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数学总复习研讨会活动小结讲稿

2024-08-20

小学语文数学总复习研讨会活动小结讲稿(精选4篇)

小学语文数学总复习研讨会活动小结讲稿 篇1

小学数学总复习研讨会活动小结讲稿

今天参加了小学数学总复习研讨会,听了两节课,参加了交流与点评活动,感触很深。复习课难上,这是所有与会老师的共识,能够集中地听复习课,自然能够让正在进行复习的老师获益良多,特别是两位老师的课后反思和王老师传达的复习建议,让人茅塞顿开。复习课,作为小学数学课的一种基本类型,它不同于新授课的探索发现,也有别于练习课的巩固运用,它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长”的独特功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那么,小学数学复习课如何体现新的理念,适应新的要求?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实效性?贾老师的《比和比例》给了我很大启发。

1、知识整理是“简单再现”还是“沟通联系”? 在上毕业班复习课时往往把基本概念、定律、性质、法则、公式等停留在简单再现的层面,即知识回忆阶段。实际上,当我们进入总复习阶段时,正好是把它们进行沟通的大好时机,一定要通过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过去零散、不同时段学习的知识从纵横两个方面沟通起来,使之结构化、系统化。这种更加关注子“沟通联系、内化建构”的复习定位,能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在关系的理解,从而促进原有认知结构的优化。

2、知识建构是“强硬灌输”还是”唤醒生长”?

要想做到知识的有意义建构,不应是教师强硬灌输,而应在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唤醒状态下的积极主动的建构。在学生自主整理了关于比和比例的知识后,贾老师问:这些只是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呢?让学生带着问题重新审视自己的整理,小组合作去发现探索联系。这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给了学生较大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间。课中还有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启发,较好地揭示了知识内在的规律,挖掘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更好地将知识进行疏理,促进了认知模块的建构,让知识“生长”起来,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识记与内化,让复习的效果更上一个台阶。

可见,知识的“沟通”是复习课的鲜明特质,知识的“生长”是复习课的目的所在。我们的复习课需要引导学生把各知识点分类整理,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沟通起来,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

跃进小学举行期末复习课研讨会

为进一步搞好期末复习工作,加强对复习教学的研讨和交流,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果,跃进小学于12月23日下午在学校多媒体会议室举行了“如何进行有效的期末复习”教学研讨会。

老师们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激烈的探讨与研究。本次活动由学校高年部主任刘福年主持。活动中,老师们分别就自己年级教材的知识点、重难点、学生易错点和复习计划进行了梳理交流,确立了复习思路和复习重点。同时更对期末有效总复习切实可行的好办法进行了讨论交流。最后,刘主任为今天的期末复习研讨活动做了精彩的点评和总结。他说:在复习阶段,老师们要放平心态,每个孩子的基础不同,对孩子要多肯定。平常要多记录孩子较易出错的题型,复习时巩固易错点。通过有效地训练,提高学生读题、审题能力,以及解题水平和应用知识的能力。难题不一定是重点,回归课本,抓住重点找准难点。全面梳理、精讲精练、调整心态、劳逸结合。

复习研讨会的召开,使各任课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复习的方向,掌握了有效的复习方法,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语文教研组举行期末复习研讨活动讲稿

教学质量的提高来源于对学科特性的精准把握,来源于科学合理的操作策略。6月7日,钱小辅导区全体语文教师集中多功能教室,举行了一次期末复习研讨活动,活动主题为“优化策略,科学提效”。

本次活动分两个议程。首先由骨干教师黄洁清老师执教三年级复习课“读读练练”,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读读教材中两段典型的总分段落,探讨并归纳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句写具体的。接着扶放结合,指导学生完成了一篇总分片段的阅读练习,最后学以致用,要求围绕“校园的早晨生机勃勃”写一个总分片段。“以读为本,读中学写;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是本堂复习课的教学主旨,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地读,反复咀嚼地吟咏,快速地浏览、引读、齐读等各种形式的读,在“读”中体味语言文字的优美,感悟作者的构段方式,体会作者的遣词造句,从而为“写”积蓄力量。课堂在轻松和谐、有情有趣的氛围中,真正达成了为学生学习导向、导学、导法、导练的教学目标,把学生引向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

第二个议程则是全体教师进行集中研讨和培训,由我校分管教导张怡老师主持。首先老师们畅所欲言地围绕复习课教学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建议,比如在指导学生做阅读练习时,由教师包办读题,长此便会导致学生忽视读题,弱化审题意识。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困惑,比如指导学生“说说喜欢某句句子的理由”时该如何说到位?又如,如何指导学生在“分写”部分言之有序、言之有物?最后,针对老师们提出的困惑,由张怡教导作了期末复习策略的培训讲座。张教导由当前小学语文学科学业测试的导向谈起,结合语文测试中常见题型,通过分析学生测试中主要的失分点、错误答案类型及对应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具体答题策略、技巧和教学对策等。

活动结束之际,老师们认识到:学习语文的根本落脚点就在于表达与运用能力的形成,而这一能力的培养确实是需要方法,需要练习,需要体验的。同时,老师们又纷纷表示:这样的研讨活动务实有效,对学生,对老师都很“实惠”。的确,教学质量永远是教学工作的生命线,我们应始终坚守这一生命线。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为真正提高钱小语文教学质量而努力!

小学语文数学总复习研讨会活动小结讲稿 篇2

一、实施分层复习的原则, 使学生全员都获得进步

1. 利用学生间差异的正能量促进其发展

学生间的差异分为可变差异和不变差异, 即他们的知识储备、学习方法、态度和技巧等等的差异是可变的, 其个性、兴趣等是不变差异. 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不变差异的正能量来促进他们可变差异的发展, 利用他们的特质促进他们自身优势的强劲提升, 促使他们学有专长. 因此, 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正视、利用和发展差异, 使学生各自发挥其不变差异的正能量获取进步.

2. 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施分层复习, 照顾学生的差异就是为了更好的把每名学生推到复习这个舞台的中央, 使每名学生都成为复习的主人, 让他们自己去构建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网络, 从而使他们体验到“我能行, 我真行, 我进步了”, 最终人人获得相对均衡的提升.

二、实施分层复习的做法, 力求学生能均衡发展

1. 回 顾整理 , 准确分层

数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非常强, 知识体系间是纵横交错, 螺旋上升. 我在复习时立足于小学数学知识的特点并将其分块:基础类 (概念) 、计算类、解决问题类、能力达标 (提升) 类. 明确了这样“知网”后, 再给学生分层, 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力所能及地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应知应会的知识.

为了准确的给学生分层, 我结合学生平时的学情以及他们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 分为甲、乙、丙三层, 当然学生所在层次不是固定不变的, 不同类的知识分层也要相应的调整, 同时不用静态的眼光观察每名学生, 随时注意他们数学学业水平的变化、数学素养的改变, 再做合理的调配, 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突 出比较 , 目标分层

在进行总复习时, 我总是把小学数学教材体系中每个单元的知识点特别是有关联的串联起来, 把典型例题和问题编辑成册, 如进行一题多问、一题多改、一题多解等各种形式编排复习. 当然, 我们还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自己把课本知识进行比较、链接. 如:《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列出多种题型进行对比, 便于掌握, 像复习乘法分配律时我就是这样做的. 因为乘法分配律的变形题非常多, 学生往往因为理解不透, 出现一些错误. 就此我整理出了如下题型:1 a×c±b×c = (a±b) ×c;2 (a±b) ×c = a×c±b×c;3 4.2×201;4 4.2×199;5 4.2×99 + 4.2;6 4.2×1.2 + 4.2×1.5 + 4.2×0.3; 7 4.2×1.8 - 4.2×0.5 - 4.2×0.3. 还把教材中那些以文

字做提示的内容也进行了比较, 并且对复习中的一些例题或习题也应有意识地要求学生进行变换条件和问题的练习, 让学生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中, 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在对相关知识比较时, 为方便对知识目标的分层, 我对复习的目标进行弹性化分解, 因人而异. 复习时, 我坚守一个原则:滞后生能“吃了”, 中游生能“吃好”, 拔尖的孩子“吃足吃饱”, 这样不同的学生都有各自的目标, 从而使得他们都能在自己已有的数学基础上得到相应的发展,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如上述“乘法分配律”的练习, 丙层学生要求他们准确地掌握、正确地作出1、2两种基本题型, 对后面的题型可以闯一闯;乙层学生在完成1、2的基础上还要“百分百”地完成3、4、5三种变形题, 对后面的题型要试一试;甲层学生要全盘掌握且能准确、灵活地计算, 还要能够通过自己的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之处, 将知识学透、学活. 这样使所有同学都能在同样的条件下“齐头并进”.

3. 知 识综合 , 方法分层

复习的宗旨是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灵活使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 我们复习时既要强化基础和变式的练习, 又要适当适量增加一些有层次、坡度、弹性的综合性、开放性且思维含金量的习题, 以此满足各个层面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 如复习有关小数的知识时, 我出示这样一组填空:1 0.5中有 () 个0.1. 2 0.5中有 () 个0.01. 30.5在 () 和 () 两个整数之间. 4在0.5与0.9之间有 () 个一位小数. 5在0.7与0.9之间有 () 个小数. 如此将知识综合在一起, 加大了难度, 复习方法的分层就相当重要了. 对此, 优等生的复习以自主梳理结合教师的点拨;中等生的复习以小组合作进行梳理结合教师的讲解;滞后生则是以教师的辅导梳理回忆再现学过的知识, 并结合优生的帮助进行复习.

4. 因 人而异 , 评价分层

正确的学习评价能催人奋进, 鞭策人追求学习的高度.因此, 在小学数学总复习阶段我抱着客观、公正的态度, 实事求是地评价每个孩子, 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 正确引导他们搞好复习, 促使他们取得好的成绩. 优等生重在评其钻研的精神和学习成绩, 中等生重在评其进取心和学习方法, 学困生重在评其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分层评价, 目的是适当增加优等生的心理压力, 促其提高;保护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促其发展;改变中等生的心理状态, 促其进取.

中考数学总复习研讨会交流发言稿 篇3

庆云渤海中学 孟德俊

九年级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知识量大,但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并掌握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扎实有序地开展复习工作。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九年级数学复习计划和备考策略。

(一)、第一轮复习,版块复习

时间大致定为3月份----4月6日,5周左右。我们把这29章整合为九大板块,结合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校本教材,本套教材的特点是课前热身、考点链接、典例精析、中考演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熟练基本方法,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强调数学学科命题说明

复习前我们初三数学教师学习和讨论了《数学课程标准》与德州市印发的《初中学业水平检测指南》,对近三年的中考试卷作了分析,针对中考数学试卷制定复习策略和复习方法。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

1、考试范围

2、考试目标

3、试卷的结构

4、题型示例

5、试题难度。检测指南是考生的复习指南,例如2012年中考考试目标“了解”的内容有哪些,这些知识点就是基础题的考试范围和内容,这些知识点原则上不会出难题,与这些知识点有关的偏题、怪题、难题一律不用再做了。还要知道“理解”和“掌握”层次有多少个,这些就是中考的中等偏上命题之处,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要抓住不放,认真落实。但注意要做与这两个层次有关的知识点的创新题、热点题和中考真题,少做老题、传统题和“假题”(非中考题),这样可保证复习时间的有效性和复习的效果。

学生掌握这些以后,比如以前做题时会出现绝对值里有字母的,学生这回知道了不出这样的题,再比如因式分解时出现分组分解的,他也知道不考了,再比如圆这一块知识,有的学生说老师我学的不好,像以前两圆的位置关系出现的综合题怎么办,我就告诉他你就掌握这些知识点就行了。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己平常做题能知道哪些题该删掉。

总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中考怎么考,考什么,怎么做才能真正得分。(2)课堂做法:

(a)以课本知识为主,先进行基础演练

俗话说,小河涨水大河满,进行基础知识复习是复习当中的关键。基础知识复习我认为也就是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抓住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的实质,弄清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之间的联系,并在应用中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如德州市2012年中考试题第9题。在课上我们重点以中考题为例,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用课本中的知识解决问题,目的就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熟练基本方法,使学生知道这一类的问题是怎样去解决的,让他们形成一种归类思想。

(b)同步检测

紧扣本单元考点,以《初中学业水平检测指南》为依据,以近三年中考题为题材,选取有针对性、典型性的考题进行分析和检测,注意训练学生学会解题思路和方法。每个版块同步检测注重前后联系,检测时间一般安排在晚自习。也就是学完这个板块,就要检测一下,也就是考试,如果不过关,再重新练习,再检测。也可以先把答得比较好的学生先挑出来,让他们与别的学生结对子,帮助他们去消化这些题,这时候教师可以发挥指导作用。

(c)课后布置

为提高学生当天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题能力,每天出两道与中考题接近的题,要求优秀生必须全做,中等生选作前两问,后进生选做。由于时间紧,课堂点评不现实,教师就将答案公布贴在教室内,学生课余对照评改,同时教师的解答也给学生很好的示范作用。每日一题的训练还对学生树立自信大有益处。这样的话就能使学生大大提高当天知识的理解能力。

以上是在第一轮复习中的复习方法。

(二)、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时间大致定为4月中旬----5月上旬,3周左右。在第二轮中要着重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能力培养。针对热点,抓住重点,开展难点知识专项复习。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用数学,近年来各地中考涌现出了大量的形式活跃、趣味有益、启迪智慧的好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些热点题型认真复习,专项突破。热点题型一般有:阅读理解型、开放探究型、实际应用型、几何代数综合型、研究性学习型等。我们要求优秀生多看一些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资料,了解外地考题中出现的精彩题型,在复习中加以借鉴。我们学校由于学生基础好一些,因而把第二轮涉及的一些思想、方法、专题等穿插到第一轮复习中。所以我们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做总结,内容配上典型题。

(三)、第三轮复习:模拟训练,提高应试技能。

时间大致定为5月中旬----6月初,大约3周时间,这段时间重点是加强解题指导,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提高应试能力。经过第一轮和第二轮的复习,学生的基础知识已基本过关,本环节就应该是第三轮的模拟训练,其目的就是查漏补缺和调整考试心理,便于以最佳状态进入考场,最后,还提醒学生抓住每次考试,比如月考、模拟考试,加上平时测试综合性的也有十几次,学会在考试中积累考试经验,掌握一定的考试技巧。同时,在临近中考的几次考试中练就学生沉着应试的心态,不慌不忙的心理,尽量避免在考试中发挥失常,造成丢分。

在最后的一轮复习中,在中考的前一周,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指导学生回到课本复习,做到三 “通览”,一“不钻”,利用课堂至少要通览一遍数学课本;通览一遍纠错本;通览一遍复习阶段的所有试卷。在这一阶段一定要求学生不要去钻研深题和难题。同时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编成回味练习。让学生对试卷的24道题,对照目录,分析一下哪类问题我还有盲区,我该注意什么,从而实现巩固知识要点,提升实战能力。

小学语文数学总复习研讨会活动小结讲稿 篇4

依标据本,高效复习

--------如何进行专题化复习

六年级语文教学新授课已近尾声,马上就要进入紧张而忙碌的复习阶段。我们龙泉街道中心小学六年级是如何做到《依“标”据“ 本”,高效复习》复习呢?下面向大家汇报一下:

一、提高对复习的认识

我们认为复习就是“温故而知新”,我们应该从三个层面对这句话的理解,一是因为知识点散落,分布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文本中,再加上学生身心特点遗忘快所以我们要温故。二是复习内容要整合、重组、梳理、归类。以记叙文为例,记叙文内容主要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按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又可分为(1)记叙文的六要素(2)记叙的顺序(3)表达方式(4)描写角度等。而这些知识分布在好多文章中,设计的点又不一样,所以通过温故,对知识提炼、整理、细化、查缺补漏。三是知新,“新”不仅要明确知识体系,而且在复习过程中通过读写实践把知识转化为阅读策略和写作能力,也就是综合运用能力。

二、复习要依“标”据“本” 我们复习时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时,我们要依“标”,依的是语文课程标准高段目标,针对“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全面检测,学生是否具备应该掌握的知识、方法和能力。例如理解词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所谓据“本”,就是依据六年级的文本教材,巩固所学知识、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模块专题化

(一)制定复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想做好复习工作,首先要制订好复习计划。对时间的安排,教材内容,及学生掌握情况,都要做到心中有数。给大家算一算时间账,小学毕业会考假设是6月底,除去双休日、像我们学校要承担高考、中考任务、学业水平,这样学生在校时间还有20天。时间紧而我们语文复习内容繁杂、复习量大,大到小学六年的语文知识,小到也得是六年级一学年的知识。面对这些现状,所以学校采用一个策略----模块专题复习计划。纵观六年语文学习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模块: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部分,然而字、词、句、段、篇、章又有机地穿插融合在这三个模块之中的。这才是知识的层面,更主要的是能力的提高,于是再把专题进行细化,专题如何细化呢?比如基础知识模块中包括“字”,再把“字”进行细化,针对学段目标要求高年级要识3000左右字,其中2500个字会写。“字”可分为字音、字义、字形。字音又分为易读错例如笔耕不辍、迂回;多音字如旋转、载歌载舞;还有像我们地域特点的平翘舌。字形又可分为形近字、易错字如帐篷、如火如荼。我们每一个模块都进行细化到这个程度,这样就确保了复习计划的细致,详实。使复习能够有目的、有进度、有步骤地进行,达到省时高效的效果。

(二)专题复习课

我们如何来进行专题复习课?我们认为可设六个环节。以黄老师这节《专题(叙事性作品)复习课》为例:

环节一——课前专题检测。课前拟制叙事性作品专题测试卷,学生进行自我检测,老师批阅试卷,再针对学情,确定复习课教学的重难点。

环节二——回顾与整理。即回顾课文,整理关于叙事性作品表达顺序及基本的表达方法。利用前置性回顾与整理单,引领学生回顾写人叙事的作品(如《钱学森》《天游峰的扫路人》和《理想的风筝》)表达的顺序及基本的表达方法。表达的顺序有倒叙(如《钱学深》)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如《莫泊桑拜师》)。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动作、语言、神态、外貌,也有侧面描写——如以景衬人等。选择材料要择取典型事例,同时又要详略得当。叙事性作品中同样写景,作用却不同,有的以景衬人(如《天游峰的扫路人》),有的借景抒情(如《理想的风筝》)……

环节三——阅读中运用。运用课内习得的阅读方法进行纠错订正,推动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让学生自我订正课前的专题测试卷(《慈母情深》),小组交流互助,发挥优生的帮扶作用,典型问题,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播。在评价中提升阅读能力。

环节四——巩固提升

运用专题测试卷《地震中的父与子》,再次检测,实施星级评价,激发学情。从课堂测试情况来看,专题复习确实有效。

环节五——课堂总结

让学生谈谈本次叙事性作品的专题复习的收获,并把这些收获整理在前置性回顾与整理单上。同时布置下节课的复习专题是科普说明文。引领学生回顾学过的《麋鹿》、《神奇的克隆》……这几篇科普说明文,完成前置性回顾与整理单。

环节六——个别辅导。在检测中针对个别学困生进行单独辅导,实现人人达标。

(三)试卷批改

我们老师在复习时经常用到试卷,可归为两类:一类是专题小卷,我们灵活运用市局下发的六套模拟试卷,从中摘出来可能失分高的题,做成专题小卷,以便专题复习课用。另一类是组织整张模拟考试的试卷。试卷批改后,老师进行试卷分析,依据学情分为优中差三类,尤其注重分析中等生和差等生的错题情况,分析错误率高在哪?造成错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有针对性的上好试卷讲评课。

(四)激发学情

古人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就要考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今年我们学校实行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根据班里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不同程度的学生平均分成了六个小组,每组选一名优等生任组长,并且根据学生情况进行了位置的编排。组内进行开展一些竞争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如诗歌赛背,听写比赛等。每项学习任务,达到人人过关,组员过组长关、组长过教师关。达到学习的最优化。第二老师们按学校“提优生—辅差生—拉中等”的要求,抓好临界生,既对中等生、学困生重点跟踪辅导,提高三率,确保整体成绩的提升。

(五)考试能力的提升

学生都要经过许多类型的考试与测验,因为考试成绩毕竟能反映孩子一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因此,掌握好的考试技能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

1.审题

每次考试或多或少的班里都会出现没读懂题、审错题的现象。我校在《常规十七条》就提出“慢审题快答题”的要求,平时就加强审题训练,训练孩子有意识的多审题,审准题的能力。老师们也在课堂,集合一些问题试卷,全班同学帮助分析原因,加强学生审题意识,指导审题方法,提高审题能力。

2.思考

有些学生不会思考,比如阅读题,一些学生往往断章取义,匆匆做题,我们就告诉她每一道题都要结合全文思考、分析,以文促思。平时我们六年级教研组还研究总结了一些做不同类型题目的思考方法,对学生给予有效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提高思考的效率。

3.答卷 培养学生思考后再下笔。下笔时语言要通顺,把意思写清楚,可以先在打草纸上酝酿,写出关键词,组织答题语言,注重条理性、层次性。还要注意书写工整,标点的使用等细节。

4.检查

培养学生自查的习惯,让他们回头看看自己的试卷,哪些由于粗心失分,哪些是由于他们知识的短缺造成的,对今后自身的学习和成绩的提高上有努力的方向,让每个孩子明确自查的重要性,刚才黄老师在学生做完试卷后,就让学生自查。就这样慢慢养成自查能力和习惯,对孩子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规范纠正行为

为了避免学生在试卷是出现一些乱改、乱批的现象,使卷面极不整洁。我们规定写错时可以用一条线或两条线纠正。

(六)加强读写实践

尽管离考试只还有20多天,学生真正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不光是做试卷就能解决的。所以我们六年级为加强读写实践,可以实施“三个一”,每天一背,背古诗。每天一篇,给学生推荐一篇文章,印发,并且后面都有几道思考题让学生做一做。每天一写,写100-200字的一段话,可以是自身经历、读书心得、自己的见闻等,加强了读写训练。

上一篇:经济纠纷答辩状范文下一篇:经典婚礼贺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