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草文章的阅读题答案

2024-07-09

兰草文章的阅读题答案(精选4篇)

兰草文章的阅读题答案 篇1

兰草阅读题答案

记得小时候,放学了通常会去山上摘兰草,也就是兰花,花香清新扑鼻,随着时间流逝,再也没有那样的雅兴与闲情了,这篇兰草阅读题答案,与大家分享与共勉吧!

兰草阅读题答案

兰 草

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字作名,干吗要用兰作名呢?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候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蹚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A】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C】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

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秉(bng)性:性格;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题.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兰草》阅读答案:

1、①(咒)骂;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2、具有超强生命力(生命力极强、顽强拼搏,或其它相同意思的表达);想见(兰草);肃然起敬。

3、反衬或衬托(或对比)。

4、惊喜、敬佩。

5、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

6、①描写或描绘、绘;②赞(美、颂等)。

7、本题难度较大,评分应从激励出发,不必苛求能否构成排比,只要所写的短句中又恰当的,一句给1分,给满2分为止。若其中出现有创意的某个短句即可高给满分。(原句: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仅供参考。)

8、揭示(表现、突出等)主旨(中心、主题等);含义理解要点:①两者同样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或顽强拼搏的精神;②战胜灾害(困难),重建家园(美好生活)。

9、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不论选句是否恰当,只要言之成理都应给分。

兰草文章的阅读题答案 篇2

一、概念的辨析

当然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何谓论点, 论点与论题的区别是什么, 方能用更准确、清晰的思维去寻找、概括中心论点。

(一) 什么是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主张、看法。论点最重要的特点是:明确、完整、简洁。而我们所说的中心论点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 是作者针对所论述问题提出的最主要、最核心、最完整的思想观点, 全文均围绕它来展开, 它是全文的灵魂, 因此提炼中心论点需纵观全局, 切不可把局部的观点 (即分论点) 当成是全文的论点 (即中心论点) 。当然中心论点在表述过程中还需注意语言简洁的问题。

(二) 论点与论题的区别

议论文的标题可以说是寻找、概括中心论点的第一线索。标题的主要表达形式有二:论点式和论题式。因此辨识清楚, 一则不会将论题误以为是中心论点拿来回答, 二则不同的形式, 概括中心论点的思路和难易程度也是不同的。

前面已经谈到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问题的见解、看法、主张。而论题就是这个要议论的问题。它没有直接表明作者的态度和主张, 它只是限定了文章论述的范围、对象。在表述形式上, 论点一般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句, 而论题则是一个短语。如吴晗的《谈骨气》中, “骨气”这个名词就是作者要论述的话题, 前面加上“谈”“说”“议”等动词更明确地表明要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但它没有表明对“骨气”这个话题的看法是什么, 所以这只是论题。而第一段的“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铿锵有力地表明了作者对“骨气”的具体观点, 这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再有课本上的《想和做》。标题是个并列短语, 同样仅仅指出了文章要论述的话题范围, 即论题;而中心论点“想和做是分不开的, 一定要联结起来”才真正道出了作者对“想”和“做”这两者间关系的看法。因此考试时, 切不可把论题误以为是论点,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从标题入手分析、概括中心论点

如果考试时提供的议论文是有标题的, 那么我们要首先从标题入手获取信息, 此时标题就相当于打开概括中心论点这道题目的钥匙。就让我们带着对中心论点的概念、特点、表述形式的理解及它与论题区别的把握, 以历年各地中考试题为例, 具体梳理一下概括中心论点的方法。

(一) 论点式标题

前面说到议论文的标题主要有论点式和论题式两大类。所谓论点式标题, 就是标题已透露了作者对论题的看法。有个别论点式标题就是明确完整的中心论点, 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当然更多的可能因其不够明确或不够完整等因素, 需以此标题为本, 结合对文章结构、思路的梳理分析从而准确概括出中心论点。在此特别强调, 要能准确回答此类题目, 一定要牢记中心论点的特点:明确的判断, 完整的陈述, 简洁的语言。

1. 标题即中心论点。这种情况因其试题难度较低, 因此在中考题中不常出现, 但既然还有, 那我们还是要强调一下。如2013年四川眉山市中考议论文《读书可戒躁》, 题目要求回答“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什么看法”。这“在文中”显然是虚晃一枪, 标题已明确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看法“可戒躁”, 而下文也确实是围绕它来论述的, 这种就是典型的标题即中心论点型。

2. 标题明确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但不完整。如2007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议论文《愉快是基本标准》。乍看这个标题分明就是一个中心论点, 判断动词“是”明确有力地表明了作者对“愉快”的看法。但深入再读就会发现它没有表明“愉快”是什么的“基本标准”, 它的表达是不完整的, 也就是说这个标题未能达到中心论点需“完整表述”的要求, 因此不能直接拿来作为中心论点回答。不过纵观全文的论述可以很轻松的发现, 作者从头至尾都是在谈“愉快地读书”。由此可见, 本文的中心论点应是“愉快是读书的基本标准”。

此类标题已列出了中心论点的表述框架, 只是不够完整, 只要结合文章找出缺失的信息, 把它填补进去, 就能准确构架出明确、完整的中心论点。

(二) 论题式标题

所谓“论题式标题”, 就是标题摆出了此文要论述的话题, 但对此话题作者的态度、看法是什么, 需通过梳理文章结构方能揭晓, 它指明了寻找、概括论点的方向, 告诉学生, 你最终概括出的中心论点需解决“对什么发表看法”的问题。

1. 标题提出了一个单一的论题。如2011年无锡市中考议论文的标题是“一个哲学命题”。这个标题甚为刁钻, 它仅指出中心论点涉及一个哲学问题, 到底是什么内容?不可知, 需到文中寻找、分析;且最终得出的中心论点需是富有哲学的深刻意味的, 这让学生的心一下子沉重起来。幸好通过对文中事实论据的对比分析能发现文中明确点明的中心论点“待人处事切不可以貌取人”。

2. 标题包含了一个论题的多个方面。如果文中只有一个单一的论题, 那观点自然是要针对它来谈即可。但如果标题已明确了论题的多个方面, 你就需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 从而准确、全面地表达本文的中心论点。

浅谈高考文章阅读题的解题技巧 篇3

关键词:论述类文章;命题陷阱;偷梁换柱;以偏概全;是非颠倒;强加因果;无中生有;答非所问

一、明确考纲要求

新课程标准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将“能阅读一般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文章”修改为“能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高考所考查的论述类文章,常常是指有关政治、经济、教育、语言文化、文艺、历史、法律、美学等学科的文章,涉及此要求的一共有六个考点,两个能力层级。“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这两个能力层级为B级,属“理解的范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规点态度”这四个考点的能力层级为C,属于“分析综合”的范畴。在上述的六个考点上,作为课改区的考查,词句的理解,信息的筛选是重点和热点。

二、熟悉命题陷阱

(一)梁换柱。“偷梁换柱”也可称为偷换概念,指在原文中甲结果在选项中变成了乙结果,导致表述不当,它是就结果而言的。如2014年全国高考卷第13题:

下列关于“常识教育”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常识教育是培养自由个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共同进步的通人教育。B.常识教育关涉到文化传承创新、个体心灵生活和现代社会公共生活等问题。C.常识教育要求掌握人类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知识,是抵御知识的异化的教育。D.常识教育是伴随人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普及性教育。

【解析】选C。原文是“常识教育或通识教育永远是与人类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相对而言的,是对最核心、最重要的基本常识的教育与掌握。”选项为“常识教育要求掌握人类最核心和最重要的知识”,将“基本常识”偷换成“知识”,概念错误。

(二)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就概念数量范围而言的,命题人往往改变原文中数量表述的范围,将部分改成全部、局部改成整体,以达到干扰考生的目的。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有关范围的表述,判断是“个别”、“部分”还是“全部”,不能以偏概全。如2013年浙江高考试题第8题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传统建筑因被滥用而遭拒绝,致使有人作出其语言已枯竭的论断。B.传统建筑就像古典语言一样,仍在不断向我们传达着精华的信息。C.传统建筑产生危机,是由于建筑师丧失了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愿望。D.传统建筑语言并没有侵蚀和污染,其原则可能已经被人重新使用。

【解析】选C。原文是“尽管许多建筑师已经丧失了学习传统建筑语法、使用传统建筑语汇的愿望”。C项少了“许多”这一修饰限制条件,并且传统建筑产生危机的原因众多,也并非全是“由于建筑师丧失了使用传统建筑语言的愿望”。

(三)是非颠倒。所谓是非颠倒,也可称为“指鹿为马”,就是选项中的内容故意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反说,原文是肯定的,在选项中变成了否定;原文是否定的,在选项中反而变成了肯定。如2014年湖南高考试卷第14题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专业教育虽注重知识精深,学术发展和科技进步,但有忽略对科技的价值判断和伦理反思的可能性。B.通识教育把“小通人”作为培养目标,其水平与人的素质、自由幸福指数和社会文明程度息息相关。C.专家之学以通人之学为基础,是成为大通人的重要途径,不过只适合特定的人群,不具备普遍意义。D.通人之学既不同于“大通人”之学,又不同于“小通人”之学,也不同于中国古代所谓的通儒硕学。

【解析】选D。原文中“常识教育或通人教育就是人的教育,旨在立人,培养基本的人,或所谓的‘小通人。”通人教育就是培养所谓的“小通人”,选项是说“通人之学不同于‘小通人之学”,是非颠倒。

(四)强加因果。所谓强加因果,就是选项中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说成是有因果关系,导致逻辑不当。如2013年辽宁省高考试卷第3题

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同样,中华饮食也彰显了中华民族鲜明的文化个性。B.中华饮食不断引进外来饮食元素,这一方面丰富了传统饮食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促进了自身的革新。C.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D.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被世界各国认可。

【解析】选D。因为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是说明“中华饮食文化”被世界认可是因为其“并不会失去自我”,所以D项“中华饮食文化”“被世界各国认可”和“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二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五)无中生有。是指选项所述的信息在原文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命题者纯靠主观臆断来迷惑考生。如2014年高考浙江卷第8题

下列对同济大学这位教授的视觉感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种视觉感受是观看者以专业的敏锐视觉来感受世界的结果。B.双子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深深地刺伤了这位教授的双眼。C.世贸大都的标志意义是这位艺术设计教授理解美国疼痛的关键。D.这种视觉感受现象可以看做是贡布里希所指的“图式的透射”。

【解析】选B。该题主要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对同济大学这位教授的视觉感受的理解”,确定答题区间为第二段和第三段。并根据题意对选项的重要信息进行辨析,在选项与题干的比照过程中,可以看出B项“画面深深刺伤了这位教授的双眼”属于“无中生有”。

(六)答非所问。指选项故意与所问的问题不一致,造成驴唇不对马嘴,以干扰考生。如2014年高考重庆卷第5题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对“科学美”内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家探究科学真理对极深层理论架构的美的体会和感悟。B.自然和谐之美的映射和科学家发现自然之秘而产生的自我超越感。C.研究科学过程中受审美直觉和审美灵感启发产生的审美想象。D.促使科学家勇攀科学高峰追求美、探索美的重要原动力

【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或词语的含义”的能力,属于社科文常规题型,能力层级为B。D选项答非所问,不是对“科学美”内涵的理解,而是对其作用的阐述。

三、答题技巧指导

一是要培养专注、仔细的心态,切忌浮躁。一般论述类文章的阅读所设的题目虽然其涉及的所有信息均来自选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专注、仔细,浮躁、大意是万万不可的。二是要掌握答题三步骤。第一步:读原文,明大意。第二步:读题干,明要求。第三步:细比较,精选择。

参考文献:

兰草文章的阅读题答案 篇4

(2) 以身作则 (或“身正令行”)

【示例】 我认为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待人接物的重要原则。它有利于提高个人内在修养,从而远离他人无谓的抱怨和指责。同时,它还能增强个人行事的外在影响力,以最小的阻力达成影响他人的目标。

2. (1) 显示隐者生活之乐。

(2) 同意前者。理由要点:讲丈人自己年老体衰,两眼昏花,没有看到夫子,有自嘲意味。

同意后者。理由要点:批评孔子不务实,只知道宣扬没有实际作用的政治理论。

3. (1) 管仲是仁人,辅佐齐桓公匡正天下,有功于民。但他生活奢侈,行事多有僭越,违背了礼制。

(2) 孔子肯定管仲的“仁”,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匡正天下,使百姓生活安康。可见孔子的“仁”的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小谅小信。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

4. (1)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 “温而厉”指孔子个性中既有温和的一面,也有严肃的一面。孔子在生活上与人平等相待,待人温和有加、谦恭有礼。如在“侍坐问志”时,孔子与众学生平等对话,畅所欲言,平易近人。但孔子对人性卑劣、道德缺失等情况又常不假辞色,予以严厉批评。如对季氏“八佾舞于庭”一事,孔子深恶痛绝,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 (1)“一”指的是先生有否对自己的儿子进行偏私的教诲。

“三”指的是得知学《诗》对于外交应对的重要性、学礼对于立身的重要性以及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无所偏爱。

(2) 有教无类。

【示例】 我赞同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虽然人的身份地位、先天条件是有差别的,如贫富、贵贱、智愚、善恶、亲疏等。但人人都应该接受平等的、一视同仁的教育,不应该对不同的对象有歧视或偏私。

6. (1)传述前人成说,使之流传而不进行创造。

(2) 对待古代文化(或传统文化)的主张。

【示例1】 孔子阐述了自己性格中好古的一面,谦逊地指出自己对古代文化的贡献是“述而不作”。正因为孔子的“述”,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人物。

【示例2】 反映了孔子思想上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的原则,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7. (1) 赞同孔子的观点。中行之人世上鲜有,但是“道”又不可无所寄托,因此,退而求其次,求其可教之人。狂者虽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但立志是做人做事的前提。狷者自爱其身,守节而不违法,这是人最基本的品德。如果使狂者脚踏实地、躬行践志,使狷者树立远大理想,那这两类人将能继承大道。

(2) “中庸”不等于“折中主义”。“折中主义”是指无原则地机械地拼凑各方的思想观点;而“中庸”是指做事适度,恰到好处,在矛盾中求统一,在对立中求调和,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调和与协作。

8. (1) 以人废言 (或“因人废言”“群而不党”)

(2) 君子应爱憎分明,憎恶、反对任何不合道义、礼仪的人或事;君子待人行事应客观公正,举人察言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君子为人处世的态度应庄重自持而不争强好胜,善于团结人而不营私结党。孔子对君子的要求,充分显示了中庸的思想。

9. (1) 反对战争 (或“讳言战争”)重视战争

(2) 孔子认为,如果统治者迷信、依赖武力而不重视教化,势必引发局势动乱,导致百姓流离失所,所以他坚决反对战争,对统治者讳言军事之术。孙子认为,战争关乎一个国家的存亡,任何一个统治者都应充分重视军事之术。两种观点各有侧重,但孔子没有了解军事之术具有阻止战争、保障和平的作用,孙子没有阐明和平是军事之术的终极目标和最高境界,两者各有偏颇。只有两者互相补充、合为一体,才是辩证、科学的军事观。

10. (1)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或“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2) 孔子认为,和谐的亲情关系是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礼仪规范的基础,亲情毁弃,则道德、礼仪不存。因此,虽然父亲偷羊违背道德、违反法律,但为了更好地维系作为道德、法律根基的亲情,儿子应该为父亲隐瞒。惩罚罪恶,不能付出泯灭亲情、沦丧良心的代价。但是,过分倚恃亲情、人情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会破毁法律、规范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孔子的直道观还没有在情、理、法三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11. (1) 以法治国(或“法治”)以德治国(或“德治”)

(2) 儒家学说认为统治者是老百姓效仿和学习的对象,老百姓是统治者影响和化育的对象。

一个好的统治者不仅应该成为老百姓的道德模范,还要主动用自己的德行来引导、教育、感化老百姓,改造思想,移风易俗,全国上下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而不是靠刑罚手段来强制实施统治,获取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12. (1) 纲:粗大的绳索,此处作动词,意为“使用粗绳”。

宿:栖宿,此处作名词,指栖宿的禽鸟。

(2) 孔子问人不问马体现他重人贱畜;不用粗绳捕鱼、不射杀栖宿的禽鸟,体现他着眼于人类长期、持续地使用渔猎资源,从这两方面可看出孔子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丰子恺则爱人及物,希望世人关爱世间一切有生命的物体,比如被我们垂钓的鱼儿。丰子恺的思想在当今这个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保时代,更具普世价值和现实意义。

13. (1)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或“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2) 【示例】 我同意子贡对“徼以为知者”的批评。剽窃他人见解而自作聪明的做法,损人害己,既不利于见解的正确传播,也不利于自己的成长进步。现实生活中经常见诸报端的论文抄袭事件,其实就是这种“徼以为知”行为的具体化。这种做法违背了学术道德,妨害了知识创新,有百害而无一利,理应遭到大家的唾弃。

14. (1)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或“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 【示例】 上述理解不正确。“安贫乐道”的本意是安于贫困恶劣的环境,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安贫”指的是人生可以经得起贫穷、艰辛的考验,处于贫困的境地不怨天尤人、不颓废、不消沉,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而不是指安于贫困的现状。“乐道”则在于以坚守理想为乐,能在“人不堪其忧”的艰难生活境况中“不改其乐”,坚持自己的追求,具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所以,“安贫乐道”不但没有一丝不思进取的含义,相反,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取。

15. (1) 等级制度 (或“尊卑秩序”)。

(2) 【示例1】 我认为“礼”在现代社会中拥有巨大价值。因为“礼”是社会道德的外在表现,是社会普遍遵从的社会规范。有了“礼”,大家才能各司其职、各乐其业,才能使各种竞争处于有序状态。假如社会无“礼”,人人各行其是,生活秩序就无从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将被动摇。由此可见,“礼”在现代社会中起着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重要作用,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传统文化。

上一篇:个人对党的理解和认识下一篇:强化监督执纪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