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危重护理常规

2024-10-01

神经外科危重护理常规(精选9篇)

神经外科危重护理常规 篇1

内科篇 神经内科常见危重症护理常规

第一节 神经内科危重症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重症脑出血护理常规

(一)评估及观察要点

1.确认患者身份,询问评估患者起病情况、主要症状、既往史及发病时的伴随状况。2.立即行心电监护、血压、指氧饱和度的监测,快速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道的通畅情况。并遵医嘱监测随机指血糖和行血气分析。

3.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是否有头痛、意识障碍、言语障碍、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吞咽障碍等。快速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观察瞳孔的大小及四肢运动功能情况;了解脑出血定位诊断,评估患者影像学资料,初步评估脑出血的量及性状。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评估患者是否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及脑疝的前驱征兆,观察是否伴有呕吐,并观察呕吐的量、颜色及性状。

5.评估压疮的风险:评估患者全身皮肤情况,准确记录,做好与家属或工作人员就病人皮肤情况的交接记录并签字确认。

6.评估跌倒/坠床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必要时给予约束,并告知病人及家属取得支持和配合,并签字。

(二)护理要点

1.就地抢救为主,急性期尽量减少对病人的搬动,绝对卧床休息2-4周,抬高头部15-30度。

2.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患者呼吸速度、深度、节律。伴呕吐者行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减少和预防呼吸道并发症,酌情给予吸痰、口咽通气管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性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3.避免颅内高压,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神志、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及时、正确使用脱水剂;避免用力咳嗽、解大便等动作;为患者吸痰时动作轻柔,吸痰管不易过深,以免诱发剧烈咳嗽反射导致颅内压急剧升高。

4.遵医嘱急性期伴胃液隐血阳性者禁食24-48小时,早期安置胃管,行胃液性状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遵医嘱调整病人的进食量、性状及时间。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应宜早给予鼻饲,鼻饲前先抽胃液,检查胃管是否早在胃内,观察是否有出血等,注意病人胃残留量等消化情况。

神经外科危重护理常规 篇2

1 湿化的方法

湿化的前提是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 液体入量随病情不同而不同, 机械通气时, 液体入量保持每天2500~3000ml。按照不同的湿化方法将人工气道的湿化分为如下几类:

(1) 电热恒温湿化器:可以加温湿化吸入管道的气体, 预防气道水分丢失过多, 避免分泌物黏稠和排出障碍。

(2) 气道内间断推注法:临床常用注射器取湿化液 (0.45%盐水) 3~5ml, 取下针头后将湿化液直接滴入人工气道, 常在吸痰前推注。

(3) 气道内持续滴注法:传统持续法是以输液管持续滴注, 目前临床应用微量注射泵或输液泵持续注入较多见, 因为二者具有定时定量持续湿化的作用, 成本低、操作简单, 能有效防止痰痂的形成。

(4) 雾化吸入:通过文丘里效应[3]将药物水溶液雾化送入气道后在局部发挥药物作用。

(5) 人工鼻:人工鼻又称温—湿交换过滤器, 是利用人体呼出气体的温度与水分来加温湿化吸入的气体, 同时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

2 湿化液种类与量的选择

(1) 湿化量:一般认为长期湿化的病人每天的湿化量在300~500ml, 小于300ml起不到湿化作用, 大于500ml则成为湿化过度。确切的湿化量必须视室温、空气湿度、通气量大小、体温、病人的出入量、痰液的量和性质作适当调整。

(2) 湿化液种类:传统的气道湿化液主要为生理盐水 (0.9%氯化钠水溶液) 。临床上应用生理盐水滴入气管的目的是增加呼吸道腔内水分, 稀释痰液, 利于咳痰或吸痰, 避免痰液淤积造成的肺部感染, 实验表明生理盐水进入呼吸道后随着呼吸水分蒸发, 盐分沉积在肺泡及支气管成高渗状态, 氯化钠的浓度逐渐增高, 在气道内形成高渗环境, 导致痰液脱水变稠, 不易咳出, 甚至形成痰痂、痰栓, 使呼吸道防御功能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减弱, 肺部感染率随气道湿化程度的减低而升高。而0.45%盐水和蒸馏水气道湿化效果相对较好。蒸馏水不含盐分, 对气道无刺激, 稀释粘液的作用强, 湿化效果虽好, 但蒸馏水有渗透细胞膜和进入细胞内的特点, 可使气道和支气管肺组织细胞出现肿大现象, 滴液时间越长, 细胞肿大数量增加, 用量多时也可增加气道黏膜的水肿, 使气道阻力增加, 临床上应慎重使用。我们采用的0.45%盐水属低渗溶液, 水分蒸发以后, 留在呼吸道内的水分渗透压符合生理需要, 痰液变稀, 保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 不易形成痰痂、痰栓, 痰液稀薄, 不需重复吸痰, 减少气道黏膜损伤, 经临床验证采用0.45%盐水进行气道湿化较为理想的。

3 湿化效果的监测

(1) 人工鼻:在人工鼻和气管导管间存在有冷凝水为较好;没有冷凝水而分泌物性状及量没有变化为一般;没有冷凝水而分泌物明显变稠为差。

(2) 热加湿器:如有吸入气温度监测应使吸入气温度处于31-35℃;分泌物稀薄或由粘稠变稀薄为较好;分泌物性状及量没有变化为一般;分泌物明显变稠为差

经临床实验表明, 人工气道的建立是一个治疗过程而非简单的操作。在人工气道的护理管理中, 采取有效措施, 针对性地为病人进行气道湿化, 保证分泌物引流通畅, 控制感染, 减少并发症, 以达到最佳的湿化疗效, 维护呼吸道正常的功能, 从而使病人早日康复。我科自2005年8月至2013年7月共采用人工气道病人85例, 其中5例昏迷患者咳嗽反射消失, 未实施堵管, 2例切开局部出血, 5例气管塌陷, 未实施堵管, 5例他科带入耐药菌者现痰培养显示耐药菌培养转阴, 其他患者经过加强护理后均顺利拔管, 康复出院, 无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施毅, 陈正堂.现代呼吸病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 1.

[2]李有莲, 郭搂英.气管切开后呼吸道护理相关因素的监护[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10 (2) :141.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转运途中的护理 篇3

【关键词】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转运;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0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469-02

神经外科危重患者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经过初步的抢救、治疗后,因诊断与治疗的需要,常常需要在一定时间后到检查科室进行必要的检查,或者经过病房初步抢救后需要立即转运到手术室进行急诊手术。在转运途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间,但存在着许多对患者病情不利的因素,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安全隐患,如气管套管的脱落,呕吐物致呼吸道梗阻,缺氧,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留置管路的脱落,静脉输液管道脱落,伤口裂开,颅内再次出血等。

有文献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重症患者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死亡率比正常高出9.6%的危险[1]。因此,转运途中的细致护理对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有着重要的意义。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共对246例危重患者实施院内转运,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6例中男148例、女98例,年龄6个月-82岁,其中颅脑损伤患者162例,脑血管意外84例,其中院内转运需要机械通气支持者4例,需2个通路以上静脉输液者66例,留置引流管患者112例,2例在转运途中病情加重,3例在手术台上呼吸心搏骤停,1例在转运途中留置引流管脱落,5例在转运途中静脉输液管路脱落。

2 转运的目的

进行CT、DR、B超、磁共振等检查或者急诊手术。

3 转运的要求

3.1 转运前患者的评估 转运前主管护士应与主管医生一起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估计安全转运的可行性。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道管理、留置管路的情况、用药情况、途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等。如果患者在转运前生命体征不平稳或是病情危重随时存在生命危险而又必须转运的情况下,应有主管医生与护士一起护送,并做好转运前的各项准备,如必要的急救药品、仪器等。医护人员应将转运途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告知家属,向患者或家属作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征得家属同意并签字,取得配合,才能实施转运。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各处连接是否紧密,最好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确保转运途中保持有效的静脉通路。根据不同的病种及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最好以整床转运,避免因搬运造成管道脱出,甚至加重病情。对于昏迷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3.2 转运人员的要求 负责转运的护士应有丰富的应急经验,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处理应急问题的能力。若患者生命体征不平稳或者病情危重随时存在生命危险,则转运时主管医生应当一起护送,同时途中至少需要2名陪同人员。

3.3 转运器材的准备 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准备好必需的盐酸肾上腺素、阿托品等急救药品和监护仪、便携式氧气瓶等器材,同时应保持急救药品的数量和质量,器材都安全可用,报警音量应调最大,电动力仪器应保证电量充足。

3.4 转运前充分准备和处理 转运前护士应测量生命体征,昏迷病人应佩戴手腕带,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各连接是否紧密,并妥善固定,防止管道扭曲滑脱,清空尿袋,检查各种转运中应用电动力仪器蓄电池的情况,保证电量充足。转运前应尽量祛除增加颅内压的因素,清理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并带上便携式吸痰器,呼吸困难或血氧饱和度较低患者先行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备好人工呼吸气囊或便携式呼吸机。对于昏迷患者应备口咽通气管及人工呼吸皮囊、气管插管等用物,对于有气管切开,应检查人工气道的固定情况,必要时加固,防插管脱落或移位。检查各引流管如胃管、胸管等,不要夹闭,并妥善固定,防止脱出。妥善约束烦躁患者,控制躁动,必要时适当遵医嘱使用镇静剂。输液时选用静脉留置针,特殊药物用微剂量输液器或微量泵,检查静脉通路是否通畅,各处连接是否紧密。便携式氧气瓶或氧气袋应充满氧气,并检查氧气装置是否通畅。尽量使用便携式氧气瓶供氧,因为便携式氧气瓶的氧浓度与氧流量比较好控制。根据不同的病种及病情轻重,选择合适的转运工具,最好以整床转运,避免因搬运造成管道脱出,甚至加重病情。护士在转运准备过程中,保持有条不紊,动作熟练,并实施心理护理,使患者及家属有安全感,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2]。

3.5 转运时细心观察和护理 护士在轉运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同时应记录各项监测指标数值、意识活动状态、转运途中抢救和治疗经过等。抬高头部、妥善约束,保护各种管道通畅、固定良好,外伤患者要注意伤口敷料渗透情况,内出血患者观察皮肤湿度、神志状况,有无休克发生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冬天应注意保暖。转运中动作有条不紊,遇到病情变化能沉着冷静,给予必要的应急处理。使患者及家属有安全感,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4 总 结

转运患者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重症患者的院内转运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甚至生命体征的改变等。因此,重症患者转运前,医护人员应认真评估院内转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充分估计意外,应规范患者转运制度,采取恰当的保护措施是安全转运的保证。转运前要做好人员、仪器、药品的充分准备,配备有经验的转运队伍、合适的转运设备,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做好应对措施,转运途中保持监护与抢救措施不间断,可降低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风险性和伤残性,为明确诊断,得到更有效的救治奠定基础。以确保患者转运安全,提高抢救成功率,延长患者生命,将是每一名急诊医护人员的职责,才能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患纠纷及医院内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林涵真,危丽华,董馨.急诊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17(7):4027.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试题考题 篇4

一、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经口插管时协助患者取

平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向后仰,使

口、咽、气管

在一条直线上。

2、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一次性吸痰管,吸痰顺序为气管内

鼻腔

口腔,每次吸痰时间不能超过

秒。

3、每日尿量小于

400

ml称为少尿,少于

ml称为无尿,超过2500ml为多尿。

4、鼻饲时患者应取

半卧位

或床头抬高30°。

8、石膏未干前搬运患者时,须用手掌托住石膏,忌用手指捏压,注意保护石膏,不要变形与折断。

9、多重耐药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种或三种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二、单选(每题3分,共15分)

1、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应低于患者胸部水平:(A)

A

60-100cm

B

40-60cm

C

20-40cm

D

与胸部平齐

2、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包括哪些?(D)

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B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C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D以上全对

3、体位引流宜在饭前(B)进行,每次15~20分钟。

A

1小时

B

半小时

C

2小时D

4小时

4、每次鼻饲前要回抽胃液,胃内容物>(A)说明有胃潴留,应延长鼻饲间隔时间,减少鼻饲量。

A

150ml

B

100ml

C

50ml

D10ml5、体位引流痰液黏稠时,可给予(D),以便稀释痰液易于咳出。

A

扣背

B

吸痰

C

震动排痰

D雾化吸入

三、多选题(每题3分,共24分)

1、气管导管引起阻塞的原因为:(ABC)

A.气管导管扭曲

B.气囊压偏心

C.分泌物粘结成痂阻塞

D.气管导管断裂

E.患者咳痰无力

2、静脉导管堵塞常见原因:(AB)

A.血凝块堵塞

B.静脉营养物质粘附于管腔内壁所致的堵塞

C.导管扭曲

D.导管受压

E.导管断裂

3、体位引流前护理评估的内容:(ABCE)

A.评估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有无呼吸困难

B.评估患者咳痰的性质、量,是否痰中带血

C.评估痰液或脓液在肺的积聚部位,确定体位引流

D.评估患者经济状况

E.评估患者对体位引流的了解程度和心理状态。

4、协助拍痰时,叩击部位:(ABDE)

A.由下往上

B.由外向内

C.每个部位拍1~2分钟

D.每2~4h一次

E.避开胸骨(前胸正中),脊椎,肝,肾,乳房等位置

5、留置尿管健康指导内容:(ABCDE)

A.指导患者必须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防止尿管受压、扭曲,尿袋固定必须低于导尿管,防止尿液倒流。

B.如病情允许,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达到自然冲洗膀胱的目的。

C.保持尿管、尿道口周围及会阴部清洁。

D.向患者讲解长期保留尿管应定时开放的必要性。

E.鼓励患者在床上、床下多活动,预防出现感染和泌尿系结石。

6、胃潴留时,应采取以下措施:(ABC)

A延长鼻饲间隔时间

B减少鼻饲量

C给予促进胃动力药

D多饮水

E观察

7.、为保持牵引效能,经常检查有无阻挡牵引的情况:(ABCDE)

A被服、用物不可压在牵引绳上。

B牵引重量应保持悬空,如坠落在地上或触靠床栏上,都会失去牵引作用,也应及时纠正。

C牵引绳不可脱离滑轮,牵引绳要与患肢在一条轴线上。

D在牵引过程中,身体过分的向床头、床尾滑动,以至头或脚抵住了床头和床尾栏杆,而失去身体的反牵引作用,应及时纠正。

E根据病情决定牵引的重量,不可随意放松或减轻。

8、石膏固定患者应观察:(ABCD)

A肢端皮肤颜色

B肢端皮肤温度

C肢端皮肤有无肿胀

D感觉及运动情况

E心理变化

四、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气管切开辅助呼吸的患者,应随时排空气囊,以免连续过长时间压迫造成气管粘膜缺血坏死。(×)

2、呼吸机管道中如有积水应定时倾倒,切忌返流入湿化器内。(×)

3、定时开放尿管,避免膀胱过度膨胀,保护膀胱的反射功能。(√)

4、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可以使用置管侧手臂作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物锻炼。(×)

5、胸腔穿刺过程中患者不得变换体位,防止针头移位而刺破肺泡。(√)

6、胸腔闭式引流拔管前嘱患者深吸气,摒住呼吸,以免拔出引流管时管端损伤肺脏或者疼痛及造成气胸。(√)

7、鼻饲后1小时内尽量少搬动患者,以减少流质食物返流引起误吸。(√)

8、为预防骨牵引感染,应用75%乙醇每日2次点滴钻孔处。(√)

9、石膏包扎不宜过紧而产生压迫感。(√)

10、气管切开辅助呼吸的患者,并应定时排空气囊,以免连续过长时间压迫造成气管粘膜缺血坏死。(√)

五、多重耐药菌感染主要通过什么传播,简述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措施有哪些?(21分)

答:主要通过接触传播,⑴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必须进行接触隔离,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3)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4)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卫生洁具、医疗护理物品单独使用

。(5)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6)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篇二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考试试题

科室

姓名

得分

填空题

(每空2分)

1、应将危重病人安置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2、卧位与安全:根据病情酌情给予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昏迷神志不清,烦燥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压疮防治垫等。

3、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心电监护和神智、瞳孔等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4、保持

通畅,遵医嘱给药,保证治疗。

5、加强基础护理,做到病人卫生三短九洁,即、、;——、——、——、——、——、——、——、——、——、—

四到床头

6、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摄入、、含维生素高的易消化食物。

7、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储留者,行诱导排尿无效可行导尿术,需保留尿管,按保留尿管护理,大便干燥便秘给予。

8、保持各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同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防逆行感染。

9、心理护理:勤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消防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10危重病人病情变化的风险评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评估:

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一每题

3分)

1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先将吸痰管插入气道超过内套管1~2cm,再开启吸痰负压,左右旋转边退边吸,切忌在同一部位长时间反复提插式吸痰,吸痰负压不能过大,以防损伤患者气道粘膜;吸引时间一次不超过15秒。

()

2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立即可以进食,也可以使用镇静剂

()

使用呼吸机患者发生缺氧和呼吸困难时,如不能马上找到原因,应立即脱开呼吸机,用简易人工呼吸器辅助通气

()

深静脉置管患者若深静脉导管被血凝块堵塞不通或呈半通状态,立即用空针向外抽吸,切勿将血凝块冲入血管内,否则易导致血栓栓塞;若回抽不通,应拔除导管。

()

癫痫持续状态病人护理可以用口表测量体温。

()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表现,立即予以快速、加压输血、输液,维持收缩压在100mmHg以上,脉率100次/min以下,CVP0.8~1.2kPa,尿量25ml/h。

()

7呼吸衰竭对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给予低浓度(25%一29%。)流量(1~2L/min)鼻导管持续吸氧。

()

患者急性左心衰时取平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减少静脉回心血量

()

急性肾衰竭高血钾症的表现(如四肢乏力,神志淡漠和感觉异常;皮肤苍白发冷,心跳缓慢或心律不齐,血压低;甚至出现软瘫,呼吸肌麻痹,心跳骤停)。

()

脑疝病人的瞳孔观察:两侧瞳孔不等大

()

答案

填空题

抢救室或重症病房

2应加用护栏

必要时给予约束带

专人护理

静脉通道通畅

5三短:头发、胡须、指甲短;九洁:头发、眼、身、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清洁;四到床头:医、护、药、水到病人床头)。

6高营养

高热量

7视病情予以灌肠

8脱落、扭曲、堵塞

9家属沟通

10神经系统的评估、呼吸系统的评估、心血管系统的评估、营养或代谢系统评估、排泄系统的评估、实验室检查、导管滑脱危险的评估

判断题

+

+

+

+

+

+

+

神经外科护理常规 篇5

一神经外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执行外科病人术前护理常规。

2、术前1天剃发,并将头部洗净。

3、颅内压增高病人,术前按医嘱给予脱水剂。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变化。

5、术前禁食12h,禁水4h,术前30min按医嘱肌注鲁米那0.1g、阿托品0.5 Mg。

6、向病人解释手术及麻醉相关知识,及配合的相关事项,清除不良心里反应。

7、术前留置尿管。

(二)术后护理

1、执行外科病人术后护理常规。

2、全麻未醒时,平卧,头偏向健侧;清醒后,血压正常,抬高床头15-30度;昏迷病人取半俯卧位或侧卧位。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舌后坠时可用舌钳将舌牵出或放置口咽腔通气管;定时翻身并叩击背部,促进排痰;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4、每小时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四肢活动情况。

5、禁食6h后进食,若为昏迷病人给予鼻饲饮食。

6、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7、预防压疮,每2h翻身1次。

二颅内压增高病人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有意识改变、头痛、呕吐、脉搏慢、血压高时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脱水治疗。

2、抬高床头15-30度。

3、持续或间断吸氧。

4、控制液体摄入量,不能进食者,遵医嘱成人每日补液小于等于2000ml,保持每 日尿量大于等于600ml。意识清醒者,给予普食,适当限盐。

5、使用脱水剂时应注意:准确及时;快速滴入(大于120滴每分),必要时加压滴注;记24小时出入量,观察有无脱水症状(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皮肤弹性差、眼球凹陷);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症状。

6、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注意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剧烈咳嗽和便秘;协助医师及时控制癫痫发作。

7、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8、发生急性脑疝时进行紧急处理。

(1)遵医嘱快速推注20%甘露醇125-250ml。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3)密切观察呼吸,心跳及瞳孔及意识的变化,呼吸骤停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同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4)留置导尿管,记录尿量,了解脱水的效果。

(5)紧急作好术前准备。

三颅脑损伤病人护理常规

1、根据病情及时采取抢救措施(如输液、吸痰、给氧)。

2、正确使用监护设备,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的变化,并详细记录。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4、及时准确执行医嘱。

5、针对病情采取对症处理

(1)躁动不安者给予制动措施,慎用镇静剂,以免影响意识的观察。

(2)活动性假牙取出保存。

(3)有颅骨骨折、脑脊液漏禁用棉球堵塞,用无菌敷料盖上。

(4)尿潴留、尿失禁及意识不清者给予保留导尿。

6、急需手术者做好急症手术准备。

四神经胶质瘤病人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执行神经外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有颅内压增高者可采取头高位,床头抬高15-30度。

3、有精神症状的病人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对其不要外出,并有家属留陪,以保证安全。

4、术前晚嘱病人排便。

(二)术后护理

1、执行神经外科病人术后护理常规。

2、麻醉未完全清醒前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醒后取头高斜坡位。

3、监测BP、P、R和T的动态变化,观察意识、瞳孔及肢体活动情况,每1-2h测量1次并记录。

4、保持切口敷料的清洁干燥,注意勿挤压瘤腔内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和颜色,如引流量过多且呈血性时,应警惕颅内出血。

5、术后如无吞咽困难,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然后逐步过度到软食。

6、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术后24h内帮助病人翻身时动作应轻柔,避免头颅过度扭曲和震动。

7、加强功能锻炼,对有偏瘫、失语的病人,鼓励病人增强治疗信心,指导其正确掌握日常生活技能。

8、观察有无癫痫发作症状,按时服抗癫痫药。

五脑膜瘤病人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向病人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手术及麻醉知识,需配合的事项。消除不良心理反应。

2、病人如有上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和女病人月经来潮等,要及时通知医生改期手术。

3、除常规开颅手术前准备外,应备血1500ml、(二)术后护理

1、执行神经外科病人术后护理常规。

2、全麻未清醒者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全麻清醒后取头高斜坡位,协助病人翻身时,动作应轻柔,防止头颅震动和过度扭曲。

3、密切观察Bp、P、R、意识、瞳孔及肢体活动情况并做好记录。

4、做好切口引流管的护理,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警惕有无颅内出血发生。

5、术后6h,病人清醒且无呕吐,则可少量进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然后逐步过渡到软食。

6、做好各种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7、防止癫痫,术后遵医嘱常规抗癫痫治疗。

六颅咽管瘤病人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执行神经外科病人术前护理常规。

2、有明显垂体功能低下者,术前2-3天遵医嘱开始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等。

3、术前1天剃头及备皮。

4、术前12h禁食,4h禁水。

5、术晨留置导尿管。

6、疾病相关知识、手术及麻醉相关知识,取得配合。

7、做好心理护理。

(二)术后护理

1、执行神经外科病人术后护理常规。

2、注意有无垂体功能低下症状,如嗜睡、血压下降等,按医嘱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3、如有丘脑下部受损,出现中枢性高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保持肛温38摄氏度以下。

4、注意有无烦渴、多饮、多尿等情况,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密切观察每小时尿量、尿色,若出现尿崩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同时应注意补充水、电解质。

1、注意视力变化。

5、定时复查电解质,及时纠正电解质紊乱。

6、准确及时使用抗癫痫药物,如发生癫痫及时使用抗癫痫药物直到癫痫发作停止。

七脑血管瘤病人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执行神经外科病人术前护理常规

2、如出现剧烈头疼、频繁呕吐、偏瘫等症状,应考虑有脑血管破裂出血,应配合医生,做好术前准备,行急诊手术。

3、密切观察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

(二)术后护理

1、执行神经外科病人术后护理常规

2、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的情况,如颅内压增高症状加重,及时通知医生

3、如癫痫发作应记录发作情况,并做好对症处理

4、做好各种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八脑室引流病人护理常规

1、引流管应妥善固定,烦躁病人或儿童更应严防导管脱出

2、更换敷料及引流管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3、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折叠。引流管最高点应高于眼睛外角15-20cm,使脑脊液缓慢外流,搬动病人时应暂时夹闭引流管。

4、记录每日脑脊液引流量,观察其性状,如发现脑脊液血色增加,病人有意识障碍应及时通知医生

神经外科危重护理常规 篇6

一、住院病人常规护理同肿瘤内科护理常规

二、灌注化疗、栓塞术护理常规(TACI、TAE、TACE)

1、向入院病人进行入院宣教,介绍病房环境、主管医生、护士,协助病人完善术前的各种检查例如:心电图、血常规、生化全项、凝血试验、B超或CT、穿刺活检取组织行病理检查等,做好检查前的宣教;

2、术前宣教,因人适宜,第一次行介入治疗的病人要详细讲解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途径、手术室的大致环境、术中配合、术前应做的准备,术后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及应对措施、注意事项。多次行介入治疗的病人以询问、复述出以上内容为主;

3、指导术前病人进行胸式呼吸的锻炼,深吸气、憋气默数10秒,为术中造影做准备,练习床上大小便,术后需卧床24小时,患肢要制动,须在床上大小便,如适应不良易出现尿潴留和便秘;

4、碘过敏试验,术中需应用一定剂量的造影剂,预防出现过敏反应;

5、备皮,范围:脐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包括会阴部;

6、术前4~6小时禁食水,防止术中出现呕吐和误吸;

7、遵医嘱准备术中用药;

8、术日将病人带至介入治疗室,与其护士交接、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所用药物、术中所用片子;

9、术后将病人送回病房,意识清醒者,以协助指导为主,工作人员将转运床摇至与病床平齐,一手压迫患肢穿刺点,保持肢体平直,另一手托其肩背部,利用健侧下肢及双肘支撑,移动躯体完成体位的转移;年老体弱、肢体活动障碍者需由医务人员协助搬运,方法为平车与病床保持平行、平齐、固定,双人,一人托肩背部与腰,一人托腰臀及下肢,同时使力将病人送至床上,(位臵可站在平车侧,也可以站在病床对侧),搬运时注意动作不要过猛,10、24小时内检查穿刺肢体的足背动脉搏动,肢体的皮温及颜色,穿刺点压迫、包扎是否完整,有无绷带过松或移位、渗血、皮下血肿;

11、移至病床后,休息10分钟,测量血压、脉搏并记录,开放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相应治疗,常规记录3天出入量,体温术日起连续监测3天,每日4次,正常后为每日1次;

12、术后饮食指导:术后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主诉决定是否立即进食,如:有饥饿感,无疼痛、恶心、呕吐,可即刻进食以半流食为主如:面片汤、米粥、菜粥、等,少量多餐,温度适宜,不要吃太多的甜食及奶制品,以肠胀气;如果患者术后疼痛严重、有恶心、呕吐情况,建议不要立即进食,需先对症治疗,待症状缓解后1小时方可进食,饮食原则:术后3天以半流质、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3天后如无特殊不适转为普通饮食,但仍应避免辛辣、刺激、过咸、过硬的饮食;

13、术后活动指导:术后4~6小时后协助患者床上翻身,一手压住穿刺点,一手托患者肩背部,主要靠另侧肢体用力,可以取左侧或右侧卧位,一般以术肢肢体不受压为宜,指导陪护人员按揉背部与腰部的肌肉。

14、术后12小时医生可拆除加压绷带,凝血功能异常者需压迫24小时,指导患者四肢伸展、双腿缓慢屈膝,然后再坐起,如无头晕不适,再下地活动,但不要做剧烈运动,如:蹲位猛然站起,踢腿等,仍需观察穿刺点愈合情况;

15、卧床期间加强巡视、观察,协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满足患者的生活需要;遵医嘱完成患者的治疗及术后相关检查,并给予相关指导;

16、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1)、恶心、呕吐: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有关,要观察并记录呕吐的量、颜色、性质,及时清理呕吐物,协助患者漱口,保持空气新鲜,指压合谷、内关、足三里穴位,有助于减轻呕吐;

(2)、发热、疼痛:为栓塞术后综合征,发热:肿瘤缺血坏死后产生的吸收热,疼痛:肿瘤缺血坏死内脏神经牵涉,按发热的护理常规、疼痛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17、心理护理:介入治疗作为新兴治疗方法对于初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还是陌生的,因此术前的宣教,和术后的护理尤为关键,尤其在术后出现多种综合征后,一定要耐心讲解,细心护理,使之消除顾虑,增强信心,配合治疗。

18、患者出院前详细做好出院指导,讲解注意事项、指导正确服药、定时进行复查、出现情况如何处理等。(详见介入科出院指导)

三、经皮肝穿胆汁引流术(PTCD)

1、同TACE护理常规;(常规护理);

2、术前观察记录黄疸、血胆红素指标;

3、术前抗生素预防感染;

4、备皮范围:右锁骨至脐上,右前正中线至右后正中线,包括腋下;

5、术前30分钟遵医嘱给予镇痛剂和镇静剂;

6、术后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导管位臵、深度,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7、密切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大便颜色;

8、术后患者避免进油腻饮食;

9、穿刺点无菌换药1次/周或根据情况,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冲洗胆管1次/日;

四、食道支架成形术

1、同TACE护理常规;

2、术前进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确定狭窄部位、范围与程度;

3、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吻合口狭窄,除钡餐透视外,还应进行内窥镜检查,以确定是否为肿瘤复发;

4、术前10分钟肌肉注射盐酸山莨菪碱10~20mg;

5、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止痛剂或静脉麻醉;

6、术后饮食指导:术后2~4小时禁食水,饮食原则先流食、后半流、再软食;

多咀嚼、忌过凉、过热,进食后适量饮水,目的为冲刷黏附在支架上的食物残渣;

7、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副反应主要有,支架部位疼痛、异物感,出血,多为少量,少数患者有轻度恶心、呕吐;

8、心理护理:支架术后,患者因为可以顺利进食感到高兴,但有时又会对支架所带来的上述副作用感到恐惧、焦虑,一定耐心讲解,上述症状会因身体的日益的适应有所缓解,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过程中安慰患者,缓解焦虑,顺利度过适应期;

神经外科疾病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第一章

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护理

一、概述

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是在计算机数字减影机的监视下,利用一定手法,经过患者经股动脉,将导管送到脑血管并将造影剂注入到动脉进行造影,使血管显影,快速连续摄片,根据血管显影的形态和部门来诊断脑血管病的方法。

二、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术前检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胸片。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全脑血管造影的方式方法。

2.术前准备:备皮,脐下至大腿1/3,两侧腋中线,及双侧腹股沟区域。检查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前8h禁食水,如急诊可经麻醉师酌情适当缩短。3.术前用药:术前30min给予镇静药,肌肉注射鲁米那钠0.1g。

(二)术后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24小时。2.2kg沙袋压迫穿刺点6小时。

3.测足背动脉搏动:测双侧足背动脉搏动(足背动脉位于足部第1、2跖骨之间,少数偏向内侧或外侧,与内、外踝经足背连线的中点相交),1次/2h,连续监测24小时,并记录。

4.穿刺点观察:穿刺部位加压包扎,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双下肢末端皮肤温度、色泽情况,1次/2h,连续监测24小时,并记录。

5.体位:术后平卧8小时,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12小时,卧床24小时。

神经外科危重护理常规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危重患者54例, 严格按照随机化原则将所有观察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7例, 其中男性37例, 女性17例, 年龄分布为28~86岁, 平均年龄61.5岁, 病程有2个月~13年。两组观察对象的年龄、性别等基线信息经调整后,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方法

1.2.1 分析与评价护理风险因素[1]

神经内科的患者病情严重, 危重患者所占比例较大, 发生紧急情况的频率高, 同时使得需要抢救的工作量加大, 护理程序增多, 是具有高度危险性的重症科室, 有大量护理风险的存在。多数患者的活动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而且因语言能力表达不清, 当发生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有效得告知医生和护理人员。此外, 患者长时间昏迷病卧在床, 翻身活动受限, 且大小便失禁对皮肤的不良刺激, 引起褥疮的发生。

现在神经内科存在的风险[2]主要有: (1) 突发意外:神经内科的患者年纪较大, 自主能力较差, 而且很多人存在肢体功能的不便, 很容易发生日常生活危险事件如摔跤、走失等。 (2) 并发症的出现, 很多患者卧床, 翻身活动受限, 且大小便失禁对皮肤的不良刺激, 出现褥疮。瘫痪的患者因反射活动减弱经常出现误吸食物等而窒息。 (3) 护理人员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 在患者入院后, 没有详细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 从而引发很多不便。 (4) 神经内科患者病情严重, 医务人员工作量大, 处理事务多, 没有充足的时间休息, 在这种疲倦状态下很容易发生差错, 引起医疗纠纷。 (5) 很多时候, 患者及患者家属由于缺乏医学知识, 对病情的理解与医生不一致, 从而引起很多误解的出现。

1.2.2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5]

从以上几个方面出发, 对护理的各个环节实施管理, 对试验组的护理人员进行严格培训, 使护理人员树立风险意识, 减少护理过程中差错的发生。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 按照以往的程序进行。

1.3 统计分析

Excel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χ—±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 进行χ2检验。等级计量资料, 采用非参数检验 (Z检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经过护理风险培训之后, 患者出现危险的概率下降了28%, 前后危险发生的概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使得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院及医院的医务人员受到了患者的普遍好评。

3 护理体会

3.1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疾病特点[4]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病情特殊、复杂, 而且极易发生变化, 患者常有肢体活动受限伴意识障碍, 应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对于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应该采取各种手段降低颅内压, 适当抬高头部, 避免前屈、过伸侧转各种护理操作应尽量轻巧、仔细, 应力争做到快速、足量、准时的原则[6]。

3.2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护理对策

(1) 制订严格的护理规章制度[3]:对于危重患者需有一套完整的护理程序, 例如消毒岗位责任制、轮流班制、药品的妥善保管制度等, 对于这些制度每位护理人员都需严格执行。 (2) 改善病室的周边及室内环境:危重患者的病房应该设置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里, 周边噪声不能超过55分贝, 病室内要有良好的通风, 地板、走廊等要保持清洁、干燥以防患者滑倒, 对于平车、轮椅等要定期进行维修, 以便发现存在的危险[7]。 (3) 加强健康教育:对患者及家属要加强健康教育[8], 家属或护工给食时要耐心、细致, 切不可麻痹大意, 要轻轻将食物放至患者的口腔近舌根的地方, 三餐要适量, 若患者进食时容易呛咳, 则不宜喂食干食, 要把食物搅拌成糊状。 (4) 预防褥疮[5]:褥疮是长期卧床的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 预防褥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定时翻身拍背1~2h, 并按摩皮肤的受压部位, 定时协助活动肢体, 以防关节变得僵硬、畸形, 以及肌肉的萎缩。 (5) 收费制度的管理:医院应该把常规用药和检查的收费价格显示在显眼的位置, 以便让患者对医院的收费管理制度有所了解, 护理人员也要严格按照公开的价格表收费, 不能自行确定费用[8,9,10]。

综上所述,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管理至关重要, 进行科学可靠的风险管理对策, 可以防止发生护理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也可以减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 研究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及相关对策。方法 评价影响神经内科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 探讨针对护理风险的对策, 训练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预防概念, 确定每位护理人员的责任, 提高护理质量。结果 经过护理风险培训之后, 患者因护理不善出现危险的概率下降了28%, 前后危险发生的概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而使得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医院及医院的医务人员受到了患者的普遍好评。结论 进行科学可靠的风险管理对策, 可以防止发生护理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也可以减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

关键词: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护理风险因素,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红霞, 白如雪, 孙青娟, 等.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与临床, 2010, 14 (1) :65-66.

[2]邱亚华, 高玲玲.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17) :4121-4122.

[3]黄进清.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国厂矿医学, 2007, 20 (4) :440-441.

[4]陈彩虹.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30) :274-275.

[5]张云, 田素林.基层医院神经内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 (19) :93-94.

[6]凌秋平.神经内科护理的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7 (18) :74-75.

[7]唐玉平, 熊爱民.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J].护理研究, 2006, 20 (6) :1473-1474.

[8]齐志华, 吴冬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西部医学, 2010, 22 (5) :962-963.

[9]胡玲利.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探讨[J].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2 (1) :81-82.

胸心血管外科危重患者监护及处理 篇8

关键词:胸心血管外科,危重患者,监护及处理

【中图分类号】R714.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121-01

胸心血管外科危重患者较多,且病情危重、复杂、变化较快,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故需要持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护与治疗,这就需要临床一线医生明确胸心血管外科的常规监护,对接诊患者能做到第一时间对症处理,同时也要做好患者的基础生理及生活需要,预防并发症,达到最佳的恢复状态,从而使患者尽快康复。

一、临床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8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有57例男性患者和41例女性患者,年龄均在61-78岁间,平均年龄为69岁;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9例,治疗组4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差异性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治疗,给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满意度。

(一)、一般护理

一般护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护理人员首先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保持仪表整洁、举止文雅和态度热情,让患者及其家属放心接受治疗;②护理人员需按患者的病情分配病房,确保房间整洁、舒适;③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对病房环境及注意事项详细讲解,主动告知患者病情,热情关心患者,让患者感受亲人般的关怀。

(二)、心理护理

由于陌生的环境和对疾病的担忧或恐惧,会造成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情绪不稳定,患者容易发生过激行为,如愤怒、冲动等,这些往往对患者的预后影响严重,因此给予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适当的心里护理非常重要。心理护理包括:①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表现,对患者各种心理状态进行研究,主动倾听患者诉说各种症状;②护理人员需对治疗过程中的时间安排、检查目的、病情及治疗方案等及时告知患者,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和恐惧心里得以解缓解;③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有关疾病知识的普及,使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悲观心理得到消除,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④护理人员在同患者交流不断深入的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里状态,及时做出调整,让患者能够更快的适应周围环境,从而使其不良情绪逐步得到缓解,也使患者处于面对治疗的最好心情状态。

(三)、生活护理

生活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来讲非常重要。包括以下几点:①饮食上让患者多食蔬菜水果以及粗纤维食物,让患者长久保持低热量、低脂、低盐和低胆固醇状态,确保患者养成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②根据老年患者自身的特点,需给予患者易消化、咀嚼,且含纤维多的食物,同时需预防患者便秘;③对于伴有心肌梗死的患者,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排便不宜过猛,防止病情加重;④护理人员可适当使用缓泻剂促进已发生便秘的患者粪便的软化排出,或者采用肥皂水灌肠和使用开塞露,来促进排便;⑤护理人员要叮嘱心动过缓患者在排便时勿屏气过度,避免其因迷走神经兴奋而使心动过缓加重;⑥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协助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进行饮食、大小便和洗漱等;⑦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戒烟酒,避免心血管危重事件发生。及时处理患者口腔黏膜以及其皮肤的变化[2]。

(四)、病情观察护理

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会影响心血管疾病的病情,所以应加强病情观察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必不可少。护理人员需做好以下几点:①对患者的体温、心率、血压和血糖等指标变化进行密切关注,根据患者各自的情况,选择基础护理方案;②将患者不适症状,包括:短、胸闷或胸痛气等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治疗;③仔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熟练掌握专科所以药物及其注意事项;④密切观察患者中的精神状态、尿量、血压及胃肠道反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加强病房巡视,控制输液流速,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而保护好患者的血管。

二、结果

治疗组所有患者病情稳定均顺利出院。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和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针对患者不同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需要,提供适合于个人的最佳护理,其最基本的特点是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教育为特色,以基础护理为突破口。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既是决策者、实施者、教育者、组织者,又是个联络者,护士对患者的情况了如指掌。整体护理要求护士有整体护理观。

因此,我们可能把整体护理理解为一方面把护理对象视为一个整体,即把病与病人视为一个整体;把生物学的病人与社会及其生存的整个外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把病人从入院到出院视为一个连续的整体。另一方面,把我们提供的护理观视为一个整体,即对病人的护理是系统的、连续的,要保证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不间断;对病人的护理是主动的、积极的,按照护理程序,有计划进行,做到防患于未然;对病人的护理是全面的、整体的,即包括身心两方面,也包括疾病的预防、保健、康复指导等方面的内容[4]。

通過以上研究,我们认识到整体护理不能把人只看成一个由各组织、器官所组成的生物体而忽视其整体性所包含的心理、社会等要素,在护理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注意人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还要重视周围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协调人的生理、心理活动及周围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关系,促使人们达到最佳健康水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在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通过护理程序,根据病人的身心、社会和文化需要,提供优质护理,让病人在身、心等方面的全面护理下恢复和保持健康。

参考文献:

[1] 江雯珑,熊旭东.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介入时机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1,31(7):546,547.

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篇9

1、一般病人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昏迷、呼吸道分泌物增多不易咳出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2、给营养丰富的饮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保持排便通畅。轻度吞咽障碍者宜吃半流食,进食要慢以防呛咳。昏迷、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高热及泌尿系统感染者鼓励多饮水。

3、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变化,有无抽搐,如有变化随时通知医生。

4、昏迷、偏瘫、癫痫发作者,加床栏防止坠床。

5、注意加强口腔、皮肤、会阴部的清洁。尿潴留者给予留置导尿,尿管护理一日两次。

6、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置,各个关节防止过伸及外展,可用夹板等扶托。定时进行按摩、被动运动,鼓励主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变形。

7、病情危重者做好护理记录,必要时记出入液量。

8、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

9、备好有关的急救器械和药品,并保持完好的备用状态。

10、出院前做好卫生宣教,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如何巩固疗效、预防复发等注意事项。

质量标准

1、患者饮食符合要求。

2、皮肤清洁,无压疮。

3、适时完成生活护理与基础护理。

4、患者能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

二、脑梗死的护理常规

1、病情观察:动态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肢体活动能力、语言能力。

2、早期康复活动:帮助病人早期进行活动,保持瘫痪肢体各关节的功能位置,并告知病人及家属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肢体的方法,以及翻身技巧,帮助病人训练平衡和协调能力。

3、饮食护理:鼓励病人进食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供给充足水分,对于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的病人,可给予糊状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必要时给予鼻饲流食。

4、心理护理: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病人克服自卑和消极心理,鼓励其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如洗脸、更衣等;对言语困难的病人可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

5、出院指导:进低盐低脂健康饮食、戒烟酒,坚持肢体功能锻炼,遵医嘱服用药物,如有头晕,肢体麻木等不适症状及时来院就医。质量标准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保持患者偏瘫肢体功能位,坚持功能锻炼。

3、保证营养摄入,必要时给予鼻饲。

4、保证二便通畅。

5、宣教及时,及时完成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

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护理常规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

2、如患者出现腹泻、呕吐、大汗、高热等症状应遵医嘱及时治疗并适量补液,以防血压降低、血液浓缩而诱发脑血栓形成。

3、给予低盐、低脂饮食,生活要有规律、有节制,忌烟、酒及辛辣食物,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

4、发作期应避免患者单独活动,以免跌倒。

5、此病发作期大部分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应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而另一部分患者因反复发作未产生后遗症而不予重视,应向患者强调此病的危害性。

6、在使用抗凝药物期间,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有牙龈出血、身体有出血点及青紫斑或消化道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积极治疗。

7、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本病有可能发生脑梗塞、脑出血等,应遵医嘱,坚持治疗,不可随意停药或换药,定期复查。

质量标准

1、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及时完成基础护及生活护理。

3、宣教及时,病人了解病情及相关知识。

4、保持二便通畅。

四、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1、病情监测:动态观察、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肢体活动情况、肌力、语言能力等并及时记录。

2、环境: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或减少各种刺激。头部抬高15-20度,以降低颅内压,尽量减少搬动。

3、保持呼吸道通畅: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内分泌物误入气管,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清理无效时,向医生报告并建议行气管切开。

4、定时更换卧位,防止压疮发生,肢体置功能位,关节受压处垫以棉垫,以防压疮和肢体变形。

5、意识障碍或消化道出血者宜禁食24-48小时后放置胃管,再次鼻饲前回抽胃液,若病人出现呃逆、腹部饱胀、咖啡色胃内容物,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胃黏膜保护药、止血、抑酸药。

6、急性脑出血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应遵医嘱定时定量给予脱水剂、降压药,并记录出入液量,防止电解质失衡。

7、如病人的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呼吸不规则,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提示脑疝发生的可能,应尽早抢救。

质量标准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2、保持病室安静,减少探视。

3、保持呼吸道及二便通畅。

4、保持肢体功能位,按时更换卧位,防止压疮发生。

5、保证营养摄入,进易消化饮食,必要时鼻饲。

6、宣教及时,及时完成生活护理与基础护理。

五、癫痫病的护理常规

1、一般护理:床单位应配置柔软的床垫、床旁护架、吸氧和吸痰装置,床旁桌备有若干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小布卷等;若出现发作先兆应立即卧床休息。

2、癫痫发作时的护理:

(1)病人抽搐发作时,需有专人守护、观察和记录全过程,注意意识状态和瞳孔的变化,以及抽搐的部位、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等。

(2)对强直一阵挛发作者要卧倒,防止跌伤或伤人。

(3)立即解开衣领、衣扣和腰带,迅速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小布卷置于一侧上下臼齿间,以防咬伤舌和面颊部。有义齿者必须取出。

(4)将病人的头部偏向一侧,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并给予吸氧,以减少呼吸道阻塞和改善缺氧症状。

(5)少数病人在抽搐停止、意识恢复过程中有短时间的兴奋躁动,应防止自伤或伤人。

质量标准

1、密切观察病人,做好保护性措施,防止病人自伤或伤人。

2、保持病室安静,避免或减少各种刺激。

3、需用氧气时注意用氧安全。

4、宣教及时,病人及家属了解病情及相关知识。

六、重症肌无力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做好护理记录,呼吸发生变化时立即通知医生,送监护病房。

2、此种病人易出现误吸和吞咽困难,故要根据病情选择饮食,必要时鼻饲,床头备好吸引器,必要时吸引。

3、病人有气体交换受损易继发呼吸衰竭,应吸氧,备好气管插管用物。

4、对于知识缺乏的患者,给予讲解相关知识。

5、对于语言沟通障碍的患者要给予适合的交流方式。

6、病人出现睑垂,斜视等视觉感知改变时,要保护病人,防止受伤。

7、病人出现运动障碍,自理能力缺陷时,要协助做好生活护理,基础护理。质量标准

1、密切观察病情,记录及时准确。

2、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

3、及时完成生活护理和基础护理。

4、保持病室清洁、肃静、病人安全舒适。

七、急性脊髓炎病人的护理常规

1、鼓励病人摄取足够的水分和均衡饮食,以促进有足够的尿量和正常的大便排泄。

2、高位脊髓炎吞咽困难患者应选择流食或半流食,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的食物,必要时应放置胃管。

3、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鼓励其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排尿障碍时应行无菌导尿,留置尿管,每4小时开放一次,以训练膀胱机能,并预防尿路感染。

5、勤翻身,拍背,改善肺泡通气量,防止坠积性肺炎。

6、在骶尾部,足跟及骨隆起处放置气圈,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防止感觉障碍的肢体受损。

7、瘫痪肢体及足应保持功能位,防止肢体痉挛及关节挛缩,在病人足底可以垫木板或穿硬底鞋,使足背屈90度。

8、经常按摩皮肤及活动瘫痪肢体,防止压疮的发生。

9、注意给病人肢体保暖,但慎用热水袋,如果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度,以防烫伤。

质量标准:

1、保持皮肤,粘膜完整无破损。

2、保持呼吸道通畅。

3、保持二便通畅。

4、保持肢体关节功能位。

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护理常规

1、严重时要卧床休息,限制活动,注意安全。

2、贫血伴心悸气促时遵医嘱给予吸氧。

3、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如瘦肉、猪肝、豆类等。注意色、香、味的烹调,促进食欲。

4、观察贫血症状,如面色、睑结膜、口唇、甲床苍白程度,注意有无头晕眼花、耳鸣、困倦等中枢缺氧症状,注意有无心悸气促、心前区疼痛等贫血性心脏病的症状。

5、病人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故护士应深人病房,与病人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运用沟通的技巧,消除病人的恐惧、紧张情绪。

6、观察用药后的副作用,如出现痤疮、毛发增多,女性病人停经等症状。

7、必要时遵医嘱输血。质量标准:

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清新。

2、保持病人皮肤、粘膜完整无破损。

3、严密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九、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常规

1、贫血症状严重或有出血倾向者应严格卧床休息,防止跌倒。

2、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鼓励病人增加营养。

3、注意口腔卫生,重症者每日三次口腔护理,并用漱口液漱口,防止口腔溃疡及出血。

4、病人抵抗力低下,应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定期消毒,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5、禁止应用对造血系统有损害的药物,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坚持用药的重要性,使病人认识到再障治疗的长期性和艰苦性。

6、血红蛋白低于60g/L可输血。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7、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帮助病人认识不良心理状态对身体康复不利,多关心、鼓励病人,增加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质量标准

1、病室安静,患者卧床休息。

2、保证营养摄入。

3、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保证室内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

4、保证用药安全,严格遵医嘱用药。

上一篇:小学新教师个人年度总结下一篇:如何开展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