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临床医学论文

2024-12-06

实践教学临床医学论文(共8篇)

实践教学临床医学论文 篇1

实践教学临床医学论文

一、国际高等教育、高等医学教育的新视野

(一)“标准化病人”项目的建立与应用

参照欧洲、北美的有关模式,开展“标准化病人”项目,培养出60余位标准化病人志愿者,广泛应用于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的课程与考试。由于标准化病人胜任“病史与体检提供者”“评估者”和“反馈者”等多重教学角色,对学生临床思维、知识掌握、临床技能、职业化程度、人文关怀素养等能力的教学与评估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二)医学在线考试与辅助教学系统的研发与使用

在交大生命学院的帮助下,设计并形成一套利用网络终端的考试与教学系统。学生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我测试,并得到反馈。通过对知识掌握的评估,了解自己的程度及对知识盲点的及时提醒。不同学习阶段、不同程度的医学生,均可利用该系统有选择地进行反馈式学习。

(三)人文类选修课医疗沟通与职业行为等的开设与发展

20XX年起,关注医学生特定能力的人文类课程纳入交大医学院的选修课:医疗沟通与职业行为课程在职业礼仪、医疗情景中的沟通、不同医疗阶段的伦理特征、发声和语言技巧等方面给学生以辅导;形体塑造课程则关注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掌握与理解、日常形体姿势等内容。这些课程的开设,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形象,对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设置与推广

随着标准化病人项目的建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各模块的出科考试和毕业考试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考试可以根据具体的能力要求设置考站内容与规模,因此,可以对学生进行公平、全面的评估,并且考试结果对学生和教师都起到了积极的反馈作用。

(五)虚拟教学模式的开展和应用

虚拟仿真教学(Virtualreality)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医学教育领域的新兴教学模式,是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点。相较于传统的模具和在线考试系统,虚拟仿真有其明显优势,例如:高仿真可以提高操作的真实感,计算机系统可以记录并统计操作中的所有记录和数据等等。

(六)序贯化教学模式的架构和形成

在原有临床实习模式基础上,增设以诊断学和影像诊断学内容(心肺听诊、影像学读片、心电图阅读、化验单阅读)为主的实习前培训,并实施实习前考核;同时,在入科培训后增设实习入科考核。

二、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效果

(一)评估模式的改变,为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提供了有效的评价和测量手段

用“结果性评价(OutcomeEvaluation)”逐渐取代“过程性评价(ProcessEvaluation)”成为医学教育评鉴的主流,关注医学教育“产出”的趋势也进一步导向着对环节质量(即医学生基本能力)的注重。

20XX年,教育部“本科教育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意见也指出,要“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样突出了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由此,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是临床教学单位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序贯化实践教学模式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符合临床医学教学规律

根据正常的学习遗忘规律和以往教学实践的经验,完成临床课程的医学生在进入实习阶段时,许多在一年多前学习的临床必须的`基本知识已经生疏,直接进入病区工作会因无法迅速有效进入角色,从而减少了有效实习时间,也会对临床医疗安全形成一定的隐患。

同时,对带教老师而言,只有学生的“基本功”扎实,才能向其传授更多更深入的知识和能力,否则只能停留在低水平的简单重复,影响到学生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在临床期间的学习效果。

因此,提升实习医师基本能力是提高实习质量的重要途径,进入实习前进行集中培训,符合教学规律中的重复原则;也使学生临床技能明显得到提升,以更高的初始水平开始实习,也必然会实现更迅速、更显著的成长,从而达到更高的程度,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序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为实践教学模式作出了有益探索

随着医学教育需求的增加和教学理念的发展,模拟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模拟设备、计算机设备、标准化病人普遍介入世界各地的医学教育。许多原先只有从患者身上获得的体验、只有接触真实病例时才能得到的经验,都可以通过模拟教学获得。

以往由于每一位实习医生轮转的经历不同、带教教师不同,学习的结果明显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一定的局限性;而模拟教学则保证了教学的公平性、一致性和标准化,使学生有机会实践到更多的临床病例资料,也使影像学读片、心电图阅读、化验单阅读、理论多选题、心肺听诊等临床基本知识技能都可以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提供给每一位实习医生,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综上,同伴教学→模拟设备教学、SP教学→模拟场景教学→临床实践教学的序贯化人才培养程式,由于引入人文理念、关注临床思维、提倡循证医学、强化职业行为,成为完整的实践教学模式,也为怎样培养学生、培养怎样的学生这个高等医学教育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作出了有益探索。

实践教学临床医学论文 篇2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应以高素质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 能顺利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构建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

二、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系

1. 创新基础实验教学模式, 重组实验教学内容, 构建实验教学平台。

将医学基础课实验, 按照功能相近、相关学科实验课进行优化重组形成四大实验模块, 即: (1) 人体机能学实验 (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免疫学) ; (2) 人体形态学实验 (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 ; (3) 人体显微结构学实验 (病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 (4) 病原生物学实验 (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 。每一实验模块又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传统的基本验证实验 (50%~60%) ;第二层次开设综合性实验, 独立开设跨学科实验 (25%~30%) ;第三层次是设计性实验 (或课题实验) (10%~15%) 。三个层次的实验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形成基本验证—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相互支撑的实验教学体系。学院为配合实验教学改革, 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将内容相关、实验手段相近的课程的实践教学融合为4个实验教学平台: (1) 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平台; (2)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平台; (3) 人体显微结构学实验教学平台; (4) 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平台。

2. 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

(1) 传统实验教学方法与先进技术结合汲取或沿用传统经典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 引入有实际价值的技术手段或者具有发展前景的先进技术方法, 使学生学以致用。如采用多媒体技术, 进行计算机模拟或情景教学等。 (2) 探索开放性实验教学, 强调个性化教育开放式实验教学既包括实验室、实验场所的开放, 也包括实验内容的开放。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长、兴趣爱好和意向, 选择不同的实验项目和内容, 也可根据自身的能力从实验设计、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的准备开始, 从而形成了对优秀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良好机制。 (3) 改变“以教师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 将“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对于传统的基本验证实验要求每个学生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 独立完成实验准备、操作、数据采集及报告编写等内容;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 在教师的指导下, 了解实验背景、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开始, 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最后完成研究报告。

3. 改革临床技能教学模式, 重组临床技能培养内容, 构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临床技能是每个医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是成为实用型医学人才的必经之路, 也是一名医生从业的基础。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患者维权意识的增强, 使得在患者身上进行医学实践技能操作的困难与弊端愈加凸现, 过去单纯依靠病人实施的传统的临床技能训练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现代临床医学教学要求, 改革临床技能教学模式, 重组临床技能培训内容, 建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实有必要。 (1) 建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构建多学科综合性临床实践教学平台, 以培养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核心, 以培养医学生实践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为目的, 建设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构建多学科综合性临床实践教学平台。包括:问诊和病例分析教学平台;体格检查教学平台;外科基本操作教学平台;妇产科和儿科学基本操作教学平台;其他临床基本操作教学平台;初级心肺复苏操作教学平台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OSCE) 平台。 (2) 重组临床技能训练内容, 构建临床技能课程体系, 以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指南为蓝本, 将分散在各专业的临床技能重新组合, 形成全新的临床技能课程体系, 包括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临床岗位技能训练。重组后的临床技能训练内容涵盖了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皮肤性病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和影像诊断学等临床技能。为配合教学我们编制了《临床技能实训教材》。 (3) 改革临床技能教学方法训练运用模拟技术、多媒体等结合临床见习、实习进行临床技能训练, 使临床技能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践模拟性教学:体格检查部分, 由单纯课堂讲授到采用“一对一”模拟病人结合临床见习和实习进行训练;模拟触听诊在心、肺触诊和听诊的实验课教学中, 采用电子标准化病人模型及其电脑服务器、应用软件进行训练, 增加异常心肺触、听诊学习的真实感, 以激发护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提高识别能力, 同时亦降低教学的难度;心电图部分开展实践教学即让学生相互操作练习, 给学生典型的心电图图谱, 让其练习如何鉴别正常与异常心电图, 培养学生心电图的基本操作能力和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识别能力;临床诊疗操作技术和急救技术采用模拟技术进行训练;外科基本技术在模拟手术室使用模型、离体组织、动物手术及腹腔镜虚拟装置进行训练。讨论式教学:症状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采用讨论式教学。病房实习:病史采集采用在医院见习, 实习训练问诊、并强化沟通技巧、人文关怀技巧, 通过晨问查房、晚问查房和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进行病例分析和临床思维训练。

三、实践教学保障和评价体系

1. 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我们建立健全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包括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性教学文件 (如实验实训大纲、教材、讲义、技能库、考核大纲等) 等建设。

2.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1) 教学督导制度:建立学生、督导专家、同行及领导的四级评教机制。 (2) 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其中学生学习效果由指导教师进行综合测试评价, 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知识、技能和素质三个方面。 (3) 学期初、中、末教学检查制度。

上述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准备在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进行实践, 在注重应用研究的同时, 积极开展理论探讨。通过整体与局部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结合, 实践“边研究、边改革、边建设、边推广”的实践教学模式。

摘要:为了探讨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实践教学模式, 实现培养目标。我们坚持继承与创新, 在广泛吸收国内外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经验、成果的基础上, 制定构建原则, 改革和重组实践课程结构, 优化教学内容及方法, 构建临床医学专业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临床医学,实践教学,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成玉, 王元松.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 (12) :33.

[2]唐继志, 谢军军, 茹金泉, 等.临床技能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J].健康研究, 2011, 31 (2) :158-159.

实践教学临床医学论文 篇3

摘 要: 临床医学模拟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打破了以往以病人为主要练习对象的教学模式。目前以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为平台的模拟实践教学对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的重要形式。通过标准化病人、各种穿刺模型及多功能综合模拟人等,对医学生进行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及临床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急救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整个临床教学质量。

关键词: 模拟实践教学 医学生 临床技能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医学生必须通过实践学习诊断与治疗知识,训练临床思维,掌握临床技能。按照我国当前的医学生培养模式,医学生经过三四年的医学理论学习后进入医院进行临床实习,但因为医学生扩招、医疗任务繁重、医患关系变化等原因,教学医院对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教学任务越来越无法圆满完成。为提高整个临床教学质量,满足临床教学的需要,保证医学生的培养质量,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能力培养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现代化的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创设尽可能贴近临床实际的高仿真患者和真实环境开展临床教学和考核,既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又为医学生技能训练提供了极好条件,对医学生技能培养意义重大[1]。

一、模拟实践教学概述

传统医学实践教学形式主要为临床见习和实习,通过跟随带教教师进行诊疗活动,参加教学医院及科室开展的教学查房、专题讲座、病案讨论等教学活动,利用真实病人进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考核的方式完成,具有接触病人数量有限,非常见病种不易遇见,患者不愿配合技能操作,不便多人训练,操作失误容易引发医疗事故或纠纷等缺点,使传统实践教学形式离道德和法律的要求越来越远。医学模拟实践教学以仿真模拟人、局部技能训练模型、计算机交互模拟系统、虚拟训练系统、模拟病房、模拟手术室等各种人为创设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进行临床实践教学,以更科学和人性化的教学和考核手段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临床操作能力、人文关怀及沟通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体现独特的优势。

二、模拟教学实施

2013年,我院共投资400余万元扩建成面积1600余平方米的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现被批准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设有示教室,体格检查室,技能训练室(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急救和护理等),配备先进的模拟教学模型设备和计算机模拟病例在线考试系统。其中有功能齐全的仿真高端多功能综合模拟人两个,模拟实践教学系统设备先进,种类齐全,使用率高,完好率达100%,形成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为平台,满足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两年来,承担我院临床毕业实习医生的临床基本技能训练、考核、竞赛和医学生毕业考试工作,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和本院青年教师的临床技能培训提供了高水平的学习平台,取得了良好效果,极大地推动了临床实践教学。

1.培训对象

选择2014年度在我院实习的2010年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276名医学生为培养对象,从实习20周后开始,每周下午组织实习生进行临床技能集中培训,针对临床实习中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欠缺部分选择培训项目,根据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对其进行分组集中培训。

2.培训内容和方式

实习生按照临床技能操作项目进行分组,每10至12人为一组。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培训三小时,共培训两个月。除周四下午进行技能操作理论授课外,其余时间都安排临床技能模拟训练。所有项目轮流操作,每组学生培训内容完全相同。培训过程中由培训教师记录每位学生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点评指正。技能训练依照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和实习大纲规定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模拟实践教学掌握临床各科室的基本技能。如①体格检查:利用标准化病人进行问诊、体格检查,让医学生写出主诉、现病史,并进行模拟心肺听诊及腹部触诊相关训练。②内科基本技能:利用各种穿刺模型完成胸穿、腹穿、腰穿、骨穿等临床常用操作的强化训练。③外科基本技能:利用模拟手术室及其相关设施进行外科无菌操作(如洗手、穿脱手术衣、切口消毒、铺巾等)和外科手术基本技能(包括切开、缝合、结扎、止血、拆线等)训练。④妇产科基本技能:利用教学模型进行产科和妇科检查,包括女性骨盆测量、四步触诊、肛查、阴道检查、后穹隆穿刺、正常分娩机转及常用计划生育技术等培训。⑤儿科基本技能:利用模型和多功能综合模拟人进行新生儿和婴幼儿体格检查、人工喂养及心肺复苏的急救训练。⑥综合急救技能:利用多功能综合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心电监护、电除颤、气管插管等急救技术的初步训练,重点培训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多功能综合模拟人由计算机控制,能模拟临床各种场景,要求指导教师提前将各种类型的临床病历编辑在计算机软件中,对病例设置问题并进行编辑,要求学生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诊断和处理,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启发和引导,最后由培训教师根据处理结果进行效果评价。

三、结果与讨论

考试成绩分析结果显示:我院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全部参加模拟训练)毕业技能考核成绩总体高于同期其他实习点实习生成绩。在2015年1月举办的校内临床技能竞赛中,前10名选手中8名均来自我院。学生代表参加2015年第六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分别获华东区一等奖和全国总决赛三等奖。虽然少数学生成绩不能代表全部样本,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模拟实践教学的成果。

在对临床教师进行的访谈中,绝大部分教师均表示医学生临床技能训练单纯依靠传统的床边教学模式已无法完成,借助模拟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技能操作和临床思维能力,模拟实践教学能够减轻临床带教教师的工作负担,同时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理论知识。

新形势下,模拟实践教学以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有效缓解教学资源不足,可同时制作大量教学模型模具供众多学生训练和考核而不必担心病人病种不足,还可根据教学需要模拟特定场景或特定罕见病例,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其中“教与学”的矛盾[2]。对于临床教师,使用模拟教具为学生培训排除引发医疗纠纷的顾虑,特别是对于有创性操作的考试和牵涉患者隐私方面的检查项目的教学,对于学生,一定程度上弥补临床教学病例不足、操作训练少、患者不配合教学的缺陷。训练考核可重复自由进行,不受时空限制,根据教学需要任意设置教学项目,根据情况随时反馈或中断,不断重复,有利于临床技能规范性和熟练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建立客观、标准化评估系统。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模型模具的使用,使批量训练考核的记录、反馈得以轻松进行,有助于建立综合、客观、科学化的临床技能训练、考核系统。

当然,尽管模拟实践教学对医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永远不可能替代真正的临床训练。模拟实践教学会使学生的爱伤观念淡化,以求速度和标准为主要目标,长期训练会养成简单的思维模式[3]。模拟环境或模拟病人毕竟不是真实临床环境或病人,它是复杂临床环境和复杂病例病种的简单再现,尤其是医患沟通不具备双向性,学生主要通过它进行技能操作型的练习,同时存在教学模型较昂贵,品种更新太快、无法齐备等问题,使模拟实践教学在实际应用中还要与传统实践教学相互补充、取长补短。

总之,医学模拟教学模式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注重医学道德伦理,尊重患者权益,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医学生敏捷、正确的临床思维,使其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情的感染、理的启迪和美的陶冶,推进知、情、意、行、品德诸要素协调、全面的发展,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4]。

参考文献:

[1]高萍,吴小燕,夏冰,等.医学模拟教学在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3):96-98.

[2]文宏,邓东红,程鹏,等.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初探[J].医学与哲学,2011,32(3):67-68.

[3]孙经武,刘成霞,马莲环,等.基于实训中心的模拟教学在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中的作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3):413-414.

[4]王春梅,张湘富,刘伟,等.临床医学现代模拟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2).

实践教学临床医学论文 篇4

临床医学是一门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学科,实践是临床医学得以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有娴熟的临床技能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以适应21世纪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教学条件的影响,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或削弱,普遍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基础理论学习,轻临床技能训练的现象。为了更有效地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我们构建了以基础实验课程为基础、临床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实践教学现状

实践教学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临床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

1。1实验教学

(1)缺乏创新意识。实验内容陈旧、方法落后,与理论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脱节,而且绝大多数是验证型实验,很少有创新型、综合型实验,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

(2)实验条件落后。由于实验条件限制,不少实验是以演示为主,同时实验分组后,每组学生人数较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减少,出现了实验课上只听不看、只看不做的现象。

(3)考核方法不完善。由于基础医学实验没有独立设课,不计学分,很难对学生的实验情况做一个较准确的量化考核。

1。2临床见习和实习

(1)临床教学的资源不足。由于招生人数的増加,人均临床见习和实习的病床数减少,造成学生动手机会、与病人接触的机会减少;同时,由于疾病谱的变化,理论教学中的部分病种很难在临床中见到,造成学生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技能。

(2)缺乏严格的技能训练。由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素质和考核标准等问题,导致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不严格和不规范。

(3)对临床见习和实习的认识不足。由于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以及考研、就业的冲击,导致教师和学生对临床见习和实习认识不足。临床基本功不扎实、理论与实际脱节;学习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组织纪律松懈是临床见习和实习中常见的问题。如果再缺乏严格和规范的考核机制,这种问题更加严重。

2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原则与内容

2。1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原则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临床适应能力具有特殊作用12。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应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要求,按照“増强能力、强化技能、面向临床、协调发展”的思路,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増强能力”就是要増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和学会交流的能力,“强化技能”就是根据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以适应社会需要;“面向临床”就是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突出临床技能训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协调发展”就是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全面协调地发展。

2。2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的内容221改革基础实验教学模式

基础实验教学改革,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

(1)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基础课程实验分为3个层次,即基本验证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①基本验证型实验主要以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训练和一般验证型实验为重点,并増加实用性实验技术为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方法和科研能力打下基础。②综合设计型实验以突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重点,使学生真正做到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以全面提高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1341。我们打破了原来以课程为主独立设置的单纯验证性实验的格局,设置了人体机能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人体形态学(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人体显微结构学(病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原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人体寄生虫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的5大实验模块。③研究创新型实验则以学科前沿课题为重点,训练学生科研思维和能力为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自行设计实验,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学素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基本验证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的实验有机联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基本验证一综合设计一研究创新相互支撑的实验教学体系。

(2)重组实验教学内容。在整合实验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实验内容进行整体优化与筛选整合15,压缩传统的以验证理论为主要内容的基本验证型实验,増加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内容。并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按照功能相近、相关学科实验课进行优化重组,及时淘汰陈旧的内容,删除重复的内容,増设以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手段为主的实验项目,建立了涵盖基本验证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充分体现实验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模拟仿真实验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实验教学的多媒体化、模拟化和网络化,不仅可以提高实验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而且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同时,应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解决某些常规实验因条件限制无法解决的问题。

改变以教师示教为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思考和创新的机会,变“被动式”实验为“主动探究式”实验,将实验教学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强化临床技能训练指导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构建有利于临床技能和适应能力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1)改革临床实践教学模式。临床技能训练主要分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和临床岗位技能训练。

①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主要以诊断学、外科手术学的基本技术为重点,并増加了腔镜手术、各种穿刺技术等临床实用性技术的训练,为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临床诊治能力打下基础。我们打破了原来以课程独立设置的技能训练,设置了临床技能学,将诊断学病史采集、基本查体手法、病历书写等)心肺复苏、外科手术学等技能融合,强化临床技能训练。

②临床岗位技能训练:主要在临床主干课程学习阶段和临床实习期间进行,以系统的病史采集和书写病历的能力、实施系统体格检查的能力、运用各种检查手段的能力、对常见疾病初步诊断的能力和对常见疾病进行初步处置的能力为主。通过临床基本技能训练、理论学习和临床岗位技能训练,形成了新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

(2)重组临床技能训练内容。将分散在各专业的临床技能重新组合,重组后的临床技能训练内容涵盖了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皮肤性病学、神经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和影像诊断学等临床技能。参照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指南,我们编写了《临床技能学》(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内容包括问诊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基本操作技能、辅助检查结果判读、病例分析等。以问诊方法与技巧、常见症状为基础,以临床基本操作技能、病例分析为重点,要求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深刻理解、强化发展所学理论,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医学生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与进步。

(3)改革临床技能教学方法。运用模拟技术、虚拟技术、计算机模拟病人、多媒体、网络技术结合临床见习、实习进行临床技能训练,使临床技能教学手段先进、内容丰富。

①体格检查采用“一对一”、模拟病人、临床见习和实习进行训练;

②病史采集采用在医院见习、实习训练问诊,并强化沟通技巧、人文关怀技巧、临床思维的.训练;

③临床诊疗操作技术和急救技术采用模拟技术进行训练;

④症状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心电图学、影像诊断学采用讨论式教学;

⑤外科基本技术在模拟手术室使用模型、离体组织、动物手术及腹腔镜虚拟装置进行训练;

⑥通过晨间查房、晚间查房和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进行病例分析和临床思维训练。

3建立实践教学管理与监控评价体系

3。1学科研办公室是三级管理体制中的指挥控制中心,各部系(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堤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组织的中转站,教研室(科室)是实践教学实施的基础和关键。

3。2改革实践教学考核方法

实践教学考核不能单纯地从掌握书本知识的程度来衡量学生的水平,更重要的是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61。实践教学考核的方式有:

①水平测试:检测学生对本门课程掌握的程度,侧重知识的综合与运用能力;

②能力测试:主要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

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考核中重视水平测试,増加实验课程的考试比重,严格考核制度。在临床技能训练考核中重视能力测试,严格临床实习的出科考核和毕业综合考核,采用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形式三站式考试)全面考核学生的临床技能。

3。3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实验教学质量检查不仅要注意最终的教学效果,更要了解实验教学过程,是各种影响因素处于受控状态17。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督学督导、建立质量标准和教学检查与评价制度,确保实践教学全程质量监控不断线。①依靠学院督学的力量,检查、督导实践教学过程和考核环节,达到有效监控实践教学质量的目的;②制定各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如青岛大学医学院临床教学管理规范,以及教学查房、临床基本操作技术、各种穿刺术的操作规范和质量考核标准等;③坚持期初、期中、期末实践教学检查与评价制度,以实践教学评价为突破口坚持评价与经常性教学工作相结合、日常监控与周期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全程监控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4实践教学的效果

实践教学临床医学论文 篇5

医学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的实践性学科,临床综合能力是判断临床医学人才专业素质的核心内容。随着社会对高等医学院校人才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在我国的推行,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被重视,并已成为衡量和评价医学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

1.研究背景

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自从开设并招生以来,学生毕业前一直采用毕业论文答辩的考核方式。通过对近5届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及答辩成绩总结和分析,发现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部分是理论探讨性文章,部分是简单病例的分析或诊疗体会,论文答辩偏重于对毕业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不能全面反映毕业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也不能很好地反映临床实践教学的成果,同时,这种考核方式比较简单,毕业班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实习期间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我们从起,对毕业生毕业考核方式进行尝试性改革,具体方式是在原有毕业论文答辩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临床技能考核,以检验学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及应用情况,以探求更加符合我院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特点的毕业考核模式。

2.考核内容及方法

结合医学教育模式,以及学生毕业后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现实需要,为进一步巩固临床实践教学成果,课题组加强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前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核工作,在现有毕业论文答辩的基础上,对—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学生相续进行了临床技能考核。

2.1 动员宣传和组织管理

分别在2届毕业生进入实习基地之前,进行毕业前临床技能考核的动员与宣传,使学生带着任务走向实习岗位,重视临床技能的学习和知识储备。学生毕业实习结束时,中西医结合系统一组织部署临床技能考核事宜,包括制定考核方案、遴选主考成员、组织考前培训会、监督考核过程及考核成绩分析等。同时,根据国家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发动全系中、西医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组织考核题库,系部主任亲自把关,保证题库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适用性。

2.2 考核学生范围

中西医结合系2010—2011届全体毕业生,共计434人。包括: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级154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科起点本科级82人,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级134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科起点本科级64人。

2.3 考核内容和方式

本次考核参考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多站点考核方式。因本专业学生毕业时要进行论文答辩,同时上交20份不同病种的大病例,因此,我们不再组织临床答辩和病历书写环节。结合我系学生的实际状况,经过专家对考核方式多次分析、论证,最终决定采取最能反映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际能力的2站式考试。第1站考试为基本操作考试,考查学生西医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和规范程度,学生现场任意抽取2道试题,每道试题思考时间不超过5分钟,现场演示或作答,监考教师当场给分,满分50分。第2站考试为辨证论治考试,考查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要求考生依据中医四诊等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完成中医诊断、鉴别诊断、治法、方剂名称、具体的药物处方(药物,剂量、煎服法等),针对病情,提出中医预防、调护方面的措施与注意事项等,考试结束后由中医教师根据评分标准评分,满分50分。技能考核总分为100分,达到60分为考试合格。

3.考核结果及分析

2005级本科、2008级专升本、2006级本科、2009级专升本第1站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40.91、42.78、42.62和43.17分。第2站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31.73、30.35、31.46和32.00分。总评成绩分别为72.64、73.13、74.08和75.17分。

以上考核成绩显示,2011届总评成绩高于2010届。2011届普通本科生平均成绩较2010届提高了1.44分,2011届专升本平均成绩较2010届提高了2.04分。同届毕业生专升本学生考核成绩高于普通本科生。4个班共同特点为:第1站考核成绩较高,平均成绩达到良好(40分),而第2站考核成绩偏低,平均成绩只达到及格(30分)。

4.讨论

4.1 学生重视考核程度有待加强

2010届毕业生第一次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高,2011届毕业生考试前准备相对较充分,部分学生向往届学生探听有关技能考核的方式和内容,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所以,考核成绩总体上升。但是,总评成绩上升幅度不大,则说明2届毕业生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基本持平。此外,专升本的总评成绩高于同届普通本科班成绩,原因在于,专升本的同学已经经历过一次毕业和就业以及专升本考试的历练,他们更加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能认真对待毕业前临床技能考核,这一点在我系浅谈基于艺术专业学生特点的文献检索教学策略温州人精神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励志教育的启示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试析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大学生学习动机与社会责任心的相关研究试论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创新路径试论大学生体育权利之实现途径研究试论中学生物课堂艺术性教学语言中小学生阅读状况实证调查的分析为学生语文能力的终身发展奠基

答辩时也有所体现,即专升本的.同学对待论文答辩比普通本科班学生认真,论文书写质量较好。所以,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动员工作,引起学生对毕业前临床技能考核的足够重视。

4.2 学生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亟待加强

从考核结果看,学生对于西医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掌握较扎实,对常规的检体操作都能应付自如,考核平均成绩良好。但是,中医辨证论治平均成绩只达到合格,说明学生已基本具备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但是,传统中医辨证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考核结果也提醒我们,对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应根据专业实际继续进行调整,适当加强中医经典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

4.3 考核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以往我系毕业生只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大多数学生的论文书写比较规范,认真,但也有少部分学生随便摘抄一些文章内容,甚至从网络上东拼西凑应付了事,只要论文答辩过关,就能毕业。我系组织的除论文答辩之外的临床技能考核,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临床技能的热情,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4.4 为参加国家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核做好铺垫

目前,国家已推行执业医师考试、注册制度,这是医科类毕业生从业的必经之路。我们目前所采用的方案可以看作学生毕业后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的提前预演,学生切身体会考核的方式和难度,对其今后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考试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只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临床技能基本功,首先要重视临床实践教学过程,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其次,还应该对考核方法进行探索性的改革,多层面挖掘学生的潜力,较为全面、客观地对学生毕业前的临床技能进行评价。

实践教学临床医学论文 篇6

双语教学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热点, 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推动英语等外语教学, 许多重点高校率先试行双语教学改革, 已收到较好成效[1]。我校近两年也尝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开展中文主导型双语教学, 给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起到了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但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下面就多媒体双语教学在医学课程中的应用浅谈一点体会。

1 临床医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优势

1.1 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 国际交流日益频繁, 要求教育朝着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双语教学成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医学教育体系多借鉴西医学科, 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医学书籍与期刊文献等均以英语为主, 而且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主要采用英语, 可以说英语是西方医学的主流语言和主要载体[2,3]。因此, 学习并掌握医学专业英语是医学院校师生不断更新医学前沿知识的有效途径, 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势在必行。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用灵活等特点, 是一种富有活力的教学手段, 能使双语教学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得到解决, 是双语教学的工具和辅助者。

医学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传统教学枯燥抽象, 已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有些疾病在诊断过程中所牵涉的操作技能较复杂, 学生无法看到, 只能死记硬背。这样进入临床实习时, 学生很难将所学理论知识同临床实践相结合。上述因素增加了临床医学课堂教学的难度, 在此基础上开展双语教学难度更大。因此,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势在必行。

1.2 课堂信息量增加, 教学效率提高

传统教学模式中, 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 教师挑重点、难点内容来讲, 有些内容只能一带而过, 甚至不讲, 更不用说重点内容用英文讲授了。这导致授课内容不完整、不全面, 学生对医学英文信息知之甚少, 知识在大脑中的保留极不可靠。多媒体双语教学的应用能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按教学大纲要求准备包含大量信息的多媒体课件, 课件中重要内容、重点名词用英文标注, 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更扎实、更全面的知识, 而且增加了医学专业英语词汇量。

1.3 内容丰富, 学生学习兴趣提高

教师购买或通过网络下载一些国内外教科书、专著和期刊文献, 将其中大量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信息及最新进展全部展示给学生, 补充教材知识的不足, 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开阔了学生视野。双语教学的引入使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 调动学生努力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专业英语教学不同, 双语教学使学生通过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来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学生在掌握教师课堂教授的专业知识的同时, 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强化, 这对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2 临床医学课程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体会及不足

2.1 双语教学开课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

医学英语涉及词汇繁多, 因此注重平时的积累非常重要。学院在开始医学临床课之前, 会开设医用专业英语选修课, 规范讲授医用英语常见词汇、词根、词缀、固定搭配等, 按照各系统进行全面教学, 并配合听、说训练, 为学生打下一定的医学专业英语基础[4]。在专业课双语教学开课前,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 如将讲课中涉及的单词及重要短语、句子发给学生提前预习, 上课后教师利用几分钟时间通过多媒体课件带着学生将这些内容朗读一遍, 以使学生对每节课的知识印象深刻, 自然而然地跟随教师进入双语教学。

2.2 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有效结合

单一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并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需要, 每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都各有利弊。传统教学虽不及多媒体教学形象, 但其最大优点是教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使他们跟上授课节奏。而多媒体教学容易造成学生的懒惰心理, 导致其上课不注意听讲, 只在课后拷贝课件。由此可见,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也正是传统教学的不足, 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又可以用传统教学来消除。因此, 我们上课时应尽量将两种模式穿插使用, 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水平。

双语教学要求教师灵活得体地运用各种教学形式, 而不只是读懂外语教材。这决定了双语教学对教师的高要求。教师必须在自己完全消化原版教材基础上, 结合各专业的新发展、新动向, 不断充实教学内容, 这样就必然加大了教学难度。对于教师来说, 首先, 必须具备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专业知识, 才能把重点、难点讲透, 让学生易于理解;其次, 由于专门的双语教学教材较少, 既不能从英文原版教材中硬搬内容过来, 又不能断章取义, 因此必须要讲究教学方法。专业教师大多是医生出身, 没有在师范院校接受过严格训练, 即使有渊博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也不一定都能真正上好课、当好教师[5]。

2.3 提高教师双语教学能力

要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提高教师素质。实施双语教学的师资人员, 既要懂专业知识又要精通英语, 还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目前的师资状况是公共英语教师虽然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但缺乏专业知识, 而且不可能在短期内就掌握专业知识, 因此专业课双语教学只能由专业教师来承担。而专业教师虽然专业知识丰富, 但总体来讲英语水平相对不足。他们中很多人英语阅读能力很强, 但书写教案及听、说能力, 尤其是口语表达方面比较欠缺[6]。针对以上问题, 我们逐步加强教师专业英语能力训练, 选派部分教师参加双语教学培训, 迅速提高其英语水平。要求教师上双语课前必须用英语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经常观摩英语水平高、责任心和上进心强的教师开展双语教学;有条件的教师可以到英语母语国家进行短期进修, 这样既可以了解国外学科动态, 又可以学习到先进的教学方法, 还可以提高英语水平。

2.4 临床医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局限性

临床医学课程是在大学四年级开始讲授的一门专业课, 教学大纲要求教师通过理论课和临床见习课向学生传授医学专业知识, 在一学期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并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即要求学生从理论上掌握医学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教师和学生的汉语表达及接受能力都强于其外语能力, 且不同学生英语能力差别较大, 如有的学生英语听力较差, 完全听不懂医学英语, 双语教学的意义完全无法体现, 甚至达不到最基本的教学要求。因此, 过多的英语讲解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不利于学生对临床医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对临床学科学习兴趣的培养。鉴于此, 按照英文水平适当进行分班教学可弥补这一不足。此外, 调动学生积极性,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前布置预习内容, 培养学生参与双语教学的兴趣, 让学生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性[7]。教师还要积极营造课堂气氛, 课外安排播放医学课程原版录像片段, 创造说英语、写英语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消除胆怯心理, 敢于用英语与别人交流。

总之, 开展临床医学课程双语教学势在必行。相关教育工作者应从医学课程设计出发, 根据学生外语水平、双语师资配置等多方面条件, 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 努力探索适合的临床医学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 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鸿雁, 喻志英, 胡雪, 等.医学双语教学的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7) :62-63.

[2]霍健.医学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探讨[J].医学信息, 2010, 23 (8) :2812-2813.

[3]Letterie G S.Medical education as a science:the quality of evidence for computer-assisted instruction[J].Am J Obstet Gynecol, 2003, 188 (3) :849-853.

[4]Heinrichs W L, Pichumani R, Mather R, et al.Information frames:a new multimedia approach to Web-based learning of biology and medicine[J].Stud Health Technol Inform, 1998 (50) :370-372.

[5]陈道瑾, 周剑宇.关于医学生临床英语教学 (双语教学) 的思考与体会[J].中华医学丛刊, 2004, 4 (6) :106-107.

[6]蔡绍先, 陈玮莹, 杨棉华.医学新教学模式师资的培训应关注的问题[J].医学教育探索, 2008, 7 (5) :558-559.

实践教学临床医学论文 篇7

关键词:临床医学教学;PBL教学法;运用

G642:R-4

PBL 教学没有教材和正确答案, 每个学生必须学会如何通过各种方式从参考资料中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与老师和学生交流的技巧, 这对其今后的工作必然大有裨益。

一、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作用

PBL教学法强调以问题为学习的基础, 学生的所有学习内容都围绕着“问题”这条主轴展开。

1.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在PBL教学模式中, 教师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 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真正“主人”。通过把课堂部分主动权交给学生, 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学习的机会, 促进学生自主、积极地发言, 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且还能培养学习自主获取知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有助于搭建理论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平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需要将课内和课外、校内和校外、直接与间接经验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信息, 扩充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带着问题去实训、在实训中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能够使理论学习和实践认知很好地结合, 提高了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临床医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1.教学“问题”的设计。对于参与学习过程的每一位学生而言,PBL 教学法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就是教学问题的设计,即如何向学生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如何设计问题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教师教学成败与否的关键,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以考虑最终的教学目标为首要问题,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点。其次,“问题”的设计不仅要具备基本的知识含量,还应尽量更多涉猎相互关联的部分;再次,问题设计的情景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同时兼具开放、融合的态度,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知识,更有利于日后积累知识,应用知识。最后,衡量一个问题设计的好坏的标准便是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可以有效给予学习者提供反馈,让学习者主观能动地对理论体系、推理过程和认知方式进行科学的分析,提高学习者预知和判断的能力。

2.学习小组的划分。PBL 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常常需要指导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对学习者之间要做到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在临床医学PBL 教学过程中多数采用异质和同质两种划分学习小组的方式。把认知水平、认知能力与性格等方面相近的学习者放到同一小组能够开拓学习者学习思路,有利于学习者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发现问题,层次略高的学习者可以调动整个小组的学习氛围,一个成员的知识点有可能激活一个小组的其他成员,相对层次较高的同学,也可以通过这种分组方式激活自己平时不太关注的知識点,使得这些知识得以巩固,并且加深了理解。小组成员之间通过协作可有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得PBL 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3.指导教师相关技能的培训与提高。PBL 教学模式的创始人Barrow 教授也曾对进行PBL的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做了这样的描述:“理想的指导者应该既是一个学科专家,又是一个指导专家;即便不是一个学科专家,也至少擅长指导;最糟糕的指导者莫过于虽然是一个学科专家,但拙于指导”。指导教师相关技能的培训与提高是PBL 是否成功运用的重要因素。

4.积极研究和完善PBL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做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已经取得的或还未取得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PBL 教学的评价衡量的指标是以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为基准的评价,其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习方式,PBL 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因此,设计PBL 教学模式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还应明确教学评价的意义,作为授课者,不仅要明晰学生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学习心态,更应该清楚学生能学到多少,给予怎样的学习指导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而目前大部分PBL 教学的评价,主要局限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方法。

PBL教学在我国的开展,必然会受到我国教育现状的影响,从而出现大量的急需解决的矛盾及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耐心寻找PBL 教学与我国医学教育的契合点,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让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为我们带来真正高素质的医学拔尖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欣萍.PBL教学法在国外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05

[2]王齐,陈辉,戴寒晶. 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04

本科临床医学教学评析论文 篇8

1宣传动员,统一思想是迎评工作的重要基石

1.1明确思想,统一认识

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是对本科教育的一次大检阅,是规范高等学校办学与管理,促进学校建立内部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大措施,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是很有必要的。我院充分认识到迎评促建对提高学院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初学院成立了本科教学评估领导小组,专家小组及工作小组,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制定了珠江医院《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组织实施方案》,对主要内容和要求做了详细的说明。学院上下明确了思想,统一了认识,牢固树立迎评促建工作的中心地位。全院动员、全员动员,“人人皆知、人人过关”,全院同志在思想上树立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充分认识评估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的同时,对本科评估的目的及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1.2明确任务,统一方向

为迎接预评估,学院提出了“全员参与、领导当先、突出重点”的工作思路,全院一盘棋,成立了评建领导小组,评建办公室,机关工作组,督导小组,临床评建组,其中临床按照业务分工分了14个组,每个组的任务都非常明确。稳抓评建重点:一是各种评估材料的准备;二是教员、学员的准备;三是硬件条件的准备。学院、教研室、三级学科三个层面按照评建要求准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

1.3明确计划,统一步骤

我院的迎评工作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学院组织专家及评估领导小组成员与校本部专家共同赴外院参观学习阶段;②学院组织评建专家集中学习,制定《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组织实施方案》,迎评工作全校动员阶段;③5月份学校自查阶段;④207-8月份请外校专家模拟评估检查;⑤年9月份迎接广东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检查评估;⑥2008年12月迎接教育部专家检查;⑦学校整改阶段。根据各阶段要求,学院各部门从全员迎评知识掌握、教师学生培训、座谈会的准备、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迎评材料的整理等五个方面,积极准备,同时进行自查、自纠、自评,发现问题,不断完善。根据学校两次自评的情况,外校专家模拟评估检查及广东省教育厅本科教学工作检查评估情况,总结各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存在问题对下一步工作重点作详细的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各处(室、部)、各教研室、科室的任务分工,制定了严格落实层层负责的责任机制。

1.4明确细节和重点,统一部署

由于我校前身为第一军医大学,从为部队培养医科人才到为地方培养人才,面临人才培养对象,办校方针的转变,在行政、管理、教学等方面与地方院校存在差异。而采用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对我校的本科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评估结论都有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根据我校参加外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经验,针对我校实际,加深评估方案中部分指标内涵的理解和把握,明确细节和重点,制定了详细的指导意见,并统一进行部署落实。例如关于迎评材料的准备方面:明确了分卷材料要严格按一、二级指标中的各观测点进行准备,对这部分内容应逐项准备,突出重点和特色。关于迎评准备工作中应重点把握的问题方面,强调了关键指标的准备是迎评资料准的重点,注意基本数据的一致性。对评估指标观测点中最易出现的问题,考察与考核中易出现的问题作等也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说明。

2加强建设,注重质量是迎评工作的核心

2.1加强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硬件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硬件设施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近年我院每年投入教学经费300万元,进行各项教学基地,教学硬件软件设施和教学办公设备的改进。新增了各项内外科教学式教室、外科操作技能训练室、外科手术室及动物实验用房共1450mm2。学院新增了数字化教室350mm2,用于多媒体教学。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教学网络建设,教师课件及视频材料经归类上传方便学生自学和复习。所有临床课程纳入了计算机试题库管理。增加了师生互动园地,课外辅导专栏等,便于师生课外交流学习。学院20申请了全国腹腔镜培训基地,正在积极进行相关设备的购买和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针对临床医学院部分科室人员结构欠合理,部分临床教研室师资队伍出现断层,高学历的教师比例尚可,中级职称教师比例仍未能达到要求的情况,为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学院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选拔方案,鼓励在职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学院从抓好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着手,以名优教师为示范,组织中青年教师观摩学习,并每年进行中青年教师“教学擂台赛”,教研室、教学督导组、优秀教师点评的方法,迅速培养了大批中青年教师。学校及学院设立了教学基金,鼓励中青年教师申请教学基金及发表教学论文,激发教学热情,提高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理论探索、课程建设及临床技能等方面的教学改革。尤其我院的双语教学及查房示范课件得到了校内外专家的肯定和好评。通过上述措施,我院临床师资队伍稳定,具备了成熟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学效果。

2.2严抓教学规范化管理

学院一贯重视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为了迎接本科教学评估,我院更是严抓教学规范化管理。先后制定了《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实施细则》、《本科教学督导制度》、《临床实习考核办法》等制度和文件。内外妇儿科以第6版教材为基础,根据临床医学特色和发展,重新编制了《临床医学教材》、《临床医学进展》,汇集各学科最新的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要求授课教师对卫生部本科教材进行深加工和再研究,使学生在学习临床基本知识的同时,对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及研究方向有了进一步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医学探索热情。各科室及各教研室设立了专门的教学秘书,整理各种教学档案及课件,教研室记录手册、临床教学记录手册、教学过程实时记录、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2.3严抓教学质量监控

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评估成败。在传统的课堂观摩教学和临床实习评估工作基础上,我院进一步建立起符合我院教学实际的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通过实施主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事故一票否决制度,同行评议制度,督导委员会听课制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制度,研究生导师制度,研究生中期考核汇报制度,院系教学状态评估与考试过程监控制度,考试质量分析制度和试卷评估制度等,增强了教学质量意识,建设了教学质量文化,构建了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确保了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2.4严抓临床基本技能培养

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的培养关系到学生成才关键,也是评估检查重点内容之一。为此,在强化训练的同时,学院编印了《临床实习诊疗技术操作规范》,进行临床基本技能强化培训,对临床各科室常见技能内容进行了规范化整理汇编,并对各项技能设立考核标准。规范制作了包括外科无菌术,切开、缝合、止血、打结以及各种穿刺术等示范多媒体课件。录制了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三级教学查房录像,各类外科手术操作多媒体材料等。建立实习医师外科操作手术室,购买试验动物,抽调优秀中青年教师专职操作培训。在此基础上,科室筛选病例进行实习医师“主刀”操作,极大地加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临床技能操作的规范性、正确性。

3归纳总结,完善材料是迎评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过程中,材料准备亦是一个艰巨而琐碎的工作,主要包括自评报告在内的背景材料,佐证材料和备查材料。材料准备过程也可以说是对学院多年来教学工作的总结回顾,有利于我们发现不足,更好地规划今后的教学工作,促进教学工作持续发展[3]。为此学院专门成立了相关的材料准备工作小组,学习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有关材料,将评估方案中的各项指标进行分解,深刻领会评估指标的内涵和外延。各工作小组分工明确,对有关材料进行全面收集、归纳和整理。各临床科室及教研室组织专人收集整理原始材料,并进行加工整理,一般由科室教学秘书或行政住院总医师负责收集整理;材料撰写小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加工,进一步整理各项备查材料,撰写初步总结材料;材料审核小组专家则对照评估指标和要求对撰写材料进行进一步检查,查漏补缺,不断规范,不断完善。各教研室、各处室撰写自评报告,学院汇总撰写自评报告。自评材料的准备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薄弱环节,突出特色项目,注重内涵。备查材料目录,自评结果及多媒体汇报材料通过学院专家小组论证及大学,省专家小组评估检查,保证材料的准确性,完善性和科学性。各专项评估结合学校的教学状况、基本统计数据,自评报告等材料公正、客观;定性材料要有依据,具有说服力,定量材料要数据真实准确,有利于专家组结合进校实地考察作出评判。

4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积极作用

上一篇:好奇心害死猫作文下一篇:《小蜗牛》名师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