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2024-10-01

如何开展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通用8篇)

如何开展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篇1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德育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德育要从小抓起,从道德修养的过程看,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就跟上台阶一样。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要加强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为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抓住时机开展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十分有必要的。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教师对学生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老师以权威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老师是真理的化身,是圣洁的代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其灌输的痕迹明显地拉大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枯燥的说教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参谋与伙伴的关系。

师与生是平等的关系。长期以来,教师以绝对权威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认为学生必须无条件地听从其安排,凭着主观的善意出发,往往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无论在课堂上也好还是德育活动中都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臵上,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如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进行思想的碰撞,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思路,珍惜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不阻碍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让学生说出真实的想法。小学生比较天真,看问题不全面,往往会提一些十分幼稚、奇怪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说的某些怪问题延迟评价,不挖苦,不嘲讽,循循善诱。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而其中的道德认识不是由教师强制灌输的,而是学生内化的结果。新型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致的爱。只有真正心中有学生的教师才会真正地尊重学生,才会在进行德育活动的时候做好学生的伙伴,“导游人”;当学生有错的时候不是一味地苛责,而是宽容、理解和帮助。在德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师对生这样单一的关系,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教师还可以是其中一个大组的成员,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这种多向的交流方式使得师生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2、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接触的过程。

教师的期待是教育过程中是一种潜在的、暗含的力量,也是一种难以估

量的,强大的力量。心理学的研究充分证明了这种期待的效应。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体现德育的实效,教师应有效地运用这种期待,使之发挥出这种力量的强大,这也是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利用班中的公开场合向学生施以对班集体整体的期待。希望他们能成为一个团结的、坚强的、向上的集体,并以身作则,处处把自己看作是他们中的一员,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如在班会上,教师动情地说:“我们班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是兄弟姐妹,在座的每个人都应该看作是这个家中的一分子。”这些话激起了学生情感的的共鸣,在学生的心中唤起了对集体的爱。在以后的运动会、三项竞赛和其它许多比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班级争光,我是班级的一员这些观念开始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团结、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取得成绩的原因,这说明对学生的期待开始发生效果,学生和教师最终在情感上达成了一致。

教师对学生予以期待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关心,从而激发他的上进心。这期待产生效应的基础是师生间的信任。信任是一种对他人相信而敢于进行托付的态度,也是一种道德关系,它是建立在诚实、正直、可靠的基础上的,它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起点。有了信心才有爱,教师的信任可以给学生以鼓励与勇气,激励学生不断向前。只有教师的信任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才能向教师敞开心扉,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德育才能取得实效。尤其是小的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较强,教师亲切的话语更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曾有一个学生上学迟到,上课总是无精打采,问他,也不答话,教师设身处地地与他交谈,经过多次谈话,这个孩子终于说出了心里话,父母吵架,母亲一气之下离家,他很想妈妈。在亲切地安慰之后,教师提出了希望,希望他好好学习、生活,身边老师同学都在关心他,一切都会好的,他终于慢慢放下了包袱,上课也专心多了。不久后,他妈妈回了家,一切风平浪静。以后,这个学生有了什么困难或是心事总是来找这位教师,学习也进步了不少,还变得爱帮助别人了。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德育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德育要从小抓起,从道德修养的过程看,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就跟上台阶一样。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要加强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为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抓住时机开展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十分有必要的。

1、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小学生对班集体的概念是随着集体生活的扩大与丰富的开展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从进校开始,通过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学生对班集体这个概念逐步明确,知道自己所在的班级是哪个,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分子,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2、通过少先队工作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少先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着重组织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少先队活动中强调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不断体会,不断感悟,不断积累,从而把德育的要求化为自身的品质。如:通过对集体生活的体验,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勤奋学习的品质,通过对父母辛苦和家庭生活的体验,培育他们孝敬父母、热爱劳动的情感,通过参加“雏鹰争章”活动的体验,培育他们开发自身潜能、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按照“五自”(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要求,将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等要求具体化为若干枚雏鹰奖章,一

次次争章训练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德育实践的机会。

少先队又是学生的群众组织,面对全体学生,人人可为,天天可为,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学生的主要特点是以他律为主,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是以具体的、外部的行为表现为依据。一年级学生尤其向往加入少先队组织,这时,给他们树立具体的德育目标,学生都能按目标来要求自己,十分积极踊跃地付诸于行动。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臵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如对于年龄小的学生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学生一比较,就明白了该怎么做。《西游记》是小学生百看不厌的文学作品,现在更是用动画片、精美的画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教师用猪八戒丢西瓜的故事就可以引发学生的讨论,让学生明白不能乱丢果皮纸屑的道理。

浅谈如何开展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德育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德育要从小抓起,从道德修养的过程看,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就跟上台阶一样。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要加强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为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抓住时机开展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十分有必要的。

1、开展行为习惯、思想教育。

课堂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每一门学科都有其可挖掘的德育因素,如数学的计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优良习惯,体育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等等。就语文学科来说,在教材中有许多含有行为习惯、以及思想品质等德育素材的课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课堂教育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目前,小学生所使用的语文教材为语文与思想品德合科教学,这就要求将语文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在课文学习的同时受到熏陶感染,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有关行为习惯、思想品质的讨论,从而提高认识。今天,我们有这样好的学习条件,应该怎样呢?这样启发学生思考,从而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2、提高小学生的德育意识。

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小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知道为什么做的情况下,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小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

可以在设臵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3、教师给予学生正确,及时的评价。

小学生在评价道德行为的时候,还不能以道德原则或道德道德信念为依据,而常常受外部的、具体的情境所制约,小学生常常善于评价别人、不善于评价自己,他们几乎完全依赖教师的评价为转移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评价学生,及时肯定学生好的言行,全面地、发展地看待学生,评价要适当,了解学生的内心情况和内心体验,促使学生有积极履行道德要求的愿望,能够主动地按照道德意识来调节自己的行动,从而自觉地完成道德行为。在小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所接触的德育素材一般是很简单的,例如:上课专心听讲,同学之间要友好等,都是与学生的生活十分贴近的,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肯定做得好的学生,让外部的评价逐渐转化为学生内部的动力,同时,也使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地、带有批判性地评价自己和别人。

总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如何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体内容,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德育方法,是实现小学德育素质化的根本之路。那么如何开展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呢?我认为:应该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充分发挥教育的优势,使小学生在玩中明理,乐中学做。下面就谈谈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爱国热情

爱国、爱家乡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也是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我们的家乡就具有丰富的地理和历史资源,抓住这一特点,通过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三个层次逐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欣赏家乡自然景观、了解家乡的风士人情、民俗特点,目的是培养未成年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和志向。如:教学完《我的家乡》一文时,我在小结课文时说:“丁丁的家乡是美丽、迷人的,所以丁丁无比热爱自己的家乡。那么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这时同学们便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我们的家乡有美丽的重龙山;有风景秀丽的白云湖……我就趁势再出示了一组风景图片。当同学们看到那青山绿竹、清清的河水,都无不赞叹。特别说到白云湖的湖水时,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碧绿的湖水,被微风吹起一圈圈涟猗在风中摇动,就像一群群仙女在翩翩起舞。同学们都情不自禁地说:“哇!太美了。”一股爱国、爱家乡之情就油然而生。为了使这种爱国、爱家乡之情得到升华,并永远扎根在同学们那幼小的心灵中,我又出示了整个东莞松山湖全景图。这里绿草茵茵、鲜花盛开……同学们看着看着不知不觉都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了,于是我就问:“同学样看到这些美景以后你们有什么感想?难道不想为人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吗?”这样一问,同学们可来劲了:有的说要自觉爱护环境,使美永驻人间;有的说在保护自然的同时积极参加美化、绿化活动;有的还说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迷人。这样就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的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

二、引导孩子如何做人

中华民族历来最讲究做人。人们常说成才先成人,这就说明了做人的重要性。要把我们的未成年人培养成为能担负跨世纪伟业之重任的一代新人,就必须重视和坚持道德教育。然而,低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和生活经验,是非辨别能力差,常常会犯一些小错误。而对他们进行教育确实是一件难事,高深的理论听不懂,传统的说教又太枯燥。所以,我就抓住小学生酷爱动画片这一特点,针对思品教育内容精心设计动画,把深奥的道理变成行政生动有趣的动画故事,让学生在欣赏动画节目的同时明白道理,学会做人。如:有一次我发现本班有两名学生把家里的几十元钱偷出来买零食吃,于是,我在对他们进行耐心教育的同时,把听说训练《小猴子过生日》一文提前进行教学,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小猴子过生日了,许多小动物都来向它表示祝贺。蚕姑娘送来了漂亮的丝绸裙子;小蜜蜂送来它亲手酿的蜜。小猴子一边收礼物一边道谢。这时候,小老鼠也来了,它给小猴子送来了一篮子香甜的桃子,可小猴子说什么也不要。这时我突然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小猴子为什么不要小老鼠的桃子啊?这可是小猴子最爱吃的东西啊!”于是同学们就各抒已见,有人说:“小老鼠自己不会种桃子,是偷来的。”有的说:小猴子不能要别人偷的礼物。”有人说:“收下别人偷来的礼物就等于和小偷同流合污。”教师顺势问:“做小偷有什么危害呢?”学生便知道这是不道德的,害人害已,扰乱社会秩序,这是违法的行为,偷大了就要判刑,严重的还要枪毙。接下来我又播放了一组有针对性的教育动画片。内容主要反映一些少年由于屡教不改最终走上违法的道路。看后同学们深受教育,纷纷表示今后要诚实守纪,决不做有损于国家和人们的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小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为国家作贡献,自食其力,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事后两位从家里拿钱的同学主动向我承认了错误。并表示今后决不再犯。同学们也初步懂得了自怎样做人的道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艰苦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之不懈的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健康、活泼向上的一代高素质的人材。

如何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体内容,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进德育方法,是实现小学德育素质化的根本之路。那么如何开展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呢?我认为:应该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充分发挥教育的优势,使小学生在玩中明理,乐中学做。下面就谈谈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劳动是人生的第一需要,劳动是最光荣的。然而,目前的未成年人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太阳”。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热爱劳动人民,不懂得珍惜人们的劳动成果。为了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我一方面经常创设一些情景让学生进行模拟或实练;另一方面,与学生家长配合,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进行自我服务,主动参与家务劳动,从中获得劳动体验,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如:我教学《别说我小》一文时,就精心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教师说:“丁丁确实是个能干的孩子,他做那么多的事。那么我想我们班的同学也很能干,肯定也能做许多的事情。能不能说给大家听听?”有的说我能帮妈妈做来料加工;有的说我能帮奶奶穿针;有的说我会帮妈妈做生意……根据汇报情况教师给予表扬。接着,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我又精心设计了一个课件,题目是:章鱼当考官。在内容没有出现之前让学生猜一猜,章鱼考官是笑脸还是哭脸。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同学们就拼命的猜:“笑脸!”“哭脸!”……在同学们迫切想了解答案时,再请一个同学上去点击鼠标,当章鱼出现的是笑脸时,猜笑脸的同学就会情不自禁的大叫一声:“耶!”脸上露出得意的神情。原来是冬冬在帮妈妈洗碗,章鱼对冬冬的表现表示满意,所以露出了笑脸。接下来同学们又会使劲的猜:“笑脸!”“哭脸!”这次章鱼是哭脸,同样,这次猜哭脸的同学也会大叫一声:“耶!”因为,小红坐在床上大叫:“爸爸,快来帮我穿衣服!”章鱼对他的表现表示不满。其实,这是将一些自理内容编成判断题,让学生进行辨别,以帮助学生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最后一个环节是穿衣、叠被比赛,看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比赛结束后,进行评比,评出今天的劳动之星,教师及时给予奖励。评上劳动之星的同学特别感到自豪。没评上的同学便会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目光,并会暗暗下决心,下次一定努力争取。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期结束后,教师将要向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这样,学生在猜猜做做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会了自理。

二、增强孩子孝敬意识

孝敬父母、爱国忧民、敬亲睦邻、乐善好施、敬老爱幼、勤劳节俭、敬业乐业、见义勇为等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凝聚着民族精神和气节,在如今仍然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这些传统的美德在中华大地上得到炎黄子孙的代代相传,并且不断地得到发扬光大,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宝贵财富。对未成年人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这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未成年人的特点,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竞赛活动。如:我在教学《奶奶病了》之后,就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设计了许多的具体情节,有小孩和爷爷奶奶一起吃饭的;也有上学路上遇盲人的;有家里来客的……等等,让学生进行擂台比赛。学生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反应。看谁处理得最恰当、合理。其中有必答题、自选题和抢答题,每题20分,基础分100分;必答题、抢答题由教师确定,自选题由学生上台确定。请观众判断,教师裁决,到时候看谁的累计分数最多,谁就是本次比赛的擂主。这样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涨。孩子在比一比,赛一赛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懂得了在各种情况下如何去尊重、理解、孝敬长辈的,从而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艰苦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为之不懈的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健康、活泼向上的一代高素质的人材。

如何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同时又是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德育要从小抓起,从道德修养的过程看,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就跟上台阶一样。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要加强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后,再逐步提高理性认识,以理论指导道德行为,并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基础,这对他们的一生怎样做人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为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抓住时机开展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十分有必要的。

对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教师对学生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老师以权威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老师是真理的化身,是圣洁的代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其灌输的痕迹明显地拉大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枯燥的说教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参谋与伙伴的关系。

师与生是平等的关系。长期以来,教师以绝对权威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认为学生必须无条件地听从其安排,凭着主观的善意出发,往往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无论在课堂上也好还是德育活动中都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臵上,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如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进行思想的碰撞,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思路,珍惜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不阻碍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让学生说出真实的想法。小学生比较天真,看问题不全面,往往会提一些十分幼稚、奇怪的问题,教师要对学生说的某些怪问题延迟评价,不挖苦,不嘲讽,循循善诱。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而其中的道德认识不是由教师强制灌输的,而是学生内化的结果。

2、给学生以积极的德育期待是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接触的过程,教师的期待效应是师生间真挚感情的体现和外露。教师的期待是教育过程中是一种潜在的、暗含的力量,也是一种难以估量的,强大的力量。心理学的研究充分证明了这种期待的效应。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体现德育的实效,教师应有效地运用这种期待,使之发挥出这种力量的强大,这也是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利用班中的公开场合向学生施以对班集体整体的期待。希望他们能成为一个团结的、坚强的、向上的集体,并以身作则,处处把自己看作是他们中的一员,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如在班会上,教师动情地说:“我们班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是兄弟姐妹,在座的每个人都应该看作是这个家中的一分子。”这些话激起了学生情感的的共鸣,在学生的心中唤起了对集体的爱。在以后的运动会、三项竞赛和其它许多比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班级争光,我是班级的一员这些观念开始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团结、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取得成绩的原因,这说明对学生的期待开始发生效果,学生和教师最终在情感上达成了一致。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常识、政治法律常识、日常行为规范或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品德教育的过程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学习和教师的课余教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并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付诸行动,提高思想认识。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认识意识还比较模糊、不稳定,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把握几个基本准则。

首先,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突出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根据学生实际,有的放矢,及时帮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和纠正不正确的认识。如:针对学生中存在不团结、相互妒忌、关系紧张的情况,我及时进行解决、引导,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彻底化解矛盾。体育课上,××和××两位同学因玩羽毛球产生争吵,相互贬辱,甚至动起手脚来。解决这类学生的矛盾,首先要针对事情的严重程度和来龙去脉来教育他们。在这一点上,我列举了学校曾经发生的一宗因学生矛盾而造成双方家长动手打架的恶性事件来教育。通过事例引导他们吸取教训,认识自己的过错和鲁莽。经过教育,他们都作了自我批评和检讨,表示改正和彼此要向对方道歉的决心。他们的行动,同时也影响了其他不团结的同学,使这些同学也深受感染,互相搞好团结。

第二,思想品德教育要坚持多样化。所谓多样化,是指教育形式的多样: 课堂讲解——教师在品德与生活课上根据教材,并联系实际补充丰富德育资料向学生讲授,着重抓住德育目的,讲清人物实际,让学生感受德育道理。

课堂讨论——在讲解和认知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充分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专题活动——创设机会,让学生在品德与生活课上进行有意义的德育专题活动,使学生从活动中有所悟,有收获。

第三,思想教育要有坚持示范性。所谓示范性,是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中,要身体力行,成为学生的模范和表率。小学生有着模仿的习惯这一特点,相反地说,教师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模式。如:教师道德修养中有“为人师表”的要求,然而,教师对学生提出了“讲究卫生”、“爱护公物”、“讲文明”等德育要求时,教师本身的品德将影响着学生,学生会产生比较的心理。所以,在教育学生时,教师要坚持示范性,不然对学生的教育便会削弱力量。

第四,加强学生教育工作,首先要优化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所谓优化,是指教师在品德与生活课上要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达到知行统一的教学目的。另外,课外要设计练习,留臵作业。练习题要从实际出发,紧扣《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品德与生活课的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和让学生进行行为训练。学习一个品德形象,接受一个品德道理,其形式是多式多样的。让他们在校能够做个好学生,在家能够做个好孩子,在社会能够做个好公民。

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小学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老师是学生心灵和性格的塑造者,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但在社会飞速发展这种新形势下成长起来的小学生,呈现出复杂的思想问题,因此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思想教育,成功雕刻这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使之焕发出闪动耀眼的灵光,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最关注的课题。我依据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阐述了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实践。

一、实施思想教育要坚持“爱”字当前。

著名教育家捷乐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爱是学生的一种需要,对于学生来说,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希望老师就像他们的父母一样爱护自己。如果这种爱的需要得到满足,学生便会对老师产生依恋感、信任感、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知心朋友。当对他进行教育时,他们从心里感到老师是在关心他、爱护他、帮助他,才会很好地与老师配合,甚至做到“言听计从”。有很多家长都会这样说:“这孩子就听老师的。”如果这种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学生就会叛乱,产生孤独感、自卑感,更不会相信老师。所以很多学生言行不一,校内、校外判若两人,把老师的话当做耳边风,甚至个别学生敢于唱“对台戏”。因此,我们要对学生投去信任的目光,给予和蔼的微笑或一句关心鼓励的话语,拔动学生心灵深处的弦。这样一来,学生自然会相信老师的每一句话,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

二、用平等的交流来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

交流是人类群体活动中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是真诚的传递。长期以来,师道尊严一直被许多老师所遵从。不少老师总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居高临下,导致学生与之格格不入。有经验的班主任总是弯下腰或蹲下来与学生交流,使学生感到平等、民主,有亲切感,从而愿意接近老师,与老师交流。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里感受。用商量的口吻交流,学生会觉得老师信任他;能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会觉得老师尊重他。学生只有在没有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和老师进行情感的交流。平等交流体验在许多地方,如师生见面时,通常是学生先向老师问好,老师要么点点头,要么“嗯”一声,这对学生来说很不平等。若老师先向学生问好,学生会从心底里敬佩老师,从而放下戒心,敢于向老师吐露心声,坦露真言,这种平等的交流,可以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让老师更易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

新形势下的小学生思想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教育成果不可能一朝一夕得到实现。但小学生的可塑性十分强,我们不要总是坚持“朽木不可雕”,要用希望的眼光、热情的双手、期待的心情、巧妙的方法去雕刻他们这一颗颗稚嫩的心灵,让他们自己学会平衡得失,感受成功的喜悦,在人生的征途上绽放异彩!

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小学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老师是学生心灵和性格的塑造者,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但在社会飞速发展这种新形势下成长起来的小学生,呈现出复杂的思想问题,因此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思想教育,成功雕刻这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使之焕发出闪动耀眼的灵光,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最关注的课题。我依据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阐述了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实践。

一、创建感恩平台,引导学生发现美。

法国著名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在当今的小学生群体中,缺少的正是这种“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常常听到、看到学生之间因为某种小事而发生矛盾。那些小事不过是在走廊上被人撞了;在教室里被人把学习用品弄到了地上;有人在背后说了自己的坏话;因为长相等原因被人起了绰号;有人弄脏了自己的书桌……这些实属鸡毛蒜皮的小事,却被部分学生看成了天大的事情,非要讨个对错或惩罚一下对方不可。于是轻则口出脏话,重则施以拳脚。究其原因,根子在于现今大部分学生都是在百依百顺中成长,他们关注自己多,关注别人少,从小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习惯,容不得别人对自己有任何的指划。他们觉得若不那样“表示”一下,自己便是儒夫,别人会更加“欺侮”自己。我们可以原谅他们的年幼无知,但不能任其发展,必须给他们以正面的教育。为此,可通过开展“夸夸我身边的人”、“我要感谢……”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向学生传递学会感恩与宽容的思想;也可在班中设立乐于助人、待人有礼、关心集体等表扬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并把表现出色的同学名字写在上面,渐渐地,他们学会了发现别人身上的美,也就不会对别人有过多的责难。此外,还应引导学生在与人交往中遵循基本的相处之道:一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会欣赏别人,为别人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并且及时地送上最诚挚的祝贺;二决不能用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

处相比,目中无人。三要学会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的过失。

二、掌握批评的尺度,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评价是一种教育手段,它的意义在于使教育对象知美丑、辨善恶,明是非,其中批评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我们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明确批评的目的,这样才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而面对学生长出的“斜枝,”恨不得一下子“剪掉”这种情况下所进行的批评,则极有可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其实使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老师批评他是为了让他改下错误,使他进步,而不是“落井下石”。我们要让学生知道,只要他改正了,同学们仍然欢迎他,老师也仍旧喜欢他,另外,对于一些看似不大的“小事”认为可提事不提,于是漫不经心地进行批评,这样的批评缺乏力度,学生不会装进心里,自然也不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怎么会改正呢?所以批评重在掌握尺度,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物与地点、不同的事件,批评的的力度也就不一样。要想得到学生的敬重,我们心中得有一把心子,在衡量学生时做到“荣辱皆忘”。只有掌握好了尺度,才能使批评真正做到深入人心,使犯错误的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和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

新形势下的小学生思想教育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教育成果不可能一朝一夕得到实现。但小学生的可塑性十分强,我们不要总是坚持“朽木不可雕”,要用希望的眼光、热情的双手、期待的心情、巧妙的方法去雕刻他们这一颗颗稚嫩的心灵,让他们自己学会平衡得失,感受成功的喜悦,在人生的征途上绽放异彩!

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小学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老师是学生心灵和性格的塑造者,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但在社会飞速发展这种新形势下成长起来的小学生,呈现出复杂的思想问题,因此如何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思想教育,成功雕刻这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使之焕发出闪动耀眼的灵光,是我们每一位班主任最关注的课题。我依据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阐述了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实践。

一、换个角度,在 “杂草丛生”的心灵里播种希望。

教学中,我们遇到的问题学生真不少,他们自卑、失落,他们懵懂无知,他们随心所欲。如果我们一味地教训、批评、教育收效甚微,且有时取到反作用。不如换个角度,改变一下思维定势在他们的“杂草丛生”的心灵里播种希望的种子。“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即使是很一般的学生,在老师充满信心与深情的关怀、鼓舞下,也会变得自信、开朗,进步神速。老师要用爱心为孩子播种希望。教育是一门艺术,所以光有爱心还不行,还要有一双“火眼金睛”,一双善于发现孩子长处的“火眼金睛”。如班上有一个叫子豪的小男孩,开始写拼音时又脏又草,写字更是不成个。课下手把手教他,和家长联系在家多练习,始终不见效果。一次,语文课写生字,他用手捂着本子不想让我看。我说让老师看看你哪个字写得好,拿过本子,虽然眼前还是歪歪扭扭,不成比例的字,我仍然指着其中一个字说:“这个横写得不错,很直也比较有力。”他接过本子写得更认真了。第二天,他一见我立刻送来一张田字格纸,说是昨天练的字。我一看,虽然结构还是不合比例,但是,横的顿笔都写出来了,撇还有专门描上去的小尖。我在班里又表扬了他,同学

们也为他鼓掌。结果,他的字一天一天地进步。因此我们相信,老师要做播种希望的人,多给孩子表扬、鼓励,让他们看到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有学习的动力。

二、发挥同伴群体的作用,引导共同进步。

一般的孩子从小便生活在一个同伴群体当中。然而同伴的群体关系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也很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社会性的逐渐发展,其对人际交往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一方面青少年对家庭与父母的摆脱,需要到同伴中去寻找归属和依托,同时,同伴关系也是他们寻求自我成长参照、获得各种新信息和习得交往技巧的最重要途径。同伴们所公认的规范和标准在某些方面比长辈们的规范和标准在心理上变得更为重要,他们希望得到同伴的承认、理解和赞赏,开始建立自己的固定同伴网络关系,朋友在儿童生活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有的班集体,没有形成健康向上的集体舆论,为一小团体的不正确言论和意识所左右,由于从众心理的影响,导致一些学生不良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在此方面,我们要多做引导的工作,让学生中的同伴群体正向发展。对于后进生,我们还可以发挥同伴群体的监督作用,从他们身上采集更多关于后进生的个人信息,为实施有效的教育策略提供更可靠的依据,促使群体中的成员共同进步。

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缺少社会经验,对社会上发生的各种现象缺乏辨别能力,但他们模仿性强,好奇心大,对社会的各种信息,往往不论好坏全盘吸收,对发生在身边的各种事情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因此,要培养跨世纪的一代新人,就要抓住时机开展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向学生进行道德观点、行为规范等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辨别能力,使学生能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明是非、识真伪、知善恶。那么,新课程中如何加强小学生思想教育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有效进行思想教育。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老师做法不当,也要敢于承认错误。因为新时代的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因此,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成为现代老师必须接受的新观念。当然,尊重学生并不表示老师得一味顺从学生意见而放弃管教责任。

如今的学生活泼有余,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抱负水准提高,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均降低。管教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不妨多关心他们,多用儿童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其实学生是很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声的。我们教师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去倾听他们、理解他们。否则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将会越来越远。我们教育工作的成效取决于是否可以走进被教育者的内心世界,选择最适合其接受和认可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

二、加强多元文化学习,树立全新偶像形象。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丰富多彩,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资讯,老师再也不是他们唯一的资讯来源了,他们的视野在不断开阔,知识面在与日俱宽。老师要想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全新的偶像形象,只有不断地学习充电,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而自我成长。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还应当注意和学生同步接受新鲜事物,学会体验新鲜事物带

来的快乐,这样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这样,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坠之地。

三、仔细琢磨教育方法,针对学生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多有自己的特质,特长。在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我们老师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有的放矢。对于特长生,我们要充分发挥其特长,根据其学习态度来提出具体的要求标准。在帮助其认清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同时让其接受认同,并帮助其克服困难达到评价的标准,以形成习惯的前提条件下,可以适当降低无效作业。

对于个别学困生,从确立最低最基本的要求开始,采用循序渐进的螺旋上升的教育方法,制定好特定的习惯培养计划和目标,选择适宜的方式来由低到高地逐步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扶着学生沿着既定的教育路线走,直至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这漫长的帮扶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朋友的身份帮助他,以教育者的方式指点他,从而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融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担负着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的重要任务。思想道德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振兴的千秋大业,一个人道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在小学阶段,思想道德教育是人由自然向社会人过渡的主要时期,是学习掌握社会规范的基本阶段,在整个德育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和影响。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等一系列指示,继续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而老师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当老师多年,现在就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教育和引导他们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谈几点体会。

一、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这也是作为一名老师的主要任务,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即使对同一件事,同一个问题,他们的看法也存在着差异。作为老师,我们首先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公平、公正地去对待他们。还要做到熟悉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对症下药,切切实实地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特别是对于一些学习不是很好,心理素质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学生,更应该时刻关心他们,用“爱”来打开他们的心房,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表扬,促使他们进步。同时,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还要

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二、集体主义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

由于现在的孩子集体意识较为淡薄,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别人合作及欣赏别人的精神,为此对学生加强集体主义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今天社会稳定发展的情况下,充分发挥个人的主体性,重视人本身的建设和个性发展,将集体发展的诉求与个人发展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恰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和条件。陶行知说过:“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事实上,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指向。学生主体意识的思想,主要是通过各种集体活动来实现的。在活动中,调动学生对集体的事情主动参与意识、主人翁的意识,注重让学生从自身的特点出发,积极为集体出力,让他们始终觉得自己是集体的主人,主动关心集体的事情,关心集体的活动,如:开展品德好差生“结对子”、“一帮一”等活动,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哲理,带动品德行为不良学生的转变;还可以定期召开一些主题班队会,要求学生共同讨论“班会的内容、活动方式以及自己参与的形式”,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参与集体活动产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善于调动大家为集体出主意,为集体出力,为集体的问题分忧,另外,要让集体的每个成员都负有适于他们的具体责任,这样就能够进而形成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学生自觉意识到作为集体成员的尊严和荣耀,从而更加热爱集体,珍惜集体的荣誉,并能推动学生积极向上。

我们常说:“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明天”。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与学生们生活在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友爱、活泼和谐的集体中分不开的,从小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并可以较好的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等一系列指示,继续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而老师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我当老师多年,现在就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教育和引导他们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谈几点体会。

一、以课堂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并大力加强学生课余活动主阵地的建设。

1、学校开设的教育课程,尤其是德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但是,要想实现德育效果,单一的德育课是无法达到的,要在其他课程中渗透德育内容。如语文课、综合实践课等,可以通过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可以通过描写英雄人物的文章以榜样的光辉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总之,应使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使其无处不有,无时不在。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使学校的德育课程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渠道。

2、学生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弘扬主旋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我们学校平时注意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组织读书演讲等。身为老师更是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和社区公益活动,参加生产劳动实践。每一次,我们都精心安排和设计活动内容,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学生每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我们要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随时随地进行教育,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同学接触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我们要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小学生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各方面,使他们从小就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他们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他们良好的品德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有的同学有困难,有人主动帮助他,劳动时,有的同学不怕脏,不怕累,对待老师有礼貌等。教师和父母要善于抓住这些典型事例进行随机表扬,鼓励好的典型,对那些抢别人东西,打架、骂人的同学随时用建议的方式引导、教育,使他们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引导学生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的净化他们的心灵,通过典型的日常小事,学生亲眼目睹、亲耳所听,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日常生活的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

二、教师都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追求目标,以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行和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

学生是最听教师的话的,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学生是教师的镜子。我们老师作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孩子成人成材,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注重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我们要认清自己肩上的责任,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首先要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同时还要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的精神,用自己的表率作用去影响和带动学生,努力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高到新水平。其次,老师还要提高情感素质,必须对学生有热爱之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关键时期,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冲击着人们旧有的心理平衡。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教育和引导他们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要相互协调一致,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道德修养,使祖国的新一代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茁壮成长。

教师如何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数学自习课上,大家正在安静地做题,这时传来一阵口哨声。一询问,原来是马伟龙在吹,他还嬉皮笑脸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看着他我就来了气,当时就批评了他。谁知下课后,他就把反映他吹口哨的同学打了,说人家嘴长该打。数学课上,他又对老师的提问拒不回答,问他,他很冲地说:“不知道”。看他的样子是对老师的批评不服。针对他的情况,我和班主任苦口婆心的对他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教育,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要改正。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但也让我思考了许多。

从前“老师”是一种权威的化身,尤其在小学时代,学生更是唯师命是从;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师生关系有相当大的转变。学生对老师行为不满,敢公然提出抗争。那么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根据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呢?

首先我想教师应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有效进行思想教育。如今的学生活泼有余,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均降低。管教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不妨多关心他们,多用儿童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其实学生是很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声的。我们教师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去倾听他们、理解他们。否则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将会越来越远。我们教育工作的成效取决于是否可以走进被教育者的内心世界,选择最适合其接受和认可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老师做法不当,也要敢于承认错误。因为新时代的学生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因此,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成为现代老师必须接受的新观念。当然,尊重学生并不表示老师得一味顺从学生意见而放弃管教责任。

其次加强多元文化学习,树立全新偶像形象。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学生生活的环境丰富多彩,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资讯,老师再也不是他们唯一的资讯来源了,他们的视野在不断开阔,知识面在与日俱宽。老师要想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全新的偶像形象,只有不断地学习充电,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而自我成长。作为教育者的教师还应当注意和学生同步接受新鲜事物,学会体验新鲜事物带来的快乐,这样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在这漫长的帮扶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以朋友的身份帮助他,以教育者的方式指点他,从而营造了一种良好的、融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最后练就火眼金睛本领,帮助学生去伪存真。

我们的社会,尤其媒体及商业活动,处处充满了不良示范,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而言,容易受到蛊惑;而他们更多的是喜欢新鲜和刺激的事物,因此也造成了源源不断的问题。在学生们有人生疑惑的时候,我们老师应给予其正确的前进方向,应给予其一把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尺子。要教会他们如何使用这把尺子在实际生活中评估自己的言行,筛选对自己成长有益的事物。

除此之外,老师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学会发现学生思想中有时代感的有价值的全新思想。其实如果你站在孩子的心理角度和立场来审视孩子的世界,你会发现原来很复杂的事情其实很简单,原来你认为很不能接受的事情其实原因很浅显,自己可以理解孩子们为什么会犯错,然后再把自己对于事情的看法和观点介绍给他,供他对比和参考,这样比起生硬的要求效果更好,因为当他自我认识到问题后,会从心里产生纠正的主动性,比起老师要我做,学生发自内心的我要自己做的自我教育更具有强大的推动力!

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其漫长的人生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将会进一步探索。

如何开展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篇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是推进素质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牵肠挂肚的工作, 要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每个人的个性各不相同, 需要日常开展大量细致的工作。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落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相当缺乏, 且结构不合理, 队伍不稳定, 这是阻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问题。很多的教师和工作人员不是出身于思政、管理专业、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背景, 他们所学的专业甚至与此并不相干, 这一现象就导致很多时候教师无法深入地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 无法与他们进行更为深入地沟通, 这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阻碍。他们无法通过有力的语言和道理来说服学生, 与他们一起进步, 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

2.2 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课程结合起来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没有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对于大学生而言, 他们的学习重点在课程的学习上, 要想让思想政治教育起到应有的作用, 就需要实现其与课程的融合, 达到期待的教学目的。但是从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来看, 很多学校并没有将这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几乎都是在课外活动中举行, 这样就大大挫伤了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热情, 这对于他们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是极为不利的。

2.3 学校辅导员没有发挥主心骨作用

学校的辅导员没有充分发挥主心骨作用, 这一问题也阻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很多辅导员所学专业和学术背景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差很远, 一方面他们并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能力去重新认知和学习, 丧失了辅导员的“主心骨”作用。另外, 很多的辅导员并没有切实负起责任, 与学生的沟通少, 不能设身处地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 很难让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应有的提升, 这些因素最终都导致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难以实现较快地提高, 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3. 如何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1 构建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应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构建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队伍, 做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把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和难点, 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只有知彼知心, 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自我觉悟,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开展教育学、心理学和工作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完善自身, 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和基本素质, 真正构建一支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队伍, 这对于提高工作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3.2 加强和改进课程教学,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加强和改进课程教学, 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提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水平。在大学阶段, 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不断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要理论联系实际, 既要注意理论深度, 又要贴近现实生活, 切实增强其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课程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进入学习状态, 提升自身的素质。

3.3 学生辅导员应该向专职化方向发展

实现学生辅导员向专职化方向发展是促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方面, 辅导员要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要做到能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 尊重、关心、理解学生, 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 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 使他们感受到关怀温暖, 为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柔性化和内化, 融入具体的活动中, 收到潜移默化, 润物无声的效果。

4 结语

深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它关系到大学教学的质量, 同时也决定了学生自身的素质提高和将来的发展。目前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不少的问题, 比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落后、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课程结合起来、学校辅导员没有发挥主心骨作用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阻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 只有不断地构建一支优秀的教育工作队伍、加强和改进课程教学、促进辅导员的专职化方向发展, 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深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郑永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理论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 2013, (6) .

[2]高路, 高媛.大学生思想政治落实“五位一体”教育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8) .

[3]罗永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 2011, (7) .

如何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篇3

关键词 德育 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112-02

良好的道德素养、高尚的人格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必须的重要条件,好的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决定作用。在中学教育中,德育是教育的一個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搞好中学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结合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我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在德育工作中,教师应该怎么做

首先,教师自身良好的习惯有利于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好奇心强,极具模仿力,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神圣的,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模仿力极强的学生产生极大影响。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处在发展阶段,对教师的优点或缺点,都会机械地去模仿,所以教师平时面对学生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具体做法是:(1)作为教师有时可能忽略一些细节,但对与学生来说,你的一举一动都会是学生的模仿对象,可能是你的每一个眼色,每一句话上,甚至可能连你怎样工作,怎样和同事说话,对待学生的态度——所有的一切,只要学生在身边,他们都会注意到,这也就要求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则”。例如,对于学校里大家熟视无睹的电、水浪费现象,只要我上课的班级,教室中光线较好时进教室我要做的第一件事一定是关灯,关教室的灯,关楼层的灯。晚上离开教室我一定会嘱咐学生最后离开者记得关好门窗,关掉灯。时间久了,我上课的楼层基本不会出现太阳出来后教室里还开着灯的情况。(2)在树立榜样人物时,要结合他们的实际,加深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他们的热情,并引导学生把榜样同自己日常生活的小事结合起来,在行动上加以落实。(3)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时刻以优秀人物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做到爱岗、敬业、勤业和品德高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教师自身的表率让学生受到教育,使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树立起尊敬师长、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品格观念。

其次,教师对学生投入“真爱”,有利于学生“心灵”沟通。思想道德教育要“以人为本,因人而异”,必须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关键在于投入“真爱”。只有爱心打动学生,才能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和愿望,关注学生。多观察、多发现其特点,诸如好玩、好动、好奇心、喜欢成功、喜欢表扬和自我表现,部分学生具有自卑封闭性格和逆反心理等等。师生关系融洽,与学生交知心朋友是成功教育的基础。教育工作是“良心事业”,只有教师动真情,学生才能动真格;因此,只有全面贯彻地深入了解学生心灵,才能做到全面调查,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一切。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抓住学生的思想倾向,分辨出外因或内因,针对原因对症下药,做到方法正确,措施得当,讲究实效,如此才能效果显著。

第三,教师对学生细致耐心地进行说理,有利于让学生心悦诚服。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办法就是说理。常言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只有把道理讲通了,心情才舒畅,对事物看法才明了。说理不能长篇大论,要抓住要害,言简意赅。语言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能够理解,要充满亲情和真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全面地感情投入,使他们感到温暖,感到亲近,学生自然就会乐于接受老师的说教。

第四,教师对学生真心热情地鼓励,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们个个喜欢称赞和表扬,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用心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且不失良机地鼓励学生。比如:学习、纪律和道德等方面,学生只要有诚心改错的表现,哪怕一丁点地进步,也应给予适当的表扬,投以赞许和鼓励,平时对学生少批评、不惩罚,这样才能唤起和推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那些缺点较多的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教育这些学生需要我们足够的耐心、细心,相同的错误重复时需要教师的耐心,并细心的发现他们哪怕一丁点的优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再发现,再表扬,教师要真心诚意,正确引导学生,耐心地把学生扶上彼岸,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

第五,教师尊重学生人格,杜绝体罚,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教育的成功就是让学生具有高尚、诚实、聪明、勤奋、自尊和自豪而不骄傲的人品。有时候过分溺爱和体罚具有相同的消极面,不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错误的。溺爱把人惯坏,体罚是对学生的一种摧残,尤其在人人平等和人权共享的社会里,在法制逐步完善,学生有了维护自己权利意识的新时期,体罚学生和变相体罚,既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更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反抗,使结果与教育初衷背道而驰。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杜绝体罚,应该大力鼓励他们自尊、自爱和自强,培养其自主意识,促进其自主学习,实现其自我教育、自我调整心态、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

二、德育要提出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首先,教育学生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等。从仪容仪表说,要求整洁干净:脸、脖颈、手都应洗得干干净净;头发按时理、经常洗;指甲经常剪;注意口腔卫生,不当众嚼口香糖;经常洗澡、换衣服,消除身体异味。从仪态举止说,要从站、坐、行以及神态、动作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古人对人体姿态曾有形象的概括:“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优美的站姿给人以挺拔、精神的感觉;坐姿要端正挺直、大方得体;走路要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表情神态要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带微笑;谈吐要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用语,简洁得体。着装要干净、整洁、得体,符合学生身份,体现出新世纪学生蓬勃向上的风采。

其次,注意公共场所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包括在学校、教室、影剧院等场所的礼仪,还有走路、问路、乘车、购物等方面。校园礼仪十分重要,在教室,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大声喧哗。课堂礼仪对老师的教学影响很大,它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的荣誉与凝聚力,体现这个班的班风班貌。上课时要提前到教室进入准备状态,课堂上要积极配合老师搞好教学活动,下课后的休息时间,不随地吐痰、乱扔纸屑,不拿粉笔头玩,上下楼梯一律右行,见老师和客人要用普通话主动问好,不能视而不见。另外,我们还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和一切设施,不穿越绿化带,爱护清洁卫生,服从老师管理和接受值周生文明监督岗及其他人的批评、劝阻。受到老师的帮助,应主动诚恳地说谢谢。求人帮助之后,一定要说:“谢谢”。如遇他人求助,应尽力给予帮助,如不能解决时,应说:“很抱歉。”到商店购物,不可以“上帝”自居,要用礼貌语言,购物之后也应说谢谢。看他人演出,要尊重演员,适时礼貌鼓掌,不能提前退场。乘坐公共汽车、火车,要照顾老人、小孩和残疾人,要保持车上卫生环境,不乱扔东西,上车不要争抢座位。

如何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 篇4

如何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时间】分三讲完成授课 【教学方式】集中学习【教学要求】

1.认真听讲,做好笔记。2.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教学内容】

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党对公安工作领导的根本性和基础性工作,是增强公安队伍凝聚力、提高战斗力和完成各项公安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多种价值观交织并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异常尖锐,给公安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经常性思想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按照《政治工作规范》规定,思想教育的内容主要是:

1、政治理论教育。就是组织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广大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

2、职业道德教育。就是认真学习贯彻《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紧密结合公安工作实际,强化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重点的职业道 德教育,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作为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作为公安工作的生命线。引导民警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3、形势任务教育。就是传达学习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进行国际、国内形势教育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等教育。使民警了解掌握世情国情和公安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把思想统一到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上来,努力完成各项公安工作任务。

4、随机教育。就是要针对队伍中存在的各种思想表现和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理想信念、法制纪律、宗旨观念、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艰苦奋斗以及公安优良传统等思想教育活动,及时回答和解决民警中存在的各种现实思想问题,克服消极情绪和负面影响,扶正祛邪,激励斗志,鼓舞士气。

5、先进模范人物事迹教育。先进模范人物,是指各警种、各岗位的先进代表,他们的事迹不仅充分体现了党和公安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而且也体现和代表了时代的进步性;不仅是当代道德、风尚的具体体现,而且又是超出当代道德、风尚的体现。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人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因而,为人们所赞叹,并成为人们前进的榜样。因此,通过先进模范人物事迹这一典型教育,可以引导民警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使民警鞭策自己提高思想觉悟,自觉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充分发挥民警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基本要求是:

1、各科所队要抓好理论学习。按上级统一要求为民警订阅学习资料。对民警的理论学习要坚持有学习时间、有计划内容、有辅导提示、有讨论交流、有心得体会、有考核验收、有学习活动记录等7项制度,保证学习时间、内容、人员和质量落实。

2、党(总)支部要把抓教育、管教育摆在公安各项建设的首要位臵。正副书记要负起主要责任。支委成员要有抓教育的自觉意识,坚持参加教育活动。按照丹东市局《政治工作规范》规定,公安业务工作和政治教育按法定工作日的10:1的比例安排,即每周半天(每月2天)。每月1天用于政治教育,半天用于业务学习培训,半天用于党团活动,根据需要可集中使用,亦可分散落实,但不得随意减少和占用。基层政治教导员学习备课时间每周不少于1天。

3、政治教导员要重视教育,会搞政治教育,学习钻研政治教育这门科学。熟悉我党我军和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努力用科学的理论和新的知识充实提高自己,不断提高抓教育的本领,成为精通政治教育的行家里手。作为基层政治教导员,是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组织实施者,必须熟练掌握课堂教育、随机教育、个别教育、群众教育等基本教育方法,做到会搞民警思想调查,会计划安排教育内容,会备课讲课,会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会组织引导民警进行讨论交流。

二、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

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采取不定期、灵活机动的集体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组织各种类型报告会的形式

这是我党我军和公安机关对广大群众进行经常的普遍性的宣传鼓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传统做法,它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是切实可行的。组织各种类型报告会的形式,受教育面广,问题集中,针对性强,有利于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的落实。各种报告会的形式有:

1、动员报告。主要是指在确定某一重大中心任务之后或落实某项重大的政策时,首先由领导同志根据某一任务或政策的内容、意义、要求,可能出现的问题,向群众做动员,使群众了解任务的性质、意义,以及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要求,以鼓舞士气,振奋精神,激发热情,这是进行群众性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完成某一重大任务不可忽视的重大步骤。

2、工作报告。主要是指为完成某一项工作任务作的报告。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或在工作进程中的关键时刻,或在工作结束时进行。目的是为总结经验教训,把工作继续推向前进。通过总结,表扬先进,肯定成绩,树立样板,找出差距,指明方向,增强信心。

3、形势报告。主要是在一段时期内所作的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的报告,政治形势和经济形势的报告。特别是在形势发生转折的时候,或者在国际国内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及时把国际和国内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告诉给民警,并以科学地分析,引导民警正确地认识形势,可以促使民警关心国家和世界的大事,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同国家、民族和世界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正确地理解我们党每一时期的方针政策,正确分析和认识形势,增强信心,澄清模糊认识,克服 狭隘观念,团结奋斗,再展宏图。

4、辅导报告。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学习党和国家重要文件的政治辅导报告,即宣讲党的重要会议精神的报告,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报告。另一方面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作的政治辅导报告。这些政治学习、理论学习性质的报告,对于提高广大民警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政策水平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英模报告会。开展向英模学习的活动,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使广大民警感到信服,感到振奋,能从他们身上看到党的希望、国家的希望、公安事业的希望,看到了日常生活中包含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品格。通过英模报告,让这些有理想的人讲理想,守纪律的人讲纪律,有献身精神的人讲献身精神,最有说服力,最优感染力。

在组织上述集中类型报告时,都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基本观点要正确,准确,否则,会把人们引向歧途,起相反的作用;要理论联系实际,否则就会空对空,没有说服力,解决不了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要注意演讲的艺术性,否则就会平铺直叙,不能吸引群众,这样就不会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吸引力、说服力、战斗力,就达不到宣传鼓动和说服教育的效果。

(二)座谈讨论的形式

如果说报告形式是集体直接接受领导和报告人的教育的话,那么,座谈讨论形式则是以小组为单位,在党的领导下所进行的群众性互相启发教育的形式。这种经常性思想教育的形式,可以起到集思广 益的作用。通过座谈、讨论,使人们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变得深刻而又全面,有一个新的突破。思想疙瘩解开了,弯子转过来了,思想就豁然开朗了。

关于座谈讨论会类型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样化,如小组学习讨论会、较大规模的理论讨论会、工作研究会、以及各种专题讨论会等。

怎么样开好座谈讨论会,才能收到经常性思想教育的效果呢?根据平时掌握的民警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情况,要组织好座谈讨论会,必须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一是要出“安民告示”,“不打无准备之仗”。就是要把讨论座谈的中心课题告诉大家,让参加会议者按中心课题作准备,然后与会时围绕中心课题反复讨论,这样才能防止开“闷会”。

二是要明确主题。就是在讨论座谈中,一定要集中在一个问题上,不能几个问题一起“搅大勺”,更不能漫无边际地东拉西扯。

三是要安排重点发言人。为了不使座谈讨论会冷冷清清,在座谈讨论前,要指定重点发言人,通过重点发言,“抛砖引玉”。如果事先没有指定,召集人或主持人要带头发言,从而引导大家就一个问题深入讨论。

四是造成热烈讨论的良好气氛。上述几种情况就可以引导大家出现一个良好的讨论气氛。但是这还不够,还必须有争论、有补充,即使有思想交锋也不要怕,只有这样才能使要讨论的问题越辩越明,达到明辨是非、统一思想的教育目的。

五是要善于引导和总结。在座谈讨论某一个问题时,尽管事先明确了中心,作了准备,但是讨论起来,往往会出现离题(跑题)现象,这时,主持会议的同志就要巧妙地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回主题。在讨论结束时,还要善于用简单扼要的语言,集中大家的智慧,加以总结,使讨论的问题全面、系统,给大家一个总体观念。

注意以上几点,可防止座谈讨论走过场,经常性教育流于形式,才能使座谈讨论成为大家欢迎的经常性教育的好形式,充分发挥其在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三)家访和谈心的形式

1、家访、谈心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形式。家访、谈心是进行耐心细致思想政治教育的行之有效的传统做法。

这种形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然是普遍应用的,因为集体报告形式、座谈讨论形式是就普遍问题或集中一两个问题的集中教育形式,这是就共性问题、就解决普遍倾向问题而言的。然而人的思想是千差万别的,要解决不同人的思想问题,即解决个性问题并且把道理讲到每一个人的心里去,解开个人的思想疙瘩,解决个别人的实际问题,就必须采取在普遍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思想教育,进行家访和个别谈心。进行家访、谈心,它可以把党的温暖不仅送到受教育者的心里,也送到了受教育者的家属心里;它可以调动全家的积极性,集中解决个别人的思想问题,同时也是对所有家庭成员的教育,从而达到统一思想认识,达到教育的预期目的。作为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一个单位的领导,不仅自己要模范地运用这一好的形式,而且要发动各级、发动群众采取这样的形式,互相做思想工作。比如,某某同志一时对一个问题想不通,如果有人与这个同志感情比较密切,或某一领导在他的心中有一定威信,让他们去家访、谈心,效果 是最佳的。当然,家访、谈心也不是一对一,甚至一个模式的,它有时可能是全体领导班子一起出动,深入某一民警家,面对面地解决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有时也可能是部分地深入到民警家,解决实际问题。谈心、家访是疏通思想消除隔阂,增进感情,造成互相信任,畅所欲言,生动活泼的政治气氛的好形式。虽然有时并不都能“立竿见影”,但是,访一访,谈一谈,总比不访、不谈要好得多,这不单单是一个经常性思想教育的形式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单位领导的作风问题,是领导与群众关系问题。我们常常会看到,有的单位领导长期不和群众接触,互不了解,特别是领导对群众想什么、干什么、有些什么困难和要求不甚了解,结果群众中的意见则由少到多,甚至达到激化。相反,有些单位领导与群众关系密切,政治气氛就浓厚,步调统一,各项工作就会顺利开展。因此,家访、谈心,不但是个作风问题,而且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强弱的重要标志。

2、家访、谈心的类型和方式

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以及教育的任务和目的,家访、谈心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上级领导对下级、群众的家访、谈心;

一种是群众之间的家访、谈心,这是群众性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现。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接近型。主要是加深相互之间的思想感情,增强彼此之间的认识了解和同事情谊。

二是了解型。有意识地调查了解人们的全面情况或某一方面的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留待以后陆续解决。三是启发型。针对已经掌握的某一问题或某种情况,在家访或谈心中给予启发诱导,加以点明,进而达到解扣开锁,提高思想认识的目的。

四是预防型。根据过去、现在的某些问题、情况的分析,作发展趋势方向的预测或从中发现新的苗头,主动地打“预防针”,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以防患于未然。

五是鼓励型。对于某些成绩或长处及时地进行表扬、鼓励,以扬长抑短。

六是布臵型。传达某些信息,或适时做个别指导,提出要求、指出方向,共同研究前进的计划、措施,或者交给某种任务,以进行锻炼和考察。

七是慰问型。在民警遇到困难、疾病、灾祸时,给予慰问,以示关怀,激励他们正确对待困难,坚强地同困难斗争。同时从组织上给予适当协助,尽早克服这些困难。此外,对于在某些方面作出优异成绩的民警给予关照和鼓励。

八是解疑型。民警之间有了矛盾,产生了隔阂、误解,通过家访、谈心及时消除,达到新的团结。

经常性思想工作要根据教育的不同目的、内容和类型,采取不同的方式。

一是主导式。谈心和家访者,遵照自己教育的目的、任务主动开腔,循循善诱,苦口婆心,以完成或达到家访、谈心的目的和任务,同时,在家访、谈心中还会发现新的问题或对方提出新的问题,要根据新的情况、新问题,争取主动予以解决或适当妥善解决。二是商讨式。互相商量、研究,以求对某些问题共同解决。三是征求式。通过家访、谈心进行接近型、了解型的调查,让对方多说、多介绍情况,以达到征求意见的目的、了解的目的。

3、家访、谈心的基本要求

家访、谈心是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经常形式,要根据对象的不同情况(政治思想状况、年龄和性别、岗位和文化及特征、情绪等)确定谈心、家访的主题、内容,指定去谈心或家访的人,做好准备,掌握时机,分析心理,争取主动,灵活地进行,时时注意家访、谈心的最佳效果,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要充分发挥家访、谈心这一经常性思想教育形式的作用,收到最佳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必须以诚相待。无论是领导对群众,还是群众与群众以及先进人物对后进人员的家访、谈心,必须真心诚意,不能虚情假意,要成为一项制度,而不能徒有虚名、走过场,装潢门面,只有这样,家访、谈心,才会收到好得效果。

二是,要心里装着群众。一个缺乏责任心、革命意志衰退、得过且过的人,一个高高在上、对群众漠不关心、心中唯有自己的人,他是不能够吃辛苦到群众、他人家中去家访、谈心、解人之难的。因此,要使家访、谈心收到效果,必须有群众观点,心里总是装着群众,才能想他人之想,急他人之急,才会自觉地去家访谈心,把深厚的情感灌注于家访、谈心之中,解决思想和实际问题。

三是,要有耐心和信心。人的思想认识不是一下子就解决了的,它要经历一个由不认识到认识,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当一个问题 没想通、没解决之时,要有一个等待过程,耐心地去做工作,不怕麻烦;要看到问题总会解决的,要充满信心,不怕反复,坚持到底,就一定能攻下“难关”,收到好的效果。

四是,要注意科学性。所谓科学性,就是要遵循人们思想的活动规律,要善于掌握被教育者的心理,这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搞好家访、谈心,进行个别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遵循人们思想规律掌握被教育者的心理,按思想规律办事,因人而异,根据不同人的心理、思想特点,选准时机,掌握谈话的分寸,有的可能是“开门见山”,直来直去,直截了当;有的则要搞点迂回、绕点弯子,留有余地。这样在谈话中有进有退,有理有节,易于被教育者接受,才能引导被教育者对问题由浅入深地逐步地加以解决。

(四)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

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是进行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配合系统思想教育的好形式。它不仅能够活跃人们的生活,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而且会产生不可低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它易于被人们接受,感染力强,教育面广,收效大。

健康有益活动包括的内容是比较广的,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1、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和文明行业活动

这项活动是新时期经常性思想教育行之有效的好形式、好办法,它不仅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单位各科室所队,在机关单位内进行,而且把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社会、深入到家庭,是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的综合体现,是一种综合治理,它对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有着重要作用。

2、开展评比竞赛活动

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是受一定思想动机支配的。而这种思想动机又受到一定的物质条件、精神因素的制约。一般来说,人们的思想总是向上的、进取的。因此,开展各种评比竞赛活动,有利于鼓励人们上进,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评比竞赛活动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表现在方方面面,比如,理论学习方面的评比竞赛、文体方面的评比竞赛、完成破案指标方面的评比竞赛以及基层基础和内务管理、纪律作风方面的评比竞赛,等等,通过这些评比竞赛活动,一方面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群体意识,进一步增强人们的团结、振奋精神,积极向上;另一方面,发扬共产主义精神,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比如,组织时事政策、政治理论学习时,有些单位组织知识答题竞赛,把国内外大事,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公安政治工作有些内容结合起来,出若干个题,选代表答题,群众助威,使答者和听者熟悉掌握一个时期国内外大事、党的方针政策和公安工作的中心任务,形成一个团结向上的气氛,形成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评比竞赛活动中,要明确目的,端正思想动机,坚持标准,严格要求;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出以公心,克服利己主义,本位主义,要讲风格,讲觉悟;要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通过评比竞赛,及时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以达到统一思想、团结向上、共同提高的目的。

3、各种艺术形式的宣传活动 这是一种直观的、感染力最强的教育形式。它包括戏剧、电影、电视、舞蹈、画片等。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教育人们树立革命理想、共产主义道德和风尚,帮助人们明辨是非,推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为了发挥艺术形象作用,一是要选择健康的艺术作品,以防止不良思想的污染;二是联系实际开展影视评等活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落实教育成果。

4、进行参观访问的活动

在新时期,人们不仅通过上述活动进行具体的教育,而且要通过各种积极的信息教育。这种积极的信息的获得除了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外,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参观访问。这里的参观,主要指参观英雄模范人物事迹展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生平事迹展览,革命旧址和领袖故居展览,参观祖国的名胜古迹及大好河山,参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展览,如参观先进单位和先进事迹展览,参观工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优质产品的展览,参观反对贪污盗窃和铺张浪费的展览,等等。

所谓访问,主要是调查访问,一方面学习和发扬革命的光荣传统,学习先进经验和先进事迹、先进思想,认清大好形势,另一方面,发现问题防微杜渐,取长补短,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为了收到最佳效果,一是要把参观、访问和座谈讨论结合起来,消化获得的积极信息,找出自己的差距,特别是思想上的差距,制定措施,落实行动,防止参观、访问流于形式;二是要注意检查参观、访问后人们思想上、工作上、学习等方面的新变化,从而巩固参观访问取得的成果,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扎扎实实地进行。总之,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形式还不仅仅局限这几种,随着形势的发展,人们还可以创造出更好的形式。在新时期,一些思想教育形式不仅仅是单纯的思想活动,而是和各项工作结合在一起的,因此,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都要体现统一思想提高觉悟为党的总目标、总任务,为完成各项工作提供服务和保证这一特点。

三、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中说理的艺术

说理,顾名思义,是指讲道理;说理的艺术,不言而喻,意在探讨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如何向对象讲好道理,使对象服从道理,解开思想认识上的疙瘩,按真理办事。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和搞好经常性思想教育,一刻也离不开说服教育,而说服教育又总离不开讲理。思想政治工作者无论是登台演讲,还是促膝谈心,都不应是一般的言谈。不但要有一定的思想性,还需要有一种感染力,以调动对象听理的积极性,陶冶对象的心灵;同时还需要包含一种意蕴的哲理,以引起对象的思索,启迪对象的思维。所以,研究经常性思想教育,离不开研究说理的艺术。那么,说理艺术都有哪些呢?

(一)要辩证施教

思想教育能否取得实际效果,讲的道理能否使对象入耳入心,很重要的艺术就在于能否辩证施教。这里讲的辩证施教,主要指的是说理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制宜。在实际教育中,有的思想工作者讲的道理不错,思想性、政治性和原则性都很强,但总收不到说服人的良好效果,究其基本原因,就在于没能辩证施教。那么,辩证施教又分为:

1、因人施教。由于思想工作对象的文化、情趣、经历、性格及思想基础不尽相同,使其在生活与事业组成的的人生座标中有着不同的落脚点,从而也制约着思想教育的难度与效果。倘若无视人们思想上的这种差异性,讲理硬要千篇一律,是很难收到教育效果的。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曾说过:“治气、养心之述;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矣;勇毅猛戾(音:力),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音:扁)小,则廊之以广大;卑温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合之以师友;怠慢慓(音:漂)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音:确),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荀子在这里强调对人的说理教育,要根据对象的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说服教育,即对脾气刚强的人,要采取温和的方法进行教育;对善于思考而又深藏不露的人,要从平易善良方面作专门引导;对勇敢坚毅但又暴烈的人,就要诱导他按规矩行为致使不越正轨;对灵敏、轻快的人,要使他在行动举止方面加以节制;对心胸狭窄的人,就得开阔其胸襟,使之宽宏大度;对志向卑下、迟钝而又贪图小利的人,要着重激起他的高尚志向;对平庸而散漫的人,要通过师友向他灌输道理或管束;对懒怠、散漫、轻佻、自暴自弃的人,要使他明白将要面临的灾祸;对愚钝而又忠厚老实的人,要使他强化准则意识,以多思考去疏通他的心智。荀子这段因人施教的精辟佳言,的确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指明了因人而异地选择道理,因人而异地去疏通思想的方向,会使每一个思想工作者受惠不浅。

2、因事施教。思想教育同于“治病”,施教好比“下药”。讲道理若不对症下药,即便再经典的道理也不能入耳入心。思想工作者堪称“心 灵的大夫”,要疏通对象的思想,就不仅要熟悉他们的思想感情,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而且要善于摸准他们的思想脉搏,弄准他们的思想症结。倘若不管对象思想上有何障碍,又有何种疙瘩,也不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都是一通“政治道理ABC”,那么不仅不会收到“药”到“病”除的效果,而且还可能产生某种“抗药性”。

3、因时施教。俗话说,言贵精当,更贵适时。当其时,可一点即通;背其时,可能道理讲了一大堆,全为“泡影”。据《墨子闲沾》记载,一次,子禽问他的老师墨子:多说话到底有没有好处?墨子先打了个比方:“虾蟆蛙蝇,日夜而鸣,舌干才辟,然而不听。今鹤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然后说:“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墨子的这段话,意在表明:讲道理的关键在于讲到节骨眼上。用今天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术语说,即让人口服心服的道理,常常是说在关键时候。一般来说,转化后进民警,应当“触机即发”,点燃后进民警心灵之火的最佳时机莫过于他们迷途知返时;鼓励先进民警,不妨“引而待发”,但鞭策先进民警不断进步的最佳时机常常在他们遇到挫折时;捕捉教育的最佳时机,并不是消极等待,它包含着通过卓有成效的努力,去促成有利时机的到来,进而赢得教育的主动权。

4、因地施教。常言道:“花前易生情,月下多知心。”以理服人的效应也常常以地点、环境、气氛,以至色彩的不同而大相径庭。幽静温和的环境,使人容易接受批判的道理,咄咄逼人的气氛,所说之理往往难以入耳,也更难入心;欢声笑语的地方,能使对象消除听理的对立情绪,而责贬过多的场合,则易使对象产生反感情绪;在办公室谈话说理,难免使对象拘束不自在,而在野外漫步讲理,可大增收受道 理的效果。倘若思想工作者善于寓情于景,寓教于乐,所述之理便会在对象心中或潜移默化,或产生强烈的震撼之力。

(二)感情交融

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基本任务。经常性思想工作就是通过讲道理帮助和教育对象在内心深处产生符合真理的认识,培养他们克服不正确认识,抵制错误思想影响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疏导工作,就是以理服人的工作。理是打通人们思想的钥匙。然而,对象心灵的呼唤,离不开感情作媒介;思想的共鸣,也需要真情去撞击。因此,经常性思想工作不仅需要不断向对象灌输真理,而且在说理中还要充满感情、人情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感召力量,是为人们所共认的。情不通,则理不达,感情相悖,即便金玉良言,也免不了会变成好雨浇在石头上。如果说真理是打开对象心灵的钥匙,那么感情则是输理入心的润滑剂。所以,理情交融,是说理的重要艺术。怎样才能做到理情交融呢?

1、理中含情,道是无情胜有情。按理说,任何道理之中,都应饱含教育者的深情厚谊,无论是从说理的目的或动机,还是真理本身。比如,向对象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目的上讲,是让对象明白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进而使对象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的强烈感情,坚定为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信念。从社会主义的道理本身讲,讲社会主义优越,必然要讲到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讲到社会主义的前途美景。这些,都能激发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的自豪感,信任感和光荣感。据此,这里的艺术关键在于说理者如何确立说理的 目的或动机,如何在抽象的道理中挖掘出强烈的感情力量,如何用科学的道理去激发自己和对象的真挚感情。要坚决克服那种板着面孔讲理,以“太师爷”的身份无情说教。切实做到“理在情中”,将深刻的思想象盐溶于水一样,溶化到感情中去。

2、以情感人,有情莫被多情误。讳言情感在说理中的力量,难免要滑入“假、大、空”的泥潭。但是以情感人失去了以理育人为引导,失去了真理作基石,这样的说理教育难免会有“丧魂落魄”之误,“买椟还珠”之憾。一位大作家说过:生活中往往充满着“但是”,事本来应该这样发展,但是,结果成了另外一个样子,有的思想工作者本希望所培养的先进分子蓬勃向上,出类拔萃,但是,由于一味“娇生惯养”,即只动情不晓理,结果使先进之花因缺乏真理的滋润而逐渐枯萎;有的有心转化后进,但仅以“柔情”感化,不去灌输正确的道理,还美其名曰:“感情投资”,结果使舒开的“心中疙瘩”又打上“结”……。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对这种专注“人情感化”的教育,的确成了一副对联所讽刺的样子:“道是有情却无情,说来甜心不醒心”。说理也是一种感情的艺术,这话本没有错。只是说理者所讲的情,离不开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之情,离不开对邪恶、卑鄙、腐朽的憎恨之情。因此,要懂得情在说理中的力量,也应知道情感的界限。思想工作的任务,是陶冶人们的心灵,打开人们的眼界,点燃人们的智慧,培育人们的身心,使之充实,使之文明,使之奋发,使之优益。要医治蒙上阴影的心灵,拯救被污染的灵魂,非真理的春雨莫能洗涤,莫能滋润。倘若过分相信和依赖感情的力量,只是架通心灵之间的桥梁,不用思想的雨露去浇灌他们的心田,这种教育不仅不 能根治那些思想上的“疾病”,而且会造成新的误区。一位思想工作深有体会地说过:成功的思想教育应“三分含情,七分叙理。”从广义上讲,这话是颇有见地的。它辩证地告诉每个思想工作者,不要停留在动之以情,也不要局限于晓之以理,将情理有机的“化合”,做到情中有理,理中含情,情理交融,以理为主。这样,思想教育就不仅使人如沐春风,如逢挚友,而且若饮甘霖,若遇良师,使人们的思想与情操都得到升华,使思想教育更富有摄取人们的艺术魅力。

(三)理利相济

世上万事万物都有它存在的基础,作为开拓人的内在潜力,激发人的积极因素的思想教育工作,也不是空中楼阁,也有它自身存在的基础,这个基础便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前面已讲过,思想教育工作,实际上是说理的工作,是以理育人的工作。因此,只有将理与利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使所讲之理进入对象的耳朵和内心。

马克思有句名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可惜,10年内乱,说“利”色变,物质利益同“钱能通神”绑在一起,受到嘲弄,受到鞭挞,使思想工作几乎成了“假、大、空”的同义语,败坏了名声,“出尽了丑”。不过,古往今来,也确有一些封建士大夫极少言“利”。孔子就曾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因此,“子罕言利”。孟轲对“利”字避之惟恐不及,他在回答梁惠王有关“利”的话题时说:“仁义而已矣,何必日利!?”“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董仲舒更有所谓“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训条。对这些警言训语,毛泽东曾一针见血地讥讽道:完全是唯心的骗人鬼话。

有人曾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联之以利归纳为说理教育的基本 要素,这并不过分。成功的说理教育大都是以情为先导,以理促升华,以利作基础。人总是生活在矛盾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欢乐和忧愁。然而,有的思想工作者总爱讲一句口头禅:“正确对待。”似乎这样,才不迁就、不姑息,才显出思想教育的原则性。诚然,凡事都有一个正确对待的问题,但切不能将这个词当成“万应灵药”。有的民警明明家遇到灾祸,此时此刻,本需要思想工作者伸出热情援助的手,但却得到的是一席生硬的“正确对待”,这个“理”非但不能提高被教育者的觉悟,反而使之愈加忧愁苦闷,愈加不能正确对待。

新北小学道德讲堂开展诚信教育 篇5

4月16日上午大课间时间,我校的德育大讲堂再次开课,讲堂由德育主任闫海英主持,校长王国宏做了题为“聪明挽救不了道德缺陷”的主题讲座。

首先,王校长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一个智商超群的小伙子以优秀的学业成绩在名牌大学毕业,因有三次乘公交车逃票被处罚的记录,屡次在求职中遭到拒绝,而他被拒的理由是不尊重规则也不值得信任。直到此时,他才如梦方醒、懊悔难当。她用这个故事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一个道理: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然后王校长又结合实际和学生谈谈应该怎样做才算遵守规则,才算言行文明。并意味深长地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言行高雅的人,做一个自觉敬老友爱、讲诚信的人,真正成长为受人尊敬的优秀人才!

新北小学

李玉红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艺术教育 篇6

【摘要】有专家预言,艺术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为适应21世纪产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通过学校美术欣赏教育对学生实施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强调指出,要重视美育,不仅小学、初中要开好音乐、美术等谦握,高中、大学也应开设艺术欣赏课,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艺术欣赏是在接受艺术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戴之情。在开放.的艺术博物院,一个个画展,一堂堂艺术欣赏课中,让学生在漫漫的艺术长廊中流连忘返,品味在人类文化宝库中蕴藏着数不尽的艺术珍品,感受艺术世界的广阔无限,从艺术的解放去认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国家的人民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取得的巨大成果,例如欣赏彩陶,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人类童年时代”。正如别林斯基说的,人们认识世界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科学的,一是艺术的,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把德国杰出的、为无产阶级大声呐喊的女性艺术家坷勒惠支的版画作品《面包》介绍给国人,通过画中处在历史重压下,为捍卫劳动者而献出自己一切的伟大的母亲形象,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从而使欣赏者达到对世界最深刻的认识,扩大生活的视野。在艺术作品面前感受美,在艺术强大的魅力牵引下,去感慨一个时代或者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发展的程度。【关键词】艺术产业;美育;艺术欣赏。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最好方法。但是当前农村小学艺术教育受到很大的约束,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应试教育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艺术教育的时间短的可怜;第二,农村小学艺术教师队伍缺员;第三,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条件相当差。我们必须寻求新的途径与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激发学生对艺术追求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评价和表现能力。我们有必要把艺术教育拓展到课外,开展行之有效的课外艺术教育。

一、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开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来源于生活。开展艺术教育必须从乡土文化挖掘资源并进行加工组合,这样才能体现真正的艺术。

对民间艺术及艺人进行访问、调查,请民间艺人走进校园进行艺术交流预探讨来丰富艺术教育内容。民间艺人及民间艺术是我们当地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开展艺术教育的有效资源。我们把民间艺术真正纳入课堂教学,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感受到艺术的美感,及时得到艺术的熏陶,提高对美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

发挥当地民间艺术教育感染作用,激发学生欣赏和学习艺术的兴趣。建设民间可以利用的艺术教育基地,少年活动中心等艺术培训场所,对学生进校艺术教育,激发他们欣赏和学习艺术的兴趣。每学期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文化宫和少年活动中心的艺术活动,在活动中得到艺术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了解当地的乡土文化艺术,激发孩子们热爱艺术、追求艺术和学习艺术的欲望,提高他们欣赏美、评价美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好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要充分利用学校校本课程这个载体,发挥本校教师的艺术优势,开发有自己本校特色的乡土文化艺术教材。要把剪纸、布贴、手工折纸、手工雕刻等民间艺术进行收集、加工、整理作为校本教材内容。

1、发展课外艺术教育,开好校本课。

校本课程是课外艺术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课内艺术教育的有力补充。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技术的艺术水平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这样使艺术教育内容更富有灵活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艺术项目,尽情地发展自己,同时也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特长和民间艺人的艺术专长,使课外艺术教育得到深入和可持续的发展。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可根据需要增加艺术教育的内容:如器乐、舞蹈、健美操、布贴、剪纸、书法、绘画、古今戏曲等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丰富艺术教育的形式,改变以往只有在课堂集中学习为分散的、自由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教师组织,自己学,自己做,自己演,集体评价来体会艺术的美妙,感受艺术的内涵。

2、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促进课外艺术教育的发展。艺术教育不同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的传统教育。它需要具备相当艺术水平的教师来完成。在开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中,我们应该注意教师的合理使用,因材择师,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发挥其特长,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在分配工作时,尽量考虑教师之间对不同爱好与技术能力艺术,可以发挥教师的合作互助作用,更好地提高课外艺术教育的质量。

3、多方举办各类活动,推动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为推动课外艺术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可以利用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运动会、书画展、小制作作品展评、文艺表演会等,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总之,多方开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能激活广大教师和学生们的艺术灵感和艺术细胞,使广大教师投身于艺术教育的海洋中。这样,师生共同享受艺术之美,同时也更能促进其他学科的教学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如何开展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篇7

一、不断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1. 要加强学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教育和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 以使他们热爱党, 热爱社会主义, 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

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方向, 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为国家、为社会服务, 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不断加强优秀学生的奉献与责任意识教育, 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模范示范作用, 实现独立学院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提高

1. 不断加强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

通过党员党性答辩、理论考核、知识竞赛、参与实践等形式加强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 提高学生党员服务师生员工的意识和水平, 树立校园正气。 (1) 使学生党员学会“两个关心”, 即关心同学们思想政治生活;关心同学们的学习, 协助老师帮助同学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是充分发挥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在班集体中先锋模范作用的必然要求, 也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2) 使学生党员学会两个沟通, 即:学生党员与老师、领导的沟通;学生党员与同学之间的沟通, 是实现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 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可靠保证。 (3) 使学生党员学会“两讲、两坚持”, 即讲政治、讲正气;坚持身先士卒, 坚持以身作则。“两讲”是树立良好班风的保证, “两个坚持”是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

2. 不断加强学生干部奉献与责任意识教育。

学生干部是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的主要实践者, 学生干部是实现大学生日常管理规范化的基础力量。通过学生干部培训、考核、评比等形式加强独立学院学生奉献与责任意识教育, 提高学生干部服务师生的意识和水平, 树立校园正气。

3. 不断加强受奖励学生的角色教育。

通过对受奖励学生角色定位与教育, 激励他们在学习、生活、思想上不断发挥模范作用, 为集体树立榜样, 用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从而达到增强自身奉献与责任意识的目的。

三、不断加强对“三困生”与受处分学生的教育与服务, 培养他们积极克服困难、战胜消极悲观的良好心理状态, 构建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

“三困生”是指学习困难、生活困难、思想心理困难的学生。“三困生”与受处分学生的教育是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充分做好他们的工作, 才能很好地完成独立学院的育人目标, 可以通过设立各种“进步奖”奖项, 帮扶、跟踪等等手段使学生克服困难, 战胜消极与悲观, 从而达到提高“三困生”和受处分学生的“自强、自立、自理”能力的目的。

1. 加强这部分学生的养成教育。

这部分学生最大特点之一就是自律性差, 养成习惯不好, 容易犯错误, 因此, 需要从一入校就开始严格管理,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思维习惯、良好学习习惯。

2. 加强这部分学生的亲情教育。

通过以亲情为主题的活动, 比如“一封家书”、“母亲节”、“父亲节”、“感恩会”等等活动形式, 加强大学生亲情教育, 使学生明白父母亲的呵护和关爱是其生命历程中的阳光雨露, 亲情的滋润是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过亲情教育, 提高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 培养和增强他们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四、不断加强独立学院学生诚信与法制教育, 努力营造校园诚信氛围, 实现学生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道德品质的提高

1. 加强学生诚信教育。

通过各种诚信主题活动、建立学生诚信档案等形式加强学生诚信教育, 树立大学生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良好道德意识, 创建独立学院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诚信校风, 促进诚信他律机制建设和校园诚信文化建设。

2. 加强考风考纪教育。

良好的学风必然要求良好的考风, 通过考试违纪案例分析、考试制度的学习等等形式进一步加强诚信考试力度, 严肃考风考纪, 为良好学风的形成奠定基础。

3. 加强学生法制、法规教育。

通过集中学习《学生手册》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普法演讲、知识竞赛等等形式,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 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五、不断加强班集体形象建设, 构建和谐、健康、多元的班级文化氛围, 实现学生归宿感、幸福感、荣誉感的提高

1. 在辅导员或班主任的积极引导下, 通过各种健康向上的班团活动, 增强同学们的团队意识、归宿感, 打造班级品牌形象, 提升班集体文化内涵, 增强学生自豪感。并根据学院办学理念以及专业班级特点提炼出班集体理念、目标和任务。

2. 集体意识基本形成后, 狠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 充分发挥其先进性在学习、工作和严格自律等方面的表率作用。

3. 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对个别的在生活、学习、思想上存在问题的同学, 实施重点帮扶。

4. 加强对同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有意识地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和自我认知能力的教育。总之, 针对独立学院的学生, 广大教师要以人为本, 有的放矢,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方能起到育人的目的, 从而促进独立学院又好又快地发展。

摘要:在独立学院不断发展, 办学条件不断规范, 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 面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工作到底怎么开展就成了摆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的课题。本文作者从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层面, 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对新时期如何开展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工作进行探索, 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苏建勇, 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2]江莉.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教育方式方法探讨[J].华章, 2009, (8) .

[3]王娟, 黎伟.独立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初探[J].改革与探索, 2008, (7) .

如何开展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篇8

关键词:教育 素质 个性 品质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3.101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在逐渐落实和完善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在小学阶段,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素质,对他们进行道德、品质、思想等方面的教育。这些教育不能像我们语文、数学那样直接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因此,我们只有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渗透到具体的科目教学中。但是,我们应该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好思想教育呢?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在研究和探索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如何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准确理解好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明确要求我们,在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这不仅包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等大世界观的培养,还包括对学生良好的思想意识、抗压能力、个人品行等个人素质的培养。作文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沟通交流多了解学生,有效开展课堂教学。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思想教育的渗透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在备课时就应时刻保持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理念。研究教学内容中是否有可以穿插思想教育的内容,在备课过程中就要落实好。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突发事件是否有利于开展思想教育,在解决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

总之,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都要有较高的思想认识,时刻准备着开展思想教育。

二、在写作教学中开展思想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教学重点。作文教学不仅是语文四项基本要求之一,更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点。写作能力的提高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还可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每一名语文教师都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写作教学也是很好落实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日记的习惯

写日记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我们写作教学的有效补充。同时,也是学生日常思想状态的重要体现,是学生感情的流露。我们可以通过批阅学生的日记,感受学生的思想状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而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

(二)利用命题作文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命题作文的形式,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例如,我们可以以“勤奋”为题,组织学生开展写作,让学生感受到勤奋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品质。还可以用“爱国”为题,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我们还可以利用身边发生的事或者热点人物为题让学生写作。我们可以在作文中了解学生对事物、人物的看法和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

(三)利用作文讲评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

作文讲评在作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对自己作文有一个重新认识和审视的过程。教师在讲评的过程中也可以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例如,我们通过上边介绍的命题作文,通过命题作文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命题内容的看法。同样,在作文讲评的过程中,就是教师正确思想的一种传播。在学生的作文中,教师可以总结出学生所存在的错误思想,因此,在讲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纠正和引导,从而使我们的思想教育更有效果。同时,在讲评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开展交流。让学生自己体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样的教育方式,要比教师简单的说教更有效果,也更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中去。同时,我们在讲评的过程中,还要善于发现哪些学生说的是真话,哪些学生说的是假话,多观察学生,发现那些表里不一的同学,在课后进行逐一谈话,改变他们对教师的戒心,同时纠正他们说谎的毛病。

(四)利用作文评价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作文是学生写作能力的表现,同时透露出学生某方面的思想变化,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价后可以在适宜的机会与学生进行思想方面的交流,对积极的给予肯定,消极的要及时疏导、长时间跟踪,看看他的思想有什么变化,直到他的思想体现出积极地、乐观的态度来。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

三、语文教学的个性品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本质上讲就是语言上的教学,是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在实际教学中,除完成好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外一直在落实好学生的个性品质教育。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最好时机,我们只有让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实现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

由于现在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在家庭中对孩子意志的培养是非常缺失的。这一点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及时做好。我们应该把坚强意志的培养穿插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敢于吃苦,敢于承担,敢于坚持。这不仅是孩子健康成长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品质也是我们语文学习所需要的品质。

(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乐观的精神态度,也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难免有不顺心的,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不顺心的问题,及时从悲观的情绪中走出来。

四、联系学生实际,深化思想教育

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凭借教材,坚持正面启发、诱导,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在领悟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倾吐自己内心的感受,相互启发,从而进一步受到课文思想的熏陶和感染。如《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一课,教师可以在课上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小萝卜头”进行比较。“小萝卜头吃的是残羹冷饭,住的是阴暗潮湿的监狱,穿的是破得不能再破的衣服,写字用的是短得不能再短的笔头,那么你呢?”让学生想想自己和小萝卜头一样大的时候生活是怎么样的,从而对“小萝卜头”小小年纪在监狱里的非人生活充满同情,激起学生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受到要胸怀远大理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刻苦学习的教育,并逐渐转为自己的行动。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需要学习知识更需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工作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实现,用更好的教育方式为社会培养更好的人才。

上一篇:神经外科危重护理常规下一篇:导师学期指导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