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会上的简短发言

2024-09-30

现场会上的简短发言(精选11篇)

现场会上的简短发言 篇1

在全市计划生育工作桂林观摩会上的发言

桂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宋君芳

(2012年4月27日)

尊敬的孙市长、姚科长,各位同仁、同志们:

大家好!在这惠风和畅、万物争荣的阳春四月,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热烈欢迎同志们到我们桂林镇指导工作。这次会议能够在桂林这方热土召开,既体现出各级领导和同志们对我们全镇党员、干部、群众的厚爱,又是对我们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根据会议安排,就我镇党委政府在加强计划生育基础台帐工作方面一些探索和尝试,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我们桂林镇辖33个行政村,人口39892人,其中育龄

妇女8384人。近年来,我们桂林镇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和安阳市、林州市人口计生委的具体指导下,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总体目标,以完善规范计划生育基础台帐为载体,以互查互评、观摩评比为抓手,坚持强化领导、完善制度,创新机制,规范管理,有力提升了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2011年,全镇人口出生率为10.2‰,政策生育率96%,避孕措施落实率96%,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人口指标,被评为林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乡镇。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四围绕、四狠抓”。具体讲

一是围绕“硬”字,狠抓计生队伍建设。一方面,制定出台了《桂林镇党委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基础工作管理实施方案》,成立了桂林镇计划生育基础工作管理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李红海任组长,其他三大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区区长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计生助理兼办公室主任,进一步加强了对全镇计生工作的领导。推行了定期例会推进制,镇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每月下旬定期召开例会,听取计生办、各区、各村工作汇报,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先后召开计生专题例会21次,解决问题160余个,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另一方面,我们按照“优化组合、优先选择”的原则,在年初镇机关干部调整工作时,由计划生育主管副职以“点将”的形式,优先选拔出15名作风硬、业务精、能力强的计生干部,配备到5个工作区,专门负责计划生育台帐软件,有效充实了计划生育工作队伍。同时,开展了包括村计生专干、计生台账管理员在内的计生干部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7次,提升计生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

二是围绕“精”字,狠抓台帐规范建设。我们出台了《桂林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台帐规范化、电子化、智能化评比考核工作细则》,制定了计生台帐资料填写和归档管理具体标准,实行了“三查三评”工作机制,即每月各工作区组织对本区各村计生台账资料进行自查自评,每季度镇计生办组织镇村两级计生工作人员对各村台账资料进行互查互评,同时分管计划生育的副镇长对活动情况进行督查讲评,评比结

果纳入管理员的目标考核,作为年终发放绩效工资的重要依据,并以《桂林工作》的形式下发各区、各村和镇直单位公开通报,表先促后,推动工作。

三是围绕“实”字,狠抓基层基础工作。我们以软件促硬件,以硬件补软件,采取“三访”制度即“村计生干部经常走访、区计生干部定期随访、镇计生办重点暗访”,重点对未婚生育、新婚漏档、非法婚姻、流动人口等现象展开经常化的清理清查,做到了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吃清了全镇人口底数,杜绝了漏档漏管现象,尤其是流入、流出育龄妇女上档率和管理率都达到100%,确保了乡村两级计划生育档案台账规范完善。同时我们结合省、市计划生育考核方案,分层逐级进行专题培训,把考核方案作为基层工作和基础台帐的“风向标”,明确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指导各区、各村做好计划生育各项工作。

四是围绕“真”字,狠抓奖惩激励兑现。去年以来,我们对全镇计划生育工作实行了百分制考核,实行真奖励、真惩罚、真兑现。根据各村、各工作区的计划生育台帐“三查三评”结果,对连续两次评比均为优秀的计生包村干部,责任制考评奖50分,对连续两次评比均为优秀的村级计生管理员,给予优秀村级管理员荣誉称号,并优先推荐其所在村为计生先进单位,同时要分别给予相应的经济奖励,确保其政治上有前途、经济上得实惠;对连续两次评比结果较差的计生包村干部,扣责任制考评50分,对连续两次评比结果较差、整改不力且不能胜任分管的其他工作的村

级计生管理员给予解聘,并取消其所在村各项评先资格,促使其查问题、补不足、鼓干劲、提水平。截至目前,我们已对3个村的计生管理员进行了诫勉谈话,对1个村的计生管理员给予解聘,有效推进了全镇计划生育工作扎实开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们虽然在计划生育台帐规范化建设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学习、吸取其他兄弟乡镇的经验,不断完善台帐内容,规范各项流程,提高统计质量,为计划生育规范化建设迈向电子化、智能化管理作出积极贡献。

现场会上的简短发言 篇2

大家好!感谢大家拨冗抽暇,莅临我校!根据本次现场会组委会的安排,我把我校文化管理的情况,向大家做一介绍。

(学校办学历史和办学实绩略)。应该说,我校的校风是纯正的,成绩是突出的,尤其是近年来,我校师生的精神面貌更是崭新的。总体来看,少了一些浮华,多了一些朴素;少了一些虚妄,多了一些谦逊;少了一些功利,多了一些务实。校园不光有了楼堂场馆的壮观,花草树木的丰美,更有了人本的元素,人性的张扬,人文的普及。干部都在想干事、干好事、干成事;教师都在想教书、想育人、想成长;学生都在想健美、想学习、想成才。这种喜人局面的形成,贵乎两点:一是长期以来师生想成长、想成才的本性自觉;二是近年来的学校文化管理。

有人曾问我,什么是文化管理?我说,文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种新的追求,如在教师管理上,教师待遇不高乃至津贴补贴不能及时到位、积极性受挫,你该咋办?教师不可能都照你的生冷的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你该咋办?学生当中有不知长幼的、谈情说爱的、抽烟饮酒的、上网聊天的、打架斗殴的,光靠硬性的处罚又无济于事时,你又该咋办?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都要靠教育、靠管理,都要靠有文化特质的教育和管理。在这个区域内,你做文章了,而且做好了,有效了,那就是文化管理。其实,文化是个博大精深的问题,但《周易》上所说的“以文化人”,当为其本义。所谓“以文化人”,说到底就是要把人当人来管理,在学校当中就是要把教师当人来管理,把学生当人来管理,要有强烈的人本意识和人本情怀,要把师生当作自觉、自主、自律的主体,尤其是在学校管理人本化、民主化呼声愈来愈高的今天,尤为必要。学校的环境熏陶、制度规范、精神感召都是管理的必需元素,但这些都需要打上文化的烙印,让师生参与并沉浸在特定的氛围之中,才能真正在师生身上发挥作用。

我还想对大家说,我校的文化管理要努力达成“校园高雅、教师儒雅、学生文雅”的“三雅”目标。我是这样想的,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如在环境文化建设上,我们就想成就“高雅”,但我很不赞成校园“速成文化”“快餐文化”,一夜之间走廊墙壁上弄得都是名人字画、唐诗宋词,几天之间就把一座文化墙竖立起来,一个假期过后很多场所的文化景象就焕然一新。那些可以说是“舶来品”,只是“拿来主义”,缺少师生的“情意”融入,使本该拥有的教育载体和教育手段,与学校主体失之交臂。真正的环境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有一个“过程”,———有过程的文化才是真文化。

在此,我想细说一则实例:2013年6月,为配合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我们打算在校园北部墙体上出台图文并茂的“二十四孝故事”,我们没有盲目地“找校外专家”“拨专门经费”,突击上马,而是在提出宏观要求、做出宏观指导后,把具体策划权和实施权交给了政教处、团委、语文组和艺术组。两个月之后,一幅宏阔的“新二十四孝故事”壁画,散发着古朴而清新的气息跃然墙上。据观察,相关部门接到任务后,适时组织了专题协调会。政教处认为,“墙体文化”是静态的,但要用“动态活动”去促成,达成“动静相宜”之效;团委表示,要开展主题演讲和主题征文活动,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二十四个故事”,紧跟时代新风,对其采取“扬弃”的态度,经过“活动教育”后,还可以适时评选出“校园孝星”;艺术组请战说,学生中高手云集,完全可以自行设计版面、自行配置图文,用不着请校外高手捉刀。语文组教师更是告诫大家:校园环境文化更多的是育人特质,“孝文化墙”设计,目的在于通过二十四个故事,提升学生的传统美德水平,涵养学生的性情,为此应非常注意这些故事中的“愚孝”内容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语文组教师同时建言:元代郭居敬所编的《二十四孝图》,由于其“历史局限”和“现实不足”,不宜“照搬”上墙,而2007年山东老年学会出版的《新编二十四孝图》,既有对传统二十四个故事的部分删除,也有对元以后孝亲故事的增录,已有很大进步,不妨把此“蓝本”组织上墙,同时加上精当的“导语”和“评介”,以较好地引导学生将这些故事的内涵与时代对接,本着在批判中继承的精神,将传统的东西融入现代道德价值体系之中。“基调”定下后,各部门既“各行其是”,又密切配合,相关活动安排得有条有理,有声有色。就是这样一次活动,我们牵出了研讨会,牵出了辩论会,牵出了征文赛,牵出了“孝行”评比,牵出了学生绘画和书法技能的展示,牵出了校园文化的又一亮点……更牵出了合作,牵出了和谐。我们要的就是这样一种过程,这样一种氛围,这样一种潜移默化。大家在我校走走逛逛可以看到,目前我校校园各处,包括墙壁、走廊、教室、寝室等地,都有些文化“痕迹”,这些文化痕迹,多数伴有一些“过程性”因素,都含有师生的“情意”融入,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

在制度文化建设上,我们非常注意民主和人本两大法宝。在2012年1月,我校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一次教代会,会上通过的九个条例,基本保证了我校教师管理的全员聘任制、上岗考勤制、分配绩效制、评优民主制,基本保证了学生管理的学习导师化、生活保姆化、活动多元化、尖子实验化和困难帮扶化。这些条例的制定出台,虽然有对兄弟学校规制的参考,但没有硬性的复制和粘贴,而是紧紧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经过对干部、教师、职员、工人的反复意见征求和多轮讨论才拿到职代会上再次研讨通过。民主化的成分清晰可见。另外,在具体条文上,如对任课教师的岗位聘任和解聘条件、标准,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的月出勤次数的底线,对女教师产假中特殊情况的处理等,都既有硬性的规定,也有弹性的办法,得到了多数教职工的认同。由于我们在制度建设上做到了工作必需的“刚性”和人文需要的“柔性”的结合,使我们的制度不再生冷,不再面目可憎。当然,我们除了在制度制定上注意“文化味儿”外,还注意在制度执行上努力体现“文化味儿”。学校领导班子经常利用会议和闲谈时间,琢磨如何去执行制度,特别是如何去执行带有“惩罚”性质的制度,要求干部在执行中尽量达到“教育个人”“警示大家”的目的。

在精神文化建设上,我们注意根据教师精神培育和学生精神塑造的不同特点,量体裁衣,因材施教。特别是在教师精神的培育上,我们不提倡讲大话、喊标语、提口号,而注重有效的激励和典型的引导,主要是树立教师身边的典型,并让这些典型讲述自己的故事。没有榜样的校园是平庸的,没有故事的校园是苍白的,没有乐于创造故事和没有学习榜样的教师群体的校园更是可悲的。榜样的树立寄托希望,它活灵活现,不是令人难解的抽象标准;故事的叙述反映现实,它有血有肉,不是叫人生厌的统计数据,因此,让自己的人说自己的事,拿自己的事塑自己的人,让教师用自己“师心”“师情”“师艺”上的故事,树“师德”“师风”“师能”上的典型,成为我校教师精神文化建设的有效手段。基于此种思想,我们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有了获奖教师做报告的程序;我们的教职工大会上,有了先进教师“现身说法”的内容;我们的班主任会议上,有了优秀班主任言说管理经验的安排等。由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这些先进和优秀人物能够在大家面前“露脸”,满足了荣誉需要,不仅进一步激励了自己,还同时激励了他人,逐步形成了大家都想当模范,都想“露露脸”的良性循环。总之,我们就是这样力求用教师个体身上的“小事”,助推学校发展的“大事”,用教师群体中的“小我”,带动学校队伍建设的“大我”,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先进典型的“滚雪球”效应。想干活、干好活,在我校教师和班主任身上,已不是空话,多数教师都在默默地努力着、耕耘着。

学校管理千头万绪,巨细兼备,方式纷繁。可以说,目前我们学校的文化管理和文化立校的办学思想,还是处于一种“学习和思考”的状态。我觉得,关键之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可用有效的。“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不在众声喧哗中迷失自己,总会劳有所得。当然,县内学校都有各自的管理特点乃至特色,在不少方面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将竭诚与大家交流合作,共同为教育大业出力。

现场会上的简短发言 篇3

韶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面深入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3年,市级和10个县(市、区)、310个重点帮扶贫困村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考核成绩全面创优。

韶关市扶贫开发工作主要成效表现在:一是组织领导上,严格落实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帮扶制度。二是资金投入上,310个重点帮扶村至目前共落实帮扶资金9.27亿元,平均每村299万元。三是项目建设上,启动帮扶项目6884个,平均每村22个。四是开发成果上,重点帮扶村去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144元,其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5056元,分别比帮扶前增长32.3%和70.2%;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4.09万元。4个重点县(市)农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韶关市将以此次现场会为新起点、新动力,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不断创新扶贫开发工作举措,推动韶关加快绿色转型,实现振兴发展!

○ 坚持把扶贫开发与实施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从整体上统筹推进。

○ 坚持把增加“四项收入”(贫困户人均纯收入、重点帮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重点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重点帮扶村集体经济收入)作为突破口,全力推进精准扶贫。

○ 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着力点,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

○ 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重要内容,着力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 坚持把制度创新作为有效途径,切实增强扶贫开发实效。

○ 坚持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努力打造一支永久的工作队。

珠海市

珠海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有关部门和阳江、茂名两地的支持配合下,以产业扶贫为主要抓手,坚持帮扶与合作相结合,坚持由“输血”向“造血”转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双到”工作取得了新的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珠海市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33亿元,帮扶阳江、茂名的80个贫困村、26万人,实施扶贫开发“双到”项目590个,平均每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3.3万元,比帮扶前增长333%,村民人均纯收入、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986元和5741元,比帮扶前增长64.8%和118%。

今年是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关键年,珠海市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突出抓好产业扶贫;二是加快完善基础设施;三是推进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四是加强扶贫资金管理。

让贫困地区变得更美丽、人民生活更美好,是我们的共同愿望。珠海市将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圆满完成扶贫开发“双到”各项工作任务,向省委、省政府和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 创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产业扶贫机制。扶持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优化产业基地对接市场的流通平台,实施绿化苗木定点采购。

○ 创建促进村集体和农户稳步增收的利益带动机制。一方面,建立社会投入利益联结机制;另一方面,建立财政资金帮扶带动机制。

○ 创建基础设施先行的民生保障和改善机制。坚持把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先导性工程来抓,建设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民生项目484个。

○ 创建精准长效的扶贫开发工作沟通协调机制。

广州市天河区

根据广东省、广州市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部署,天河区承担兴宁市9个镇16个行政村、1666户贫困户7386人的帮扶任务。帮扶一年多来,天河区“双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省2013年度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考核中,天河区16个帮扶单位全部评为优秀,帮扶的中官村被评定为广州市“幸福安居示范村”。预计今年底,帮扶的16个贫困村平均每村集体收入可由2012年不足2000元增加到10万元,其中最低为8万元,最高为23万元;贫困户人均收入可由2012年不足3000元增加到6000元,其中最低为5000元,最高可达1.1万元。目前为止,贫困户脱贫率达85%。

下一步,天河区将继续按照省、市的部署,重点抓好以下5个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加大资金投入;二是着力加快示范村建设;三是积极推进帮扶任务提前完成;四是突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五是大力促进优势互补。

○ 突出一个“快”字,狠抓责任落实。一是工作对接快;二是方案制定快;三是资金落实快;四是项目推进快。

○ 突出一个“活”字,狠抓项目建设。一是加大投入促发展;二是因地制宜推项目;三是招商引资强“造血”。

○ 突出一个“准”字,狠抓民生保障。一是建好基础设施;二是筑好安居工程;三是办好民生实事。

○ 突出一个“强”字,狠抓队伍管理。一是精心遴选扶贫干部;二是选好配强村班子;三是选派强有力的帮扶单位。

广东省纪委 省监察厅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纪委省监察厅负责对口帮扶韶关市乳源县一六镇团结村。团结村有15个自然村963户3288人,其中贫困户145户444人。一年来,我们因地制宜,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提高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重点,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为根本,在省直有关部门和市县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用心用力用情,努力使扶贫工作成为连接党和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到目前,已完成项目25个,正在实施项目10个;村集体年收入从5000元增长到1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由5579元预计今年底增加到9236元。

贫困是社会运行的薄弱环节,扶贫开发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坚信,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我们将认真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以“抓新农村建设形成示范、抓特色农业发展形成品牌、抓村组织建设形成合力”为核心,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力争将团结村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坚持“三个注重”,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成效。注重精准扶贫,取得实践成果;注重规范扶贫,形成制度成果;注重互动扶贫,不断在培养扶贫人才上取得成果。

○ 做到“三个尊重”,积极探索扶贫工作规律。尊重农村具体实际;尊重村民自主选择;尊重农业发展规律。

○ 坚持“三个突出”,推动扶贫开发工作深入开展。突出特色农业发展,打造农业品牌;突出村组织建设,夯实发展基础;突出新农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

在疫情表彰大会上的简短发言稿 篇4

“疫情防控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疫情防控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也是一场秩序井然的总体战,需要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地区各部门既考虑本地区本领域的防控需要,也要考虑对重点地区、对全国防控的影响,主动融入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治理大网络,做到相互协作、共克时艰。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也是全方位、总体性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疫情面前,湖北、北京和全国各地休戚与共,北京作为首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责任重大,决不能有丝毫松懈。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当前要针对节后返京人流逐步增加、疫情蔓延风险剧增的形势,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尽可能切断传染源,尽可能控制疫情波及范围。

在农业标准化现场会上的发言 篇5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市质监局张玉然副局长和兄弟县市质监系统的各位领导莅临扶沟,召开全市农业标准化工作扶沟现场会,这是对扶沟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极大鼓舞和鞭策。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扶沟县委、县政府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众所周知,扶沟县作为一个典型的平原

农业县,曾经在全省创造出集约农业发展的辉煌。近年来,面对农业发展一度徘徊甚至滑坡的局面,扶沟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优势,积极调整思路,以标准化农业发展为核心,原创:http:///以壮大特色经济为重点,科学规划,严格监管,在发展现代农业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管”的产业化格局,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4.8,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8,农民人均来自瓜、菜、果、菌等特色产业的收入突破800元。今年3月,我县被全国绿色食品协会确定为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现将扶沟农业标准化生产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抓宣传,着力提高全社会农业标准化意识

推行农业标准化,主体是最基层、最广大的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我们重点从强化农民、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的标准化意识入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突出宣传农业标准化的内容、作用,强化广大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农业标准化意识,促其更新思想观念,使他们理解、赞成、积极参与农业标准化工作。通过采取由县到乡、由乡到村的方式,分期、分批层层开展农业标准化知识培训;农业、畜牧、科技部门定期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积极营造农业标准化工作氛围,使按标准化组织农业生产逐步成为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门参与和农民响应共建“标准化”的新格局。

二、抓推广,着力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县积极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大力发展无公害标准化农业,先后制订和出台了《订单农业和标准化农业发展规划》、《无公害蔬菜生产销售管理办法》等文件,印制无公害技术规程和无公害农药名录3万余册,免费发放到农民手中。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防虫网、杀虫灯、生物农药、平衡施肥等新技术,农产品品质显著改善。全县被定为国家级无公害生产基地4个、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14个,完成了1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005年10月,省农业厅公布的全省第六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中,我县有17个基地榜上有名。品质的提高,使扶沟品牌农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全县已拥有6个无公害农产品商标,“扶绿”牌蔬菜已连续三年销往日本、韩国等6个国家和30多个大中城市,并可免检进入北京各大蔬菜市场,“贾鲁之星”冬枣以每斤15--20元的价格进入香港、广州等地市场;“银山”牌棉花成为全国许多大型棉花加工企业的抢手货。

三、抓龙头,着力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通过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让农民亲眼看到农业标准化的效益,能够有效加快农业标准化推广步伐。我们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力度,用经济纽带把成千上万的农户生产经营引导到农业标准化轨道上来。河南一峰实业有限公司投资3008万元,建设了一峰无公害蔬菜生产加工基地,有效带动了全县蔬菜的加工销售,实现了蔬菜产业的升级。柴岗环宇蔬菜基地、城郊绿园蔬菜基地、江村无公害西瓜生产基地等基地的迅速发展,形成了以点扩面、整体推进的发展局面。同时,外向型创汇基地蓬勃发展。香港大业贸易公司投资近千万元,建立了1000余亩的叶菜出口基地。县蔬菜局与连云港合作,建设了牛蒡、红萝卜和洋葱出口基地,并与上海蔬菜集团、均瑶集团达成了建设万亩蔬菜供应基地的合作意向。同时积极与荷兰安莎种业有限公司合作,把扶沟建成该公司在中国继山东寿光之后的第二大蔬菜生产基地。

四、抓领导,着力构建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

农业标准化工作系统性强、覆盖面广,涉及到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执法等各个环节和部门。我们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原创:http:///做到了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县政府已成立了农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定期召开联席会,研究解决农业标准化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好各自的优势,做到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分工

协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作为标准化工作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制定全县农业标准化发展规划,组织制定和审批发布全县农业标准规范,抓好农产品标准备案,监督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对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产品质量实施监督检查;农业、畜牧等部门做好了本行业标准的制订、实施和推广工作;工商部门做好了申报农产品商标注册;财政部门制定并实施了农业标准化生

产的有关优惠政策和资金保障措施。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县的农业标准化推广体系逐步完善,为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顺利实施形成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现场会上的简短发言 篇6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切实搞好2011年大春生产,实现全年农业生产开门红,我县及早部署,狠抓落实,扎实抓好了大春育苗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抓“五早”,以早避灾争主动

一是工作部署早。年前,县委、县政府及早组织相关部门对2011年大春生产的科学抗旱、农资调查摸底、农资储备供应、技术培训、农资市场监管等作了具体安排,并于2月上旬制定下发了《关于抓好2011年大春生产的通知》、《2011年春季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县级核心示范片实施方案》、《2011年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明确了今年全县大春生产的基本目标:力争实现大春粮食总播面积100.5万亩,实现大春粮食总产44.7万吨。发展春季蔬菜37万亩,实现蔬菜总产80万吨。全年新栽柑桔1.5万亩,其中春栽柑桔0.3万亩。全年养蚕2.6 万张,全年产茧800吨,其中春季养蚕1万张,产茧340吨。大春栽植巨桉3.5万亩、完成机耕作业30万亩。实现大春种植业人平增收40元以上。2月下旬,我县相继召开了春耕生产和大春育苗动员会,明确了大春生产工作重点,细化了工作措施,保证了我县大春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良种推广早。为引导群众正确购种,确保农民用上放心良种,我县农业部门于2010年12月就及早确定了2009年水稻、玉米“两杂”主推品种,水稻重点推广川优727、川农优498、Ⅱ优498、冈优188等良种;玉米重点推广东单80、绵单581、齐单6号、成单30等良种。同时,农业部门印发“两杂”主推品种简介20余万份,分别分发到各种子经销点和乡镇政府,及时组织分发到广大农户手中。三是旱育保姆发放早。为保证我县2011年水稻旱育秧面积达到45万亩,县上采取县财政补贴和乡镇组织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旱育保姆供应39万包。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旱育保姆补助,采购15万包,乡镇组织购买24万包,已于2月25日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保证了育秧所需。四是大春育苗早。全县计划栽插旱育秧45万亩、占水稻栽插面积的80%,计划育旱秧3.2万亩,现已育旱秧2.5万亩,占计划的78%,计划于3月8日前全部结束旱育秧育苗;全县计划实行营养团育苗移栽玉米13.4万亩,计划育苗7000亩,已育苗2050亩(主要为早市嫩糯玉米),占计划的29%,其余正抓紧播种,计划于3月10日前育完;全县计划栽插红苕10万亩,计划育苕苗1.1万亩,现已殡种0.98万亩,占计划的89%,计划在3月5日前殡种结束;全县计划育蔬菜苗4.5亿株,现已育各类蔬菜苗2.8亿株,占计划的62%。五是病虫防治早。及时向各乡镇下发 《关于加强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召开以小麦条锈病为主的小春病虫防治工作专题会3次,落实财政专项经费5万元,派出防治技术指导组12个,印发明白纸5000余份,小麦条锈病普查和防治工作扎实有效。

二、抓储备,千方百计保需求

一抓种子储备。全县计划种植水稻57万亩、玉米13.4万亩、红苕10万亩。目前,我县农户已备齐水稻种620吨、玉米种500吨、红苕种8000吨,占计划用种的100%,大春育苗用种充足。二抓化肥储备。目前,我县已储备大春生产用肥5.4万吨,其中:碳铵3.8万吨、尿素0.4万吨、复合肥0.3万吨、磷肥0.9万吨,占计划的100%;农户已购买碳铵2.3万吨、尿素0.32万吨、复合肥0.2万吨、磷肥0.64万吨,分别占计划的61%、80%、67%、71%。三抓农膜农药储备。大春生产计划需用农膜844吨,已储备851吨,占计划的101%;计划需用农药841吨,已储备670吨,占计划的80%。四抓春灌蓄水。今年,我县工程蓄水1.28亿方,有冬水田13万亩,基本能保证大春生产用水。为此,我县各级牢固树立“丰水就是丰收、建池就是建仓、囤水就是囤粮”的理念,着力在一堵、二提、三引、四蓄、五建、六管上下功夫,为大春生产备足水源。同时,加紧完成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抓紧尾渠、毛渠的维修、清淤,全面疏通水系,既保 3 证大春育苗用水,又保证春灌,实现满栽满插和抗旱夺丰收目标。

三、抓示范,以点带面促发展

按照“百亩攻关、千亩展示、万亩示范”的“百千万”高产创建工程要求,全力开展大春生产“五个一”示范工程建设(即:1万亩水稻高产示范、1万亩玉豆高产示范、1万亩反季节蔬菜示范、1000亩柑桔春栽示范、1000亩桑树春栽示范),强力推进春季农业生产大发展。计划在石垭、朝阳等8个乡镇着力搞好2000亩水稻高产核心示范片,在坪滩、龙孔等7个乡镇着力搞好2000亩麦-玉-豆旱地新三熟核心示范片,在乔家、朝阳等4个乡镇着力搞好1500亩反季节蔬菜核心示范片,在顾县、双鄢2个乡镇着力搞好500亩柑桔春栽核心示范片,在酉溪、齐福、嘉陵3个乡镇着力搞好500亩桑树春栽核心示范片。同时,全县计划建设粮食高产示范片10万亩,其中水稻4万亩,玉米、大豆各3万亩。要求各乡镇以水稻旱育秧超高产强化栽培、麦-玉-豆旱地新三熟种植、设施蔬菜栽培为重点, 建成水稻、玉米、大豆、蔬菜高产示范片各300亩以上。

四、抓重点,硬化措施增实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关键季节抓粮食、一年四季抓产业”的思路,各乡镇、相关部门切实增强了抓好大春生产的主动性,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 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二是明确部门责任。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全力打好大春生产总体战。农业部门负责培训主推技术,指导农户搞好春播春栽;农机部门负责调度所需农机具;水利部门负责病害水库、塘堰整治,管好用好现有水源;商务、工商、质监、农业部门负责农资市场监管;信用社、农行等涉农金融机构负责农业生产信贷资金发放工作。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整合相关涉农项目资金,将其重点用于大春生产,畜牧、林业、农民工培训等核心示范片建设所需补助经费均在相关项目资金中进行了解决。县财政除将产粮大县补助资金用于大春生产外,还本着“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的原则,重点安排了种植业示范补助经费400余万元,主要对农户购买旱育保姆、种子、种苗、农膜、农药、肥料等农用物资进行补贴。四是强化技术培训。组织动员全县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20期次,开设大春生产电视专栏5期次,印发技术资料40余万份,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农户35万人次。五是强化助耕支农。结合全县创先争优活动开展,我县组织开展了千名机关党员干部助耕支农“百日服务”活动,从2月20日-5月31日,县、乡镇千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大春生产第一线,扎实搞好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试点示范,切实做好缺劳户抢种、抢收等帮扶工 作,确保“满栽满插”和“颗粒归仓”。六是强化督查考核。县上将大春生产纳入各乡镇、相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层层分解落实任务,严格目标考核。在大春备耕、播栽关键季节,县政府组建了分别由1名县级领导带队的春季农业生产督导组4个,坚持每周到所督导乡镇进行春季农业生产督查指导1次以上,确保了全县春季农业生产扎实推进。

现场会上的简短发言 篇7

一、定位定责,造就过硬管理队伍。要搞好市场的长效管理,必须充分发挥每个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市场11名职工,针对各人的专长和特点,根据“事事有人,人人有责”的原则进行详细的分工,有会计、收费协管员、物价员、消防安全协管员、清洁员、公秤员、保洁巡视员等,通过分工,管理人员各司其职,责任到位,注意处理好分与合的关系,做到分工不分家,相互协作,整体配合,互相支持,打破分工界限,化分力为合力,形成综合力量。并将长效管理责任目标细化分解,把职能转化为任务,把任务分解到人员,把责任落实到岗位,确保“定位定责管理”。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长效管理上来,主动管好市场,还制定“按片划段、以段定岗、以岗定人、以人定责、以责评分、以分奖惩”的管理责任制,做到责任明确,各尽其责,任务到人,奖惩分明。使日常工作“层层有人做”,日常管理“处处有人管”。以动静结合,变被动滞后为主动超前规范,把管理工作扎扎实实落到实处。在制度建设上,着重加强了思想政治学习和法律法规的学习,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诚信取信于百姓,以严格的管理规范经营行为,坚持每月一次工作会议、民主生活会和讲评会议,邀请行业组长、居民代表及有关人员参加,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宣传市场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传达贯彻各级政府关于市场专项整治精神,融洽了市场与摊位经营者的关系,沟通了市场与社区居民的桥梁,提高了市场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而营造了优美、整洁、舒适的购物环境,精简、高效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初现端霓。

二、完善功能,打造竞争经营环境。结合城市管理创优活动,以强化社会管理职能,创造舒适、洁净、称心的环境为契机,进一步改善基本设施,优化服务功能。一是调整更换宣传、物价标牌,设置宣传画廊,普及卫生知识,宣传政策法规,使经营户懂得管理规章,守法经营。二是完善卫生设施,定点放置垃圾筒,定时清洗,经销家禽配备因定金属笼架和水冲式设施,达到“三无环境”:空气无腥味,摊前无臭味,地上无油腻。保持室内及市场周边环境整洁。三是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进行电器改造,分类设置线路,经营户一户一表规范电器安全装置、杜绝使用明火、大棚亮化改造、油漆工程,总投入11万元,达到照明划一整齐,划行有序。方便了经营者与消费者交易。四是坚持每周公布市、区部分主副食品平均价格,每日公布所有主副食品、蔬菜的平均价格,明码标价率在95%以上。五是为了能使市民吃上放心菜,投入1万元,成立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站,专人负责,坚持每天检测,结果挂牌公示。六是建立市场经营户档案,健全各类台帐资料31种及毒鼠强专项整治工作台帐,提高了系统管理与时效服务水准。七是规范市场长效管理行为,树立人人争当“做市场主人,当群众仆人”的思想,管理者为消费者负责供应茶水,提供咨询服务;适时研究市场供求矛盾,当好参谋,搞好协调,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前。八是设立经营摊、店统一价目表,市场办公室公布经营证照一览表,实行“一户一卡”,“一卡一标”,“一货一签”,杜绝不准上市物品,通过有序操作,有情监督,实行严格的监管和有效的验证管理,做到了“有章可循,有帐可查”。确保在公平、公正的情况下,实行有效管理,为经营者的合法经营和合理竞争,营造好优质环境。

三、开门评场,营造放心消费环境。开门评场是市场长效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把“管理尺子”交给群众,增强长效透明度,开设市场评议服务窗口,实行“二公布三设立”:公布价格投诉电话,公布市场监督电话。设立蔬菜质量检测室、公秤处、评议簿、意见箱。抓好“12315”投诉站工作,接受和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定期召开座谈会,虚心听取社区居民代表意见和建议,帮助改进管理工作中的存在问题,使管理工作经常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们认识到:

一、城区农贸市场是城市商业业态之一,在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长期存在的客观基础。它的建设发展状况反映着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关系着城市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管理市场是顺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优化市场结构,服务好开放市场,创造好人居消费环境,管理好菜篮子内容场所,给社区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是街道职能管理部门的必然要求。市场体现着政府形象,维系着一方百姓的安宁,管好市场,繁荣市场是我们街道工作的一贯宗旨,也是实践“三个代表”和管理城市,经营城市,为民办事的具体表现。

现场会上的简短发言 篇8

首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们鸡冠区红星乡指导工作,很荣幸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作为市域中心区的两个乡,现有行政村个、万口人,总耕地面积亩,2005年全区两个乡财政税收均突破了1400万大大关,同比增长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736元,同比增长12。乡村经济发展之快是前所未有的,农民增收速度之快更是有目共睹的,这主要取决于乡村道路的不断优化升级。

我区两乡现有乡级道路条,村级道路条。(来自wenmi114.com)近年来,在市交通局的正确指导下,先后修建了东环路、红太路,东柳路正在施工中。路通了,即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又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尝到甜头的我们更深层次的认识到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深刻内涵。为了使修路工作向农村延伸,去年末,我们抓住了国家农村公路建设有利契机,在市交通局通乡办的大力帮助下,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将条件比较成熟、资金比较充实、群众热情较高的红星、红胜、前进、鸡兴等村列为第一批农村公路建设试点村。其中,红星村6.1公里,前进村3.2公里,红胜村4公里,鸡兴村2公里,共计公里,预计今年5月初即将施工。

为了使修路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真正做到高标准要求、高起点谋划、高品位施工,达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修路的前期准备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高度重视修路工作。今年初,在市通乡办的积极组织下,在我们鸡冠区红星乡召开了“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对接会”,实现了市、区、乡、村四级联动,从上到下统一了认识,增强了修路工作的紧迫感。二是成立了乡农村道路建设指挥部。乡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为修路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广泛宣传发动,作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村通过“有线广播”宣传媒介,向村民宣传修路的重大意义及有关事宜,为修路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同时,深入实地下到各村逐户走访村民,了解民意。反馈信息表明,村民对修路的热情很高,大部分村民与村里签订了书面协议,愿意为修路出资出劳,献言献策。四是抢前做好修路的基础工作。去年,红星乡共投资100余万元,完成了1.5万延米石砌边沟工作,为修路的正常开展夯实了基础。五是科学规划设计,做好工程预算。市交通局设计院承揽了村路的设计工作,他们按照不同路段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搞好了设计。同时以设计图纸为参照,做出了科学合理的预算,为确定工程的标的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现正步入施工单位选择议标阶段,3月末即可确定施工单位。

为了使这项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民心工程按期完成,我们区、乡、村三级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汇成一股力,全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继续加大宣传,使得村民关心修路、支持修路。耐心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得村民树立正确的主人翁意识,对待修路做到想主人事、说主人话、干主人活、尽主人责,为修路尽一份心、献一份力。

2、实施阳光工程,选好施工队伍。施工队伍的强弱好坏直接决定了修路工程的质量和进程。按照市通乡办的要求,我们实行了议标制。在选择营业证书、资质证书、法律授权书、银行开户许可证四证齐全工程队的同时,要首选注册资金高、经济基础雄厚的专业路桥施工单位,严把“程序关、人情关”,全盘实行阳光下操作,增强议标制的透明度。

3、大动作筹措资金,确保修路资金落实落靠。各村要发挥近郊地域优势,充分挖掘周边各大企、事业单位的潜力筹措资金,村级财力使用全力向修路倾斜,确保道路修建批配资金按期落实到位。

现场会上的简短发言 篇9

(2010年11月12日)

我县是全省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县。2010年,全县共整合新农办、农牧、扶贫等11个部门资金6202万元,10个综合试点村完成投资4699万元,重点实施了村级组织建设、道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高效栽培模式推广、马铃薯基地建设、农民培训、文化活动中心、草畜产业、惠民政策、科技扶贫等10大类33个项目。具体工作中,我们突出了六个方面:

一是扎实有效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以“抓党建、强保障、促发展”为主题,确定了11个县级示范村和17个乡级示范村,深入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抓点示范工作。筹措资金1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乡村两级对狭小、破旧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改扩建,完成了83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实现了村村有组织活动场所。坚持抓基础、抓规范、抓特色,全面提升了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

二是扎实有效推进村镇建设总规划。按照“整体布局、集中居住、靠路靠水、体现特色”的要求,从县城、小城镇、中心村三个层面做起,统筹考虑人口分布、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筹措整合资金433万元,完成未做规划 的7个乡镇的小城镇建设规划,乡镇规划达到100%;完成了69个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到12月底可完成199个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村级规划率达到70%以上。

三是扎实有效推进村内道路全硬化。采取“政府投资补助、地方组织自筹、社会各界资助、群众投工投劳”相结合的建设方式,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村组道路硬化的积极性。全县选定60个村,每村硬化村内道路3公里,每公里补助10.8万元,完成后每公里奖补2万元,共筹措资金2304万元,采取“水泥全供、沙料补贴、劳力投工”的办法,完成村内道路硬化179.8公里。

四是扎实有效推进农民增收产业化。围绕建设“产粮大县、马铃薯大县、草畜强县、小杂粮名县、梯田化县”目标,坚持不懈地抓水、田、路、林、电,新修梯田10.9万亩、铺压沙田2.3万亩,造林2.75万亩、补植补造6.8万亩,新建户用沼气6385座,农网改造到户率达到75%。大力实施草畜产业“十百万”促进工程,新增养殖公司11家,新建养殖小区106处,新发展规模养殖户10210户。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00.5万亩,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34.5万亩。种植马铃薯100万亩、小杂粮35万亩、瓜类1万亩,新发展优质果品2000亩。实现劳务收入9.02亿元。截止10月底,全县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2241元,同比增长19%。

五是扎实有效推进文化生活多样化。以“精神文明建设推

进年”活动为契机,举办了第一届“丰收杯”农民运动会、全县文艺调演和“千台大戏送农村”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各类大型文化展演活动96场次,县秦剧团进村演出300场次。筹措资金1348万元,完成了15个乡文化站建设和85个村农家书屋建设,为167个农家书屋配套了图书设施,发放广播电视“村村通”接收设备6.3万套,建成了28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新建改建农村文化广场23个,新建和翻新农村戏台18个。

六是扎实有效推进惠民政策一体化。开展“惠民政策落实年”活动,制定和完善落实惠民政策的措施和办法,在乡、村、组实行“三级公示、三榜定案”制度,对各项惠农资金发放进行组、村、乡逐级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并严格执行“一册明、一折统”资金发放办法,确保53项惠农政策一体化运行,分项目实施。截止10月底,全县共兑现惠农资金1.81亿元、人均338元,群众对惠农政策落实的满意率达到97.2%。

现场会上的简短发言 篇10

刚才,我们实地参观了**镇**村、**镇**村、**村,三位“双强”村书记创办的实体,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市**镇、**市**镇、**市**镇三个镇党委,从不同侧面介绍了建设“双强”村干部队伍的做法,***同志介绍了争当“双强”村书记的体会,他们的实践和探索,集中展示了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成果,体现了改革创新的精神,符合农村基层党建的实际,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愿望。看了、听了以后,感到很受鼓舞,很受启发。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积极加以推广。市委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一直十分重视。去年市委专门下发了5号文件,并召开全市性工作会议,对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了全面部署。今年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落实了一系列措施。建设“双强”村干部队伍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关键性工作。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双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强基工程,讲三点意见:

一、把握大局,切实增强建设“双强”村干部队伍的紧迫感、责任感

近年来,特别是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市各级党组织按照省市委推进“强基工程”的要求,坚持围绕发展富民抓党建,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抓住新一轮村组合并和村“两委会”换届的契机,通过“两推一选”、“双带”、“双培”等有效途径,大力选拔带头致富能力强、领民共富能力强的“双强”村干部;认真落实基层干部分级培训责任制,对所有村党组织书记进行了轮训,积极开展了农村“双强双富”工程和“双强”村书记竞赛活动,为广大村干部创业兴业提供有效的载体;强化激励保障,努力改善村干部的经济和政治待遇,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这些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双强”村干部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市共配备“双强”村干部2576名,其中“双强”村党组织书记408名,配备率达64.9。二是村干部的能力素质明显提高。村干部年龄、文化结构逐步优化,45岁以下的占55.2,高中和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67.8,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的占14.6。两年来,共有96名村党组织书记、698名村干部个人独资兴办经济实体,或投资入股参与企业经营,或扩大种养规模,致富领富的本领不断增强。三是“双强”村干部的作用发挥有力。在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群众增加收入、兴办公益事业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的素质与加快“十一五”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还不完全适应。上个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会,下发了《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我市新农村建设作了全面部署。目标是:到2008年,要以辖市区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农民人均纯收入递增10以上,到2010年达到1万元,可用财力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达到60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事业得到显著提升,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得到显著发展。这一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村党组织和村干部是农村发展的主心骨,农民致富的领头雁,作用很大,担子很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需要村干部贯彻实施;农村道路通达、教育培训、农民健康、环境整治和文化建设等新五件实事工程,需要村干部推动落实;农村的文明和谐和社会稳定,需要村干部促进维护。特别是促进农民增收,需要更多的能够带头富、领民富的村干部。3位村书记的经验表明,不能带头富,不能当干部;只顾自己富,不是好干部。只有带头富、带民富的村干部多了,建设新农村的目标才能实现,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才有希望。

因此,各级党委要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和村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把“双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举措,作为农民致富的有效抓手,作为农村基层党建的根本性工作来抓,不断增强村党组织和村干部繁荣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的能力,更好地团结带领群众,为推进新农村建设、为镇江的率先发展而努力。

二、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大“双强”村干部选拔培养力度

现场会上的简短发言 篇11

第一,小学和谐,战斗,艰苦奋斗,老师们在困难的条件下,学校领导人真正努力工作,发挥了领导和示范作用,集体,发展单位,带头领导非常重要的是,他们取得了教育和教学的成就,有几位领导带头,第一个死亡是不可分割的。农村条件艰苦,学校简单,这些老师在这里奋斗,成长,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在老师的基础训练,用于学习业务。在一些人的眼中,可能认为是苦的,但任何一种职业,不投入人民将被视为苦海。反过来,任何一种职业,一旦你把自己抛在上面,可以感觉到它的价值将无聊。

二,**小学这些做法,符合教育规律增长。它可以正确地指导和帮助年轻学生成长健康,使他们可以 在德国,智利,身体,美国等方面全面发展。这里的艺术课程不仅是开放的,还有数百人在长笛乐团,数以百计的合唱团,数百个葫芦乐队,鼓等各种艺术社区,孩子们在这些活动中,激发了他们对学校的热爱,爱学习的热情,感受到教育的快乐,这些做法符合儿童的特点和规律,值得学习。教师从现实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挖掘教材的内在潜力,精心设计的课程计划,学生以参与形式,气氛创造,教师形象表现等方面大胆创新,让学生感觉美丽,在体育课上,老师也得到了提高。

第三,**小学艺术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培养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欣赏能力,显示出创造自己的实践能力,从学校的另一方面促进教育质量和教学的全面升级,真正不进一步学习,在学校中赢。

作为一个乡村学校,**小学10班,公立老师只有10人,其中50岁有6个人,实际上可以得到这个 在成就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学教师和学生的教育和崇高的教育,值得我们实验的初中思维和学习。

上一篇:北京海淀区新增4所小学对口直升优质中学下一篇:第十一单元教材分析