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计数

2024-10-07

白细胞计数(精选11篇)

白细胞计数 篇1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目的:掌握血涂片制备的操作要领、瑞氏染色方法、正常外周血五种白细胞形态特点、原理:各种白细胞必须经过染色,才易于区分其类别。常用者为瑞氏(Wright’s)染色法和姬姆萨(Giemsa)染色法。测定外周血液中各种白细胞的相对比值,以观察其数量、形态和质量变化,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血涂片,计算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称为白细胞分类计数。利用白细胞总数和各类白细胞的百分率,即可计算每mm3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绝对值。

实验器材: 香柏油、盖玻片、推片、采血针或注射器、小滴管、消毒棉球、瑞氏染液、pH6.4~6.8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计数板及专用盖片、针 1ml刻度移液管、1ml EP管、光学显微镜。20ul刻度移液管、推片

实验步骤

白细胞分类

1.血片制作:

取一滴血,滴于洁净无油脂的玻片一端。左手持玻片,右手再取边缘光滑的另一玻片作为推片。将推片边缘置于血滴前方,然后向后拉,当与血滴接触后,血即均匀附在二玻片之间。此后以二玻片约呈30—45度的角度平稳地向前推至玻片另一端。推时角度要一致,用力应均匀,即推出均匀的血膜(血膜不可过厚、过薄)。将制好的血涂片晾干,不可加热。

注:(1)良好涂片标准:

1)呈头、体、尾舌形 2)血膜厚薄适宜 3)两边留有空隙

(2)涂片好坏与下列因素有关: 1)血滴大小

2)推片与玻片之间角度 3)推片速度

2、血涂片的染色步骤:

(1)用蜡笔在血膜两端各划一道线,以免染料外溢,置涂片于染色架上。

(2)滴加瑞氏染液,共计七八滴数,以盖满血膜为度,静置1分钟。

(3)再滴加等量的磷酸缓冲盐溶液,轻轻摇动,并轻吹液体使染色液与缓冲液混合均匀,静置15分钟。

(4)用清水冲洗。切勿先倾去染液再冲洗,否则沉淀物附于血膜上不宜出去。冲洗后斜置血涂片于空气中干燥。或先用滤纸吸取水分迅速干燥,即可镜检。

3、白细胞分类计数:先用低倍镜检查涂片及染色是否均匀。然后加一滴香柏油于血膜厚薄均匀处(一般在体尾交界处),在油镜下由此处开始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计数移动时避免重复。根据所见到的100个白细胞,记录各种白细胞所占的百分数。

4、各类白细胞的形态特征

嗜中性白粒细胞:圆形,胞浆淡红色,胞浆内有多量紫红色细小颗粒(染色不佳时则看不清楚)。核为蓝紫色。

嗜酸性白细胞:大小、形态与中性白细胞大体相似,唯胞浆内含有粗大的鲜红色颗粒。核多数为两叶。

嗜碱性白细胞:大小、形态与中性白细胞大体相似,但胞浆内含有粗大的深蓝色,常遮盖在核上。核分叶不明显

淋巴细胞:分大小两种,小淋巴细胞圆形,核染成深紫色,圆形或肾形,胞浆很少,常呈一小片月牙状,染成蓝色。大淋巴细胞,核圆形或肾形,胞浆相对较多,染成天蓝色,在胞浆与核之间有淡染带。有时内含少数紫红色大颗粒。

单核细胞: 核染成紫色,其染色质疏松,核形不规则。胞浆较多,染成浅灰蓝色 白细胞计数

加稀释液 用吸管吸取白细胞稀释液0.38ml于小试管中。

吸取血液 用微量吸管吸取新鲜全血或末梢血20ul,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吸管插入小试管中白细胞稀释液的底部,轻轻放出血液,并吸取上层白细胞稀释液清洗吸管2-3次

混匀 冲池 将试管中血液与稀释液混匀,待细胞悬液完全变为棕褐色

再次将小试管中的细胞悬液混匀。用滴棒蘸取细胞悬液1滴,充入改良Neubauer计数板的计数池中,室温静置2-3min,待白细胞完全下沉。

计数 在低倍镜下计数四角4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总数

计算

白细胞总数 =4大格白细胞数(N)/4×10 ×20 ×10^6

= N÷ 20 ×10^9/L

注:计数板上下各一个计数池计数区域分为9个大方格,四角的大方格各划分为16个中方格,中央大方格划分为25个中方格。四角的大方格为白细胞计数区,大方格四边压线细胞计左不数右,计上不数下

实验结果

白细胞总数

白细胞=(35+42+39+37)/20*10^9=7.65*10^9/L 中性粒细胞65个,占65%

单核细胞5个,占5% 淋巴细胞:27个,占27%

嗜酸性粒细胞3个,占2% 嗜碱性粒细胞1个,占1%

注意事项

1、.采血时针刺深度必须适当,不能过度挤压,防止组织液渗入或采血时间太长引起血液凝固。

2、白细胞总数在参考范围内,大方格间的细胞数不得相差10个以上,两次重复计数误差不得超过10%。

3、按一定顺序移动视野。

4、染色时切勿使染液干涸,否则发生不易去掉的沉淀。

5、水冲洗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脱色。

6、血涂片不可过厚 思考题

1.白细胞核不着色可能是因为操作中那种误差引起的?

白细胞计数 篇2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我校2010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

1.2 内容

包括吸量管的使用、微量血红蛋白吸管的使用、白细胞计数过程、白细胞计数结果等几个方面。

1.3 方法

将白细胞值在参考区间内的临床抗凝血标本一份标注为1号, 高于参考区间的临床抗凝血标本一份标注为2号;由几位技术熟练的专职检验人员制作血液标本, 用显微镜计数法计数白细胞, 取其平均值为靶值;由被考核者重做上述标本的白细胞计数, 报告每个大方格的白细胞数, 写出计算过程, 并按照临床报告格式填写结果。

1.4 评价

根据参考文献[2]制定评分标准, 由监考教师按照操作规程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打分。考核完毕后根据学生的计数结果以常规考核标准 (RCS) 评价白细胞在计数池内的分布情况, 以变异百分率评价法计算质量得分[3]。

1.5 结果分析

有效试卷采用双人重复录入方法录入电脑, 用Excel软件建库, 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参加本次考核的学生共51人, 综合得分39~95分, 平均分为67.7分。将考核成绩分为5个等级:不及格 (<60分) , 及格 (60~69分) , 中等 (70~79分) , 良好 (80~89分) , 优秀 (≥90分) 。结果显示, 不及格、及格、中等分数段人数较多, 优良率仅为14% (见图1) 。

2.1 吸量管的使用考核结果 (见表1)

学生对吸量管的使用不太熟练, 成绩以中等为主。

2.2 微量血红蛋白吸管的使用考核结果 (见表2)

学生对微量血红蛋白吸管的使用不是很熟练, 成绩以及格、中等为主。

2.3 R C S评价结果 (见表3)

注:χ2=4.8 6 5, P=0.0 2 7

2.4 采用变异百分率评价法计算质量得分 (见表4)

注:χ2=1 1.6 1 9, P=0.0 0 1

学生在1号标本上的及格率明显好于2号标本,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3 讨论

吸量管是检验工作中最常用的仪器。吸量管使用的熟练程度, 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影响到学生实验的速度, 是医学检验重要的操作技能之一, 是学生实验操作的重点和难点[4]。本次考核发现, 学生基本能准确地加入所需的试剂量, 但操作不熟练, 特别是使用洗耳球和吸量管的稳定性不够, 吸取溶液动作不规范。

血液标本采集、血细胞计数是临床检验工作中最为常用的技术, 正确、熟练地使用微量血红蛋白吸管, 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的前提。我们在考核过程中使用了抗凝血标本, 取消了标本采集这一步骤。虽然学生最终能利用微量血红蛋白吸管取到所需的标本量, 但准确性不够, 且在操作中对胶乳头难以控制, 影响了检测的准确性。

白细胞只有在计数池内均匀分布, 才能保证计数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利用RCS评价白细胞在计数池内的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合格率仅为58%, 且不能排除学生的主观因素。主要原因为学生在充池前没有充分混匀标本, 充池没有一次性完成或充池后静置时间太短等导致白细胞分布不均。

为了判断学生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我们以变异百分率评价法计算学生的质量得分, 发现及格率仅为42%。主要原因为学生对吸量管、微量血红蛋白吸管等仪器的使用不熟练, 从而影响了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 表4显示1号标本得分明显好于2号标本 (P<0.05) , 可能是由于学生在实验时互相采血, 其白细胞数基本上都在正常区间, 而学生习惯于用计数在正常参考区间内的标本, 对超出参考区间的标本不适应所致, 具体原因还需进一步研究。

我们将吸量管的使用、微量血红蛋白吸管的使用、白细胞计数过程、白细胞计数结果等几个板块结合在一起制定评分标准。但在考核中发现, 学生的综合得分要明显好于计数结果的质量得分, 说明本评分标准的实用性不强, 故建立适用于中职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操作技能考核标准与评价体系是我们以后需要研究的课题。

临床操作技能是学生毕业后立足社会的基本能力, 是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尽管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严格遵循教学大纲与实验实训教学计划, 但本次考核结果却差强人意, 学生的白细胞计数基本技能操作并不熟练。由于中职检验专业基础课时数减少, 一些基本技能如吸量管的使用等得不到训练。因此, 我们需要进一步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安艳, 赵平.临床检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吴钟琪.医学临床“三基”训练 (医技分册) [M].4版.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 2010.

[3]罗虹灿.应用变异百分率评价白细胞计数的质量[J].医学检验杂志, 1990 (5) :121-122.

白细胞计数 篇3

【关键词】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感染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036-02

感染性疾病主要有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类,为了明确感染性疾病的类型及特点,有必要加强临床检测[1]。本次将我院于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72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纳入研究(观察组),取同期72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其目的是探讨了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现将研究成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观察组72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于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我院,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分布在2岁到67岁,年龄均值(46.8±2.3)岁。同期对照组72例体检正常者,男39例、女33例;年龄分布在3岁到68岁,年龄均值(46.9±2.4)岁。在基本资料上,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纳入研究的两组患者均进行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就诊时,基于无菌的条件下,分别采集患者静脉全血2-3ml于普通管,2ml全血于EDTAK2(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管,普通管用于迈瑞BS-2000M生化分析仪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免疫比浊法);EDTAK2全血用于sysmexXN-1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计数检测。阳性参考范围:C反应蛋白检测值>10.0mg/L;白细胞>10.0×109/L。

1.3判定指标

(1)敏感性:指的是真阳性率,在使用CRP、WBC检测有异常状况出现时,患者实际也有感染症状出现,则存在敏感性。

(2)特异性:指的是真阴性率,通过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检测,患者无异常情况,且也无感染,则存在特异性[2]。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X(—)+S)为计量资料,两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两组比较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72例患者中,C反应蛋白检测异常52例,阳性率为72.22%;白细胞计数升高56例,阳性率为77.78%。对照组72例体检正常者中,C反应蛋白检测异常0例,阳性率为0%;白细胞计数升高4例,阳性率为5.56%。详细数据见表1:

3讨论

C-反应蛋白(CRP)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机体在遭遇组织损伤或者感染的情况下,血浆中的急剧上升的蛋白质。CRP是由肝细胞合成,在正常情况下含量极微量,感染发生后6—8h即开始升高,24—48h达到高峰,高峰值可达正常的数百倍,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骤下降,一周内可恢复正常[3]。而CRP在病毒感染时无显著升高,这为疾病早期感染类型的鉴别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因此可将其视为一类评价人体对细菌感染敏感性的指标。因CRP是由肝细胞合成,在肝细胞严重受损时CRP合成障碍,即使有感染的出现,CRP也可能正常,这是CRP检测感染性疾病存在的不足。

对于感染性疾病患者来说,白细胞(WBC)在轻度感染时可正常或略为增高,但在正常参考范围内,若病人WBC基数较低或使用某些抑制白细胞升高的药物时即使存在感染WBC也不会超过参考值上线,这是感染性疾病中WBC存在的缺陷。

针对感染性疾病患者,由于CRP与WBC检测均存在缺陷,建议临床采取CRP与WBC计数联合检测,且临床有学者通过这两项联合检测,发现能够提升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敏感性,进而为进一步的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4]。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将同期收治的72例感染性患者和72例体检正常者纳入研究,均进行CRP和WBC计数联合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72例患者中,CRP检测异常52例,阳性率为72.22%;WBC计数升高56例,阳性率为77.78%。观察组72例患者中5例为肝炎患者,考虑为肝细胞受损致使CRP合成障碍。对照组72例体检正常者中,WBC计数升高4例,阳性率为5.56%,考虑为生理性增高。

综上所述,可得出结论: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感染性疾病,具备显著的指导作用,可提升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敏感度,以此为进一步的临床诊治奠定有效基础,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韫晖.超敏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03(12): 188-190.

[2]黎艺.联合检测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在小儿感染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08(11):1132-1134.

[3] 魏欣,曾邦雄,袁世荧.降钙素原——细菌感染全身反应的新指标[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2,23(2):82-83.

白细胞计数 篇4

一、本课教学内容的本质、地位、作用分析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是人类在大量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的基本规律,它们不仅是推导排列数、组合数计算公式的依据,而且其基本思想方法也贯穿在解决本章应用问题的始终,在本章中是奠基性的知识。返璞归真的看两个原理,它们实际上是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的加法运算与乘法运算的推广。从思想方法的角度看,运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解决问题是将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类别”,然后分类解决,各个击破;运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是将一个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分解为若干“步骤”,先对每个步骤进行细致分析,再整合为一个完整的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分解问题、简化问题。可见,理解和掌握两个计数原理,是学好本章内容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个原理的内容、区别,能够灵活的应用两个原理解决常见的计数问题。2.能力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凸显两个原理发现的原始过程,使学生深刻理解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思维,在应用原理解决问题时,体会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时主动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3.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使学生亲历数学研究的成功和快乐,感悟数学朴实无华的内在美,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推广结论进而完善结论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三、教学问题诊断

两个原理的获得过程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难,学生已经具备了由具体问题抽象概括、总结归纳的能力,对于两个原理的应用,尤其是分类、分步的区别是认识上的难点,事实上,经验表明:有些学生一直到高考前都难以准确的区分好两个原理,教学始终牢牢把握这一难点也是重点展开。

四、本节课的教学特点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新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是要求教师成为决策者而不是执行者,要求教师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出某种学习环境、设计相应教学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等等。

基于以上思想,本节课采用问题式教学为主线,辅以启发式、探究式、自主式、讨论式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2010年南非世界杯相关问题背景为主线展开,辅以大量的实际例子,形成学生对于两个原理的发现、归纳、总结、应用、推广、再认识的过程。具体而言,设置以下几个环节: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引入采用世界杯总场数的设问,引导学生发现逐个列举所有场数不易操作,从而引出研究计数问题的必要性并给出计数问题的含义。给出课题,指明探究方向。

【问题导学、研究分类加法计数原理】

先用世界杯网络测试的背景作为引例,启发学生放飞思维,联系生活实际,举类似的例子;再引导学生充分讨论,深入探究,寻求例子的共性,归纳、概括出分类加法计数原理;接着为了加深对于原理的认识,给出“原理”的含义,并进一步对原理的内容进行解释,强调“完成一件事”“分类”“加法”三个关键词;再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推广原理;最后依然用世界杯的背景例子启发学生归纳出分类的基本原则:“不重不漏”。

【类比研究、研究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完全类比分类加法计数原理的研究思路,充分讨论,层层设问,得出原理,延伸推广,强调分步注意“步骤完整,步步相依”。

【典型例题、区分两个原理】

把课本上的书架三层有三种书分别若干本的例子,改编为三问:第一问求任取一本书的取法数,直接用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即可解决;第二问求每层各取一本书的方法数,直接用分步乘法计数原理;第三问求取两本不同学科的书的方法数,需要先分类,再分步,体现了两个原理的综合应用。本题旨在同一背景下认识两个原理,区分两个原理,尤其区分“类”和“步”。然后先讨论,再和学生一起归纳出两个原理的联系和区别,填充表格。

【课下讨论探究】

设计了两个小题,分别是参赛、夺冠两个极易混淆的背景,需要学生课下充分讨论、探究,深思熟虑再解决,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布置作业、反思小结】

布置课后作业,小结内容,提炼归纳出利用两个原理解决计数问题的一般思路。最后指出:细微的生活中往往蕴涵着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利用数学工具研究缤纷多彩的世界充满了无限的乐趣!这就是数学的魅力!最后预祝大家都能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欣赏数学、热爱数学!

通过以上设计,预期达到以下效果:使学生在对于两个原理的发现过程中,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思维;在应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主动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大量的老师举例、学生举例、典型例题,使学生熟练两个原理的应用,体会两个原理的广泛应用。

《古人计数》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古人计数(教材74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是重点;对“数位”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方法

实物演示法。

课前准备

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礼品,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同学,我们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个奖品。(师生一起数,个数大于10)咦?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一、活动一:建立数位概念。

数一数,有几只羊,用小棒代表羊的只数,需要几根小棒?(课件:主题图)

1、数小棒。

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5、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二、活动二:快速拨数。

1、师生互练。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

2、生生互练。

一人说数,另一人拨出,并说一说。两人互换再练。

三、活动三:对口令。

1、师生互对。

例:教师说16,学生对1个十和6个一。教师说1个十和7个一,学生对17。

2、生生互对。

四、活动四:填、读尺子上的数。(课本75页试一试第一题)

1、出示图片:写一写,师生一起将尺子上的数补充完整。

2、教师提问: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2)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3)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古人计数,那么谁来总结一下我们今天具体学习了哪些内容呢?(先点名回答,教师补充)

科学计数法 篇6

六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一章第二节

科学计数法

科学计数法(第一课时)

主备人:

使用人:

使用时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借助学生所熟悉的事物进一步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并能与人交流思维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难点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乐师生”APP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课

1.我们伟大的祖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史,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为她而骄傲。

2.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有关我国的人口、资源等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同学们查到了什么资料呢?谁愿意起来展示一下你的调查成果?

3.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70 000 000人 4.太阳的半径约为696 000 000米 5.光的速度为300000000米/秒

二、新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什么叫乘方?说出10,(—10)的底数、指数、幂。2.计算:10,10,10,10,10,10,1012

510 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许多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如全世界人口大约是6 100 000 000,光速大约是300 000 000米/秒,中国的国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等等,我们如何能简单明了表示它们呢?

使用‘学乐师生’拍照、录像,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设计说明:此情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故事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是对乘方知识的复习,又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大数,让学生读读、看看这些数,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上的冲突,形成一种心理上的想读、想写的求知欲望。

(二)引出问题、探索新知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遇到了几个很大的数,看起来、读起来、写起来都不方便,有没有简单的表示法呢? 鲁教版

六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一章第二节

科学计数法

分以下步骤完成。

1.回忆100,1000,10000,能写成1030000=3×10000=3×10()

()

2.300=3×100=3×10

()

3000=3×1000=3×10

()

103.再由学生完成上面4个例子中的数的表示。(学生对160 000 000 000这个数可能表示为、16×10,教师要利用学生这种错误,强调a的范围)

4.科学记数法的的定义:我们把大于10的数记成a×10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10),n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设计说明:通过层层递进的探究设计,启发学生成功地发现“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同时又通过学生示错,让学生记住a的范围,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探究式教学。

(三)、感受应用、领悟新知

1、将下列大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地球表面积约为510 000 000 000 000平方米,地球上陆地的面积大约为149000000平方米;(2)2002年,中国有劳动力约为720000000人,失业下岗人员约为14000000人;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0000人,进城找工的农民约120000000人。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1)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了14圈,行程约为6×10千米;

(2)一套《辞海》大约有1.7×10个字。

(3)1972年3月发射的“先驱者十号”是人类发往太阳系外的第一艘人造太空探测器,至2003年2 月人们最后一次收到它发回的信号时,它离地球1.22×10千米。

以上内容由学生先自己完成,然后互相纠错。②教师提问:大家都已学会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数,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原数整数的位数与指数n之间的关系,有没有什么发现?总结规律:原数整数的位数减去1就是n.设计说明:本环节设计了正反两个方面,不仅是及时巩固了科学记数法,同时为学生提供了n与整数位个数之间的关系“窍门”,加快了表示的速度,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巩固提高、体验成功

1.据测量你每分钟脉搏的次数,并计算出你从出生到现在约跳了多少次脉?

2.如果平均每人每天节约用水0.5kg,那么全国每天大约可节约用水多少kg?1 年呢?(全国人口约1.3×10人,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设计说明:这两题的设计一方面继续巩固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另一方面也初步涉及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运算。第2题由于运算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要牵涉到取近似值,在此处教师应做必要的讲解与说明。

(五)课后调查、应用数学 9

5n 鲁教版

六年级数学

上册

第一章第二节

科学计数法

1.神舟六号已于2005年成功地完成了它的科研任务,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或其它方法,查查它总共在太空中飞行了多少千米及相关数据。

2.记录你家一周内产生垃圾袋的数字,计算一年的数字,如果本地有100万户家庭,一年内大约产生多少个垃圾袋?(以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设计说明:课后调查是本节课的延伸,学生通过调查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可以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通过亲身实践去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增加民族自豪感与环保意识。

六、练习

随堂练习:P64 1、2

七、课堂小结

1.强调什么是科学记数法,以及为什么学习科学记数法。

2.突出科学记数法中字母a的规定及10的幂指数与原数整数数位数的关系。

八、作业

必做题:习题2.15 1、2

选做题 3

白细胞计数 篇7

关键词: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 (WBC) ,白细胞分类计数 (DC) ,新生儿,感染

长期以来, 对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抗生素疗效的观察仍存在问题。研究发现, CRP是感染的急性期反应物;在组织损伤的急性期, 特别是细菌感染时其阳性率可高达96%, 并随着感染的加重而升高。同时它还有助于细菌、病毒感染的鉴别, CRP的水平与组织损伤后修复的程度也有密切关系。因此CRP可作为疾病急性期的一个衡量指标。同时, 结合白细胞的计数升高伴中性粒细胞的升高、中性粒细胞出现中毒颗粒、空泡等变性改变, 对细菌性感染的早期诊断快速有效, 在临床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疗效的观察上均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 回顾调查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已明确诊断有感染的150例新生儿和30例出生3天的健康新生儿血清CRP的检测结果。

(2) 标本全部来源于我院的新生儿科住院患者和门诊体检人群, 年龄为1d~30d。收集这些病例的CRP、WBC和DC这三个指标, 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方法

(1) 用HITACHI日立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长征CRP试剂, 采用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对所有标本进行检测

(2) 用深圳迈瑞BC-5300全自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对标本进行血常规检查。

(3) 用瑞氏-姬姆萨快速染色液对标本复片染色检查

(4) 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相关测试。例如:咽拭子培养, 血培养, 血沉等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统计软件处理数据, 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1) 根据CRP的测定值分成3组, 如表1, Ⅰ组为0到10mg/L, Ⅱ组为10~100mg/L, Ⅲ组为大于100mg/L, 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 P<0.01。

(2) 将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进行统计学比较, P<0.01 (表2) 。

3 讨论

(1) 从表1中可以看出, 92%新生儿感染血清CRP值均有升高, 其CR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 P<0.01, 差异有显著性.且经有效抗生素治疗1周后, 血清CRP含量与未治疗时比较, P<0.01, 差异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2) 从表2中看, 在92%的患儿CRP升高的同时, 有56%新生儿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 有66%的患儿出现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升高, 这说明感染血清CRP值与WBC、DC呈正相关, 这与文献报道[1]相符合。对CRP值升高而WBC反应不敏感的患儿复片染色后看细胞形态, 如表2示: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升高, 此时, 如果出现中性粒细胞的胞体肿胀, 胞核不分页或分叶增多 (以分4叶、5叶者多见) , 胞核退化, 胞浆内颗粒增多或减少, 中毒颗粒阳性或者空泡变性等等, 对诊断感染的意义较大。研究者还认为发热、没有感染征象而伴CRP升高的儿童, 有必要考虑深部感染的可能, 应作进一步的微生物监测, 如咽拭子培养, 血培养等。

(3) 在临床疑似细菌性感染中, 监测中性粒细胞的比例、WBC、DC及CRP值可指导抗生素的应用。若上述各值在发病后24h内仍正常, 则可以不用抗生素;若升高的CRP下降后又出现第二次升高, 则应考虑加大抗生素剂量。但在新生儿败血症时, 在感染控制后或在证实i复查细菌培养阴性之前, 还不能根据CRP值而停止使用抗生素[2]。

(4) 正常健康人的CRP值非常低, 一般<8mg/L, 而在炎症或急性组织损伤后, CRP的合成则在4~6h内迅速增加, 36~50h达高峰, 峰值可为正常值的100~1000倍, 其半衰期较短 (4~6h) 。在另一方面, 大多数病毒感染的患者, CRP值较低<20mg/L。但有时也可升高, 甚至>100mg/L。一般来说, 经积极合理治疗后, 患者CRP值在3~7d可迅速降至正常。

4 结语

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不成熟, 但在急性炎症时, 肝脏可以合成大量的CRP, 因而大多数细菌感染的新生儿, CRP在一定时期内均有升高, 而本组150例感染患儿血CRP均升高。与之相符。CRP的升高亦可出现于非细菌感染的情况下, 如胎粪吸入、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在另一方面, 由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常不会象年长儿那样出现发热、白细胞升高等支持感染的指标,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需要时间较长, 并且阳性率低, 从而使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受到限制。国外研究认为CRP是一种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手段。新生儿败血症早期, CRP的敏感性为47%~100%, 特异性是6%~97%, 阴性预期值往往高于阳性预期值。变化范围如此之大, 可能与CRP的正常值、检测方法、样本的收集时间和方法以及患者的挑选等因素有关。同时, CRP还可以用于监测对治疗的反应及是否有合并症出现。

综上所述, CRP的监测较常规检查更敏感, 特异性较高, 它可以辅助细菌与非细菌感染间的鉴别, 判断组织炎症或损伤的程度, 而且有利于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但据目前的研究数据尚不能将CRP变化作为唯一使用或终止使用抗生素的依据, 还必须和WBC、DC、血沉、血培养等其他化验方法联合起来, 提高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的观察。

参考文献

[1]刘翠青, 邢小芬.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 2005, 2 (2) :60.

巧画视图 正确计数 篇8

一、画立体图形的视图

对于相同小立方块的简单组合,画三视图是画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其关键是确定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中正方形有几列,以及每列有几层(或几个).画图时,要将这些正方形画在同一个平面上.

例1如图1是由8个相同的小方块搭成的几何体,请画出它的三视图.

分析:为了画三视图,可以用小方块搭模型,从三个方向进行实际观察,也可以根据已知图形想象从三个方向看到的结果.

(1)从正面看,从左到右有3列,从下往上第1列3层,第2 列2层,第3列1层,然后把同一层画在同一直线上.(2)从左面看,从左到右有2列,从下往上第1列3层,第2列1层.(3)从上面看,从左到右有3列,第1列2个,第2列2个,第3列1个;从前到后共2排(行),前排(第1行)2个,后排(第2行)3个;其中第3列的1个在第2行.

解:其三视图如图2.

点评:(1)主视图和左视图的画法是相同的,只是观察的方向不同;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第3列的小正方形的位置不同.(2)从三视图和俯视图可以看出:主视图和左视图层数相同,主视图和俯视图列数相同,左视图的列数和俯视图的行数相同.(3)从不同方向观察时,可以想象把凸出来的部分压缩到同一个面上,或把凸出来的部分拿掉,直到所有的小方块在同一个面上,再画出能看到的平面图形.

例2如图3是由7个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分析:(1)摆出几何体,再画主视图和俯视图.

(2)主视图与俯视图的列数相同,由俯视图各小正方形中的数据所知,主视图有3列,第1列1层,第2列3层,第3列1层;左视图的列数与俯视图的行数相同,由俯视图提供的信息可知,左视图有2列,第1列3层,第2列2层.

解:如图4,为该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点评:俯视图中某列最大数字就是主视图对应列的层数;俯视图中某行的最大数字就是左视图中对应列的层数.

二.由视图计数

例3如图5所示是由若干相同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试问这个几何体可能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

分析: 以俯视图作为基础.

如图6,(1)根据主视图,在俯视图的每个小正方形的左边填上第1个数字,表示该列各位最多可能的层数;(2)根据左视图,在俯视图的每个小正方形的右边填上第2个数字,表示该列各位最多可能的层数(3)因为填上的数是最多可能的层数,因此取每个小正方形中较小的数,就表示此位置的层数.

解:小正方体的个数可能为

1+1+1+2+1+2=8(个).

例4如图7是用小立方块搭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这样的几何体只有一种吗?它最少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最多呢?

分析: 以俯视图为基础,用例3的方法可求出最多需要13个小立方块. 由主视图知,俯视图第1列每个小正方均填1;因为主视图的第2列有3层,所以俯视图第2列最少需要的小立方块数为3和1;同理,俯视图第3列最少需要的小立方块数为2和1(如图8).从而最少需要1+1+1+3++1+2+1=10(个)小立方块.可见,这样的几何体不只一种.

思考:符合本题条件的几何体有多少种?其左视图有几种情况?

练习:1.三视图能唯一确定立体图形吗?

2.如图9是由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搭成它需要多少个小立方块?

答案:1. 不能,如三视图均为“田”字格的立体图形不只一个.

2.如图10,最少需要6个小立方块,最多需要11个小立方块.

认识计数单位课件 篇9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

教学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计数器,一百元,一万元,一百万元,一千万元的假纸币各10张,老师10张100元的真的人民币,轿车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最近老师想要买辆轿车开开,你知道买辆轿车要

花多少meney

1,学生自由猜,看来买一辆中等的轿车,需要的钱是一个大数目.老师板书几个学生说的`大数目,你见过像这样的大数吗

白细胞计数 篇10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病;白介素6;白介素8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危重病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早期诊治成为改善患儿预后的关键。但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症状不典型,目前常用的血培养等诊断方法存在一定的时限性,使早期诊断受到限制。本研究通过检测新生儿败血症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变化,旨在探讨其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4月收治新生儿败血症患儿62例,男34例,女28例,平均年龄6天,其诊断符合新生儿协作组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对照组为同期在产科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55例。

标本采集: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院当天应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2.5ml静脉血,立即离心分离血浆,用于检测IL-6和IL-8,败血症组治疗后恢复期再次采集2.5ml静脉血作IL-6和IL-8检测。方法:应用酶联免疫(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浆IL-6和IL-8水平。

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检测结果以(X±S)表示,组间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2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败血症组急性期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败血症组急性期血浆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两组2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败血症组急性期血浆IL-8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败血症组急性期血浆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3 讨论

IL-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其在炎性反应中具有抗炎及促炎双重作用。抗炎反应作用表现为诱导肝脏合成一系列急性反应蛋白,以保护或限制炎性反应。IL-6可作为早期判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指标,其水平的升高和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有研究证明,在临床症状出现前2天,血中IL-6已明显升高,IL-6为早期诊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败血症灵敏而可靠的指标。本研究中败血症组治疗前较恢复期水平与对照组水平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足月儿和早产儿,无论是早发性细菌感染还是晚发性细菌感染,败血症组血浆IL-6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和恢复期显著增高,并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IL-8系一种多源的细胞因子,可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T淋巴细胞等在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刀豆蛋白A等诱导剂作用下合成和释放。在正常情况下,IL-8含量很低,而当机体存在炎性病变时,可刺激单核细胞和内皮细胞大量分泌IL-8,在1-3小时内迅速升高,由于被白细胞受体结合,其半衰期短[1],IL-8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促使其释放超氧离子和初级颗粒成分。同时IL-8也是T细胞趋化因子,可使淋巴细胞迁移数量增加。因而IL-8是典型的炎性细胞趋化因子之一。许多研究显示[2,3],新生儿细菌感染时血清IL-8水平升高,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用于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同时能辅助临床评价治疗效果,而且IL-8血中水平既不受胎龄影响,也不因出生时间而改变[4]。

参考文献:

[1] Orlikowshy TW,Ncunhocffer F,Goclz R,et al.Evaluation of IL-8 concentration in plasma and lysed EDTA-blood in healthy neonates and those with suspected early onset bacterial infection.Paediatr Res,2004,56:804-809.

[2]朱建幸,张永红,沈铮,等.新生儿细菌感染时IL-8、IL-10、IL-13水平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6(5):365.

[3]张永红,沈铮,朱晓东,等.新生儿细菌感染时血清IL-8和IL-13水平变化[J].临床儿科杂志,2004,22(9):598-600.

白细胞计数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8月, 出生3 d内转入该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未使用抗菌素的足月新生儿391例, 其中男性220例, 女性172例;第一诊断新生儿窒息41例, 新生儿肺炎115例,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97例, 低血糖症18例, 头颅血肿及颅内出血15例, 咽下综合征21例, 高危儿83例, 隐性梅毒1例。脐带绕颈98例, 胎膜早破26例, 前置胎盘4例, 母患妊娠糖尿病18例, 宫内窘迫16例, 羊水清277例、Ⅰ度污染22例、Ⅱ度污染53例、Ⅲ度污染39例。发热3例。呕吐29例, 其中男14例, 女15例, 年龄6~72.5 h, 平均47.7 h。窒息41例, 其中男22例, 女性19例, 轻度窒息36例, 重度窒息5例, 年龄0.5~36 h, 平均8.2 h。对照组30例, 男女各15例, 年龄3 d。应激组与非应激组、对照组在性别、脐带绕颈、胎膜早破、前置胎盘、母患妊娠糖尿病、宫内窘迫、羊水污染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了避免降钙素原生理性升高对数据造成影响, 该文所选病例抽血时日龄均>72 h。该研究经过广东省韶关市铁路医院 (该院) 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将出生3 d未用抗菌素的足月新生儿391例, 分为应激组 (包括呕吐和窒息) 、非应激组和对照组, 并设健康的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 于生后3 d抽股静脉血, 用电化学发光法查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 (hs CRP) , 用t检验统计应激组 (包括呕吐与窒息) 与非应激组及对照组各感染指标的差异。

1.3 检测方法

降钙素原:采用梅里埃产的免疫荧光分析仪型号:Mi Ni VIDAS。法国生物梅里埃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广州金域检验中心。高敏C-反应蛋白:飞测免疫荧光分析仪, 广州万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白细胞:迈瑞五分类全自动血球分析仪, 型号:BC-5180。厂家: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商标:迈瑞.mindray。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统计学软件, 对该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1.6 诊断标准

呕吐组为日呕5次及以上, 伴或不伴咖啡色液体, 大量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畸形被剔除出组。窒息诊断:0~3分为重度窒息, 4~7分为轻度窒息[2]。

2 结果

2.1 应激组与非应激组的WBC、PCT、Hs CRP指标的比较

29例呕吐患儿与362例无呕吐患儿比较, 经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各指标的统计结果分别为[PCT (2.75±2.7) ng/m L, WBC: (16.59±4.10) ×109/L, hs CRP: (4.46±4.007) ng/m L, P>0.05];41例窒息患儿与350例无窒息患儿, 经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各指标的统计结果分别为 (PCT:3.49±10.14, WBC:17.06±5.59, hs CRP:6.44±8.39, P均>0.05, 应激组与非应激组新生儿PCT、WBC、Hs CR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应激组与健康组的WBC、PCT、hs CRP指标比较。

应激组70例 (包括呕吐29例, 窒息41例) 与对照组30例比较, 经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各指标的统计结果见下表, PCT及WBC的P<0.05, hs CRP的P>0.05, 见表1。

3 讨论

血清前降钙素 (PCT) 是最先从甲状腺肿瘤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的一种多肽激素。正常情况血中含量极低。全身细菌感染时血清降钙素原会明显升高。近年来广泛用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曹红霞[3]研究表明重症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局部感染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重症感染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率>局部感染组 (P<0.05) >病毒感染组 (P<0.05) 。张宁等[4]研究发现重症感染组, 轻症感染组, 非感染对照组的PCT阳性率分别为88%, 80%, 8%, 感染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明出生3 d内的新生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虽然存在生理性增高, 但作为早期感染的敏感指标, PCT可用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筛查。

谭长英等[5]报导指出临床工作中存在PCT水平假性升高和假性低水平, 提示PCT虽是早期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 且其值与感染程度呈正相关, 但除感染外, 仍存在干扰因素。刘云峰等[1]报导称新生儿颅内出血、气胸或严重窒息复苏后其血清PCT浓度也显著增高, 而围产期窒息缺氧、呼吸困难等可提高机体应激性, 出现PCT数值增高。认为可能存在未知的影响PCT变化的因素, 如分娩方式、母亲孕期合并症如妊高征和糖尿病、新生儿贫血等都有可能导致早产儿产生应激反应, 从而影响PCT的分泌。该试验观察结果显示应激组与对照组比较, 血清降钙素原及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0.05) 提示应激对PCT产生干扰, 与刘云峰等[1]报导相一致。至于与非应激组对比无差异, 可能与非应激组虽无呕吐、窒息, 但为生后3 d的病理儿, 无论是吸入性肺炎、黄疸、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发热等都是一种应激状态, 增加一个应激因素只会造成量的改变不会有质的差别。如ABO溶血病合并高胆红素血症[6]、颅内出血[1]时PCT均可升高。而出生3 d的健康儿基本过了应激期, 其与观察组之间存在差异。当全身炎性反应和败血症时, PCT可由甲状腺以外组织大量产生, 如肝脏中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 肺和肠道组织的淋巴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7]。应激反应时存在神经内分泌调节, 外周血呑噬细胞增多, PCT生成增多。hs-CRP是一种全身性炎症反应急性期的非特异性标志物, 可有效反映机体炎症状态。在炎症或急性组织损伤后, 受细胞因子的触发, 在炎症或急性组织损伤后4~6 h内迅速增加, 半衰期短, 缺乏特异性。该观察组提示hs-CRP与应激状态无关, 是否与其半衰期短, 应激状态解除后迅速复原有关, 仍有待于临床和实验室进一步观察证实。

综上所述, PCT虽是新生儿感染敏感性和特异性俱佳的指标, 但仍受应激状态的干扰, 且对新生儿早期轻症感染敏感性差[8], 但对重症全身性感染有其优势。尽管王宝凤[7]研究认为降钙素原、hs-CRP的检测, 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但各有不足。WBC计数在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中准确性低, 新生儿本身白细胞值较高, 重症感染时因机体反应差反而降低, 且受应激状态影响故三项指标共同使用, PCT做为重症感染预警指标, hs-CRP对早期诊断有其价值, 白细胞是基层医院常用的感染指标, 各取长处。仍需注意排除应激状态的干扰, 定期复查, 及时停用抗菌素, 既可早期发现重症患儿, 又不至于滥用抗菌素,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新生儿降钙素原 (PCT) 、白细胞计数 (WBC) 、超敏C-反应蛋白 (hs CRP) 与应激状态关系的探讨。方法 将2013年11月—2015年8月, 出生3 d转入该院儿科新生儿监护室未使用抗菌素的足月新生儿391例, 分为应激组 (包括呕吐和窒息) 、非应激组和对照组 (健康的新生儿30例) , 于生后3 d抽股静脉血, 用电化学发光法查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 (hs CRP) , 用T检验统计应激组 (包括呕吐与窒息) 与非应激组及对照组各感染指标的差异。结果 应激组与非应激组的WBC、PCT、hs CR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应激组与健康组比较, WBC、PCT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CT:t=2.918, P<0.005;WBC:t=6.360, P<0.005) 。两组新生儿Hs CRP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813, P>0.05) 。结论 应激状态可引起WBC、PCT异常增高, 对hs CRP影响不明显, 多指标综合判断, 更能反映患儿的真实状态。

关键词:新生儿,降钙素原,抗菌素,感染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应激状态

参考文献

[1]刘云峰, 童笑梅, 郑方圆, 等.早产儿生后早期血清降钙素原生理变化规律的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3, 15 (2) :81-84.

[2]金汉珍.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01.

[3]曹红霞.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10 (4) :24.

[4]张宁, 张志红.降钙素原对生后72小时内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 2015 (24) :109, 219.

[5]谭长英, 崔亚利.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肺炎中的临床意义[J].继续医学教育2016, 30 (1) :131-133.

[6]裴夏南, 钱新华.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临床意义[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5 (5) :391-394.

[7]王宝凤.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治中的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8 (5) :117-118.

上一篇:大学生老师毕业评语下一篇:校园资产管理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