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知识的理解

2024-10-04

儿童知识的理解(共10篇)

儿童知识的理解 篇1

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理解“儿童的理解”

摘 要:人自从呱呱落“地”以后,就不断理解着世界,体现生命和存活的作用,那些看上去很“浅薄”的哲学和科学思想,以及“简单”的艺术手法,无不体现儿童对世界的理解。但在现实社会中,成人无法正确地理解儿童的理解,用成人的意识强加给儿童,成人要通过尊重儿童的理解,“澄明”、“阐亮”和平等对话来转变这种目前状况,还儿童一片新鲜的世界。

关键词:哲学解释学;理解;儿童;成人

后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这种对理解内涵的深刻揭示,其实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不断凸显。儿童也是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理解。但在现实生活中,成人处处制约儿童、压制儿童的文化。我们应该从理解的内涵中得到启迪,让儿童的理解有一片新的天地。

一、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理论

哲学解释学认为任何理解都依赖于理解者的前理解,“人绝不会生活在真空中,在他有自我意识和反思意识之前,他已置身于他的世界。他的文化背景、传统观念、当时的知识水平和思想状况等等一切,他一存在就为他所有,影响他、形成他”。海德格尔指出,“此在的作用——亦即整个世界的作用——不是说被理解后才呈现在理解者面前,而是随着理解被展开,不是说理解发现了这些早已存在于某处的作用,而是随着理解的展开‘生成’了作用”。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一种以理由为中心的对话,一种在问和答的辩证过程中被揭示出来的东西,对话是理解和视界融合的途径。

二、哲学解释学的核心话语——理解

后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理解是人的生活的本源性的生活方式。海德格尔认为,人文科学的真理绝不是认识与对象之间的合乎一致。作用的本质就是存在的去蔽,存在的去蔽就是作用的生成过程,作用的生成过程即为理解过程。有学者主张“理解”与“学生生命”之间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提出作为精神作用的生命而言,精神作用的生成过程就是一种理解过程,理解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存在方式。儿童作为人,也有其主体性,也有其生活的`世界,也有其理解。所以,我们不能忽视甚至贬低儿童的理解。

三、成人对儿童理解的态度

1.充耳不闻

4岁至6岁儿童提的理由很多,成人很烦,所以对儿童对世界的理解充耳不闻,不予以理睬,殊不知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扼杀了儿童探索的兴趣和创造性。

2.随意糊弄

儿童有自己的理解,虽然并不符合成人的标准,但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不能全盘否定,随意糊弄。我们要站在儿童的世界,把儿童当作世界的主体,更好地理解儿童对世界的理解。

3.极力压制

理解不是简单地获得“对象”的知识,它关心的不仅是真,而且还有善和美。过分的追求“客观知识”,压制实践理性追求的“善”,从而把儿童对世界的理解中的善和美给抹灭掉,忽视了儿童本身存在的作用,不利于儿童以后的身心发展。

四、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理解儿童的理解

1.尊重儿童的理解

从儿童对周围环境好奇、(出声或不出声地)发问、观察并对现象进行解释,这一过程被刘晓东博士称为“儿童的科学”。童年爱因斯坦对磁石的解释是泛灵论的。古代的科学与儿童的科学颇为相似。儿童的艺术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童年生命的律动。在儿童眼里,宇宙万物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

2.成人要“澄明”和“阐亮”

理解的前提是成见和传统。理解不仅是智力活动,理解还是人存在的一种历史过程,理解是人生命的本质和表现。成人对儿童的偏见,我们要“去蔽”,要“澄明”和“阐亮”。这要求师生之间作为平等的主体相互理解。特别是教师一定要转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放下教师的架子,多一些宽容,少一丝苛责。

3.平等对话

在哲学解释学学者看来,人与物、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理解”与“对话”关系。在对话中,双方通过沟通理解对方的作用。通过对话,理解者与被理解者双方敞开心扉,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又倾听对方的观点,在认识自己与认识他人的基础上达成新的理解,生成新的作用。

参考文献:

金生鋐.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49.

儿童知识的理解 篇2

一、解释学的核心话语———理解

后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存在的方式, 理解是人生活的本源性的生活方式。人自降生, 呱呱落“地”, 而“大地”已是人文世界, 人与此世界不可分, 就如树不能脱离“大地”一样。人———此在总是向着“此”人文世界而在, 他必须理解“此”人文世界, 他必须理解自己, 建构他在“此”的意义, 自从人有了 (理解) 这个“世界”, 人也就有了意义。我们的生活, 离不开世界, 离不开“意义”, 离不开社会与历史, 更离不开理解。[1]理解具有普遍性和根本性, 人的生活过程就是不停地理解和解释的过程, 理解展开的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哲学解释学才把“理解”作为哲学的核心问题提了出来, 这其实就是把“人”作为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解释学探询“理解”, 就是在本体论上探询人的存在, 关心人的生活, 凸显人的主体性。儿童作为人, 也有其主体性, 也有其生活的世界, 也有理解, 所以, 我们不能忽视甚至贬低儿童的理解。

二、儿童的理解

儿童拥有的经验不如成人的多, 儿童对世界的理解肯定与成人对世界的理解不一样, 但儿童也是主体, 也有自己的对世界的理解, 因为这是他们的生存方式。

1. 儿童的哲学

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 是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 因此每一个人都有其自己的哲学, 儿童也不例外。一个5岁的孩子担心苹果是不是活着的, 他断定苹果在树上时是活着的, 但带进室内便不是活的了。“如果是活着, 那么我们吃的时候, 便是在吃活的东西了, 如果不是活着, 那么它和仍挂在树上的苹果有什么两样呢?”这些问题、领悟和感叹都是儿童对周围世界或自我的积极探索、思考、认识和解释, 它们就是儿童的哲学。

儿童的哲学问题是很值得成人虚心思考的。成人习以为常的最平凡事物的表面现象, 却往往成为儿童思考的对象。所以成人不应讥笑儿童似乎浅薄的提问, 而应严肃地看待并作深入思考。

2. 儿童的科学

儿童对周围环境有一种天生的好奇感。从儿童对周围环境好奇、 (出声或不出声的) 发问、观察并对现象进行解释, 这一过程, 刘晓东博士称之为“儿童的科学”。爱因斯坦回忆说:“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父亲给我看一个罗盘……这只指南针以如此确定的方式行动, 是根本不符合那些在无意识的概念世界中能找到位置的是我的本性的……我想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事物后面。”童年爱因斯坦对磁石的解释是泛灵论的。[2]

儿童的科学确实是科学。也许有人会说, 成人世界里的科学是深奥的, 而儿童的科学是肤浅的。然而, 当我们从科学史的角度来审视科学的时候, 我们便会发现, 成人的科学并不总是深奥的。古代的科学与儿童的科学颇为相似。

3. 儿童的艺术

儿童的艺术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是童年生命的律动。儿童是以感性的态度理解世界的。在儿童眼里, 宇宙万物都是有生命, 有感情的。儿童如果要画太阳, 便会将太阳当做一个人, 有眼睛、有嘴巴。听过神话的儿童可能会在月亮里画出神话中的人物。而他画的人物, 可能只是圆圈和线条而已, 甚至将腿和臂都省略掉。[2]

三、成人对儿童理解的态度

成人和儿童都是主体, 都有对世界的理解, 但因为现代社会是成人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社会, 成人处处控制儿童的“理论”, 成人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儿童。主要体现在:

1. 充耳不闻

有些成人认为儿童是无知而幼稚的, 提出的问题没有多少可以值得思考, 而且4岁至6岁这个年龄段的儿童, 他们所提的问题会如天上下冰雹一样接踵而至, 成人很烦。所以成人常常对儿童的问题充耳不闻, 不予以理睬, 以“我很忙, 没空”来打发孩子。殊不知, 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 扼杀了儿童探索的兴趣和创造性。

2. 随意糊弄

有些成人自以为很聪明, 觉得生活经验要比儿童丰富, 当儿童提出疑问时, 成人就用极其严厉的口吻说:“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要多, 你小孩懂什么啊?”儿童有自己的理解, 虽然并不符合成人的逻辑, 但有它存在的价值, 我们不能全盘否定, 随意糊弄。我们要站在儿童的世界, 把儿童当做世界的主体, 而不是附庸, 那样, 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儿童对世界的“理解”。

哲学家周国平对妻子说:“也许婴儿都是小人精, 糊涂的是我们大人。我们满以为能糊弄孩子, 其实只是糊弄了我们自己。”他赞美他的女儿:“你如同一朵春天的小花开放在我的秋天里。”[4]

3. 极力压制

理解不是简单地获得“对象”的知识, 它关心的不仅是真, 而且还是善和美, 儿童对世界的理解更是真、善、美的完美结合。但现代社会受技术理性的影响, 过分追求“客观知识”, 压制实践理性追求的“善”, 从而把儿童对世界的理解中的善和美给抹掉, 只追求所谓的“真”。这样就忽视了儿童的主体性, 忽视了儿童本身存在的意义, 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发展。

四、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儿童的理解

后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 理解是人生活的本源性的生活方式。所以, 我们要尊重儿童的理解, 改变以往对儿童理解的态度, 理解儿童的“理解”。

1. 成人要“澄明”和“阐亮”

理解不仅是智力活动, 理解还是人存在的一种历史过程, 理解是人生命的本质和表现。[5]成人对儿童的偏见, 我们要“去蔽”, 要“澄明”和“阐亮”。儿童不是无所作为的, 他们也有自己的主体性;儿童不是成人的附属物, 他们也能够建构自己的世界。教师要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 放下架子, 从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出发去理解学生的思想和情感, 多一些宽容, 少一些苛责。

2. 平等对话

在哲学解释学者看来, 人与物、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理解”与“对话”的关系。在哲学解释学中, 对话不仅指交往双方之间的狭隘的语言谈话, 更重要的是双方心扉的“敞开”和“接纳”, 是对“双方”的倾听, 是指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 这种对话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纳和共同分享, 指双方精神的互相承领。在对话中, 双方通过沟通理解对方的意义。[6]教学不是我教你学, 而是互教互学, 是意义互动的过程。教育过程是师生间意义分享和实现的过程。

儿童是主体, 我们要理解儿童的“理解”, 体会儿童的诗意。但现实生活中, 成人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儿童着想, 使得儿童成为成人的附庸。我们要走出这样的阴霾, 还儿童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体现儿童的主体性。让儿童生存得更自由, 更有自己的特色, 更富有儿童本身生命的意义。

摘要:后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存在的方式。人自从呱呱落“地”以后, 就不断理解着世界, 体现生命和生存的意义, 那些看上去很“浅薄的”哲学和科学思想, 以及“简单”的艺术手法, 无不体现儿童对世界的理解。但在现实社会中, 成人往往无法正确理解儿童, 容易把成人的意识强加给儿童。我们要通过“澄明”“阐亮”和“平等对话”来改变这种现状, 还儿童一片新的世界。

关键词:理解,儿童,成人

参考文献

[1]金生鈜.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2][3]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4]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

[5]王爱玲.基于解释学哲学的关于“理解”的教育主张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09) .

儿童知识的理解 篇3

关键词:哲学解释学;理解;儿童;成人

后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这种对理解内涵的深刻揭示,其实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不断凸显。儿童也是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理解。但在现实生活中,成人处处控制儿童、压制儿童的文化。我们应该从理解的内涵中得到启示,让儿童的理解有一片新的天地。

一、哲学解释学的基本理论

哲学解释学认为任何理解都依赖于理解者的前理解,“人绝不会生活在真空中,在他有自我意识和反思意识之前,他已置身于他的世界。他的文化背景、传统观念、当时的知识水平和思想状况等等一切,他一存在就为他所有,影响他、形成他”。海德格尔指出,“此在的意义——亦即整个世界的意义——不是说被理解后才呈现在理解者面前,而是随着理解被展开,不是说理解发现了这些早已存在于某处的意义,而是随着理解的展开‘生成’了意义”。伽达默尔认为,理解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对话,一种在问和答的辩证过程中被揭示出来的东西,对话是理解和视界融合的途径。

二、哲学解释学的核心话语——理解

后现代哲学解释学认为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理解是人的生活的本源性的生活方式。海德格尔认为,人文科学的真理绝不是认识与对象之间的合乎一致。意义的本质就是存在的去蔽,存在的去蔽就是意义的生成过程,意义的生成过程即为理解过程。有学者主张“理解”与“学生生命”之间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提出作为精神意义的生命而言,精神意义的生成过程就是一种理解过程,理解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存在方式。儿童作为人,也有其主体性,也有其生活的世界,也有其理解。所以,我们不能忽视甚至贬低儿童的理解。

三、成人对儿童理解的态度

1.充耳不闻

4岁至6岁儿童提的问题很多,成人很烦,所以对儿童对世界的理解充耳不闻,不予以理睬,殊不知这是一种不正确的做法,扼杀了儿童探索的兴趣和创造性。

2.随意糊弄

儿童有自己的理解,虽然并不符合成人的标准,但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不能全盘否定,随意糊弄。我们要站在儿童的世界,把儿童当作世界的主体,更好地理解儿童对世界的理解。

3.极力压制

理解不是简单地获得“对象”的知识,它关心的不仅是真,而且还有善和美。过分的追求“客观知识”,压制实践理性追求的“善”,从而把儿童对世界的理解中的善和美给抹灭掉,忽视了儿童本身存在的意义,不利于儿童以后的身心发展。

四、从哲学解释学的角度理解儿童的理解

1.尊重儿童的理解

从儿童对周围环境好奇、(出声或不出声地)发问、观察并对现象进行解释,这一过程被刘晓东博士称为“儿童的科学”。童年爱因斯坦对磁石的解释是泛灵论的。古代的科学与儿童的科学颇为相似。儿童的艺术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童年生命的律动。在儿童眼里,宇宙万物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

2.成人要“澄明”和“阐亮”

理解的前提是成见和传统。理解不仅是智力活动,理解还是人存在的一种历史过程,理解是人生命的本质和表现。成人对儿童的偏见,我们要“去蔽”,要“澄明”和“阐亮”。这要求师生之间作为平等的主体相互理解。特别是教师一定要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放下教师的架子,多一些宽容,少一丝苛责。

3.平等对话

在哲学解释学学者看来,人与物、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理解”与“对话”关系。在对话中,双方通过沟通理解对方的意义。通过对话,理解者与被理解者双方敞开心扉,发表自己的观点,同时又倾听对方的观点,在认识自己与认识他人的基础上达成新的理解,生成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金生鋐.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49.

儿童知识的理解 篇4

所谓脾气暴躁的孩子,是指稍有不如意就会发脾气,甚至会对小朋友大打出手的孩子。发生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因为家庭生活中的不和谐造成的,家长的不良情绪常常会反映到孩子身上。因此,若要改变孩子的坏脾气,就必须要营造家庭的和谐气氛。当孩子再发脾气的时候,温和地加以阻止,告诉他这么做不好,并在生活中为他做出处事的榜样。如果孩子开始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一定要表扬他,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脾气温和的孩子了

先看看他为什么发脾气?如果有道理就帮助他,如果是无理取闹就不理睬他假装视而不见。千万不要伤害孩子的感情。

孩子哭的原因有多种,如生病、委屈、挫折等等,总之他哭就是在宣泄不满。作为家长,你不妨耐心倾听他的哭泣,并告诉他只有不哭才能听清他说的话。

家长还可用一些新奇的事物吸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如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要求他帮助他人做一件事情。当一个人知道有人需要自己时,内心会感到愉快的。也可用一些话语暗示孩子,诸如:“明明哭一会就不哭了!”“明明真乖,有球玩就不哭了!”等等。如果方法得当,就一定能弄清孩子爱哭的原因。

大人越妥协,小孩就越拿哭当武器。任何一个好孩子让家长一宠,都会变“坏”的。

如果因为害怕孩子哭闹就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妥协,孩子很容易养成习惯性思维,这个习惯很不好,越大越不好改。对孩子的无理取闹,家长一定要拒绝,让孩子知道“哭也没有用”,这样,孩子的坏毛病才可能慢慢改正。此外,小孩经常咳嗽,并不一定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还有一种可能是他想引起大人的关注。

小孩子这么大,逐渐有了自我意识,他们想表达自己的愿望,这是一种正常反应。这时候,家长不要和小孩产生正面冲突,应多注意孩子的早期教育,让他们多听多看。教育的时候应该用规范的语言,最好不要用婴儿语,这对脑部发育没有好处。平时,小孩听的话也不能太杂,最好不要有口音,因而家长在给小孩请保姆的时候,应该请一个相对稳定的保姆,让小孩尽量听一种声音。此外,平时也可以给小孩多读好听、有趣的故事。►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性

2岁的孩子已经不是婴儿了,不是什么都不懂,而是开始有一些自己的习惯和主张,所以此时应该开始让孩子懂得遵守规则了,要让他明白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其次,指定的规则要合理、简单明了,适合孩子的年龄,允许孩子有偶然破例和反复,但是必需要多次重申这些规则,加深孩子的印象。

随着年龄的增大,每个孩子的不同个性表现得更明显。此时孩子的情绪很不稳定,易激动,易变化,常受外界环境及周围人的影响。所以家长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环境,让孩子所见所闻都是好的行为。

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喜欢玩“过家家”,喜欢听从大孩子的吩咐,帮助拿玩具啦,帮助喂娃娃吃饭啦,帮助“买菜”啦……等等。孩子们在玩中学会与人和平相处,得到点滴人际关系的经验。父母可以尽量为他提供玩的条件,让他多和其他孩子接触,使他能短期离开父母和监护人,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

在游戏和生活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使孩子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和社交能力,还可培养他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父母可以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读读画册、小人书,浏览祖国的山川、风光,有选择地看一些电视节目,来积累知识,发展想象力。同时对孩子天真烂漫的想象要给予鼓励,万不可进行干涉和嘲笑。

►小孩不吃饭可以采用的解决方法

(一)1、吃饭要多变换花样,可以将菜切成圆、方三角型,用五颜六色的菜来做,宝宝看见都会有吃欲,这样可以刺激他吃饭的饭量。

2、吃饭时不要指批评和采用骂的态度,这样会影响食欲。

3、多制造有多小朋友一起吃饭的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下吃饭,宝宝相对会吃得快些。

4、若做的菜不吃,可以把肉拿来煲汤,望能在汤中摄入营养。

5、要尊重宝宝,可以问他喜欢吃什么菜,直接煮他喜欢吃的食物,好比家长盲目地硬要他吃好得多。

6、适当可以与他讲条件,要他吃完这碗饭,就会陪他去踩单车等等,让他有一个意识,只要吃饭,妈妈会陪他去玩。

7、他若听道理的,要讲道理给他听,告诉他,若不吃饭没有气力,是不能升班的,同学们是不会陪他玩的、老师也不会喜欢他等等。

8、尽量让他睡足睡饱,因为小孩 在睡眠状态脑会分泌出生长激素,这个生长激素就是决定后天身高的50%。

9、多带他户外活动,运动量增加,会有助于刺激他的骨头生长,户外活动的同时,晒太阳可以吸收维生素D,更好地帮助他长高。

10、零食不要吃太多,毕竟现在的零食中添加了很多色素和添加剂,往往这些就是引起食欲差的关健,太多的糖、巧克力、饼、果汁等会减食欲,燥热并且无益。

►小孩不吃饭可以采用的解决方法

(二)许多父母常会发现,一顿饭下来孩子没吃几口、吃饭时不专心,尽管爸妈们用尽了所有的方法威胁利诱,宝宝还是一口饭也不肯吞进嘴里,看在父母的眼中除了生气之外,更多了一些怜惜。关乎“权利之争”的问题

家中的宝宝不肯在吃饭的时间里乖乖地吃饭,与父母本身的态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肚子饿了,便想吃饭”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如果孩子的肚子真的很饿了,就不会有不肯吃饭的问题,因此,宝宝“拒绝吃饭”的理由多数来自想与父母做“权利之争”。由于父母对孩子不肯吃饭的行为不了解及不放心,聪明的孩子们便会抓住父母的弱点,以不吃饭的行为做为与父母交换条件的筹码,欧姿秀老师表示,面对这样的问题父母应该具有: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及理解孩子的行为能力,如此才能正确的因应孩子不肯乖乖吃饭的问题。父母应该避免的态度

父母除了不要让孩子察觉自己对他不肯吃饭的行为产生担心及焦虑的心态之外,也应该避免出现以下的态度:

1、家中存放过多的零食:

如果孩子无时无刻都在吃零食,一到应该吃饭的时间,孩子自然就吃不下饭,更严重的会造成孩子营养不良。

2、放任孩子边吃边玩:

孩子边吃边玩的结果,便会延长吃饭的时间,等到下一顿吃饭的时刻到了,宝宝却因此而还不饿,当然就不肯乖乖地坐下来吃饭了。

3、不愉快地吃饭时刻:

许多的职业父母在自己赶着去上班或是工作忙碌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地要求宝宝吃快一点,如此便会使孩子对“吃饭”这件事产生不愉快的经验,因而排斥吃饭。

4、以利诱的方式对待:

父母如果以利诱的方式叫孩子吃饭,久而久之,便会让孩子以“吃饭”这件事当作交换条件,造成孩子成就的价值观。

让孩子喜欢吃饭的秘诀

1、大人本身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

“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如果大人们本身的饮食习惯不正常,或者常常随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没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时吃饭习惯。

2、固定的开饭时刻

尽量做到吃饭的时间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习惯,并规定孩子须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饿了,也不要再给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会养成定时、定量的习惯。

3、减少正餐之外的食物

虽然零食的给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却不可过量,尤其垃圾食物尽量不要给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

4、促进孩子的食欲

孩子肚子不饿当然吃不下饭,若父母只一味地强迫孩子进食,反而会造成反效果,试着促进孩子的食欲,如:增加他的活动量,他的肚子真正感到饿了,自然不会抗拒吃饭。

5、选购孩子喜爱的餐具

孩子都喜欢拥有属于自己独有的东西,替孩子买一些图案可爱的餐具,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如能与孩子一起选购更能达到好效果。

6、多花心思在菜色上做变化

在饮食均衡的条件下,父母可以多种类的食物取代平日所吃单纯的米饭、面条。例如:有时以马铃薯当成主菜,再配上一些蔬菜,也能拥有一顿既营养又丰盛的餐点。

7、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

例如:上市场买菜、帮忙提回家、一起清洗水果……等等,甚至可询问孩子的意见,请孩子协助您一起做饭,孩子不但能有参与感,同时也能因而了解做一道菜之前的每样步骤,进而更喜爱吃饭这件事。

8、为吃饭增添趣味性

在喂孩子吃饭时,加入一些轻松、活泼的语气,让吃饭不再只是吃饭而已,将吃饭时刻与方式变成有趣的事情。►2岁孩子的教育方法

2-3岁的孩子,开始萌发独立意识,处于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第一个反叛期。孩子会逐渐变得很不听话,总是莫名其妙地与大人对着干,对父母的要求动不动就说“不”,还喜欢自作主张,惹事生非。当孩子很执拗时,家长不妨采用转移注意的方法。2岁半左右的孩子不那么顺从了,这种现象表明了心理学上所谓的“第一反抗期”的到来。这时的孩子开始认识到自我存在,独立自主的意识迅速萌生和显露,这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转折,是符合心理发展规律的正常现象。父母如果能了解孩子这一阶段的,心理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变通措施,既能保护孩子刚刚萌发的独立意识,又能使父母的意见愉快地为孩子所接受,帮助孩子顺利地渡过“第一反抗期”。家长不妨采用鼓励、支持与帮助的方法,注意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满足他的合理要求,凡是不违反原则或不导致安全问题的事,就不必过分地限制。干涉和指责。对处于这段时期的孩子,我们具体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开始培养孩子爱提问的习惯。一般来说,爱提问的孩子总比不爱提问的孩子学得更多一些。在与宝宝说话的过程中(如认识周围和画册上的事物),可以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如“这是什么呢?”“这是以××”,“这是谁呢?”“这是××”。),这样的亲子语言交流模式,使宝宝慢慢培养起爱提问的良好习惯。一切思维从提问开始,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新鲜事物和环境,能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引发疑问。家长如能耐心热情地解答孩子的每一个提问,将有利于孩子积极开动脑筋,发展思维。

二是处理好孩子的哭闹。2~3岁的孩子在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用哭闹的方式来软缠硬磨,以达到其目的。大人一旦迁就,就会使孩子找到了“要挟”大人的“法宝”,他们会一再运用这一“法宝”迫使大人“就范”,给今后的教青带来困难。因此大人千万不能被孩子的哭闹“冲垮”了理智的“闸门”,对孩子的爱要理智而有分寸。大人要分清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大人要以鲜明的态度,坚决的口气予以拒绝,而不要态度不明朗,口气犹豫不定。因为2岁多孩子在听别人说恬时,首先是注意说话人的语气和表情,其次才去理解词义,所以大人模棱两可的拒绝方法,会使孩子觉得还有希望,因此便以哭闹进一步向大人施加压力。2岁多的孩子平时记忆的水平较低,对大人已坚决拒绝过几次的不合理要求,仍会以反复的哭闹形式提出来。因此,大人的前后行为要一致。切忌前几次拒绝,后来又因被纠缠不过而同意。这样孩子会觉得只要坚持哭闹下去最终能成功,因而养成哭闹的坏习惯。

对孩子的哭闹不妨试一试以下方法解决。(1)大人可采用转移注意的方法。如可自言自语他讲故事,开始孩子不理会,渐渐地也会被有趣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忘记了哭闹。(2)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如:妈妈说:“某某长大了,不会再哭啦……”。(3)要给孩子讲道理。有些道理孩子可能难以理解,但大人仍要坚持讲,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凡事都要服从“道理”,而不是随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为今后的说服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培养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要从2~3岁抓起。因为这是掌握口头语言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1)符合孩子直观具体的思维特点。教孩子的词汇要结合孩子常见的、特别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例如,亲人的称呼、喜爱的玩具、动物的动作等等。(2)在游戏中让孩子学习语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趣,游戏是练习语言的很好方式。例如:玩“娃娃家”游戏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再现生活,孩子可以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语言练习。(3)丰富孩子的生活。丰富生活是发展孩子语言的源泉。可多带孩子到户外观察大自然,游览公园等。通过观察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生活、发展思维、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4)设置发展口头语言的良好环境,父母要用普通话给孩子绘声绘色他讲故事、语音、语法要力求正确,语言简练、句子完整。(5)让孩子经常进行练习。父母要有意识地寻找孩子善于表达的话题,和孩子交谈。比如:“这是什么?”“我要吃饼干”等问题句型练。随时强调规范的语言。(6)练习语言的形式多样化。讲故事、说儿歌、看图说话、打电话等都是练习口语的好办法。

培养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是让孩子会听,会说和有良好的讲话习惯。会听是指在会话中要有礼貌注意听别人的讲话,不中途打断别人的说话,能听得懂别人的话,能抓住讲话的主要内容,不弄错别人的意思。会说,包括对话能力,是指喜欢说话,发音准确,句子完整,能用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独自讲述的能力,能围绕主题有条理,前后连贯、内容丰富、用同生动、形象地描述自己的见闻。良好的讲话习惯,指能在人前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讲话有正确的姿势,回答问题看着对方,语声、语调正确。

四、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的将来乃至一生都是有好处的。首先,父母给孩子良好的阅读榜样。孩子是好模仿的。当看到父母在专注而饶有兴趣的阅读时,也会捧起自己的图画书,依照父母的样子,津津有味地翻看。此外还要常讲故事给孩子听,因为讲故事本身就是一种口语文学,孩子听了好听的故事后,激起对故事情景的幻想,以及对故事细节的探究,进而引起翻阅有关图书的兴趣。讲故事时要注意使孩子有新的发现和提高,并提一些启发式的问题,从而使宝宝对故事内容的思考更细致、更深入、更富于想象。逐渐地会复述出好几个较完整的故事情节了。除了这些方法外,还可以让孩子听或看制作精良的故事录音带或儿童文学录像带,因为有的孩子喜欢看书,有的孩子喜欢看录像带,父母要利用多种媒介来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多让孩子接触阅读环境也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父母可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展,逛书店,用这些环境的文化氛围熏陶孩子,让孩子懂得从书本上可获得知识,进而养成阅读的习惯。

五、惩罚孩子要将讲究方法。2-3岁的孩子有时会任性,有的孩子对人无礼,有的孩子打架骂人,有的孩子不讲道理,当发生这些情况时,说服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必要的惩罚也是一种办法。有时孩子玩完玩具后将玩具乱扔,大人说几次不要乱扔玩具他都不改,于是大人就把这些玩具藏了起来,孩子再想玩时找不到了,大人趁机教育:“你随便乱扔玩具,想玩时就会找不着了,应该玩完收好”。有时孩子跟人学说脏话,大人就采用剥夺他快乐的方法——不让他看电视,不和他游戏,不给他讲故事,不买已答应要给他买的玩具,这样一来孩子很快就改掉了毛病。

除了这些方法外,还可采取态度语言暗示。因为父母的态度和语言也可用来对孩子进行惩罚。孩子会从父母的语气、音调、表情、态度中察觉出对他行为的不满、伤心和失望。一个爱父母的孩子会为重新得到父母的欢心和爱,而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父母惩罚孩子是为了让他改掉毛病,所以就要讲究方法,要记住:不要光听孩子口头的认错,还要看他的行动是否立刻有所改变。惩罚要及时。孩子犯了错误时,要立即加以纠正,不要说:“等你爸爸回来后,看你还逃得过去吗。”因为2~3岁的孩子记忆力还较差,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忘记他所犯的错误,这时惩罚他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惩罚孩子的同时还应讲清道理,让他明白为什么惩罚他,这样才能帮助他改正错误。

六、注意培养良好的个性和稳定情绪。首先家里常保持愉快和谐的气氛。每天利用晚上睡觉前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许多知识。由于父母耐心的引导和培养,孩子会很快乐,很少发脾气。快乐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但是由于人为的压制和其他原因,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快乐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孩子可能暂时是快乐的,但长大以后,由于缺乏能力和独立性,难以处理许多问题。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于他能接受的方法,即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相信您的孩子也会有快乐的个性。

情绪不够稳定,是2一3岁孩子的一种年龄特征。也就是说,这是他们都有的必然表现。当然,有时孩子情绪不稳定,也可能是身体不适的征兆。但如果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长期、反复不稳定,往往是父母对亲子关系处理不当造成。2一3岁的孩子都对亲人有依恋感和依恋行为。其表现模式有:①无顾虑依恋。母亲离开时,孩子稍有抗议;母亲回来时则高兴地去亲近,情绪比较平静。②回避性依恋。母亲离去时没有抗议的表示,回来时也不加理睬。③反抗性依恋。母亲离去时,非常伤心;回来时,一会儿依偎她,一会儿推开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孩子情绪不稳定,大概就是所谓的反抗性依恋模式。造成孩子以上依恋行为的原因,是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分保护,过分亲呢,过分注意,事事包办,百依百顺,使孩子不能容忍父母的离去,表现出情绪不安、不稳定和反抗行为。父母应及时调整与孩子“过近”的感情关系,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鼓励孩子与人交往,使孩子养成无顾虑依恋行为,孩子的情绪就会比较稳定了。

七、让孩子学会与人分享。如佳佳有一辆非常漂亮的小汽车玩具,佳玲也想玩一玩。佳佳的爸爸对佳佳说:“你能借给佳玲玩会儿吗?”佳佳有些不情愿。爸爸又启发他说:“你和佳玲是好朋友,你让她玩一会儿,她会还给你的。”佳佳把小汽递给了佳玲。爸爸说:“你看佳玲多高兴,她很感谢你呢。”使佳佳从带给别人快乐和帮助别人中也获得快乐。这一时期的孩子愿意接近同伴,要让别人会分享快乐。佳佳的爸爸做得很好,不是强迫孩子,而是用启发方法。商量的口吻让孩子把玩具给人玩,使佳佳乐于接受。对2、3岁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态度和做法是很重要的。父母在引导孩子与别人分享快乐时,应该明确强调有关分享的几个关键词:“借”、“还”、“一会儿”,如“佳佳,请把你的玩具借给小朋友玩,过一会儿,他就会还给你的。”而不要笼统地用“给”字。还要满足孩子对自己东西的支配感,要经过孩子自己同意,家长不要武断地自行处理。这样让孩子学习短时间让出属于自己的东西,东西归还后,再次获得拥有权,孩子就会养成与人分享东西、分享快乐的习惯。

儿童学习要培养理解能力吗作文 篇5

理解,指的是对任何一件事物的了解的能力,如平时常说:“老师讲的我都理解了。”理解、判断、推理能力的发展,都属于人类高级认识阶段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心理学中称之为理性认识过程。人类掌握知识的过程,必须在理解的前提下进行,而理解能力是在儿童时期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在对儿童的教育中,不断使儿童的理解、判断、推理能力与进行抽象思维的自觉性逐步发展起来,是儿童思维向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儿童成年后能在各项社会活动中,在高层次的教学、研究、设计等岗位上进行创造性劳动必须的心理条件和心理品质。

儿童在学习中,要掌握知识,首先重要的是能理解所学的知识。理解能力,又是在经验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在家里,父母要利用各种时机有意识地对孩子提出一些“为什么”,让孩子思考、动脑筋,去探索,养成从思考到理解、判断和推理的良好习惯,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在学校,老师必须要求儿童理解单词的意义、课文的内容等,而不要让学生对任何课程都死记硬背。最好的方法是多进行课堂提问,让儿童回答问题,通过这种方法对儿童的理解能力进行实际的锻炼。

儿童知识的理解 篇6

提高我国大陆儿童网站信息可理解性的建议

针对我国大陆儿童网站信息可理解性现状,从平衡网站整体建设、加强网站设计引导、确定网站受众定位、加强与儿童图书馆合作、争取政府支持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我国儿童网站信息可理解性的`建议.

作 者:马毓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图书馆,重庆,400053刊 名:情报探索英文刊名:INFORMATION RESEARCH年,卷(期):“”(7)分类号:G206.2关键词:儿童网站 信息可理解性 网站建设 中国大陆

儿童知识的理解 篇7

一、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土壤设计教学

化学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要“从学生已经会了什么”开始进行教学。当学生拥有的观点、事实及体验与事物或现象的本质不一致时, 他们就会产生对概念和原理深入理解的迫切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促进学生理解的化学教学中, 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寻找学生的关注点和兴奋点, 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理解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对常见问题深入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对熟悉的内容进行重新思考, 那些看似简单但实际复杂的知识才会显示出其固有的科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从而被学生理解并接受。

例如, 在学习《化合价》时, 通过在认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而后引导分析化合时原子变化的本质:得失电子和形成共用电子对, 这样找到了化合价知识建立的本质, 同时也诱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化合价”的学习动机。

二、以学生需要理解的内容为核心设计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 更是思维的动力。在确定需要深入理解的学习内容后, 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一个关键的教学策略就是围绕核心概念提出基本问题, 通过问题构建对知识的理解。基本问题是对核心概念的认同, 指向对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基本问题, 让学生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在对基本问题作出解答的过程中产生基本理解。

例如, 元素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抽象的核心概念, 在教学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元素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和物质的元素组成是物质性质基础的基本认识。为了使学生产生上述基本认识, 可以设计以下基本问题:①如果将水进行无限次的分割最终得到的是什么?②水是由H2O分子构成的, 电解时可以得到H2和O2, 水可以灭火而氢气可以燃烧氧气而助燃, 你认为上述三种物质的基本成分各是什么?在电解水时基本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③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 但它们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是CO和CO2, CO可以燃烧, CO2却可以灭火。上述基本问题都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涉及学生熟悉的物质和现象, 是学生感兴趣并经过思考就可以对元素获得深层次理解的内容, 学生可以认识到即使组成物质的元素相同, 但物质的性质也可以千差万别, 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认识涉及物质的结构有关的知识, 对于学生的后续知识的学习以及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构建认知结构

构建认知结构的核心因素是认知过程的思维参与, 即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和灌输, 也不是简单地用框图来描绘。“网络”不是一盘散沙, 也不是一团乱麻, 而是一个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 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封闭的教学, 或由注入式教学导致的结点之间的线性联系, 都会导致认知结构的封闭和僵化。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对知识综合整理, 促进知识的结构化;在应用中加深知识间的联系, 促进认知结构的完善。

如对“饱和溶液”概念进行教学时, 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溶液”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区别与联系, 进而使学生认识到:饱和溶液的实质是“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 饱和溶液必须同时满足“在一定的温度下和在一定的溶剂里”两个前提条件, 二者缺一不可;而后教师强调关键字词, 从而是学生浓缩概念, 显现概念的实质, 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

知识理解的条件与深度教学 篇8

一、知识理解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基础

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对象,而不是根本目的,学生的发展才是根本目的,但学习一定要通过知识理解。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便是通过知识处理来实现知识对于人的内在发展价值。无论怎么理解教学及其过程,都不可能回避知识学习问题来谈论课程教学改革。当下的课堂教学改革停留于教学程序的简单翻转和教学时间的粗暴分配的层面上,导致课堂呈现出仅仅把知识当作符号而进行表面学习、表层学习、表演学习的局限性。知识处理缺乏必要的深度,制约了教学目标的完整达成和深度达成。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单位,离开了对知识的深度处理和深度理解,谈何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因此,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引导学生深度理解知识。

知识理解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基础。知识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它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的对客观实际的反映。■但知识理解绝不仅仅是理解作为符号存在的知识,而是理解知识所反应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理解人的生活世界及其与人的关系。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就是理解与人的生存不可割裂的自然世界、社会世界、精神世界的本质规律,并建立起人自身与生活世界的互动关系。从此意义上说,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要理解的不是符号知识本身,而是符号知识所概括的客观世界及其与人的发展之间的生成性关系。知识理解作为教学的基础,需要超越单一的符号理解,走向对符号所存在的内容和意义的理解。

第一,理解符号知识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或社会事务的本质及其规律。真正的科学知识都是反映客观事物或社会事务的内在属性及其本质联系的。如果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处理停留于符号学习层面,而不进入对客观事物和社会事务本质的理解,无论用什么方法来进行知识处理,其教学活动在本质上说都是灌输。知识学习一刻也不能也不应离开对客观事物的表象与表征、属性与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与理解。死记硬背式地记住符号,是难以真正理解知识的。这也是我主张课堂应具有“画面感”的根本原因,也是直观教学、联系实际、实验教学的知识论依据。

第二,通过符号知识的学习理解并建立人与客观世界或社会事务之间的内在关系。知识的发展价值是以人与知识之间的意义关系的建立为前提的。价值是客观事物满足主体内在需要的根本属性。科学知识对于人的发展都是有价值的,但如果教学过程中仅仅把知识作为对象来学习,丝毫建立不起学生与知识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者说不能建立起与学生成长的内在需要的意义联系,知识的发展价值是难以真实得到体现的。当下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不是教学方式或方法的问题,而是仅仅把知识作为对象来学习,是一种机械的对象化学习,学生通过知识找不到自己,难以建立起与生活世界的意义关联,从而不能实现知识的发展价值。比如学生学习《背影》这篇课文,就只是了解了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故事以及作者描写父亲的写作方式,却难以在心灵深处建立起作为读者与自己父亲之间关系的深刻反省,从而不能改变学生理解自己与亲人之间的关系。对象化教学的根本局限就在于仅仅把知识作为对象来机械地理解,没有建立起自己与客观世界的意义关系。

第三,理解符号知识所承载的思想和情感并体验这种思想和情感。符号表征是知识的形式或外壳,思想、思维方式和情感才是知识内核。在教学过程中,符号理解其实仅仅是对知识的形式理解,不是对知识的意义理解。深度教学强调在知识处理过程中由对知识的形式理解进入意义理解的深度。对知识的意义理解需要对知识所承载的思维方式、学科思想,及其所表达的情感、态度加以理解和内化。否则,课堂中的知识处理将永远停留于表面学习和表层学习的状态。2011年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经验等“四基”目标,就是强调对书本知识的深度学习,引导学生由符号学习走向对知识所承载的基本思想和情感的理解与学习。其中,学科基本经验则注重的是对思想和情感的建立和体验。

二、知识理解的内在条件

从知识发生学角度看,知识理解的内在条件主要源于两个维度,一是知识成立的条件,二是知识依存的条件。离开了这两个条件,是不可能到达理解知识的目的的。

(一)知识成立的条件

知识之所以成为知识,都具有三大根本条件。美国课程理论家谢夫勒在《知识的条件》一书中指出:知识具有信念条件(belief condition)、证据条件(evidence condition)和真理条件(truth condition)。这既是知识成立的内在条件,也是知识理解的内在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知识理解的内在条件,是知识处理的充要条件。

所谓知识的信念条件,是指对知识确认为真的判断,是对知识内在属性和本质特征的正确性、真理性的判断。不同知识的确认性命题或判断是不同的,不同的知识不可能有相同的判断或信念。信念条件涉及对一知识与其他相似、相对、相反知识的内在本质规定性的区别性。这是理解新知识,区分新旧知识的首要条件。辨析与比较是学生理解新知识必经的第一个逻辑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新知识,基本标志之一就是看学生能否将新旧知识区别开来,通过辨析与比较找到新旧知识之间的本质区别点。

知识的证据条件,是指用以证明对知识的确认性、真理性判断的基本证据,即用什么东西来证明它是对的,以及与其他判断的不同所在。一般来说,知识的证据条件主要有两种:一是逻辑证据,二是事实证据。知识的逻辑证据需要通过论证与推理的逻辑思维过程,知识的事实证据需要找到新知识的表象、现象证据或事实。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对新知识的证据条件需要引导学生经历论证与推理、案例与例证学习过程。数学新知识的理解要借助于论证、推理与证明,科学类课程的新知识理解要通过实验与观察,社会科学类课程新知识的理解则需要经过联系实际来学习。证据条件是建立抽象的概念知识与现象之间的规律性联系的纽带,是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的支架。支架学习理论就非常重视证据支架对降低理解难度的作用。

知识的真理条件,是指知识存在的意义增值,即知识对学习者应拥有的意义启发和意义生成。如果知识对学习者不能产生增值作用,这种知识就是死亡的知识。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指在每个读者心中所产生的新的增值形象。学生学习一种新知识后,说不出自己有什么样的想法和体会,便意味着新知识的真理条件尚未具备。

(二)知识依存的条件

从形式上看,科学知识都是以符号的形式保存下来的,但从内容上看,知识依存于三种方式存在被人理解和传承,即知识的背景依存、逻辑依存和经验依存。如果离开了知识的这三种依存条件和内在的存在方式,理解同样会出现问题。

知识的背景依存,是指任何知识都指向特定的现象表征或事实存在,是对现象和存在的高度概括。没有背景的知识是不存在的。几乎所有的知识都拥有自然背景,或历史背景,或社会背景,或文化背景,都与特定的背景相关联。所以,知识理解务必要理解知识的背景。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知识背景的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信念条件和证据条件的根据。

知识的逻辑依存,是指知识都拥有特定的内在逻辑。没有逻辑,知识就难以构成体系,也难以转知成智。这种逻辑大抵包括知识所隐含的特有的思维方式、学科方法论。找到了知识的逻辑证据,便找到了知识的逻辑依存方式。这也是知识之所以拒用理智价值的根本原因。所以说,学习新知识在本质上是学习思维方式和特定的思想。

知识的经验依存,是指特定的知识都与人类特定时期的认知方式和社会背景相适应,也与学习者个体的生活经验和体验相关联。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知识都反映了人类不同时期的种族经验和认知方式。在人类知识的传承过程中,后人总是按照新的认识方式和生活体验去理解前人创造的知识,并在新的认知条件下通过获得对已有知识的意义增值,来不断发展前人的知识。这正是后现代教育理论强调对学习者对知识进行新的意义创生的价值所在。

机械训练的应试主义教学往往无视知识成立和知识依存的内在条件,仅仅对知识做表层处理,知识理解缺乏必要的广度和深度,既没有信念条件、证据条件、真理条件的教学,也没有新知识的背景教学、逻辑教学和经验教学,最终导致的必然是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断层。当下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大多像压缩饼干,去知识背景、去证据教学、去思维过程教学,热衷于课堂教学形式上的改变,诸如“导学案”此类应试伎俩,只会将课堂导向表演教学和表层学习的泥潭,最终贻误的是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发展。

三、转变知识观,让课堂教学更有广度、深度和温度

知识理解是有条件的,离开了知识成立和知识依存的内在条件,理解是难以达到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创造学生知识理解和实现知识发展价值的条件的过程。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切实转变知识观,开展深度教学,让课堂更有广度、深度和温度。

(一)知识是学生看世界的一面镜子

知识反映的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认识成果。课堂教学教学生获得知识,怎么能够仅仅让学生获得一大堆无意义的符号?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知识其实是一面镜子,是学生看待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

我觉得中小学课堂要有“画面感”。所谓课堂的“画面感”,其实就是指知识教学过程中学生眼前应该呈现出真实的自然图景,或者脑海里再现或想象的生活画面。这种画面既可能是通过知识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现象认知,也可能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通过知识这面镜子,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与理解,或者通过知识之镜认识与理解人自身。我们现在的课堂大多是堆积成山的符号,而没有真实的学生自我,真的是太目中无人、书中无人!以语文课堂为例,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根本理解不了作者、作品中的人物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更不能反省自我,那“文如其人”何以体现?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需要创设知识理解的条件,克服理解断层的局限性,完整地进行知识处理,对新知识的信念条件教学、证据条件教学、真理条件教学,以及知识的背景教学、逻辑教学和经验教学是不可缺失的。知识理解内在条件缺乏,课堂便沦为空虚、浮荣和肤浅,于是,缺乏力量的课堂便比比皆是了!

创设知识理解的内在条件,课堂才是丰富的、有广度的。我曾经提出过丰富性教学的主张,就是强调要为学生理解新知识提供丰富的知识背景,注重通过新知识的背景导入、文化嵌入、经验回应等方式来为学生理解和学习新知识创造理解的条件,促进知识的转化和内化,促进学生的自我觉醒。这一过程,必定是对知识深度学习的过程。

(二)知识是有温度的

知识不是故纸堆或历史档案馆中的一堆冷冰冰、硬邦邦的晦涩符号,而是凝结着人类智慧、道德与情感的智慧成果,是对后人拥有意义增值的启迪智慧、激荡情感、洗涤心灵的认识世界与人自身的成果,知识是有温度的。这温度便是知识对学习者在思想、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力、改变力、激发力。

印度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曾经说过:真正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的约会。而知识便是约会的通道。知识理解的最高境界不是把知识作为结果或作为工具去简单占有,而是通过知识理解与学习,获得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的体验,获得在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过程中的豁然开朗,获得对美好世界和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克服单一的知识训练,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理解,建立学科的基本思想、基本态度,丰富对新知识的意义增值,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要求。

课堂教学过程中知识处理和知识理解若缺乏对学生思想的引领、情感的冲击、为学为事为人的态度的改变,这课堂又与工业化早期的流水线或与阴森恐怖的存尸间有何异?

儿童知识的理解 篇9

渲染是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加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亦可作“设色”解。清代恽寿平谓:“俗人论画,皆以设色为易,岂知渲染极难,画至著色,加入炉篝,重加锻炼,火候稍差,前功尽弃。”

烘托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轮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雨景、雾景、晨昏、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采用外罩、围染的烘托方法。

类比是一种推理的方法,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作出他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这是《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说法,并举例说:“如光和影都是直线传播,有反射、折射、和干扰现象等,由于声呈波动状态,因而推出光也呈波动状态。”我认为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却有很多人(包括教材)误以为类比就是同类相比,其不谬哉!“同类相比”是什么?请看《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比较”的解释:“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类事务辨别异同或高下。”原来如此!

儿童知识的理解 篇10

马桥中心学校张静

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都是语言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英语基础知识是发展英语听、说、读、写等技能的重要基础,但语言知识本身也是语言学习的目标之一。处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这二者的关系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坚持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改变过去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的方向。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英语课程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基础教育英语教学阶段,主要是通过听、说、读、写实践活动来学习英语。听、说、读、写实践是教语言、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语言知识质量的可靠保证。为此,基础教育英语教学中应努力做到:

1.语言知识的学习应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课堂上绝大部分教学活动要以语言实践为基础要杜绝单纯传授讲解语言知识的做法。

2.语言知识的教学可以采用提示、注意和观察、发现、分析、归纳、对比、总结等方式进行。

3.英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如果孤立起来语音、词汇、语法任何一项都不是语言,也不能起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语音、词汇、语法的作用都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

4.要让学生掌握实用的语言知识。

二、防止过于强调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

首先,随着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抽象思维能力都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具备了一定自觉接收、储存和加工信息能力,能集中注意力,抓住重点,调整学习方式,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学到比较多的东西。

其次,学生已经有了第一语言的实验发音器官得到相当训练有比较强的模仿能力已经形成的语言认知结构对操作英语信息可以得到记忆、对比和监控作用,能加速英语规则的内化过程。

再次,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的,教学内容是优化组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信息集中地安排,避免了许多不必要地重复,缩短了学习的进程。为此,英语教学不可过于强调“习得”式的学习以及死记硬背、机械操练的教学倾向。而应该重视科学地设计教学过,努力创设知识内容、技能实践和学习策略的需要都很丰富的情景,以营造启动学生思维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他们能够在听、说、读、写等语言交际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变语言知识为英语交际的工具。

上一篇:2015届毕业典礼流程+主持词下一篇:班队会仪式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