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实辅导员工作思路与计划

2024-07-10

贯实辅导员工作思路与计划(精选5篇)

贯实辅导员工作思路与计划 篇1

贯实企业提升年要点计划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管理素质,努力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各项事业的蓬勃开展,根据《关于巩固管理成果、提升管理层次,持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的决定》([]1号)精神,公司决定在年开展“管理提升年”活动。

一、“管理提升年”活动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管理提升年”活动的总体思路是: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为核心,以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素质为关键,以创新和完善公司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全面贯彻公司的战略构想和基本管理思想,立足本单位工作实际,从管理思想观念的更新、管理制度的健全、管理促使的落实等方面,横向比较,纵向自查,真正找出影响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的薄弱环节,持续改进,拓展成果,力求实效,使各方面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

“管理提升年”活动的目标是:通过“管理提升年”活动的开展,持续巩固、强化、完善公司在安全生产、规范关联交易、现代化管理、营运改善、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基建管理等方面取得管理成果;使干部员工的思想观念有明显转变、公司系统安全生产基础更加牢固、依法实现fam系统的高效运转、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满足“千万工程”建设的需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略,进一步增强公司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不断培育和发展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快速缩小与同类优秀上市公司的差距,巩固和提升公司在全国电力行业的优势和地位。

二、“管理提升年”活动的工作要求与时间安排

(一)统一思想,更新观念

思想是发展之源,观念是成功之因。各单位要结合集团公司和公司年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和现代化管理思想的灌输,尽快把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公司巩固管理成果、提升管理层次的决策部署上来。

企业管理面宽、量大、专业性强。开展提升管理年活动,必须把管理定位在目前公司正在推行的各项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和管理举措的落实上。要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深刻的体会,认真地贯彻,坚决地执行。要加大对公司目前各种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和管理举措的宣传和教育,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逐步使企业领导班子和广大员工的思想观念发生明显变化,牢固树立起现代企业意识、市场竞争意识、生存危机意识和现代化管理意识。

本阶段各单位主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加强集团和公司年工作会议的宣贯和学习,使公司系统广大干部员工进一步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司把巩固管理成果、提升管理层次作为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工作主线。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的形式,加强对公司各种管理举措的学习,领会活动的意义、方法和步骤,真正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观念上明显转变。

(二)查找不足,明确差距

要从安全生产、经营、基建、人力资源等企业管理方方面面入手,加强与华电集团系统内部和行业领先管理水平的比较,找出差距和不足。要按照今年行政1号文精神,重点检查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查干部员工思想观念,是否适应当前形势和市场经济的变化,并树立起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现代化管理意识;二是查安全管理,是否存在薄弱环节,并举一反三地进行了整改;三是查关联交易,是否按公司要求进行彻底整改,并从制度程序上进行规范,制定了具体措施;四是查全方位营运改善,在安全生产、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是否全面进行了对标和营运改善,与华电集团内部企业相比、与行业内同类型企业相比是否领先;五是查管理现代化的实施,是否从思想上对fam系统有了足够重视和了解,该系统对本单位的各项管理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六是查基本建设,由基建项目的单位在工程管理方面是否存在漏洞,与公司提出的基建目标还有多大差距,等等。

贯实农办工作计划

我们对今后的农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认为:其一,农业将成为高智能产业--科学技术是 白色农业"的种植示范,在20**年20余个棚的基础上,辐射带动周边发展,使菌类生产在20**年千万产值基础上增加30%,形成新的增产亮点。

四、继续搞好生态环保示范镇的创建工作。生态环保示范镇计划面积4000亩,涉及3个蔬菜种植区,2个水果种植区和1个苗木区。此项工作在20**年完成总任务90%的基础上,年春进行扫尾,准备接受市验收。

五、做好村中低产田改造的后期工程。该工作内容主要是农田基本设施改造,设计总面积为3000亩,总投资110万元,上级支持74万元群众自筹36万元。20**年完成总任务的80%,年做好后期工程及验收工作。

六、做好田各庄村现代化新农村的试点工作。建设总面积1.47平方公里,计划到年完成,到年各庄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率先实现现代化,带动其他村街发展。

七、防护林建设在美化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成为农民收益增长的新亮点。年,我们将积极运作探索活林经营之路,使其在林业建设、林业发展上做出新的突破。这项工作主要由胡善根、王树贵负责。

八、完成全镇农业数字化统计和农经分配工作,配合主管单位完成对各村街帐目的审计和会计培训,给镇领导提供准确数据,当好参谋。

贯实辅导员工作思路与计划 篇2

一、开展深度辅导的必要性

时代赋予了现在的大学生很鲜明的个性特点, 概括起来是: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作为独生子女, 他们缺少亲情、友情而孤独, 但不缺少自信;他们的成长过程受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自我意识较强, 崇尚自由;他们很务实但也功利;敢于参与竞争但心理脆弱;经济独立意识也相对较差。而深度辅导的特点是辅导员在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时需要进行差异性和区别性的调整, 要求辅导员在深入、动态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个性发展倾向, 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能, 给予学生合理的教育和引导,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各种问题并成功地走出困境。

二、深度辅导工作的思路

深度辅导要树立新的工作观念:“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 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客观要求进行辅导。

1. 全员性。

传统的学生工作都是顾“两头”, 即经常关顾或倾向于比较优秀的学生干部和一些特困生以及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 很少关心或忽略了中间那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深度辅导就是既要面向存在有各种问题和困难较多的学生, 也要关心到一般学生, 明确的讲就是要面向大部分学生, 这样就需要在发扬“抓两头带中间”的传统经验的基础上, 做到“全员覆盖”。使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学校老师的关心、关爱、帮助与服务。

2. 针对性。

当前, 大学生的个性化趋势虽然越来越明显, 但学生的兴趣关注点并非一致。因此, 深度辅导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 找准切入点, 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内容的辅导。大一学生重点谈“适应”, 引导学生转变角色, 重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在建立人际关系、了解专业、了解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帮助。大二学生要谈“充实、发展”, 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初步确定毕业方向以及相应能力与素质的培养, 认识到自己的需要, 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大三重点谈“就业准备”, 指导学生在坚持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 可考虑有针对性地获取与目标职业 (或目标考研学校的相关信息) 相关的有时效性的各类证书等, 提高求职技能。大四要针对性地“冲刺”, 首先, 帮助学生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 检验自己的目标是否明确, 准备是否充分;其次, 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 积极准备参加招聘会或进行研究生考试的冲刺阶段, 为正式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3. 融入性。

辅导员要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家庭甚至他们的情感当中, 这样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以及存在的实际困难, 同时也能了解到现阶段学生普遍的思想动态、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甚至有哪些最困惑的心理问题等。这种融入指的不仅是形式上的深入学生中去参与活动, 更重要的是要心灵的融入, 达到生活化、情感化、交流化。使学生感受到辅导员时刻在他们身边, 在学生眼里辅导员不再是“家长式”的说教者, 而是他们的益友。这样的优势在于能从被动的解决问题变为主动地发现问题, 比如学习困难、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障碍和不良行为等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困难问题能及时得到辅导员的正确引导、教育和帮助, 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

三、深度辅导工作的方法

1. 辅导员要转变“角色”。

辅导员是学生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管理者, 从传统意义上讲辅导员与学生是站在对立的角度。学生对辅导员一般会采取敬而远之或防范的姿态, 而这种防范正是深度辅导工作的严重障碍。为了消除或减少这种障碍, 师生间需彼此信任。信任是深度辅导的基础, 学生信任自己的辅导员, 就会愿意接受辅导员的引导和帮助。当今的大学生叛逆心理很强, 无休止的说教只会遭到学生的抵触和排斥, 从学生内心来讲更希望平等的对话, 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责备[2]。因此, 辅导员要转变角色,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仅是他们的良师, 还要做他们的益友, 在位置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创造亦师亦友的宽松氛围。这样进行谈话时学生愿意敞开心扉而不是沉默不语, 益友比良师更易被学生接受。

2. 深度辅导内容要分类型进行。

根据大学生成长中的常见问题, 深度辅导谈话内容应分三种类型:普遍性谈话、选择性谈话和特殊性谈话。普遍性谈话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覆盖面要广。主要内容是认识和了解学生, 如:个性特长、兴趣爱好、日常生活和大学期间的发展规划等。选择性谈话主要考虑有可能在某一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 如:学业预警、经济压力、心理辅导、择业准备。特殊性谈话主要针对出现问题的学生, 如有违纪行为、学籍异动等。

3. 深度辅导注重的方式。

深度辅导对学生来讲是具有个性化的辅导方式。因此, 在谈话方式和方法上要讲究策略、注意场合、把握时机。在辅导前辅导员要做好准备工作, 可列出谈话提纲、改进措施与建议。另外, 对辅导对象的性格特点要有一点了解, 这样就可以初步确定在谈话中采取何种谈话方式会比较恰当。对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的人, 谈话可以坦率直言;相反, 则应慎言开导;对性格暴躁者, 应避其锋芒, 以柔克刚;对性格懦弱者, 应和风细雨, 多加鼓励。谈话形式可以灵活, 地点也可以灵活, 但谈话内容要规范, 重点要突出。也可以先由班会、报告会等的“点对多”形式和QQ群等“多对多”的形式进行辅导, 然后发展到“点对点”的形式, 即在一定范围内完成辅导员与学生一对一的深度交流。在深度辅导的过程中, 针对一名学生可以有多次和不同类型的谈话内容, 无论辅导内容是什么类型, 都要做好记录备案工作。

4. 注重分析探究, 促进辅导成效。

深度辅导一定要重视分析、探讨和研究工作, 这是辅导员分析问题、研讨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重要环节, 也是辅导员职业技能提升的重要环节。具体来讲, 一方面通过分析研究, 可以发现和总结出某一年级或某一类学科学生的普遍性问题。学生所表现出的问题或行为方式不仅仅是个人或者群体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客观的反映出学生所处环境、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状况。分析学生的群体需求和思想状况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改进、创新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 辅导员们通过研讨、交流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工作技能和工作艺术, 提高工作水平。二者的有机结合也会进一步提高深度辅导工作的成效。

深度辅导工作不是一时兴起, 心血来潮, 而是基于长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思考后, 总结出来的能够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举措。高校秉承全员育人的理念, 致力于人才的培养, 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和任课教师都是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 深度辅导不能仅是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部门的事情, 而是需要各方面工作的老师和多部门的参与。学校应以辅导员为骨干, 统筹好各方面的力量, 一起担负起深度辅导工作, 充分利用教学、科研活动的渠道, 使深度辅导工作卓有成效地长期持续下去。

摘要:高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离不开高校辅导员的工作, 深度辅导是教育专业化与学生个性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学生成长辅导是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多样化需求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作为高校辅导员应不断探索深度辅导的思路与方法, 以促进深度辅导实效性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深度辅导,个性化

参考文献

[1]暴占光.个性化深度辅导的心理机制与工作模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 (8) .

[2]邸飞, 李小婵, 齐凯棣, 魏易光.高校辅导员嵌入型深度辅导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 2012, (1) .

贯实辅导员工作思路与计划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自我认知;工作思路

近年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尽管如此,辅导员队伍仍然存在结构不合理、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特别是在高等职业院校的辅导员队伍中,普遍存在对职业认同感不强、对工作没有信心等突出问题。而对从事辅导员工作的自我认知缺失、对工作思路认识不清等问题,是导致上述问题的关键。面对一个个有着鲜明个性的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琐碎而枯燥,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必须在认清高职教育本质、辅导员工作性质和高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抓住基本的工作思路。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的现状

根据2013年教育部批准的高校名单(截止2013年6月21日),一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目前有高职院校1321所,超过了本科院校。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生师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辅导员岗位,可以推算,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数量巨大。而在这1321所高职院校中,1999年扩招之后新增的高职院校占了绝大多数。也就是说,建校不到15年的院校占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对于辅导员的选拔标准、配备比例、考核、发展等各个方面的做法不尽相同,经验不足。而在辅导员的选拔方面,无论是国家示范性的高职院校,还是普通高职院校,对辅导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大部分要求辅导员最低具有硕士学历。而高职院校的招生情况却恰恰相反,提倡面向人人,造成辅导员与学生主体之间在学习能力、习惯、观点等方面出现巨大反差。再加上无论从学生层面还是教师层面,都不同程度地对辅导员工作认识不够全面,认为辅导员工作只是事务性的,没有专业性。这些导致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认同感不高,自我认知缺失,流动性大。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高职院校快速发展,有相当一部分辅导员是刚毕业的学生担任,虽然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但自身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专业背景与辅导员工作不符,教育学、管理学知识欠缺,思想政治素养不高等问题突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工作避重就轻,抓不住要点。高职院校的辅导员在这样的现状下,必须首先从自我认知入手,解决心理问题。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该如何自我认知

1.认知高等职业教育

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开始于改革开放之后的80年代。1996年5月15日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高等职业教育根据需要和条件由高等职业学校实施,或者由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这是我国第一次把高等职业教育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并明确了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是高等职业学校或者是普通高等学校。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68条中指出:“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这就进一步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说明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与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处于同等的地位,之间没有层次的差别,在法律上把高等职业教育提到和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近十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未来十年甚至几十年我国仍将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也会逐渐改变。

2.认知辅导员工作性质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辅导员制度是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符合我国国情。从1953年清华大学率先建立了辅导员制度至今,经历了确立、发展、停滞、恢复、加强、完善等不同发展阶段。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被认为是新时期加强辅导员制度建设的重要节点。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第16号文件,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同时还颁布了《2006-2010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对辅导员队伍的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考核与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要求。辅导员工作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向职业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辅导员所从事的职业是全职的,可以视为终身职业,有统一严谨的专业知识体系,能够在明确的职责范围内和专业领域内相对独立地工作。

3.认知高职学生

学生作为辅导员工作的对象,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高职院校的辅导员来说,新时期的高职学生,除了具有90后广泛意义上的特点之外,更有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鲜明的特点。从生源上来看,高职院校学生除了来自普通高中,还有来自中专、技校,甚至社会青年的一大批学生,学生在文化基础、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学习方面,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我管理能力不强等问题。心理方面,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高职学生仍然存在自卑心理,心理承受能力差。而其他方面,高职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价值观更趋于务实。高职院校的毕业学生更多地走向生产、服务的第一线,可以说决定着我国劳动者职业素质的高低。学生复杂的情况是高职院校的常态,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和社会责任(下转第98页)(上接第89页)决定未来这仍将是常态。面对复杂的工作对象,辅导员要把握基本的工作思路,抓住突破口,才能暂时弥补自身的不足。

三、高职院校辅导员应把握的工作思路

1.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面对高职院校个性化和多样性的学生群体,辅导员如果按照统一的模式要求学生,是不科学也是行不通的,不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个性化和差异化培养是高职学生教育发展的趋势,但这种因材施教必须是建立在对学生个性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之上的。辅导员只有牢固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各种思想和诉求,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现实困难。

2.做院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

从根本上来说,学生与学校的利益是一致的。但高职学生存在的许多弱点决定学生与院校之间的矛盾会比普通高校突出,而作为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学校一员,辅导员有着调和这种矛盾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站在学校事业发展的高度,在坚持学校基本原则和根本利益的情况下,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反映学生的合理要求,是高职院校辅导员的重要课题。

3.基础工作与重点关注并重

辅导员工作应有两条腿走路的思维,既要做好基础工作,又要有重点关注的关键点。在基础工作方面,新生教育和骨干培养至关重要,奖勤助贷、评奖评优等学生服务不容小视。大一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是他们独自面对大学生活的起点,这一阶段的教育引导对未来三年的班级凝聚力和学习水平起了决定作用。学生骨干是学生党员发展的后备力量,是辅导员必须做好的一项重点工作。各类评奖评优、奖勤助贷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如果做不到公开、公平、公正,会令学生失去对辅导员的信任,失去对学校的信任,更不能起到激励作用。重点关注方面,辅导员应该重点关注宿舍等安全问题,重点关注心理困惑、经济贫困和学习困难的学生。

4.就业是高职教育的灵魂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合格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所以辅导员的工作重心也应该围绕这一理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应贯彻始终,诚信教育和职业规范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自己将来的职业要有基本的定位和必要的认识,从大一入学开始,就应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符琳.简论辅导员工作的角色认知[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贯实辅导员工作思路与计划 篇4

1.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 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逐渐加快, 课程内容也不断增加。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中医的相关知识, 还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及西医的相关知识。因此, 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与其他专业相比学时较多, 学业任务繁重。在此情况下, 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在大学生活中, 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上的不适应。个别学生, 由于适应不了繁重的上课任务及快节奏的上课方式, 丧失了学好中医的信心。当学生遇到问题时, 作为辅导员应该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 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

2. 加强学生政治觉悟及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职院校中医专业学生本身政治观念比较淡薄, 所以, 医学生辅导员应该加强这方面工作。而要加强这方面工作, 辅导员应当首先加强自身的政治觉悟及人文素养。因此, 高职院校中医专业辅导员应该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 关注国内外形势, 提高自身的政治认识水平, 只有这样才能灵活采用各种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另外, 高职院校中医专业辅导员应该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从其内涵来说, 是由一个人的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德行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内在品质, 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除了与其自身平时的积累与修养有关外, 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的人文素养。辅导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影响, 因此, 高职院校中医专业辅导员应该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教育学生, 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使其成为有较高素质的中医生。

3. 加强学生医德的培养。

医生是一个崇高而神圣的职业, 选择医学就选择了奉献和责任。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从事的工作直接关系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 还要富有爱心、同情心等, 善于与患者沟通[2]。如果医德教育缺失, 那么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医德、医风教育对于中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提高其中医诊疗水平, 甚至是推动祖国医学的整体发展与进步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 在高职院校中医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当中, 辅导员应当重视加强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 让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然而, 医德、医风教育不是通过辅导员简单的说教就可以完成的。在实际工作中, 高职院校中医专业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社团活动、社会实践, 举办相关的讲座、报告会等活动, 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同时, 高职院校中医专业辅导员要在工作中指导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 帮助学生成为真正的医德、医风高尚的中医生。

4.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从中学来到大学, 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他们离开了长期依赖的老师和家长, 面对新的老师及同学、新的学习特点、新的生活方式, 一些学生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 部分学生的内心产生了严重的冲突, 从而导致意志消沉、信心下降、缺乏进取心。此外, 目前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中独生子女颇多, 由于受到家庭、社会等环境的影响, 部分学生做人做事过多追求自己的需求和个性, 容易忽略别人的感受。一旦遇到情感问题, 易自暴自弃, 甚至走上极端[3]。高职院校中医专业辅导员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 多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 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心理学知识, 多参加与心理相关的讲座等;有敏锐的觉察能力, 及时觉察学生是否存在心理困惑, 对于有心理困惑的学生, 要及时判断学生的困惑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 能否在学校的范围内解决, 是否需要学生家长的协助, 对问题觉察得越清楚, 就越有利于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总之, 辅导员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运用多种科学的心理学手段, 开展好高职高专中医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 加强自身医学知识的储备。

由于中医专业知识理论性强, 内容相对枯燥无趣, 很多学生尤其是刚刚接触中医学知识的新生, 常常会感觉迷茫, 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高职院校中医专业的专业知识的传授主要是由专业课教师来完成的, 主要采用集体授课的方式进行。学生通过课堂时间与专业课教师接触, 课后又很难与专业课教师进行交流, 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的困惑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在日常生活当中, 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最多, 但由于目前辅导员老师队伍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背景为主, 对中医专业接触甚少, 使辅导员对学生思维及行为方式不够了解, 对工作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4]。这就要求辅导员不断学习, 系统而简要地了解中医专业知识, 完善自身知识结构, 对中医专业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只有这样, 才能了解不同阶段学生学习出现的困惑, 有助于因材施教地指导不同学生, 满足不同学生的要求。

6.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

目前, 医学人才需求相对饱和, 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自2003年以来, 我国医学类毕业生人数从437944人增加到了2009年的1083303人。其中, 本科、大专毕业生的数量增长最为明显[5]。且近年来, 大量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参与竞争, 患者对医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高职院校中医专业的辅导员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 提高学生应聘能力,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尽量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 为自己准确定位, 不要将未来的就业岗位局限在大医院, 毕业后亦可以到社区医院磨炼。指导学生扩大就业范围, 毕业后可以从事与中医相关的工作, 如中医养生等。积极查询招聘信息、联系相关用人单位, 为学生搜寻就业信息。鼓励学生努力进入高一级学府学习, 引导学生将可变的因素变得对自己最有利, 积极面对就业道路上的各种挑战和压力。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任务、新挑战, 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辅导员应具有发现、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以迎接新的挑战。而中医专业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及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中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直接影响中医学的发展。本文通过六个方面分析高职院校中医专业辅导员的工作思路, 旨在帮助广大高职院校中医专业辅导员同行加深对学生的认识, 找到更好的工作方法与路径, 为社会提供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中医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凌云, 李强.高等医学院校辅导员队伍素质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研究, 2008, 26 (3) :20-21.

[2]李卓成.改进医学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柳州医学, 2009, 22 (2) :129-130.

[3]赵夫鑫, 龚子福, 崔发强.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 2 (2) :112-115.

[4]李冲, 郭艳.医学生对辅导员角色期待问题研究[J].中国校医, 2012, 26 (4) :304-305.

贯实辅导员工作思路与计划 篇5

关键词:研究生辅导员;角色定位;研究生管理;工作思路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总人数为51.72万人。自2009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已连续8年稳定在50万人左右。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管理工作日益复杂,对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研究生辅导员作为承担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环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充分理解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定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管理和指导作用,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辅导员的描述是:“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规定中提出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定位,但并未对本科生辅导员和研究生辅导员提出细分性要求。笔者认为,研究生群体有着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他们在年龄层次、知識架构、社会阅历等方面与本科生有着本质的不同。这意味着研究生辅导员需要注意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差异性,对自身角色进行准确定位,从而明确职责,使工作更有针对性。

一、研究生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1.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加强自身政治理论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研究生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首先,努力学好思想政治理论,完善思政教育所需的理论知识;其次,在做好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同时,时刻关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时俱进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再次,对社会上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观念进行预判,及时采取措施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研究生辅导员只有自身在思想上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给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坚定信念、站稳立场,成长为健康、积极的有为青年。

2.研究生学业的指导者。研究生辅导员是沟通学校、学院、导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对研究生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课内外实践、论文写作答辩、毕业就业等培养环节十分熟悉,也是研究生在校期间接触时间最长的教师之一。因此,研究生辅导员应以自身对学科重点、课程结构、科研成果积累、就业创业等方面的理解,给予学生切实的指导。

3.研究生日常行为的管理者。由于研究生在年龄层次、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家庭环境等方面相较本科生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关注研究生学业的同时,辅导员还应及时了解他们在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求职就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伴随着近些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频发,时刻把握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家庭情况、心理动态以及思考如何提升学生适应能力、增强抗压能力、提高他们在逆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研究生辅导员需要重视的方面。

二、研究生辅导员的工作思路

针对研究生辅导员的三点定位,结合工作实践,笔者提出有效开展研究生管理工作的一些心得体会。

1.加强思政工作,开展主题活动。通过开设党课、团课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形势政策教育等课程,提高研究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理论素养。身为一线教师,研究生辅导员应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向,积极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组织党团与班级开展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丰富活动,真正使学生从思想上、行动上落实思政教育发展的各个方面。

2.提升自身素质,为学生排忧解难。新时期的研究生辅导员不能仅仅是研究生生活的“照顾者”和“救火员”,更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对所辖研究生的专业知识有所了解,从而能够了解研究生在学习中的所思所想,形成良好的沟通,并可以站在一定高度,高屋建瓴,为研究生排忧解难。

3.积极主动沟通,落实贴心管理。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往往具有更为鲜明的特点,他们中有应届本科毕业直接入学的学生,也有在外工作后重归校园的求学者;有未婚的青年才俊,也有成家立业的学生。研究生辅导员需要积极主动地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和生活需求,多理解、多包容。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加强沟通,以亦师亦友的身份,启发学生的思想和言行,从而有效解决研究生存在的种种问题。

加强高校研究生辅导员的队伍建设,是高校做好高层次教育的必要条件。新时期研究生辅导员的准确定位及工作方式,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的健康成长。研究生辅导员必须提升教育观念,拓展教育方式,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追求研究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特色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华秀梅.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6(2):99-100.

[2]杨春燕.高校研究生辅导员角色定位[J].西昌学院学报,2012(9):88.

上一篇:为爸爸点个赞写事作文下一篇:妇女儿童工作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