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材料

2025-01-16

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材料(共7篇)

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材料 篇1

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材料

科室科教材料

外科

目录

一.三级医师的专科继续教育相关文件、证书等材料。----------------------

3二.科室的论文、科研、论著等相关材料。

(一)论文26篇---------------------4-

5(二)科研项目4项-------------------6

外科三级医师专科继续教育材料

(相关证书及资料见附件5)。

科室论文著作

(1)符开伦.《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检测肺癌第9号染色体畸变研究》

(2)符开伦,顾海潮等.改良疝囊切除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治疗.中国现代医学理论与临床,1999,30(1):123-124.(3)金维捷、符开伦.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6例临床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2,5:17.(4)符开伦、金维捷.肺癌与HSVⅡ感染关系的研究.医学研究通讯,2005,34(5):31-33.

(5)符开伦、金维捷.肺癌与CT、UU感染关系的研究.医学研究通讯,2005,34(6):41-42.

(6)符开伦、金维捷.基因芯片检测肺癌与HPV感染关系的研究.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分册,2005,26:28-30.

(7)符开伦.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检测肺癌第9号染色体畸变研究.卫生软科学,2006,149:297-298.

(8)符开伦.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检测肺癌第6号染色体畸变.医学研究杂志,2006,35(6):23-24.

(9)赵志明.球囊导尿管在留置导尿中应注意的问题.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6,22(7):85.

(10)赵志明、孙雪丽.1例药物性静脉炎病人的护理.家庭护士,2008,3:746-747.

(11)赵志明、邹俊.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病人的护理.全科护理,2009,3:716-717.

(12)赵志明、孙雪丽、邹俊.浅议慢性前列腺炎的心理护理.中国实用医药,2009,4(13):189-190.

(13)赵志明、赵秀萍.深静脉留置针导管在胆漏引流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医药,2010,5(10):234-235.

(14)赵志明.产后抑郁相关因素调查与早期心理护理干预.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72):253.

(15)金维捷.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0例.江苏中医.1999:51-52.(16)金维捷.慢性前列腺炎的辩证及综合治疗.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4(2):23-25.

(17)金维捷、符开伦.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6例临床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2,5:17.

(18)金维捷、黄敏.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蛔虫症24例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3:19.

(19)符开伦、金维捷.肺癌与HSVⅡ感染关系的研究.医学研究通讯,2005,34(5):31-33.

(20)符开伦、金维捷.肺癌与CT、UU感染关系的研究.医学研究通讯,2005,34(6):41-42.

(21)金维捷.脑卒中后肠内营养支持结合枳术丸汤剂的1例临床观察.云南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成立大会资料汇编106-107.

(22)黄敏.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12例体会.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6):4.

(23)黄敏.自拟固津通络汤对腹部手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40例临床观察.中国医药卫生2005,6(23):116-117.

(24)黄敏.中西医结合治疗男性乳腺发育60例体会.医学创新研究2006,1(1):57-58.

(25)黄敏.气管切开术致吸入窒息死亡1例报道.医学创新研究2006,9

(9):137.

(26)黄敏.中医治疗难治性多发性溃疡1例.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31(6:58-59.

(详见附件7)

科室科研项目

(1)《肺癌与染色体畸变及HPV、HSVⅡ、CT、UU感染关系的临床研究》;课题负责人:符开伦。

(2)《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西医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负责人:黄敏。

(3)《医学生临床模拟施训研究》;课题负责人:黄敏。

(4)《前列通瘀胶囊对前列腺增生大鼠逼尿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课题负责人:黄敏。

(详见附件6)

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材料 篇2

关键词:三级甲等医院,评审,门诊,护理管理

我院是西北地区一所三级甲等医院, 新门诊大楼2012年6月21日正式投入使用, 共分5层, 设有普通诊室140间, 检查治疗室114间, 护士分诊台22个。配备了102名护理人员, 2名护士长。门诊护理业务范围包括导医、分诊、采血、换药。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和重要组成部分, 门诊护理工作的优劣、服务态度的好坏、护理技术的高低不仅反映门诊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 还会影响整个医院的声誉[1]。我院新门诊大楼启用时正是我院迎接等级医院评审、创建优质医院的准备阶段。为了进一步规范我院门诊护理管理工作, 笔者所领导的门诊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对评审标准进行详细解读、学习, 对照标准进一步规范门诊各项护理管理工作, 收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对照标准组织学习, 转变思想观念, 提高门诊护士对标准的认识

新的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具有细、全、重视管理及医疗护理安全等特点, 对其内涵均要反复学习, 领会其精神, 只有认识标准、理解标准、掌握标准, 才能做好各项工作[2]。门诊部护理质量管理小组通过参加医院和护理部培训、查找资料等方法将标准中涉及门诊护理部分进行逐条梳理, 并对照标准评估目前的各项护理工作, 制订门诊护理管理工作计划。每周六组织门诊护士学习, 解读标准要求, 并制订具体工作措施, 要求人人掌握标准、落实标准, 参与到质量管理改革中, 每2周对护士掌握标准情况进行1次考核。

2 对照标准中与门诊护理有关章节, 不断完善和改进门诊护理工作

2.1 提高门诊护士的窗口服务意识

2.1.1 分层级培训护士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 门诊护士是医院的形象使者, 肩负沟通医患关系的重任, 要求门诊护士必须具备得体的外在形象、良好的交际礼仪和完美的内在修养。因此, 不断规范门诊护士礼仪行为, 学习沟通技巧, 采取情景互动、换位思考的方式, 让护士亲自体验对方的服务是否到位、满意是门诊护理工作的重点[3]。新门诊大楼启用后对全体门诊护士, 每周按照标准对护士分层分批进行基础、礼仪、专业知识三方面的培训, 达到新的窗口服务的标准要求, 以更好地服务门诊病人。

2.1.2 病人体验活动

2013年4月—2013年6月选派了4名优秀门诊分诊护士, 一周全程陪同病人, 每天在1楼导医台随机选择病人, 体验病人看病的流程、发现门诊护理工作中的不足, 活动结束后在全科护士学习会议上汇报亲身体验, 学习换位思考, 从根本上转变服务理念。

2.2 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和医生、病人的满意度

2.2.1 护士首问负责制

门诊护士见到病人要三问 (问好、问病情、问需要) , 实行首问负责制, 绝对不能推诿病人, 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引导病人到相应的科室, 以提高病人的就诊满意度。

2.2.2 合理排班

2013年全年我院门诊量195万人次, 各分诊台根据我院门诊量和专业特点, 相对固定有经验和熟悉本专业特点的护士, 及时和医生沟通就诊时出现的问题。护士长根据门诊量随时增减护士, 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2.2.3 及时掌握专家教授出诊信息

专家出诊信息临时变更时, 护士和护士长及时与所在科室联系并确认变更后的专家, 合理安排病人就诊, 避免病人来院不能看病而引起的矛盾。

2.2.4 一对一护理服务

对医院的名医、著名老中医、外聘专家坐诊时, 护士长特派专职护士, 做到既熟悉专家的工作习惯和方法, 又了解本专业的特点, 做到让医生对护士的配合满意。

2.3 开展门诊优质护理服务

门诊优质护理内涵是指以病人为中心, 主动服务, 提供便民措施及便捷的就诊流程。落实优质护理服务的举措: (1) 建立绿色通道, 优先急重症病人, 必要时及时护送至相关科室。 (2) 接诊病人时向病人问好, 告知大概的就诊时间, 语言文明, 有问必答, 并给予相关的健康指导。 (3) 采血处实施“一站式服务”, 一次采血完成所有化验项目并负责发放化验单;协助外地病人邮寄检验报告单并登记;为肾移植术后病人及糖耐量试验的病人设立专用窗口。

2.4 改善就医环境, 加强便民服务措施, 方便病人就医

新门诊大楼布局合理, 大厅宽敞明亮, 400英寸LED显示屏连续播放各科专家门诊时间安排和就诊流程、注意事项。门诊办公室配有20辆轮椅和4个平车, 各楼层均设立了收费、办卡窗口、分诊、导医、自助查询机、自助饮水机、自助打印报告机, 候诊区域安装语音呼叫显示屏和宣传电视, 为病人提供方便、温馨、安全的就诊环境。设立导医咨询台并配备充足的导医人员。门诊1楼大厅设直径约4m的圆形咨询台, 每个楼层中间最显眼的地方设有导医咨询台, 在通往就诊诊室的每个区域及交通要道均设有导医人员 (如电梯、扶梯处) 。导医护士均经过系统培训, 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分析能力、语言交流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能迅速快捷地为需要帮助的病人提供帮助[4]。每个楼层均做到标识醒目、清楚、易辨认、易寻找, 使病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

2.5 执行手卫生规范, 落实医院的感染控制制度

(1) 按照手卫生的规范, 在门诊的每个诊室检查、治疗的区域正确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 为执行手卫生提供必要的保障。 (2) 门诊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活动时严格遵循手卫生相关要求, 护士长随时监督检查, 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2.6 完善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1) 修订与完善门诊部的9个应急预案, 门诊部建立应急组织领导小组, 配置相应设备, 对医务人员进行所需应急技能培训, 保证通讯畅通, 随时做好应急后勤保障。 (2) 组织门诊护士对9个应急预案进行模拟演练, 使护士能够及时识别预警信息, 并熟练掌握各种突发事件报告和处理流程, 提高其快速反应能力。演练结束或突发事件处理结束后均组织护士进行脆弱性分析, 针对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制定整改措施, 反复演练, 提高应急能力。

2.7 加强门诊病人的身份识别, 做好预检分诊和健康教育工作

2.7.1 建立门诊病人身份识别核对制度

门诊病人以姓名、ID号作为身份识别码, 在进行任何诊疗、采血、给药及检查时以此进行身份识别, 确保准确识别病人身份。

2.7.2 做好预检分诊工作

发热门诊护士常年24h值班制, 遇到有疫情时普通门诊、儿科也要做好门诊预检分诊工作。发现或疑似传染病应护送到发热门诊或传染病门诊就诊, 并按规定上报疫情。

2.7.3 健康教育

门诊部各护理单元在候诊区设置滚动式电子屏幕, 就季节性、好发性疾病进行健康指导, 向病人宣传良好的健康生活行为, 同时向病人介绍医院的新业务、新技术、专家特色等医疗信息, 并配备相关健康教育资料。候诊区醒目的位置设置卫生知识宣传栏, 向病人宣传健康常识。印制相关健康宣教知识手册, 发放给病人, 增加预防保健知识。

3 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门诊采血室和换药室护理工作

3.1 新的评审标准要求管理者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管理, 体现持续改进

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期间门诊采血室开展了品管圈活动, 2013年我院门诊采血量44万人次。目前采血室应用全自动智能采血系统进行采血, 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将病人采血等待时间长的问题作为主要问题, 品管圈成员不断改进流程, 将管理细致化、区域负责化、护士培训标准化, 通过品管圈活动缩短了病人的采血等待时间, 提高了采血效率。

3.2 门诊换药室运用PDCA循环原理改进工作, 规范了换药室各种规章制度和各班次工作职责

将工作的区域进行责任划分, 制定换药室技术规范及护理常规, 完善伤口评估的流程和伤口评估表, 规范伤口会诊流程, 加强换药室护士的岗位培训, 制订培训计划, 开展换药室护理查房业务和疑难伤口汇报工作。完善换药室绩效考核标准。2013年门诊换药2万人次, 我们通过不断改进换药室工作, 提高了护士伤口换药技术。

4 成效

实现了等级医院评审的目标。2013年9月我院接受了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派出的11名医院管理专家为期4d的检查, 我院新门诊的护理工作获得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级医院评审专家的一致认可, 2014年2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管理局、医院管理研究所组织召开2013年度门诊病人满意度检测项目总结会, 公布了第三方监测的全国4省市32所三级甲等医院门诊病人满意度结果, 我院多项指标名列全国前列, 在监测的5个维度15项指标中, 总体门诊满意度评价我院名列全国第5位。

5 体会

2013年通过对《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2011年版) 进行评审准备, 接受评审以及评审后不断改进, 提高了我院门诊护理管理人员科学管理及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持续改进工作能力;推进了门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提高了门诊护理质量, 强化了门诊护士的服务及质量安全意识, 提高了门诊护理管理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建西.加强门诊护理管理的方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 2009, 9 (3) :43.

[2]郑桂芳.准备等级医院评审提高门诊护理质量[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21 (5) :149.

[3]张文丽.门诊部设立“亲情岛”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4) :31-32.

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材料 篇3

【关键词】手术室;流程管理;流程优化;医院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502-02

1 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医疗服务及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必须不断改善医疗服务的质量,提高其工作效率,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理念,以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最短的就医流程、最低的医疗费用和最令患者满意的服务质量为中心,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得而以生存与发展。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医院管理者也逐渐认识到,完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重视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将就医流程与工作流程进行优化,进行科学管理,才能更好的、全方位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就医需求,因此,通过科学的方法对不合理的服务流程进行优化和改善,已成为医院管理领域急需关注的研究课题。

纵观国内外医院的发展趋势,加强医疗服务组织经营管理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以患者为中心,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和潛在患者的需求是医院经营的基本目标。随着BPR理论[1]在企业得以广泛应用,流程管理作为一种新型企业管理思想,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流程改革的浪潮,研究显示,参与BPR项目的行业分布广泛,其中卫生保健行业仅次于制造业、金融和银行业及咨询公司[2-3]。众所周知,手术室是医院资源最为密集的工作部门,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医院管理者开始重视手术室的工作效率、效益和流程的优化[4]。事实证明,合理的手术室工作流程有利于手术室和整个医院的整体运营,有利于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利于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对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研究方法与策略

2.1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试图借鉴其他行业流程改善成功经验,结合三级医院手术室的实际运行情况,探索改善手术室的服务流程,建立适合三级医院手术室流程优化运转的方案框架,提高手术室的利用效率与安全度;其手术室工作流程直接关系到手术室整体的工作效率,对于缩短医院的平均住院时间有其重要的研究价值;手术室工作流程的优化,提高手术室使用效率,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有利于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6]。

2.2 研究方法

本论文通过中国期刊网、VIP(维普)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以及中国优秀硕士与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资料,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书面以及实地调研的方法获取相关资料,通过详细收集手术室、医务处、病案室和信息中心相关数据,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归纳总结,分析手术室现有工作流程,确定流程中关键环节,建立业务流程模型,使之成为医院手术室工作流程图,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3 研究策略

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以皖北煤电集团附属医院洁净手术室为研究对象,应用业务流程重组 (Business Proeess Reengineering,BPR)亦称业务流程再造研究方法,对其工作流程进行分析与总结,通过统计分析法对当前的流程管理结果进行效率、效益和质量进行评价,对流程中的连台手术间隔时间、手术标准时间等进行研究。

3 流程管理在医院手术室中的应用

3.1 现存的主要问题[7]

本医院手术室原有工作流程如下: (1) 手术室护士接到手术申请单;(2)护士长根据申请单安排手术台与手术时间;(3) 手术当日早晨8:00前护工至病房接收手术患者;(4) 病房护士查对患者并留置导尿管;(5) 护工将患者接入手术间等候手术;(6) 麻醉前巡回、器械护士及麻醉师再次查对病历及其患者;(7) 患者在接受手术前进行静脉穿刺及麻醉;(8) 患者在手术间接受手术;(9) 手术结束后等待患者苏醒;(10) 患者苏醒后护士拔出气管插管;(11) 麻醉师及护工护送其患者回病房。

手术室工作流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8-12]:

3.1 工作人员问题:麻醉师存在缺编现象,个别麻醉师同时负责多个手术,工作强度大,且排班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繁忙与空闲的状况并存,人员利用率低;护士人员不足,工作强度大,疲劳作业,影响护理质量和病人安全;工勤人员不足,不能满足手术工作需要;且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2 人流、物流的问题:由于手术室设计上不够合理,人员和手术物品的通道没有分开,出现交通不畅、拥挤的现象,影响手术的开展;由于手术室数量有限,已不能满足手术量日益增加的需要,特别是手术进行中所需手术物品的获取存在诸多问题,浪费时间;随着手术室工作量的增加,手术室工作流程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改变,工作效率低下;

3.3 工作流程问题:第一台手术开台时间太晚,大多在9:00以后,且没有明确的首台手术开台时间,存在大量拖延现象;连台手术接台时间不合理,其间隔时间的合理控制严重影响手术室的工作效率与质量。间隔过长会造成手术资源的浪费,间隔过短,不利于手术室的消毒和净化,影响手术室空气质量,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等不良后果;接送病人流程不畅,由于工勤人员存在素质差异,接错病人的现象时有发生,存在接送、核对的中间环节过多以及电梯不通畅等问题;存在大量无效手术时间。病人进入手术室之后往往不能及时的实施手术,大量的时间浪费在等待主刀医生、等待手术器械等事项上;

3.4 手术室环境问题:接台医师等待环境有待改善,连台手术医师没有适宜的休息空间,不能有效地进行休息,不利于手术的安全开展和保证手术质量。手术室就餐环境有待改善,由于人员繁多、工作时间紧张,特别是中午就餐时间,就餐人员相对集中,就餐人员就餐地点分散、拥挤,如此的就餐条件不利于手术室的环境和洁净;

3.2 改善对策及其方案

流程改造前手术室的流程主要存在以下五种问题[13]:(1) 动作操作过度;(2) 患者等待时间过长;(3) 服务提供过度;(4) 治疗效果不明显;(5) 患者移动的无效距离长。

流程管理的着眼点:

3.2.1 移动分析:考虑患者在手术室移动的距离以及被消耗的时间等,移动路径的减少和手术室与各相关科室或设备科室间的路线的调整均可减少患者的体力消耗和时间浪费;

3.2.2 操作分析:操作方法的是否合理、是否必要,分析后则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和操作。

3.2.3 贮存分析:应中点对库存药品及消耗进度进行调差与分析,避免不必要的药品积压。

3.2.4 根据具体患者的病情,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相关检查与检验,节省人力、物力等。

3.2.5 等待分析:等待的时间应降到最低限度,针对性的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在此分析的基础上,手术室工作流程的改善应在在对原有工作流程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删除、简化、合并、重排和新增的改善手段,对原有医疗服务机构流程进行系统性改善,以实现使患者更加满意、效率更高和成本更低的目标。如下图所示[14]:

其具体运用如下[15-16]:

(l) 删除:删除对服务增值无效的环节;

(2) 简化:简化成本导向流程,通过成本分析,减少导致投入增加或成本上升的关键影响因素;简化时间导向流程,特别注重对整个流程中各环节所占用时间以及各环节间的协同时间;简化病人导向流程,以满足患者为前提,尽可能减少非服务性的工作;

(3) 合并:将分散在不同职能科室、由多名专业人员完成的几项服务,压缩成一项相对独立的任务;

(4) 重排:对服务活动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处理,改变原流程中服务活动的先后顺序,形成高效运作的新流程;改变服务活动间的逻辑关系,将原服务活动间的串联式改为并联式,并运用“并行工程”提高流程效率;

(5) 新增:针对手术室存在的问题,共同讨论最佳的解决方案,并用流程管理中的先进工具表把任务细分,责任到人。

3.3 改善过程及其结果

首先,认真分析手术前准备、术前核对、手术实施、及连台手术流程中的各个衔接的环节,明确各岗位的工作流程,例如手术室器械护士手术核心流程应包括:物品准备,病人查封,建立静脉通道,展开无菌台等;

其次完善手术室护士工作流程图,严格按照手术要求准备所需器械与设备,需进行事先充分准备与演练,不断提高其工作水平与能力;

再次,绘制麻醉医生工作流程图,严格按照手术要求准备手术所需麻醉物品,简化工作流程。

在明确术前及术中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及其责任后,通过鱼骨图的原因分析法找出不尽合理的流程与环节。在此基础上,本科室成立了护理配送中心,并在每个手术间配置一个三级柜,用来存放近几天手术中所用的一次性物品、麻醉药品、护理物品等;在根据以往手术过程中所使用物品的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把每类手术所要的物品标准配置列出清单,包括手术器械、一次性物品、护理物品及麻醉药品等;安排专人负责提前一天收集第二天各手术间的手术基本信息,根据每个手术间要开展的手术确定配送物品的种类和数量;手术所需的基本物品配送到位后,由资历较老的护士担任专职配送员,来回巡视各手术间临时需要的物品,及时补充手术所用的物料。通过流程管理的应用,其工作流程更加合理,科室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大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对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

4 总结

手术室是医院的重要部门,是各种医疗资源密集的部门,也是有效降低成本最有潜力的部门。其流程管理的优化,意味着其使用效率的提高,不仅能增加外科患者的周转,减少患者的无效住院时间,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而且对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将BPR理论应用于手术室工作流程的研究研究较少,本研究侧重于BPR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程序的研究,有利于其工作效率的提高,满足日益增長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 胡辉.业务流程再造(BPR)理论与系统建模方针的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05:12-14

[2] 于涛.企业业务流程再造效果的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17-19

[3] 贾品荣.流程管理的七大核心要点[J].企业研究,2007, 3:12-13

[4] 孙勇.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医院信息化管理的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6:5-6

[5] 魏晓雁.A医院业务流程再造研究[D].东南大学,2005:16-17

[6] 冯薇.流程再造:改造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科学方法[J].中国医院,2005, 9(8):75-7

[7] 蔡仁美,祝惠琴,尉国莲.关键流程在手术患者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2008, 25(SA):59-61

[8] 王仁红,陈家应,唐立健.流程管理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2):1139-1140

[9] 孙刚,周军.浅谈医院业务流程再造[Z].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7, 14(4): 47- 47

[10] 山慈明,宋葆云.手术室接送患者流程再造效果探讨[J].护理管理,2008, 23(12):56-59

[11] 张丽华.流程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 25 (11B):55-60

[12] 王军,周洪柱,刘晓光.麻醉科流程优化的相关管理措施[J].中国医院,2008, 12(11):7-8

[13] 唐静,娄安华,李红艳.浅析提高手术室使用效率的方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 9(16):3881-1882

[14] 陆会均,沈康.流程管理在医院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2):19-20

[15] 舒泽蓉,邹小琴,陈小蓉.大型综合医院流程管理思路探析[J].西部医学,2009, 21(1):148-149

[16] 李晶. 流程管理在三级医院手术室的应用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0:13-16

通讯作者:

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材料 篇4

为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院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卫生部于2011年4月开始了新一轮医院评审的有关工作,同年12月制定印发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根据卫生部新一轮医院评审工作部署,我省于2012年4月启动并全面部署了第三周期医院评审工作。我院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全面部署迎接全省第三周期医院评审,为更好的做好评审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方针,围绕“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以医疗品质和医疗服务成效作为评审的重点。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上来,实现科学发展,使评审工作成为我院建设、改革、发展的“助推器”。提高认识,全员动员,积极参与,各负其责,力争使我院在全省第三周期医院评审中取得成功。

二、组织机构

(一)成立三级甲等医院评审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二)成立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临床管理部 主 任: 副主任: 成 员: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2年2月至2012年12月)1.4月至6月份工作安排:

熟悉标准,医院将《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印发至各个科室,通过开展科室周会、“医疗质量安全日”学习等活动,全院职工集中学习并讨论该实施细则。

2.7月份工作安排:

①7月上旬医院召开全院动员大会,明确迎检目标和任务,并将评分指标分解到责任科室负责人和分管院领导;

②7月中旬三甲评审办公室召开成员工作会议,确定成员职责及具体工作任务,学习评审办法。本次三甲评审在评审模式上,采取“围评审期管理模式”;在评审标准上,体现医疗服务同质化管理的要求;在评审方法上,引入PDCA管理法则、追踪方法学等评价工具和方法,注重质量的持续改进,克服了以往医院评审中存在的弄虚作假、形式主义以及评审后滑坡等问题,力求医院评审结果客观、公平和公正,建立健全医院管理的长效机制;在评价方法上采取多渠道、多维度采集信息,主要采取书面评价、医疗信息统计评价、现场评价及社会评价等评价方法;

③根据2010年卫生部修订印发的《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责任科室7月底前修订完我院的《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④7月下旬,责任科室做好疾病分类核查工作,规范重点疾病诊疗,其中必须落实急性心肌梗死等8个重点疾病诊疗规范;

⑤7月下旬,责任科室采用DRGs方法查阅病历首页,从诊疗疾病分组、医院运行信息以及18种疾病、18种手术等方面监控诊疗质量。3.8月份工作安排:

①8月上旬,医院对照《诊疗技术基本职能》,核查临床、医技学科建设情况,其次对照《医院技术项目目录》,核查各业务科室技术项目开展情况,同时要培训医师,规范诊断和治疗名称,规范ICD10、ICD9编码,科学使用DRGs器;

②8月中旬,责任科室运用PDCA理论和方法,对照《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逐项开展第一次自查、自评,形成自查报告,并上交至三甲评审办公室。

4.9月至10月份工作安排:

医院组织专家对各科室自查自评进行督查,并汇总反馈,逐项解决相关问题。

5.11月份工作安排:

全院开展第二次自查活动,形成自查报告,上交至三甲评审办公室。6.12月份医院针对第二次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二)自评上报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

1.1月至5月份,各责任人按评审内容逐项再次进行自查、督查。凡需要医院解决且能在评审前解决的各类问题,各科室以书面材料于2013年5月31日前交评审办公室,然后由医院办公会讨论决定。

2.6月份全院做好现场评审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三)现场评审阶段(2013年7月开始)。

四、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科室要提高对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和熟悉评审内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能得分的不丢分,难以得分的要创造条件争取得分,使医院“三甲”评审总分位列全省前列。2.加强管理,落实责任。三甲办公室每月组织召开工作例会,汇报评审工作进度及落实情况,做好阶段工作小结,布置下一阶段工作。各科室主任为各类指标实现的第一责任人,各职能科室和分管院领导要经常深入各科室,加强检查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工作不力,态度消极或怠慢人员,一律从严查处,情节严重者,将给予降职、降级处理。

3.明确目标,严肃奖惩。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第一章至第六章评审要求,三甲医院必须达到以下基本标准:C级≥90%;B级≥60%;A级≥20%,其中48项核心条款:C级≥100%;B级≥70%、A级≥20%,严查、禁绝48项否决项目和重大过错项目。在评审过程中出现任何个人因不履行岗位职责或其他主观原因造成不达标的,中层干部的给予就地免职处理;在职职工的给予留院察看直至开除处理;合同制职工的直接给予开除处理。同时,对在评审过程中的有功人员医院将优先提拔重用和晋升聘用等。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汇报 篇5

XXX(2013年1月2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审专家: 新年快乐!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 我们非常荣幸地迎来了XX省医院等级评审委员会的专家对XX医院三甲创建工作进行正式评审验收。这是对我院工作的最大支持和鼓舞。在此,我谨代表XX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就三甲创建工作作简要汇报。

一、医院基本情况

XX医院始建于XX0年,201XX年1月创建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1年XX月经XX科委、XX卫生局批准,XX编办核准,在我院成立XX省XX临床防治研究所,实行院所合一管理。

目前,医院占地XX万㎡,业务用房XX万㎡。资产总值XX亿元,设备总值X亿元,编制床位XXX0张。设临床一、二级学科XX8个,独立专业病区XX个,医技科室XX个,综合性门诊部1个,健康体检部1个,职能科室XX个。在职职工XXX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XXX人,其中,高级职称XX人(正高级13人),XX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县级拔尖人才XX人,专业学科带头人XX人,统招博士3人,硕士XX人。是XX医科大学等三所医学院校教学医院,XX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单位先进集体、全国院务公开示范点、XX省白求恩精神示范医院、XX省“三好一满意”活动先进单位、XX省优秀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

二、创建工作措施

(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措施坚强有力。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院三甲创建工作,至始至终把创建作为XX县的重大民生工程来抓,批准了XX大学编制的《XX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规划》,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从组织领导上,县委XX书记多次就三甲创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指出要从人才引进、硬件建设、设备投入等方面全力确保三甲创建工作需要;县政府XX县长亲自挂帅担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及时研究解决医院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人员编制等方面的问题;县四大班子分管联系领导多次到医院现场调研指导工作,多次召开创建工作专题协调会。从资金投入上,虽然县财力十分有限,县政府安排了三甲创建专项建设资金XXX万元,以及XX年贴息贷款XX亿元,解决了创建中的重大难题。从人才引进上,县上“万名人才引进工程”重点倾斜医院,赋予我院不受编制指标限制,自主招录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和引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学科带头人的政策,给予医院引进的研究生和副高以上人才政府一次性安置费、每月津补贴等XX项政策优惠,5年累计安排医院人才引进奖励资金近千万元。近3年来,医院引进三甲医院工作前学历本科副高级职称以上学科带头人1XX人、博士X人、硕士XX人。

(二)医院精心谋划部署,组织措施层层到位。

一是健全创建组织。成立了院级创建领导小组、专项工作组、科室创建小组,制订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实施方案》、《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倒计时方案》等实施办法。二是明确创建责任。与各科室、各创建组签订《创建责任书》,拟定了《XX医院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任务分解书》,各科室主动向医院递交创建决心书。三是充实重点部门创建力量。选调了XX名科主任、护士长到医务科、护理部任职,加强医疗、护理创建工作力度。四是组织 1 专项创建活动。在全院范围内开展 “学规章

明职责

比知晓

重执行”专项创建活动,组织院科两级考试考核15次,职工“应知应会”全面加强。五是找准创建落实点。对照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查找关键点,明确措施,编制了610页条目清晰、内容详尽的《XX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创建科室落实点》,使创建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三)督查指导紧密结合,环环相扣推动整改。

一是加强对创建工作的全程督导。制订了《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目标考核方案》,将创建工作考核纳入目标月考核的同时,分阶段组织创建工作专项考核;3年下发创建考核通报60余期,创建工作简报百余期,建立了良好的信息反馈及持续改进机制。二是多次聘请专家现场指导。先后有XX医院、XXXX等大型教学医院专家来院指导创建工作,选派医院管理干部及创建工作骨干到多家三级医院学习,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三是高度重视和落实试评指导专家意见。今年XX月试评结束后,针对专家提出的XX条意见,院创建办立即分解任务到相应科室,要求其限期整改。四是持续改进创建工作质量。充分利用PDCA质量工具提高创建质量,仅半年强化整改期间就召开创建会议30余次、专项检查考核10余次,自查自评3次,及时发现创建工作中的问题,解决创建工作困难,持续改进创建各项工作。

三、创建完成的主要任务

(一)突出医院公益性质,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1.坚持政府主导,医院硬件显著改善。一是新建XX万㎡内科大楼。该工程被县政府列为重点工程,仅两年时间即可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可新增病区17个,床位XX00张,车位XX00个,并扩建现有手术室、ICU、KCU、新生儿科、病理科和功能科,新增静脉药物配制中心。二是切实落实三级医院建设规范。投入近千万元对原急诊科、检验科和供应室进行高标准改造,全部达到三级医院建设要求。三是满足三甲技术开展设备要求。先后两次投资近亿元资金购置64排CT、1.5TMRI、DR、关节镜等大型医疗设备50余台件,使设备总值达2亿元以上,为新技术、新项目开展提供可靠保障。

2.落实帮扶协作,发挥区域辐射作用。一是大力支援基层医疗机构。对XX镇、XX镇、XX、XX乡、XX乡等乡镇卫生院开展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工作。3年选派1名院级领导、XX余名医务人员支援乡镇卫生院,捐赠设备、卫生材料价值达50余万元,捐赠现金66万元,免费接收进修生100余人。二是坚持开展下乡义诊和巡回医疗。3年送医下乡20余次,有568人次参加,涉及偏远乡镇、村20余个,义诊病人35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近6万份,接受咨询4000余次,党员现场捐款近万元。三是发挥医疗龙头作用。完成全县XX名乡村医生培训,受到政府及社会多方的广泛好评。四是支持贫困乡村,促进脱贫致富。定点联系了XX村,对因病致贫患者减免就诊费用,捐赠现金20余万元;对考入大学的学生给予经济补助,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3.加强应急管理,不断提升应急能力。医院历经了震惊中外的“12.23”XX、特大XX、XX洪灾、雷击等重大突发灾害事件医疗救治工作的考验,多次受到卫生部及市、县党委、政府的奖励和表彰。但为进一步提升应急能力,一是完善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调整院级应急领导小组,设立应急办公室、科室应急小组,明确各级应急组织人员职责;二是加强了应急处置培训。编印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近40个,组织应急培训10余次、演练5次;三是配置充足的救援救治设备。投资近百万元添置应急设备,改善应急设施,建立应急仓库;四是重视应急工作的持续改进。通过对脆弱性灾害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制定相应预案、方案、措施,举行模拟演练,全面提升全院干部职工应急反应处置能力。在我县顺利完成XX省应急示范县创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坚持科教兴院,不断提升医教研水平。一是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在完善科室设置、充实专业技术力量的基础上,大力推行“1.3.5”技术进步战略,要求每个科室每年必须推广应用1 2 项新技术、开展3项新项目、诊治5例特殊疑难重症。3年来,医院推广完成应用技术项目XX余项,新技术、新项目XX余项,特殊疑难疾病诊治XX余例。二是科研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X月在我院设立XX临床防治研究所,必将推动库区地方病、寄生虫病、传染病的临床防治工作。三是临床教学能力水平不断提升。近5年,先后通过了XX民族学院、XX医药高等专科学校、XX医科大学的教学评估和XX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审验收。四是继续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步伐加快。医院将人才培训与专技人员晋级晋升挂钩,多次邀请知名三甲医院专家来院讲学,3年举办省级继续教育项目35项,派出100余人到全国各地三甲医院进修,举行院内继续教育讲座150余次,参加人员超过1.5万人次。

(二)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增强社会满意度

1.全面优化医疗工作流程。医院针对门诊患者看病就诊挂号等候时间长,推行门诊分诊护士一体化管理,实现挂号到就诊不超过5分钟;针对山区农民当日就诊完成难,推行“XX工作制”,保证患者当日就医当日往返,有效减少患者经济支出;针对患者节假日看病难,推行无假日医院,并免收挂号费,3年累计免收金额达30余万元;针对患者专科就诊难,加强分诊工作,推行专科专治,实行门诊住院一体化管理;针对患者找名医难,开通网络、电话、现场预约,切实方便患者就医;针对老年人就诊等候难,发放夕阳红健康卡万余张,免挂号费12万元,受到老年患者高度赞扬;针对乡镇转诊病人就医难、找知名医难,设立对外联络、转诊转院办公室,免费导诊导检,并提供医院大型设备检查10%的优惠。5年来,医院已免费转诊转检病人近万人次,免大型设备检查费40余万元。

2.畅通急诊急救绿色通道。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投资300余万元对急诊科进行改造,规范房间设置,优化功能布局,完善急诊标识,添置抢救设备,使急诊急救工作开展更加有保障。二是严格执行急诊管理规定。在不断加强内外科急诊管理前提下,医院抽调人员开设儿科24小时专业急诊,并对妇产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专科急诊明确了具体要求,落实急诊24小时预检分诊和6个重点病种急诊服务流程和规范,确保急诊救治及时、准确。三是提升急诊救治能力。选派急救能力较强的内外科医师到院前急救部轮转,对全院承担急诊任务的人员进行培训准入,提高急诊急救医疗能力。四是加强急诊重危环节管理。认真落实首诊负责制,严格急诊会诊管理,为重危病人佩戴专门标识,实行急诊检查优先,做到先救治、后付费,确保急危重病人的安全。

3.切实保障患者合法权益。一是重视医患沟通。多次举办加强医患沟通培训会,修订完善了医患沟通制度,实行回访登记制度,让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二是严格知情告知。出台《知情同意告知制度》、《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重点加强了高危、特殊诊疗、输血、贵重药品、耗材、麻醉及手术等的知情告知管理,并将医务人员执行情况纳入目标考核进行日常监管。三是改进投诉管理。在原服务投诉、质量投诉、物价投诉分设的基础上,独立设置投诉办公室,变多头管理为专职管理,尤其重视投诉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效果的评价,促进投诉管理的持续改进。4.认真开展满意度三方评价。医院为了真实了解病人对医院的评价,切实改进各方面的工作,特地选择了XX大学华西医院组成第三方评价专家组对我院系统、客观、公正地进行三方评价。历时近4天,分别出具了门诊、住院病人满意度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门诊、住院患者对我院综合满意度较高,尤其是住院患者对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医生工作作风、医护技术水平、医德医风、就医环境、入院手续办理流程满意度均达到90%以上,有98.3%的患者认为医疗费用合理或基本合理,90.9%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推荐家人和朋友到医院就医。同时,报告也反映出我院在医保政策流程、门诊费用控制、大型设备检查、基本药物使用告知、医德医风监督等方面的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强化医疗业务管理,确保质量持续改进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抓住“决策—控制—执行”三大要素,实行院科两级负责制,建立健 全医院、科室、个人三级医疗管理与质量控制体系。明确医生、护士、药检技人员为医疗质量实施直接责任人,科主任、护士长为医疗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分管院领导及职能科室为监管责任人,使质量管理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活动、有效果。

2.健全质量管理机制。一是完善质量管理制度。3年修订完善《医疗核心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用血管理制度》等医疗管理制度85个,推进质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二是推行“医疗核心制度评审过关制”。实行“科室申报,专家督导,医院考评,择期复评,限期评审,奖惩兑现”的管理办法。三是严格病历质量4级控制。坚持病历专家评审制,定期开展病历质量评比和缺陷病历点评会;针对带共性的质量问题,出台《病历书写10大禁忌》,病历质量逐年提高,甲级病历率达到95%以上。四是推进合理用药管理。积极推行使用基本药物,严格抗生素、激素、肠外营养及血液制剂、肿瘤药物的管理,明确具体使用权限和范围。3年点评处方12610张,印发处方点评通报25期。

3.强化质量全程监管。我院从2005年开始即成立了专门的质量监管部门,每修订《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重点考评质控运行、制度建设、科室管理、核心制度落实、诊断规范、治疗规范、抢救规范、手术规范、围手术期管理、患者安全等10项指标的执行情况。要求各科室每年制定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工作计划,定期开展质控活动,做到监管主体前移(科主任),监管重心下移(基础质量、过程质量),处罚对象后移(医生负主要责任,科主任负监管责任,科室负连带责任),落实“出现问题的原因没找准不放过、责任人的认识不到位不放过、整改措施落实不放过、责任追究没到人不放过”。3年来,共下发医疗质量综合考核通报87期;科室递交整改报告321份,处罚缺陷个人876人次,处罚金额16万余元。

4.狠抓“三基三严”全员培训。坚持从基础入手,落实从严管理的原则。一是从严完善各类管理办法。制定《医(技)师“三基”考核及管理办法》、《护理“三基”考核及管理办法》,使“三基”培训考核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从严组织“三基”考核。2010年、2011年分别邀请xx医院专家来院培训、考评,使考评工作更加严格、公正;三是从严奖惩兑现。对考核不合格人员,除要求其补考外还给予经济等方面处罚;对考核优秀人员,除表彰外还给予经济奖励。近3年,全院共处罚“三基”考试不合格医师70名、护士100余名;奖励“三基”考试优秀医师24名、护士35名。实现“三基”考核合格率100%。5.认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按照卫生部“医疗安全百日行动”、“平安医院建设活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要求,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控活动。对抗菌药物管理推行“五禁十规”管理办法,利用信息监管手段,限定使用品种不超过35个。下发抗菌药物督查通报16期,缺陷人次41人次,处罚金额1.5万元,收到整改报告XX份,抗菌药物使用控制达到卫生部的要求。积极推行2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共完成XX例临床路径管理,入组率51.45%、完成率72%。与入径前比较,平均住院日下降1.42天,术前等待天数下降0.58天,均次总费用下降XX元,均次药费下降XX元,抗菌药物均次费用下降XX元。

6.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院感控制设施。投资XX万元改造传染病院和扩建消毒供应室,投资XX0万元购置内镜洗消一体化设备,投资XX万元建立XX省首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二是定期开展感染控制的培训教育。举办了以“手卫生、职业防护、合理使用抗生素、病人参与”等为主题的“开医感控,从我做起”的“感染控制周”活动,不断加强医护人员感染意识和感控能力。三是强化重点科室的感染控制。专门购置ATP监测仪,定期对重点感控科室进行检测,从源头上加强感染控制力度,同时,坚持对多重耐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血/尿导管相关感染、高危人群、高危因素等开展监测;将院感纳入目标管理,做到感控年年有目标,月月有考核,存在的问题有通报。几年来,医院感染控制指标达到了目标要求,无感染暴发事件发生。先后荣获XX省感染管理先进单位、XX省医院感染 4 现患率调查先进单位、医院职业暴露调查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优秀单位等荣誉。

7.切实加强患者安全管理。一是重视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多次修订完善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并严格落实考核,强化了制度执行、考核、反馈、整改各项措施。二是认真实施查对制度。在全院推行病人腕带安全识别基础上医院又专项投资XX余万元建立了特殊病区条码识别系统,为落实患者安全提供了信息技术支撑,提高了查对的准确性。三是重视高危环节、重点科室安全管理。对手术、麻醉等严格分级管理与审批,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开展评估;对高风险诊疗技术、新技术开展严格申报、评审报批、授权;对围手术期病人、危急值报告病人,加强护理和病情追踪,规避可防范的安全事件发生。四是探索医疗纠纷调处新机制。率先在XX省内推出第三方医疗纠纷调处机制,并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流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防范预案》等制度流程。X年来,我院医疗投诉、医疗纠纷比例逐年下降。

(四)深化护理工作管理,全面推进优质护理

1.重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一是健全质控体系。认真落实医院-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垂直管理体系,坚持院长为护理质控管理第一负责人,设立质量控制科,定专人负责质量控制,对护理质量实行目标管理,做到日常有监管,每周有巡查,每月有通报,季度有评价,有总结。三年来共下发综合通报XX期,专项通报XX期,处罚XX人次,扣罚金额XX元;科室主动递交整改报告XX份,持续整改典型案例37例。二是加强质控制度建设。针对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以持续改进为出发点,严格按照试行-修改-批准-培训-执行的程序不断完善、修订管理制度,细化工作标准,优化运行流程。三年共新增、修订制度流程374项,同时重视应用PDCA质量控制工具,成立品管圈管理,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举一反三,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三是抓住重点攻克难点。针对查对制度的落实,建立腕带识别制度和重点科室条码识别系统,推行急救病人佩戴特殊标识;针对危重病人交班不到位率先推行反交班制度,加强接班护士对危重病人病情了解,提高护士工作预见性及危重病人病情评估能力;针对护理队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实行护士分层级培训,重点加强新护士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教育,解决新护士责任心不强、护理服务欠规范问题;针对低年资护士基础理论较差、专业技能不强,开展“三基百日技能竞赛”、“三十能手”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护士“三基”理论和技能水平。

2.优化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一是科学设置护理岗位。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岗位,实行定岗分级。结合医疗护理风险、工作质量、劳动强度、业务数量等差异,根据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将护士分为N0-N4五个层级,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职责,下发排班管理规定,对应能力统筹弹性排班。二是合理调配人力资源。针对医院部分科室护理人员偏少,重点科室专科护士配置不足的状况,重点加强ICU、手术室、神经内科、儿科等重点科室的护士配置,使护士总数由337名增加至688名。目前,全院床护比达到1:0.69,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97.69%。同时修订护士调配预案,建立护理人力资源机动库,确保应急调配。三是重视岗位绩效管理。2008年率先推行ABC绩效分配,将护士工作难度、工作质量、危重病人数量、夜班完成数量、患者、医生满意度等指标纳入绩效考核,级差额100元到500元不等,使护士薪酬向工作量大、风险高、技术强的岗位倾斜。同时,对内5次以上被评为A级者授予星级护士称号;对连续两年被评为五星护士者,直接评选为优秀护士,提高当绩效5%;对内5次以上被评为C级者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降低绩效或予以辞退,初步建立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

3.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一是将常规与强化教育相结合。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组织护士梳理不安全流程,剖析典型不安全案例,使护理人员从思想上树立安全防范意识。二是抓环节安全管理。对新进护士定专人重点培训、重点跟班;转入、急危重、有纠纷隐患的病人由高 5 层级护士重点监控;节假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段安排护士长周值班查房;对输液、输血、注射、过敏试验等护理操作严格流程监管。三是实行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机制。建立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激励制度,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积极性、敏感性不断提高,护士主动上报不良事件222起,召开不良事件分析会13次。通过不良事件的报告,以小及大,以点带面,以报促改,以改促管,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四是加强护理风险防控。对高风险病人在病房、患者床头悬挂醒目警示标识,采取积极的针对性预防措施。坚持对每个入院病人进行风险评估,高风险患者评估率达到100%;科室每月对压疮、跌倒/坠床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进行统计、上报,护理部每季度分析、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4.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一是开展“三严禁、四主动,五要求”活动。要求护士接待病人有微笑、见面有尊称、交谈先问候、疾病有关怀、治疗有谢意,平淡之中彰显优质,细节之处凸显关爱。二是重视病区环境管理。医院对病区环境实行“劳务派遣、病区管理、后勤监管、每月评比、奖惩兑现”的管理模式,就医环境更加温馨。三是丰富护理服务内涵。建立爱心服务站,落实专业人员,健全运行机制,免费为残疾人、孕妇、老年人、荣残军人、三五病人等特殊人群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特需服务,举办各种健康教育之家,坚持对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发放健康祝福卡。3年来,发放健康祝福卡11.6万份,出院病人电话回访10余万人次。四是倡导护患关系零距离。开展“聆听病人倾诉,每人每天做一事”、“送水润心扉,病房添温馨”等爱心活动,组织护士为“三无”病人和特需患者捐款捐物,在节日为患者送祝福送温暖,护患关系明显改善。

3年来,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多次受到健康报、XX日报等多家媒体表扬报道,患者服务满意度第三方调查达到95%。连续三年被XX省卫生局评为“XX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单位”,4个科室获得 “XX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科室”,12名护士受到“XX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表彰。

(五)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医院科学发展

1.推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院高度重视管理理念的更新和管理机制的建立,不断引入新的管理办法和手段。几年来,坚持目标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每年根据卫生部和市县卫生局布置的工作重点,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涵盖医院管理、医护质量、感染控制、技术创新、行业作风、运营成本等方面考核指标的《综合目标考核方案》。将目标考核贯穿执行过程始终,做到目标每月有考核,年终有汇总;要求每月下发考核通报,对科室存在的问题予以指出,并由存在问题科室制定整改办法,落实整改措施。据统计,3年来,医院下发医院管理综合考核通报XX期,处罚金额XX万余元,收到整改报告XX份。

2.实施人才兴院战略。一是加大人才引进。2010年实施“万名人才引进工程”以来,争取县委县府授予医院不受编制指标限制,自主招录本科生、研究生和引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权力。二是加强人才培养。近年来,医院选派XX名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XX多名优秀本科毕业生到三级甲等医院进行为期3年的规培或攻读硕士研究生。

3.规范财务运营管理。一是依据“三甲”医院标准和标准化财务管理要求,建立了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经济活动决策机制和程序,强化决策、执行、监督的有效管理;二是投资XX余万元建立了用友财务管理、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物资管理等信息系统,实现了财务数据与成本核算数据的统一;三是持续改进内部绩效考核和成本管理办法,坚持多劳多得,质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重点考核质量和效率,业务与服务,成本与消耗,使医院绩效分配更加合理;四是主动向社会、患者公示收费价格、物价投诉渠道、方式,并采取多种措施确保农民补偿“最大化”。

4.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一是加大行风管理力度。进一步对《行业作风实施细则》、《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实施方案》等行风考评制度进行修订,对收受红包、接收回扣、私自收费、推诿病人等重大行风问题的违反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和要求。二是建立行业作风暗访监督机制和设立 6 行业作风风险奖。聘请了专职行风暗访监督员,常年对医德医风进行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做到从重从严从快处理,凡科内一旦出现重大行业作风违反,一律取消科内行业作风风险奖。三是注重建立行业作风监督长效机制。将医德医风考核结果与目标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晋级晋升挂起钩来。四是重视提高职工思想素质。充分发挥党、群、工、团的作用,每年坚持“五.十”先进评选(10个先进科室,10名优秀中层干部、优秀医生、优秀护士,5名优秀员工、优秀技术创新人才评选)。3年来,医院对违反行业作风的个人进行严厉处罚共XX余人次,扣罚绩效XX万元,处理待岗人员7人以上,调离原工作岗位3人,降职降聘6人,延期转正XX人,解聘3人;同时,收到病人及家属感谢信XX封,牌匾26面,锦旗138面,职工拒收红包23万余元(不含拒收红包内不祥金额),实现了行业作风的根本好转。

5.建设节能环保医院。一是推行环保节能新技术。安装使用的水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为XX省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项目,于2010年6月通过国家节能办验收,奖励资金XX余万元,其运行较普通中央空调每年可节约费用近XX万元;二是出台《节约用电管理办法》。根据科室床日定比定量消耗,超额部分直接与科室绩效挂钩,充分调动了全院职工节能积极性;三是成立设备支持中心。对可共用设备和不常用基础设备实行统一调配使用,仅2012年就调用病床XX床日,心电监护仪XX工作日,大大降低了设备使用成本;四是出台《大型设备闲置成本管理办法(试行)》。针对不同科室下达大型医疗设备闲置成本管理指标,将设备的使用情况和效率与科室的目标考核和绩效挂钩,促进各科室合理使用医疗设备,降低设备闲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推进医院信息化。一是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累计投入XX余万元建立以His、Lis、Ris、Pacs、Emr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化平台,初步建成数字化医院构架。二是强化信息管理应用。创建以来,医院在原有信息平台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合理用药、抗菌药物管理、临床路径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不良事件网络直报、院感传染病管理、远程心电、远程放射会诊、移动护士站等应用管理平台,为切实提高医护质量提供了信息支撑。三是重视信息数据支持。每月开展信息数据统计分析,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抗菌药物使用、感染控制等的监测,切实利用信息化管理工具促进各项管理工作开展。四是重视信息安全管理。建立了严格的信息管理制度,投资近XX万元加强了信息安全软硬件支撑,顺利通过计算机二级等保测评。7.强化后勤服务保障。一是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坚持“社会实施、医院监管、科室考核”的原则,先后完成了保洁、保安、洗衣部等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尤其在环境卫生保洁上,探索“目标月考核、片区排名月追究”的考核办法,效果良好。二是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后勤服务。从2008年就成立医疗支持中心,对急危重病人和特需病人实施免费送诊送检,3年累计接送患者超过XX万人次。三是加大后勤保障支持力度。2010年成立物资配送中心,对全院后勤、设备物资、药品进行统一配送,每年下送药品到科室超过XX次,设备、后勤物资超过XX次,糖、盐水(玻瓶、塑瓶)近XX万瓶,为临床工作人员节省了大量时间,真正做到还护士于病人。四是为患者及职工推行零利润供餐。改变过去食堂对外承包管理为医院自主管理,坚持让利于病人,服务于患者,不谋取任何利润,每年为不少于XX万余人次住院患者配送营养餐至床旁,为XX万人次职工提供自助午餐。

四、创建工作的主要成效

自创建以来,医院在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全院职工的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实现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服务能力、管理水平、社会满意度的大幅提升,主要体现在:

(一)整体实力迅速提升

与2008年相比,业务用房面积由XX万㎡增加到XX万㎡;建设床位由XX0多张增加到1XX多张;开放床位由XX张增加到XX0张;资产总值由XX亿元增加到XX亿元,增长 XX倍;设备总值由X亿元增加到X亿元,增长XXX倍;资产负债率控制在40%以下。

(二)硬件设施完成提质上档

医院拥有64排CT、1.5T磁共振、直线加速器、移动DR、1250mA大型血管造影机等大型设备100余台件;建有高标准规范的手术室、ICU、KCU、内镜诊疗室、病理检查室、放射会诊室、消毒供应室、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和先进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物流传输系统。对医院建设超前的设计理念,规范的功能布局,便捷的工作流程,人性化的装饰装修,有力地促进了XX省区县级医院的建设和发展。

(三)人才队伍建设实现跨越

与2008年相比,医院前学历本科人才增加4倍,博士、硕士人才从无到有,达到XX0余人;高级职称人员增加了1.3倍,达到XX人以上。实现了XX业务科室和重要职能科室配置2名以上研究生,3个科室配置有博士;全院有68名正高或副高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科带头人、科主任。

(四)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独立开展一般科室三级甲等医院技术项目285项,开展率85.8%;重点专科三级甲等医院技术项目157项,开展率42.4%。其中,心内科开展的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肿瘤科开展的适形和调强放疗技术、新生儿科开展的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应用、重度黄疸换血疗法、骨科开展的脊柱肿瘤切除术、稳定功能重建术、髋关节置换术、脊柱侧弯和后突矫形术、消化内分泌科开展的经胃镜或DSA下直管支架植入术、套扎术、普外科开展的腔镜下恶性肿瘤切除术、眼科开展的白内障超生乳化术等技术达到市内同级医院先进水平。

(五)学科发展形成完整体系

专业学科的设置已彻底改变多个专业一个病区的格局。具备较为完整的专业科室管理、人才配置、技术支持、病员数量保障体系,其独立专业病区已由XX年的X个增加至XX个。其中,重症医学科成为XX省临床重点建设专科,骨科、儿科成为XX省特色建设专科,营养科的建设和发展已走在区县医院前列,肿瘤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内科、耳鼻喉科等学科区域优势明显。

(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2012年入出院诊断符合率XX3X%,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8.4%,患者治愈好转率94%,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XX%,甲级病案率XXX%,处方合格率XX%,平均住院日XXX天,与2008年相比质量指标不断提高。临床路径工作得到有效开展,抗菌药物使用达到国家控制标准。

(七)科研教学得到加强

市级科研机构——XX省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防治研究所落户我院,为我院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高平台。已立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厅局级科研项目16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申报专利发明2项,承办省级学术会议X次。发表省级以上统计源期刊学术论文XX篇,核心期刊80余篇。完成了XX医科大学、XX民族学院、XX学校本科、专科教学和XX省全科医师培训近400人次。

(八)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2012年,完成门急诊XX万人次,较2008年增长70%;出院病人XX万人次,较2008年增长192.7%;手术 XX万台次,较2008年增长85.7%;业务收入XX亿元,较2008年增长240%。医院的服务总量和业务收入在区县级医院中仅次于三峡中心医院,位居前列。

(九)区域辐射作用得到发挥 2008年至今已接待XX、XX等省市及各区县的百余家县级医院来院参观、学习、交流;2011年完成XX县医院XX批次50余名护理人员优质护理培训,选派了XX余名医务人员到现场进行指导;连续两年通过三方评价成为XX省唯一进入全国百强县医院的单位,多次参与 8 XXXX等县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救援工作,埠外病人的收治逐年增多,已对周边区县形成较强的医疗辐射能力。

五、存在的不足

(二)医疗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虽然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医院的努力下,引进了大批高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实现了本科生、研究生等基础人才储备的加强。但由于编制限制、晋升管理等因素限制,医护技人员配置仍需加强,大量新进人员职业素质、技术水平、工作能力也还亟待培养和提高;个别科室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或学科带头人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教研工作的开展。

(三)对评审标准的理解和认识不够

新版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内容丰富,内涵要求高,是医院管理建设的重要指南。但由于施行时间短,可借鉴经验不多,因此在创建工作中对标准的领会、方法的实施、效果的评价、改进的方式理解可能存在一定差距,自评结果也不一定准确,敬请给予理解。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几年的创建工作虽然我们脚踏实地、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最终的结果还有待您们的检查验收评价。三甲医院建设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终点,我们相信,有市委市府的高度重视,有市、县卫生局的鼎力支持,有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我们一定能够建成XX区域性医疗中心,成为全国县级医院的典范,为XX县及周边地区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三级甲等医院,医务科,重点工作 篇6

——组织和策划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实践之一

一、对医务科工作的检查方式

1、对临床日常运行工作检查:从晨会交接班、三级查房、门诊、住院、转 科、转院(转诊)出院,随访均有实地查看。

2、采用反向检查法:(1)向医护人员的询问了解情况:如诊疗规范、医疗管理核心制度、医院的规定等。

(2)查验实际执行情况:通过问病人和检查医务科、科室资料

来证实平时是否执行制度,以及执行的情况。故要求资料全面、完整,缺一

不可。

3、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突出重点科室(如手术科室等)与环节,且要求持续 改进。

4、注重依法依规执业,维护患者的权益。

二、医务科重点准备内容

(一)依法依规执业

1、执业医师法、献血法、传染病防治法、药品管理法、母婴保健法、侵权 责任法等,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履行《执业医师法》五项义务。

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3、医务人员必须特证上岗执业:《医师资格证》、《执业医师注册证》;

特殊岗位培训上岗证(护士不能从事,终止妊娠技术工作);

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卫生部发《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执业许可证》; 婚前医学检查——省卫生厅发证;

助产技术服务,结扎和终止妊娠——市卫生局发证; 执业注册:执业类别、地点、范围三项必须符合。

4、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活动,必须遵循相关诊疗技术规范常规和指南,各科 各专业要制定各自疾病的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并要了解基本内容。

5、医疗技术准入管理

第二、三类医疗技术,重点检查是否超范围执业(核对医师、技师、执业注册证、通过病程录、手术记录、麻醉单、报告单等检查); 第一类医疗技术(医院管理)(1)技术目录

(2)手术医疗资格准入制度、分级授权、手术审批

(3)高风险诊疗技术管理:以下技术实行授权管理: 深静脉穿刺术、经皮气管切开术、呼吸机管理连接和参数设置技术、Swan-Qanz导管放置术、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技术、动脉穿刺置管术、电击除颤术、主动脉球囊反搏术、临时心脏起搏术、肾脏CRRT术、经皮动脉置管术、心包穿刺术、各种途经的中央静脉置管术、经皮气管切开置管术、肺动脉置管术、诊断性腹腔灌洗术、经静脉临时起搏器安置术、腹膜置管透析术、心律转复/除颤术、机械通气气管内插管术、持续动静脉血滤和透析、胸腔闭式引流术、人工体外膜肺、纤维支气管镜、人工心室辅助、三腔管气囊堵塞术、主动脉球囊反搏、人工肝与血浆置换术。

4)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管理:准入程序、风险防范、知晓(医生、患 方)。

(5)重大医疗过失行为报告制度重点:医疗及护理缺陷,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性疾病药物不良反应,医疗器械所致不良事件,等项目的监测、报告、登记和处理制度。

(二)患者的权利保障

1、患者的权利:治疗权、知情权、选择权(诊疗方案、高值耗材、放弃治

疗)隐私保密权、安全保障权、投诉权、获得信息权、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

尊重权等。

2、知情告知: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书面告知;72小时谈话、手术前、化疗、放疗、输血(血制品)、病情变化、激素使用、重大诊疗措施改变、自费项目>200元耗材,新方法治疗等。

3、隐私保护:不泄露病人的相关信息,不公开场合谈话病人的病情、诊疗

过程,教学时要合理保护、姓名、肖像、隐蔽部位、减少陪诊人员,男、女分诊

分值等。

4、患者安全(1)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唯一的标识管理、住院号、腕带使用;(2)口头医嘱正确使用。(3)手术安全检查: ①统一明确手术部位标记;

②围手术期病人安全管理、术前、完善检查、评估、施术者、麻醉师亲自查看术中、检查、改变术式谈话、术后、复苏、主刀开具医嘱、术后首程、手术记录、术后

48小时术者查房; ③手术风险评估,手术类型、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手术时间等。

(4)危急值管理、项目、范围、报告、接获、处理流程和可追溯。

(5)患者意外防范、压疮、坠床、跌倒、走失、自杀等。

(6)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非惩罚,自愿报告、具体措施。(7)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活动,参与提供身份识别、部位确认,用药信息,明确提供真实病情和有关信息的重要性。

(三)医疗质量管理

1、管理组织:明确管理第一责任人、院长、科主任;各管理组织活动、记录完善。

科室:科主任为组长、三级医生、护士长等人员组或科室质量管理小组

负责,科室质量监测指标资料收集分析,质量改进、发现问题及讨论整改、并有 记录。

2、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医院质量管理改进方案与考核体系及管理流程;

(2)重点医疗质量关键环节:危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创诊疗操作等;

(3)重点部门:急诊科、手术室、内窥室、重症医学科、产房、新生儿

病房、供应室管理标准与措施;

(4)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及常规并组织培训、考核。医院组织核心制度,人文沟通、心肺复苏、医疗风险防范、医疗质量与安全教育。

(5)临床路径:病种、科室、路径表单、阶段评估、信息化程度。

(6)单病种质量控制:上报、质量指标分析。

(7)住院病人管理:病房管理架构,各人员岗位职责技能要求,诊疗计划的制度(住院病人的管理流程),三级查房,请示(汇报)会诊,讨论制度;出院病人:出院小结、出院健康、康复指导、预约随访、出院病人登记。

(8)手术治疗管理:

1)手术医生资格准入和分级授权,动态管理与再授权制度; 2)术前充分准备后再评估方可制定手术方案;

省会三级甲等中医院发展战略思考 篇7

1 三级甲等中医院今后发展的战略定位

医院定位是中医院努力的方向,三级甲等中医院应该是承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保健于一体的区域性中医医疗中心。通过打造名医、名科、名药和名院“四名工程”;充分发挥中医在康复、保健等方面特色优势;加强医院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制订切合医院发展的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和详细的实施步骤;联合周边多家二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形成中医集团,在医、教、研方面合作互动,发挥整体作用,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和活力;最终成为区域内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中心以及中医的传承、传播基地和疑难杂症诊疗中心。医院只有高定位,才能有高要求,才能打造出区域最高水平的、最受欢迎的三级甲等中医院,从而带动地域内中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

2 三级甲等中医院发展的战略措施

2.1 建立中医人才高地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

2.1.1 吸纳省市名老中医来医院。

省会和直辖市市级中医院占据地理优势,靠近中医药大学,信息来源快,服务人口多,人才的吸引相对要容易,采取“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原则,吸纳全省的中医优秀人才来院为病人诊疗,利用优势,汇集他们的智慧,充分发挥他们的整体效应,打造省市级名老中医诊疗所。

2.1.2 引进、自主培养、储备人才。

采取近期引进,中期培养,远期储备的人才战略。努力提高医院人才的学历层次,职称水平,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吸引有能力承担中医药重大科研任务的高层次人才,储备一批优秀中医人才(包括中医医疗、护理、药剂人才)。

2.1.3 建立健全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

坚持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用好人才,政策上倾斜,鼓励和奖励优秀人才在医疗、科研、教学多出成果。形成人才辈出的良好势态,逐步形成集团化、专家化、梯队化的人才队伍,为医院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发展动力。

2.2 中医教学科研是中医院发展的动力

2.2.1 成为中医教学和科研基地。

中医教学过去是通过传承(理论和实践),随着我国党和政府对民族医药的重视,在中医人才培养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使中医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医学人才辈出,中医科研成果层出不穷,而且有了新的突破,这都离不开中医药大学教学科研的开展。作为三级中医院,应该承担一个地域的中医药治疗和中医药的传承,必须担负培养中医人才,和科研的重任。

2.2.2 成为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密切与中医药大学合作成为大学的附属医院,将大学的科研和教学理念引入医院,引进研究生教育,把中医的理论、辨证、用药经验,作为中医院科研的重点,从中医的理论及临床出发,遵循中医药的基本理论特色。使其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使整个中医学术有所提高,有所发扬光大。

2.2.3 建立高标准的科研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

要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培养中医科研后备人才,就必须建立高标准的科研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为医院科研教学提供保障。通过科研、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和先进科研方法进一步完善中医理论,为中医理论发展提供依据,使中医思想得到更明确、客观的阐述,市级中医院要有发展动力,就要成为科研、教学基地,成为中医人才的培养基地。

2.2.4 建立中医临床药物实验机构。

随着中医院规模发展,科研实力提高,高标准实验室的建立,使医院优势专科成为国家药品监督局的中药临床实验机构,全面提高医院整体水平。

2.3 现代科学技术是中医院发展的新鲜血液

2.3.1 大胆引进先进的诊疗技术。

中医诊断是通过望,闻、问、切的传统方法来实现,而西医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诊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明、发展,CT、MIR、DSA、HIFU刀、血液透析、先进的生物化学检验、超声诊断、介入诊疗等先进的诊疗手段引入以及医院信息系统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医学发展。我们不能把这些技术只局限于西医领域,更应该把它归结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实际上这是社会发展,尤其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所造成的,是为了适应满足患者的需求所造成的[1]。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应该是中西医共享技术,因此中医院应该大胆引进现代科技,为中医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反对引进现代技术就是西医化的观点。正如香港中文大学中医中药研究所梁秉中教授在为《当中医遇上西医》一书撰写的序言中指出:“科技的成果,造成了它(西医)的专横跋扈,早已形成惟我独尊之势,除非传统医学能及时引进科学,利用科学,否则也只好安于自我封闭了”。

2.3.2 争取政府对中医院使用现代技术的理解和支持。

政府部门也要认识到,大型医疗设备和现代技术不是西医医院的专利,应该积极鼓励中医院加以利用,不应该限制。只有医院和政府共同认识到引进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医院才能得到与时代步伐相近的发展。事实也证明中医院发展到一定的规模,现代技术的引进,及西医技术的补充,对中医院的发展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2.3.3 中医院应注重对本院中医人员现代医学知识的培训和提高。

现代中医师也应该掌握很好的现代医学知识,能满足现代患者对中医师的新要求。

2.4 中医传承是中医院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

2.4.1 通过多种形式传承中医技术。

中医对疾病诊疗方面与西医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医讲究的是整体观、四诊合参和辨证论治,比较深奥抽象。而西医讲究的是系统检查和诊断,是以病人的临床症状,生物化学指标,细胞的变化,影像学等资料为依据的医学,更容易为当代人所接受,因此中西医在文化以及对疾病的认识上是有明显的差别。中医药学的发展,始终是中医药学术不断积累、整理、总结、提炼和升华的过程,是不能一朝一夕就能够达到的。中医之所以世代传承,是因为它揭示了西医实验科学无法探知的人体生理特殊本质内容,它使人类自我生命认识达到了全面性的认识。中医精髓是他的思想,他的多年积累临床经验,是几千年的医学精华传递的结果,是书本上难以学到的,所以中医要求更多的临床实践,更多的使用中医传统方法思维和诊断疾病。中医技术不是经过一代人可以总结出的,必须经过传承,医院要充分认识到传承的重要性。中医是以临床为本,更加重视“术”,重视临床的经验,更重视师傅带徒弟式的临证实践,这是现代医学教育所不及的。建立好名老中医工作室或研究室,通过名老中医带徒;研究生教育;“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以及中医药学家经验传承博士后四种模式[2],将名中医的思想,治病理念,临床经验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2.4.2 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医院成为中医传承基地。

中医传统的发挥和传承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作为三级医院应该成为中医药传统发挥和传承的基地,要详细地制定计划和措施,有步骤地实施,保障名老中医的中医思想,临床经验传承、传播和发扬。

2.5 集中力量形成规模是中医院生存的法宝

2.5.1 成立市级名老中医诊疗所。

近年来有人认为中医生存成为问题了,全国的中医院在减少,有被西医吃掉的危机,甚至有人提出要废除中医的想法,虽然是荒谬之举,但是我们中医人不能不引起警觉。如何去发展中医团队是摆在我们中医院面前的课题,从一些成功中医院发展经验来看,集中名老中医形成中医团队,使中医具有强大生命力,才能抵御外来于现代医学的竞争压力。作为省会三甲中医院,有地域优势,有人才积聚优势,有中医药大学临近优势,医院可以以市级中医院的名义招集市级、省级或者市周边城市的名老中医于一地进行中医的诊疗,既方便病人,也可解决中医单独行医力量单薄的局面。打造一个品牌“看中医到市级中医院名老中医诊疗所”的口碑。这样可以使中医技术得到充分发挥,更具活力,得到长足的发展壮大。为医院成为名院打下基础。

2.5.2 建立中医院老中青的专家团队,形成国家,市级重点优势专科。

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引进,培养,储备中医老中青人才,逐步形成在医疗,科研,教学方面有竞争性优势专科队伍,并且在某方面做出特色,和独特的疗效,申请成为国家、市级重点优势专科,扩大中医的影响力,吸引病人,以点带面全面发展中医药。

2.6 突出中医特色,保持和发掘中医传统医疗是中医院发展的优势

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该把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药关于养生、保健、预防、康复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在未来医学发展中大有可为,这是值得研究、挖掘和发扬的重要领域。

2.6.1 把中医特色和优势贯穿于防治疾病的全过程。

步入新的世纪,医疗市场竞争激烈,除了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培养、引进人才,完善服务功能,同时应该积极挖掘和发挥中医特色,把中医特色和优势贯穿于防治疾病的全过程,使中医院各项工作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2.6.2 加强中医成果的转化,保持和发扬中医传统医疗。

根据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法规,为中医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从而规范,激励,促进中医成果的转化,使中医技术得以推广,惠及更多的民众,提升了中医的服务能力,同时也将提高了中医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力。2.6.3突出中医特色,推广中医适宜技术优势。中医重视调节功能,通过机体自身的能力抵制病原。因此我们应该发挥中医技术在疾病预防和疑难疾病治疗的优势,通过强化“冬病夏治”、“冬季进补”、“冬令调补-膏方”、“中药药师咨询”、“膳食指导,药膳”等理念;采用“中药制剂”;“针灸理疗”等中医适宜技术;收集“独特疗效民间验方”;整理名老中医医案、分析名老中医辩证思维;成立治未病中心;加强中医专科建设等方法来突出中医院的中医特色,保持和发掘中医医疗技术。

2.7 医院管理是中医院高效发展的保障

2.7.1 战略规划医院发展:

医院是个知识密集型单位,也是一个复杂系统,给管理带来严峻挑战,既有个性管理,又有共性管理,关键是医院领导班子要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要有敏锐的目光,有战略思维,带领医院朝正确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领导要勤于思考、周密思考,建立完善的、先进的工作制度和流程,大胆实施,促进医院发展。同时也要注重培养既懂医学又有懂管理的人员,形成梯队,储备医院管理人才。

2.7.2 引进现代管理理念。

医院要发展,要求领导更多地学习和引进现代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引进如ISO9000或ISO9001、JCI质量控制体系,对中医医院的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运用ISO、JCI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进行系统管理,采用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运用现代企业的绩效考核,使工作制度化、流程化,减少管理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从而促进医院快速平稳地发展。

2.8 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宣传是中医院文化的活力

2.8.1 加大中医文化的宣传力度。

中医的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要把他传承下去。我们必须作为中医文化的宣传者、解释员,市级中医院应该承担起这样的责任。通过宣传媒体介绍中医知识,定期进行中医文化节,书写中医的医案记录传承中医经验相传中医文化,中医进社区等方式进行宣传传承。

2.8.2 通过特色中医宣传中医文化。

收集和整理传统疗效独特的医方,申请专利,成为医院的知识产权。在确保符合药品管理法律法规和药品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把它做成制剂加以推广、发扬,既可以提高老百姓健康水平,又能宣传中医文化,提高老百姓对中医的认知度。中医在治未病上是有独到之处,在预防保健方面采取多种形式中医适宜技术,凸显中医文化技术优势。

2.8.3 加大国内外交流宣传中医文化。

国内外合作促进信息交流,重视与国外交流和合作机会,引进先进理念,加速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建立地域之间三级甲等中医院中医技术和文化定期交流制度,取长补短,互通信息,共同进步,提高中医药的整体服务水平,拓展中医药服务市场和竞争力,为中医药带来更广阔前景,把中医技术和文化传遍全世界,让全人类都能了解中医、接受中医。作为市级中医院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医文化传承和宣传是我们中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

2.9 中西并重是中医院发展值得探索的道路

2.9.1 中医治疗手段和西医一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现在很多中医院引进了西医技术,使用了西医诊疗手段,使医院整体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医院不应该拒绝西医,应该抱着相互促进,互补优势的态度看待西医引入。如肾功能衰竭病人到了晚期,出现一系列症状,中医可以通过辨证论治调节病人状态,但是没有好办法让病人因肾功能衰竭的指标恢复正常,治疗效果不理想,而转入西医院,使中医院病人流失。西医可以通过血液透析,纠正病人的生理指标,但是贫血,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就不能够得到改善,这时应用中药,可以获得满意疗效。所以中医和西医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同时进行诊疗,会取得很好的疗效,所以中西医需要互补。

2.9.2 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医疗要求越来越高,中医有很多独特疗效的治疗方法,如骨科手术,在止痛、消肿、促进骨折愈合方面,中医就有比较明显的疗效。又如在临床上常遇到外伤的骨科病人,用传统中医治疗手段没有办法解决或不能够完全诊疗的情况下,需要西医方法去处理,如果西医力量不强,转院必然造成病人不便和痛苦。所以中医院应该积极引进西医的诊疗手段来补充中医的不足,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2.9.3 医院发展的需要。

现有的医疗体制,医院得到政府的补贴有限,医院运行成本增加,再加上中医院中医诊疗收入低,中药的收入不高,中药加工,和配药成本高,完全靠中医,医院职工的工资福利得不到保障,就谈不上中医院发展。从理念上来看,中医院需要引进西医,就像西医院要引进中医一样,中医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胆引进西医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不能认为中医院被西化,而故步自封。

综上所述,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战略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国家政策的扶持。同时我们必须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人与物相统一,努力提高医院领导的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持续实施人才,技术,科教,传承,规模,文化,管理战略,探索中西医并重中医院发展的道路,抓住机遇,把握关键的战略管理,统筹兼顾,才能够高屋建瓴,掌握中医院发展的主潮流,培育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在竞争中的不败地位,适应医疗市场的需求,促进医院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

摘要:省会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的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面临很多困难,通过对目前三级中医院发展现状分析,结合现有的机遇,提出对三级中医院发展战略思考,认为中医院必须软件与硬件相结合,人与物相统一,努力提高医院领导的战略思维和决策能力,持续实施人才、技术、科教、传承、规模、文化、管理战略,积极探索中西医并重的中医院发展道路,抓住机遇,掌握中医院发展的主流,培育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得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适应医疗市场的需求,促进医院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

关键词:中医院,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姜爱平,崔蒙.关于中医现代化的思考[J].中医杂志,2007,48(8):742-744.

上一篇:高级财务会计期末重点下一篇:英语四六级考试万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