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评价

2024-06-05

职业道德评价(精选8篇)

职业道德评价 篇1

道德评价与道德评价标准

道德评价作为人类道德活动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行为的一种价值判断,是道德认识发展的结果.这种认识过程,是反映一定社会文化生活的现实和人们的`理想追求,人类对自身本质反思的过程,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观念和理论并进行的价值判断.道德评价功能的发挥是通过道德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实现的.

作 者:刘合行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河南,商丘,476000刊 名:商丘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QI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9(4)分类号:B82-02关键词:道德评价 道德价值判断 道德自我评价 道德社会评价

职业道德评价 篇2

关键词:目标评价模式,学习质量评价,德育课程改革

2009年 ,教育部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与教学安排的意见》(简称《意见》),标志着新一轮德育课课程改革开始进入实施阶段。本轮课程改革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 《意见》要求德育课教学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1。

新一轮改革对德育课程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与之相配套,必将影响和推动德育课程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方式的探索与创新。

学生是职业学校教育的对象, 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出发, 全面提高职校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是职业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通过学生体现出来, 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就成为学校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并对教学策略的选择起导向性作用。

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组成部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指评价主体依据一定评价标准,对学生个体的学习进展、变化及结果,学习过程及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学习者形成价值判断的过程。职业学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通常由理论知识的学习评价、实践技能的学习质量评价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部分组成。

国内外关于课程评价的研究很多,其中,泰勒的目标评价模式是历时最长、发展最充分的一种。它简明、清楚,易于被课程评价人员理解和接受,至今在课程评价领域仍占据统治地位。

一、目标评价模式的主要观点

泰勒的“课程原理”可以概括为四个步骤: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根据目标评价课程。其中,确定目标最为关键。在泰勒看来,如果我们要系统地、理智地研究课程计划, 则首先必须确定所要实现的目标。由此可见,评价的实质是确定预期课程目标与实际结果相吻合的程度。评价是为了找出实际结果与课程目标之间的差距, 并可利用这种信息反馈作为修订课程计划或修改课程目标的依据。

二、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以目标为导向构建多元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

与其他课程相比,《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有其特殊性。其教学效果不会立刻显现, 也不会因一学期教学结束而全面反映出学生实际学习质量,它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质量的显现是一个长期过程,是在学生日常生活、工作行为过程中逐渐显现的。所以,对于《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应当是动态、长期的。

泰勒强调:教育目标“应能充分揭示出教学大纲意欲帮助学生发展的各种行为、思维、感觉和活动的方式及应掌握的内容”。泰勒的学生布卢姆及同事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后发展为心智运动领域)2。在我国,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更对教学和考试命题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我国教师在将泰勒模式用于教育评价时,存在以下误区:一是在评价内容方面,过多关注认知领域的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比较忽视情感领域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心智运动领域的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二是在评价方法方面, 过多依赖客观性试题纸笔测验, 较少采用观察、调查、作品分析等描述性评价方法。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质量评价观 ,在《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实践中,我以目标评价模式为指引,不断尝试多元学习质量评价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1.关注过程评价 ,强化日常言行考核

评价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结果虽然很重要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如果搞不清重心,评价侧重点就会偏离教育目标。学生评价不应只安排在学期末进行,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测试,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他们的进步,改进他们的不足,及时反馈评价信息,指导评价。通过及时评价反馈,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及存在的不足,得到教师、同学和家长对改进学习提出的建议,这些都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

依据教学大纲,课程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的三维目标是:认知目标———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的意义;情感态度观念目标———尊重自己和他人, 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运用目标———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能够理解礼仪的基本要求和遵守礼仪的意义,但是缺乏情感认同和实际行动,知行脱节现象严重。

针对这一现状,我参考学生手册,结合护理专业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制定了较为详细的“礼仪测评月报表”和评分细则,由班级成员共同推选两名德育巡察员,负责观察、记录同学日常行为表现并进行打分。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定期查看月报表,了解班级学生行为礼仪执行情况,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鼓励,并对个别“问题行为学生”给予反馈和适当干预。学期末,将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并纳入德育总评成绩当中。从实施效果来看,与以往学期末单纯的纸笔考试相比,将日常行为纳入学生学习质量考核当中,对学生还是有制约作用的,有助于情感目标和心智运动目标的实现。

2.注重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有效结合

评价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主观与客观评价, 相对应的就是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任何单方面的评价都是不全面的,过于主观或过于客观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面, 量化得出的是表面的认识,需质性评价深度挖掘。“教育测量尽管使考试客观化、标准化, 并把能力换算成数字, 甚至个别差异的过程也可以量化,但它并不能测出人的全部,不能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教师教学和学术水平、学生的思想品德等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反映进来”3。还要通过观察、访谈、描述及解释等方式对真实的教育情境、教育现象进行补充说明。

在泰勒模式中, 测验虽然是一种很重要的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信息的方法,但并不是唯一方法。除测验外,观察、访谈、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完成的实际作品,留下的记录,等等,都可以用于描述学生的学习效果,描述学生实现教育目标的情况。

同样,以教材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为例,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依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 每小组在仪表礼仪、形体礼仪、言语礼仪、电话礼仪、网络礼仪和做客待客礼仪这几个任务中选取一个作为自己的研究内容。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并准备进行成果汇报。我事前告知学生,将依据各自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因为与平时成绩挂钩,学生普遍在思想上比较重视。大家在完成小组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查找有关礼仪知识的图文资料,进行自主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成果展示环节,同学们表现得精彩纷呈。不仅援引了理论,而且善于发掘身边的礼仪现象。有的小组还将校园中的不文明行为抓拍图片, 做成课件,在学生中起到了很好的自我教育和警示作用。

课下,有的班级还利用班会课时间,开展“展礼仪风采,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礼仪知识竞争和情景剧表演活动,并向全校发出《讲礼仪倡议书》。借助一系列文明礼仪主题活动,我发现,大家的文明礼仪意识有了很大提高,懂得珍惜并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3.引入时事热点 ,引导学生思辨 ,促进情感目标的生成

泰勒认为教育是一种改变人们行为模式的过程4。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能只看学生是否参与, 还要关注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及主动性,是否开动脑筋进行思考,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能够快乐、幸福地学习,开发思维,培养创新性5。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精选生活中具有学术价值的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展开思辨、抒发观点,促进学生情感目标的实现。

如在给我校护理专业学生上“恪守职业道德”一课时,当时正好网上有一则新闻, 内容是一名护士在微博上发博文让病人“等我下班后再死”,引发了社会热议。我在教学中引用这个案例,学生纷纷发表评论,谴责该护士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名“准护士”,我们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对于从业人员及服务对象来说,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针对该问题,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写下自己的观点。

教师通过学生的发言和书面评论,观察、对比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和职业价值观并进行相应打分。通过热点探究学生普遍意识到,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护理工作的岗位需要,同时作为一名护士,身上承载着崇高的社会责任,集中体现了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在今后学习中应当着力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从情感态度上自觉排斥不道德行为,实现情感态度目标。

要全面、科学地评测学生学习质量,需要灵活地、综合地运用多元评价方式。因此,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提倡多种考试形式。

又如学习“求职礼仪”这部分内容时,把模拟就业面试活动引入考核中,让学生在模拟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考查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实践运用能力,为学生以后真正就业面试做好准备,起到一定的效果。

当代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研究 篇3

关键词  教师 职业道德 评价体系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形式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教师之外的个人或组织对其行为进行的评价,即社会评价;二是教师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的评价,即自我评价。

其中社会评价是指社会有机体借助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等外部力量,对教师教育行为的善恶性质作出判断,从而促使教师调整自己的行为。社会评价作为一种相对持久的精神调节,对教师道德的内化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手段无法比拟的,它可以唤起教师良好的内心道德信念,从而促使其道德人格的升华。社会评价的典型形式是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教师道德行为的自我评价,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身的教育行为所进行的一种道德上的自我认识、自我衡量和自我判断”。以教育良心为核心机制的内心信念是否发挥作用是教师能否正确搞好自我道德评价的关键。

二、当代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滞后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今天,社会仍然把一个学校的升学率、教师的教学成绩、学生的分数作为衡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认为只要考试成绩提高了,就是好的,其余任何都不重要,哪怕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也是值得的。这种一切向分数看齐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必定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其身心健康,对于素质教育来说,是不道德的。由此可见,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已成必然趋势的时代,仍用应试教育的师德评价标准来评价教师的职业道德已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价值取向偏失

当前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价值取向主要是奖惩性评价。奖惩性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以奖励和惩处为最终目的,通过对教师过去一段时间工作表现的评价,对教师做出表扬、批评、晋升、解聘、加薪、减薪等决定,其指导思想是利用奖惩刺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这种价值取向的师德评价是一种面向过去的终结性评价,它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改革,但这种评价依赖的是自上而下的动力,评价与被评价两者之间缺乏互动和共鸣,难以引发全体教师的响应,因此,教师并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参与评价,对于教师的最优发展来说并非有利。可见,奖惩性师德评价并不是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好方式。

(三)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欠完善

当今的教师道德评价体系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片面性上,其一是指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学校、社会、家庭往往只将评价标准侧重于教学质量方面,对其它标准的评价一一舍弃,使师德评价不能全面、客观;其二是指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评价依据与评价方式的选择较片面,不能很好的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师德评价体系的不健全将深刻的影响到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影响到培养全面合格人才的进程。

三、当代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伦理构建

(一)提升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视程度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宣传、引导作用,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师德氛围,优化师德环境,从而提升人们对师德评价的重视程度。并且教育行政单位应设立独立的教师道德评价机构,承担师德目标和评价体系的制定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检查、指导、总结等工作,专门的负责机构不仅可以对师德评价工作进行跟踪管理,实现评价动态化,还可以对评价机制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规划,使之健康、良胜、有序的发展。其次,学校要转变以往评价中的工具性、功利性价值取向,应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工作的实效性,确立以人为本的师德理念。最后,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在全社会加强伦理道德的教育,而且还需要制定更加完备的法律规范加以约束教师的教育行为。

(二)倡导实践性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理念

教师道德行为的发生是一个由主观动机向客观效果逐渐转化的实践过程,要坚持以教育实践的要求作为检验教师行为的客观标准,就必须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即在检验教师道德行为的过程中不仅要检验行为的动机,而且也要检验这种行为的效果,对于师德行为的实践评价既不能只关注动机而忽视效果,也不能以效果取代动机。动机与效果的统一是所有道德评价都必须依照的评价根据,在师德评价中,只有动机和效果都符合教育的客观实践,才能称得上道德的教师职业行为。

(三)制定合理化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

学校的职能部门要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再结合该地区学校的现实情况,设计出各种合乎实际、严格的规章制度。学校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师德评价方案,需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师德评价标准应具备时代性。第二,评价指标应体现内容的全面性。第三,师德评价指标应力求详细具体。

(四)实现多元化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方式

不同的评价主体对教师道德的要求是不同的,在促进师德建设方面所发挥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多元化主体相对于一元评价卞体更加公币、合理、客观,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评价可以避免观点的单一性。因此,我们在师德评价工作中必须构建以教师自评为主体,同时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只有这样,师德评价体系的建设才能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建发.浅议教师的道德评价.教育纵横,2010(12)

[2]周翠萍.如何实施师德评价.教学与管理,2011,12,1

[3]张秋香.师德评价对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影响.求实,2011(11)

医师职业道德自我评价 篇4

本人在行医过程中,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是关键,其核心内容是尊重、关心病人,营造出文明、和谐的就医环境,形成平等、相互尊重、理解的医患关系。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敬业精神至关重要,就是要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以病人为叫主,全心全意为病人解除痛苦,对工作精益求精,对病人认真负责,淡泊名利,关爱病人,甘于奉献。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工作是辛苦的,身上时刻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且还常常受到病人及家属的责难和不理解、不配合,只有我认识到自已生命价值,才会体会到平凡中的快乐。

篇二:医师职业道德自我评价范文

近年来,在少数医务人员出现的重医术医技、轻医德医风、服务意识淡薄、甚至收“红包”和要回扣的不良现象,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医生”的形象,也加重了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解决的难度。要解决这个问题,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以人道主义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要从市场经济的实际环境出发,以人为本,优化对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

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是医院管理者根据管理目标的需要,设计一定的奖励措施,控制和引导医务人员的行为朝着某一方向前进的制度和过程。它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奖励什么?怎样奖励?谁来决定这种奖励?单从医院的局部利益着眼,还是在考虑医院利益的同时更注重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需要?其答案是不一样的。纵观目前相当一部分医院的激励机制,考虑前者居多而考虑后者甚少。

诚然,医院的基本职责和业务工作就是救死扶伤,为人治病,靠医技低劣的“庸医”是办不好医院的;医院的发展也要靠取得经济效益,长期亏损的医院将无法生存。因此,激励医务人员刻苦钻研业务,提高医技水平,合理合法增加经济效益是完全必要的。事实上,这在目前各医院的激励机制中普遍得到了重视,还作了相应的量化。我们提倡的“优化”,并不是要去掉这些激励内容,而是要增加医德、医风方面的内容,提高其在激励机制中的地位与分量。

医德医风方面的内容非常广泛。要确立优化激励的内容并不难。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实现公平、公正。而公平、公正的实现,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办法。综合目前一些医院的做法,实行量化考核加综合考评再加公众参与的办法,比较切实可行。首先,对能够量化的内容要尽量量化,便于操作。其次,实行医德考评制度,是加强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的治本措施,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文明医院的有效手段,是优化激励机制的重要之举。第三,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是与激励机制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既要有医院领导和员工的监督,更要有社会公众监督与媒体的舆论监督。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形成医德医风宣传和舆论监督氛围,表扬先进,批评不良行为,在导向上起着重要、积极的作用。医院领导人要及时发掘医务人员中的好人好事,在媒体上进行报道。对于媒体的批评,只要事实存在,就要持欢迎的态度,积极配合整改,并将其作为考评制度实施的一个重要依据,以保证医院的生存发展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篇三:医师职业道德自我评价范文

四年大学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如今回首,是对过去地审视和总结,亦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即将踏出校门的我,满心期待大千世界的挑战和磨练。

短短一年的实习生活就要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虽然说不上激—情澎湃,但是毕竟我们为此付出了诸多的心血,心里难免有着激动。现在要离开带领我们踏入医生行列的老师们,心中的确有万分的不舍,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此次的分别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聚。第一次作为医生的经历会让我们铭记一生。在此,我就我们小组的六位组员对这一年来的工作和学习做一个小小的总结,希望从中发现一些优点和缺点,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增加经验。

临床的实习是对理论学习阶段的巩固与加强,也是对临床技能操作的培养和锻炼,同时也是我们就业岗前的最佳训练。尽管这段时间很短,但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倍偿珍惜这段时间,珍惜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珍惜与老师们这段难得的师徒之情。

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临床的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于自己在这样的新环境中能够做的事还是没有一种成型的概念,庆幸的是,我们有老师为我们介绍各科室的情况,介绍一些规章制度、各级医师的职责等,带教老师们的丰富经验,让我们可以较快地适应医院各科临床工作。能够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为在医院实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应该算的上是实习阶段的一个收获:学会适应,学会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和生存。

到病房实习,接触最多的是病人,了解甚深的是各种疾病,掌握透彻的是各项基础技能操作。实习的最大及最终目的是培养良好的各项操作技能及提高各种诊疗技能。所以在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的带教原则下,我们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同时还不断丰富临床理论知识,积极主动地思考各类问题,对于不懂的问题虚心的向带教老师或其它老师请教,做好知识笔记。遇到老师没空解答时,我们会在工作之余查找书籍,或向老师及更多的人请教,以更好的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的结合。按照学校和医院的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完成了病历的书写,教学查房,病例讨论,这些培养了我们书写、组织、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

在医院实习期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以病人的身体健康,疾病转归为目的,我们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所有操作都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我们在内、外、妇、儿各个科室里,都是认真细心的做好各项工作,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对各种常见病,多发病能较正确地进行预防、诊断和处理。比较熟练的掌握了临床常用诊疗技能。本着三基、三严的精神,培养和提高了我们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方法 篇5

专业论文

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方法

会计职业道德的评价方法

摘 要:会计职业道德的科学的评价方法,能确保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得到有效贯彻执行,有利于会计人员良好品德的形成,有利于整个会计职业道德良好风尚的形成。主要阐述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自我评价法与社会评价法、内部评价法与外部评价法、定性评价法与定量评价法。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153-02

会计职业道德的科学的评价方法,能确保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只有好的评价方法,并能结合自身的特点,把规范要求的内容转化成一些具体的评价指标,才能使会计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具有可参照的标准,激发和促进他们的行为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保持一致。科学的评价方法还有利于会计人员良好品德的形成。评价结果只要是客观公正的,被评价人员总是会心悦诚服地接受的就可以达到自我激励、自觉发扬和自我反省,自我抑制、自觉抑制的效果。科学的评价方法有利于整个会计职业道德良好风尚的形成。评价结果通过舆论的宣传、自发的传播,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同时,也使每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始终置于企业组织内部和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实现自觉维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的目的。

一、会计职业道德的自我评价法与社会评价法

(一)自我评价法

自我评价法是指会计人员对自己在会计职业工作中是否遵守职业道德而进行的总结和评判。在自我评价中,内心的信念起着主要作用。良心对于道德行为起着一种调节的作用。一是在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前,良心对会计人员起到鼓励或禁止的作用。二是在会计职业道德行为中,良心对会计人员起到监督作用,随时督促会计人员按良心的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要求行动。三是在行为后,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法庭审理”,对合乎良心的行为,给予良心上的安慰,使其产生一种道德崇高感。自我评价在具体的会计工作实践中体现为会计人员的自我鉴定、自查自评。会计人员要定期对一段时间以来自己的业务水平、工作态度、责任、纪律、作风等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职业道德行为情况,自觉进行道德价值判断,调整职业道德行为,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

自我评价可以强化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自律精神,使其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但是,自我评价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只能通过社会赞誉和他人报答间接给予每个人利益,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示范效应。自我评价还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评价者的道德意识、责任感、判断力直接影响自我评价的客观性。这就要求必须把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起来。

(二)社会评价法

社会评价法是指由他人社会组织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所进行的评价活动方式。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会计行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舆论的制约和支配。社会评价法分为群众座谈会评价法和大众传媒评价法。前者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对有关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评价,通过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对会计人员进行客观、公正、全面、深入的评价。群众座谈会的方式应作为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社会评价的一种方法。大众传媒评价法是通过大众传媒工具针对那些典型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进行宣传评价活动的方式,对典型的不道德行为给予批评指正,以达到惩戒的作用;对于典型的道德行为给予宣扬肯定,以达到树立榜样的示范的作用。

不管是群众座谈会的方式还是大众传媒评价的方式,都要遵循以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为己任的目的,以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建设作用为导向。社会评价法具有范围的广泛性和外在的强制性。我们在开展会计职业道德评价时,应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舆论,利用进步的社会舆论来提高会计职业道德的水准。

社会舆论作为会计人员的一种群体精神力量,能够从精神信念上来规范人们的道德态度,影响整个会计行业职业道德风尚,有力地促使从业者按照职业道德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调整与他人、与社会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利益关系,改善社会的运行机制。

自我评价方式与社会评价方式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前者更多地通过自省使会计人员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反映自己,为社会评价提供依据,也为评价结果有效发挥作用建立一个前提。后者通过群众座谈或大众传媒宣传,检验、验证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对自我评价方式进行补充和修正,同时也扩大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社会作用。因此,我们应当将这两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内部评价法与外部评价法

(一)内部评价法

1.考核评分的方法。此法是根据财政部门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以及国家颁布的有关会计法纪制度的要求,将会计道德行为的表现分成若干项目,并确定各项目的评分标准,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程序,对会计个体的道德行为进行考核的一种评价方法。

其主要特点:一是使过去自发的客观的评价方法转变为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的更为积极主动的评价方法。二是使会计职业道德评价落实到基层,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密切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三是吸收了社会舆论、内心信念等评价方法的优点,又建立在会计工作人员高度的集体荣誉感的基础上,使评价方法更有效。四是与各单位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奖励办法相结合,把评价纳入创建精神文明单位活动中去。

2.工作效率评价法。一是服务水平测评。服务是会计行业的基本职能,要求做到服务质量标准化;服务方法合乎职业道德规范;服务过程程序化。二是效益水平测评。必须明确会计行业内部管理的主要目的,要协调会计入员的职业行为,争取最佳的内部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为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积累,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正要提高会计行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取得相应的利润。经济效益水平具体的测评指标,可以用自有资金运用情况和资金调度情况等几项主要指标作为参考。三是职业技能水平测评。职业技能水平测评对促进会计工作的健康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对会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技能水平测评,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判断该职员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思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想觉悟,并且能预测其职业道德行为效果的好坏,还有助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一个具有较高思想政治觉悟和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人,会努力学习和掌握业务技术和积极培养为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相反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惜坑害国家、人民根本利益的人,不会也不可能积极地学习、掌握为国、为民服务的业务技术和工作能力。

3.对比评价。对比评价也是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中一种具体、有效的评价方法。会计对比评价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自己和他人及集体道德的行为与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进行对照,这是搞好对比的前提。第二,在把自己和他人的职业道德行为与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对照后,再把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行为加以对比,看自己与他人的行为的差距。第三,把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与外国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进行对比,借鉴吸收他们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不断完善我们现行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

在运用对比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明确对比评价的主题。如试图解决某个争论问题、寻找共同规律、准确鲜明地说明某一论点等。二是对对比评价的双方或几方的情况分别加以研究,接触原始材料,弄清来龙去脉及各种发展形态。三是在对比中找出事物的异同及规律,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在运用对比时,需要有全面的观点。

4.追踪评价。会计职业的现状和其本身发展的规律说明,只有通过集体或个人进行追踪评价,从横的、纵的方面来把握发展情况,才有可能真正把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发展规律,对职业道德行为作出更公正、客观的评价,用以指导当前、预测未来。

追踪评价的方法如下:第一,制定明确的追踪目的、范围和规划,保证具有追踪评价的客观条件和一套可以追踪的指针体系。第二,完整地记录信息资料并加以科学地分类储存。可以通过表格、图表等形式将总体情况图表化,也可以对每次调查者引故出文字描述的记录。第三,追踪对象和追踪人保持相对稳定。追踪评价是一项持续性的活动,如果某一对象无法追踪或人员频繁变动,一般会造成工作半途而废、前功尽弃,给收集资料工作带来困难。

在运用追踪评价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贯彻追踪的原则。会计职业道德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追踪评价,是一种纵向研究方法,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应从目的、设计程序、反馈到分析研究,形成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以动态、系统地认识会计职业道德行为发展的轨迹。二要有现代观念。必须冲破传统束缚,更新观念,按现实的价值尺度进行评价。三要有辩证思想。道德价值总是以潜在的和渐近的方式表现出来,人们对它的认识又需要有个时间过程,所以,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

(二)外部评价法

1.深入客户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问卷调查、与客户座谈两种。问卷调查应注意问卷的内容要具体、准确,能真实地反映客户的意见。与客户座谈是指由调查人按要求选择一些比较了解会计工作情况、品德高尚的客户进行座谈,通过与客户的交流,掌握可靠的材料。客户接受调查的过程就是客户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评价的过程。

2.制定客户监督制度。如建立公开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意见箱和网上评价,制定工作人员守则,以醒目的方式唤起客户的注意,评选出优秀的会计人员。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定性评价法与定量评价法

这种评价方式不需要借助于指标评价的形式,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普遍适用于群众座谈会、大众传媒评价等外部评价方法。

(一)定性方法

它是按会计职业道德原则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建立一整套具体的考核指标体系,再按这些指标体系和相应的评分标准,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做出具体的和综合的善恶程度评价。这种方法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包含的评价内容也是较为全面的,所以,它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一般只适用于自评互评、内部考核等内部评价形式。

(二)定量评价方法

它是用量化的手段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它的缺陷是并非所有的职业道德行为都可以量化,由于它的技术性和全面性,使得它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不像定性评价方法那样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可以适用于不同的范围和场合。所以,定量评价方法需要定性评价方法为其提供依据和素材,对它进行补充和完善。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时,定性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有其较强的主观性,不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像定量评价方法那样较为客观可测。

参考文献:

[1] 张茂杰.财会工作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2.[2] 张立中.会计理论与应用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责任编辑 王 莉]

阿堡寨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方案 篇6

为了建设我校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切实增强全体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推进全体教师师德建设,结合《铜川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特制定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组长:王秉胜

副组长:张花妮

成员:杨博强杨振张科社汪显杰陈蓉评价原则

(一)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客观、透明、规范的进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二)坚持师德评价与业绩考核并重,以评价教师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和工作业绩为主;坚持平时评价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以平时评价为基础,通过综合考查评价,确定等级。

二、评价内容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规定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方面。

三、评价程序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每学年开展2次(每学期开展1次)。按教师(含学校领导)自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教师互评、领导互评五个方面进行。

(一)教师自评(10分):教师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和评分标准进行自我评价打分,并提交一份师德自评总结,由教研组长和政教处审核同意后,交学校评价领导小组。

(二)学生评价(40分):由学校教学处负责统一组织实施,利用班会等时间向学生发放师德评价赋分表,由教师任教班级所有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小学低段采取口头征求意见进行评价。被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按照回避原则不参与组织学生对自己评价的相关工作。

(三)家长评价(15分):由学校政教处负责统一组织实施,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发放师德评价赋分表,由教师任教班级所有学生家长对教师进行评价。被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按照回避原则不参与组织学生家长对自己评价的相关工作。

(四)教师互评(20分):由学校教学处负责统一组织实施,利用全教会统一进行。

(五)领导评价(15分):由学校评价领导小组通过学校行政会进行评价。

学校评价领导小组对各层次的评价进行归纳汇总,换算分值,按照“综合得分在90分及以上的,定为优秀等次;综合得分在80—89分的,定为良好等次;综合得分在60—79分的,定为合格等次;综合得分在60分以下的,定为不合格等次”研究评定结果,及时向全体师生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后将结果报区教育分局。

四、结果运用

师德评价结果记入学校教师师德师风档案,作为教师资格证书定

期登记、岗位聘用、续聘解聘、职务晋升、绩效工资分配、培养培训、表彰奖励、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师德评价连续两年不合格的教师,视情况予以调整岗位或待岗,直至解除聘用合同。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师德评价直接定为不合格等次,并在教师资格证书定期登记、岗位聘用、续聘解聘、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1)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或传播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思想观点的;

(2)有违法乱纪行为,依法受到相应处罚的;

(3)擅自脱离工作岗位,或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的;

(4)在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组织考试、组织课外活动等教学环节敷衍塞责,造成责任事故的;

(5)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行为的;

(6)组织学生集体订购、推荐或暗示学生到指定的商场、书店购买学习用品或教辅资料等,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7)向学生或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钱、物、有价证券的;

(8)组织、参与有偿家教或有偿补课,或擅自在校外其他教育机构兼职、兼课并从中获利的;

(9)工作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

(10)有其他严重损害教师形象和声誉行为的。

附:

1、铜川市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内容。

2、铜川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登记表。

3、铜川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评价赋分表1、2。

简谈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构建 篇7

一、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职业道德是在工作中协调个体、群体与社会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它通常是在特定职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往往表现为某一职业特有的道德传统和道德习惯, 表现为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所特有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品质。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 它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包括职业理想、职业责任与职业态度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的多元化, 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传统的教师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正在逐步减弱, 部分教师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发生了动摇, 师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政治意识淡薄

当前, 一些教师只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更新, 对政治学习不以为然, 政治意识淡薄, 比如:有些教师对党的方针政策不闻不问, 不关心政治, 不顾全大局, 在大是大非面前, 看不清楚方向, 缺乏应有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宣讲堕落文化, 颂扬腐朽的生活模式, 无意甚至有意地神化社会潜规则, 极大地误导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甚至有极个别教师在课堂上散播有悖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言论, 造成学生思想混乱, 严重影响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建设。

2. 职业理想动摇

由于社会思潮变迁的影响, 部分教师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神圣使命与实际收入偏低、精神与物质两难的矛盾面前, 职业理想和信念发生了动摇, 职业目标出现了偏差, 价值主体由学生本位转向个人本位, 价值取向也转向世俗功利, 他们淡化了对自己从事的崇高职业的追求, 变得过分在意名利和个人价值, 盲目追求物质利益, 讲求实惠, 对是否继续从事教师职业产生了迷茫, 更对教师职业的神圣性产生了怀疑。

3. 敬业精神缺乏

在当前, 有些教师把投身于教育事业作为一种无奈, 或者把从事教育事业作为跳板, 或者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如果教师把教育当成一份普通职业来对待的话, 是难以胜任社会对教师这份崇高职业的要求的, 教师本身也难以承受可能面对的各种困难。因而有些教师对教育事业产生厌倦和鄙视, 工作敷衍了事。个别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投入精力明显减少, 把教学工作当成副业对待, 把主要精力用于其他活动中。

4. 学术道德失范

现阶段, 许多学校都很重视教师的科研工作, 有些教师为了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就会急功近利, 抄袭剽窃, 弄虚作假, 学风浮躁, 在评奖、评优、评职称时虚报科研成果等。他们违背了学术道德, 成了批量制造科研成果的机器, 导致了目前学术圈中普遍的学术失范。他们的做法, 严重损害了教师乃至整个学术界的声誉, 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现阶段教师职业道德考评机制分析

职业道德作为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决定着教师其他素质的发展。然而, 学校管理部门更注重于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科研质量评价体系, 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评体系的构建相对忽视, 许多评价标准内容过时、要求僵化, 对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不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1. 评价标准缺乏群众基础

当前, 许多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在制定时缺乏群众基础, 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没有广泛地征求学校教师的意见, 忽视了教师的实际工作环境、素质基础等条件, 有些条款内容缺乏科学性、可行性。因此, 评价标准的信度和效度不具权威性。

2. 评价手段过于繁琐

现行的许多评价手段过于繁琐和复杂, 对评价的要求不够明确, 操作过程复杂,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评价的进程, 导致评价机制不能有效地评价教师的职业道德行为, 甚至会引起评价主体对评价机制的漠视和反感, 其中的一些标准和要求变成了“口号”、“标语”, 不能成为教师们职业道德行为的真正指南。

3. 评价结果可比性较差

学校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常常是定性的、抽象的, 缺乏对他们的思想表现、工作态度、工作任务、工作实绩等情况进行具体量化的衡量, 因此, 评价、考核的结果可比性较差, 容易出现“千人一面”的考核通病。同时, 现行的群众监督评议制度还不够完善, 只要不发生严重的失范行为, 干得好与不好基本没有太多实质性差别。

我们认为, 构建影响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社会机制的基本原则是:“实现教师职业道德理想要求与教师个体全面发展相统一。”我们应综合发展心理学、道德发展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 全面拓展导向性机制构建的全新视野, 从构建的本来意义上追溯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真正目的, 从时代发展要求出发丰富和充实其新内涵, 不仅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又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技能, 提升全面素质, 实现人生价值, 最终切实发挥导向性机制在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及其个体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效力。

三、构建职业道德评价体系的设想

近年来, 教育部对各类教师的职业道德标准均做了全面的阐述, 江苏省在开展“践行师德创先争优、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中对师德建设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这都为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提供了充实的内容和有力的依据。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构建师德评价体系的设想:

1. 制定可量化的评价内容

职业道德的评价内容要完善、系统并且易于量化, 结合教育部的职业道德规范, 将评价内容定为以下几点:

(1) 政治坚定:作为教师, 要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得有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言行, 不得传播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和文化。

(2) 精心施教:教书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 教师要精心备课, 讲好每一堂课;要认真批改作业、辅导答疑;要刻苦钻研教学内容,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要严明教学纪律, 不因人为因素产生教学事故。

(3) 潜心治学:人们总是把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精通业务作为衡量教师道德水准的一个重要标准, 因此, 教师应该刻苦钻研业务, 不断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潜心科学研究, 淡泊名誉利益, 勇于创新进取;恪守学术道德, 反对弄虚作假, 抵制抄袭剽窃。

(4) 用心育人:自古以来, 教书和育人就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并举、言传身教结合, 要尊重学生, 关爱学生, 做到不偏爱、不歧视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重自身修养, 自尊自律, 清廉从教, 做学生的表率。

(5) 热爱集体:教师要热爱学校, 关心集体, 积极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 热心公益活动;要尊重他人, 团结同事, 教学上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科研上团结协作, 合力攻关。

具备评价内容以后, 需要将评价内容量化为可考核的具体指标, 根据评价群体的不同, 指标应有所不同。例如学生评价表可侧重于课堂教学、为人师表等方面;同事测评表可侧重于团结协作、严谨治学等方面;领导测评表可兼顾各个方面。

笔者以学生测评指标举例。学生对教师职业道德测评的指标具体包括: (1) 举止文明, 言行得体。 (2) 无迟到、早退、缺课、擅自调课、上课打电话等情况。 (3) 作业量适当, 批改认真、及时。 (4) 课后辅导认真、答疑耐心。 (5) 尊重学生人格, 不对学生使用侮辱性的语言, 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6) 深入了解学生, 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7) 平等对待学生, 不歧视成绩差或犯错误的学生, 评分公正。 (8) 关心学生, 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能及时进行教育帮助。评价的意见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项。学生只要在评价意见的相应栏目类做上标记即可。除此以外, 设置一票否决的测评指标也不可缺少, 具体可以包括: (1) 课堂上散布违背马列主义, 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 (2) 课堂上散布、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或政治谣言, 造成恶劣影响。 (3) 收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及有价证券, 帮助学生修改考试成绩或为学生开脱、减轻处分。 (4) 打击报复学生。 (5) 考前指重点、划范围, 泄露或变相泄露试题等。

2. 确定参与评价的主体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主体应该分为学生、领导和同事, 根据人力资源管理中的360度考评理论, 建议测评的权重设置成:学生占60%, 领导占30%, 同事占10%。

在进行测评的过程中, 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测评手段, 采取无纸化的网络测评方式。真正做到易于操作, 公平公正。

另外, 要充分发挥教师自我评价的作用。他人的评价只是外因,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作用, 最终要经教师自身起作用。因此, 道德评价作用的发挥, 关键是调动教师自我评价的自觉性, 发挥教师自我道德评价的作用。

3. 营造健康的评价氛围

职业道德评价 篇8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道德;工学结合模式;评价机制

0.概述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对高职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同时还是高职生在日后的就业以及适应社会发展所应具备的基础条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工学结合人才的要求不止停留在过关的专业技能上,对其职业道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整个社会的需求现状下,急需对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提出一套系统的评价机制。

1.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的必要性

概括来说,工学结合是结合工作的学习,同时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和资源,融合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两方面的内容,致力于培育出满足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这种教育模式使学生能更加直接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更快地融入生产建设中。但它也有较大的弊端,由于学生需要到生产建设一线进行实践学习,其接受外部环境产生的影响就增多,而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复杂的社会情况很有可能对其思想、心理以及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另外,由于学生进行实践学习的场所比较多,位置分布也不同,这就导致学生分布也较为分散,这对原有的集中统一教育模式也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形势下,我国进行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更加全面。

道德建设的基础是规范的制定,而更加重要的是要将道德规范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而使得道德规范得到落实和遵守的督促因素就是要建立完善的得到评价机制。科学规范的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对于促进和提高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具有重大作用。按照科学有效的方法开展高职生职业道德的评价活动,有利于引导高职生的职业道德导向正确的轨道,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由此,利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构建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有很大的必要。

2.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的构建方法

进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构建过程中,不仅要以科学发展的标准、内容和方式作为原则,公平合理地评价高职生的职业道德,还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评价机制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具有高素质水平的当代大学生,使评价机制成为促进高职生职业道德的推动器,提高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主体、客体以及依据是构成道德评价的三个要素。其中,评价主体即是参与评价的机构或人员,如学生、教师,甚至是某个社会团体。评价的客体即是评价对象,可以是学生个体或学生群体。具体地说,道德状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都可以作为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的对象。评价依据是指在评价过程中所遵照的评价标准、根据和评价方法等因素。进行高职生道德评价机制构建的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建设。

2.1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

高职教育应该在理论学习和生产性的实践中都需要遵守的严格的规章制度,它是学生的共同行为准则,是以工学结合模式办学的学校进行各项工作的依据。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就不可能顺利进行。规章制度设立的关键在于后期的实施和落实。工学结合院校应结合自身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内容涵盖学习纪律、工作要求、劳动纪律、社会实践要求、顶岗要求、岗位职责、课程标准等多个方面,明确学生享有的权利与义务,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

2.2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科学合理的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对于高职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原有单一的评价机制要改革为多元评价机制,同时,评价的主体要从单一的教师评价改为由自我、同事、实习车间师傅、企业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对高职生职业道德修养的评价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每个学生根据职业道德的标准对自己的思想、行为的判断与评价。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学校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一方面体现了对学生的信任,另一方面又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重要过程。高职生通过对自我行为与思想的反思,自觉地督促自己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按照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自我评价最终的提交方式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自我评价等级以及实习总结报告等。

第二:同事评价。高职生在进行生产实习的过程中,同事之间交流接触较为广泛,相互之间也较为熟悉,因此他们之间的评价也比较客观。对每一位学生的评价都应是量化的、全面的和细化的,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价。因此,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上可以在每一实习阶段即将结束时进行同伴之间的评价,具体的评价方式可以是打分或是语言表述,并将评价结果与之前的评价情况作比较,进行纵向对比分析,有利于学生清楚其评价结果变动情况,促进学生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

第三:实习车间师傅。车间师傅评价的评价客体主要是车间主任、班组的组长或带班师傅等平时对学生比较了解的人员。他们对学员实习期间的思想水平、工作能力以及生活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客观地评价,评价可将实习期间的职业道德表现以及工作能力和态度作为主要因素,在实习结束前应给出学院的职业道德评价并打分。其中,高职生的职业道德规范班组评价表内容应和上文中同事间的评价内容相一致,方便综合评价分数的计算。

第四:企业评价。企业是对学生职业道德水平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由于企业对高职生职业道德水平的评价在社会上具有较大的舆论影响力,因此对学生自身比较重要,对学生以后择业就业等均会产生影响。作为大学生要正确对待企业评价,认识自身不足,努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同时,高职院校一方也要重视企业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评价,对评价结果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形成良性激励体制。

2.3采取有效的评价手段

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于提高高职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表彰与批评相结合的方法,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表彰,敦促其继续努力,提升自身职业道德修養,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实行通报批评的措施,促使其努力改正不足,向表现优异者学习。

3.结语

构建高职生职业道德评价机制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对高职院校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对我国社会人力资源的素质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从构建职业道德评价机制的必要性出发,叙述了评价机制的重要性并在后续内容中提出了具体的构建方式,希望能为相关的部门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文昆.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上一篇:做好工程造价协调工作下一篇:东芝18维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