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肿瘤

2024-06-16

睾丸肿瘤(共11篇)

睾丸肿瘤 篇1

主要是目前传统男士内裤的设计不合理所致。

由于男人的身体构造很特别,更因为那特别的部位很重要,因此男人的内裤其实影响男人非常大,不过因为男人个性上较不拘小节,对于内裤设计不良而产生的不适,经常隐忍并忽视。[3]

男人的性机能和生育能力与睾丸的温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阴囊的收缩是为了调节睾丸的温度保持低于体温2~3度,用手触摸阴囊便会感到比身体其他部位感觉凉爽,睾丸只有低于体温2~3度才能使睾丸酮的分泌达到最佳,睾丸酮可以促进精子的产生和提高精子的质量以及提升性机能。

市面上大多数传统内裤的设计前面都是双层的,将男人的阴茎和阴囊包裹在一起,使阴囊长时间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时间久了易导致阴囊湿疹、性机能衰减、严重的患精索静脉曲张甚至造成不育。内裤不合理的设计是造成阴囊湿疹的主要外在原因而引发成睾丸痒。

睾丸肿瘤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0-01~2012-10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广州市中医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7例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年龄12~77岁,平均(32.5±8.3)岁。34例发现单侧阴囊肿大,或伴有胀痛感;3例有隐睾史或隐睾固定术史。发现肿物病史一般较短,多为1~6个月,最短3 d,最长5年。部分可扪及盆腔或腹部淋巴结。病变类型见表1。

1.2 仪器与方法

MRI扫描采用GE Signa Excite 1.5T扫描仪、Siemens Symphony 1.5T扫描仪,体部多通道相控阵列线圈,行自旋回波T1WI、T2WI序列常规横、冠、矢状位及T1WI压脂序列钆喷替酸葡甲胺(0.1 mmol/kg)增强扫描,静脉注射后即时扫描。CT扫描采用Siemens Sensation 16层CT机、Toshiba Acuqion 16层CT机,螺距0.7 cm。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Aloka SSD 5000及GE Logiq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2.0 MHz,行多切面检查。

2 结果

2.1 MRI、CT及超声征象比较

37例中,9例行MRI检查,23例行CT检查,24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见表2。

2.2 MRI表现

6例精原细胞瘤为多发结节灶,瘤内T2WI呈均匀低信号,有长短、数量不一的纤维隔强化,且信号高于肿瘤实质,部分瘤内出血(高T1高T2信号)、坏死(低T1高T2信号,不强化)(图1、2)。2例精原细胞瘤瘤旁见增粗增多的血管(图2B)和淋巴结转移。非精原细胞瘤中胚胎性癌1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特点为不均匀强化,内有出血、坏死,无纤维隔。1例肿瘤样病变,为附睾结核并侵犯睾丸,呈边缘钙化的囊性灶,低T1高T2信号,无强化。

2.3 CT表现

13例精原细胞瘤密度和强化较均匀,其内大多见分隔状强化(图3),其中12例边缘部分见包膜,瘤旁见异常血供。非精原细胞瘤中,畸胎瘤2例,胚胎性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各1例,其内呈混杂密度和强化不均匀,可见包膜(图4)。5例生殖细胞瘤可见异常供血和淋巴结转移。6例肿瘤样病变中附睾睾丸结核,精子性肉芽肿各3例,慢性炎症1例,均无分隔状强化,无包膜,表皮样囊肿密度不匀,无强化(图5);附睾睾丸结核有液性密度和部分边缘钙化(图6);慢性炎症、精子性肉芽肿密度较均匀,轻度强化。

2.4 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24例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者中,13例生殖细胞瘤、3例非生殖细胞瘤和6例肿瘤样病变,均呈实性非均质性回声团块,恶性者血流丰富,且7例生殖细胞瘤瘤旁见异常血供;2例卵黄囊瘤呈囊性非均质性低回声像(图7)。结核脓肿呈囊性低回声团块,血流不丰富。

2.5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精原细胞瘤患者甲胎蛋白无升高,2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非精原细胞瘤患者3例甲胎蛋白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均升高。非生殖细胞瘤和肿瘤样病变患者均无异常。

3 讨论

3.1 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病理类型和影像学征象

生殖细胞瘤包括精原细胞瘤和非精原细胞瘤。95%的生殖细胞瘤源于精曲小管的生殖上皮细胞。精原细胞瘤是均一的、分叶状的实性肿瘤,肿瘤细胞富含均质细胞质,且位于纤维隔分成的巢内;发生于右侧睾丸约51.5%,左侧睾丸约46.2%,双侧睾丸同时发生约0.3%[3]。精原细胞瘤的MRI特征是病灶多发结节状,T2WI呈均匀低信号,瘤内纤维隔数量不等、粗细不匀,即使有坏死或出血,其强化后信号也高于肿瘤组织[4]。本组6例精原细胞瘤MRI征象与文献所述相同,其CT示病灶密度较均匀,内多见分隔样强化,边缘部分有包膜,可见精索血管或同侧睾丸动脉供血[5];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呈实性非均质性回声团块,瘤旁常见异常血供。本组12例CT和7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具有以上征象。本组10例(50.0%)精原细胞瘤发生于右侧睾丸,7例(35.0%)发生于左睾丸,3例(15.0%)为隐睾恶变,未见双侧睾丸同时发生,可能与样本量较少及来源于国内人群有关。

非精原细胞瘤包括胚胎性癌、畸胎瘤、内胚窦瘤/卵黄囊瘤、绒毛膜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3],均为恶性肿瘤。胚胎性癌由未分化细胞组成,有滋养层、内胚层、中胚层等早期不同的胚胎性结构。绒毛膜癌最具恶性,胚胎性癌和绒毛膜癌常有出血和坏死。畸胎瘤以囊性和多房性为主,内有软骨、神经及各种类型上皮细胞,分为成熟性和非成熟性两种,多见于卵巢,少量位于睾丸。卵黄囊瘤呈较低密度及小细胞性的肿瘤表现。非精原细胞瘤MRI征象呈不均匀混杂信号(因有出血或坏死),强化后更明显。肿瘤内的不同成分和不同强化表现是诊断的最有价值依据[4]。病灶如有脂肪信号,提示为囊性畸胎瘤。CT征象以病灶密度不匀伴斑片状强化为特征,早期可有血液及淋巴结转移,局部侵犯少见[6]。彩色多普勒超声征象多呈实性非均质性回声团块,卵黄囊瘤则呈囊性非均质性低回声像。本组包括畸胎瘤2例、胚胎性癌1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1例、卵黄囊瘤2例,肿瘤内具有多种组织成分,造成不均匀强化表现,但无分隔状强化,其MRI、CT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所见征象均与文献所述相似。

非生殖细胞瘤来源于精索和间质,包括淋巴瘤、转移瘤、纤维瘤、平滑肌瘤、血管瘤、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等。本组纤维瘤1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呈实性均质性回声团块,与大多数睾丸肿瘤回声表现不同,与纤维瘤组织均一、细胞排列细密有关。本组海绵状血管瘤1例,术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丰富血流,疑为恶性肿瘤。因此,对血流丰富的睾丸肿块,鉴别诊断时需行血清标志物检测和术中冰冻切片[7]。

肿瘤样病变有表皮样囊肿、脓肿、精子性肉芽肿、睾丸结核、慢性炎症,易误认为恶性肿瘤。表皮样囊肿常见于睾丸白膜周边区,是畸胎瘤的一个亚型或分化中的一个阶段;囊腔内充满角化物,无其他畸胎瘤成分;CT示病灶呈囊实性密度,无强化。本组2例表皮样囊肿均呈此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随囊肿的成熟度、密度及囊内角化物含量的变化而不同[8],最典型的表现为洋葱皮征或漩涡征[9]。本组2例未呈此典型征象,可能与囊肿成熟度较低、角化物含量较少有关。睾丸结核有多种表现,可见睾丸炎、脓肿或结节灶等,最常见附睾增大并钙化,钙化见于干酪性脓肿后期[10,11]。彩色多普勒超声见囊性/实性低回声像,钙化者有强回声;CT见附睾囊状肿物,边缘钙化;MRI呈低T1高T2信号,无强化。本组3例,2例见此典型征象,1例附睾增大,未见边缘钙化。精子性肉芽肿是指炎症、外伤等致精道管壁损伤,精子渗出至间质引起的肉芽肿性炎症反应。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表现示囊实性肿物,无明显血供。慢性炎症易误为结核,一般不能扪及明显肿块,彩色多普勒超声及CT均示肿物边缘模糊、血供增多。

3.2 睾丸肿瘤血清标志物

目前临床上睾丸肿瘤辅助及鉴别诊断的血清标志物有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乳酸脱氢酶。65%的非精原细胞瘤甲胎蛋白升高,而精原细胞瘤不升高;60%进展型非精原细胞瘤和15%~20%精原细胞瘤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升高,进展型非精原细胞瘤和精原细胞瘤乳酸脱氢酶升高[12]。本组病例的血清甲胎蛋白、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出率接近文献所述,但乳酸脱氢酶未作常规检验,以后需考虑增加为常规项目。

3.3 睾丸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

大多数睾丸肿瘤是恶性的,但其良恶性鉴别诊断对临床减少不必要的睾丸切除非常重要[13]。MRI信号在分辨睾丸良恶性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出现以下征象时应该考虑为恶性睾丸肿瘤:①病灶多发结节状,T2WI呈低信号或明显不均匀信号;②病灶内强化,尤其是不均匀强化或纤维隔强化高于周围肿瘤组织;③病灶内出血(T1WI、T2WI和压脂后高信号)、坏死(T2WI高信号且不强化);④侵犯睾丸被膜、附睾或精索[4,14]。本组MRI检查的8例恶性睾丸肿瘤有以上大部分征象。肿物内有脂肪时(T1WI高信号,压脂后低信号)提示良性可能。成熟的囊性畸胎瘤内有脂肪,据此可与表皮样囊肿相鉴别[14]。3.4影像学检查的运用超声简便、经济,是睾丸肿瘤的常规检查方法,可以鉴别肿瘤是否来自睾丸,但其病理的分型特异性低[15]。超声对非肿瘤性睾丸肿块评估也很有意义[10]。当超声与临床检查出现不确定性时,建议行MRI检查,MRI可以同时显示双侧睾丸和腹股沟影像,提供足够的解剖信息及组织对比,准确分辨睾丸内外病灶及鉴别良恶性,可作术前分型以避免不必要的睾丸切除[14]。CT扫描用时少,可以获知肿瘤转移途径和形态,在分期评估及追踪复查中具有重要作用。CT和MRI均可以用于术前评估。PET/CT也可以用于肿瘤分期、残留灶、复发灶及化疗后的评估[12]。

警惕睾丸肿瘤 篇3

徐先生,36岁,大学讲师

前天,我在洗澡时,无意中摸到右侧阴囊内好像有一肿块,睾丸也似乎比以前大了些。虽然不疼不痒,性功能和身体也一直没有什么异常,可各种想法还是不可抑制地浮现在我脑海里:会不会是肿瘤?肿瘤不是老年人才多发的吗?我还这么年轻!如果不是,那会是什么?要真的是肿瘤,是不是要把睾丸切掉?结婚还没几年,难到正值壮年的我从此就要与性生活绝缘?妻子以后该怎么办,要离婚还是当“活寡妇”?要是传了出去,或者变成阴阳怪气的“太监”,我还怎么见人,如何面对学生……一大堆问题瞬间充斥着我的大脑,这个澡,洗了半个多小时。

夜里,我又偷偷摸了几次,虽然不能确定是什么,但这个“不速之客”像眼睛里的沙子,弄得我浑身不自在。经过一夜的辗转难眠,我决定先去看了再说。第二天下午,正好没课,我独自来到医院,快下班时,病人已经陆陆续续离开医院,候诊大厅只剩下寥寥几人,我才怯生生地走进诊室,支支吾吾地向医生叙述我的情况。

经过一番询问和检查,医生没有说得太多,建议我第二天住院做个详细检查。虽然没证实是什么病,但从他紧锁的眉头中我就知道不乐观,更多的担心又造就一个失眠夜。在妻子的安慰和鼓励下,我干脆早早起床,办齐入院手续,接受详细检查。

一套检查下来,果然是睾丸肿瘤!主治医生说需要手术切除。

医生自述,疾病尴尬,也有对策

一林,泌尿外科医师

周四下午,夕阳已经照进了诊室,空旷的候诊大厅里只稀疏地坐着几个病人,我也准备收拾下班。这时,一个高瘦俊朗、三十五六岁的男子走进来。他怯生生地坐下,说发现自己的睾丸无痛性增大、有肿块,这个主诉让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我首先想到了睾丸肿瘤。经过简单的查体,可以清楚地触及他右侧阴囊内的确有一肿物。

再追问病史,他幼年曾有过睾丸外伤,这令我更怀疑肿瘤的可能性,因为睾丸外伤史是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各种辅助检查那天已经来不及,我只好让徐先生第二天住院做进一步检查。

第二天一早,病区里交班刚结束,徐先生就办好了住院手续。我再一次仔细检查,患者右侧睾丸可触及一质地较硬的肿物,触之不痛、无弹性,手托睾丸有沉重感,右侧附睾清晰可及,睾丸鞘膜与阴囊亦不粘连,阴囊透光试验阴性。随即我开了各种检查单,预约阴囊超声、腹部CT,还有AFP(甲胎蛋白)和HCG(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这两种在睾丸肿瘤内都有较高表达的肿瘤标记物检查。阴囊超声对睾丸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而腹部CT主要检查的是患者腹膜后淋巴结有无肿大。

第三天各种检查结果显示,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阴囊超声提示右侧睾丸实质性占位,腹部CT未发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如此可以比较明确地诊断徐先生患了右侧睾丸肿瘤。

手术切除是根治的最佳办法,可跟徐先生谈话时他却面有难色。我很清楚患者的忧虑,便安慰道:“我们将要为你实施的是根治性右侧睾丸切除术。为了预防转移,还要进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放心,我们只切除一侧睾丸,余下的一侧完全可以分泌足够的雄激素,对正常生活影响不大;而且这是保留性神经的手术,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阳痿和射精障碍的发生。”听到这里,徐先生的心结仿佛突然被打开,在妻子的鼓励下,终于同意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很顺利,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畸胎瘤,恶性程度比较高,但未见淋巴结转移,属于I期,术后可以不化疗,但要密切随访。出院时我嘱咐他:第一年每个月随访1次,包括体检、X线胸片及血清学标志物测定,每3个月做1次腹部CT;第二年每2个月随访1次,每6个月做1次腹部CT;第三年开始,每3~6个月随访1次。

徐先生在第六个月复诊时,一切正常,他还特地告诉我,已经恢复了性生活,疾病没有摧毁他!

年轻男士,别轻视定期睾丸检查

睾丸肿瘤是泌尿外科常见的肿瘤之一。在男性15~35岁年龄组中,发病率居第四位。而且,这个年龄段的男子最不愿谈及他们的睾丸问题,更不愿意看医生,因此这个年龄段的男子患睾丸癌的危险最高。

睾丸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肿瘤中约95%属生殖细胞肿瘤,其余为非生殖细胞肿瘤,分为胚胎癌、畸胎瘤、畸胎癌、绒毛膜上皮癌四种组织类型。继发性睾丸肿瘤较为少见,包括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及源自前列腺癌、肺癌、皮肤黑色素瘤、结肠癌、肾癌等的转移性肿瘤。右侧睾丸肿瘤较左侧常见,这与右侧隐睾发病率较高有一定关系。

睾丸肿瘤几乎都是恶性的(癌)。根据病史、体征,B超和CT等影像学检查,性激素及肿瘤标志物的测定,诊断睾丸肿瘤并不困难。睾丸肿瘤一旦发现并明确诊断,应尽快进行外科治疗。作为外科治疗的第一步,除了采用经腹股沟或根治性的手术切除患侧睾丸,别无选择,I、II期者还须做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现时采用的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可以避免损伤腹下神经及盆神经丛,不致患者术后出现阳痿、射精障碍或不育,易于让患者接受。

睾丸癌虽然只占所有癌症发病率的1%,但据“全美癌症协会”的统计,近几十年来,全球患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仅在美国,近20年睾丸癌患者就增加了25%。所以,15~40岁的男子每月应进行自我检查,检查的最佳时机是在洗澡时。

具体方法是:用手轻轻捏住睾丸,拇指放在上部,食指和中指放在下部。用拇指和食指轻轻转动睾丸,如果有异常的、豌豆大小且不疼的肿块,则一定要马上咨询医生。此外,如长期背疼或下腹部隐隐作痛,睾丸无故肿大、阴囊沉重感、睾丸积液、乳房部位变软等都是睾丸癌的“警示症状”。睾丸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其发展、转移很快,非常危险。但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治愈率几乎可达100%,所以年轻男士不可轻视对睾丸的定期检查。

阴囊透光试验:用手电筒从阴囊下面照射阴囊,可在阴囊表面看到皮肤及阴囊内组织呈鲜红色,睾丸呈黑色阴影。如光线能透过,阴囊皮肤仍呈鲜红色,称为透光试验阳性;当阴囊内为疝(疝囊内是肠管)或质地致密的肿瘤组织时,则不透光,透光试验阴性。

据《人之初》

睾丸扭转的诊治 篇4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30例,年龄8~37岁,平均年龄19.2岁,其中小于20岁者22例,左侧21例,右侧9例,无双侧同时发病者。起病至明确诊断时间3h至25d,其中<12h 9例、12~24 h 12例、>24h 9例,30例中有12例在外院或本院门诊首诊为急性睾丸附睾炎而予抗感染治疗。均以突发一侧阴囊内睾丸疼痛就诊,其中8例在睡眠中发病,查体:睾丸肿胀,触痛明显,质地硬,睾丸向上移位呈横位,睾丸与附睾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精索扭曲并缩短增粗,阴囊抬高试验阳性。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CDFI),显示:睾丸肿大,其血流量减少,甚至消失。其中7例行阴囊穿刺检查,4例抽出暗红色血性液体。所有30例均行手术探查,其中14例睾丸坏死行睾丸切除,16例复位固定,所有30例均行对侧睾丸探查固定术。

2 结果

所有30例行手术探查治疗,均证实为睾丸扭转,彩超诊断符合率100%,鞘膜内型28例,鞘膜外型2例,顺时针扭转19例,逆时针扭转11例;扭转>180度10例,>360度20例。术中探查:睾丸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及紫色淤斑或呈黑色,质地及张力均有不同程度改变,术中将睾丸复位后热盐水湿敷,利多卡因液封闭精索,观察20~40min确定睾丸是否恢复血供。其中16例睾丸血供恢复,颜色转正常,将其固定于肉膜下,14例观察40min色泽无变化,血供未恢复,行睾丸切除术。所有30例均常规行对侧睾丸探查固定术。发病时间<12h的9例均予保留睾丸,手术复位固定后都存活;发病时间12~24h的12例,其中7例行复位固定,5例坏死行切除术:发病时间>24h的9例均因睾丸坏死而切除,14例睾丸切除者术后病检提示:睾丸缺血坏死。

25例患者随访观察0.5~4年,以彩超作为随访复诊的首选方法,14例保留睾丸的患者中,9例双侧睾丸血流及形态正常一致,4例保留睾丸较健侧轻微缩小,1例患者睾丸明显萎缩,11例切除睾丸者彩超显示对侧睾丸血流正常。所有随访者均无再次睾丸扭转及对侧睾丸发生扭转。

3 讨论

睾丸扭转可分为鞘膜内型和鞘膜外型,鞘膜内型多见于青少年,鞘膜外型也称精索扭转,多见于新生儿,临床以鞘膜内型多见。本病的病因主要是先天性解剖因素,如解剖异常,睾丸、附擊的活动度增大,典型的解剖异常呈“钟-锤畸形”。本组小于20岁者占73.3%,左侧睾丸扭转的发病率高于右侧,本组病例左侧的发病率70%,这可能与左侧精索较右侧长有关。睾丸扭转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突发性患侧睾丸持续性剧烈疼痛,发病多在平静状态下或剧烈活动后,常在睡梦中惊醒,起初患侧睾丸常为隐病,继而疼痛加剧并转变为绞痛样,可放射至同侧腹股沟区或下腹,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体检可见睾丸明显肿胀,触疼明显,睾丸上移呈横位,睾丸与附睾分界不清,提睾反射消失(在小儿睾丸扭转中此体征更有临床意义)以及阴囊抬高试验阳性,因本病发病率较低,且其症状体征易与急性睾丸附睾炎相混淆极易误诊,尤其对非专科医生而言,本组病例在确诊前有12例误诊,误诊率40%,曾有文献报道睾丸扭转的误诊率为42%[1,2]。故一旦考虑有此病可能,应立即请专科医生会诊及作相关检查,尽早确诊及治疗,提高睾丸保全率。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敏感性80%以上,特异性99%,假阳性率1%,且该检查具有无创、费用低、普及率高等优点。彩超显示:睾丸附睾在阴囊内的位置改变,睾丸附睾肿大,睾丸内血流量减少甚至消失,流速下降,而急性睾丸附睾炎则显示睾丸附睾内血流增加,可鉴别上述两病。对于突发一侧或两侧睾丸剧痛者,尤其是青少年,应考虑有此病可能,及时行彩超检查,以观察睾丸的血供情况,必要时行99mTC睾丸核素显像及阴囊穿刺检查。睾丸核素显像为该病诊断“金标准”[3],但设备昂贵不易推广,穿刺若能抽出暗红色血性液则有助诊断,但此法有创伤性,患者不易接受,因此,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但在扭转早期,动脉血流量信号减弱不明显,甚有增强,易致误诊。本组30例均行CDFI检查,均显示血流量减少或消失。

睾丸扭转的治疗原则:及时复位,切除坏死睾丸,对侧睾丸行预防性固定;睾丸扭转所致的睾丸缺血坏死与扭转程度、持续时间有关,Anderson等[4]多数学者认为睾丸扭转持续时间小于12 h,有4%出现睾丸缺血坏死,大于12h有75%以上睾丸坏死,大于24h者睾丸几乎均坏死被切除,且有研究表明睾丸扭转缺血6h即对生精功能产生损害,精液质量下降,影响生育功能,且影响程度与睾丸坏死情况、扭转时间成正比;因此复位越早越好,对于早期患者,扭转<6h者睾丸不会发生坏死,阴囊内无渗液,可行手法复位,因扭转方向由外向内,故复位时应由内向外。但也有学者认为睾丸扭转坏死的发生与扭转时间、扭转程度均成正相关,主张一旦诊断,均应立即行手术探查治疗,若探查睾丸已坏死,及时切除可减少抗精子抗体产生,且手术中固定了睾丸可预防复发[5],本组30例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对扭转睾丸是否坏死的判断主要依据术者的观察,睾丸肿胀呈紫黑色,但并不绝对,主要根据扭转持续时间的长短、结合扭转程度作为判断睾丸坏死程度,本组9例扭转时间<12 h者复位后睾丸全部存活,9例>24h者睾丸均坏死切除,12例12~24h者中有7例睾丸存活,其存活者睾丸扭转程度较低。另外,睾丸解剖异常者双侧性较多,有文献报道一侧睾丸扭转治疗后对侧发生扭转的病例,故同时固定对侧睾丸。因此,对于睾丸扭转患者,应高度重视,做到早期诊断,及时行彩超检查,积极手术探查、复位、固定(双侧)处理,从而减少误诊率,提高扭转睾丸保留的概率,预防复发。

参考文献

[1]吴阶平,顾方六,郭应禄,等.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955-958.

[2]Rabinowitz R,Hulbert Wc Jr.Acute scrotal swelling[J]. Urol Clin Nirtg Am,1995,22:101-105.

[3]李颖嘉,文弋,龚渭冰.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睾丸扭转的诊断及意义[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4,20(1):55-57.

[4]Anderson J,Williamson R.Testicular torsion in Bristol:a 25-year review[J].Br J surg,1988,75(10):988-992.

警惕睾丸扭转 篇5

正常男性阴囊内两侧各有一个椭圆形的睾丸,其上有精索悬吊,下有睾丸韧带固定于阴囊底部,睾丸固有鞘膜覆盖于睾丸的内、外、前各面,一般不会发生睾丸扭转。睾丸扭转主要是因解剖位置异常所致,其次与运动、外伤以及寒冷因素有关。据一组670例睾丸扭转分析,41.4%的患者有睾丸解剖位置异常,7%患者扭转前有运动史,4%患者有明显外伤史,然而,还有11%的患者,睾丸扭转是发生在睡眠中。此外,在气温较低的12月~1月,睾丸扭转发生机会占全年的24%。睾丸扭转可发生于出生后9天的婴儿至77岁的老人,但62%的睾丸扭转发生在12~18岁之间。

睾丸扭转的典型表现是突然发作的阴囊疼痛,77%的人伴有腹痛,5%的病人便有腹部、耻骨上或腰痛,39%的病人伴有恶心、呕吐。睾丸扭转分为鞘内睾丸扭转和鞘外睾丸扭转。鞘外睾丸扭转除了产生上述症状之外,还会出现精索增粗,睾丸上缩、移位等体征。如有上述症状再加上典型体征,诊断睾丸扭转并无困难。但鞘内型睾丸扭转除了前述一般症状之外仅有睾丸肿痛的体征,教小时后阴囊会红肿,如患者未及时就医,或者被经验不足的医生误诊为“睾丸炎”或“附睾炎”,按消炎治疗,就会延误手术治疗的良机,而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切除睾丸、其原因是长时间睾丸扭转造成睾丸血供受阻。导致睾丸不可逆的坏死。但有些鞘内型睾丸扭转,单靠症状和体征很难确诊,这时尚需借助于多普勒听诊器或同位素扫描。

一般睾丸扭转是右侧睾丸向顺时针方向扭转,左侧睾丸向逆时针方向扭转,因此,有人主张可先采用手法复位,即按睾丸扭转相反方向复位,如复位成功,睾丸位置恢复正常,数小时内疼痛消失。但睾丸扭转患者多有解剖异常,即使手法复位成功后仍有复发的可能,故大多数学者主张还是采取手术复位治疗为好。

凡睾丸扭转发生后8小时内手术者,治疗效果大多是满意的。经长期随访,睾丸形态无特殊变化。超过8小时者,其后的随访可发现睾丸明显缩小及变硬。若超过12小时,则75%患者的睾丸发生坏死,必须行睾丸切除。

失去一个睾丸要紧吗 篇6

Q有些青少年活泼好动,在激烈的运动或其他活动中,偶尔会发生外伤,因此失去了一个睾丸;也有些孩子的睾丸会被动物咬掉;有些睾丸肿瘤好发于16~25岁,若是不幸患病,必须摘去一个。这样,无论是外伤还是疾病的后果,使这些青少年只剩下一个睾丸了。男大当婚,无论是本人还是亲属都十分关心他们还能不能结婚,能不能进行美满的性生活,能不能具有正常的生育力。他们关心的恰恰是睾丸本身应该具备的两大生理功能(生精与分泌雄激素)。

A近年来,已有不少报道介绍了自体或异体睾丸移植的消息。既然为了亲兄弟或亲儿子,弟兄或父亲可以贡献出一个睾丸来供移植用,这就说明,移植后只有一个睾丸时,无论是供睾者,还是受睾者,完全能保证其功能的正常发挥。事实上,睾丸产生的精子数量是很大的,每天可以上亿,而精子计数的正常范围比较广,所以,即使按一个睾丸来计算,只要它的功能是正常的,它就可以产生足够的精子以供授精之用。同样道理,雄激素睾酮的产生也是足够的。

因此,只要剩下的睾丸的功能是正常的,那就完全可以放心地结婚,根本不必有什么顾虑。但如果剩下的睾丸也有问题,那就另当别论了,要视其功能状态、受损的严重程度来决定。至于如何处理这种复杂问题,就必须由专科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了。

睾丸扭转24例临床分析 篇7

1资料与方法

本组24例,年龄11岁~40岁,其中小于18岁共16例。左侧腹股沟区隐睾扭转1例,左侧睾丸扭转19例,右侧睾丸扭转4例。病程2 h~14 d,10例大于24 h.11例曾在院外初诊或多次按炎症或其他疾病治疗无效后入院。23例阴囊内睾丸扭转者中,18例为睡眠中或刚起床时发病,10例有剧烈活动史,1例有阴囊部创伤史。

1例隐睾扭转者表现为腹股沟痛性肿块,同侧阴囊内空虚。其余以阴囊疼痛就诊22例,以腹痛就诊1例。体检:均有睾丸触痛和睾丸托起后疼痛加剧(Prehn征阳性),睾丸明显上移,睾丸横位。局部皮肤红肿2例,体温升高3例。

就诊后全部病例均行阴囊彩超检查,均表现为患侧睾丸增大,睾丸血流消失20例,血流减少4例。

2结果

23例阴囊内睾丸扭转者,8例行睾丸复位固定术,15例行睾丸切除术,均行对侧睾丸固定术。1例隐睾扭转者行病睾切除术。术中发现精索扭转180°7例,270°10例,大于360°6例(最大720°)。23例阴囊内睾丸扭转者,鞘膜内型21例,鞘膜外型2例。左侧均为逆时针扭转,右侧发病者均为顺时针扭转。16例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均为睾丸出血坏死(1例隐睾为发育不全)。8例保留睾丸者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2例轻度萎缩,6例睾丸形态正常。2例已生育,4例精液分析患者生精功能低下。

3讨论

睾丸扭转又称精索扭转,是由于睾丸和精索本身的解剖异常或活动度加大而导致,使精索内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引起睾丸缺血、坏死。睾丸扭转常需要泌尿外科急诊处理。

新生儿至70岁老人均可发生睾丸扭转,资料[1]统计其发病率为1/4 000.12岁~18岁的青少年为本病高发年龄段,约占65%.本组病例小于18岁发病率为66.67%(16/24),与之相符。本病可发生在正常位置的睾丸,也可发生于隐睾。左侧睾丸扭转的发病率高于右侧,这可能与左侧精索较右侧稍长有关,本组病例左侧占79.2%.

根据扭转部位,睾丸扭转可分为鞘膜内型和鞘膜外型。鞘膜内型多见,好发于青春期,鞘膜外型罕见,常发生于新生儿和1岁以内的婴儿[1]。本组21例为鞘膜内型占87.5%(21/24),1例隐睾扭转属鞘膜外型。

睾丸扭转的发病多与解剖异常有关[2]:(1)睾丸系膜、引带过长或阙如,增加了睾丸的活动度;(2)鞘膜壁层在精索上止点过高;(3)睾丸完全被鞘膜包绕,后外方与阴囊壁无附着点,缺乏固定,而正常时该部位有一小部分无鞘膜覆盖。本组21例均为此情况;(4)睾丸下降不全或移位。在以上解剖因素的影响下,剧烈活动或暴力打击、挤压使提睾肌痉挛是诱发扭转的常见病因。本组有10例有剧烈活动史,有1例发病前1 d有睾丸创伤史。

睾丸扭转起病急,几乎均表现为睾丸疼痛,患者常有睡眠中突然痛醒,本组18例为睡眠中或刚起床发病。约42%伴有恶心、呕吐,约35%~50%的患者曾有类似发病史。笔者认为,对于突发睾丸疼痛并且很快好转的患者应高度怀疑睾丸扭转。睾丸肿大上移呈横位是本病较为特异性的体征,此外,睾丸与附睾分界不清,常伴有同侧提睾肌反射消失,体检时可出现Prehn征。对阴囊内睾丸阙如的急腹症患者,要高度怀疑隐睾扭转的存在。

Doppler超声检查可灵敏检测出血管内血流,是一种快速、简便、无损害和可重复的检查方法,准确率高达81.1%~90%[3].睾丸扭转时血流减少或消失,本组睾丸血流消失20例,血流减少4例。急性附睾炎时血流增多,睾丸附件扭转血流正常或增多,藉此与之鉴别。核素99mTc睾丸扫描被公认为金标准,受累睾丸因血流障碍,表现为放射性不积聚的“冷结节”[4],但此项检查不适于紧急诊断处理。本组24例行彩超检查均提示睾丸扭转,且均经手术证实。

临床上睾丸扭转易误诊为急性附睾炎而延误诊治,所以与急性附睾炎相鉴别极为重要,此外不能忽视绞窄性腹内疝、睾丸附件扭转的可能。笔者认为:青少年急性起病,阴囊无红肿,无发热,无不洁性生活史及尿道侵袭性操作史,应首先考虑扭转,建议彩超作为首选检查。

睾丸扭转的处理原则为及早复位,切除坏死睾丸以及对侧预防性固定。文献有手法复位报告,但笔者认为:手法复位后仍可能复发,并且即使很快自行复位好转,因其日后有再次发生扭转的风险及较高的睾丸丢失率,亦应及时手术固定。如条件有限,对于发病6 h以内的患者可试行手法复位,使睾丸血流有所恢复,为手术复位赢得时间,然后再行睾丸固定术[4]。青春期后单侧隐睾扭转,早期睾丸复位固定无意义,应手术切除。

睾丸扭转后是否发生缺血坏死与扭转时间与程度密切相关。Anderson等[5]认为,睾丸扭转时间小于12 h者,有4%出现睾丸坏死,大于12 h者75%须行睾丸切除。持续扭转90°、180°、360°和720°,睾丸坏死时间分别为:7 d、3 d~4 d、12 h~24 h和2 h[6],因此复位越早越好。对高度怀疑并不能排除睾丸扭转者,应及早手术探查。

一般认为,睾丸解剖异常多为双侧性,应常规固定健侧睾丸[7]。龚以榜[8]统计常规探查健侧睾丸,发现20%有解剖异常。本组病例探查健侧睾丸,解剖异常发生率为26%(6/23)。所以笔者认为:睾丸扭转的解剖缺陷可为双侧性,对侧睾丸亦具有扭转的可能,在手术中处理好患侧睾丸和精索后还需手术固定对侧睾丸,尤其是患侧睾丸已被切除者。

由于睾丸扭转成活几率与缺血时间密切相关,笔者认为将发病时间与术中观察睾丸质地及色泽结合考虑睾丸的取舍更为合适。本组8例保留睾丸者,5例扭转时间小于10 h,扭转度数小于540°;2例扭转时间10 h~14 h,扭转度数为180°和270°;1例扭转14 h,扭转度数为180°.

睾丸固定术后应该长期随访,并注意观察以下内容:(1)观察睾丸大小:一般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有随访资料表明,术后仍有17%~23%的患者睾丸发生萎缩。(2)性功能:要随访到青春期,一般单侧睾丸扭转附加对侧预防性固定者不会有性功能下降。(3)生精功能:也应随访到青春期,约50%~68%手术后患者可出现精液异常,这可能缘于下列因素:单侧睾丸产生精子数量不足;受损或萎缩的睾丸可产生一些异常物质并影响对侧睾丸。有人认为其可能与睾丸扭转诱导抗精子抗体产生并损害对侧睾丸,使精子数目减少有关。

参考文献

[1]郭宏骞,孙则禹.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956.

[2]鲁功成,熊旭林.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932-933.

[3]杨嗣星.泌尿生殖系统急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55.

[4]Kadish HA,Bolce RG.A.Retrospective review of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epididymitis,testicular torsion,and torsion of testicular appendages[J].Padiatrics,1998,102(1):73-76.

[5]Anderson J,Williamson R,Testicular.Torsionin Bristota25-yearreview[J].Br J Surg,1988,75(10):988-992.

[6]黄澄如.小儿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20-223.

[7]詹天棋.睾丸扭转18例报告[M].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1,22(2):98-99.

睾丸扭转22例临床分析 篇8

关键词:睾丸扭转,诊断,手术治疗

睾丸扭转是青少年阴囊急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起病急, 延误治疗时机, 极易引起睾丸坏死, 导致睾丸切除。研究表明, 早期诊断与及时手术是治疗睾丸扭转的关键。笔者回顾性分析莱钢集团公司医院2001年至2009年诊治的22例睾丸扭转病例,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方法与结果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例, 年龄3~50岁, 病程2h~7d。2h以内2例, 4~10h 2例, 10h以上18例。睡眠时发病6例, 体育活动3例, 清醒安静状态3例, 性交时发生3例, 攀高时发生1例, 无明确原因6例。腹股沟隐睾扭转3例, 阴囊内睾丸扭转19例。右睾丸扭转9例, 左睾丸扭转13例。单纯一侧下腹部疼痛5例, 22例患者均有睾丸剧痛, 腹胀。查体:16例阴囊皮肤红肿, 阴囊上举, 睾丸横位9例;18例患者起病后不就即发现患侧睾丸肿大, 睾丸与附睾界限不清, 触痛明显, 透光试验阴性, Prehn征 (睾丸抬举试验) 阳性, 提睾反射消失。彩超辅助检查:22例均示睾丸肿大, 12例睾丸内血流减少, 4例明显减少, 6例无血流信号。8例睾丸上方不规则包块影像, 合并少许积液。5例患侧有鞘膜积液。本组患者中9例曾被误诊为睾丸外伤、急性睾丸附睾炎等, 均经相应治疗后无好转, 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明确诊断。

1.2 治疗与结果

本组18例行手术治疗, 其中7例因睾丸坏死行患侧睾丸切除术, 11例行睾丸复位加固定术。患者强烈要求保留坏死睾丸3例, 随诊3个月, 睾丸萎缩。4例手法复位, 成功后2h行彩超检查, 睾丸实质血流恢复正常。其中扭转720°~1080°4例, 540°~720°6例, 360°~540°10例, 180°2例。

2 讨论

睾丸扭转又称精索扭转, 属阴囊急症之一, 好发于青少年。现有增加趋势, 临床并不少见。但本病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 极易被误诊, 延误治疗, 最终导致睾丸坏死等严重后果[1]。故应引起重视。

2.1 病因

睾丸扭转分为鞘膜内型和鞘膜外型, 外型多见于新生儿, 内型多见于青少年。本组多为前者。“钟-锤畸形”是导致睾丸扭转的解剖基础 (1) 正常时鞘膜仅包裹睾丸的前面, 睾丸失去固定而游离度增大; (2) 鞘膜附着于精索末端的位置过高; (3) 附睾与睾丸之间有过长的系膜。另外, 诱发睾丸扭转的常见因素是提睾肌痉挛、外力作用、剧烈活动。睾丸扭转的危险因素包括睾丸和隐睾异位。若发生于睡眠或晨起时, 应首先考虑迷走神经兴奋所致提睾肌痉挛引起。乔宝民等报道, 17例睾丸扭转中14例发生于春秋交替季节, 提示睾丸扭转可能与季节有关,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春秋交替季节昼夜温差较大, 外界温度下降极易导致精索痉挛, 最终诱发睾丸扭转[2]。当睾丸在精索末端扭转角度超过90°时, 则会影响血流, 导致患者疼痛。不完全扭转 (180°之内) 可造成部分绞窄而严重的扭转使得血流完全停止。

2.2 诊断

睾丸扭转主要临床表现为急剧进展的睾丸肿大和阴囊疼痛, 临床表现与急性附睾炎及睾丸炎相似。主要鉴别点有: (1) 症状:睾丸扭转缺乏泌尿系临床表现; (2) 抬举实验:急性附睾炎及睾丸炎时抬举试验疼痛减轻, 睾丸扭转时抬举试验疼痛加重; (3) 发病状态:睾丸扭转好发于睡眠状态或安静或运动时; (4) 辅助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睾丸扭转。彩超示睾丸血流信号减弱或消失。因此, 临床医师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查体全面、到位, 以防误诊。

2.3 治疗

本病的治疗目的是尽快恢复睾丸功能, 而睾丸功能的恢复与扭转幅度、扭转时间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有关。因此, 对于睾丸扭转患者, 应做到早诊断、早手术治疗, 诊断一经明确甚至疑似扭转时即应立即探查或治疗[3]。如果精索扭转能在发病后6h内得到诊断并手术纠正, 睾丸功能则通常可以保留[4]。若患者就诊时间较短, 临床表现较轻, 彩超提示有血流减少但未消失, 此时可给予手法复位, 若成功则不必住院治疗, 且可避免手术, 减轻青少年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孙新成, 史庆路, 张洪搏, 等.睾丸扭转的早期诊断及治疗[J].河北医药, 2003, 25 (11) :332.

[2]乔宝民, 孙光, 王文成, 等.睾丸扭转的诊断与治疗[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2, 23 (7) :573.

[3]吴孟超, 吴在德.黄家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422.

自摸睾丸可查病 篇9

作为一个成年男性,因工作或生活的不慎,时常会撞击到睾丸。撞击后自己感觉并不太重,也因这是男人最隐讳的地方,不好意思去医院检查,但自己又不放心。请问如何进行睾丸的自我检查?

宁夏 赵立刚

赵立刚读者:

阴囊内有男性重要的生殖器官——睾丸和附睾,阴囊受外伤后可直接影响睾丸和附睾,从而影响生育能力。然而,由双侧睾丸创伤引起的不育较为罕见,通常是阴囊部位轻度受伤,这种损伤一般不大可能引起不育。如果外伤后伴有组织损伤,比如阴囊部血肿,出现血精、血尿等情况,则必须引起注意。

睾丸是男性所特有的器官,它的体积虽然不大,但对人体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生儿育女、男性的特征,以及全身的生长发育、物质代谢等,睾丸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睾丸是否正常,除了去医院检查外,平时也可做自我检查。

睾丸的自我检查,一般选择站立位,在其正面放置一面大镜子,检查时一边触摸,一边在镜中观察。首先,观察男性第二性征,如体型、毛发分布(重点为胡须、腋毛、阴毛)、有无乳房女性化,阴茎有无畸形、硬结,尿道口有无异常等。其次,包括阴囊的大小、颜色、弹性、触摸时有无蚯蚓团块状精索静脉曲张及红肿的地方;睾丸的大小、位置和形态,触摸睾丸表面是否光滑,硬度是否适中,有无异样感或胀痛。在触摸的同时,可与另一侧睾丸作比较,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提高警惕,并及时前往医院专科就诊。

通过以上自我检查,可以发现一些疾病的线索,以便于进一步就诊和治疗。此外,在生活中自己要注意对睾丸等生殖器官的保护,避免长时间骑自行车,泡热水澡,以免睾丸受损;还应戒烟戒酒,并积极做好生殖器官的卫生保健。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闵保华

睾丸精索扭转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6收治的20例睾丸精索扭转患者为研究对象, 年龄12~45岁, <25岁者16例。均表现为单侧发病, 其中14例为左侧, 6例为右侧。发病至来我院就诊时间为1.5h~2周, 6h以内4例, 10h以上16例。4例发病前曾有骑车、跑步等剧烈运动史, 其他无明显诱因。6例患者开始表现为患侧阴囊持续性绞痛并伴腹股沟区疼痛, 并有恶心呕吐, 2例体温在38℃以上。病侧阴囊肿胀明显、压痛、睾丸抬举试验 (Prehn征) 阳性20例。

有17例患者接受了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DFI) 检查, 其中显示睾丸肿大, 内部回声不均5例;血流明显减少伴阻力指数增高3例;患侧睾丸内部血流消失3例;4例精索增粗;睾丸血流正常有2例。

1.2 处理方法

对B超显示睾丸血流正常的4例患者常规抗感染治疗, 效果不佳, 对发病6h内2例患者行手法复位, 1例成功, 1例未能成功。行手术探查18例, 手术复位后予l%普鲁卡因封闭精索, 用温热生理盐水敷30min, 如睾丸颜色转红润、弹性较好可予以保留, 双侧固定。11例患侧睾丸功能丧失予以切除, 其中10例患者对侧睾丸行预防性固定术。

2 结果

本组手术探查18例, 见睾丸精索扭转13例, 均为鞘膜内型, 顺时针扭转12例, 逆时针扭转6例, 扭转程度≤180°者5例;6例180~360°, 6例≥360°, 540°以上l例。其中发病在6h内的患者4例, 经开放手术复位得以保留睾丸, 随访2~3年睾丸功能基本正常。发病时间超过10h者14例, 手术复位后予1%普鲁卡因精索封闭, 温热生理盐水湿敷30min, 睾丸颜色转红润3例, 予以保留, 随访3年, 发现睾丸均有所萎缩, 生精功能明显下降;11例患者经过上述处理后, 睾丸颜色仍灰黑, 予以切除。

3 讨论

睾丸精索扭转一般突发肿痛, 进行性加剧, 可无明显诱因。精索扭转可分为鞘膜内型和鞘膜外型, 多见于青少年, 本组患者<25岁者16例。发病早期可表现为患侧阴囊明显肿痛, 睾丸抬高、横位, 精索增粗;患侧提睾肌反射消失是精索扭转特异性较强的体征。发病多与睾丸解剖异常有关, 如睾丸系膜过长等, 可增加睾丸的活动度, 易引发睾丸精索扭转。睾丸精索扭多见于左侧, 可能与左侧精索较长相关。

由于精索扭转时血管扭曲, 导致睾丸内血流减少或消失, 而睾丸和附睾炎则显示睾丸附睾内血流增加, 因而CDFI对睾丸精索扭转有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CDFI快速、简便、无创, 并可重复检查, 既能显示睾丸和附睾形态, 又能反映出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对诊断睾丸精索扭转比较可靠。

睾丸精索扭转的时间与睾丸损害直接相关, 精索扭转使睾丸缺血4~6h即可使睾丸产生不可逆的损害, 引起患侧睾丸不同时期的生精细胞发生坏死, 4h后双侧附睾管细胞开始凋亡, 8h后凋亡增加迅速, 24h达高峰。因此,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尽早手术探查并行睾丸复位固定术, 尽可能减少睾丸切除机会, 保护其功能。睾丸精索扭转后超过一定时间常损害睾丸功能, 即使外科复位后其生精功能仍难以恢复。

综上所述, 由于睾丸精索扭转发病急骤, 部分病人羞于就诊而延误病情, 睾丸精索扭转早期行复位术尚可保留睾丸及其功能, 否则, 常导致睾丸坏死而不得不切除睾丸。因此, 对高度怀疑睾丸精索扭转的患者在早期行诊断性手术探查, 以减少睾丸的损害, 尽可能保留睾丸及其功能, 对于已经存在的睾丸精索扭转患者, 应及早复位, 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马兰宏, 丁强, 王翔, 等.精索扭转的超声诊断与早期手术探查[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5, 20 (1) :57~58.

[2]朱再生, 吴呼啸, 周一波, 等.睾丸扭转术后随访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4, 25 (5) :427~429.

[3]乔宝民, 孙光, 王文成, 等.睾丸扭转的诊断与治疗 (附17例报告) [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02, 23 (9) :556~558.

[4]曾学明, 吴明瀚, 胡兵, 等8.精索静脉曲张手术方式的比较和选择[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07, 17 (4) :620~622.

[5]盛旭俊, 齐隽, 陈建华, 等.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8, 22 (3) :45~47.

[6]陈卫华.Palomo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08, 10 (19) :43~44.

慢性睾丸疼痛不妨试试中药 篇11

最近一段时间,我总觉得右侧睾丸隐隐作痛,但又不是一直痛,走路或者睡觉都没什么感觉,只是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就比较明显。网友说可能是慢性睾丸炎。我查资料,这个病久了还可能导致不育,非常害怕。中医有没有方子可以调理一下?

读者小斌

很多男性朋友都会有睾丸疼痛的经历,睾丸冷不丁稍遭遇外力碰撞,那种酸痛感足以让男人们刻骨铭心。由于睾丸是产生精子和雄激素的器官,是男人的“命根子”,因此,在遭遇睾丸疼痛后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睾丸疼痛有急慢临床慢性较多见

引起急性疼痛的最常见原因是急性睾丸炎、睾丸扭转和睾丸损伤。此三者引起的疼痛,由于症状剧烈或伴有其他体征,易于诊断和治疗。

然而,临床上大部分患者所诉的疼痛多系慢性睾丸疼痛,其病程较长,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的单侧或双侧睾丸疼痛,以隐痛、酸痛或胀痛为主,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久之也容易使患者产生焦虑、压抑心理,可谓“痛在身上,伤在心里”。

引起慢性睾丸疼痛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如慢性睾丸炎、慢性附睾炎、附睾囊肿、睾丸肿瘤、睾丸缺血、慢性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腹股沟疝等。总的来说,发病机理无外乎睾丸本身病变产生的疼痛和临近器官病变引起的牵涉性疼痛两大类。当然,也有一部分睾丸疼痛目前还找不到任何原因,称为特发性睾丸痛。

凡此种种,西医治疗颇为棘手。在尽可能明确诊断、排除恶性病变、不违反治疗原则的前提下,建议不妨尝试中医药治疗,有时往往可获得意想不到的疗效。笔者总结多方面经验,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治疗慢性睾丸疼痛的验方。患者如有需要,服用前请咨询专科医师。

中药方剂三则

【枸橘汤】川楝子、枸橘李、赤芍、泽泻、车前子、延胡索各10克,小茴香、青陈皮各6克,甘草5克。

功效:疏肝和络,清理余邪。

主治:慢性睾丸炎、附睾炎引起的睾丸疼痛,辨证属肝络失和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前列腺Ⅱ號】小茴香、制乳香、制没药、当归、苦参、黄柏各10克,红花6克,败酱草、山药各15克。

功效:活血化瘀,清热利湿。

主治: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会阴部刺痛,痛引睾丸、阴茎、小腹及腰骶等部,辨证属湿热瘀滞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逍遥二陈汤】柴胡、当归、白芍、茯苓、泽泻、枸橘李、荔枝核、海藻、夏枯草各10克,制半夏12克,青皮、陈皮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疏肝理气,化湿消痰。

主治:附睾囊肿、附睾淤积、精液囊肿等引起的睾丸疼痛,辨证属气滞痰凝者。

市售中成药二种

【小金丸】白胶香、制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乳香、没药、归身、麝香、墨炭。

功效:化痰除湿,祛瘀通络。

主治:睾丸损伤、睾丸炎、附睾炎、附睾结节、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静脉曲张、前列腺炎等引起的慢性睾丸疼痛,辨证属寒湿痰瘀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克(半支),一日2次;或按药品说明书。严禁自行按照处方成份配服水煎剂。

【七厘散】血竭、麝香、冰片、乳香、没药、红花、朱砂、儿茶。

功效:活血散瘀,止痛止血。

主治:睾丸损伤、睾丸缺血、精索静脉曲张等引起的慢性睾丸疼痛,辨证属血脉瘀滞。

上一篇:2022-13学年第一学期教务科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脉脉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