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含蓄,婉转细腻--赏读《春夜送友人》

2024-08-28

自然含蓄,婉转细腻--赏读《春夜送友人》

自然含蓄,婉转细腻--赏读《春夜送友人》 篇1

江苏南通市 八一中学 朱建清

春夜送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 金樽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是何年

这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这年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这首离别之作,就从眼前宴会的情景落笔。

首联描写的是别宴将尽分手在即的情景。一个“吐”字,让人想见友人相对无言,只是凝视着银烛青烟出神的神情;一个“对”字,写出的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而外,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勉强相慰的话了的情景。凝重的神情、无声的举动,渲染出沉重的气氛,别情离意,此刻正折磨着彼此的内心。

颔联既有对过去欢乐的追忆,又有对日后路途遥远的遥想。“琴瑟”,本为两种乐器同时演奏,其音和谐,在这比喻友情的和谐融洽。在离别的堂室,不禁回忆起过去融洽相处的欢乐时刻,惆怅之情,可想而知。“山川”表示道路遥远,想到离别的道路何等的曲折遥远,惆怅之意更浓。诗人“瞻前顾后”,心中感慨万千。

颈联把笔触从室内移向户外,描写夜空的景色。明月已隐藏到大树后面,银河已消失在拂晓的天空中,一“隐”一“没”,写出了时候之晚,时光流逝之快。酒宴之长,暗示的是别情之深。再长的酒宴,也有离散的时候,外面的天色已在催逼离人的离别!此处的景物描写,更加烘托出友人间的难舍难分。

尾联表达的是对再将重逢的期待。在悠长的洛阳路上,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见面呢?一个“何”字,强调了后会难料,流露了离人之间无奈的哀愁。

整首诗用词朴素,虽无惊人之句,无艳丽之词,但蕴含其中的真挚感情却是令人回味的。这主要得益于诗人对情景的巧妙安排。先写酒宴将尽时的沉静氛围,次写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和漫长离别之路的遥想,将惜别之情进一步写深,再以夜色已之景色烘托难舍之情,最后是对离别后重逢的期盼。诗人始终将情感的抒发置于具体情景的描述之中,并随着情景的变化,而使情感得到步步加深。恰当的表现手法,使得全诗感情的抒发自然而含蓄,婉转而细腻。

思考题:

1、“银烛吐青烟, 金樽对绮筵”,你能说出句中“吐”字在表达上的作用吗?

2、说说“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两句诗意思以及在诗中所起的作用。

作者邮箱: gyszjq@sina

[自然含蓄,婉转细腻--赏读《春夜送友人》(网友来稿)]

上一篇:乡镇执法工作总结下一篇:期中考风考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