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题目与答案(精选10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题目与答案 篇1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
本课程作业全部为客观题,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部分”,由15个单选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部分”,由15个多选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以下不是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的是(D)。A.明显性 B.破坏性
C.潜伏性
D.传染性
2.可以作为输出设备的是(C)A.只读光盘 B.扫描仪
C.绘图仪
D.键盘
3.将鼠标指针移到Windows窗口的(B)位置上拖拽,可以移动窗口。A.工具栏 B.标题栏
C.状态栏
D.编辑栏
4.使用坐标$D$1引用工作表第D列第1行的单元格,这称为对单元格的(B)。A.绝对引用 B.相对引用
C.混合引用
D.交叉引用
5.以下合法的IP地址是(A)。A.202.196.312.50 C.2.196.132.50
B.202.196.123.500 D.262.196.112.50 6.具有多媒体功能的微机常用的CD-ROM作为外存储设备,它是(A)
A.只读存储器 B.只读光盘
C.只读硬磁盘
D.只读大容量软磁盘 7.可以作为输入设备的是(D)A.打印机 B.显示器
C.绘图仪
D.键盘
8.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硬件应由运算器、控制器、(D)、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5部件构成。A.驱动器 B.调制解调器
C.存储器
D.显示器
9.下列关于Word中字号的大小描述中,正确的是(A)。A.“四号”大于“五号” C.“四号”小于“五号”
B.“16磅”大于“18磅” D.“一号”最大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10.在Excel中,如果想输入数字字符串070615,则应该输入(D)。A.0 070615 B.”070615”
C.070615
D.’070615 11.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A)。
A.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
B.高速度与高精度
C.可靠性与可用性
D.具有记忆能力
12.计算机的微处理芯片上集成有(C)部件。
A.CPU 和运算器
B.运算器和 I/O 接口
C.控制器和运算器
D.控制器和存储器
13.第三代计算机主要是采用(D)作为逻辑开关元件。
A.电子管
B.晶体管
C.大规模集成电路
D.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14.微型计算机内,配置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是为了解决(B)。A.内存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B.CPU 与内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C.CPU 与辅助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D.主机与外设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
15.计算机程序必须装入(A)后才能运行。A.内存 B.软盘 C.硬盘 D.网络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在DOS提示符下能执行的是以(ABCD)为扩展名的文件。A.BAT B.BAK
C.EXE
D.COM 2.计算机系统中(AB)被合称为主机。A.中央处理器 B.内存储器 C.外存储器 D.输入输出设器 3.外部存储器包括(ABCD)。A.软盘 B.硬盘 C.光盘 D.磁带
4.下面关于Word 2000视图方式说法正确的是(ABCD)。A.“普通”视图方式的优点是工作速度较快
B.“Web版式”视图方式的优点是使联机阅读更为方便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C.“页面”视图方式的优点是视图可以取得所见即得的效果
D.“大纲”视图方式的优点是有助于用将文档组织成多层次标题和正文文本 5.计算机和因特网的连接方式包括(ABCDE)。A.通过普通电话线拨号上网 B.通过ISDN线路拨号上网 C.宽带ADSL上网 D.专线上网 E.无线接入
6.电子计算机从原理上可以分为(BC)。A.网络电子计算机 B.数字电子计算机 C.模拟电子计算机 D.微型电子计算机
7.“开始”菜单中命令的作用如下(ABCD)。A.程序 B.文档 C.设置 D.搜索 8.Windows中的文件名的命名规则为(AC)。A.文件名和扩展名可以使用255个字符 B.可以使用以下字符:/、、:、?、* C.主名给出文件的名称,扩展名一般用于指出文件的类别,因此扩展句也称为文件的后缀或属性名
D.文件名是由主名和副名两部分组成的
9.Powerpoint2000的视图具体操作方法有(ABCDE)。A.幻灯片视图 B.大纲视图 C.普通视图 D.幻灯片浏览视图 E.幻灯片放映
10.防火墙的作用有(ABCDE)。A.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屏障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B.防火墙可以强化网络安全策略 C.对网络存取和访问进行监控审计 D.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 E.对已感染病毒具有隔离作用
11.搜索引擎的主要任务是(BD)。A.信息删除 B.信息搜索 C.信息处理 D.信息查询
12.下列各项中属于网络连接设备的有:(ABCDEFG)。A.集线器 B.交换机 C.中继器 D.路由器
E.网桥 F.调制解调器 G.网关 H.网络适配器(网卡)13.下面有关IP地址说法正确的是(BCD)。A.IP地址是32位的二进制数
B.是将计算机连接到Internet的国际协议地址 C.它是Internet主机的一种数字型标识 D.一般用小数点隔开的十进制数表示
14.不能在Word 中自由旋转的对象是:(AB)。A.图片 B.自选图形 C.自绘图形 D.艺术字
15.一个算法应该具有“确定性”等5个特性,下面对另外4个特性的描述中正题的是(CD)。
A.有零个或多个输入 B.有零个或多个输出 C.有穷性 D.可行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题目与答案 篇2
1 学生状况分析
大学院校新生大多数都是高中毕业, 在高中时期主要以学科学习为主, 对计算机接触的机会不多。而且来自各个不同地域的学生, 由于地域区间发展的不平衡, 造成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了解也参差不齐, 存在较大差异, 甚至有些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由于学生对计算机知识认识的不同, 如何将这门课程上好, 使学生更有效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是摆在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2 教学内容的选择
2.1 计算机的概述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据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 它的出现和发展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它是一种不需要人要直接干预, 能够自动连续地、快速地、准确地完成信息存储、数值计算、数据处理的过程控制等具有多种功能的电子机器。以处理器 (CPU) 为核心, 配上大容量的半导体存储器及功能强大的可编程接口芯片, 连上外设 (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光驱等的外部设备, 以及电源组成的计算机。极大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生产力。
2.2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Word 2003有较强的国际通用性, 以其能够进行图文混合处理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大大方便了文稿的编辑, 可以高效率、高水平地处理各种办公文件、商业资料、科技文章以及各类书信。若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Word的使用方法, 其他文字处理软件也就很容易掌握了。
2.3 Windows XP操作系统
Windows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是有效控制管理计算机所有硬件和软件资源的一组程序集合。操作系统是用户和计算机进行交流的界面, 使用户能够有效地运用计算机进行工作, 是应用程序和硬件沟通的桥梁。其它软件的运行都依赖于操作系统的支持。目前Windows XP操作系统是应用最广、操作起来最简便的Windows操作系统。
2.4 电子表格处理Excel 2003
Excel 2003是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它以强大的表格、图表、数据采集、统计与分析为主要工具, 既有关系数据库的管理模式, 更具有数据图表化的处理手段, 能够把表格处理、数据统计、图表显示集于一体, 是常用的办公软件之一。
2.5 演示文稿Power Point 2003
Power Point 2003能够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效果组合起来生成多媒体文档。适于制作多媒体演讲报告、课件、新产品演示等, 图文并茂, 动画效果丰富。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常常用于制作Power Point课件进行教学, 把内容通过这种方式, 用各种特殊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学生主动学习, 容易的掌握知识。
2.6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应用
网络技术尤其是因特网Internet的出现和发展可以说构成了信息技术乃至一般技术发展史中最为重大的进步和拓展。作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 因特网在短短几年时间中就由学术交流工具演变成为商业工具, 进而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通信工具和媒体。
3 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兴趣的主动学习, 积极提问, 大胆讨论, 勇于创新是探索课程学习的最强大动力。对学生兴趣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首先根据每个学生专业的特点, 介绍一些能引起计算机在该专业领域中的应用, 然后向学生展示一些计算机代替手工做业的方法方式, 演示一些相关专业的应用软件, 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产生学习兴趣, 使学生从“好学”转化为“乐学”。
4 创新理论教学方法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合理设计教学目标,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已发展成为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的课程。在这样的情况下, 需要引入一些创新的教学手段, 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 才能使教学变得更活跃、学生更容易理解。如何创新教学方法, 提出了以下几点:
1) 首先在上第一堂计算机基础课程时, 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 先播放一些有关学习该专业的多媒体精美宣传作品, 使学生深受启发, 对制作出的作品表现出感兴趣。然后再从播放的作品引导, 慢慢讲解它的制作过程, 提出应用到操作需要用到的知识点、组合方法与构成过程, 转换方式使学生有一个初步了解。
2) 在讲述计算机的过程中可以带实物进课堂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把计算机看作是一个人, 核心处理器CPU可以就是这个人的大脑, 有了大脑就可以发出指令。主板就是人的心脏, 支撑着每个部件之间的运转。显卡就是人的眼睛, 把画面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键盘鼠标就好像人的手手脚脚。硬盘就好像是住的房子, 每个分区代表每个房间的大小、功能等等, 通过举这样的一些例子, 学生就容易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从而更加大胆的学习,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3) 从单纯教师的教转向师生共同动手参与,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传授, 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在实验课上老师在前面演示, 学生就跟着做。这样, 通过学生参与自己动手, 边看边做, 印象会比较深刻, 记的知识会非常牢固, 既不会忽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师生之间的共同协作能力。而且还会培养学生的智力和技能, 对学习带来的帮助。从而更有利于计算机水平的提高。
4) 当代学生都是90后, 思想和想方都与我们时代不同, 所以在教学的同时, 要不断学习更新教学方法。和学生有了好的沟通就能知道他们对学习的需求。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适时的表扬和鼓励, 就能够很好地激发人的学习动机。一开始对计算机觉得新鲜、好奇, 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 可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 会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跟不上。这样时间一长, 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来想好好上课但听不懂、听不懂就不愿听, 不愿听就更不懂, 从而产生恶性循环, 最终自暴自弃。对于这些学生, 教师要戴上放大镜去发掘学生自上的闪光点, 及时进行表扬、鼓励, 要让他们知道老师一直都在关注着他们, 使他们产生想法, 提出疑惑, 帮助他们解决难点, 从而把成绩提上来。现在我在上课时就很注意这一点, 首先让学生回答浅一些的问题, 当他回答不上来时, 我就用眼神、手势、微笑一次次鼓励他们。对学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之后, 对个别底子薄的学生多关注, 耐心讲导, 在动手过程中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哪方面不足, 需要加强。也让学生知道哪些是重点, 哪些需要认识记住, 从而不是没有方向的乱学, 到最后什么也学不好。
5 上机实验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 上机实验其主要目的在于验证理论知识联合到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相结合。除了理论知识教学外, 应更注重于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在实践中获取和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达到训练应用计算机的目的, 上机实验课是《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5.1 上机实验内容
在上机前首先要明确本节上机实验的内容, 采用机房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对上机实验进行一遍详细讲解、操作演示。完后及时让学生自己动手上机操作, 巩固知识。
例题:
实验题目是“Word 2003文字处理”, 分为以下四个专题实验:
A.文档的基本编辑;
B.文档的格式化和图文混合排版;
C.Word中的表格处理;
D.邮件合并及其它操作。
实验内容如下:
1) Word基本操作;建立文档, 输入文字进行基本编辑。
2) 掌握字符格式设置;字体、字号、字形、字体颜色、下划线、文字的横向缩放和特殊字体效果等。
3) 图文混排;插入剪贴画、图片、艺术字、文本框等调整方法。
4) 修饰段落。
5) 页面设置。
6) 设置页眉、页脚效果
7) 了解表格中的计算;掌握绘制、调整、编辑、格式化表格的方法, 以及进行排序和计算。
8) 掌握利用“邮件合并向导”创建主文档、数据源及完成主文档与数据源合并的方法。
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启动、退出, 创建及保存Word 2003文档的方法。通过实例, 熟悉Word 2003的窗口组成元素及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掌握基本排版功能。学会修饰文字及段落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掌握插入图片方法实现图文混排, 掌握邮件合并以及其它一些操作方法。
5.2 上机实验辅导
在实验过程中带领学生将基本的操作练习一遍, 通常学生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小问题, 抓住这些小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演示, 对问题的分析透彻了。同时在完成以后布置一些类似的实验作业让学生自己练习, 教师从中进行辅导。
5.3 游戏中教学
在学习指法的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金山打字通的小游戏, 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掌握了指法, 而且还会提高打字的速度与准确率。
5.4 培养动手能力
在实验指导过程中, 引领学生自己动手大胆操作, 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操作达到训练应用计算机的目的。例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发生错误操作而不能完成实验的, 老师先不要急于帮忙解决, 而是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自己动手解决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刘存兰.技工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方法探析[J].成才之路, 2010 (24) .
[2]喻皓.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有关问题的思考[J].计算机科学, 2007 (7) .
计算机应用基础题目与答案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精品课件 制作与应用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件建设的基本条件
1.计算机技术基础课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基础课,在原先的计算机原理、输入法训练、计算机辅助工具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办公自动化软件、网络与多媒体应用等新技能,实用性更强。在改革理论知识传授方法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后续的学习和工作中的技能,这不仅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而且成为其他专业的素质教育基础课。特别是对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辅助性更强,甚至成为各专业首选的必修基础课。
2.教师是精品课件制作的主力
教师既承担理论课教学,又承担实验课教学。他们掌握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并且了解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接受能力,是精品课制作的主力和具体使用者。
3.教学手段的改革重在精品课件的系统化和专业化
作为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入门课,陈旧老化的黑板式教学,简单演示式的电子教案,已远远满足不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工作要求。高新技术应用软件模块的引入及多方位与相关学科的链接,进一步地要求精品课件建设的系统化和专业化。
二、精品课件制作与应用的几点体会
1.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件的系统化制作
精品课件的制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我们组建了课件制作小组,将计算机应用基础按章节、模块分配给有专业教学经验的教师,每一个课件量精确到每节课的45分钟,再将各位教师制作的课件集中起来。课件制作小组进行各课件的“串接”,然后按教学计划,课件随机由代课教师在课堂上应用。课后征求学生们和教师们的意见,经过后期改进,最后形成系统化的精品课件教学工具。在教学应用过程中,随着计算机新技术的推出,课件制作小组在原精品件的基础上进行持续改进,使精品课件始终与先进技术接轨。
2.加强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件的专业化链接
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对其他专业的辅助作用增强,成为其他专业首选的必修基础课,这就要求精品课件必须加强与相关专业的链接,因此课件制作小组特别增加了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比如我们在制作多媒体幻灯片教学的课件时,结合机加工专业的万向轴专业课教学,将万向轴的工作原理通过幻灯片制作并展示出来。再比如我们在制作“EXCEL电子表格”一节课件时,将财会专业的“数据统计”课程中的专业术语、计算化公式、统计报表结合赶来,深受专业教师与学生的欢迎。这样既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又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新特点。
3.加大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件的互动性
应用精品课件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而精品课件不但是教师教学的平台,也是学生运用的学习工具。针对计算机应用课精品课件的使用,我们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精品课件放到了校园网上,以便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和下载。同时,我们向学生们公布了课件制作小组的邮箱并开通BBS,利用网络资源,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师生论坛供大家讨论交流。师生们还可以将自己制作的课件上传,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整体水平,还可以进一步促进精品课件的更新与改进。
4.大胆尝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新的考试方法
引进了考试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定期按精品课件的章节及教学进度进行阶段化、模块化考试。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每一节精品课件所讲解的计算机知识制作成题库。在每一个精品课件中,划定一定比例的学分,按总学分及学生的出勤率、课堂表现打分,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挑战性。
三、验证教学应用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件的制作与应用,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改革。在精品课件的推广和教育改革尝试中,做到了“理论讲解有载体、技能实训有实体”,受到了一线教师和其他专业学科教师的好评和学生的欢迎。个别班级的通过率达100%,教学效果和质量大幅度提升。
四、结论
计算机应用基础题目与答案 篇4
A.坚持民族平等
B.维护祖国统一
C.坚持民族团结互助
D.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
A.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共同富裕
D.民主法制建设
3.下列地区中,未列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是(A)。
A.山西
B.陕西
C.云南
D.重庆
4.我国民族政策中,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D)。
A.反对民族分裂主义
B.民族互助
C.祖国统一
D.民族平等
5.(C)是每个旅游从业人员的首要条件。
A.讲究职业道德
B.敬业,精业
C.爱祖国、爱人民
D.关爱旅游者
6.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最核心的一项原则是(C)。
A.公平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国家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原则
D.自愿原则
7.旅行社责任保险的的`受益人是(A)。
A.旅行社
B.旅游者
C.旅游主管机构
D.旅行社或旅游者
8.国内旅游业务,仅限于(D)。
A.入境旅游业务
B.出境旅游业务
C.国际旅游业务
D.中国内地居民在境内旅游的业务
9.《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规定,导游证的有效期限为(C)。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0.外国旅游者来中国旅游,发给团体旅游签证的团队人数须在(B)。
A.5人以上
B.9人以上
C.12人以上
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及答案 篇5
一、选择题:
1、在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D】 A.算术运算 B.逻辑运算
C.算术逻辑运算 D.算术逻辑运算及全机的控制
2、计算机用来表示数据的最小单位是【D】,反映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B】 A.二进制数 B.字节 C.字 D.位
3、计算机能够直接识别的语言称为【C】
A.BASIC语言 B.汇编语言 C.机器语言 D.高级语言
4、ROM的特点是【D】
A.能读,能写 B.断电后存储的信息会丢失 C.可存放用户运行程序和数据,供CPU处理 D.预先存放系统信息,永久存储,断电后也不丢失
5、在Windows XP环境中,当启动(运行)一个应用程序时就打开一个自己的窗口,关闭运行程序的窗口,就是【C】
A.使该程序的运行输入后台工作
B.暂时中断该程序的运行,但随时可以由用户加以恢复 C.结束该程序的运行
D.该程序的运行仍然继续,不受影响
6、要选定多个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要先按住【C】
A.Alt键 B.Ctrl键 C.Shift键 D.Ctrl+Alt键
7、Windows XP中,当屏幕上有多个窗口,那么活动窗口【D】 A.可以有多个窗 B.只能是一个固定窗口
C.没有被其它窗口盖住的窗口 D.有一个标题颜色与众不同的窗口
8、若从资源管理器中拖出一个文件放在桌面上的回收站图标上,将【C】
A.不会有任何反应 B.为文件创建了一个快捷图标 C.此文件被删除,但还可以从回收站里恢复 D.此文件被永久删除
9、在WindowsXP 的对话框中,对复选框和单选框的选项。【C】 A.可以选择一项或多项。B.均只能选择一项。C.前者可选一项或多项,后者只能选择一项。D.后者可选一项或多项,前者只能选择一项。
10、WindowsXP中最近使用过的文档保存在【D】 A.桌面 B.任务栏 C.剪贴板 D.11、在WindowsXP,同时显示多个应用程序窗口的正确方法是【A】 A.在任务栏空白区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横向平铺] B.在任务栏空白区单击鼠标左键,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纵向平铺] C.按Ctrl+Tab进行排列 D.在资源管理器中进行排列
12、在WindowsXP的树状结构的文件夹列表中,表明此文件夹下有子文件夹时,该文件图标【B】
A.左侧有一个“-”号 B.左侧有一个“+”号 C.呈现打开的形状 D.左侧有一个“?”号
13、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形式是【C】
A.八进制 B.十进制 C.二进制 D.十六进制
14、计算机中硬盘工作时应特别注意避免【B】
A.噪声 B.震动 C.潮湿 D.日光
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计算机要经常使用,不要长期闲置不用。
B.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应避免频繁开关计算机。C.在计算机附近应避免磁场干扰。
D.计算机使用几小时后,应关机一会儿再用。
16、计算机开机后,一般处于小写字母状态,欲输入大写字母,可以【B】 A.按住Capslock键的同时按相应字母完成输入。B.按住Shift键的同时按相应字母完成输入。C.按住Backspace键的同时按相应字母完成输入。D.按住Ctrl键的同时按相应字母完成输入。
17、上档键是【A】
A.Shift B.Ctrl C.Alt D.Enter
18、存储一个汉字所需的节数是【D】
A.1个 B.8个 C.4个 D.2个
19、计算机的核心是【A】
A.CPU B.主机 C.内存 D.操作系统 20、硬盘的主分区的标识符是【A】
A.C盘 B.D盘 C.E盘 D.F盘
21、以下属于输入设备的是【C】
A.显示器 B.硬盘 C.键盘 D.打印机
22、以下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 B.硬盘 C.键盘 D.扫描仪
23、下面列出的四种存储器中,易失性存储器是【A】 A.RAM B.ROM C.PROM D.CD-ROM
24、办公自动化是计算机的一项应用,按计算机的分类,它属于【C】 A.科学计算 B.实时控制 C.数据处理 D.辅助设计
25、具有多媒体功能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常用的CD-ROM是【B】 A.只读型大容量软盘 B.只读型光盘 C.只读型硬盘 D.半导体只读存储器
26、把WindowsXP窗口和对话框作比较,窗口可以移动和改变大小,而对话框【B】
A.既不能移动,也不能改变大小 B.仅可移动,不能改变大小 C.仅可以改变大小,不能移动 D.既能移动,也能改变大小
27、在WindowsXP中,“任务栏”的作用是【D】
A.显示系统的所有功能 B.只显示当前活动窗口名 C.只显示正在后台工作的窗口名 D.实现窗口之间的切换
28、在Word2003的编辑状态,执行编辑菜单中“复制”命令后【B】 A.被选择的内容被复制到插入点处 B.被选择的内容被复制到剪贴板
C.插入点所在的段落内容被复制到剪贴板 D.光标所在的段落内容被复制到剪贴板
29、在Word2003中“打开”文档的作用是【C】 A.将指定的文档从内存中读入,并显示出来 B.为指定的文档打开一个空白窗口
C.将指定的文档从外存中读入,并显示出来 D.显示并打印指定文档的内容
30、在Word2003的编辑状态,执行编辑菜单中“粘贴”命令后【D】 A.将文档中被选择的内容复制到当前插入点处 B.将文档中被选择的内容移到剪贴板 C.将剪贴板中的内容移到当前插入点处 D.将剪贴板中的内容拷贝到当前插入点处
31、在Word2003的编辑状态,进行字体设置操作后,按新设置的字体显示的文字是【B】
A.插入点所在段落中的文字 B.文档中被选中的文字 C.插入点所在行中的文字 D.文档的全部文字
32、WindowsXP中的“剪贴板”是【D】
A.硬盘中的一块区域 B.软盘中的一块区域 C.高速缓存中的一块区域 D.内存中的一块区域
33、当选定文件或文件夹后,不将文件或文件夹放到“回收站”中,而直接删除的操作是【C】
A.按Delete(Del)键
B.用鼠标将文件或文件夹拖放到“回收站”中 C.按Shift+Delete(Del)键
D.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窗口中“文件”菜单中 的删除命令
34、在使用WindowsXP的过程中,若鼠标出现故障,不能使用鼠标的情况下,可以打开“开始”菜单的操作是【C】
A.按Shift+Tab键 B.按Ctrl+Shift键 C.按Ctrl+Esc键 D.按空格键
35、在WindowsXP的“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如果想一次选定多个分散的文件或文件夹,正确的操作是【B】
A.按住Ctrl键,用鼠标右键逐个选取 B.按住Ctrl键,用鼠标左键逐个选取 C.按住Shift键,用鼠标右键逐个选取 D.按住Shift键,用鼠标左键逐个选取
36、在中文WindowsXP中,为了实现英文输入与汉字输入之间的切换,应按的键是【B】
A.Shift+空格 B.Ctrl+空格 C.Ctrl+Shift D.Ctrl+F9
37、设定打印纸张大小时,应当使用的命令是【B】 A.文件菜单中的“打印预览”命令 B.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 C.视图菜单中的“工具栏”命令 D.视图菜单中的“页面”命令
38、当前活动窗口是文档ABC.doc的窗口,单击该窗口的“最小化”按钮后【A】 A.不显示ABC.doc文档内容,但ABC.doc文档并未关闭 B.Word窗口和ABC.doc文档都被关闭 C.ABC.doc文档未关闭,且继续显示其内容 D.关闭了ABC.doc文档窗口,但Word窗口未关闭
39、应用软件是指【D】 A.所有能够使用的软件
B.能被各应用单位共同使用的某种软件 C.所有微机上都应使用的基本软件 D.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制的软件
40、WindowsXP中有两个用来管理文件和文件夹的,它们是【C】 A.“我的电脑”和“控制面板” B.“资源管理器”和“控制面板” C.“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 D.“控制面板”和“开始”菜单
41、WindowsXP中能弹出“对话框”的操作是【A】
A.选择了带省略号的菜单项 B.选择了带向右三角形箭头的菜单 C.选择了带颜色变灰的菜单项 D.运行与对话框对应的应用程序
42、计算机开机后,一般处于小写字母状态,欲输入大写字母,可以按住【B】键的同时按相应字母完成输入
A.Capslock B.Shift C.Backspace D.Ctrl
43、对微机进行热启动操作时,应按【B】
A.Shift+Alt+Del B.Ctrl+Alt+Del C.Ctrl+Shift+Alt D.Ctrl+Shift+Del
44、键盘上基准键位是【B】
A.QWERUIOP B.ASDFJKL; C.ASDFGHJK D.ZXCVBNM。
45、在基于WindowsXP的应用程序中,经常有一些菜单选项呈暗灰色,这说明【A】 A.这些项目当前不能用 B.系统运行发生故障
C.这些项目的处理程序未装入 D.安装的软件中这些功能损坏
46、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它的最大好处是【C】 A.节省人力 B.存储容量扩大 C.可实现资源共享 D.使信息存取速度提高
47、目前使用的防杀病毒软件的作用是【C】
A.检查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清除已感染的任何病毒 B.杜绝病毒对计算机的侵害
C.检查计算机是否感染病毒,清除已感染的部分病毒 D.查出已感染的任何病毒,清除部分已感染的病毒
48、UPS是【C】
A.控制器 B.存储器 C.不间断电源 D.运算器
49、Internet中地理域名中国的缩写是【B】 A.ch B.cn C.china D.chi 50、WWW(万维网)是【A】的缩写
A.World Wide Web B.Web Wide World C.Wide Web World D.Web World Wide
二、判断题
1、在计算机的各种设备中,绘图仪属于输出设备。(√)
2、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核心部分,具有运算和控制功能。(√)
3、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频繁开关。(√)
4、在计算机内部,数据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加工处理和传送的。(√)
5、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6、1KB在计算机内部就是1000字节。(×)
7、对于PS/2接口的键盘与鼠标在连接主机时应遵照“键盘靠外、鼠标靠内”的原则进行。(√)
8、对于USB接口的设备不支持热插拔。(×)
9、电脑的音箱分有源音箱和无源音箱,常用的是有源音箱。(√)
10、一般的计算机使用者,严禁打开显示器,因为那里有高压,操作非常危险。(√)
11、选中U盘上的文件,点快捷菜单中的“删除”后也会弹出“确实要把文件放入回收站吗?”(×)
12、计算机的冷启动就是从硬盘启动,热启动就是从软盘启动。(×)
13、计算机的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存储信息多,存取速度快。(×)
三、填空题:
1、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和内存储器三部分的总称是 主机。
2、ASCII码是一种7位二进制编码,能表示出 128 种国际通用字符。
3、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CAD。
4、磁盘上每一扇区的容量为 512 字节。
5、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人为特制的 程序。
6、计算机的软件系统是由系统软件和 应用软件 组成。
7、在Windows XP中删除一个文件,实际上是将文件送到 回收站。
8、要删除或添加一个程序必须在控制面板中的 添加/删除程序 图标中进行。
9、在WindowsXP中,将一个文件先剪切再粘贴到另一个文件夹中,其功能相当于对文件进行 移动。
10、一个非零的无符号二进制整数,若在其右边末尾加上一个“0”形成一个新的无符号二进制整数,则新的数是原来数的 2 倍。
三、简答题:
1、简述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是巨型化、微型化、多媒体化、资源网络化和处理智能化。
2、简要回答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复习答案 篇6
参考教材《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教程》
一、选择题
1.属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特征的是(A)
A.保密性、完整性、可控性B.可用性、可控性、可选性
C.真实性、保密性、机密性D.完整性、真正性、可控性
2.PPDR模型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C)、保护、检测和响应。
A.安全机制B.身份认证C.安全策略D.加密
3.ISO/OSI参考模型共有(D)层。
A.4B.5C.6D.7
4.不属于数据流加密的常用方法的是(D)
A.链路加密B.节点加密C.端对端加密D.网络加密
5.以下选项中属于常见的身份认证形式的是(A)
A.动态口令牌B.IP卡C.物理识别技术D.单因素身份认证
6.数字签名利用的是(A)的公钥密码机制。
A.PKIB.SSLC.TCPD.IDS
7.(B)机制的本质特征是:该签名只有使用签名者的私有信息才能产生出来。
A.标记B.签名C.完整性D.检测
8.不属于入侵检测的一般过程的是(C)
A.采集信息B.信息分析C.信息分类D.入侵检测响应
9.入侵检测响应的(B)响应可对入侵者和被入侵区域进行有效控制。
A.被动B.主动C.信息D.控制
10.不属于常用端口扫描技术的是(B)
A.TCP connect请求B.TCP SZN请求
C.IP分段请求D.FTP反射请求
11.基于主机的扫描器是运行在被检测的(A)上的。
A.主机B.服务器C.浏览器D.显示器
12.特洛伊木马(简称木马)是一种(C)结构的网络应用程序。
A.B/SB.WebC.C/SD.Server
13.缓冲区溢出是利用系统中的(A)实现的。
A.堆栈B.队列C.协议D.端口
14.堆栈是一个(A)的队列。
A.后进先出B.后进后出C.先进后出D.先进先出
15.DOS是以停止(D)的网络服务为目的。
A.目标服务器B.目标浏览器C.目标协议D.目标主机
16.正常情况下,建立一个TCP连接需要一个三方握手的过程,即需要进行(C)次包交换。
A.一B.二C.三D.四
17.对付网络监听最有效的方法是(B)。
A.解密B.加密C.扫描D.检测
18.TCP序列号欺骗是通过TCP的(C)次握手过程,推测服务器的响应序列号而实现的。
A.一B.二C.三D.四
19.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用于防止对(D)节点的入侵。
A.多机B.网络C.对称D.单机
20.现在的Firewall多是基于(C)技术。
A.自适应处理B.加密C.入侵检测D.PKI
21.不属于Firewall的功能的是(C)
A.网络安全的屏障B.强化网络安全策略
C.对网络存取和访问进行加速D.防止内部信息的外泄
22.目前Firewall一般采用(B)NAT。
A.单向B.双向C.多向D.网络
23.包过滤Firewall工作在(C)层上。
A.物理B.会话C.网络D.传输
24.代理Firewall通过编制的专门软件来弄清用户(D)层的信息流量,并能在用户层和应用协议层间提供访问控制。
A.物理B.会话C.网络D.应用
25.代理Firewall工作在(B)上,使用代理软件来完成对数据报的检测判断,最后决定其能否穿过Firewall。
A.物理、应用B.会话、应用C.网络、会话D.应用、传输
26.Web浏览器通过(A)与服务器建立起TCP/IP连接。
A.三次握手B.四次握手C.三次挥手D.四次挥手
27.SSL提供了一种介于(D)之间的数据安全套接层协议机制。
A.物理、应用B.会话、应用C.网络、会话D.应用、传输
28.SSL握手协议的一个连接需要(D)个密钥。
A.一B.二C.三D.四
29.不属于VPDN使用的隧道协议的是(D)
A.第二层转发协议B.点到点的隧道协议
C.第二层隧道协议D.网到网的通信协议
30.基本的PKI系统不包括以下哪项内容(B)
A.CAB.BA
C.SAD.KCA
31.公钥基础设施是基于(C)密码技术的。
A.对称B.非对称C.公约D.数字
32.不属于PKI可以为用户提供的基本安全服务的是(D)
A.认证服务B.数据完整性服务
C.数据保密性服务D.公平服务
E.不可否认性服务
33.目前,采用PKI技术保护电子邮件安全的协议主要有(B)和S/MIME协议。
A.PSPB.PGPC.BGBD.BSB
34.(A)是指虚拟专用网络。
A.VPNB.WPNC.WSND.VSN
35.(D)密码技术用于初始化SSL连接。
A.入侵B.检测C.数字D.公钥
36.IMS是(C)系统。
A.入侵检测系统B.自动加密系统
C.入侵管理系统D.网络安全系统
37.身份认证机制一般包括三项内容:(B)、授权和审计。
A.登陆B.认证C.检测D.校验
38.不属于网络安全的三种机制的是(C)
A.加密机制B.控制机制C.监督机制D.检测机制
39.属于数据加密常用的加密技术的是(A)。
A.对称加密B.对等加密C.非对等加密D.数字加密
40.根据检测原理可将检测系统分为3类,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D)
A.异常检测B.滥用监测C.混合检测D.入侵检测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以下3种类型:(硬件方面的威胁)、(软件方面的威胁)、(数据方面的威胁)。
2.网络安全=事前(检查)+事中(防护)、(监测)、(控制)+事后(取证)。
3.TBAC模型一般用五元组(S,O,P,L,AS)来表示,其中S表示(主体),O表示(客体),P表示(许可),L表示(生命期),AS表示(授权步)。
4.RSA 签名采用(加密)密钥算法,生成一对(密钥)和(公钥)。
5.常用的扫描方法有利用(网络命令)、(端口扫描)和(漏洞扫描)三种。
6.进程空间是由(正文段)、(数据段)、(用户态堆栈)、(核心态堆栈)、(进程的核心态空间)组成。
7.堆栈具有这样的特性,即最后一个入栈的元素,将是(最先)出栈的元素。新入栈的元素将总是放在当前的(栈顶)。不管什么时候,需要出栈时,总是从当前的(栈顶)取走一个元素。
8.常见的拒绝服务攻击方法包括(广播风暴)、(SYN淹没)、(IP分段攻击)、(OoB攻击)、(分布式攻击)、(IIS上传攻击)等。
9.Firewall就是位于内部网或 Web站点与 Internet之间的一个一个(路由器)和一台(计算机)。
10.Firewall包括:(服务控制)、(方向控制)、(用户控制)、(行为控制)等。
11.防火墙的体系结构:(简单包过滤防火墙)、(状态包过滤防火墙)、(复合型防火墙)。
12.Web是由(web服务器)、(web浏览器)、(通信协议)三个部分组成的开放式应用系统。
13.安全套接层协议(SSL)包括:(服务器认证)、(用户认证)、(SSL链路上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
14.Web服务器的安全结构包括:(基础设施区)、(网络协议区)、(服务区)、(应用区)、(操作系统区)。
15.目前流行的PKI信任模型主要有四种:(认证机构的严格层次结构模型)、(分布式信任结构模型)、(web模型)、(用户为中心的信任模型)。
16.典型的PKI系统应包括(证书签发机构CA)、(证书注册机构RA)、(证书库)、(密钥备份及恢复系统)、(证书废除处理系统)、(基于PKI的应用)、(证书分发系统CDS)等基本内容。【备用答案:证书实行陈述CPS】
17.在SSL中,分别采用了(对称密码)、(公钥密码)、(公钥密码中的数字签名技术)。
18.入栈和出栈操作由(CPU)执行(PUSH)和(POP)指令来实现。第三章第二节P78
19.特洛伊木马的服务器端程序可以驻留在(目标主机)上并以(后台)方式自
动运行。
20.根据体系结构可将检测系统分为:(集中式)、(等级式)、(协作式)。第三章
第一节P70(P68 3.1.5)
二、判断题
1.链路加密是对网络层加密。(对)
2.所有的身份认证机制都必须是双向认证。(对)
3.使用实体的特征或占有物可以用于交换认证。(错)
4.UDP请求不属于常用的端口扫描技术。(错)
5.扫描器只能扫描到已被发现的漏洞,那些未被发现的漏洞是不能通过扫描器找到的。(对)
6.缓冲区溢出是将一个超过缓冲区长度的字串拷贝到缓冲区的结果。超过缓冲区空间的字串覆盖了与缓冲区相邻的内存区域。(对)
7.经常检查当前正在运行的程序列表、可疑的日志文件、网卡的工作模式可以防止网络被监听。(对)
8.IP欺骗是利用可信任服务器的IP地址向服务器发起攻击的。(错)
9.主要的入侵检测方法有特征检测法、概率统计分析法和专家知识库系统。(对)
10.静态包过滤在所有通信层上对包的地址、端口等信息进行判定控制。(对)
11.SNAT用于对外部网络地址进行转换,对外部网络隐藏内部网络的结构,使得对内部的攻击更加困难;并可以节省IP资源,有利于降低成本。(错)
12.SSL有三个子协议: 握手协议、记录协议和警报协议。(对)
13.不能用SSL/TLS协议来访问网页。(错)
14.特权管理基础设施(PMI)不支持全面授权服务。(对)
15.CA的功能有:证书发放、证书更新、证书撤销和证书验证。(对)
16.PKI认证系统的客户端软件中,客户需要考虑证书的过期时间,并及时手动更新。(对)
17.广域网间VPN主要技术包括链路层VPN、网络层VPN、会话层VPN、应用层VPN技术。(错)
18.SSL记录协议包括了记录头和记录数据格式的规定。(对)
19.根据Firewall所采用的技术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包过滤技术Firewall、代理技术Firewall和检测技术Firewall。(对)
20.IMS的目标是将入侵检测、脆弱性分析,以及入侵防御等多种功能集成到一个平台上进行统一管理。(对)
21.采用拒绝服务攻击方法时,攻击者需要获取目标主机的操作权限,才能对目标主机进行攻击。(对)
22.如果发现异常程序,只需要在文件中删除它们即可。(错)
23.基于网络的扫描器则是用于检测其他主机的,它通过网络来检测其他主机上存在的漏洞现象。(对)
24.入侵检测响应分主动响应和被动响应。(对)
25.认证主要用在执行有关操作时对操作者的身份进行证明。(对)
四、简答题
1.简述安全的Web服务需要保证的5项安全性要求。
答:引言随着一些关键的Web服务标准纷纷制定,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Web服务技术进行应用开发。和Internet上其它的应用一样,Web服务也面临着安全性风险,因为信息有可能被盗、丢失和被篡改。安全的Web服务是应用成功的必要保
证。因此,针对Web服务的安全体系结构研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安全的Web服务需要保证以下5项安全性要求:①认证:提供某个实体(人或者系统)的身份的保证;②授权:保护资源以免对其进行非法的使用和操纵;③机密性:保护信息不被泄漏或暴露给未授权的实体;④完整性:保护数据以防止未授权的改变、删除或替代;⑤不可否认性:防止参与某次通信交换的一方事后否认本次交换曾经发生过。针对以上5项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Web服务安全体系结构。
2.一个较为理想的入侵检测系统应具备的特征有哪些?
答案一:一个较为理想的入侵检测系统应具备以下特征:
1)准确性。检测系统对发现的攻击行为不应出现误报和漏报现象。
2)可靠性。一个检测系统对管理员应该是透明的,并且能在无人监控的情况下正确运行,只有这样才可以运行在被检测的系统环境中。
3)容错性。检测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容错性,不论所监控的系统处于何种状态,检测系统本身必须具备完整性,保证检测用的知识库系统不会受到干扰和破坏。
4)可用性。检测系统的整体性能不应受系统状态的变化而产生较大波动或严重降低。
5)可验证性。检测系统必须允许管理员适时监视攻击行为。
6)安全性。检测系统能保护自身安全和具有较强的抗欺骗攻击的能力。
7)可适应性。检测系统可随时跟踪系统环境的变化和及时调整检测策略。
8)灵活性。检测系统可根据具体情况,定制不同的且与防御机制相适应的使用模式。
答案二:能够实时监测流量。并对流量的来源 目的地址 等进行深度检测拦截非法流量 抵御分布式攻击 ARP欺骗 DHCP欺骗 等常见的攻击。
3.简述网络监听软件的一般功能。第三章第二节P91
1)选择源或目的IP地址或者IP地址的集合。
2)选择监听的端口号。3)选择协议。4)选择网络接口或网络设备。5)对监听到的数据包进行分析。
4.简述访问控制的功能。第三章第二节P47
1)防止非法的主体进入受保护的网络资源。
2)允许合法用户访问受保护的网络资源。
3)防止合法的用户对受保护的网络资源进行非授权的访问。
5.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述网络安全的含义。第一章第一节P4
答: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来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从广义来说,凡是涉及到网络上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
网络安全的目的是保障用户业务的顺利进行,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是网络安全的首要任务,离开这一主题,奢谈安全技术和产品无异于南辕北辙。
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比如:从用户(个人、企业等)的角度来说,他们希望涉及个人隐私或商业利益的信息在网络上传输时受到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避免其他人或对手利用窃听、冒充、篡改、抵赖等手段侵犯用户的利益和隐私,访问和破坏。
6.完整性机制的内容。
数据完整性机制有两个作用:一是用来保护单个数据单元的完整性;二是既保护单个数据单元的完整性,又保护一个连接的整个数据单元流序列的完整性。
7.Hash算法的工作方式。
Hash算法的工作方式类似通信协议中的校验和(Checksum);发信方将一个数据包的所有字节加起来,将和添加在包上;收信方执行同样的运算并比较两个和,依确定是否被正确的传输。
8.简述IMS技术的管理过程。
IMS技术是一个管理过程,在未未发生攻击时,IMS主要考虑网络中的漏洞信息,评估和判断可能形成的攻击和将面临的危险;在发生攻击或即将发生攻击时,不仅要检测出入侵行为,还要主动响应和防御入侵行为;在受到攻击后,还要深入分析入侵行为,并通过关联分析来判断可能出现的下一个攻击行为。
9.Firewall主要实现的功能有哪些。
有包过滤、审计和报警机制、远程管理、网络地址转换、代理、MAC地址与IP地址绑定、流量控制(带宽管理)、统计分析和流量计费等。
10.简述Web 服务的协议栈的结构。
1)服务发现:用来发现Web服务,由UDDI来处理的。
2)服务描述:对Web服务进行自我描述。使用WSDL来进行服务描述,3)服务调用:这一层的实质是基于XML的消息传递。
计算机应用基础题目与答案 篇7
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和操作技术已经成为现在社会必备的技能之一,学校开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能够充分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以及就业能力。但是现在还有学生以及老师存在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认识不明确的情况,没有理解到课程的重要性。
在课程的教学方式上面仍旧采用旧的教学模式,跟具有可操作性强的计算机教学存在很大的出入,这样导致了许多学生对计算机教学不能产生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到学习成绩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推陈出新改变旧的学习模式。
在现在学校的教学水平中,计算机教学的硬件设备还不能满足众多学生的学习要求。硬件设备配置不完善直接导致了在共同学习的学生不能充分的接受教师的授课内容,而且硬件本身的配置问题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体验不佳,影响学习吸收效果。
2 微课程简介
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主要以微型教学视频为授课形式,教师针对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等制作就有针对性的视频教学课件,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单点授课,互动教学的目的。在进行微视频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微型系列的教学方案加以辅助教学,例如微练习、微互动、微反思等等,营造一个全方位的互动教学环境。
微课程教学特点以短小精炼为宗旨,课程时间不宜过长,最好不要超过十分钟,教学的主题色彩鲜明、针对性强。在教学过程上课程容量小,教学设计精简,能够充分配合各种活动的互动教学,对不同类型的同学都有很好的适应性,教学效果得到较大提升。
在微课的教学方式上同样存在不同的类型例如讲授类型、研讨型、实验型、互动性等等,不同型式的微课教学类型丰富了教学的形式,提高了授课的可操作性。
3 微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特点
3.1 充分发挥微课授课时间短的特点
在微课教学中授课时间短不会让学生感到乏味,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过程中,具有针对性地选用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内容进行授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关注程度,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微课教学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问答、表演、启发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具有要点多、操作性强的特点,同时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课程中的不同知识点之间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联系,通过微课程的实施能够将不同的知识点建立单独的微课程教学,能够让学生迅速地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内容,并且通过互动学习将不同的知识点相联系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微课程的实施将复杂的课程教学转化为精炼的知识点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吸收转化能力,提高了教学的可操作性。
3.2 充分发挥微课视频趣味性强的特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微课程实施上还需要充分发挥微视频容量小内容丰富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中的疑点难点制作成微视频在教学网站上进行共享,学生可以方便下载观看,同时学生可以在各种支持播放的终端设备上进行观看浏览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的教学视频色彩鲜明,针对性强,通过不同的视频片段能够将教学内容连贯起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将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创造一个互动的微课环境。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课件能够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具有典型性以及具体性,在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专业水平方面能够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4 微课程的开发设计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验证,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微课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不断的总结提高微课的开发设计能力。
在教学中笔者以计算机电子表格中函数的应用为例进行教学实践,需要设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和设计方案,从而进行实施。
4.1在教学视频的录制上需要准备必要的工具软件来进行辅助开发,需要准备的有耳麦、计算机、视频录制软件以及PPT制作软件。
4.2在教学视频的制作上需要准相应的资料内容,针对需要教学呢荣进行收集相应的电子表格函数教学的材料,并制作成PPT课件。在电脑上打开进行视频录制的软件结合教学PPT进行录制,在录制过程中注意调整好耳麦的位置以及音量,调整好屏幕录制界面以及PPT界面进行录制,在录制过程中尽量做到演示讲解相结合,使内容做到生动灵活,最后对录制完的视频进行优化处理。
4.3通过在具体的教学中发现微课程的引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快速掌握函数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难度,将微课件放入教学服务平台中进行分享为学生提供下载使用进行知识的巩固练习同样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对这次实践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后笔者又进行了其它的微课开发实践,通过一段时间的对比后发现学生通过微课教学获得的学习成绩比其它班级没有经过微课教学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微课的优势性效果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4.4经过实践发现微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仍旧我们继续去做深入的开发设计。通过微课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发现了一些应用要点 :在教学应用中引入的课程要层次分明,并提供相应的指导学习的方法,在微课的设计上不仅要对单点知识进行设计还要掌握系列化的整体教学的设计。
5 结束语
在现代化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也面临着严峻的压力,微课程的发展为计算机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必将能够得到很好的普及发展。
摘要:计算机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本文根据我国信息化教育发展的方向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做了改良和开发,结合现在的数字化微时代的发展现状,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进行了微课程的开发和设计,根据现代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现状论述了微课的教学方法和应用模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题目与答案 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学习兴趣;双师型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20-01
随着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当今信息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技能。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校,学生能够熟练操作运用计算机则尤其有必要。学生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不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相关软件的使用,而且为以后更好地专业学习,职场工作,提供了帮助。教师如何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是中职校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特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融理论、操作技能于一体的课程。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常用软件的使用,这门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ord、Excel、PowerPoint、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实用的计算机常用软件等多方面的内容。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系统地建立计算机相关概念和掌握计算机的操作技术,同时可以为进一步学习与计算机相关联的其它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掌握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后,为以后进入职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体现专业培养目标
1、教材建设与选择:我校依据学生学习的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我校结合每个专业的特点,立足基础,采用了不同的教材。有的专业使用省中等职业学校统一的计算机教材,有的则使用本校教师所编的校本教材,比如学校的幼儿师范专业,考虑到学生就业方向,需要自己独立制作教具和电子教案,所以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内容与学生的幼儿师范专业相结合,把EXCEL的大部分内容,作了简化,而幼教工作中所设及的电子教案部分,则通过强化PowerPoint内容的学习和应用,让学生进入职场后,可以独立制作电子教案。还有文秘专业,教学中则加大了输入法训练,以及Word内容的强化学习。为学生的职场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2、分层教学:在当今的中职校,由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对教师的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有的城市学生,初中就学过计算机课程,对计算机基本操作了解较多,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而大多数农村学生在初中阶段,由于当地教育条件等原因,接触计算机只限于玩玩游戏,练练指法、输入法等简单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偏重点。在教学内容安排中,包含基本知识训练和强化技能训练两部分,尽量使不同基础的学生能在不同的起跑线上共同学习和提高。
3、强化上机操作实践: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我们尤其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建设,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上机训练时间。并与相关企业联合,探究学生提高训练的相关软件,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比如,有的企业在我校开设五笔输入法比赛,从中挑选合适的企业工人,因此,强化训练让中职校的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更好、更快地融会贯通所学的计算机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基本素质。
三、教育教学方法的思考
1、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兴趣
案例教学法即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的方法。与传统的授受式教学相比,案例教学充分重视学生的能动性和实践性。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事先设计好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又有代表作用的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展示给学生观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Word的图文混排教学,让学生学完基础操作后,教师就可以准备一些生活中有一定深度的广告案例,让学生选择最愿意完成的案例,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生对问题主动探索、独立思考,让学生在学与做的过程中,激发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与教师一起完成案例教学过程中,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一方面不断地从教学案例中感知、提取信息;另一方面,学生和学生之间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项目教学法,合理定位教学目标
“项目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把零散的知识与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运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每学完一项较完整的章节后,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与该部分知识有关的学习任务,通过完成该任务,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比如在学完Excel的排序和筛选后,可以让学生完成班级学生的期中、期末成绩统计和排名等工作,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可以加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灵活应用。还有在Word的图文混排内容学完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节”主题的电子报刊、学校的校刊自我设计、环保主题的电子报刊等任务,每一小组任命一个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事务。从网上信息收集、制定计划、选择图文混排的方案、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学生参与到整个过程的每个环节,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为积极地探索和尝试,从而使学生向准职业人迈进了一大步。
四、打造“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计算机应用基础题目与答案 篇9
第一套
一、判断:
1.Excel中的工具栏是由系统定义好的,不允许用户随便对之进行修改。2.Excel中提供了15种图表类型。
3.要进行数据查找,可在“工具”菜单中选择“查找”选项,屏幕显示“查找”对话框,在对话框中的“查找内容”框中输入查找内容就可以了
4.要想在单元格中输入函数,必须在函数名称之前先输入“=”。
5.在Excel中不仅可以进行算术运算,还可以进行操作文字的运算。6.“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是CAI。
7.计算机病毒是因计算机程序长时间未使用而动态生成的。8.专家系统属于人工智能范畴。
9.计算机病毒是一种能入侵并隐藏在文件中的程序,但它并不危害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10.解释程序的功能是解释执行汇编语言程序。
11.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是由系统自动提供的,用户不能修改。12.在Windows画图窗口中绘制的图形,可以粘贴到写字板窗口中。
13.在Windows桌面上,乱七八糟的图标是可以靠某个菜单选项来排列整齐的。14.菜单栏内只有4个菜单选项,如“文件”、“编辑”等。
15.Word提供的自动更正功能是用来更正用户输入时产生的语法类病句。16.在Word环境下,用户只能通过使用鼠标调整段落的缩排。
17.Word允许同时打开多个文档,但只能有一个文档窗口是当前活动窗口。18.在Word环境下,使用“替换”可以节约文本录入的时间。
19.PowerPoint中,在大纲视图模式下可以实现在其他视图中可实现的一切编辑功能。
20.在PowerPoint中,用“文本框”工具在幻灯片中添加文字时,文本框的大小和位置是确定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题目与答案 篇10
24、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都是以( )表示的
A、二进制编码 B、BCD编码 C、ASCII编码 D、十进制编码
25、在Powerpoint中,下列什么元素不可以添加动画效果( )
A、文字 B、直线 C、图片 D、背景
26、软件预防病毒的方法主要使用( )。
A、防火墙 B、反病毒卡 C、计算机病毒疫苗 D、解密技术
27、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OSI参考模型共分成( )层。
A、8 B、6 C、5 D、7
28、打印机能够输出的是( )
A、图形码 B、机内码 C、汉字内码 D、字符字模
29、在Excel2003中,单元格区域“A1:C3,C4:E5”包含( )个单元格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A、15 B、25 C、5 D、3
30、早期的DOS操作系统属于( )
A、多用户操作系统 B、实时操作系统
C、网络操作系统 D、单用户操作系统
31、在Powerpoint2003中,“自动更正”功能是在下列( )菜单中。
A、工具 B、样式 C、编辑 D、视图
32、在搜索文件或文件夹时,问号“?”代表( )
A、可以和任意多个字符匹配 B、可以和指定的一个字符匹配
C、可以和指定的多个字符匹配 D、可以和任意一个字符匹配
33、在Word2003中,选择“文件”菜单下的“另存为”命令,可以将当前打开的文档另存为( )
A、txt文本文档 B、ppt文件类型 C、bat文档类型 D、xls文档类型
34、在Word2003中,可看到分栏效果的视图是( )
A、联机版式视图 B、普通视图 C、大纲视图 D、页面视图
35、在Excel2003中的某个单元格中输入文字,若文字长度过长而列宽为固定值时,则需要文字能够自动换行,可利用“单元格格式”中的( )选项卡,选择“自动换行”
A、边框 B、数字 C、对齐 D、图案
36、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编辑会议通知、录取通知书之类的文档,在这类文档中除了姓名、通信地址等少数内容不同外,其他内容完全相同。如果使用普通的编辑方法,要制作上百份甚至上千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利用Word2003的( )可以快速完成。
A、索引和目录 B、邮件合并 C、超链接 D、模板
37、在Powerpoint2003中,下列各项不能作为幻灯片背景的`是( )2017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计算机应用。
A、视频 B、图片 C、纹理 D、图案
38、计算机诞生于( )
A. 1941年B. 1946年C. 1949年D. 1950年
39、世界上首次提出存储程序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是 ( )
A.莫奇莱 B.艾仑·图灵 C.乔治·布尔 D.冯·诺依曼
40、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采用的主要逻辑部件是 ( )
A.电子管 B.晶体管 C.继电器 D.光电管
4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包括( )
A.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B.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C.主机和外部设备 D.主机、键盘、显示器和辅助存储器
42、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A)
A.微处理器 B.内存储器 C.显示适配卡 D.硬磁盘存储器
43、计算机字长取决于哪种总线的宽度 ( B )
A.控制总线B.数据总线 C.地址总线 D.通信总线
44、“PentiumⅡ350”和“PentiumⅢ450”中的“350”和“450”的含义是 ( D)
A.最大内存容量B.最大运算速度C.最大运算精度D. CPU的时钟频率
45、微型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 C)
A.逻辑运算 B.算术运算C.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D.复杂方程的求解
46、下列存储器中,存取速度最快的是 ( D )
A.软磁盘存储器B.硬磁盘存储器C.光盘存储器D.内存储器
47、下列打印机中,打印效果最佳的一种是 ( B )
A.点阵打印机B.激光打印机C.热敏打印机D.喷墨打印机
48、下列因素中,对微型计算机工作影响最小的是 ( D )
A.温度B.湿度C.磁场D.噪声
49、CPU不能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 ( D )
A. ROMB. RAMC. CAChe D. CD-ROM
50、微型计算机中,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是 ( D )
A.存储各种控制信息B.传输各种控制信号
C.产生各种控制信息D.控制系统各部件正确地执行程序
51、网络中实现远程登录的协议是( )。
A http B ftp C pop3 D telnet
【计算机应用基础题目与答案】推荐阅读:
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带答案06-07
统考计算机应用基础试题及答案09-12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试题10-26
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应用与研究09-01
计算机应用基础08-27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05-12
计算机应用基础总结10-18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07-17
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业三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