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第二版答案

2024-10-01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答案(通用6篇)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答案 篇1

企业管理基础知识(第二版)

共80课时

第一章 企业管理概述(1)

§1—1 企业(1)

§1—2 企业管理的职能和任务(6)§1—3 企业管理组织(8)

§1—4 企业管理组织机构及其变革趋势(10)思考题(14)

第二章 行为科学(15)

§2—1 行为科学概述(15)

§2—2 企业领导素质与领导行为研究(20)§2—3 团队管理(23)

思考题(27)

第三章 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28)§3—1 企业文化的内容和特征(28)§3—2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32)§3—3 企业形象(35)

思考题(38)

第四章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39)§4—1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述(39)§4—2 企业人力资源开发(41)§4—3 企业的绩效管理(44)

思考题(45)

第五章 经营战略(46)

§5—1 经营战略概述(46)

§5—2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50)§5—3 经营战略管理(54)

思考题(57)

第六章 经营决策与计划(58)

§6—1 经营决策概述(58)

§6—2 经营决策的方法(61)

§6—3 经营计划(68)

思考题(73)

第七章 生产管理(74)

§7—1 生产管理的内容及生产过程组织(74)§7—2 生产作业计划和控制(80)思考题(84)

第八章 销售管理(85)

§8—1 产品策略(85)

§8—2 销售方式的选择及分销渠道策略(88)§8—3 促销策略(94)

思考题(96)

第九章 物流管理与库存控制(97)

§9—1 企业物流概述(97)

§9—2 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管理模式(100)§9—3 物料储备定额与库存控制(103)思考题(107)

第十章 全面质量管理(108)

§10—1 全面质量管理概述(108)§10—2 质量保证体系(111)

§10—3 质量管理小组活动(115)§10—4 全面质量管理工具(117)§10—5 质量认证及系列标准(122)思考题(123)

第十一章 设备综合管理(124)

§11—1 设备综合管理的内容和任务(124)§11—2 设备的选择和经济评价(125)§11—3 设备的维修、改造和更新(127)思考题(130)

第十二章 财务管理(131)

§12—1 财务管理概述(131)

§12—2 主要的财务报表(133)§12—3 财务指标分析(138)

§12—4 财务综合分析(142)

思考题(144)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答案 篇2

随着世界信息化程度的加深,电子文件管理日渐成熟。从世界范围看,在ISO15489成为文档管理的第一个国际标准之后,ISO23081、ISO22310、ISO26122、ISO26012等国际标准也相继出台或正在制定中。这些国际标准的制定,表明了文档管理,尤其是电子文件的管理,正逐渐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的发展轨道。

在国际大趋势的影响下,鉴于文档管理的个性化特征,目前若干国家和地区纷纷开始制定本国或本地区的电子文件管理标准,以期解决文件管理中一些操作层面共性与个性相互协调的问题,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功能需求的设计便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除了大家熟知的美国ERA项目外,欧盟的《电子文件管理通用需求》(Model Requirements for the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Records,以下简称MoReq)也很有代表性。2008年2月该需求出台了第二个版本(以下简称MoReq2),本文将对该需求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介绍。

1. MoReq的修订过程及修订目的

MoReq最初制定于2001年,是在欧盟文件生命周期论坛(Document Lifecycle Management,DLM)的倡导下,由英国的康维尔管理咨询集团(Cornwell Management Consults plc)组织来自10个国家的13名专家共同工作起草完成的。在此后的几年间,MoReq成为欧盟文件管理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但随着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及信息技术的普及,文件信息化工作的复杂性逐步体现出来,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也应运而生,有大量的具体工作需要做。其中最为紧迫的就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建设。

虽然第一版MoReq提出了一整套电子文件管理要求,尤其是电子文件管理系统(ERMS)的功能需求,并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元数据作了较为详细规定,但是其需求描述过于概括和抽象,无法直接用于设计和评价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且反映不出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同时,在内容上缺乏与最新的国际标准的一致性和兼容性。因此,为了使MoReq适应欧盟各国新阶段文件管理的需求,更加贴近于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期电子文件管理的实践,2006年2月,欧盟正式启动MoReq的修订程序,并发布了MoReq2《范围报告》(Scoping Report)。

该报告指出,MoReq2的目标是适用于每一个欧盟成员国,这就要求它所提供的模型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均能够保证电子文件质量。根据此目标,MopReq2内容的重点将在于:(1)制定可信的电子文件管理基准模型(The base module constitutes the minimum necessary to provide credible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为不同环境下的应用系统提供基本需求框架,包括利用控制、文件保管期限和处置、输出和移交、保管及元数据。(2)建立集成化的信息系统。仅限于关注电子管理系统是不够的,很多系统(如内容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文件、工作流系统等)都生成和包含可以作为文件的电子信息,因此,建立集成化的信息系统的目的在于把这些系统进行有效集成,从而避免重要文件信息的丢失。(3)加强不同系统之间的交互操作性。

2. MoReq2的主要变化内容

与第一版相比,MoReq2的内容更加全面和系统。仅从篇幅上说,MoReq2长达226页,还不包括独立发布的附录9——元数据。从章节数目看,MoReq2整体内容包括13个章节和9个附录。比前一个版本,多了2个附录。主体章中内容变化较为明显的是第三章、第六章、第八章、第十二章。为了便于使用,MoReq2专门设置了附录8用来说明修订内容。

关于修订的目的,MoReq2开宗明义指出,首先,此次修订版在内容上涵盖了近几年最新的理论和技术研究成果,尤其是吸纳了一些已经获得普遍共识的观点,从而大大增强了MoReq的国际性和规范性。其次,MoReq2第一次可直接用于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测试,因此,在用语方面,MoReq2更加严谨;在功能需求条款方面,设置了不同级别的适用条件。第三,MoReq2为了兼顾欧盟成员国的不同情况,专门设置了“第0章”,允许成员国加入自己特殊的管理需求。此外,为了保证政策的延续性,第二版与第一版之间不存在原则上的冲突,二者几乎是完全兼容的。

MoReq2在内容方面较第一版更加完善和成熟,下面仅从术语、分类方案、需求、元数据四个方面简要论述一下MoReq修订版的变化内容。

2.1. 术语的变化

为了保证新版通用需求可以直接用于系统的测试,MoReq2在部分术语的使用进行了一些调整,在此仅举一例。

presentation与rendering的区别。这两个术语分别出现在新旧两版第八章标题中。MoReq2保留了rendering一词,但为了与其他标准的术语保持一致,用presentation替代其作为标题,并在正文后的术语表中对二者进行了详细的区分。Presentation的定义是:电子文件管理管理系统能够以用户可阅读的形式展现电子文件,包括屏幕、打印、音频及多媒体等形式。文中指出,电子文件的展现可能会受到软硬件的影响,比如不同的字体、行结束符、分页符等,在大多数情况下,此类的差异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需要考虑到其对电子文件的影响。

renditon专指文件或其要素以一种或几种不同于最初形式的文件格式加以展示。很多电子文件为了保证长期可读性,需要转换成标准格式,转换之后,文件要素的数量可能发生变化。例如一份非PDA文本在转化之前有30个组成要素,转化之后只有1个。而由GIF转换成JPEG后,文件要素的数量不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要素(component)在MoReq中指独立的比特流,其含义类似于计算机中的“文件(file)”,之所以在这里不用文件一词,是为了将计算机学科中的文件与档案管理中的文件加以区分。例如一个网页就包含HTML和JPEG两种要素。

由presentation和rendering两次的变化可以看出,MoReq2更加注重术语的通用性和严密性,对于概念的界定更加清晰。

2.2. 分类方案的变化

文件分类方案是MoReq的核心内容之一。文件分类方案的设计往往因国家的不同、使用习惯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作为组织文件的主要途径,分类方案必须要在一定范围内加以统一。修订之后的MoReq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改动,增加了“子卷(sub-file)”层次。这样一来,MoReq2的分类方案层次原来的三级变成四级,即类(class)、案卷(file)、子卷(sub-file)和册(volume)。设置分类方案的目的,一方面要从内容上对文件进行逻辑分类,形成概念体系;另一方面,又要负责实体文件的组织与整理,从而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

MoReq2给出的四级分类方案是一般意义上的完整模型,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有不同的适用情况,比如由于文件数量较少,那么一个案卷可能只有一个子卷,子卷又只包含一册,如果这样,就完全可以忽略子卷和册,直接标案卷号即可。

在这一分类方案中,另一个变化是增加了文件与类之间的直接对应,即不需要再将文件组成册、子卷或者案卷,而是径直置于类下。

2.3. 需求的变化

MoReq2的主体内容是从第3章到第12章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需求部分。该部分内容可划分为功能需求、选择性需求、非功能需求、元数据需求四个方面。根据前文表格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新版MoReq的需求条款数量较之前一版大大增加,内容更加全面、详细,充分体现了此次修订的目的。

首先,从2001年MoReq诞生以来,电子文件管理又经历了长足的发展。电子文件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均日趋成熟,形成一些得到普遍认可的观点和做法。为了使欧洲电子文件管理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MoReq的制定者重新修整了一些理论和表述方式,将以前尚未定论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完善。例如,从概念表述上,将“数字签名”改为“电子签名”;将“电子水印等”改为“数字版权管理”。从内容上,将混合案卷的保管与处置改为实体文件的处置;在文档管理(Document Management)一节中增加了“协同工作(Collaborative Working)”的内容。

其次,为了增强MoReq的实用性,本次修订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将MoReq直接用于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一致性测试。因此,需求条款的表述更加清晰、明确。同时,为了兼顾其灵活性,MoReq2将需求条款分为三大类:

Y:表示该项需求能被正式测试。例如,需求规定:“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中的分类方案必须支持至少三个层次。”这样就可以通过设置三个分类层次对系统加以测试。

N:表示该项需求不能被正式测试。例如,需求规定“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支持机构的业务分类方案”。在通常情况下,这一需求是无法进行测试的。

P:表示该项需求可以被测试,但是测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或者可能发现不一致的情况。例如,需求规定:“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不应该限制层次的数量。”因为层次数量的上限无法界定,因此,从理论上说这条需求是不可测试的,但是实际上,可以通过输入一个大数值进行假设性测试。

从MoReq2的需求条款看出,此次MoReq的修订将重点放在了系统一致性的测试上,实质是系统的功能需求清单,需求的可操作性更强。

2.4. 元数据的变化

元数据的完善是此次MoReq修订的亮点之一。MoReq2专门设置了一个附录来描述元数据。在一致性上,MoReq兼顾了ISO23081、ISO15489和ISO15836三个国际标准的要求。在元数据集的架构上基本上遵照了ISO23081的实体-关系模型(Entity-Relationship Model)。但在元数据元素的具体设置上,MoReq2采用了部分借鉴,其原因在于:ISO23081中的元数据涵盖了文件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而MoReq2则关注作为档案保存的那部分文件,因此在元数据元素数量上MoReq2少于ISO23081。两个标准对照如下表。ISO15836都柏林元数据集是用于描述资源发现的,而缺少适用于文件管理的元数据内容,而MoReq2则予以补充完善。

3. MoReq2的特点

经过此次修订,MoReq2即将成为未来几年指导欧盟电子文件管理的重要文件。从修订成果来看,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3.1. 通用性

通用性仍是MoReq2最明显的特点之一, 而且它是MoReq 的组织者和起草者们一直追求和贯彻的目标和原则。由于特定的社会背景,对于欧盟这样一个由多个国家组成的联合体而言,要制定一项能够涵盖不同文化和管理传统且能够被共同遵守的规则,通用性是不可或缺的。从MoReq到MoReq2,该项目始终坚持组织形式和人员结构的商业化(专业咨询公司的参与) 、多元化(不同国家的参与)和交叉化(不同领域专家的参与),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该需求报告对不同文化传统, 不同档案理论框架、不同档案管理体制、不同文件管理系统的适应和兼容。

3.2. 灵活性

作为通用需求,通用性的确提高了MoReq的普遍适应力。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得MoReq缺乏针对性。正因为这一缺陷,使得第一版MoReq在其后的应用过程中难以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它更多的是发挥着作为方向性的指导作用,而对于实际问题难以进行有效规范。有鉴于此,此次修订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重新定位MoReq,在保证其通用性的前提下,充分兼顾了灵活性。

MoReq2的灵活性表现在:第一,在第1章第9点“需求的个性化”中明确指出,该需求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通用需求,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不同的业务部门、不同的系统规模、不同的机构类型等需要以此为基础增加一些额外的特殊需求。因此,使用该需求必须要以个性化为前提,例如根据具体的软件环境,添加或者删除某些需求;第二,电子文件管理活动总是依赖于一定的制度环境,而欧盟各成员国的制度环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异,如有的国家需要同时管理电子文件和实体文件,保证二者的完整性和可用性。考虑到这一点,MoReq专门设置了“第0章”,方便各国将自己个性化制度需求纳入MoReq中;第三,作为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需求,MoReq的通用性决定了它无法兼顾不同软硬件平台的具体情况,为了解决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矛盾,MoReq2将需求分为功能需求、选择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要三类,同时将每一个需求项按照其性质分为Y、N、P三类(前文已有论述),便于实际测试时区分对待。

3.3. 一致性

电子文件管理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在MoReq产生之初,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其涉及的部分内容在世界范围内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无定论,且当时亦无国际标准可以参照。事隔7年,电子文件管理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都已日趋成熟,且相继出台了若干个国际标准。大趋势表明,各国电子文件管理活动必将要进一步加以标准化和统一化,欧洲也不例外。MoReq2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从术语的界定、元数据的制定到功能需求的设置,MoReq2都充分参考了相关的国际标准和成熟的理论,并在附录中进行了详细地比照。例如,附录5将MoReq2元数据与ISO23081、ISO15836比对;附录7则详细地罗列出作为MoReq2制定依据的各项标准和相关理论。一致性特点为MoReq的权威性和科学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4. 可操作性

灵活性无疑增强了MoReq2的适用范围。但仅仅提供理论上和方向性的指导并不是MoReq的全部目标。电子文件的各种管理活动最终是要通过电子文件管理系统来实现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电子文件的质量和管理活动的效果。例如,美国ERA(电子文件档案馆)项目在前期历时7年的全面调查研究之后,形成了ERA功能需求清单用于建设ERA系统。MoReq2亦将电子文件管理系统(ERMS)作为论述重点,全面细化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需求,通过区分功能的性质、等级、分层次及必备性强化了MoReq2的可操作性,使得使用者能够直接用于软件产品的评测和认证。

随着MoReq2的出台,它将在欧洲更大范围内得以应用,欧洲的电子文件管理活动也将逐步地走向更加规范、科学的道路。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答案 篇3

1.2.1 选择题

1)谈判是协调双方的利益。

2)从表面看,这一观点近乎绝对化,但是在实践中运用,则大有裨益。

3)谈判者的素质,对于谈判的成功至关重要。4)没有谈判议题,谈判就无从开始和无法进行。5)谈判背景是谈判所处的客观条件,任何谈判都不能离开一定的客观条件。

6)为了采取有效的谈判策略,必须充分考虑谈判类型。

7)买方谈判或卖方谈判,是依据谈判方在交易中是处于买方还是处于卖方的身份来区分的。

8)谈判中一味坚持强硬立场,不仅不利于达成协议,而且即使达成某些妥协也不利于顺利履行,同时,不利于建立和巩固良好的关系。

9)在于谈判背景不同,它是由谈判参与方的国域界限造成的,又导致了文化、语言等差异,同时,文化、语言也属于谈判背景。

□ 能力题 案例分析 1)商务谈判。

2)谈判当事人是小芳、小芳母亲和吉利大厦的售货员、柜组主任;谈判议题是买卖女上衣;谈判背景为春节前夕、小芳母亲需要、商厦促销、标价已打九折。

第2章

2.2.1 选择题

1)商务谈判不在于谁来谈判,而在于为何而谈和谈什么。为了实现交易目标而相互协商的活动,即为商务谈判。

2)商务谈判议题内容的特征是交易性。互利性是商务谈判应遵循的一项原则,而不是议题内容。经济性的议题,不一定是交易性的,因此过于宽泛和不准确。认识的一致性,则是一切谈判议题内容的共同特征。

3)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组织的购销交易活动主要通过商务谈判所签订的合同来实现。

4)“有备无患”。做好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是取得谈判成功的必要前提。

5)商务谈判的谈判阶段中,最关键的环节是磋商过程的交锋。

6)商务谈判的履约阶段,主要工作是后续合作、落实协议,并做好沟通和总结。其中包括处理违约索赔和争议仲裁等。

7)商务谈判中,如某些交易条款分歧较大,为避免影响谈判进程并利于达成协议,明智之举是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跳跃,包括从易到难的跳跃或从难到易的跳跃。

8)商务谈判中,平等原则是商务谈判的基础。无论谈判各方经济实力、组织规模等如何,都是平等合作的关系。

9)互利是商务谈判必须遵循的目标原则。只有互利,商务谈判才能获得成功。

10)谈判各方存在分歧和矛盾,是谈判的题中应有之意和契机。谈判要寻求共同利益,善于求同存异。

11)商务谈判既要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又要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

12)商务谈判的社会效益,是指谈判所产生的全部社会效果和社会反映。

□ 能力题 案例分析

1)民生电器批发商城因几乎不能满足其最低利益而断然拒绝交易。

2)采购员小刘此次谈判主要失误是只考虑己方利益,而几乎没有考虑对方的利益。如果不仅考虑己方利益,同时也考虑对方利益,使对方得到一定的利益空间,如谈判目标为每箱价格610元至645元,谈判可能成功。

第3章

3.2.1 实务题

不可。因为英国人一般视孔雀为祸鸟。3.2.2 综合题

1)品质。应以样品、规格等级、品牌商标、产地名称等为标准。

2)价格。解决的价格水平即单价,价格计算的方式即采用固定价格或非固定价格,价格术语的运用即FOB、CIF、C&F等问题。

3)交货。解决好装运时间、装运地和目的地等问题。4)支付。注意解决支付手段、支付时间、支付货币、支付方式等问题。

□ 能力题 案例分析 1)对于通用设备,双方可按市场通行价、比较同类商品价和政策价(在成套设备供应时,供方会加集成费用)来磋商价格。专用设备可按成本与效益核算,按比较价和政策价来磋商价格。

2)可先谈技术贸易的对象及方式,是专有技术还是专利技术;技术费如何计算而来,即采取的什么支付方式,4.2 操作练习

1)生产厂家使用的是“拜师法”。基本思路就是“谈判僵局(买方对价格坚决拒绝)——角色改变(卖方马上改变角色,由平等的卖方变成拜师求学的学生)——接受教导(接受买方的指导)——遵教而行(真诚地遵照老师的指导以降低生产成本)——师生合作(以学生的身份与是一次总算、提成,还是入门费加提成。搞清这些信息后再进行技术价格谈判。如为专有技术费,当以一次总算计价时,双方可就投入年数、年投入额、提成率三个因素的核定进行谈判,以定成交价;当以提成(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计价时,则对年数、产量、单价、提成率各数进行分别的又相互挂钩的谈判,以控制总提成数;当以入门费加提成计价时,应按心理取数法与比例取数法谈好入门费,再视提成的年限、产量、单价、提成率确定营业额提成数或参考利润率确定利润提成价。如为专利技术费,以许可证转让费计价时,可参照专有技术费谈判;以买断费计价时,可针对开发投入费用和预期利益分成的结果来磋商交易价。

3)对技术培训费和指导费的谈判,可以先分清人员构成(专业及水平)、培训与服务的内容构成、费用构成(价格与条件),然后再谈价。谈培训费时,可用标准通用方式、成本核算方式、成果补偿方式来谈判;谈指导费时,可运用成本核算方式、市场可比方式、标准通用方式及按劳取酬方式来谈判。

第4章

4.2 知识应用

1)谈判中的“判”,必须以准确、充实、辩证的情报、信息、事实为依据。离开最低量的情报信息,是无法判断也不能判断的。

2)只要双方同意谈判,就等于否定了一口价。对于各种价格的“幌子”,只要你不承认,你就自由了,就可以放手谈判,改变原价,争取谈判后的新价。

3)价格谈判中,拿出印刷的“标准价格表”、某年某月与某人签的合同,即为制造错觉的商业营销方式。

4)最容易发生的问题,可能是“急”、“轻”、“弱”。5)一般能。

6)显然喜怒不形于色,更有利于谈判。7)应根据个人的成熟、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8)“两敢”为攻,“两讲”为守,实则以守为攻。□ 技能题

老师合作)——谈判成功(实现按照自己的预期价格成交)”。

2)在本谈判案例中,亚力森使用的是反向否定战术。第一步:当工程师声称不买亚力森的发动机是因为其太热时,亚力森并未直接反驳,而是把对方认可的观点和想法表达出来:发动机热度不能超标。对方回答:“是的。”然后继续指出:发动机的温度可以比室温高出72°F。对方回答:“是的。”最后再询问室温。对方回答:“大约75°F。”至此,亚力森完全把对方的观点、想法和认可的事实引出来了。

第二步:利用对方的观点和认可的事实,自然地得出对方认可的结论:一定烫手。

第三步:根据结论提出行为建议,这不仅是对以前的行为的否定,又是对未来的行为方式的肯定。这个建议还切实可行——不把手放在发动机上。于是,对方接受建议从而改变了观点。

第四步:观点改变导致行为改变,终于达成了协议,谈判获得了成功。

根据这一案例,我们不难总结出反向否定战术的基本运作模式:

引出对方的观点或认可的事实——据此得出结论——观点与结论对比——否定对方的观点,提出新建议——改变观点,达成协议。(亚力森使用的是“对应性原则”)

3)“赞美”推销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战,旨在瓦解对方的心理防线,改变对方的心理态势,营造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为下一步的推销奠定基础,结果推销员成功了。也有人把这种技巧称做“寻找非卖切入点”,因为人们一般对于上门推销都心存戒备。更何况女经理正在“失意”之中,所以寻找非卖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而“赞美”是打开一切大门的钥匙。

4)在本案例中,休斯与他的私人代表采用了黑白脸战术。

当休斯出面谈判时,休斯采取的是强硬型谈判风格,寸步不让,火药味浓,让对手大为头痛。休斯实际上扮演了一个黑脸的角色。在现实生活中,谁也不愿意与这类黑脸谈判,因为与之谈判,要么硬碰硬毫无收获,要么只有节节败退。

当休斯的私人代表出面续谈时,便一改谈判风格,让对手感到与私人代表谈判要比对付休斯愉快得多。私人代表实际上扮演了一个白脸的角色。

私人代表的适当让步让对手看到了谈判的前景。当对手不答应必要条件时,就以自己撤退,让休斯出场相威胁。2)中方自己调设备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按合同规定会产生问题。没有技术把握,绝对不能轻率行事,宁可行使向美方索赔的权利;当有把握时,通过等与行的对比推演,决定行动是一个推理的正常结果,从本质意义上讲,对中美双方均有积极效果,但应提前与美方交涉,以争取法律上的保护。

3)中方代理公司,应先从概念入手,依据合同推论谁有过错,再依过错,推算谁损失最大(应负过失之责),对手已领教过休斯的强硬作风,自忖从休斯身上捞不到好处,所以宁肯答应私人代表的条件,于是,谈判大功告成。从上述案例中,不难总结出黑白脸战术的基本运作模式:

黑脸出场,态度强硬——白脸出场,态度缓和——以黑脸出场相威胁——迫使对手答应条件。

5)这是一则演讲谈判,体现出谈判形式的多样性。慈善家在演讲中采用了诱之以利的谈判战术。

在前面发言的5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建立心脏病基金会的可能性。如果慈善家再继续论证这种可能性,便无多大价值。于是他改变策略,放弃了拟就的发言稿,从参议员们的自身利益入手来阐明建立基金会的必要性。

首先,慈善家指出:各位参议员都是辛苦的人,正处在一生事业的顶峰,处于生命最旺盛时期。这是要让参议员们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当前的状态,让参议员们为自己当前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并激起他们进一步向上的欲望。然后,慈善家指出:参议员们正是最容易得心脏病的人,是心脏病的潜在受害者。这是为了唤起参议员们的焦虑和不安,让他们感到他们的奋斗受到病魔的威胁。经过慈善家的一番演说,建立心脏病基金会这样一项公益性活动,便与参议员们的自身利益联系起来,因为它不仅能造福于社会公众,同时也能造福于自己。参议员们对于自身可以享受到好处的公益事业,自然是举双手赞成。于是,慈善家获得了成功。

根据本案例,我们可以概括出诱之以利的谈判战术的基本运作模式:

意义陈述——指明与对方的利益关系——认同。□ 能力题 案例分析

1)美方人员的态度属诡辩,主要运用了平行论证(中方行事理由与美方行事理由分别论证)、以现象代替本质(中方表面行为代替其执行合同的效果)。

再推导出美方应取何种态度。

4)最终谈判结果应为:美方感谢中方为其减少负担,并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第5章

案例分析

1)F公司采取分头做专项预案,再集中讨论,合成整体谈判方案,完成谈判的准备。

2)F公司准备中的知己知彼,体现在开会时共同分析双方有利与不利因素上;知头知尾,体现在主谈与专家组分头做的方案上,尤其主谈所做的反映双方价格对应走向的价格方案表更具典型性;通过预审,体现在主谈与专家组一齐向领导汇报上,既解决谈判组的分歧又最终审定对外的谈判方案。

3)F公司的准备阶段是比较完善的,按此准备谈判,可遇事不乱,易于控制谈判局面。

第6章

□ 能力题 案例分析

1)谈判以成交方式结束。

2)松田公司在谈判终结时,因疲劳而没有遵循彻底性规则,没有结账、对账,在签约、报审时,仍未对账就更不应该了。

3)广深公司在谈判结束时,不顾疲劳坚持结账、单方对账,没有遗漏谈判成果。

4)广深公司的处理合理合法。合理在:双方的确在谈判条件上经过多次调整并有了很大变化。合法在:合同签约、审批已有两个多月,要修改正式生效的内容就等于修改合同,这属于法律问题。广深公司最后对问题的处理,既表现出对对方的理解,又坚持了谈判协议。

第7章

案例分析

1)售货员介绍外衣特点、产地等为解释。王小姐对外衣的看法、对价格的意见等为评论。王小姐要求价格优惠为讨价,售货员表示可按九七折为还价,王小姐表示不行为讨价,经理出面又降2%(打九五折)为还价,王小姐要求打九折为讨价,经理没同意后又提议再次降低2%为还价,王小姐最后要求再降5%为讨价,经理最后同意再降5%为还价(让步)。

2)售货员的解释达到了讲清商品、价格条件,吸引顾客的目的,但在介绍出口转内销的问题上易被对方抓住把柄,以为是次品。如换成“这是可供出口的产品”2)正文中,标的、质量标准、技术规格、价格、交货期等为基本条款;其他为普通条款。价格、支付方式为价值条款。质量标准、技术规格、交货期、保证、验收、延迟罚款、技术服务为价值与程序混合的条款。免责条款、仲裁条款、有效期、合同更改为程序性条款。附件中,船舱结构及技术指标、培训、技术指导等均为技术性附件。担保,若以政府部门出面担保,为政策性附件;若为银行担保,则为金融性附件。保险属于金融性附件。

3)应先谈判合同正文,为附件谈判打好基础。正文的说法,则更好。另外,过早把经理推出来不妥,若先把顾客的要求遏止后再请经理,即可省2%的让步。若先不讲还价权限而是讲还价原因,更能遏止王小姐的讨价。

3)王小姐对商品与人的评论并重,使售货员亲近自己,营造了良好气氛,有利于讨价,尤其在经理面前夸售货员,争取了对方成员的感情,加强了讨价的力量。此外,先从价格优惠评论;再评商品出口转内销的品质差异,以打击对方价格,显得有理;最后从商品制造缺陷和销售品种的断码缺陷进一步批评对手。这三个层次的评论,使王小姐获得了三次讨价机会。从优惠角度讨价,要到了3%的折扣;从商品与人的关系角度讨价,要到了2%的折扣;从制造缺陷与销售品种断码缺陷角度讨价,又要到了5%的折扣。应该说,在伊势丹商厦这样的高端商场能拿到10%的折扣,是成功的评论与讨价的结果。

4)经理的权限不仅在于控制售价,更在于控制商厦销售收益。当第一次与王小姐谈时,他欲以2%的让步结束谈判。王小姐作最后成交的检查,由于结线头和断码的缺陷,经理陷入被动,面对王小姐新的要求,又让步了2%。最后,在王小姐以真实的购买意图和商品缺陷软硬兼施的夹攻下,为了成交,他对王小姐的要求再作了3%的让步。这种步步为营的让步方式,实质上正是为了捍卫商厦的销售收益。

第8章

8.1 案例分析

1)上述交易的合同文本应设计成正文与附件结构。正文可包括:标的、质量标准、技术规格、价格、支付方式、交货期、保证、验收、技术服务、延迟罚款、免责条款、仲裁条款、有效期、合同更改等。附件可包括:船舱结构及技术指标、培训、技术指导、担保、保险等。

谈判时,先谈结构,设计条款量;然后,将条款排序,并注意语意一致、前后呼应,表述条件公正、实用。附件谈判时,要注意呼应正文,同时,附件的条件应与正文条款的规定及价格挂钩,绝不单独订立任何新的条件。

第9章

9.1 阅读理解

1)答案提示:商务谈判战略和商务谈判策略是不相同的两个概念。商务谈判策略又称为商务谈判微观策略,是完成或实现商务谈判战略的具体方案、手段、战术的总称。实施商务谈判策略旨在赢得局部的或阶段性的利益。

2)答案提示:①得当的商务谈判策略是实现谈判目标的桥梁。②商务谈判策略是实现谈判目标的有力工具和利器。③商务谈判策略是谈判中的“筹码”和“资本”。④商务谈判策略具有调节、调整和稳舵的作用。⑤商务谈判策略具有引导功能。

3)答案提示:世界上没有一套适合各种复杂情况的万能策略模式。只有把这种或那种策略恰当地置于某种特定的情况之下,才能在商务谈判中占据主动,取得积极的效果。

4)答案提示:谈判开局是商务谈判过程的起点。开局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谈判进一步发展的状况与前途。谈判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积极创造和谐的谈判气氛,其次是运用自然的话题转入实质性的谈判阶段上,最后是向对方陈述自己的观点、立场,同时注意观察和推测对方的意图。开局阶段选择策略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谈判双方的关系、双方谈判人员个人之间的关系、双方的谈判实力。常用的策略有留有余地策略、开局陈述策略、察言观色策略,还可以选择掌握议程、未雨绸缪、投石问路等策略。

5)答案提示:喊价要高:①高报价给己方的要价规定了一个最高标准。报价一经抛出,一般来讲,己方就不能再提出更高的要价了,对方也不会接受比此更高的价格。②高报价为对方提供衡量和评价己方条件的尺度。③高报价为磋商留有余地。在商务谈判过程的还价阶段,高报价是很有用的交易筹码。④一般情况下高报价会获得较多的回报。⑤采用这个策略,谈判人员一开始就能削弱对方的信心,同时还能乘机摸清对方的实力和立场。

“还价要低”与“喊价要高”的道理是相同的,但立场是相反的。商务谈判的实践表明:倘若供方喊价较高,去谈判中的有利地位,从而导致谈判目标无法完全实现的风险。一般来说,在商务谈判中,谈判人员会有以下一些主要漏洞容易被谈判对手抓住并利用:①性格缺陷;②心理缺陷;③技术缺陷;④语言缺陷等。

在商务谈判中,还可能遇到由于谈判人员操作失误而产生的风险。谈判失误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谈判人员自身固有缺陷而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谈判人员在谈判过程中接收的错误的信息,导致对局势判断失误或者言语行为失当而造成的。在谈判过程中,谈判人就容易以较高的价格成交;倘若需方出价较低,就易以较低的价格成交。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供方还是需方报价不能信口开河、漫天要价、盲目杀价。任何一个报价要能讲出道理,否则会阻碍谈判的顺利进行。

6)答案提示:谈判者处于平等地位的谈判策略主要有抛砖引玉、避免争论、声东击西等。

7)答案提示:在商务谈判中,谈判作风因人而异。对不同作风的对手,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对付“不合作型”谈判作风的人应该采取求同存异、适度冒险、利益共沾的原则,可以选择感化策略、改良策略、制造僵局策略、“搅和”策略、“荆棘地”策略、出其不意策略等。

8)答案提示:商务谈判人员的性格千差万别,归纳起来,主要有感情型、固执型、虚荣型三种类型。对待不同性格类型的谈判人员,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针对“虚荣型”谈判对手的特点,可以采取以熟悉的事物展开话题策略、间接传递信息策略、顾全面子策略、制约策略等。

9)答案提示:商务谈判风险是指在商务谈判中由于某些谈判环境因素、谈判对手或者谈判内部因素的作用,使得谈判出错或失误,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在任何商务谈判中,谈判风险都是存在的。

在商务谈判中,风险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可控性等主要特征。

一般来说,商务谈判的风险包括宏观谈判风险、来自谈判对手的风险和源自机构谈判者的风险等类型。

10)答案提示:源自机构谈判者的风险是指由于谈判人员的缺陷或者失误,导致商务谈判目标无法完全实现,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根据产生原因的不同,可分为谈判者素质缺陷风险和谈判失误风险两类。

谈判者素质缺陷风险是指由于谈判人员在性格、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存有漏洞,并被谈判对手抓住而失

员还可能因为以下原因而发生谈判失误:①法律的漏洞;②惯例的疏忽。

9.1 案例分析 【分析提示】 1)背景材料

1995年,中外合资重庆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从旧城改造指挥部购买了一栋旧楼,准备修建新大楼。由于地形、基础结构等的限制,新建的大楼只能在原设计基础上进行调整。这一设计或调整要出新意比较困难,为此,需要找名家设计。7月,该公司获悉澳大利亚著名建筑设计师尼克·博榭将到上海。为此,公司派副总经理丁静一行前往上海谈判。案例写明了谈判的过程和结果。

2)分析方法

首先,这一谈判过程涉及价格、时间、授权等因素,因此,需要分析丁静女士采用了哪些谈判策略?

其次,分析有限制的权力和无限制的权力在商务谈判中各有什么优缺点?

再次,分析在这次谈判中,丁静女士的哪些权力会受到限制?

最后,假设对方使用权力有限策略,如何应对? 3)参考性结论

(1)从案例提供的信息看,谈判涉及诸多因素,如时间、价格、权力等多方面。双方在谈判中运用了制造僵局策略、喊价要高策略、还价要低策略、时间策略等。

(2)权力有限策略是指谈判人员在商务谈判中借助权力的有限性来削弱对方的议价能力,保证己方获得最大利益的一种谋略和技巧。谈判专家认为:受到限制的权力才是真正的权力。一个优秀的谈判人员必须学会利用有限的权力作为谈判筹码,巧妙地与对方讨价还价。谈判人员“权力的有限性”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参与谈判之前,上级领导确实授予了一定的权限;二是谈判人员在参与谈判之前,上级领导未曾给予条件限制,但是为了利于己方,的人谈判。这样可以使谈判更有保障,不要因为你将面对借故说自己权力有限。上述谈判,就是丁静女士使用的借故法。实际上,在到上海谈判时,公司对她并未作任何权力的限制,一切由她全权做主。

在商务谈判中,权力有限的方法为什么被谈判人员广泛利用呢?第一,在谈判中把权力作为限制的借口,可以拒绝对方的某些要求、提议,又不伤害对方面子,委婉巧妙地拒绝对方。第二,利用限制,可以争取更多的时间来考虑得与失,以便慎重决策。第三,利用权力限制,借与高层领导请示之机,更好地商讨处理问题的办法。第四,利用权力有限,迫使对方向你让步,在权力有限的条件下与你洽谈。如果对方认为你的权力有限,直接与你的上级交涉,就会遇到更大的压力,作更多的准备,甚至有些事情要从头开始,而且由于双方地位、身份的差距,处境更为不利。

(3)谈判者受到的限制是多方面的。就一般商务谈判来说,以下项目是最常见的:①金额的限制,如购买数额的限制、最高或最低价格的限制等等;②条件的限制,如交货时间或地点的限制、付款方式的限制;③程序和政策的限制,如程序批准的限制、交易范围的限制以及交易对象的限制;④法律或保险的限制,如政府和组织的规章制度的限制、保险公司规定的限制;⑤工程方面的限制,如工程完成时间的限制、工程类型的限制;⑥其他方面的限制,如让步幅度的限制、运输方式的限制等等。应当注意的是,权力有限的策略不能滥用。过多使用这一策略,或选择运用的时机不好,会使对方怀疑你的身份和能力。如果他认为你不具有谈判中主要问题的决策权,就会失去与你谈判的兴趣与诚意。这样双方只会浪费时间,无法达成有效的协议。只有当谈判双方就某些问题进行协商,对方提出种种要求,我方企图让对方让步时,才采用权力有限的策略和技巧反击。

(4)假如我们在谈判中碰到对手向我们运用权力有限的技巧,应该怎么办呢?第一,充分作好谈判前的准备工作,做到知彼知己。具体地说,就是要了解对方的详细情况,特别是对方的权限情况,以便心中有数,派权力相当的人员去与之谈判。对于那些权力极小、试图通过谈判了解情况的人,拒绝与之谈判,以免浪费时间。第二,具体分析对方的权限。为了使用权力有限的策略,对方所称的权限中,有些可能是真实的,而有些可能是编造的。对于编造的权限,我们要及时给予揭露。第三,直接找有实权 的人代表了一种新的地位关系而必须作更多的准备就放弃这个机会。第四,对权力有限的人要作慎重的让步,因为极有可能使你的让步得不到回报,或者使你大的让步代价只换来无足轻重的安慰。第五,对方的最高权限不能满足自己的最低要求时,就中止谈判,待对方争取到更大的权限或改派更有权力的人来时,再进行谈判。

第10章

□ 知识题 10.1 阅读理解

3)答案提示:商务谈判过程中并不是任何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随意提问的。一般不应提出下列问题:第一,带有敌意的问题。第二,有关对方个人生活、工作方法的问题。第三,对方品质和信誉方面的问题。第四,故意表现自己而提问。一般说来,不适宜问的问题与当地文化习俗、禁忌、宗教等有关。

4)答案提示:在商务往来过程中,“顽固者”往往比较固执己见,性格倔强。仔细分析会发现他们中多数人是通情达理的。在说服“顽固者”时,给他一个“台阶”,采取“下台阶”法、等待法、迂回法、沉默法等。

5)答案提示:商务谈判和社交活动中行为语言的作用主要有:(1)行为语言可以作为口头语言的补充,起到辅助表达、增强力量、加重语气的作用。(2)在适当的场合,行为语言可以代替语言表达的意图或情绪。(3)行为语言可以表达言语难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意图、要求、条件,传递出与口头语言一致或相反的信息。(4)行为语言在某些场合会起到调节人的情绪的作用。行为语言除了有积极的作用外,它还有一些弊端,表现在对行为语言的识别比行为语言的发出更困难。它要求接受信息的人对交际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否则,沟通就可能产生障碍。

6)答案提示:商务谈判备忘录是指用文字形式对每一次重要谈判的双方所达成的协议如实反映的书面材料。它与商务谈判记录有区别:①备忘录是就谈判中达成的协议,用文字形式表现出来;记录是对谈判中发言或重点发言内容的文字表现。②备忘录要载明双方承担的权利和义务,不管双方谁起草,最终都要出示给对方,征得对方的同意并且签字方可生效;记录无需征得对方同意,即使重要人物的关键谈话以及承诺等内容的记录,也并非必须签字,但为避免事后麻烦,也可以要求当事者签字。签字后的记录,往往具备了备忘录的性质。③备忘录虽不像合同那样具有法律效力,但经双方签字后,就成为双方认可并约束双方行为的凭据;记录就不具有这种效力。④对小宗买卖活动,备忘录可起到协议或合同的作用;而记录则没有这种作用。商务谈判备忘录与记录又有一定的联系:①两者都作为签订大宗商品买卖合同的重要依据;②对期限较长的谈判,备忘录与记录都对下一轮谈判的重要议题和谈判内容的确定起着决定或参考作用;③备忘录的形成要以每次谈判的记录为依据。

7)答案提示:手势是人们在交谈中用得最多的一种行为语言,在商务谈判中常见的手势有:

伸出并敞开双掌,给人以言行一致、诚恳的感觉。谈话时掌心向上的手势,表示谦虚、诚实、屈从、不带有任何威胁性。

掌心向下的手势,表示控制、压抑、压制、带有强制性,这会使人产生抵触情绪。

食指伸出,其余手指紧握,呈指点状,这种手势表示教训、镇压,带有很大威胁性。这种行为最令人讨厌,在谈判中应尽量避免。

双手相握或不断玩弄手指,会使对方感到你缺乏信心或拘谨。

把拇指指向另一人,表示藐视和嘲弄。

十指交叉常表示控制沮丧心情的外露,手的摆放通常有三个位置:一是十指交叉放在眼前,二是放在桌前,三是垂在腹前,但有时这种手势表示敌对和紧张情绪。

塔尖式手势,即把十指端相触,撑起呈塔尖式,这种手势表示自信,若再伴之以身体后仰,则显得高傲,男性常以塔尖向上、女性则常以塔尖向下。

背手常显示一种权威,但在一个人极度紧张、不安时,常常背手,以缓和这种紧张情绪,另外,如果背手伴以俯视踱步,则表示沉思。

搓手,常表示人们对某事情结局的急切期待心理,在经济谈判中这种手势可以告诉对手或对手告诉你在期待着什么。

双臂紧紧交叉于胸前,这种姿势暗示一种防御和敌意态度。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相同的姿势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引起不同的反应。这需要我们客观分析。

8)答案提示:商务谈判文字处理的特征主要包括:(1)客观即时;(2)格式固定;(3)语言质朴;(4)时间性强等。商务谈判文字处理的原则有:(1)实用性原则;

(2)可靠性原则;(3)准确性原则等。

9)答案提示:个体空间的范围是具有伸缩性的。不同的谈判人员所需的个体空间范围有所不同,同一个谈判者在不同心理状态下所需的个体空间也会发生变化。(1)现代谈判学家对不同民族交往距离的研究表明,不同文化背景或不同民族的谈判者其需要的个体空间不同。(2)性格差异会导致对个体空间的要求不同。(3)谈判者的社会地位不同,也会表现出个体空间的差异。(4)谈判者的情绪状态也会造成个体空间的伸缩性。(5)在特定的场合下,人们对个体空间的需要会自然发生变化。

10.1 案例分析 【分析提示】

1)Seto认为在大众广庭之下,自己受到了Jones侮辱,所以拒绝与Jones握手。Jones也很沮丧,一是他的手碰到了Seto的眼睛,二是Seto不接受他表示友好的握手。

2)这种情况的出现,引起双方的尴尬、误解和不快,不利于业务顺利、迅速深入地开展。主要原因在于对对方文化,尤其是礼仪和礼节不了解、不熟悉。

3)在进行跨国或跨文化商务谈判前,应从不同的渠道了解对方的文化,熟悉对方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礼仪和礼节。必要时,还要进行培训考核。除此之外,还可以找中间人进行事前沟通,提醒或

第11章

□ 知识题 11.1 阅读理解

1)答案提示:礼仪和礼节是两个概念不同的词。礼节是做什么,礼仪是如何做——以及如何优雅地做。比如,握手是许多国家商人见面的礼节,如何握手、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握手、谁先伸手、如何用力等则属于礼仪。

礼仪和礼节作为重要的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都是对他人表示尊敬的方式与体现。同时,它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或个人的文明、文化程度和社会风尚。

2)答案提示:在商务谈判中,应根据气候、谈判场合以及服饰的颜色、款式、质地等着装。

3)答案提示:通常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使用名片:一是在带商业性质的横向联系与交际中使用;二是在社交的礼节性拜访中使用;三是在某些表达感情或表示祝贺的场合中使用。交际性名片,用于社交场合中的相互了解,并在自我介绍或被介绍之后使用。

拜访性名片,可用于下列情况:寄送礼物时,可将名片附在其中;赠送鲜花或花篮时,可将名片附在其上;在非正式的邀请中,可用名片代替请柬,并写清时间、地点及内容;拜访相识的人而未相遇,可以名片作为留贴,并附上适当的文字。

感谢与祝贺性名片,可用于当朋友送来礼品或书信时,代作收条或谢贴;当朋友举行重要的庆典活动时,可寄送一张附上亲笔题写的祝语的卡片作为对朋友的祝贺。如果收片人非单身,祝语应以夫妇俩人为对象。此外,寄送名片,还可以用于对朋友及其亲属的问候等。

4)答案提示:迎送礼仪是商务谈判中最基本的礼仪之一。迎来送往是一种很常见的社会交往活动。

(1)确定迎送规格。迎送规格主要依据三方面的情况来确定,即前来谈判人员的身份和目的,我方与被迎送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惯例。

(2)掌握抵达和离开的时间。迎候人员应当准确掌握对方抵达时间,提前到达机场、车站或码头,以示对对方的尊重。只能由你去等候客人,绝不能让客人在那里等你。

(3)做好接待的准备工作。在得知来宾抵达日期后应首先考虑到其住宿安排问题。对方尚未启程前,先问清楚对方是否已经自己联系好住宿,如未联系好,或者对方系初到此地,可为其代预订旅馆房间,最好是等级较高、条件较好的旅馆。客人到达后,通常只需稍加寒暄,即陪客人前往旅馆,在行车途中或在旅馆简单介绍一下情况,征询一下对方意见,即可告辞。客人到达的当天,最好只谈第二天的安排,另外的日程安排可在以后详细讨论。

5)答案提示:会见是商务谈判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商务谈判活动中,东道主应根据来访者的身份和访谈目的,安排相应的有关部门负责人与之进行礼节性会见。

(1)做好会见准备。确认参与谈判的人员的姓名、职务以及要求;双方人员的人数和身份,应大体相当。准备好会见室。做好迎接、引导客人等准备。

(2)会见时的介绍礼仪。会见时,得体正确的介绍礼仪十分重要。一般社交场合,在与来宾见面时,通常有两种介绍方式:一是第三者作介绍;二是自我介绍。在商务谈判场合,应该按照职务的高低进行介绍,将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3)会见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商务谈判活动中,会见的双方应掌握分寸,言简意赅,多谈些轻松愉快的话题,说一些相互问候的话,避免单方面冗长的叙述,更不可有意挑起争论。在会见中,如果人员较多,亦可使用扩音器。主谈人交谈时,其他人员应认真倾听,不可交头接耳,或翻看无关的材料。不允许打断他人的发言,或使用人身攻击的语言。在会见时可以预备茶水招待客人,夏季还可以准备饮料。会见结束时,主人应将客人送至门口或车前,握手话别。目送客人乘坐的车子远走之后,主人方可退回室内。

6)答案提示:人们在社交活动中,有些场合可以不握手,如相见双方之间有一些人障、物障时;或女士与男士相见,女士不愿意伸手时。但许多场合都不能忽视握手的礼节。

在被介绍与人相识、双方互致问候的时候,应与对方握手致意,表示为相识而高兴。

对久别重逢的友人或多日未见的同学,相见时应热情握手,以示问候、关切和感到高兴。

当对方获得新成绩、得到奖励或其他喜事时,应与之握手表示祝贺。

领取奖品时,一定要与发奖者握手,以表示感谢对自己的鼓励。

接受对方馈赠的礼品或祝词时,应与之握手表示感谢。

当拜托别人某事并准备告别时,应以握手表示感谢和恳切企盼之情。

当别人为自己做了某件好事时,应握手致谢。在参加各种宴请(包括茶话会、招待会等)后告辞时,应和主人握手表示感谢。

在拜访友人、同事或上司之后告辞时,应以握手表示再见之意。

邀请客人参加活动,告别时,主人应与所有的客人一一握手,以表示感谢客人的光临给予支持之意。

参加友人、同事或上下级的家属追悼会,离别时应和其主要的亲属握手,表示劝慰并节哀之意。

握手的礼节在社交场合应用很广,除了在上述场合不应忽视与别人握手外,还应本着“礼貌待人、自然得体”的原则,进行灵活地掌握和运用,以显示自己的修养和对对方的尊重。

7)答案提示:讲究礼节的第一要素是正确、清楚地道出每个人的姓名和头衔。如果不注意,张冠李戴或称谓错误,不仅使对方不高兴,引起反感,而且还会危及谈判的顺利进行。所以,要重视称呼方面的礼节。

不同国家、民族及其语言、风俗习惯不同,反映在称呼方面,也有不同的礼节。在对外交往中,对男子一般称先生。对英国人则不能单独称“先生”,而称“某先生”。桌面覆盖深绿色台呢,桌后放两把椅子,作为双方签字的座位,面对正门主左客右。座前摆的是各自保存的文本,文本上端分别放置签字的文具,中间摆一个旗架,悬挂签字国双方的国旗。

11.1 案例分析 【分析提示】

美国人随便,容易接近,很快就可直呼其名。对妇女,一般称夫人、女士、小姐,不了解其婚姻情况的女子可称其为女士。在日本,对妇女一般不称女士,而称“先生”。美国、墨西哥、德国等国家,没有称“阁下”的习惯。

在我国,德高望重的女士,有时也称“先生”。例如,很多的人尊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雷洁琼教授为“先生”。对年纪较大的人,习惯上不直呼其名,而应称“某先生”、“某公”、“某翁”、“某老”等以示特别尊重。称呼的基本原则是:先长后幼,先上后下,先疏后亲,先外后内,这样较礼貌、周到和得体。

在商务场合,无论亲疏远近,都应该以职务相称。9)答:签字既是一种非常常见和实用的仪式又是一种纯礼仪方式。它涉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同时往往是访问、谈判成功的一个标志,有时甚至是历史转折的里程碑,因此一定要筹办得十分认真。

(1)人员确定

签字人应视文件性质由缔约各方确定。有由国家领导人签的,也有由政府有关部门签的,如不是国家级的项目,是地区间、部门间的协议,则由地区、部门负责人签字(通常是法人代表)。总之,双方签字人的身份应大体相当。

出席签字仪式的人员,应基本上是参加会谈的全体人员。如果因某种需要,一方要求让某些来参加会谈的人员出席,另一方应予以同意,但双方人数最好大体相等。不少国家为了对签订的协议表示重视,往往由更高级别或更多的领导人出席签字仪式。

(2)必要的准备工作

首先是签字文本的准备,有关单位应及早做好文本的定稿、翻译、校对、印刷、装订、盖火漆印等项工作,同时准备好签字用的文具、国旗等物品。与对方商定助签人员的安排,安排双方助签人员洽谈有关细节。

(3)签字厅的布置

由于签字的种类不同,各国的风俗习惯不同,因而签字仪式的安排和签字厅的布置也不尽相同。

我国一般在签字厅内设置长方桌一张,作为签字桌。

1)R方代表团认为没有受到尊重。穿着礼仪和言谈举止反映出一个公司的管理水平以及国际化程度。在交谈过程中,中方除主谈人发言外,还有人说话声、咳嗽声很大,有人还随意吐痰、丢烟头,有一个因为塞车姗姗来迟。

2)与欧洲人谈判,须按照西方的礼仪与礼节要求,注重细节。

11.3 单元实践 【分析提示】

1)印度文化中,把牛视作神灵,所以,对牛的不敬就是对印度人宗教文化的不敬,因此,印度商人不愿意接受牛皮做的礼品。

2)选择礼品时,需要注意许多问题。最重要的是深入了解对方的文化,特别是文化中的禁忌。

第12章

12.1 阅读理解

1)答案提示: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商务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核心。它是指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务活动主体为满足某一需要或达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讨论和洽谈的商业活动的总称。这一表述包括如下几层含义:(1)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商务理论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是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国际商务谈判是关于商务活动或交易的讨论、洽谈等商业活动的总称。(3)商务活动的主体分属于不同的主权国家。(4)国际商务谈判是国内商务谈判的延伸和发展。国际商务活动及谈判与国内商务活动及谈判既存在联系又有许多差异。

与国内商务谈判相比,国际商务谈判的特征主要有国际性、跨文化性、复杂性、政策性、困难性等。

2)答案提示:“成因的一致性”是商务谈判风格的主要特点之一。其含义指无论哪种谈判风格,其形成原因都大体一致,即它主要受文化背景、人的性格以及文化素养等的影响。

任何一个民族都深深植根于自己文化的深厚土壤中。无论他是否意识到、是否承认,他都会受到本民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他们的世界观,并由此指导自己的行为处事方式,表现该民族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共同气度和作风。如果忽视这一点,很难对其表现出来的谈判风格作出合理而深刻的理解,很难适应对方的谈判风格,当然也难以获得谈判的成功。

人的性格与文化背景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根据社会心理学研究,在先天因素的基础上,人的性格与后天环境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社会化的结果。社会化的内容之一,就是社会文化的内化。我国北方人多以从事农业为主,决策结构和关系一样,人的因素始终是决定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企业的决策系统比较复杂,改革过程中企业的类型多、差异大。企业的高层领导往往是谈判的决策者。争取他们的参与,有利于明确彼此所需要承担的义务,便于执行谈判协议。

(3)时间观念

中国人对时间的流逝并不十分敏感。人们喜欢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在商务交往中,对时机的判断直接影响到交易行为。信奉欲速则不达,防止拔苗助长、急噪妄为。多处于征战与政治旋涡的中心,形成了直爽、豪侠、慷慨的性格。南方人长期遨游商海,形成了机智灵活的特点。

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价值观、文化传统以及思维方式造就出体现自己风格的优秀谈判人员,并不等于其国家和民族所有的人都体现这种优秀的东西。同时,不同性格的人,同样都可以成为优秀的谈判人员。原因是后天因素的影响。后天因素是指个体所受的教育程度,表现为知识、修养、能力的提高等。谈判人员的风格不仅与其性格、民族有一致性,更与其文化素养一致。为此,要形成和培养自己良好的谈判风格,还需要努力学习,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入手。

3)答案提示:为了做好国际商务谈判工作,谈判者除了要掌握好商务谈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树立正确的国际商务谈判意识;(2)做好开展国际商务谈判的调查和准备;(3)正确认识并对待文化差异;(4)熟悉国家政策、国际商法和国际惯例;(5)善于运用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原则;(6)具备良好的外语技能。

4)答案提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察我国商人的谈判风格:

(1)谈判关系的建立

中国商人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在中国,建立关系是寻求信任和安全感的一种表现。在商业领域和社会交往的各个环节,都渗透着“关系”。“关系”成为人们所依赖的与他人、与社会进行沟通联系的一个重要渠道。在商务交往中建立业务关系,一般情况下,应该借助于一定的中介,找到具有决策权的主管人员。

建立关系之后,中国商人往往通过一些社交活动来达到相互的沟通与理解。这些活动通常有宴请、观光、购物等。

(2)决策程序

如果时机不成熟,他们宁可按兵不动,也不草率行事。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深入,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正在逐渐加强,工作效率正在不断提高。

(4)沟通方式

中国文化追求广泛意义上的和谐与平衡。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面子”观念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层次,并直接影响商务谈判。在商务谈判中,商人不喜欢直接、强硬的交流方式,对对方提出的要求常常采取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方法作答,或利用反问把重点转移。

名片被广泛使用在商业往来中。备好自己的名片是聪明的做法。通过名片的交换,可以了解到双方各自的等级地位,以便注意相应的礼节。

在沟通过程中,一些被西方人认为是交谈禁区的话题,如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甚至年龄、收入等,都可以作为很好的加深了解的话题。不过,无论什么话题,都要表现得谦虚有礼。谦虚是儒家思想提倡的美德。

(5)对合同的态度

传统中国社会重视关系胜于重视法律。改革开放后,中国加强了法制建设和执法的力度,人们的法制观念和合同意识不断增强。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大量条件发生变化后,政府和企业都可能将某些方面作些调整,从而影响事先签定的协议的履行。

5)答案提示:从文化的角度考察,中西方的商务谈判风格存在明显差异。主要表现在:

(1)先谈原则与先谈细节

中国商人喜欢在处理细节问题之前先就双方关系的一般原则取得一致意见,把具体问题安排到以后的谈判中去解决,即“先谈原则,后谈细节”。而西方商人如美国人则往往是“先谈细节,避免讨论原则”。西方人认为细节是问题的本质,细节不清楚,问题实际上就没有得到解决,原则只不过是一些仪式性的声明而已。所以,他们比较愿意在细节上多动脑筋,对于原则性的讨论比较松懈。然而由于中西方对谈判原则的重视程度不同,事实表明先谈原则必然会对后面的细节讨论产生制约作用。这种差异常常导致中西方交流中的困难。

(2)重集体与重个体

中西方在谈判中都既重集体又重个体,但西方人比较强调集体的权力,即“分权”,而强调个体的责任;中国人比较强调集体的责任,而强调个体的权力,即“集权”。

受美国文化的深层影响,美国人对角色的等级和协调的要求比较低,往往尊重个人的作用和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在企业的决策上,常常是以个人或少数人为特点,自上而下地进行,在决策中强调个人责任。在美国人的谈判队伍中,代表团的人数一般不会超过七人,谈判的关键决策者通常只有一二人。在谈判前往往非常认真、充分、详细而规范地作资料准备。

美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办事要预约并且准时。美国(3)重立场与重利益

中国人比较重立场,而西方比较重利益。中国人由于自己的国民性把“面子”看得极重,在谈判中对于立场特别敏感。美国谈判学家雷法指出:“如果谈判者在立场上争执时,他们会使自己更加陷入该立场中。你越澄清你的立场,越抵抗别人对它做的攻击,你就越会执著于它;你越设法叫别人相信你不可能改变立场,你越难做到这一点。于是,你的‘自我’变得与你的立场混为一体。你现在有了‘保住面子’这项新利益──把未来的行动与过去的立场联系起来──也就越不可能达成一项调和双方最初利益的明智的协议„„在立场上投入的注意力越多,越不会注意如何调和双方利益。任何达成的协议,都只不过是机械式地消除双方在最后立场上的歧见,而不是精心拟出符合双方合法利益的解决方案。这种协议不可以使双方都满意。”立场争执往往会使谈判陷入僵局,导致彼此的尖锐对立。多年的合作伙伴,会因此而分道扬镳,朋友从此会视同陌生人。

西方人对利益看得比立场更为重要。无论对任何人,评价其工作绩效的标准是看其谈判成果。一个在谈判中“勤恳稳重”有余而低效无利的谈判者,在西方人看来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苦劳”在西方人眼睛里不可能被记入“功劳”簿上。因此,一个在谈判中过分坚持立场而不能获得利益或放弃了应得利益的人在西方是不可能被重用提拔的。由于西方的谈判者重效果而轻动机,他们对立场问题往往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在谈判中努力追逐利益。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取决于其是否能为自己带来好处,是否会损害自己的利益。

6)答案提示:(1)美国商人的谈判风格

在经商过程中,美国人通常比较直接,不太重视谈判前个人之间关系的建立。他们喜欢公事公办,个人交往和商业交往是明确分开的。他们认为:良好的商业关系带来彼此的友谊,而非个人之间的关系带来良好的商业关系。

谈判者总是努力节约时间,不喜欢繁文缛节,希望省去礼节、闲聊,直接切入正题。对整个谈判过程,他们总有个进度安排,精打细算地规划谈判时间的利用,希望每一阶段逐项进行,并完成阶段性的谈判任务。

他们认为谈判是双方公平自由的协商,应该有“双赢”的结果,所以希望彼此尽量坦诚陈述观点和意见。

美国人重视契约。双方谈判的结果一定要达成书面的法律文件,借之明确彼此的权利和义务,将达成书面协议视为谈判成功的关键一步。美国人总是认真仔细地订立合同,力求完美。合同的条款从产品特色、运送环节、质量标准、支付计划、责任分配,到违约处罚、法律适用等无一不细致精确,以至显得冗长而繁琐。

(2)日本商人的谈判风格

日本人的谈判方式独特,被认为是“很难对付的谈判对象”或“圆桌武士”。日本人相信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促进业务的往来和发展。他们十分重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建立及其信任程度,决定了与日本人建立商务关系的状况。谈判开始之初,日本商人会想方设法找一位与他们共事的人或有业务往来的公司来作为谈判初始的介绍人。

日本商人的决策程序或步骤往往令谈判小组的每个成员感觉到自身参与的重要作用。表现为两大特点:一是自下而上,上司批准。二是认同在先,集体决策。

在与日本商人的谈判过程中,想急于求成是不太现实的。日本商人对截止日期、时间有限等不理不睬。在对方的各种压力之下,他们仍然心平气和、沉着冷静。另外,要让日本商人在谈判中畅所欲言,必须花大量的时间来发展与他们的私人关系。

日本商人注重“面子”,不喜欢在公共场合发生冲突,往往采用委婉、间接的交谈风格。

在日本人的商业圈里,他们注重礼仪。对对方的感激之情往往借助于馈赠礼品或热情款待对方等方式来表达。馈赠礼品的时间通常在岁末或其他节假日。日本商人有一套自己的标准和原则。他们认为,相互之间的信任在业务往来中最重要,不必明白无误地签订详细的合同。即使有书面形式的合同,合同的内容也非常简短。他们大量依赖于口头协议。书面协议仅仅在纠纷产生时作为处理的参考文件。

(3)英国商人的谈判风格

言行持重的英国人不轻易与对方建立个人关系。个人之间的交往也比较谨慎,很难一见如故。一般不在公共场合外露个人感情,也决不随意打听别人的事,未经介绍不轻易与陌生人交往。不轻易相信别人或依靠别人。个人关系往往以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个谈判为前提,是滞后于商业关系的。

英国商人比较看重秩序、纪律和责任,组织中的权力自上而下流动,等级性很强,决策多来自于上层。比较重视个人能力,不喜欢分权和集体负责。在对外商务交往中,英国人的等级观念使他们比较注重对方的身份、经历、业绩、背景。

英国人对时间的看法非常严谨。崇尚准时和守时,有按日程或计划办事的习惯和传统。在商务活动中,讲究效率,谈判大多进行得较紧凑,不拖拉。

英国人以绅士风度闻名世界,常常处变不惊、谈话轻描淡写。他们喜欢以他们的文化遗产、喂养的宠物等作为谈论的话题,尽量避免讨论政治、宗教、皇家是非等。初识英国人,最佳、最安全的话题当然是天气。英国人谈判稳健,善于简明扼要地阐述立场、陈述观点,之后便是更多地沉默,表现出平静、自信而谨慎。在谈判中,与英国人讨价还价的余地不大。他们愿意作风险小、利润少的买卖。

英国人很重视合同的签订,喜欢仔细推敲合同的所有细节。英国商人一般比较守信用,履约率比较高,注意维护合同的严肃性。但国际上对英国商人比较一致的抱怨是他们有不大关心交货日期的习惯,出口产品经常不能按期交货。

(4)俄罗斯商人的谈判风格

俄罗斯人热情好客,注重个人之间的关系,愿意与熟人做生意。他们的商业关系是建立在个人关系基础之上的。只有建立了个人关系,相互信任和忠诚,才会发展成为商业关系。没有个人关系,即使是一家优秀的外国公司进入俄罗斯市场,也很难维持其发展。俄罗斯人主要通过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来建立关系,增进彼此友谊。这些活动

包括拜访、生日晚会、参观、聊天等。在与俄罗斯人交往时,必须注重礼节,尊重民族习惯,对当地的风土民情表示出兴趣等。只有这样,在谈判中才会赢得他们的好感、诚意与信任。

长期以来,俄罗斯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中央集权的历史比较悠久。这使得俄罗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都带有比较浓厚的集权特征。他们往往以谈判小组的形式出现,等级地位观念重,责任常常不太明确具体。他们推崇集体成员的一致决策和决策过程的等级化。他们喜欢按计划办事,一旦对方的让步与其原订目标有差距,则难以达成协议。由于俄罗斯人在谈判中经常要向领导汇报情况,因而谈判中决策与反馈的时间较长。俄罗斯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正经历剧烈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变革。与他们谈判要注意这个变化,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应付复杂性和动荡性的准备。

俄罗斯有一句古老的谚语说:“如果你打算出门旅行一天,最好带上一周的面包。”因为在俄罗斯,难以预料和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包括谈判中的时间和决策、行政部门的干预、交通和通讯的落后。他们认为,时间是非线性的,没有必要把它分成一段一段地加以规划。谈判时俄罗斯人不爱提出讨论提纲和详细过程安排,谈判节奏松弛、缓慢。不过,俄罗斯人比较遵守时间,在商务交往中,需事先预约。

俄罗斯人喜欢非公开的交往,喜欢私人关系早于商业关系的沟通方式。一旦彼此熟悉,建立起友谊,俄罗斯人表现得非常豪爽、质朴、热情,他们健谈、灵活,乐于谈论自己的艺术、建筑、文学、戏剧、芭蕾等。他们非常大方、豪迈,长时间不停地敬酒,见面和离开都要握手。俄罗斯人是讨价还价的行家里手,善于运用各种技巧。常用的技巧有制造竞争、有的放矢等。

俄罗斯人重视合同。一旦达成谈判协议,他们会按照协议的字面意义严格执行,同时,他们也很少接受对手变更合同条款的要求。在谈判中,他们对每个条款,尤其是技术细节十分重视,并在合同中精确表示各条款。

7)答案提示:在谈判过程中谈判人员会受到主动伦理标准和被动伦理标准的影响。主动伦理标准,是谈判人员从本身的认识和修养出发,用以约束自己谈判言行的道德标准。被动伦理标准,是指受谈判对手言行的影响而作出的相应反应的行为标准,或称“因果报应”行为准则。

8)答案提示:在谈判中,谈判人员的进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制订出进取性的谈判目标,积极争取实现该目标而又尽量不使谈判破裂。

其次,努力寻找双方的共同利益,增加合作的可能性。再次,寻找机会让对方知道并充分考虑己方的利益。与此同时,你也要了解关心对方的利益,把他们的利益也纳入你要考虑的方案中,并为寻找妥善的解决办法积极努力。如果双方都这么做,谈判就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12.1 案例分析

(1)法国人和美国人的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在案例中,比较明显的差异有:①在谈判准备方面,美国比法国人更仔细,更重细节,准备工作更充分。对技术、市场、工厂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和调查。②在谈判决策方面,美国人比法国人更果断。③在谈判语言上,美国人学习并使用法语,尊重法国人及其文化。④在谈判组织上,美国是以“收购小组”的名义出现的。⑤谈判人员关注的重点不同,美国人比较注重市场前景和发展,而法国人比较重视自己的技术和技术的维持,等等。

(2)美国商人和法国商人存在上述差异的原因,在于他们各自的文化不同,谈判风格不同。具体原因可以参见教材。

(3)案例中每位谈判者在处理双方文化差异时所产生的效果,总的来说是“赢——赢”模式,即通过谈判,达到了双赢的目的,签订了双方都接受的46份文件,完成了两家公司的联姻。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答案 篇4

(一)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1889年,由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G.Chisholm)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要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经济区位选定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计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法,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行为学派在经济地理研究中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结构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经济区位形成中的影响作用。

文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简答或论述题

2、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主要研究客体、局限性

4、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5、简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的内涵。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次产业(或初级产业),如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次产业,如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次产业,如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次产业,如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2)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合作、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经济格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且资源有限,研究两者关系具更为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6、简述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一)通论经济地理学、(二)区域经济地理学、(三)部门经济地理学(1.农业地理学、2.工业地理学、3.交通运输地理学、4.商业地理学、5.信息业地理学、6.金融地理学),(四)公司(企业)地理学。

7、试述经济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需要等问题。经济地理学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是经济规律的作用。因此,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反过来,考虑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于经济学的资源有效配置也具有重要意义。

(2)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又该怎么办”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与经济地理学十分接近。经济地理学在发展中借用了不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

(3)经济地理学与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关系(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学。按照政治经济学观点,生产关系(国家制度等)和生产力(经济活动)互相影响。经济地理学家在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时,应该考虑国家制度等生产关系的影响。(4)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 自然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对于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学好经济地理学,应该具有相关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关联的理论。经济地理学对于自然地理学和自然资源学的发展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5)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技术条件是经济活动区位和空间组织的重要决定因素。技术水平的提高,常引起经济区位的变化。因此,经济地理学家必须掌握这些相关技术领域知识,才能提高研究水平。

8、试述经济地理学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我国经济地理学家根据对经济实践的总结,提出空间格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经济建设的区位与空间组织,是经济建设中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问题。

欧洲地理学家指出,经济学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建立解释经济增长的理论。然而,当代经济学中,经济创新以及经济增长的来源这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并未得以解决。一些经济学家已经开始重视经济的空间研究。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①人口问题:人地关系的协调问题,特殊地区的人口生存问题,经济地理学家均可开展相应的研究。②资源问题:主要指不可再生资源的萎缩。在经济发展中,注重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经济地理学家大有用武之地。③环境问题:由于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这便决定了它比其它许多学科更能在提出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告诫人们注重与环境的关系问题。④贫富差异问题: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可以研究贫富差异的区域格局以及引起这些差异的地理条件,并借助一定理论提出缩小这些差异的措施。

(三)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9、试述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除了教材上讲解之外,还有哪些?为什么?)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 地理学始终以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经济地理学可以从多角度对建立人地关系理论做出贡献。(2)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 全球与地方关系十分复杂,且对区域和企业发展影响很大。经济地理学需要从二者的均衡点及影响因素量化分析方面,探讨建立有关理论体系。

(3)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 我国开发历史悠久,各地发展的地理背景、发展条件、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进一步的研究,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澄清,比如:什么样的发展格局效率最高?增长极的演进规律?如何形成增长极体系?增长极与区域的组合关系?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理论依据。在这方面尚存在许多争议,对这些观点以及公平与效率关系做进一步分析,对经济地理学为政府决策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这种关系,试图找出两者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并服务于实践。

第一篇 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概念题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由于区位理论限定于研究人类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诸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例如人类活动包括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其内容或实体都是区位主体。

3.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韦伯将其定义为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即特定产品在那里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生产的可能性。

需求门槛: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

6.交通网:连接不同地点的交通线即为交通网,由点和线组成。点即通常的汽车站、火车站、道路的交叉点、港口、机场等交通点,线则是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路)等交通路线。

7.交通网的密度:是指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路线的总长度,当然也要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交通网的结构:是衡量交通便捷度的指标,要综合考虑连结度和通达度指标。

8.通达度: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可用通达指数和分散指数计算。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他所有定点的最短路径。

分散指数: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的指标。

9.连结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通常用贝塔指数来计算和比较。贝塔指数为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二)简答或论述题

2、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古典区位论与现代区位的主要区别在于立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不同。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还要额外考虑到非金钱收 益和“满足”的需要;在具体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多种具体目标;另外,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要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

3、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4、试述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空间作为依托。土地作为生产要素之一,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征及其所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土地一般以两种基本方式参与经济活动,一种是作为劳动对象,像农业生产活动,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的自然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经济地理位置也会对农业土地利用产生影响。另一种是作为作业的空间或活动场所,像工业、交通、以及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等。在这种土地利用形态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5、试述原材料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原材料对于经济活动来讲极其重要,它是经济活动尤其是生产活动所加工的对象。原材料因子主要是通过原材料的可运性、运费大小、可替代性、自身价值及其在产品成本中的构成状况对经济活动区位施加影响。现代大规模工业生产,往往是利用多种原材料。原料配合比例及其自身价格的差异,使得不同区位获得它的成本不同。便于原料集散的区位(如港口等),对原材料型企业而言,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随着交通便捷性的提高和运输成本的降低,远距离获取原材料的可能性得以提高。现代经济活动中,原材料组织的空间范围已经扩展到全球视野。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接近原材料地的区位来被动布局经济活动,而且开始出现以重新组织原材料地的方式来实现现代生产的即时性、可靠性与灵活性。

6、试述能源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能源是经济活动的基础,稳定的能源供给是一区位产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大量消耗能源的产业活动,在区位选择中必然需要接近廉价的能源供应地。因此当地的能源供给保证程度是许多企业选择区位的标准之一。由于能源在各地的分布以及蕴藏条件差异很大,其生产成本的差异非常明显。这不仅带来了能源供应价格的地域差异,还进一步造成了大耗能经济活动的区域差异。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步增强,利用能源的种类、数量以及形态开始影响到企业形象以及公众对相关经济活动的接纳程度。大量消耗能源的企业在许多地方不受欢迎,使得该类企业区位选择的空间余地越来越小。因而,在技术与管理角度加强节能工作,促使所使用能源类型向高级和可再生能源转化,开始成为当今能源企业关注的核心问题。

7、试述资本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经济学中的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金融资本。固定资本不易移动,存在地理惯性。这种地理惯性的存在,加上固定资本的费用尤其是工业用地费用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使得固定资本成为大型装置型工业企业选择区位的重要考虑因素。金融资本是生产要素中流动性最大的要素。资金尤其是融资条件,对企业经济活动尤其是小型企业的创立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优先融资等优惠政策,会对企业区位选择产生较大影响。不过,不同的企业资本需求不同。一般性金融资本往往仅对成熟性产业与企业给予融资,就会受到成熟型产业或大型企业的关注;而新兴企业尤其是新兴高科技中小企业,则更关注风险资本的获得。因此,地区资本的差异就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区位选择,从而形成企业及产业区域分布的差异。

8、试述劳动力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劳动力是影响经济活动区位的重要区位因子之一,其质和量在空间上的差异导致了劳动成本在空间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成为企业选择经济区位的考虑要素,也成为劳动力移动的主要动因。对性质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劳动力对其区位的影响可能不同。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成本的空间差异对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度就很高;相反,对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活动,其影响则相对较小。一般而言,人口密集地区或都市也是劳动力最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劳动力的质、量都会比其他地区体现出优势,因而对劳动力需求较高的企业或者产业来讲,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显示出强劲的活力,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成为制约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智力密集程度以及区域创新条件,是决定一个地区是否具有吸引现代经济活动的关键。

9、试述技术和知识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伴随着现代经济活动对技术与知识依赖程度的加大,技术与知识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技术进步已成为“经济模式转换的基本力量”以及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新技术方法、技术手段以及新生产工具、新管理方式等的出现,一方面可以使新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可以改变经济活动中的生产要素组合,因此具有改变区位选择成本或效率的可能性。对于不同的经济活动,技术与知识在区位选择方面的影响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技术与知识对知识密集型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十分明显。技术与知识的地理集中,成为经济活动地理集中的重要推动力量。技术知识、技术创新从本质上讲具有“粘性”,即使在全球化经济下也仍然是地方性的。这种知识传播的特殊途径促使企业在区位选择上有趋于集中的倾向,从而形成产业的集聚区。

10、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有制约作用。优美的环境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另一方面,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其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基于对生存环境的考虑,现代社会制定了各种形式的规范来限制一些经济活动区位的选择。在现实条件下,为了逃避严格的环境质量标准,满足经济利润的需求,一些传统污染型企业出现了从高标准地区向低标准地区集中的趋势。

(二)市场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①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在经济活动区位选择过程中,市场规模是重要的考虑因素。所考察区位的影响力范围直接影响着当地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市场地域范围大的城市具有较全面的商业活动;反之,商业活动则较为单一。

②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市场特性一般包括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等。市场意识的差异往往来源于不同地区人们的传统意识的差异;具有经商传统的地区,有利于培育创业者和企业家阶层;消费者市场意识强的地区,容易形成挑剔性需求,也有利于激励相关新产品的出现。市场需求的特点往往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偏好。不同区域不同的消费习惯,可带来区域间需求结构的不同。市场竞争对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产生激励。高效、优质的政府服务往往构成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重要砝码。

(三)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构成产业环境的要素很多,包括产业集聚、基础设施、生产服务以及其他自然与人文环境等。产业集聚,特别是供货和相关行业的发展水平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四)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集聚的因素之一。政策一般反映政府对地域发展的基本导向。政府通过规划和对特定地区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以及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经济政策的实施,引导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一些拥有特殊政策环境的区域对企业具有明显的吸引力,容易成为企业集聚的核心区域。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关注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因此,政府也会制定一些相应政策,控制经济发展速度或者限制经济活动类型。从经验来看,政策环境无疑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引导因素,因而成为影响经济活动区位选择重要因素之一。

11、试分析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生产和消费的空间分离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基于经济活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目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消费成本以及交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一)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装卸等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但连接供给地与消费地的交通方式可以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费随之不同。就不同运输方式而言,站场成本一般是固定的。运费根据定价制度而不同,定价制度一般有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均一定价。尽管由于交通手段以及交通距离不同,运价不同,但就远距离递减定价而言,在其端点配置经济活动则是有利的。在现实中,交通方式在途中变化的情形经常存在,在中转站布局产业一般不需要重新支付装卸费,因此,中转站经常是从运费角度来看的最佳区位。由于运费是产品成本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为追求低成本优势,那些交通便利,尤其是铁路交通枢纽、港口对运费占较大比重的重型原材料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事实上,传统原材料工业如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重型机械制造工业等大多都集中在港口或铁路交通枢纽附近。

(二)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通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但并不是交通网密度大的地方交通就一定便利。衡量交通的便捷程度还要考虑交通网的结构,即要综合考虑连结度和通达度指标。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地理可进入性。交通便利性的提高意味着对外交往可能性提高,无论是针对原料产地、生产地还是消费地而言,都会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布局的重要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交通便利程度,时间节约效率(时间价值指向)成为更加重要的影响因素。高速公路交叉点、大型航空枢纽及其周围区域越来越成为区域发展的重点核心区域。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一)概念题

地租曲线:在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中,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的连接曲线。

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10.一般因子:为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其确定是通过分析某孤立的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找出影响工业生产与分配的成本因素。

11.特殊因子:为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如空气湿度等; 他可以使相关工业企业选择特定区位。

区域性因子: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 12.集聚因子: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 13.分散因子: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 14.原料指数:等于局地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15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重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

综合等费用线:为全部运费(包括运输原料和成品费用)相等地点的连线;

纯粹集聚:即由技术性(技术合作)和经济性(内部规模经济)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

偶然集聚: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意外集聚),由诸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果而带来的工业集中,共享设施、设备、市场等。临界等费用线:在综合等费用连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的劳动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称为临界等费用线;

16劳动力成本指数: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

17劳动系数: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 加工系数:即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

(二)简答或论述题

2、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杜能圈结构:在城市的周围,形成以不同农作物为主的依次排列的同心圆结构;随着种植作物的不同,农业形态也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农业组织形式,即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即杜能圈。逆杜能圈: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中西部的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即所谓的“逆杜能圈”。他指出,杜能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即使现在也基本同现实相吻合,然而在发达国家的城市周围,却表现出同杜能圈模式正好相反的地理布局。在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的城市地区,由期待地价上升的投机者、开发商以及农民的开发而形成的“无秩序开发状况”随处可见;在城市近处的农民,由于农地可以随时转化为住宅等城市用地,对农地的资本和劳动投入会较少,并有可能放弃耕种或者仅进行临时性耕作;而远离城市的农民,则由于农地难以转换为城市用地,对农地的投入较多,并从事相对集约度高、农业利用价值大的土地经营。差别: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的其他利用方式。一般而言,现代城市周围,不仅仅有农业土地利用,同时也混杂着写字楼、商业、住宅、工厂等各种土地利用方式。

杜能圈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结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由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农场主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性经营。这种自给性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农业经营者的差异,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不是追求最大利润);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

3、评价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一)农业经济地理学上的意义

1.提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2.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3.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上受益最大。总而言之,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

(二)经济学上的意义

1.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2关于合理性生产布局的设定,对韦伯以及克里斯泰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启发;3.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4、韦伯的区位理论有哪几项基本假设?他分析了哪几个区位因素的影响?

(一)三个基本假设:(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并且,在这种劳动力成本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二)三个阶段的区位因素:第一阶段: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即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即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运费指向论。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第二阶段:将劳动费用作为考察对象,考察劳动费用对由运费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考察运费与劳动费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即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劳动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第三阶段: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为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集聚指向论。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5、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以产生最小运费为目标的区位指向为:

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对应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可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

6、简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和集聚指向论

1)运费指向理论。即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切差异,影响工业区位的因子只有运费一个,这就是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运费指向论。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韦伯为了判断工业受运费指向的影响程度,提出了“原料指数”的概念,即局地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原料指数大小不同的原料,决定理论上工厂的区位。对于仅一个原料地和一个市场地,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的区位为:(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当原料地有多个时,韦伯使用了范力农构架找出生产地的最佳区位,即对于多原料地和市场的区位多边形而言,求解运费最小点即是求解区位多边形。

2)考虑劳动力成本指向论。用劳动费指向论,使基本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即考察运费与劳动力成本合计为最小时的区位,这就是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劳动力成本指向论。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力成本指向仅限于节约的“劳动力成本指数”的概念,即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如果劳动力成本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劳动力成本指数只是判断劳动力指向的可能性的大小,而不是决定因素。为此,他又提出了“劳动系数”的概念,即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它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说明劳动力成本指向性强;劳动系数小,说明则表示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

3)考虑集聚指向论。利用集聚指向论,使基本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的基础上,产生第二次偏移。将集聚与分散因子作为考察对象,考察集聚与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与劳动力成本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的影响,即为韦伯工业区位论中的集聚指向论。韦伯进一步研究了集聚利益对运费指向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区位的影响。他认为,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费)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集聚。为了判断集聚的可能性,他提出了加工系数的概念,即单位区位重量的加工价值。加工系数大,则产业集聚的可能性大;反之,集聚的可能性就小。

7、评价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如同农业区位论鼻祖杜能一样,韦伯是第一个系统地建立了工业区位论体系的经济学者。他的区位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①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他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②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他之后的许多学者的理论仍然脱离不开这一经典法则的左右,仅仅是在他的理论基础上的修补而已。③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它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他的指向理论已超越了原本的工业区位范畴,而发展成为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理论。

8、读图分析:右图为P1、P2和P3三个企业的运费最低点,图中的圆为等费用线,如果第2个圆为临界等费用线,那么,三个企业的最佳区位在哪?为什么?在图中画出企业的最优区位。如果最外边的圆为临界等费用线,三个企业的最佳区位又在哪?为什么?在图中画出企业的最优区位。

如果图中第2个圆为临界等费用线,三个企业的最佳区位分别为P1、P2和P3,因为三条临界等费用线没有相交,说明不存在那样的点,使得将三个企业集中在该点带来的节约大于因离开运输费用最低点而增加的运输费用。如果最外边的圆为临界等费用线,三个企业的最佳区位是三个第3个圆相交的区域。因为,在这个区域中,企业因集聚所带来的节约大于因离开运输费用最低点而增加的运输费用。

9、简述帕兰德区位理论和胡佛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异同点 帕兰德试图把不完全竞争的概念引入区位论研究中,以价格为变量研究区位空间的均衡。同时他在运费分析上,提出了远距离运费衰减的规律,是对区位论发展做出的一大贡献。帕兰德的理论主要解决两大基本问题,一是在假定原料价格和分布地以及市场的位置已知的条件下,生产在哪里进行;二是在生产地、竞争条件、工厂费用和运费率已知的的情况下,价格如何影响生产者的产品销售地域范围。胡佛对韦伯区位理论中的运费计算方法作了重大改进,他将运费分为场站作业费和线路运输费两个部分,并指出总运费是一条增长逐渐放慢的曲线而不是直线。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的运费最小区位分析方法。结论表明,在区位三角形内部一般很少存在有最小运费点,相对的在三角形顶点处出现的可能性则较大。

10、廖什的区位理论在基本假设及区位因素上与韦伯有什么区别? 廖什市场区位论的特征在于确定理论上的能够获取最大收益的地域。他在建立市场区位模型时,进行了如下条件假定: 第一,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第二,在平原中均等地分布着农业人口,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消费者的行为相同。第三,在整个平原中居民都具有相同的技术知识,所有的农民都可能得到生产机会。第四,除经济方面的作用外,其它因素都可不考虑。

11、简述廖什市场区位理论的基本观点

廖什认为大多数工业企业最佳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地域,区位选择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需求随着价格变化与市场区大小不同而变化;单个企业的市场区域围绕市场中心呈圆形区域,需求曲线围绕价格变化轴旋转而成的需求圆锥体为需求总量;多个企业市场区域的均衡空间呈蜂窝状的六边形市场结构。

12、简述史密斯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1)“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他的这一原理是通过空间费用曲线和空间收入曲线来反映的。

(2)史密斯认为,空间的费用和收入曲线能够反映出工业区位模型的基本形态,费用曲线或收入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即费用或收入的空间变化大),工业越集中;相反,则表现出分散的倾向。

(3)企业家的经营手段不同可造成区位模型的变化。假如企业家的经营能力和水平高,总费用就会降低,否则就上升。可见,经营手段和能力高的企业获得利润的空间范围要比其它同行企业的范围大。因此,优秀企业家不仅在最佳区位能够获得较大的利润,而且区位空间选择范围也相对大。

(4)因政府的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政策可造成区位的变化。因为空间成本曲线发生了变化,使得获得利润的边界发生了相应变化。

(5)区位决策者的行为影响区位模型。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边界理论也认为,尽管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但对于很多企业家来说,在决定工厂区位时,还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作用,如工厂创建者的居住地或出生地,是否具有可利用的空地,政府对工业开发的援助,企业家的模仿行为以及当地政府或国家的财政援助等。

13、试述普雷特行为矩阵的分析方法与主要结论

普雷德行为区位理论认为,经济活动区位是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人类的决策结果。区位决策是决策者在占有或多或少信息量的基础上,自身对信息的判断与加工后的决定。那么,进行怎样的区位决策,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普雷德运用行为矩阵来研究区位论,他重视不完全信息和非最佳化行为对区位选择的作用。行为矩阵由拥有信息水平轴和利用信息能力轴构成,各个决策者均可在位于这一行为矩阵中表示出来。

14、能够掌握综合等费用线和临界等费用线,并能够根据它们和给定条件,判定工厂的合理区位。

15、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中使用的方法 杜能采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孤立化”方法。即先从影响农业分布的种种因素中(像土质条件,谷物价格,河流等)分离出一个主要因素(市场距离)。然后探明在其他次要因素相同的条件下,主要因素运动变化的规律,以及可以用来反映这种变化的模式。最后再确定当次要因素一一起作用时,上述模式将发生什么样的偏离

第四章 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一)概念题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可以指城市、居民点、商业或服务业中心。

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货物的供给范围:由中心地供给的货物能够到达多么大的范围,当消费者到中心地购买货物时,它是指消费者从居住地到中心地的移动距离;如果由商店送货的话,是指发送货物的移动距离。货物的供给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上限是货物供给范围的最大极限;下限是供给货物的商店能够获得正常利润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消费者的范围。门槛人口: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即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经济距离: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重要因子是经济距离,为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是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三要素所规定的距离,但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大小。

(二)简答或论述题

2、简述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1)基本前提

第一,均质平原: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相同且均匀分布的平原。人口均匀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中心地在区域内的任何地方都可布局。第二,交通条件相同: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致。运费与距离成正比。第三,就近消费: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

第四,商品价格与质量相同,交通费由消费者承担: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交通费与距离成正比。

(2)中心地系统的构造

在上述前提假定条件下,中心地均匀地分布在平原上,同类中心地间的距离也相同,且每个中心地的市场区域都为半径相等的圆形区域。

一种产品市场的空间均衡:①单一企业形成圆形市场区;②多个企业形成多个圆形市场区;③多个企业的多个圆形市场区竞争达到均衡,形成正六边形的市场区结构。各级中心地组成一个有规律递减的多级六边形空间模型,此时所有中心地达到了空间均衡。多种产品市场的空间均衡

(3)各级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比例关系为:1,3,9,27,81,„。从中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4)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①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2,6,18,54,„。②从区域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是其上一级中心地数量的3倍。

(5)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①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②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③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1,4,16,64,256,„。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

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间数量关系为:1,3,12,48,192,„。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1,7,49,343,„。它是以7的倍数增加,形成以K=7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1,6,42,294,2058,„。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1)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中世纪中心地的商品供给。

(2)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交通大发展时期,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的作用大。

(3)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交时代,或者像社会主义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

3、举例说明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

(一)消费市场状况 ①消费者指向。即零售业区位与人口的分布密度呈比例。②消费者收入。收入的差异主要表示在市场区域的总购买力和收入等级间产生的购买行为模型的差异上。这种差异产生的结果是对零售区位的类型、数量和规模要求不同。

(二)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 ①消费者的购买量随着距零售区位的距离增加在减少,当该距离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因交通费太大,购买量就变为零。②需求空间曲线的空间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城市内部零售区位空间的结构。如果需求空间曲线变化平缓,表示零售区位具有极强的空间集聚性;相反,如果需求空间曲线变化很陡,表示零售区位趋于分散。③交通条件对零售区位的作用可通过交通费用的变化来表示。

(三)零售业间的竞争 ①竞争者之间是集中还是分散与企业的经营种类和市场的特性等有关;②同业与不同业种间的竞争,均表现为联合与集聚趋势。

(四)地价的作用 ①交通便捷性、空间的关联性和周边环境的满意度影响区位地价。②不同类型的零售业所能支付的地价能力是决定其区位选择的重要因子。

4、利用赫夫的概率引力模型分析所在城市购物中心对消费者的影响。

5、举例说明不同类型服务业的区位特征?

(1)以个人和家庭为对象,提供日常服务活动的,近消费者布局;

(2)以企业或行政机关等为对象,提供其运行服务需求的,近城市中心区布局;

(3)具有办公机构性质的服务业:①发挥管理职能的业务中心与办公机构,布局城市中心;②企业子公司和部门中心,布局城市次中心;③从外部支援企业活动的服务业,布局市中心。

6、影响服务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营利性服务企业区位选择具有层次性:

(一)服务企业对不同城市的选择

在某一个城市布局时至少应该考虑的因素:(1)该城市能够接受企业服务的规模和范围;(2)服务区的人口数量和消费偏好;(3)总体消费能力和消费量的分配状况;(4)不同服务行业的总体消费潜力;(5)其他竞争者的数量、规模和质量;(6)竞争程度等。

(二)对城市内特定区域的选择

城市内部某区域布局至少应该考虑的因素:(1)服务区和具体服务设施对顾客的吸引力;(2)竞争企业的量与质;3)到达该服务设施的交通通达性;(4)该区域的居民特性和风俗习惯;(5)该区域的空间扩展方向;(6)该区域的基本概况等。

(三)对具体区位地点的确定

具体地点布局至少应该考虑的因素:(1)经过该地点的交通状况和交通发展潜力;(2)相邻企业的基本情况;(3)停车场的充足性;(4)在该地点布局的综合费用等。第五章 多部门企业(公司)区位论

(一)概念题

企业最佳规模: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可带来单位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范围的上限,被称为最佳规模。

规模经济:随着专业化生产水平和组织能力的提高,最佳规模在不断扩展。随着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效益增加,称规模效益(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指由于企业经营范围扩大(进行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而获得的效率。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包括后向一体化(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前向一体化(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多样化:多样化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

接触扩散:从发源地开始,向外由近及远地扩散,在空间上呈现距离衰减。

等级扩散:沿着某种等级结构的地理区域进行,如城市等级结构,由上至下地扩散。

通道扩张:指公司空间扩张是沿通道延伸。通道包括人际关系通道、机构(或体制)通道、生产通道、距离通道。

(二)简答或论述题

2、简述企业增长的战略与方法。

(一)企业增长的战略(1)横向一体化 概念: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

方式:①扩大原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②向与原产品有关的功能或技术方向扩展;③与上述两个方向有关的向国际市场扩展或向新的客户类别扩展。

意义:通过横向一体化,可以带来企业同类生产规模的扩大,实现规模经济。由于该类增长与原有生产活动有关,比起其它类型的增长更易于实现。故一般来说,企业早期的增长多以此为主;且实现的方式以内部增长为主。(2)纵向一体化

概念: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现实中,多数大型企业均有一定程度的纵向一体化。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以实现交易内部化。方式: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①后向一体化是指企业介入原供应商的生产经营活动;②前向一体化是指企业控制其原属客户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意义:纵向一体化是公司增长到一定阶段的主要扩张战略。据班诺克观点,公司通过横向一体化打败竞争对手,达到市场多头垄断地位后,便会进入纵向一体化扩张,以占领其供应和市场领域;一旦公司在一生产部门占领重要地位之后,向多种部门扩张便成为其唯一的增长战略。

(3)多样化

概念:多样化是一个意义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涉及相关产品的活动,也可以涉及不相关产品的活动。由于横向一体化已涉及同类产品的多样化,纵向一体化已涉及相关但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多样化,所以这里的多样化仅指不相关产品的多样化。动机:多样化扩张是基于对市场风险和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的防范意识。具有多样化经营的公司,可以减少某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冲击。此外,一些原生产产品市场需求的下降,也会促使公司寻求多样化机会,以充分利用其生产能力。而当某一产品出现旺盛市场需求时,也会诱发新的公司介入此类生产活动。

(二)企业增长的方法(1)内部发展 内部发展是现有企业(公司)通过新股票发放或自身资金积累,而扩大现有生产规模,或建立新厂、新的部门、新的子公司等。

(2)外部发展 外部发展有合并和合资等。合并是指一企业获取另一企业的资源且无人抗争的过程。如果被合并的企业进行抗争,则称此过程为兼并。

(三)企业增长战略和方法的意义

企业增长的各种战略和方法,均可导致企业的多部门、多区位发展。当企业规模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多部门、多区位的格局,对企业充分利用各地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盈利起着重要作用。

3、试述企业空间增长过程及阶段特征。

(一)企业空间增长过程的一般分析(1)企业区位与企业扩张 在众多的中小企业中,能够迅速扩张的企业,原始区位起着一定作用。

优越的区位条件,为这里的企业增长提供了优势。企业在这些区位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向外扩展。最终可能导致公司的重心离开原来的始发地。

(2)企业由近及远的扩张原因 早期,小企业获取信息有限,新建工厂与原工厂联系密切,新建工厂时,常在较近距离内。随着企业增大,信息获取量增加,技术发展带来生产联系变化,管理发展带来组织结构变化,引起企业向远距离扩展。此外,市场的逐渐向外扩张也是引起企业由近及远扩张的原因。

内部增长的空间扩张特点:内部增长带来的空间扩张常具规划特征,就近布局的特点很明显。外部增长的空间扩张特点:由于被获取的工厂(公司)原已存在,规划便比较困难。一般认为,在所兼并企业的选择中,多数也要进行比较研究。不少研究强调这种对所吞并(合并)企业的区位也具有从其中心区位向外不断扩张的特点。

(二)企业空间增长阶段 企业的空间增长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Ⅰ:企业形式十分简单,生产单一产品,具有一个工厂。组织功能单一,仅管理一个工厂的生产。没有战略、管理和日常运作的决策等级划分。

阶段Ⅱ:随着企业生产规模和地理分布范围的扩展,引起组织的劳动分工。一些承担特殊功能的专业化部门建立起来,这些功能的专门化以及不同区位上工厂的建立,需要更大程度的中央控制。由此,分离出公司总部。其功能是进行公司总体政策规划,并协调其它组织单元的活动。该阶段的企业空间格局特点是不同功能部分在空间上的分工,变为多区位企业。阶段Ⅲ:随着企业的增大,企业生产活动走向多样化。这时组织结构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形成多分部结构。每一个分部负责一种产品生产,存在于特定的市场、技术和政策环境条件之中。与此相适应,公司组织结构上产生了三个等级:高层管理、战略决策,控制、协调和管理决策以及企业日常运作管理。在地理分布上,由于各分部自成生产和销售系统,这种类型的组织结构变得更加扩散。

4、试述企业空间扩张规律及其在中国的实用性。

(1)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企业空间扩张应该遵循社会经济现象地理扩散的一般规律;企业空间扩张又是一个组织行为,这种扩张又受制于组织的决策行为、组织内外部网络和发展战略。这两种作用力共同作用于企业空间扩张过程中,但前者使这一过程呈现某些规律,后者又使其偏离这些规律。

①接触扩散—从发源地开始,向外由近及远地扩散,在空间上呈现距离衰减。接触扩张在企业空间扩张中较为常见。尤其在各地社会经济条件差别不大的情况下,企业常常就近扩大市场,进而 15 建立起生产机构。这种扩散在服务型的公司中表现更为典型。

②等级扩散—沿着某种等级结构的地理区域进行,如城市等级结构,由上至下地扩散。企业空间扩张(如销售区发展、新工厂建立以及兼并活动发生的区位)具有接触扩散和等级扩散特点。企业等级扩张常按市场规模,首先进入最大的市场(都市区),接着进入次大市场,并以此类推。并不考虑这些市场的距离是否邻近。实际上,等级扩张是企业对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区域差别所采取的对策。

(2)作为一个组织行为,企业空间扩张又受制于组织使其偏离这些规律。中国的特殊环境影响企业按以上两种规律扩张。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有学者提出中国公司空间扩张的通道扩张假想。所谓通道扩张,指公司空间扩张是沿通道延伸。通道包括人际关系通道、机构(或体制)通道、生产通道、距离通道。

5、比较分析企业空间演变的四个模式特点及其使用范围。

(一)沃茨的市场区扩大模式 ①公司成长差异及原因 由于工厂所在城镇人口规模不同,导致其具不同的生产规模。规模差异进而又引起生产成本差异。较大规模的工厂生产成本较低,因而具有初始竞争优势,得以更快地增长。

②公司的空间组织变化 工厂发展竞争的结果,少数得以生存,其市场去也得以扩大,覆盖了原来众多小公司的市场区。

③沃茨模式的缺陷 基于规模经济大于规模不经济的假设,对规模经济不很突出的生产部门不一定适用。该模式基于饮料生产部门,结论的普遍性有限。假定市场区为理想化的连续向外扩张,而在实际中还存在非连续性的市场区扩张。

(二)泰勒的组织变形及区域演化模式 ①公司组织变形与区域演化过程 公司从一个地方公司向多国扩展中,要跨越三种门槛。每跨越一次门槛,便引起一次组织的变形。公司首先跨越活动空间,其次为信息空间,最后为决策空间。

②公司组织变形与区域演化机制 公司最初的活动空间、信息空间和决策空间均限于当地。在活动空间带动信息空间和决策空间外扩的过程中,必然需要组织变形。

③泰勒公司空间扩张模型 地方性公司扩张到其它区域,跨越第一个门槛,成为多分部区域性公司,跨越第二个门槛,成为全国性公司。

(三)哈坎逊的全球扩张模式 ①公司扩展的空间结构 最内侧代表公司最早建立的中心区。中心区以外代表全国性市场区。最外圈代表世界其它国家(地区),被分成4个部分(Ⅰ—Ⅳ),分别代表不同的外国市场。虚线圈出的国家(Ⅳ)表明其具较低接近性。③公司扩展的空间过程 公司扩张分为4个阶段,参见下图:

③公司空间扩展的动力 在哈坎逊的模型中,市场占领是公司空间扩张的主要动力。市场占领并不是公司空间扩张的惟一动力。在某些情况下,保证原材料供应或接近原材料市场,借助廉价劳动力等因素均可引起公司投资建厂或合并它厂。

(四)迪肯的全球转移模式

跨国公司发展分为5个阶段:①阶段Ⅰ:假设一个多工厂公司,其生产和批销机构均位于国家1。通过出口供应海外市场。②阶段Ⅱ:开始海外扩张 ③阶段Ⅲ:开始海外生产。④阶段Ⅳ:国际生产经营活动进一步扩展。⑤阶段Ⅴ:对公司国内外生产经营的国际网络进行组织调整,使其趋于合理化。以上四个模式的共同特点:均展示了公司从单厂到多厂、单区位到多区位的扩张过程。在公司扩张中,销售起先导作用,其次为生产机构的建立(按最低风险原则扩张)。市场占领促进公司的扩张。

6、简述公司组织结构类型特点,并结合一实例加以分析。(1)功能部结构 即按照专业化功能而进行部门划分的公司结构。在该类公司内,各部门具有不同的功能,公司的所有同类功能均集中于一个部门之内。如工业公司内,可分为生产制造部、市场营销部、财务部、研究与开发部、人事部等。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分明。(2)产品部结构 该类公司按生产的产品不同来进行部门划分,如汽车工业公司中,可按小汽车、卡车、大客车、农用机械等划分为相应的分部。该类公司管理相对较为分散化。尽管公司总部有一些管理人员负责全公司管理,并为每一个分部提供一定帮助,但是,每个分部具有自己的功能类管理人员。产品部结构多出现在生产产品领域较广的公司。

(3)区域部结构 即按照区域(生产设施区位或顾客区位)进行部门划分。也就是说该类公司下属分部以区域为单位,而与功能、产品无关。公司内所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发生的活动(包括购买、出售或生产的各种货物或劳务),均为相应的该区域公司分部所管理。

(4)顾客部结构 有一些公司根据其顾客类别进行分部划分,即每一个分部服务一类顾客,并不考虑这些顾客的区位。这类公司结构即顾客部结构。例如,有的商业银行分为个人信贷、公司信贷、住房抵押、信托等部。

(5)矩阵结构 即联合采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类型。由于以上四种结构各有一定长处,也有一定弊端,有一些公司将两种以上结构类型合并采用,以分别利用各自的优势。如有些公司在区域部结构之下采用功能部结构,也有的公司在区域部结构之下采用产品部结构。

7、结合实际调研,举例分析某公司组织结构的空间特征。第六章 跨国公司区位

(一)概念题

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然后,分析每个阶段的区位要求,从而把这些阶段与企业的区位选择联系起来,揭示跨国公司进行跨国投资的内在原因及规律。

折衷理论:英国著名跨国公司学者邓宁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结合,提出了折衷理论,用于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

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从原材料、运输、逐次加工、组装,到制成品的销售,以及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每一环节均为成品提供相应的增加值(故又称增值链)。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跨国投资建立的机构,是跨国公司组织的一部分。在管理上,它与公司内其它机构有着一定联系。尤其是与公司总部、研究与开发机构(R&D)以及相关的生产机构的联系更为密切。通过这种联系,决定其在跨国公司网络中的地位。

(二)简答或论述题

2、试述跨国公司投资及国别选择的原因(注重相关理论的阐释)。

(一)跨国投资的原因(1)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

弗农将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并将这三个阶段与企业区位选择联系起来,用来解释国际投资的空间变化。

第一,新产品阶段特点:①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②良好的信息交流空间,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③较高的消费水平,新产品往往技术含量高,宣传费用高,刚进入市场时价格较高。这些特点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市场区范围的扩大,在其它发达国家开始有一部分新产品的生产,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国际市场。

第二,成熟产品阶段特点:①产品的技术水平基本稳定,实现标准化生产②企业重视降低生产成本,当产品的成本(出厂价格+运费)高于在当地直接投资生产的平均成本时,企业选择在他国直接投资。③由于消费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这种国际投资也以发达国家为主。第三,标准化产品阶段特点:①产品已经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②生产企业的区位选择在成本最低的区域。③产品的价格有所下降,市场区延伸到发展中国家,生产企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到发达国家。此阶段的成本包括劳动力成本、生产企业建厂投资(地价、建筑材料等)、关税等。生活消费品和奢侈品的关税差距很大,寻找廉价的生产要素和巨大的市场,生产活动和产品市场进入发展中国家。

(二)邓宁的折衷理论

邓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企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投资国的区位优势结合起来,提出折衷理论来解释跨国投资的原因。

(1)企业所有权优势,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可以保证其拥有市场的所有权,如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品牌优势等。公司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制定相应的策略,以降低经营风险。当企业只拥有所有权优势时,可以考虑将其转让给其他企业获取收益,如技术转让、授权生产、品牌转让、加盟连锁等形式。

(2)交易内部化优势,直接投资可以实现产品交易的内部化,节约部分成本。如果跨国公司把各种所有权优势出售或租借给外国企业,就要产生外部化交易,增加成本和风险。当企业具有所有权和内部化优势时,可以通过出口产品获得利润,扩大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企业的生产能力。

(3)区位优势,拥有前两种优势的企业,要考虑不同国家生产条件的差异,如土地价格、自然资源状况、劳动力费用等因素,要充分利用其他国家的优势,选择适当的企业区位。当企业具有以上三种优势时,才会直接投资,其他国家具有较好的区位,则生产企业设置在当地以供应市场需求。

(二)关于跨国投资国别选择的原因:

企业进行跨国投资,主要是受利益驱动。具体地,成本、市场和要素投入在决定其跨国投资国别选择上起重要作用。因此,跨国投资国别选择包括成本取向、利润取向、市场取向、要素取向和公司战略取向。

(1)根据区位论成本学派的观点,生产成本最低和利润最大的区位是最佳区位。生产成本最低或预期利润较高的国别,易于成为跨国公司的投资地。

(2)根据区位论市场学派的观点,市场区是企业是否赢利、甚至是否存在下去的关键。可以服务较大市场的区位,成为企业追求的最佳区位。当一国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而公司在国内生产出口这一国家受交通运输成本影响,或者更为重要的是受国家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影响时,公司便会自然地选择在这一国家直接投资。

(3)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中,把生产原料分为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局地原料对区位具有一定的影响。由于资源的区位差异,以及不同工业(企业)又有不同的要素需求,为了充分利用他国的资源优势,公司必然会在相应国家跨国投资。

(4)从公司地理角度,公司本身是一个生产组织系统。为了公司整体利益,从战略上考虑,有时公司会在战略重点区位投资建立相应生产或经营机构。这些战略重点区位,并不一定是符合以上区位选择原则。

3、结合中国实例,分析跨国公司跨国投资区位选择特点。

外国直接投资区位,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地带。(1)集中于经济中心区布局 区位:经济中心区

区位选择原因:跨国投资者仿效东道国已有的投资格局,在经济中心区投资,可以减少因对投资地情况不了解所带来的风险和成本。1979—1985年的合资企业投资数据,我国的外资投资区位也是集中于主要经济中心。(2)集中于边界地区 区位:边界地区。

区位选择原因:边界地区,历史上相邻两国(地区)交往较多,彼此了解加深,投资者所掌握的相关信息较多。政府在边界地区建立“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等,给予较优惠的政策吸引外资,加强了这种边界区位。我国的深圳、珠海、厦门、海口等经济特区及沿海开放城市的建立,也吸引了很多投资者。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沿海地区所吸引的外资占全国比例高达90%以上。

(3)集中于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区位:社会联系密切地区。

区位选择原因:一般来说,语言和文化习惯的相同,可以减少对信息了解的障碍,加强投资者与当地各有关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的习惯、法律等,也利于避免劳资冲突。中国广东、福建的海外华人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其原有的社会联系。

4、试述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特征。(1)公司总部的区位要求 ①便利的交通条件;②畅通的信息渠道;③便于沟通关键人员。(2)跨国公司总部区位特征 公司总部应趋于选择主要大都市区,具有以下3种优势:①具有公司之间当面接触可能性;②提供了金融、法律、广告等方面服务的便捷性;③具有与其他大都市高度接近性。

5、简述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

(一)R&D的区位要求

(1)接近于科研机构和贸易组织,以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和科技支持;(2)接近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劳动力供应地,以满足研究、开发和试制生产等对劳动力的需求;(3)接近新产品的使用者,以便及时对样本及新产品的性能、消费者偏好提供反馈意见,并引导消费。

(二)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机构的区位特征

(1)公司的R&D区位应趋于大都市区和科研机构集中区。

(2)对不同类型跨国公司,其R&D区位分布也有不同。①母国市场型公司很少在海外建立R&D。即使少量公司在海外建立R&D,也限于低层次的支持型实验室。②东道国市场型公司,在公司母国建立有R&D机构的同时,也趋于在海外市场建立较高层次的R&D机构(综合性R&D实验室)。③世界市场型公司(全球运营)具全球取向,而不局限于某一国家市场。这类公司趋于在适宜区位建立国际性和相对独立的专业研究室。④对一国之内公司R&D区位,大多数公司的R&D与公司总部位于同一区位,但R&D的集中程度不如公司总部。

(3)从发展变化角度看,R&D区位有逐渐扩散的趋势。

6、简述跨国公司生产单位的区位特征。一般认为,公司生产单位分布要远比公司总部和R&D机构分散。不同生产活动具有不同的区位条件要求;不同生产部门的公司,由于生产技术和组织方式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区位格局。迪肯从一般工业公司总体生产组织的角度,抽象出四种生产单位格局特征。(1)全球集中生产型 这类公司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位(或一个区域),通过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市场。

(2)市场地生产型 该类公司在每一个市场地(国家)均建立其生产厂家,这些生产厂家以服务各自的市场为主。无(或很少有)跨越国界的销售发生。属于典型的进口替代型生产。(3)专业化生产型 该类型公司具有多个生产区位(国家),每一区位集中生产一种产品,服务于区域或世界市场。

(4)跨国一体化生产型 该类型公司按生产过程在不同区位(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每一区位只负责最终产品的一个生产过程。公司在一个区位的生产产品,与当地市场毫无关系。

7、试述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理论框架。

(1)跨国投资的联系系统:①生产链(生产与销售活动关系系统);②所有权关系系统;③组织链(组织关系系统)。

(2)区域等级关系:①克里斯泰勒的区域之间的等级关系;②马西的区域等级关系,尤其是通过势力关系(控制与被控制关系)(如:老工业区对新工业区的控制);③用政治、经济和社会关系三维坐标系来界定的区域等级关系。(3)跨国公司—区域综合联系:跨国公司处于企业关联系统和区域等级关系相结合的关键部位。

区域系统可通过与跨国公司的联系,介入国际或全球生产系统;跨国公司通过投资企业与当地区域系统的联系,影响区域生产活动,最终达到获取最大效益的目的。

8、简述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

(1)广泛性 迪肯指出,跨国公司对投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六个方面:资本和金融、技术、贸易和产业联系、产业结构和企业家能力、就业、依赖和经济扭曲。

(2)层次性 直接影响:就业、税收、基础设施等。间接影响:原料,燃料联系;半成品,零部件联系,劳动力及服务联系,信息联系,技术联系等。间接影响还可依据所通过的中间机构的多少,有层次之别。

(3)区域性 跨国投资常集中于某些区位上(如主要经济中心,尤其是全国首都和地方中心城市,沿海发达区,国家扶植发展区,经济特区等),因而其投资影响具有区域性。(4)多面性 跨国公司对区域有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例如,投资企业可吸纳一定就业人员,间接带动相关企业就业人员的增加;但也会取代一些原应由当地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5)差异性 不同源地的跨国公司可具有不同的区域格局;公司规模、投资战略、所属产业部门所带来的影响的差别也很明显;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跨国投资易于借助广泛的联系,扩散其影响。

(6)时间性 跨国投资的区域影响程度,随着投资企业建立的时间而发生变化。广泛性来自于跨国投资企业的错综复杂联系,层次性与生产链有关,区域性和差异性为区域系统(区域条件)与生产系统、组织系统相互迭置的产物,多面性则是跨国公司与区域目标利益不一致而又相互作用的结果。

9、分析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相互作用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特点(1)互补性 跨国公司和区域各具一定优势,而这种优势又为对方所需求,从而形成双方的互补关系。

(2)竞争性 跨国公司在区域投资与区域引进外资各有其目的。双方为各自的利益而竞争,最后达到双方都可接受的结果。

⑶变化性:跨国公司与投资地的关系随时间而变化。首先,全球经济环境、生产系统和跨国公司组织结构均在不断变化着。其次,跨国公司在区域的投资时间也改变着两者的关系。

(二)影响跨国公司与投资地关系的主要因素

(1)社会政治背景 国家的政治、经济战略;投资地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对方社会文化特点。

(2)结构状况 发达地区经济和技术结构影响跨国投资企业与当地经济的联系。一般来说,发达地区经济技术结构易于使跨国投资企业与其联为一体,不发达地区则比较困难。若跨国公司的垂直一体化联系较强,较难以与当地建立供应联系;反之,主要从事生产链中部分经济活动的跨国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与其它公司发生联系。

(3)相对地位 跨国公司与投资区域的经济实力、社会影响等,是决定两者关系的另一重要因素。

第二篇 经济活动区域分析 第七章 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一)概念题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区域经济结构包括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企业结构、技术结构、要素结构等。

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就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关联产业:是指直接与主导产业在产品的投入产出、技术等方面有联系,为主导产业发展进行配套、协作的产业。按照与主导产业的联系方式,可把关联产业分成前向联系产业、后向联系产业和侧向联系产业。

基础性产业:是指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按其作用性质可进一步分成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性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潜导产业:是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

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很高,如农业、采矿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劳动力特别是大量廉价劳动力。技术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就是其生产主要依靠技术的投入,技术在产品成本中占的比重大。

传统产业:是指所采用的技术属于传统技术,并且在发达国家中发展缓慢或者萎缩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指所采用的是现代高技术或者新技术,发展速度快,增长潜力大的产业。夕阳产业:是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停止或者下降,产业增长率低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下降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逐渐下降的产业。

朝阳产业:是指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快,产业增长率高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平均水平并呈上升趋势,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均不断上升的产业。

霍夫曼定理: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被称之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区域空间结构:是指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型式。

区域创新网络:集聚在某个区域内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中的突破,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技术创新的主要表现是,发现新的可用资源,创造新的生产工艺,发明新的生产方法,产生新的经营管理思想及相应的操作方法等。

集聚机制: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扩散机制: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空间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农村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农村工业化是指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包括技术、生产组织、经营方式、工具装备、管理制度等)来改造包括传统农业在内的农村产业和经济结构,促使农村经济系统向现代化转型,最终达到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国民经济一元化目标。

(二)简答或论述题

2、基于产业功能分类,分析区域产业结构模式。

产业功能分类是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其分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大类。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代表了区域内各产业之间的典型组合方式。在以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所构建的区域产业结构模式中。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组织核心,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依据与主导产业的经济技术联系,彼此连接,形成联系紧密有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或制约的产业系统。

(1)在区域产业结构中,主导产业是组织核心,因此具备下列特征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①高比较优势系数;②高产业关联度;③高需求收入弹性;④高生产率上升率;⑤高产业创新能力。

(2)关联产业的配套就是根据主导产业来合理规划、促进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形成紧密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进行关联产业配套,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①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依据前向联系、后向联系和侧向联系,以及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和发展为主导产业配套的各个关联产业,为主导产业发展提供保障。②根据所确定的主导产业发展规模,积极利用市场机制和科学的规划、计划、管理等手段,引导关联产业以适度的规模发展。③根据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状况,合理布局关联产业。保证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在空间上的通过合理布局而获得良好的集聚经济效益,同时,又避免因过度集中、布局无序而造成的集聚不经济,防止因布局不合理而致使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之间陷入相互限制的局面。④在一个区域内,并不是一定要发展所有与主导产业发展有关的关联产业,而是要发展有条件或基础的关联产业。因此,对本区域没有条件发展的关联产业,应该寻求区际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配套问题。

(3)基础性产业是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性产业配套就是根据主导产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的需要,合理引导和组织基础性产业发展,尽量为主导产业和关联产业提供必不可少的支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发展基础性产业还要为其它产业、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而且,基础性产业种类多、构成复杂,所以,基础性产业的发展要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合理发展。

(4)在产业功能分类中,还包括支柱产业和潜导产业。①支柱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对总量扩张影响大或所占比重高的产业。支柱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是其它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对它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同时,要积极采用新的技术改造支柱产业,使它能够保持长久的生命力,防止它过早的出现衰退而限制了区域经济增长。②潜导产业是指当前规模较小,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有限,但是代表了未来产业进步的方向,发展潜力大,前景广阔的产业。这类产业有可能不远的将来发展为新的主导产业。潜导产业代表了区域产业未来的发展希望。在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时,必须考虑如何根据世界技术进步的大趋势和全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向,以及本区域的具体经济发展状况与条件,选择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作为潜导产业。并且,在技术引进、资金供给、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扶植,创造条件促使其逐步发育、壮大。

3、什么是配第-克拉克定理?

该定理是科林·克拉克于1940年在威廉·配第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间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次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4、什么是库兹涅茨法则?

库兹涅茨在配第-克拉克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国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库兹涅茨法则”,其基本内容如下: 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5、什么是霍夫曼定理?

霍夫曼比例是指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业工业的比例关系。霍夫曼定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呈下降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快,但在规模上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体相当,霍夫曼比例是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6、试述雁行形态说。

日本经济学家赤松于1960年提出雁行形态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象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具体表现为,第一只雁是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7、如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

区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就体现在它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作用上。总的来讲,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

(2)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专业化特点,特别是区域主导产业在区际分工中的作用,能否负担得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

(3)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分析主导产业结构是否内部各个产业之间联系紧密,发展协调。重点分析主导产业与关联产业、基础性产业之间在数量、规模、时序和空间布局方面的协调程度。

(4)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5)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主导产业先进,新旧产业的更替快。(6)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8、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有哪些?

(1)极核式空间结构 区域发展的早期,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各个地方的资源禀赋不同,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优先发展起来,成为经济活动的集聚地。这样的集聚地也许在同一个区域内存在多个。当集聚地发展到一定的经济水平和规模后,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增长极。增长极一经形成,就对周围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于是,就产生区域内的生产要素向增长极集聚的极化过程,并带来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向增长极集中,从而导致区域的空间分异。从发展水平观察,增长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比其它地方高出许多,二者之间形成明显的发展差异。增长极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对其它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着主导作用。

(2)点轴式空间结构 区域进一步发展,区域内除了增长极外,还有其他的点。这些点之间会发生人员、物质、信息等的交换。为了加强这些联系,区域内的点之间布置有交通线、通讯线以及动力供应线等。区域的空间结构由极核式转变为点轴式空间结构。我国学者陆大道的研究表明,区域空间结构是由点、轴两种基本要素构成的。所谓点就是各级中心地,即区域内的各级中心城镇。在性质和功能方面,点包括了居民点、生产地、运输枢纽、商贸场所、能源生产和供给枢纽等多种类型。在规模方面,点既可以是小乡镇,也可以是大城市。所谓轴则是若干不同级别的中心城镇在一定方向上连接而形成的相对密集的人口和产业带。它不仅仅是若干中心城镇之间的联络线,而县是一条社会经济密集带。轴可以称为轴线、开发轴线、发展轴线,或者称之为开发轴、发展轴。若干点与轴依据一定的空间关系和等级体系组合就形成了点轴系统。点与轴都可以分为若干等级。点的等级划分是根据其规模(面积、人口、经济总量)和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轴的等级划分也可以根据其规模(长度、宽度)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来进行。一个点轴系统常常是由不同等级的点与轴组合而成的。

(3)网络式空间结构 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在点轴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位于轴线上的不同等级的点之间的联系会进一步加强,一个点可能与周围的多个点发生联系,以满足获取资源和要素、开拓市场的需要。相应地,在点与点之间就会建设多路径的联系通道,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网络。网络上的各个点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并通过网络而构成区域的增长中心体系。同时,网络沟通了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在全区范围内传输各种资源和要素,于是就构成了区域的网络空间结构。

(4)双核结构模式 我国学者将极核理论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双结构模式。所谓双核结构模式是指在某一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其连线所组成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在双核结构中,一方是区域性中心城市,集政治、经济、文化功能于一体,以省会城市为主;另一方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承担着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门户功能。双核结构的形成“导源于港口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的空间组合,由于兼顾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居中性和港口城市的边缘性,从而可以实现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

(5)区域城市对称分布。叶大年以及其他学者提出了我国城市分布的5条对称原理:“一个区域如果在地质构造上有对称性,它会在自然地理相应的对称上反映出来,如地形和地貌;一个区域在自然地理上有对称性,它会在经济地理相应的对称性上反映出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被认为是经济高度发展的体现,因而经济的对称性,可由城市分布的对称性反映出来;区域气候条件,如气温、年降雨量,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性;人们的重大经济政治活动也会影响经济地理的对称性;一个国家彼此反对称的两个区域,由于人们的有效努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反对称的程度”。并提出城市分布有8种可能的对称形态:轴对称、旋转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斜对称、曲线对称、反对称、色对称。

9、弗里德曼的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理论。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之分。由于这个时期区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极不发达,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所组成,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

(3)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基本特征是新的经济济中心体系形成。每个经济中心都有与其规模相应的外围地区,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并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基本特征是经济交往日趋紧密,形成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

10、何谓区位指向?简述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的通常表现形式。

(1)区位指向是经济活动在选择区位时所表现出的尽量趋近于特定区位的趋向。区位指向是影响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基本的力量。(2)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的通常表现形式有:①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农业、采矿业);②原料地指向(钢铁、建材、重型机械);③燃料动力指向(火电、有色冶金);④劳动力指向(包括廉价劳动力指向和高素质劳动力指向);⑤市场指向(服务业、啤酒饮料);⑥运输指向(会展、物流、鲜活产品、高级冷冻食品、花卉、精密机械和高档电子产品及零部件)。

11、试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和发展的集聚与扩散的机制。

(一)集聚机制

(1)集聚机制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集聚机制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初期起主导作用。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①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②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③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

(2)集聚的影响作用:①集聚导致区域极化现象。在集聚过程中,区域内的经济部门等将不断地向优势区位移动,于是就促成了区域经济增长极或增长中心的形成和发展。②集聚将加剧经济活动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内部会产生中心与边缘的分化过程,产生经济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密集与稀疏现象,区域内部因此而出现空间差异和不平衡。③集聚促成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力量。④集聚还能够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态效应”,即强者恒强,弱者恒弱。

(二)扩散机制

(1)扩散机制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扩散机制的形成源于以下几个方面:①避免集聚不经济;②寻求新的发展机会;③政府的政策作用。(2)扩散机制的影响作用:总体而言,扩散机制将促进资源、要素、企业、经济部门在空间上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水平差异,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三)集聚与扩散的关系

(1)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两种机制的作用强度不一样。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初期,集聚机制起着主导作用,引发区域内部发生空间分异。在区域空间结构发展时期,集聚机制的作用将逐步减缓,扩散机制逐渐发挥作用。当区域空间结构进入成熟期,集聚机制与扩散机制同时作用,其表现形式和程度较为复杂。一般情况是扩散机制的作用强于集聚机制。

(2)集聚机制和扩散机制形成与发展都存在一定惯性。也就是说,集聚(或扩散)一旦发生,就将沿着其固有的方向持续下去。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只有等到出现集聚不经济(或扩散不经济)时,集聚(或扩散)才会受到遏制,并有可能由集聚为主转化为扩散为主(或由扩散为主而转为集聚为主)。

12、试分析空间近邻效应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

空间近邻效应指区域内各种经济活动之间或各区域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经济影响力是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这就是地理学的空间距离衰减原理。根据空间距离衰减原理,在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中,各种经济活动或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不同,相互间发生联系的机会和程度也就存在差异。进而,这种差异影响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与组合,即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空间近邻效应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体现在:(1)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在满足发展所需条件的前提下,各种经济活动一般都会采取由近及远逐步推进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影响空间、建立分支机构、寻求发展合作伙伴等。

(2)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加剧。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可投入到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和要素是有限的,同时市场的需求也是有限的,那么,位于同一地区或相互靠近的各种经济活动在利用资源、要素,开发市场时就势必会发生激烈的竞争。

(3)对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发展的相互促进。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相互靠近除了会加剧竞争,它们之间也将因此而有更多的机会建立起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彼此开展分工与协作。

13、试述城市与区域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城市形成与发展受区域的约束(1)城市是区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内第上趋于集中而形成的。城市形成的前提是农业的发展达到相对高的水平,能够提供剩余的农产品和劳动力。

(2)区域从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经济基础支撑、市束。区域的经济基础一方面通过影响区域对城市发展的投入而影响城市的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又通过对城市在经济发展上产生新的需求而影响城市发展经济及开展行政服务的机遇;区域社会结构、社会发展计划等也能够影响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城市社会事业发展的机会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区域的环境容量在一定程度上则限制了城市发展可能达到的最大规模。总之,城市生存于区域之中,与区域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自然环境有着复杂多样的联系,区域发展和环境变迁在很大程度上规定了城市发展的轨迹。城市的发展、兴衰与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的变迁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二)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1)组织和带动区域发展城市具有多种功能,如区域的生产中心、流通中心心、人力资源培育的中心、对外交流的中心、创新中心等。因而城市本身是区域最具发展实力和活力的组织,城市的发展势必对区域的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发展。

(2)构造区域空间结构单个城市与区域发生多种联系,推动区域向多核心由不同等级、规模、功能的城市构成的城市体系。而这个城市体系就是区域的空间框架,即区域的空间结构。3.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演进:城市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引起区域的经济和社会结构

随之发生变化,并不断改变区域空间的分布与组合状态。

14、简述城市化的时空变化特征。(1)城市化在时间上的变化过程总体上为一条S形曲线,大致分成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加速阶段和终极阶段。

(2)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称为城市化的地域推进,域推进。

15、试分析农村工业化的特点、导因及意义。

农村工业化是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是农村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并推动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过程。农村工业化是指通过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包括技术、生产组织、经营方式、工具装备、管理制度等)来改造包括传统农业在内的农村产业和经济结构,促使农村经济系统向现代化转型,最终达到城乡经济一体化和国民经济一元化目标。

(一)农村工业化的阶段性特征(见PPT)

(二)农村工业化的导因(1)农民自发、自主地发展非农产业。(2)外来投资者(包括政府、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在农村投资,雇佣当地农民发展非农产业。(3)农民与外来投资者均以投资人的身份联合发展非农产业。

(三)农村工业化的意义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在全国就业人口和总人口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农村工业化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有重要意义。

农村工业化把先进的工业经济形态和工业文明植入广大农村,使农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农村工业化不仅是农村发展的变革,而且是全国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实现工业化,推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农村工业化带来农村地区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的变化,促进了小城镇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提高。

(四)农村工业化对农区发展的作用

(1)农村工业化加快了农区的经济发展①农村工业化改变了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②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市场化进程;③农村工业化不仅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培植了非农产业这一新的增长点,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农村工业化从生产供给和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促进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2)农村工业化推动了农区的社会进步①非农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对社会事业的投入和消费需求,促进和刺激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②非农产业增强农村的对外交流,引发农民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进步。

(3)农村工业化促进城市化①农村工业化推动农村小城镇发展的良性循环:非农产业发展—小城镇的发展—吸引更多的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②促成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大;城镇地域逐渐扩大。

(4)农村工业化逐渐建立了新型的城乡关系①农村工业化使传统农村地区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②农村工业化增强农村与城市的经济社会联系。

16、试述农村工业化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区域是由城市地域与农村地域所组成的,从而形成区域的空间二元结构即城乡结构。在区域中,农村地域往往占据较大的空间,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解决区域发展中的城乡问题,逐渐消除区域的空间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通过推进农村工业化,促进广大农村的发展,使之日益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农村地区现代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发展关系考察,农村的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先决条件的。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非农产业一般都会趋向在区位条件相对好的地方发展,因此,农村地区中的小城镇就成为非农产业集中布局的场所。非农产业在小城镇的集聚,就吸引了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中,相应地,小城镇也成为农村地区财富的聚集地。这样,小城镇因为有新的发展力量的加入而得以快速的发展。小城镇的发展,使其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质量大大改善,进而就会吸引更多的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向小城镇集聚。于是,就产生了农村工业化推动农村小城镇发展的良性循环。

17、技术创新与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对一个区域而言,无论技术创新是否发生在本区域,只要它受到了技术创新的影响,其结构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如下。

(1)技术创新引起新产品、产业的更替。技术的创新,推动大规模的新产品的生产,并形成相应的生产行业和部门;或者在同一行业和部门内形成内部分化。这样使得高品质的产品替代低品质的产品,新兴产业替代落后产业。(2)技术创新引导和改变消费需求。①技术创新所开发的新产品往往成为人们消费的热点。②技术创新生产出更新、品质更高的产品,引导人们争相购买新产品。③技术创新,引进健康、保护环境的消费理念。④技术创新,相对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人们会最求更高的精神满足。

(3)技术创新引发和促进制度创新。①技术创新直接引起生产方法、经营与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等的变革,从而导致资源配置方式,企业组织形式,经济运行规则等的变化。②技术创新会直接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和意识形态等,这些方面的变化就改变了人们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利益分配、发展的可持续性的认识和行为。技术创新带来了区域制度创新,区域调整经济体制,调整所有制和企业组织结构,建立相应的经济法规,促进经济发展。

(4)技术创新增强区域的经济竞争能力。①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因素。具体而言,技术创新可以弥补区域在某些资源禀赋方面的不足,使得区域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仍能通过后天努力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②技术创新使得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由外延式转变为内涵式,不仅提高生产效益,而且节省资源的投入。区域的发展进入健康、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区域的竞争力不断得到加强。

18、分析技术创新存在空间差异的原因,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格局变化有何影响?

(一)技术创新空间差异的原因(1)技术创新是一个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完成这个过程需要有大量的资金和智力资源的投入,因而要求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科学文化基础。(2)技术创新面临着技术开发失败、市场对新产品不予接受或市场在一定时期内不能形成有效规模来支撑新技术实现产业化等风险,因此,技术创新又要求有较强的承受风险的实力。

技术创新的要素往往集中在具备创新条件的地方。因此,技术创新只在少数地方进行,而其它地方则只能接受或引进创新地区的新技术。这样,区域内就产生了技术创新的空间差异。

(二)地区之间技术创新差异引起它们之间经济增长的差异 技术创新成功会对当地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显然,技术创新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会快于其它地区。

技术创新对环境条件的特殊要求,导致技术创新的要素(如追求潜在超额利润的企业家,追求成功的科技人士,面临发展竞争压力的政府等)往往集中在具备创新条件的地方,于是产生技术创新行为与过程的正向循环,技术创新在少数地方不断地强化。

相比之下,其它地区的技术创新存在较多的困难,技术进步比较缓慢。因此会加大区域内部经济增长的空间差异。如果没有外来力量(如政府的干预,经济或社会发展的大背景发生大的变化),这样的经济格局不易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性变化。

19、试述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组织、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一)区域创新网络的特征

(1)系统性。体现在各种创新主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的、互动的,创新资源可以在创新主体之间进行多向流动,从而使创新网络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

(2)开放性。体现在各种创新主体的联系不仅仅局限在本地,他们不断地与外部发生相互作用。(3)动态性。内部各种构成要素的数量、规模、相互联系的方式和格局等都在发生变化。(4)非中心性或者平等性。内部的各种创新主体的联系方式不是等级式的,不存在主宰一切的中心,而是一种网络的、平等的联系。

(5)本地化特征。体现在创新网络的主要结点是本地的行为主体,而所有这些网络结点及其参与活动过程与区域内的环境保持密切联系,实现互动。

(二)区域创新网络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区域创新网络成为了影响区域发展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2)区域创新网络能够有效降低创新主体的学习和创新交易成本;主体之间形成创新分工协作而降低风险,共同推进区域的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区域创新网络要不断适应外部大环境的变化,地方政府在区域创新网络发展中要改善创新网络所在地的外部环境(法制、政策、文化环境等)。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

(一)概念题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的演进是相互关联和互动的。现代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一般而言,经济目标是增强区域的经济实力,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社会目标是改善人民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发展;环境目标是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和谐及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增长极:就是具有空间聚集特点的推动性经济单位的集合体。

支配效应: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乘数效应: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的示范、组织带动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加大,影响范围和程度增大。

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溢出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

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

产业集群: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经济区:经济区即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区域管制:是为了协调经济区内部及其相互之间的发展关系而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与协商机制。

(二)简答或论述题

2、试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及作用机理。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一)资源禀赋

(1)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的基本条件。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禀赋直接影响区域经济活动的类别、规模与效益。自然资源的组合状况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现实可能性及增长的潜力。应当指出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自然资源要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在逐渐减弱。

(2)劳动力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实质上,区域经济增长过程就是劳动力利用其它资源,创造财富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区域经济发展更加强调劳动力的质量。另外,在收入水平既定的情况下,人口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区域内市场的容量和潜力,从而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区域经济增长。

(3)资金可有效完成各种资源配置。区域所拥有的资金量直接决定了它所能配置的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进而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4)技术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始终保持上升趋势。技术可以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优化经济结构。并且,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作用的依赖越来越大。(5)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程度等等)。良好的社会环境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吸收区外资源、鼓励创新和科学决策等,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二)资源配置能力

(1)经济体制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就能够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增长。

(2)政府能够通过制订和实施各种经济政策来引导、规范企业和个体的经济行为,调节资源的部门和空间配置状况,从而调控区域经济增长。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了区域资源的配置效率。高效、廉洁、负责任的政府对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3)区域内主要企业的组织水平、制度创新、技术水平以及区域内企业的规模结构等决定了区域的经济发展的竞争力的大小。特别是,区域内的骨干企业的发展不仅对区域经济有着直接的贡献,更重要的是能够带动相关企业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的组织核心。(4)经济结构决定了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先进的区域经济结构可产生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如果区域拥有符合现代经济发展潮流且有优势资源作支撑的主导产业、各产业之间紧密相连的产业结构,以及由强大增长中心为空间组织核心、各产业布局合理的空间结构,就能够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区位条件

(1)区域之间的位置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发生经济联系与其它区域发生相互联力。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过它们相互之间的交通联系所决定的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2)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显然,区域所处的自然环境好,就有利于其经济增长;否则,其经济增长就会受到来自自然环境的约束。(3)区位条件决定该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位置不同,获得的外部发展机会就有差异,国家对它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支持和直接投入也就不一样,因而对其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就有大小之分。

(四)外部环境

(1)全国经济发展格局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走势。国家战略涵盖的区域就会从全国的经济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政策支持;而另外一些区域则被排斥在外,甚至其利益受到相对或绝对的损害。(2)区际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在与其它区域的经济交往中获得的发展机会;一是影响一个区域能否通过与其它区域的分工与合作,来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一般地,区域之间相互开放市场,积极开展经济合作,就能够实现要素和商品的区际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互通有无,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大各自的经济竞争力。

(3)国际经济背景。一般而言,一个区域的对外开放度越高,受国际影响也就越大。因为,它在开拓国外市场、引进外资和技术、进口商品等等方面都会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

3、试述区域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的概念: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增长极的特点:①在产业方面,增长极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发展的组织核心;②在空间上,增长极通过与周围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重心;③在物质形态上,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④此外,由于区域的大小不一样,相应地,增长极也有规模等级之分。

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而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①支配效应: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②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出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受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放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③极化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加快增长极的发展。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区域全局的发展过程中,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可能从中获得的发展机会归根到底取决于“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在该地区综合作用的大小,二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负值,结果有利于增长极的发展。反之,如果极化效应小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正值,结果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总之,区域中的各种产业将以增长极为核心建立区域产业结构。而不同规模等级的增长极相互连接,就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体系和空间结构的主体框架。所以增长极的形成、发展、衰落和消失,都将引起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4、试述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重点强调了社会经济过程中存在三个环节,即最初的变化,接着是一系列的传递式相关变化,最后又作用于最初的变化,并产生使其上升或下降的进一步变化,从而构成循环。区域经济增长是由多个相关环节所组成的一个循环演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依次传递到其他环节,并返回到该点上,从而形成互为因果的关系;而且,其作用强度具有累积的效应,使得影响不断增强(正向的或负向的)。这就是循环累积因果原理的实质。

5、简述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论。

冈纳·缪尔达尔于1944年在《美国的两难处境》中首次提出循环积累因果原理。他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轨迹的方向发展。可见,社会经济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守衡或者趋于均衡,是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这种循环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具有积累的效果。同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变化存在上升或下降两种循环的可能。

总起来看,循环积累因果原理重点强调了社会经济过程中存在三个环节,即最初的变化,接着是一系列的传递式相关变化,最后又作用于最初的变化,并产生使其上升或下降的进一步变化,从而构成循环。

6、简述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美国经济学家纳克斯在1953年出版的《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提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中有源于供给与需求的两个循环过程。供给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储蓄能力-资本形成不足-低生产率-低收入„;需求方面的循环是:低收入-低购买力-投资引诱小-资本缺乏-低生产率-低收入„不难发现,无论从供给还是从需求观察,这两个循环都是从低收入又回到低收入,不断的恶化。并且,它们在“低收入”处相连接,相互影响、强化,使经济增长滞缓,长期陷入贫困状态。

7、试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作用、加速原理及其关系。乘数作用是指出经济增长中投资对于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以带来若干倍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

加速原理即在工业生产能力趋于被完全利用时,消费品需求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增长。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是同时存在的,并且相互发生作用,即投资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变动,国民收入的变动又会反过来影响投资的加速变动。在乘数作用和加速作用的影响下,经济增长就出现了周期性变化或波动。即,投资引起收入的变动,而在乘数原理作用下,收入是有变动幅度的。这样的收入变动在加速原理作用下,又引起投资发生相应变化;反过来,投资变动又引发新一轮的收入变动。如此构成循环,形成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

8、运用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分析区域经济增长各阶段的特征。

罗斯托在其1960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阶段》一书中归纳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有六个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基本上是原始的农业活动,主要从事作物栽培。

(2)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农业技术有所改进;但是其产生的效果往往被人口增长所抵消;家庭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开始进行简单的扩大再生产;人们开始储蓄为资本循环提供条件;企业家阶层逐渐形成;经济活动开始突破地域的限制,出现了专业化的分工与合作。

(3)起飞阶段: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增长。人均国民收入快速、持续的增长;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劳动力向工业领域加速流动;资本循环加速,大量投入到工业集中领域;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的主导力量。

(4)成熟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趋缓。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化学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农业规模保持相当的水平,劳动力仍向工业部门转移,素质逐步提高。(5)高额消费阶段:经济水平很高,物质生活丰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在满足一般生活必需品消费需求的基础上,人们对耐用消费品和劳务服务的需求增加;产业结构中以重工业的耐用消费品生产为主;经济活动受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两方面作用。

(6)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人们开始追求文化娱乐方面的享受;随着消费倾向的改变,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超过了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教育、文化、卫生、住宅、旅游等推动经济增长。

9、试述胡佛-费舍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与费雪尔1949年发表了《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一文,指出任何区域的经济增长都存在“标准阶段次序”,经历大体相同的过程。这些阶段为:

(1)自己自足阶段: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活动,区域之间缺少经济交流,区域经济呈现出较大的封闭性,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呈分散状态。

(2)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在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乡村工业开始崛起。其工业基础是农产品、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市场。

(3)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农业生产方式由粗放式型向集约型和专业化方向转化,区域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往来也不断地扩大。

(4)工业化阶段:以矿业和制造业为先导,工业逐渐成为区域主要经济活动。一般先以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和纺织为主,然后以冶炼、石油加工、机械制造、化学工业为主。

(5)服务业输出阶段:服务业加速发展,服务的输出逐渐成了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这时,拉动区域经济继续增长的因素主要是资本、技术,以及专业性服务的输出。

10、我国学者对区域经济增长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我国学者陈栋生认为,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分为待开发、成长、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

(1)待开发(不发育)阶段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其特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第一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极高,商品经济不发育,市场规模狭小;资金积累能力很低,自我发展能力弱,经济增长速度缓慢。

(2)成长阶段。当区域经济增长跨过工业化的起点时,就标志着进入了成长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经济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第二产业逐渐成了主导产业;商品经济逐步发育,区域专业化分工迅速发展;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地区集中,于是形成了带动经济增长的增长极。

(3)区域经济增长达到成熟(发达)阶段。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减缓并逐渐趋于稳定;工业化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第三产业较为发达,基础设施齐备,交通和通讯基本形成网络;生产部门结构的综合性日益突出,区内资金积累能力强。

(4)衰退阶段。部分区域在经历了成熟阶段后,有可能进入衰退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经济增长缓慢,失去原有的增长势头;处于衰退状态的传统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大,导致经济增长的结构性衰退;此后,经济增长滞缓,区域逐渐走向衰落。

11、试述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特点。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专业化部门为主体,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务的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具有较高组织水平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实体,它有以下几个特征:

(1)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的综合发展部门。

(2)经济地域综合体的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建立在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所以,它的分布是以自然资源的分布为依据,一般不受行政区的限制。

(3)经济地域综合体内不仅形成完整的生产体系,还要发展完善的为区域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基础设施,建立社会发展所需的教育、医疗、文化、住宅等部门。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4)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而形成的。

12、如何判断一个经济部门的专业化水平?

判断一个部门的专业化水平可以用区位商和专业化指数。(1)区位商是区域中某部门的就业人数或产值占区域总就业人数或总产值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的同类比重之比。

(2)专业化指数是某工业部门的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与区域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之比。一个部门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指数越大,则专业化程度越高。

13、简述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一般是根据专业化部门与综合发展部门的关系,以专业化部门的企业布局为中心,结合区域的资源分布、人口分布、城镇分布等情况,合理安置综合发展部门而形成的。所以,主要采用企业成组布局的方式,把相关企业按内在联系集中在同一地区。

苏联学者曾提出了一个假想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圈层空间结构模式。该模式认为,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核心是工业枢纽或工业中心,各类企业围绕它呈圈层分布。具体是,主导专业化部门的大型联合企业组成枢纽的核心。由此向外,第一圈分布的是与核心企业有直接生产联系和利用其废料的企业。第二圈层是为核心企业和第一圈层服务的企业。第三圈层是专门为各圈层企业的职工及家属服务的企业。第四圈层是直接为工业枢纽服务的农业单位。第五圈层是交通和邮电业。第六圈层是为枢纽居民服务的各种非生产性机构,如商业、文化、教育、和卫生等部门。显然,这个模式只是简单的设想。实际上,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远比它复杂。

14、试述产业集群的特征。波特对于产业集群的新界定是“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

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①在组成要素上,产业集群由生产销售部门、相关产业部门和支持机构所组成。②在企业构成上,产业集群的企业主体是中小企业。③在内部联系上,典型的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因此,产业集群表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特征,内部联系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④产业集群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植根性,植根性表明了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紧密关系。⑤产业集群还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具有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接近或者集聚常常是识别一个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据。因此,产业集群应该有明确的空间范围和边界。

15、产业集群的类型。

(1)美国学者马库森的分类:马歇尔式产业集群,轮轴式产业集群,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和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4种产业集群。

(2)韩国学者朴杉沃的分类: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中心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卫星型产业集群、高级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高级卫星型产业集群(包括两类)、首创高技术产业集群共九种类型。

16、试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

目前,关于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有多种解释的理论视角,主要的有集聚经济原理,交易费用理论,创新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

第一,集聚经济原理的解释。根据集聚经济原理,产业集聚能够产生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能够有利于相互之间开展分工与合作,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学习,从而获得规模经济。同时,由于集聚而增加了企业的数量,相互之间建立垂直或者水平联系,扩大了产业集群内部的生产范围,从而使中小企业获得外部范围经济。

第二、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根据交易费用理论,企业在空间上集聚使得交易的对象和空间范围相对稳定,有利于减少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联系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更容易建立互信,降低交易的成本和生产成本。同时,本地市场成长,潜在需求的增加,也会促使分工深化,并使企业集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第三,创新理论的解释。根据创新理论,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创新。一方面,中小企业、相关的各类机构、有经验的消费者的集聚,为企业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专门化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另一方面,在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也为开展创新提供了外在的动力。创新所产生的财富示范效应,也会引导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创新的行列。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产业集群内,借助于空间上近邻的关系,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形成了有利于知识和技术传播的环境,使得对创新起重要作用的隐含的经验类知识得以传播。第四,产业组织理论的解释。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在产业集群内,由于有本地的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基础设施、市场需求等构成的较好的发展环境,企业的创建和衍生相对比较容易。同时,33 金融、管理、产权交易等方面的条件较好,企业的退出也比较方便。所以,产业集群内的企业进入和退出壁垒都较低,有利于的竞争优势,对于产业集群外部的企业进入到该产业内部就构成了较高的壁垒,从而为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17、试分析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从空间组织的角度看,产业集群是区域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自然会引起区域空间结构变迁。产业集群在一个区域一经形成,就会对该区域的空间结构变迁产生持续的影响。

首先,产业集群形成以后,必然引起该产业的企业向集群所在的区位集聚,同时,与产业相关的资源也会流向这个集群所在的区位。于是,在区域内,由于产业集群的形成而引起该产业空间结构组织的重新调整,往往形成某种产业的极化空间分布格局。产业集群的发展则会进一步强化这种格局。其次,产业集群的发展会带来所在地的经济空间发展,其结果是导致区域内出现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化,形成或者强化区域内部繁荣经济发展不平衡。当然,如果产业集群出现衰退与消亡,那么相应地,该企业的计划空间分布格局也会随之减弱或者消亡,区域经济发展将受到打击,内部发展的不平衡格局也将因之而缓解。

第三,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产业集群常常是在规划建设的各类产业开发里发展起来的。在这种情况下,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开发区的成败,进而也对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中心转换,整体发展发生多方面的影响。

第四,对于发展中的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对于工业化具有特别的意义。发展中区域在启动工业化进程时往往遇到资本不足、技术水平低、基础设施条件差、本地市场小等障碍,缺乏中小企业发展的适宜环境。如果产业集群在这类区域中形成,就会产生一种“中心”吸引作用,促进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在集群内形成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中小企业成长的环境,从而启动区域的工业化进程或者增强工业化的趋势。

18、经济区具有什么特点?

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经济区具有如下几个基本特征:

(1)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经济区在组织上是一个整体,有着自己的边界,是区域经济中相对独立的组织单位。

(2)空间上的相对排他性。在同一时间和某一地理空间仅存在一个经济区。

(3)对外联系的开放性。经济区内的经济活动时刻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和要素的流动、市场供需、信息传输等。同时,经济区也在对外的联系中扩散自己的影响。总之,经济区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

(4)组合上的层次性。经济区有大小之分,这是其经济活动规模和空间规模的反映。从空间纵向看,经济区可分为若干层次和上下隶属关系,反映他们之间在规模、经济活动内容等方面的差异和纵向联系。从空间横向看,每个层次又有若干规模大体相当、各具特色、具有横向经济联系的经济区。

19、区域管制有哪些特点?

区域管制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区域管制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其一,区域管制是要在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单纯上下级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更有效地促进区域发展。其二,区域管制是要通过区域发展中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个人在内的各个利益主体通过平等协商的形式,解决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协调好区域发展中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其三,区域管制需要建立一套多中心、分散化、独立与制衡的决策机制和解决争议的机制。20、试述西方城市区域管制的特点。

(1)地方分权,要求把管制的权利由上级政府下放给地方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社会民众共享权利。

(2)伙伴制和多重管制,在城市区域管制中,各种利益主体是一种伙伴合作关系。

(3)注重决策的过程和地方导向,就是由各种利益主体组成一个联盟,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互补,从而提高决策的效率。

21、试比较城市区域管制模式的特点。

城市区域管制模式有集中管制、分散管制和中心管制等类型。(1)集中管治模式是中心城市或者中心城市主导城市区域的内部关系协调。其缺陷是管理机构臃肿,管理效率低,内部缺乏强竞争活力。

(2)分散管治模式是在城市区域内各城市、地区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竞争。其缺陷是在城市区域内存在各自为政,无序竞争。(3)多中心管制模式是承认各个城市或地区的独立性,同时,又重视发挥中心城区或者城市的协调作用。

22、评述GDP评价区域发展的优缺点

(一)优点:(1)从生产角度看,GDP不仅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规模,而且能够反映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这对于一个国家制定正确的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产业结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从地域角度看,GDP不仅能够反映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而且能够反映各个地区的产业结构、需求结构,这对于了解一个国家经济的地区总体分布状况,地区产业分布状况,地区需求分布状况,制定正确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3)通过不变价GDP能够计算经济增长速度,它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变动情况。通过现价GDP和不变价GDP能够计算GDP缩减指数,它反映一个国家价格总水平的变动情况。通过GDP和人口数量能够计算GDP,它反映一个国家的贫富状况和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GDP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承担的国际义务和享受的优惠待遇,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

总之,GDP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统计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是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检验经济政策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二)缺点:

(1)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人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不可能不消耗自然资源。如果当前的经济发展过度地消耗了自然资源,就会对未来的经济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这样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然而,GDP在反映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反映它所带来的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的代价。比如GDP就会增加,但过量采伐后会造成森林资源的减少,GDP却不考虑相应的代价。

(2)GDP不能准确地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一个国家财富能否有效地增长,不仅取决于GDP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大小,还取决于其质量。在我国有些地方,不注重工程质量而导致工程报废和重新建设的现象并不少见。在这样的情况下,GDP虽然在不断增加,但国民财富却可能在减少,没有给国家带来任何好处。

(3)GDP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有些非市场活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比如家庭妇女做饭、照顾老人、养育儿童,等等。这些活动没有发生支付行为,GDP不反映这些活动。但是,如果这些工作由雇佣的保姆来承担,顾主就要向保姆支付报酬,相应的活动就必须反映在GDP中。同样的家务劳动,发达国家市场化程度高,对GDP的贡献就大;发展中国家市场化程度低,对GDP的贡献就小。因此,就这一点来说,发展中国家的GDP与发达国家的GDP并不完全可比。

(4)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人均GDP的增加代表一个国家人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增加,因而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增加时,这个国家的平均福利状况也将得到改善。但是,在一些国家,也许由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一小部分人得到了更多的收入,大多数人的收入并没有增加,或者增加得较少,因此他们GDP就看不出这种由于收入分配的差异而产生的福利状况的差异。而且,人们的福利涉及到许多方面,比如休闲和家庭享乐也属于福利的重要内容。如果人们从事更多的生产活动,在得到更多收入的同时,却没有时间与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尽管社会的GDP增加了,但他们的个人福利并不一定增加。

第九章 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一)概念题

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认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经济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差异。区际经济联系: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关联性和参与性经济行为。

空间相互作用:是指区域之间所发生的商品、人口与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的相互传输过程。区域分工:区域分工是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由于各个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发展条件和基础方面的差异,因此,在资源和要素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各个区域在经济交往中就必然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选择和发展具有优势的产业。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H-O模型):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发生贸易的主要原因。不同产品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不同的。所以,每个地区专门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而较少使用本地区稀缺要素的商品,以换回其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商品。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从而更有利于提高各区域或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合作:区域合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而产生的,是不同区域之间出于各自发展利益的需要,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等寻求的合作。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用绝对指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是一种等级水平的差异。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都能持续发展。

(二)简答或论述题

2、试述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

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解释了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其影响。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北方的经济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

极化效应,即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的不利影响表现在:①北方经济发展,南方的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要素流向北方以寻求新的就业机会和高收入以及高投资收益,从而削弱了南方经济发展的实力。②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经济发达,在国内中的交易处于有利地位。特别是,如果北方生产进口替代性产品,南方原来可以按较低价格进口的这些产品,现在不得不在高额关税保护下向北方购买。在出口方面,南方由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与北方竞争,导致出口的衰退。

③南方可以向北方出口初级产品,但如果价格高和产品差,北方可以从国外寻求替代品,使得南方的经济受到挤压。涓滴效应,即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对落后地区的有利影响表现在:①北方吸引南方劳动力,缓解南方就业压力,有利于南方解决失业问题。②在互补情况下,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会给南方带来发展的机会,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③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将对南方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

二者的相互作用分析:赫希曼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涓滴效应最终会大于极化效应而占据优势,原因是北方的发展长期来看将带动南方的经济增长。

3、试述梯度推移学说

梯度推移学说是以产品周期理论为基础,以梯度来表示区域间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差异。梯度推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

与产品周期相对应,可以把经济部门分为3类,即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是兴旺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是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是衰退部门。因此,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如果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制度和管理方法等)主要发生在高梯度区域,然后,依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由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推移。梯度推移主要是通过城市系统来进行的。这是因为创新往往集中在城市,而且城市从环境条件和经济能力看比其它地方更适于接受创新成果。具体来讲,梯度推移可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创新从发源地向周围相邻的城市推移;另一种方式是从发源地向距离较远的第二级城市推移,再向第三级城市推移,依此类推。这样,创新就从发源地推移到所有的区域。

4、试述中心—外围理论。

中心—外围理论有时也称之为核心—边缘理论或中心―边缘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美国学者弗里德曼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较具代表性。

弗里德曼认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使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外围”。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中心对外围之所以能够产生统治作用,原因在于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贸易不平等,经济权力因素集中在中心,同时,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也都集中在中心。对于外围而言,中心对它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和压抑。更重要的是,中心与外围的这种关系还会因为推行有利于中心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外围的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向中心流动而得以强化,使得中心与外围之间构成了不平等的发展格局。

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新在中心不断的发生。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加强了中心的统治地位。主导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6个自我强化、反馈的效应支持了中心的成长。

5、试述相互依赖理论

一些学者从双向作用的分析角度来进一步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提出了相互依赖的观点。布鲁克菲尔德(H.Brookfield)在1975年出版的《相互依赖的发展》一书中指出: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受依赖关系的影响,不发达国家的内部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越依赖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所以,很难区分出它们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现在,西方学术界对相互依赖的理解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只不过程度有所差异;二是相互依赖意味着依赖是双向的传递和影响,而不是只作

用于某一方;三是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相互依赖,即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包括经济行动和政策)所发生的双向作用、影响的过程或现象。

6、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1)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即相关区域之间必须存在对某种商品、技术、资金、信息或劳动力等方面的供求关系。

(2)区域之间的可达性,即区域之间进行商品、资金、人口、技术、信息等等传输的可能性。一般地,可达性主要取决于:空间距离和运输时间;区域之间的交通联系;区域之间是否存在政治、行政、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障碍;被传输客体的可运输性。

(3)干扰机会,即两个区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受到了来自其它区域的干扰。由于干扰机会的存在,有互补性的两个区域之间也不一定就能发生相互作用。

总而言之,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首先要存在互补性,可达性好,并且没有干扰机会或干扰机会的影响小。

8、试比较绝对成本说和比较成本说。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绝对成本说将不同国家的同种产品的成本进行直接比较,认为在某种产品上所花成本绝对地低,就称之为具有“绝对优势”。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根据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就可以使成本绝对降低。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的国家都是有利的。绝对成本论中暗含了一个假设,即贸易各方都至少有一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产品,否则贸易就不会发生。大卫·李嘉图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本国不同产品成本的比率同国外同类产品的成本比率进行比较,只要成本比率在各国间存在差异,各国就能生产各自的最有利产品。(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两利取重,两害取轻”。)

比较成本说认为即使贸易一方在每一种产品上不占有绝对优势,贸易也有可能发生。

9、试述要素禀赋说

不同产品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比例是不同的。产品的劳动成本所占的比例较大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成本所占比例较大的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同时,不同地区的各种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供给量较丰富的要素,其相对价格较低,密集使用这种要素的产品的相对成本也会较低;而供给量相对稀缺的要素,其相对价格就会较高,密集使用这种要素的产品的相对成本也必然较高。所以,每个地区专门生产密集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而较少使用本地区稀缺要素的商品,以换回其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商品。

10、新贸易理论是如何解释产业内分工的?

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具有集中于规模经济的行业和少数大公司支配的行业的特征。新贸易理论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视角进行了解释。规模经济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内部规模经济就是来自单个企业规模的扩大而带来收益的增加。外部规模经济来自企业的集聚,它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与要素禀赋差异一样提供了国家贸易的基础。为了追求内部规模经济,企业就需要选择专业化的方式以不断地扩大生产规模,并保持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这样就产生了两个结果,一是在国内市场上形成只有少数大企业存在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二是生产的产品种类减少。企业为了获得内部规模经济,在生产差异化产品时,总是选择性地生产少数几种满足国内多数消费者偏好的产品,并出口部分产品以满足国外少数人的偏好。那么,国内少数人偏好的差异化产品就只有通过进口别国的产品来获得满足。这样,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就发生了。也就是说,是规模经济促进了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即使国家之间在要素禀赋、技术和消费偏好等方面完全相同,在垄断竞争条件下,由于每个企业只生产一种差异化产品,国家之间也会发生产业内贸易。并且,国家之间越相似,产业内贸易的规模也越大。

11、试述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1990年出版了《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创立了竞争优势理论。波特认为国家竞争优势受到四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条件;二是内部市场的需求规模和性质;三是相关支持产业的发展程度;四是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波特把这四方面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菱形构架,称之为“钻石”。此外,机遇和政府对国家竞争优势也会产生作用。

(1)生产要素包括五大类: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2)国内需求就是国内市场对产品或者服务的需求,包括了需求结构、规模、成长性、高级购买者的压力,以及国际化程度,这些都对一个国家某个产业的竞争优势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国内市场需求大,就有利于国内竞争,产生规模经济。(3)支撑产业和相关产业是指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和服务的产业。对于一个主导产业而言,如果支撑产业和相关产业体系完善且发展水平高,则有利于其提高竞争力。

(4)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包括了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竞争程度,创新能力,企业家才能等。这四个因素相互影响并相互强化,共同构成了一个有利于企业成长,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动态激励环境。

(5)机遇的作用:机遇是指外部的、突发性事件带来的竞争优势。钻石结构合理有效的国家才能把握住机遇,乘机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

(6)政府对钻石结构的四个方面都可以产生影响。政府的作用关键是创造一个公平的企业竞争环境。

11、区域合作要遵循哪些原则

(1)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由于各个区域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经济权益,合作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追求和维护自己的经济权益,所以区域合作就必须是自愿、平等的。

(2)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区域合作要尽量发挥各个区域的经济优势,相互取长补短,扩大经济优势的影响力。

(3)区域之间在空间上尽量相连。从经济联系的角度看,空间上相连的区域一般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传统经济联系,这是促成合作的重要基础。同时,区域之间在空间上相连便于要素流动,有利于开展合作。此外,空间上相邻的区域往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这对于开展合作是很有利的。

12、区域经济合作有哪几种类型? 区域合作是与区域分工相伴而产生的,是不同区域之间出于各自发展利益的需要,在区域分工的基础上,通过优势互补、优势共享或优势叠加等寻求的合作。从形式上看,区域合作主要有行业合作、区域全面合作。

行业合作是指区域之间之间同一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的相关企业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与方式相互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行业合作包括了区域性的生产合作、商业合作、运输合作、物资合作、金融合作和综合的行业合作。

区域全面合作是指区域之间在有关政府的推动下,相互之间开展多方面或全面的经济合作。它的功能如下:①建立区域市场;②联合开发资源;③联合改善区域交通条件;④开展资金横向融通;⑤建立信息网络;⑥共同协调,解决跨区域的环境保护问题。

13、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1)区域经济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增强了各个区域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紧迫感。积极采取措施发展区域经济。其次,区域经济差异存在和变化客观上加剧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竞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区域经济主体的行为。违反市场规律的地方保护主义,阻断商品、要素等的自由流通,为了地方短期利益,而损害区外企业、以及自身的长远利益。最后,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将引起资源和要素在高投资收益和机会的诱导下,从欠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流动。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受到削弱。(2)区域经济差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首先,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人口区域迁移的重要原因。欠发达区域人口向发达区域的大量迁移有利于先进的社会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传播,推动区域之间的社会融合和进步。但同时也会引起发达区域人口拥挤,就业压力增大,社会问题增多,而欠发达区域则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社会精英的流失对其发展产生了较严重的制约。其次,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强化了各区域的自我中心意识,直接或间接地助长了地方主义的流行(将本地方的利益放在首位,不顾甚至破坏全局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14、为什么说区域经济差异是可调控性的,同时这种调控有限的?

区域经济差异与其它的经济现象一样,虽然有着一定的内在运行规律,但是,仍然可以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有目的的人为干预,使之符合某种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需要。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因素是多样的,它们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影响的组合也不同,所以,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存在多种可能性。

完全有可能通过改变影响因素的组合方式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进行控制,使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同时,区域经济差异的产生和变化是由一系列客观因素所共同作用的结果,有一定的变化轨迹,人为地干预并不一定能够完全改变这种轨迹。同时,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干预就意味着要改变区域经济差异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组合方式和作用强度。在这方面,也将遇到财力、政策、利益等诸多的牵制。这就决定了人们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是有限度的。

15、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就是区域之间在经济交往上日趋密切、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发展上关联互动,从而达到各区域的经济均持续发展的过程。根据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受经济体制改革区域推进的影响,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市场化程度不一,这是转轨时期区域经济差异加剧的重要原因。因此,区域之间一致的市场经济体制环境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只有在相同的体制环境中,各个区域才能按照市场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公平竞争,依据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区域之间也才能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第二,促成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区域之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应从体制上消除限制区域之间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根源,取消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区域壁垒,加大区域的开放程度,使要素在市场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作用下在各区域之间合理流动、优化配置。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答案 篇5

1)respectable 2)agony 3)put...down

4)sequence 5)hold back 6)distribute 7)off and on 8)vivid 9)associate 10)finally 11)turn in 12)tackle

1)absolutely

2.available 3)every now and then

4)are urging/urged 5)destination

6)mostly 7)hangs out

8)right away 9.reunion

10)or something 11)estimate

12)going

ahead 1)brief 2)in terms of 3)cut..off 4)tend 5)anyway 6)precise 7)in the form of 8)initiative 9)convey 10)in two minds 11)concept 12)grasp

1)wreck

2)balance 3)approaching

4)handle 5)discard

6)above all 7)diet

8)do with 9)checked on 10)cleaned up 11)weekly 12)principles

2.Cloze).hold back

2).tedious

3).scanned

4).recall

5).vivid

6).off and on 7).turn out/turn in

8).career

1).choked up

2).awful

3).practically

4).neighborhood

5).correspondence

6).available

7).destination

8).reunion

9).Mostly

10).postponing

11).absolutely

1).highly 2).Bring…about 3).evident 4).rate 5).sufficient 6).Put across 7).proportion 8).Hence 9).ensure.1).sponsored 2).determination 3).turned…away 4).assumed 5).capacity 6).skilled 7).loan 8).character 9).hunting 10).For sale 11).send for

《经济学》(第二版)中文版序 篇6

这种增长对中国各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贫困减少了。根据某种衡量标准,绝对贫困者的人数减少了2亿。中国早就有相当高的识字率,这种识字率又迅速地从八十年代早期的65%提高到1997年的81%。收入增加也反映在健康状况的改善上,例如,预期寿命从62岁提高到70岁,婴儿死亡率下降一半多,从每千个出生婴儿死亡69人减少为32人。

可以通过比较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成就来理解这种成就的重要性。中国和东亚其他国家的增长率——即使在这一世界增长最快的地区中,中国的成就也是突出的。

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对比特别值得注意。印度是世界上的人口第二大国,1978年它的人均GDP为725美元,高于中国的人均收入700美元。(数据为用实际GDP除以各年人口数的类似方法计算得出)。过去的20年间这两个国家的增长途径不同,结果中国的人均收入是印度的2倍多。

在1989年之前,俄罗斯一直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中国经济有显著的不同特点。在过去的10年间,俄罗斯遵循一种与中国转向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极为不同的政策,努力向市场经济转变,其结果不会是惊人的。在转型的将近10年之后,俄罗斯的人均收入下降了46%,而中国的人均收入增长了79%。

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理解中国的成功:在1978年到1995年间,中国的经济增长为低收入国家总收入增长的2/3,而在这一时期开始时,在这些国家中,中国的GDP只占1/4,人口占40%。

同样显而易见的是,在中国内部广泛地分享了这种增长:当我们分别衡量同一时期30个省的收入增长时,我们发现,这30个省份中有20个省份的人均收入增长率高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导致这种显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牽为了在未来保持这种增长的势头还需要做些什么呢牽这些是现在全世界经济学家所提出的问题。

这些问题对中国未来的重要性说明了经济学在现代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良好的经济管理——与好运气相结合——可以提高生活水平,改善健康状况与教育,甚至还可以改善环境;而不良的经济管理——与坏运气相结合——会引起相反的结果。在过去的两年中,原本在30年间增长一直强劲的许多东亚国家遇到了收入大幅度下跌和失业急剧增加的危机。什么原因引起了长达30年的成功之后的这种阴沉的下降趋势呢牽

尽管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容易,但是本书有助于你理解成功与失败的某些原因。而且,这种理解对帮助我们思考提高中国持续成功的可能性是有益的。

经济学的基本规律是共同的,这就像物理学的规律是共同的一样。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着稀缺性,必须作出选择。资源是有限的,把资源用于某一目的就意味着不能把这些资源用于其他目的。

激励是重要的。一般来说,人需要有动力——勤奋工作的动力、投资的动力、储蓄的动力,以及建立为其他人提供就业机会的新企业动力。

制度是重要的。每个社会为了正常运行都必须有规则与制度。如果规则与制度过于严格,就会挫伤创新与创造性。如果规则与制度过于宽松,一些人就会践踏其他人的权利,并引起社会混乱。在认真建立起来的法律规则的环境中,人们可以预见到会出现的情况,也就会相当负责地行事。

本书论述家庭与企业如何作出选择,如何考虑利弊权衡,以及如何使不同行为的成本与收益平衡。本书还论述激励如何发生作用;如何以激励机制来使人们勤奋工作、投资、储蓄、创新,为更广泛的社会利益工作,以及设计不良的激励机制如何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本书还论述了整个社会如何自行组织的各种方法,社会如何创造了各种制度和规则。设计良好的制度与规则会产生一个有生产率的、增长迅速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社会。设计不良的制度和规则会引起停滞,甚至衰退。组织任何一个社会都是一件复杂的工作。我们经常惊讶蚁群的运行——每个工蚁如何知道做什么,以及它们如何都为群体的利益而共同工作。但是,在一个现代社会中需要完成的工作远比这个要复杂得多。在像中国这样大的由亿万人组成的社会中,区分责任看来是一件令人生畏的工作——远远超出了任何个人的能力。而且实际情况的确如此。然而,不仅这种任务本身显得极为复杂,而且甚至许多看似简单的任务也十分复杂。以生产铅笔的例子来说:了解如何生产从铅芯到木头到橡皮擦每一个部件的人即使不是没有,也是很少的。铅笔生产出来还要在数量上与消费者所需要的量一致。而且,不是一个人管理这种过程——确切地说,这是生产中所涉及的企业和市场的复杂结合。本书将解释市场和企业如何协同工作,以确保从看似简单到极为复杂的经济工作得以完成。

然而,尽管基本经济学规律是普遍的,但是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制度,并以自己的方式迎接反映着一国独特历史与文化的经济挑战。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式,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我们将探讨它的特点,并努力解释它举世瞩目的成功,以及它所面临的问题和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请关注《经济学》第二版一书

这是惟一一本反映了最近20多年来经济思想革命的教科书。此书第一版中文版自1997年出版后,风靡全国,产生很大影响,作为经济学革命的一位领袖人物,斯蒂格利茨把微观经济学从传统的“超市场”的栖息地引入了现实的不完全市场之中。他摆脱传统模式,将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同经济学的最新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最完美的统一。在反复的教学和接收了千百万名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之后,斯蒂格利茨在新版中重整《经济学》的构架,插入数百例“政策透视”、“经济学应用”和“焦点镜头”,活泼而有趣味地将理论联系实际,展现了经济学和经济生活交相映照的一幅精彩画面。与第二版中文本一同上市的还将有学习指导和习题集。通过演练题,对读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将会大有助益。作为一位极为关注现实的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新版《经济学》中对世界与美国经济事件新进展的分析会使我们对许多问题有新的认识。斯蒂格利茨也是一位中国人民的朋友,他一直十分关注中国经济问题,特意为新版中文版写了有关中国经济改革的一章,探讨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考察中国改革的过程,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第二步改革”所要进行的工作。斯蒂格利茨还把近两年来以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身份对东亚危机所作的深入研究介绍给中国读者,并据此中肯地提出中国应该从中汲取的教训。

上一篇: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教案下一篇:建筑策划书详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