业品牌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塑造企业品牌
良好形象的重要工具。因此,公司重资订制了完善的视觉文化系统,包括公司标准色、logo、服装等等,贵在通过设计企业品牌视觉识别系统提升企业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价值,通过统一品牌形象,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提高员工归属感,从而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执行力。
三、立足企业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先行
不难看出企业品牌的建立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企业品牌承载着一个企业的理念、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等诸多内容,是连接企业与市场的纽带。然而,企业品牌的塑造又要基于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基石。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导航也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它更是一个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新之源人将一如既往的通过企业文化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通过多种途径将企业文化内涵多层次、多角度加以展现,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品牌建设。
未来新之源人将以企业核心文化为指引,始终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用心健康,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泰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1981-7
(2)威廉·A·哈维兰,瞿铁鹏著 《文化人类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1-1
(3)凯文·莱恩·凯勒.战略品牌管理[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4)张德,潘文君.企业文化[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卫中旗基于企业文化的企业品牌建设研究企业发展论坛2010-11
【以传统文化之力铸就企业发展之魂】推荐阅读:
以文化引领餐饮企业发展10-11
论区域传统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06-05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作文09-11
传统文化发展07-15
传统文化企业品牌09-13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08-09
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06-01
以文化建设促优质发展08-09
以文化引领促学校发展论文09-14
分析评论:CMM与传统企业文化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