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养老保险报告(精选8篇)
县养老保险报告 篇1
XX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调研报告
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自2010年10月1日正式启动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领导,强化宣传,落实责任,统筹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更好地促进和推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落实,现对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情况进行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县位于江西省东南端,居赣、闽、粤三省交界处。南北长78公里,东西宽61公里,总面积2311.38平方公里,全县辖15个乡镇,共有6个居委会,173个行政村,总人口31.7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6.5万,占总人口数的83.6%。至6月24日止,我县16-59周岁续保人数为86747人,新增参保人数2386人,收缴保费943.45万元,对60周岁以上符合领取条件的29242人发放了基础养老金,发放资金834.4865万元。合计参保人数为115989人,完成全年民生指标任务152323人的76.15%。
二、政策落实
抓宣传发动,确保政策进户、入心。通过多种形式,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进行广泛宣传,让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理解政策。组织干部职工帮群众算好对比帐,消除参保疑虑,调动群众参保的积极性。以“三送”工作为载体,“三送”工作队员在进行“三送”工作的同时,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进行政策宣传,使广大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政策法规。在电视台开辟专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以先进带后进,以身边人带动身边人,全力营造“以点带面、人人参与、全民参保”的良好局面。
抓任务落实,确保业务迅速、高效。按照“早谋划、早动手、早推进”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城乡居民养老保发放和征缴工作。一是开展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调查摸底工作,为养老金的发放提供了准确的一手数据。二是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试行)》,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开展提供政策依据。三是下发文件,明确工作实施步骤。实行班子成员包村、村干部包户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征缴工作高效推进。四是将政府补贴、个人缴费和集体补助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单独记账、核算。在各村居对参保缴费情况和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抓调度考核,确保推进扎实、有效。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各乡(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纳入全县绩效考核体系。明确乡(镇)、部门职责,对照工作目标对乡(镇)及相关部门实施考核,考核结果列入全年综合考核。坚持定期调度和现场督导相结合,规范、引导、督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开展。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日调度、周通报、月督查,年底考核制度,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
三、财政保障
目前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为55元,政府对参保缴费居民每人每年补贴30元(其中省财政补贴24元、县财政补贴6元)。补贴标准从缴费100元补贴30元起步,每增加一个档次多补贴5元,最高不超过75元。2010年
新农保 国家补贴XX万 2011年
新农保 国家补贴XX万 省补贴XX万 县补贴XX万 城居保 国家补贴XX万 2012年
新农保 国家补贴XX万 城居保 国家补贴XX万
四、经办能力建设
抓平台建设,确保工作办实、办好。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立了高规格的领导小组,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在全县形成了县政府主导、人保部门主抓、相关部门配合、乡(镇)主办、村(居)委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为切实提高经办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办公和服务设施,我局于3月初给15个乡(镇)统一配臵了电脑、打印复印一体机、存折打印机、档案柜等设备,进一步改善了乡(镇)劳保所的办公条件,提高了他们的办事效率;5月中上旬,认真落实全省“金保工程”视频会议精神,为各乡(镇)发放省里配备的瘦客户端电脑、打印机、路由器等设备,统一安装了信息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乡服务网络的畅通,为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机制创新,确保服务快捷、便利。明确了乡镇劳保所和村(居)委会的工作职责,劳保所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窗口服务,将规章制度、服务标准、工作流程等统一制牌上墙,做到标识明显,台账齐全,确保了办事程序透明,工作服务到位。根据县里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分布和经办能力,确定了两家金融机构作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征缴和发放服务的经办银行。经办银行在各村(居)委会安装了金融发放终端(pos机),并要求各乡(镇)每个村配备新农保代办员,方便村民足不出村领取养老金和参保缴费。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开展的总体情况看,反映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一些问题和困难,逐渐成为影响和制约这一重大民生工程顺利实施的突出问题。
问题一:相关制度衔接不完善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老农保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一道,共同构成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障体系的主体框架。这三项制度之间如何衔接转换,特别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之间如何衔接转换,还需深入研究、总结经验,积极稳妥地探索提出具体办法。此外,还有一些涉及养老的制度和政策,例如城乡居民低保、农村“五保”、社会优抚、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等,也要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推进过程中做好衔接工作,以提高社会养老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权益。问题二:宣传发动还不到位
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的认识不足、宣传不够,仍然当前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些乡镇、村居干部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宣传工作力度不够,造成一些村参保人全选一个缴费档次,而且是最低的缴费档次。部分城乡居民对政策了解不深,理解不透,担心政策变化和参保资金的安全性。年轻适龄参保人觉得养老问题遥远,积极性不高,影响城乡居民的参保积极性。个别隔阂户、老上访户,因尚未意识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好处,有意阻碍乡镇和村居集体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问题三:平台建设比较薄弱
我县乡(镇)劳动保障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和村(居)委会服务站还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一是各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不健全、工作人员经验不足、档案资料管理不规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操作不熟练等问题存在。二是村级协理员待遇偏低,且大多兼职,年龄偏大,业务水平偏低,积极性不高。三是各项管理工作机制不健全,承担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的金融经办机构服务不到位等,这些都制约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再上新台阶。问题四:县级农保经办机构人员不足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惠及广大群众,由于参保人数多、信息量大,致使工作压力增大,工作人员每天都超负荷工作。目前县农保局在空编五名的情况下,聘用了临时人员和大学见习生共七人,但临时人员难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县养老保险报告 篇2
管理和开发好人力资源。玉龙县人保局内设13个职能股室、5个二级经办机构, 有干部职工61人, 其中党员46人, 服务对象近22万人, 常年处于人少事多任务重的超负荷状态。人保局成立以来, 认真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工作。一是按照规定, 做好全县近700名公务员、400名工勤人员、100多名机关工作人员和4500名事业单位人员的年度考核, 对优秀公务员进行嘉奖。二是做好每年100多名公务员、100多名事业人员的招录工作。三是克服编制紧缺、就业压力大等困难, 坚决执行县委、政府“人才强县”的战略决策, 努力完成紧缺急需人才的招聘工作, 每年从全国招聘近50名高层或紧缺急需人才, 补充到医疗卫生及文化教育等一线单位。四是统筹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坚持稳定就业和扩大就业并重, 保持就业局势稳定, 积极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政策, 以创业为动力, 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 强化服务为手段, 帮助困难人员就业为重点, 力促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不断优化、职业培训效果明显, 形成市场竞争的就业机制。人保局成立以来, 已培训下岗人员2000余人, 培训其他人员2万余人;每年培训农村富余劳力1000余人、转移3万余人, 实现劳务经济1亿多元;每年新增就业3000余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3%以内。
促进社保体系健康运行。坚持完善政策与扩大覆盖面并重, 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健康运行。一是大力宣传政策, 激发参保对象积极性, 着力提高社会5险扩面征缴工作。目前, 全县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参保人数已近20万人, 建立起了以5大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体系, 每年征收金额8000余万元, 5大保险参保率都保持在90%以上。二是稳妥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维护参保人员利益。三是推进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切实做到“两个同步”。2009年6月起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后, 在全市第一家实现了以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三位一体”的全民医保。2010年10月1日, 玉龙县争取到“全国第二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 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直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 具体组织和实施试点工作, 及时出台了《玉龙县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 明确了对缴费100元至1000元10个档次的参保人员, 每人每年给予5元至45元的补贴。按照“党政全力推动, 群众全面发动, 投入加大力度, 服务积极主动, 管理健全制度, 队伍精干能动”的工作思路,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工作:明确职责, 层层签订责任状, 把任务纳入年度县政府目标管理考核范围进行考核, 做到乡镇有目标、人人有任务, 年中有督查、年终有考核;建立处级领导干部挂钩包乡镇、县级单位包村制度, 形成上下对应、协调一致的组织机构;建立人大、政协督查工作机制, 深入乡村一线督查;建立纪委重大民生工程督查督办工作机制, 制定了问责机制;发挥新农村指导员和大学生村官的作用, 助推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稳步开展;建立督办通报制度, 每周二、五下午, 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局对参保情况进行分析、排名通报。人保局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遇, 以提高参保率和服务质量为核心,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广泛宣传、强化培训, 健全机构、争取资金, 总结经验、创新方法, 扎实做好前期工作。2011年7月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启动后, 在全市第一家实现了以职工、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3大养老保险为主体的全民养老保险, 促进了城乡社会保险一体化发展。试点期间, 该局把任务分解到个人, 督促干部走进千家万户讲清楚参保的意义、对象、缴费标准、享受条件, 帮助居民算清多缴费多受益的经济账, 算清个人缴费、政府补贴的实惠账, 消除顾虑和担忧。试点启动的第一年, 参保人数就达13.82万、参保率达99.25%, 名列全省前茅, 被省厅作为先进经验交流。最近出台的《玉龙县特殊人群参加社会保险财政补贴实施方案》, 规定了因病、因灾、因征地、因供子女读高校致贫的特殊人群, 每年由县财政拿出100万元代缴。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人保局坚持把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作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主渠道, 从制度建设入手,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全面规范执法环节, 稳步提高办案质量。健全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劳动保障监察制度, 开辟“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的绿色通道, 凡存在劳动争议的案件, 按仲裁案件依法立案处理;应由监察处理的, 按照监察程序处理;案件交叉时积极协调、统一快捷办理。办理案件中, 做到坚持原则、秉公执法、严格程序、准确用法, 稳步提高办案效率, 实现案件处理的全面提速。人保局每年接待、受理农民工来信来访案件400多件, 涉及民工2000多人次。每年催交农民工“三金”2000余万元, 清欠农民工工资1000余万元, 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信访维稳工作, 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每年答复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和其它信访件20余起, 答复率100%, 多年来没有发生非正常越级上访事件, 被老百姓称为“第二信访局”, 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人保局还充分发挥社会保险基金监督职能:一是完善规章制度, 规范业务流程, 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 对基金的筹集、划拨、征缴、发放等环节全程监管、监控和定期检查;二是做好各年度社会保险基金预决算;三是对各年度社会保险费缴费申报监督检查;四是加强对定点药店和医疗机构的审核和考核;严禁挤占挪用, 确保了基金安全运营。
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质量。在县级设立服务窗口。2012年7月24日, 在上级的关心下, 占地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43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的“玉龙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落成启用, 提高了人保基础设施水平, 全县65项人保服务项目集中在一起办理, 实现了人保服务平台的有效整合, 方便了群众办理各项业务。在乡镇设立便民窗口、村组设立站点, 把服务平台搭建到第一线。全县16个乡镇, 每个乡镇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投资25万至45万元的人保服务中心的新建和修缮工程正在启动。在参保费征收上, 工作人员白天进田间地头、村民赶集点和烤烟收购站集中办理, 晚上进门入户, 挨户办理, 有效解决了老百姓与工作人员时间错位的难题。为方便群众和确保安全, 在每个乡镇都设立了邮政储蓄网点, 增设专柜, 延长或调整了营业时间, 开设个人存折, 参保人可就地缴费。目前, 全县的人社工作已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医保、社保和城乡居民保险, 已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联网;5险的收缴和发放在系统内封闭运行, 既安全又便捷。
深入基层全力排解民忧。人保局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四群”教育和作风建设活动中, 成立领导小组, 制订方案, 明确职责, 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通过深入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业务知识, 使民生思想深入人心, 大幅度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切实排解民忧、保障民生。一是深入基层, 密切联系群众, 全局确定挂钩联系户64户, 填写民情联系卡64份。二是心系群众, 开展系列帮扶。与挂钩户开展民情恳谈, 2012年每位职工为挂钩户各捐款300元, 全局为九河乡中古村委会捐款3.51万元, 解决了人畜饮水、村图书室建设等困难。坚持主要领导每年驻村10天、一般职工每年驻村5天的政策, 先后分六批驻村入户, 为困难户移栽烤烟、盖地膜50余亩, 受到群众好评。为保障失地农民的社保问题, 人保局严格执行政府的相关规定, 坚持施工方先缴纳失地农民养老金、后开工建设的原则, 现已收到失地农民养老保障金1亿多元, 基本保障了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结合实际制定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规程》, 使档案为参保人记录一生、跟踪一生, 服务一生、保障一生, 力求管理制度化、经办规范化、手段现代化、服务精细化。
县养老保险报告 篇3
摘要: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三级教育网络机制是培育新农民的主要方式。通过对首都郊区农业大县延庆县、乡镇、村三级农民教育网络机制建设的调研,摸清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现状,探索三级教育网络机制的优势与特点,总结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三级教育网络管理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三级教育网络 建设现状 优势特点 存在问题 管理建议
实现中国梦,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首都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决定都市农业建设的成败,决定城乡统筹发展的成败、直接影响中国梦的实现。
一、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现状
延庆县是京郊农业和旅游大县,全县有376个行政村。28万常住人口中,有17万农业人口,其中绝大多数只有初中以下学历。由政府主导,教委牵头,本着构建大职教体系的工作思路,2011年延庆县教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县、乡镇、村农民三级教育网络建设的工作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要在全县范围内构建农民教育培训网络,要建立和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办学体系,进而大力开展农民培训的工作要求。该意见实施两年来,产生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一)三级教育网络初步形成,新型农民培养步伐明显加快
延庆县教委在三级网络体系中的教师队伍建设上,在设备设施建设上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全县从事农民教育的教师有160人,现已在全县设立了15所乡镇成人学校,在200多个行政村设立了村级成人学校。在管理机制上,县教委明确了延庆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以下简称职教中心)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核心地位,构建了以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成人学校为纽带、村级成人学校为基础的三级培训网络。
(二)学历教育培训蓬勃开展,农民学历+技能需求得到满足
为满足农民“技能+学历”的双需求,切实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依托三级教育网络大力开展农民中等学历教育培训。专业全部围绕各乡镇、各村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实际需要开设,目前中专班开设果树、蔬菜和药材、养殖、大田、花卉、文艺、综合七大类13个专业,各村开设的专业都各不相同,一村一个样。全县现有在籍农民中专学历班111个,学员5885人。
(三)开办农民文艺中专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农民在物质生活逐步富裕的同时,有了更多的精神文化追求。2010年我们依托三级教育网络在全市第一个开办了社会文化艺术中专班(简称文艺班),对农民进行系统的文艺知识和文艺技能学历培训。2012年为满足农村丰富文化生活的需求,让更多的村、更多的农民受益,我们和文委合作,对每村一名的群众文化组织员进行系统的中专学历教育培训,让他们把各村的文化活动组织起来。现已在15个乡镇开办了48个文艺中专班,注册学员2152人,跟班学习的农民有1500多人,其中群众文化组织员中专班有15个,学员涉及全县376个行政村。
(四)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明显提升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三级教育网络体系内,现有在籍农民中专学历班111个,学员5885人;有田间学校24所,共有学员856人;有大专学历教育10个批次,学员286人;每年开展各类短期培训达10000人次以上。这个规模在北京市是最大的。
办学效益显著提升。首先是帮助农民致富,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转移就业的挣上了工资;在家从事种养殖业生产的,通过系统的理论培训和田间学习,他们的农业管理技术得到提高,农产品品质得到提升,同时生产的盲目性得到改善,实现了增收。其次,培训提高了农民文化水平和提高了农民综合素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认识水平,促进了乡村的和谐稳定。我们的培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百姓对教育的认知度、信任度、满意度,在北京市对各区县教育满意度调查中,延庆县连续四年排名第一,我们认为这里面有我们的功劳。
办学影响力明显增强。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和信赖,也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赞誉。几年来延庆的农村成人教育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延庆职教中心先后获得“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办学水平评估A级校”“中国职业教育工作突出学校”等市级以上荣誉30多项。先后有联合国发展中国家中的9个人口大国教育专家、新疆农广校、吉林农广校等到我县考察学习。我们延庆的农民成人教育的办学情况,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20多家媒体进行过报道,上过新闻联播。
二、三级教育网络机制的优势与特点
开展农民三级教育网络建设两年来,我们充分的感受到,这个机制有着旺盛的的生命力。
(一)在管理模式上,实现了有效联动,优势互补
在三级网络教育体系中,各级学校分工明确,责任清楚。职教中心的主要职责是业务指导、师资培训与提供、学籍注册与管理、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技能取证及办理毕业手续等工作,既要依托乡镇成人学校和村校,开展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又要负责统筹、指导、安排乡镇、村校培训工作,对乡镇、村校的管理和师资队伍有培训和指导职责。乡镇成人学校的主要职责是进村了解需求,帮助职教中心招收学员,负责协调提供教学场地,负责组织村校的教学组织,上对职教中心负责,下对村校起指导作用。村校一般由村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负责管理,上对职教中心和乡镇成人学校负责,下对村民负责,主要职责是了解村民教育需求,收集整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技术问题,及时向职教中心和乡镇成人学校反馈,协助上课教学组织、教学场地提供和后勤保障。三级网络中的每一级学校都缺一不可,有分工,更多的是密切合作,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这种教育机制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管理成本,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较之以前显著增强。
(二)在教育范围上,实现了充分辐射,覆盖全县
延庆县下辖15个乡镇,376个行政村,现在我们的农民教育基本实现了全覆盖,绝大多数村都有培训班,每个村都有学员参加学习。
(三)在学习形式上,实现了工学交替,双轨同步
三级教育网络下的农民教育培训,充分考虑了农民实际。在办学模式上,采取“两校合一”模式开展农民培训,该模式把农民中专学历教育与农民田间学校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知识面较广、专业理论内容丰富的农民中专学历教育优势和以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主、注重实践操作能力训练的田间学校教育优势都得以充分发挥。针对农民教育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教学,增强了教学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基础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技能教学比例不低于总课时的50%,实现了“教学——实践——再教学”的循环互动,成功地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与现场获取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为使农民不出门就能学到知识,农闲时间或晚上在村校上文化课和基础理论课,农忙时围绕动植物生长周期上专业实操棵,所以很多课堂就在田间地头。这种办学形式和学习形式,帮助农民学员解决了工学矛盾,使农民学员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掌握了实操技能。
(四)在教学形式上,实现了专兼教学,双师施教
现在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和教学组织的专职教师有160人,另有100多人的外聘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双师合作”教学模式,所谓双师合作培训模式就是每节课都由两位或两位以上教师一起合作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两位教师一位叫资源人,一位叫辅导员,二人需要密切配合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培训模式在保障机制要求上课前必须有学员需求调研和分析,在课堂教学内容设置上要求依据农民现有起点,台阶要小,以绝大多数学员努力能会为目标,内容以有用、实用、好用、能用为标准,教学中让学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业评价方式上注重多种形式、注重过程性评价。
这些模式和方法为农民学员快乐学习、自主学习、有效学习提供了有效保证,学员享受了更多的学习乐趣,教师也体验到了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五)在课程设置上,实现了模块教学,双纲并举
现已开设的13个专业都建立了“文化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素质提升模块+职业资格取证”的课程体系,每个专业课程都同时制定了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大纲,并编制了相应的专业实操课程教学计划。为解决教材问题,由职教中心牵头,开展校本教材编写,现在每年都有10来本校本教材面世,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民教育教材体系初步建立。
(六)在培养目标上,实现了学历能力,双证齐备
对学员来说,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能够取得一种技能证书,就增加了就业、增收的机会与可能。在三级教育网络体系下,职教中心的龙头作用得已充分发挥,通过协调劳动、财政、教育考试等部门,帮助学员在进行学历学习的同时,积极参加技能证书考证学习。“双证书”制度,推进了教学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从制度上保障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增强了学员的职业竞争力。
三、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级教育网络的机制建设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农村成人教育蓬勃发展,现在延庆的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已经走在北京市的前列。但通过实践与调研,我们发现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很不完善,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民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由政府牵头,全县一盘棋的农民教育联动机制建立问题
现在的农民培训工作中很多部门都参与其中,比如文化部门负责文化类的培训,农口负责技术推广类的培训,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职业资格培训,技术监督和安全监督部门负责转岗技能培训等等,各个部门各自为战,没有一个统一协调部门,由于缺乏质量监控,培训质量没有保证。
(二)农民教育培训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在三级教育网络体系下,从事农民教育培训的教师,多数是从普教转过来的,既没有涉农专业知识,又缺乏给农民授课的教学组织管理经验,因此很多教师只能是参与教学组织和管理,不能任课。
为确保农民教育培训师资,职教中心一方面依托大专院校对本校教师开展专业培训,另一方面把区域内各行各业的专家教授、行业能手组织起来,成立了100多人的外聘教师师资库,为农民的培训工作提供师资和智力支持。外聘教师多一方面涉及到大量的课时费,增加教育成本,另一方面乡镇成人学校教师不能任课,出现资源浪费。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调动成人学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更多的教师能够胜任农民教育的课堂,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农民教育培训经费的保障问题
农民教育培训一直没有固定经费给予保障。由于现在开展的各种培训全部是无偿的,所以公用经费根本就不够,职教中心能够确保培训工作正常开展,靠的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申请项目争取的资金。各个乡镇成人学校由于没有固定经费支持,又缺乏项目资金支持,所以培训所需费用只能靠乡镇政府支持,乡镇政府领导对农民教育培训的重视程度决定了培训工作开展的好坏。
(四)乡镇、村级成人学校的硬件条件不能满足教育需求问题
虽然这几年成人学校建设的速度在加快,但是和基础教育还是有很大差距,现在的乡镇、村成人学校依然存在场地不固定,甚至没有场地的现象,培训设备设施也严重短缺,不能满足教育需求。
(五)乡镇成人学校的干部教师管理问题
对乡镇成人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管理在机制上存在问题,因为管理不到位,造成部分干部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成人学校的教育职能发挥不足。各乡镇成人学校虽然针对乡镇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开展了相关培训,但基本没有针对性地制定长远的农民培训规划和教学(开班)计划,对于乡镇范围内的所有培训工作的协调组织和管理有一定局限性,教育职能的发挥还存在很大空间。
(六)农民教育培训的课程安排和设置问题
目前的农民教育培训课程安排和设置主要是围绕农民实际需求进行的,围绕着乡镇、村的主导产业进行的,已解决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为主,农民素质综合提升的课程比重不足。因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将来的培训重点应放在农民的综合素质提升上,为将来农民成为市民做准备,目前这方面的课程非常缺乏,也没有这方面的教材。
四、进一步完善三级教育网络管理机制的建议
解决以上三级教育网络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突破管理瓶颈,才能实现农村成人教育可持续、内涵发展。
(一)由政府牵头,建立全县一盘棋的农民教育培训联动机制
延庆县委、县政府要重视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要把每年农民成人教育的培训任务都要纳入政府的折子工程,要对各乡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要由政府牵头建立一个统一协调的联动机制,要确定一个牵头部门,建立一个培训组织管理、质量监督体系,把各种培训资源整合起来,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
(二)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需要政府牵头,把各行各业的专家教授、技术能手组织起来,为农民培训提高师资支持,另一方面要建立机制,提高资金支持,对现有成人学校教师大力开展专业培训,要为每位教师确定2~3个专业发展方向,要依托农职院等大专院校对教师开展系统的理论知识培训,要为每位教师专业实操训练提高支持,要让他们拜外聘教师为师,积极参与实践教学训练。力争用3~5年使所有专任教师成为专业的技术能手,能够独立开展实践教学。
(三)确保农民教育培训经费保障
建议政府能够对农民教育经费给予支持和保障,人均教育经费不低于5元/年,是一个最低标准,建议政府要对成人学校给予办公经费支持,乡镇政府每年也应拿出固定经费支持培训工作。
(四)加大成人学校的硬件建设投入力度
建议按照北京市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建设标准开展成人学校建设。
(五)加大乡镇成人学校的管理力度
把乡镇成人学校的人、财、物进行整合,实现统筹管理。
1.人力资源的统筹。将现有成人学校的干部教师的人事关系调整到职教中心,参与教育教学管理或兼课,纳入教师管理系列。
2.管理运行的统筹。由职教中心根据乡镇产业发展和农民的需求,研究办学方向,统一制定规划、计划,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培训。
3.硬件设施的统筹,乡镇成人学校资产变更到职教中心,由职教中心负责财产的调配和管理。
乡镇成人学校要主动发展,要积极整合区域内的各类公共教育资源,充分运用各种教育手段,使自己成为乡镇成人教育的主阵地,使乡镇成人学校成为当地的社区教育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科技示范与推广中心。
(六)要逐步加大综合素质提升的课程比重
要对现有培训课程模块进行调整,要逐步加大综合素质提升类的课程比重,要逐步加大现代市民的意识、市民文明要求、城市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等内容的培训。要组织人员加大综合素质提升类课程研发力度,为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延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延庆县“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课题类别: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课题名称:三级农村成人教育网络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新型农民培养创新机制研究
课题批准号:AEA12077
县养老保险报告 篇4
和2006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2006年1月6日在县保险委员会成员会议上的讲话
(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
各位领导:
现在,由我代表县社会保险委员会作2005年全县社会保障工作基本情况及2006年社会保险工作思路的报告,并请在座的各位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2005年全县社会保险工基本情况
2005年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衔接好“十一五”发展承前启后的一年。一年来,我县保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在全县各有关部门、单位的支持、配合下,按照年初的部署安排,突出重难点,找准切入点,把握结合点,以点带面,全面作好了各项工作。
(一)、团结拼搏,奋力开拓,各项目标任务取得新成绩。
1、全县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的工作成果得到巩固和完善。全年共为2470名(净增参保人员201人)参保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基本养老金2301万元,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养老金实收2357万元,当年结余-64万元,累计结余1790万元,基金支付能力达到9.1个月。
2、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稳中求进。全年应拨付机关事业养老金2865万元,实际拨付2865万元,养老金发放率100%。不断完善基础管理工作,无挤占、挪用基金现象发生。实际收缴机关事业保险金2717万元,当年结余—204万元,累计结余1070万元。对参险单位的缴费基数核定、缴费情况、养老金发放情况等进行了书面稽核,稽核面达到了100%,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工作目标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止年底,我县机关事业参保人数已达6934人。比上年净增-18人。
3、工伤保险工作的开展顺利。工伤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职工达到了10175人,完成市年计划的144.5%。深入省直单位和企业宣传工伤保险政策,不断提高他们的参险缴费意识,新增1156人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全年共收取工伤保险基金46万元,;全年共支付工伤保险基金21万元;当年结余25万元,累计结余142万元。严格执行《工伤保险业务规程》,不断规范我县的工伤保险业务,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微机管理。对发生工伤事故的参保人发生的药费严格进行审核,层层把关,防止了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保证了工伤基金的正确使用。
4、失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全年新增参保人数人,完成市计划1%,企业参保率达%。到10月止,全县参保人数达9025人。全年应征缴失业金万元,实缴231.57万元,完成计划的%。比上净增75.41万元,当年结余174.9万元,累计结余752.19万元。应清欠万元,实际完成万元,完成计划的%。严把失业金发放关,按照规定共为1570名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失业保险基金39.92万元,失业保险金发放率达到了100%。
县发展养老产业研究 篇5
平均水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加快发展养老产业势在必行。
一、审视三大效益,养老产业是典型的朝阳产业
(一)经济效益。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数据显示,42.8%的城市老年人拥有存款。综合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考虑,每位老人每年各类消费平均仅以4000元计算,每年即有8000亿元的消费市场。巨大的消费群体、较强的消费能力决定老龄产业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同时,养老产业作为服务业中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蕴含巨大的内需潜力,是补齐服务业短板的现实需要,同时能带动医疗、康复、文娱、旅游等产业发展。
(二)社会效益。随着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4-2-1”家庭结构模式日渐成为主流,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峻挑战,且老年人口的高龄、失能、少子化、空巢化等趋势加快,加剧养老问题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而养老服务供给严重不足,“未备先老”日益凸显,亟待发展养老产业来解决。同时,未来20年,养老服务市场可催生千万个就业岗位,是缓解城镇就业压力的客观要求,将为解决城镇就业难题开辟新途径。
(三)生态效益。养老产业设施一般规划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城郊或乡村,而与其息息相关的医疗、康复、文娱、旅游等产业,都属于绿色生态、环保低碳产业。养老产业及其滋生产业的崛起,有利于促进统筹城乡规划,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改善农村面貌,提升环境质量;有利于生态环境与景观类型的多样化;有利于区域的气候调节、水资源供给、侵蚀控制、营养循环、基因控制等生态价值的提高,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
二、时逢三大机遇,我县养老产业发展迎来春天
(一)国家层面。去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xxxx〕35号),对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作出系统安排和全面部署。这是新一届政府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采取的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同时填补服务业发展“短板”、拉动消费、扩大就业的一举多得之策。
(二)市级层面。去年,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作出科学划分全市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战略决定,把渝东南地区定位为生态保护发展区,发展养老产业符合这一定位。同时,建设1000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是22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我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等。
(三)县级层面。xxxx年10月29日至30日召开的县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研究部署了我县生态保护发展区建设意见,提出走融合式产业发展之路,“康旅融合”作为10大融合式产业之一写入战略部署,提出每年吸引1万余人次到xxxx体检;每年吸引2000余人次来到xxxx养老。发展养老产业正是贯彻县委融合式产业发展思路的重要抓手之一。
三、聚集三大优势,我县发展养老产业可有作为
(一)生态气候较为怡人。我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山清水秀,林木苍翠,森林覆盖率达46.5%,是重庆市的一片“肺叶”。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年平均降水量为1341.1毫米,气温适宜,降水充沛,日照优良,光、热、水同季,各种气象要素匹配较佳。空气清新,xxxx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6天。据悉,中国长寿世家就在我县清溪场镇塘坳村,连续四代均有百岁老人。xxxx年,全县80岁以上老人1.43万余人,其中90岁-99岁老人800余人,百岁老人22人。
(二)资源优势较为突出。药材资源富足。境内中草药资源1270余种,其中中药材资源644种,达到国家和省级标准约有268种。山水资源丰富。境内有酉水河、梅江河、平江河和钟灵水库、孝溪水库、帅家水库等一批休闲垂钓绝佳之选;有凤凰山、川河盖、太阳山、轿子顶一批集避暑、探险、观景于一身的山脉、林地资源。文化资源悠久。xxxx花灯是中国花灯鼻祖,黄杨扁担唱遍大江南北,洪安古镇是沈从文名著《边城》原型地,以及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土苗文化、商贾文化汇聚于此。
(三)配套设施较为完善。我县地处渝鄂湘黔结合部,是重庆东南门户。距黔江武陵山机场120公里、铜仁凤凰机场120公里。渝怀铁路纵贯县境南北。经渝湘高速4小时可到重庆主城或湖南长沙。国道319线、326线交汇县城。距张家界180公里、梵净山100公里、凤凰古城120公里。固定电话、电信、移动、联通、宽带
等业务全覆盖,文化、体育等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条件快速改善。同时,近年来,各乡镇相继培育起一批乡村旅游接待点,具有较好基础。
四、瞄准三大模式,我县发展养老产业前景看好
(一)救助型养老。面向有特殊养老需求的老年人群,如城市“三无”、农村“五保”人员等,主要依靠政府力量。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
这项工作。在城市,社会福利中心投入使用,建成一批标准化敬老院和2个民办养老机构,去年启动实施15件重点民生实事,明确xxxx—2017年新增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15个。在农村,建成乡镇标准化敬老院33所、村级五保家园29个,供养五保对象4491人(其中集中供养2585人,分散供养1906人),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65%,敬老院床位利用率达93%,均居渝东南前列。从养老产业的角度不作过多阐述。
(二)候鸟式养老。近年来,被视为老年人时尚生活方式的“候鸟式养老”正在悄然兴起。根据不同季节,老人选择度假式异地养老,短则10来天、长则两三个月。这种集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养老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所向往。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更多“候鸟”季节性养老,是养老产业的重要抓手。如贵州遵义桐梓县,该县抓住地理位置紧靠重庆主城、生态环境良好和气候条件宜人等优势,发展乡村旅游,逐渐形成一种面向重庆客源的候鸟式迁徙的旅游度假模式,每年夏季至少有20万人次重庆游客到此避暑纳凉。当地呈现出乡村旅游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目前已发展山庄40余家、乡村旅游农家乐900余家。
我县发展“候鸟式”养老条件较为成熟。一是能够满足交通心理需要。老年人在选择旅游交通方面,需求比较大众化,多选择汽车、火车等常规性、价格适中的交通工具,选择飞机、轮船外出旅游的甚少。我县离主城4小时车程,交通结构和布局体系恰恰符合这一需求。二是能够满足消费心理需要。老年人受经济条件和传统消费观念影响,不太追求单纯的奢侈与豪华,更愿意选择综合消费资源较小的地方。我县乡村旅游一日吃住50元内,每月1500元左右,符合老年人的消费心理。三是足以满足旅游偏好需要。老年人偏爱环境优美的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景观。我县旅游资源以“花”、“边”、“古”、“少”特色见长,还有知青文化、红色文化,在自然、文化、历史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能够满足老年人需求。
当前,一要坚持全域规划,全面评估乡村旅游资源,加快编制完成全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科学布局乡村旅游线路。二要切实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切忌破坏资源,守住青山绿水。三要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发展一批管理规范、服务一流的农家乐,高规格抓好乡村旅游接待户建设。四要完善乡村旅游全产业链,配套完善休闲垂钓、温泉疗养、农耕体验、田园采摘、登山锻炼、民俗体验、文化回味等设施,开发更多旅游产品,让老年人能够长住下来。五要培育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设立长租、短租、散租等消费方式,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
(三)高端化养老。主要面向县内和周边退休职工和“421”家庭,这类群体数量不多,但经济收入不错,对养老的需求相对较高。调查显示,xxxx—2025年将是老年住宅井喷式增长阶段。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老年人已逐渐成为老年住宅的消费主体,市场需求明朗;另一方面,目前年龄在35—45岁的一批中年人在这一阶段也步入老年,他们是目前社会的主流,有着较高的收入及教育水平;此外,这一时期,老年人独立居住的养老观念已经形成。因此,这一阶段老年住宅的需求将会出现井喷现象,老年住宅的增长将会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准,应把握好这一机遇。
具体来看,我们需要做好两个方面文章。一方面,要谋划养老地产。继商业地产、旅游地产之后,养老地产将成为新的投资宠儿,尤其是随着养老地产政策频出,各大龙头企业逐步参与,养老地产市场迅速崛起,我们应着手谋划,抢占市场蛋糕。另一方面,要盘活老年公寓。早在xxxx年,我县就建成能容纳800余人的老年公寓(社会福利中心),该公寓占地面积55亩,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地理位置和环境较佳,但目前仅入住52人,没有达到预期运行效果,利用率低。xxxx年以来,各地掀起“公建民营”养老模式热潮,即由政府出资修建养老机构,通过委托管理、合作运营、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社会化运营,实行专业化优质服务。这一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单纯依靠政府或民资办院的局限性:一是解决了民办机构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二是解决了因为价格因素而把部分老年人拒之门外的尴尬,保障公益性。三是保持了国办养老机构各种福利服务性质,又发挥民间运营团队的专业性。因此,老年公寓可以借鉴实行“公建民营”养老模式,妥善解决当前运行质量不高、资源闲置问题。
五、需破三大瓶颈,我县发展养老产业亟待突围
(一)规划定位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地区和行业开始进军养老产业。我县养老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当前应把养老产业规划编制放到首要位置,组织专家、学者,在深入调研、综合评估的基础上,编制我县养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我县养老产业发展的定位、重点、路径和模式。
(二)政策扶持问题。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市上相关政策的出台,目前在土地、财税、金融等方面都有了系列扶持政策,用地难、资金难问题将会有明显改善。关键是要在落实上级扶持政策的同时,进一步解读上位政策,研究制定我县扶持政策。
县养老保险报告 篇6
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三级负担机制落到实处,根据《XX省人民政府关于改革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的意见》(X政字〔2017〕XX号)和《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改革实施办法的通知》(X政字〔2017〕XX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改革,按照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总体要求,立足解决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矛盾,完善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基金收入增长幅度和质量,拓宽基金筹集渠道,确保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到实处。
二、目标任务
积极推进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改革,加大扩面征缴力度,提高参保缴费率,实现企业养老保险费应核尽核、应收尽收,提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障能力,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三、征缴范围
本县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事转企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组织)及其职工、在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托管档案就业人员、机关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均应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生产经营单位自领取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内,非生产经营单位自批准成立之日起30日内,凭用工备案手续和相关资料到人社局办理参保登记手续,到县税务局办理参保缴费手续。
四、时间安排
开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征缴专项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广泛宣传,提高认识(2019年9月1日—9月10日)。
为在全县营造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开展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征缴的舆论氛围,通过广播电视、XX报、微信矩阵群、微信公众号、宣传条幅、印发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和企业养老保险参保政策,使企业和职工了解签订合同和参保缴费的重要意义,增强法律意识和参保意识。(二)第二阶段:调查摸底,规范用工(2018年9月11日—9月20日)。
各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教体局、卫健局、发改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业务主管部门分别负责摸排各自管辖范围内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与劳动者签订用工合同,并及时到人社部门为劳动者办理用工备案手续。9月20日前,各有关单位将摸底情况报至县人社局,由县人社局进行比对、筛选、甄别、汇总后,将符合参保条件的非在编人员、企业及其职工、个体工商户基本情况反馈上述各单位。9月30日前,各有关单位要按规定与劳动者签订用工合同,并到县人社局办理用工备案手续。(三)第三阶段:全力攻坚,扩面征缴(2019年10月1日—2019年底)。
各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教体局、卫健局、发改局、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业务主管部门根据人社局反馈情况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符合参保条件的用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及时参保缴费。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政府常务副县长XX同志任组长,县政府办主任科员XX、县人社局局长XX任副组长,成员由各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人社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教体局、行政审批局、卫健局、发改局、农业农村局、广电台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XX县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中问题,确保工作迅速推进扎实开展、按期高质量完成。(二)明确职责分工。
1.县人社局负责牵头规范全县各类用人单位用工行为,进一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负责全县企业养老保险费征缴登记和监督检查工作、做好社保登记、变更、注销和企业养老保险基数核定,根据各职能部门反馈情况,对应参保单位依法开展社保稽核和劳动监察,对未按规定参保缴费的单位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进行处罚,对拒不执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法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2.县行政审批局负责统计全县各类企业、民办非企业和社会团体用工基本情况。
3.县市场监管局负责统计个体工商户登记情况,按照注册地向所属镇和人社部门进行反馈。
4.各镇政府负责根据县行政审批局反馈的各类企业、市场监管局反馈的个体经济组织注册登记情况,统计摸排区域内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情况、生产经营状况、人员状况、参保情况等,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与劳动者签订用工合同,及时到人社部门为劳动者办理用工备案手续,进行参保缴费。
5.县教体局负责统计摸排全县各类民办学校(幼儿园)开办及用工基本情况,督促其按规定与劳动者签订用工合同,及时到人社部门为劳动者办理用工备案手续,进行参保缴费。
6.县卫健局负责统计摸排民营医院、医疗诊所成立和用工基本情况,督促其按规定与劳动者签订用工合同,及时到人社部门为劳动者办理用工备案手续,进行参保缴费。
7.县发改局负责统计摸排民营企业的开办、建立、用工基本信息,督促其按规定与劳动者签订用工合同,及时到人社部门为劳动者办理用工备案手续,进行参保缴费。
8.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统计摸排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工基本情况,督促其按规定与劳动者签订用工合同,及时到人社部门为劳动者办理用工备案手续,进行参保缴费。
9.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统计摸排园区内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人员基本情况、参保情况,督促其按规定与劳动者签订用工合同,及时到人社部门为劳动者办理用工备案手续,进行参保缴费。
10.县税务局负责统计正常纳税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状况和人员基本情况、参保情况。负责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征收工作,根据人社部门核定的缴费数额、足额征收,加大企业养老保险费征收力度,对未办理登记或未足额缴费的单位责令其限期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和申报手续并足额补缴养老保险费。
11.各镇政府、县直各部门负责本单位在岗非在编人员参保缴费。
(三)营造浓厚氛围。
宣传部门要组织协调各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为全县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开展营造良好氛围。附件:XX县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XX县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领导小组
成 员 名 单
一、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XX 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
副组长:XX 县政府办主任科员
XX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成 员:XX 县财政局局长
XX 县税务局局长
XX 县审计局局长
XX 县行政审批局局长
XX 县市场监管局局长
XX 县教体局局长
XX 县卫健局局长
XX 县发改局局长
XX 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XX 县广播电视台台长
XX 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XX XX镇镇长
XX XX镇镇长
XX XX镇镇长
XX XX镇镇长
XX XX镇镇长
XX XX镇镇长
XX XX镇镇长
XX 县社会保障中心主任
XX 县总工会副主席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主任由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XX同志兼任。
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
为确保我县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根据属地管理、行业主管原则,结合部门职能,进一步细化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明确责任。
(一)县人社局负责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并将扩面征缴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具体以单位实际用工为准),全力推进扩面征缴工作开展。
(二)县财政局负责调整支出结构,财政补助及时足额到位,确保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三)县税务局负责做好全县征缴工作,每月5日前,将上月新办税务登记纳税户情况向人社局反馈,督促纳税户及时到人社部门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按时完成企业养老保险费征收任务。
(四)县审计局按照审计法及相关规定,负责对用人单位参保缴费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五)县行政审批局牵头负责、县市场监管局配合,建立健全信息互通机制,实时共享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社会组织登记、变更等数据信息,并及时向县人社局反馈。
(六)县总工会负责监督用人单位全员参保并足额缴费,将侵害职工合法权益行为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七)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教体局、卫健局、发改委、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各镇政府负责每月1日将管辖范围内上月用工单位开办和用工备案情况向人社局反馈,并督促其参保缴费。
县养老保险报告 篇7
一、基本情况
1. 长治市基本情况
长治市全市共形成“一村一品”专业村129个, 专业乡镇40个, 特色产业县6个, 涉及6万农户、23万人口, 从业人数17万人。共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139个、注册农产品商标400多个, 认证绿色食品127个、无公害农产品97个、有机食品26个, 有1个出口欧盟免检产品、1个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和2个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有屯留玉米良种、长子大青椒、平顺大红袍花椒、黎城核桃、沁县小米、壶关北方旱地西红柿等6个国家特产之乡。
2. 晋城市基本情况
晋城市全市共培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7家, 形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村356个, 专业村总人数59 838万人, 专业村主导产业农户数15 245户, 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 300多个, 带动农户17.37万户。阳城的蚕桑, 高平的养殖业等已成为山西省内著名的标志性产品, 厦普赛尔、巴公大葱、鲁村小米、沁水七须黄花菜等特色农产品闻名遐迩。
二、典型观察
1. 壶关县龙泉镇食用菌专业村
龙泉镇依托龙头企业在小山南村、三家村等村庄建立基地, 开展工厂化生产, 采取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发展秀珍菇、金针菇专业村。特别是该公司利用扶贫片区开发资金2 000万元, 建设200个食用菌温室, 雇佣当地农民发展生产, 人均月收入2 000元以上。
2. 壶关县西川底村石雕专业村
西川底村以石雕工厂为龙头, 组织村民开展佛像、摆件、碑刻、建筑、装饰等多种工艺品制作, 并建立了集石雕、建筑、园林为一体的壶林书院, 荟萃艺术和文化的精华, 其中整体石雕结构的石屋精舍工艺精湛, 集中展示了石雕艺术的魅力。
3. 平顺县北社村设施蔬菜专业村
北社村依托龙头企业龙港科贸公司建立基地, 拟建设100座蔬菜日光温室, 开展蔬菜标准化、无害化生产, 积极认证无公害、有机食品, 逐步建设成为大学生村官创业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推进“一村一品”建设。
4. 平顺县清河村旱地西红柿专业村
清河村积极发展旱地西红柿生产, 依托农民经纪人统一购销来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据了解, 该村旱地西红柿种植规模已经发展到10.05 hm2以上, 每0.067 hm2平均收入可达5 000元以上, 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5. 高平市段家沟村永录乡三军村
山西宇脯钙尔食品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在该村发展“农大钙果”, 种植面积100 hm2, 开发出御脯钙尔系列产品, 年生产钙果果脯系列产品2 000 t, 转化钙果6 000 t。
6. 高平市王报村设施蔬菜专业村
王报村依靠政府补贴, 建设设施蔬菜生产基地33.5 hm2, 发展蔬菜日光温室、春秋大棚300余座。其中, 日光温室单栋政府补贴1万元, 连栋再补贴5 000元;春秋大棚每个补贴2 000元, 100栋以上每个补贴3 000元。
7. 高平市生猪养殖基地
生猪养殖已成为高平市的主导产业之一。其中, 华康猪业有限公司占地33.5 hm2, 有厂房和猪舍989间, 每年可出栏商品猪13 000头、种猪10 000头, 每年为农户外调生猪10万头, 带动农民养猪1 500多户, 覆盖全市16个乡镇、118个村, 增加农民收入6000多万元。
三、主要做法
1. 规划引导, 示范推动
(1) 搞好规划两市都制定了加快“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的规划, 逐县、逐乡确定优势主导产业, 推进特色产业向区域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2) 考察取经长治市分3批组织239个新农村重点推进村的支部书记, 赴陕西渭南市、大荔县、蒲城县和山东寿光市、诸城市等地实地考察学习“一村一品”建设经验。
(3) 培育典型长治市启动实施了“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强村富民工程, 培育树立“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典型。市财政投资500万元, 首批扶持100个有特色产业基础、有创业型带头人、有明显示范作用的示范村;投资313万元, 扶持68个大学生村官领办“一村一品”创业项目。
(4) 园区示范长治市财政投资250万元, 对标准化农业园区建设给予支持, 作为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和“一村一品”发展的示范基地。长子方兴、屯留老爷山、潞城西天贡等95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总面积达到1.34万hm2, 示范作用显著。
2. 扶持企业, 龙头带动
通过支持和引导龙头企业向特色资源靠拢、向主导产业靠近、向规模经营推进, 促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建设。长治市投资3 000多万元, 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沁州黄小米公司采用订单农业生产模式, 带动形成了漳源、新店2个专业乡和上曲峪、口头、待贤等8个专业村, 全县谷子绿色标准化种植面积达5 360 hm2。晋城市强民乳业在省定贫困县陵川县创立了养殖基地, 带动养牛户46户, 年产鲜牛奶8 000 t, 农户创收2 500余万元。高平市华康猪业积极发挥集团品牌、机制、市场等方面的优势, 已在市内外建立了52个村级订单基地, 带动农民1 500余户, 户均增收1万多元。
3. 强化组织, 中介拉动
两市都很注重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等中介的作用, 着力构建稳定的利益联结纽带。长治市投资500万元, 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武乡县三里湾种植专业合作社在监漳镇发展有机花生等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达67 hm2, 辐射带动了武乡、襄垣、沁县等3县的12个乡镇、106个行政村。泽州县三里泉养蜂专业合作社在南岭等乡镇建立优质养蜂基地, 由合作社提供蜂箱和蜂群, 无偿提供技术培训, 扶持蜂农特别是贫困地区蜂农发展养蜂业, 并与北京市蜂业出口公司达成长期供货协议, 产品远销欧洲等一些发达国家, 带动蜂农300多户, 户均增收7 300元。
4. 打造名品, 品牌促动
培育特色产品, 实施品牌经营, 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增加了农民收入。长治市政府拿出1 000万元进行认证费用补助和品牌申报, 鼓励龙头企业争创名牌, 发挥品牌效应, 提高产品的信誉度和知名度。通过建立以煤补农机制, 实行一企帮一村、一矿带一村, 吸引工矿企业参与“一村一品”的品牌开发, 涌现出了长治县信义村花灯、南宋村剪纸、黎城县黎侯村布老虎、襄垣县赤壁村白灵菇、壶关县南平头坞村刺绣、长治郊区长雷村刺绣等。晋城已有阳城蚕桑、高平华康、厦普赛尔、巴公大葱、鲁村小米、沁水七须黄花菜等知名品牌, 特别是阳城蚕桑, 高平养殖已成为省内著名的标志性产品。巴公双峰公司树立“巴公大葱”品牌, 不但做大做强了企业, 还带动农民养猪户34户, 户均增收1.5万元。鲁村小米通过中央电视台报道后, 已是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带动农民500余户。
四、存在问题与发展建议
1. 存在问题
(1) 规模小一是土地资源分散, 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 既不利于政府提供技术指导等服务, 也无规模效益;二是“一村一品”专业村数量偏少, 示范带动作用不强。
(2) 层次低主要是生产上应用的技术较为落后, 龙头企业加工转化能力不强, 主导产品链条短, 档次差, 精深加工程度低, 专业合作社、协会带动能力弱, 市场建设滞后, 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价格受市场影响非常大。
(3) 组织差龙头企业、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尚未与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经营状态很难与开放的大市场相对接, 导致农户生产市场风险大。产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组织运行不规范, 绝大多数只有形式, 没有内容, 还处于“墙上协会, 纸上会员”的状态, 无法真正起到上挂龙头企业、下联农户的作用。
(4) 品牌弱农民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不强, 政府职能部门对农产品创品牌重视不够, 缺乏有力的措施, 一些龙头企业也不重视品牌建设。已有的品牌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知名度还不高, 市场占有率还较低。
2. 发展建议
(1) 精心组织要充分发挥行政优势,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进工作机构, 协调和落实各项工作责任。要加强规划引导, 在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基础上, 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 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目标和措施。要加强学习培训, 组织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到专业村、示范园区或外地观摩学习, 提升建设水平。
(2) 增加投入要加大扶持力度, 积极出台扶持政策, 抓住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给予重点支持。借鉴长治经验, 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示范园区、品牌建设。要整合项目资金, 把用于农业和农村的建设资金捆绑使用。要拓宽融资渠道, 内引外联, 招商引资, 千方百计增加投入。
(3) 规模经营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 必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最难的问题是调地。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推进土地合理流转, 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流转机制, 扩大生产规模。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总结和推行可操作性强、效果好的流转办法。
(4) 创新机制要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和引导工作, 使之成为提高组织程度、创新农技推广方式、农资供应管理、农业项目实施的重要载体, 成为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的有生力量。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与农民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 做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5) 品牌建设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用品牌开拓市场, 占领市场。加快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积极引导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 推进农产品认证, 努力打造一批名牌产品, 带动产业规模化、效益最大化。
梳理政府工作报告“养老”关键词 篇8
启动科技资金管理、考试招生、户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等改革。
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又提高10%。
群众对医疗、养老、住房、交通、教育、收入分配、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
二、“2015年工作总体部署”部分
推出巨灾保险、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
继续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医药卫生、养老保险、事业单位、住房公积金等领域改革。
促进养老家政健康消费,壮大信息消费,提升旅游休闲消费,推动绿色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
要深化服务业改革开放,落实财税、土地、价格等支持政策以及带薪休假等制度,大力发展旅游、健康、养老、创意设计等生活和生产服务业。
加强社会保障和增加居民收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提高10%。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统一由55元提高到70元。推进城镇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缴费率。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措施,同步完善工资制度,对基层工作人员给予政策倾斜。在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加强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全面实施临时救助制度,让遇到急难特困的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对困境儿童、高龄和失能老人、重度和贫困残疾人等特困群体,健全福利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水平,提升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工资和保障标准等政策受益面广,各级政府一定要落实到位。民之疾苦,国之要事,我们要竭尽全力,坚决把民生底线兜住兜牢。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设施,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
【县养老保险报告】推荐阅读:
养老保险补报告07-02
养老保险风险分析报告11-05
关于环卫工人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的调查报告08-28
社保局养老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自查报告07-19
关于山西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调研报告05-08
养老保险和养老风险07-18
城乡养老保险论文关于城镇的养老保险的论文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研究综述06-01
保险养老社区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