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研究(共8篇)
发展研究 篇1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科学发展观要通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去贯彻、去实现,执政能力要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去提升、去检验。我们应从这样的高度去研究发展问题,完善发展理念。把握发展的目的,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我们彻底摒弃见物不见人、只讲经济增
长而忽视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观念,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发展的目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要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动力,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要把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发展的重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妥善处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把握发展的整体性,树立全面协调的理念。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人的发展在内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是整体性、系统性的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走全面协调发展之路。一是统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二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树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理念,逐步形成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四是统筹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关系。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把握发展的延续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是一个延续不断的过程。今天的发展是昨天发展的延续,也必须为明天的发展打好基础,这样文明才能传承,发展才能持续。当前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资源约束增强、环境污染恶化等问题,除了体制不健全、政策不合理等因素,也与过去发展理念上的偏差有关。因此,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发展中既考虑经济的发展,又考虑生态的保护;既考虑增长的需要,又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既考虑发展的收益,又考虑付出的成本;既考虑当前的发展,又考虑长远的发展。应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发展的资源成本;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降低发展的生态环境成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降低发展的社会成本。
把握发展的非均衡性,树立优势地区优先发展的理念。发展总是有快有慢、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科学发展观讲全面发展,不是否定重点发展;讲协调发展,不是否定优先发展;讲统筹发展,不是提倡平均发展。完善发展理念,就要把握发展的非均衡性特征,辩证地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鼓励和支持优势地区、优势产业优先发展、重点发展。一是进一步整合资源,拉长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化产业区。二是树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念,用工业的方式经营农业,形成规模、板块和特色,逐步推进农产品的工厂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建立一批优质、高效的优势农产品基地。三是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走建设、管理、经营并重之路,把城市建设成为人、财、物汇集的洼地,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城市化的乡村、乡村式的城市”,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
发展研究 篇2
外语学习的本质和目标决定了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特殊性。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 开展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 尤其是自主发展研究能有效地促进外语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
2 教师自主发展的内涵
教师自主发展是指教师发挥自主性, 运用自主策略, 在元认知的调控下获得发展的过程, 其本质是教师自我认识、自我改造, 不断发展的过程 (莲榕, 2007)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有内外在因素, 而起关键作用的是内在因素。它主要由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构成。前者是教师自主发展的基础, 后者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支柱 (刘鑫, 2010) 。
3 国内外外语教师自主发展研究现状
(1) 国外外语教师自主发展研究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以前, 在语言教育领域里关于外语教师的研究数量匮乏, 其后果是数十年来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的理念陈旧。自上世纪90年代初始, 研究者逐渐认识到研究外语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性。这种认识的转变和研究重心的转移体现在外语教师师资培训表述的演变。
起初人们用“教师培训” (teacher training) , 后来倾向使用“教师教育” (teacher education) , 以上两个术语共同之处在于都着重从外界对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施加影响, 强调技术行为的培训和学科知识、教学知识的传授。换言之, 最初的教师教育关注如何训练教师、向他们传授什么理论和训练何种技能。教师更多地被视为“受训者”, 或教育内容的接纳者, 而教师本人对实际教学的理解和取向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教师本人内在的自觉性、自我发展意识也被忽略 (刘鑫, 2010) 。随着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 研究者发现“教师培训”和“教师教育”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自我发展”的动力。据此, “教师发展” (teacher development) 一词出现, 它更注重教师的主动性、自主性。
与此同时, 外语教师教育研究者对教学的概念进行了重构 (如Richards, 1990, 1998;Wallace, 1991;Freeman&Richards, 1993;Roberts, 1998) , 指出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行为, 更是一种决策, 一种个人的理解, 三者互为影响。“行为是决策的结果, 而决策又建立在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 (张莲、吴一安, 2007) 。对教学概念的重新认识导致“教师学习”概念的出现, 教师教育开始关注教师如何学会教学, 如何学习与发展, 如何成长为优秀教师。国际上外语教师教育实践开始转向强调自我决策、自我反思的专业发展模式。相关论著和研究成果相继出版 (如Wallace, 1991;Huberman, 1993;Freeman, 2002;Tsui, 2003) 。许多研究发现教师自主发展是教师成长为专家的关键。“专家知识得以发展的关键是他们有意识的思考, 他们有更好的自我监控能力, 比新手更能意识到教学中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可能遇到的困难” (Tsui, 2003:27) 。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 专家教师更善于发现和开发工作环境中一些并不明显的有力因素, 并利用之促进教学, 自己从而得到发展。
(2) 国外外语教师自主发展研究现状
我国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近十年来, 少数学者 (王少非, 2005;刘鑫, 2010;张莲, 2011等) 对教师自我发展取向、教师发展影响成因、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等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
周燕于2005年调查了全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需求, 发现当前高校英语教师具有比较强烈自我发展需求, 但教师发展观比较传统、陈旧, 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大部分教师仍盲从于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模式, 希望专家能给他们灌输一套绝对权威的教学规则以提升职业综合素养。
吴宗杰团队基于RICH课程建设实质上是教师自我发展的过程。当他们发现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 如通过讲座或课程培训等手段对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收效甚微, 就另辟蹊径, 通过自身教育生活的转变来实现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吴宗杰、黄爱凤, 2005) 。为了把RICH课程建设好, 课程组的老师把教学中细微的、日常的关注作为教改的起点。一切建议、决策、方案都是教师通过自身的反思和研究提出来并加以实施。同时, 教师们还定期互相交流, 使教师的隐性知识显性化。最初以课程建设和发展为目的的团队成为了外语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孕育出一种教师自身发展的机制, 为教师自我发展的途径提供了实证素材。
RICH团队的教师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面临现实困惑——寻求变革——自下而上的尝试——长期不懈的探索——教育思想的领悟与升华”, 这一成功案例再次证明“在教学中反思, 在反思中改革, 在改革中发展”是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郭书彩、韩红梅等通过个案研究探讨了校本培训对教师自我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校本培训对教师自我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 教师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与教学相关的书籍;教师知道了如何利用身边资源, 如何从自身经验学习, 如何互相学习;教学科研能力显著提高 (郭书彩等, 2007) 。该研究的启示是, 教师培训必须从教师的需要出发, 培训的内容必须针对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必须围绕以学习者——广大教师为教学模式讲授现代教育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也就是说, 只有引发教师思考自身教学实践的校本培训, 以培养具有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学习者为最终目标的教师教育培训才具有实效性。
4 外语教师自主发展研究的发展
当代外语教师专业发展观认为, 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具有局限性, 对教师知识的性质和教师“知”的过程缺乏全面理解 (吴一安, 王文峰, 2007) , 因此, 重视每一位教师的个体教学经验, 唤醒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发展主体意识是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涵。
(1) 教师自主发展是国际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
教师教育模式的演进充分体现了教师发展观正由对外语环境的控制转向强调学员的内部心理, 体现了教师自主性专业发展的趋势。如今, 对外语教师的研究不仅强调教学技能的培训和理论素养的教育, 更强调教师自我发展的反思意识以及促进发展的途径。当代外语教师发展观倡导教师教学理论与教师自身实践相结合, 强调以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主, 不断充实个人知识体系, 尊重教师主体反思, 鼓励形成教师自己独特的教学理论 (刘鑫, 2010) 。
(2) 外语教师发展关键是提高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
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动力。这种意识支配着教师不断进取, 积极反思, 大胆实践, 自觉地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促进自我发展。教师自主发展能力包括教学自主能力、主动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教师要成为自觉的学习者, 不懈地追求知识、追求卓越。不仅要注重提高自身专业能力, 还要注重发展自己的全面素质。
(3) 有效的外部机制能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教师自主发展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与条件。实践证明, 行动研究、合作学习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校本研究是能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机制。开展行动研究使外语教师反省自己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内化、拓展和重构自身的知识。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与协作不仅能提升教师自身在课堂教学与课堂实施方面的反思意识, 还能帮助他们体悟、反省已有的经验, 借鉴同行的教学策略和经验, 并融入自己的个人知识系统, 教师自主发展也随之发生。校本研究通过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促进教师思考教学中的问题, 使他们学会在日复一日的常规教学中发现问题, 进而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本身就是教师自主建构、自主持续发展的过程。
(4) 国内外语教师自主发展实证研究亟需加强
虽然国内外研究者开始重视外语教师教育的问题, 也开展了一些实证研究, 但研究成果多围绕外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等。关于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尤其是自主发展的理论或实证探究还十分有限, 相关研究, 如教师自主发展的有效途径等亟需加强。
5 结语
社会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研究 篇3
【摘要】社会发展是建立在自然发展的基础之上,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问题。社会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就由两大类构成: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同时进一步明确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肯定了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作用。
【关键词】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在哲学意义上广义的“发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思维)的一切变化,尤指这一切变化的不可逆性。这种广义的理解,典型的反映在布劳别尔格和潘京主编的《新编简明哲学词典》中。而狭义的“发展”概念所关注的对象不是“任何事物、任何现象、任何系统”,而是仅仅指人为事物、社会现象和社会系统;不是与任何目标、价值无关的“一切变化”,而是仅仅与人的目标、价值有关的那种“变化”。狭义的发展概念是对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及其结果而言的。
发展描述的第一类型的状态并不是社会或人为事物而是自然事物。因此,我们所谓的社会发展就应该是建立在自然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而其中最大的明证就是人类的出现。而人类的出现只是使得“发展”出现了变化。在这之前,自然也应该是发展的,否则进化论是没有任何可能的。我们称之为“自然发展”,而且由于自然发展中的所有存在物除了适应这种自然状况而外,没有能力也没有意识到可以进行自然的改造。因此,对当时的人的祖先而言,发展是适应性的,因此我们称之为“适应性发展”。但自从人出现之后,自然发展由于受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反作用,自身发展的轨迹受到了人为的干扰。而这种干扰是建立在人类社会的活动过程之中的。而且人的能动的作用最根本的目的应该是建设性的。因此,相对于自然发展而言,我们称之为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前进的推动力量和源泉。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有多种因素和力量,这些因素的作用不是等值的,它们之间也不是互不相关的。对社会发展起动力作用的各种因素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具有多层次的和复杂的社会发展动力系统。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都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精神本原中寻找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例如,主观唯心主义者鲍威尔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认为绝对精神是历史发展的动力。资产阶级社会学中的“因素论”认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道德、科学诸因素具有同等值,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不能区分哪个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例如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用地理环境的特点来解释社会发展的差别和民族的命运,认为地理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动力进行了客观的、全面的考察。它不否认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有多种因素和力量,但它认为,这些因素的作用不是等值的,它们之間也不是互不相关的。对社会发展起动力作用的各种因素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具有多层次的和复杂的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依照这些因素作用的性质、范围和形式,可以把它们区分为:根本动力和直接动力;基本动力和非基本动力;主要动力和次要动力,等等。研究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出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的和主要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前进和社会的新陈代谢,是社会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它们决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会同自己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人们便要求改变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在此基础上,上层建筑和全部社会生活都会相适应地或迟或早发生变革。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在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中,生产力又是主要的方面,它决定着生产关系,并通过生产关系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所以,归根结底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在阶级社会里,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表现,它们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变革旧的制度,只有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通过革命推翻旧的剥削制度,才能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新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在阶级社会中对抗阶级的双方的作用各不相同。其中进步阶级对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的作用,而反动阶级则起着消极的、阻碍的作用,在解决社会矛盾、推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最基本的力量。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因素归根结底是起决定作用的力量,但它不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凡是有助于促进经济运动并为之开辟道路的各种精神因素,如哲学、文学艺术、科学、道德等,都反作用于政治和经济,成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们在社会发展中只起非基本的动力的作用,它们自身的发展和变革也是由物质的生产关系的发展所推动的。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所有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社会矛盾运动,社会矛盾通过具有自觉意图和预期目的的人的活动来实现,无数单个意志的相互冲突融合为一个总的“合力”,历史事件就是这个合力的产物。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由这一矛盾所决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在这个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虽然还存在着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但它已经退居次要地位。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性质上与以往的社会的基本矛盾根本不同,它是非对抗性的。这种矛盾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上表现为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人民内部矛盾,包括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同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同经济基础的发展不相适应以及人们之间的先进和落后、正确与错误的矛盾等。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不再采取对抗的外部冲突的方法和手段,而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自觉地进行调整与改革,以及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使矛盾不断地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在这些矛盾不断产生、又不断获得解决的过程中向前发展。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同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包括坚持发展这个主题;全面发展;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重视: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二是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是以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为根本动力的发展观,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进步、各个社会子系统协调运作的发展观,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观,是以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向人本主义的回归。
科学发展观体现人与物的统一,亦即精神与物质的统一。人既是物质实体又是精神主体,既有物质生命又有精神生命,既有物质需要又有精神追求。人类活动离不开物质需要,但其本质上还是以精神需求为主要特征,物质需求是基础,精神需求是升华与向导。二者均有终极性,必须坚持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统一。每个人都希望有一种丰富的、充实的精神生活,希望获得他人、群体和社会的尊重、获得自由和民主,希望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显示自身的存在和价值。人们的这些要求和希望归结起来就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体现人类与自然界的统一,克服了传统发展观把GDP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唯一指标的缺陷。中国的发展要依靠技术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濟和节约型经济,避免走西方发达国家靠消耗大量资源获取财富增长的道路。自然界永远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人永远都是生物体和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发展的条件,也制约着人类的行为。科学发展观摒弃了传统发展观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要求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彻底转变观念,从传统的“人是大自然的主人”,可以随意支配自然、征服自然,转变为“人是自然的成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不再以人类自身的狭隘利益来对待自然界,而是以更高的境界和更广阔的视野把人类与环境、社会发展与生态发展融合在一起,树立一种新型的现代生态文明理念。既兼顾人类的利益,也兼顾自然界的和谐;既考虑当代人的生存,也考虑到后代人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体现人类与历史的统一。历史是人创造的,人也要对自己所创造的历史负责。近代以来,人类通过科学技术,使工业成为现实,大大拓展了自身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而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的加深,人类改造世界的力量也日益增大。正是在科学技术发展与工业化的历史过程中,人类把自己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客观对象,实现自然的人化,创造着适合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的理想世界,因而,工业化的过程也就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示。然而,工业化同时又是自然资源大规模消耗的过程,也是对自然环境不断增压的过程,因此,工业化面临着重大的历史课题,即如何保持未来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子孙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科学发展观讲求发展的可持续性,为人类的未来负责,要求必须处理好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要把发展的权利与发展的义务统一起来,既要实现和维护当代人的发展权,又不能剥夺了后代人的发展权,必须尊重他们的发展权利,保护他们的发展能力,为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尽义务、负责任。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和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1月第二版,第3页.
[2]彭树人.《理论学刊》“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期第二版,第135页.
[3]张兴国.《北京大学学报》“可持续发展与人的主体地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期第一版,第134页.
作者简介
发展研究 篇4
前言
我们都知道民族传统体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非常重要的有机组成成分,也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各个民族地区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和发展才创造出的地方特色文化,所以弘扬和继承地方传统体育的精神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样对于弘扬民族精神也是十分必要的。所以相关的政府部门要积极的宣传和发展相关的体育事业,还要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方式,发展的形式,还有就是不能一直的守旧,还要实时的进行一定的革新。
一、民族体育的特征
民族体育是相对于现代体育而言的一种身体活动的文化形态,其可等同于民族传统体育,所指的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独有的、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所创造,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积淀、保存和延续下来的具有民族特征的体育文化”。
1.多样性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拥有56个民族的多元化国度,而且在很多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都是不相同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更大的增加我们国家的多元化的进展,尤其是在每个民族的体育发展方面更是极具有地方的特色,每个地区都有属于本地区的特色体育项目。除了一些汉民居住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聚落外,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体育项目的数量甚至达到几千项,这些种类繁多的体育项目不仅仅是记载了这些民族的生活和生产的方式,同时还是在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而形成的文化精髓,同时另外一方面也显示了当时人们生活的人情面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还凸显了我国传统民族体育事业的文化内涵和特征。
2.群众性
对于我国各个时期的发展水平和方式来看,在比较的情况下可以发现,我国的体育文化事业都是在以一定群众基础的方面上才能让人们所接受,传统的体育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们的体质,丰富人们的生活。尤其是从现在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开始更注重精神和身体娱乐方面。在全民健身的今天,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都是延续了极具特色的运动方式,而且相关的体育运动的形式也在不断的简单化,不仅让身体得到更好地改善而且也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需要。
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
1.普及度不够高,在学校的教育缺乏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学到的一些体育项目都是从我们在学生时代所学习到的,也就是说学校的体育教学才是传统体育上的重要输出源头。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要想在很好的程度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必须要在青年时代进行积极的灌输和教育才能做好继承的事业。但是从目前的状态来看,我国的体育教学的事业明显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在体育课上常见到的就是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田径,游泳等项目,很少有学校将本地的极具特色或传统的体育项目的体育活动延伸到课堂上。
虽然有的学校开设了具有民族气息的体育项目的课程,但是这些只是在某种形式上就是为了走个形式或者是作个秀,并没有深层次的把这些体育项目内涵和具体内容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此外一些学校也没有配备相应的教育资源,学校老师也是缺乏相关体育项目的专业知识。甚至有些地区,早就摒弃了传统的体育项目,甚至病态的认为开展这类的体育项目是低俗的,不能成为主流的体育赛事运动,没有开设的意义。在一些大城市,只是注重学生们的学习和训练体育考试有关的科目内容,对于这些体育活动的其他项目都是不理睬的甚至是充耳不闻,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不少的青少年总是认为学习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都是没有什么用处的,更严重的就是认为这些传统民族体育项目都是落伍不时尚,对于传统民族活动都是缺乏兴趣,也会阻碍传统体育文化进一步的而推广和发展。
2.宣传力度不够,国民的喜爱程度不够
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相关的体育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关注,我国的体育健儿奥运会上取得51金的优秀成绩;在的伦敦奥运会上我们也是在所有参赛国里取得第二名的优秀成绩,成为世界体育强国。虽然我们的体育竞争力在不断的提高,但我们对于自己的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推动却是非常缓慢。对于非奥运项目的传统体育的宣传是少之又少,甚至是淡忘,这种状况让人担忧。总而言之,从另外一方面来说,电视广播报纸等传媒工具都比较倾向于西方的一些体育竞技项目这类所谓经济价值高的项目进行宣传报道,而对传统的运动项目报道的较少,直接导致民众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缺乏认识,也就成为了一种现状,这种状况也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如果这样长期发展下去,就会让我们传统的体育自然而然的被遗忘,甚至被抛弃。也就是说我们的体育项目永远不能和西方的体育项目拥有同等的地位。
3.资金投入较少,载体较少
如果想让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能够迅速的提高,就需要许多资金的投入,创设更多平台让传统体育能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本来应该用来帮助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些资金,现在却都用在了西方体育类项目上,是导致我国的体育项目自始至终的处于经费不足的状态,于是就陷入了这种发展不均衡的窘境。我们都知道,民族传统的体育经济大多数都是由相关政府来投入,从早期的状况来,一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是很高甚至一些地区经济较为贫困,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有的时候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只有大力的发展经济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对于体育竞技的经济支持。
三、我国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趋势
1. 将传统体育贯彻到教学当中
对于体育人才的培养,这要从青少年甚至儿童时期抓起。我们之前就提到过,我们现在的体育事业和教学仍然属于那种所谓的西方化。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还是以西方的体育竞技为主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在我国教学过程中展现魅力的机会。在我国大学的体育课堂上,最初的准备活动到正常的上课内容,运动的要点或者是最后的自由放松时间都很难找到具有当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有关内容。面对着许多对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不利条件,我们必须要把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进一步的`引入到课堂的教学当中去,这样不仅能够推进我们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互动,满足汉族的学生,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各个项目的体育项目的和好奇心,这样能在一定的方面上健全体育制度,提高学生对于民族体育运动的认可和积极性。在课堂上尽可能地设置一些传统的体育课程,并通过举办一些竞技比赛来达到更好的效果。这样的做法不仅带弘扬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帮助,还能够以这种方式来对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一定的创新和实现互动效果。
2.积极的开发使用民族传统体育的资源
我国的传统体育事业之所以会失去被人们喜爱的兴趣,失去继承或者是进一步提升的动力。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一些当地的政府部门不能够很好的利用和开发相应的资源。从这些年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传统体育的竞争性资源正在逐步的减少,和前几年的状况相比较来说,这些散落在民间的体育资源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甚至是分配不均匀。所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我国的各级文化部门体育部门都有责任,开展相应的治理工作,来达到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措施。在不断的创新和改进相关的措施之后,要积极寻求民族体育的进步条件和一些更有效的运行手段,来完善体育资源的分配不均匀的状况来达到与西方一些体育项目较为相同的水准,来完善我国的体育事业,让我国的青少年们能够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能够更好的使用民族传统的体育资源。
四、结束语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 篇5
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资助、清华经管学院主办的为期三年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项目首年研究工作已完成,成果研讨会于12月2-3日在清华举行。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甘肃省政府省长助理陈有安应邀出席开幕式并发言,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何建坤教授、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主席郑海泉致辞。汇丰与清华于今年3月18日就项目合作正式签约,由汇丰赞助清华1000万元进行为期三年的农村金融研究
当前,中国政府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政府规划的首位,而此研究项目的目标即是支持中国政府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此项目还着眼于让600位清华学子有机会深入农村,增强对中国农村地区的了解,从而帮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何建坤教授说:“汇丰支持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项目对国家、农村和农民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清华经管学院高度重视,并进行了积极的组织和实施。该项目不仅有助于学生们了解中……
汇丰银行主席郑海泉说:“汇丰通过与清华大学的合作来支持中国新农村的建设。我们的合作项目得到银监会及各级政府的支持。清华师生不畏艰苦,深入农村,获取了一手资料。汇丰北京分行的员工也组成了志愿者队伍,参与农村调研,从而深切感受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将与清华大学更紧密地协作,以确保这个重要的研究项目对中国农村的发展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第一年的研究任务已基本完成,主要工作包括:组织了170名本科生分赴青海、新疆、甘肃、河北四个省区的29个县,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社会实践与调研活动,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了四省的农村金融现状、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及教育水平;同时根据项目的总体目标,设计了由教师为主承担的专题研究,包括:农村金融市场经营模式的国际比较、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设计、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模式研究农村“小额贷款”可行性研究、农村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研究、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相关政策建议、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法律法规研究等七个子课题,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并结集出版。
此次研讨会共邀请40多位农村金融研究领域的专家和各地政府官员参会,与项目研究的师生们共同就项目阶段性成果进行交流研讨,对研究报告进行修改完善。通过此次研讨会的召开,项目第一年研究成果的水平得到巩固提升,产生一些具有实际政策意义的建议,并为项目第二、三年的研究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础。
附“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项目2006年阶段性研究成果摘要:……
⑴ 农民对突发支付性需求的低应对能力、农业的低风险抵抗能力、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增加非传统农业收入和其他收入需要的资金投入都决定了农民对贷款的迫切需求。本次调查中,需要贷款的农户占调查总户数的63.8%;贷款需求的最低数额为20元,最高数额为500万元,中间值为10000元。可见,小额贷款是农户最为迫切的需求。
⑵ 农民收入低和抵押品的缺乏导致农民的贷款需求不能很好地得到满足。虽然66.9%的农户可以得到贷款,但是其中51.3%的农户的贷款需求是由非正式途径(主要是亲友互借)提供的。可见,正规金融在农村金融市场的渗透率和覆盖面远不能满足农户的需求。
⑶ 商业银行吸收了富裕农户的存款(18.4%农户),给予农户的贷款却很少(4.5%农户)。可以说商业银行退出了农村的贷款市场,却没有退出农村的存款市场。
⑷ 农户从正规金融得到的贷款额度与家庭收入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83。所以,正规金融的贷款服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扩大了农民的收入差距。…… ⑸ 农户贷款最重要的原因是补充生产与经营成本,占需要贷款农户的45%,其次是治病(占17%)和子女教育(占13%)。所以,扩大公共财政的覆盖面,解决农民的医疗和子女教育问题,可以有效地缓解农户的贷款需求。……
⑹ 非正规金融的贷款利率水平明显高于正规金融,使得低收入农户的最终加权利率水平为14.5%,少数农户支付的利率水平达到30%。但是没有一个农户因为高利率而产生民事纠纷。高收入的农户愿意接受高利率和实际接受高利率的比重都大大低于低收入的农户,说明低收入农户看重的主要是信贷的可得性。如果利率水平提高,将减少一部分高收入农户对借款的需求,增加对中低收入农户的供给。即,利率水平提高或自由化可能使得中低收入农户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贷款。
⑺ 信用社的农户小额信贷中对高收入农户有高覆盖率,实际覆盖率和毛覆盖率分别为49%和92%;随着收入水平的降低,信用社的覆盖率有明显下降,对收入水平低于3000元的农户,两个比率分别下降为58.3%和31.5%。信用社这种啄序的结果使得大部分中低收入农户无法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融资支持。
⑻ 信用社的贷款啄序还体现在对不同的贷款主体实施不同的贷款配给标准。在信用社的小额信贷中,贷款的上限水平在5万元人民币左右。而能够获得较高数额贷款的农户通常是高收入农户,低收入农户基本无法获得较高数量的贷款。在信用社的贷款实践中,大多数信用社并没有有意识地、明确地制定主要向高收入农户贷款的政策,但在“信用村”和“信用户”的确定中、在“信用等级”的评定中,农户收入都是一个重要的指标,这使得高收入农户可以获得较多的贷款数量。而对于低收入农户,如果可以从信用社获得贷款,其贷款的数额往往较低,仅是维持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数额。所以,对于低收入农户,小额贷款只能帮助他们维持生计,难以帮助他们走向富裕。
⑼ 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社尚不能完成满足具有广泛、持久的小额信贷需求的任务,实际上也不具有农村金融领导者的地位。为了满足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放宽市场准入,放松利率管制,将其纳入金融监管系统,形成多种机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可能是有效地提供金融服务和缓解农村金融抑制的途径。
《陕西城市发展研究》 篇6
1刘科伟
(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全书内容共有六章,书末附录两篇专门研究重点城市发展的论文。
第一章从理论上论述了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指出了区域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和城市发展为区域中心的必然性,强调了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城市在带动不发达地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陕西城市的起源、发展历史,从夏商周直到90年代初,包括了各个历史时期,以近现代为重点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城市发展。
第三章主要对陕西城市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陕西城市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化发展落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作用不够突出;多数城市的职能还处在城市发展的初级水平,中小城市发展缓慢,城市规模等级不完善,中间层次弱缺;城市分布的空间差异明显,地域结构亟待调整等。
第四章主要从影响城市和城市化发展的区域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与区位条件等几个方面对陕西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作了分析、预测。指出社会经济条件和交通与区位条件是影响陕西未来城市发展布局的主要宏观区域因素,而自然资源和自然地理条件则是影响城市微观布局的重要因素。在对城市发展的区域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化水平与农村发展、工业增长、第三产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模型和城市化发展规模相吻合的逻辑斯蒂曲线模型,并运用这些模型对陕西2000年、2010年、2020年的城市化人口和城市化水平进行了预测。
第五章在前面几章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陕西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体系作了展望。指出必须根据区域国土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规模、速度、水平及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要求,来确定城市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布局,使城市的发展、分布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与区域的环境容量相适应。同时还强调,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应以区域工业化和商品经济发展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区域(如矿产资源开发区、铁路、公路交通干线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区等)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在城市的发展上,除继续有控制(主要是控制城市人口过快增长,用地过多,环境污染)地发展首位特大城市西安外,加快发展宝鸡、汉中、渭南、榆林、延安、商州、安康等区域中心城市,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此外,还应有计划地发展一批新的建制市。
第六章主要论述了为实现所设想的陕西城市发展目标,推动全省的城市化发展应该重点做的几方面工作。包括:(1)加快工业化的步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特别是非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2)加快陕北、陕南和渭北能源、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发展。(3)加快以铁路、公路交通干线、电力、通讯和市政设施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和城市化的发展创造条件。(5)搞好区域规划、国土整治和城市规划,完善城市体系,促进城市的发展。特别要抓好关中以西安为中心的城镇群建设。
发展研究 篇7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问题,发展策略
自从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 全国各地的电视台争相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 如安徽台的《第一时间》、湖南经视的《都市时间》、福建台的《现场》等。这些新闻栏目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观众的普遍欢迎。2009年的央视两会报道在栏目设置、嘉宾选择、节目表现形式上都体现了“平民化”的特点, 使观众觉得平实亲切。
关于“民生新闻”的定义, 目前尚无定论。虽然如此, 我们可以这样说, 民生新闻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新闻, 在内容上关注群众的生存状况、喜怒哀乐, 在形式上充分运用先进的传播手段, 以期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 进一步拉近电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民生新闻是平民视角, 民生内容, 民本趋向。民生新闻不是一个有关新闻体裁样式的具体概念, 而是一个新闻形式的综合概念[1]。
民生新闻的迅猛发展要归功于它独有的特点和优势。首先, 关注民生现场, 贴近百姓生活, 平民化色彩浓厚。其次, 服务性强。民生新闻是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下, 以服务化的理念来关注民众生活, 使新闻变得可看、管用。再次, 报道领域宽广。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 可以说是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扫描。最后, 地域性强。民生新闻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由于各地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不同, 民生的具体内容也不同。
一、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说, 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 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 内容缺乏深度。
目前以“直播”、“快报”等命名的民生新闻节目占领了晚间新闻部分时段, 以至于“千台一面”的现象日益突出, 致使新闻节目从框架到策划思路, 从内容到主持风格与表现形式都似曾相识。大量可以创新形式、挖掘题材、拓宽领域的新闻素材没有被真正被发掘。某些“民生栏目”只是一味地报道天灾人祸、邻里纠纷等琐事, 往往仅仅满足于对事件进行简单的记录, 使新闻流于表面, 缺乏思想深度。长此以往, 势必会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
(二) 内容庸俗化、娱乐化现象突出。
为了吸引观众眼球, 一些民生新闻对色情、暴力、凶杀内容趋之若鹜, 在制作手段上存在娱乐化倾向。为追求视觉刺激, 常常采用过程实拍、细节展现的报道手法, 从而使低级下流、污浊不堪的东西充斥荧屏。更有甚者, 在利益的驱动下, 不惜歪曲事实真相, 曲解新闻事件, 甚至将新闻事件庸俗化, 而置媒体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于不顾, 过度炒作, 一味追求轰动效应。
(三) 缺乏求实精神, 干预事件。
在人文关怀理念的引领下, 媒体在报道新闻时, 感情的天平往往倾向于弱势群体, 带上了鲜明的感情色彩。一些媒体的舆论监督缺乏“与人为善”的宽容态度, 陷入一种狂热偏执的状态, 经常处于激动或者浮躁情绪的状态下, 只听信当事人的片面之辞, 常常在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便迫不及待地发出报道, 或者打着人文关怀的旗号, 不问青红皂白对当事人大加讨伐, 犀利尖锐却缺乏冷静细致的思考[2]。“富士康诉记者案”便是一典型事例, 我们应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媒体应该具备人文关怀, 但是前提是保持头脑清醒, 具有严谨的态度。
乐于倾听老百姓的心声, 坚持片面“为民代言”的报道立场, 而不善于寻找能够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办法, 这样势必会使“民生新闻”主客体之间缺乏实质性的沟通。在一些舆论监督事件的报道上, 一些媒体以煽情的语言激起公众对一方憎恨, 对一方同情;或者诸媒体联合片面地宣传, 有意识地压制相反意见。这种“权力”的滥用, 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公众对政府、立法、司法的态度。
二、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诞生至今, 有如破竹之势迅速发展, 基本上占据高收视率和高市场份额, 一时的市场追捧使民生新闻难免会出现上述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的话, 将严重制约民生新闻发展。我认为, 电视媒体应该抓好民生新闻“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关怀”的本质, 结合地域实际情况, 走出一条符合发展趋势的“人文关怀”之路, 这样才能使民生新闻蓬勃发展。具体说来, 主要应该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 致力于民生, 提升节目品位, 创新节目形式。
电视民生新闻要突破同质化、形式化的障碍, 应该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 抓好节目定位, 培养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民生新闻区别于其他新闻的特点就是它关注“民生”, 因此, 其节目的定位也是关注人民生计, 关注市民生活, 因此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应该注意在语言中体现人文关怀。要培养出优秀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 首先要真正树立服务民众的传播观念, 提高自身修养, 加强主持人的基本功训练, 做到播说结合, 亲切自然, 用正确的观点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价值坐标和行动参照。其次要形成个性化的播报风格。要认清民生新闻的“关怀民生”的特点, 同时要具备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思维方式、独特的感受、独到的见解、独创的构思以及独有的表达。
2. 提升节目品位。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打造自己的品牌一定要提升节目的品位, 这就要求节目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格调, 而不是简单记录。因此, 节目应该适时引入“公共新闻”的理念, 将“民生”与“公共”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节目的文化含量与社会品格。此外, 还可以整合新闻资源, 实现跨区域联合。这需要不同地区的民生新闻加强合作和互动, 这样可以开阔本地观众的眼界, 提高他们的收视兴趣, 同时也丰富自己的节目内容, 减轻日常工作中的选题同质化、选题匮乏的压力[3]。
3. 创新节目形式。
为了解决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形式日趋雷同的弊端, 创新节目形式迫在眉睫。可以尝试本地民生新闻方言播报, 如把评书等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新闻当中。在评论方面, 应该力求幽默、风趣, 点到为止, 寓庄于偕, 让观众在耳目一新中受到某种启迪[4]。在观众互动方面, 可以采用电视、博客、播客三种形式立体化全方位地展开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让老百姓参与到节目的制作当中来, 或者让观众自己制作节目, 而媒体只是对其把关、修改。
(二)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强化舆论监督, 确保不越位。
针对目前一些媒体娱乐化、庸俗化现象突出这一状况, 电视民生新闻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1. 记者要深入群众生活。
这样才能真正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才能拍摄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民生新闻。
2. 坚持“政治家办台”。
增强政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是新闻工作者的第一要务。要把正确的舆论导向放在第一位, 防止电视民生新闻低俗化, 让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的民生新闻唱主角。
3. 以正面报道为主。
新闻从业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 加强责任感的培养, 以推进和繁荣先进文化;传播有益文化, 改造落后文化, 批判腐朽文化。
开民生新闻先河的《特别关注》、《南京零距离》、《新闻夜航》等均以对社会的丑陋现象进行揭露和解析为其舆论监督的特色。电视媒体在进行监督性报道时, 不能动辄以“救世主”、“包青天”自居, 以判官的口吻, 将个人化、情绪化的东西掺入报道之中。
媒介监督的过程主要是“监察”, 告知以真相、真情, 推动民意去督促, 往往就造成了媒介的“越位”, 特别是媒介的批评性报道, 甚至会影响到司法程序, 造成“媒介审判”现象[5]。因此, 媒体应该坚持客观公正报道, 杜绝主观臆断, 弄清事情原委, 深挖新闻背后的新闻, 做到监督而不添乱, 解决不包办, 到位不越位, 发挥电视特有的舆论监督功能。
(三) 倡导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深化报道。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强调报道立场的中立性, 主张记者坚持中立的立场, 不带个人偏见和感情色彩, 客观平衡地反映事实, 报道新闻;记者不追随利益集团或政党组织的价值判断, 而是完全按照“新闻价值”的客观判断来选择新闻, 报道事件。强调报道事实的真相, 而且要报道事实的全部真相。专业的新闻自有精神, 为公众提供尽可能翔实、客观、公正的报道, 实现“为公众服务的目的”[6]。
新闻从业者应该以专业主义的核心价值作为报道电视民生新闻的标准, 体现民生的情怀, 以及以人为本的价值趋向, 立足于民, 取之于民。这样, 电视民生新闻必然会受到观众的青睐。
记者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 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出发, 审时度势, 准确捕捉社会影响最大, 最受人们普遍关注的敏感问题, 必须用社会价值来判断报道的价值, 加强新闻选择。
民生新闻的题材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快速反映民情, 引起民众收视兴趣的层面上, 更不是那些“世俗化”的东西, 而应向纵深拓展, 开辟引导新的健康生活方式及主流价值观念, 体现深度的人文关怀的内容, 最终显现媒介强大的文化整合能力。
三、结语
尚处在发展中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 虽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但是这类节目在诸多省市电视台的相继成功“打响”, 无疑对国内电视新闻界的采编理念注入了新的活力, 民生新闻将拥有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民生的内容及其精神理念将会贯彻于电视新闻发展之中。电视新闻从业者应该逐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发扬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不断创新节目形式, 当好“把关人”, 使电视民生新闻健康、稳步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红.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反思[J].新闻知识, 2006, (8) :69.
[2]王履臻, 贾大雷, 金鑫.浅谈民生新闻及其误区[J].新闻传播, 2006, (4) :39.
[3]徐海东.民生新闻应致力于民生[J].2006, (7) :33.
[4]江斌.民生新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新闻前哨, 2006, (9) .
[5]毕一鸣.“让民做主”还是“为民做主”[J].当代传播, 2007, (3) :15.
发展研究 篇8
[关键词] 体育用品业发展现状研究
一、前言
体育用品产业作为一项朝阳产业,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之一,已成为推动一个国家乃至于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加入WTO后我国体育用品产业以200亿美元的保有量高居全球前几位,而且每年还以超过15%的速度递增,在2004年底,我国体育用品消费已超过1500亿元。但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这种大而不强,以加工贸易为主,主要为外商加工、贴牌生产,体育用品出口缺少自己的品牌的现实,使我们不得不关注它在未来发展中的问题。
二、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现状
1.体育用品产量大,贸易广泛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全球65%以上的体育用品生产份额。近年来,我国体育用品出口一直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幅度。以2003年为例,体育用品出口总额78.20亿美元,占我国外贸出口总额的1.78%,从出口市场结构看,我国各种体育用品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运动鞋就出口到173个国家和地区,运动服出口到138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我国体育用品的贸易在世界体育用品的贸易中只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已是名副其实的体育用品制造大国。
2.体育用品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从事体育用品业的企业约为20000~25000家,而占世界体育用品销售额三分之一的美国,其体育用品生产厂家也仅为1400家左右。从数量上看我国的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的数量是相当庞大的,但从单个企业规模上看,相当一部分“企业”也就是“家庭作坊”,按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作真正的企业。即使我国年销量最大的李宁公司,和阿迪与耐克相比也有着巨大的差距,耐克与阿迪分别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21%和15%,可以说数量众多的小企业构成了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主体。
3.体育用品以加工贸易为主,缺少品牌
随着分工的专业化,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大都选择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等生产方式。这些方式简单,仅依靠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条件就可以完成。“2003年,我国体育用品出口一般贸易只占到出口总额的38.18%,加工贸易占56.80%,其他贸易占5.02%”我国出口的体育用品中很少以自己的品牌出口,多数是贴牌生产,即使以自己的品牌出口的产品,多数是低挡产品,并且是出口到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各国著名体育用品公司大都在我国设有工厂,我国的很多企业以接受这些企业的定单维持生存。
4.体育用品制造技术水平低,利润少
目前我国多数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比较低,研发能力不强,高素质的科研、营销、管理人才匮乏。多年来从事贴牌生产的经历使我国很多企业停留在原始的生产水平上,廉价的劳动力成为他们获取利益的主要因素,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从事高级的生产活动,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另外,企业的规模也对研发水平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技术创新,生产缺乏后劲。即使出口再多的产品,也只能赚取少量的加工费。世界不少行业确实在向我国转移,但只是生产的转移,不是利润的转移。
5.体育用品生产区域相对集中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体育用品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应,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的区域集中性也非常明显。大部分的企业集中在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5省(市),其集中度超过了85%。另外,从体育用品的种类上看也呈现出一些区域性,运动鞋主要集中在福建省的晋江、广东省的东莞、浙江省的慈溪、江苏省的昆山;运动服主要集中在福建省的石狮、广东省的中山、浙江省的海宁;体育器材主要集中在浙江省的富阳、苍南、江苏省的江都、泰州,河北省的沧州;篮、排、足三大球用品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的奉化、富阳和福建的长泰、永林等。
三、加入WTO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机遇和挑战
WTO作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织,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的今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组织成员国的贸易量占了全球贸易总额的90%以上,我国已于2001年正式加入WTO,加入WTO后,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机遇主要有:人世关税税率的降低,可用最低的价格,大批引进国际新型材料,降低采购成本;我国消费者可以花同样的钱获得最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也为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创造更多更宝贵的学习机会,使其积蓄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便更好的与国际接轨,振兴民族品牌,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加入WTO对我国体育用品产业带来的主要挑战有:现有的市场法则不仅难以适应目前的市场运作需求,而且与国际市场惯例、法规相差很远,难以适应与国际市场信息的竞争,更谈不上有效的法律保护。同时,国产体育用品在标准、技术、质量成本同,以及规模效益和管理经验理念与国外同行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加之我国体育用品起步较晚,经营规模分散,企业间技术和信息封闭,合作化程度低,劳动密集型产品重复生产严重,规模经济基础较差,没有真正形成大批经得起国际市场风浪考验的民族品牌,就整个行业而言,仍属于需要政府在一定时期给予保护的幼稚行业。
四、我国体育用品市场发展研究
1.市场潜力大,购买力增加
2004年底我国有在校小学生1.12亿人,普通中学生8695万人,中等专业学校554万人,普通高校本专科学生1333.5万人,研究生82万人,成人本专科学生419.8万人,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774.5万人,加上各种政府机构、各类企业其他在职人员等,上述人群形成一个超过3亿的庞大的体育用品消费主体。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在教育、健身方面的投资将大幅增加,体育用品市场的潜力也将不断增加。
2.我国体育用品行业组织不断完善
我国体育用品联合会作为我国体育用品业的行业组织,成立于1993年。成立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在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它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早已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激烈的市场竞争期待着市场游戏规则的不断更新和适应,企业期待着行业组织为他们指出方向。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中国企业必将进入国际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仅靠企业是难以解决的。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不仅是全国人民的喜事,更是中国体育用品业难得的市场机遇。但是在怎么抓住这个机遇上,企业也向行业组织伸出求援之手。这是这种种需求,期待着体育用品联合会在行业领导和企业服务上“到位”,也促使联合会进行思考。
3.注重能力培养,加强技术、制度和管理创新
在防范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所面临的风险时,就要从培养企业的核心能力入手,简单地说就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制度创新就是通过调整和改革企业的产权制度、经营制度和管理制度,使企业内部各要素合理配置,并发挥最大的效能;管理创新是在企业的微观框架内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包括企业文化创新、战略管理创新、组织结构创新、营销管理创新等。三者的创新使企业从技术手段到管理方式、从微观制度到宏观战略都得彻底的变革,必将促进核心能力的提高。
4.调整心态,注重执行
企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企业要保持冷静的心态,要注意执行的理性。当企业作好长期规划,树立品牌目标时,要通过理性的执行来完成这一目标,首先,要注意在贴牌过程中的学习,特别是容易学习的质量管理和企业管理方面,为企业的发展作好管理的基础。其次,要注意做自己的东西,坚定科学的、动态的执行策略。最后,要設法超越自身能力的边界,在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管理上力求突破。
5.整合资源,适度扩大规模
根据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区域优势,加强企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产业集群内产品开发、市场开发中心和信息平台。整合内部资源,建立一个开发的资源服务系统,弥补与市场接触不足的空白。产业群内不能只是单纯的强调数量,还应该强调部分企业的整体规模,规模较大的企业应该依靠自己整体实力的优势,并购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作好本体企业与并购企业之间的各种衔接与磨合。另外,企业还应该注意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注意在高层次上的合作,特别是市场开拓和技术研发方面,要充分享受合作企业应该获得的利益和成果。
总之, 当前我国体育用品产业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产品和管理都还很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只有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经验和方法,我国的体育用品产业才可以加快发展,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连桂红:中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与CIS战略[J].体育文史,2000(1):24-25
[2]席玉宝刘应 金涛: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状况分析[J].体育科学,2005,25(12):22-27
[3]杨再惠:提高我国体育用品业国家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8):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